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质如菘而致广大
详细信息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日期:20180821
元代文人欧阳玄曾写过十二首《渔家傲》,来描绘当时元大都的风俗,其中便有“霜菘雪韭冰芦菔,暖炕煤炉香豆熟”,这里的“霜菘”指的是经霜的大白菜。“菘”是白菜的古称,在方言中菘菜也就是大白菜。之所以得名为“菘”,宋代《埤雅》中有解释,白菜有着“凌冬不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的特点,堪称蔬菜中的松柏。
  白菜是地道的平民蔬菜,在旧时即便贫寒人家也吃得起,而且易储藏耐贮存,北方许多人家每年都会窖藏数百斤大白菜过冬,称为“秋菜冬贮”。而运输便捷、易于烹煮、配菜范围广的优点,也使其在大江南北都广受欢迎。比如,鲁迅笔下北京运往浙江的白菜,用红头绳系住菜根,不是放在菜摊上,而是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虽说是家常菜,白菜却并未甘于平庸,即使再大的席面也能上,而且不失体面气派,比如有名的“开水白菜”。不仅如此,它还具有食疗作用。比如,唐代孟诜在《食疗本草》中记述:“菘菜,治消渴,和羊肉甚美。其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
  有人认为,白菜自身口味相对平淡,缺乏变化和惊喜,然而其茎叶厚实、鲜嫩多汁,几乎可与任何食材搭配,如此“接地气”,无怪乎受到众人喜爱。白菜外表水灵宛如碧玉,但它并不娇气脆弱,反而在经历霜降后,味道会变得更加鲜美。而其耐风霜、易储藏的秉性,在关键时候更是能派上大用场。比如,洛阳南部山区气候寒冷,过去家家户户都贮存大量的萝卜、白菜过冬。1932年11月,红三军从湖北的随县北越桐柏山进入洛阳南部。当时雪花纷飞,天气寒冷,军队没有粮食,山民也无余粮,就拿出窖里所有的白菜、萝卜支援红军,使他们顺利走出豫西。既没有华丽外表,也没有惊艳的口味,却能成为餐桌上长盛不衰的美食,靠的就是其朴素坚韧的品格。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现实中,我们身边亦不乏气质如菘者,平日里可能并不出众,甚至朴素到让人忽略,但在关键时刻总会有他们的身影。中国原子能之父、世界首个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赵忠尧,曾自费赴美学习前沿科技;回国后为保护50毫克镭元素假扮难民,千里跋涉前往长沙,玉树临风的教授变成蓬头垢面的“乞丐”。战略科学家黄大年,放弃国外的高薪洋房,回国重新开始,他的回国加速推动中国深探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然而他却不求院士头衔、行政职务,只顾埋头钻研。“中国天眼”缔造者南仁东,为给项目选址,毅然脱掉西装,换上工作服,在近10年时间里,他翻山越岭,走遍贵州上百个窝凼,由于地形及天气原因,常常在被雨水浇湿的乱石和泥土中摸爬滚打。
  汪曾祺先生曾言:“文求雅洁,少雕饰,如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此言可谓蕴含了为人处世的“真意”,正如白菜——外表青白而高雅,却并不纤弱娇气;寒冬中默默坚守,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既是老百姓家常菜,又上得了国宴餐桌,等等。虽说在日益多样化的社会里,这样未必适用于所有行业、所有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任何年代、任何社会都不应缺少质如菘者。遗憾的是,许多人在顺境中很难体会到这一点,在屡遭挫折后才发觉,越是朴实无华的东西其实越能经受住风霜雨雪,越是平淡从容的心态越能够出奇制胜,这大概就是《道德经》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尉承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