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与实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这篇论文中,以监督行政权力为基本出发点,论证如何建构与实施公益诉讼制度。
     首先介绍公益诉讼的一般原理,将公益诉讼界定为行政诉讼范畴,并分析公益诉讼具有诉讼主体的多元性、判决效力的广泛性、对行政权力的制约性和对侵害明显的预防性,指出设立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保护社会公共性利益和制约国家权力。
     公益诉讼是舶来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罗马法。美国从60年代开始在法律条文和案例中确认公益诉讼的地位,引起了世界各国关注,英国、法国、印度、德国、日本等国相继建立了公益诉讼制度。公益诉讼制度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传入我国,通过分析公益诉讼制度在各国的表现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
     任何一部法律甚至每一个条文,都体现了立法者想要达到的理想目标。牢牢把握公益诉讼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这一基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对公益诉讼的建构与实施进行论述,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其中分别论述了明确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与受案范围、转嫁原告方的诉讼费用、采取措施鼓励公益诉讼与防止滥诉等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实施公益诉讼制度提出若干设想,论证转变政府观念、增强政务公开的透明度、培育民众的公益意识与诉讼意识、保障司法公正和效率,培养法官的专业素质等问题,以保障公益诉讼制度的顺利实施。
     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并预测公益诉讼一旦被制度化,在我国必将蓬勃发展。
This article appraisals how to build and implement the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ystem. Its basic starting point is to oversee the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First it introduce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and defines the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as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area. The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has diversity, breadth, binding and preventive. The purpose of building the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s to protect the public interests of society and constrain the power of the state.
    The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originated the ancient Rome laws. From 1960 s' the United States has confirmed the status of the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n legal provisions and cases. It leaded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Then many countries built the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ystem, for example, France, British, India, Germany, and Japan e.g. The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ystem came to China in 1960 s' . It can provide valuable experience by analyz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e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n other countries.
    Any legal provisions are to achieve the desired objectives of legislators. It is the basic starting point that the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oversights administrative power. Then the exposition about the build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can achieve targets. The chapter IV and chapter V are the cores of this article. They exposit the qualifications of plaintiffs and reception scope of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and the fee of transferring plaintiffs, and encouraging the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and so on. Then this article gives some view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ystem in china, and then it appraisals changing government attitudes and enhancing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government affairs and nurturing the public awareness and litigation consciousness of people and protecting the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of the law and training the qualities of the Judges, and so on. All of above can make the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mooth implemented.
    At last, it conclusions this paper and forecasts that the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will get boom development if it is Institutionalized.
引文
[1] (美)伯纳德·施瓦茨著.《行政法》.徐炳译.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
    [2] (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版
    [3] 应松年、袁曙宏主编.《走向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 周楠、吴文翰、谢邦宇编著.《罗马法》.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
    [5] 孙江主编.《21世纪法律热点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6] 颜运秋著.《公益诉讼理念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7] 梁慧星等.《关于公益诉讼》.《私法研究》(创刊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 马怀德主编.《行政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GC3年版
    [9] (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 周柑.《罗马法原理》.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11] (美)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2] (美)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3] (英)威廉·韦德著.《行政法》.楚建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4] (日)盐野宏.《行政法》.杨建顺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5] (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 (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7] 陈中秋著.《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 姜明安主编.《外国行政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19] 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五卷.法律出版社
    [20] (英)丹宁著.杨百拱、刘庸安、丁健译.《法律的训诫》.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1] 龚祥瑞.《西方国家司法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2] 应松年著.《行政行为法》.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3] 方世荣著.《论具体行政行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 柴发邦著.《行政诉讼法教程》.1990年版
    [25] 何场华主编.《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6] 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7] (美)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28] 董炯著.《国家、公民与行政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 (日)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 (日)小岛武司著.《司法制度的历史与未来》。汪祖兴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1] (美)芬德利、法贝尔著.《美国环境法简论》.程正康等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32] (英)马丁·洛克林著.《公法与政治理论》.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出版
    [33] 王太高.《论行政公益诉讼》.《法学研究》.2002年第5期
    [34] 蔡虹、梁远.《也论行政公益诉讼》.《法学评论》.2002年第3期
    [35] 张明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当议》.《法学论坛》.2002年第5期
    [36] 沈福俊.《论对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认识及其发展》.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37] 左卫民、朱桐辉.《公民诉讼权。宪法与司法保障研究》。《法学》.2001年第4期
    [38] Ayed Iqbal Hadi Rizvi.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Liberty And Justice For All.李刚译.中国公益诉讼网.2005年8月14日
    [39] A.S.Qureshi(印度最高法院大法官)。《公益诉讼——为所有人的自由和公正》序.中国公益诉讼网.2005年8月1日
    [40] 邵明.《论诉的利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41] 马怀德.《公益行政诉讼——维护公共利益的司法方式》.《方圆》.2001年第11期
    [42] 江必新.《关于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资格问题》.《人民法院报》.2000年5月
    [43] 赵慧.《国外公益诉讼制度比较与启示》.《政法论丛》.2002年第5期
    [44] 王太高.《公益诉讼.中国行政诉讼的新课题》.《扬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45] 艳芳.《美国的公民诉讼制度及其启示—关于建立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借鉴性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46] 陶红英.《美国环境法中的公民诉讼制度》.《法学评论》.1990年第6期
    [47] 韩志红.《公益诉讼制度.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新途径》.《中国律师》.1999年12月
    [48] 吴平.《建立公益诉讼促进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诉讼法学研究》第3卷.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49] 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50] Stoll, Consequences of Liability: Remedies (chapter 8), in VOL. Ⅺ (Torts) of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51] 郑春燕.《论民众诉讼》.《法学》.2001年第4期
    [52] 钱佰华.《论行政公诉制度》.《法学》.1998年第4期
    [53] 《走向公平: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中国教育网.2006年2月5日
    [54] 莫纪宏.《论人权的司法救济》.《法商研究》.2000年第5期
    [55] 刘道远.《公益诉讼制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56] 栾桂秀.《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问题研究》.诬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
    [57] 庞挺.《建立中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58] 田桂元.《论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8月
    [59] 宋文婧.《论行政公益诉讼》.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60] 周小梅.《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制度构建》.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