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国家与人口治理术(1949-1980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转型与现代性是社会学的根本议题。本研究旨在对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现代性追求过程及其独特性进行探究和阐释,试图给出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现代性的竞争性解释版本。
     现代性的核心意识形态是对其所辖的人口满足与解放的承诺。在历史上,马尔萨斯与马克思/恩格斯就现代性的前景与可欲性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前者认为,“大自然宴席的席位”极其有限,现代性只能扩展到有限的人群,没有席位的多余人必须离开。后者认为,只要解除资本主义对物质技术现代性的桎梏以及对解放现代性的异化,现代性能够为所有人带来美好的承诺,即社会主义接管的现代性能够“保证永远不再因人口过剩而恐惧不安”。不过,马克思的人口理论同样指出过,“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增长规律和过剩人口增长规律”,那么是否能够对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做出归纳?沿寻这一个问题,本研究的视角聚焦在1949年以后毛泽东的时代,这是一个用理想建构现实的时代,然而现实却并不乐观。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竭尽全力弥合社会主义的“短缺”与给予其人民生命确定性之间的紧张。在改善意愿的逻辑之下,社会主义国家设计—实施了持续不断的社会工程,如福柯所言,在这些社会工程的施工中,国家必须构建出相应的人口治理术。既然“国家只是一个多重治理术体制所带来的可变结果”,既然“历史已经表明,社会主义只有嫁接到各种治理术的类型之上才能运转”,那么,“为了追求社会主义现代性,国家构建并实施了怎样的人口治理术呢?”。这就是本研究所展开探讨的问题。
     本研究在性质上属于理论性探讨,在文本呈现上是批判的、解释性的,本文采取了国家对人口筹划的事件——过程为研究切入点。
     首先,本文在总体上提出了一个“国家—现代性—人口治理术”的研究框架,以此对社会主义现代性追求过程中所实施的各种社会工程,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剩余人口的管理工程做出阐释。根据毛时代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历史与逻辑,“社会主义现代性—国家—人口治理术”的解释框架包括三个方面的核心要点:(1)价值—乌托邦性,即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动力与归宿:普遍拯救的承诺;(2)控制—工程性,即为物质技术现代性与解放现代性而开启的经济现代化赶超与人口改造;(3)等级化—分类—排除性,即下放经济剩余人口和秩序剩余人口,既以“下放”本身证明“拯救”的事实性,又迫使失序的社会恢复到社会主义现代性所承诺的状态。最终,以拯救为出发点和归宿,国家追求现代性的过程制造出了:“‘组织起来’/‘人口单位化—‘包下来’—‘等级化/分类/排除’—‘改造’”的人口治理环路。
     为了对本研究提出的解释框架做出应用或再解释,在本文的接下来的第四、五章进行了相对独立的案例研究,研究对象选取了毛时代的重大事件,分别是“大跃进”(1958)及“大精简”(1962-196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50—1980)。事件清晰地展示了毛时代社会主义现代性追求过程,现代性层次的转换,所采取的整体性方案、程式、技术。“大跃进”是毛时代时里的一场时空压缩的赶超型经济现代化试验。它试图在资本极度短缺的条件下,以共产党娴熟的群众运动方式将无限供给的过剩劳动力转换为资本,以此完成国家的经济现代化赶超。大跃进”引爆的“大危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在最密集的时空里制造出大规模的经济过剩人口。庞大的经济剩余人口相对于冷却的现代化显得极为多余,而相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包下来”的现代性承诺而言则是无法承受的人口包袱。因此,紧急性地、大规模地清理—排除城市经济剩余人口成为治理危机的根本途径。事先制造的农村剩余人口堆积地为转嫁城市危机提供了运作空间。
     如果说大跃进引发的大精简是一项危机治理,那么知青下放运动则说明了毛时代里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治理手段的常态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前后持续长达1/4个世纪,改变了近2000万青年人命运,是一项堪称设计周密、动员完备,共和国历史上最旷日持久的社会工程。知青下放运动的工程性质与目的是多重的、并且处于变化之中。在运动之初,它主要是为了解决受教育的失业者的就业问题,一直到1968年经济动机都处于首要地位,同时,它也是应对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常规方式。但到1968年,它成为重建社会政治秩序的政治危机治理手段,之后,政治动机越发超越经济动机,导致知青下放转为一场青年人口的政治改造工程。此外,它还笼罩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缩小三大差的光环。总体而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本质是毛时代社会主义中国对剩余人口——经济与秩序的双重剩余——管理与改造的工程。毛去世之后,现代性层次从解放现代性降入技术物质现代性,人口治理术也随之转型。新的人口治理术宗旨是:国家将“包下来”的生命政治框架中的人口再生产成本转给个人,将人口包袱交给市场管理。知青自发形成的返城运动冲击波是促成这场转型的关键性力量之一。知青运动的终结标志着毛时代乌托邦工程谢幕。
     最后,本文提出了反思现代性的愿景。马克思的“自由人”;市场经济下的“无印痕公民”;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资本主义下的“庸众”;福柯微观权力技术下的“驯顺的肉体”,这都是现代性理论家为寻求真实的自由而对现实的人的境遇的反思。本文提出,在一个复杂社会里的自由既需要面对现实,又需要为现实加入理想。如果国家真诚地为所有人创造自由,就无须惧怕权力或计划转而与它作对。但是,多元开放、包容异见、允许不服从是将国家建设为人们获得自由的工具(而不是异化为压迫手段)的先决条件。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分子必须重拾批判与自我解放,与主流保持距离和张力,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主流之外的叙事,由此为社会提供另一种可能性。并且倡导一种自我的生存美学。
Transformation and mordenity is the fundamental issue in sociology.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d and explained the process of persuing socialist modernity and the uniqueness in the Mao era, trying to give a competitive version of explanation on the socialist modernity.
     The core ideology of modernity is to meet the commitments and liberation of the population who under the jurisdiction. Historically, Malthus and Marx/Engels had a heated debate on the outlook and desirability of modernity. The former believed that "nature banquet seats" is extremely limited, modernity can only be extended to a limited crowd, while the left must leave. The latter believed that as long as the lifting of the shackles of material technical modernity and the alienation of modernity liberation coused by capitalism, modernity can bring about a better promise for all, that means the modernity of socialist can "guarantee that no anxiety and fear coused by excess population ever". However, Marx also pointed out in his population theory that "every special, historical mode of production has its own special, historical population laws";"different social mode of production has its different laws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excess population growth law", then is there a possibility to generalise the population laws of socialism? With the question, the perspective of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era of Mao Zedong which started from1949. It is the time that build reality upon ideal, however, the reality is not optimistic. The socialist countries have to make every effort to bridge tension between socialism "shortage" and the certainty of its people's lives. Under the logic of improve the willingness the socialist state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a continuous social engineering. As Foucault sai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se social engineering, the state must build the corresponding population governmentality. Since the "country is a variable result just brought by a multi-governance institution," and the "history has shown that socialism can only operate by grafting onto various types of governmentality," then "in order to pursue a socialist modernity what kind of population governmentality the country had built and implemented?"That is the issue the paper try to explore.
     This research in its nature is a theoretic exploration, and it is critical, interpretive in the text rendering. This research has taken the national population planning events-process as a starting point.
     Firstly,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this paper proposed generally is " state-modernity-population governmentality", then made an interpretation for the various social projects in the process of pursuing socialist modernity, especially the management of the remaining pop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and logic of Maoist socialist modernity, the explanatory framework of "socialist modernity, state and population governmentality" includes three core elements:first, the value-Utopia, the motive power and destination of socialist modernity, which is the promise of universal salvation; second, control-engineering, the catching up economic modernization and demographic transformation that started by material technical modernity and modernity liberation; third, level-classification-exclusion, namely the decentralization economic surplus population and the order remaining population, which means taking "decentralization" itself to prove the fact of "save" and forcing the disorder sociaty return to the state that socialist modernity promised. During the countries seek modernity,"'organized'/'population unitised'-'pack down'-'hierarchical/category/exclusion'" constitute the logic of population governance.
     In order to make an application or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framework that the study proposed, the fourth and fifth chapters wer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case study, and selected the major events in the Mao era to study, namely the "Great Leap Forward"(1958) and "Big streamlining"(1962-1963), educated city youth movement (1950-1980). These events clearly demonstrated the process of pursuing a socialist modernity, the conversion of modernity level, the overall plan, programs and skill in Mao era."Great Leap Forward" is an instant experiment to catch up modernization of the economy. It attempts to complete the catch up of national modernization economy by taking mass movement to convert an unlimited supply of surplus labor into capital under conditions of severe shortage of capital. Producing large-scale economic surplus population in the most intensive space and time is a direct consequence of "Great Leap Forward". Commpare to the cooling modernity.the huge economic surplus population is extremely redundant, and with respect to the promise of modernity in the socialist countries "pack down", the population is unbearable burden. Thus, an urgent, massive clean-up-exclude the remaining urban population became fundamental way to resolve crisis. The place where caused surplus rural population priorly provides the operational space for city to shift the crisis.
     If the large streamline that the Great Leap caused was a crisis triggered by management, then the youth movement is illustrated the normalization of cyclic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risis governance in Mao's era. Educated youth going to the countryside lasts for up to1/4century, changing the fate of nearly20million young people. It can be called a well-designed, comprehensive organised and the most protracted social engineering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The nature and purpose of the Youth movement is multiple and in flux.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movement to1968,the economic motive was in the primacy. It was mainly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educationed unemployee.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also a way to deal with the routine periodic economic crisis. But in1968, it became the governance means of political crisis to rebuild social and political order. Afterward political motive surpassed economic motive which made the movement became a political renovation project for youth population. It was also sugar coated by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being a socialist new farmers, narrowing three poor aura. Overall,in Maoist,the nature of educated youth movement is a manag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s that socialist China used to deal with the remaining population——a double surplus of economic and order. After Mao's death, liberation from modernity levels down into the technical substance of modernity, population governmentality was also followed by transition. The aims of new population governmentality:the state transferred the population reproduction cost in the political framework that "pack down" to individuals and handed over the population burden to the market management. The shockness of youth spontaneously back to city is one of the key forces contributed to this transformation. Youth movement marked the end of the Mao era utopian project.
     In the end, this paper advocat the reflection on modernity. Marx's "free man";"printless citizens" of market economy; Marcuse's "One Dimensional Man";"mediocre public" under capitalism; Foucault's "tame the flesh" under micro-power technology,all of these are modern theorists' reflection on the real human condition for seeking true freedom.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at freedom in a complex society needs to face reality and also needs to join ideal to reality. If the country in good faith to create freedom for all, we should not be afraid of authority and plans but turn against it. But in an open, pluralistic, and tolerant dissident sociaty is the presupposition which make the state become a tool to obtain the freedom rather than alienated into a means of oppression. In modern society, intellectuals must learn to critique and self-liberation, maintaining tension with the mainstream, to use their expertise to raise the narrative outside the mainstream, and provide another possibility and promote a self-survival aesthetics.
引文
1 当然,此间不乏中国的哲学家们对这段历史的检视,例如刘小枫。“知青热”跨过世纪之后渐欲冷却。还好,国外的“好事者”如潘鸣啸又似乎在引发久违的知青热。早些年,国人将伯恩斯坦的知情研究引介到国内时,其目的就是要借海外研究鞭策国内学人。当时,托马斯·伯恩斯坦的《上山下乡: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知青运动》还是“海外第一本、也是迄今为止的一本研究上山下乡运动的学术专著”
    2 李枫等,译者的话//伯恩斯坦,上山下乡,李峰等译,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3 马克思归纳的资本主义人口规律是: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己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是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马克思指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反过来又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2001:727-8.
    4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同质性在《共产党宣言》中的到了明显的表达。马克思声称,资本主义按照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参见马恩选集(第1卷),1092:254;卢森堡,资本积累论,彭尘舜等译,三联书店,1959;卢森堡、布哈林,帝国主义与资本积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5 中国农业大学[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第19讲,詹姆斯·C.斯科特:逃避统治的艺术-“逃避”作物与“国家”作物,2012-9-27.
    6 周宪、许均,现代性研究译丛总序//卡洪,现代性困境,王志宏译,商务印书馆,2008:2.
    7 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现代主义,现代化——现代主题的变奏曲//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周宪主编,中国人民大学,2006.
    8 福柯,什么是启蒙?李康译//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016.html.
    9 关于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多重维度,可以马克思的亲密助手恩格斯对他的生前创造性理论发现的总结中看出。这主要包括参见分析物质现代性层面的唯物史观、反思/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剩余价值论以及推动革命获得解放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参见恩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72:574-6.
    10 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矛盾性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替代:“无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72:263.
    11 泰勒,两种现代性理论//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周宪主编,中国人民大学,2006.
    14 鲍曼明确提出,现代性使种族主义成为可能。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彭刚等译,译林出版社,2011:83.
    19 转引刘悦斌,社会达尔文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是与非,学习时报,2012-10-29(第009)
    20 参见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孙中山曾托胡汉民创办一份杂志。胡汉民原欲命名为《改造》。孙中山认为,“建设为革命之唯一目的。如不存心建设,即不必有破坏,更不必言革命”。循于此理,1919年7月,孙中山将胡汉民原欲命名为《改造》的一份期刊定名为《建设》。”(陈锡祺,孙中山年谱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1:1192.)在《建设》建志创刊词中,孙中山表明了他的志向。他反问到,“八年以来,国际地位犹未能与列强并驾,而国内则犹是官僚舞弊,武人专横,政客捣乱,人民流离者,何也?以革命破坏之后而不能建设也。所以不能者,以不知其道也。吾党同志有见于此,故发刊《建设》杂志,以鼓吹建设的思潮,展[阐]明建设之原理,冀广传吾党建设之主义,成为国民之常识,使人人知建设为今日之需要,使人人知建设为易行之事功,由是万众一心以赴之,而建设一世界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此《建设》杂志之目的也”。参见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89-90.
    21 梁启超,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国民浅训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二
    22 陈独秀,随感录一二二:卑之无甚高论,新青年第九卷第3号,1921年7月。
    23 许仕廉,北京社会运动与基督教徒,现代评论,1926-12-25(第5卷第107期).
    24 “毛泽东列宁、斯大林的这个伟大的学生他微微俯着身躯好像正要迈开大步的神话里的巨人在紧张地估计着前面的方向握得紧紧的右手的拳头抓住了无数的中国河流他劝告它们跟着他——前进!他命令它们跟着他——前进!”这首抒情诗以宏大的意境赞颂了毛的成就及其正着手准备的新事业。但他本人却1955年被 毛泽东批到了。参见胡风长诗,时间开始了//胡风.胡风全集(第一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101-120.
    25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1958-4-15.
    26 毛泽东在1939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1945年《论联合政府》,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等文章中不断地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路线、基本纲领。
    27 证明毛的正确性是1949年之后毛的同事们的义务之一。周恩来曾在检讨自己的反冒进错误时说道,“中国十几年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毛泽东是真理的代表。离开或者违背他的领导和指示,就常常迷失方向,发生错误”。参见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1958-5.
    28 毛泽东经常会被自己发动起来的运动震撼,例如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他都会发出如此感叹。参见《毛泽东思想万岁》(1968汉版):60,189,221.
    29 斯诺追问毛是不是太谦虚了。毛接着说,“这不是什么谨慎,就是不晓得呀,就是没有经验呀”。参见特里尔,2006:353.
    30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好处说不完——中国农民劳动模范访谈苏联观感[N].人民日报,1952-8-21耿长锁的参观过程可参见弗里曼的著作《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弗里曼评述道,参观者羡慕苏联农民“生活在天堂之中”,却没有看到苏联农业长期存在的问题和失败的教训。参见弗里曼等,2002:184-7.
    31 在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会议上毛泽东统治的讲话[N].人民日报,1957-11-7毛在莫斯科热情洋溢的演讲第二天就登上了《人民日报》。这些蓝图将现存放置在愿景之中,产生出现实与“应存”之间界限模糊的幻觉,由此激励信仰它的人民不断否定现在、刷新现存、变革当前的勇气,在“唤起民众”的动员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7 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的教义,雄辩地认为,“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像马尔萨斯者流所谓食物增加赶不上人口增加的一套谬论,不但被马克思主义者早已从理论上驳斥得干干净净,而且已被革命后的苏联和中国解放区的事实所完全驳倒”。(毛泽东,1949/1991:1511-2.)
    38 毛泽东最早在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提出了“组织起来”、“将农民组织在农会里”的号召。参见毛泽东,1927/1991,13、22.
    39 “在100年前就已超过4亿人口的一个国家里,正式皇帝官员不到2万民,带功名的士绅却约有125万之多。”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32、38.
    42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460-1.
    45 劳动市场是在新的工业体系下组建的最后一个市场,波兰尼用了最长的篇幅分析了虚构劳动力商品的过程。通过他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新的人口/劳动力治理术——建构劳动力市场——的过程。
    46 所谓“统一介绍”就业方针就是指用人单位在需要雇用人员时,都要向劳动介绍所申请,由劳动介绍所统一介绍;企业自行雇用也要到劳动介绍所备案。参见宋玉军,2010.
    48 为我国根本消灭失业现象而欢呼[J].中国劳动,1959(9).
    49 参见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王沪宁,社会资源总量与社会调控:中国意义,复旦学报,1990(5);王沪宁,从单位到社会:社会调控体系的再造,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1995(1)。
    51 马尔萨斯诚恳地谈到,他的观点给关于人类未来改善这个一般问题所带来的忧郁色彩。他写道,“我绘出这些灰暗的色彩,是因为我确信现实世界本就存在这样的色彩,而不是由于戴着有色眼镜,或者生性忧郁。”(马尔萨斯,2012:2)
    54 我们过多的人口,就拖住了我们高速度工业化的后腿,使我们不能大踏步前进。参见马寅初,2012:11.
    57 当然,在一个意识形态的社会里,人们惯用的手法就是借者别人说出自己,或者用费孝通称之“名实分离”。1959年马寅初在回应诘难者问他是“哪个马家的马”时,他还不含糊地说,“我是马克思的马家”。
    58 马寅初反对流产的原因是:胎儿的生命权;妇女的健康;避免冲淡避孕意识。(26)从中可以看出生命政治的内容,即,“使其生”。
    59 马克思指出,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而物质生产又是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经济基础。因此,必须研究由生产条件所决定的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中的人口。在阶级社会里如果抛开构成人口的阶级,人口就是一个抽象,只有用唯物辨证方法来研究人口,它才不会是浑沌的表象或空洞的抽象,“而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马恩选集第2卷,1972:102-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恩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37-8.
    61 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5.
    64 马尔萨斯认为,既然根据自然法则肯定存在着对人口的某种抑制,那么,与其鼓励人口增加,然后让匮乏和疾病来加以抑制,倒不如一开始就让这两个因素将以抑制。参见马尔萨斯,2012:25,35)
    65 《<伦理学原理>批注》,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64
    66 《读<后汉书>批语》,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33
    67 《读<古文辞类纂>》,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09
    69 以上援引自《毛泽东思想万岁》(1968年汉版)
    70 参见《中国各阶级的分析》《论人民民主专政》
    71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稿(1957-2-27)
    72 这是毛泽东对《关于工业发展问题》稿的修改。其中(一)至(四)是一九六三年八月在这个文件初草稿上的修改,(五)是一九六三年九月在这个文件初稿上加写的一段话。文中用宋体字排印的,是他加写和改写的文字。此外,他还有个别文字上的修改。参见毛文选(第八卷),1986:340.
    73 吉拉尔,生命权力:福柯与阿甘本//汪民安,生产:生命政治福柯阿甘本与埃斯波西托(第7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74 转引卢赛蒂,吉奥乔·阿甘本和卡尔·施密特的政治浪漫主义和生命政治,陈国兴等译,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3);施密特,政治概念,G·Schwab译,新布兰斯维克:罗杰斯大学出版社,1976:26.
    77 毛泽东思想万岁,在青岛会议上的讲话,1957-7-18:114.
    79 毛泽东对农村富农的定性是,(1)富农约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五左右(连地主一起共约占农村人口百分之十左右),被称为农村的资产阶级;(2)中国的富农大多有一部分土地出租,又放高利贷,对于雇农的剥削也很残酷,带有半封建性;(4)但富农一般都自己参加劳动,在这点上它又是农民的一部分;(5)富农的生产在一定时期中还是有益的,富农一般地在农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可能参加一分力量,在反对地主的土地革命斗争中也可能保持中立。因此,我们不应把富农看成和地主无分别的阶级,不应过早地采取消灭富农的政策。(毛,1939/1991:643)
    80 “一切共产主义者最后的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的完成”。(毛,1939/1991:651)
    82 参见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关于在民主党派、资产阶级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不进行反右倾斗争的整风运动的意见》(1959-11-21)
    83 由于毛泽东在整风运动中看到了资产阶级右派的猖狂进攻,坚持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制度的改造和人的改造两个层次,其中,制度改造在所有制社会主义化之后,还存在上层建筑(政权机关和意思形态)的改造,所以,即是到了资产阶级不拿定息之时,资产阶级的思想仍需改造,(何况被推翻的地主阶级仍旧存在残余),所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谁胜谁负还没真正解决,阶级斗争仍是长期的,毒草一万年还有,万年还要锄草。这样一来,毛就否定了“八大”关于社会矛盾性质的判断而认为“现在干的事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概括起来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毛,1977:383、389、431-3、443、475、417)
    84 毛泽东,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1958-5-20下午)
    8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劳动工资和职工保险福利卷》,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355.
    88 他认为工人的生产价值比农民大,生活必须的开支比农民多。参见毛选五,1957/1977:336、381.
    98 转引自斯科特对作为革命的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列宁的分析。(斯科特,2004:196-233)
    103 毛所理解的“总路线”就是逐步改变生产关系,解决所有制问题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参见毛选五:123.以及毛主持编写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
    104 1954年中国的年历中第一次使用“北京标准时”。该年,中国的一五计划1954年基本定案。这是一件富有象征性的事件。它意味着整个国家的领土都将围绕着“北京”对时间的度量来作息。而在此之前,中国的漫长历史里各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时间。即便1912年,国民政府统一中国之后,全国也是被划分为5个标准时区。而在1954年之后,即便是差异极大的乡村也开始在统一的时间里聆听北京发出的指示和教导。
    105 这是毛泽东在1953年10、11月关于农业互助合租的两次谈话中的结论。参见毛,1953/1977:117.
    106 在毛的分析中主要是指贫农、新中农中间的下中农和老中农中间的下中农。参见毛,1955/1977:172.
    107 另外,毛实际上非常清楚,只有首先驯服乡村,隔断农民与城市的联系,才能够正真的降服二者。毛在1956年同拉美一些党的代表传授他的经验时谈到,“我国是农业国,有五亿多的人口住在农村。过去打仗主要依靠农民。现在我国城市资产阶级很快地服从社会主义改造,也是因为农民组织起来了,农业合作化了。因此,党在农民中的工作很重要。”(毛,1956/1977:305-6)李侃如(2010:133)在总结毛的治国艺术中对这一点归纳为,“毛建立的体制把孤立各社会群体作为其战略的一部分,以限制来自下层的潜在挑战。”
    111 代理人会轻蔑地说,“可以退社,但是土地必须留下”。弗里曼等人在河北的研究证实了“不仅土地现在已属于集体,而且劳动者也如此”。弗里曼等,2002:279.
    112 《毛主席视察山东农村,强调部署各项工作必须通过群众鸣放辩论,办人民公社的好处是把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起便于领导》,人民日报,1958-8-13.
    113 在1959年郑州会议,特别是1960年之后,小队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性。但是公社体制并没有改变。
    114 虽然彻底降服乡村与农民可能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作为弱者的农民一直都在反抗,高王凌甚至提炼了出“反行为”的概念来描述农民的瞒产私分的行为。然而,斯科特清楚地知道,农民的弱武器无法改变制度事实。马德森提到,即便村民会将怨气撒在国家的代理人村干部身上,但是,“农民对他们命运的抱怨极少变成行动上对他们这种状况负责的权力制度的反抗”。马德森,农民共产主义统治下的农村//麦克法夸尔等,1990:643.
    115 周其仁认为如此结果是,“农民剩余的高度集中动员体制终于得以确立”。但是作为经济学家,他也没能乡村除了有形的物质要素共享之外的空间贡献。参见周其仁,2002:8.
    118 参见徐勇的关于国家与农民关系的一些列文章。
    119 可以参见鲍曼对难民营与聚居区的分析。鲍曼,2006:73-92.
    120 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人民出版社,1972:454.
    130 1953年毛泽东修改的《为动员一切力量将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与学习提纲(草稿)》中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50年到100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从1921年开始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苏联过去所走的道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
    131毛指出,应当争取这个可能。比如钢的产量,我们可不可以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达到两千万吨?经过努力是可能的。1958年5月,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毛,1958/1977:473-4.
    140 贺朝霞,“一天等于二十年”本意考,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3).
    141 毛泽东《工作方法六十条》(1958-1-31)第五条: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每年看前冬。后来被编成大跃进中鼓劲的歌曲。
    142 参见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人民日报,1958-9-1.
    143 在1954年6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上,毛泽东的讲话。毛泽东著作选读(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711-2.
    144 1954年6月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时,毛泽东就明确地阐述了这一设想。1955年3月,毛泽东的设想更明确了。分别参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711-2: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55/1977:138-9.
    145 1960年5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调运粮食的紧急指示》指出,“近两个月来,北京、天津、上海和辽宁省调入的粮食都不够销售,库存几乎挖空了,如果不马上突击赶运一批粮食去接济,就有脱销的危险”
    14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大事记(1949-1986),中国社会出版杜2004.125.
    155 毛泽东在1961年1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做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讲话之后,写信给田家英要求将毛1930年撰写的《调查研究》一文作出修改(三月份在广州会议上分发),并指示派出调查小组到地方调研。参见毛文集第8卷,1963/1999:239.
    156 上文已说明,由于大跃进的群众运动性质,党的领导系统主导了这场运动更具优越性。因而党的系统获得了空前的权力和威信。刘少奇和邓小平从“大跃进”中得益不少,他们在整个1958年都全心全意地支持“大跃进”。参见利伯塔尔,“大跃进”和延安领导的分裂//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1990:269-329。
    157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1961年1月《关于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的报告》;1961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发言;以及1961年8月庐山会议《、目前经济形势与调整的任务》这些发言中,李富春强调困难是由于对生产能力估计过高,计划指标过高,发展速度过快,基本建设战线过长,城市人口增多,工农矛盾突出造成的,因而必须调整被破坏了的国民经济比例。参见李富春选集,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260-8;房维中、金冲及,李富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62-3.
    158 当代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61-2.
    159 参见周恩来1961年5月31日的报告《关于粮食问题和压缩城市人口》。
    160 参见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一书的最后部分。
    165 参见劳动部党组关于对各行业各单位劳动力的使用和安排的意见的报告,1959-11-3
    166 例如,有些企业担心修理机器会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就私招工人来代替机器生产。参见罗平汉,2003:83、40、84-5
    168 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8-9;罗平汉,2003:41-3、81-3;袁伦渠,1991:211-2。
    169 参见刘少奇,《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提倡勤工俭学,开展课余劳动》,《我国应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刘少奇选集,1985。劳动部门对新劳动制度的探索参见中国社会科学、中央档案馆,《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170 1958年发出《关于企业、事业单位和技术力量下放的规定》之后,1165个央企中下放给地方的多达885个。
    177 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迁徙自由。然而,1955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从操作上否定了迁徙自由,当然,这一制度是违宪的。为了解决法律上的问题,1975年宪法,将迁徙自由取消。
    178 由此开启了“大跃进”第一个回合的城市人口精简。精简的对象主要是来自农村的临时工、合同工以及多余的学徒工。此次的精简计划是800万至1000万人。对于此次人口精简,陈云指出,“对去年过多地招收的一千多万工人,必须认真地加以精简,安置到农村去,以便压缩现有的购买力。今后必须严格控制职工人数。增加程式劳动的计划,必须由中央和省区市党委掌握。”不过,此次精简被“庐山会议”(1959-8)之后的反右运动打断。参见陈云文选(第三卷),1995:127;罗平汉,2003:50-6.
    182 引自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精简小组《关于精减任务完成情况和结束精减工作的意见的报告》(1963-7-31)。关于1961-1963年的精简职工总数的统计,有不同的数据。罗平汉认为精简职工人数为1940万人(参见罗平汉,2003);柳随年等认为共减少了1940万人(柳随年等,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的回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袁伦渠认为从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在两年半时间里共精简职工1940万人,扣去新安排就业的大中专学生等净,减少职工1744万人。(袁伦渠,1991:215-6)《中国统计年鉴(1989)》和《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1949-1985)》得出该数据为1597万人。《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一书认为,该数据为:资料来源:《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2.
    183 参见罗平汉,2003:259-60;李若建,2001(6);温铁军等,2013:48-59.
    184 1962年“五月会议”上周恩来讲到,我们主观上的失误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后果,不是短时期能够消除的,只能逐步解决;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越做越细。要做好工作,应该情况明,决心大,办法对。关这么多厂,拆这么多“庙”,精简这么多人。这件事情,在中国,没有哪个政权能够这样做,只有我们才有这样做的群众基础。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经济落后的国家要在经济上翻身,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有临事而惧的精神。这不是后退,不是泄气,而是戒慎恐惧。建设时期丝毫骄傲自满不得,丝毫大意不得。杨宗丽等,2011:11.
    18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的卷首部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毛泽东直接继承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观。毛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写到,“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参见毛,1963/1999:21。
    188 在上海会议上的讲话(1960-1-9)//《毛泽东思想万岁》.
    190 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66-74.
    191 林彪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为毛泽东文过饰非、大事捧吹。林彪讲到,我们经济出现困难“恰恰是由于我们有许多事情没有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的警告,毛主席的思想去做。如果听毛主席的话,体会毛主席的精神,那么弯路会少走很多,今天的困难会要小得多”。林彪还强调,“我们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时候,是毛主席思想能够顺利贯彻的时候,毛主席的思想不受干扰的时候。如果毛主席的意见受不到尊重,或者受到很大的干扰的时候,事情就要出毛病。我们党几十年的历史,就是这么一个历史。”参见于兴卫,2011(5).
    192 中共中央批转《关于精减任务完成情况和结束精减工作的意见的报告》(1963-7-31)
    193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论共产主义社会》以及《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毛在大跃进期间多次向领导 干部推荐的读物,而且毛细致地阅读了该书。毛认为,大跃进期间,读这些书最有兴趣。这可能反映了毛在大跃进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也说明了他仍旧希望从过去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一些启发。参见毛给中央,省市、自治区,地,县这四级党的委员会的委员同的读书的建议//《毛泽东思想万岁》。(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九日于郑州)邓力群,揭秘:毛泽东如何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2011年09月16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38903/15674834.html
    194 毛,1959/1999:128;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阅读笔记补遗//《毛泽东思想万岁》
    195 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中心小组会上的讲话(1962-8-9)//《毛泽东思想万岁》
    196 毛,1961/1999:276。我们发现在大精简中,有的工人会对此发表争锋相对的看法——“几年来造成的损失,等于付学费,我想不通。怎么能拿六亿五千万人民的生活来付学费呢?太轻描淡写了。你们犯了错误,检讨检讨,有什么用,困难还是我们克服”。参见罗平汉,2003:216。从这位工人的牢骚话中似乎可以推测,这就是将自己的生活交付给了别人的后果,但别人是不会替自己承担追求幸福生活的实验成本的。
    197 “大跃进”的饥荒所制造的“饿鬼”可能永远也无法精确统计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是1600多万人非正常死亡。李若建认为大跃进造成的人口损失包括(1)因饥荒死亡的人口(1530-2470万); (2)因饥荒而没有出生的人口(2017-3458万);(3)人口外流(几十万),共计3000万以上。彭尼·凯恩在其著作中列举了国外研究者的系列数据:科尔估计1650万人(1958-1961);艾尔德估计1960万人(1960-1961);莫舍估计1100万至3000万(1960年)。原西安交大人口研究所所长、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研究的结论是:三年非正常死亡人数为1700万人。李成瑞估计中国非正常死亡死亡约为2200万人。曹树基估计1959-1961年中国各地非正 常死亡人口数为3250万。金辉估计1960-1961年农村的非正常死亡人口可能达到3471万。原西安交大人口研究所所长、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研究的结论是:三年非正常死亡人数为1700万人。参见凯恩,中国的大饥荒(1959-1961):对人口和社会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00-23金辉,“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社会,1993(Z2);曹树基,1959-1961年中国的人口死亡及其成因,中国人口科学,2005(1);李成瑞,“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中共党史研究,1997(2)。
    198 大跃进中死亡率最高的几个省也是大跃进中其领导人最“左”的省份。例如,河南、安徽、四川、甘肃、山东。但是这些省的最高领导人并没受到处罚。山东省委书记舒同下放到章丘县任县委第一书记。山东因为灾害暴露比较早,救灾也开始较早。讽刺的是,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调到山东任第一书记进行救灾,但是安徽的灾情比山东灾害更严重。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被调到中南局任书记,甘肃省委书记张仲良改任第三书记。李井泉升任为西南局第一书记。毛泽东甚至将灾害最严重的信阳地区判了死刑的固始县委书记杨守绩和光山县委书记马龙山改为死缓。毛的不杀理由是我还没杀过县委书记。参见贾艳敏等,2012.
    199 毛的幽默似乎就预见到了大跃进之后的补偿性生育。他在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上谈到,“要准备,真正打怎么办?要讲讲这个问题,要打就打,把帝国主义扫光,然后再来建设,从此就不会有世界大战了。既有可能打世界大战,就要准备,不能睡觉。打起来也不要大惊小怪,打起仗来无非就是死人。打仗死人我们见过,人口消灭一半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好几次,汉武帝时五千万人口,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只剩下一千多万,一打几十年,连连续续几百年,三国两晋南北朝、宋、齐、梁、陈。唐朝人口开始是两千万。以后到唐明皇时又达到五千万,安禄山反了,分为五代十国,一两百年,一直到宋朝才统一,又剩下千把万。这个道理我和×××讲过,我说现代武器不如中国关云长的大刀厉害,他不信,两次世界大战死人并不多,第一次死一千万,第二次死两千万,我们一死就是四千万。你看那些大刀破坏性多大呀。原子仗现在没经验不知要死多少。最好剩一半。次好剩三分之一。二十几亿人口剩几亿,几个五年计划就发展起来,换来了一个资本主义全部灭亡。取得永久和平,这不是坏事。”参见特里尔,2010:315;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1958-5-17)//《毛泽东思想万岁》
    200 参见邓贤文集《中国知青梦》,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13-4。邓贤曾于1971-1978年在云南省国营陇川农场插队。
    201 参见1972年12月20日知青家长李庆霖写给毛主席的信。
    202稳健发展派将毛的这一办学思路贯彻为,“为了能够适应当前国家建设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除了各级全日制正规学校以外,还应当根据实际可能,继续发展半日制学校、农村和厂矿的业余学校。群众性的扫盲工作应当积极推行。同时,我们必须特别注意提高各类学校的教学质量。去年一年,各级学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需要在这个大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整顿、巩固和提高的工作。在各级全日制的正规学校中,应当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个经常的基本任务,而且应当首先集中较大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以便为国家培养更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迅速促进我国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参见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9)
    203比较低端的例子如昆明师范学院化学系决定抛弃无机化学教学中所遵循的专门用来鉴别普通元素的“资产阶级”方法,而代之以集中力量研究铜,因为云南有大量的铜。参见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1990:375-6.
    204其他的报道是:在广东一个县的高中教育开支120元/人,初中76元/人,农业中学则为6.8元。参见罗兹曼,2010:368、374;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1990.371.
    207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304-5
    210 由此可见,控制自由市场对控制人口的必要性。自由市场的存在必然带来不受政府控制的底下人口,因此,政府一直试图通过控制市场交易来减少城市人口分类的紊乱。然而,控制甚至消除自由市场就会恶化狭隘的就业渠道,导致政府负责的就业与实物保障任务越来越重。当人们把生活都交付给了政府,计划经济便达到最极端,然而,相应地政府的负担也达到最大化。
    211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市党代会、人代会文件选编下册》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党代会、人代会文件选编(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465-71.上海人民的光荣任务,文汇报,1958-1-6.
    212 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尔滨市志·总述》,2000:61.
    213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劳动工资和职工保险福利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53。岳岐峰,辽宁经济事典,人民出版社,1992:594.
    214 参见泸州党史研究1988年第1期;本溪市劳动局,本溪市劳动志,1987:28;沈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沈阳市情,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712;丹东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编写组,丹东报纸地方要闻标题选 编,第2辑:档案部分:1986:120.
    215 《形势好转,知识青年可以离乡进城吗——王保京统治给农村青年王智学的回信》,陕西日报,1963-3-26.
    216 从1967年7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的社论之后,全国范围内开始普遍沿用“上山下乡”的表述。
    217 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草稿),1965-9-2
    219 顾洪章,2009a:30-2、40-7。以及参见《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两个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1964-1-16)》和《中央安置城市下乡青年领导小组向中央的报告(1963-12-20)》
    2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1964-1-16)》
    221 1962年,周恩来要求做出上山下乡18年规划,即由于计划生育无法马上见效,在今后18年内要有3500万城市青年下乡。之后李富春建议18规划太长,搞7年即可。参见顾洪章,2009a:40;顾洪章,2009b:39。
    222笔者发现,虽然大城市在1950年代就开始将城市青年下放到农村的工作,但是内地的小城市与农村开展上山下乡工作却比较晚。这体现在:(1)接收大城市下放青年是在1960年城市人口大精简之后;(2)这些小城市下放其青年学生更晚,是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后。如,据湖南省安乡县志记载,县里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工作领导小组是在1964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移风易俗的革命行动》的社论。1966年安乡县动员256名知识青年到农村落户,并接受安置市里下放的知青267人,集体插队参加农业生产。至1979年,共下放知青6237人,安置长沙、常德市等地下乡知青7340人。参见安乡县志编纂委员会,安乡县志,新华出版社,1994:171-2;河北的易县在1965年开始接受外地的知识青年,共计接收550人,主要是北京知青,占48%。本县知青下放是在1974年才开始,到1978年结束,共计下放428人。参见易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易县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334。
    223 1966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示(草案)》
    224 在《五一六通知》公布不久,毛在1966年6月与胡志明一次谈话中说到,“我是今年、明年就差不多了因为我们中国说七十三、八十四。我明年七十三了,这关难过,阎王爷不起我自己去。”参见逄先知等,2011:2385.
    225 毛非常忧虑他的接班人与反革命复辟的问题。因为他发现他的导师没有一个能够成功地解决这个问题的。“马克思、思格斯没有料到手创的社会民主党在他们死后被他们的接班人篡夺领导权,变为资产阶级政党,这是不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们那个党开始是革命的,他们死后变成反革命的了。苏联也不是以 列宁的意志为转移,他也没有料到会出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参见逢先知等,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373、2377、2385.
    226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1966-8-8)
    227 196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加强公安工作的若干规定》。因其内容分为六条,所以简称“公安六条”。这是为了保证文革全面夺权的顺利实现而制定的。
    228 第四条是:地、富、反、坏、右分子,劳动教养人员和刑满留场(厂)就业人员,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反动道会门的中小道首和职业办道人员,敌伪的军(连长以上)、政(保长以上)、警(警长以上)、宪(宪兵)、特(特务)分子,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但改造得不好的分子,投机倒把分子,和被杀、被关、被管制、外逃的反革命分子的坚持反动立场的家属,一律不准外出串连,不许改换姓名,伪造历史,混入革命群众组织,不准背后操纵煽动,更不准他们自己建立组织。这些分子,如有破坏行为,要依法严办。
    229 参见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公安六条.
    234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中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235 毛说此话的时间是1919年8月。参见施拉姆,2005:10.
    236 毛本人走出韶山求学、拒绝包办婚姻、反抗父亲无不体现了“五四“之后新青年反传统、敢于斗争的品格。毛曾给斯诺讲述了他对父亲的反抗,并得到了斗争的好处。他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离家出走三天后,“想不到情形有点改善。我父亲比以前稍微体谅一些了,教师态度也比较温和一些。我的抗议行动的效果,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参见斯诺,2002:106.
    237 中宣部《汇集》提出,“目前,在党内思想斗争中,对资产阶级思想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含义,区别得不清楚,有时叫这样,有时又叫那样,怎样划分这个界限?”毛批注:是一个东西。《在中宣部印发的<有关思想工作的一些问题的汇集>上的批注》(1957-3)//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1992.
    240 接见阿尔巴尼亚军事代表团时的讲话(1967-5)//毛泽东思想万岁.
    241 《红旗》,1969-12.
    242 1970年5月23日《人民日报》、《红旗》、《解放军报》发表“改造世界观”社论提出。
    243 参见陈映芳,2007:202; Anita Chan, Children of Mao: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Activism in the Red Guard Generation, Macmillan,1985.
    249 这一政策实际上混淆了出身与成分。因为同样是长在红旗下的青年,其个人成分一般都是学生。论成分实际就是伦出身。而且表现是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的,因而改造就无尽头。正如遇罗克在《出身论》中反问的,“出身是死的,表现是活的,用死标准和活标准同时衡量一个人,能得出同一个结论吗?”
    250 《知识青年们,走革命化道路》,《天津日报》,1964-5-10.
    251 周恩来在1965年7月看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子河垦区上海知青时对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知青谈到,“出身于剥削家庭和有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人,都要看他现在的表现和立场。一个人的出身不能选择,但前途是可以选择的。只要能同原来的剥削阶级家庭划清界限,向组织交代清楚它所存在的社会关系,全心全意地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服务,不断地在实践中改造自己,就会有光明的前途”。参见《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在新疆勉励知识青年》,《中国青年》,1965(16)。
    253 中共中央批转团中央《关于加强城市青少年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报告》(1962-5-3)
    254 《青年团中央书记处关于社会知识青年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1956-8-2.
    255 《青年团中央书记处关于社会知识青年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1956-8-2.
    256 《青年团中央书记处关于社会知识青年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1956-8-2.
    257 《关于读书的建议》(1958-11-9郑州)//《毛泽东思想万岁》
    258 接见阿尔巴尼亚军事代表团时的讲话(1967-5)//毛泽东思想万岁.
    259 对此,可以和刘小枫的解释进行对话。刘小枫利用舍勒“怨恨”的精神理念来解释“大跃进”和“文革”,指出,这它们不是有乌托邦理念推动的,而是民族主义的怨恨式理念推动的:通过更早更快地实现社会主义,让西方不仅对中国的历史、而且对中国的超前现代化感到惊讶。参见刘小枫,1998:427.
    260 很多革命者都认为城市是危险腐朽之地。尼雷尔曾效仿毛泽东将坦桑尼亚的失业者下放到乡村,还有在将农村人口村庄化。卡斯特罗认为“城市是革命者和资源的墓地”,因此他要求革命者“离开城市,到山上去”。越南不仅建立了户籍制度,而且限制城市的扩张并将剩余劳动力和犯罪分子排出城市。最野蛮的是红色高棉在柬埔寨取得政权之后,将全部城市人口强制性遣散到农村去从事集中营式的劳动。柬埔寨下放运动导致了本国20%的人口遭到屠杀。共产党总书记波尔布特称,只需要一二百万年轻人就可以建设一个新柬埔寨。参见迈斯纳,2013:56;潘鸣啸,2009:423-4;伯恩斯坦,1993.
    261 毛所设想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和马克思的设想高度一致。后者曾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参见马恩全集第42卷,1979:37.
    277 邓在1984年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讲话中,提出,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参见邓文选,1984/1993:63.
    27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被认为具有长期性。赵紫阳在中共十三大报告(1987-10-25)中指出,“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80 福柯指出,对自由的这种要求恰好是现代形态(经济的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条件之一。福柯指出,对自由的这种要求恰好是现代形态(经济的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条件之一。参见福柯,2010a:89.
    281 Stuart Hall, Modernity: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5:8.
    284 《纪要》认为,下乡运动是毛的革命路线,成绩是主要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统筹兼顾”的方针没有能过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城乡劳动力的安排缺乏整体规划,知青工作的路子越走越窄,下乡青年中的不少实际问题长期未能解决,安置人数过多的地方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造成的。他们破坏党的领导,破坏国民经济,破坏文化教育事业,使知识青年就业和升学都很困难、他们破坏毛主席关于解决知识青年问题的一些列指示的落实、他们还打着“关心青年”的旗号,散布种种谬论,拉拢腐蚀青年,在政治上、思想上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参见顾洪章,2009a:141-4.
    286 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承认是他首先讲的。即,国家花了70亿元,买了四个不满意(青年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国家也不满意)。在1978年9月,中央领导层召开的第一次知青问题讨论会上,李又加上了,“国家每年还要花20个亿”的说话。顾洪章,2009a:132.
    287 潘鸣啸对这一年的就业压力估计得更大,认为有2000万人等待就业。参见潘鸣啸,2009:180.
    288 《红旗》发表该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高层试图扭转因为《中国青年报》(刚刚复版不久)1978年11月23日挑战已成禁区的知青问题而给高层造成的被动。
    289 李先念在1978年的谈话。参见顾洪章,2009a:135.
    290 一些知情为了获得医生开的诊断证明,就贿赂医生(干部子弟仍旧具有优势),甚至不惜戕害自己的身体。在争取返城中,一些知青因极度失望而自杀的案例时有发生。
    291 由于国家领导人考虑到新疆的民族与边疆战略性,以及正在孕育的西部大开发,新疆的知青返城运动受到了中央而不是上海城市政府的坚决镇压。
    292 云南的知青返城是全国性的大返城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促成云南知青问题很快解决的因素可能不是经济社会原因,而是因为1978年11月越南自卫反击开战在即,需要一个坚强、稳固的后方。昆明军区作为反击战的“前指”之一,为了确保一个坚决、锐利的进击阵地和稳定、通畅的后方保证,云南各农场基本沿着越、老、缅国境一线分布,当时知青的集会、请愿、罢工显然不利南疆战事,实为兵家大忌,促使中央果断,迅速下了圆满解决云南知青问题的决心。1978年云南农场知青有近5万人,但一年后,只剩下70名知青。黑龙江知青返城中,知青英雄模范金训华的妹妹金士英毅然放弃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的职务,回到上海。原来全国闻名的扎根知青典型高崇辉也离开了农场。但是下放到新疆的上海知青的返城运动却遭到了中央的镇压。即使期间新疆和上海一度做出妥协,但是中央一反常态地表现出了强硬姿态。高层将游行请愿行动定性为反革命事件,将知青自发成立的协调返城运动的组织“上海青年联合委员会”宣布为非法组织,甚至将因此而导致的所有不好的后果都归咎于知青。可能的原因是新疆的民族矛盾和维护领土完整需要在新疆引入大量汉人。另外,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在这一时期就开始了构想,胡耀邦多次来到新疆,并提出,“到这个世纪末下个世纪初,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重点不可避免地会落在大西北。”转引自鸣啸对这一年的就业压力估计得更大,认为有2000万人等待就业。参见潘鸣啸,2009:197.
    29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141.
    300 参见邓小平年谱[1978-3-28];顾洪章,2009a:129.
    305 马恩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诋毁人类的诽谤书”、“一种绝望的学说”。在许多非常著名文章中(《1957-19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恩都执着地攻击了马尔萨斯及其人口论。
    313 可以对比罗平汉撰写的两本不同时期知识分子的书籍。参见罗平汉,1958-1962年的中国知识界,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罗平汉,春天·1978年的中国知识界,人民出版社,2008.
    [1].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葛智强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M].吕一民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3].阿瑞吉.历史视野下的劳动力供给//许宝强等选编.反市场的资本主义[C].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埃尔弗森.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研究[M].甘会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6].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7].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8].鲍曼.废弃的生命[M].谷蕾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9].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M].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M].彭刚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11].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M].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2].北京劳动志编篡委员会.北京志·劳动志[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3].北京劳动志编篡委员会.北京志·劳动志[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4].北京市文史资料委员会.北京的黎明[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15].比尔基埃等.家庭史:现代化的冲击[M].袁树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16].庇古.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比较[M].黄延峰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17].波德.资本主义的历史[M].郑方磊等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18].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家//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M].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9].波兰尼.大转型[M].冯钢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0].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M].杜汝楫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1].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M].陈饶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2].伯恩斯坦.上山下乡: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知青运动[M].李峰等译,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23].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M].刘北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24].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5].蔡昉等.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M].北京:格致出版社,2008.
    [26].蔡昉等.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7].陈少晖.从计划就业到市场就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8].戴礼华.“汉阳一中事件”回眸[J].党史天地,2006(9).
    [29].《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0].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M].黄剑波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31].德赖弗斯等.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M].张建超、张静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
    [32].德兰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M].周宪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3].邓金.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M].周勇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4].邓津、林肯,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第1卷)[M].风笑天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5].邓贤.中国知青梦[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
    [36].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37].董必武.董必武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8].杜鲁门.杜鲁门就职演说//王建华主编.美国总统就职演说[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39].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0].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M].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41].范小方等.新中国建立前后对旧政权公务人员的安置[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6)
    [4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3].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4].冯崇义等.华北抗日根据地与社会生态[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45].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46].弗里曼等.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7].弗里曼等.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M].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8].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M].卢晖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9].福柯.《反俄狄浦斯》序言[J].国外理论动态,2003(7).
    [50].福柯.安全、领土与人口[M].钱翰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a.
    [51].福柯.必须保卫社会[M].钱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b.
    [52].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M].莫伟民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
    [53].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54].福柯.什么是启蒙?李康译//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016.html.
    [55].福柯.生命政治的诞生[M].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a.
    [56].福柯.性经验史[M].畲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b.
    [57].福柯.知识的考掘[M].王德威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3.
    [58].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9].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M].宋立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60].格根.社会建构论的邀请[M].许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1].辜胜阻等.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2].顾洪章.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b.
    [63].顾洪章.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a.
    [64].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65].郭德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改革风云(1976-1990)[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66].郭丽丽等.唐娜·哈拉维对转基因生物的后现代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5).
    [67].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1949-198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
    [68].哈贝马斯.新的非了然性——福利国家的危机与乌托邦力量的穷竭[J].薛华译,哲学译丛,1986(4)
    [69].哈特、耐格里,帝国[M].杨建国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70].哈维.后现代的状况[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1].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M].王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72].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贾湛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73].海尔布罗纳等.经济社会的起源[M].李陈华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2.
    [74].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5].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6].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7].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8].胡绳.“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张磊、张杰主编,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9].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80].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M].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81].黄树民.邹平之行//王兆成,乡土中国的变迁[C].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82].黄彦.介绍孙中山《致郑藻如书》[J].历史研究,1980(6).
    [83].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a.
    [84].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0b.
    [85].火木,光荣与梦想:中国知青二十五年史[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86].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M].马凡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87].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胡宗泽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88].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M].文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9].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黄平等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11.
    [90].加缪.西西弗神话[M].杜小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91].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2].贾艳敏等.“大跃进”时期河南大饥荒的暴露过程[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93].姜继为.哲学盛宴——罗素在华十大演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94].金观涛.开放社会的变迁[M].法律出版社,2011.
    [95].卡夫卡.卡夫卡短篇小全集,叶廷芳主编,赵登荣等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96].卡夫卡.误入世界[M].黎奇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7].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98].凯恩.中国的大饥荒(1959-1961):对人口和社会的影响[M].郑文鑫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99].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http://civ.ce.cn/philo/200705/28/t20070528_11518003_2.shtml.
    [100].康有为.日本书目志自序//康有为全集(第3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01].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康有为政论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2].科尔内.短缺经济学[M].张晓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103].克罗斯比.生态扩张主义[M].许友民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104].孔祥智等.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民对国家建设的贡献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9).
    [105].库尔珀.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M].臧佩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6].拉图尔.我们从未现代过:对称性人类学论集[M].刘鹏等译,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107].李汉林.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J].社会,2008(3)
    [108].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的一些议论//潘乃谷等主编.社区研究与社区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109].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J].社会学研究,1903(5).
    [110].李汉林等.制度规范行为[J].社会学研究,2002(5).
    [111].李路路.论“单位”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2(5).
    [112].李猛等.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89(1).
    [113].李锐.“信阳事件”及其教训[J].炎黄春秋,2002(4).
    [114].李锐.大跃进亲历记[M].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
    [115].李若建,大跃进的社会基础[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116].李若建.困难时期的精简职工与下放城镇居民[J].社会学研究,2001(6).
    [117].李树青.蜕变中的中国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42-3
    [118].李树青.蜕变中的中国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
    [119].李燕.毛泽东的发展思想研究(1956年-1966年)[D].武汉大学,2012.
    [120].李银河.我的人生第一课[J].北京文学,1998(6).
    [12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8.
    [122].利奥塔.非入——时间漫谈[M].罗国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23].利奥塔.后现代状态[M].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32.
    [124].辽宁党史研究室.毛泽东在1964年的一个重大决策:建设大三线[J].决策探索,2009(2).
    [125].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26].林毅夫、杨涛.食物供应量、食物获取权与中国1959-61年的饥荒[J].经济杂志,2000(1)
    [127].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28].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129].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130].刘介民.哈拉维“赛博人”理论的新视野[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31].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2].刘小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33].刘小萌.“血统论”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J].青年研究,1995(2).
    [134].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135].刘星星.马克思恩格斯未曾设想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集体所有制[J].经济科学,1984(1).
    [136].刘星星.马克思恩格斯未曾设想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集体所有制[.J].经济科学,1984(1).
    [137].刘悦斌.社会达尔文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是与非[N].学习时报,2012-10-/29.
    [138.1.柳青.创业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139].卢克斯.权力[M].彭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40].卢森堡、布哈林.帝国主义与资本积累[M].柴金如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141].卢森堡.社会改良还是社会革命[M].徐坚译.北京:三联书店,1958.
    [142].卢森堡.资本积累论[M].彭尘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59.
    [143].卢作孚.中国建设问题与人的训练[M].上海:生活书店,1935.
    [144].卢作孚.中国建设问题与人的训练[M].生活书店,1935.
    [145].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J].中国社会科学,1989(1).
    [146].路风.单位制与城市社区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4).
    [147].路风.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和形成[.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5).
    [148].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149].罗平汉.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150].罗平汉.大迁徙[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151].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152].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15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02.
    [154].罗素.权威与个人[M].储智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55].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M].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156].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57].马尔萨斯.人口论[M].陈小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158].马洪等.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59].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2001.
    [1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
    [16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62].马寅初.新人口论[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2.
    [163].迈尔逊.哈拉维与基因改良食品[M].李建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64].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M].石仲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65].麦迪森.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M].伍晓鹰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166].麦克法夸尔等.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67].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68].米尔斯.社会学想象力[M].陈强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69].米瑟斯.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学的分析[M].王建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70].米耶等.经济发展理论的十位大师[M].刘鹤等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0:229-260
    [171].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昕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172].潘鸣啸.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M].欧阳因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173].潘光旦.潘光旦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74].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75].普雷斯顿.发展理论导论[M].李小云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76].钱穆.湖上闲思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0.
    [177].钱穆.湖上闲思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0.
    [178].秦晖等.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
    [179].邱石.共和国重大事件和决策内幕[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180].渠敬东.涂尔干的遗产:现代社会及其可能性[J].社会学研究,1991(1)
    [181].若琳.米歇尔·福柯对权力的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2007(3).
    [182].赛尔登.革命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等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83].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M].王燕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84].《上海劳动志》编纂委员会.上海劳动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185].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M].罗俤伦等译.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186].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87].施瓦布.例外的挑战:卡尔·施米特的政治思想导论[M].李培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88].史华慈.中国意识的危机·序言[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189].史敬棠等.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下册)[M].北京:三联书店,1959.
    [190].史密斯.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的预言家[M].王春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91].斯科特.国家的视角[M].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92].斯马特.后现代性与社会学[J].国外社会学,1997(3).
    [193].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194].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M].胡仲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95].宋永毅主编.文化大革命:历史真相和集体记忆(下),田园书屋,2010.
    [196].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M].王春光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197].孙立平.总体性社会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1).
    [198].孙立平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和隐患[J].战略与管理,1998(5)
    [199].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沉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00].孙中山.三民主义[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
    [201].特里尔.毛泽东传[M].胡为雄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02].田鹏颖.社会工程的逻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03].童星.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04].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05].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06].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07].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M].北京:三联书店,2008.
    [208].汪民安.生产(第7辑)[q.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209].汪民安.现代性[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10].王超华.历史终结在中国:大陆官方意识形态变化解析//钱永祥主编,思想(第14辑)台湾的大论症候群[C].台湾:联经事业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
    [211].王定.狂热及其灾难[N].南方周末,1998-10-9(第18版).
    [212].王沪宁.从单位到社会:社会调控体系的再造[J].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1995(1).
    [213].王沪宁.社会资源总量与社会调控:中国意义[J].复旦学报,1990(5).
    [214].王玲莉.哈拉维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12.
    [215].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16].韦伯.儒教与道教[M].北京: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217].韦伯.儒教与道教[M].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218].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康乐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19].维特根斯坦.文化的价值[M].钱发平编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20].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21].温铁军等.八次危机[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222].文安里.全球冷战[M].牛可等译.北京:世界兴图出版社,2012.
    [223].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24].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225].吴宁.卢森堡资本积累的空间理论及其得失[J].学术论坛,2006(3)
    [226].武川正吾.福利国家的社会学:全球化、个体化与社会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27]..西蒙.人口增长经济学[M].彭松建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228].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29].肖国亮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30].萧功秦.近代思想史上的“主义与问题”之争的再思考[J].开放时,1997(1).
    [231].徐晓等.遇罗克:遗作与回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
    [232].徐勇,“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5).
    [233].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09).
    [234].徐勇.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M].中北京:国物资出版社,2009.
    [235].杨继绳.墓碑[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8.
    [236].杨魁孚等.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大事要览[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237].杨魁孚等编.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大事要览[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238].杨圣明等.当代中国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39].杨胜群等.邓小平年谱(1904-197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40].杨宗丽等.周恩来二十六年总理风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1.
    [241].姚桂荣.毛泽东对国际环境的认识与其发动“大跃进”运动的心理动因[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3)
    [242].叶辛.我们这一代年轻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243].于兴卫.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缘起[J].中共党史研究,2011(5)
    [244].俞可平,全球化与国家主权[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45].袁伦渠.中国劳动经济史[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246].袁振国.论中国教育政策的转变[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
    [247].詹姆逊.单一的现代性[M].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48].张北根.1957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探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49].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250].张浩.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接管城市旧政权的政策与实践[M].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2).
    [251].张化.十论“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谭宗级等编,十年后评说[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252].张静.国家与社会[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53].张鸣剑.上山下乡[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254].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55].张文儒.毛泽东与中国现代化[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256].张奚若.批评工作中的四大偏差[N].光明日报,1957-5-16.
    [257].张颐武.现代性中国[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258].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说专刊,1982.
    [259].张泽厚等.试论我国人口结构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1981(4)
    [260].张志刚.人口增长与经济运行之关系研究[J].人口研究,1988(6).
    [261].赵士刚.回顾与思考[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62].郑美霞.试论困难时期的职工精简与城镇居民压缩[J].怀化学院学报,2007(2)
    [263].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变革比较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26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265].中央教育研究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66].周传典等主编.当代中国的钢铁工业[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267].周飞舟,“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国省级政府对灾荒的反应和救助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3(2).
    [268].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69].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70].周宪.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
    [271].朱正.1957年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272].朱正.1957年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74.
    [273].邹傥.二十世纪中国的政治[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274]. Chirot, Daniel Social Change in the Modern Era. San Diego: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6.
    [275]. David Lyon. Postmodernity[M].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4.
    [276]. Giorgio Agamben. Homo Sacer:Sovereign Power and Bare Life [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1998.
    [277]. Graham Burchell, Colin Gordon, Peter Miller, The Foucault Effect: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278]. Richard Freeman, China, India and the Doubling of the Global Labor Force:who pays the price of globalization? [J]. The Globalist.2005(6).
    [279]. Stuart Hall, Modernity: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ocieties [M].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5.
    [280]. Tania Li. The Will to Improve[M]. Duke Universtiy Press,2007.
    [281]. Walker, K. Food Grain Procurement and Consumption in China [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282]. Zygmunt Bauman. Socialism:The Active Utopia. New York:Holmes and Meier Publishers.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