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命题,是寻求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源。经济增长的前提是需求,投资、消费和出口共同构成了拉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三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起着不同比例的作用,共同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动力模式,优化动力结构成为中国东西部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尽管中国长期以来,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但在宏观经济中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动力之间却存在严重不均衡的现象。在“三驾马车”中,一直是投资强、出口壮,消费既小又弱,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归纳总结“三驾马车”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拉动的条件和背景的基础上,形成一般理论分析框架;比较分析典型发达国家经验,总结典型发达国家动力结构特征的一般性规律;在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东西部地区动力结构特征以及东西部地区各省之间动力结构的差异性,揭示东西部地区由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表现出的动力结构演进差异性特征;分别以上海、广东和陕西为例对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归纳总结东、西部地区动力结构优化的思路和方向;归纳总结东、西部地区动力结构优化的途径;基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优化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的途径。
     通过以上研究,本论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中国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和工业化第二期,东部地区处于走向成熟阶段和工业化第三期,西部地区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和工业化第二期,相对于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各省整体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阶段层次较高,涵盖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阶段类型较少。(2)财富驱动成为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是东部地区动力结构优化的方向;创新驱动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技术创新逐渐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3)长期以来东西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进入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形成的动力结构也各具特色,国家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的做法有失偏颇,更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消费将成为未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尚未完成,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外贸依存度低,因而投资仍将是未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国家应根据东、西部地区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动力结构特征,采取差异化的政策。(4)中国处于起飞阶段和工业化第二个时期,未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投资率围绕30%-35%的较高水平上下波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消费率应保持在60-65%的水平,而净出口率则应保持在5%-10%的水平。(5)要优化动力结构,扩大内需是关键。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百姓“有钱不敢花”、“想花没有钱”和“花钱买什么”的问题。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的特征、提出优化的方向及途径,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并作出相应的理论贡献:(])详细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内涵和外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理论框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发展趋势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2)运用纵向比较分析方法揭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动力结构特征演进的国际经验,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的特征;并运用横向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东、西部地区各省的动力结构特征进行差异性分析,总结出东、西部地区动力结构演进的一般性规律特征;(3)按照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关于经济增长源泉的理解,通过实证分析,以动力结构优化的视角,寻求东、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东西部地区由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工业化阶段不同,动力结构特征各具差异,通过研究笔者认为东西部地区应采取差异化的政策,积极引导东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选择动力结构;(4)优化动力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扩大内需?笔者认为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百姓“有钱不敢花”、“想花没有钱”和“花钱买什么”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要继续大力发展民生工程,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解决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应将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唯有藏富于民,才能真正带动消费市场。在城乡居民已经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情况下,进一步引导消费,积极促进现代服务业的金融、旅游、文化等方面的消费。
Transi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is an important guiding line based on exploring and grasping China economic law of development.It is also a scientific proposition which comes down in one continuous line with transition of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and keeps up with time, and the source of power to seek sustainable growth. The demand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economic growth. Investment, consumption and net export composed the power structure to promote the transi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of a country. The three factors, which determine the speed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intly, play proportionally different roles in economic growth in different time and different areas. Therefore, choosing the appropriate power pattern 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s and optimizing the power structure are the inevitable course to accelerate transi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Although for a long time China has maintained a steady economic growth in macro-economy there exists serious imbalance phenomena among the three powers-investment, consumption and exports. For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GDP", investment and exports have been strong, but consumption has been small and weak, which restri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In this study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are first sorted out and summarized, and the generally theoretical and analytic framework is formed based on summarizing the condition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GDP"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Typical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to summarize the general rules of power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developed countries.On the basis of the overall analysis of power structure in the transi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power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st and west and the power struc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provinces of the east and west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vealing the internal laws of growth and proces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Empirical analyses of power structure in the transi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are conducted, took Shanghai, Guangdong and Shaanxi as an example respectively. The method to optimize the power structure in the transi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is based on the phase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above studies,the following main conclusions are arrived at.1.China is in the economic take-off stage and industrialization phaseⅱ,the eastern region is moving towards mature stage and is in industrialization phaseⅲ,and the western region has just entered the take-off stage and is in industrialization phaseⅱ.Compared to the western regions. the whole eastern region provinces are in higher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phase, covering les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and industrialization phase. 2.In the east, wealth drive becomes the cor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consumption dominating-services pushing"is the direction for power structure optimization;in the west, innovation drive becomes the cor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gradually becomes th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3.For a long term, sinc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are in different phas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orm power structures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it is not proper for the state to adopt a unified policy to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Consumption will be the core motive for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astern region, while in western region, with imcomplet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low per capita income, and low dependency of the foreign trade, investment will still be the core power for its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state should adopt differential policies based on the pres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ast and west and their respective power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4. China is in the take-off stage and industrialization phase ii with imcomplet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vestment rate fluctuating around 30 to 35 percent has certain rationality, consumption rate should be held in 60 to 65 percent, and net export rate should be kept in the level of 5 to 10 percent.5.To optimize power structure, the key is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In order to complete that, the key is to solve people's following problems—"people dare not spend their money", "people want to spend money but having no money", and "what should people buy with their money".
     This study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ower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ransition of estern and wester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proposes the optimization direction and method, trying to make innovation in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and mak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1. Specific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is analyzed in detail.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division standar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hase and the power structure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the transi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are supplemented and perfected. Some exploratory attempt of the power structure development trend in transit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is conducted.2.With the longitudinal comparative analysis,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f power structure features evolution in the transit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power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i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in the three decades of reform opening-up are revealed. With transverse comparison analysis,the differencial analysis of the power structure features in provinces of eastern and west regions is conducted, and the general rules of power structur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ast and west are summarized.3.Accord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nomic growth source in new classical economics and new growth theory,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with the point of view of power structure optimization, the effective way to the transi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in the east and west is sough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phase of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different power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the writer thinks that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should adopt differential policies,and should be guided to choose power structures suiting local conditions.4.The core of power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s how to expand the domestic demand. The writer believes the key is to solve people's following problems—"people dare not spend their money", "people want to spend money but having no money", and "what should people buy with their money".These require the government to continue developing minsheng engineering and to ascend social security level in order to solve the trouble back at h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he increase of happiness index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should be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index for local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ppraisal for only after people get rich can really cosumption be driven. After the basic life demand of both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has met, consumption should be guided further. The consumption focus should aim to actively promote modern services of finance, tourism, cul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consumption.
引文
①潮涌现象: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处在世界产业链的内部,在产业升级中,企业对哪个产业是新的有前景的产业有发达国家的经验作为参考,很容易“英雄所见略同”,同时投向相同的产业,于是投资“潮涌”会像波浪一样,一波接一波出现。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卷,第2期第277页。
    ②羊群行为:指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采取与其他投资者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过度依赖舆论,而不考虑自己信息的行为。
    ③[美]罗伯特.J.希勒著,李心丹等译:《非理性繁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6页。
    ①[法]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30页。
    ②[美]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著,郭熙保,王松茂译:《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5页。
    ③[美]R.讷克斯著,谨斋译:《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27-31页。
    ①[英]保罗·罗森斯坦—罗丹:《略论大推进理论》[A],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236页。
    ②Joshua Lewer. Does Trade Composition Influence Economic Growth? Time Series Evidence for 28OEC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Economic Development,2003,12 (1):39-96.
    ③Sylvie Demurger,Jeffrey D. Sachs,Wing Thye Woo.Shuming Bao,Gene Chang,Andrew Mellinger. Geography Economic polic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J].NBER Working Paper 8897,2002(4):8-12.
    ④Robert W. Fogel.Why China Is Likely To Achieve Its Growth Objectives[J]. NBER Working Paper 12122,2006(3):6-8.
    ⑤JinghaiZheng,Arne Bigsten and Angang Hu.Can China's Growth be Sustained? A Productivity Perspective[J].World Development.2009,V37(4):874-888.
    ⑥Caraten A.Holz.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78-2025:WhatWe Know Today About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omorrow[J].World Development.2008,V36(10):1665-1691.
    ①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J],《求是》2007年第18期,第6-8页。
    ②杨玉霞,邢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及实现机制》[J],《学理论》2008年第6期,第15-18页。
    ③欧志文,蒋均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理念与时代内涵》[J],《消费导刊》2008年第2期,第209页。
    ④蒋志华,李庆子,李瑞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相关范畴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6期,第11-12页。
    ①陈柱兵:《准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24期,第13页。
    ②刘世锦:《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我们需要转变什么?》[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1期,第5-10页。
    ③吕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J],《前线》2008年第3期,第10-12页。
    ④马建堂:《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问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4-9页。
    ⑤张卓元:《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在哪里》[J],《经济纵横》2010年第6期,第11-12页。
    ①刘庆宝,未良莉:《我国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7年第12期,第257-258页。
    ②王军:《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09年第9期,第54-59页。
    ③杨冬梅,徐开金:《试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均衡》[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73-76页。
    ④高峰:《国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3期,第113-116页。
    ①毛中根:《经济增长方式取向:四个国家比较与中国的定位》[J],《改革》2009年第4期,第61-66页。
    ②王丽:《印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J],《南亚研究季刊》2009年第3期,第32-37页。
    ③阎坤,于树一:《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分析:各国实践及经验》[J],《涉外税务》2008年第3期,第8-12页。
    ④王一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J],《理论视野》2008年第1期,第25-28页。
    ⑤吕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J],《经济界》2008年第2期,第10-12页。
    ①白宏博:《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途径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90-91页。
    ②柯健:《后危机时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5-10页。
    ③王海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J],《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第6期,第17-20页。
    ④方建中、周建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向与路径视角的考察》[J],《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第76-81页。
    ①李宏:《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119-122页。
    ②李书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与实现路径》[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94-98页。
    ③尚春平:《金融危机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9期,第95-97页。
    ④邓鹏、何金泉、何慧琳:《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路径选择》[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5期,第42-45页。
    ⑤陈自庆:《把节能减排作为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J],《宁夏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第44-46页。
    ⑥秦成逊、周惠仙:《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3期,第68-72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①蒲晓晔、赵守国:《关于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的观点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32页。
    ②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
    ③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第4-16页。
    ④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
    ⑤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0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
    ①王梦奎:《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129页。
    ②[美]H.钱纳里,S.鲁滨逊,M.塞尔奎因著,吴琦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页。
    ①欧志文、蒋均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理念与时代内涵》[J],《消费导刊》2008年第2期,第209-211页。
    ①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②蒲晓晔,赵守国:《经济增长动力变迁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经济问题》,2011年,第1期,第46页。
    ①[美]H.钱纳里,S.鲁宾逊,M.赛尔奎著,吴奇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7-99页。
    ②1970年与1964年美元的换算因子为1.4,1970年与1982年美元的换算因子为2.6,取自钱纳里等人的研究结果;1982年与2004年美元的换算因子为1.62(根据中宏统计数据库(美国GDP平减指数)相关数据计算得来);2004年与2009年美元的换算因子为1.17(根据中宏统计数据库(美国GDP平减指数)相关数据计算得来);2004年与2010年美元的换算因子为1.22(根据中宏统计数据库(美国GDP平减指数)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③[美]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著,郭熙保,王松茂译:《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4页。
    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整理
    ②数据来源:相关年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世界人均GDP排名
    ③[德]约翰.冯.杜能著作,吴衡康译:《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0-124页。
    ④[德]阿尔弗雷德.韦伯著,李刚剑译:《工业区位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7-60页。
    ⑤R.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 N.80:190-207.
    ⑥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2页。
    ⑦何钟秀:《论国内技术的梯度转移》[J],《科研管理》,1983年第1期,第16-19页。
    ⑧夏禹龙,冯之浚:《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3年第2期,第32-34页。
    ①[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等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83页。
    ②[英]马尔萨斯著,厦门大学经济系翻译组译:《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87页。
    ③[英]大卫.李嘉图著,丰俊功译:《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页。
    ④[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1-75页。
    ①[英]罗伊.哈罗德著,黄范章译:《动态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35页。
    ②[美] E.多马著,郭家麟译:《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7-92页。
    ③[美]R.M.索罗著,平新乔译:《经济增长论文集》[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57-163页。
    ④Kenneth.Arrow.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155-173.
    ⑤Paul Romer.Incre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V94(5):1002-1037.
    ①Robert E.Lucas.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V22:3-42.
    ②[美]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著,郭熙保,王松茂译:《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③[美]霍利斯.B.钱纳里,艾伦.M.斯特劳特:《外援与经济发展》[A],参见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265-289页。
    ④[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A],参见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290-308页。
    ①[英]保罗.罗森斯坦—罗丹:《略论大推进理论》[A],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页。
    ②[美]R.讷克斯著,谨斋译:《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13-19页。
    ③[美]艾伯特.奥托.赫尔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3-109页。
    ④[美]阿瑟.刘易斯著,梁小民译:《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8-15页。
    ⑤W.A.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J].The Manchester School,1954,22(2):139-191.
    ⑥Robert E.Lucas.Life Earnings and Rual-Urban Migr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4,112:S29-S59.
    ⑦[美]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著,洪银兴等译:《增长与发展:演进的观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90页。
    ①Galenson,W. and H.Leibenstein.Investment Criteria,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Quan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5(8):17.
    ②H.钱纳里等著,吴奇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③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90-396页。
    ④Adelman I.,C.T.Moris.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Equa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387-407.
    ①戈特弗里德.哈伯勒:《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A],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508页。
    ②Anne O.Krueger.Liberalisation Attempts and Consequences [M].New York:NBER,1978:12-41.
    ③Jagdish N.Bhagwati,T.N.Srinivasan.Foreign Trade Regim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India[M]. New York:NBER,1975: 156-172.
    ④赫拉.明特:《国际贸易的“古典理论”》[A],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479-481页。
    ①I.M.D.Little, J.A.Mirrilees. Manual of Industrial Project Analysi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Paris:OECD Development Centre,1969,V(2):87.
    ②[美]奥利维尔.布兰查德著,钟笑寒译:《宏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①简新华等:《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①简新华等:《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②[德]卡尔.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
    ①[德]卡尔.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68-569页。
    ②[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4-30页。
    ①张曙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新论》[M],北京:经济科研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①蒲晓晔,赵守国:《经济增长动力变迁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2011年第1期,第48页。
    ②Wassily Leontief.National Income,Economic Structure,and Environmental Extemalities[J]. NBER Chapters C3622,1973: 570-571.
    ③[美]H.钱纳里等著,吴琦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51页。
    ①[美]H.钱纳里,莫尔塞斯.赛尔昆著,李小青等译:《发展的格局1950-1970》[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23-26页。
    ①[美]H.钱纳里等著,吴奇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351页。
    ①[美]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等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28-543页。
    ①Niall Ferguson, Moritz Schularick.Chimerica and the Global Market Boom[J].International Finance,2007,10(3):215-239.
    ②[美]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著,郭熙保,王松茂译:《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①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www.bea.gov)
    ②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www.bea.gov)
    ③Borbara M. Fraumeni,Sumige Okubo. R&D in US National Accounts[Z].BEA Working Paper,2004(8):7-8.
    ④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www.bea.gov)
    ⑤数据来源:[英]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等译:《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⑥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www.bea.gov)
    ⑦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www.bea.gov)
    ①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网站(www.bls.gov)数据资料整理
    ②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网站(www.bls.gov)数据资料整理
    ③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网站(www.bls.gov)
    ④[美]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著,郭熙保,王松茂译:《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⑤[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页。
    ①Harris, Seymour E., eds.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M], New York:McGraw-Hill,1961:87.
    ①Scott C.Bradford, Donald R.Davis, David E.Weinstein, Kazushige shimpo.The Heckscher-Ohlin-Vanek Model of Trade:Why Does It Fail?When Does It Work?[J].NBER Working Paper 5625,1996(6):3-7.
    ②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Z].BIS 75th Annual Report 2005.
    ①数据来源:日本内阁府经济社会综合研究所国民经济统计数据
    ②数据来源:日本内阁府经济社会综合研究所国民经济统计数据
    ③数据来源:日本内阁府经济社会综合研究所国民经济统计数据
    ④杨栋梁:《日本近现代经济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326-327页。
    ①数据来源:日本内阁府经济社会综合研究所国民经济统计数据
    ②崔岩:《日本的经济赶超》[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第35-36页。
    ③资料来源:Japan Statistical Yearbook 1975,2001,Statistics bureau,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on Agency, Government of Japan.
    ①杨栋梁:《日本近现代经济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323页。
    ②杨栋梁:《日本近现代经济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324-335页。
    ③数据来源:日本内阁府经济社会综合研究所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整理
    ①[美]沃尔特.罗斯托:《富国与穷国——回顾过去,展望未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16页。
    ①Robert M.Solow.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V70(1): 66-68.
    ②[美]H·钱纳里、S·鲁滨逊、M·塞尔奎因著,吴琦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78页。
    ③H.B.Chenery, H.Elkington and C.Sims.A Uniform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Pattern, Harva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Economic Development Report,1970:148(Cambridge,Mass).
    ①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②[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4-30页。
    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数据整理
    ②Fritz Machlup.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National Income Multiplier[M].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0:67-78.
    ③数据来源:根据相关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④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整理
    ①[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9-100页。
    ②James Stemble Duesenberry.Income,Saving and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9:45-51.
    ③Milton Friedman. 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M].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7:220-224.
    ④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整理
    ①[美]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530-543。
    ①李群、王家新、姜德波:《中心城市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J],《财贸经济》2001年第6期第71-72页。
    ②数据来源:《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
    ③由于1993年前未统计上海固定资产价格指数,1978-1992年的数据采用上海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折算
    ①Jhon H.Dunning.Explaining the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Position of Countries Towards Adynamic and Development Approach[J].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981,117:30-64.
    ①成思危:《中国经济形势与房地产》[J],《魅力中国》,2007年第4期第32页。
    ①迟福林、傅治平著:《转型中国——中国未来发展大走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5页。
    [1][英]马尔萨斯著,厦门大学经济系翻译组译:《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57-306页。
    [2][美]R.讷克斯著,谨斋译:《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13-19页,第27-31页。
    [3][美]E.多马著,郭家麟译:《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7-92页。
    [4][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93-230页。
    [5][美]阿瑟.刘易斯著,梁小民译:《增长与波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6-52页,第324-357页。
    [6][美]迈耶.西尔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0-250页。
    [7][美]艾伯特.奥托.赫尔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7-56页,第73-109页。
    [8][美]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赛尔昆著,李新华等译:《发展的型式1950-1970)),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1-30页
    [9][美]阿瑟.刘易斯著,梁小民译:《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8-15页。
    [10][美]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赛尔昆著,李小青等译:《发展的格局1950-1970))[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0页。
    [11][美]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富国与穷国—回顾过去,展望未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16页。
    [12][美]R.M.索罗著,平新乔译:《经济增长论文集》[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57-163页。
    [13][美]霍利斯.钱纳里著,朱东海等译:《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5-65页,第182-188页。
    [14][英]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8页。
    [15][美]阿瑟.刘易斯著,梁小民译:《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27页,第283-411页。
    [16][美]H.钱纳里,S.鲁滨逊,M.塞尔奎因著,吴琦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110页,第309-351页。
    [17][德]约翰.冯.杜能著作,吴衡康译:《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0-124页。
    [18][德]阿尔弗雷德.韦伯著,李刚剑译:《工业区位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7-60页。
    [19][英]保罗.罗森斯坦.罗丹:《略论大推进理论》[A],参见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237页。
    [20][美]霍利斯.B.钱纳里,艾伦.M.斯特劳特:《外援与经济发展》[A],参见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265-289页。
    [21]王琥生、赵军山:《战后日本社会经济统计》[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59-61页;
    [22][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A],参见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290-308页。
    [23]赫拉.明特:《国际贸易的“古典理论”》[A],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468-491页。
    [24][美]戈特弗里德.哈伯勒:《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A],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507-542页。
    [25][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4-30页,第31-75页,第98-112页,第320-324页。
    [26][美]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著,郭熙保,王松茂译:《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4页,第44-69页,第70-86页。
    [27][美]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等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28-543页。
    [28][澳]杨小凯,黄有光:《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162页,第317-329页。
    [29][澳]杨小凯:《经济学新古典与新古典框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90-396页,第413-425页。
    [30]刘志彪:《经济结构优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280页。
    [31][英]罗伊.哈罗德著,黄范章译:《动态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35页。
    [32][英]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等译:《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199页,第277页;
    [33][美]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著,洪银兴等译:《增长与发展:演进的观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85-280页,第285-371页。
    [34]王梦奎:《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129页。
    [35][德]卡尔.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237页,第568-569页。
    [36][美]奥利维尔.布兰查德著,钟笑寒译:《宏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37][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页。
    [38][美]德怀特.H.波金斯等著,黄卫平等译:《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7-526。
    [39]厉无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70-210页。
    [40]吴敬琏:《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版,第49-64页,第129-141页。
    [41][以]E.赫尔普曼著,王世华等译:《经济增长的秘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57页。
    [42][美]斯坦利.L.恩格尔曼著,王珏译:《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二卷):漫长的19世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43][美]罗伯特.J.希勒著,李心丹等译:《非理性繁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6页。
    [44][法]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30页。
    [45]吴敬琏,樊纲等:《中国经济50人看三十年:回顾与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43-51页,第255-262页
    [46][日]南亮进:《经济发展的转折点:日本经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15页,第79-98页。
    [47][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等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81-191页,第253-262页。
    [48]崔岩:《日本的经济赶超》[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15-26页,第35-36页,79-91页。
    [49][英]大卫.李嘉图著,丰俊功译:《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97-119页,第127-140页。
    [50]简新华等:《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3页。
    [51]张曙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新论》[M],北京:经济科研出版社,2009年版第6-18页。
    [52][美]巴里.诺顿著,安佳译:《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137页,第339-355页。
    [53]杨栋梁:《日本近现代经济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323页,第326-327页,第328-335页。
    [54]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第3-15页。
    [55]辛玲,王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0年第9期,第38-42页。
    [56]李群,王家新,姜德波:《中心城市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J],《财贸经济》2001年第6期,第71-76页。
    [57]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卷,第2期,第269-280页。
    [58]景跃军:《美国、日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较及启示》[J],《人口学刊》2004年第2期,第8-12页。
    [59]马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J],《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第4-11页。
    [60]张卓元:《深化改革.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05第11期,第4-9页。
    [61]刘世锦:《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我们需要转变什么?》[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1期,第5-10页。
    [62]刘诗白:《推进我国科技进步体制和体制创新》[J],《经济学家》,2006年第1期,第5-11页。
    [63]刘世锦:《关于我国增长模式转型的若干问题》[J],《管理世界》2006年第2期,第1-9页。
    [64]程选:《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和路径》[J],《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2期,第36-37页。
    [65]高峰:《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演变的研究及其现实意义》[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3期,第113-116页。
    [66]邓彦:《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11-15页。
    [67]白萍,龚新蜀:《加快转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市场结构选择与实现途径》[J],《经济师》2006年第5期,第134-135页。
    [68]贺铿:《中国投资、消费比例与经济发展政策》[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第3-10页。
    [69]王宏淼:《西方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演变及对当今的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第6期,第30-36页。
    [70]顾海兵,石红艳:《资金价格水平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6期,第45-46页。
    [71]杜传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问题是转变政府职能》[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6期,第148-152页。
    [72]宋利格,陈迅:《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J],《经济纵横》2006年第7期,第113-114页。
    [73]詹漫丽,孙丽玲:《扩大消费——中国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J],《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8期,第11-12页。
    [74]许斌:《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合理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10期,第242-243页。
    [75]张卓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政府改革是关键》[J],《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第10朋,第37-38页。
    [76]刘世锦:《如何理解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J],《河北企业》2006年第11期,第4-7页。
    [77]顾海兵:《近十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定性与量化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2期,第26-31页。
    [78]邱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初探》[J],《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第62-63页。
    [79]赵伟,徐玲:《陕西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14-18页。
    [80]谢琦:《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型与体制创新》[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2期,第122-125页。
    [81]卫兴华,孙咏梅:《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3期,第2-5页。
    [82]丁兆庆:《经济增长投资依存度与消费需求原动力问题探讨》[J],《岭南学刊》,2007年第3期,第89-92页。
    [83]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向消费拉动为主的转变》[J],《统计研究》2007年第3期,第3-12页。
    [84]卢万青:《浅析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J],《商业研究》2007年第4期,第118-119页。
    [85]姜维久:《日本能源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的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第96-99页。
    [86]曹华:《改善投资、消费、出口的比例关系促进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5期,第8-11页。
    [87]刘晓霞,周庄:《基于协整分析的我国经济增长、消费和投资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2007年第5期,第12-14页。
    [88]秦宪文:《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山东经济》2007年第6期,第13-14页。
    [89][美]斯蒂格利茨:《中国新经济增长的制度模式》[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23-26页。
    [90]林跃勤:《经济转型: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7期,第19-23页。
    [91]赵云旗:《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探讨》[J],《财政研究》2007年第10期,第59-62页。
    [92]张高旗,郝坤安:《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11期,第16-18页。
    [93]刘庆宝,未良莉:《我国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7年第12期,第257-258页。
    [94]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J],《求是》2007年第18期,第6-8页。
    [95]阎坤,于树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及影响因素的国际经验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08年第1期,第8-12页。
    [96]王宇新,王立平:《中国投资、消费、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EBA模型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年第1期,第38-41页。
    [97]王一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J],《理论视野》2008年第1期,第25-28页。
    [98]肖元真,陈美华,李秀范:《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企业与文化》2008年第1期,第17-20页。
    [99]方建中、周建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向与路径视角的考察》[J],《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第76-81页。
    [100]姜作培,陈峰燕:《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大问题》[J],《中州学刊》2008年第1期,第24-27页。
    [101]常修泽:《中国发展模式论纲》[J],《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期,第1-10页。
    [102]贾韫:《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J],《甘肃农业》2008年第2期,第14-15页。
    [103]吕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J],《经济界》2008年第2期,第10-12页。
    [104]欧志文,蒋均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理念与时代内涵》[J],《消费导刊》2008年第2期,第209-211页。
    [105]陈自庆:《把节能减排作为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J],《宁夏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第44-46页。
    [106]张哲,杨绍安:《关于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若干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66-69页
    [107]秦成逊、周惠仙:《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3期,第68-72页。
    [108]吕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J],《前线》2008年第3期,第10-12页。
    [109]安洪:《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第5-6页。
    [110]高峰:《国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3期,第113-116页。
    [111]阎坤,于树一:《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分析:各国实践及经验》[J],《涉外税务》2008年第3期,第8-12页。
    [112]何雄浪,杨继瑞:《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35-41页。
    [113]邓鹏,何金泉,何慧琳:《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路径选择》[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5期,第42-45页。
    [114]代戈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的指标体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6期,第358-359页。
    [115]杨玉霞,邢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及实现机制》[J],《学理论》2008年第6期,第15-18页。
    [116]许红琳:《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J],《发展研究》,2008年第9期,第78-80页。
    [117]李范婷,陈怡:《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过程中的政府干预模式及其启示——以日本和德国为例》[J],《价值工程》2008年第10期,第141-143页。
    [118]郑少贞:《构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程度的指标体系》[J],《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11期,第215-216页。
    [119]裴平,曹源芳:《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第1-5页。
    [120]陈柱兵:《准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24期,第13页。
    [121]白宏博:《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途径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90-91页。
    [122]方竹正:《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第1期,第26-30页。
    [123]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第4-16页。
    [124]钟春洋,庄惠明:《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演进与性质》[J],《科学经济社会》2009年第1期,第37-42页。
    [125]张鹏,陶秀玲:《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15-18页。
    [126]王丽:《印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J],《南亚研究季刊》2009年第3期,第32-37页。
    [127]唐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述评》[J],《经济纵横》2009年第3期,第118-122页。
    [128]李宏:《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119-122页。
    [129]毛中根:《经济增长方式取向:四个国家比较与中国的定位》[J],《改革》2009年第4期,第61-66页。
    [130]沈利生:《“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评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第139-151页。
    [131]李春顶:《出口与经济增长:中国三十年经验实证(1978-2008)》[J],《财经科学》2009年第5期,第117-123页。
    [132]李书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与实现路径》[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94-98页。
    [133]王军:《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09年第9期,第54-59页。
    [134]王定祥,李伶俐,冉光和:《金融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第39-51页。
    [135]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第4-20页:
    [136]尚春平:《金融危机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9期,第95-97页。
    [137]蒲晓晔、赵守国:《关于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的观点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30-33页。
    [138]杨冬梅、徐开金:《试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均衡》[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73-76页。
    [139]柯健:《后危机时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5-10页。
    [140]马建堂:《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问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4-9页。
    [141]蒲晓哗,赵守国:《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结构分析》[J],《经济问题》2010年第4期,第39-45页。
    [142]张卓元:《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在哪里》[J],《经济纵横》2010年第6期,第11-12页。
    [143]王海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J],《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第6期,第17-20页。
    [144]蒋志华,李庆子,李瑞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相关范畴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6期,第11-12页。
    [145]蒲晓晔,赵守国:《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J],《求索》2010年第8期,第1-4页。
    [146]蒲晓晔,赵守国:《经济增长动力变迁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2011年第1期,第46-50页。
    [147]Adelman I.,C.T.Moris.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Equa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387-407.
    [148]Aizenman, Joshua,Brian Pinto, Artur Radziwill.Sources for Financing Domestic Capital-Is Foreign Saving a Viable Option for Devdloping Countries?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7,V119(2):613-646.
    [149]Anne O.Krueger.Liberalisation Attempts and Consequences [M].New York:NBER, 1978:12-41.
    [150]Attanasio.O.P.N.Pavoni.Risk Sharing in Private Information Models with Asset Accumulation:Explaining the Excess Smoothness of Consuption[J]. NBER Working Paper 12994,2007(3):23-30.
    [151]Bahl,Roy, and Jorge Martinez-Vazquez.Fiscal federalism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J].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Studies Program Working Paper3, 2003(4):3-13.
    [152]Banks,James,Richard Blundell,Agar Brugiavini.Risk Pooling,Precautionary Saving and Consumption Growth[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1,68(4):757-779.
    [153]Barry Eichengreen,Yeongseop Rhee.The Impact of China on the Exports of Other Asian Countries[J]. NBER Working Paper 10768,2004(9):1-28.
    [154]Barry Eichengreen,Mariko Hatase.Can a Rapidly-growing Export-oriented Economy Smoothly Exit an Exchange Rate Peg?Lessons for China from Japan's High-growth Era[J]. NBER Working Paper 11625,2005(9):8-34.
    [155]Blanchard,Olivier J.,Francesco Giavazzi.Rebalancing growth in China:A Three-handed approach[J].China and the World Economy,2006,V14(4):1-20.
    [156]Blanchard,Olivier J..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in Rich Countries[J].IMF Staff Paper,2007,V54(2):191-219.
    [157]Bosworth,Barry,Susan M.Collins.Accounting for Growth:Comparing China and India[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8,V22(1):45-66.
    [158]Caraten A.Holz.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78-2025:WhatWe Know Today About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omorrow[J].World Development,2008,V36(10):1665-1691.
    [159]Chamon,Marcos,Eswar Prasad.Why Are Saving Rates of Urban Households in China Rising[J].NBER Working Paper14546,2009(5):4-21.
    [160]Chinn,Menzie D.,Eswar Prasad.Medium-Term Determinants of Current Accounts in Industrial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3(59):47-76.
    [161]Chong-En Bai,Chang-Tai Hsieh,Yingyi Qian.The Return to Capital in China[J].NBER Working Paper 12755,2006(12):4-21.
    [162]Costas Meghir,Luigi Pistaferri.Earnings,Consumption and Lifecycle Choices[J].NBER Working Paper 15914,2010(4):15-36.
    [163]Dani Rodrik.What's So Special About China's Exports?[J]. NBER Working Paper 11947, 2006(1):1-25.
    [164]Eswar S.Prasad.Rebalancing Growth in Asia[J].NBER Working Paper15169.2009(7):5-31.
    [165]Garnaut Ross,Ligang Song.eds.China's Thir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the Rise of the Private Economy[M].London:RoutledgeCurzon,2004:163-182.
    [166]Gordon H.Hanson,Raymond Robertson.China and the Manufacturing Exports of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J]. NBER Working Paper 14497,2008(11):1-18.
    [167]H.B.Chenery,H.Elkington,C.Sims.A Uniform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Pattern[J]. Economic Development Report,1970:148.
    [168]Jagdish N.Bhagwati,T.N.Srinivasan.ForeignTrade Regim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ia[M]. New York:NBER,1975:156-172.
    [169]James J.Heckman,Lance J.Lochner,Petra E.Todd.Earnings Functions and Rates of Return[J].Journal of Human Capital,2008(2):1-31.
    [170]James Stemble Duesenberry.Income,Saving and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M].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9:45-51.
    [171]Jhon H.Dunning.Explaining the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Position of Countries Towards Adynamic and Development Approach[J].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981,117:30-64.
    [172]JinghaiZheng, Arne Bigsten and Angang Hu.Can China's Growth be Sustained? A Productivity Perspective [J].World Development,2009,V37(4):874-888.
    [173]John Whalley,Xian Xin.China's FDI and Non-FDI Economies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Future High Chinese Growth[J]. NBER Working Paper 12249,2006(5):3-20.
    [174]Joshua Lewer. Does Trade Composition Influence Economic Growth? Time Series Evidence for 28OEC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Economic Development,2003,12 (1):39-96.
    [175]Kenneth.Arrow.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155-173.
    [176]Klaus Hubacek, Dabo Guan, Anamika Barua.Changing Lifestyles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Scenario Analysis for China and India[J].Futures, 2007(39):1084-1096.
    [177]Kris James Mitchener.Se Yan.Globalization,Trade&Wages:What Does History tell Us About Cina?[J].NBER Working Paper15679.2010(1):5-28.
    [178]Milton Friedman.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M].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7:220-224.
    [179]Niall Ferguson, Moritz Schularick.Chimerica and the Global Market Boom [J].International Finance,2007,V10(3):215-239.
    [180]Paul Krugman,Jagdish N.Bhagwati.Import Competition and Respon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197-220.
    [181]Paul Romer.Incre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V94(5):1002-1037.
    [182]Paul Romer.Human Capital and Growth:Theory and Evdence[J].NBER Working Paper 3173,1989(11):7-22.
    [183]Paul Romer.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V98(5):71-102.
    [184]Paul Romer.The Origins of Endogenous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4,V8(1):3-22.
    [185]Scott.C.Bradford,Donald.R.Davis,David.E.Weinstein, Kazushige shimpo.The Heckscher-Ohlin-Vanek Model of Trade:Why Does It Fail?When Does It Work?[J]. NBER Working Paper 5625,1996(6):3-7.
    [186]Stanley Fischer,Ratna Sahay.The transtion economies after ten years[J]. NBER Working Paper 7664,2000(4):1-40.
    [187]Sylvie Demurger,Jeffrey D.Sachs,Wing Thye Woo,Shuming Bao,Gene Chang,Andrew Mellinger. Geography Economic polic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J].NBER Working Paper 8897,2002(4):8-37.
    [188]Raymond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N.80:190-207.
    [189]Robert E.Lucas.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V22(1):3-42.
    [190]Robert E.Lucas.Life Earnings and Rual-Urban Migr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4,112:S29-S59.
    [191]Robert E.Lucas.Ideas and Growth[J].NBER Working Paper 14133,2008(6):5-20.
    [192]Robert J.Barro.Economic Growth East Before And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J].NBER Working Paper 8330,2001(6):3-16.
    [193]Robert M.Solow.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V70(1):65-94.
    [194]Robert M.Solow.Growth Theory and After[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78):307-317.
    [195]Robert W.Fogel.Why China Is Likely To Achieve Its Growth Objectives[J]. NBER Working Paper 12122,2006(3):6-26.
    [196]Robert W.Fogel.The Impact of the Asian Miracle 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 NBER Working Paper 14967,2009(5):8-39.
    [197]Robert W.Fogel.Further Comments on the Impact of the Asian Miracle 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NBER Working Paper 15721,2010(2):2-9.
    [198]Tullio Jappelli,Luigi Pistaferri.The Consumption Response to Income Changes[J]. NBER Working Paper 15739,2010(2):30-48.
    [199]Wassily Leontief.National Income,Economic Structure,and 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 [J].NBER Chapters C3622,1973:565-576.
    [200]William.A.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J].The Manchester School,1954,22(2):139-191.
    [201]Zongguo Wen, Jining Chen.A Cost-benefit Analysis for th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Ecological Economics,2008(65):35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