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阻碍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障碍和完善处置措施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银行不良资产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是银行业的主要风险,它不仅会威胁到银行本身的信誉和安全,对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隐患,甚至威胁到整个经济体系的安全。美国、日本、东欧的转轨国家、瑞典、东南亚各国和韩国等都出现过由于不良资产问题带来的银行危机。这些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处置这些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由于经济体制的原因,中国的商业银行也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资产,我国的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巨大,占到银行资产总额的25%-30%,资产的质量差,这是我国金融系统中主要的风险。
     我国在1999年成立了四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接收和处理从四大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1.4万亿不良资产,顺利地完成了不良资产从银行到资产管理公司的剥离,但这只是不良资产问题解决的第一步。只有所有的这些不良资产完全处理掉之后,其背后的金融风险才会化解。不良资产的处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到目前为止,资产管理公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远低于当初的预期,它们处置资产的手段单一,效率较低。本文在分析我国不良资产的特点和借鉴国外不良资产处理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资产管理公司的有效运作和不良资产的处置策略,希望能对中国不良产的处置有一点贡献。
     在我国已经成立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管理这些不良资产的背景下,本文从资产管理公司的角度来探讨处理不良资产处置中会面临的障碍和处理这些不良资产的具体策略。在中国加入WTO,银行业面临国际竞争并进行国际化发展的环境下来探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障碍和解决措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的第一章是银行不良资产及一般原理的概述。银行不良资产是世界各国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化解这些不良资产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该章的第一节首先对银行不良资产作了一个界定。然后介绍了在不同的银行贷款的分类方法下银行不良资产的表现形式。第二节介绍了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途径。主要从美国的RTC模式,日本的桥银行模式和东南亚韩国的资产管理公司模式来看处理不良资产的一般模式,集中处理,将好银行与坏银行分的方法。处置不良资产的具体的方式有:法律追偿、资产出售、资产置换、债转股和资产证券化等。
     第二章是我国不良资产的形成和现状介绍。第一节分析了我国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中国金融业不良资产的形成是多年积聚的结果,是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企业自身经营不善的原因,又有国家宏观经济和制度的原因,具体说有以下的原因:企业自身过度负债、管理不善;一些企业借口产权制度改革,悬空、搁置、推脱、逃避银行债权;国家的政策调整和宏观经
    
     — —
    。济环境也是形成银行不良资产的一个原因;另外,政府的干预和“点贷”也造成了
     ”贷款无法收回。不同的原因形成的不良资产特点也不一样。在第二节介绍了我国不
    0 良资产的现状。我国不良资产的数量巨大,资产质量较差,经济发达的省份不良贷
     款的数量较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良贷款数量较多。
     文章的第三章分析了我国不良资产的处置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在1999年我国
     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理不良资产,资产管理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
     资金融企业。主要任务是收购、管理、处置从国有商业诅行剥离的不良资产,最大
     限度地回收资产。但是,这四个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成级并不很理想,在
     2000—2001两年,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已处置不良资产资产1450亿元,平均每年处
     置725亿元。并且,最先处置的一般来说是指质量较好的资产,随着处置过程的进
     行,难度将会更大。在文章的第三节分析了阻碍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资产管理公司
     内部因素,由于资产管理公司的国有性质和经营体制,在处置不良资产时会存在以
     下的问题:产权不清、政府干预;目标不明确,往往会受到帮助国有企业脱困的目
     标的干扰;内部激励制度不完善;缺乏足够的投资决策权和资产处置权;缺少专业
     的不良资产处置人才。第四节分析了阻碍我国不良资产处辽的资产管理公司外茹因
     素,主要是(一)资本市场容量不足,缺乏投资者;(二)债权保护受到制约,主
     要是企业通过破产逃废债现象严重;债权的合法抵押权受到破坏;《担保法》的一
     些规定存在缺陷;(三)政府干预和职工问题阻碍了债权回收。
     第四章提出了在现阶段完善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措施。首先是建立和扩
     大我国的不良资产转让市场。1.4万亿的不良资产处理需要一个资金量很大的市
     场。而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规模很小。因此应当允许和鼓励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和
     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人这个市场。也可以引入外资。关于不良资产的转让,我国目
Banks' non-performing loan (NPL) is a problem afflicting almost every country of the world ubiquitously. It has constituted the major risk that threats the safety of the banking sector and even the financial system of one country. The accumulation of NPL in one economy will induce banking crisis, which has occurred in many countries, such as America, Japan, east European transition economies, Southeast Asia and Korea. These countries have explored different ways to address the NPL problem. China is not an exception. China's NPL has a large scale, accounting to 25-30% of the total assets of the banking sector. It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big risk hibernating in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In 1999, China has set up four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AMCs) to manage the NPLs with amount of 1400 billion RMB transferred from four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However, these AMCs' performance to dispose of these NPL falls short of expectations. Then- way of NPL resolution is limited and inefficient With analysis of the source and features of China's NPL and other countries' experience of NPL resolution,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address China's NPL problem from the standing point of China's AMCs.
    Chapter one theoretically defines NPL and the usual measure to resolve it. In different loan classification system, NPL has different definition. Practically, America, Japan, Southeast Asia countries have their own style of NPL solution. One common model is good-bank and bad bank separation.
    Chapter two is the source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NPL. The source of China's NPL is complicated, both in the macro and micro level. In macro level, China's credit system inheriting from the planning economy, economic policy and macro economic environment are the main reasons. In micro level, the borrowers' weak financial strength due to mismanagement or excessive debt makes the loan non-performing. The governments interfere
    
    
    
    with the banks' lending decision, resulting in the flow of loans to inefficient use. The scale of China's NPL is enormous.
    Chapter three analyses the progress and impediment of China's NPL resolution. With time going, the NPL problem will become tougher, and the quality of NPL will deteriorate. The progress is not satisfactory. There are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at hinder these AMCs to operate effectively.
    The suggestions of promoting the progress and effect of China's NPL resolution are proposed in Chapter four.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establish a NPL resale market in China. The huge amount of NPL in China needs a big market with enough market to accommodate it. However, the current scale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 is relatively small. So som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such as fund, insurance companies, investment banks and even foreign investor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enter this NPL market. In addition, the four AMCs monopoly in the primary NPL market. Thes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enter both the primary market and secondary market Their participation will overcome AMCs' shortcomings and boost competition. Foreign prestigious investment banks, such as Goldman Sachs, Morgan Stanley, have rich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 in NPL resolution. They could serve as the financial consultants of AMCs or purchase the NPL by themselves.
引文
[1]李欣欣.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运营中的问题原因及建议《经济研究资料》1998年第6期.
    [2]田丸周 日本处理不良债权的框架《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3期
    [3]李薇/陈虹 日本处理不良债权的新举措《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3期
    [4]丁源 韩国政府重组银行体系的实践《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3期
    [5]李文政/宗良 瑞典运用资产管理公司处理银行危机的经验《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3期
    [6]“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实务”研讨会综述《农村金融研究》1999.10
    [7]刘建锋/华中炜 政策难题困扰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经济时报》1月23日
    [8]不良资产处置新招迭出《经济日报》2001年12月05日
    [9]秦池江 对资产管理公司的功能与运行基础的研究《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3期
    [10]李俊杰.论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及其处置《金融研究》1999年6月
    [11]徐荣梅 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经验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经济经纬》1999年第4期
    [12]杨俊凯,赵春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借鉴与思考《银行与企业》1999年8月期
    [13]许传华.国外金融机构处理不良资产的主要方式及其启示《银行与企业》1999年9月期
    [14]易宪容.加入WTO和国有银行体制改革《金融研究》2000年1月期
    [15]王元龙,赵怀勇.处理银行不良资产措施的国际比较《金融研究》1999年11月期
    [16]约翰·伯宁,黄益平.中国国有银行的坏帐及其处置办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6期
    [17]何仕彬.《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
    [18]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当前债转股面临的主要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6期.
    
    
    [19]孙淑玲.不良信贷资产形成原因及转化途径《黑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20]谢淑筠.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及其处理方案的评价《特区经济》1999年第10期.
    [21]赵毅《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处置》中国物价出版社
    [22]胡冰星《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
    [23]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
    [24]王松奇《中国向不良资产宣战》中国经济出版社
    [25]詹向阳《论中国不良债权债务的化解》中国金融出版社
    [26]吴德礼《银行不良资产的化解方式》中国金融出版社
    [27]《关于组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意见》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证监会
    [28]《关于组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意见》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证监会
    [29]《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30]《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31]《中国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