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文化学的视角探讨党的建设问题,有利于开拓党建研究的新思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概念界定是研究的起点。所谓政党文化是指政党组织在长期政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为政党绝大部分组织成员认同的意识形态、政党心理、相应的政党制度和伦理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的总和。政党文化是政党长期形成的稳定倾向;政党文化应为绝大部分组织成员所认同;政党文化是意识形态、政党心理、政党制度和伦理规范、行为方式等所形成的有机系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所认同的,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包括政党心理、党的制度规范、伦理规范和行为方式在内的总和。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萌芽、产生、发展以及成熟等四个阶段;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开始由革命党文化向执政党文化转向,其间经历了曲折的探索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执政党文化逐渐形成并得到完善。从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可以总结出如下经验启示:坚持政党建设的高度文化自觉;推动政党文化的不断创新;丰富政党文化社会化的途径。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意识形态、政党心理、政党制度、政党伦理以及政党行为方式等政党文化内容,都得到了丰富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内容的完善,有利于更好地彰显政党文化的功能。塑造政党的合法性、增强政党内部的凝聚力、规范政党及其党员的行为以及对社会文化的示范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基本功能。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发展正面临着各种挑战和考验。中国社会的转型给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带来了冲击;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冲突给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党内存在的不良亚文化对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作用。针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发展的现状,应积极探索政党文化建设的应对策略。新时期政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包括:在提升对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战略地位的认识的前提下,坚持继承创新、整体协同、开放借鉴等政党文化建设原则,通过营造良好的政党文化发展环境、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丰富政党文化传播的载体与途径、完善政党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多种路径,努力推动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发展。
Probing into the issue of party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tudies is conducive to develop new ideas of party construction. How to define the conception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CPC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study. The so-called political culture, which is formed in the long-term process of political practice and widely shared by the vast majority of members, is the combination of ideology,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parties, party norms and behaviors. Political culture is the stable tendency cultivated during a long time and should be recognized by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members. It is an organic system of ideology,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parties, party norms and behaviors.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CPC, formed in the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recognized by the members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s the combination of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parties, the party's institutional and ethical norms and behaviors based on the ideology of Marxism.
     The formation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CPC has undergone four phases:embryo, production, development and mature.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CPC began to shift from a revolutionary party culture to the ruling party culture, during which experienced a tortuous process of exploration. After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the ruling party culture of CPC has gradually formed and has been improved. From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CPC, we can conclude the following revelation: we should insist on the high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political party construction, promote constant innovation of political culture and enrich the means to the socialization of political culture. After a long period of development in history,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CPC, such as party ideology, party psychology, party system, party ethic, party behaviors and etc. have been enriched and improved in the new era.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culture of CPC contributes to its exertion. Its basic functions includes shaping the party's validity, enhancing the party's cohesiveness, regulating the party's and its member's behaviors and the demonstration effect on social culture.
     In the new era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culture is facing various challenges.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brings about impact on the political culture; conflicts among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brings about immense pressure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 bad subculture existing in the party does ha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culture. Therefore, fac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the coping strategies, cling to the creative principle, collaborative principle and open-consultive principle and try hard to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is, we should try various means such as follows:to realize political culture's strategic status, create favor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Marxist learning party, enrich the carriers and approaches to communicate political culture, improve the system to guarantee its development and etc.
引文
①王真:《执政风险的世界现象与中国共产党抵御执政风险战略》,《中共党史研究》,2011第2期。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 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195页。
    ③陈方勐:《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①《周礼正义》卷三,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上册37页。
    ②箫声:《文化概念考》,《湖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③梁启超:《什么是文化》,《灯学》1922年12月。
    ④刘伟:《文化概念分析》,《学习与探索》1988年第2期。
    ⑤曹锡仁:《中西文化比较导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4页。
    ②[美]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黄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③[美]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第六版),宋继红等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①引自于天远,吴能全:《组织文化的定义和研究方法综述》,《经济管理》,2009年第4期。
    ①引自于天远,吴能全:《组织文化的定义和研究方法综述》,《经济管理》,2009年第4期
    ②引自曾昊,陈春花等:《组织文化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7期。
    ①石泰峰:《当前重大理论与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②转引自王长江:《政党政治原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①转引自王长江:《政党政治原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②王长江:《政党政治原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③[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67页。
    ④王长江:《政党政治原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72页。
    ①赵理富:《政党的魂灵——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②[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83页。
    ③[英]柏克:《自由与传统》,蒋庆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49页。
    ④[英]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上),张慰慈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⑤同上,第113页。
    ⑥同上,第128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9页。
    ③《列宁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6页。
    ④《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页。
    ①王沪宁:《从政党文化看执政党建设》,《解放日报》,1989年5月24日。
    ②施雪华:《论战后西方政党文化的新变化》,《复旦学报》,1993年第2期。
    ③赵理富:《政党的魂灵: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44页。
    ④祁刚利:《政党文化:内涵、特点及功能》,《理论探索》,2008年第3期。
    ⑤李冉:《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⑥李冉在书中专门对“把意识形态作为政党文化核心要素”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1、意识形态学说不具有解释政党文化现象的理论彻底性;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是对意识形态的超越,因而“把意识形态作为政党文化的核心要素”的做法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来立场;3、把意识形态作为政党文化的核心要素,这种做法受到了传统政治学说的深刻影响,难以体现现代政党政治的发展现状。参见李冉:《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6-58页。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205页。
    ②戴维.伊斯顿也认为:通过采用“共同体感”这一概念来认识政治共同体的感情的、文化的方面,我们就能掌握一种分析的手段,它能给我们提供了解对政治共同体支持的主要指标。因此,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许多系统想要在没有发展相当水平的共同体感的状况下就谋求持续,是不可能的,要想经受得住严重的危机,也是不可能的。参见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221页。
    ③[法]莫里斯.迪维尔热:《政治社会学》,杨祖功、王大东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81页。
    ①转引自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页。
    ①[法]莫理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杨祖功、王大东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9页。
    ③邵汉明,吴海霞:《意识形态研究的回顾与总结》,《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
    ④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69页。
    ⑤刘红凛:《论政党意识形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⑥王长江:《政党政治原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页。
    ①转引自季乃礼:《政治心理学的研究意义》,《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
    ②[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杨祖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65页。
    ③赵理富:《政党的魂灵: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79页。
    ④刘红凛:《政党规范的形式与效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⑤如刘红凛把这种规章制度的内容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入党与退党制度,党内组织制度,党内会议制度,党内选举制度与干部制度,党的工作制度,党内纪律与奖惩制度等等,参见刘红凛:《政党规范的形式与效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①赵理富:《政党的魂灵: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5页。
    ②李冉认为对于执政党来讲,政权意识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不断巩固执政合法性的政权意识;是关于不断体现执政有效性的政权意识。参见李冉:《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③参见李冉:《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8-59页。
    ④于天远:《组织文化的定义与研究方法综述》,《经济管理》,2009年第4期。
    ⑤同上。
    ①[法]莫里斯.迪维尔热:《政治社会学》,杨祖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页。
    ②王长江:《政党政治原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①湖南省博物馆历史部:《新民学会文献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5页。
    ②湖南省博物馆历史部:《新民学会文献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7页。
    ③湖南省博物馆历史部:《新民学会文献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3页。
    ④湖南省博物馆历史部:《新民学会文献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8页。
    ⑤湖南省博物馆历史部:《新民学会文献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7页。
    ⑥《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页。
    ①湖南省博物馆历史部:《新民学会文献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4页。
    ②湖南省博物馆历史部:《新民学会文献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5页。
    ③《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一大”前后》,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64页。
    ③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页。
    ④引文见《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2-444页。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①转引自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04页。
    ③同上,第374页。
    ④同上,第374页。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75-376页。
    ②同上,第376-378页。
    ③陈潭秋:《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1936年,见《“一大”前后》,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286-287页。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
    ②同上,第90页。
    ③参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96-98页。
    ④《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1991年版,第235-236页。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251页。
    ②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48页。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306页。
    ①个人主义的倾向包括:1、报复主义;2、小团体主义;3、雇佣观念;4、享乐主义;5、消极怠工;6、离队观念,参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808-809页。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801-811页。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232页。
    ②同上,第232-233页。
    ③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235页。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812页。
    ②同上,第81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7页。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05页。
    ②《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8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8页。
    ④《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7页。
    ①张闻天选集编辑组的“选编说明”,《张闻天文集》,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389页。
    ②《张闻天文集》(第1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375-391页。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4-12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③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56-75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2-80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0页。
    ②《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8页。
    ①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5页。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20-72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2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2页。
    ①彭穗宁等:《中国共产党建设史纲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367页。
    ①彭穗宁等:《中国共产党建设史纲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②萧铁肩:《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吉首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①彭穗宁等:《中国共产党建设史纲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页。
    ①萧功秦:《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创新的历史考察》,《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0页。
    ①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②李伟,王萍:《文化自觉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齐鲁学刊》,2011年第4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4页。
    ③《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5页。
    ④李庆云:《试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自觉”思想》,《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10期。
    ⑤《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⑥《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13页。
    ①李春华:《有关文化创新的几个问题》,《理论探索》,2011年第3期。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
    ①赵渭荣:《社会转型与政治社会化变迁》,《社会科学》,1999年第9期。
    ②同上
    ①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7页。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71页。
    ③程伟:《党内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活动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延安整风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其意义》,《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3期。
    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3/65374/ 4526455.html
    ①孙喜林等:《现代心理学教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4页。
    ②刘文江:《中国共产党文化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③韩永昌:《心理学》(修订三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①刘文江:《中国共产党文化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②李建华:《执政与善政——执政党伦理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③李忠杰:《“三个代表”与党的建设学习文库》,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425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109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
    ③《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96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
    ③张黎群:《党性、党风、党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①崔新建:《试论文化的基本功能》,《探索》,1992年第5期。
    ②蔡俊生等:《文化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①[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
    ②[英]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0页。
    ③同上,第148页。
    ④崔新建:《试论文化的基本功能》,《探索》,1992年第5期。
    ①[美]默顿:《论理论社会学》,何凡兴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38-139。
    ②黎民等:《西方社会学理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153页。
    ①参见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②同上,第153页。
    ③参见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④赵理富:《政党的灵魂: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
    ①参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index.html
    ②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页。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第88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39页。
    ③时和兴在《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一书中,对当今有关合法性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分类和概括。他把自马克斯·韦伯以来有关合法性问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了结构功能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现代规范民主理论学派,并对每个学派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高度的概括。
    ④权伟太:《执政党论》,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①权伟太:《执政党论》,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②叶志坚:《文化功能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0期。
    ①这种弱化现象表现在诸多方面:第一,动力作用的弱化,部分党员在政治标准和经济标准的判断上偏执于“发财致富”的经济追求,致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程度不同地淡化掉了;第二,表率作用的弱化,在执政条件下,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商品化的现象十分突出,权力异化问题影响党员表率作用的发挥;第三,动员作用的弱化,在一元化价值观向多元化价值观变化的过程中,社会成员对整体目标的认同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地方保护主义、分散主义,以及本位主义的出现,程度不同地瓦解了社会动员力。参见吴家骥:《对社会转型期党的凝聚力的透视》,《云南学术探索》,1997年第2期。
    ①陈华文:《文化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②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①宋镜明:《党的建设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3页。
    ③王莉:《建设政党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学习时报》,2010年1月4日,第003版。
    ①袁方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209页。
    ②罗谟鸿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③[匈]亚诺什·科尔奈:《大转型》,载于《比较》第17辑,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④六大转化包括:中国社会正在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转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化;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从同质单一性社会向异质多样性社会转化;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化。引自陆学艺、景天魁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
    ①刘祖云主编《社会转型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②同上,第2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雷厚礼:《中国共产党执政学》,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2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③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9页。
    ②郑杭生:《社会转型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③这十大阶层包括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引自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①刘明君等:《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页。
    ②吴光会:《社会转型时期加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思考》,《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①数据转引自欧阳淞:《改革开放30年党员队伍建设的成就与启示》,《求是杂志》,2008年第22期。
    ②数据转引自《党员队伍素质提高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 《党建研究》,2010年第7期。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②数据引自新华网:《全国共有中国共产党党员6800多万名》,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6/30/content_1557977.htm.2004-6-30.
    ③刘涛:《社会转型时期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探索》,1999年第6期。
    ④石伟:《组织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5页。
    ①数据引自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社会成分的历史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
    ②数据引自《党员队伍素质提高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党建研究》,2010年第7期。
    ③刘涛:《社会转型时期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探索》,1999年第6期。
    ①祁刚利等:《政党文化与政党民主》,《求实》,2008年第3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
    ③同上,第136页。
    ④吴新叶:《依法执政的法制基础与实现路径——以政党文化为视角》,《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⑤杨立志:《政党法治——中国政党文化构建的理性选择》,《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第1期。
    ①周从标,贾廷秀:《全球化的含义及本质特征刍议》,《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第12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7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④同上,第32页。
    ⑤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56页。
    ①刘明君等:《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页。
    ②宋士昌等:《全球化:利益矛盾展示过程》,《哲学研究》,2001年第1期。
    ③陈乔之等:《西方文化霸权威胁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选择》,《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④罗伯特·塞缪尔逊:《全球化的利弊》,《国际先驱论坛报》,2000年1月4日。
    ①[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①刘军宁:《全球化与民主政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年第3期。
    ②卢嘉瑞:《“消费主义”浅析》,《光明日报》,2005年7月12日。
    ③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①转引自黄平文:《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见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②张红霞:《文化多元化态势中的西方文化对我国社会的冲击与借鉴》,《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0年第6期。
    ①[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4页。
    ②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69页。
    ③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20页。
    ④[美]E.M.伯恩斯:《当代世界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页。
    ①数据转引自张健:《当前部分中共党员理想信念淡薄的理论思考》,《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0年第5期。
    ①刘明君等:《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4页。
    ①转引自张问敏:《中国经济大论战》,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73-74页。
    ②韩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134页。
    ③[英]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91页。
    ④韩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93页
    ①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②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页。
    ①Gabriel A. Almond.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Civic Culture Concept", from Almond and Sidney Verba, (eds.), Sage Publications, Inc.,1989, p.14.
    ②林顿认为亚文化的构成要素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1)它们是主体社会可以辨认出的组成部分,在某些方面而不是在所有方面不同于主体社会;(2)作为主体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至少服从该社会的一部分准则和法律;(3)作为与主体社会有显著差异的集团,它们为其成员规定了自己特有的行为规范;(4)它们是一个发挥功能的单位——就是说,它们至少能够为了某些目标而作为一个整体行动;(5)它们意识到自己是在某些方面与主体社会离异的单位。引自[美]杰克·D.道格拉斯、弗兰西斯·C.瓦可斯勒:《越轨社会学概论》,张宁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9-97页。
    ③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6页。
    ④[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⑤同上,第35页。
    ①江炳伦:《政治文化研究导论》,正中书局印行1983年版,第35页。
    ②[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王大东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77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08页。
    ①[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雷喜宁、潘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②蔡霞:《潜规则何以在党内一些组织中大行其道》,《领导文萃》,2007年第5期。
    ③吴成林:《执政亚文化现象探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①陈元中:《执政亚文化及其清理转化》,《理论探讨》,2009年第3期。
    ②翟福生:《论反对和克服目前的形式主义》,《中州学刊》,2007年第4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
    ②王长江:《世界政党比较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①傅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及其传播路径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②李艳丽:《政治亚文化:影响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特殊因素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3页。
    ③同上,第235页。
    ④马起华:《政治心理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91页。
    ①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②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①文化安全是近年来学界讨论较多的话题。胡惠林认为,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发展选择必须得到尊重,包括国家的文化立法权、文化管理权、文化制度和意识形选择权,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独立自主权等等。引自胡惠林:《在积极的发展中保障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再论国家文化安全》,《文艺报》,2002年10月10日:朱阳明认为,文化安全是指一国在文化、精神生活方面不受外来文化的干扰、控制或同化,从而保持本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民族性以及本国意识形态的自主性。引自朱阳明:《亚太安全战略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欣荣认为,文化安全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免于遭受来自内部或外部文化因素的侵蚀、破坏或颠覆,以完整地保持自己的文化价值传统,在自主和自愿的基础上进行文化革新,吸收和借鉴一切对本民族有益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文明生活方式。引自欣荣:《建立文化安全体系捍卫我国文化安全》,《国家安全通讯》,2002年第3期。
    ②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①彭宏杰:《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9页。
    ②《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7页。
    ③《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1页。
    ④《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5页。
    ①转型社会中的文化风险就是指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意识、人们的行为与传统的标准发生冲突、紧张、不适的可能性,在横向上表现为与外来文化的紧张与冲突,在纵向上表现为与传统文化的紧张,在个人或群体上表现为世俗主义的盛行所产生的精神空虚与普遍的“信仰危机”等。引自陈方勐:《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②王长江:《我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领导之友》2011年第7期。
    ①张定淮等认为,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成功转变,党的文化由此应发生如下转型:理论方法从“阶级分析”向“利益分析”转换;政治思维从“二元对立”向“务实中和”转变;政治文化方位从“绝对一元”向“开明开放”转变;价值取向由“整体至上”向“重视个体”转变;政治人格:从虚无主义的“公民”向现实主义的“公民”转变;治国原则由“人治”到“法治”。引自张定淮、涂春光:《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政治文化转型》,《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②韩喜凯:《民本·概论篇》,齐鲁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①引自《孟子·尽心下》。
    ②引自《申鉴·杂言上》。
    ③王岩、黄汝娟:《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3期。
    ①刘红凛:《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6页。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1页。
    ③赵文禄等:《党风新探——党风学导论》,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第21-22页。
    ①《陈云文选》(1956-1985),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5页。
    ②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43页。
    ③廖志成:《关于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构路径的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4期。
    ①吴向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8页。
    ②唐棣宣,吴光会:《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生态分析》,《天府新论》,2010年第3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3页。
    ②引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106155/106156/6439369.html
    ③ 《党员队伍素质提高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党建研究》,2010年第7期。
    ①廖志成:《关于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构路径的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4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9页。
    ②《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引自http://theory.people.com.cn/GB/16018042.html.
    ④文丰安:《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①郑东升:《政党文化研究中的三个重要关系》,《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②有学者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90年来的党际交往与实践,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演变阶段:1、“以意识形态论亲疏”的党际关系阶段。我们党发展党际关系基本上便处于共产国际领导之下和世界共产主义政党体系内,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是我们党的主要交往对象。2、“以四项原则”为基础的新型党际关系的确立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在总结过去发展党际关系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提出要建立新型的党际关系。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发展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即“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3、“全多宽深”党际关系新格局的确立阶段。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党际关系四原则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同包括执政党、在野党以及共产党、社会党、保守党等不同类型的政党之间关系。交往的领域也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引自孟华玉:《中国共产党党际关系90年的历史思考》,《理论导刊》,2011年第8期。
    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④数据转引自刘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现状及思考》,《学术探索》,2010年第2期。
    ①张艳:《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新发展》,《前沿》,2011年第20期。
    ②同上。
    ③曹天禄:《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探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3期。
    ④红旗大参考编写组:《党的先进性建设战略思想大参考》,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①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2005年1月14日。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5页。
    ③《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4页。
    ④同上,第268页。
    ⑤奥勃洛摩夫本是俄国作家冈察洛夫同名小说中的一个典型人物,代表着小农经济下形成的那种因循守旧、懒散怠惰、整日沉湎于幻想的人生态度。
    ⑥《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7页。
    ⑦同上,第368页。
    ⑧同上,第367页。
    ①王长江,姜跃:《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②马龙闪:《苏联剧变的文化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③[俄]米哈依尔·戈尔巴乔夫:《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①转引自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页。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4页。
    ③[美]威廉·P·坎宁安:《美国环境百科全书》,张坤民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页。
    ④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①雷厚礼:《中国共产党执政学》,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6页。
    ①如亨廷顿通过研究发现,腐败现象可能在某些文化中比另一种文化更普遍,但在绝大多数文化中,腐败现象在现代化进程的最激烈阶段,就会最广泛地蔓延于整个官场。参见[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54页。
    ②彭宏杰:《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0页。
    ③杨松菊:《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的基本问题探究》,《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①[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②张声雄:《第五项修炼导读》,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页。
    ①中共天津市委党校课题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若干思考》,《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
    ②郭化光,唐晓清:《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党政论坛》,2009年第11期。
    ③李娟:《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考》,《理论探索》,2009年第6期。
    ④蒋仁勇:《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问题探析》,《理论学刊》2010年第3期。
    ①陈益政:《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创新之凭借》,《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②《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178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553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版,第153页。
    ⑤江泽民:《全国干部培训教材序言》,《人民日报》,2002年4月11日。
    ①姜华宣、张尉萍、肖生:《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事(1921—200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84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年9月28日
    ①谢建明:《文化传播:模式及其过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①高凌云,吴东华:《传播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
    ②转引自何光先:《现代新闻学》,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页。
    ③唐莉:《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及实现路径》,《江海学刊》2009年第1期。
    ①翟清华:《开拓中国共产党历史宣传新领域——读<遵义!遵义!>》,人民日报,2011年5月27日。
    ①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0-7-15) [2010-10-26]. 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79173730d2350.html.
    ②转引自谢建明:《文化传播:模式及其过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④注释:有学者认为党的制度有如下值得反省的问题:1、制度的制定缺乏应有的程序和规范性;2、制度的执行缺乏权威性;3、制度之间缺乏衔接和配套;4、党内民主生活缺乏应有的制度。引自牛安生:《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基本思路和途径》,《中州学刊》,2010年第5期。还有学者从党的法规制度的制定中分析党的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认为党的制度的制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1、党内法规建设相对缺乏一个总体规划,前瞻性不强;2、部分党内法规制定得比较粗疏,立法质量不高;3、党内法规体系不完全配套,程序性法规偏少;4、党内立法冲突较为明显,协调性不强。引自操申斌:《党内法规制度执行不力的立法探源》,《理论探讨》,2011年第2期。
    ①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③《列宁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4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3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年9月28日。
    ②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页。
    ①汪永成:《论当前党内民主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性制度建设》,《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
    ②吕庆春,李军良:《试论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及其水平的提高》,《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1期。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1972年版。
    [4]《列宁专题文集》(共5册),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列宁全集》(第6卷,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987年版。
    [6]《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邓小平文选》(第1-2卷,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993年版。
    [8]《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9]《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0]《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1]《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2]《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陈云文选》(1956-1985),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4]《张闻天文集》(第1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
    [15]《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1991年版。
    [1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17]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19]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4册,第6册;第5册;第7-15册;第16-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1990年版,1991年版,1992年版。
    [20]《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念》,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庞朴:《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载于《东西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讲演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曹锡仁:《中西文化比较导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
    [4]覃光广等:《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5]邬昆如:《文化哲学讲录》(第2卷),东大图书公司1982年版。
    [6]陈建宪:《文化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陈序经:《文化学概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杨善民,韩锋:《文化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陈华文:《文化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1]赵常林,林娅:《马克思主义文化学》,中国文化书院1987年版。
    [12]邴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许苏民:《文化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4]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5]石泰峰:《当前重大理论与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16]陈方勐:《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17]刘宗洪:《执政党建设的新视野》,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18]王长江:《政党政治原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
    [19]康沛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0]刘雪莲:《政治与全球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1]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2]周叶中,邓联繁:《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视野:基于宪法学思维方式的一种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3]赵晓呼:《政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4]黄锦奎:《论长期执政: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党政治学与执政政治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5]徐晨光:《执政党执政安全多维探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周淑真:《政党政治学》,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7]周鹤龄:《党的建设与党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8]肖芳林:《中国共产党党章历史发展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本书编写组:《党员行为规范问答》,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
    [30]郭汉民:《中国近代思想与思潮》,岳麓书社2004年版。
    [31]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32]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刘辉:《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再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35]都培炎:《“思接千载”和“与时俱进”:中共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历史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7]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8]陆江兵:《公共组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9]王珏:《组织伦理:现代性文明的道德哲学悖论及其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0]陈春花,段淳林:《中国行政组织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1]黄宗良,黄南平:《党的执政能力与政治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2]赵理富:《政党的魂灵——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3]李冉:《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4]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5]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6]刘文江:《中国共产党文化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47]李忠杰:《“三个代表”与党的建设学习文库》,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48]蔡俊生等:《文化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9]黎民等:《西方社会学理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0]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1]宋镜明:《党的建设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2]权伟太:《执政党论》,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53]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4]彭穗宁等:《中国共产党建设史纲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55]《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56]袁方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
    [57]罗谟鸿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8]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9]雷厚礼:《中国共产党执政学》,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0]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6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2]刘明君等:《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3]石伟:《组织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4]刘明君等:《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5]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6]张问敏:《中国经济大论战》,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
    [67]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8]江炳伦:《政治文化研究导论》,正中书局印行1983年版。
    [69]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0]王长江:《世界政党比较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71]傅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及其传播路径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72]李艳丽:《政治亚文化:影响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特殊因素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3]马起华:《政治心理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74]韩喜凯:《民本·概论篇》,齐鲁出版社2000年版。
    [75]刘红凛:《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6]赵文禄等:《党风新探——党风学导论》,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
    [77]吴向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8]《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9]红旗大参考编写组:《党的先进性建设战略思想大参考》,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
    [80]王长江,姜跃:《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81]马龙闪:《苏联剧变的文化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2]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3]彭宏杰:《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4]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
    [85]张声雄:《第五项修炼》导读,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86]姜华宣、张尉萍、肖生:《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事(1921—200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7]何光先:《现代新闻学》,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8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9]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0]韩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91]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2]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版。
    [93]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4][美]莱斯利·怀特:《文化科学》,曹锦清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5][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96][苏]贡恰连科:《精神文化:进步的源泉和动力》,戴世吉等译,求实出版社 1988年版。
    [97][美]南达:《文化人类学》,刘燕鸣、韩养民编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98][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9][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00][英]柏克:《自由与传统》,蒋庆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01][英]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上),张慰慈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2][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103][法]莫里斯.迪维尔热:《政治社会学》,杨祖功、王大东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04][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05][英]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6][美]默顿:《论理论社会学》,何凡兴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07][美]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108][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张燕、傅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110][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11][美]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杨雪冬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12][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徐海铭、季海宏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3][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盛葵阳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14][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15][美]E.M.伯恩斯:《当代世界政治理论》,曾炳钧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 版。
    [116][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17][美]杰克·D.道格拉斯、弗兰西斯·C.瓦可斯勒:《越轨社会学概论》,张宁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8][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19][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雷喜宁、潘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0][俄]米哈依尔·戈尔巴乔夫:《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徐葵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21][美]威廉·P·坎宁安:《美国环境百科全书》,张坤民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122][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23][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
    [124][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125][美]EdgarH. Schein:《组织文化与领导》,陈千玉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民国85
    [126][美]金·S·卡梅隆,罗伯特·E·奎因:《组织文化诊断与变革》,谢晓龙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7][美]理查德·H·霍尔:《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张友星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8][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王真:《执政风险的世界现象与中国共产党抵御执政风险战略》,《中共党史研究》,2011第2期。
    [2]刘伟:《文化概念分析》,《学习与探索》,1988年第2期。
    [3]萧声:《文化概念考》,《湖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4]梁启超:《什么是文化》,《灯学》,1922年12月。
    [5]王沪宁:《从政党文化看执政党建设》,《解放日报》,1989年5月24日。
    [6]施雪华:《论战后西方政党文化的新变化》,《复旦学报》,1993年第2期。
    [7]祁刚利:《政党文化:内涵、特点及功能》,《理论探索》,2008年第3期。
    [8]邵汉明,吴海霞:《意识形态研究的回顾与总结》,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
    [9]刘红凛:《论政党意识形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0]季乃礼:《政治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
    [11]刘红凛:《政党规范的形式与效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2]于天远:《组织文化的定义与研究方法综述》,《经济管理》,2009年第4期。
    [13]崔新建:《试论文化的基本功能》,《探索》,1992年第5期
    [14]叶志坚:《文化功能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0期。
    [15]王莉:《建设政党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学习时报》,2010年1月4日,第003版。
    [16]萧铁肩:《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吉首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7]萧功秦:《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创新的历史考察》,《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8]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9]李伟、王萍:《文化自觉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齐鲁学刊》,2011年第4期。
    [20]李庆云:《试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自觉”思想》,《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10期。
    [21]李春华:《有关文化创新的几个问题》,《理论探索》,2011年第3期。
    [22]赵渭荣:《社会转型与政治社会化变迁》,《社会科学》,1999年第9期。
    [23]程伟:《党内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活动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延安整风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其意义》,《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3期。
    [24]余科杰:《论政党意识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功能作用》,《新视野》,2007年第5期。
    [25]郑杭生:《社会转型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6]吴光会:《社会转型时期加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思考》,《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27]欧阳淞:《改革开放30年党员队伍建设的成就与启示》,《求是杂志》,2008年第22期。
    [28]《党员队伍素质提高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 《党建研究》,2010年第7期。
    [29]刘涛:《社会转型时期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探索》,1999年第6期。
    [30]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社会成分的历史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
    [31]祁刚利等:《政党文化与政党民主》,《求实》,2008年第3期。
    [32]吴新叶:《依法执政的法制基础与实现路径——以政党文化为视角》,《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33]杨立志:《政党法治——中国政党文化构建的理性选择》,《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第1期。
    [34]周从标,贾廷秀:《全球化的含义及本质特征刍议》,《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第12期。
    [35]宋士昌等:《全球化:利益矛盾展示过程》,《哲学研究》,2001年第1期。
    [36]陈乔之等:《西方文化霸权威胁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选择》,《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7]罗伯特·塞缪尔逊:《全球化的利弊》,《国际先驱论坛报》,2000年1月4日。
    [38]刘军宁:《全球化与民主政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年第3期。
    [39]卢嘉瑞:《“消费主义”浅析》,《光明日报》,2005年7月12日。
    [40]张红霞:《文化多元化态势中的西方文化对我国社会的冲击与借鉴》,《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0年第6期。
    [41]张健:《当前部分中共党员理想信念淡薄的理论思考》,《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0年第5期。
    [42]蔡霞:《潜规则何以在党内一些组织中大行其道》,《领导文萃》,2007年第5期。
    [43]吴成林:《执政亚文化现象探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4]陈元中:《执政亚文化及其清理转化》,《理论探讨》,2009年第3期。
    [45]翟福生:《论反对和克服目前的形式主义》,《中州学刊》,2007年第4期。
    [46]温汉雄:《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其特征》,《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47]金鑫:《新世纪初世界各国政党理论探索和政策调整的动态变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2期。
    [48]王岩、黄汝娟:《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3期。
    [49]廖志成:《关于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构路径的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4期。
    [50]唐棣宣、吴光会:《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生态分析》,《天府新论》,2010年第3期。
    [51]文丰安:《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52]郑东升:《政党文化研究中的三个重要关系》,《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53]孟华玉:《中国共产党党际关系90年的历史思考》,《理论导刊》,2011年第8期。
    [54]刘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现状及思考》,《学术探索》,2010年第2期。
    [55]张艳:《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新发展》,《前沿》,2011年第20期。
    [56]曹天禄:《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探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3期。
    [57]王长江:《我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领导之友》,2011年第7期。
    [58]张定淮、涂春光:《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政治文化转型》,《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59]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60]欣荣:《建立文化安全体系捍卫我国文化安全》,《国家安全通讯》,2002年第3期。
    [61]中共天津市委党校课题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若干思考》,《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
    [62]郭化光,唐晓清:《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党政论坛》,2009年第11期。
    [63]李娟:《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考》,《理论探索》,2009年第6期。
    [64]蒋仁勇:《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问题探析》,《理论学刊》,2010年第3期。
    [65]陈益政:《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创新之凭借》,《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66]谢建明:《文化传播:模式及其过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67]高凌云,吴东华:《传播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
    [68]唐莉:《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及实现路径》,《江海学刊》,2009年第1期。
    [69]翟清华:《开拓中国共产党历史宣传新领域——读<遵义!遵义!>》,人民日报,2011年5月27日。
    [70]操申斌:《党内法规制度执行不力的立法探源》,《理论探讨》,2011年第2期。
    [71]汪永成:《论当前党内民主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性制度建设》,《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
    [72]吕庆春,李军良:《试论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及其水平的提高》,《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