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革命氛围中的革命历史再叙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题为《后革命氛围中的革命历史再叙事——论1990年代以来小说中革命历史叙事的文化取向和书写方式》,以19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革命历史叙事为研究对象,以经典革命历史文本为参照,借助于文本细读和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着重分析“后革命氛围”中革命历史再叙事文本的文化取向和书写方式,整体透视中国当代文学中革命历史叙事的发展脉络,并由此为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线索。
     论文由“绪论”、“续写”、“补写”、“改写”和“戏写”和“结语”等六个部分构成,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首先提出研究的问题,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其次,说明论文的考察方法和论文框架;最后对论文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范畴,如后革命氛围、革命历史叙事与革命历史再叙事分别加以界定和阐释,奠定立论的根基。“后革命氛围”是本论文一个支撑性的核心概念范畴,用它来描述革命结束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有其可取之处。在“后革命氛围”中,革命历史叙事更加鲜明地呈现出多样的景观,是在不同精神层面上展开的对经典革命历史文本的重写,众语喧哗较难分清主次。但我们大致可以从不同文本中归纳出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取向和书写方式,即续写、补写、改写和戏写。论文试图打破不同时期革命历史叙事的时间界限,主要依据这四种方式横向展开讨论,把论述重点落脚在当下的革命历史叙事对既往的吸纳和改造上,以显现在新的时代语境下革命历史再叙事的多重特征和丰富内涵。
     第一章主要探讨续写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文本特征。1990年代以来某些表现革命历史的作品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对革命意义和价值的重新倡导,延续了经典革命历史叙事的精神表达。虽然它们作为革命历史经典文本的续写文本而出现,但并不是对革命话语的原版复制,而是受现实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在《我是太阳》、《亮剑》、《历史的天空》等小说中,阶级对立的观念被淡化,英雄人物的刻画也变得灵活多样,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在作品中呈现出某些世俗化和大众化的特征,已明显打破了既往革命历史书写的政治纯粹性。这些作品的出现很大一部分缘于作家对现实的失望,他们转而在历史中寻找慰藉,正好应合了革命后的庸常年代中大众的怀旧心理,并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历史合法性作出了证明。
     第二章集中分析补写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文本特征。补写是一种重构革命历史的折中方式。它无意于简单肯定或者否定革命的意义,而是寻求平等民主的交流平台,鼓励不同思想的对话,消除历史的疑惑。作家在对历史的重审中补充叙述了对经典革命历史叙事有意或无意省略的地方,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把既往单纯表现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抗日扩展成全民抗日,并在一定限度内重新评价了国民党的抗日行为,更为强调民族精神而相应淡化了阶级立场;二是正视人道主义精神与革命的关系,认识到人性和革命共有的美好之处,并对革命进行了一些反思。另外,作家还结合中西方的文化思想对革命的目的和意义作了一些新的诠释。论文主要以《遍地鬼子》、《五月乡战》、《圣天门口》、《人面桃花》等小说为例来阐释补写的种种表现形态。
     第三章重点论述改写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文本特征。改写对经典革命历史叙事采取了一种断然否定的态度。它以颠覆的方式激烈地反抗过去“虚假”意识形态的欺瞒和愚化,与经典革命历史叙事形成一种反证的写作关系。在莫言、刘震云、苏童等作家的笔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乡村革命不再是农民革命意识觉醒后积极主动参与的结果,而是乡村群氓卑琐的欲望和非理性因素搅动的产物,阶级压迫被排除在乡村自在自为的社会文化秩序之外。而且,那些积极投身革命的个体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反而与革命的价值理念显得格格不入,他们受到排挤、打击和扼杀,要么沦为革命的多余人,要么遭遇死亡的悲剧命运。铁凝、项小米等一些女作家则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指出,女性在革命历史当中承受的是革命权力和男性霸权的双重压迫,进一步瓦解了革命预设的美好图景。
     第四章着重考察戏写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文本特征。戏写是作家为了迎合大众的消费心理和追逐市场利益,对经典革命历史叙事进行有意的曲解或者趣味化的编排。娱乐是作家书写革命历史的根本目的,游戏则是其基本的写作心态。娱乐的方式则多种多样:要么是戏仿经典革命历史文本,添加新的时代内容将其变得好笑好玩;要么是编织英雄人物的风流情史,涂上欲望的色彩,满足人们的感官欲望;要么是将革命故事写得惊险刺激,曲折离奇,增加各种思想上的亮点,吸引人们的眼球。诸如此类的方式不一而足,手段策略有高有低,但相同之处都是作家对革命历史的消费性利用和娱乐性表现。他们通过帮助大众获得种种快感体验,从而在文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论文主要以《红色娘子军》、《沙家浜》、《暗算》、《潜伏》等小说为个案分析戏写的种种叙述策略。
     结语部分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重新审视革命,进一步思考后革命氛围中革命历史叙事存在的价值和问题,指出大众文化对革命历史叙事的影响,并对革命历史叙事的走向提出个人的见解。
The title of this paper is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Re-narration in Post-revolutionary Atmosphere——on cultural orientation and writing ways of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narration since 1990's".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al revolutionary history texts,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cultural orientation and writing ways of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narration since 1990's as the main objective in Post-revolutionary Atmosphere by closely reading and social historical criticism, and grasps as a whole the devlopment of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narration on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So it can afford some referenced cue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literature.
     This paper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such as the Introduction, Continued Writing, Supplementary Writing, Rewriting,Playful Writing and the Conclusion and the main contents of every chapter are followed: The introduction firstly put forward research problems and gives a brief review of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is theme; secondly the introduction illustrates the framework of this paper; finally the introduction defines the basic concepts such as Post-revolutionary Atmosphere,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Narration, and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Re-narration which provides a basis for discussion. Post-revolutionary Atmosphere as the key concept of the paper is suitable for describing the great changes of politics, society, and culture after China's revolutinary era, especially since 1990's.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narration which shows diversiform scene brightly is rewriting the classical revolutionary history texts on different spiritual levels in Post-revolutionary Atmosphere. It is too complicated to discern main and secondary from vary opinions. However,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re are four cultural orientation and writing ways of different texts approximately, that is, continued writing, supplementary writing, rewriting and playful writing. The paper attempts to break time boundary of the revolutionary narr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concentrates on four styles as well as issues of how the revolutionary re-narration absorb and reform the classical revolutionary history texts. So it is helpful to reveal the multiply characters and rich connota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histroy narr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ause of continued writing and its text features. Some novels which describes the revolutionary histroy since 1990's creat the heroes, and advocat the value of revolutionary again. Those novels continue spiritual expression of classical revolutionary history narration.They don't copy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simply, but rather make th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reality. The concept of class antagonism is weaked in I am Sun, Draw Sword, the Sky of Histroy and so on.. Meanwhile, the heroes portrayal become flexible and various. Revolutionary idealism and revolutionary heroism are secularized and popularized so that the revolutionary histroy narration isn't so pure. To a great extent, those novels appear due to the writers'desperation of reality, so they seek for psychological consolation from history. It not only satisfies masses' feeling of nostalgia, but also provide the legitimacy foundation of the CPC's ruling.
     The second chapter make a concentration analysis for the cause of supplementary writing and its text features chiefly. Supplementary writing is a kind of ways to reconstruct the revolutionary histroy. It doesn't superficially affirm or deny the value of revolutionary, but seek for democratic and equal communication platform to have a dialogue of different thoughts. The writing is a supplement for the classical revolutionary history narration. It includes contents of two sides chiefly:one is the writers express the national anti-Japanese invasion behavior instead of the proletarian anti-Japanes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Party.Furthermore, action of the Chinese Kuomintang in the anti-Japanese invasion war is reappraised. They strengthen national spirit. The other, the writers whoreflect the revolutionary envis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teen the humanitarianism and the revolutionary, and realize their coexistent value and beauty. What's more, they interpret the significance of revolution ary combined with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ideology. The paper mainly study Gui Zi Everywhere,the Rural Disputes on May, Holy Menkou, the Face like of peachblossom as cases to explain the character of supplementary writing.
     The third chapter describes the cause of rewriting and its text features in detail. Rewriting denies the classical revolutionary history narration. It rebells against "false" ideology in the past intensely by subverting tradition, and forms a disproving relationship to the classical revolutionary history narration. In the novels of MoYan, LiuZhenyun, SuTong etc. Rural revolu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doesn't participate actively after the revolutionary consciousness of peasants, but is the cause of ornery desire and irrational factors. Class antagonism is excluded from social cultural order. Individuals who devote into the life value of revolutionary pursuit which is incompatible with revolutionary value, and they are pushed out, attacked,and strangled. So they become superfluous or encounter death eventually. The writers such as TieNing, XiangXiaomi and so on the standard of femilism point out that females were double oppressed by the forces which comes from both revolutionary power and male hegemony in the revolutionary histroty. It disrupts the nice revolutionary scene further.
     The emphasis of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exposition of the cause of playful writing and its text features. For purpose of catering to masses'consumer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purchasing market profit, the writers misinterpret the revolutionary histroty narration intentionally. Entertainment is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writing,and making fun is the basic mental of writers. There are varities of styles of entertainment in the novels. some parody the classical revolutionary history texts and supplement with new era contents to make it interesting. some knit romantic love stories of revolutionist which are full of sexual passion and material desire. Some show thrilling plots and add highlight of thought so that they attract the readers. Although the level of those works isn't irregularity, the writers have the same purpose that is to occupy the market through consuming history and manufacturing pleasure. The thesis mainly study theWomen Revolutionary Army,ShaJiaBang,Latent, Conspiracy as cases to explain narrative strategy of playful writing.
     The conclusion reexamines the revolution in the Socio-cultural Context and also gives a brief commentary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narration in Post-revolutionary Atmosphere.This chapter indicates the impact on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narration of popular culture, and advances the author's opinions on future trend of it.
引文
①萧河:《小说〈沙家浜〉在宣扬什么》,《浙江日报》2003年2月18日。
    ②参见张山:《劝君莫骂阿庆嫂》,《中国文化报》2003年2月22日;李庚辰:《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2月24日;一刀:《从胡说到戏说》,《工人日报》2003年2月27日;邵道生:《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2月28日。;郝铁川:《小说〈沙家浜〉不合理不合法》,《文汇报》2003年4月2日等文章。
    ③参会者主要是当年参加过抗日战争的新四军老战士、研究新四军历史的专家、常熟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相关领导和该市作家、新闻媒体等。
    ④参见王寅:《“沙家浜”新故事》,《南方周末》2003年7月17日。
    ⑤参见李存照:《小说〈沙家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不满》,《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3期。
    ⑥参见陈瑜:《〈沙家浜〉之争及其相关的文学问题》,《社会科学报》2003年3月20日。
    ⑦参见王寅:《“沙家浜”新故事》,《南方周末》2003年7月17日。
    ①陈独秀说:“法兰西革命以前,欧洲之国家与社会,无不建设于君主与贵族特权之上……大多数之人民,皆附属特权者之奴隶,然自由权利之可言也。自千七百八十九年,法兰西拉飞耶特之人权宣言刊布中外,欧罗巴之人,若梦之觉,若醉之醒,晓然放人权之可贵,群起而抗其君主,扑其贵族。”见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5年9月15日。
    ②陈独秀说:“欧语所谓革命者,焉革故更新之义,与中土所稍朝代鼎革,艳不相类;故自文艺复兴以来,政治界有革命,宗教界亦有革命,伦理道德亦有革命,文学艺术亦莫不因革命而新舆而进化。近代欧洲文明史,宜可谓之革命史。故曰,今日庄严璀璨之欧洲,乃革命之赐也。”见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1917年2月1日。
    ③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1919年1月。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7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⑤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第62-63页,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⑥毛泽东:《人民日报》1966年8月24日。
    ⑦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7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75页,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②胡大平:《全球资本主义和后革命氛围——论德里克的“后革命氛围”理论》,《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8期。
    ③[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第5页,王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第172页,王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胡大平:《后革命氛围与全球资本主义——德里克“弹性生产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第152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胡大平:《全球资本主义和后革命氛围——论德里克的“后革命氛围”理论》,《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8期。
    ④参见[英]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第1页,李惠斌、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①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回望二十世纪中国》,香港大地图书有限公司1997年版。
    ②韩少功:《后革命的中国》,文化中国网www. culchina. net。
    ③[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第12页,王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④参见陶东风:《论后革命时期的革命书写》,《当代文坛》2008年第1期;程光炜《“后革命时代”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南方文坛》2002年第4期。
    ⑤陶东风:《论后革命时期的革命书写》,《当代文坛》2008年第1期
    ①陈晓明:《“后革命”阐释:理论与现实》,《美苑》2005年第5期。
    ②王蒙:《后的以后是小说》,《读书》1995年第5期。
    ①[美]阿里夫·德里克:《作者序》,《后革命氛围》第3页,王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第10页,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③[美]海登·怀特:《新历史主义:一则评论》第499-500页,王逢振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④[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第181页,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荷兰]佛克马:《中国与欧洲传统中的重写方式》,《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①[荷兰]佛克马:《中国与欧洲传统中的重写方式》,《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②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期的小说创作主潮》第329-330页,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版。
    ③[荷兰]佛克马:《中国与欧洲传统中的重写方式》,《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①[荷兰]佛克马:《中国与欧洲传统中的重写方式》,《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②[荷兰]佛克马:《中国与欧洲传统中的重写方式》,《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①[英]R·G·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第266页,何兆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②[美]詹姆斯·哈威·鲁滨逊:《新史学》第17页,齐思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①都梁:《亮剑》第414页,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②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56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33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美]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第19页,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参见[美]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第11页,阎佳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②[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第32页,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第53页,赵旭东译,三联书店1998版。
    ①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第215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①都梁:《亮剑》第35页,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②都梁:《亮剑》第404页,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①冯德英:《我怎样写出了〈苦菜花〉》,《解放军文艺》1958年第6期。
    ②[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前言》第3-4页,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①[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第21页,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②[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第506页,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2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第149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法]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第208页,吕一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③巴金:《沉默集.序》,《巴金全集》(第九卷)第5-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④参见魏朝勇:《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像》第93-110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⑤[美]威廉·H.布兰察德:《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话语》第343页,戴长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①都梁:《亮剑》第406页,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②陈放:《最后一幅肖像》,《芒种》1989年第2期。
    ①[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第275-276页,张百春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②刘醒龙:《圣天门口》(上卷)第6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刘醒龙:《圣天门口》(下卷)第86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周毅、刘醒龙:《觉悟——关于〈圣天门口〉的通信》,《上海文学》2006年第8期。
    ②鲁迅:《〈溃灭〉第二部一至三章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十卷)第33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①刘醒龙:《圣天门口》(下卷)第101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第57页,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①参见程光炜:《我们是如何“革命”的?——文学阅读对一代人精神成长的影响》,《南方文坛》2000年第6期。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6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③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人民日报》1953年1月11日。
    ①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第166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
    ①参见萧延中:《“身份”的颠覆与重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第800-803页,董国良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①[法]弗朗索瓦.傅勒:《思考法国大革命》第26页,孟明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②[日]中野实:《革命》第52页,于小薇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③[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第459、465-466页,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④陈明明:《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第260页,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上海辞书出版 社2002年版。
    ①[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445页,陈嘉映、王庆节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②[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384-385页,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③[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第3页,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④参见[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第191页,王晓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德]威廉·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艾彦、逸飞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俄]别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张雅平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
    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例河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9年版。
    [匈]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法]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格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斯:《政治无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美]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英]彼得·卡尔佛特:《革命与反革命》,张长东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王章辉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威廉·H.布兰察德:《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戴长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法]弗朗索瓦·傅勒:《思考法国大革命》,孟明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7—1937)》,翁贺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英]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睿人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张百春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荷兰]胡伊青加:《人:游戏者》,成穷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王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胡大平:《后革命氛围与全球资本主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1996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版。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成北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法]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刘训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烈民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华莱士·马丁:《小说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俄]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许纪霖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下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葛红兵:《障碍与认同——当代中国文化问题》,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汪晖:《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张志扬:《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的门槛》,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魏朝勇:《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像》,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8年版。
    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三联书店2002年版。
    李扬:《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的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蓝爱国:《解构十七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再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三联书店2000年版。
    孟悦:《历史与叙述》,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路文彬:《历史想像的现实诉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期的小说创作主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的变革》,中国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丁帆、许志英:《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大学2005年版。
    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陈思广:《战争本体的艺术化——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战争小说创作论》,巴蜀书社2005年版。
    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孟祥春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三联书店2006年版。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王晓明主编:《在新的意识形态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年版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刘复生:《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书稿》,三联书店2002年版。
    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於可训:《中国当代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1919~1998),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牛运清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长篇小说研究专集》(上、中、下),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5—1999》(上、下),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胡大平:《全球资本主义和后革命氛围——论德里克的“后革命氛围”理论》,《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8期。
    傅守祥:《大众文化的市场逻辑——后革命氛围中的中产趣味与消费想像》,《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2期。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4期。
    陈晓明:《“后革命”阐释:理论与现实》,《美苑》2005年第5期。
    陈晓明:《挪用、反抗与重构——当代文学与消费社会的审美关联》,《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陶东风:《后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化》,《当代文坛》2006年第3期。
    陶东风: 《论后革命时期的革命书写》, 《当代文坛》2008年第1期。
    陶东风:《大话文化与消费文化语境中经典的命运》,《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陶东风:《“大话文化”与文学经典的命运》,《中州学刊》2005年第4期。
    [荷兰]佛克马:《中国与欧洲传统中的重写方式》,《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张清华:《从“青春之歌”到“长恨歌”——中国当代小说的叙事奥秘及其美学变迁的一个视角》,《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
    蔡翔:《重述革命历史:从英雄到传奇》,《文艺争鸣》2008年第10期。
    蔡翔:《青年·爱情·自然权利和性——当代文学的中国故事》,《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
    刘康:《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1期。
    杨经建:《“红色经典”:在“现代性”叙事中理解和阐释》,《东岳论坛》2006年第1期。
    张宗伟:《一起事先张扬的文化事件——透视“红色经典”改编》,《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
    刘硕:《视听话语阐释与精神传承——对“红色经典”改编剧创作研究的梳理与反思》,《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
    彭文祥:《“红色经典”改编剧的改编原则与审美价值取向分析》,《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
    侯洪、张斌:《“红色经典”:界说、改编及传播》,《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
    刘思谦:《“十七年”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的经典化与非经典化》,《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
    刘复生:《蜕变中的历史复现——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革命历史小说”》,《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邵明:《“新革命历史小说”的意识形态策略》,《文艺理论批评》2006年第5期。
    刘复生:《欢乐英雄与历史受难者——评〈亮剑〉》,《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
    李迎丰:《历史天空与当下语境——徐贵祥小说〈历史的天空〉中的“新历史”话语》,《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唐祥勇、郑鹏飞:《〈血色湘西〉:沈从文的挪用和背离》,《理论与创作》2008年第2期。
    洪治纲:《历史际遇与个人命运——论〈花腔〉》,《当代文坛》2002年第2期。
    徐德明:《〈花腔〉:现代知识氛围中的小说体裁》,《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王春林:《对知识分子与革命关系的沉思与表达——兼论李洱长篇小说〈花腔〉》,《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张学听:《格非〈人面桃花〉的诗学》,《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2期。
    李敏:《重复与超越——关于〈人面桃花〉》,《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2期。
    谢有顺:《革命、乌托邦与个人生活史——格非〈人面桃花〉的一种读解方式》,《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4期。
    周新民:《〈圣天门口〉对激进主义文化的多维反思》,《当代文坛》2007年第6期。
    张志忠:《宏大叙事、革命反省与圣教质询〈圣天门口〉简评》,《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6期。
    叶开:《空洞的焦虑——李锐长篇小说〈银城故事〉的基本命题》,《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
    南帆:《快与慢,轻与重——读铁凝的〈笨花〉》,《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5期。
    沈静:《传奇之美与诗化风格——电视剧〈暗算〉的人物塑造与叙事特色分析》,《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南华:《从〈潜伏〉看谍战剧的热播与发展》,《当代电影》2009年第10期。
    吴闻博:《谍战剧〈潜伏〉的戏剧结构分析》,《当代电影》2009年第10期。
    韩琛:《民族寓言的前世今生——〈鬼子来了〉与抗战电影的历史演变》,《艺术百家》2008年第1期。
    赵天才:《红色经典的改写与革命集体记忆——以小说〈红色娘子军〉〈沙家浜〉为个案的分析》, 《嘉兴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敬文东:《在革命的星空下——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革命”主题》,《文艺争鸣》2002年第2期。
    颜敏:《精神危机:革命文学的征兆》,《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王姝:《现代性重审与革命历史叙事的精神重构》,《当代文坛》2008年第3期。
    刘川鄂、王贵平:《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解构及其限度》,《文艺研究》2007年第7期。
    陈娇华:《论新历史小说的革命书写》,《当代文坛》2009年第2期。
    胡俊飞:《建构与拆解:新中国“四十年”文学的历史叙述》,《长江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邵国义:《后革命:重述抗战的时代语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杜国景:《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文学的阅读期待与叙事策略》,《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程光炜:《我们是如何“革命”的?——文学阅读对一代人精神成长的影响》,《南方文坛》2000年第6期。
    许子东:《一个故事的三种讲法》,《文艺理论与研究》1995年第6期。
    孙长军:《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新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江汉论坛》2001年第10期。
    高楠:《文学经典的危言与大众趣味权力化》,《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贺绍俊:《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当代文学现象》,《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
    孙立平:《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裂变》,《天涯》2006年第2期。
    伍柳氏:《革命后传统政治文化延存之因分析》,《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周明鹃:《论怀旧写作的哲学意蕴与历史性本质》,《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
    赵静蓉:《现代人的认同危机与怀旧情结》,《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傅书华:《重在深层的清理与反思——论“十七年”文学中精神结构精神质素与今天精神世界建构之关系》,《文艺争鸣》2006年第5期。
    赵天才:《革命的时代镜像》,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4年。
    赵牧:《后革命时代的革命书写》,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5年。
    杨鼎:《后革命时代的影视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7年。
    黄健:《穿越传统的历史想象》,浙江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黎汝清:《皖南事变》,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黎汝清:《湘江之战:中共历史上的一大悲剧》,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黎汝清:《碧血黄沙:西路军苦战记》,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
    柳建伟:《日出东方:红一方面军苏区征战备忘录》,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周而复:《长城万里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魏巍:《地球上的红飘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李尔重:《新战争与和平》,武汉出版社1988-1993年版。
    王火:《战争和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周梅森:《军歌》,长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周梅森:《国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周梅森:《大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石钟山:《红土黑血》,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石钟山:《遍地鬼子》,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石钟山:《最后的军礼》,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石钟山:《地下,地上》,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石钟山:《军歌嘹亮》,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邓一光:《我是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邓一光:《我是我的神》,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
    都梁:《亮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都梁:《狼烟北平》,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杨争光:《从两个蛋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徐贵祥:《八月桂花遍地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权延赤:《狼毒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叶兆言:《夜泊秦淮》,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李锐:《传说之死》,长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李锐:《旧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锐:《银城故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
    刘恒:《苍河白日梦》,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
    莫言:《丰乳肥臀》,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陈忠实:《白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格非:《人面桃花》,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李洱:《花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刘醒龙:《圣天门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铁凝:《棉花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铁凝:《笨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项小米:《英雄无语》,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姜安:《走出硝烟的女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马晓丽:《楚河汉界》,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裘山山:《我在天堂等你》,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薛荣:《沙家浜》,《江南》2003年第1期。
    郭小东、晓剑:《红色娘子军》,花城出版社2004年版。
    麦家:《暗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麦家:《暗算》,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麦家:《解密》,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徐广顺:《功勋》,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卢洪营:《潜伏》,长征出版社2009年版。
    马营:《潜伏·1936),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昆金:《反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9年版。
    泣风尘:《硝烟无声——暗算2》,太白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陈雨涵:《战谍》,海天出版社2009年版。
    蒋佳临:《代号蟹》,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年版。
    高瞻:《谍报英豪》,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
    臧小凡:《深潜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宋阳明:《重庆谍战——秦敖传》,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柳建伟:《爱在战火纷飞时》,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
    韩素真:《中共地下党人》,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朱昭宾、郝在今、王鸿志、郭木:《开国前夜》,花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袁静等:《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吴强:《红日》,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
    梁斌:《红旗谱》,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版。
    曲波:《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高云览:《小城春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版。
    刘流:《烈火金钢》,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版。
    冯志:《敌后武工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
    碧野:《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冯德英:《苦菜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白刃:《战斗到明天》,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作家出版社1961年版。
    孙犁:《风云初记》,作家出版社1963年版。
    雪克:《战斗的青春》,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
    知侠:《铁道游击队》,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欧阳山:《三家巷》,广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杨沫:《青春之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