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金融危机探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国内外经济学界就没有停止过对危机根源的探讨和争论。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立场的人认为是“放松金融监管”、“政策失误”、“低估风险”等因素造成了危机的爆发。他们低估这次危机的严重性,持盲目乐观态度,认为金融危机会很快过去,世界经济也会迅速恢复。但在随后危机的现实面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处于尴尬境界,大多数人对危机持续发酵默不作声,只有个别人还在强辩,还有极少数人愿意认错。持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立场的学者对危机严重程度和前景估计的比较现实,他们承认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对危机的前景很不乐观,不仅担心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更担心西方发达经济体可能因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债务危机陷入多年停滞状态。2008年之后,政府救市、强力干预经济,使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成为西方国家抵御危机的法宝。但好景不长,在随后两年里,人们发现凯恩斯主义不仅没能够帮助世界经济走向繁荣,反而引发了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使各国对凯恩斯主义提出了质疑。
     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立场的学者认为这次危机的根源依然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过剩的危机。金融危机有两种形式:一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二是银行信用的货币危机或金融危机。当前的金融危机从形式上看似乎不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是银行信用的货币危机,事实上西方政府为了解决生产过剩问题,选择了个人信贷透支消费和国家财政赤字经营、发行国债等模式,结果造成收入较低的群众及依靠财政赤字、发行国债生存的国家,拉长资金链条,为世界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最终导致次贷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本文也持此相同立场,认为这场危机并没有超过马克思危机理论的逻辑。
     本文根据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将危机产生的原因分三个层面:一是最深刻最隐秘的本质原因,即资本本身;二是现实因素:即生产扩大和市场扩大的不一致,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工人和人民群众的贫困,利润方面的限制、利润率下降又加剧竞争,生产过剩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限制的五大要素;三是间接因素:商品价格的涨落、扩大企业增加工人的数量、把非生产资本变为生产资本和提高资本的生产率、利息率的降升、熟练工人的外迁和移民、产业后备军或过剩人口、再生产中两个部类之间出现不平衡、现有资本的周期贬值和日益增长的积聚、信用制度、流通的通货量、奢侈品的消费、战争和革命事件等因素。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爆发有最本质的因素,也有现实因素和间接因素,危机的构成是复杂的,不是单一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本质因素是资本,而现实因素和间接因素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当代国际金融危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新特征:一是次贷危机和财政危机陷入恶性循环;二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负面影响;三是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并存。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是从现实和间接因素某一个角度分析的,因而对危机新特征的分析是片面的,没有抓住本质。这场危机并没有超过马克思危机理论的逻辑,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人民日趋贫困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刺激消费——个人透支消费——国家财政赤字经营——经济暂时繁荣——无力偿还——支付链条破裂——个人违约——次贷危机爆发——加剧经济危机——国家违约——主权债务危机爆发”,这场危机的根源仍然是金融资本扩张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强制平衡,是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的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
     本文提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性又一次严格的检验和强有力的证明,要从根源上解决经济危机,就要超越“新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一是要正确把握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内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在哲学方法论上意义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我们要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批判西方经济学中的错误思潮,借鉴其科学合理内容。二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贫富悬殊过大加剧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我国在社会主义的道路建设中,要提高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预防金融危机。三是加强独立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未来几年,我国经济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GDP增速呈放缓趋势,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人民币汇率波幅加大,民间借贷等一些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警示我们,我国银行业需要从这次危机中汲取经验,从识别国别风险、构建风险文化、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推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crisis, economist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not stopped to the causes ofthe crisis, discussion and debate. The new liberalism, that is "relaxed financial regulation","policy failure","underestimated the risk" and other factors caused the crisis. They underestimated the severity of the crisis,to blindly optimistic attitude, think that the financial crisis will soon be over, the world economy willrecover quickly. But in front of the subsequent crisis reality, new latitudinarian economist in anembarrassing state of continuous fermentation, most people hold one's tongue to the crisis, only a few arestill contentious, there are a few people are willing to admit. To estimate the Keynes doctrine of stateintervention scholars on the severity of the crisis and the prospect of more realistic, serious they admit thatthis crisis to crisis, the prospect is not optimistic, not only worried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bottom two",worry more about the western developed economies may be due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economic crisisand its attendant the debt crisis in years of stagnation. After2008, the government to rescue the market,strong intervention in the economy, the Keynes state intervention has become a magic weapon for westerncountries to resist the crisis. But good times don't last long, in the next two years, it was discovered thatKeynes has not only failed to help the world economy to boom, but raises the sovereign debt crisis, thecountries of the Keynes doctrine was questioned.
     The Marx economics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cause of the crisis is still the basic contradictionsof capitalism, is the crisis of overproduction. Marx thinks the crisis basically is of two forms: one is theeconomic crisis of overproduction, bank credit currency crisis or financial crisis. The current financialcrisis from the view of the form does not seem to be economic crisis of overproduction, but bank credit currency crisis, the fact that Western government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verproduction, thepersonal credit overdraft consumption and fiscal deficits, debt management mode, resulting in lowerincome communities and countries rely on the fiscal deficit, issue treasury survival, lengthen the chain offunds, has laid down the hidden danger for the world economic crisis broke out, eventually led to the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sovereign debt crisis. This paper also holds the same standpoint, which thecrisis is not over Marx's crisis theory logic.
     Marx thinks economic cri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one is the essential reason mostprofound secret, namely the capital itself; the two is the reality: not consistent, namely the expansion ofproduction and market expansion. The im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workers and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in poverty the restrictions, profit, profitmargins and increased competition and overcapacity and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is limited; threefactors related to surface: commodity price fluctuations, expand enterprise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workers, the non-productive capital into productive capital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capital,interest rate fall rise, skilled workers emigration and immigration, industrial reserve army or surpluspopulation, reproduction two category between imbalance occurs, the depreciation of existing capital cycleand increasing accumulation, credit system, circulation through the volume, luxury consumption, war andrevolution time etc.. That is to say, Marx believes that the economic crisis is the most essential factor, alsohas the realistic factors and surface factors, crisis of the constitution is complex, not a single. Undercapitalism, essential factor capital, and realistic factors and surface factors will change with the change ofthe historical condition. Th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es have new characteristics in threeaspects: one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ubprime crisis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two is the virtual economyand real economy mutually negative influence; three is the complexity of multiple cause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Western mainstream economics analysis of cause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is analyzedfrom a point of view of reality and surface factors, so the analysis of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isis isone-sided, not to seize the essence. Thought that this crisis is not over Marx's crisis theory logic, namely"the basic contradiction of capitalism--people's increasingly poor insufficient effective demand--therelative surplus of production--to stimulate consumption--personal overdraft consumption--nationaldeficit management--economic prosperity--temporarily unable to repay the payment chain rupture--------personal default subprime crisis aggravated the economic crisis--National default--the sovereign debtcrisis", the cause of the crisis is still the product of financial capital, expansion is the force balancecapitalist basic contradictions, is the production of relative surplus caus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sovereign debt crisis.
     In this paper,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is the science of Marx economics and a strictinspection and powerful testimony, to resolve the economic crisis from the root, is to go beyond the "newliberalism" and "the Keynes doctrine". One is to correctly grasp the connotation of Marx's crisis theory,adhere to and develop Marx economics.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Marx economics and westerneconomics is in philosophical methodology significanc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Marx economics, we should be based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o seek truth from facts wrong thoughtscriticism of western economics in the attitude,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tent. Two is to eliminatepolarization, implementation is collective and rich.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in the United Statesincreased the sub-prime crisis broke out, China on the road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o increase the incomeof the workers in the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labor remunerationin primary distribution of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efforts to solve the problem, realizing commonprosperity, the prevention of financial crisis. Three is to strengthe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The next few years, China's economy is facing double pressure of inflation management, adjustthe economic structure, GDP growth was slowing trend,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pace, the RMB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increases, the folk borrowing some potential risks can not be ignored. The outbreak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warning us, the banking of our country to draw lessons from this crisis,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culture, from the country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promote thesteady management of the commercial bank.
引文
1《当前经济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释》,约瑟夫·库拉纳,载在《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底5期
    2《当前经济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释》,约瑟夫·库拉纳,载在《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5期
    3《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危机》,西恩·塞耶斯,载在《哲学动态》,2009年第5期
    4侯惠勤,幸向阳,《国际金融危机中马克思的复兴》,载在《红旗文稿》,2010年12期
    5《布伦纳认为生产能力过剩才是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载《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5期
    8(聂运麟、杨成果:《第十一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述评》,转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9瓦迪哈拉比:《世界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转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10《古巴经济学家马丁内斯论当前世界经济危机》,转载《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9期。
    11卫兴华、孙咏梅:《当前金融危机的特点、根源》,《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与经济危机跟踪研究》,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78-80页
    14《马克思“资本批判”辩证视域的当代启示》,任平,《哲学动态》2009年第4期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62-463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373~374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36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54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432~433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36~137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64、65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84~485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94~695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54~555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57~558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371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51~352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57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第311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第227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19页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39页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1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576页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594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70页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88页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20~221页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14页
    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127页
    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85页
    42《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6卷,第486页
    43《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5卷,493-494页
    44《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529—532页
    45《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497页
    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570页。
    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610页
    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582页
    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562页。
    50理查德·比特纳:《贪婪、欺诈和无知:次贷危机真相》,贾扬眉等译,中信出版社,2008,第72页。
    51鲁里埃尔·罗比尼:《金融危机的起源与出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参考》2009年第24期。
    52理查德·比特纳:《贪婪、欺诈和无知:次贷危机真相》,贾扬眉等译,中信出版社,2008,第72页。
    53美埃德蒙﹒安德鲁斯:《格林斯潘承认在监管上犯错》,《纽约时报》2008年10月23日
    54赵宏:《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评析》,载《理论前沿》,2002(21)
    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582页。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587页。
    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586页
    58《<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1页。
    59《马克思致斐.拉萨尔》1858年2月22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531页。
    60《马克思致斐.拉萨尔》1858年3月11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534页。
    6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742-743页
    62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P59页
    6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38。
    64《列宁选集》[M].3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10
    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98页
    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11页
    6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0页
    6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页
    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页
    7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页
    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页
    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30页
    7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8页
    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1页
    7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3页
    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8-9页
    7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页
    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1页
    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6页
    8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2页
    8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8页
    8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2卷,3卷,4卷,13卷,19卷,18卷,21卷,23卷,25卷,26卷,30卷,31卷,39卷,42卷,46卷(上),46卷(下),人民出版社
    [3]《资本论》第1至3卷,人民出版社2004版
    [4]《列宁选集选集》第l至4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5]《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周守正、许兴亚:《〈资本论〉教学与研究纲要》,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11]许兴亚:《马克思的国际经济理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12]许兴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3]于金富:《生产方式:经典理论与当代现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4]于金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5]于金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与现代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
    [16]张兴茂:《中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17]张兴茂:《劳动产权轮》,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8]张兴茂:《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9]张兴茂:《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0](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郭大力、王亚南译,1972年版
    [2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2](荚)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周洁译,1962年版
    [23](法)弗朗索瓦·魁奈:《魁奈<经济表>及著作选》华夏出版社,晏智杰译,2006年版
    [24]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中译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5]理查德·比特纳:《贪婪、欺诈和无知:次贷危机真相》,贾扬眉等译,中信出版社,2008
    [26]程恩富主编,王中保、陈有进副主编:《金融风暴启示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27]卫兴华、孙咏梅,《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与经济危机跟踪研究》,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8]伯南克:大萧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大连:2008.
    [29]何秉孟:《美国经济与金融危机解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
    [30]何秉孟:《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与经济危机跟踪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10年7月
    [31]薛文才:《银行环境与决策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1月
    [32](美)约翰·莫尔丁,乔纳森·泰珀:《终局——看懂全球债务危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6月
    [33]张志前:《欧债危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1日
    [34]李凤云:《金融危机深度解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1月
    [35][美]凯文·菲利普斯著冯斌、周彪译:《金融大崩盘》,中信出版社,2009年第1版
    [36]辛乔利,孙兆东:《次贷危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3月
    [37]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金融危机分析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38]李成勋:《世界金融风暴的袭击和我们的对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39]李豪明:《英美银行监管制度比较与借鉴》,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
    [40]陈雨露、马勇:《现代金融体系下的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路径、风险与监管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1]陈雨露、马勇:《现代金融体系下的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路径、风险与监管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2]蒋学模.《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范畴和剩余价值范畴》[J].经济研究,1994,(10)
    [3]宋醒民.《论资本范畴的历史适用性及其普遍意义》[J].金融与经济,1995,(9)
    [4]廖进球.《对马克思的资本观与社会主义资本范畴的再认识》[J].当代财经,1995,(12)
    [5]郭小鲁,刘丹.《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范畴》[J].社会科学辑刊,2OO2,(4)
    [6]赵旭亮,王明华.《论资本生产方式》[J].生产力研究,2000,(5)
    [7]童水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范畴》[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OO2。(6)
    [8]许兴亚:《马克思经济学著作的“六册计划”与〈资本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9]许兴亚: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若干译文的辨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10]于金富:《资本范畴与我国现阶段资本的基本形式》,《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11]张兴茂:《制度、经济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兼论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12]吕世荣、周宏:《资本全球化与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5期。
    [13]周薪城:《经济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经济经纬》2004年第4期。
    [14]蒋一苇、唐丰义:《论国有资产的价值管理》,《经济研究》1991年第2期.
    [15]程恩富:((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1期。
    [16]靳辉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和发展趋势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
    [17]徐崇温:《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的几个界限》,《理论前沿》2005年第11期。
    [18]刘昀献:((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9]朱贻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资本是否还存在“资本逻辑”》,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20]张汝:《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畸形发展》,《学术论丛》2008年第52期。
    [21]王欢:《从马克思的资本逻辑到鲍德里亚的符号逻辑》,《前沿》2009年第10期。
    [22]江瑞平:《法人垄断资本主义》,《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23]余培源:《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4]余培源:《资本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25]蒋永穆、杨少垒:《欧债危机:当代资本主义一体化异化噩梦》,《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年第2期
    [26]王璐,李梦洁:《欧债危机的起因解决途径及对中国的启示》,66-70页,2012年4期《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7]丁原洪:《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及前景》,《和平与发展》2012年第1期
    [28]秦爱华:《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研讨会综述》,《欧洲研究》2010年第5期
    [29]应霄燕:《主权债务危机是金融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形态》,《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7期
    [30]万解秋:《欧债危机,仅是金融危机的重影》,《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0-12页,2012年第3期
    [31]丁玉娟、洪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原因及我国规避路径--基于马克思货币资本理论》,《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
    [32]鲁里埃尔·罗比尼:《金融危机的起源与出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参考》2009年第24期
    [33]美)大卫科茨:《目前金融和经济危机: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的体制危机》,丁晓钦译,黎贵才编校,《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34](德)马蒂亚斯德普夫纳:《资本主义的再生》,德国《星期日世界报》2008年10月12日
    [35]赵宏:《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评析》,载《理论前沿》,2002年第2期
    [36]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命运的逆转》,周岳峰摘自《名利场》2008年11月
    [37]侯惠勤、幸向阳,《国际金融危机中马克思的复兴》,载在《红旗文稿》,2010年12期
    [38]布伦纳:《布伦纳认为生产能力过剩才是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载《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5期
    [39](美)瓦迪·哈拉比:《世界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40]任平:《马克思“资本批判”辩证视域的当代启示》,《哲学动态》2009年第4期
    [41]何秉孟:《新自由主义及其本质》,“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组长何秉孟,副组长:戎殿新刘迎秋李千成员:江时学裴小革阎小兵顾俊礼苏振兴田春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11期
    [42]刘晓辉、罗文东:《国际金融危机中新自由主义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1期
    [43]吴易风、王晗霞:《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国家干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论争》,《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年10期
    [44]徐则荣:《西方学者是怎样认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07期
    [45]秦宣:《国际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07期
    [46]卫兴华、孙咏梅:《当前金融危机的特点与根源及应对思考》,《经济学动态》,2009年05期
    [47]程恩富:《应对资本主义危机要超越新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红旗文稿》2011年09期
    [48]于飞、曾盈盈:《“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分析》,《中国外资》2012年04期
    [49]陆岷峰、张惠:《加强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国别风险管理的思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50]刘爱文:《马克思主义视域中金融危机形成机理述评》,《天府新论》,2011年05期
    [51]约瑟夫·库拉纳、牛田盛;《当前经济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05期
    [52]华民:《拯救全球危机需超越凯恩斯主义》,《人民论坛》-2012-01-01
    [53]胡乐明、刘志明、余斌:《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西方新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人民日报》-201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