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裂缝性储层属性分析与随机模拟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唐永;梅廉夫;唐文军;陈友智;胡志伟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1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裂缝性储层;非线性分析;随机模拟;属性特征;连续性
  • 起始页:56
  • 总页数:11
  • 刊名: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60
  • 主管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 主办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 主编:杜志敏
  • 地址:西南石油大学学报中心(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 邮编:610500
  • 网址:http://www.swpuxb.com
  • 卷:32
  • 期:4
  • 期刊索取号:P450.6 210
  • 数据库收录: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原《西南石油学院学报》;参加期刊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Elsevier、美国石油文摘(PA)、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等收录;CPA收录;《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石油文摘》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与常规储层相比,裂缝的存在致使裂缝性储层非均质性增强,如何全面、准确地定量描述裂缝网络成为细致刻画这类储集层的关键合理整合相关裂缝信息数据,运用最优概率分布函数对裂缝属性特征进行统计和空间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研究目的,选择最佳理论模型是裂缝性储层建模的基本思想依据这一原则对裂缝性储层随机模拟的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1)非线性分析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减小不同数据源、不同尺度数据整合所产生的误差,综合分析的裂缝数据较为理想;(2)运用圆周统计、人工智能分析裂缝属性能够获得较为合理的结论;(3)复合模型既能表现裂缝离散性特征,又能体现裂缝聚类的连续性效果,能较好地表征裂缝性储层特点。但裂缝发育的复杂性决定了裂缝储层建模还需综合不同学科、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