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媒介对人类幸福的建构与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精神需求表现更为复杂。本论文基于中国梦实现的宏观视野、中国社会现实及媒介现状的研究,根据传播学学科发展的背景以及中国梦实现的社会现实需求出发,提出媒介幸福感的研究路径及方向:媒介学的研究也应满足人类精神需要。
     本文首先从社会转型期所提出的中国梦这一时代背景出发,提出了媒介幸福感是心理能量的理论想象,围绕媒介幸福感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探讨,旨在深入探索媒介对受众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其次,根据传播学和心理学相关的认知及需要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媒介对受众幸福感影响的心理机制,并从正反两个层面来探索“媒介—主观幸福感”与“媒介—消极情绪体验”的形成转化模型,重点从媒介养心的视野提出媒介对幸福感的培育途径及具体措施。再次,探讨了受众在社会转型期对幸福感的工具性、利益性及自我保护性寻求,并建立媒介幸福感的干预要素,及时预警可能由媒介所引发的怨恨等负面情绪并进行干预。最后,在社会和谐大视野下,针对流动儿童、新生代农民工两类社会弱势群体进行量化及质性研究。传播学的研究不仅关照人类幸福的梦想,更应关注特殊群体,关怀弱势个体,并面向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
     从整体看,论文重点论述媒介对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寻求途径及干预策略,并在论述时列举了相应媒介对幸福感影响因素的问题,尽管这些媒介现象有一定的随机性,但作为外化呈现,依然能从中发现媒介对人类幸福感的促进所发挥的作用。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以受众的认知和需要为出发点,研究媒介对受众幸福感影响的心理机制;二是在社会和谐的基础上,分析了媒介幸福感的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揭示了相关要素的复杂的联系和内在动力;三是为促进人类的幸福感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四是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幸福感的复杂性,注意媒介幸福感的文化偏向及其脑机制,在研究方法上要更多采用实证研究等方面。
In an Era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public are much more complex. This paper stems from the bases of the macro-view of the theories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and the research into the Chinese social realit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edia, also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s and the social requirement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we will put forward the path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research into Media Happiness:The research of media should meet the needs of the human spirit.
     This paper firstly reviews the theory of the Chinese Dream suggested by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ory and thus put forward the theory that Media Happiness is the theoretical imagination of psychological energy. We also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s and extensions of Media Happiness aiming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edia on audience happiness.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cognitive and needs 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and psych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pertaining to the effects of Media on an audience's sense of happiness, and also explores bo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namely:"the media,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the media,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to from a model that emphasizes the view that media nourishes the heart, and then we propose the steps and methods to foster the sense of happiness. Thirdly,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how to the audience, in the midst of the social transition era, happiness is but an instrumental, interest-seeking and self-protection need for the viewer, and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on systems of the media happiness for early warning of possible resentment and negative feelings caused by the media and taking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intervene in the situation.
     Finally, under the view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e two socially vulnerable groups (including the floating children,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re discussed both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dream of human happiness, it should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pecial groups in society, give more care to the vulnerable groups and also attempt to tackle all kinds of practical problems.
     On the whole,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factors of media affecting the human happiness and seeks to find the method and strategies for necessary intervention. This paper also attempts to list the challenges caused by media that stand in the face of human happiness. Although these media aspects have a certain sense of randomness, we can still find that Media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achieving human happiness as an external representation.
     To sum up, this thesi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spects:One: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media on human happiness,taking the cognition and needs theory as a starting point; Two: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elements of ecosystem on media happiness and reveals the complex connection and inherent power factor in the founda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Three:this thesis provides stro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promote the human well-being; Four:future research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mplexity of happiness and cultural bias and the brain mechanism of media happiness should be discussed and more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should be used in the study.
引文
① 徐维东:《内隐幸福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第3-4页。
    ① 苗元江、赵姗:《从社会幸福感到积极心理健康模型—Keyes介评》,《心理研究》2009年第2期,第13-16页。
    ② Ryff,C. D., Singer, B. H.&Love,G.D.(2004).Positive health:connecting well-being with biology.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iological Sciences.359(1449).pp.1383-1394.
    ③ Diener E,Suh E M,Lucas R E,et al.(1999). 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Psychological Bulletin.125(2).pp.276-302.
    ① Keyes C L M. (1998).Social well-being.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61(2).pp.121-140.
    ② [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构建快乐幸福的人生》,徐红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版。
    ① [美]海特:《象与骑象人》,李静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320-321页。
    ① W. Shramm, J. Lyle & W. B. Parker. (1961). What a Child Uses Television For. Television in the Lives of Our Children.Stanford. California.转引自卜卫:《关于儿童媒介需要的研究——以电视、书籍、电子游戏机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3期,第13-14页。
    ②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324页。
    ③ Greenberg, Bradley S.. (1973). Gratifications and Motivations of Television Viewing for British Children. Thi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 in Montreal, Canada.
    ④ Gary W. Selnow. (1984). Playing Videogames:The Electronic Friend.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34(2).pp. 148-156.
    ⑤ 原文对action的解释为When I play video arcade games it lets me do things rather than just watch others do things.Playing videogames gives me something to do when I haven't anything else to do,此处理解为消磨时间。
    ⑥ Se-Wen Sun and James Lull.(1986).The Adolescent Audience for Music Videos and Why They Watch.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36(1).pp.115-125.
    ⑦ Alan M. Rubin.(1994). Media Uses and Effects:A Uses-and-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 Bryant, Jennings (Ed). Zillmann, Dolf (Ed), (1994). Media effects: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LEA's communication series., (pp. 417-436). Hillsdale, NJ, England: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① 卜卫:《关于儿童媒介需要的研究——以电视、书籍、电子游戏机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3期,第13-24页。
    ② Suphan, A, Feuls, M,Fieseler, C. (2012).Social Media's Potential in Improving the Mental Well-Being of the Unemployed. Thi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ll-Being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 Turku, Finland.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Vol.313, pp.10-28.
    ③ Hsiu-Chia Ko. Feng-Yang Kuo (2009).Can Blogging Enhance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ough Self-Disclosur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12(1).pp.75-79.
    ④ Conference Papers.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cculturation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East Asian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2011 Annual Meeting, ppl-32.
    ① Mcdanie,Brandon.(2012).New Mothers and Media Use:Associations Between Blogging, Social Networking, and Maternal Well-Being. Maternal & Child Health Journal.16(7).pp.1509-1517.
    ② Schiffrin, H, Edelman, A, Falkenstern, M, Stewart, C. (2010).The Associations among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13(3),
    pp.299-306.
    ③ Patti M. Valkenburg, Jochen Peter. (2007).Online Communication and Adolescent Well-Being:Testing the Stimulation Versus the Displacement Hypothesi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2(4), pp. 1169-1182.
    ④ Jane D. Brown, Piotr S. (2011).Bobkowsk. Older and Newer Media:Patterns of Use and Effects on Adolescents' Health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21(1) pp.95-113.
    ⑤ Peter, Jochen.(2007).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Well-Being:Identifying Some Underlying Mechanisms..Images.Media Psychology.9(1).pp.43-58.
    ① Meadows,et.al.(2011).Community broadcasting and mental health:The role of local radio and television in enhancing emotional and social well-being. Radio Journal: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Broadcast & Audio Media.9 (2).pp.89-106.
    ② 金兼斌、谭晓、熊澄宇:《媒介使用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新闻与传播评论》2005年,第90-96页。
    ② 姚君喜:《大众传媒与社会公众的幸福感》,《当代传播》2006年第4期,第10-13页。
    ④ 韦路:《媒介能使我们感到更幸福吗——媒介与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 《当代传播》2010年第4期,第17页。
    ① 郑恩,龚瑶:《新媒体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深度访谈的质化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期,第56-64页。
    ② [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③韦路:《媒介能使我们感到更幸福吗——媒介与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 《当代传播》2010年第4期,第16-18页。
    ④ 廖卫民,钱毓英:《民生新闻传播与社会幸福感评估_基于浙江省媒体语料库的实证分析》,《当代传播》2012年第3期,第21-25页。
    ① 金兼斌、谭晓、熊澄宇:《媒介使用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新闻与传播评论》2005年,第90-96页。
    ② Smedema, SM, McKenzie, AR. (2010).The relationship among frequency and type of internet us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nse of well-being in individual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32. (4).pp.317-325.
    ③ Luigino Bruni, Luca Stanca. (2006).Income Aspirations, Television and Happiness:Evidence from the World Values Survey.Kyklos.59(2), pp.209-225.
    ④ Kraut,R.,Lundmark,V.,Patterson,M.et.al(1998).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53(9). pp.1017-1031.
    ⑤ Maurice Vergeer, Ben Pelzer.(2009).Consequences of media and Internet use for offline and online network capital and well-being. A causal model approach.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59(1). pp. 189-210.
    ② 张平湖:《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4第1期,第121-122页。
    ① R Pea, C Nass.et al. (2012).Media Use,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Media Multitasking, and Social Well-Being Among 8-to 12-Year-Old Girl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48(2). pp.327-336.
    ② 钟霓译:《五感的时代》,台北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2007年编,第Ⅲ-Ⅵ页。
    ③ 钟霓译:《五感的时代》,台北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2007年编,第Ⅶ-Ⅸ页。
    ④ 孙五三:《交往行为与观念现代化》,《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2期,第16-24页。
    ⑤ 辛路:《当代国人幸福感塑造与大众媒介》,《理论界》2011年第6期,第154-155页。
    ⑥ 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① 庾月娥、杨元龙:《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上聊天的体现》,《当代传播》2007年第3期,第94-96页。
    ① 倪丽娟:《于淑丽.档案学研究热点分析—基于2004—2008年<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论文关键词的词频分析》,《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1期,第19-22页。
    ②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① 王世朝:《幸福论:关于人·人生·人性的哲学笔记》,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① 孙英:《幸福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② 王世朝:《幸福论:关于人·人生·人性的哲学笔记》,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38页。
    ① 李大同:《冰点故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① 韦路:《媒介能使我们感到更幸福吗——媒介与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当代传播》2010年第4期,第16-18页。
    ① 韦路:《媒介能使我们感到更幸福吗——媒介与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当代传播》2010年第4期,第16页。
    ② [奥地利]弗洛伊德:《梦的解析》,青闰译,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10年版,第136-153页。
    ① 邵培仁:《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35-144页。
    ② 本刊记者:《解读“中国梦”》,《国际人才交流》2013年第1期,第24-27页。
    ① 王世朝:《幸福论:关于人·人生·人性的哲学笔记》,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自序,第6页。
    ② Gregg Easterbrook (2003).The Progress Paradox:How Life Gets Better while People Feel Worse.New York: Random House.
    ② 肖峰:《技术、人文与幸福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134页。
    ① 吕耀怀、刘爱龙:《失范、越轨与失序》,《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24页。
    ② Atkin,C,K.(1972). Anticipated communication and mass media information-seeking.Public opinion Quarterly.36(2).pp.188-199.
    ③ Bogart,L.(1965).The mass media and the blue collar worker. In Bennet, A.and Gomberg,W.(eds) Blue-collar World:Studies of the American Worker, 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NJ.
    ② 安晓强、陆运清、崔占玲、田黛、刘静蓉:《新闻关注度和新闻偏好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21卷第6期,第913-916页。
    ① 雷蔚真:《信息传播技术采纳在北京外来农民工城市融合过程中的作用探析》,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2期,第91-96页。
    ① [英]格雷:《人类幸福论》,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1页、58页、69页。
    ① 邵培仁等:《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① 谢新洲:《“媒介依赖”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218-219页。
    ② 罗以澄、吕尚彬:《中国社会转型下的传媒环境与传媒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5-56页。
    ① 赵金、邵培仁:《重建和谐统一的“媒介身份”》,《青年记者》2006年第13期,第36-38页。
    ② 陈力丹:《论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电视研究》2005年第6期,第4-6页。
    ① 戴元光,赵为学:《大众传媒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6期,第33-34页。
    ② 赵路平、王新杰:《和谐社会中的媒体角色的建构》, 《传媒观察》2005年第4期,第30-31页。
    ③ 郑保卫、朱颖:《新闻媒介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角色定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8期,第237页。
    ④ 刘保全:《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青年记者》2005年第9期,第10-11页。
    ⑤ 罗以澄,詹绪武:《新闻传媒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当代传播》2006年第1期,第4-8页。
    ⑥ Mundorf N, Meyer S, Schulze E,& Zoche P.(1994). Famil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and the quality of life: German research findings.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11(2):pp.137-146转移自韦路:《媒介能使我们感到更幸福吗——媒介与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当代传播》2010年第4期,第17页。
    ⑦ [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9-18页。
    ⑧ 王治河: 《福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① [美]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娱、裘志康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87页。
    ② Rothmanj.(1995),Practice with highly vulnerable client:case management and community-based service.New Jersey:prentice hall.pp.3-4.
    ③ 朱虹:《中国梦,民族梦,每个人的梦》《世界文化》2013年第8期,第4-7页。
    ④ 汪辉、郑磊:《获得幸福感诀窍:敬、静、净——访方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郑州日报2011年4月5日,第003版。
    ⑤ [美]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5页。
    ① 娄艳雪:《<开学第一课>“幸福”意义的建构》,[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第25页。
    ① 韦路:《媒介能使我们感到更幸福吗——媒介与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当代传播》2010年第4期,第16页。
    ① 王世朝:《幸福论:关于人·人生·人性的哲学笔记》,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9页。
    ①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0-94页。
    ② 王世朝:《幸福论:关于人·人生·人性的哲学笔记》,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242页。
    ① Ryan R M, Deci E L.(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55(1):pp.68-78.
    ② 张陆、佐斌:《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15卷第1期,第136页。
    ③ [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构建快乐幸福的人生》,徐红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④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87页.
    ① 王洪明:《整合的调节--缓冲模型:一种新的主观幸福感理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第17卷第12期,第817-819页。
    ①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编:《新媒体激变——广告‘2.0时代’的新媒体真相》,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① aumeister R F, Bratslav S K, Muraven M, Tice.D M. (1998). Ego Depletion: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4(5).pp.1252-1265.
    ① 朱建军:《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向对话技术》,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① 王庆:《基于微博特性的情感营销分析》, 《现代传播》2011年第7期,第139页。
    ① 崔莉:《浅议电视情感传播的双重功能》, 《现代传播》2012年第9期,第155页。
    ① 范愉:《社会转型与公众精神需求——谈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功能与规范》,《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第82-84页。
    ② 张冬林:《北京电视台“幸福绽放”新闻行动启示录》,《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7期,第11-13页。
    ③ 周晓虹:《江苏广电“幸福”定位的社会意义》,《视听界》2011年3期,第31-32页。
    ① 刘渊,仲呈祥:《“幸福剧”的现实意义解读——以《老大的幸福》、《幸福来敲门》为例》,《现代视听》2011年第8期,第45-48页。
    ②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168页。
    ③ 马楠楠:《快感的满足与释放——类型片审美心理机制透析》,《电影评价》2006年第23期,第23-24页。
    ④ 吕洋:《情感谈话节目的心理疏导》,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0期,第47页。
    ① 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0-65页。
    ② 庄曦:《流动儿童媒介接触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51页。
    ③ 郑恩、龚瑶:《新媒体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深度访谈的质化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56-64页。
    ④ Lu L., Gilmour R., Kao S.F.,Weng T.(2001).Two Ways to Achieve Happiness:When the East Meets the West.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30:pp.1161-1174.
    ④ 李焰、赵君:《幸福感研究概述》,《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22页。
    ⑥ Tett,R.P.,& Burnett,D.D.(2003)A personality trait-based interactionist model of job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88(3),pp.500-517.
    ① Deci,E.L.,&Ryan, R. M. (2000).The "what" and "why"of goal pursuits: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Psychological Inquiry,11(4),pp.227-268.
    ① [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绪论》,杜力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341页。
    ② 王怀春:《从“替代性满足”看个体对大众传媒的精神性依赖》,《三峡论坛》2010年第4期,第126-129页。
    ③ 沙赫特的情绪产生实验http://yingyu.100xuexi.com/view/specdata/20111011/6a2fea8b-8233-4744-9138-91ae816e9128.html,浏览时间2014-1-16
    ① 安晓强、陆运清、崔占玲、田黛、刘静蓉:《新闻关注度和新闻偏好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21卷第6期,第913-916页。
    ② 曾一果,潘阳,《大众传媒与“新农村”的文化重建——对江苏省灌南县李集乡张庄村的社会调查》,《新闻大学》2009年第2期,第74-78页;刘锐, 《电视对西部农村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恩施州石栏村的民族志调查》,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1期,第89-99页。
    ③ 张铮,周明洁, 《媒介使用与中国农村居民的现代性——对湖南浏阳农村的实证研究》, 《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5期,第61页。
    ④ 陆晔:《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验》, 《新闻大学》2010年第2期,第14页。
    ⑤ 周葆华,《新媒体使用与主观阶层认同:理论阐释与实证检验》,《新闻大学》2010年第2期,第29页。
    ⑥ 孙纬,《中国“新民权运动”中的媒介“社会动员”——以重庆“钉子户”事件的媒介报道为例》,《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第13页。
    ① Ashforth B.E.& Humphrey R.H(1995).Emotion in the workplace:A reappraisal.Human Relations.48(2):pp.97-125.
    ② 张爱宁:《观影疗心——电影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第24页。
    ③ Schachter, Stanley; Singer, Jerome(1962).Cognitive, social, and physi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emotional state.Psychological Review.69(5).pp.379-399.
    ① Decie,Ryan R.(2000).The"what"and"why"of goal pursuits: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11(4). pp.227-268.
    ① 杨银娟:《替代性满足:我国青少年对日本动漫出版物的解读研究——以<海贼王>为例》,《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第8期,第56-59页。
    ② Fiske, J.(1989).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 MA:Unwin Hyman.
    ① 梅尔文·德弗勒:《传播研究里程碑》,王嵩音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360页。
    ① Beniger & Gusek,(1995).The Cognitive Revolution in Pubic Opinion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In Glasser,T.L.&.Salmon, C.T.(Eds)Public Opin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Consent.The Guilford Press.pp.234
    ① [美]彼得·G·汉森:《压力的乐趣》,张婕译,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② 韦路:《媒介能使我们感到更幸福吗——媒介与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当代传播》2010年第4期,第17页。
    ① [美]艾伦·维特塞尔、科林·特纳:《电话的潜功能:失去延伸性意味着什么》,[美]伊锡尔·德·索拉·普尔主编《电话的社会影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6页。
    ② 胡继华:《人与传媒》,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0页。
    ③ 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页。
    ① 庄曦:《流动儿童媒介接触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51页。
    ① Kraut,R.,Patterson,M.,Lundamrk,Kiesler,S.,Mukopadhyay,T.,&Scherlis,W.(1998).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pp.53(9).pp.1017-1031.
    ② Argyris C, Schon D A.(1978) Organizational Learning: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 Addison-Wesley, Reading:Massachusetts..pp.345-348.
    ③ 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④ Haring M J, Stock W A, Okun M A.(1984).Research synthesis of gender and socialclass as correlate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Human Relations.37(8),pp.645-657.
    ⑤ 李儒林等:《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理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第17卷第11期,第783页。
    ① [荷]莱恩·昂:《<达拉斯>与大众文化意识形态》,转引自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76-396页。
    ② Fnjita F.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between extraversion, neuroticism, 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ign,1991转引自李儒林等:《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理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第17卷第11期,第783页。
    ③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④ 刘少文:《1872-2008:中国的媒介嬗变与日常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3-174页。
    ① 李琦:《多元媒介环境下的我国儿童电视节目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第137页。
    ② Tosun.L.P.,& Lajunen,T. (2010). Does Internet use reflect your person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Eysenck's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6(2),pp.162-167.
    ③ 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心理学动态》1996年第1期,第50页。
    ④ 刘翔平:《神经质人格—人类心灵痛苦的密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⑤ Costa PT,McCrac RR.(1980).Influence of Extraversion on Subjective Well-being:Happy and Unhappy Peop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8 (4) pp.668-678.
    ① 王世朝:《幸福论:关于人·人生·人性的哲学笔记》,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页。
    ② 刘渊,仲呈祥:《<老大的幸福>:对幸福的诠释》, 《当代电视》2010年5期,第16-18页。
    ① Eid M,& Diener E.(2001).Norms for experienced emotions in different cultu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1(5):pp.869-885.
    ② 邹琼:《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5年第28卷第3期,第632页。
    ③ 邹琼、佐斌:《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整合模型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12卷第6期,第900-907页。
    ④ 王世朝:《幸福论:关于人·人生·人性的哲学笔记》,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① Oishi S, Diener E, Lucas R E et al.(1999).Cross-cultural variations in predictors of life satisfaction:Perspectives from needs and value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itin.25(8).pp.980-990.
    ② 邱林、郑雪、严标宾:《文化常模和目标调节模型:两种幸福感文化观》,《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0卷第3期,第291页。
    ③ Diener E,Suh E, Lucas R, et al(1999). 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 (2):pp.276-302.
    ④ Carver.C.S,Baird E. (1998).The American dream revisited:Is itwhat you want or why you want it that matters?Psychological Science,9(4).pp.289-292.
    ⑤ [美]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汪冰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32页。
    ① 曹文露,李红艳:《<当幸福来敲门>所传播的价值观》,《电影评价》2009年第12期,第32页。
    ② 刘艳:《受众媒介使用动机》,《当代传播》2005年第1期,第58-59页。
    ③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51页。
    ① [美]亨利·M.伯廷格:《我们的第六感》,[美]伊锡尔·德·索拉·普尔主编:《电话的社会影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8页。
    ② 欧阳菁:《E时代的‘迷’文化》,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第46-48页。
    ③ 尚香钰:《网络时代的‘粉丝’狂欢——对后现代大众女化fans群体的症侯式分析》,《广东厂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105-108页。
    ④ Diener E.Suh E, Lucas R, et al(1999). 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2):pp.276-302.
    ① McFarland C, Miller D T. (1994)The framing of relative performance feedback:Seeing the glass as half empty or half ful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6(6):pp.1061-1073.转引自李静等:《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15卷第6期,第977-978页。
    ②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74-76页。
    ① 陈勃:《老年人与传媒—互动关系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7页。
    ① 刘翔平:《给自己注入积极基因》,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241页。
    ② 德弗勒、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绪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3-4页。
    ① [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226页。
    ① 杨宇然:《心理学视角下高等教育中的“幸福课”实践》,《理论学刊》2012年增刊。
    ① 罗以澄:《中国传媒人媒介认知研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769页。
    ②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① M·艾森克:《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89页。
    ① Zilmanm,and J.Bryant(1985).Affect,mood,and emotion as determinants of selective exposure.In D.Zilmanm,and J.Bryant(eds.),Selective Exposure to Communication,pp.l57-190.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转引自[美]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70页。
    ② [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
    ③ [美]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汪冰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16页。
    ① [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316页。
    ①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40-150页。
    ① 邵培仁:《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1期,第25页。
    ② 蔡帼芬、张开、刘笑盈:《媒介素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8-104页。
    ③ Thoits.PA. (2004) Emotion norms, emotion work, and social order.In Manstead ASR etal.(eds.)-Feelings and Emotions.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359-378.
    ④ Kellner,D.(1995).Preface.pp xiii-xvii in Rethinking media literacy:a critical pedagogy of representation.edited by P.Mclaren,R.Mclaren,R.Hammer,D,Sholle & S.Reilly.New York:Peter Lang.
    ① [德]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5页。
    ① [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5-18页。
    ① 孟娟:《探索影响电视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过程中作用的相关因素以及干预对策》,《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第5-6期,第76-79页。
    ①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① Smith H J. Ortiz D J. (2002) Is it just me? The different consequences of personal and group relative deprivation.. Iain Walker&Heather J. Smith. Relative deprivation:Specification,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91-115.
    ② [美]Gerald S.Lesser:《儿童与电视——“芝麻街”的经验》,关尚仁译,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35-236页。
    ① 阎安:《报纸版面的视觉优化》,《当代传播》2003年第1期,第75-77页。
    ①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114页。
    ① 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0页。
    ① [美]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汪冰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16页。
    ② 深之海:《人生电影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序言。
    ③ 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新闻大学》2001年第3期,第20-22页。
    ① 徐堃:《试论人的需要和幸福的共性特征》,《理论学习月刊》1989年第9期,第26-28页。
    ② 孙嵘:《论电影观众精神慰藉层的观影心理表征》,《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第7期,第64页。
    ① [英]罗杰·西尔费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 田兆耀:《电影如梦“解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97-101页。
    ③ 蔡靓:《电影的“情绪效应”——论电影的情绪元素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台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1 期,第68页。
    ① 李皖:《我听到了幸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10页。
    ② 周霞:《梦的旅途——电影镜像与观众心理关系之辨析》,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34页。
    ① 宋艳峰、薛秀平:《欣赏心理电影促进心理健康》,《电影文学》2008年第22期,第161-162页。
    ②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91、195页。
    ③ 杨焯:《电影<喜福会>中主观幸福感体验的跨文化研究》,《电影文学》2009年第1期,第79-80页。
    ① 郁达夫:《电影与文艺》,郁达夫《艺文私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② 于文秀:《贺岁影视剧现象的文化解读》,《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110-114页。
    ③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167页。
    ① 马楠楠:《快感的满足与释放——类型片审美心理机制透析》,《电影评价》2006年第23期,第23-24页。
    ② [法]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刘森尧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③ Jeannerod,M. (1999). To act or not to act:Perspective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actions.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52A,pp.1-29.
    ④ 郝雨:《个人求助及情感倾诉节目的媒介功能意义》,《现代传播》2007年第5期,第78-81页。
    ① 赵子为:《发掘新闻的道德正能量》,《记者摇篮》2013年第3期,第10-11页。
    ② [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149页。
    ① 范愉:《社会转型与公众精神需求——谈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功能与规范》,《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第82-84页。
    ① Mitchell,J. P.,Banaji, M. R.,& Macrae, C. N. (2005). The link between social cognition and self-referential thought in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pp.24-25.
    ① 蔡靓:《电影的”情绪效应”——论电影的情绪元素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台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66-69页。
    ① [美]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载汪晖、陈艳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7页。
    ② 郝雨、郝淳子:《在娱乐中传递文化正能量——解析湖南卫视节目<天天向上>成功的原因》,《当代电视》2013年第6期,第61-62页。
    ① [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李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
    ② Ashford, S. J.,& Cummings, L. L. (1983). Feedback as anindividual resource:Personal strategies of creating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performance,32(3), pp.370-398.
    ① 向常春、龙立荣:《组织中信息寻求的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20卷第2期,第283-291页。
    ② 雷蔚真:《信息传播技术采纳在北京外来农民工城市融合过程中的作用探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2期,第91-96页。
    ① [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李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② 陶建杰:《农民工人际传播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5期,第98页,103-104页。
    ③ 转引自向常春、龙立荣:《组织中信息寻求的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20卷第2期,第283-291页。
    ① Latour.B.(1993).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Harvard Univ Pr.
    ② 李艳红、刘晓旋:《诠释幸福:留守儿童的电视观看——以广东揭阳桂东乡留守儿童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第70-78页。
    ① 赵建国:《双重说服情理交融——从说服学角度谈电视情感交流节目中的对话艺术》,《现代传播》1998年第4期,第96页。
    ① 周晓懿:《真,传递无限正能量--以<开讲啦>节目为例》,《青年记者》2013年第23期,第88-89页。
    ① 张嘉曦:《新闻“能量”,传播能量有多大?——2012年“最美”人物“正能量”社会影响探析》,《中国报业》2013年第1期,第67-68页。
    ② 陈浩、薛婷、乐国安:《工具理性、社会认同与群体愤怒——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20卷第1期,第129页。
    ① 陈崇山:《谁为农民说话》, 《现代传播》2003年第3期,第35-37页。
    ① 袁靖华:《大众传媒的符号救济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基于符号资本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第60-69页。
    ① Cutrona. B.&Russell.S.(1990).Different Strokes from Diffeent Folks:Community Ties and Social Suppor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pp.96.
    ② 纪梦楠:《大学生社会支持研究现状》, 《精神医学杂志》2008年第21卷第6期,第477-479页。
    ③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
    ④ 范愉:《社会转型与公众精神需求——谈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功能与规范》,《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第82-84页。
    ① 史占彪、张建新、陈晶:《共情概念的演变》,《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6期,第664-667页。
    ② Jeannerod,M. (1999). To act or not to act:Perspective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actions.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52A,pp.1-29.
    ② [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43-45页。
    ③ 转引自刘聪慧、王永梅、俞国良、王拥军:《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 《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17卷第5期,第964-972页。
    ① [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② 魏萍等:《从知觉负载理论来理解选择性注意》,《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4期,第413-420页。
    ③ 李存:《微博文学的定义、发展、类型及特征》,《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第65-72页。
    ① 张磊:《“少则得,多则惑”—谈广告视觉传播效率提升与完形原理》,《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4期,第56页。
    ② Sirgy Metal(1998).Does television viewership play a role in the perception of quality of life. Journal of Advertising,27(1):pp.125-142.
    ③ 张文彩、袁立壮、陆运青等:《安慰剂效应研究实验设计的历史和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8期,第1115-1125页。
    ① 张爱宁:《观影疗心——电影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第48页。
    ② ZubietaJ. K.,& Stohler,C. S. (2009). Neurobiological mechanisms of placebo responses.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1156,pp.198-210.
    ③ [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纪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81页。
    ① Maria Kalpidou, Dan Costin, and Jessica Morris.(201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ebook and the Well-Being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14.(4).pp.183-189.
    ② Jinliang Wang, H. W.,(2011)The Predictive Effects of Online Communication on Well-Being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Psychology.2.(4).pp.359-362.
    ③ Katz, J. E.,& Rice, R. E. (2002). Syntopia:access, civic involvement, and social interaction on the Net. In C.Haythornthwaite and B. Wellman (Ed.),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Malden, MA:Blackwell.pp.114-115.
    ④ 梁栋青:《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第19卷第8期,第1013-1015页。
    ① 舒曼:《从社会学视角看灾后创伤应激障碍的干预策略》, 《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第196-200页。
    ① [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① 李儒林等:《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理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第17卷第11期,第783-785页。
    ① 王培志:《网络媒体如何托起百姓的“中国梦”》,《中国记者》2013年第5期,第16-18页。
    ② 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第1期,第1-5页。
    ③ [英]施拉姆:《大众传播事业的责任》,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313页。
    ① 邵培仁:《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新闻界》2001年第5期,第26页。
    ② Williams, K. D. (2009). Ostracism:A temporal need-threatmodel.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1,275-314.
    ① Sam Rayner.(2005)Hume's moral philosophy.Macalester Journal of Philosophy.14(1).pp.6-21.
    ② Johnson,R.(2008).Kant's moral philosophy".In EN Zalta, S Abramsky (Ed.),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2010.
    ③ 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及错误知觉》,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① 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规划与管理》,《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1-9页。
    ① [美]特里·K..甘布尔迈克尔·甘布尔:《有效传播》,熊婷婷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2页。
    ② 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116页。
    ③ [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① 袁爱清:《弱势群体怨恨及媒介疏导策略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第218-222页。
    ① 郝雨:《公共领域展开的私己空间——从纯个人问题求助类电视节目看“媒介功能的延伸”》,《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26-31页。
    ② 刘辉:《情感类电视节目的社会学解析》,《现代传播》2011年第9期,第79页。
    ① 刘京林、牛新权、石慧敏:《心理效应的内涵及其在传播活动中的应用》,《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3页。
    ① 朱至刚:《论新闻救济》, 《当代传播》2009年第4期,第46页。
    ② [美]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
    ③ 袁靖华:《大众传媒的符号救济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基于符号资本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第60-69页。
    ④ [美]克恩豪塞(WilliamKornhauser)在《大众社会的政治学》一书中,弗里德里希(CarlJ.Friedrich)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独特特征》一文中,均对“原子化”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释。他们认为,这种社会的突出的特征就是,个人之间的联系很少,而且即便联系也主要是建立在与一个共同的权威的联系基础之上的,而不是直接发生的,他们不是生活在一个互相依赖的群体之中。
    ⑤ 刘辉:《情感类电视节目的社会学解析》, 《现代传播》2011年第9期,第79页。
    ⑥ [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329页。
    ① M·艾森克主编:《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阎巩固译,张厚粲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5页。
    ② 刘云山2011年1月26日在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座谈会上的讲话(节选)。
    ③ M·艾森克主编:《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阎巩固译,张厚粲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21页。
    ① 赵建国:《面对焦虑的时代——心理卫生传播与中国式电视情感交流节目的主持艺术》,《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第79-83页。
    ②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③ 王怀春:《新媒介时代受众对媒介依赖的变化》,《当代传播》2009年第2期,第90-92页。
    ④ Turow, J. (1999).The Interet and the family:The view from te family,the view from the press.The Annenberg Public Policy Center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① 路俊卫:《透视转型时期中国大众传媒与弱势群体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学2005年,第12页。
    ② Brown, R.(2005)Acculturation and contact in Japa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45(4).pp.373-389.
    ① Arends, T. J., Fons, J. R.,& Vijve, V. D.(2008) Family Relationships among Imigrants and Majority Members in the Netherlands:The Role of Acculturation. 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57(3).pp.466-487.
    ② [英]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③ 王沛:《现代人的心理迷信一一偏执心理现象分析》,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166页。
    ④ [台]张宏源、蔡念中等:《媒体识读,从认识媒体产业,媒体教育到解读媒体之本》,台北:亚太图书2005年版,第91页。
    ① Wilbvr Schramm.Mass Media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Th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UNESCO.1964.
    ② 邵培仁:《信息公平论:追求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25-29
    ① 谭旭东:《语境、文化实践与问题缘起——电子媒介对童年及儿童文学的影响之研究》,《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第13-15页。
    ② 陈舒平:《儿童电视学》,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③ 相关研究主要有卜卫的《关于我国城市儿童媒介接触与道德发展的研究报告》,《新闻与传播学研究》1994
    年第1期;刘澜的《西部农村儿童媒介接触状况调查》,《传媒观察》2008年第12期;江林新、廖圣清、张星的《上海市少年儿童媒介使用状况数据报告》,《新闻记者》2009年第6期;王春燕、张晋平的《对学前儿童收看电视状况的调查》,《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邱霞、唐菲的《儿童媒介接触状况调查报告》,《大众商务》2010年第8期。传力媒体(上海)nsights的《中国儿童生活、消费与媒介接触习惯研究》,《中国广告》2006第6期。周燕的《广州地区儿童媒介接触影响因素的调查》,《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郭鉴的《e时代的儿童网络媒介接触行为探查》,《新闻界》2006年第6期;陈国钦等的《农村小学儿童电视收视状况调查——以四川省两所农村小学为例》,《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等。
    ④ 这类研究主要有沃建中的《电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电视研究》2004年第1期;赵润红的《大众传 媒时代的儿童社会化——从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歌曲的影响谈起》,《学前课程研究》2008年第3期;侯莉敏的《童年的”消逝”与大众媒介对儿童生活的影响》,《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卜卫的《电视与儿童社会化》,《青年研究》1994年第10期;邹定武的《电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2年第5期;王艳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张千山的《试论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第6期;卜卫的《媒介暴力与儿童》,《政工研究动态》2007年第11期;杨悦的《电视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中国健康教育》2004年第1期等。
    ① 相关研究主要有卜卫的《儿童电视:谁是主体?——兼论我国儿童电视的成人化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2期;余培侠的《我国少儿电视发展现状和趋势》,《电视研究》2005年第2期;余培侠的《世界儿童电视的新走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年第5期;衣新发的《世界儿童电视的新发展与走向》,《中国电视》2005年第8期;宋蕙芳的《我国儿童媒介发展现状及其分析》, 《青年研究》1997年第10期;郭明杰的《我国儿童电视节目发展策略》, 《新闻前哨》2010年第2期;格根图雅的《国内儿童真人秀节目的思考》,《电视研究》2007年第5期;文世力、左眩的《儿童电视节目中儿童视角生成的探讨》,《电视研究》2008年第6期;褚庆: 《品牌战略一一儿童电视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闻大学》2009年第4期;倪娜:《少儿电视节目制作应体现“全纳教育”思想》, 《中国电视》2004年第10期;王利剑: 《国产儿童电视剧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浅议》, 《当代电视》2010年第8期等。
    ② 这类研究主要有初晓的《央视儿童频道与媒介教育谈》, 《当代电视》2005年第2期;李昱的《试论儿童媒介素养及其培养》,《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曾鸿的《卡通暴力影响下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等。
    ③ 相关研究主要有李燕舒的《引领成长——《智慧树》创造中国幼儿教育新智慧》,《中国电视》2007年第10期;陈芳的《巧借妙用别有新意——卡通轻喜剧<动画城里新故事>观感》,《电视研究》2002年第10期;宋毅的《儿童对电视的使用与满足分析——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大风车>为例》,《电视研究》2008年第6期;束继东的《美国尼克儿童频道(Nickelodeon)制作理念分析》,《电视研究》2009年第3期;郝静静、米博的《寓教于乐和而不同——《芝麻街》的节目特点要素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2009年01期;王琰的《从德国儿章节目“电梯”看儿童电视连环画故事的魅力》,《电视研究》2008年第4期;王可的《儿童电视节目国际新趋势一2010慕尼黑国际青少年电视节的启示》,《电视研究》2011年第2期;王琰的《挪威儿童杂志型节目“工厂”的启示》,《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苗新萍的《从澳大利亚少儿电视节目——看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5期;张志君的《呼唤中国的“尼克罗迪恩”——世界各国已建儿童电视频道整体扫描及其对中国同行的启示》,《中国电视》2004年第1期;李盛之的《美国儿童电视节目法律规制初探》, 《中国电视》2010年第10期等。
    ④ 相关研究主要有黄若涛的《新媒介时代下阅读对儿童的意义》, 《中国出版》2005年第6期;陈钢的《媒介变迁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中国儿童文化》2010年第10期;卜卫的《媒介传播与儿童权利保护》,《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3期;陈磊的《儿童与电视的互动关系》,《当代传播》2003年第1期;罗闪、刘怡的《少儿节目:电视化与儿童化》,《现代传播》1998年第3期;曹刚的《电视娱乐不应误导儿童》,《新闻界》2005年第5期:刘真真的《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视听界》2008年第5期;文享艺的《做孩子们的好朋友——少儿节目主持人初探》, 《东南传播》2007年第6期;张向葵、曹华、刘志的《中国儿童的电视环境与儿童成长》,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等。
    ① 王旭丽:《社会转型期儿童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 《中州学刊》2013年第7期,第82页。
    ① W. Shram, J. Lyle & W. B. Parker (1961):"What a Child Uses Television For",Television in the Lives of Our Children,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pp.61-69.
    ① 戴斌荣:《流动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教育评论》2011年第3期,第35页。
    ① 宁敬武:《电影是一种关怀—(成长)导演阐述》,《电影艺术》1999年第4期,第57页。
    ①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9年版,第252页。
    ② [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353-379页。
    ③ 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29页。
    ① 王迪:《儿童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研究——以电视广告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6年。
    ②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2页。
    ③ 王旭丽:《社会转型期儿童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中州学刊》2013年第7期,第79-83页。
    ④ 刘晶、王伟:《从儿童认知理论看儿童电视节目的定位缺失》,《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卷第6期,第576页。
    ①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任代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93页。
    ② 时艳钗:《大众传媒视野下的农民工身份认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07年。
    ③ 王慧敏,许燕钗:《央视少儿频道的受众定位简析——以<新闻袋袋裤>、<音乐快递>栏目为例》,《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第88页。
    ④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75-578页。
    ⑤ 王芳等:《“文化孤岛”中回族儿童的文化传承研究——基于五顷塬回族自治乡龙咀子村的田野调查》,《当代传播》2012年第4期,第74-76页。
    ⑥ 方建移等:《社会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① 陈舒平:《儿童电视学》,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34-335页。
    ② [美]Gerald S.Lesser:《儿童与电视——“芝麻街”的经验》,关尚仁译,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35页。
    ③ 赵亮、韩轩:《儿童剧:最重要的是带给孩子幸福感》,工人日报2013年6月17日,第005版。
    ① 王若霆、赵扬:《树立儿童为本理念提高节目品质——以中央电视台<智慧树>为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6期,第59-60页。
    ② 陆晔:《重新认识“儿童”——从BBC"天线宝宝”看儿童媒介发展的理念和框架》,2004年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暨2004年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
    ①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66-67页。
    ② 孙立平:《城乡之间的“新二元”结构与农民工流动》,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页。
    ③ 长子中:《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城市困境》,经济参考报2010年1月12日第008版。
    ① 许叶萍、石秀印:《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追求及与老一代农民工的比较》,《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第3期,第11页。
    ② 李向娟、郑庆昌:《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供给缺失及其原因探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23-26页。
    ③ [美]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
    ① 许向东:《一个特殊群体的媒介投影——传媒再现中的“农民工”形象研究》,《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0期,第42-45页。
    ② 董小玉、胡杨:《新生代农民工的大众媒介形象建构》,《新闻界》2011年第2期,第10页。
    ③ 陶建杰:《新生代农民工信息渠道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11-18页。
    ④ 杜忠锋、史晓宇:《对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昆明大学城建筑工地为个案》,《东南传播》2011年第3期,第25-28页。
    ⑤ 魏泓飞:《农民工的媒介话语现状分析及其改善》,《东南传播》2008年第7期,第71-73页。
    ⑥ 王士军、彭忠良:《论移动新媒体破解新生代农民工信息饥渴的机遇与挑战》,《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60-63页。
    ① 郑欢、江颖红:《新生代农民工的信息行为与传播责任》,《广告大观理论版》2012年第2期,第4-11页。
    ② 周全、张国红、许藜:《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城乡信息鸿沟问题》,《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年第4期,第8-12页。
    ③ 郑素侠:《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河南省郑州市的调查》,《现代传播》2010年10期,第121-125页。
    ④ 李向娟、郑庆昌:《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接触状况及评价——以福建沿海地区为例》,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145-149页。
    ⑤ 贾毅:《新生代农民工媒介接触的状况与反思》,《新闻界》2012年第8期,第8-11页。
    ⑥ 陈芳:《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对其城市融入的影响探讨》,《中国报业》2012年第24期,第161-162页。
    ⑦ 包凌雁:《新媒体受众:不能少了农民工——从宁波市农民工媒介使用调查谈起》, 《新闻传播》2010年第7期,第89页。
    ① 黄伟迪:《新媒体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生活——比亚迪工业园的民族志调查》,《新闻与传播评论》2011年第12期,第111-127页。
    ① Merton,Robert K., Patricia L. Kendall..(1946).The Focus inter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2.pp.12-13.转引自刘建平等:《基于焦点小组访谈法创新的大学生网络自助游市场研究》,《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第33页。
    ① 黄俊华、许同文:《新生代农民工大众媒介接触研究》,《新闻传播》2011年第12期,第27-28页。
    ② 郑素侠:《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河南省郑州市的调查》,《现代传播》2010年10期,第121-125页。
    ③ 任玉达:《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社交网络的使用调查——对河北省迁安市的个案分析》,《东南传播》2012年第5期,第107-109页。
    ④ 王炎龙、朱韫慧、王优:《新生代农民工媒介接触与文化阅读调查分析》,《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第4期,第12-16页。
    ⑤ 李宁:《新生代农民工媒介使用情况调查》, 《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0期,第149-150页。
    ⑥ 董迅石:《南京市区农民工媒介接触现状研究》, 《新闻世界》2011年第9期,第214-215、262页。
    ① 李敬:《新生代农民工清苦e生活》,《计算机世界》2010年3月22日第018版。
    ① 郑素侠:《媒介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当代传播》2012年第5期,第42-45页。
    ② 黄俊华、许同文:《新生代农民工大众媒介接触研究》, 《新闻传播》2011年第12期,第27-28页。
    ③ 杨英新:《农民工媒介接触行为与大众传媒的关怀》,《时代文学(上)》2010年第5期,第218-220页。
    ① 蒋晓丽主编:《传媒宣导抚慰功能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① 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 《学术探索》2007年第3期,第61页。
    ② 李向娟、郑庆昌:《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供给缺失及其原因探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23-26页。
    ③ 叶继红、王元元:《城市融入进程中的农民工传媒话语缺失与重构》,《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第37-40页。
    ① Park,R.E.,Burgess,E.W.,& McKenzie, R.D. (1984).The City:Suggestions for Investigation of Human Behavior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② 郑素侠:《媒介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当代传播》2012年第5期,第42-45页。
    ① 郑杭生:《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1--5页。
    ② 李红艳、曹文露:《浅析社会变迁中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以<中国农民工>中农民工电视形象塑造为例》,《电视研究》2011年第5期,第48-50页。
    l.Ryff,C. D., Singer, B. H.&Love,G.D.(2004).Positive health:connecting well-being with biology.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iological Sciencews.359(1449).pp.1383-1394.
    2. Diener E,Suh E M,Lucas R E,et al.(1999). 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Psychological Bulletin.125(2).pp.276-302.
    3.Keyes C L M. (1998).Social well-being.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1(2).pp.121-140.
    4.Greenberg, Bradley S.. (1973). Gratifications and Motivations of Television Viewing for British Children. Thi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 in Montreal, Canada.
    5.Gary W. Selnow. (1984). Playing Videogames:The Electronic Friend.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34(2).pp.148-156.
    6. Se-Wen Sun and James Lull.(1986).The Adolescent Audience for Music Videos and Why They Watch.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36(1).pp.115-125.
    7.Alan M. Rubin.(1994). Media Uses and Effects:A Uses-and-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 Bryant, Jennings (Ed). Zillmann, Dolf (Ed), (1994).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LEA's communication series., pp.417-436.Hillsdale, NJ, England: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8.Suphan, A, Feuls, M,Fieseler, C. (2012).Social Media's Potential in Improving the Mental Well-Being of the Unemployed. Thi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ll-Being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 Turku, Finland.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Vol.313, pp.10-28.
    9.Hsiu-Chia Ko. Feng-Yang Kuo (2009).Can Blogging Enhance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ough Self-Disclosur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12(1).pp. 75-79.
    10.Conference Papers.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cculturation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East Asian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2011 Annual Meeting, ppl-32. 11. Mcdanie,Brandon.(2012).New Mothers and Media Use:Associations Between Blogging, Social Networking, and Maternal Well-Being. Maternal & Child Health Journal.16(7).pp.1509-1517.
    12.Schiffrin, H, Edelman, A, Falkenstern, M, Stewart, C. (2010).The Associations among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13(3), pp.299-306.
    13.Patti M. Valkenburg, Jochen Peter. (2007).Online Communication and Adolescent Well-Being:Testing the Stimulation Versus the Displacement Hypothesi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2(4), pp.1169-1182.
    14.Jane D. Brown, Piotr S. (2011).Bobkowsk. Older and Newer Media:Patterns of Use and Effects on Adolescents' Health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21(1) pp.95-113.
    15.Peter, Jochen.(2007).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Well-Being: Identifying Some Underlying Mechanisms..Images.Media Psychology. 9(1).pp.43-58.
    16.Meadows,et.al.(2011).Community broadcasting and mental health:The role of local radio and television in enhancing emotional and social well-being. Radio Journal: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Broadcast & Audio Media.9 (2).pp.89-106.
    17. Smedema, SM, McKenzie, AR. (2010).The relationship among frequency and type of internet us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nse of well-being in individual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32. (4).pp.317-325.
    18.Luigino Bruni, Luca Stanca. (2006).Income Aspirations, Television and Happiness: Evidence from the World Values Survey.Kyklos.59(2), pp.209-225.
    19.Kraut,R.,Lundmark,V.,Patterson,M.et.al(1998).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53(9). pp.1017-1031.
    2O.Maurice Vergeer, Ben Pelzer.(2009).Consequences of media and Internet use for offline and online network capital and well-being. A causal model approach.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59(1). pp.189-210.
    21.R Pea, C Nass.et al. (2012).Media Use,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Media Multitasking, and Social Well-Being Among 8-to 12-Year-Old Girl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48(2). pp.327-336.
    22.Gregg Easterbrook (2003).The Progress Paradox:How Life Gets Better while People Feel Worse.New York:Random House.
    23.Atkin,C,K.(1972).Anticipated communication and mass media information-seeking.Public opinion Quarterly.36(2).pp.188-199.
    24.Bogart,L.(1965).The mass media and the blue collar worker. In Bennet, A.and Gomberg,W.(eds) Blue-collar World:Studies of the American Worker, 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NJ.
    25.Rothman.j.(1995), Practice with highly vulnerable client:case management and community-based service.New Jersey:prentice hall.pp.3-4.
    26.Ryan R M, Deci E L.(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pp.68-78.
    27.Baumeister R F, Bratslav S K, Muraven M, Tice.D M. (1998). Ego Depletion: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4(5).pp.1252-1265.
    28.Lu L., Gilmour R., Kao S.F.,Weng T.(2001).Two Ways to Achieve Happiness: When the East Meets the West.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30:pp.1161-1174.
    29.Tett,R.P.,& Burnett,D.D.(2003)A personality trait-based interactionist model of job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88(3),pp.500-517.
    30.Deci,E.L.,&Ryan, R. M. (2000).The "what" and "why"of goal pursuits: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Psychological Inquiry,11(4),pp.227-268.
    31.Ashforth B.E.& Humphrey R.H(1995).Emotion in the workplace:A reappraisal.Human Relations.48(2):pp.97-25.
    32.Fiske, J.(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 MA:Unwin Hyman. 33.Schachter, Stanley; Singer, Jerome(1962).Cognitive, social, and physi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emotional state.Psychological Review.69(5).pp.379-399.
    34.Decie,Ryan R.(2000).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11(4). pp.227-268.
    35.Beniger & Gusek,(1995).The Cognitive Revolution in Pubic Opinion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In Glasser,T.L.&.Salmon, C.T.(Eds)Public Opin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Consent.The Guilford Press.pp.234
    36.Kraut,R.,Patterson,M.,Lundamrk,Kiesler,S.,Mukopadhyay,T.,&Scherlis,W.(1998). 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pp.53(9).pp.1017-1031.
    37.Argyris C, Schon D A.(1978) Organizational Learning: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 Addison-Wesley, Reading:Massachusetts..pp.345-348.
    38.Haring M J, Stock W A, Okun M A.(1984).Research synthesis of gender and socialclass as correlate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Human Relations.37(8),pp.645-657.
    39.Tosun.L.P.,& Lajunen,T. (2010). Does Internet use reflect your person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Eysenck's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6(2),pp.162-167.
    40.Costa PT,McCrac RR.(1980).Influence of Extraversion on Subjective Well-being:Happy and Unhappy Peo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8 (4) pp.668-678
    41.Eid M,& Diener E.(2001).Norms for experienced emotions in different cultu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1 (5):pp.869-885.
    42.Oishi S, Diener E, Lucas R E et al.(1999).Cross-cultural variations in predictors of life satisfaction:Perspectives from needs and value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itin.25(8).pp.980-990.
    43.Carver.C.S,Baird E. (1998).The American dream revisited:Is itwhat you want or why you want it that matters?Psychological Science,9(4).pp.289-292.
    44.Thoits.PA. (2004) Emotion norms, emotion work, and social order.In Manstead ASR etal.(eds.).Feelings and Emotions.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359-378.
    42.Kellner,D.(1995).Preface.pp xiii-xvii in Rethinking media literacy:a critical pedagogy of representation,edited by P.Mclaren,R.Mclaren,R.Hammer,D,Sholle & S.Reilly.New York:Peter Lang.
    43. Smith H J, Ortiz D J. (2002) Is it just me? The different consequences of personal and group relative deprivation.. Iain Walker&Heather J. Smith. Relative deprivation: Specification,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91-115.
    44.Jeannerod,M. (1999). To act or not to act:Perspective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actions.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52A,pp.l-29.
    45.Mitchell,J. P.,Banaji, M. R.,& Macrae, C. N. (2005). The link between social cognition and self-referential thought in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pp.24-25.
    46.Ashford, S.J.,& Cummings, L. L. (1983). Feedback as anindividual resource: Personal strategies of creating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performance,32(3), pp.370-398.
    47.Latour.B.(1993).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Harvard Univ Pr. Cutrona. B.&Russell.S.(1990).Different Strokes from Diffeent Folks:Community
    48.Ties and Social Suppor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pp.96.
    49. Sirgy Metal(1998).Does television viewership play a role in the perception of quality of life..Journal of Advertising,27(1):pp.125-142.
    50.Zubieta,J. K.,& Stohler,C. S. (2009). Neurobiological mechanisms of placebo responses.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1156,pp.198-210.
    51.Maria Kalpidou, Dan Costin, and Jessica Morris.(201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ebook and the Well-Being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14.(4).pp.183-189
    52.Jinliang Wang, H. W.,(2011)The Predictive Effects of Online Communication on Well-Being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Psychology.2.(4).pp.359-362.
    53. katz, J. E.,& Rice, R. E. (2002). Syntopia:access, civic involvement, and social interaction on the Net. In C.Haythornthwaite and B. Wellman (Ed.),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Malden, MA:Blackwell.pp.114-115.
    54.Williams, K. D. (2009). Ostracism:A temporal need-threatmodel.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1,275-314. 55.Sam Rayner.(2005)Hume's moral philosophy.Macalester Journal of Philosophy.14(1).pp.6-21.
    56.Johnson,R.(2008).Kant's moral philosophy.In EN Zalta, S Abramsky (Ed.),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2010.
    57.Turow, J. (1999).The Interet and the family:The view from te family the view from the press.The Annenberg Public Policy Center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58.Brown, R.(2005)Acculturation and contact in Japa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45(4).pp.373-389.
    59.Arends, T. J., Fons, J. R.,&Vijve, V. D.(2008) Family Relationships among Imigrants and Majority Members in the Netherlands:The Role of Acculturation. 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57(3).pp.466-487.
    6O.Wilbvr Schramm(1964). Mass Media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Th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UNESCO..
    61.W. Shram, J. Lyle & W. B. Parker (1961) "What a Child Uses Television For",Television in the Lives of Our Children,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pp.61-69.
    62.Park,R.E.,Burgess,E.W.,& McKenzie, R.D. (1925).The City:Suggestion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human behavior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构建快乐幸福的人生》,徐红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版。
    2.[美]海特:《象与骑象人》,李静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4.[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5.[奥地利]弗洛伊德:《梦的解析》,青闰译,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10年版。
    6.[英]格雷::《人类幸福论》,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7.[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8.[美]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娱、裘志康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9.[美]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11.[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
    12.[美]彼得·G·汉森:《压力的乐趣》,张婕译,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年版。
    13.[美]伊锡尔·德·索拉·普尔主编:《电话的社会影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5.[美]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汪冰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16.[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
    17.[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18德]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9.[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20.[美]Gerald S. Lesser:《儿童与电视——“芝麻街”的经验》,关尚仁译,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
    21.[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22.[英]罗杰·西尔费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3.[法]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刘森尧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4.[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5.[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李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美]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7.[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28.[英]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及错误知觉》,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29.[美]特里·K..甘布尔迈克尔·甘布尔:《有效传播》,熊婷婷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艾森克主编:《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阎巩固译,张厚粲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英]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2.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9年版。
    33.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34.[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5.[意大利]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任代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6.[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7.[英]罗杰·迪金森等编:《受众研究读本》,单波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38.[美]马斯洛(Maslow, A. H)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译文集》,林方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9.[美]梅尔文·德弗勒:《传播研究里程碑》,王嵩音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版。
    40.[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1.[法]让·雅克·卢梭:《爱弥儿》,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2.[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的精神世界》,吴春荫、林程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43.[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 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明、叶晓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5.[法]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王志敏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46.[法]克里斯蒂安·麦茨:《凝视的快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纪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钟霓译:《五感的时代》,台北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2007年编,第Ⅲ-Ⅵ页。
    2.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孙英:《幸福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王世朝:《幸福论:关于人·人生·人性的哲学笔记》,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邵培仁等:《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王治河:《福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一—从梭伦到费尔巴哈》,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9.《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
    10.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编:《新媒体激变——广告‘2.0时代’的新媒体真相》,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11.朱建军:《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向对话技术》,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
    12.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4.刘少文:《1872-2008:中国的媒介嬗变与日常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10年版。
    15.刘翔平:《神经质人格—人类心灵痛苦的密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罗以澄、吕尚彬:《中国社会转型下的传媒环境与传媒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7.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8.陈勃:《老年人与传媒—互动关系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9.刘翔平:《给自己注入积极基因》,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0.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1.蔡帼芬、张开、刘笑盈:《媒介素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3.深之海:《人生电影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4.李皖:《我听到了幸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25.陈舒平:《儿童电视学》,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6.蒋晓丽主编:《传媒宣导抚慰功能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7.罗钢等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郁达夫:《艺文私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汪晖、陈艳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30.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李大同:《冰点故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胡继华:《人与传媒》,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版。
    33.刘京林:《新闻心理学原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3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5.王沛:《现代人的心理迷信——偏执心理现象分析》,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6.[台]张宏源,蔡念中等:《媒体识读,从认识媒体产业,媒体教育到解读媒体之本》,台北:亚太图书2005年版。
    37.陈寿朋:《高尔基美学思想研究》,北京:新华出版杜2002年版。
    38.方建移等:《社会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9.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0.申荷永:《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勒温的动力心理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1.徐光兴:《中外电影名作心理案例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苗元江、赵姗:《从社会幸福感到积极心理健康模型—Keyes介评》,《心理研究》2009年第2期。
    2.邢占军:《主观幸福感研究:对幸福的实证探索》,《理论学刊》2002年第5期。
    3.卜卫:《关于儿童媒介需要的研究——以电视、书籍、电子游戏机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3期。
    4.金兼斌、谭晓、熊澄宇:《媒介使用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新闻与传播评论》2005年。
    5.姚君喜:《大众传媒与社会公众的幸福感》,《当代传播》2006年第4期。
    6.韦路:《媒介能使我们感到更幸福吗——媒介与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当代传播》2010年第4期。
    7.郑恩,龚瑶:《新媒体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深度访谈的质化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期。
    8.廖卫民,钱毓英:《民生新闻传播与社会幸福感评估_基于浙江省媒体语料库的实证分析》,《当代传播》2012年第3期。
    10.张平湖:《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4第1期。
    11.孙五三:《交往行为与观念现代化》,《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2期。
    12.辛路:《当代国人幸福感塑造与大众媒介》,《理论界》2011年第6期。
    13.庾月娥、杨元龙:《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上聊天的体现》,《当代传播》2007年第3期。
    14.倪丽娟:《于淑丽.档案学研究热点分析—基于2004—2008年<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论文关键词的词频分析》,《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1期。
    15.邵培仁:《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徐州师范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6.邵培仁:《建设平衡和谐、良性循环的中国媒介生态系统》,《今传媒》2010年第7期。
    17.吕耀怀、刘爱龙:《失范、越轨与失序》,《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18.安晓强、陆运清、崔占玲、田黛、刘静蓉:《新闻关注度和新闻偏好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21卷第6期。
    19.雷蔚真:《信息传播技术采纳在北京外来农民工城市融合过程中的作用探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2期。
    20.谢新洲:《“媒介依赖”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1.赵金、邵培仁:《重建和谐统一的“媒介身份”》,《青年记者》2006年第13期。
    22.陈力丹:《论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电视研究》2005年第6期。
    23.戴元光,赵为学:《大众传媒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6期。
    24.赵路平、王新杰:《和谐社会中的媒体角色的建构》,《传媒观察》2005:年第4期。
    25.郑保卫、朱颖:《新闻媒介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角色定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8期。
    26.刘保全:《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青年记者》2005年第9期。
    27.罗以澄,詹绪武:《新闻传媒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当代传播》2006年第1期。
    28.朱虹:《中国梦,民族梦,每个人的梦》《世界文化》2013年第8期。
    29.汪辉、郑磊:《获得幸福感诀窍:敬、静、净——访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郑州日报2011年4月5日。
    30.刘京林:《媒介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的比较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31.张陆、佐斌:《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15卷第1期。
    32.王洪明:《整合的调节—缓冲模型:一种新的主观幸福感理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第17卷第12期。
    33.王庆:《基于微博特性的情感营销分析》,《现代传播》2011年第7期。
    34.崔莉:《浅议电视情感传播的双重功能》,《现代传播》2012年第9期。
    35.范愉:《社会转型与公众精神需求——谈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功能与规范》,《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
    36.张冬林:《北京电视台“幸福绽放”新闻行动启示录》,《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7期。
    37.周晓虹:《江苏广电“幸福”定位的社会意义》,《视听界》2011年3期。
    38.刘渊,仲呈祥:《“幸福剧”的现实意义解读——以《老大的幸福》、《幸福来敲门》为例》,《现代视听》2011年第8期。
    39.马楠楠:《快感的满足与释放——类型片审美心理机制透析》,《电影评价》2006年第23期。
    40.吕洋:《情感谈话节目的心理疏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0期。
    41.庄曦:《流动儿童媒介接触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42.李焰、赵君:《幸福感研究概述》,《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3.王怀春:《从“替代性满足”看个体对大众传媒的精神性依赖》,《三峡论坛》2010年第4期。
    44.曾一果,潘阳,《大众传媒与“新农村”的文化重建——对江苏省灌南县李集乡张庄村的社会调查》,《新闻大学》2009年第2期。
    45.刘锐,《电视对西部农村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恩施州石栏村的民族志调查》,《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1期。
    46.张铮,周明洁,《媒介使用与中国农村居民的现代性——对湖南浏阳农村的实证研究》,《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5期。
    47.陆晔:《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验》,《新闻大学》2010年第2期。
    48.周葆华,《新媒体使用与主观阶层认同:理论阐释与实证检验》,《新闻大学》 2010年第2期。
    49.孙纬,《中国“新民权运动”中的媒介“社会动员”——以重庆“钉子户”事件的媒介报道为例》,《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
    50.杨银娟:《替代性满足:我国青少年对日本动漫出版物的解读研究——以<海贼王>为例》,《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第8期。
    51.李儒林等:《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理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第17卷第11期。
    52.孙建群、段锦云、田晓明:《组织中员工的自愿性工作行为》,《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4期。
    53.林崇德、辛自强:《发展心理学的现实转向》,《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第1期。
    54.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心理学动态》1996年第1期。
    55.邹琼:《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5年第28卷第3期。
    56.邹琼、佐斌:《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整合模型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12卷第6期。
    57.邱林、郑雪、严标宾:《文化常模和目标调节模型:两种幸福感文化观》,《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0卷第3期。
    58.曹文露,李红艳:《<当幸福来敲门>所传播的价值观》,《电影评价》2009年第12期。
    59.刘艳:《受众媒介使用动机》,《当代传播》2005年第1期。
    60.欧阳菁:《E时代的‘迷’文化》,《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61.尚香钰:《网络时代的‘粉丝’狂欢——对后现代大众女化fans群体的症侯式分析》,《广东厂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62.李静等:《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15卷第6期。
    63.杨宇然:《心理学视角下高等教育中的“幸福课”实践》,《理论学刊》2012年增刊。
    64.罗以澄:《中国传媒人媒介认知研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 年第6期。
    65.邵培仁:《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1期。
    66.孟娟:《探索影响电视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过程中作用的相关因素以及干预对策》,《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第5-6期。
    67.阎安:《报纸版面的视觉优化》,《当代传播》2003年第1期。
    68.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新闻大学》2001年第3期。
    69.徐堃:《试论人的需要和幸福的共性特征》,《理论学习月刊》1989年第9期。
    70.孙嵘:《论电影观众精神慰藉层的观影心理表征》,《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第7期。
    71.田兆耀:《电影如梦”解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72.蔡靓:《电影的“情绪效应”——论电影的情绪元素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台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73.周霞:《梦的旅途——电影镜像与观众心理关系之辨析》,《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74.宋艳峰、薛秀平:《欣赏心理电影促进心理健康》,《电影文学》2008年第22期。
    75.杨焯:《电影<喜福会>中主观幸福感体验的跨文化研究》,《电影文学》2009年第1期。
    76.于文秀:《贺岁影视剧现象的文化解读》,《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77.郝雨:《个人求助及情感倾诉节目的媒介功能意义》,《现代传播》2007年第5期。
    78.赵子为:《发掘新闻的道德正能量》,《记者摇篮》2013年第3期。
    79.郝雨、郝淳子:《在娱乐中传递文化正能量——解析湖南卫视节目<天天向上>成功的原因》,《当代电视》2013年第6期。
    80.向常春、龙立荣:《组织中信息寻求的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20卷第2期。
    81.陶建杰:《农民工人际传播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5期。
    82.向常春、龙立荣:《组织中信息寻求的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20卷第2期。
    83.李艳红、刘晓旋:《诠释幸福:留守儿童的电视观看——以广东揭阳桂东乡留守儿童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
    84.赵建国:《双重说服情理交融——从说服学角度谈电视情感交流节目中的对话艺术》,《现代传播》1998年第4期。
    85.周晓懿:《真,传递无限正能量--以<开讲啦>节目为例》,《青年记者》2013年第23期。
    86.张嘉曦:《新闻“正能量”,传播能量有多大?——2012年“最美”人物“正能量”社会影响探析》,《中国报业》2013年第1期。
    87.陈浩、薛婷、乐国安:《工具理性、社会认同与群体愤怒——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20卷第1期。
    88.陈崇山:《谁为农民说话》,《现代传播》2003年第3期。
    89.袁靖华:《大众传媒的符号救济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基于符号资本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
    90.纪梦楠:《大学生社会支持研究现状》,《精神医学杂志》2008年第21卷第6期。
    91.史占彪、张建新、陈晶:《共情概念的演变》,《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6期。
    92.刘聪慧、王永梅、俞国良、王拥军:《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17卷第5期。
    93.李存:《微博文学的定义、发展、类型及特征》,《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94.张磊:《“少则得,多则惑”—谈广告视觉传播效率提升与完形原理》,《剑南
    95.蒋婕:《江苏卫视的“幸福”经营》,《新闻世界》2012年第7期。
    96.张文彩、袁立壮、陆运青等:《安慰剂效应研究实验设计的历史和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8期。
    97.单波、王冰:《媒介即控制及其理论想象》,《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2期。
    98.梁栋青:《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 杂志》2011年第19卷第8期。
    99.舒曼:《从社会学视角看灾后创伤应激障碍的干预策略》,《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100.王培志:《网络媒体如何托起百姓的“中国梦”》,《中国记者》2013年第5期。
    101.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第1期。
    102.邵培仁:《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新闻界》2001年第5期。
    103.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规划与管理》,《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04.袁爱清:《弱势群体怨恨及媒介疏导策略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105.刘辉:《情感类电视节目的社会学解析》,《现代传播》2011年第9期.
    106.刘京林、牛新权、石慧敏:《心理效应的内涵及其在传播活动中的应用》,《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07.朱至刚:《论新闻救济》,《当代传播》2009年第4期。
    108.袁靖华:《大众传媒的符号救济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基于符号资本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
    109.杨焯:《电影<喜福会>中主观幸福感体验的跨文化研究》,《电影文学》2009年第1期。
    110.刘渊、仲呈祥:《<老大的幸福>:对幸福的诠释》,《当代电视》2010年第5期。
    111.邵培仁:《信息公平论:追求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12.谭旭东:《语境、文化实践与问题缘起——电子媒介对童年及儿童文学的影响之研究》,《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113.王旭丽:《社会转型期儿童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中州学刊》2013年第7期。
    114.戴斌荣:《流动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教育评论》2011年第3期。
    115.宁敬武:《电影是一种关怀—(成长)导演阐述》,《电影艺术》1999年第4期。
    116.赵建国:《面对焦虑的时代——心理卫生传播与中国式电视情感交流节目的主持艺术》,《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117.刘晶、王伟:《从儿童认知理论看儿童电视节目的定位缺失》,《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卷第6期。
    118.张嘉曦:《新闻“正能量”,传播能量有多大?——2012年“最美”人物“正能量”社会影响探析》,《中国报业》2013年第2期。
    119.王慧敏,许燕钗:《央视少儿频道的受众定位简析——以<新闻袋袋裤>、<音乐快递>栏目为例》,《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120.王芳等:《“文化孤岛”中回族儿童的文化传承研究——基于五顷塬回族自治乡龙咀子村的田野调查》,《当代传播》2012年第4期。
    121李红艳、曹文露:《浅析社会变迁中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以<中国农民工>中农民工电视形象塑造为例》,《电视研究》2011年第5期。
    122.王若霆、赵扬:《树立儿童为本理念提高节目品质——以中央电视台<智慧树>为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6期。
    123.郑杭生:《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24.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第5期。
    125.叶继红、王元元:《城市融入进程中的农民工传媒话语缺失与重构》,《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126.许叶萍、石秀印:《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追求及与老一代农民工的比较》,《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第3期。
    127.李向娟、郑庆昌:《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供给缺失及其原因探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28.许向东:《一个特殊群体的媒介投影——传媒再现中的“农民工”形象研究》,《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0期。
    129.董小玉、胡杨:《新生代农民工的大众媒介形象建构》,《新闻界》2011年第2期。
    130.陶建杰:《新生代农民工信息渠道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131.杜忠锋、史晓宇:《对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昆明大学城建筑工地为个案》,《东南传播》2011年第3期。
    132.魏泓飞:《农民工的媒介话语现状分析及其改善》,《东南传播》2008年第7期。
    133.王士军、彭忠良:《论移动新媒体破解新生代农民工信息饥渴的机遇与挑战》,《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134.郑欢、江颖红:《新生代农民工的信息行为与传播责任》,《广告大观理论版》2012年第2期。
    135.周全、张国红、许藜:《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城乡信息鸿沟问题》,《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年第4期。
    136.郑素侠:《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河南省郑州市的调查》,《现代传播》2010年10期。
    137.李向娟、郑庆昌:《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接触状况及评价——以福建沿海地区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38.贾毅:《新生代农民工媒介接触的状况与反思》,《新闻界》2012年第8期。
    139.陈芳:《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对其城市融入的影响探讨》,《中国报业》2012年第24期。
    140.包凌雁:《新媒体受众:不能少了农民工——从宁波市农民工媒介使用调查谈起》,《新闻传播》2010年第7期。
    141.黄伟迪:《新媒体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生活——比亚迪工业园的民族志调查》,《新闻与传播评论》2011年第12期。
    142.刘建平等:《基于焦点小组访谈法创新的大学生网络自助游市场研究》,《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143.任玉达:《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社交网络的使用调查——对河北省迁安市的个案分析》,《东南传播》2012年第5期。
    143.王炎龙、朱韫慧、王优:《新生代农民工媒介接触与文化阅读调查分析》,《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第4期。
    144.杨洋:《大学生校园SNS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今传媒》2012年第9期。
    145.董迅石:《南京市区农民工媒介接触现状研究》,《新闻世界》2011年第9期。
    146.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学术探索》2007年第3期。
    147.郑素侠:《媒介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当代传播》2012年第5期。
    148.黄俊华、许同文:《新生代农民工大众媒介接触研究》,《新闻传播》2011年第12期。
    149.杨英新:《农民工媒介接触行为与大众传媒的关怀》,《时代文学(上)》2010年第5期。
    150.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151.江林新、廖圣清、张星的《上海市少年儿童媒介使用状况数据报告》,《新闻记者》2009年第6期。
    152.刘澜:《西部农村儿童媒介接触状况调查》,《传媒观察》2008年第12期。
    153.郭鉴:《e时代的儿童网络媒介接触行为探查》,《新闻界》2006年第6期。
    154.沃建中:《电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电视研究》2004年第1期。
    155.侯莉敏:《童年的”消逝”与大众媒介对儿童生活的影响》,《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
    156.邹定武:《电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2年第5期。
    157.卜卫:《电视与儿童社会化》,《青年研究》1994年第10期。
    158.杨悦:《电视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中国健康教育》2004年第1期。
    159.卜卫:《儿童电视:谁是主体?——兼论我国儿童电视的成人化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2期。
    160.文世力、左眩:《儿童电视节目中儿童视角生成的探讨》,《电视研究》2008年第6期。
    161.宋毅:《儿童对电视的使用与满足分析——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大风车>为例》,《电视研究》2008年第6期。
    162.黄若涛:《新媒介时代下阅读对儿童的意义》,《中国出版》2005年第6期。
    163.陈磊:《儿童与电视的互动关系》,《当代传播》2003年第1期。
    164.罗闪、刘怡:《少儿节目:电视化与儿童化》,《现代传播》1998年第3期。
    165.陈钢:《媒介变迁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中国儿童文化》2010年第10期。
    166.唐建军:《电视剧的心理疗慰功能》,《电视研究》2003年第7期。
    167.胡翼青:《论网际空间的使用满足理论》,《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68.卜卫的《关于我国城市儿童媒介接触与道德发展的研究报告》,《新闻与传播学研究》1994年第1期。
    169.李宁:《新生代农民工媒介使用情况调查》,《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0期。
    170.许向东:《一个特殊群体的媒介投影——传媒再现中的“农民工”形象研究》,《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0期。
    171.肖峰:《技术、人文与幸福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72.赵媛:《“幸福城市”系列报道的启示》,《新闻战线》2012年第5期。
    173.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11年。
    174.廖卫民:《传播与国运》[博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10年。
    175.徐维东:《内隐幸福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76.李琦:《多元媒介环境下的我国儿童电视节目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77.张爱宁:《观影疗心——电影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78.王迪:《儿童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研究——以电视广告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6年。
    179.陈静:《媒介偏见的社会文化根源与控制》[博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9年。
    180.庄曦:《社会融合视角下流动儿童媒介使用行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学2010年。
    181.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博士学位论文],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82.刘耿:《幸福三调:媒体、官员、学者对幸福话语的建构、分歧及整合》[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12年。
    183.娄艳雪:《<开学第一课>“幸福”意义的建构》,[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84.陈稳:《城市新移民社会化媒体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12年。
    185.何晓渝:《大学生微博使用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12年。
    186.路俊卫:《透视转型时期中国大众传媒与弱势群体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学2005年。
    187.时艳钗:《大众传媒视野下的农民工身份认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07年。
    188.李云飞:《情感出路—浅析当代电影的情感治愈功能》[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安徽大学-2012年。
    189.王奕:《从儿童电视看我国儿童使用媒介权利的实现与满足》[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90.孙丽萍:《儿童电影:一种智慧的关怀》[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91.庞翼平:《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192.梁娜:《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太原:山西大学2012年。
    193.刘晶:《儿童认知与儿童电视节目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8年。
    194.董李锋:《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接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95.张金凤:《山东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96.林巧明:《物质主义价值观影响幸福感的社会比较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197.张陆:《中小学教师教育幸福的结构及测量》[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98.陈浩彬:《幸福感理论模型探索》[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南昌大学2008年。
    199.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