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正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共品是城乡居民生产或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共同性外部条件,因其存在程度不同的正外部性,公共品供给被认为是市场失灵的重要表现,由此,有效供给公共品也就成为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由于受经济的、社会的、历史的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公共品供给上的城乡分割、分制制度安排,即“一品两制”迄今没有根本性转变,这种制度安排导致了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不可持续,并由此引发了“三农”税费负担沉重、基层公共治理弱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的目的是,针对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中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和质量不高的现状,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并探讨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正义的重构,以为中国农村公共品可持续供给路径打下基础。本文的基本思路是:中国目前处于“大范围制度变迁”的转型时期,制度创新成为许多领域的真正症结所在和问题解决的突破口。长期以来,城乡公共品供给中的“一品两制”不仅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格局与巨大的贫富差距,更是使得城乡角色发生了扭曲和分化性变异,使城乡关系链和社会资本链在内部和外部都因之而出现了裂缝和断层。因此,城乡资源、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互动也严重受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不可能。如何调整现有的利益格局,冲破既有制度体系的惰性并对相互嵌入的制度安排进行创新,重构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正义,并使农村公共品供给保持可持续,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国家(政府)及其职能的契约属性为逻辑起点,通过对国家(政府)合法存续基础的阐述,论证了公共品供给的契约属性以及对制度正义的要求。
     本文对公共品的分析本身拓展了其消费和使用过程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物理属性,从公共品所联结的契约关系(链)入手,通过对公共品所要求的制度正义的论述,分析了公共品作为合作秩序的属性和协调功能;拓展了现有理论研究关于中国农村公共品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从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和城市化、工业化的趋势,对中国农村公共品的内涵和外延予以了动态的、历史的界定和分类。本文特别地强调农村制度性公共品的地位及其在当前的作用。
     本文以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正义为研究对象,对公共品供给的“囚徒困境”、“智猪博弈”等理论进行了拓展性的研究,阐述了这些理论所隐含的政府、市场、个人有效供给公共品的条件,并针对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实际,探讨了其应用;结合制度嵌入性,对中国城乡公共品供给的“一品两制”进行了历史、经济和社会多维度的剖析,通过对“一品两制”所嵌入的制度安排的考证,以及“一品两制”下农民退出与意愿表达的研究,分析了目前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正义重构所面临的种种障碍,并就如何克服这些障碍,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
     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正义问题的出现,所伴随的是有关“三农”的机会、权利和能力逐步被扭曲的过程。通过将多极化的处境分析与规则分析相结合,将多种与机会、权利和能力有关的的中间变量纳入到制度正义的框架,本文探讨了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正义的重构路径。
     本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研究的逻辑起点,从国外有关公共品分析的文献入手,通过对中国国内现有关于农村公共品供给文献的考察,在批判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分析视角。第二章是理论上对本文视角的规范阐述。第三章是对中国建国以来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演进路线以及其中所存在的制度正义问题的考察。第四章分析了这些制度正义问题导致的农村公共品现状。第五、六、七章分析了实现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正义的现实障碍及其成因。最后的第八章探讨了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正义重构的可能路径。
     通过分析,本文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公共品是国家(政府)所提供的保障个体间合作交易顺利进行的秩序表现。对交易“联合收益”的分享预期,必然地要求在供给中赋予当事人平等的机会、权利和能力,并在制度上予以保障。
     公共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静态时空点上的物理属性,不足以表述公共品所联结的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对公共品的分析,应更多地集中在其对不同交易个体产异性目标的协调上,从而关注供给上的正义性。“效率”导向的分析路径忽略了国家及其职能的契约属性,从而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品的契约属性。
     对中国农村公共品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要考虑到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在目前的转型期,特别要考虑到城乡互动性的公共品。本文以此为基点,将农村公共品大致划分为物质性公共品、服务性公共品、关系性公共品和制度性公共品四类。
     对公共品的消费和使用因行为主体的“角色”而产生差异,与“角色”相伴随的机会、权利和能力受制度正义的影响。农民的平等地位要求机会、权利和能力的平等以及制度正义的保障。
     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同时存在总量、结构和质量问题,既有制度内容上的原因,也受制度运行的影响。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正义的重构,涉及到对现有制度结构的松绑,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
Public goods are common external conditions, which are essential for production or lif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Public goods supply is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market failure, because of their externalities of different levels, thus to supply public goods effectively becomes one of the basic economic functions of governments. Due to economic, soci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etc., the urban-rural division system and sub-system of public goods supply arrangements, that is, "one goods, two systems", has no fundamental changes, since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s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has led to unsustainabl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in rural areas, resulting in the rural tax and fee burden, weakening the grass-root public governance and the imbalanc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is paper aims at the current state of public goods supply in rural area in China, which has problems concerning quantity, quality and structure, and attempts to reconstruct institutional justice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in rural area by analyzing causes and essence of such problems. The basic idea of this paper is as follows: China is currently in the course of "large-scale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the period that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many areas are the real crux and solution breakthrough. So far, the "one goods, two systems" supply system has not only caused the dual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 but the hug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hat's more, it has made the role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distorted, and the chain of social capital and links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cracked and fractured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Therefore, the two-way interaction of resources, energy and inform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re severely disrupted or even becomes impossible. How to adjust the existing interest structure and break through the inertia of existing systems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mutual embedding innovation, reshaping the of institutional justice of public goods supply in rural area to maintain their sustainable supply, has become an urgent issue to be solved.
     This paper starts logically from the contractual characteristics of states (governments). By analyzing the legal existence of states (government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contractual characteristic of public goods supply and its requirement for institutional justice as well.
     This paper has expanded the non-exclusive and non-competitive attributes of public goods in their consumption and use. Starting from their contractual link and the institutional justice it requir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ordination function of public goods as cooperation order to expand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public goods in rural area. Their connotation and definition are extended, taking into account of the planning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s a whole from China's request for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This paper particularly emphasizes institutional public goods and their status and role current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institutional justice of public goods supply in rural area, and extends the analyzing framework of "Prisoner's Dilemma", "Clever Pig Game" by stating clearly the implicit factors to make effective government supply, market supply, and personal supply of public go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China. By considering institutional embedding and analyzing historically, economically and socially the institution of "one goods, two systems" and the will-expressing and exit possibi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about obstacles faced to reconstruct the institutional justice.
     Problems concerning institutional justice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in China are associated with gradual distortion of opportunities, rights and capacity of countryside, farmers and agriculture. By syncretizing multi-polarization analysis of rules and situations, and combining intermediate variables of a wide range with regard to opportunity, rights and capacity with the framework of institutional justic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s well the path of reconstructing institutional justice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in China.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8 chapters:Chapter 1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r research, concerning relevan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which is to put forward our perspective critically. Chapter 2 is a theoretical statement about our perspective. Chapter 3 is an absorption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since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look through the institutional justice during the course. Chapter 4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public goods caused by lack of institutional justice. Chapters 5-7 analyze the several barriers to achieve institutional justice and their root causes. Chapter 8 is about the reconstruction way of institutional justice concerning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in China.
     Through analysis, some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are educed as follows: Public goods are coordinating measures offered by states (governments) to ensure interpersonal smooth transactions. Expectation of how to share the "joint income" in such transactions demands equal opportunities, rights and capacities of all parties, and insurance of institutions concerned.
     Public goods'characteristics of non-competitivity and non-exclusivity are static physical ones on specific space-time point, which are insufficient to include the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carried by public goods. Analysis about public goods should pay much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functions to coordinate individual objectives, and thus to justice. The traditional efficiency-oriented analysis ignore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states and their functions, and thus those of public goods provided by governments.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rural public goods should be define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lanning of developing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a whole and the transferring of rural surplus labor to urban area.
     In the current transition period, we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in particular public goods arising from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people. In this paper, public goods a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with all these considered. They are material ones, servicing ones, relationship ones and institutional ones.
     Consumption and use of public good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for their different roles which are accompanied with opportunities, rights and capacity to be influenced by institutional justice. Equal status of farmers requires equal opportunities, rights and capacity which should be protected by institutional justice. There exist problems of quantity, structure and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goods in China, which are caused by lack of institutions and their operation simultaneously. The reconstruction of institutional justice in th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goods involves unty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existing system of institutions and innovation based on it.
引文
①世界银行,《从贫困地区到贫困人群:中国扶贫议程的演进》的报告,参见:http://post.news.tom.com/540008DD226.html?source=HP_TOPIC(2009年04月09日)。
    ②陈岱孙,《经济学是致用之学》,《世界经济导报》1981年11月2日。
    ①亚当·斯密,《国富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②卢洪友、朱华荣,《论二元财政结构非均衡制度安排及化解路径》,《现代财经》2006年第8期。
    ①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①陶勇,《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负担》,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林万龙,《乡村社区公共品的制度外筹资:历史、现状及其改革》,《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7期。
    ③廖清成,《关于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问题的思考》,《金融与经济》2004年第12期。
    ④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改革》1996年第5期。
    ⑤杨书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大农村公共品供给》,《农业与技术》2007年第4期。
    ⑥曾福生、李燕凌、匡远配,《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均衡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
    ⑦宋洪远、马永良,《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①陶勇,《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负担》,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姜学勤,《农村公共品分类与供给体制创新》,《台声》,2005年第3期。
    ③希尔曼,《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政府的责任与局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的公共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改革》1996年第5期。
    ⑤张军、蒋林琦,《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变迁—理论视角》,《世界经济文汇》1997年第5期。
    ⑥张军、蒋维,《改革后中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理论一与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1期。
    ①林万龙,《家庭承包制后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诱致性变迁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1年第4期;《乡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制度外筹资:历史、现状及改革》,《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7期。
    ②熊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与模式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7期。
    ③叶文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创新》,《财经研究》2004年第2期。
    ④樊纲,《论公共收支的新规范》,《经济研究》1995年第6期。
    ⑤卢洪友,《中国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缺陷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第5期。
    ①张玉,《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创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②廖清成,《关于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问题的思考》,《金融与经济》2004年第12期。
    ③贾康、张立承,《改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模式的政策建议》,《财政研究》2005年第3期。
    ④卢洪友:《公共品生产的市场化与制度创新》,《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⑤张军、卢洪友、阮日生,《中国公共品供给的组织制度创新》,《财政研究》2002年第4期。
    ①吴朝阳、万方,《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转变》,《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②林万龙、刘仙娟,《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基于交易成本角度的探讨》,《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4期。
    ①刘鸿渊,《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求实》2004年第2期。
    ②王国华,《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收入问题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③苏晓艳,《范兆斌: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管理现代化》2004年第4期。
    ④樊胜根,《张林秀:WTO和中国农村公共投资》,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⑤刘兵,《公共风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另一个角度看农民增收》,《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5期。
    ⑥侯石安,《规范项目管理讲求支农绩效》,《农村财政与财务》,2002年第3期。
    ⑦陈池波、崔元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农业投资博弈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6期。
    ⑧沈淑霞、秦富、丁洁文,《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绩效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农业会计》2004年第5期。
    ①朱晓冲、孙太清,《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财政制度创新》,《技术经济》2007年第2期。
    ②杨震林、吴毅,《转型期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创新》,《中州学刊》2004年第1期。
    ③卢洪友、丁晓安,《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退出与意愿表达机制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6期。
    ①克里斯托夫·克拉克,《制度与经济发展:欠发达国家和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增长和治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①汪丁丁、叶航、罗卫东,《经济学3人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①希尔曼,《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政府的责任与局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休·史卓顿、莱昂内尔·奥查德,《公共物品、公共企业和公共选择——对政府功能的批评和发批评的理论纷争》,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①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西方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6页。
    ②张五常,《经济解释》(卷三),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①杰弗里·霍奇逊,《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5页。
    ②亚当·斯密,《国富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③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8页。
    ①Hobbes, T. (1968) Leviathan. Harmondsworht:Penguin, pp.120、86、188、190.
    ①参见,迈克尔莱斯诺夫等,《社会契约论》中译本,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①本文所论及的与契约相关的种种模型,其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其历史真实性,而在于对人类社会生活中某些古有的、永久存在的特征,在指出经济效率实现的条件的同时,也描述了社会生活中永恒存在的一种张力,即人们在人类关系中尊重核心的财产原则和契约原则时,有序与合作将会使彼此收益,同时违反财产原则和契约原则的机会和诱惑也在增加。
    ②杨俊一等,《制度哲学导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③卢洪友、刘京焕,《地方性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① North, D. C.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② Edgeworth, F.Y. (1881) Mathematical Psychics. London:C.Kegan Paul $ Co.p.16-20.
    ①《柏拉图对话集》之《普罗塔哥拉篇》,引自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页。
    ①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②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201页。
    ③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①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①德沃金,《资源平等》,载《哲学与公共事务》,1981年,10(4),第284页。
    ①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①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②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02页。
    ①阿玛蒂亚·森,《资源、价值和发展》,哈佛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12页。
    ②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①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①布罗姆利,《充分理由:能动的实用主义和经济制度的含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页。
    ②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6页。
    ③布罗姆利,《充分理由:能动的实用主义和经济制度的含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7页。
    ①David Gauthier, The Social Contract as Ideology,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J).1997(6).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6页。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③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陈云文稿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④而且,可能的主观因素还包括,新中国的领导人在革命过程中与乡村结下了极深厚的感情,他们谁也不能斩断自己与乡村的血肉、鱼水关系。
    ⑤《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①参见李先念1979年在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上的讲话记录。
    ②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③据估计,在1950年-1978年的29年中,政府通过“剪刀差”大约取得了5100亿元,并且几乎没有用于有关农村的任何开支。对此,本文没有通过扣除1958年前的进行相应计算,但是对于问题的说明已经足够。参见徐冰,《城乡差距世纪难题求解》,《中国经济时报》,2004-3-9。
    ①萨缪·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①肯·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3页。
    ①徐冰,《城乡差距世纪难题求解》,《中国经济时报》,2004-3-9。
    ②熊巍,《使财富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增值税制度》,《财经研究》2003年第3期。
    ①卢洪友,《“一品两制”的经济分析—兼论公共品成本分摊与收益分享的社会公平》,《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10期。
    ①数据引自张玉林,《中国城乡教育差距》,《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①丛树海主编,《公共支出分析》,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1页、第260页。
    ①林万龙,《中国农村公共服务的结构性失衡:表现即成因》,《管理世界》2007年第9期。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台北:桂冠图书,1998年版。
    ③庄耀嘉,《马斯洛——人本心理学之父》,台北:桂冠图书,2002年版。
    ①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5页。
    ①高鸣放,《社会福利学》,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9页。
    ②余成瑶,《2008年三季度经济述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信息报》2008-11-07。或见中国国家统计局网页: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2005sbnjjsp/t20081107_402515209.htm。
    ①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9页。
    ②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20年来的若干反思》,载《经济消息报》,2000-12-01。
    ①张晋武、李艳,《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制度安排的政府主导性探讨》,《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3期。
    ②周良荣,尹文,《推进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湖南日报》2008年7月10日第C03版。
    ③2000年,在191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中,中国卫生系统业绩“财务负担公平性”排名188位,被列为卫生系统“财务负担”最不公平的国家,而印度排名43位。
    ④徐更生、刘宗超,《我们的治农方略:化解三农问题的“另类”方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刘奇,《三农问策——走出“制度”困局》,安徽:安徽人民出版,2005年版。
    ①刘奇,《三农问题——走出制度困境》,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同春芬也对此有所论述,参见同春芬,《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不平等待遇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3页。
    ①习近平同志在2000年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讲话,参阅《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2月1日1版消息。
    ①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页。
    ①亚当·斯密,《国富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325页。
    ②阿维什纳·K·迪克西特,《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① George. C. Homans. Elementary Forms of Social Behavior (2nd Ed.)),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4.
    ①Ronald A. Heiner, The Origin of Predictable Behavior,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73, No.4 (Sep., 1983), pp.560-595
    ①道格拉斯·诺斯,《理解制度变迁过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①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45页。
    ②马克斯·H·布瓦索,《信息空间认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一种框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①布罗姆利,《充分理由:能动的实用主义和经济制度的含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页。
    ①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69页。
    ②道格拉斯·诺斯,《理解制度变迁过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③罗纳德·肖恩,《动态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页。
    ①荣敬本,《再论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①张康之,《权力下放的思想及其实践》,《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8期。
    ②戈登·图洛克,《特权和寻租的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①阿维什纳·K·迪克西特,《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① C. M. Tiebout: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64, p.422,1956.
    ② J. E. Stigilitz & A. B. Atkinson:Lectures on Public Economics, McGrall- Hill Book Company, New York,1980.
    ①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②查尔斯·沃尔夫,《市场还是政府——不完善的可选择事物间的抉择》,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9-42页。
    ②拉斯·沃因、汉斯·韦坎德,《契约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5页。
    ③斯蒂芬·贝利,《地方政府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②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259页。
    ①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01页。
    ①王志凯,《比较福利经济分析》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206页。
    ①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②希尔曼,《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政府的责任与局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73页。
    ①Goldin·Kenneth. Equal Access VS Selective Access:A Critigque of Public Goods Theory[J]. Public Choice. 29(spring),1979.
    ②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③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灭。
    ①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①拉丰、梯若尔,《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59页。
    ①林万龙等,《农村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影响因素及政策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①参见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84页。
    ①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7页、140页。
    ①如陶勇,《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负担》,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页。
    ①A.Sen (1985).Commodities and Capabilities,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②刘连杰,《河北省文安县“三种模式”繁荣文化 惠及百姓》,《大众科技报》2008年3月13日第A07版。
    ①王艳萍,《哲学贫困:阿马蒂亚·森的经济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②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8页。
    ①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9-10页。
    ②朱守银,《农业税费改革试验研究报告》,《管理世界》,1998年第2期。
    ①卢洪友,《“一品两制”的经济分析—兼论公共品成本分摊与收益分享的社会公平》,《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10期。
    ①张利洪、刘洲,《刍议“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4期。
    ②张迎宪,《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四川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调研世界》2005年第12期。
    ③吕绍清,《农村儿童:留守生活的挑战——150个访谈个案分析报告》,《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①段成荣、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人口研究》2004年第1期。黄祖辉、许昆鹏,《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②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影响》,《农村经济》2006年第7期。
    ③吕开宇、王桦、金莲,《不发达地区父母外出非农就业对子女教育的影响——从儿童辍学原因谈起》,《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4期。
    ④项继权,《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保障——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①吕绍清,《孩子在老家——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第8期。
    ①[美]盖尔·约翰逊,《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载徐滇庆等主编,《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第696页。
    ②参见张健,《家庭与社会保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③卢洪友,《“一品两制”的经济分析——兼论成本分摊与受益分享的社会公平》,《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10期。
    ①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20年来的若干反思》,载《经济学消息报》2000-12-01。
    ①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经新华社发布。
    ①参见丁晓安,《试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②叶兴庆,《论农民负担体制改革》,《经济研究参考》1997(116):2-12。
    ①丁晓安,《升值落差徘徊与定位:中国慈善事业前瞻与展望》,《财经政法资讯》2005年第1期。
    ② Shapley值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是参与者所带来的平均增值。参见Sharkey W. Cooperative Games with Large Cores. Intern. J. Game Thoery, (11)175-182.或乔治·亨德里克斯,《组织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协调、激励与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 Acemoglu, D.& Robinson, J. A.2005. Economics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2. Adams, Charles.1999. For Good and Evil:The Impact of Taxes on the Course of Civilization (2th edithion), New York:Madison Books.
    3. Ahmad Faruqui, Stephen S. George, "The Value of Dynamic Pricing in Mass Markets",The Electricity Journal, July 2002.
    4. Ananth Madhavan, "Market microstructure:A survey", 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 3 (2000) 205-258.
    5. Anthony Giddens,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Oxford:Polity,1984).
    6. Bates, R. H.1991. The Economics of Transaction to Democracy.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Vol.24 (1) 203-221.
    7. Bonney, Richard.1995. Economics Systems and State Finance. New York: Clarendon Press.
    8. Briggs, R.1977. Early Modern France,1560-1715.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 Burguet, R.:Revelation in informational dynamic settings. Economics Letters 34(3),237-239 (1990).
    10. Burguet, R.:Corrigendum. Economics Letters 44(4),451-452 (1994).
    11. Clarke, E:Multipatr pricing of public goods. Public Choicell,19-33 (1978).
    12. Clarke, E:Demand revelation and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Cambridge, MA:Ballinger 1978.
    13. Coase, R. H.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s. Economica, New Series, Vol. 4(16),386-405.
    14. Coase, R.H.1960.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3,1-44.
    15. Cynthia Crossen, The Rich and How They Got That Way, Dow Jones and Company,2000.
    16. Dali. L, Yang.1996. Governing China's Transition to the Market. World Politics, Vol.48(3),425-439.
    17. Daniel Kahneman, Amos Tversky, "Prospect Theory: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Vol.47, No.2 (Mar 1979),263-292.
    18. Dasgupta, P., Hammond p., Maskin, E.: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choice rules:some general results on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46,185-216 (1979).
    19. David M. Walker,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20. Diamond, P. A.& Mirrlees, J. A.1971. Optimal Taxation and Public Production I: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II:Tax Rules.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Vol.61,8-27 and 261-278.
    21. Donald Winch, "Adam Smith:Scottish Moral Philosoper as Political Economist", The Historical Journal,35,1 (1992),91-113.
    22. Edgeworth, F. Y. (1881) Mathematical Psychics. London:C. Kegan Paul $ Co. p.16-20.
    23. Frank H. Knight, The Rights of Man and Natural Law Ethics, Vol.54, No.2 (Jan 1944),124-145.
    24. F. H. Knight, "The Concept of Normal Price in Value and Distribu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32, No.1 (Nov 1917),66-100.
    25. Fang-Fang Tang, "John C. Harsanyi:Memory from China",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40.150-152 (2002)
    26. George Clark, "Common Sense:Common Property Rights, Efficienc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58, No.1 (Mar 1998),73-102.
    27. George. C. Homans.1974. Elementary Forms of Social Behavior (2nd Ed.)),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28. George J. Stigler, "The Early History of Empirical Studies of Consumer Behavior", The 29.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62, Issue 2 (Apr 1954),95-113.
    29. George J. Stigler, "The Division of Labor is Limited by the Extent of the Market",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59, Issue 3 (Jun 1951),185-193.
    30. Glenn R. Morrow,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octrine of Sympathy in Hume and Adam Smith",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Vol.32, No.1 (Jan 1923), 60-78.
    31. Goldin. Kenneth. Equal Access VS Selective Access:A Critigque of Public Goods Theory[J]. Public Choice.29 (spring),1979.
    32. Green, J., Laffont, J.:Characterization of satisfactory mechanisms for the revelation of preferences for public goods. Econometrica 45,427-438 (1997).
    33. Groves, T. Incentives in teams. Econometrica 41,617-663 (1973).
    34. Henry Sidgwick, "What is Money?" The Fortnightly Review, Vol.25, January-June 1879.
    35. Irving Fisher, "Cournot and Mathematical Economist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2, No.2 (Jan 1898),119-138.
    36. Jacob Viner, "The Utility Concept in Value Theory and its Critics"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33, No.4 (Aug 1925),369-387.
    37. James Konow, "Fair and Square:the four side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Vol.46, (2001) 137-164.
    38. John E. Roemer, "Origins of Exploration and Class:Value Theory of Pre-capitalist Economy", Econometrica, Vol.50, No.1 (Jan 1982)
    39. Jorn Altmann, "How to Charge for Network Services-Flat-rate or Usage-based?", Computer Networks 36 (2001) 519-531.
    40. Kalai, E., Ledyard, J.O,:Repeated implement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83,308-317 (1998).
    41. Karl F. Helleiner, "Moral Conditions of Economic Growth",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11, No.2 (Spring 1951),97-116.
    42. Kaushik Basu, "A Theory of Association:Social Status, Prices and Markets", Oxford Economic Papers, New Series, Vol.41, No.4 (Oct 1989), 653-671.
    43. Kenneth J. Arrow, "Utilities, Attitudes, Choices:A Review Note", Econometrica, Vol.26, No.1 (Jan 1958),1-23.
    44. Lin, Nan,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5. Luis C. Corchon, "A Proposal to Unify Some Concepts in the Theory of Fairnes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01,540-571 (2001)
    46. McConnell, Economics:Principles, Problems and Policies,16/e, McGraw-Hill,2004.
    47. North, D. C.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8. North, D. C.1977. Market and Other Allocation Systems in History:The Challenge of Karl Polanyi. 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ic History, Vol.3. 703-716.
    49. P. H. Wicksteed, "The Scope and Method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Light of the'Marginal'Theory of Value and Distribu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24, No.93 (Mar 1914),1-23.
    50. Peter M. Blau,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Wiley, 1964)
    51. Putnam. 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2000.
    52. Ronald A. Heiner, The Origin of Predictable Behavior,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73, No.4 (Sep.,1983), pp.560-595.
    53. Ronald Dworkin, "What is Equality? Part 1:Equity of Welfare",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 Vol.10, No.3 (Summer 1981),185-246.
    54. Ronald Dworkin, "What is Equality? Part 2:Equity of Resources",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 Vol.10, No.4 (Autumn 1981),283-345.
    55. Robert E. Park, "Behind our Masks", Survey Graphic 56 (May,1926), p.135.
    56. Robert E. Park, Society (New York:Free Press,1995) p.285-286.
    57. R. Linton, The Study of Man (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1936), p.28.
    58. Sharkey W. Cooperative Games with Large Cores, Intern. J. Game Thoery, (11):175-182.
    59. Shirk, Susan. L.1993.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60. Smith, L. B.1996. This Realm of England,1399 to 1688 (7th edition) London:D. C. Health & Co.
    61. Vernon Smith, "The Two Faces of Adam Smith",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1998,65 (1),1-19.
    36. Vickrey, W.:Counterspeculation, auctions and competitive sealed tenders. Journal of Finance 16,1-17 (1961).
    62. Walker, M.:On the nonexistence of a dominant strategy mechanism for making optimal public decisions. Econometrica 48,1521-1540(1980)
    63. Walker, M., Hurwicz, L.:On the generic non-optimality of dominant-strategy allocation mechanisms:a general theorem that includes pure exchange economies. Econometrica 58,683-704 (1990).
    64. Wallis, J. J.& D. C. North.1988. Measuring the Transaction Sector in the American Economy,1870-1970. in S. L. Engerman & R. E. Gallman(eds). Long-term Factors in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96-161. Studies in Income and Wealth, No.51. 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5. Webber, Carolyn.& Wildavsky.1986. A History of Taxation and Expenditure in the Western World.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66. William D. Grampp, "What Did Smith Mean by the Ivisible Hand?"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108, No.3 (Jan 2000),441-465.
    67. Winer, Stanley & Hettich, Watler.1991. Debt and Tariff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revenue system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Vol.45,215-242.
    68. Wood, B. Dan & Bothe, John.2004. Political Transaction Costs and the Politics of Administrative Design. Journal of Politics, Vol.66,176-202.
    69. Zolberg, A.1980. Strategic Interactiona and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States:France and England,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32, 687-717.
    1.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策略思维—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艾里克·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阿尔伯特·A.赫希曼,《退出、呼吁与忠诚—对企业、组织和国家衰退的回应》,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6.阿玛蒂亚·森,《资源、价值和发展》,哈佛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7.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处年版。
    9.爱伦·鲁宾,《公共预算中的政治:收入与支出,借贷与平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安东尼·B.阿特金森、约瑟夫·E.施蒂格利茨,《公共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2.本利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柏克,《法国革命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4.伯林纳,《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经济》,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1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
    15.布朗.C.V.和杰克逊J.M,《公共部门经济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6.布鲁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7.布伦南、布坎南,《宪政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19.巴斯夏,《和谐经济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0.鲍灵光,《西方税制优化理论综述》,《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五期。
    21.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
    22.彼得·杰伊,《财富的历程》,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版。
    23.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25.布罗姆利,《充分理由:能动的实用主义和经济制度的含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6.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7.八木纪一朗,《进化经济学的现在》,载《政治经济学评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9.陈池波、崔元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农业投资博弈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6期。
    30.陈岱孙,《经济学是致用之学》,《世界经济导报》1981年11月2日。
    31.查尔斯·沃尔夫,《市场还是政府——不完善的可选择事物间的抉择》,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32.德沃金,《资源平等》,《哲学与公共事务》1981年第10期。
    33.大卫·柯兰德,《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寻租和DUP行动分析》,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
    34.大卫·休谟,《人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5.大卫·休谟,《道德原则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6.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37.丹尼尔·豪斯曼,《经济学的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8.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9.道格拉斯·多德,《资本主义经济学批判史》,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0.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1.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2.道格拉斯·C.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43.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44.丁晓安,《试论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45.丁晓安,《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分析》,《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5期。
    46.丁晓安,《升值落差徘徊与定位:中国慈善事业前瞻与展望》,《财经政法资讯》,2005年第1期。
    47.丁晓安,《个人财产权与国家财政权均衡的契约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9期。
    48.丁晓安,《个体动机与集体选择:一种分析“经济人”理性悖论的框架》,《当代财经》2009年第3期。
    49.段成荣、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人口研究》2004年第1期。
    50.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51.樊纲,《论公共收支的新规范》,《经济研究》,1995年第6期。
    52.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53.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55.弗兰茨·奥本海,《论国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56.樊胜根、张林秀,《WTO和中国农村公共投资》,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57.高鸣放,《社会福利学》,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8.霍布斯,《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59.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二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60.哈维·S.罗森,《财政学》(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台北:桂冠图书,1998年版。
    62.怀特海,《过程与实在》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3.侯石安,《规范项目管理讲求支农绩效》,《农村财政与财务》,2002年第3期
    64.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65.黄祖辉、许昆鹏,《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66.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7.杰弗里·M·霍奇逊,《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8.杰弗里·霍奇逊,《演化与制度-论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学的演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9.J.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版。
    70.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71.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72.克里斯托夫·克拉克,《制度与经济发展:欠发达国家和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增长和治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73.肯·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4.刘玲玲,《公共财政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5.刘汉屏、李春根,《乡镇财政与政权关联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76.洛克,《政府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7.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78.理查德·H·泰勒,《赢者的诅咒—经济生活中的悖论与反常现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9.罗纳德·肖恩,《动态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0.劳伦斯·劳伦斯·博兰德德,《经济学方法论基础》,吉林: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
    81.劳伦斯·A.博兰,《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2.拉丰、梯若尔,《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83.林万龙,《乡村社区公共品的制度外筹资:历史、现状及其改革》,《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7期。
    84.林万龙等,《农村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影响因素及政策选择》,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版。
    85.林万龙,《家庭承包制后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诱致性变迁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1年第4期。
    86.林万龙,《乡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制度外筹资:历史、现状及改革》,《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7期。
    87.林万龙、刘仙娟,《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基于交易成本角度的探讨》,《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4期。
    88.刘鸿渊,《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求实》2004年第2期。
    89.林万龙,《从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探讨》,《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8期。
    90.刘兵,《公共风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另一个角度看农民增收》,《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5期。
    91.廖清成,《关于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问题的思考》,《金融与经济》2004年第12期。
    92.卢洪友、丁晓安,《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退出与意愿表达机制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6期。
    93.卢洪友,《“一品两制”的经济分析——兼论成本分摊与受益分享的社会公平》,《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10期。
    94.卢洪友、朱华荣,《论二元财政结构非均衡制度安排及化解路径》,《现代财经》2006年第8期。
    95.卢洪友,《中国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缺陷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第5期。
    96.卢洪友:《公共品生产的市场化与制度创新》,《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97.张军、卢洪友、阮日生,《中国公共品供给的组织制度创新》,《财政研究》2002年第4期。
    98.卢洪友、刘京焕,《地方性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99.刘奇,《三农问策——走出“制度”困局》,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0.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5年版。
    101.吕绍清,《农村儿童:留守生活的挑战——150个访谈个案分析报告》,《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102.吕绍清,《孩子在老家——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第8期。
    103.吕开宇、王桦、金莲,《不发达地区父母外出非农就业对子女教育的影响——从儿童辍学原因谈起》,《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4期。
    104.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5.迈克尔·莱斯诺夫等,《社会契约论》,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6.马克·史库森,《朋友还是对手—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之争》,上海世纪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7.马克斯·法仑德,《美国宪法的制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08.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09.马克斯·韦伯,《经济通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110.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1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12.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3.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114.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5.乔治·亨德里克斯,《组织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协调、激励与策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6.斯蒂芬·贝利,《公共部门经济学:理论、政策和实践》,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年版。
    117.斯蒂芬·贝利,《地方政府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8.宋洪远、马永良,《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119.萨缪·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0.史龙,《从制度安排公平角度看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 部经济)》2006年第2期。
    121.孙君芳,《农村公共品缺位思考-基于契约关系下公民平等权的分析》,《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22.苏晓艳、范兆斌,《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管理现代化》2004年第4期。
    123.沈淑霞、秦富、丁洁文,《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绩效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农业会计》2004年第5期
    124.陶勇,《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负担》,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5.唐凯麟、陈科华,《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6.威廉.M.杜格、霍华德.J.谢尔曼,《回到进化:马克思主义和制度主义关于社会变迁的对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7.乌斯卡里·迈凯,《经济学中的事实与虚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8.王志凯,《比较福利经济分析》,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9.汪丁丁、叶航、罗卫东,《经济学3人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0.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上海:世纪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1.王绍光,《分权的底限》,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年版。
    132.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33王希,《妥协与原则: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4.王小林,《结构转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与公共财政政策》,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版。
    135.王国华,《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收入问题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36.王莹,《财政均化: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137.万方,《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转变》,《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38.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
    139.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9》,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140.希尔曼,《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政府的责任与局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1.休·史卓顿、莱昂内尔·奥查德,《公共物品、公共企业和公共选择——对政府功能的批评和发批评的理论纷争》,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2.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143.熊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与模式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7期。
    144.徐冰,《城乡差距世纪难题求解》,《中国经济时报》2004-3-9。
    145.项继权,,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保障——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46.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47.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48.亚里士多德,《政治学(Ⅲ)》,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149.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0.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51.约翰·N.德勒巴克、约翰·V·C.奈,《新制度经济学前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2.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53.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154.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55.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6.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157.叶文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创新》,《财经研究》2004年第2期。
    158.杨红,《中国农村公共品特殊论》,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年版。
    159.杨俊一等,《制度哲学导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0.叶兴庆,《论农民负担体制改革》,《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B6期。
    161.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影响》,《农村经济》2006年第7期。
    162.詹姆斯·布坎南,《公共财政》,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163.詹姆斯·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4.詹姆斯·布坎南、理查德·马斯格雷夫,《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观》,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165.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166.詹姆斯·马奇、马丁·舒尔茨、周雪光,《规则的动态演变—成文组织规则的变化》,世167.纪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8.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的公共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改革》1996年第5期。
    169.张军、蒋林琦,《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变迁—理论视角》,《世界经济文汇》1997年第5期。
    170.张军,蒋维,改革后中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理论—与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1期。
    171.张玉,《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创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72.张五常,《经济解释》卷三,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香港)2002年版。
    173.赵人伟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74.朱晓冲、孙太清,《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财政制度创新》,《技术经济》2007年第2期。
    175.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76.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7.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20年来的若干反思》,《经济消息报》2000年第12期。
    178.张维迎,《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79.张利洪、刘洲,《刍议“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4期。
    180.张迎宪,《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四川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调研世界》,2005年第12期。
    181.朱守银,《农业税费改革试验研究报告》,《管理世界》,1998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