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使“三农”领域尤其是农村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导致农村民间借贷十分普遍。研究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对解决弱势农民的金融需求及规范农村民间借贷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我国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现状与发展历程来看,农村信用合作社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组织,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为股份制的商业银行。而农村资金互助社由于发展时间不长,问题较多,成长缓慢。
     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我国发展很快,本文分别把合会、农村基金会、社区型的资金互助会、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的资金互助会、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推进而产生的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和民间组织帮扶的资金互助组织等六种具有代表性的非正规合作金融组织的现状与发展历程都做了分析。认为除农村基金会出现组织异化问题被关闭外,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成员间信息较对称,贷款方式灵活、便捷,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
     为进一步探究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必要性,本文剖析了以赢利为目标的我国主要农村商业性银行,不愿涉足风险大、成本高的“三农”领域;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发挥不足,目前对弱势农户与农村小企业基本没有涉及。并在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及作者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合作金融需求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力发展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尤为重要。
     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构建中,本文引进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通过社会资本理论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特点,进而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村合作金融构建的作用机制,提出利用社会资本使农村民间借贷规范化、组织化的主要途径就是构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本文提出了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构建的目标与原则,以及它的的发起与设立、治理结构、组织体系等。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产生、规范与可持续发展做了研究。同时,依据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现实的考察,以及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经验,揭示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三大发展趋势:一、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将会形成资金合作与生产合作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必然会建立一个自下而上,自我维护的组织体系;三、财务可持续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必然会引进市场机制,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另外,在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与帮扶是不可获缺的。为更好地发展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本文还在优化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环境、加强与其它金融组织形式的联合发展,以及对农村资金互助社与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对策措施。
Rural formal financial serious shortage of supply,"Three rural" areas difficult to meet the funding needs.especially vulnerable groups in rural areas. Private lending in rural areas is very common areas. Development of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problem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financial needs of the disadvantaged farmers and regulate rural private lending has an important role.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mal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can not belong to the true sense of the cooperative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the direction of its future development should be a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The rural credit union funds due to the development time is not long, slow growth.
     The informal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developed rapidly, This paper lead hehui,rural fund foundation, community-based mutual funds association, within the professional farmers cooperatives to carry out mutual funds associ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level poverty-stricken mutual funds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o help mutual funds.that six representative the status quo and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the of inform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have done analysis, in addition to rural Foundation organization Alienation Close, more symmetric information among the members of the non-formal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organization loans flexible, convenient, and to some extent to meet the funding needs of the farmer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necessity of the existence of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profit objectives of China's major rural commercial banks, reluctant to get involved risk, high cost of the "three rural"areas;Agricultural policy banks functioning enough, so the disadvantaged farmers and rural small businesses basically not involved. And on the basis of other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author field surveys, the use of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needs of the rural cooperative.That the strong development of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particularly is necessar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social capital" concept, Research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China through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then analyzes the social capital to build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mechanism of action. Proposed use of social capital in rural private lending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of the main ways is to build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organizations.In this paper,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goals and principles, as well as its initia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governance structure, organizational systems and so on. Research on China's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produce, regulat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anwhile, according to China's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reality visits, as well as foreign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development experience, revealing the stage of China's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e three major trends:First, the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will form a production cooperative and financial cooper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mbining;Second, the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organization is bound to create a bottom-up, self-maintenance organization system;Third, the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of the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will inevitably introduce market mechanisms to continue to develop and grow their own.In addition,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government's guidance and assistance is indispensable.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This article also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environment, strengthe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other forms of joint development, and rural credit union funds and non-formal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and other aspects of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innovative countermeasures.
引文
1、自帆,我国多层次农村合作金融体系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硕士论文,2011年4月
    2、白艳君,重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
    3、白钦先,李钧,中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2009.12
    4、白钦先等,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M],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2006年版
    5、鲍静海,吴丽华,德、法、美、日合作金融组织制度比较及借鉴[J],国际金融研究,2010(4):48-53
    6、边编,王朝阳,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08.11:56-58
    7、蔡玉胜,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兰州学刊,2009年(1):138-140
    8、曹协和,农村金融理论发展主要阶段评述[J],财经科学,2008(11):27-35
    9、曹凤歧,温州金融改革与民间金融的合法化[J],中国市场,2012年(37):55-57
    10、陈清,新时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
    11、陈池波,彭克强,农村合作金融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J],哈尔滨念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1):19-21
    12、陈希敏,景晓菊,落后地区农户金融合作需求与偏好的经验研究[J],人文杂志,2010年(6):56-64
    13陈雨露,马勇,中国农村金融论纲[M],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2010.6
    14、陈治,财政激励、金融支农与法制化——基于财政与农村金融互动的视角[J],当代财经,2010年(10):25-33
    15、常亮,贾金荣,起承转合: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功能演进[J],商业研究,2010(8):27-29
    16、成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05年P38
    17、崔慧霞,叶晓慧,农村合作金融:实践特征、国际经验与演化路径[J],南方农村,2009(1):60-63
    18、戴礼荣,浅析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绩效、问题与出路[J],当代经济,2007年第11期(下):34-35
    19、戴永春,村镇银行的发展及对策[J],法制与经济,2009(6):101-102
    20、邓大才,“圈层理论”与社会化小农——小农社会化的路径与动力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第48卷第1期:2-7
    21、丁忠民,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机制与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10月
    22、杜朝运,郑瑜,自组织视角下的台湾农村合作金融运作及启示[J],台湾研究,2008(1): 336-41
    23、杜晓山,农村金融体系框架、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小额信贷[J],中国农村经济,2002(8):4-9.
    24、杜晓山,孙同全,村级资金互助组织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J],农村经营管理,2010(8):22-23
    25、范迪军,家庭承包制视角下农户合作金融制度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2011.4
    26、方晓燕,刘蕾,内外生双重约束下农村外生与内生金融的融合[J],西部论坛,2012年1月,第22卷第1期:14-20
    2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8.5
    28、冯兴元,何梦笔(德),何广文,试论中国农村金融的多元化——一种局部知识范式视角[J],中国农村观察,2004,5:17-28
    29、高艳,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绩效分析[J],金融研究,2007(12):242-246
    30、高永泉,李忠生,浅谈农村民间借贷的利与弊[N],金融时报,2012年1月15日
    31、葛勇,重建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J],商场现代化,2007(2):361-362.
    32、龚明华,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问题的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09.
    33、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合作指导处,2009年全省供销系统信用合作试点工作情况调研[J],广东合作经济,2010年(2):47-48
    34、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关于开展建立“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开办发[2006]35号文件,2006
    35、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案例[EB/OL],中国外资扶贫网,2012年11月15日
    36、顾仲阳,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6437873.html,2011
    37、郭艳云,完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政策选择[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总第129期):72-77
    38、韩国明,周建鹏,从农信社和农基会改革经验教训谈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J],农村经济,2009年(5):58-61
    39、韩俊等,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2009年5月
    40、郝玉宾,关于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J],理论探索,2009(2):102-103
    41、何广文,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金融制度创新的产物[N],中华合作时报.合作金融,2004年11月18日第1版
    42、何广文,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2001
    43、何广文,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机制及其绩效阐释[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4):3-8
    44、何广文,农村信用社改革操作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2004.12 P64
    45、侯庆利,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46、侯利文,需求导向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研究—以湖北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6月
    47、胡士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48、黄承伟,陆汉文,宁夏,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研究进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7):63-67
    49、黄姑,董景奎,孙秋,农业产业化中农村互助会的现代价值思考——以贵阳市水塘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
    50、黄良谋,黄革,向志容,普惠制金融理论的述评及在我国贫困地区的应用[J],海南金融,2008年(1):21-25
    51、黄维平,优化农村信用社股权设置的研究[J],现代金融,2009(2):32-33
    52、贾彦乐,供应链金融在服务“三农”中的应用[J],现代金融2008年(4):29-30
    53、姜柏林,梨树县百信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新制度框架启示[EB/OL],中国金融网,2005年5月23日
    54、江能,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12.8.P93
    55、柯轶,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模式与发展变化[N],中国财经报,2005年11月10日
    56、旷红梅,农民互助合作金融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3)上:8-10
    57、雷启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三农”实证视角[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10
    58、李邦勤,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知识经济,2010(9):38-39
    59、李秉龙,薛兴利,农业经济学(第2版)[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北京,2009
    60、李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以江苏省兴化市为例[D],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12月
    61、李海清,全国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4.6万个[N],农民日报1版,2011年8月10日
    62、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00。波茨:《社会资本:在现代社会学中的缘起和应用》,P137
    63、李金龙,宋作玲,李勇昭,于培友,供应链金融理论与实务[M],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2011年4月
    64、李瑞芬,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与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5.3
    65、李树生,合作金融[M],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2003
    66、李树生,再谈新时期我国合作金融的生存和创新[J],财贸经济,2008(9):58-61
    67、李树生,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创新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2008年
    68、李香允,京郊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助资金来源研究—以通州区于家务乡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5月,第23卷第3期:41-44
    69、李晓,需求导向下的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12月
    70、李颖,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研究[D].破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10月
    71、李庚寅,曾林阳,民间金融组织—合会的变迁及其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5(2):84-87
    72、梁庆军,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6月
    73、廖富洲,单恒伟,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新趋势[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年10月26.日
    74、刘娜,赵慧峰,陈红,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的思考与分析[J],会计之友,2011(7): 51-52
    75、刘鹏,我国多层次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4月
    76、刘西川,陈恩江,贫困地区农户的正规信贷约束:基于配给机制的经验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009(6):37-50
    77、刘颖,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立法经验及其启示[J],广西金融研究,2008(7):46-49
    78、刘岩,仲晓天.合作金融的制度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5):46-47
    79、龙会芳,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比较与合作[J],金融与经济,2009(9):75-77
    80、楼栋,常青,孔祥智,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趋势与政策建议[J],学习论坛,2011(12):32-37
    81、陆游,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与商业型小额信贷的发展[J],管理观察,2008年(10):185-186
    82、陆磊,丁俊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的理论分析[J],金融研究,2006(6):1-14
    83、罗骏,合作金融发展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2010年,第73页
    84、罗荷花,李明贤,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中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月(第9卷第6期):40-42
    85、马忠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2001年
    86、马忠富,国际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01(5):72-78
    87、孟民,村镇银行为“三农”带来新希望[N],宝鸡日报,2009年3月30日,第002版
    88、农村金融发展的财政补偿机制研究课题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年(6):17-20
    89、潘林,张德元,徐亮,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调查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年12月.,第27卷第6期:87-91
    90、潘淑娟等著,多层次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构建[M],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2009年1月
    91、潘志刚,许湘平,合作金融制度效率研究及启示[J],南方金融,2003(1):51-53.
    92、裴绍军,曲敏,张文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何以创新促服务——以东丰诚信村镇银行为例[J],中国金融,2010年(2):84-85
    93、彭克强,农村合作金融增量渐进发展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1):40-46
    94、彭克强,胡星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成与败:十年改革的理性反思[J],调研世界, 2007年(10):9-12
    95、钱水土,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2011.5
    96、任常青,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M],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12.10
    97、戎承法,楼栋,专业合作基础上发展资金互助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九省68家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10):89-95
    98、佘传奇,邓虹,需求视角下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总第138期:129-131
    99、沈冰,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6年(1):61-63
    100、沈剑岚,继续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J],金融纵横,2010年(10):52-56
    101、申万春,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中的政府责任[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3月
    102、苏彤,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103、速水佑次郎[日],弗农·拉坦[美],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6
    104、孙金凤,周学声,我国村镇银行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10年第5期下:23-25
    105、唐新,李辉,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模式比较与创新研究——以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社为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7月,第34卷第4期:27-30
    106、王超,新时期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3月
    107、王朝才,张立承,重构农村合作金融完善农村金融体系[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38)(总第2166期):2-6
    108、王华峰,普惠制视角下的农村金融制度建设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10):77-81
    109、王丽萍,西部地区农户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5月
    110、王宁,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D],集美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6月
    111、王宇,王培伟,我国民间借贷发展迅猛业内呼吁加快市场制度建设[EB/OL],新华网,2011年11月20日
    112、王平,王国连,刘立彬,农村合作制理论与实践教程[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P262
    113、王曙光,乡土重建[M],中国发展出版社,北京,2009.6
    114、王曙光,中国农民信用合作的草根实践[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年(7):24-26
    115、王涛,合作金融制度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0 年4月
    116、王亚飞,董景荣,非正规金融演进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机制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12):23-26
    117、王影,朱盈盈,多方合作下的农村供应链金融[J],农业经济,2010(10):55-56
    118、王有美,支农再贷款支持“三农”经济及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甘肃金融,2008(09):64
    119、王卓,吴迪,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监管制度的创新路径[J],财经科学,2007(10):39-44
    120、汪小亚,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2009年9月 P92
    121、魏晶雪,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分析[J],当代经济,2008年第10期(下):86-87
    122、卫彦琦,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的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3)总第165期:98-99
    123、温铁军,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衰史(1984-1999)[EB/OL],国公网,2008年7月22日
    124、武东轶,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研究[J],山西农经,2007年(4):55-57
    125、吴晓灵,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若干问题[J],中国金融,2010年(10):8-9
    126、吴伟萍,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模式与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9卷第5期:35-36
    127、吴忠,曹洪民,林万龙等,扶贫互助资金仪陇模式与新时期农村反贫困[M],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8.5 P26
    128、夏英,宋彦峰,濮梦琪,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资金互助制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4):29 33
    129、肖本华,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成因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2):3-4
    130、肖东平,陈华,农村金融,美国的经验及中国的路径选择[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4月10日
    131、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年1月:1-13
    132、谢赤、孙柏、汪寿阳,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长沙,2009.2第46页
    133、徐傅,我国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构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134、徐忠,张雪春,沈明高,程恩江,中国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2009.3
    135、许学锋,张广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华北金融,2011年(6):72-74
    136、杨俊凯,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8 年3月
    137、杨生银,西部农村金融创新研究[J],特区经济,2011年(3):207-208
    138、杨雅茹,寻求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及组织制度供给瓶颈的突破[EB/OL],中国乡村发现网,2006.9.29
    139、央行,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EB/OL],.2008-09-19,http://finance.sina.com.cn/g/20080919/21115323813.shtml.
    140、岳志,现代合作金融制度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2002
    141、尤保庭,国外政府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第18卷第28期:92-94
    142、曾光,支持村镇银行发展财政政策探析[J],地方财政研究,2010(7):18-21
    143、曾赛红,郭福春,合作金融概论(21世纪高职高专金融类系列教材)/金融专业基础课子系列[M],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2007年5月
    144、曾学文,王辰华,吕忠伟,农户的金融需求与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2):129-137
    145、张晨光,重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立法设想[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0),第22卷第10期:20-26
    146、张贵乐等著,合作金融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大连,2001
    147、张功平主编,合作金融概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成都,2000.
    148、张洪博,农村金融的“濮阳模式”——记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J],上海集体经济,2011/5期:39-42
    149、张立中,王鹏,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6(6):10-13
    150、张庆亮,中国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论文,2006年12月
    151、张晓明,陈静,构建社会资本:破解农村信贷困境的一种新思路[J],经济问题,2007年(3):99-100
    152、张晓山、何安耐(主编),农村金融转型与创新——关于合作基金会的思考[M],山西经济出版社,太原,2002年
    153、张燕,冯营丽,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基于农村社会资本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年2月第28卷第1期
    154、章裕峰,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构建[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6月
    155、赵俊臣,中国农村金融新体系构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9.9
    156、赵明宇,论农村金融合作社的运营[J],民营科技,2009年(10):65
    157、郑良芳,加快发展以农户为主体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J],西南金融,2009(10):22-24
    158、钟凌,发展农村互助合作金融的探讨[J],南方金融,2007年第9期(总第373期) 41-43
    159、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处,农村金融互联机制及其可持续性分析——基于分工演进的视角[J],财经科学,2010(11):26-33
    160、中国新闻网,银监会:用5年时间全面完成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EB/OL],2011年8月2日http://www.chinanows.com/fortune/2011/08-02/3228732. slitml
    161、周红云,社会资本: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的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4期:46-53
    162、周建新,方明校,孙步银,对一个在民政部门登记的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调查[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1(7):26-27
    163、周立,资金互助与穷人生计[J],银行家,2005年(11):112-113
    164、周立,周向阳,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逻辑[J],经济学家,2009(8):22-30
    165、周脉伏,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与创新[M],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2006.7
    166、周孟亮,张国政,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新方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6):37-42
    167、周平,范迪军,邓先友,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分析及启示[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6),第30卷第6期:35-37
    168、周小川,自下而上式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重要组成部分[EB/OL].新华网,2012年11月17日
    169、珠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金融创新课题组,郭慧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思考[J],南方金融,2009年(9):42-44
    170、祝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08.6
    171、Adams,Dale W.and Fitchett.Dclbert A,Informal Finance in Low-Income Countries.Boulder, San Francisco and Oxford : Westview Press, 1992.
    172、Stiglitz JE, A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 71, No ? 3, 1981 ? P393-410
    173、 Bravertnan, Avishay;Huppi, Monika, Improving Rural Fi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Finance and Development[J], 28.1 (Mar 1991) :42.
    174、 Gulli liege, Micro finance and Poverty: Questioning Conventional Wisdom[M],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December1, 1998
    175、Morgan, Jamie; Olsen, Wendy, Aspiration problems for the Indian rural poor: Research on self-help groups and micro-f inance[J], Capita1 & Class, 35. 2 (Jun 2011) : 189-212.
    176、IFAD,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in China,Thematic Study Volume I—Main Report, Report No.1147—CNRev.,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