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官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春秋官制是官制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官制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尝试在借鉴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将春秋官制置于宗法礼治社会的宏观背景下,进行一次相对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考察对象主要包括:春秋列国的职官体系、列国职官的职掌、列国的任官制度、诸侯卿大夫爵位等级制、官员的俸禄、奖惩制度等。
     全文共分九章,绪论部分主要概述了春秋官制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交代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并对涉及春秋官制的主要文献及其史料性质作了介绍和辨析。第一章是全文的总论,概述了春秋官制的相关社会背景(包括政权结构、地方行政制度、社会阶层、思想文化及其轴心),宗法礼制背景下的任官制度、春秋时期的爵位等级制、官员赏罚制度、食禄制度,以及礼仪规范对官员职能的影响和渗透。第二章至第九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考述了周王朝和鲁、卫、晋、郑、宋、齐、楚7国的职官设置和任官情况。由于材料多寡不均,对列国官制的考察角度、考察对象和详略程度也各有不同。对其中每一职官的考察范围包括:该职官的基本源流、具体职掌、地位高下、与他国同一官职的异同,等等。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of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whole history of bureaucratic system in China. However it is a weak point in this field.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make a wholesale research on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of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based on the society background which is characterised by its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and ritual forms with the help of achievements already made in this field. The main objects of the paper includes the following items such as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of the kingdom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bureaucratic branches in different kingdoms, the rank of nobility in different kingdoms, the salary standard, the system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nd so 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en chapters. The preview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achievements of related research in this sphere, and make a general analysis on the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time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t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paper from chapter 2 to chapter 8, which individually make a study on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of Zhou dynasty and kingdoms including Lu, Jin, Wei, Zheng, Song, Qi and Chu. The research sphere of per government position includes the origin and responsibility, rank in the whole system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with other kingdoms and so on. Chapter 9 is the conclusion which tries to make a brief generalization on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bureaucratic system an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each kingdom in that time.
引文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恩选集》卷四,页172。
    [2]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页722。
    [1]吴树平《顾栋高和他的〈春秋大事表〉》,《春秋大事表·前言》。
    [2]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页767。
    [1]相关内容参见刘起舒《古史续辨》,页637-641。
    [1]关于春秋人物数量,学界有不同看法,如上海人民出版社《春秋左传集解》书末《人名索引》统计《左传》人名四千多个,归一后仍近三千;据方朝晖按照日本学者重泽俊郎、佐藤匡玄《左传人名地名索引》所作的统计,总计2455人。详见方朝晖《春秋左传人物谱·编纂说明》。笔者捧除了与官制无关的人员如多数女性和诸侯国君,得出人数约2100余人。
    [2]金景芳《中国古代史分期商榷(下)》,《历史研究》1979年第3期。
    [1]杨公骥《中国文学史》,转引自董立章《国语译注辨析·序言》。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前言》,页41。
    [2]方朝晖《春秋左传人物谱》李学勤序。
    [3]杨伯峻《左传成书年代论述》,《文史》第6辑。
    [1]顾颉刚《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第97页。
    [2]沈长云《〈国语〉编撰考》,原载《河北师院学报》1987年第3期,收入《上古史探研》,页329.
    [1]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页218-219。
    [2]金景芳《周礼》,《文史知识》1983年第1期。
    [3]李学勤《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李学勤卷》页11。
    [4]杨筠如《周代官名略考》,《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二集第20期,201页。
    [1]刘起釪《〈周礼〉真伪之争及其书写成的真实依据》,《古史续辨》第642页。
    [2]刘起釪《古史续辨》页652-653。
    [3]沈长云、李晶《春秋官制与〈周礼〉比较研究》,《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
    [4]诸家观点可参钱玄《三礼通论·〈周礼〉著作时代》相关介绍。
    [5]吴土法《〈周礼〉世妇补释》,收入《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庆祝沈文倬先生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0-19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页166-167。
    [2]王玉哲《殷商疆域史的几个问题》,载《郑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1]杨宽《西周史》页406。
    [2]同上。
    [1]徐中舒《先秦史论稿》页216。
    [1]昭十一年传记申无字曰:“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郑京、栎实杀曼伯,宋萧、毫实杀子游,齐渠丘实杀无知,卫蒲、戚实出献公。”可见诸城均在边境。
    [2]《论语·公冶长》。
    [3]杜正胜《周代城邦》页58。
    [1]杨师群《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页48。
    [2]参增渊龙夫《说春秋时代的县》,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择》第三卷,页189-213。
    [1]如襄二十三年传:“斐豹隶也,著于丹书.”
    [2]黄中业《春秋时期的“皂隶牧圉”属于平民阶层说》,《齐鲁学刊》1984年第2期。
    [1]当然这主要是就先秦而言的。参见《中国文化史三百题》第357页。
    [2]李衡眉《先秦史论集》第70页。
    [1]杨朝明《鲁文化史》第7页。
    [2]邹昌林《中国礼文化》李学勤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3]《礼记·礼运》:“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4]《礼记·乐记》:“礼义立,则贵贱等矣。”《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5]晁福林《春秋时期礼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6]《礼记·礼器》。
    [7]陈戍国《中国札制史》杨向奎序。
    [1]《论语·季氏》。
    [2]如江永《礼书纲目》将宗法、分封、官制、刑制俱纳入通礼之属。秦蕙田《五礼通考》将官制纳入嘉礼。
    [3]吴浩坤《西周和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的几个问题》,《复旦学报》1984年第1期。
    [4]《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李学勤卷》第65页.
    [1]杨师群《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前言》。
    [2]李学勤《古代的礼制和宗法》,见《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页125。
    [3]章太炎《礼隆杀论》,原载于《检论》卷二,1916年,转引自《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第284页。
    [4]黄怀信认为此篇“无较晚词语,当出史臣之手,基本可靠”。见《逸周书源流考辨》页116。
    [1]据王引之说,“而”字下脱“中行偃”三字,见《述闻》432页。
    [2]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0页。
    [3]黄灼耀《周代继承制度志疑》,《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4]李衡眉《先秦继承制为选择继承说》,《学术月刊》1987年第10期。
    [1]钱杭《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第五章第一节。
    [2]另据盖明统计,宋国国君全部34人,其中弟及者6人,其余均为子继。见盖明《周代继承制的再辨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3]《史记·宋世家》集解引郑玄语,见《史记》1621页。
    [4]《史记·宋世家》,《史记》1622页。
    [1]李玉洁《楚国史》199页。
    [2]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134页。
    [1]刘师培《礼经旧说》卷四,转引自杨宽《西周史》755页。
    [1]王国维《观堂别集·古诸侯称王说》,《王国维遗书》第4册。
    [2]参傅斯年《论所谓五等爵》,《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册,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周铭中无五服五等之制》,《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郭沫若《金文丛考·金文所无考》;杨对达《古爵名无定称说》,《积微居小学述林》卷四;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6、27、28本。
    [3]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265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
    [4]顾颉刚《〈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页5。
    [5]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页164。
    [1]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第4章。
    [2]徐进《礼制的精义及其影响》,收入陈其泰等编《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571页。
    [1]参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经义述闻》页559。
    [1]杨树达《古爵名无定称说》,《积微居小学述林》页256。
    [2]钱穆《国史大纲》页67。
    [3]同上页256。
    [4]参李学勤《曾国之谜》,《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李学勤卷》,页211-214。
    [5]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页253。
    [1]《集成》8.4341,又载《大系》图76录9考20。
    [2]郭沫若《班簋的再发现》,《文物》1972年第9期。
    [3]襄二十五年,郑子产曰:“我先君武、庄为平、桓卿士。”
    [4]陈恩林《先秦两汉文献中所见周代五等爵》,《历史研究》1994年第6期。
    [1]劳榦《“侯”与“射侯”后记》,《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2本,121页。
    [2]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页25。
    [3]裘锡圭《甲骨卜辞中所见的“田”、“牧”、“卫”等职官的研究》,《古代文史研究新探》页357。
    [4]李衡眉《也谈齐国的‘同姓不婚'习俗》,《先秦史论集》页287。
    [1]方濬益《缀遣斋彝器款识考释》卷四《伯卿鼎》,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8册,页122。
    [1]徐鸿修《〈‘士田十万'新解〉辨析》,《先秦史研究》第22-26页。
    [1]徐进《礼的精义及其影响》,收入《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第572页。
    [1]分别参见黄怀信《逸周书源流考辨》第102、110、115、120、126页。
    [2]董作宾《殷历谱》,转引自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53页。
    [1]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60-161。
    [2]杨树达《司徒、司马、司空释名》,《积微居小学述林》页242-245。
    [3]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彝铭与文字》。
    [4]陈子展据诗中“公亶父”称公而不称太王,且内容只涉及文王以前事,推断此诗“必作于周初”,见《诗经直解》874页。
    [1]沈长云《谈古官司空之职》,《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3辑(总27辑)。
    [2]徐中舒《先秦史论稿》73-75页。上述郭说、白说转引自徐书73页。
    [3]参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420页。
    [1]刘玉建《中国古代龟卜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3-122页。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第一章,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1]《齐语》:“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页《国语》231页。桓六年楚斗伯比说:“我张吾三军,以武临之。”
    [2]哀十一年传:“中军从王,胥门巢将上军,王子姑曹将下军,展如将右军。”
    [3]王国维《鬼方昆夷玁狁考》,《观堂集林》第590页。
    [4]《西周与东周》第六章,《李亚农史论集》(下册)695页。
    [5]见张亚初《殷墟都城与山西方国考略》,《古文字研究》第十辑(1983年)。
    [1]韦昭以郤溱为郤至祖先,未详其据,详《国语》页392。
    [1]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页218。
    [2]《路史》、《氏族略》、《世族谱》诸说,转自《世本辑补》220页.
    [1]详襄三年孔疏引杜预《世族谱》,《十三经注疏》1920页。
    [1]郭政凯《“委质为臣”仪式初探》,《史学集刊》1987年第3期。
    [2]项晓静、任建库《“策名委质”新探》,《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第10期。
    [1]项晓静、任建库《“策名委质”新探》,《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第10期。
    [1]张守节《正义》云:“(枓)其形方,有柄,取斟水器。《说文》云:‘勺也。'”见《史记》页1794。
    [2]参王锷《〈礼记〉成书考》页268。
    [1]杨天宇《谈〈仪礼〉中的“宰夫”》,《洛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2]按《周礼》膳夫职又云:“王燕饮酒,则为献主。”是周天子行燕礼以膳夫为主人,与诸侯不同。
    [1]余华青《中国宦官制度史》,页1。
    [2]裘锡圭《古文字论集·甲骨文中所见的商代五刑》,页212。
    [1]或称基础家族,指由一对已婚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族。参朱风翰《商周家族形态研究》第9页。
    [1]戴家祥主编《金文大字典》,1545页。
    [1]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十二,转自《古文字诂林》册3页250。
    [2]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考古学报》1955年第9期。
    [3]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页172。
    [1]参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宋执政表》,《春秋大事表》页20。
    [1]《十三经注疏》作“介麇”,据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页1687改。
    [2]桓十一年传:“祭封人仲足有宠于庄公,庄公使为卿。”
    [1]见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三)》页210、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页534-535。
    [1]卫建林《明代宦官政治·引言》(增订本)第1页,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
    [2]同上第6页。
    [3]刘起釪《古史续辨》643页。
    [1]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页147。
    [2]见下文《春秋楚国历代令尹表》。
    [3]参宋公文《楚史新探》之《司马表》、《左、右尹表》、《左、右司马表》,页322-328。
    [1]刘文淇曰:“《楚语》注:‘若敖生射师廉。'即斗廉也。”见《疏证》107页。
    [2]刘文淇曰:“《世本》:‘芈姓,斗彊生班,因氏焉。'又别文云:‘芈姓,若敖生斗彊,因氏焉。'以两文核之,则若敖生斗彊,斗彊生斗班。此斗御彊即斗彊也。”见《疏证》205页。
    [1]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页145。
    [2]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页134。
    [1]顾铁符《楚国民族述略》,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页29。
    [1]顾久幸《沈县和沈尹——兼论楚县的性质》,张正明主编《楚史论集》(初集)页135。
    [2]据定五年传,钟建为乐尹。
    1.《白虎通疏证》,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1.《春秋大事表》,清·顾栋高,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2.《春秋繁露义证》,苏舆撰,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3.《春秋分记》,宋·程公说,《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5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4.《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注,唐·徐彦疏,《十三经注疏》(影印阮刻本)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5.《春秋会要》,清·姚彦渠,北京:中华书局 1955年。
    6.《〈春秋〉经传研究》,赵生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7.《春秋时代之世族》,孙曜,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
    8.《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顾颉刚讲授,刘起釪笔记,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
    9.《春秋学史》,赵伯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10.《春秋左传词典》,杨伯峻、徐提,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1.《春秋左传诂》,清·洪亮吉撰,李解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2.《春秋左传研究》,童书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13.《春秋左传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14.《春秋左传注疏》,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影印阮刻本)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5.《春秋左氏传补注》,清·沈钦韩,《丛书集成初编》3760,商务印书馆,1937年。
    16.《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清·刘文淇,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17.《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续》,吴静安,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楚辞补注》,宋·洪兴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9.《楚辞学论文集》,姜亮夫,《姜亮夫全集》卷八,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
    20.《楚国史》,李玉洁,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21.《楚国民族述略》,顾铁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22.《楚史新探》,宋公文,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
    23.《楚史论丛》(初集),张正明主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1.《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李学勤卷》,李学勤,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2.《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杨师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陈其泰、郭伟川、周少川编,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
    2.《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十三经注疏》(影印阮刻本)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3.《鹖冠子汇校集注》,黄怀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方诗铭、王修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古代社会》,[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著,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3.《古代文史研究新探》,裘锡圭,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4.《古史续辨》,刘起釪,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5.《古文字诂林》,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6.《古文字论集》,裘锡圭,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7.《观堂别集》,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本。
    8.《观堂集林》,王国维,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9.《管子校释》,颜昌峣,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
    10.《国史大纲》(修订本),钱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11.《国语》,晋·韦昭注,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78年。
    12.《国语译注辨析》,董立章,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1.《韩非子集解》,清·王先慎撰,《诸子集成》第5册,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8年。
    2.《韩诗外传集释》,汉·韩婴撰,许维通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汉书》,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4.《侯国职官表》(凡一卷),清·胡匡衷,《丛书集成续编》第5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
    5.《后汉书》,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6.《侯马盟书》,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
    7.《淮南子》,汉·刘安编,汉·高诱注,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8年。
    1.《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杨树达,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2.《积微居小学述林》,杨树达,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丁山,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4.《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马恩选集》卷四,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5.《金文丛考》,郭沫若,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6.《金文大字典》,戴家祥主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
    7.《晋国史纲要》,李孟存、常金仓,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8.《经问》,清·毛奇龄,《文渊阁四库全书》19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9.《经义述闻》,王引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1.《考工记译注》,闻人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礼记〉成书考》,王锷,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礼记集解》,清·孙希旦,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3.《礼记注疏》,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阮刻本。
    4.《礼书纲目》,清·江永,《文渊阁四库全书》133-13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5.《礼书通故》,清·黄以周撰,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6.《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庆祝沈文倬先生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7.《礼与法》,马小红,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
    8.《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八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
    9.《鲁国史》,郭克煜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鲁文化史》,杨朝明,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
    11.《吕氏春秋校释》,秦·吕不韦编,陈奇猷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
    12.《论语译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3.《论语注疏》,晋·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十三经注疏》(影印阮刻本)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毛诗正义》,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影印阮刻本)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3.《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十三经注疏》(影印阮刻本)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4.《墨子閒诂》,清·孙诒让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潜夫论笺校正》,汉·王符,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求古编》,许倬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3.《齐国史》,王阁森、唐致卿主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4.《齐国史话》,李玉洁,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5.《齐鲁思想文化史》(先秦秦汉卷),孟祥才、胡新生,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6.《七国考》,明·董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7.《七国考订补》,缪文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日知录集释》,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
    2.《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择》(上古秦汉卷),刘俊文主编,黄金山、孔繁敏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3.《容斋随笔》,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三礼通论》,钱玄,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2.《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朱凤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版。
    3.《商周金文》,王辉,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4.《商周青铜器铭文选》,马承源主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5.《商周史料考证》,丁山,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6.《上古史探研》,沈长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7.《尚书校释译论》,顾颉刚、刘起釪,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8.《尚书正义》,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影印阮刻本)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9.《世本八种》,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
    10.《史记》,汉·司马迁撰,刘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1.《史通通释》,清·浦江龙撰,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
    12.《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3.《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撰,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影印本,1983年。
    14.《说苑校证》,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5.《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纪昀总纂,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6.《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7.《宋元戏曲史》,王国维,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18.《水经注校证》,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太平御览》,宋·李昉编纂,夏剑钦校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2.《通志二十略》,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1.《魏书》,北齐·魏收,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五礼通考》,清·秦蕙田,《文渊阁四库全书》135-14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3.《吴越春秋辑校汇考》,周生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西周册命制度研究》,陈汉平,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年。
    2.《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张亚初、刘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西周史》,杨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4.《西周与东周》,《李亚农史论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5.《先秦军事制度研究》,陈恩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6.《先秦礼乐文化》,杨华,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7.《先秦礼制研究》,陈戍国,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8.《先秦史》,吕思勉,上海:开明书店,1941年。
    9.《先秦史论稿》,徐中舒,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10.《先秦史论集》,李衡眉,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
    11.《先秦史论集续》,李衡眉,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
    12.《先秦史研究》,徐鸿修,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14.《先秦职官表》,左言东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15.《先秦诸子系年》,钱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6.《新书校注》,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7.《新学伪经考》,康有为,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8.《荀子集解》,清·王先谦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晏子春秋集释》,吴则虞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仪礼释官》,清·胡匡衷,《续修四库全书》第8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3.《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十三经注疏》(影印阮刻本)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4.《绎史斋学术文集》,杨向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5.《逸周书汇校集注》,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6.《逸周书校补注释》,黄怀信,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7.《〈逸周书〉源流考辨》,黄怀信,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8.《殷周金文集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1994年。
    9.《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
    1.《战国策》,汉·刘向集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中国法制史》,程树德,上海:上海华通书局,1931年。
    3.《中国古代宗教与礼乐文化》,谢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4.《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徐旭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5.《中国官制大辞典》,俞鹿年编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6.《中国封建社会》,瞿同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7.《中国宦官制度史》,余华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8.《中国礼文化》,邹昌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9.《中国史稿》,郭沫若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
    10.《中国古代龟卜文化》,刘玉建,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11.《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王力等著,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 年。
    12.《中国文化史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3.《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14.《周代城邦》,杜正胜,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
    15.《周代的采邑制度》(增订版),吕文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6.《周代分封制度研究》(修订本),葛志毅,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17.《周代国家形态研究》,赵伯雄,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18.《周代国野制度研究》,赵世超,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19.《周代社会辨析》,赵光贤,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20.《周代史官研究》,席涵静,台北:福记文化图书有限公司,1983年。
    21.《周代氏族制度》,严毅沉,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22.《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钱杭,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
    23.《周代宗法制度研究》,钱宗范,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24.《周礼正义》,清·孙诒让,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5.《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十三经注疏》(影印阮刻本)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6.《周易注疏》,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影印阮刻本)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7.《庄子集释》,清·王先谦,《诸子集成》第3册,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8年。
    28.《资本论》,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
    29.《走出疑古时代》,李学勤,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30.《左氏会笺》,[日]竹添光鸿,东京:富山房会社,1974年。
    31.《左传读》,清·章炳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32.《左传分国集注》,韩席筹编注,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3年。
    33.《左传官名考》,清·李调元,《丛书集成初编》0874,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34.《左传疏证》,徐仁甫,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35.《左通补释》,清·梁履绳,《皇清经解续编》(王先谦主编,光绪14年刻本)第71册。
    36.《震荡与整合——春秋历史文化流程》,张志哲,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
    1.《重写学术史》,李学勤,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春秋列国官名异同考》,清·汪中,《重印江都汪氏丛书》。
    3.《春秋史》,顾德融、朱顺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4.《春秋史》,童书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5.《春秋世族谱》,清·陈厚耀,《丛书集成续编》第13册,上海书店。
    6.《春秋释例》,晋·杜预,《丛书集成初编》3628-3633。
    7.《春秋职官考略》,清·程廷祚,《丛书集成初编》0873,中华书局,1991年。
    8.《春秋左传补注》,清·马宗琏,《续修四库全书》第1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9.《春秋左传学史稿》,沈玉成、刘宁,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10.《春秋左传人物谱》,方朝晖,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
    11.《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李贻德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2.《古本竹书纪年辑校》,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1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3.《古史辨》,顾颉刚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4.《古史新探》,杨宽,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5.《国语集解》,清·徐元诰,王树民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6.《孔门弟子研究》,李启谦,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17.《孔子评传》,匡亚明 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71页。
    18.《李亚农史论集》,李亚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19.《礼说》,清·惠士奇,《文渊阁四库全书》10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20.《历代职官表》,清·永瑢等修纂,陶福祥覆校,光绪22年广雅书局刊本。
    21.《刘申叔遗书》,清·刘师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22.《略谈平王东迁的主要原因》,董惠民《湖州师专学报》人文科学版1987 年2期。
    23.《论语集释》,程树德,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24.《尚书通论》,陈梦家,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5.《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考证》,罗倬汉,商务印书馆,1943年。
    26.《先秦史新探》,唐嘉弘,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
    27.《仪礼集传集注》,宋·朱熹,《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28.《元和姓纂》,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29.《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论集》,阎步克,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30.《中国大历史》,黄仁宇,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31.《中国法律思想史》,杨鸿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32.《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胡如雷,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
    33.《中国古代官制》,柏铮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34.《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论稿》,斯维至,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35.《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郭沫若,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36.《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张兆凯,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
    37.《中国官制史》,韦庆远,柏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
    38.《中国历代官制》,孔令纪等主编,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
    39.《中国史纲要》(修订本),翦伯赞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40.《中国文官制度史》,杨树藩,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41.《周代家庭形态》,谢维扬,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42.《周代卿大夫研究》,段志洪,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43.《周代史官文化——前轴心期核心文化形态研究》,许兆昌,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
    44.《周代祝官研究》,席涵静,台北:励志出版社,1978年。
    45.《周礼序官考》,清·陈大庚,《丛书集成初编》0783,中华书局,1991年。
    46.《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杨向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47.《左传职官》,清·沈淑,《丛书集成初编》0874,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48.《左传纪事本末》,清·高士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9.《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沈文倬,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
    1.《〈曲礼〉中的古代官制及卜、祝之由尊而贱》,顾颉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6年第2期。
    2.《“委质为臣”仪式初探》,郭政凯,《史学集刊》1987年第3期。
    3.《“策名委质”新探》,项晓静、任建库,《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第10期。
    4.《“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辨》,陈石一,《法学研究》1981年第1期。
    5.《“刑不上大夫”的真谛何在?》,李衡眉,《史学集刊》1982年第1期。
    6.《〈周礼〉的三公与六卿之制》,彭林,《人文杂志》1990年第3期。
    7.《〈周礼〉冢宰及周代辅相同题》,彭林,《福建论坛》1987年第3期。
    8.《班簋的再发现》,郭沫若,《文物》1972年第9期。
    9.《重提“世卿世禄制”》,余天炽,《华南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
    10.《从彭伯壶看古代彭国》,王伟,《华夏考古》2007年第2期。
    11.《楚国官制考》,左言东,《求索》1982年第1期。
    12.《楚官考》,吴永章,《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1辑。
    1 3.《楚令尹浅说》,吴永章,《江汉论坛》,1980年第6期。
    14.《春秋官制与〈周礼〉比较研究》,沈长云、李晶,《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
    15.《春秋时代楚国政体新探》,[美]蒲百瑞,《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
    16.《春秋时代官制考》,刘师培,《国粹学报》第31、33、34期,1907年6-9月。
    17.《春秋时代君主专制主义初探》,葛荃,《中国史研究》1988年2期。
    18.《春秋时代五等爵制的存留及其破坏》,马卫东,《史学集刊》2006年第4期。
    19.《春秋时代执政正卿的选拔》,徐鸿修,《文史哲》1994年第6期。
    20.《春秋时期的“皂隶牧圉”属于平民阶层说》,黄中业,《齐鲁学刊》1984年第2期。
    21.《春秋时代的军事制度》,阎铸,《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2期。
    22.《春秋时期礼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迁》,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5期。
    23.《春秋时期的职官考核制度》,武玉环,《史学集刊》2001年第1期。
    24.《春秋时期晋国政权的演变及其原因之分析》,周苏平,《西北大学学报》1987年2期
    25.《春秋宋国官制初探》,郝铁川、赵长征,《商丘师专学报》1985年第2期。
    26.《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研究评述》,谭黎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7.《春秋战国时期官制初探》,葛生华,《兰州学刊》1994年第3期。
    28.《从虢国墓地考古新发现谈虢国历史概况》许永生《华夏考古》1993年4期。
    29.《从鲁国的继承制度看嫡长制的形成》,王思田,《东岳论丛》1980年第8期。
    30.《从商周考古资料谈我国史官制的几个问题》,张殿民.《北方论丛》1985年第2期。
    31.《凤翔秦公陵园第二次钻探简报》,陕西省雍城考古队,《文物》1987年第5期。
    32.《古爵名无定称说》,杨树达,《岭南学报》1950年第2期。
    33.《虢国考》,任伟,《史学月刊》2001年2期。
    34.《湖北宜城出土蔡国青铜器》,襄樊市博物馆,《考古》1989年第11期。
    35.《结合鲁国社会的特点认识和评价孔子思想》,李启谦,《齐鲁学刊》1987年第6期。
    36.《爵名释例》,束世澂,《学术月刊》1961年第4期。
    37.《历代晋卿与晋国兴衰的关系》,卫文选,《晋阳学刊》1984年1期。
    38.《礼的宗法本质及其政治功能》,陈军科,《求索》1999年第6期。
    39.《两周金文所见职官考》,斯维至,《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7卷,1947年9月。
    40.《论周王和楚君的关系》,唐嘉弘,《文物》1985年第7期。
    41.《论〈周礼〉的三公六卿制》,彭林,《人文杂志》1990年3期
    42.《论春秋战国间的世卿制》,杨善群,《求是学刊》1988年3期。
    43.《论刘歆作〈左传〉》,徐仁甫,《文史》1981年11期。
    44.《论秦的厩苑制度——从秦陵马厩坑出的刻辞谈起》,袁仲一,《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二 号《古文字论集》第2辑,1983年。
    45.《论所谓五等爵》,傅斯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册,1930年。
    46.《论殷周的外服制(关于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分朗的问题)》,徐中舒,《人文杂志》1982年增刊。
    47.《论〈周礼〉的三公与六卿之制》,彭林,《人文杂志》1990年第3期。
    48.《论周代的世卿王室及其再封制度》,徐喜辰,《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5期。
    49.《论周代五等爵制与五服制》,张铮,《求索》2007年第12期。
    50.《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徐中舒,《四川大学学报》1998年3期。
    51.《世袭制的起源、演变及其影响》,郑昌淦,《文史知识》1984年第8期。
    52.《试论西周政体》,梁颖,《学术论坛》98年3期。
    53.《世官制的盛行及其衰亡——春秋时期中原各国的官制》,杨升南,《文史知识》1984年第1期。
    54.《史密簋所记西周重要史实考》,李学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2期。
    55.《试谈鲁国宗法贵族共和政体》,李启谦,《齐鲁学刊》1987年第1期。
    56.《谈古官司空之职—兼说〈考工记〉的内容及作成时代》,沈长云,《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3辑。
    57.《谈〈仪礼〉中的“宰夫”》,杨天宇,《洛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58.《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文物》1995年第7期。
    59.《我国古代的官吏俸禄》,刘文瑞,《文博》1986年第3期。
    60.《五等爵溯源——兼论三代血缘政治》,赵缊,《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61.《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诸侯爵称》,王世民,《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
    62.《西周春秋时代的世禄世卿制度及其破坏》,钱宗范,《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
    63.《西周春秋政制抉微》,葛志毅,《中国史研究》1988年1期。
    64.《西周和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的几个问题》,吴浩坤,《复旦学报》1984年第1期。
    65.《西周金文与文献中的邦君及相关问题》,任伟,《中原文物》1999年4期。
    66.《西周金文诸侯称王现象辨析》,黄月,《史学集刊》2000年4期。
    67.《西周中央政权机构剖析》,杨宽,《历史研究》1984年1期。
    68.《先秦两汉文献中所见周代诸侯五等爵》,陈恩林,《历史研究》,1994年第6期。
    69.《先秦时期的宦官》,耿铁华,《内蒙古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
    70.《先秦时期爵制的起源与发展》,晃福林,《河北学刊》1997年第3期。
    71.《先秦山东地区宗法研究》,王钧林,《历史研究》1992年第6期。
    72.《先事继承制为选择继承说》,李衡梅,《学术月刊》1987年第1期。
    73.《殷商疆域史的几个问题》,王玉哲,《郑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74.《殷墟都城与山西方国考略》,张亚初,《古文字研究》第10辑。
    75.《殷周的外服及其演变》,王冠英,《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
    76.《殷商疆域史的几个问题》,王玉哲,《郑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77.《先秦继承制为选择继承说》,李衡眉,《学术月刊》1987年第10期。
    78.《先秦两汉文献中所见周代诸侯五等爵》,陈恩林,《历史研究》1994年第6期。
    79.《先秦时期爵制的起源与发展》,晁福林,《河北学刊》1997年第3期。
    80.《西周金文中所见的周王后妃》,刘启益,《文物与考古》1980年第4期。
    81.《西周铜器断代(二)》,陈梦家,《考古学报》第10册。
    82.《西周铜器断代(一)》,陈梦家,《考古学报》第9期。
    83.《先秦山东地区宗法研究》,王钧林,《历史研究》1992年第6期。
    84.《殷代史官及其相关问题》,刘桓,《殷都学刊》1993年第3期。
    85.《陕西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陕西周原考古队,《文物》1978 年3月。
    86.《卿事(士)考——兼论西周政体的演变》,李西兴,《人文杂志》1987年第3期。
    87.《谈古官司空之职》,沈长云,《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3辑(总27辑)。
    88.《关于商代的宗法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裘锡圭,《文史》第17辑。
    89.《殷墟都城与山西方国考略》,张亚初,《古文字研究》第3辑1983年7月。
    90.《周代继承制的再辨析》,盖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91.《周代兵制初论》,徐喜辰,《中国史研究》1985年4期。
    92.《周代继承制度志疑》,黄灼耀,《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93.《周代司徒之职辨非》,沈长云,《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3期。
    94.《周代阉宦制度论札》,邢岩,《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
    95.《周公旦为鲁国始封之君说》,李衡眉,《史学月刊》2002年第7期。
    96.《周礼在齐论》,杨向奎,《管子学刊》1988年第3期。
    97.《周代官名略考》,杨筠如,《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二集第20期。
    98.《周礼》,金景芳,《文史知识》198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