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體貌美醜常用詞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说文解字·叙》中认为,古人造字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种造字工作中所体现的“近取诸身”的情况实际上反映了人类的普遍认知规律,即人的身体发肤、头目手足、口耳鼻舌等,是认知的出发点。近20年来国外语言学界兴起的认知语言学非常重视身体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地位,许多中国学者也将其运用於传统词汇的研究中。谭代龙、周文德(2007)基於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在词汇研究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研究思路。体貌美丑词是汉语词汇体系中的一个范畴,主要是对人体性状的描绘。对这类词进行研究,符合“近取诸身”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以人为本”的研究思路。
     本文以汉语中的体貌美丑常用词为研究对象。
     在汉语中,最小音义结合体大多是单音节的,因此,在研究中,我们主要从单音词著手。在具体操作上,我们主要依据历代字典辞书搜集体貌美丑词,以防止漏收。另外,也调查部分类书中相关部分的内容。经过调查和筛选,从中选出了26个体貌美丑常用词进行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主要注重晓下几个方面:
     将历时考察与共时分析相结合,即在每个历史时期选取几部典型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在此过程中,溯源与析流相结合;描述与解释相结合;共时描写与历时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以梳理出各个时代体貌美丑词的使用面貌。
     从对体貌美丑常用词的分析中著重考察几个问题,包括常用词的共时使用情况问题、词义的发展变化问题、常用词的组合能力问题、英汉词汇的比较问题等等。以共同语中的体貌美丑词研究为主,兼及方言中的体貌美丑词研究,并从不同语言的比较中找出语言发展的一些规律。
     论文包括六个部份:
     第一章绪论。回顾了汉语词汇研究现状和汉语常用词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阐述了体貌美丑常用词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交代了研究语料的选择。
     第二章在充分占有语料的前提下,对汉语体貌美丑常用词在上古、中古和近代的历史分布进行了调查,著重分析了体貌美丑常用词与其他词搭配的情况,指出了各个历史时期体貌美丑常用词的使用情况。
     第三章对体貌美丑常用词的词性作了调查,指出汉语中的体貌美丑词可作形容词、名词、动词。在这三种词性中,以形容词数量最多。
     第四章对汉语体貌美丑常用词组合情况进行研究。分别从体貌美丑常用词内部组合和与其他体貌美丑词组合两个方面对其组合情况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同义、类义、近义词构造新词和反义或义相对词构造新词两种构词方式。
     第五章研究体貌美丑常用词的发展演变。论文从使用频率、词义发展和复合词发展变化几个角度分析了体貌美丑常用词的发展演变过程,力图清理出其发展演变轨迹。
     第六章将汉语与英语体貌美丑常用词进行对比研究。首先,找出英语体貌美丑常用词表述方式,然後将英语体貌美丑常用词比较,以明晰其差异,最後将汉语与英语体貌美丑常用词比较,找出两种语言词汇的共通性和不同之处。
     本文的研究有以下意义:
     首先,学界对许多常用词的面貌及发展演变过程都有了清晰的描述和解释,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从共时对比和历时比较的角度对常用词中的体貌美丑类词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描绘出单个词语历史发展的轨迹,也可以展示一个历史平面词汇使用的整体情况,从而生动地描绘出词汇发展的立体框架,可以更全面系统地研究词汇,为汉语中其他范畴词汇的研究提供借鉴,有助於汉语词汇学的发展。
     其次,认知语言学是二十世纪新兴的一门学科,在本研究中,我们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如范畴、原型、隐喻、转喻理论以及语义学的相关理论如语义场、义素分析理论等来研究汉语体貌美丑词的历时演变及其规律,力求用新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来进行词汇研究,为中国传统的词汇研究开辟新路。
     第三,本文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体貌美丑常用词进行了一定的比较和分析,阐述了这两种语言中体貌美丑常用词的特徵与规律,以期为语言的学习提供帮助,进一步能为其他语义范畴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模式,以促进英,汉语言国家的交流和合作。
Shuowen Jiezi thought that "the Chinese characters, at one side, were taken near from the body, and at another side, were taken far from the objects". The way of "taken near from the body" in the work of creating Chinese characters reflects the universal law in human cognition, that is the whole body, including limbs, head, mouth, ear, nose, tongue, is the starting of cogni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emerged in linguistics abroad in recent20years,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atus of body in human cognitive activities, and many Chinese scholars have applied it to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vocabulary.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an Dailong, Zhou Wende (2007) propose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body-oriented" in vocabulary study. Physical Beauty is a category of Chinese vocabulary system, which mainly depicts the human traits. Study of this kind of words, is in line with the way of "taken near from the body", also in line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body-oriented".
     The thesis is based on the common words of physical beauty and ugliness.
     In Chinese, the minimum combinations of words are mostly monosyllabic, therefore, monosyllabic words are the objects of this study. First, the thesis collects monosyllabic words of physical beauty and ugliness from the past dynasties dictionaries and related books. After investigation,26common physical beauty and ugliness words are selected out to be studied.
     The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research method:
     By combination of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study, the thesis selects several typical literature to analysis in each historical perio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ynchronic description and diachronic analysi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acro and micro perspective study, the thesis sorts out the use of the physical beauty and ugliness words in each time.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physical beauty and ugliness words, the thesis emphasizes on several issues, including the common words in synchronic usage,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lexical meanings of common words, the combination ability,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tc.. At the same time, the words in dialect, and some rules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are combined in the study to find out some rules.
     The thesis includes six parts:
     Part one is the review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vocabulary and Chinese common words.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research,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the object of the research are introduced.
     The second part i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word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third part is the investigation of common parts of speech of these words. The Chinese physical beauty and ugliness words can be used as a noun, verb and adjective.
     The fourth part emphasizes on the combinations. The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ysical beauty and ugliness words, the combination with the antonym are studied.
     The fifth part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se common words. The frequency of use,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mean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compound words are analyzed.
     The sixth part is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s. First, the thesis finds out the expression of beauty and ugliness words in English. Then, the comparison of physical beauty and ugliness of commonly used word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re propos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the thesis studies the commonly used words in the physical beauty and ugliness words from the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comparison angle, which can not only depict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rack of individual words, but also display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a history of graphic vocabulary, which vividly depict the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of lexical development, an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tudying other words in Chinese, 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exicology.
     Secondly,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a new subject in twentieth century. The thesis draws lessons from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study Chinese beauty and ugliness words so that new theory and research ways can be approached to the study of vocabulary study, which can give a new angle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ocabulary.
     Third, the comparison of physical beauty and ugliness common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an provide help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provide a model to study further to other semantic category, and promote the 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spoken countries.
引文
①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页。
    ①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73页。
    ②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前言
    ③ 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29页。
    ①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8页。
    ②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0年,第555-586页。
    ③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1年,第99-745页。
    ④ 任学良《<古代汉语·常用词>订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5-192页。
    ⑤ 江蓝生、曹广顺、吴福祥《近代汉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① 张永言、汪维辉《关於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
    ② 蒋绍愚《关於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中国语文,1989年第1期。
    ③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④ 谭代龙《义净译经身体运动概念场词汇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⑤ 吴峥嵘《<左传>索取、给予、接受义类词汇系统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⑥ 于飞《两汉常用词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
    ① 牟莉《现代汉语“肥”和“胖”的指称面貌及其历史研究》,四川外语学院硕士论文,2011。
    ② 黄成《上古汉语三组常用词演变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③ 吴为民《汉语性别词研究》,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
    ① 见王凤阳《古辞辨》“运动词·身动”中“耀、瘤、瘦、羸”条;“肥,脆,胖”条:“特徵词·状人”中“美,好,丽”条;“妍,姣,姣,艳,冶,媚,娥,妹,娉”条;“恶,丑,陋,寝,娃”条,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788-790页,856-860页。
    ②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30页。
    ③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孜》“人体”中“肥,胖,丰,腴,胆,脓”条;“瘦(艘),耀(瘦),瘠(剩)”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485-491页。
    ①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9页。
    ① 王凤阳《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173页。
    ① 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中华书局,1980年,第561页。
    ② 文字上的“字”指“占据一个方形空间的小单位”;语音上的“字”为“一个音节”。
    ③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1页。
    ④ 谭代龙、周文德《试论“以人为本”的汉语历史词汇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①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342页。
    ① 王云路《中古常用词研究漫谈》,原载《中古近代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①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0年,第14页。
    ② 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序。
    ①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② 关於近代汉语的下限,我们根据学界比较通行的做法,在清初。
    ① 中古佛经语料包括:《修行本起经》,二卷,东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六度集经》,八卷,三国吴康僧会编译;《生经》,五卷,西晋竺法护译;《杂譬喻经》,一卷,比丘道略集,失译:《十诵律》,六十一卷,後秦鸠摩罗什等译;《弥沙塞部和酝五分律》,三十四卷,刘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贤愚经》,十三卷,北魏慧觉等译;《杂宝藏经》,十卷,北魏吉迦夜共昙曜译;《百喻经》,四卷,南朝萧齐求那毗地译;《旧杂譬喻经》,二卷,三国吴康僧会译。中古佛经语料的选取参考了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修订本)。为了节省篇幅,文中引用这些佛经时不再注明时代和译者。
    ① 向熹《简明汉语史》(上),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00页。
    ②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7页。
    ① 洪成玉《古汉语词义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8页。
    ②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21页。
    ①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② 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中华书局,1980年,第561页。
    ①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① 王凤阳,《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856页。
    ② 王凤阳,《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856页。
    ① 王凤阳《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173页。
    ②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网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8页。
    ① 康殷《文字源流浅说》,荣宝斋1979年版,第131页。
    ② 于省吾《释羌、笋、敬、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年第1期。
    ③ 于省吾《释羌、笋、敬、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年第1期。
    ④ 于省吾《释羌、笋、敬、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年第1期。
    ① 社科院考古所《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994年,1.88
    ② 同上,9.4449
    ③ 同上,8.4331
    ④ 按:郭沫若《乖伯篁》下曰:“两‘好’字均当读为孝.孝者,享也,养也。於宗庙固可言孝,於朋友婚媾亦可言奉受季良父壶言‘用享孝於兄弟婚媾诸老’,正其明证或於‘好朋友’三字以今言解么非是”(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148页)郭说非是.《杜伯盖》:“杜伯作宝盐。其用享孝皇神祖考.於好朋友。”中介词“於”後“好朋友”应为动词“享孝”之宾语,“好”为形容词,修饰“朋友”。据此,‘好”应有“美善”义,而非郭说“好”读为孝,为动词之用。
    ① 王力主编《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499页。
    ① 以上诸例转引自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33页。
    ② 以上诸例转引自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34页。
    ①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36页。
    ② 王凤阳,《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788-789页。
    ① 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第4316页。
    ① 王凤阳《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790页。
    ② 栗学英《汉语中“肥”、“胖”的历时替换》,《语言研究》,2006年第4期。
    ① 王凤阳《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790页。
    ① 骆晓平《魏晋六朝汉语词汇双音化倾向三题》,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4期。
    ② 周荐《双字组合与词典收条》,中国语文,1999年第4期。
    ③唐钰明《金文复音词简论》,人类学论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51页。
    ④ 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6-17页。
    ⑤ 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06页。
    ⑥ 唐子恒《汉语词复音化问题概说》,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4月。
    ⑦ 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5页。
    ⑧ 向熹《简明汉语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93页。
    ⑨ 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04页
    ⑩ 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25-27页。
    ① 王力《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中华书局,1981年,第86页。
    ② 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① 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108页。
    ② 郭锡良《先秦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31页。
    ③ 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1月,第89页。
    ④ 向熹《<诗经>语言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205-228页。
    ⑤ 毛远明《<左传>词汇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03-115页。
    ⑥ 陈克炯《<墨子>词汇谭概》,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① 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简论》,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② 李仕春《从复音词数据看中古汉语构词法的发展》,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
    ③ 史存直《汉语词汇史纲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95页。
    ④ 王作新《汉语复音词结构特徵的文化透视》,汉字文化,1995年第2期。
    ⑤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71页。
    ⑥ 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
    ① 吕叔湘、王海芬《马氏文通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
    ②Swadesh M《史前民族接触的词汇统计学的年代推算》,商务印书馆,2001年。
    ① 王凤阳《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790页。
    ① 本章所有英语例句均来自《英语辨析大词典》(徐钟、阂北平、薛慕炫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最新英汉求解、作文、文法、辨义四用辞典》(香港世界书局,1982年4月);《凯氏现代英汉同义词近义词辞典》(林德金主编,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霍恩比著,李北达编译,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① 除非那个男子己经失去男子的特性,若说某男子是个beautiful man含有轻蔑的意味。
    ①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6页。
    ② 文旭《从语义场理论看语言的模糊性》,外语学刊,1995年第1期。
    ① 该例转引自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的年6月,第62页。
    ①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7页。
    ①Swadesh M《史前民族接触的词汇统计学的年代推算》,商务印书馆,2001年。
    ①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71页。
    ①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342页。
    [1]《十三经注疏》(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孙饴让《墨子间诂》[M],上海:上海书店,1986。
    [3]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陈奇猷校注《韩非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2。
    [8]刘向辑录《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9]张双棣等《吕氏春秋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10]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1]张双棣等《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0
    [13]刘向《烈女传》(台清《景印文洲阁四库全书》)[M]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6。
    [1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5]萧统纶《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6]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7]范晔《後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8]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1。
    [19]葛洪《神仙传》[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0]千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1]刘义庆著,徐震愕校笺《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2]杨玄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3]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4]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5]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6]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7]《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8]《全唐五代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9]项楚《王梵志诗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30]魏徵主编《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1]释静、释筠编撰,吴福祥、顾川之点校《祖堂集》[M],长沙:岳麓出版社,1996。
    [32]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3]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4]杨家骆主编《全元杂剧》[M],台湾:台湾世界书局,1962-1963。
    [35]浚景涎校注《董解元西厢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6]臧晋叔编《元曲选》[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7]《老乞大》[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38]《元朝秘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5。
    [39]罗贯中《三遂平妖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40]施耐庵,罗贯中《水辩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41]冯梦龙《警世通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2]冯梦龙《醒世恒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3]冯梦龙《喻世明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44]淩蒙初《拍案惊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5]淩蒙初《二刻拍案惊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6]《大正新修大藏经》[M],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34。
    [47]郭沫若忌编、胡厚宣主编《甲骨文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1983。
    [48]社科院考古所《殷墟花园座东地甲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49]社科院考古所《殷周金文集成》[M],北京:中华布局,1984年—1994。
    [50]陈初生编纂,曾宪通审校《金文常用字典》[K],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51]陈彭年《广韵》[K],北京:中国书店,1982.
    [52]崔恒升(编)《简明甲骨文词典》(增订本)[K],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53]戴恫《六书故》[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54]丁度《集韵》[K],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K],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6]顾野王《玉篇》[K],北京:中国书店,1983。
    [57]汉籍全文检索系统(二)(单机版),Info Digger软件工作室,2002。
    [58]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
    [59]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K],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2010。
    [60]郝懿行《尔雅义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0
    [61]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2]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K],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63]林德金(主编)《凯氏现代英汉同义词近义词辞典》[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
    [64]任学良《<古代汉语·常用词>订正》[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
    [65]《四部丛刊》,上海:商各印郝倌,1935-1936。
    [66]王力(主编)《古汉语字典》[K],北京:中华书局,2000。
    [67]王先谦《释名疏证补》[K],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68]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K],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69]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K],北京:中华书局,1999。
    [70]许少峰(编)《近代汉语大词典》[K],北京:中华书局,2008。
    [71]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2]徐钟、闵北平、薛慕炉(主编)《英语辨析大词典》[K],上海:华束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
    [73]《最新英汉求解、作文、文法、辨义四用辞典》[K],香港:香港世界书局,1982。
    [74]霍恩比(A. S Hornby)著,李北达编译《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K],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
    [75]布龙菲尔德,L. (Bloomfield, L.),《语言论》[M],袁家驿、赵世开、甘世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6]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7]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8]程湘清(主编)《两汉汉语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79]程湘清(主编)《隋唐五代汉语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80]程湘清(主编)《先秦汉语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81]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82]程湘清《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83]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84]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85]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86]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7]郭在贻、张涌泉、黄征《敦煌变文集校议》[M],长沙:岳麓书社,1990。
    [88]郭锡良《汉语史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9]洪成玉《古汉语词义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90]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91]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92]贾彦德《语义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93]江蓝生、曹广顺、吴福祥《近代汉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0
    [94]蒋冀骋、吴福祥《近代汉语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95]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96]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97]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8]康殷《文字源流浅说》[M],北京:荣宝斋,1979。
    [99]李正光《焉王堆漠墓帛书竹简》[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88年。
    [100]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
    [10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02]吕叔湘、王海芬《马氏文通读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
    [103]吕叔湘《语文杂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104]毛远明《训诂学新编》[M],成都:巴蜀书社,2001。
    [105]毛远明《语文辞书补证》[M],成都:巴蜀书社,2002。
    [106]毛远明《左传词汇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07]史存直《汉语词汇史纲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08]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
    [109]苏新春《汉语词义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
    [110]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11]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12]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13]王凤阳《古辞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114]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115]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6]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7]王云路、方一新(编)《中古汉语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18]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119]吴安其《汉藏语同源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120]吴琦幸《文化语言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21]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122]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23]向熹《<诗经>语言学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124]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125]邢公畹《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126]徐国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27]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28]许威汉《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0。
    [129]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3明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131]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132]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13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34]周荐、杨世铁《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35]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
    [136]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137]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38]Swadesh M,《史前民族接触的词汇统计学的年代推算》[M],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1。
    [139]蔡晓明《语义的常规与偏离》[J],外国语,1987年第3期。
    [140]常敬宇《现代汉语词的语义域》[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2期。
    [141]陈克炯《<墨子>词汇谭概》[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142]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43]方文惠《国外义素分析理论和汉语语义研究》[C],汉语语义学论文集,1986。
    [144]符淮清《语素“红”的组合能力分析》[J],语文研究,1983年第2期。
    [145]符淮清《表动作作为的词的意义分析》[C],汉语语义学论文集,1986。
    [146]符淮清《构成成分分析和词的释义》[J],辞书研究,1988年第1期。
    [147]符淮清《“词义成分——模式”分析(表动作行为的词)》[J],汉语学习,1996年第5期。
    [148]黄景欣《试论词汇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语文,1963年第2期。
    [149]郭伏良《现代汉语语义场分析初探》[J],河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150]郭锡良《先秦汉语构词法的岭展》[C],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1997。
    [151]黄成《上古汉语三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152]李仕春《从复音词数据看中古汉语构词法的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
    [153]栗学英《汉语中“肥”、“胖”的历时替换》[J],语言研究,2006年第4期。
    [154]骆晓平《魏晋六朝汉语词汇双音化倾向三题》[J],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4期
    [155]贾彦德《语义成分分析法的程式问题》[C],汉语语义学论文集,1986
    [156]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57]蒋绍愚《两次分类——再谈词汇系统及其变化》[J],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
    [158]蒋绍愚《词义的发展和变化》[J],语义研究,1985年第2期。
    [159]蒋绍愚《关於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J],中国语文,1989年第1期。
    [160]林汝昌、李曼珏《语义的对比和对立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2期。
    [161]刘叔新《论词汇体系问题——与黄景欣同志商榷》[J],中国语文,1964年第3期。
    [162]牟莉,《现代汉语,“肥”和“胖”的指称面貌及其历史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硕士论文,2011。
    [163]邱丽佳《先秦至隋几组常用词的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164]石安石《亲属词的语义成分试析》[C],北京大学《语言学论丛》(九),1982
    [165]石安石、詹人凤《反义词聚的共性、类别及不均衡性》[C],北京大学《语言学论丛》(十),1983。
    [166]石天飞《论中国训话学发展的途径》[D],大众科技,2004年第5期。
    [167]孙良朋《汉语语词“义场”例释》[C],汉语语义学论评论文集,1986。
    [168]谭代龙《义净译经身体运动概念场词汇研究》[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69]谭代龙、周文德《试论“以人为本”的汉语历史词汇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70]唐钰明《金文复音词简论》[C],人类学论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
    [171]唐子恒《汉语词复音化问题概说》[J],临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4月。
    [172]汪维辉《<老乞大>诸版本所反映的基本词历时更替》[J],中国语文,2005年第6期。
    [173]汪维辉《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若干问题》[J],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第1期。
    [174]汪维辉《几组常用词历史演变的考察》[C],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一辑),成都:巴蜀书社,1998。
    [175]汪维辉《撰写<汉语100基本词简史>的若干问题》[C],汉语词汇学首届国际学卫讨论会暨第五届全国讨论会,2004。
    [176]王家国《论义素分析》[C],汉语语义学论文集,1986。
    [177]王云路《中古常用词研究漫谈》,原载《中古近代汉语研究》[C],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78]王振昆、曹静《语义的义素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3期。
    [179]王作新《汉语复音词结构特徵的文化透视》[J],汉字文化,1995年第2期。
    [180]文旭《从语义场理论看语言的模糊性》[J],外语学刊,1995年第1期。
    [181]吴为民《汉语性别词研究》[J],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
    [182]许威汉《论汉语词汇体系》[J],古汉语研究,1989年第4期。
    [183]徐时仪《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内在原因考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
    [184]于飞《两汉常用词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
    [185]于省吾《释羌、苟、敬、美》[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年第1期。
    [186]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87]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简论》[J],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188]张巍《中古汶语同素逆序词演交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0
    [189]张永言、汪维辉《关於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J],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
    [190]周荐《双字组合与词典收条》[J],中国语文,199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