西汉法制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秦汉史的研究中,由于受到史料的限制,许多问题,甚至是基本问题都悬而未决。而基本问题是学术研究发展的前提。许多学者在这些基本问题上,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希望能有所建树,以期能为学术研究提供一条清晰的道路。西汉法制史的研究也不例外。
     在西汉法制史的研究中,“夷三族”与“九章律”属于两大基本问题。它们分别涉及到西汉律法的制作与沿革,以及相关法令的施行状况。而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学界至今没有达成一致。这两个问题很重要,本身也存在关联性,故而,本论文选取这两个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都各自包含着三个子问题,而每个子问题之中,又牵连着诸多附属问题。具体而言,“夷三族”之下有三个子问题:一是“夷三族之令”中“具五刑”的问题;二是汉文帝“除诽谤妖言诏”的问题;三是吕后元年除“三族罪妖言令”的问题。“九章律”之下的三个子问题:一是汉律构成中的“篇”“章”。“条”“事”之间的关系;二是“约法三章”与“二年律令”之间的关系;三是“二年律令”“九章律”“法经”之间的关系。各个子问题之间相互关联。
     以上两大问题的突破点,皆从“夷三族之令”展开。
     通过考证“夷三族之令”中的“具五刑”,知道“具五刑”不包括死刑。再结合吕后除“三族罪妖言令”及文帝“除诽谤妖言诏”的记载,以及吕后之后的“夷三族”案件中不见“具五刑”等记载,得出吕后所除“三族罪妖言令”与“罪名"和“法”皆无关,而是指“刑罚”。并且通过对文帝“除诽谤妖言诏"的重新解读,得知文帝并未废除诽谤妖言之“法”,而是对诽谤妖言的行为不追究。这间接导致了文帝以后,巫蛊等行为在民间和宫廷越演越烈。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以及武帝对“巫蛊”的穷治,实际上是对文帝“勿听治”的矫弊。
     《汉书·刑法志》所载“法三章”中有“夷三族之令”,传统观点中,有以“夷三族之令”的存在,质疑“法三章”施行的真实性。《二年律令》的刊布,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解答线索。“法三章”的具体内容与“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不可混为一谈。“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是一种法律通则,其背后的律文应归属于“贼”“盗”“具”三章。这三章最终融入到了“九章律”之中。“九章律”其实是《二年律令》中的二十几种律合并之后,在西汉晚期奉天法古的思想背景下,结合阴阳五行观改造出来的产物。“法经”6篇、“九章律”9篇、傍章18篇、越宫律27篇、朝律6篇、汉律令总数359篇,诸律篇数的出现,其实皆是阴阳终始思想在法律上的体现。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many basic problems have not been solved.the one of reasons is the lack of historical materials.We all know that the basic problem is the precondi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Therefore, many scholars having spent a lot of energy hoped to provide a clear way for academic research.The study of history of legal system o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s not excepted.
     In the history of legal system o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Yi San Zu and Nine Chapter Law are two basic problems.They are involved production and evolution of law as well as the relevant law enforcement o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re are no agreement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two problems.The two problems having relations are very important.So the two problems will be the research objects in this paper.
     The two problems each contain three sub-problems and many affiliated problems among each sub-problem. Concretely speaking, there are three sub-problems in the Yi San Zu.The first is the problem of the Five Punishments.The second is the problem of Han wen Emperor abolished Slander Heresy Imperial Edict.The third is the problem of empress Lv abolished San Zu Zui.
     There are also three sub-problems in the Nine Chapter Law.The first is the problem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icle and Chapte and Item and Thing of Xihan'law Composition.The second is the problem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Chapters Law and Second Year Law.The third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cond Year Law and Nine Chapter Law.They have correlation between each sub-problem.
     The breakthrough of above two basic problems are on the Yi San Zu Law.
     Through the argument, we know that the Five Punishments are not includ the death penalty and Hanwen Emperor are not abolish the Slander Heresy Law and Empress Lv abolishing the San Zu Zui is about the penalty rather that the law.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record that the Three Chapter has Yi San Zu Law, some scholars deny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Three Chapter according to the record.The appearance of the Second Year Law provides a new clue for this problem.The Three Chapter should refers to Thief Law Chapter and Steal Law Chapter and General Law.The three chapters ultimately integrated into the Nine Chapter Law.The formation of Nine Chapter Law experienced two steps.The first step is that some of chapter among Second Year Law were merged.The second step is that the Nine Chapter Law was affected by the concepts of 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 in the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The Law Classic contains6articles, the Nine Chaper Law contains9articles, the Bang Chapter contains18articles, the Yue-Gong Law contains27articles, the Chao Law contains6articles, the total number of laws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contains359articles, the appearence of these figures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 on the law.
引文
① [日]堀毅著.萧红燕等译.秦汉法制史论考.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184
    ② 张建国.魏晋五刑制度略论.中外法学,1994,第4期
    ③ 陈乃华.“夷三族”探源.山东师大学报,1989,第6期
    ①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1415
    ② 师古曰:“高后元年,诏除妖言之令,今此又有妖言之罪,是则中间曾重复设此条也。”参见:汉书·文帝纪.卷4.北京:中华书局,1962,118
    ③ 参见张建国.夷三族解析.法学研究,1998,第6期;高敏.《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诸律的制作年代试探.史学月刊,2003,第9期
    ④ 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95
    ⑤ 参见邢义田.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读记.燕京学报,新第15期,2-4
    ⑥ “《汉书纪志》高后元年正月诏除妖言令,而此又有妖言之诏,师古以为中间曾重复设之。然诏中无一语及妖言,《名臣表》止言除诽谤律,景帝元年十月诏,历叙孝文功德,但云除诽谤而亦不及妖言,则师古重设之说未确,疑“妖言”二字是羡文。”梁玉绳.史记志疑.北京:中华书局,1981,258
    ⑦ 参见[日]大庭修著.林剑鸣等译.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94-95
    ⑧ 师古曰:“高后元年,诏除妖言之令,今此又有妖言之罪,是则中间曾重复设此条也。”汉书·文帝纪.卷4.北京:中华书局,1962,118
    ⑨ 参见张建国.夷三族解析.法学研究,1998,第6期
    ① 参见高敏.《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诸律的制作年代试探.史学月刊,2003,第9期
    ② 文中第三小节标题为:吕后既未除“三族罪”也未除“妖言罪”。参见张建国.夷三族解析.法学研究,1998,第6期
    ③ 王伟.论汉律.历史研究,2007,第3期
    ④ 杨振红.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论《二年律令》二十七种律均属九章.历史研究,2005,第6期
    ⑤ 杨振红.汉代法律体系及其研究方法.史学月刊,2008,第10期
    ⑥ 王伟.论汉律.历史研究,2007,第3期
    ⑦ 王伟.辩汉律.史学月刊,2013,第6期
    ⑧ 张建国.试析汉初“约法三章”的法律效力——兼谈“二年律令”与萧何的关系.法学研究,1996,第1期
    ① 刘俊文主编.姚荣涛,徐世虹译.法律制度.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八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
    ② 胡银康.萧何作律九章的质疑.学术月刊,1984,第7期,44-46
    ③ [日]陶安.法典编纂史再考——汉篇:再以文献史料为中心.《东阳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一四0.2000。该观点引自[日]宅宫洁.近50年日本的秦汉时代法制史研究.见:黄留珠,魏全瑞主编.田旭东译.周汉汉唐文化研究(第三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270
    ④ 参看徐世虹.九章律再认识.沈家本与中国法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683-698。文中注曰:1975年云梦秦简出土后,日本秦汉法制史学者大庭惰先生于1977年发表了《云梦出土竹书秦律研究》(《关西大学文学论集》27-1)一文,文章在对秦汉律名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见解:秦在六律之外尚有他律,这与汉九章律外亦有他律的情况相同,因此有必要对萧何作律九章再加探讨。
    ⑤ 参见[日]宅宫洁.近50年日本的秦汉时代法制史研究.见:黄留珠,魏全瑞主编.田旭东译.周汉汉唐文化研究(第三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270
    ⑥ 孟彦弘.秦汉法典体系的演变.历史研究,2005,第3期
    ⑦ 李振宏.萧何“作律九章”说质疑.历史研究,2005,第3期
    ⑧ 于振波.浅谈出土律令名目与“九章律”的关系.湖南大学学报,2010,第4期。案:于先生虽然支持“二
    ① 徐世虹.近年来二年律令与秦汉法律体系研究述评.见: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编.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231-232
    ② 王伟.论汉律.历史研究.2007,第3期;王伟.辩汉律.史学月刊,2013,第6期;王伟.续辩汉律.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3年10月29日。
    ③ 曹旅宁.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辩正——关于“秦汉魏晋法律传承”问题的探讨.见:王立民主编.中国历史上的法律与社会发展.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又载氏着.秦汉魏晋法制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26
    ④ 张忠炜.秦汉律令法系研究初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90
    ⑤ 杨振红.汉代法律体系及其研究方法.史学月刊.2008,第10期
    ⑥ 汉书·刑法志.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62,1104
    ① [日]堀毅著.萧红燕等译.秦汉法制史论考.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184
    ② 张建国.魏晋五刑制度略论.中外法学,1994,第4期
    ③ 陈乃华.“夷三族”探源.山东师大学报,1989,第6期
    ④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1415
    ⑤ [日]大庭惰著.林剑鸣等译.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1,95
    ① 关振军.“三章之法”辨析.中国法学,1988,第1期,114
    ② 蔡枢衡.中国刑法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147;张继海.“约法三章”小考.中国史研究,2001,第2期,174
    ③ 高蓬洲.“三章”岂能变成“两章”?——成语“约法三章”辨.语文学习,2005,第4期,59
    ④ 王泗原.古语文释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40;张建国.试论汉初“约法三章”的法律效力——兼谈“二年律令”与萧何的关系.法学研究,1996,第1期,159
    ⑤ 参看徐世虹.近年来《二年律令》与秦汉法律体系研究述评.见: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编.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3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235
    ⑥ 参见张忠炜.秦汉律令法系研究初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88-90
    ① 汉书·刑法志.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62,1104。案:笔者目验的史料中只有两则涉及到“具五刑”的内容,—为《汉书·刑法志》,一为《后汉书·崔寔传》:“黥、劓、斩趾、断舌、枭首,故谓之具五刑”。《崔寔传》所载内容明显有节录之嫌,是否是节录《刑法志》不得而知,但从两者内容之完整性、作者出生及史书成书之先后性、体裁之严谨性来说,当以《刑法志》为准。另外,《太平御览》:“《汉书》曰:三族令先黥劓,斩左右趾,枭首菹其骨,谓之具五刑。”(太平御览.卷646.北京:中华书局,1960,2893)可见,与《崔寔传》一样,相较《刑法志》,皆有断章取义之嫌。故对“具五刑”之考证,只能取《刑法志》所载。
    ② 旧]堀毅著.萧红燕等译.秦汉法制史论考.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184
    ③ 张建国.魏晋五刑制度略论.中外法学,1994,第4期
    ④ [日]冨谷至著.柴生芳,朱恒晔译.秦汉刑罚制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8
    ⑤ 陈乃华.“夷三族”探源.山东师大学报,1989,第6期
    ① 史记·封禅书.卷28.北京:中华书局,1959,1378
    ② 汉书·刑法志.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62,1104
    ③ 史记·李斯列传.卷87.北京:中华书局,1959,2562
    ④ 参看[日]韧山明著.李力译.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7
    ① 郝懿行著.吴庆峰等点校.尔雅义疏.郝懿行集.济南:齐鲁书社,2010,2735
    ②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四)·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44
    ③ 所引法律条文分别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17、156、175
    ④ 彭浩.陈伟.[日]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07
    ⑤ 史记·秦始皇本纪.卷6.北京:中华书局,1959,272-273
    ⑥ 参看资治通鉴.卷8.北京:中华书局,1956,279-280
    ⑦ [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秦始皇本纪.卷6.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79
    ① 汉书·司马迁传.卷62.北京:中华书局,1962,2732-2733
    ① 可参见[日]冨谷至.秦汉刑罚制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彭浩,陈伟,[日]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8
    ② 关于“论”字的意思,籾山明先生认为是“按照已确定的罪状适用刑罚”。参见[日]籾山明著.李力译.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75。案:简略的说就是“判罚”“判决”的意思。
    ③ 梁玉绳.史记志疑.北京:中华书局,1981,454
    ④ 后汉书·陈宠传.卷45.北京:中华书局,1965,1551
    ⑤ 孙延峰.试论古代用刑与季节的关系.法学杂志,1993,第1期
    ① 孙喆.略论汉代“秋冬行刑制”及其影响.史学月刊,2011,第7期
    ② 胡兴东.中国古代死刑行刑时间制度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第1期
    ③ 史记·封禅书.卷28.北京:中华书局,1959,1368-1369
    ④ 史记·秦始皇本纪.卷6.北京:中华书局,1959,237
    ⑤ 后汉书·陈宠传.卷45.北京:中华书局,1965,1551
    ⑥ 彭浩,陈伟,[日]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7、141。案:简91、122中“刑尽者”虽然主语是刑徒与奴婢,但“刑尽者”并非仅仅针对此两类人。刑徒赦免,奴婢放免之后,可为庶人、隐官,甚至可立功获取爵位。可以肯定,“刑尽者”是指称所有遭受过“五刑”(见下)的人,而简92、122中提到的刑徒、奴婢“刑尽者”只是所有“刑尽者”中的两类人而已。不难想象,庶人、隐官甚至有爵者中的“刑尽者”如触犯“刑”罪,将改变其身份成为“刑徒”,并接受“笞百”之惩处。
    ① 参见[日]冨谷至.秦汉刑罚制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8-43、125-133;张建国.论西汉初期赎刑.政法论坛,2002,第5期
    ② 参见韩树峰.汉魏法律与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7
    ③ [日]冨谷至.秦汉刑罚制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9
    ④ 彭浩,陈伟,[日]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6
    ⑤ 伏胜著.郑玄注.陈寿祺编.尚书大传.卷4.四部丛刊.影上海涵芬楼藏陈氏原刊本
    ① 王充著.张宗祥校注.郑绍昌标点.论衡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59
    ①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1415
    ② 史记·孝文本纪.卷10.北京:中华书局,1959,423-424
    ③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1415
    ④ 程树德.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102
    ⑤ [日]大庭惰著.林剑鸣等译.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1,93
    ⑥ 张维华.西汉初年对于刑律的修正.文史哲,1982,第5期
    ① 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4,50
    ② 汉书·文帝纪.卷4.北京:中华书局,1962,118
    ③ 杨树达.汉书窥管.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34
    ① 汉书·晁错传.卷49.北京:中华书局,1962,2296
    ② 《汉书·艺文志》所载“十篇有录无书”的问题,前贤多有讨论。可参看余嘉锡.太史公书亡篇考.余嘉锡文史论集.长沙:岳麓书社,1997,1-99;赵生群.《史记》亡缺与续补考.汉中师院学报,1993,第2期
    ③ 史记·孝文本纪.卷10.北京:中华书局,1959,422
    ④ 汉书·贾谊传.卷48.北京:中华书局,1962,2251
    ⑤ 《汉书》记载文帝除诽谤妖言在二年五月。由于汉初以十月为岁首,故而文帝二年十二月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者,是在文帝二年五月之前。其间相隔五月。
    ①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下文所引该书,一律只出竹简编号,不出注。
    ② 汉书·艺文志.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62,1720-1721
    ③ 汉书·魏相传.卷74.北京:中华书局,1962,3135
    ④ 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90-91
    ⑤ 汉书·楚元王附刘向传.卷36.北京:中华书局,1962,1941
    ⑥ 汉书·梅福传.卷67.北京:中华书局,1962,2921
    ① [日]中田熏.汉律令.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3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107
    ② 孟彦弘.秦汉法典体系的演变.历史研究,2005,第3期
    ③ 参见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278;中田熏.汉律令.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3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107;大庭惰著.林剑鸣等译.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1,189-190
    ④ 徐世虹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2卷(战国秦汉).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59
    ⑤ 邢义田.从“如故事”和“便宜行事”看汉代行政中的经常与权变.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北京:中华书局,2011,383、407
    ⑥ 汉书·外戚传.卷97.北京:中华书局,1962,3948
    ① 史记·酷吏列传.卷122.北京:中华书局,1959,3138
    ② 张汤、赵禹论定律令的具体时间为元光五年(前130)七月至六年(前129)之间。论证过程可参见杨振红.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汉代法典的编纂修订与律令关系.中国史研究,2005,第4期;秦进才.汉武帝时代的皇权与酷吏.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第5期
    ③ 史记·外戚世家.卷19.北京:中华书局,1959,1976
    ④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四)·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79
    ⑤ 贾丽英,武广洁.论汉代的致爱巫术.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第7期
    ⑥ 转引自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174
    ① 后汉书·贾逵传.卷36.北京:中华书局,1965,1240
    ② 顾炎武著.张京华校释.日知录校释.长沙:岳麓书社,2011,1089
    ③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四)·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46
    ④ 刘熙撰.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132
    ⑤ 桓谭.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1
    ⑥ 史记·鲁周公世家.卷33.北京:中华书局,1959,1520
    ⑦ 史记·孝文本纪.卷10.北京:中华书局,1959,427
    ⑧ 史记·封禅书.卷28.北京:中华书局,1959,1377
    ① 参见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81-82
    ②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881-882
    ③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647
    ④ “毒言,口舌有毒,是当时的一种迷信。《论衡·言毒》:‘太阳之地,人民促急,促急之人,口舌为毒。故楚、越之人,促急捷疾,与人谈言,口唾射人,则人脤胎胀而为创。南郡极热之地,其人祝树树枯,唾鸟鸟坠。’”参见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63
    ① 师古曰:“高后元年,诏除妖言之令,今此又有妖言之罪,是则中间曾重复设此条也。”参见:汉书·文帝纪.卷4.北京:中华书局,1962,118
    ② 梁玉绳.史记志疑.北京:中华书局,1982,258
    ① 史记·孝文本纪.卷10.北京:中华书局,1959,423-424
    ② [日]大庭惰著.林剑鸣等译.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95
    ③ 汉书·贾谊传.卷48.北京:中华书局,1962,2251
    ④ 汉书·路温舒传.卷51.北京:中华书局,1962,2369
    ⑤ 史记·孝文本纪.卷10.北京:中华书局,1959,422
    ① 吕宗力.汉代“妖言”探讨.中国史研究.2006,第4期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① 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345
    ② 彭浩,陈伟,[日]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74
    ③ 彭浩,陈伟,[日]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04
    ④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南张家界古人堤简牍释文与简注.中国历史文物,2003,第2期
    ① 吕宗力.汉代“妖言”探讨.中国史研究,2006,第4期
    ② 同上
    ③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63
    ④ 同上
    ⑤ 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949-956
    ⑥ 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941
    ⑦ 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944
    ⑧ 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945
    ⑨ 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945
    ① 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1046
    ② 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940
    ③ 后汉书·光武帝纪.卷1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69
    ④ 汉书·武帝纪.卷6.北京:中华书局,1962,203
    ⑤ 马新.论两汉民间的巫与巫术.文史哲,2001,第3期
    ① 任昉.述异记.四库全书.第35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影印本
    ② 梁玉绳.史记志疑.北京:中华书局,1982,182
    ③ 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944
    ④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1415
    ① 参见张建国.夷三族解析.法学研究,1998,第6期;高敏.《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诸律的制作年代试探.史学月刊,2003,第9期
    ② 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95
    ③ 参见邢义田.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读记.燕京学报,新第15期,2-4
    ④ “《汉书纪志》高后元年正月诏除妖言令,而此又有妖言之诏,师古以为中间曾重复设之。然诏中无一语及妖言,《名臣表》止言除诽谤律,景帝元年十月诏,历叙孝文功德,但云除诽谤而亦不及妖言,则师古重设之说未确,疑“妖言”二字是羡文。”梁玉绳.史记志疑.北京:中华书局,1981,258
    ⑤ 参见[日]大庭修著.林剑鸣等译.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94-95
    ⑥ 师古曰:“高后元年,诏除妖言之令,今此又有妖言之罪,是则中间曾重复设此条也。”汉书·文帝纪.卷4.北京:中华书局,1962,118
    ⑦ 参见张建国.夷三族解析.法学研究,1998,第6期
    ⑧ 参见高敏.《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诸律的制作年代试探.史学月刊,2003,第9期
    ① 文中第三小节标题为:吕后既未除“三族罪”也未除“妖言罪”。参见张建国.夷三族解析.法学研究,1998,第6期。
    ② 汉书·刑法志.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62,1104
    ① 张建国.夷三族解析.法学研究,1998,第6期
    ② 史记·秦始皇本纪.卷6.北京:中华书局,1959,254-255
    ① 史记·李斯列传.卷87.北京:中华书局,1959,2546
    ②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22
    ③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414
    ④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1415
    ⑤ 汉书·楚元王传.卷36.北京:中华书局,1962,1968
    ① 晋书·儒林列传.卷89.北京:中华书局,1974,2345
    ② 史记·高祖本纪.卷8.北京:中华书局,1959,362-363
    ③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468
    ① 吕宗力.汉代的谣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41
    ②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四)·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68
    ③ 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85
    ④ 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126
    ① 史党社.《墨子》城守诸篇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209。对于城守诸篇是否为秦墨及是否为汉人伪托,曾有过论辩,苏学时、蒙文通、栾调甫、岑仲勉、大塚伴鹿、渡边卓等认为非汉人委托;吴汝纶、朱希祖、罗泽根、钱穆等则认为是汉人伪托;吴毓江、张心瀓认为部分作伪。随着银雀山汉简《墨子》佚文及睡虎地秦简的发现,汉人伪书说不攻自破。其以出土材料来断定城守诸篇为先秦古籍的学者有罗福颐、朱德熙、李学勤、于豪亮、陈直等。史党社先生对此问题已做了详细归纳总结,提出的结论也非常谨慎。可参看史党社.《墨子》城守诸篇研究,136-161。
    ② 汉书·眭弘传.卷75.北京:中华书局,1962,3154
    ③ 史记·孝文本纪.卷10.北京:中华书局,1959,423-424
    ① 张维华.论西汉初年对于刑律的修正.文史哲,1982,第5期
    ② 参见钱先生两书,颇可得见钱穆先生观点。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刷馆,2010,141;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4,50。
    ① 高敏.《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诸律的制作年代试探.史学月刊,2003,第9期
    ② 参见邢义田.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读记.燕京学报,新第15期,2-4
    ③ 张忠炜.《二年律令》年代问题研究.历史研究,2008,第3期
    ④ 参见杨振红.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汉代法典的编纂修订与律令关系.中国史研究,2005,第4期
    ① 张建国先生认为夷三族包括:兄弟姐妹、妻妾、父母、祖父母,乃至曾祖父母、高祖父母、儿子、儿媳、女儿、孙子、孙媳、孙女,乃至曾孙、玄孙(男女同)和男性诸孙的配偶等。参见氏著《夷三族解析》。
    ② 史记·秦始皇本纪.卷6.北京:中华书局,1959,275
    ① 参见[日]冨谷至著.柴生芳,朱恒晔译.秦汉刑罚制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19
    ② 刘志松.释“罪”.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第4期
    ③ 日本学者竹内康浩在提到:“在日本,白川静氏的《辠辜关系字说》,正是利用同样的古文字学的方法,从甲骨文、金文中收集与刑罚有关的字来论述的。”参见竹内康浩.商周时期法制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中.见:殷周秦汉史学的基本问题.北京:中华书局,2008,94。白川静该文收录在1958年出版的《甲骨金文学论丛》,由于笔者不通日文,只能从竹内康浩话中了解到“辠”与刑罚存有一定的关系。
    ④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93-94
    ① 李均明,何双全编.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40-41
    ② 汉书·高后纪.卷3.北京:中华书局,1962,96
    ③ 荀悦.汉纪.见:两汉纪(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2,82
    ④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355下栏
    ⑤ 黄爽.汉学堂经解.扬州:广陵书社,2004,1146
    ⑥ 参见刘志松.释“罪”.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第4期
    ⑦ 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48
    ①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等.云梦龙岗秦汉墓地第一次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0,第3期
    ① 单从“三族罪”一词来看,其实可以理解为“夷三族”和“罪三族”两种内容。此处结合上下文及传统解释,采用“夷三族”来翻译。
    ② 史记·吕太后本纪.卷9.北京:中华书局,1959,397
    ①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73
    ② 陈乃华.秦汉族刑考.山东师大学报,1985,第4期
    ③ 张建国.夷三族解析.法学研究,1998,第6期
    ④ “(新垣平)岁余惧诛,谋为逆,发觉,要斩,夷三族。”参见:汉书·五行志.卷27.北京:中华书局,1962,1346
    ⑤ “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臣请论如法。”参见:汉书·晁错传.卷49.北京:中华书局,1962,2304
    ⑥ 史记·孝文本纪.卷10.北京:中华书局,1959,427-428
    ① 汉书·刑法志.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62,1099
    ② “民或祝诅上以相约结而后相谩,吏以为大逆,其有他言,而吏又以为诽谤。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从此诏文内容便可知晓,祝诅上、诽谤在该诏颁布之前,一直是被穷治的。
    ③ 参见荀悦.汉纪.见:两汉纪(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2,124
    ① 高恒.秦汉法制论考.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149
    ② [日]大庭惰著.林剑鸣等译.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1,95
    ① 参见张建国.夷三族解析.法学研究,1998,第6期
    ② 《史记·孝文本纪》《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把除收律、相坐法定在孝文元年,而《汉书·刑法志》定为孝文二年,《文帝纪》定在孝文元年。除非文帝让有司讨论过两次,否则必有一误。日本泷川资言云:“《汉书·刑法志》为文帝二年事,误。”参见司马迁著.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卷10.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笔者此处就假设文帝和臣子们只讨论过一次,就不重复录引,但此处为了与《汉书·刑法志》记载的高后元年“除三族罪妖言令”一件事相连属,故引录《汉志》,时间采用孝文帝元年。另外,张维华先生在《论西汉初年对于刑律的修订》一文中有言,“文帝此次诏谕,本纪系元年十二月,刑法志系二年,时间连接迫近,各从所见而记之,非是时间上有误异,不可疑为两事也。”案:汉初以十月为岁首,故元年十二月与二年并不迫近,其间至少相差十个月。班固元年与二年之误,应该主要还是“月建”问题造成的。
    ③ 汉书·刑法志.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62,1104-1105
    ④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95
    ① 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90
    ②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73
    ①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95
    ① 王伟.论汉律.历史研究,2007,第3期
    ② 杨振红.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论《二年律令》二十七种律均属九章.历史研究,2005,第6期
    ③ 杨振红.汉代法律体系及其研究方法.史学月刊,2008,第10期
    ④ 王伟.论汉律.历史研究,2007,第3期
    ⑤ 王伟.辩汉律.史学月刊,2013,第6期
    ⑥ 晋书·刑法志.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74,923
    ①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南张家界古人堤简牍释文与简注.中国历史文物,2003,第2期
    ① 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北京:中华书局,1996,113、118、127、133
    ② 晋书·刑法志.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74,924
    ③ 此处须补充一句:关于“事类”与“篇”“章”之关系,可能存在“事类”大于“章”,小于“篇”的情
    ① 晋书·刑法志.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74,920
    ② 汉书·刑法志.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62,1103、1101
    ③ 魏书·刑罚志.卷111.北京:中华书局,1974,2872
    ① 参见张忠炜.秦汉律令法系研究初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02
    ② 从这两点来说,也很难想象是抄手将两条律文合二为一,明显是按底本抄录。
    ③ 诸家之说可参看张忠炜.汉代律章句学探源.史学月刊,2010,第4期;张丽华,李尚.《文心雕龙·章句》辨疑.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第6期
    ① 汉书·刑法志.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62,1108-1110
    ② 晋书·刑法志.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74,917
    ① 张忠炜.汉代律章句学探源.史学月刊,2010,第4期
    ② 晋书·刑法志.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74,922-923
    ① 晋书·刑法志.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74,927
    ② 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在“新律”二字上有浪线式书名号,易引误解。曹魏所制律称之为《新律》。而此处“新律”是指晋《泰始律》,是对“新颁行律”的简称。
    ③ 晋书·刑法志.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74,931
    ④ “律条”与“章条”两个概念统一之后并不影响“刑罚条”与“事项条”的存在。
    ① 史记·高祖本纪.卷8.北京:中华书局,1959,362
    ② 关振军.“三章之法”辨析.中国法学,1988,第1期,114
    ③ 蔡枢衡.中国刑法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147;张继海.“约法三章”小考.中国史研究,2001,第2期,174
    由高蓬洲.“三章”岂能变成“两章”?——成语“约法三章”辨.语文学习,2005,第4期,59
    ④ 王泗原.古语文释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40;张建国.试论汉初“约法三章”的法律效力——兼谈“二年律令”与萧何的关系.法学研究,1996,第1期,159
    ①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326
    ② 汉书·薛宣传.卷83.北京:中华书局,1962,3395-3396
    ③ 汉书·刑法志.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62,1104
    ① 参看梁玉绳.史记志疑.北京:中华书局,1981,220。其后泷川资言、韩国磐先生皆采此说。参看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9,639;韩国磐.汉高祖除秦苛法质疑.求索,1992,第6期,104。
    ② 在与邬勖博士的私人信函中提及此语。
    ③ 可参见徐世虹.九章律再认识.沈家本与中国法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683-698;李振宏.萧何“作律九章”说质疑.历史研究,2005,第3期;孟彦弘.秦汉法典体系的演变.历史研究,2005,第3期;杨振红.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论《二年律令》二十七种律均属九章.历史研究,2005,第6期;王伟.论汉律.历史研究,2007,第3期;杨振红.汉代法律体系及其研究方法.史学月刊,2008,第10期;王伟.辩汉律.史学月刊,2013,第6期。等等。
    ④ 参看王伟.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编联初探.简帛(第一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59-360
    ⑤ 张伯元.出土法律文献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6-76
    ①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140-144
    ② 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如果按照王伟的编联顺序——贼、具、盗——那《盗律》篇题简上的“郑书”,就是以三章为一整体而署名。
    ③ 史记·高祖本纪.卷8.北京:中华书局,1959,364
    ① 史记·高祖本纪.卷8.北京:中华书局,1959,364
    ② 汉书·食货志上.卷2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1127
    ③ 汉书·高帝纪上.卷1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38
    ① “和买”,两相故意、和同相卖以避赋役,有损国家收入,故法律对此予以限制是合常理的。这与《贼律》中“贼伤人,及自贼伤以避事者,皆黥为城旦春”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保证对国家编户齐民的剥削。
    ② 史记·高祖本纪.卷8.北京:中华书局,1959,362
    ③ 史记·晁错列传.卷101.北京:中华书局,1959,2742
    ④ 史记·韩长孺列传.卷108.北京:中华书局,1959,2859
    ⑤ 史记·酷吏列传.卷122.北京:中华书局,1959,3135
    ⑥ 史记·酷吏列传.卷122.北京:中华书局,1959,2136
    ⑦ 史记·酷吏列传.卷122.北京:中华书局,1959,3149
    ⑧ 史记·酷吏列传.卷122.北京:中华书局,1959,3150
    ⑨ 史记·日者列传.卷127.北京:中华书局,1959,3220
    ⑩ 汉书·元帝纪.卷9.北京:中华书局,1962,291
    11 汉书·佞幸传.卷93.北京:中华书局,1962,3727
    12 汉书·王莽传下.卷99.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4150
    13 史记·高祖本纪.卷8.北京:中华书局,1959,363
    ② 汉书·刑法志.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62,1096
    ③ 后汉书·崔寔传.卷52.北京:中华书局,1965,1729
    ④ 汉书·刑法志.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62,1096
    ① 张建国.试析汉初“约法三章”的法律效力——兼谈“二年律令”与萧何的关系.法学研究,1996,第1期
    ② 王树金.《二年律令》法律内容制定年代考——兼谈“二年”的时间问题.简帛研究网,2005年4月24日。案:张说所说的不过两月,其实也就包括一月有余。王说其实是取张说之一端而申之,用张说之“短”否定张说之“长”,本质上并未超出张说。
    ③ 萧何“九章律”与《二年律令》二十几种律之间的关系如何,学界有持续讨论,迄无定论。但对于“二年律令”与萧何制律之关系,皆有共识,认为“二年律令”主体部分为萧何所制定。考虑到行文的方便,下面所提到的“九章律”与“二年律令”基本上是同一个概念。故行文时不做特别区分。
    ① 史记·高祖本纪.卷8.北京:中华书局,1959,364
    ② 史记·项羽本纪.卷7.北京:中华书局,1959.312
    ③ 史记·高祖本纪.卷8.北京:中华书局,1959,362
    ① 史记·项羽本纪.卷7.北京:中华书局,1959,316
    ②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卷16.北京:中华书局,1959,775、777
    ③ 当日刘邦约法三章之时,无法确定项羽何时入秦,故“法三章”之作用不可小觑,应该有长期效力,结合笔者盗、贼、具的观点,以及部分行政职能的照常正常运转,可以确定已足够维持关中稳定了。
    ④ 汉书·高帝纪.卷1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80-82
    ① 考虑到邢义田“惠帝二年说”、曹旅宁“惠帝元年说”已有学者进行了驳证,故拙文限于篇幅,不予回顾、讨论,可参看李力.关于《二年律令》题名之再研究.见: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2004.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8-149;张忠炜.《二年律令》年代问题研究.历史研究,2007,第3期
    ② 李力.关于《二年律令》题名之再研究.简帛研究2004.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0
    ③ 张忠炜.《二年律令》年代问题研究.历史研究,2007,第3期
    ④ 王伟.论汉律.历史研究,2007,第3期
    ① 史记·太史公自序.卷130.北京:中华书局,1959,3319
    ② 杨振红.汉代法律体系及其研究方法.史学月刊,2008,第10期
    ③ 张忠炜.《二年律令》年代问题研究历史研究,2007,第3期
    ① 李力.关于《二年律令》题名之再研究.简帛研究2004.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8
    ① 史记·萧相国世家.卷53.北京:中华书局,1959,2014-2015
    ② 史记·萧相国世家.卷53.北京:中华书局,1959,2016
    ① 张忠炜先生针对“汉二年为法令约束”的记载,质疑张建国先生之说,曰:“‘约法三章’之效既然短则不过两月、长则不过两年,则萧何定律不一定要等到‘汉二年’”。杨振红先生指出:“汉政权‘为法令约束’的行为并非始于汉二年,而是从汉元年刘邦建立汉政权后就开始了。”又,上引王伟先生之语:“把‘汉兴’改为‘天下既定’是不妥的,既延长了‘约法三章’的存在时间,又使‘萧何次律令’的时间上限从高帝元年变成高帝五年。”王文此处不说“高帝二年”而说“高帝元年”,可能下意识也认识到“高帝二年为法令约束”的不合理之处。
    ② 鄂君进言时,刘邦已称帝,故而称之为“诏令”。
    ③ 杨振红.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汉代法典的编纂修订与律令关系.中国史研究,2005,第4期
    ① 谢桂华,李均民,朱国熠.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7
    ② 参见陈梦家.西汉施行诏书目录.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276
    ③ 张忠炜.《二年律令》年代问题研究.历史研究,2007,第3期
    ④ 简单的用“一两条律文”来推断“整篇”的制定年代确有不妥,但以大量的“统一之后”的律文来说明统一之后存在一次大的修律行为,还是合情合理的。
    ① 转引自张忠炜.《二年律令》年代问题研究.历史研究,2007,第3期
    ② 参见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37-43
    ③ 张忠炜.《二年律令》年代问题研究.历史研究,2007,第3期
    ④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99
    ① 朱绍侯.《奏谳书》新郪信案例爵制释疑.史学月刊,2003,第12期
    ②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卷16.北京:中华书局,1959,791
    ③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卷18.北京:中华书局,1959,916。案:此处记载“彭城”当误。彭城之败在汉二年。考虑到“用执圭东击羽”一语,当处于项羽西面。而彭城之战,项羽从北而来,并且彭城本为项羽之都城,与“东击羽”一语不合。且《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云:“以执盾汉王三年初起从晋阳,以连敖击项籍。”明确记为“三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南安侯“以河南将军汉王三年降晋阳”,祈侯缯贺事与此有关。故而,《史记》“彭城”极有可能是“荥阳”“成皋”之误。
    ④ 张忠炜.《二年律令》年代问题研究.历史研究,2007,第3期
    ⑤ 汉书·高帝纪上.卷1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54
    ① 刘俊文主编.姚荣涛,徐世虹译.法律制度.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八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100
    ② 胡银康.萧何作律九章的质疑.学术月刊,1984,第7期,44-46
    ① 参见[日]宅宫洁.近50年日本的秦汉时代法制史研究.见:黄留珠,魏全瑞主编.田旭东译.周汉汉唐文化研究(第三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270
    ② 孟彦弘.秦汉法典体系的演变.历史研究,2005,第3期
    ③ 李振宏.萧何“作律九章”说质疑.历史研究,2005,第3期
    ④ 于振波.浅谈出土律令名目与“九章律”的关系.湖南大学学报,2010,第4期。案:于先生虽然支持“二级分类说”,但对一些地方尚存疑问。
    ⑤ 徐世虹.近年来二年律令与秦汉法律体系研究述评.见: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编.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231-232
    ⑥ 王伟.论汉律.历史研究.2007,第3期;王伟.辩汉律.史学月刊,2013,第6期;王伟.续辩汉律.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3年10月29日。
    ⑦ 曹旅宁.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辩正——关于“秦汉魏晋法律传承”问题的探讨.见:王立民主编.中国历史上的法律与社会发展.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又载氏着.秦汉魏晋法制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26
    ⑧ 张忠炜.秦汉律令法系研究初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90
    ⑨ 杨振红.汉代法律体系及其研究方法.史学月刊.2008,第10期
    ⑩ 参见徐世虹.近年来《二年律令》与秦汉法律体系研究述评.见: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231-232
    ① 张忠炜.秦汉律令法系研究初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90
    ② 考虑“杨王之辨”涉及诸多方面,且彼此各有史料做支撑,故在此不予罗列。只列举王文中一个十分尖锐的论据。
    ① 晋书·刑法志.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74,923-925
    ② 《历代刑法考》云:“《厩律》厩事之外,以传事为重,故以传事次于厩事之后。”日本学者大庭脩云:“汉代萧何所增的三篇律中有《厩律》,众所周知,这是曹魏时被废止的,而从《魏新律序略》中所述废止的理由,可知汉代《厩律》的内容,倒不如说与后述的《传食律》相近。”参见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1606;大庭脩著.林剑鸣等译.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1,50
    ① 晋书·刑法志.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74,923
    ② 张德芳.简论悬泉汉简的学术价值.见: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集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02
    ③ 汉书·食货志.卷24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1127
    ① 汉书·贡禹传.卷72.北京:中华书局,1962,3069
    ② 张伯元.出土法律文献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3-84
    ③ 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集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4。案,本文所引悬泉汉简简文,皆出自《敦煌悬泉汉简集粹》一书,故下文只标编号,不做脚注。
    ④ 晋书·刑法志.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74,927
    ⑤ 沈家本云:“《晋律》就《汉九章》增定,故与《魏律》不同。无《魏律》之《劫略》《惊事》……,而增《法例》……”参见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1350。案:《晋律》在篇目上借鉴《魏律》少,其篇目之分合是以《九章律》为基础增损的。
    ① 曹旅宁,张俊民.玉门花海所出《晋律注》初步研究.法学研究.2010,第4期,185-186
    ① 晋书·刑法志.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74,922、924
    ② 《论衡·谢短篇》载:“《五经》题篇,皆以事义别之,至礼与律犹经也,题之,礼言昏礼,律言盗律何?”参见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567。案:此言暗示了《盗律》居《九章律》之首。《士昏礼》为礼经(指《仪礼》)之首篇,故文中的《盗律》,显然是作为《律经》(指《九章律》)的首章而提出。
    ③ 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566
    ① 张伯元.《二年律令》编联札记(四则).出土法律文献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6-77
    ② 陈松长,李婧嵘.《二年律令》将《贼律》置于篇首原因初探.出土文献研究(第九辑).2010,218-226
    ③ 扬雄撰.司马光集注.刘韶军点校.太玄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195-199
    ④ 汉书·律历志.卷21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958
    ① 汉书·律历志.卷21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975-976
    ② 汉书·刑法志.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62,1079
    ③ 赵在翰辑.钟肇鹏,萧文郁点校.七纬.北京:中华书局,2012,7
    ④ 晋书·刑法志.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74,922
    ⑤ [日]滋贺秀三.西汉文帝的刑法改革和曹魏新律十八篇篇目考.见:刘俊文主编.姚荣涛,徐世虹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卷8.北京:中华书局,1992,96-97
    ① 于振波.秦汉法律与社会(增订本).韩国:新星出版社,2004,13
    ② 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2-3
    ③ 汉书·律历志.卷21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964
    ④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六)·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95-1096
    ⑤ 后汉书·律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3016
    ⑥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六)·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90
    ① 后汉书·律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3000-3001
    ② 可参看陈应时.解读“京房六十律”的律数.文化艺术研究,2012,第1期
    ③ 唐继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与律吕之学——中国传统律吕之学及律历合一学说初探.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第3期
    ① 汉书·刑法志.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62,1101
    ② 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566
    ③ 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571
    ④ 赵在翰辑.钟肇鹏,萧文郁点校.七纬.北京:中华书局,2012,355
    ⑤ 晋书·刑法志.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74,922
    ① 《秦律十八种·仓律》涉及到对人口粮的规定尚有简55-56、57-58、59、60。
    ① 汉书·王莽传.卷99中.北京:中华书局,1962,4125
    ② 桓谭.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
    ③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53-2154
    ④ 晋书·刑法志.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74,917
    ⑤ 《晋书·刑法志》此处并不是表述新莽末年农民起义对法令典章的破坏,而是说新莽对汉家法令篇章进行了大的变更。故说“篡位之后”,而不是“起义之后”旧章不存。说明光武帝沿袭了固有律令篇章,而并未恢复原有形式。
    ① 王莽所留下的一些规定,对东汉影响实较深远,如不二名就是显而易见的一条。故而东汉人大多用单名。
    ②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96
    ③ 汉书·王莽传.卷99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4176
    ④ 饶宗颐主编.李均明著.居延汉简编年—居延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4,158
    ⑤ 汉书·律历志.卷21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986
    ⑥ 汉书·王莽传.卷99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4095;扬雄撰.司马光集注.刘韶军点校.太玄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199。案:汉武帝太初元年,“夏五月,正历,以五月为岁首。色上黄,数用五”,以土德自居,但西汉晚期,否定土德,认为应该改为火德。关于“汉德”之争的经过,可参看龚留柱,张信通.“汉家尧后”与两汉之际的天命之争——兼论中国古代的政治合法性问题.史学月刊,2013,第10期。
    ⑦ 汉书·律历志.卷21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959
    ① 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北京:中华书局,1993,118
    ② 方苞.方望溪文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20
    ① 董说.七国考.北京:中华书局,1956,366-367
    ② 孙星衍.孙渊如先生全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262
    ③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843
    ① 晋书·刑法志.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74,922
    ② [日]守屋美都雄著.钱杭,杨晓芬译.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28
    [1]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2]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3]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
    [4]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5]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6]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
    [7]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
    [8]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
    [9]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
    [10]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
    [11]刘熙撰.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北京:中华书局,2008
    [12]顾炎武著.张京华校释.日知录校释.长沙:岳麓书社,2011
    [13]桓谭.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14]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
    [15]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16]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
    [17]伏胜著.郑玄注.清陈寿祺编.尚书大传.四部丛刊.影上海涵芬楼藏陈氏原刊本
    [18]任防.述异记.四库全书.第35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影印本
    [19]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0]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
    [21]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22]荀悦.汉纪.见:两汉纪(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2
    [23]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北京:中华书局,1996
    [2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25]彭浩.陈伟.[日]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6]谢桂华,李均民,朱国熠.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27]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
    [28]方苞.方望溪文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
    [29]孙星衍.孙渊如先生全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30]郝懿行著.吴庆峰等点校.尔雅义疏.郝懿行集.济南:齐鲁书社,2010
    [31]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
    [32]扬雄撰.司马光集注.刘韶军点校.太玄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
    [33]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34]赵在翰辑.钟肇鹏,萧文郁点校.七纬.北京:中华书局,2012
    [35]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六)·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6]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四)·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7]韩树峰.汉魏法律与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8]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39]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集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0]董说.七国考.北京:中华书局,1956
    [41]程树德.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
    [42]高恒.秦汉法制论考.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43][日]大庭惰著.林剑鸣等译.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1
    [44][日]冨谷至著.柴生芳,朱恒晔译.秦汉刑罚制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5][日]籾山明著.李力译.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6][日]堀毅著.萧红燕等译.秦汉法制史论考.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
    [47][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48][日]守屋美都雄著.钱杭,杨晓芬译.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9]杨树达.汉书窥管.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50]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
    [51]徐世虹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2卷(战国秦汉).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52]邢义田.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北京:中华书局,2011
    [53]王国维.流沙坠简.北京:中华书局,1963
    [54]吕宗力.汉代的谣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55]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
    [56]史党社.《墨子》城守诸篇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
    [57]饶宗颐主编.李均明著.居延汉简编年—居延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4
    [58]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9]李均明,何双全编.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60]梁玉绳.史记志疑.北京:中华书局,1981
    [61]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62]张忠炜.秦汉律令法系研究初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3]蔡枢衡.中国刑法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
    [64]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4
    [65]杨振红.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6]于振波.秦汉法律与社会(增订本).韩国:新星出版社,2004
    [67]王泗原.古语文释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8]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
    [69]张伯元.出土法律文献丛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70]张伯元.出土法律文献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2]邢义田.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读记.燕京学报,新第15期
    [73]曹旅宁,张俊民.玉门花海所出《晋律注》初步研究.法学研究,2010,第4期
    [74]唐继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与律吕之学——中国传统律吕之学及律历合一学说初探.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第3期
    [75]张存良.水泉子汉简七言本《仓颉篇》蠡测.出土文献研究.第九辑.北京:中华书局,2010
    [76]陈应时.解读“京房六十律”的律数.文化艺术研究,2012,第1期
    [77]高敏.《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诸律的制作年代试探.史学月刊,2003,第9期
    [78]陈乃华.“夷三族”探源.山东师大学报,1989,第6期
    [79]张维华.西汉初年对于刑律的修正.文史哲,1982,第5期
    [80]吕宗力.汉代“妖言”探讨.中国史研究.2006,第4期
    [81]马新.论两汉民间的巫与巫术.文史哲,2001,第3期
    [8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等.云梦龙岗秦汉墓地第一次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0,第3期
    [83]蒲坚.“宫刑”小议.法学研究,1994,第2期
    [84]孟彦弘.秦汉法典体系的演变.历史研究,2005,第3期
    [85]赵生群.《史记》亡缺与续补考.汉中师院学报,1993,第2期
    [86]张忠炜.《二年律令》年代问题研究.历史研究,2008,第3期
    [87]张忠炜.汉代律章句学探源.史学月刊,2010,第4期
    [88]秦进才.汉武帝时代的皇权与酷吏.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第5期
    [89]贾丽英,武广洁.论汉代的致爱巫术.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第7期
    [90]刘志松.释“罪”.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第4期
    [9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南张家界古人堤简牍释文与简注.中国历史文物,2003,第2期
    [92]张丽华,李尚.《文心雕龙·章句》辨疑.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第6期
    [93]张建国.夷三族解析.法学研究,1998,第6期
    [94]张建国.试论汉初“约法三章”的法律效力——兼谈“二年律令”与萧何的关系.法学研究,1996,第1期
    [95]张建国.魏晋五刑制度略论.中外法学,1994,第4期
    [96]张建国.论西汉初期赎刑.政法论坛,2002,第5期
    [97]张建国.关于汉简《奏谳书》的几点研究及其它.国学研究,1997,第4期
    [98]王伟.辩汉律.史学月刊,2013,第6期
    [99]王伟.续辩汉律.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3年10月29日
    [100]王伟.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编联初探.简帛(第一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01]王伟.论汉律.历史研究,2007,第3期
    [102]王伟.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杂考.简帛研究网,2003年1月21日
    [103]杨振红.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论《二年律令》二十七种律均属九章.历史研究,2005,第6期
    [104]杨振红.汉代法律体系及其研究方法.史学月刊,2008,第10期
    [105]杨振红.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汉代法典的编纂修订与律令关系.中国史研究,2005,第4期
    [106]李振宏.萧何“作律九章”说质疑.历史研究,2005,第3期
    [107]邢义田.秦或西汉初和奸案中所见的亲属伦理关系(订补本).简帛网,2008年6月28日
    [108]韩国磐.汉高祖除秦苛法质疑.求索,1992,第6期
    [109]彭浩.《津关令》的颁行年代与制作格式.郑州大学学报,2002,第3期
    [110]关振军.“三章之法”辨析.中国法学,1988,第1期
    [111]张继海.“约法三章”小考.中国史研究,2001,第2期
    [112]高蓬洲.“三章”岂能变成“两章”?——成语“约法三章”辨.语文学习,2005,第4期
    [113]徐世虹.九章律再认识.沈家本与中国法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114]李力.关于《二年律令》题名之再研究.简帛研究2004.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5]朱绍侯.《奏谳书》新郪信案例爵制释疑.史学月刊,2003,第12期
    [116]高恒.汉律篇名新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第2期
    [117]胡银康.萧何作律九章的质疑.学术月刊,1984,第7期
    [118]陈松长,李婧嵘.《二年律令》将《贼律》置于篇首原因初探.出土文献研究. 第九辑.北京:中华书局,2010
    [119]王树金.《二年律令》法律内容制定年代考——兼谈“二年”的时间问题.简帛研究网,2005年4月24日
    [120]于振波.浅谈出土律令名目与“九章律”的关系.湖南大学学报,2010,第4期
    [121]徐世虹.近年来二年律令与秦汉法律体系研究述评.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122]曹旅宁.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辩正——关于“秦汉魏晋法律传承”问题的探讨.见:王立民主编.中国历史上的法律与社会发展.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123]张德芳.简论悬泉汉简的学术价值.见: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集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24]陈乃华.秦汉族刑考.山东师大学报,1985,第4期
    [125]胡兴东.中国古代死刑行刑时间制度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第1期
    [126]孙延峰.试论古代用刑与季节的关系.法学杂志,1993,第1期
    [127]孙喆.略论汉代“秋冬行刑制”及其影响.史学月刊,2011,第7期
    [128][日]中田熏.汉律令.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3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129][日]竹内康浩.商周时期法制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中.殷周秦汉史学的基本问题.北京:中华书局,2008
    [130][日]宅宫洁.近50年日本的秦汉时代法制史研究.周汉汉唐文化研究(第三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131][日]滋贺秀三.西汉文帝的刑法改革和曹魏新律十八篇篇目考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