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中死亡与复活的主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荒原》围绕死亡的主题揭示了欲望与焦虑、欲望与罪的关系。在这首诗中,由于人类自身难以解释的弱点,常常受到色欲的诱惑。性的诱惑导致的是痛苦和死亡。人类历史也只不过是“出生、纵欲、死亡”的过程而已。因此,原罪——情欲——罪孽——死亡是一个循环式的因果关系链。因此,尘世之爱,无论多么炽热,象那位风信子女郎和她的恋人那样,最终还会使人失魂落魄。
     死亡即是生命的终结也是复活的开始,死亡与复活的关系密不可分。死亡意识是荒原的本质。《荒原》以渴求死亡的女先知西比尔的典故作为卷首语,以弗雷泽的《金枝》和魏士登的《从祭仪到神话》作为象征复活的总体框架,运用众多典故,意象和象征展示了荒原中死亡的迹象和对复活的渴望。
     开篇引语中西比尔求死暗示她对永生的厌倦,确立了诗歌的主题。接着,玛丽的回忆引发人们对她的几个王公贵族表兄弟的意外死亡和战争的联想。众多的关于死亡的典故暗示了人类的悲惨现状,如:“那淹死的腓尼基水手”,“那被绞死的人”;阿格坦恩被自己的猎犬撕成碎片,那位植物神“阿多尼斯”是死于野猪的獠牙下;这一系列联想到死去的人的故事,加上不断出现的与死亡有关的字眼,和诸多关于死亡的意象,都确立了死亡意识作为本诗的主题地位。
     《荒原》中死亡意识具有辩证性。诗人将一堆破碎的偶然性的意象聚合在一起,表达了一个完整的具有必然性的观念——死亡即是新生。在诗人的死亡意识中,死亡不是将来时,不在生命的彼岸,不在现实的背面。死亡就是现在时,在生命中存在,在现实中发生。它不需要生命超越自身,因为死亡自身也是有生命的。有那么多的人就生活在死亡中,他们是虽生犹死的人。也有那么多人就死亡在生命中,他们却虽死犹生。
    
    虽生犹死的人在等待,在回味着逝去的美妙的时光,在捕捉那失去了实
    体性的美的形式。虽死犹生的人在求索。
     对比诗歌的五个章节的结尾处,会发现这首诗充满了疯癫、痛苦和
    极度的绝望。诗人所揭示的死亡不仅仅是肉体的死亡,还包括精神的死
    亡。通过分析诗中暗示的女性作为欲望的主体和对象,不难发现,作为
    欲望主体的女性往往成为毁灭世界的祸根;而作为欲望对象的女性,大
    多成为受害者。本文通过分析诗人所描绘的不完美的女性形象和残缺的
    性关系,批判了艾略特的性别歧视观念。
     《荒原》象征着艾略特的灵魂的荒原。它既包括精神性的爱情缺失
    导致的荒原,也包括与基督教观念相悖的世俗生活所致的荒原。从自己
    的人生经历出发,诗人表达了对短暂易逝的爱情的怀伤。在复杂的象征
    框架中,艾略特通过暗示和多层次、多侧面的意象,展示战后西方文明
    的危机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反映了整整一代人理想的幻灭和精神的
    失落。
     本文还就《荒原》出现的有关复活的典故和意象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阐述了诗中所表现的复活愿望。《荒原》以弗雷泽的《金枝》和魏士登的
    《从祭仪到神话》作为象征复活的总体框架。弗雷泽总结了关于繁殖神
    的传说。巴比伦、叙利亚、塞浦路斯和埃及的神话中,繁殖神一旦死亡,
    大地便成了一片死寂的荒原,而当他们再生之际,大地便恢复了生机,
    在这样的时刻,先民们往往要举行种种繁殖神崇拜仪式。《从祭仪到神话》
    中的渔王是繁殖神崇拜的深化。渔王生了病,失去了生殖能力,于是他
    的国土变成了一片干涸不毛的荒原,禾苗不生长,牛羊不繁殖,连人也
    失去了繁衍的能力。只有当一个寻找圣杯的骑士,闯过重重险关,来到
    城堡,找回失去的圣杯,并治好渔王的疾病,荒原才能恢复生机,人民
    才能获得拯救。繁殖神的死而复活和渔王的恢复生殖能力,象征对人类
    灵魂的拯救,体现了艾略特的宗教情结。
     另外,情欲一方面是生殖力的保证,另一方面过分纵欲会导致疾病
    
    甚至死亡;水作为生命之泉,象征复活;但大水也可以夺去人的生命;
    而火一方面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另一方面,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些
    辩证的双重象征,是艾略特诗意的炉火纯青的体现。
Eliot's The Waste Land centers around death and resurrection, reveal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ensuality and anxiety, between sin and sensuality. According to the poem, on account of some inexplicable insufficiency in human nature, man is liable to the temptations of flesh. Sexual temptations lead to suffering and death, man's history is nothing but "Birth, and copulation, and death ." As a result, sin, lust, evil, and death together form a circle among which there is the mutual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 Therefore, earthly love, even in most intense form, as in that between the lover and the hyacinth girl, with its romantic associations, will fail man in the end..
    Death is the destination of life, yet may also be the start of resurrection. There is opposition and mutual dependence between death and resurrection. The conception of death is the substance of The Waste Land. With Sibyl's request for death being the prologue of the poem, Frazer's The Golden Bough and Jessie Weston's book From Ritual to Romance provide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resurrection of the poem, where many allusions to classical and mythological quotations , images and symbols are used to suggest the theme of death and the need of redemption. Sibyl's request for death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oem implies her dislike of an everlasting life, which indicates the theme of death. After the request, Marie's memory makes people associate her life with the death of her three cousins and the war.
    Unnatural death suggests the miserable condition of human being: Marie's three cousins; the drowned Phoenician sailor; the hanged man; Adonis killed by a bore; Cornelia's son; the death of many during the war; etc. Words indicating the meaning of death occur 25 times, which clarifying the theme of death in the poem. By demonstrating the dirty love of several women Eliot suggested the indifference between man and woman. Moreover women's being either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sensuality implies the misfortune of women in a male chauvinist world.
    It is not difficult to conclude that the poem is filled with the note of distraction, agony and extreme despair by comparing the ends of the five parts of "The Waste L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death in the poem
    
    
    demonstrates dialectic features. The collection of many broken elements proposes a unified concept: death is revival. In the mind of the poet, death does not belong to the future tense. Nor does it exist beyond the life. Nor does it hide behind the reality. Death exists in the present, and it is in the process of life. Moreover, it has its own life. Thereafter, human beings live in anxiety and in the fear of death.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section, the death of Marcello is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hope of spiritual redemption and resurrection, for he has not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body of believers (the Church). And thus his burial is not a Christian one, but similar to the primitive burial practices of nature worshippers, without any positive certainty about salvation. Cornelia's words resemble Ophelia's distracted words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section. The third section ends with reference to the ascendency of passion over reason; the fourth ends by referring to death, and the fifth ends in madness. The significance of such endings lies in the failure of mankind to achieve a spiritual synthesis without "faith"; and without this faith man is condemned to anxiety, despair, passion, madness, and death.
    The epic-like poem presents Eliot's attitude to the perennial problem of human suffering, pain, and evil. Eliot's emotions must have been deeply moved by the events of World War I, which made him speculate upon human destiny. Eliot sees suffering as inseparable from man's life. His religious sense makes him ascribe human suffering to human sinfulness. Since human nature is radically sinful, man is subject to pains and suffering at all times. Thus Original Sin and suffering are related. Thus indirectly lust, surrender to sex, passion and " Love of created beings " are at the bottom of human sufferi
引文
1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104页
    2 王耀辉著《文学文本解读》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44页
    3 王耀辉著《文学文本解读》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44页
    4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83页
    5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3页
    6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20页
    7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52页
    8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3页
    9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4页
    10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5页
    11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5页
    12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6页
    
    
    13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72页
    14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95页
    15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74页
    16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82页
    17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5页
    18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5页
    19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5页
    20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5页
    21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41页
    22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71页
    23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83页
    24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74页
    25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80页
    26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
    
    96页
    27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74页
    28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3页
    29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5页
    30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49页
    31 朱生豪等译《莎士比亚全集》 第六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年第1版第36页
    32 朱生豪等译《莎士比亚全集》 第六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第405页
    33 朱生豪等译《莎士比亚全集》 第六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第421页
    34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7页
    35 朱生豪等译《莎士比亚全集》 第六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第35页
    36 朱生豪等译《莎士比亚全集》 第六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第36页
    37 朱生豪等译《莎士比亚全集》 第六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第27页
    38 莎士比亚著《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第二幕第二场 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 第六册 第30页
    39 莎士比亚著《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第二幕第五场 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 第六册 第40页
    
    
    40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8页
    41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100页
    42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5页
    43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8页
    44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9页
    45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9页
    46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71页
    47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6页
    48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83页
    49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74页。
    50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76页。
    51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9页
    52 Exploring the waste land www.google, com
    53 同上
    54 同上
    
    
    55 同上
    56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4页
    57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8页
    58 同上
    59 同上
    60 同上
    61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9页
    62 同上
    63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79页
    64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3页
    65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3页
    66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6页
    67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8页
    68 《死之花》 ssreader.com 第48页
    69 同上第49页
    70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66页
    71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78页
    
    
    72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第78页
    73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第81页
    74 朱光潜译 维柯著《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前言 第17页
    75 朱光潜译 维柯著《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 第163页
    76 朱光潜译 维柯著《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 第158页
    77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第82页
    78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第77页。
    79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第101页。
    80 《死之花》ssreader.com第49页
    
    
    1.蒋坚松 宁一中 《英美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汪义群主编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第二辑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3.荷马著 陈中梅 译注 《奧德赛》 译林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4.刘燕著 《艾略特》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
    5.赵萝蕤等译 《艾略特诗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6.张剑著《艾略特与英国浪漫主义传统》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第1版
    7.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8.约瑟夫·康拉德著 黄雨石译《黑暗的心》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9.David Moody编 《特·斯·艾略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10.曾繁仁主编《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1.张中载等编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2.聂珍钊等主编《20世纪西方文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13.刘岩编 《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名著导读》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
    14.殷国明著 《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9年第1版
    15.王松林编著 《20世纪英美文学要略》 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年第1版
    16.贝克尔著 张友华等译 《世界古代神话和传说》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7.朱生豪等译 《莎士比亚全集》 第五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18.朱生豪等译 《莎士比亚全集》 第六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19.拉曼·塞尔登编 刘象愚等译 《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0.王耀辉著《文学文本解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1.Michael Levenson编 《现代主义研究》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2.朱光潜译 维柯著《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
    23.安修·Lee编著 《宗教的故事》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
    24.深圳大学文学院编 《积薪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5. T S Eliot The Three Voices of Poetry. Publishe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4.
    26. Cox, C.B. and Hinchliffe, Arnold P., ed. T.S. Eliot: The Waste Land-A Casebook. Hong Kong: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2.
    27. Eliot, T.S. "Tradition and Individual Talent." The Sacred Wood: Essays on Poetry and Criticism. London: Methuen & Co Ltd, 1972.
    28. Moody, A. David, ed. The Waste Land in Different Voices.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 1974.
    
    
    29. Schwarz, Robert L. Broken Images: A Study of The Waste Land. Cranbury: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