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论的起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绘画独特的审美范式是在中国文化以道德为终极关怀的思想模式下孕育的。顾恺之的传神论在后世成为中国画审美的一个重要标准,开出了与西方“求真”标准完全不同的审美范式。本文的写作尝试把中国思想的视角加入中国美术史研究中,来探索魏晋时期传神论的起源。通过对顾恺之生活的时代思想以及对顾恺之个人经历和绘画理论的深入考察,发现传神论起源于魏晋的原因与道德追求如何影响审美导致的从汉到魏晋的审美转变,以及玄佛合流的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神”的推崇首先是因为才性论的影响,使“神”成为道德追求对象,也成为人物画表现的对象。而“形神之辩”的影响使人们产生形神二元论的想法,“神”和“形”的分离,在思想史上意味着魏晋玄学对佛学的亲和,而在美术史中则是“传神”标准的最终形成。顾恺之明确的把形神分开,并且认为神主形次,神起决定作用。在晋末,佛学思潮日益脱离玄学独立发展,佛教基本义理得到重视。在运用历史语义学方法分析顾恺之画论时,发现顾恺之的一些重要观点与佛学的基本义理存在一定程度的印证关系,尤其与小乘佛学有关。本文最后还涉及传神论与气韵生动的关系。
This study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origin of Conveying Spirit theory.Chinese cultur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moral influenced Chinesepainting aesthetic. The vividness theo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standard of Chinese painting aesthetic in history. It is completely differentfrom the western aesthetic standard.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use Chineseideological perspective to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art history, to explorethe origin of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Conveying Spirit theory. By GuKaizhi life times thought and in-depth study of Gu Kaizhi's personalexperiences, find the reasons of vividness theory, and the integration ofmetaphysics and Buddhism background. The "Spirit" become the moralpursuit,but also become the object of figure painting. This study attemptsto use historical semantics method to analysis Chinese art history, findthe relationship of Conveying Spirit theory and Buddhism,especiallywith the Theravada Buddhism.
引文
2金观涛,毛建波主编:《中国思想与绘画教学与研究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页8
    3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页61
    4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序》引自郎绍君,水天中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页21
    5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杂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页8
    6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页28
    7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页203
    8(唐)张彦远著,俞剑华注释.《历代名画记》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页2
    9同注5
    10冈村繁,《汉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页414
    11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页451
    1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116
    13同注9,页420
    14俞剑华先生认定《历代名画记·顾恺之传》中所收录的顾恺之的《论画》与《魏晋胜流画赞》题两篇文章目互误。但是陈传席认为《历代名画记·顾恺之传》中所收录的顾恺之的《论画》和《魏晋胜流画赞》两篇文章题目不误。本文在论述中采用俞剑华先生观点。
    15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收于《陈寅恪集》之《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页285
    16金观涛,刘青峰著:《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市:法律出版社,2009年12月,页3
    17(英)柯林伍德著,尹锐等译《历史的观念》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页4
    18沈兼士:《陈寅恪来函》收于《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页202
    19田田倩君说过:“神神从示申,申,电也。电变化化莫测故称之曰曰神。神之示旁旁亦为周时所加加。”参见周法法高主编:《《金文诂林》香香港香港中文大大学出版社19775年
    20(东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裁注.《说文解解字1》.北京京:中国戏剧出出版社,2008年年,页7
    21(五五代)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传》北京,中华华书局,1987年年,页3
    22杨杨树达《积微居居小学金石论丛丛》增订本台台北市大通书局局1971年,页页16。
    23选择与笔者研究密切相关的古籍研究。本表与本章中大部分例句源于《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24(战国)荀子(唐)杨倞注:《荀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页193
    25(汉)刘安撰,高诱注《淮南子集释·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页28
    26(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龚斌校释.《世说新语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页109
    31(吴)维祇难、竺将炎译:《法句经》,《大正藏》卷4,页568
    32(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大正藏》卷3,1983年,页16,23,40,41
    33(梁)僧佑《弘明集》(卷第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4月,页37
    34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石家庄市: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页96
    36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页58
    37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页71
    39(汉)王充著;张宗祥校注;《论衡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页403
    40汤用彤撰《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页23
    41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609
    42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页81
    43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页202
    44引自《抱朴子外篇·审举第十五》(晋)葛洪著《抱朴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页127
    45(东汉)王符著;张觉校注《潜夫论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页81
    46引自《抱朴子外篇·清鉴第二十一》(晋)葛洪著《抱朴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页138
    47(汉)王充著;张宗祥校注《论衡校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页57
    48引自同注40,页351
    49(魏)刘劭撰,伏俊琏注:《人物志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页109
    50李泽厚著《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页87
    51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页75,
    52《世说新语》中有很多关于当时名士之“神情”的评论,依李泽厚、刘纲纪所举例句如下:“神气不损(《德行》)”、“神明开朗(《言语》)”、“形神惨悴(同上)”、“神色恬然(《雅量》)”、“神衿可爱(《识鉴》)”、“神姿高彻(《赏誉》)、“形似道而神锋太隽(同上)”、“神气融散(同上)”、“精神渊箸(同上)”、“神候似欲可(同上)”、“器朗神隽(同上)”、“神怀挺率(同上)”、“神意闲畅(同上)”、“风神清令(同上)”、“神气,豪
    上(《豪爽》)”、“神姿锋颖(《自新》)、“神色卑下(《贤媛》)”、“神情散朗(同上)”、“神明太俗(《巧艺》)”、“神意甚暇(《任诞》)”、“神气傲迈(《简傲》)”、“神明可爱(《纰漏》)”。引自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40页,第345~346页,第473页
    53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页277
    54(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页347
    55钱穆:《佛教之传入与道佛之争》,《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台北:兰台出版社,2000年,页310
    56(后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大正藏》卷8,页457
    57般若经典的翻译,最早有支谶的《道行般若经》十卷,支谶再传弟子支谦,则译出《大明度经》(属小品《般若经》)六卷。其次,曹魏时朱士行西行至于阗,得《放光般若经》之梵本,西晋时由竺法兰及于阗人无罗译出为二十卷的《放光般若经》。西晋时,又有竺法护翻译二万五千颂的《光赞般若经》。
    58汤用彤:《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页425。
    59台湾高雄佛光山编撰之《佛光大辞典》“毗昙宗”条下也提到了毗昙学当时风靡南朝的盛况:东晋隆安元年(397),提婆入建康(今南京)讲阿毗昙,众皆悦从,毗昙讲习之风由是渐开。
    60(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页312
    61《毗昙经》即《阿毗昙心》是说一切有部的,内容论十八界、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基本概念。
    62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页18
    63(唐)许嵩等编《建康实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页381
    64(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1月,卷二六六
    65(唐)杜甫《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引自《杜甫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1月
    66(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引自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页113
    67参考袁有根等著《.顾恺之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该书按照历代著录中记载的顾恺之画迹的整理)顾恺之的;释道人物画有小身天王、维摩天女、飞仙、三天女美人、八国分舍利图、列仙图、列女仙、青牛道士图、三教图、水府图等十幅作品;写真作品有异兽古人图、古贤、容启期像、祖二疏图、七贤、稽阮像、司马宣王像(二幅)、司马宣王并魏二太子像、卫索像、谢安像、桓温像、桓玄像、刘牢之像、裴楷像、谢鳃像、殷仲堪像、阮咸像、阮修像、王安期像、苏门先生像、康僧会像、王衍像、山涛像、阮湘像、中朝名士图、晋帝相列像、邻女像等二十七个作品;山水画作品有山水六幅、庐山图、雪雾图、望五老峰图、王羲之家景图等五种。
    68见于(唐)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页39。《八国分舍利图》应该描绘的是佛入涅槃后,八国分配佛舍利之事迹,载于诸经。
    69(梁)僧佑《弘明集》(卷第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4月,35页
    70同注33,
    71同注33
    72(东晋)慧远:《明报应论》,(梁)僧佑《弘明集》(卷第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4月,页249。
    73(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梁)僧佑《弘明集》(卷第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4月,页39。
    74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页325
    75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页122
    76(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大正藏》卷3,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页46
    77(东晋)慧远:《形尽神不灭》,(梁)僧佑《弘明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页248
    79(英)查尔斯·埃利奥特:《印度教与佛教史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页2
    80(吴)维祇难、竺将炎译:《法句经》,《大正藏》卷4,页568
    81劳思光在用“个别自我”(Individual Self)指代有感知的主体,佛经中称之为“识神”。
    82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卷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页157
    84吴支谦译:《太子瑞应本起经》,《大正藏》卷3,页472
    86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页9
    87(后汉)安世高译:《佛说阿含正行经》,《大正藏》卷2,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页883
    88(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大正藏》卷3,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页30
    89(吴)维祇难、竺将炎译:《法句经》,《大正藏》卷4,页568
    90金观涛《中国思想史讲义》,2012年(未刊)
    91(吴)维祇难、竺将炎译:《法句经》,《大正藏》卷4,页568
    92(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大正藏》卷9,页17
    93(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大正藏》卷1,页6
    94(高齐)那连提耶舍《阿毗昙心论经》,《大正藏》卷28,页839
    95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卷25,页357
    96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大正藏》卷1,页421
    98(西晋)竺法护译:《修行道地经》,《大正藏》卷15,页201
    99(宋)施护译:《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大正藏》卷21,页33
    100引自俞剑华编《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页346
    101引自俞剑华编《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页348
    102(高齐)那连提耶舍《阿毗昙心论经》,《大正藏》卷28,页849
    104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6月.页147
    106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6月,页98
    107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页457
    108(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引自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页17
    109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页783
    110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页223
    11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引自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页145
    112(唐)李嗣真《续画品录》,引自同上,页59
    113(六朝)姚最《续画品》,引自同上,页27
    114张怀瓘《画断》,引自俞剑华编《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页402
    115姚最《续画品》,引自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页29
    118徐复观:《中国艺术梢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95
    119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页106
    120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页30
    12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页26
    122(南朝梁)郑鲜之《神不灭论》引自(南朝梁)僧祐撰;《弘明集·卷5》.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28
    123(南朝梁)宗炳《明佛论论》引自(南朝梁)僧祐撰;《弘明集·卷3》.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13
    124(南朝梁)何承天《达性论》,引自《弘明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页108
    126(清)严可均辑:《全梁文(上)》北京市:商务印书馆,1999,页479
    127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页90
    1)(南朝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0月。
    2)(南朝梁)僧祐,《弘明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
    3)(唐)道宣:《广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1年8月。
    4)(清)郭庆藩辑:《诸子集成·庄子集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7月。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
    6)(汉〕刘邵:《人物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7)〔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8)〔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周易王韩注》,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7月。
    9)(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8月
    10)〔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1)〔唐〕张彦远著,冈村繁译注:《历代名画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2)〔唐〕张彦远著,俞剑华注释:《历代名画记》,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13)(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二十四史》,1997年
    14)(晋)皇甫谧撰,(明)吴管校:《高士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5)(晋)葛洪《抱朴子》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
    1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二十四史》,1997年
    17)《大正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
    1)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
    2)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3)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2年4)金观涛,毛建波主编:《中国思想与绘画教学与研究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2年
    5)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6)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7)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8)汤一介:《魏晋玄学讲义》厦门:鹭江出版社,2006年
    9)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0)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11)杜继文:《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
    12)方立天:《佛教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
    13)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14)方立天:《慧远及其佛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
    15)曹虹:《慧远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6)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思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年
    17)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8)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9)张曼涛主编:《中国佛教史论集一:汉魏两晋南北朝编(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
    20)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6月
    21)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22)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23)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4)潘天寿:《中国绘画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
    25)王伯敏编:《中国美术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26)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
    27)毕斐:《历代名画记论稿》,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
    28)陈绶祥编:《中国美术史‐隋唐卷》,济南:齐鲁书社出版,2000年
    29)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30)陈传席:《六朝画家史料》,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31)郑午昌编著:《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年3月
    32)俞剑华:《中国绘画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54年12月
    33)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0月
    34)张彦远著,俞剑华注释:《历代名画记》,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
    35)金维诺:《中国美术˙魏晋至隋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36)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8月。
    37)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8月。
    38)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2月。
    39)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40)冈村繁,《汉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41)唐翼明,《魏晋清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42)王世襄:《中国画论研究》,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43)蔡振丰:《魏晋名士与玄学清谈》,台北:黎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
    4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45)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46)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7)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生成》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48)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49)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50)李德仁:《道与书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
    51)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
    1)金观涛:《中国画起源及其演变的思想史探索》,载于金观涛,毛建波主编:《中国思想与绘画教学与研究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年
    2)樊波:《魏晋风流‐‐‐‐魏晋南北朝人物画审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3年5月
    3)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6月
    4)蔡振丰:《魏晋佛学格义问题的考察——以道安为中心的研究》,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8年
    5)延新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论中的形神关系》,‐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5月
    6)李修建,《世说新语中魏晋士人形象的美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硕士论文,2005年5月
    7)温肇桐:《顾恺之研究五十年》.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
    8)方立天:《中国佛教伦理思想论纲》,《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9)郭晓东《佛教传入早期的儒佛之争与慧远对儒佛关系的调和》,《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2期
    10)尤煌杰:《谢赫“气韵生动”论探源》,《哲学与文化》1993年第29卷第11期
    11)姚卫群:《慧远的“神”与印度佛教的“我”》,《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第4期
    12)彭自强,《从“格义”到“得意”──佛教般若学与魏晋玄学交融的主线》,《佛学研究》1999年第6期
    1)《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2)《汉籍电子文献资料库》,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
    3)《CBETA电子佛典集成数据库》,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