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世居湘鄂渝黔比邻地区的土家族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族文化、果敢英勇、勤劳善良的民族性格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家族民众人生观、世界观、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土家族民族文化的“遗传基因”。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性、山地性、宗教性、兼容性、外露性、综合性等特征,显著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步入二十一世纪,在政府主导下,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先期普查工作已圆满完成,优秀民间艺人被政府授予“民间文化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与开发工作在摸索中不断前行,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撒叶儿嗬夺冠青歌赛,高调亮相世博会;土家摆手舞成为全国知名的广场健身舞蹈。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团结、和谐元素,成为协调邻里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新农村文化及社区建设的重要工具。当然,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系统的梳理和理论的探讨非常必要,本文拟分七个部分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这一部分回顾了土家族的历史,简要介绍了现状,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进而分析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第二部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及文化变迁。在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的重要意义及辩证关系。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出发,探寻影响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的主要因素,分析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立发展的原因。
     第三部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绩与实践。从学术研究和具体操作两个层面对目前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概括,并针对目前在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做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对策。
     第四部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解析。根据在目前保护的实践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制定总的原则,作为保护和开发的准绳,指导保护和开发的方向。针对目前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模式——法律保护、数字化保护、生态园区保护模式等,分析操作得失,探寻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手段。
     第五部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传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已呈现出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将遗产作为产业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是比较常见的手段。开发是一柄双刃剑,既能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又可能对非物质文化产生毁灭性破坏,关键是如何掌握开发的方向和尺度。本文关注到上海世博会中抢眼的土家非遗元素,以土家族为例,进行了会展活态开发模式的探讨。保护和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关键性因素。为进一步认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传承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本文运用SWOT方法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相应对策。
     第六部分,案例与示范推广。此部分以土家撒叶儿嗬、吊脚楼为例,论证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开发中,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当下较为热门的“长阳模式”也做了一定的探讨。
     第七部分,新农村背景下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而土家族非物质文化既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农村文化又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根,只有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土家族新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在文中,根据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和人类学理论研究对象,本人尝试运用功能主义和惯习——场域理论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进行了解析。论证结果显示,合理的经济资本运作有利于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土家族非物质文化场域下形成的惯习,对土家族民众生产、生活和思维产生深远影响,正确的引导惯习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塑造土家族民众完美个性,孕育和谐文化,均有重要意义。
     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现状的准确把握,保护和开发手段的全面分析研究及理论上的探讨,对于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的保护和开发非常重要,对于土家族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也意义深远。
The report of the 17th congress pointed out: "today's era, culture has become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source of national cohesion and creativity, become the important factor of competition in overall national, rich cultural lif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ardent desire for our people.... the Chinese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a perennial inexhaustible source of unity. To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its essence and discard the dregs, make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adaptation, in harmony with modern civilization, keep its national character and reflect changes of The Times. Strengthen traditional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e education, use modern technological means the rich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Strengthen the cultures of all ethnic groups mining and protection, valu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completes the cultural books finishing work.“The Tujia culture is note for its long history and rich culture, courageous heroic, hard-working kind of national character.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Tujia traditional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ujia people in outlook,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inking mode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of Tujia national culture, is the "genetic".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 ethnic brothers significantly,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long history formed the uniqueness, hill farming, fishing and hunting culture type, mostly and the sacrificial activities, good cultural compatibility and fiery exposed the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mprehensive features. Stepping into the 21st century, led by Tujia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brought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the government census work magnificent and victoriou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y government awarded "descendants of folk culture master", all level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performance fascinating, is high-key appear on Shanghai world expo.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tradition and modern contex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ujia people. This part of Tujia historical briefly reviewed the status of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articularly the national project do not spa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Tujia,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values and cultural change. In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recognizing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hange, this part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eanwhile,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changes of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achievement and protection practice. From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specific operation of two facets of current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in view of the present in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problems of a more in-depth analysis.
     The fourth part is about principles and pattern exploration.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yardstick i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resent problems, guiding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It also analyzes Tujia and other area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means and methods -- legal protections, digital protection, such as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park, analyzing operating gain and loss, exploring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effective means.
     The fifth part is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heritage inheritance.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velopment has presented the land development of flourishing,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regarded as important tourism resourc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is a double edged sword, i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regional fast economic growth, and also has effect on intangible cultural produce destruction, and the key is how to grasp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and scales. This paper concerns in the Shanghai world expo in Tujia that grabs an eye not to spare elements, for example, it carried on the Tujia exhibition activ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discussion. In order to better protect the inheritance in markets,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inheriting a key factor in the school education strength, this paper uses SWOT method to analyze and point out some strategies.
     The sixth part is about the case and demonstration of promotion. In this part, DiaoJiaoLou and marked ho are shown as examples, arguing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hould adopt different measures. Meanwhile,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current relatively popular "changyang mode" .
     The seventh part i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ujia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rural development. The new countryside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period of rural economy is pushing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Tujia, and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while rural culture of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root of Tujia, 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ountryside culture of Tujia combined Tujia area, to boos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ulture construction.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ory is discussed. As an ethnology student, use of anthropological theory perspective on deeply analyze study is very necessar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anthropological theories research object, I chose functional creed and habitus - field theory of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generated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but self-contained, with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premise conditions;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field internal capital constant flow, conversion, making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vitality, reasonable economic capital operation of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field formed under the of Tujia people habitus, production, living and thinking a far-reaching effect on the right guidance habitus, Tujia people formed the shaping perfect personality, inoculating harmony culture, all of these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and also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it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future of Tu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Tujia area.
引文
1黄柏权:《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对策》,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刘玉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立法探讨——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颜艳梅:《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箫调查研究——以万州地宝土家族乡为例》,载《网络财富》2010年第10期。
    4田强、张天爽:《追寻先民印迹守护精神家园——长阳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对策》,载《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5周兴茂、周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几个基本问题——以土家族为例》,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6周兴茂、张牛:《重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现状与保护》,载《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7陈廷亮、张磊:《守望民族的精神家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8刘建平、袁志利:《石柱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载《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9胡萍、蔡清万编著:《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献集成》,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10陈廷亮、张磊:《守望民族的精神家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1王希辉、黄金:《土家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6期。
    12刘建平、袁志利:《石柱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载《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3石亚洲:《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4牟延林:《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风貌、精神内涵及城市精神的培育》,载《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15朱长菊、李鸿雁:《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初探》,载《民族论坛》2010年第7期。
    16东人达:《珍稀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柱土戏》,载《四川戏剧》2009年第6期。
    17东潇:《重庆土家族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刍议》,载《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8李真:《湘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与对策》,载《凯里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9王希辉、黄金:《土家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6期。
    20石亚洲:《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1陈廷亮、张磊:《守望民族的精神家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22刘建平、袁志利:《石柱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载《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3田敏、侯小琴:《“条”与“块”的分割与整合——从“号子之争”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4邓莹辉:《从“撒叶儿嗬”的发展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载《三峡论坛》2010年第2期。
    25史江洪、黄柏权:《恩施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若干思考》,载《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6刘开封:《原生态民歌该不该在舞台上表演——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载《时代文学》2009年第24期。
    27曹毅、胡经寻:《从土家语保存的现状看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土家语区访谈摘录》,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8吴琼:《三峡土家族薅草锣鼓可持续发展研究》,载《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6期。
    29向华:《土家族三棒鼓的文化探析》,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0张春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讨——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1刘霞:《西兰卡普技艺之启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读》,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2刘建平、袁志利:《石柱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载《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3张国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地方文化开发问题——长阳跳丧舞文化开发的启示》,载《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34陈廷亮:《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可行性与基本模式分析》,载《民族论坛》2009年第10期。
    35彭振坤、黄柏权:《土家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6谭瑜、谭志松:《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和发展——以湖北长阳土家族“巴山舞”为例》,载《三峡论坛》2009年第11期。
    37谭志松:《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教育形式及其变迁》,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38谭志松:《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的主要特征》,载《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39林继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保护探讨——以清江流域土家族始祖信仰为例》,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40刘玉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立法探讨——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1柳红兵:《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与法律保护研究》,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42彭英明:《土家族文化通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43周兴茂:《三峡文化、巴文化与土家文化》,载《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4彭勃:《我是土家族——记田心桃女士》,载《民族大家庭》1997年第6期。
    45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220页。
    46孟慧英:《试谈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特点》,载《民族遗产》2008年。
    47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48李世涛:《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与性质》,载《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49李伟:《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与文化传承》,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50雷艳:《土家族谚语的文化透视》,载《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1石雯丽:《湘西土家族谚语的语言特色》,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52王丹丹:《湖北土家族原生态音乐保护机制研究》,载《中国校外教育》2007年第10期。
    53王丹:《湖北西部“老鼠嫁女”故事研究》,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54黄柏权、王茜:《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特质》,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7期。
    55韩基灿:《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点及其意》,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期。
    56袁联波:《酉阳土家族阳戏面具的文化意蕴》,载《文艺研究》2008年第8期。
    57田永红:《土家族阳戏的形成与发展》,载《铜仁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58刘红婴、王健民:《世界遗产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59蔡丰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及其当代价值》,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60韩基灿:《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点及其意义》,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61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9页。
    62柏贵喜:《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当代变迁》,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6期。
    63黄柏权:《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载《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67柏贵喜:《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当代变迁》,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6期。
    68闫秦勤、曹诗图:《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迁及保护传承对策》,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69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4页。
    70段超:《土家族文化史》,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71段超:《略论改土归流后土家族文化的变迁》,载《贵州民族研究》1991年第10期。
    72韩基灿:《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点及其意义》,载《延边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74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2页。
    75蓝寿荣、朱雪忠:《土家族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载《科技与法律》2003年第4期。
    76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77郭海明、邓灵斌:《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载《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年第2期。
    80高永久朱军: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82王松华、廖嵘:《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载《同济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83罗越富:《旅游资源概念新视角》,载《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第4期。
    84陈廷亮:《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可行性与基本模式分析》,载《民族论坛》2009年第10期。
    86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87过聚荣:《会展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89贺学良:《刍议会展业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影响》,载《商业时代》2010年第22期。
    90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0页。
    91马勇、肖轶楠:《会展概论》,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9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8页。
    94谭志松:《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的主要特征》,载《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95岳敏:《许新“场域——惯习”理论下“感情常在”与“人走茶凉”的比较》,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1期。
    96[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等译,中央翻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134页。
    97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城一惯习”论》,载《学术探索》2004年第1期。
    98蒋业权、刘红字:《文化场域视角下的网络教育》,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99刘红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初探》,载《社科纵横》2009年第1期。
    100夏毅榕:文化生态平衡意义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载《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21期
    101曾云: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研究,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02朱炳祥:《社会人类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103何星亮:《图腾与中国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104宋仕平:《鄂西土家族跳丧习俗的文化意蕴》,载《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05 [英]弗雷泽:《永生信仰与死灵崇拜》(英文版, New york 1974),第56页。
    106 [法]列维一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9页。
    107郭于华:《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2页。
    108马凌诺斯基著:《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3-84页。
    109马凌诺斯基著:《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110胡世春等主编:《土家族撒叶儿嗬》,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111谭志满:《从祭祀到生活——对土家族撒儿嗬仪式变迁的宗教人类学考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0期。
    112朱世学:《论土家族吊脚楼的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13朱昔群: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政府工作,载《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12期。
    114陈立新、曹建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体育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载《农业考古》2009年第6期。
    115陈天培:《继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载《农村经济》2007年第6期。
    116张颖:《对长阳土家族“巴山舞”深层开发的思考》,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17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载《文化遗产》2010年第2期。
    118张国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模式研究》,载《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19陈育钦:《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1、向云驹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贾银忠编:《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3、彭振声等主编:《土家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孙克勤主编:《遗产保护与开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胡萍,蔡清万编著:《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献集成》,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6、于海广,王巨山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8、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历史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汪启明,赵静译:《华阳国志译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邓佑玲著:《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与挑战——土家语濒危现象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1、《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12、王耀希主编:《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张旭主编:《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编》,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14、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内部资料)1986年版。
    15、吴永章,田敏著:《鄂西民族地区发展史》,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6、段超著:《土家族文化史》,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17、周正兵著:《文化产业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辛艺华,罗彬著:《土家族民间美术》,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9、陈廷亮彭南均著,《土家族婚俗与婚礼歌》,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20、郝朴宁等著:《民族文化遗存形态的产业社会化与生态文化创建》,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1、左玉堂著:《民族文化论》,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2、安学斌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云南巍山彝族打歌为例》,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23、王淼著:《把根留住——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列思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4、许宪隆主编:《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25、喜饶尼玛石竣淏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王鹤云高绍安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27、胡嘉猷,邱久钦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8、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写组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刘魁立,张旭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30、谢娅萍,向柏松编著:《土家族民间文艺的文化人类学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1、刘红婴著:《世界文化精神》,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32、乔晓光主编:《交流与协作——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论文集》,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33、唐任伍,赵莉著:《文化产业——21世纪的潜能产业》,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4、徐嵩龄等编:《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5、《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36、《长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长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37、《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编写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38、《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39、《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40、《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41、《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42、《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43、《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44、《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45、邓和平著:《中国土家族源流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6、彭兆荣著:《旅游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47、陈理主编:《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48、朱世学著:《鄂西古建筑文化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49、邓辉著:《土家族区域的考古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0、赵心宪编著:《秀山花灯生态考察与思考》,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1、彭英明主编:《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52、许向洪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常态研究》,百家出版社2008年版。
    53、[法]E·杜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林宗锦彭守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4、[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文化模式》,王炜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55、[美]弗朗兹·博厄斯著:《原始艺术》(金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版。
    56、[美]罗伯特·F·墨菲著:《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4版。
    57、[德]韦伯著:《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翻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柏贵喜:《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当代变迁》,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第6期。
    2、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城一惯习”论》,载《学术探索》2004第1期。
    3、蔡丰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及其当代价值》,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曹毅、胡经寻:《从土家语保存的现状看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土家语区访谈摘录》,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2期。
    5、柴以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问题研究》,载《经济师》2005第10期。
    6、陈廷亮、张磊:《守望民族的精神家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7、陈廷亮:《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可行性与基本模式分析》,载《民族论坛》2009第10期。
    8、邓莹辉:《从“撒叶儿嗬”的发展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载《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第2期。
    9、东人达:《珍稀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柱土戏》,载《四川戏剧》2009第6期。
    10、东潇:《重庆土家族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刍议》,载《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第社会科学版》2008第4期。
    11、段超:《略论改土归流后土家族文化的变迁》,载《贵州民族研究》1991第10期。
    12、范正勇:《土家族文化变迁的人类学思考》,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第6期。
    13、高永久朱军:《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载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4、谷清:《第二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激情上演》,载《度假旅游》2007第6期。
    15、郭海明、邓灵斌:《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载《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年第2期。
    16、韩基灿:《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点及其意义》,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第8期。
    17、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8、贺学良:《刍议会展业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影响》,载《商业时代》2010第22期。
    19、黄柏权、王茜:《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特质》,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第7期。
    20、黄柏权:《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载《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第1期。
    21、黄柏权:《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对策》,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2、蒋业权、刘红字:《文化场域视角下的网络教育》,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第5期。
    23、蓝寿荣、朱雪忠:《土家族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载《科技与法律》2003年第4期。
    24、雷艳:《土家族谚语的文化透视》,载《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5、李春萌:《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保护》,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第3期。
    26、李春艳:《地方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河北省为例》,载《才智》2009第3期。
    27、李世涛:《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与性质》,载《广西民族研究》2007第3期。
    28、李伟:《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与文化传承》,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第1期。
    29、李真:《湘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与对策》,载《凯里学院学报》2008第5期。
    30、林继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保护探讨——以清江流域土家族始祖信仰为例》,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第3期。
    31、刘晗:《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及对策分析》,载《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第9期。
    32、刘红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初探》,载《社科纵横》2009第1期。
    33、刘建平、袁志利:《《石柱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载《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第5期。
    34、刘金丽:《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5、刘开封:《原生态民歌该不该在舞台上表演——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载《时代文学》2009第24期。
    36、刘玉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立法探讨——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7、罗越富:《旅游资源概念新视角》,载《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第4期。
    38、孟慧英:《试谈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特点》,载《民族遗产》2008年第1期。
    39、牟延林:《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风貌、精神内涵及城市精神的培育》,载《重庆社会科学》2008第3期。
    40、彭勃:《我是土家族——记田心桃女士》,载《民族大家庭》1997第6期。
    41、钱春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景瞻望及预防问题探析》,载《新西部》2008第2期。
    42、乔晓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载《集美大学学报》2007第2期。
    43、石亚洲:《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第3期。
    44、史江洪、黄柏权:《恩施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若干思考》,载《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第4期。
    45、宋欢:《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载《沧桑》2006第4期。
    46、谭瑜、谭志松:《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和发展——以湖北长阳土家族“巴山舞”为例》,载《三峡论坛》2009第11期。
    47、谭志松:《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的主要特征》,载《西北民族研究》2010第2期。
    48、谭志松:《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教育形式及其变迁》,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49、田敏、侯小琴:《“条”与“块”的分割与整合——从“号子之争”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第4期。
    50、田强、张天爽:《追寻先民印迹守护精神家园——长阳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对策》,载《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51、田永红:《土家族阳戏的形成与发展》,载《铜仁学院学报》2009第1期。
    52、王丹:《湖北西部“老鼠嫁女”故事研究》,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人文社会科学版期》2008第3期。
    53、王丹丹:《湖北土家族原生态音乐保护机制研究》,载《中国校外教育》2007年第10期。
    54、王龙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少林功夫的保护》,载《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第11期。
    55、王松华、廖嵘:《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56、王希辉黄金:《土家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第6期。
    57、王真慧等:《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探讨》,载《现代经济》2010第9期。
    58、王卓亚、李惠英:《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现状及对策》,载《知识经济》2010第9期。
    59、吴琼:《三峡土家族薅草锣鼓可持续发展研究》,载《黑龙江史志》2009第6期。
    60、伍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初探——以宁波市为例》,载《特区经济》2008第4期。
    61、伍鹏:《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刍议》,载《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第2期。
    62、夏毅榕:《文化生态平衡意义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载《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21期。
    63、辛儒:《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载《商场现代化》2008第12期。
    64、闫秦勤、曹诗图:《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迁及保护传承对策》,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65、颜艳梅:《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箫调查研究——以万州地宝土家族乡为例》载《网络财富》2010年第10期。
    66、杨秀英:《沧县八角鼓——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载《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第3期。
    67、尹小珂等:《小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载《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第3期。
    68、袁东升:《当代土家族地区木匠及其文化的变迁》,载《贵州文史丛刊》2010第1期。
    69、袁联波:《酉阳土家族阳戏面具的文化意蕴》,载《文艺研究》2008第8期。
    70、曾云:《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研究》,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71、张国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地方文化开发问题——长阳跳丧舞文化开发的启示》,载《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第6期。
    72、周兴茂、张牛:《重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现状与保护》,载《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73、周兴茂、周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几个基本问题——以土家族为例》,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74、周燕、赵霞:《地方高校传承与保护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对策研究——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载《三峡论坛》2010第5期。
    75、朱长菊李鸿雁:《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初探》,载《民族论坛》2010第7期。
    76、朱昔群: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政府工作,载《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12期。
    77、Angela R.Riley,StraightStealing:Towards an Indigenous System of Cultural ProPerty Proteetion,80 Wash.L.Rev.69.2005.
    78、Erin K.Slattery,Preserving the United State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n Evaluation of the 2003 UNESCO convention for the safe 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sa Means to Overcome the Problems Posed By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Spring,2006,16 DePaul一LCAJ.Art&Ent .L.201.
    79、Graham Dutfield,Protecting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Folklore:Areview of Progressin Diplomaey and Poliey Formulation,Nations Offiee.UNESCO一ICTSD,June,2003 .
    1、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向华:《土家族三棒鼓的文化探析》,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张春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讨——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4、刘霞:《西兰卡普技艺之启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读》,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5、柳红兵:《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与法律保护研究》,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6、通拉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马头琴及其文化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7、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以女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