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草根媒介:社会转型中的抗拒性身份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边缘群体通常是他者再现和社会动员的对象,很少被看作媒介生产的主体。但是在社会转型和技术变迁背景下,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中出现了自发的集体影像生产。例如贵州西部苗语方言区的群众使用族群自身语言、自行生产、在族群内部流通消费的苗语影像。这些自发的影像生产活动表明,边缘群体发挥其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力,改变了媒介生产和使用中的角色设定。这篇文章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边缘群体如何突破资源的结构性限制,发展自身的媒介生产、重新想象和建构集体身份?
     这篇论文通过描述和阐释贵州西部苗族农民工群体的苗语影像传播实践,旨在探索这一边缘群体自发的媒介生产与集体身份建构和社会转型的关系。基于在贵州、福建等地对苗语影像传播过程的多点民族志观察,本研究①描述了苗语影像的生产组织和传播过程;②说明了西部苗族农民工群体借助苗语影像生产形成的跨空间族群网络;③阐释了西部苗族农民工群体使用苗语影像重新想象和建构族群身份与族群“传统”的具体过程;④通过对苗语影像的形态、产生的条件以及功能的探索,提出苗语影像是一种大众文化工业之外,也在专业主义范畴之外的“草根媒介”。作者提出,在大众媒介与另类媒介之外存在着边缘群体自发的集体媒介生产——草根媒介的形态。草根媒介为当下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边缘群体自主生产的媒介形态,它形塑了以本地文化为核心的抗拒性身份。
     这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作为媒介生产主体的研究,扩展了中国的发展传播学理论和实践领域。研究为中国本土传播学研究增加了有关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的影像生产、使用、流通和发展过程的知识,并展示了在主流大众媒介体制之外运作的另类空间和行动的可能性。论文集中阐释了作为媒介生产主体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如何利用影像生产和消费来自我建构族群身份,特别是建构他们的抗拒性身份。本研究在讨论了相关的研究伦理的基础上尝试以多点民族志方法探讨研究问题,并阐述和发展了草根媒介理论。在研究方法的应用方面,本研究给本土传播学经验研究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案例。
Marginal groups are seldom considered or regarded as the subject of media productionrather than as the object in the mass media representation and being moulded by the dominantculture and professionalism. However during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technology innovation, migrant workers of ethnic groups autonomously produce their ownvideos, such as Hmong videos produced by people from Hmong region in Western Guizhouusing their own dialect, and circulated and consumed inside Hmong community. Theseautonomous video production activities indicate that marginal groups change the roledefinition in the media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with their subjectivity, initiative andcreativity. The key issue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explore is: during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how marginal groups break the structural constraints to develop their own media productionand renew and reconstruct their collective identity?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interprets the Hmong video communication practice conductedby Hmong migrant workers from western Guizhou,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autonomous media production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this marginal group andsocial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e multi-site ethnography of Hmong video communicationprocess in Guizhou and Fujian, this study firstly describes the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process of Hmong video; secondly illustrates the cross-space group network created byHmong migrant workers via Hmong video; thirdly specifies the process that Hmong migrantworkers use Hmong video to renew and reconstruct their ethnic identity and tradition andfinally through exploring the forms,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functions of Hmong videos,presents that Hmong video is a grassroots media beyond mass cultural industry andprofessionalism.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re exists an autonomous collective mediaproduction—grassroots media besides mass media and alternative media. Grassroots mediareveals itself as a media produced by marginal groups themselve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transformation and it shapes their resistance identities with local culture as its core.
     This study for the first time takes migrant workers of ethnic groups as the subject of mediaproduction, leading to the expansion of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China. It recognizes the production, utilization, circ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ideos madeby migrant workers of ethnic groups and presents a possibility to act and alternative space tooperate beyond mass media. The paper interprets that as the subject of media production, howthe migrant workers of ethnic groups self-construct their ethnic identities, their resistanceidentities in particular, using video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his study tries to explore the issues using multi-site ethnography based on the full discussion of relevant research ethicsand grassroots media theory is further addressed and developed. It also provides importantcases for the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communications.
引文
⑤张善余和曾明星:《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形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第17~25页。
    ⑥段成荣和迟松剑:《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研究》,《人口学刊》2011年第3期,第21~28页。
    ⑦马戎a:《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区域差异、职业差异和族群差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16~127页。
    ①李实和古斯塔夫森:《中国农村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3期,第17~25页。
    ②回良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中国民族》2004年第2期,转引自王希恩:《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少数民族人口流迁及应对原则》,《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第15页。
    ③杨栋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收入差距和贫困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④丁赛:《农村汉族和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比较》,《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第31~40页。
    ⑤黄玉红:《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外出务工的原因、现状及对策——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邦洞镇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总第25期,第14063~14064+14067页。程厚思邱文达赵德文:《边缘与孤岛——关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成因的一种解释》,《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6期,第45~51页。李仕波:《贵州少数民族典型乡村农民收入现状调查研究》,《世纪桥》2006年第5期,第28~30页。周蓉:《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周英:《民族地区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的实证分析——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为例》,《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1期,第63~66页。
    ⑥唐玉青和张劲松:《论沿海企业对少数民族农民工的拒斥及其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6期,第75~77页。张晓主编:《走进拾荒人:贵阳市拾荒群体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版;稂丽萍:《都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边缘人状况分析——贵州凯里苗族擦鞋群体在昆明的生存状况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72~76页;双宝:《蒙古族青年打工群体生存状况调查与研究——基于呼和浩特市的实证调查》,《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29~32页。张继焦a:《中国城市民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形成——民族企业与民族企业家的作用》,《广西民族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17~22页。张继焦b:《城市中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与迁移就业》,《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第64~68页。
    ⑦北京爱知行研究所:《维吾尔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健康、居住及其他人权状况报告——以北京市的流动维吾尔族为例》,2010年4月。杨东、金钊、黎樱、张进辅和张庆林:《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第187~210页。李翠屏:《少数民族流动妇女的边缘性叙事——以昆明某社区布依族拾荒妇女为例》,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蔡正非和李喜景:《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城乡文化的冲突与协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87~92页。马成良:《城市化过程中少数民族人口的城市观教育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
    第4期,第252~255页。
    ①王琛:《都市生存的文化策略与族群认同:对一个苗族流动群体的个案研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06~110页。Robyn R. Iredale, Naran Bilik&Fei Guo eds., China's MinoritiesOn The Move: Selected Case Studies, London: M.E. Sharpe,2003.张继焦a,b:前引注。张继焦c:《关系网络:少数民族迁移者城市就职中的社会资本》,《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74~80页。马戎a:前引注。李军平:《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调查——以东莞谢岗镇务工的彝族为例》,《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3期,第36~39页。丁赛:前引注。
    ②王琛:《都市生存的文化策略与族群认同:对一个苗族流动群体的个案研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06~110页。
    ③孙信茹a:《手机和箐口哈尼族村寨生活——关于手机使用的传播人类学考察》,《现代传播》2010年第1期,第125~129页。
    ④这一范式的前提假设是相信信息的自由流通和现代传播技术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培育人的现代性。[英]斯巴克斯著:《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刘舸常怡如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版,第22~60页。
    ⑤李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受众广播电视媒介接触行为调查分析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3期,第46~47页。杨怡:《新疆柯尔克孜族新闻媒介接触行为分析》,《新疆社科论坛》2008年第3期,第90~93页。杨婧和阿斯买·尼亚孜:《新疆塔吉克族受众接触新闻媒介情况分析》,《当代传播》2007年第3期,第62~65页。朱杰:《甘南藏族地区大众传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夏河县科才乡为例》,《西藏研究》2007年第2期,第107~112页。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⑥郭建斌:《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郭建斌主编:
    《文化适应与传播》,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孙信茹b:“传播与社区生活变迁——箐口信息传播调
    研”,郭建斌主编,前引书,第165~179页。吴定勇:《南侗大众传播发展及其对侗族传统传播方式之冲
    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8期,第106~110页。彭婵:《大众传媒对利川市土
    家族婚丧民俗变迁的影响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①如被视作“新纪录片运动”旗手人物的段锦川、吴文光、蒋樾、时间等人分别曾就职于宁夏电视台、昆明电视台、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张元、温普林等人受训于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
    ①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2011年上半年中国数码摄像机市场研究报告》,2011年7月,www.zdc.zol.com.cn.
    ②王小鲁:《“主体”渐显——二十年中国独立纪录片的观察》,易思成主编《今天或黄金时代》,2011年3月,云之南纪录影像展,内部资料,第164~182页,原文发表于《电影艺术》2010年第6期,收入文集时有改动。
    ③韩鸿a:《民间的书写: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79页。
    ④韩鸿a:前引书,第8~9页。
    ⑤韩鸿:《影像的大众生产与意义解读》,《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第106~111页。
    ①吕新雨:《新纪录运动的力与痛》,《读书》2006年第5期,第12~22页。杜志红:《公民意识:社会转型中的纪录片话语转向》,《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4期,第208~212页。
    ②汲生才:《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表达》,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③[日]佐藤贤:《中国的纪录片运动》,易思成主编,前引书,第146页,原文发表于《现代思想》,东京:青土社,2007年10月。
    ④Wu Wenguang,―DV: Individual Filmmaking‖,In in Chris Berry, Xinyu Lu&Lisa Rofel eds.,ibid, p.49~54.
    ⑤作者论可以理解为导演个性体现在影片的艺术风格和场面调动中,手法具有某种独特风格的导演,或作品具有一贯主题、内涵丰富的导演。毛立洪:《中国数字时代的民间影像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4页。
    ①吴文光:《笔记:一个人的纪录片》,易思成主编《今天或黄金时代》,2011年3月,云之南纪录影像展,内部资料,第57~77页。
    ②王小鲁:前引注。
    ③韩鸿:《社会纪录片与影像行动主义审视中国社会纪录片的另一个维度》,《电影艺术》2008年第5期,第136~141页。
    ④[美]克·汤普森和戴·波德威尔著:《论巴西新电影运动》,陈旭光和何一薇译,《世界电影》2002年第1期,第118~124页。
    ①维基百科,indigenous peoples原住民词条。http://en.wikipedia.org/wiki/Indigenous_peoples#United_Nations
    ②菲·金斯伯格:《银(荧)幕记忆:在原住民媒体中为传统重新赋予意义》,菲·金斯伯格等主编,《媒体世界:人类学的新领域》,杨雅婷等译,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41~59页。哈罗德·普林斯:《视觉媒体与原始主义的困惑:北美地区的殖民神话、原住民想象与政治主张》,菲·金斯伯格等主编,前引书,第61~78页。泰伦斯·特纳:《原住民录像中的再现、政治与文化想象:概要与卡雅波案例》,菲·金斯伯格等主编,前引书,第79~93页。
    ③Shirley A. White,―Introduction: Video Power‖, in Shirley A. White eds., Participatory Video: Images thatTransform and Empower,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2003, p.17~30.
    ④韩鸿和向阳:《给草根一种声音:参与式影像评介》,《电影文学》2007年第19期,第3~5页。
    ①章忠云:《社区影视的实践——学习我们自己的传统》,张晓、张寒梅主编,《文化多样性与社会性别行动研究文集》,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年版,第82~89页。赵允智:《社区影像的民族实践》,《文化》(双周刊),2008年第5期,第91~93页。
    ②韩鸿:《参与和赋权:中国乡村社区建设中的参与式影像研究》,《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6期,第19~27页。
    ③易思成主编:《云之南纪录影像文库2011》,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113~158页。
    ④512中心和社区伙伴:《电影改变我们村——社区拍摄初探》,资料。
    ①韩鸿:《农村影像生产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创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9期,第13-15页。
    ②滕继承:《松桃苗歌文化市场调查报告》,贵州省苗学会编《苗学研究(四)》,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06~211页。
    ③新浪网:“央视《讲述》9月29日播出’破烂王触电’”,http://news.sina.com.cn/s/2007-11-01/115014212580.shtml。网易新闻:“田金珍事迹”,http://news.163.com/11/0301/13/6U2I5LM500014JB6.html。
    ④杨正文和肖坤冰:《贵州雷山县苗语电视剧调查》,《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第30~37页。
    ⑤刘芳:《枧槽高山苗——川滇黔交界处民族散杂区社会文化变迁个案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李翠屏:前引注,第40~42页。
    ①杨正文和肖坤冰:前引注,第35页。
    ②露伊莎·沈恩(Louisa Schein):《绘制苗族媒体在离散空间中的位置》,菲·金斯伯格等主编,《媒体世界:人类学的新领域》,杨雅婷等译,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39~255页。
    ①社会变迁是自然的社会历史过程,社会发展是正向的社会变迁,而社会转型是整体性的社会发展过程。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页。
    ②[德]沃尔夫冈·查普夫著:《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第二版)》,陈黎和陆宏成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页。
    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一直是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的主要目的地,2010年进入中国大陆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06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2011: Non-equality Modes of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2011, p.4.
    ①沈原:《社会的生产》,沈原著《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300页。
    ②郭于华和史云桐:《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布洛维―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第141~151页。
    ③[英]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58~63页。
    ④Chin-Chuan Lee eds., Chinese Media, Global Contexts, London:Routledge Curzon,2003.
    ⑤[美]丹·席勒著:《信息拜物教:批判与结构》,邢立军方军祥凌金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版。
    ⑥[加]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Yuezhi Zhao,Communication in China: Political Economy, Power, and Conflict, Plymouth: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iers,2008.
    ⑦Jack Linchuan Qiu, Working-Class Network Societ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formationHave-Less in Urban China, Cambridge,MA.: The MIT Press,2009.
    ⑧[加]莫斯可著:胡正荣等译,《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238页。
    ⑨邱林川:《南方的想象:阶级、网络与传播》,《中华传播学刊》2010年第18期,第1~19页。
    ⑩[美]曼纽尔·卡斯特著:《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①[英]弗兰克·韦伯斯特著:《信息社会理论(第三版)》,曹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6页。
    ②1996-1998年卡斯特出版了《信息时代》三部曲,包括《网络社会的崛起》、《认同的力量》和《千年终结》,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并不断地修订和重印,中文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③Manuel Castells(A), The power of identity (2nd Edition), West Sussex: Wiley-Blackwell,2010, p.3.
    ④Manuel Castells(A), ibid.,p.7-8.
    ⑤Manuel Castells(A), ibid, p.7~12.
    ⑥Manuel Castells(A), ibid.,p.9.
    ⑦Manuel Castells(A), ibid.,p.69~70.
    ①―perhaps on the basis of an oppressed identity, but expanding toward the transformation ofsociety as the prolongation of this project of identity‖. Manuel Castells(A), ibid.,p.10.
    ②[德]费迪南·滕尼斯著:《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8~76页。
    ③Manuel Castells(A), ibid.,p.12~70.
    ④Stuart Hall (A),―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Stuart Hall&Paul Du Gay eds. Questions of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1996, p.4.
    ⑤Angela McRobbie,―Post-Marxism and Cultural Studies: A Post-script‖, in Lawrence Grossberg, et.al, eds.Cultural studies. New York: Routledge,1992, p.723.
    ⑥Stuart Hall (B),―New Ethnicity‖, in David Morley&Kuan-Hsing Chen eds., Stuart Hall: Critical Dialoguesin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2005, p.442~451.
    ①李艳红:《欧美传播研究视野中的新闻传媒与弱势社群》,《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2期,第48~55页。
    ②Jeannie Chiu,""I Salute the Spirit of My Communities": Autoethnographic Innovation in Hmong AmericanLiterature", In College Literature, vol.31, No.3,2004, p.43~49. Anouska Komlosy,"Yunnanese Sounds:Creativity and Alterity in the Dance and Music Scenes of Urban Yunnan", In 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vol.6, No.1,2008, pp.44-68.Nimrod Baranovitch,"Between Alterity and Identity: New Voices of Minority Peoplein China", In Modern China, vol.27, No.3,2001, pp.359-401.张春梅:《交流与表征:民族性、民族主义与本土化》,《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4期,第26~33页。
    ③Sari Pietikainen,"Broadcasting Indigenous Voices: Sami Minority Media Production", In European Journal ofCommunication, No.23,2008, p.173~191. Cui Zi'En&Petrus Liu,"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of Queer Film",In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vol.18, No.2,2010, p.417~423.
    ④Media are the space of power making, not the source of power holding.
    ⑤Manuel Castells, Communication Pow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p.
    ⑥It is self-generated in content, self-directed in emission, and self-selected in reception by many thatcommunicate with many. Manuel Castells (D),"Communication: Power and Counterpower in Network Society",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No.1,2007, p.238~266.
    ①UNESCO, World Communication Report,1989, p393.
    ②罗慧:《当下西方发达国家另类媒体的概念辨析与内涵界定》,《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5期,第78-83页。
    ③卜卫b:《利用传统媒介组织起来:探讨民间戏剧在农村社区反对家庭暴力运动中的作用》,卜卫、张祺主编,《消除家庭暴力与媒介倡导:研究、见证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版,第236~237页。
    ④John Downing,―Social Movement Theories and alternative Media‖, in Communication, Cultureand Critique, vol.1,2008, p.40~50.
    ⑤James Hamilton, Alternative Media: Conceptual Difficulties, Critical Possibilitie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Inquiry, vol.24,2000,p357~378.
    ①卡斯特对主体的定义大致是一种后现代主体或能动的主体,即具有反思能力的个人在与所认同群体的关系中产生的。 Manuel Castells(A), ibid, p.10.
    ②Chris Atton (A),―Organization and Production in Alternative Media‖, in Simon Cottle eds., MediaOrganization and Production, 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3, p.41-55.
    ③Dan Gillmor, 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ebastopol: O'Reilly Media,Inc.,2004.
    ④Shayne Bowman, Chris Willis&The Media Center At Institute, We Media: 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2003.
    ⑤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1-23页。
    ⑥Chris Atton(A), ibid, p.47~48+53.
    ①[美]卡斯皮肯著:《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郑同僚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9~71页。
    ②以歪梳为主,大花的情况作为一种异质性因素的补充。
    ③Raymond Madden, Being Ethnographic: A Guid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thnography, SagePublications,2010, p.34.
    ①[澳]普拉尼·利亚姆帕特唐和道格拉斯·艾子著:《质性研究方法:健康及相关专业研究指南(第2版)》,郑显兰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134~135页。
    ②James Clifford,―Introduction: Partial Truths‖, in James Clifford&George E. Marcus eds., Ibid, p.3.
    ③[英]莫利著:《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版,第199~230页。
    ④[英]戴维·莫利著:《传媒、现代性和科技——―新‖的地理学》,郭大为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版。Janice Radway, Reception Study: Ethnography and the Problems of Dispersed Audiences and NomadicSubjects‘, Cultural Studies, vol.2, No.3,1988, p.359–376. Markus Schlecker&Eric Hirsch,"IncompleteKnowledge: Ethnography and the Crisis of Context in Studies of Med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History ofthe Human Sciences, Vol.14, No.1,2001, p.69~87.
    ⑤Faye D. Ginsburg, Lila Abu-Lughod, Brain Larkin,Faye D. Ginsburg, Lila Abu-Lughod, Brain Larkin,“导论”,Faye D. Ginsburg, Lila Abu-Lughod, Brain Larkin主编,国立编译馆主译,杨雅婷等译,《媒体世界——人类学的新领域》,巨流编译馆2008年版,第5页。
    ⑥Greg Hearn et al. eds.,―Ethnographic Action Research (Chapter5)‖, in Action Research and New Media:Concepts, Methods, and Cases. NJ: Hampton Press.2009, p.87~101.
    ⑦Mirka Koro-LjungbergThomas Greckhamer,"Strategic Turns Labeled 'Ethnography' from Description toOpenly Ideological Production of Culture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vol.5, No.3,2005, p.285~306.
    ①[澳]普拉尼·利亚姆帕特唐和道格拉斯·艾子著:前引书,第147页。
    ②Raymond Madden, ibid, p34.
    ③反身性(Reflexivity,也译作自反性,反思性)“表示参与者的思想和它们所参与的事态都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二者之间不但相互作用,而且相互决定,不存在任何对称或对应。在人们活动的政治、经济、历史等领域中普遍地存在着这样一种反身性的关联。”[英]加汉姆著:《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李岚译,新华出版社2005版,第23页。
    ④George E. Marcus,―On Ideologies of Reflexivity in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in Ethnography throughThick and Thin,1998,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181~202.
    ⑤Raymond Madden, ibid, p.20~23.
    ⑥[澳]普拉尼·利亚姆帕特唐和道格拉斯·艾子著:“对易受伤害人群的研究”,前引书,第165~186页。
    ①[美]约翰·洛夫兰德、戴维·A·斯诺、利昂·安德森、林恩·H·洛夫兰德著:《分析社会情境:质性观察与分析方法》,林小英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38~55页和66~74页。
    ②田野作业中,导师组卜卫、刘晓红、孙五三一直与我保持密切联系,通过电话、邮件组和即时通讯讨论我在田野中遇到的问题,包括个人情绪和关系管理中的问题。另外,多次课题组会也帮助我跳出场地情境的限制,发挥了类似的作用。
    ①这个理论经过勒菲布尔(Lefebvre)、福柯、梅西(Massey)的系统阐述1990年代晚期被社会科学界普遍接受。
    ②Mark-Anthony Falzon eds., Multi-sited Ethnography: Theory, Praxis and Locality in Contemporary Research,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9, p.3~6.
    ③Raymond Madden, ibid, p.37~39.
    ④Cindy Fan, China on the Move: Migration, the State, and the Household, London: Routledge,2008,p.164~168.
    ①郭于华b:《关系资本·网络型流动·乡土性劳动力市场——广东省外来农民工调研报告》,郭于华《倾听底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5~214页。
    ②张善余和曾明星:前引注。
    ③段成荣和迟松剑:前引注。
    ④为什么“下”贵阳,大体是当地的地理环境形成,西部山区与贵阳的地势差异。
    ⑤国家统计局:“表1总人口、户籍人口、少数民族人口比重、非农业人口比重、城乡人口、家庭户人口、家庭户类别(全部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县数据(2000年)》。下载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下载地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renkoupucha/2000fenxian/htm/table1.htm
    ②张晓,苗学和性别研究专家,贵州大学民族系教授,2010-9-20,贵州大学,正式访谈。
    ③2010年9月22日和25日,现场观察及访谈。
    ①包括了最大变异、典型个案、批判个案、理论基础抽样、便利抽样、证实/未证实抽样、雪球或连锁、极端或异常的例子、典型例子、强度、政治上重要的个案、随即目的、分层目的、规范样本、机会样本、结合或混合样本、便利抽样等。
    ②Anton J. Kuzel,“质性研究的抽样方式”,[美] Benjamin F. Crabtree&William L. Miller主编《最新质性方法与研究》,黄惠文等译,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7版,第39~50页。
    ③李树茁、杨绪松、任义科和靳小怡:《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职业阶层和收入:来自深圳调查的发现》,《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第1期,第25~33页。陶建杰:《一项对农民工媒介行为与知识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7~11,18页。夏国锋:《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分层现象与对策--来自安徽农民工的调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2~15页。
    ①[美]Benjamin F. Crabtree和William L. Miller著:《最新质性方法与研究》,黄惠文等译,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7版,第18~21页。
    ①Martin Gerard Forsey,"Ethnogpraphy as Paticipant Listening", In Ethnography, vol.11, No.4,2010,p.558~772.
    ②打工的经历是什么?打工给我家和我们村带来了什么变化?我们家“看”的传统是什么?什么是“我们家这种族”?生活中什么最重要?
    ①Greg Hearn et al. eds.,―Ethnographic Action Research (Chapter5)‖, in Action Research and New Media:Concepts, Methods, and Cases. NJ: Hampton Press.2009, p.100.
    ②[美]阿瑟·阿萨·伯格著:《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4~5页。
    ③转引自[美]阿瑟·阿萨·伯格著:前引书,第9页。
    ④[加]克兰迪宁和康纳利著:《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张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⑤约翰·洛夫兰德,戴维·A·斯诺,利昂·安德森,林恩·H·洛夫兰德著,前引注,第166页。
    ①Robert K. Yin,文章中音译为罗伯特·尹。
    ②卢晖临和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9期,第118~130页。
    ③A―how‖or―why‖question is being asked about a contemporary set of events, over which the investigator haslittle or no control. Robert K. Yin,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3rd edition), London: SagePublications,2003, p9.
    ④这里我把民族志教学和民族志行动主义排除在外,研究者可能对现场情况有较多控制。
    ⑤孙海法、刘运国和方琳:《案例研究的方法论》,《科研管理》2004年第2期,第107~112页。陈春花和刘祯:《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对经典文献的综述》,《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0年第2期,第175~182页。
    ①Robert K. Yin, ibid, p.20.
    ②William R. ShadishThomas D. CookDonald T. Campbell著:《实验与类实验设计因果扩论》,杨孟丽译,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7版,第149~152页。
    ③Robert K. Yin, ibid, p.19.王金红:《案例研究法及其相关学术规范》,《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87~95页。
    ④Robert K. Yin, ibid, p.19~57.
    ⑤黄振辉:《多案例与单案例研究的差异与进路安排——理论探讨与实例分析》,《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0年第2期,第183~189页。
    ①胡幼慧和杨美华著:《一些质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与效度?如何抽样?如何收集资料、登录与分析?》,胡幼慧主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巨流1996年版,第141~158页。
    ②[美]热纳托·罗萨尔多著:《从他的帐篷的门口:田野工作者与审讯者》,高丙中译,《思想战线》,2005年第3期,第72~82页。
    ③[美]卡斯皮肯著:前引书,第75-78页。
    ①论文中提到的报告人名字,除了苗族专家访谈外,均为化名。志强和玛丽的报告人编码分别为SW-M和SX-F。由于大花苗的基督教背景,加上他们有使用圣经中名字为自己取汉族名字的传统,我统一使用圣经中的名字作为大花苗被访的化名,也有利于区分报告人的不同支系。
    ②伍新福:《苗族文化史》,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303~304页。
    ③钱宁:《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社会中的传播和影响》,《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3期,第18~28页。李德虎和薛景:《清末贵州石门坎苗族信仰基督教原因浅析》,《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第159~162页。
    ④WF-F,2010-11-15,五里冲,非正式访谈。
    ⑤歪梳苗传统中,幼子地位类似于汉族家中长子,年迈父母通常与幼子共同生活。
    ①EVD(Enhanced Versatile Disk)意为增强型多媒体盘片系统,俗称“新一代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是DVD的升级产品。2004年11月国内EVD播放机首批上市。目前贵州西部苗族农村已经普及了EVD播放机。但在农村市场的EVD播放机,大体不具备EVD技术本身所追求的高音画效果,它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兼容DVD和VCD等多种压缩格式文件,解读能力强。市场上EVD机新品(非正规品牌)价格在
    400-600元,但在农村市场流通山寨机和二手翻新机器,价格更低。
    ①SW-M,2010-11-28,五里冲,正式访谈。
    ②PJ-M,2011-2-13, Z村,非正式访谈。
    ③王勇的报告人编码为YG-M,2011-1-26,H乡乡场;2011-2-20,D县县城,正式访谈。
    ④宜芳的报告人编码为WM-F。
    ⑤WM-F,2011-7-22,泉州田野点,非正式访谈。
    ⑥影像文本编号no.131.
    ⑦影像文本编号no.132.
    ①影像文本编号No.67.
    ②花场,也叫跳花,当地苗族的传统风俗。从农历初二开始到正月二十三,在邻近4个县范围内的歪梳苗村按时间表轮流举办,通常每天换一个村,大一点的花场有2天的时间。近年来,Z村花场是初五和初六。
    ③这只是在主要报告人之间的一个基本统计,实际上,在当地属于同支系的苗族,不管是否在一个乡、一个县彼此间总能找到亲戚关系。我无法一一列举其他歪梳和大花苗拍摄者与志强和玛丽的亲戚关系。
    ④雅各的报告人编码为AG-M。
    ⑤影像文本编号no.48,no.49,no.50,no.51,no.52,no.65。
    ⑥JY-M, WL-F, WS-M, SW-M,五里冲,Z村,Y村,泉州。
    ⑦罗兴贵,2011-9-2和2011-9-6,贵阳。
    ①金潇骁:《从农民到农民工的流程‖力学―分析——以贵阳街头‖背篼―为例》,《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9~23页。
    ②张晓主编:《走进拾荒人:贵阳市拾荒群体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版。
    ③张晓认为,在贵阳拾荒群体中的苗族主要是西部苗族,2010-9-20,贵州大学,正式访谈。
    ①教学大纲要求小学3年级以上,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开设信息课。我在苗岭学校的第二个学期负责6-8年级的信息课教学。
    ②除一台是妇联整机捐助的外,另外两台是利用别人捐助的废旧电脑的零配件组装的。2010年9月进行场地评估时,校长似乎受到我的启发购买了无线上网200元包月卡。
    ③XP-F,2010-11-10,五里冲-麦秆冲。
    ④WL-F和JY-M,2010-11-13,五里冲。
    ⑤MC-F家,YD-F家,2010-11-29,五里冲-五里关。
    ⑥WL-F,JY-M,SW-M,2010-11-13,五里冲。
    ①CL-F,WQ-F,SS-F,LF-F,2010-11-10,五里冲。
    ②如在MC-F家看到的“紫云调”,《婆媳过招》,《逼女跳火坑》,五里冲-五里关。
    ③LF-F家,过生日,2010-11-27,五里冲-麦秆冲。
    ④李秉中:贵阳市教育局局长的公开谈话,《教育改革30年论坛二: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创新》,2008年
    10月29日,下载地址http://learning.sohu.com/20081029/n260319650.shtml
    ⑤杨庭硕:《文化及历史背景概述》,张晓主编:前引书,第13~30页。
    ①2008年的标准是小学225元,初中312元。
    ②李秉中:前引注。
    ③JY-W,2010-11-15,五里冲。
    ④根据五里冲西部苗族自己的判断,主要来自对ZR-M,SW-M,JY-M,ZJ-M,SM-F等人的访谈。
    ⑤TF-M,2010-11-19,五里冲。
    ⑥贵州省2011年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地区是930元,包含“三险一金”的个人缴纳份额。
    ⑦民族乡意味着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在30%以上。
    ①《D县县志》和《D县年鉴2009》。
    ②数字来源D县政府网站;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0-2-25.国家统计局网站,下载地址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00225_402622945.htm
    ⑤万向东:《农民工非正式就业的进入条件与效果》,《管理世界》2008年第1期,第63-74页。
    ①石茂明b:“民族语言文字与多民族国家——以苗族支系Hmong人的文字问题为例”,贵州省苗学会编《苗学研究(四)》,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506~532页。
    ①包括了Z村和Y村,但与现在H乡的行政区划不完全相同。
    ②惠南工业区,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965735.htm,下载时间:2011年7月25日19:25:35
    ③LF-M,2011-1-25,Z村四组。
    ①丁赛:《农村汉族和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比较》,《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第31~40页。
    ②张富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土地流转研究——以平坝县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第143~147页。
    ①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等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36页。
    ②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领导者》2009年第2期,第81~89页。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马戎:《世界各国民族关系类型特征浅析》,《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期,第182~192页。马戎:《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社会》2008年第1期,第1~23页。
    ③马戎:《―中华民族‖的凝聚核心与―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第41~46页。
    ④费孝通:前引注,第7页。
    ⑤马戎:《关于当前中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几点思考》,《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第6~19页。马戎:《中国人口跨地域流动及其对族际交往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6期,第2~13页。
    ①祁进玉:《中国的民族识别及其理论构建》,《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5~12页。
    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前引注。
    ③李廷贵,张山,周光大主编:《苗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①关于西部苗语分为7个还是8个次方言,民族学界有争论,采用此版本。石茂明c:《跨国界苗族(Hmong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53页。
    ②石茂明:《跨国界苗族(Hmong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52~55页,第71~75页。石茂明a:《跨国苗族研究:民族与国家的边界》,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①石朝江:《世界苗族迁徙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石茂明a:《跨国苗族研究:民族与国家的边界》,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石茂明c:前引注。王慧琴:《关于苗族支系的研究》,《贵州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第119~125页。
    ②WL-F,2010-11-24,五里冲。SLZ-M,FG-M,WS-M,GGB-M等,Z村,Y村和泉州。
    ③JY-M,2011-2-13,Z村。
    ④[日]鸟居龙藏著:《苗族调查报告》,国立编译馆译,国立编译馆1936年版。《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李廷贵、张山、周光大主编:前引书。张晓松:《论元明清时期的西南少数民族土司土官制度与改土归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2期,第78~84页。李德虎和薛景:《清末贵州石门坎苗族信仰基督教原因浅析》,《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第159~162页。
    ①杨志强a:《从“苗”到“苗族”——论近代民族集团形成的“他者性”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1~7页。杨志强和张旭:《前近代时期的族群边界与认同——对清代―苗疆‖社会中―非苗化‖现象的思考》,《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73~80页。
    ②Cheung Siu-woo,"Miao Identities, Indigenism and the Politics of Appropriation in Southwest China duringthe Republican Period", In Asian Ethnicity, vol.4, No.1,2003, p.85~114.张兆和:《黔西苗族身份的汉文书写与近代中国的族群认同——杨汉先的个案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3期,第1~11页。
    ③杨志强b:《蚩尤崇拜与民族认同——论当今中国苗族树立―精神共祖‖的过程及背景》,《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第38~45页。杨志强c:《―苗女‖争论及其背后——论20世纪80年代初期苗族知识界的民族意识的―骚动‖》,《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第5~13页。
    ①三苗网(苗族联合网)简介,http://bbs.3miao.net/thread-3554-1-6.html
    ②罗兴贵,2011-9-2,贵阳。
    ①麻勇斌a:《论推进贵州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路径》,《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37~40页。麻勇斌b:《贵州省民族文化品牌产品研究》,贵州市中华文化研究会编《全球化背景下的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195页。
    ②麻勇斌c:《苗族和苗族地区文化发展的三个―特殊问题‖分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20~23页。
    ③张晓b:《苗族传统社会组织管理中的―绝对权威‖与―充分民主‖》,《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1~5页。张原和汤芸:《传统的苗族社会组织结构与居民互惠交往实践——贵州雷山县苗族居民的礼仪交往调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期,第30~34页。
    ④张晓c:《西江苗族亲属制度的性别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0期,第22~25页。
    ①马戎:《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社会》2008年第1期,第1~23页。
    ②2011年2月和6月,对YLZ-M和LF-M两个家庭的访问,Z村。
    ③WS-M,2011-7-16,泉州。
    ④张原和汤芸:前引注,第31页。
    ⑤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第1~11页。郭于华b:《关系资本·网络型流动·乡土性劳动力市场——广东省外来农民工调研报告》,郭于华《倾听底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5~214页。
    ⑥郑艾林:《论我国转型时期农村社会资本的变迁》,《农村经济》2011年第8期,第92~95页。
    ①井世洁:《转型期中国社会信任问题研究的路径选择——基于中西比较的视角》,《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第78~83页。
    ②翟学伟:前引注。
    ③张文政:《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的经济后果分析——以宁夏固原和甘肃临夏为例》,《西北人口》2009年第2期,第110~115页。吕晓健和韩福国:《社会转型中的非正式组织变迁——以义乌农民工组织为个案的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第95~101页。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99~110页。
    ④马中红和邱天娇:《身份认同:Cosplay亚文化的实践意义》,《青年研究》2011年第5期,第8~18页。
    ⑤古文凤:《苗族民族认同的层级论——对苗族―蒙人‖的个案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43~48页。
    ⑥[英]斯蒂夫·芬顿著:《族性》,劳焕强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63页。
    ①祖光是一个苗语山歌爱好者,他对影碟的声音质量有要求,他向我解释的标准包括“听得明的你才能要”。
    ②影像样本no.30.
    ①影像样本no.33.
    ②影像样本no.45和no.46.
    ③徐克导演,吴奇隆和杨采妮主演,1994年。影像样本no.59.
    ④影像样本no.40.
    ⑤影像样本no.125.
    ⑥影像样本no.67.
    ⑦影像样本no.55.
    ⑧[英]麦奎尔著:前引书,第306页。
    ①石茂明b:“民族语言文字与多民族国家——以苗族支系Hmong人的文字问题为例”,贵州省苗学会编《苗学研究(四)》,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506~532页。
    ②Louisa Schein,《绘制苗族媒体在离散空间中的位置》,Faye D. Ginsburg, Lila Abu-Lughod, Brain Larkin主编,前引书,第239~255页。
    ③影像样本no.41.
    ①参见韩鸿a,前引书,第67~79页。
    ②家庭中是否有儿童是一个重要的影响,电视机是儿童的主要陪伴,家长会给儿童购买动画片、儿歌等碟片,青少年自己也会购买流行歌曲的碟片。
    ③比如忠文的妻子是苗语山歌的爱好者,另外由于腿伤不能出门,她主要的休闲就是在家里看碟。她把喜欢的碟都藏在柜子里,统计时也比较方便。
    ①―The physical or technical means of converting a communication message into a signal capable of beingtransmitted along a given channel.‖James Watson&Anne Hill, Dictionary of Media&Communication Studies,fifth edition, London: Arnold,2000, p.190.
    ①王爱玲:《媒介技术:赋权与重新赋权》,《文化学刊》2011年第3期,第70~73页。
    ②[美]卡斯特:《信息论、网络和网络社会》,卡斯特主编《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版,第3~50页
    ①[英]斯蒂夫·芬顿著:《族性》,劳焕强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4页。
    ②[英]斯蒂夫·芬顿著:前引注,第63页。
    ①影像样本no.112。
    ②影像样本no.146.
    ③李惟白:《苗族音乐》,张中笑和罗廷华主编《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2~25页。
    ①影像样本no.12.
    ②Louisa Schein,《绘制苗族媒体在离散空间中的位置》,Faye D. Ginsburg, Lila Abu-Lughod, Brain Larkin主编,前引书,第245~246页。
    ③影像样本no.68.
    ④WM-F,2011-7-22,泉州。
    ①转引自[英]特纳著:《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②黄晓:《他们为何定位在拾荒职业上》,张晓主编,前引书,第37~38页。
    ③Victor Turner, Revelation and Divination in Ndembu Ritual, Ithaca: Cornell Univerisity Press,1975, p.16~17.
    ④影像文本no.47.
    ⑤LF-F家,2010-11-10,五里冲,田野观察。
    ①2010-12-30至2011-1-2对拍摄过程的田野观察,Y村。影像文本no.64.
    ②影像样本no.132。
    ①SW-M,2010-11-28,五里冲,正式访谈。
    ②影像文本no.65.
    ③影像文本No.80.2011-8-23,X村,现场观察。
    ①影像样本no.40.
    ②影像样本no.125.
    ③WL-F,2011-1-29,Z村,看碟。
    ④[英]霍布斯鲍姆和兰格著:《传统的发明》,顾杭和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版,第2页。
    ①王华:《苗族传统节日——跳花节》,《苗学研究》2008年第2期,第53~57页。
    ②按照研究伦理要求,我有意将涉及地名的标语裁去,因而只能从图片的右上角看到中文标语的痕迹。
    ①朱炳祥:《社会人类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②伍新福编:《苗族文化论丛》,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版。
    ③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46-47页。
    ④席克定:《苗族妇女服装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⑤Louisa Schein, Minority Rules: The Miao and the Feminine in China’s Cultural Politics, 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 p.280~288.
    ①周振鹤和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4~197页。
    ②泰伦斯特纳著:《原住民录像中的再现、政治与文化想象:概要与卡雅波案例》。金斯伯格等主编,前引书,第79~93页。
    ③章忠云,“云之南”影像节社区影像工作坊,2011年3月24日,现场讨论。
    ①Cara Wallis,"Technomobility in the Margins: Mobile Phones and Young Rurual Women in Beijing", SouthernCaliforniaPh.DDiss.,2008.
    ①Michael M. J. Fischer,―Ethnicity and the Post-modern Arts of Memory‖,in Clifford, eds.ibid, p.258.
    ②Chris Berry&Mary Farquhar, China on Screen: Cinema and N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6, p.170.
    ①覃诗翔:《中国少数民族的“他者”再现——对<北京青年报>2006年少数民族报道的内容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②Louisa Schein,"Gender and Internal Orientalism in China.", In Modern China, vol.23, No.1,1997, p.69~98.
    ③影像样本no.60.
    ④ZR-M,WS-M,WL-F等。
    ⑤FG-M,LF-M,TL-M等。
    ⑥影像样本no.149.
    ①SW-M,2011-11-28,五里冲。
    ②[英]霍布斯鲍姆和兰格著:《传统的发明》,顾杭和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版,第2页。
    ③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12~38页。
    ①YZ-F等,2011年1月和2月,Y村。
    ②[英]霍布斯鲍姆兰格著:前引书,第4页。
    ①[美]彼得·伯格和托马斯·卢克曼著:《现实的社会建构》,汪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107~150页。
    ①[巴西]保罗·弗莱雷著:《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16~17页。
    ②[美]约翰·费斯克等著:《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李彬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72~273页。
    ①露伊莎·沈恩(Louisa Schein):《绘制苗族媒体在离散空间中的位置》,菲·金斯伯格等主编《媒体世界:人类学的新领域》,杨雅婷等译,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39~255页。
    ②影像样本no.80.
    ③“电视广告中的两性形象”课题组:《1995-2005:中国电视广告中的两性形象及变迁》,王金玲主编《中国妇女发展报告no.2(2007):妇女与传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4~49页。
    ①[英]麦奎尔著:前引书,第306页。
    ①W. Russell Neuman&Lauren Guggenheim,"The Evolution of Media Effects Theory: A Six-Stage Model ofCumulative Research", In Communication Theory, vol.21,2011, p.169~196.
    ②David Morley,―Theories of Consumption in Media Studies‖,in Michael Ryan eds.Cultural Studies AnAnthology,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2008, p.1095~1111.
    ③Stuart Hall,―Endoding, Decoding‖, in Michael Ryan eds.ibid, p.907~916.
    ④[英]戴维·莫利著:前引注,第18~20页。
    ⑤[英]加汉姆著:前引书,第188页。
    ⑥Christian Fuchs(A), ibid.
    ①Christian Fuchs (B),"Grounding Critic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An Inquiry Into the CommunicationTheory of Karl Marx", 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vol.34, No.1,2010, p.15~41.
    ②转引自泰伦斯·特纳:“原住民录像中的再现、政治与文化想象:概要与卡雅波案例”,Faye D. Ginsburg,Lila Abu-Lughod, Brain Larkin主编,前引书,第79~93页
    ①杨培德:《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认同与蚩尤文化研究》,《苗学研究》2009年第1期,第15~17页。
    ①赵月枝:《从商业化到集体化:中国报业在1980-1990年代的转型》,[加]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7~180页。赵月枝、郭镇之:《中国电视:历史、政治经济与话语》,[加]赵月枝:前引书,第181~190页。
    ②麻勇斌c:《苗族和苗族地区文化发展的三个“特殊问题”分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20~23页。
    ③郭于华:《试论民俗学的社会科学化》,《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第9~13页。
    ①马戎:《南疆维吾尔族农民工走向沿海城市——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劳务输出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第23~35页。
    ②Isis International-Manila et.al. eds., People’s Communication for Development: How Intermediary Groups UseCommunication Tools for Grassroots Women’s Empowerment,2007, p.562.
    ③艾德蒙卡彭特著:《自我意识在部落成员间引发的恐慌》,杨昆译,[美]保罗霍金斯主编《影视人类学原理(中译本第二版)》,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7~438页。
    ④Sari Pietikainen,"Broadcasting Indigenous Voices: Sami Minority Media Production", In European Journal ofCommunication, No.23,2008, p.173~191.
    ⑤Anura Goonasekera.&Youichi Ito eds. Mass Media and Cultural Identity: Ethnic Reporting in Asia, London:Pluto Press,1999.
    ⑥Lewis, G.&Hirano, C.,―Mi Arai Mai Mai Mai? Thai-Australian Video Ways‖. In Cunningham, J.&Sinclair,S. eds., Floating Lives: The Media and Asian Diasporas. Maryland: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1,p.185~216.
    ⑦[英]麦奎尔著:前引书,第15页。
    ①Chris Atton (A), ibid.p.41-55.
    ②卜卫b:《利用传统媒介组织起来:探讨民间戏剧在农村社区反对家庭暴力运动中的作用》《消除家庭暴力与媒介倡导:研究、见证与实践》,卜卫、张祺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版,第234~239页。
    ③转引自James Watson&Anne Hill,ibid,p.190.
    ①陈楚洁:《公民媒体的构建与使用:传播赋权与公民行动——以台湾PeoPo公民新闻平台为例》,《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04期,第111-121页。
    ②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1~23页。
    《D县县志》、《D县年鉴2005》、《D县年鉴2009》
    贵州省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和贵州省统计局:《2005年贵州省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3月17日发布。国家统计局网站,下载地址: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searchword=%B9%F3%D6%DD&channelid=4362&record=10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苗族人口》,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网站,2005年,下载地址:http://www.seac.gov.cn/gjmw/ssmzx/2005-08-21/1176019928745931.htm
    国家统计局,《2000年五普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网站,2008年,下载地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renkoupucha/2000pucha/pucha.htm&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renkoupucha/2000fenxian/fenxian.htm。
    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0-2-25.国家统计局网站,下载地址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00225_402622945.htm
    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2011年4月18日公布,国家统计局网站。
    国家统计局:《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2012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网站,下载地址: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20120_402780174.htm
    国家统计局:《表1总人口、户籍人口、少数民族人口比重、非农业人口比重、城乡人口、家庭户人口、家庭户类别(全部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县数据(2000年)》。下载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下载地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renkoupucha/2000fenxian/htm/table1.htm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00319_402628281.htm。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6年3月27日发布。
    [澳]普拉尼利亚姆帕特唐和道格拉斯艾子著:《质性研究方法:健康及相关专业研究指南(第2版)》,郑显兰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巴西]保罗弗莱雷著:《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德]费迪南·滕尼斯著:《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德]沃尔夫冈·查普夫著:《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第二版)》,陈黎和陆宏成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加]克兰迪宁和康纳利著:《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张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加]莫斯可著:胡正荣等译,《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加]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 William R. Shadish,Thomas D. Cook和Donald T. Campbell著:《实验与类实验设计因果扩论》,杨孟丽译,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7版.
    [美]Benjamin F. Crabtree和William L. Miller著:《最新质性方法与研究》,黄惠文等译,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
    [美]阿瑟阿萨伯格著:《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保罗霍金斯主编:《影视人类学原理(中译本第二版)》,王筑生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丹·席勒著:《信息拜物教:批判与结构》,邢立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美]菲·金斯伯格等主编,《媒体世界:人类学的新领域》,杨雅婷等译,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
    [美]卡斯皮肯著:《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郑同僚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卡斯特主编:《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美]克·汤普森和戴·波德威尔著:《论巴西新电影运动》,陈旭光和何一薇译,《世界电影》2002年第1期。
    [美]曼纽尔卡斯特著:《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美]热纳托罗萨尔多著:《从他的帐篷的门口:田野工作者与审讯者》,高丙中译,《思想战线》,2005年第3期。
    [美]约翰费斯克等著:《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李彬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美]约翰洛夫兰德、戴维A斯诺、利昂安德森、林恩H洛夫兰德著:《分析社会情境:质性观察与分析方法》,林小英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日]鸟居龙藏著:《苗族调查报告》,国立编译馆译,国立编译馆1936年版。
    [英]戴维莫利著:《传媒、现代性和科技——“新”的地理学》,郭大为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弗兰克·韦伯斯特著:《信息社会理论(第三版)》,曹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英]霍布斯鲍姆和兰格著:《传统的发明》,顾杭和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英]加汉姆著:《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李岚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英]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崔保国和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莫利著:《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英]斯巴克斯著:《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介》,刘舸常怡如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英]斯蒂夫芬顿著:《族性》,劳焕强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特纳著:《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512中心和社区伙伴:《电影改变我们村——社区拍摄初探》,资料。北京爱知行研究所:《维吾尔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健康、居住及其他人权状况报告——以北京市的流动维吾尔族为例》,2010年4月。卜卫、张祺主编:《消除家庭暴力与媒介倡导:研究、见证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版。
    卜卫:《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探讨以移民劳工为中心的行动传播学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策略》,提交给“新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传播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新马克思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心成立大会”的论文,复旦大学,2011年5月13日至14日。
    蔡正非和李喜景:《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城乡文化的冲突与协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陈楚洁:《公民媒体的构建与使用:传播赋权与公民行动——以台湾PeoPo公民新闻平台为例》,《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04期。
    陈春花和刘祯:《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对经典文献的综述》,《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0年第2期。
    程厚思、邱文达和赵德文:《边缘与孤岛——关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成因的一种解释》,《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6期。
    第17届中国社会学年会:《城乡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农民工问题”论文集》,2007年版。
    丁赛:《农村汉族和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比较》,《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杜志红:《公民意识:社会转型中的纪录片话语转向》,《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4期。
    段成荣和迟松剑:《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研究》,《人口学刊》2011年第3期。
    费孝通等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古文凤:《苗族民族认同的层级论——对苗族“蒙人”的个案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郭建斌:《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郭建斌主编:《文化适应与传播》,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郭于华:《倾听底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郭于华:《试论民俗学的社会科学化》,《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
    郭于华和史云桐:《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布洛维“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韩鸿:《民间的书写: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韩鸿:《参与和赋权:中国乡村社区建设中的参与式影像研究》,《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6期。
    韩鸿:《农村影像生产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创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9期。
    韩鸿:《社会纪录片与影像行动主义审视中国社会纪录片的另一个维度》,《电影艺术》2008年第5期。
    韩鸿:《影像的大众生产与意义解读》,《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
    韩鸿和向阳:《给草根一种声音:参与式影像评介》,《电影文学》2007年第19期。
    胡幼慧主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巨流1996版。
    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2011年上半年中国数码摄像机市场研究报告》,2011年7月。
    黄玉红:《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外出务工的原因、现状及对策——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邦洞镇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总第25期。
    黄振辉:《多案例与单案例研究的差异与进路安排——理论探讨与实例分析》,《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0年第2期。
    汲生才:《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表达》,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金潇骁:《从农民到农民工的流程”力学“分析——以贵阳街头”背篼“为例》,《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井世洁:《转型期中国社会信任问题研究的路径选择——基于中西比较的视角》,《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稂丽萍:《都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边缘人状况分析——贵州凯里苗族擦鞋群体在昆明的生存状况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李翠屏:《少数民族流动妇女的边缘性叙事——以昆明某社区布依族拾荒妇女为例》,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李德虎和薛景:《清末贵州石门坎苗族信仰基督教原因浅析》,《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李军平:《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调查——以东莞谢岗镇务工的彝族为例》,《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3期。
    李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受众广播电视媒介接触行为调查分析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3期。
    李实和古斯塔夫森:《中国农村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3期。
    李仕波:《贵州少数民族典型乡村农民收入现状调查研究》,《世纪桥》2006年第5期。
    李树茁、杨绪松、任义科和靳小怡:《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职业阶层和收入:来自深圳调查的发现》,《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第1期。
    李廷贵等主编:《苗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李艳红:《欧美传播研究视野中的新闻传媒与弱势社群》,《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2期。
    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刘芳:《枧槽高山苗——川滇黔交界处民族散杂区社会文化变迁个案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卢晖临和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9期。
    罗慧:《当下西方发达国家另类媒介的概念辨析与内涵界定》,《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5期。
    吕晓健和韩福国:《社会转型中的非正式组织变迁——以义乌农民工组织为个案的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吕新雨:《新纪录运动的力与痛》,《读书》2006年第5期。
    麻勇斌:《贵州省民族文化品牌产品研究》,贵州市中华文化研究会编《全球化背景下的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麻勇斌:《论推进贵州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路径》,《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麻勇斌:《苗族和苗族地区文化发展的三个“特殊问题”分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马成良:《城市化过程中少数民族人口的城市观教育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马戎:《“中华民族”的凝聚核心与“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领导者》2009年第2期。
    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马戎:《关于当前中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几点思考》,《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马戎:《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区域差异、职业差异和族群差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马戎:《南疆维吾尔族农民工走向沿海城市——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劳务输出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
    马戎:《世界各国民族关系类型特征浅析》,《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期。
    马戎:《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社会》2008年第1期。
    马戎:《中国人口跨地域流动及其对族际交往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6期,。
    马元曦等主编:《社会性别与发展译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马中红和邱天娇:《身份认同:Cosplay亚文化的实践意义》,《青年研究》2011年第5期。
    彭婵:《大众传媒对利川市土家族婚丧民俗变迁的影响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祁进玉:《中国的民族识别及其理论构建》,《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5~12页。
    钱芳和王厚俊:《贵州省“背篼军”的收入状况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4期,第40~44页。
    钱宁:《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社会中的传播和影响》,《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3期,第18~28页。
    邱林川:《南方的想象:阶级、网络与传播》,《中华传播学刊》2010年第18期。
    沈原著:《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石朝江:《世界苗族迁徙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石茂明:《跨国苗族研究:民族与国家的边界》,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石茂明:《跨国界苗族(Hmong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石茂明:《民族语言文字与多民族国家——以苗族支系Hmong人的文字问题为例》,贵州省苗学会编《苗学研究(四)》,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双宝:《蒙古族青年打工群体生存状况调查与研究——基于呼和浩特市的实证调查》,《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孙海法、刘运国和方琳:《案例研究的方法论》,《科研管理》2004年第2期。
    孙信茹:《手机和箐口哈尼族村寨生活——关于手机使用的传播人类学考察》,《现代传播》2010年第1期。
    覃诗翔:《中国少数民族的“他者”再现——对<北京青年报>2006年少数民族报道的内容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唐玉青和张劲松:《论沿海企业对少数民族农民工的拒斥及其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6期。
    陶建杰:《一项对农民工媒介行为与知识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滕继承:《松桃苗歌文化市场调查报告》,贵州省苗学会编《苗学研究(四)》,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万向东:《农民工非正式就业的进入条件与效果》,《管理世界》2008年第1期。
    王爱玲:《媒介技术:赋权与重新赋权》,《文化学刊》2011年第3期。
    王琛:《都市生存的文化策略与族群认同:对一个苗族流动群体的个案研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王华:《苗族传统节日——跳花节》,《苗学研究》2008年第2期。
    王慧琴:《关于苗族支系的研究》,《贵州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
    王金红:《案例研究法及其相关学术规范》,《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87~95页。
    王金玲主编:《中国妇女发展报告no.2(2007):妇女与传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王希恩:《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少数民族人口流迁及应对原则》,《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第15页。
    王希恩:《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少数民族人口流迁及应对原则》,《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吴定勇:《南侗大众传播发展及其对侗族传统传播方式之冲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8期,第106~110页。
    伍新福:《苗族文化史》,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伍新福编:《苗族文化论丛》,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席克定:《苗族妇女服装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夏国锋:《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分层现象与对策--来自安徽农民工的调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2~15页。
    杨东、金钊、黎樱、张进辅和张庆林:《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杨栋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收入差距和贫困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杨婧和阿斯买尼亚孜:《新疆塔吉克族受众接触新闻媒介情况分析》,《当代传播》2007年第3期。
    杨培德:《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认同与蚩尤文化研究》,《苗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杨怡:《新疆柯尔克孜族新闻媒介接触行为分析》,《新疆社科论坛》2008年第3期。
    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杨正文和肖坤冰:《贵州雷山县苗语电视剧调查》,《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杨志强:《“苗女”争论及其背后——论20世纪80年代初期苗族知识界的民族意识的“骚动”》,《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杨志强:《蚩尤崇拜与民族认同——论当今中国苗族树立“精神共祖”的过程及背景》,《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杨志强:《从“苗”到“苗族”——论近代民族集团形成的“他者性”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杨志强和张旭:《前近代时期的族群边界与认同——对清代“苗疆”社会中“非苗化”现象的思考》,《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易思成主编:《今天或黄金时代》,2011年3月,云之南纪录影像展,内部资料。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张春梅:《交流与表征:民族性、民族主义与本土化》,《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4期。
    张富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土地流转研究——以平坝县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张继焦:《城市中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与迁移就业》,《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张继焦:《关系网络:少数民族迁移者城市就职中的社会资本》,《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张继焦:《中国城市民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形成——民族企业与民族企业家的作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张善余和曾明星:《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形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张文政:《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的经济后果分析——以宁夏固原和甘肃临夏为例》,《西北人口》2009年第2期。
    张晓、张寒梅主编《文化多样性与社会性别行动研究文集》,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年版。
    张晓主编:《走进拾荒人:贵阳市拾荒群体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张晓:《苗族传统社会组织管理中的“绝对权威”与“充分民主”》,《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张晓:《西江苗族亲属制度的性别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0期。
    张晓松:《论元明清时期的西南少数民族土司土官制度与改土归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2期。
    张原和汤芸《:传统的苗族社会组织结构与居民互惠交往实践——贵州雷山县苗族居民的礼仪交往调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期。
    张兆和:《黔西苗族身份的汉文书写与近代中国的族群认同——杨汉先的个案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3期。
    张中笑和罗廷华主编:《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赵允智:《社区影像的民族实践》,《文化》(双周刊),2008年第5期。
    郑艾林:《论我国转型时期农村社会资本的变迁》,《农村经济》2011年第8期。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周蓉:《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周英:《民族地区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的实证分析——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为例》,《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1期。
    周振鹤和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朱炳祥:《社会人类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杰:《甘南藏族地区大众传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夏河县科才乡为例》,《西藏研究》2007年第2期。
    惠南工业区: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965735.htm,下载时间:2011年7月25日19:25:35
    李秉中:贵阳市教育局局长的公开谈话,《教育改革30年论坛二: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创新》,2008年10月29日,下载地址http://learning.sohu.com/20081029/n260319650.shtml
    三苗网(苗族联合网)简介,http://bbs.3miao.net/thread-3554-1-6.html
    网易新闻:“田金珍事迹”,http://news.163.com/11/0301/13/6U2I5LM500014JB6.html。
    新浪网:“央视《讲述》9月29日播出’破烂王触电’”,
    http://news.sina.com.cn/s/2007-11-01/115014212580.shtml。
    Atton, Chris,―Organization and Production inAlternative Media‖, in Simon Cottle eds., MediaOrganization and Production, 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3.
    Baranovitch,Nimrod,"Between Alterity and Identity: New Voices of Minority People in China",In Modern China, vol.27, No.3,2001.
    Berry,Chris, Xinyu Lu&Lisa Rofel eds., The New Chinese Documentary Film Movement: Forthe Public Record,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0.
    Berry, Chris,&Mary Farquhar, China on Screen: Cinema and Nation, New York: ColumbiaUniversity Press,2006.
    Bowman, Shayne, Chris Willis&The Media Center At Institute, We Media: How Audiences are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2003.
    Castells, Manuel, The power of identity (2nd Edition), West Sussex: Wiley-Blackwell,2010.--Communication Pow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Communication: Power and Counterpower in Network Society",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Communication, No.1,2007.
    Chiu, Jeannie,""I Salute the Spirit of My Communities": Autoethnographic Innovation inHmong American Literature", In College Literature, vol.31, No.3,2004.
    Cheung, Siu-woo,"Miao Identities, Indigenism and the Politics of Appropriation in SouthwestChina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In Asian Ethnicity, vol.4, No.1,2003.
    Clifford, James,&George E. Marcus,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Ethnograph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Cui, Zi'En,&Petrus Liu,"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of Queer Film", In East Asia CulturesCritique, vol.18, No.2,2010.
    Cunningham, J.&Sinclair, S. eds., Floating Lives: The Media and Asian Diasporas. Maryland: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1.
    Downing, John,―Social Movement Theories and alternative Media‖, in Communication, Cultureand Critique, vol.1,2008.
    Falzon, Mark-Anthony, eds., Multi-sited Ethnography: Theory, Praxis and Locality inContemporary Research,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9.
    Fan, Cindy, China on the Move: Migration, the State, and the Household, London: Routledge,2008.
    Forsey,Martin Gerard,"Ethnogpraphy as Paticipant Listening", In Ethnography, vol.11, No.4,2010.
    Fuchs, Christian,"Grounding Critic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An Inquiry Into theCommunication Theory of Karl Marx", 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vol.34, No.1,2010.--―Class, Knowledge and New Media‖, In Media Culture Society, vol.32, no.1,2010.
    Gillmor, Dan, 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ebastopol:O'Reilly Media, Inc.,2004.
    Goonasekera, Anura,&Youichi Ito eds. Mass Media and Cultural Identity: Ethnic Reporting inAsia, London: Pluto Press,1999.
    Hall, Stuart,―New Ethnicity‖, in David Morley&Kuan-Hsing Chen eds., Stuart Hall:Critical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 London:Routledge,2005.--―Endoding, Decoding‖, in Michael Ryan eds.Cultural Studies An Anthology, Malden, MA:Blackwell Publishing,2008.--―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In Stuart Hall&Paul Du Gay eds. Questions of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1996.
    Hamilton,James,―Alternative Media: Conceptual Difficulties, Critical Possibilities‖, In Journal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vol.24,2000.
    Hearn, Greg, et al. eds., Action Research and New Media: Concepts, Methods, and Cases. NJ:Hampton Press.2009.
    Iredale, Robyn R., Naran Bilik&Fei Guo eds., China's Minorities On The Move: Selected CaseStudies, London: M.E. Sharpe,2003.
    Isis International-Manila et.al. eds., People’s Communication for Development: HowIntermediary Groups Use Communication Tools for Grassroots Women’s Empowerment,2007.
    Komlosy, Anouska,"Yunnanese Sounds: Creativity and Alterity in the Dance and Music Scenesof Urban Yunnan", In 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6, No.1,2008.
    Koro-Ljungberg, Mirka,&Thomas Greckhamer,"Strategic Turns Labeled 'Ethnography' fromDescription to Openly Ideological Production of Culture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vol.5,No.3,2005.
    Lee, Chin-Chuan, eds., Chinese Media, Global Contexts, London:Routledge Curzon,2003.
    Madden,Raymond, Being Ethnographic: A Guid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thnography,Sage Publications,2010.
    Marcus, George E., Ethnography through Thick and Thi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
    McRobbie,Angela,―Post-Marxism and Cultural Studies:APost-script‖, in Lawrence Grossberg,et.al, eds. Cultural studies. New York: Routledge,1992.
    Morley, David,―Theories of Consumption in Media Studies‖,in Michael Ryan eds.CulturalStudies An Anthology,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2008.
    Neuman,W. Russell,&Lauren Guggenheim,"The Evolution of Media Effects Theory: ASix-Stage Model of Cumulative Research", In Communication Theory, vol.21,2011.
    Radway, Janice,―Reception Study: Ethnography and the Problems of DispersedAudiences andNomadic Subjects‖, Cultural Studies, vol.2, No.3,1988.
    Pietikainen,Sari,"Broadcasting Indigenous Voices: Sami Minority Media Production", In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No.23,2008.
    Qiu, Jack Linchuan, Working-Class Network Societ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Information Have-Less in Urban China,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2009.
    Schein, Louisa, Minority Rules: The Miao and the Feminine in China’s Cultural Politics,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Gender and Internal Orientalism in China.", In Modern China, vol.23, No.1,1997.
    Schlecker, Markus,&Eric Hirsch,"Incomplete Knowledge: Ethnography and the Crisis ofContext in Studies of Med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History of the Human Sciences,Vol.14, No.1,2001.
    Turner,Victor, Revelation and Divination in Ndembu Ritual, Ithaca: Cornell Univerisity Press,1975.
    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2011: Non-equality Modes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Development,2011.
    UNESCO, World Communication Report,1989.
    Wallis, Cara, Technomobility in the Margins: Mobile Phones and Young Rurual Women inBeijing, Southern CaliforniaPh.DDiss.,2008.
    Watson, James,&Anne Hill, Dictionary of Media&Communication Studies, fifth edition,London: Arnold,2000.
    White, Shirley A., eds., Participatory Video: Images that Transform and Empower, 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3.
    Yin,Robert K.,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3rd edition), London: SagePublications,2003.
    Zhao, Yuezhi, Communication in China: Political Economy, Power, and Conflict, Plymouth: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iers,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