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柯文(Paul A.Cohen,1934-)是美国著名中国学家,在中国历史以及历史编撰学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被同行誉为“历史学家们的史学家”。柯文师承费正清与史华慈,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踏入中国史研究领域,在近六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一方面紧跟学术思潮的发展不断反思,另一方面积极地探索理解中国的新途径。到目前为止,柯文出版了五本专著,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本在当时都引起了广泛地讨论。尤其是对“西方中心论”下三种模式的批判,以及“中国中心观”的提出,给困境中的美国中国学指明了前行方向,在世界中国学界产生重要影响。这些成就对美国、中国,甚至是国际中国学界,都是一份极为宝贵的财富。因此,对于柯文学术作品的探究,尤其是对其学术思想、治史方法等研究,可以让我们走进柯文内心世界,进而了解美国中国学发展态势、历史脉络、研究视角、理论前沿以及最新动态。
     对于这样一位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美国中国学家,国内目前尚无专著对其进行全面研究,大多数针对于“中国中心观”或《历史三调》的理论探讨,而对于柯文的学术发展成因、学术定位以及其他作品等都缺少应有的分析,较多的是关于柯文作品的书评,笔者试图有所突破。
     本文以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和学术史作为理论和方法基础,结合社会科学理论探索背景,以时间为顺序,以个案作品为中心,对柯文学术发展的基本理论、研究思想、学术贡献、学术成因等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全文除序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
     序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柯文的中国学研究的意义,目前国内研究状况及问题,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
     第一章从《中国与基督教:传教活动与中国排外主义的发展(1860-1870)》(1963)切入,着重探讨柯文的中国反基督教思想研究。此书打破了仅仅将在华传教史视为整个传教事业组成部分的“护教范式”的束缚,成为1980年代为止的“唯一”一部。柯文通过反教传统、反教活动等方面的探讨,认为儒家文化具有停滞性、保守性以及对于外来事物的排斥性的特征。他认为即使在中外环境俱佳的“同治中兴”时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知识阶层和普通民众,依然对来自西方的、代表着“进步力量”的传教士充满敌意。他认为儒生的所作所为,见证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不可调和性。
     第二章以《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1974)为主要线索,展示复杂多变的晚清社会改革。在柯文的论述中,王韬处于中西文化交错的边缘,主张中西交触,思路开阔,他的很多改革方案都反映出西方思想的影响。然而王韬的思想却是人类内在困境的基本反应,无法归因到“传统-现代”的框架中,使得本书的根本理论框架出现了紧张状态。柯文的主旨在于通过这部作品,一方面展示晚清社会变革动力来自西方,一方面蕴含着对于“传统-现代”论的反思。
     第三章从《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1984)入手,主要研究柯文对于“中国中心观”的总结,及其国际学术界的再研究。该书出版以后在国际中国学界产生重大影响。学术界主要围绕“中国中心观”对于“冲击-反应论”、“传统-现代论”、“帝国主义论”的批判以及与“中国中心观”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和研究,但有些方面深入不足。本文欲从学术发展、中美局势、国际形势等方面,批判性地探究柯文对“中国中心观”的思考和总结历程。
     第四章分析《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1997)。该书获1997年美国历史协会费正清奖。面对后现代主义的冲击,柯文以实践历史学家的身份提出了理解过去的三种途径。一定意义上说,柯文的理论讨论受制于实践,因此造成他理论探究上的不完善性。此外在义和团的研究上,柯文超越了传统纯粹叙述性历史的书写方法,试图展示有血有肉的义和团形象。
     第五章主要分析Speaking to History:The Story of King Goujia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2009)。作者试图以一个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古代故事——勾践故事为主线,考察20世纪中国历史中“故事与历史”不同寻常的经历,试图开辟加深对中国理解的新径。本文试图对其历史观点、史学内涵作一探究。
     结语部分主要探讨了柯文的史学研究主线,中国史观以及史学研究启示三部分内容。
Paul A. Cohen (1934-) is a famous expert on Chinese studies in USA. He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on Chinese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study, being commended as historians' historian. Paul Cohen learned from John Fairbank King and Benjamin Schwartz, since set foot in the Chinese history study era in1950s', he kept up with the academia trend of thought, explored the new way of understanding china in his Nearly sixty years academic career. Until now, Paul Cohen has published five monographs, each one of them caused a widely discussion in that time, especially its critic to the three kind of models in west-centered theory, and the proposal of china-centered thought, indicated the forward direction for the American Chinese study in dilemma, and had important impact on world Chinese study. These achievements were precious wealth for the USA, PRC, and international Chinese academia's. Therefore, the study to the Paul Cohen's academic work, especially its academic thought and method, could made us walk into Paul Cohen's inner world,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 trend, historical context, research perspective, theoretical frontiers and recent news of American Chinese study.
     As for this American Chinese researchers having important academic impact, there was no monograph which carried full study on him, most of the academic papers focus on the theory discuss on china-centered thought or history in three keys, but lack due analyses on Paul Cohen's academic develop factor, location and other monographs, most were the book review, the writer tried to break through.
     This paper takes historiography and academic history as the theory and method foundation, combining social science theory exploration background, takes time for the order, takes individual work as the focus, investigated Paul Cohen's academic development basic theory, research thought, academic contribution, academic factor and the problems fully. The whole paper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except the preface and epilogue.
     The preface part mainly introduced Paul Cohen's Chinese study meaning, current domestic condition and problems,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train thought of the paper and Paul Cohen's academic courses etc.
     The first chapter started from China and Christianity:The Missionary Movement and the Grown of Chinese Antiforeignism1860-1870(1963), mainly discuss Paul Cohen's Chinese anti Christianity research, this book broke the constraint of the preach paradigm of regarding the preaching history in china as the whole preaching career part, became the only one until the1980s. By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anti Christianity tradition and activity, Paul Cohen thought the Confucian culture had the stagnant, conservative and exclude the foreigners character. He thought even in the good period both in domestic and outside which named the tongzhi upside period, the intellectuals and common people which affected by the Confucian culture deeply, being hostile to the western, the priests which represents the developing power. He thought the Confucian scholars behavior, witnessed the incompatible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
     The second chapter takes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Wang T'AO and Reform in Late Ch'ing China (1974) as the main clue, to show the complex social reformation in Late Ch'ing. In Paul cohen's discussion, wangtao stand at the edg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crossing, he propose the China should contact with the west, he has a broad thought, his many reform projects all reflected the impact of west thought. But wangtao's thought was the basic reflection of the human in inner trouble, can not attribute to tradition-modern frame, it made this book's basic theory frame be nervous. Paul Cohen mainly showed the social reform power in Late Ch'ing comes from the west, and rethought the tradition-modern theory by this book.
     The third chapter started from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1984), mainly discuss Paul Cohen's summary to the China-centered view, and the re-study to international academia. The publishment of this book caused great impact in international Chinese research academia. The academia mainly carried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hina-center view's criticize on impact-reflect theory, tradition-modern theory, imperialism theory, but still not deep enough in some aspects. This paper wanted to critically explore Cohen's thinking and summary course to the China-centered view from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sino-America situation,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etc.
     The forth chapter analyses History in Three Keys: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1997). This book achieved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Fairbank prize in1997. Facing the impact from the postmodern, Cohen as the practical historian proposed three ways of understanding the past. In some meaning, Cohen's theory discussion restrained by the practice caused his theory exploration's faultiness. Besides this, on the Boxers research, Cohen surpassed the traditional narrative history writing method, trying to show the true boxers image.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analyzed Speaking to History:The Story of King Goujia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2009). The author tried to take an ancient story which the Chinese very familiar, the story of Goujian as the main clue, to investigate the story and history unusual experience in20th Chinese history, tried to deepen the new way of understanding China. This paper tried to take a breakthrough research on his historical view, historiography connotation.
     The epilogue mainly discussed the clue of Cohen's historiography study, his Chinese history thought and historiography study these three part of context.
引文
① 钱存训:《留美杂忆——六十年来美国生活的回顾》,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第43页。钱氏回忆道:“芝大的各种设施常有示范和领导作用......一些学术理论如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已成为当代的一种学派,其他如地理学和图书馆学所开设的课程,也都曾是世界闻名。”同上。
    ② 《许倬云谈话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6页。
    ③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6页。
    ④ 林同奇说:“与费(正清)、杨(联隆)二人不同,史华慈的作用则在于传道、解惑,提供视角和观点。他深邃的人文精神,他特有的巴斯噶式运思方式(林毓生语)(它是柯文称之为史华慈的‘良性怀疑主义’的表现),他多元的广阔视野,诉诸常识和事实的实用主义品格,乃至他决不媚俗趋新的‘反潮流精神’(张灏语)——史华慈的这些思维特点冲淡了现代史学中固有的实证主义、行为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倾向。柯文后来得以走出他所谓的现代史学的‘单纯天真’,强调历史知识的复杂性,与其说是出于后现代的影响,不如说是源于史华慈的潜移默化。”参见林同奇:《现代史学与后现代史学之间或之外?——从<历史三调>谈柯文史学思想的定位问题》,《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年2月号。
    ⑤ 柯文:《史学研究的标签暴政》,《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年2月号。
    ① (美)薛龙著、路克利译:《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1955-2005)》,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第24-25、215页。
    ② 同上,第91页。
    ③ 古根汉姆基金会提供远东研究基金,对美国的中国研究的发展和扩大,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早在30年代,以写《中国的边疆》著作的拉铁摩尔,就是该基金的获得者。参见孙越生、陈书梅主编:《美国中国学手册》(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596页。
    ④ 在中国学研究方面,设有补助金、高级研究奖金、青年人文学家奖金等。同上,第602页。
    ⑤ (美)柯文:《我的学术生涯》,《文史哲》1994年第2期。
    ⑥ Paul A.Cohen, China and Christianity:The Missionary Movement and the Growth of Chinese Antiforeignism, 1860-1870,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3.
    ⑦ Paul A.Cohen,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Wang T'AO and Reform in Late Ch'ing China,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⑧ Paul A.Cohe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
    ⑨ Paul A.Cohen, History in Three Keys: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7.
    ⑩Paul A.Cohen, Speaking to History:The Story of King Goujia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9.
    ① Paul A.Cohen, China Unbound:Evolving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Past, London:Routledge Curzon,2003.
    ② Paul A.Cohen, Reform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coedited with John E. Schrecker, Cambridge, Mass.: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③ Paul A.Cohen, Ideas Across Cultures:Essays on Chinese Thought in Honor of Benjamin I. Schwartz, coedited with Merle Goldman, Cambridge, Mass.: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④ Paul A.Cohen, Fairbank Remembered, cocompiled with Merle Goldman, Cambridge, Mass.:Fairbank Center for East Asian Researc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⑤ (美)柯文:《我的学术生涯》,《文史哲》1994年第2期。
    ⑥ "Epilogue:Thoughts in Response," pp.204-208, in "Forum:Reflections on Paul A. "Cohen's Contributions to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 14.2 (Fall 2007):179-211.
    ⑦ 参见赖德烈对此书的书评K.S.Latourette,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36, No.2(Jun.,1964),pp.214-215;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352.Urban Revival:Goals and Standards (Mar.,1964),p.211;The Catholic Historical Review, Vol.50, No.2(Jul.,1964),p.231.
    ⑧ 刑福增:《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趋向——以美国及台湾地区为例》,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12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200-222页。
    ① (美)薛龙著、路克利译:《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1955-2005)》,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第25页。
    ② Philip Huang, "Theory and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Modern China, Vol.24, No.2 (Apr.,1998), pp.187-188.
    ③ (美)费正清著、黎鸣等译:《费正清自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05-507页。
    ④ 费正清:《七十年代的任务》,朱政惠编:《美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142页。抑或参考John K.Fairbank,"Assignment for the 70'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74, No.3(Feb., 1969),pp.861-879.
    ⑤ 本文的“传统一近代论”和“传统—现代论”为同一含义。由于翻译的问题,“近代”与“现代”,也为同一含义。
    ⑥ (美)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9-321页。
    ① 李爱勇认为:“《在中国发现历史》确立了美国中国学的‘中国中心观’,其地方性策略表现在新清史中就是‘满族中心观’”。参见李爱勇:《新清史与“中华帝国”问题——又一次冲击与反应?》,《史学月刊》2012年第4期。
    ② 吴怀祺:《内因与外因:柯文“中国中心观”的辨析》,朱政惠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第四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89-105页。
    ③ Sun Jinghao," ARTICALE:Crisis, challenge and choice:recent theoretical trends of anti-modernism and Western studies in Chinese history",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Vol.4, No.2, December2010, pp.121-143.
    ③ 候且岸:《当代美国的“显学”: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⑤ 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⑥ 陈君静:《大洋彼岸的回声:美国中国史研究历史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⑦ 孙卫国:《近三十年来中国对美国中国学的研究与回响》,氏著:《明清时期中国史学对朝鲜的影响——兼
    论两国学术交流与海外汉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216-232页。
    ② Chu Djang, World Affairs, Vol.127, No.1 (April, May, June 1964), pp.39-40.
    ③ Edmund S.Wehrle "Christianity and Imperialism in China", The Review of Politics, Vol.27, No.1 (Jan.,1965), pp.135-138.
    ④ K.S.Latourette,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36, No.2 (Jun.,1964), pp.214-215.
    ⑤ J.C, Archives de sociologie des religions.lle Annee, No,22(Jun.-Dec.,1966), pp.182-183.
    ⑥ J.S.Gregory,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33, No.3 (Aug.,1964), pp.354-355.
    ⑦ Jean Monsterleet, Monumenta Nipponica, Vol.19, No.3/4(1964), pp.509-510.
    ⑧ Jerome Ch'en, Pacific Affairs, Vol.38, No.3/4(Autumn,1965-Winter,1965-1966), pp.364-365.
    ⑨ Wang Erh-Ming,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Vol.28, No.l (1965), pp.184-185.
    ⑩ W.S.Atwel, The China Quarterly, No.67 (Sep.,1976), pp.640-643.
    11 C.A.Curwen,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Vol.39, No.3 (1976), pp.683-684.
    12 Linda P.Shi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35, No.2 (Feb.,1976), pp.317-318.
    13 Raymond Dawson,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Vol.90, No.357 (Oct.,1975), pp.856-858.
    14 Soo Ming Wo,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27, No.2 (Jun.,1976), pp.280-281.
    15 雷颐:《超越传统与现代——柯文论王韬与中国晚清改革》,《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993年4月号。
    16 雷颐:《超越“传统”与“现代”——读柯文<传统与现代性之问:王韬与中国晚清改革>》,《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3期。
    ① 吴以义:《王韬研究所提示的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性——评忻平<王韬评传>和柯文<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新史学》第十一卷二期,2000年6月。
    ② Robert Marks, "The State of the China Field:Or, the China Field and the State", Modern China, Vol.11, No.4 (Oct.,1985), pp.461-509.
    ③ Michael Gasster, The American Asian Review, Vol.v, No.2 (Sum.1987), pp.121-154.
    ④ Paul A.Cohen, "Our Proper Concerns as Historians of China:A Reply to Michael Gasster", the American Asian Review,6.1:1-24 (Spring 1988).
    ⑤ Dennis Duncanson,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No.1 (1985), pp.131-132.
    ⑥ Hoyt Cleveland Tillma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35, No.3 (Jun.,1985), pp.325-326.
    ⑦ Lloyd E. Eastman,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0, No.1(Feb.,1985), pp.203-204.
    ⑧ Robert J," Paul A.Cohe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 Review Essay",Chinese Culture Quarterly 27:1民75.03页85-93。
    ⑨ 梁家麟、王尔敏:《书评:在中国发现历史》,《汉学研究》1984年。
    ⑩ 倪世雄、卢义民:《柯文著<探讨中国历史>简介》,《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5期。
    11 张朋园:《柯著:美国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1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86年。
    12 林同奇:《柯文新著<在中国发现历史>评介》,《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
    13 哈里特.泽恩多弗:《评保罗.A.科恩的<探索中国的历史:美国论述中国近代的历史著作>》,《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十七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4 (日)並木赖寿著、汪婉译:《P.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原载长崎畅子、山内昌之编:《现代亚洲论名著》,中公新书,1992年。
    15 许纪霖:《从本土探寻历史》,《读书》1991年第11期。
    16 汪熙:《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去向问题——外因、内因或内外因结合》,《历史研究》1993年第5期。
    17 《从西方移情中国——评Paul A.Cohen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资料与研究》(华资)第16期,1995年7月。
    18 王剑:《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展现及其他——关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思考》,《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① 陈君静:《论柯文的“中国中心观”》,《史学月刊》,2002年第3期。
    ② 朱政惠:《柯文教授的清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③ 林同奇:《柯文的“中国中心观”——特点、思潮与内在张力》,氏著:《人文寻求录》,新星出版社2006年。
    ④ 李学智:《冲击-回应模式与中国中心观——关于<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若干问题》,《史学月刊》,2010年第7期。
    ⑤ 吴怀祺:《内因与外因:柯文“中国中心观”的解析》,朱政惠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第四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⑥ 资中筠:《老问题新视角》,《读书》1998年第1期.
    ⑦ 黄克武、李仁渊:《柯文<历史中的三个基调:作为事件、经验与神话的义和团》,胡健国编:《中国现代史书评选辑》(二十六),国史馆,2001年12月。
    ⑧ 林同奇:《现代史学与后现代史学之间或之外?——从<历史三调>谈柯文史学思想的定位问题》,《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年2月号。
    ⑨ David D.Buck, "History in Three Keys: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China Review Inernational, Volume5, Number2, fall 1998, pp.396-399.
    ⑩ Joseph W.Esherick,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Vol.32, No.1 (autumn,1998), pp.227-228.
    11 James L.Hevi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7, No.2 (May,1998), pp.484-486.
    ① Arif Dirlik,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Vol.42, No.2 (1999), pp.297-299.
    ② Roger R.Thompson,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 Vol.20, No.1(Mar.,1998), pp.203-205.
    ③ Greg Dening, "Enigma Variations on History in Three Keys:A Conversational Essay", History and Theory, Vol.39, No.2 (May,2000), pp.210-217.
    ④ Pichamon Yeophantong, The China Journal, No.62 (Jun.,2009), pp.233-235.
    ⑤ Wen-Hsin Ye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68, No.4 (Nov.,2009), pp.1247-1248.
    ⑥ Colin Mackerras, The China Reviews, Vol.9, No.2 (Fall 2009), pp.183-185.
    ⑦ Peter Zarrow, Book Reviews/JESHO52 (2009), PP.615-618.
    ⑧ Geremie R.Barme, Harvard Jour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ume 71, Number2, December2011, pp.315-364.
    ⑨ 邓京力:《历史知识、历史记忆与民族创伤——读柯文Speaking to History:The Story of King Goujia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3期。
    ⑩ 王睛佳:《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评述》,《历史研究》1993年第6期。
    11 王晴佳:《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挑战?》,《新史学》十卷二期,1999年6月。
    12 王学典:《语境、政治与历史:义和团运动评价50年》,《史学月刊》2001年第3期。
    13 陈君静:《论柯文的中国史观及其史学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4 张仲民:《一个思考:由柯文“中国中心观”谈起》,《人文杂志》2003年第5期
    15 乔新华:《五十年来美国对中国史研究的两次转向》,《河北学刊》2004年第7期
    16 罗志田:《发现在中国的历史: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点思考》,《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7 林甘泉:《从“欧洲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观”——对西方学者中国经济史研究新趋向的思考》,《中国 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
    ① 夏明方:《十八世纪中国的“思想现代性”——“中国中心观”主导下的清史研究反思之二》,《清史研究》2007年第3期。
    ② 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③ 朱政惠主编:《中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④ 朱政惠主编:《美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① 《余英时访谈录》,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104页。抑或参见王瑞:《论美国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时期》,《理论月刊》2012年第12期。
    ② 同上,第85页。
    ①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7-58页。
    ② 陈启能主编:《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7-348页。
    ③ 罗凤礼:《当代美国史学概况》,《八十年代的西方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88-105页。
    ④ 美国史学孕育下的美国中国学也受到了社会科学影响,1964年中国学家为此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主题是探讨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如何与作为社会科学的当代中国问题研究结合的问题。参见列文森等:《关于美国中国学的一场学理探讨》,朱政惠主编:《美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86-124页。
    ⑤ 王汎森著、王晓冰译:《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中译本序,第1页。
    ① Paul A.Cohen,China and Christianity:The Missionary Movement and the Growth of Chinese Antiforeignism, 1860-1870,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3.为了注释方便,以下简称China and Christianity.
    ② Paul A.Cohen,The Anti-Christian Tradition in China,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20,No2(Feb.,1961), pp.169-180.
    ③ 由于没有专业背景和家学渊源,柯文开始对自己并不自信,他说:“我没有专业的背景。我父亲是个商人,母亲是名家庭主妇。因此,在大学教书对我来讲是个很好的工作,但也是一个很冒险的工作。但经过我的努力后,我证明我可以写书。”如此看来第一本专著的出版对于柯文的影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参见张冠梓主编:《哈佛看中国》(文化与学术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1页。
    ④ 聂资鲁:《百余年来美国的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
    ⑤ 陶文钊选编、林海等译:《费正清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05-406页。
    ① 保罗.柯文、默尔.戈德曼主编:《费正清的中国世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第114、115、162页。
    ② 最后一个特点是在不同的时期,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研究状况也不尽相同。因为与本文主题关涉较少,故放置此处。
    ① (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03、308页。
    ② Kenneth Scott Latourette,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9.
    ③ 聂资鲁:《百余年来美国的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
    ④ 陈君静:《大洋彼岸的回声:美国中国史研究历史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3页。
    ③ Kenneth Scott Latourette,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9. pp.ⅶ-ⅷ.
    ① (美)司徒雷登著、程宗家译:《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第272-273页。
    ② Daniel H. Bays(ed), Christianity in china:From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vii.
    ③ 费正清:《七十年代的任务》,朱政惠编著:《美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149、142、146、147页。
    ② 张冠梓主编:《哈佛看中国》(文化与学术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0页。
    ② Ezra F.Vogel, "The First Forty Years of the Universities Service Centre Studies", The China Journal, No.53 (Jan., 2005), p.2.
    ③ George E.Taylor, "Special Report:The Joint Committee on Contempory China,1959-1969", Asian Studies Professional Review. Vol.1, No.1 (Fall.1971), p.42; John K.Fairbank, A Note of Ambiguity; Asian Studies in Americ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19, No.1, p.8;保罗.埃文斯著,陈同译:《费正清看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3页。
    ④Mary Clabaugh Wright, The 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The T'ung-Chih Restoration,1862-1874, Stand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已有中译文,见下注。
    ⑤在这本书中她将国民党的失败鬼节为效仿“同治中兴”.芮玛丽认为“同治中兴的失败是因为近代国家被
    ① 同上,前言,第2页。
    ② (美)芮沃寿著、常蕾译:《中国历史中的佛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93、92页。这本书以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举行的演讲稿为基础写成,而作者本人则是20世纪中叶美国汉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英文版为Arthur F.Wright, 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③ (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第四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21页。
    ④ 吴原元:《隔绝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1949-1972)》,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58页。
    ① 陶文钊:《费正清与美国的中国学》,《历史研究》1999年第1期。
    ① 刑福增:《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趋向——以美国及台湾地区为例》,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12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200-222页。
    ② 聂资鲁:《百余年来美国的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
    ③ 陶飞亚、杨卫华:《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研究入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页。
    ④ Henry Luce Foundation,'Announcement of 1988-1989/P.1转引刑福增:《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趋向——以美国及台湾地区为例》,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12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200-222页。
    ① 朱政惠:《柯文教授的清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② 我们从上文可知1972年在华传教史的研究才脱离“护教范式”,1985年才有大的基金欲从中国历史角度出发研究中国基督教。至于为什么说柯文的《中国与基督教》一书具有开创性,我们还可以从此阶段出版的在华基督教著作获知,相关著作参见聂资鲁:《百余年来美国的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
    ③ John K. Fairbank, 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1842-1854.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3.
    ④ Paul A.Cohe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本文采用中译本(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增订版),中华书局2002年,第224、204页。以后简写为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
    ① China and Christianity,pp.19-20.
    ② “荀济字子通。其先颍川人,世居江左。济初与梁武帝布衣交……济又上书讥佛法,言营费太甚。梁武将诛之,遂奔魏,馆于崔悛家。”参见(唐)李延寿:《北史》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86页。
    ①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68页。
    ②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38页。在此书的序言中谈到这个时期的总的形势,南北朝时期,儒家的纲常名教仍然是正统思想,但是儒、道、释三教互相争夺,互相吸收又互相配合的形势逐渐确立,这是南北朝近三百年来思想发展的总形势。
    ③ “郭祖深,襄阳人也。梁武帝初起,以客从......选为长兼南梁郡丞,徙后军行参军。”参见(唐)李延寿:《南史》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720页。
    ④ China and Christianity, p.6.
    ⑤ 陈观胜(kenneth ch'en)认为荀济的言论对于佛教构成了最有力的攻击,但是看起来他憎恶外国宗教行为影响了他的思考,他甚至将“斋戒”等正常的佛教行为都进行了歪曲的解释。参见kenneth ch'en, Anti-Buddhist Propaganda During The Nan-ch'ao,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15, No.1/2(Jun.,1952),pp.191-192.在文中,陈氏还认为韩愈和傅奕的言论,只是对荀济某些思想扩大或细化,在总体上没有跳出荀济的认识。柯文文中提到傅氏韩愈等人,很显然是受到了陈这篇文章的启发。
    ① China and Christianity, p.7.
    ② 黄忏华:《中国佛教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年,第166页。
    ③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83-284页。
    ① China and Christianity, pp.15-16.
    ① Ibid., p.21.
    ② Ibid., pp.35,58.
    ③ De Groot J J M. Sectarisnism and Religious Persecution in China:A Page in the History of Religions.(Volume One.) Amsterdam:Johannes Muller.1903.p.8.高延此书强调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中国政府对于非儒家的所有异端的宗教无一不是持不宽容的态度。这本书使用的材料基本上皇帝的圣谕等材料,这些材料也在侧面说明了代表法律的皇帝是不认可外来宗教以及与儒学相异宗教合法性。
    ① China and Christianity, p.33.
    ② Ibid.,p.60.
    ③ 克里斯托弗.道森(Christopher Dawson):《基督教——西方社会的灵魂》,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宗教文化史》第六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① (英)伯曼著、何开松译:《宗教裁判所:异端之锤》,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2页。
    ② 索卅:《在堂吉诃德的甲胄之后》上,《读书》2005年第5期。
    ① 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保守——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9-30页。
    ② China and Christianity, p.23.
    ③ 《圣朝破邪集》,又名《皇明圣朝破邪集》,简称《破邪集》,初刻于崇祯十二年(1639)。该书汇集了僧俗文人“破邪”作品。此书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个重要文献,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参见徐昌治编:《圣朝破邪集》,香港:宣道出版社(加拿大),1996年。由于无法找到柯文使用此书的版本,笔者只能退而求其次,但经过比对,差异甚微。
    ④ 释通容:《原道辟邪说》,徐昌治编:《圣朝破邪集》,香港:宣道出版社(加拿大),1996年,第372页。
    ⑤ 同上,第389页。
    ① 同上,第392页。
    ② China and Christianity.p.20.
    ③ Ibid.,pp.30,32.
    ④ 王韬:《各国教门说》,王韬著、陈恒、方银儿评注:《弢园文录外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16页。
    ② (美)何伟亚著、刘天路等译:《英国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8-9页。
    ① China and Christianity, preface, pp.viii-ix.
    ②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584页。
    ① China and Christianity,p.262.
    ① (美)芮玛丽著、房德邻等译:《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8、12页。
    ② 吕实强认为柯文的研究“没有探及儒家思想的根本。实际上,儒家思想与基督教义并无太多冲突之处。所以会引起那么多的纷争,主要是由于相互的不了解与若干其他的因素。”参见吕实强:《中国官绅反教的原因(1860-187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66年,绪言,第6页。
    ③ (美)芮玛丽著、房德邻等译:《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1-12页。
    ④ 两位学者的研究时间范围相同,研究论调相同。芮玛丽的研究范围远远地要大于柯文的,在书中芮玛丽对中兴时期,政府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中兴内外政策、中兴的目标、中兴局限性、中兴时期的问题及解决方式等等都作了详细的分析,而柯文只是着重对中兴时期的传教运动对排外主义以及中国政府权威的影响作了分析,两者相比,柯文缺少芮玛丽的广度,所以只有深刻地理解芮玛丽此书的观点,才能够对同治中兴时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才能对柯文此书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芮玛丽主要是研究英国政府,而柯文主要是研究法国传教士。
    ⑤ (美)芮玛丽著、房德邻等译:《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71、326、316页。
    ① (德)狄德满著、崔华杰译:《华北的暴力和恐慌:义和团运动前夕基督教传播和社会冲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54页。
    ② China and Christianity,p.64.
    ③ 吕实强:《中国官绅反教的原因(1860-187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66年,绪言,第4页。
    ④ China and Christianity,p.65.
    ⑤ (美)芮玛丽著、房德邻等译:《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52、42页。
    ⑥ 同上,第345页。
    ② 徐国亮:《政府权威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1-12页。
    ① (美)芮玛丽著、房德邻等译:《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54-155页。
    ② China and Christianity,pp.263-264.
    ① 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序,第1页。
    ② Paul A.Cohen, "Littoral and Hinterland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The 'Christian' Reformers," in John K. Fairbank, ed., 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pp.255-264.
    ③ 参见柯文的《中国与基督教》,此书认为传教运动在中国内地遭受反抗主要是因为基督教对于儒家文明构成了威胁。
    ④ 早在《中国与基督教》一书中,柯文就认为研究近代史的学生重视西方冲击中国回应的过程,而忽视中国冲击西方回应,并以传教士为例对此作了说明,他认为19世纪来华传教士具有“杂交”文化特性,一方面具有西方文化背景,另一方面在中国遇到困难时,又促使他们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关注。最终中国冲击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使得他们更加地排斥和不能容忍。所以,在柯文看来中西文化的对立,也包含了传教士回应因素即仇恨在其中。参见China and Christianity,pp.264-265,.这个反思冲击-回应论的想法影响了柯文以后的治学道路,柯文自己说“正是从这样的思想出发,他酝酿研究西方冲击——东方回应问题。王韬研究是在这种基础上开始的。”参见朱政惠:《柯文教授的清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⑤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前言,第44-45页。
    ① 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序,第2页。
    ② 同上,第151-152页。
    ③ 黄宗智:《三十年来美国研究中国近现代(兼及明清史)的概况》,朱政惠编:《美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166页。
    ① Ssu-yu Teng, John King Fairbank, 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A Documentary Survey,1839-1923,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4, p.16.
    ② Paul A.Cohen, "Epilogue:Thoughts in Response", The 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 Volume14, Number2, Fall.2007, p.205.
    ③ 张冠梓主编:《哈佛看中国》(文化与学术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1页。
    ④ 周武等:《中国中心观的由来及其发展——柯文教授访谈录》,《史林》2002年第4期。
    ①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前言,第43页。
    ② John K.Fairbank edited,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p.12.
    ③ 林同奇:《现代史学与后现代史学之间或之外?——从<历史三调>谈柯文史学思想的定位问题》,《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年2月号。
    ④ 柯文:《史学研究的标签暴政》,《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年2月号。
    ① Paul A.Cohen and John E.Schrecker Edited, Reform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p.263.
    ① Paul A.Cohen and John E.Schrecker Edited, Reform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pp.256-257.
    ② 柯文后来关注于中国的国耻研究,于2009年出版了新著Speaking to History:The Story of King Goujia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其想法应该是出自此书。
    ① John K.Fairbank edited, 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pp.197-198.
    ② 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第152-153页。
    ① 吴以义:《王韬研究所提示的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性——评忻平<王韬评传>和柯文<在传统和现代性之间>》,《新史学》十一卷二期,2000年6月。
    ② 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第153-154页。
    ② Paul A.Cohen and John E.Schrecker Edited, Reform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p.258.
    ①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62页。英文版为John King Fairbank, China:The people's middle kingdom and the U.S.A. Cambridge, Mass: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② 费正清:《条约下的共治》,费正清编、郭晓兵等译:《中国的思想与制度》,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第235、245页。
    ① 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第166页。
    ② 同上,序,第2页。比如康有为改革的失败并全是实施问题所致,还有政治、文化、军事势力等因素。康有为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权力,同时对于全国的影响力也非常有限。因此,一定程度上,康有为的改革似乎没有赢取更多的人的支持。
    ③ 同上,第162-163页。
    ④ John K.Fairbank edited, 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p.12.
    ① 周振鹤:《从北到南与自东徂西——中国文化地域差异的考察》,《复旦学报》1988年第6期。
    ② 柯文在王韬研究专著出版之前已经有相关论文的发表,Paul A.Cohen,"Wang T'ao and Incipient Chinese Nationalism",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26, No.4(Aug.,1967),pp.559-574; Paul A.Cohen, "Wang T'ao Perspective on a Changing World", in Albert Feuerwerker, et al. Approaches to Modern Chinese Histo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pp.133-162; Paul A.Cohen, Biography of Wang T'ao(Coauthored with Elizabeth sinn),in May Holdsworh and Christopher Munn, eds.,Dictionary of Hong Kong Biograph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Paul A.Cohen, "Wang Tao in a changing world", in Paul A.Cohen, et al, China Unbound: evolving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past, London:RoutledgeCurzon,2003,pp.23-47; Paul A.Cohen, "Ching China: Confrontation with the west", in James B.Crowley, et al. Modern East Asia:Essays in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Hancourt,Brace, and World,1970,pp.29-61(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的第一章“冲击-回应”论就是建立在此文基础上的)。这些研究成果基本上被作者吸收到论著之中。
    ①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61-62页。
    ②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3页。英文版为John K.Fairbank (edi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10:Late Ch'ing,1800-1911, Partl. New York and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③ 列文森被美国中国学界评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足见其学术地位之高。但是余英时等人却提出了另外一种评价,他说:"Levenson是极聪明的人,长于哲学,想象力也丰富,但读中文书较费力,往往以理论代替史学研究,所以萧公权先生特别不指明地说他好建‘空中楼阁”。参见《余英时访谈录》,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117页。
    ①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75、71-72页。
    ①Paul A.Cohen, "Wang T'ao Perspective on a Changing World", in Albert Feuerwerker, et al. Approaches to Modern Chinese Histo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 pp.133-162.
    ② 鲁勇、陈振声访译:《哈佛视点》,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329-330页。
    ③ 例如"The Tenacity of Culture:Old Stories in the New China," in conference volume generated by Fairbank Center conference on the PRC at 60 (May 2009)此文中柯文探讨了老故事与现代中国之间的关系。
    ④ (美)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① 柯文:《史学研究的标签暴政》,《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年2月号。
    ② 张冠梓主编:《哈佛看中国》(文化与学术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1页。尽管柯文运用了“人类中心”的方法,但是支撑整个论点的“传统—现代论”,不仅传统与近代的关系遭到了质疑,而且现代是否代表是“文明的”,也遭到了柯文的质疑。
    ③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44页。
    ① 柯文:《以人类学观点看义和团》,《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998年2月号。
    ② 朱政惠:《柯文教授的清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44-45页。
    ③ 忻平:《王韬评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② Henry McAleavy, Wang Tao (18287-1890):The Life and Writings of a Displaced Person, London:China Society, 1953.
    ③ Lee Chi-fang, wang T'ao (1828-1897):His Life, Thought, Scholarship, and Literary Achievement Ph.D.dis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73.
    ④ Gregory David Brown, The Nation, Evolution, and Transformation:The New Ideas of Wang Tao, MA.Sc. Universtity of Southem California.2010.
    ⑤ Y.T.Wong,Review Works: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Wang T'ao and Reform in Late-Ch'ing China.Harvard East Asian Series,No.77 by Paul A.Cohen. Monumenta Serica, Vol.31(1974-1975),pp.618-622.
    ⑥ 王立群:《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王韬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页。
    ⑦ W.S.Atwell, Review Works, The China Quarterly, No.67 (Sep.,1976), pp.640-643; Paul A.Cohen,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Wang Tao and Reform in Late-Ch'ing China,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p.59.中译本将此句话删除。
    ② 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第98页。
    ① 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第5页。
    ② 忻平:《王韬评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5页。
    ③ 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第7页。
    ④ 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1、4、6页。
    ⑤ 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第6页。
    ⑥ 同上,第38页。柯文认为王韬的早期对仕途充满了希望。
    ① 段怀清:《对异邦文化的不同态度:理雅各与王韬》,《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年10月号。
    ② 柯文:《工韬与晚清改革》,第56页。
    ③ 同上,第54页。
    ④ 此间王韬参与了很多译书和编书的工作,比如与艾约瑟合作翻译《中西通书》,编辑《西学图书》等。但是令人遗憾地是,“道咸年间.....王韬等人,对西学所作出的反应,只能算是一汪平静的水面激起的一丝微澜,对中国社会有些影响,但不大。”参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9页。
    ⑤ 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第38页。
    ⑥ 柯文曾经引述丁韪良对李善兰的看法,在没有去香港之前,笔者认为王韬也是具有此特点,李逐渐“非常近于正式信教。由于害怕影响仕途,他对此时所接受的东西十分谨慎......他的信仰——如果他有任何信仰的话——是包含东方和西方的。”同上,第12页。王韬对于信教的隐瞒,也是出于害怕影响仕途的担心。
    ⑦ 杨国强:《论“庚申之变”》,《史林》2007年第3期。
    ① 杨国强:《清代的功名与富贵》,氏著:《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1-4页。
    ② 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第59-60页。
    ① 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第87页。
    ① 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第70页。
    ③ (美)M.G.马森著、杨德山译:《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1840-1876》,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1页。
    ② 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第99页。
    ③ 罗志田:《张之洞与“中体西用”》,氏著:《昨天的与世界的:从文化到人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1-259页。
    ① 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第149页。
    ② Paul A.Cohen, "Wang T'ao and Incipient Chinese Nationalism ",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26, No.4 (Aug.,1967),p.559.张灏也强调1895年是中国民族主义产生的重要时期,并提出了产生的三个条件。参见张灏:《关于中国近代史上民族主义的几点省思》,氏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65-176页。还有学者认为中国民族主义发起时间有19世纪中叶、1895年、1919年等,可无论何时,他们都表明了中国民族主义与西方民族主义的有同有异。参见罗志田:《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第9-10页。。不过柯文再次肯定了1895年是中国民族主义发展重要时期,所以他才会说王韬的民族主义是“早期的”。
    ③ 陈方正:《论中国民族主义与世界意识》,《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993年10月号。 产生后的民族主义。
    ② (美)杜赞奇著、王宪明等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页。
    ① 杨华著、朱政惠指导:《“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论列文森的中国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23—24页;(德)施耐德著、关山等译:《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4-5页。
    ② 他说:“如果赞同保存和推进作为民族象征的社会实体,并把实现这种目的置于其他任何价值观念和信仰之前,如果对其他价值观念和信仰的取舍是根据它们与这个目的的关系而定,而不是相反,那么,明确的民族主义就已经出现了。”参见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第149页。
    ① 赖德烈:《美国学术与中国历史》,朱政惠编:《美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2页。
    ② 龚咏梅:《劳费汉学研究述评》,朱政惠编:《中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236-237页。
    ③ 孙越生、陈书梅主编:《美国中国学手册》(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7页。
    ① (美)费正清著、黎鸣等译:《费正清自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8-119页。
    ② 李勇:《西欧的中国形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02页。
    ③ (法)安田朴、谢和耐等著、耿异译:《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18页。
    ④ 黄长著、孙越生、王祖望主编:《欧洲中国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66页。
    ⑤ 崔玉军:《美国达慕思学院的中国研究》,《汉学研究通讯》29:3(总115期),2010年8月。
    ⑥ 张宝三:《访钱存训教授谈中国书籍史之研究及治学方法》,《汉学研究通讯》22:1(总85期),2003年2月。
    ④ (美)薛龙著、路克利译:《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第20页。
    ① George E. Taylor,"Communist China:The Problem Before us". Asian Survey. (April,1961), p.32.
    ② (美)博伊德:《应急浅见》,王建华等译:《现代史学的挑战——美国历史协会主席演讲集1961—-198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8页。
    ③ 《余英时访谈录》,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104页。
    ④ 许倬云回忆顾立雅说:“我的老师顾立雅是第一代的美国汉学家,研究古代金文,学古人从读《孝经》开始,很用功,后来读中国古文基本没有问题。”参见许倬云:《许倬云谈话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5页。
    ⑤ 陈珏:《杜希德与二十世纪欧美汉学的“典范大转移”》,(英)杜希德著、黄宝华译:《唐代官修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⑥ 魏思齐(Zbigniew Wesolowski):《美国汉学研究的概况》,《汉学研究通讯》26:2(总102期),2007年5月。
    ⑦ 柯文第一篇反思美国中国学研究论文发表于1970年,即'Ch'ing China:Confrontation with the West, 1850-1900," in James Crowley, ed.,Modern East Asia:Essays in Interpretation, 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World,1970.柯文回忆说:“在进行王韬研究的同时,我还挤出时间在1970年写了一篇批评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导美国关于19世纪中国研究所采取的‘西方冲击——中国反应’取向的论文。我写这篇论文是因为我对这种取向越来越采取批评的态度。”这篇论文成为柯文打入史学史领域的处女座,后来经过修改后成为《在中国发现历史》的第一章,即“中国对西方之回应”症结何在?参见(美)柯文:《我的学术生涯》,《文史哲》1994年第2期。鉴于此,笔者认为需要大致了解1970年之前的美国中国学发展状况。
    ① 参见李世洞:《战后美国对中国的研究》,朱政惠主编:《中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36-37页;王瑞:《论美国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2期。
    ② (美)费正清著、陆惠勤等译:《费正清对华回忆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年,第444、437页。
    ③ (美)薛龙著、路克利译:《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第144页。
    ④ 同上,附录G。
    ⑤ 《国内外有关中国近现代书目一览1949-1977》,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
    ⑥ (美)Terrill E.Lautz《中国研究的在创新:新人新帽》,朱政惠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5-84页。
    ①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题记,第1页。
    ②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前言,第43页。
    ③ 张冠梓主编:《哈佛看中国》(文化与学术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1页。
    ④ 周武等:《中国中心观的由来及其发展——柯文教授访谈论》,《史林》2012年第4期。
    ① 张冠梓主编:《哈佛看中国》(文化与学术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0页。
    ② 王晴佳:《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述评》,《历史研究》1993年第6期。
    ③ 仇华飞:《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65页。
    ④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前言,第43页。
    ⑤ 史华慈:《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一些方法问题》,《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4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第56页。
    ① 朱政惠:《柯文教授的清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②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前言,第43-44页。
    ③ 黄仁宇:《地北天南叙古今》,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31页。
    ① (美)薛龙著、路克利译:《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第45-54页。
    ② 周锡瑞批评哈佛的中国学研究是为帝国主义辩护。参见周锡瑞(Joseph Esherick);《哈佛的中国学研究:为帝国主义的辩护》,朱政惠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第四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354-371页。
    ③ 王晴佳:《中国文明有历史吗——中国史研究在西方的缘起、变化及新潮》,《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王晴佳:《新史学讲演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7-48页。
    ④ Philip Huang, "Theory and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Modern China, Vol.24, No.2 (Apr.,1998),pp.187-188.转引王晴佳:《中国文明有历史吗——中国史研究在西方的缘起、变化及新潮》,《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⑤ (美)费正清著、黎鸣等译:《费正清自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05-507页。
    ① 费正清:《七十年代的任务》,朱政惠编:《美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142页。
    ② 候且岸:《当代美国的“显学”——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7页。
    ①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前言,第48页。
    ② 王瑞:《论美国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2期。
    ③ 汪荣祖:《卞僧慧纂,<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0期,2010年12月,第219页。
    ④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前言,第47-48页。
    ① (英)卡尔:《历史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6、7、22、28页。
    ②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56-57页。
    ③ 柯文:《史学研究的标签暴政》,《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年2月号。
    ④ 柯文:《20世纪晚期中西之间的知识交流》,《文史哲》1998年第4期。
    ⑤ 陈君静:《论柯文的中国史观及其史学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⑥ Paul A.Cohen, "Our Proper Concerns as Historians of China:A Reply to Michael Gasster,"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6.1:1-24 (Spring 1988).
    ⑦ 柯文:《以人类学观点看义和团》),《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998年2月号。
    ①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前言,第46-47页。
    ② 朱政惠:《关于美国中国学家的总结和反思》,《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4期。
    ③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美国的中国研究60年》,《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2日,域外17.
    ①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编:《清季自强运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88年,第38页。
    ② (美)费正清:《费正清自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05-407页。
    ③ (美)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年,第163页。
    ①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原序”,第3页。英文版出版于1910年。
    ② (美)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页。
    ③ 陈君静:《大洋彼岸的回声:美国中国史研究历史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4-55页。
    ① (美)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3、43、56、54、71页。
    ② 汪荣祖认为此说是来自二十世纪英国史家汤因比(A.T0ynbee)的“挑战与回应”说。“汤氏已经将此说运用到中国历史上,但由于中国知识欠缺,所以‘论’带不动‘史学’。”参见汪荣祖:《汪荣祖谈西方汉学得失》,《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0年4月18日。汪说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却指出了“冲击-反应论”盛行正得益于费正清的有力推动。
    ① (美)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8页。
    ② 同上,第126页。
    ③ 李帆认为“传统-近代论模式基本上是冲击-反应模式的放大。”参见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以费正清为例》,《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但是他并没有明确提出两者的共同基础是韦伯理论或者说现代化理论。
    ④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54页。
    ① 柯文:《史学研究的标签暴政》,《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年2月号。
    ②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53页。
    ③ 柯伟林(William C.Kirby)在1997年著文说:“在过去二十年里柯文(Paul Cohen)所称之为‘着重内部研究’的方法对中国近代史研究作出了许多贡献,但对于民国时代,寻求某种有特色的‘中国中心’的历史表述却未必恰是好处,因为这一时代的所有大事都具有国际层面的影响.....民国时代的对外关系,一言以蔽之,可谓无所不闯入、无地不渗穿、无处不盛行,如德国人所言:‘彻底穿透’(durchdringend)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参见柯伟林:《中国的国际化:民国时代的对外关系》,《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997年12月号,总第四十四期。英文本William C.Kirby,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Foreign Rela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Republican Era," China Quarterly,150:2(June,1997),p.433所以柯伟林认为中国中心观过分重视中国内部的发展,有忽视外部影响的嫌疑,才有此言论的不满。
    ① Paul A.Cohen, "Introduction to the 2010 Reissue:Further Reflections on the China-Centered Approach to Chinese History," i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0.pp.x-Lxv.
    ② Paul A.Cohen, "Our proper concerns as historians of china:a reply to Michael Gasster", The American Asian Review,6.1:1-24 (Spring 1988)..pp.1-33.
    ③ Lloyd E.Eastman,Book Reviews: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by Paul A.Cohen,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0, No.1(Feb.,1985), pp.203-204.
    ④ Paul A.Cohen, self-strengthening in "China-centered "perspectives: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historiography,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清季自强运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1988年,第70页。
    ①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227页。
    ② Paul A.Cohen, "Our proper concerns as historians of china:a reply to Michael Gasster," The American Asian Review,6.1:1-24 (Spring 1988).pp.1-33.
    ③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7页。
    ① Teng and Fairbank, China' Response to the West:A Documentary Survey,1839-1923,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4,p.5亦可参见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45页注6。
    ② 柯文在费正清的讣告中评价道“他是实证主义者相信事实,对于理论框架不相信。大部分美国人,可能是费正清乐观地相信,知识和理解可以使世界变成一个更加安全的地方。费正清将五十年视为危险的冷战时期,研究一个像中国这样一个既古老又人口众多的国家,不仅仅是知识的增进,对于政治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对美国人,美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固步自封,局限于先前的认识。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费正清找到很多方式去扩大美国入对于中国的理解这个目标。作为老师,他开设了稻田课,并且编著,写作了很多有关中国的著作。在冷战后的很多年,他几乎是单枪匹马地在美国创立了现代中国学。费正清允许自己以前的学生对自己的挑战,这一点对我特别重要。费正清认为理论构建是愚蠢的。”参见费正清(24may 1907-14 september 1991)抑或参见(美)柯文:《我的老师费正清》,《文史哲》1994年第3期。如此看来,柯文能够对于当时一些美国中国学领域内的权威学者包括费正清作出评判,可能是得到费正清的支持的。正是因为费正清本着“扩大美国对于中国的理解这个目标”,所以对于那些理论框架并不相信,抱有警惕性。柯文本人对于理论也本着这个原则,受到费正清影响必然。
    ③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3页。
    ① 同上,第8页。
    ② 柯文在此书已经对中国与西方的概念作了分析,指出在冲击-反应论体系中,片面地将两个概念视为一个整体,一个停滞的概念,不会因时间和地点的变化,因传播途径知识的异化等导致概念的内核发生了改变。
    ③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42页。
    ④ 同上,第8页。
    ⑤ 仇华飞认为柯文对于“冲击-反应”模式“完全否定”的态度。参见仇华飞:《从“冲击-回应”到“中国中心观”——看美国汉学研究模式的嬗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⑥ 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增订版,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总序,第8页。
    ①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15页。
    ② 同上,第14-15页。
    ① Paul A.Cohen, Book Reviews:china and the west:Society and culture,1815-1937 by Jerome Ch'e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0, No.2 (Feb.,1981), pp.339-341.
    ②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54页。
    ① Paul A.Cohen, "A Reply to Proffessor Wm.Theodore de Bary,"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35, No.4 (Oct., 1985), pp.413-417.
    ② 余英时说美国近代化理论在“五六十年代几乎成为学术界人人接受的观点。”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增订版,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总序,第8页。
    ③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序言,第53页。
    ① Paul A.Cohen,'"state'domination of the china field:Reality or Fantasy? A Reply to Robert Marks", Modern China, Vol.11, No.4 (Oct.,1985), pp.510-518.
    ② Paul A.Cohen, "Our proper concerns as historians of china:a reply to Michael Gasster," The American Asian Review,6.1:1-24 (Spring 1988).pp.1-33.
    ③ (美)费正清:《费正清自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05页。
    ④ (美)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6-317页。
    ① 王晴佳:《中国文明有历史吗——中国史研究在西方的缘起、变化及新潮》,《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② 邹羽、徐有威:《我们这一代汉学家——魏斐德教授访谈录》,《史林》2008年第4期。魏斐德在另一次访谈中说:“’文化大革命'爆发于1965年,但一直到1967年西方人才真正开始关注它。”参见(美)罗杰.安德森著、王平译:《访问魏斐德》,朱政惠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第四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115页。魏斐德的这番话可以为关心亚洲委员会成立提供一个背景知识。
    ① (美)费正清:《费正清自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06-507页。
    ② Joseph Esherick, "Harvard on China:The Apologetics of Imperialism",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December 1972),4(4):9-16中译文可以参见(美)周锡瑞:《哈佛的中国学研究:为帝国主义的辩护》,朱政惠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第四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354-371页。不过此译文的脚注认为文章原载于Critical Asian Studies,该期刊网站为www.criticalasian studies.org。似乎是弄错了原文出处。
    ③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120页。
    ④ 王建平、曾华:《美国战后中国学》,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6-78页。也可参见陈君静:《大洋彼岸的回声:美国中国史历史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36-143页。
    ⑤ (美)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9-321页。
    ① 费正清:《七十年代的任务》,朱政惠主编:《美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142页。
    ② 李世洞:《战后美国对中国的研究》,朱政惠主编:《中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3940页。
    ③ 6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中国发展模式“70年代开始,这个美国中国学领域内忧许多
    ①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155页。
    ② 传统-现代论被认为是冲击-反应论的放大版,它们都是受到现代化理论的影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两者可以被认为是一样的。柯文在分析帝国主义论的时候,也考察了“帝国主义”这个概念的局限性,甚至在考虑是否应该弃用这个概念。这和前述模式考察方式是相同的。
    ③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154页。
    ① (美)费正清:《费正清自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80、550、584页。
    ② 华裔学者余茂春说1985年,“当他雄心勃勃地踏上美国求学道路上的时候,迎接他的不是历史研究领域的潺潺流水之声,而是当头一记闷棒。时年九月,参加美国历史学者的最高级盛会——美国历史学会的年会,每年都有好几千人参加。那年还是一百周年大庆,可是会场没有喜悦之情。整个大会的主题是回顾和展望美国职业历史学界一百年来的成就和不足,是一次总结评估味道极浓的大会,会议充满了悲观气氛。会场内外,到处都在谈论美国历史研究的毛病和问题,比如有的学者发现美国历史学界,狭隘的地方观念(parochialism)十分盛行等等。”参见余茂春:《西方历史研究的困境与我在美国的学术生涯》,王希、姚平主编:《在美国发现历史——留美历史学人反思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0-151页。
    ③ 朱政惠:《关于美国中国学家的总结和反思》,《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4期。
    ④ 薛龙这份名单包括三个部分:1954年至1980年从历史系和东亚系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1987年费正清八十寿诞的学生名单;受费正清影响和帮助的,但不在论文指导委员会的名单,自己认为是费正清的学生。参见(美)薛龙:《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第196-201页。
    ① 余英时:《费正清与中国》,(美)费正清:《费正清自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98-600页。
    ② 傅高义在接受采访时,“并不认同存在一个‘哈佛学派’,但是他承认哈佛的中国学研究的确在美国很有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成为各地高校和其他中国学研究机构的支柱,二是哈佛的中国学家们很团结,大家一起来推动整个事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学术研究队伍,不会因为谁退休了就影响到整个团队。”参见龚咏梅:《孔飞力中国学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256-257页,注51.
    ③ 余英时:《费正清与中国》,(美)费正清:《费正清自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88、599页。黄仁宇回忆费正清对自己的指导,可以作为费氏尽心提意见的一个注脚。参见黄仁宇:《地北天南叙古今》,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29-141页。
    ④ 王平采访:《世界的魏斐德:中国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访周锡瑞教授》,《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4期。
    ⑤ (美)魏斐德著、齐克彬译:《1963年的伦敦演讲——白乐日对美国的中国史研究的影响》,朱政惠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第三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19-20页。
    ②6 Paul A.Cohen, "Our proper concerns as historians of china:a reply to Michael Gasster," The American Asian Review,6.1:1-24 (Spring 1988). pp.1-33.
    ① 林同奇:《柯文新著<在中国发现历史>评介》,《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
    ② 柯文自己也对反思性的“帝国主义论”和“中国中心观”作了分析,他说:“反战运用的影响不仅复杂,而且似乎是互相矛盾的。在某些学者身上——Edward Friedman, Ernesr Yong,和Joseph Esherick——这种影响是直接的,结果使他们对于主要用帝国主义来解释清末和及国民历史产生强烈的兴趣。在另外一些学者身上,反战运动的影响虽然同样是深刻的,但却不是那么直接和容易被具体指出来。他们以Kuhn为代表,对于把帝国主义作为解释近代中国历史的一种关键性因素没有多大兴趣。但是他们那种背离了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西方中心论模式而从中国本身出发的历史感,事实上给予早期美国史学中所固有的思想帝国主义以决定性的打击。”参见(美)柯文:《美国研究清末民初中国历史的新动向》,《复旦学报》1981年第6期。
    ③ 70年代,反思“西方中心论”思潮很多,“中国中心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王东杰认为其取向上“与人类学家所注重的‘地方性知识’有相似之处。”参见王东杰:《走向多元动态的思想史——王沉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
    ④ Michael Gasster, "Discovering China in History:Some Comments on Paul Cohen's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The American Asian Review, Vol.v, No.2, and summer 1987. pp.121-153.
    ⑤Paul A.Cohe, self-strengthening in "china-centered "perspectives: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historiography,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清季自强运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1988年,第70页。
    ① Paul A.Cohen, "Introduction to the 2010 Reissue:Further Reflections on the China-Centered Approach to Chinese History," i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0.pp.x-Lxv.
    ②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170页。
    ① Paul A.Cohen, "'state'domination of the china field:Reality or Fantasy? A Reply to Robert Marks" Modern China, Vol.11, No.4 (Oct.,1985), pp.510-518.
    ② Paul A.Cohen, self-strengthening in "china-centered "perspectives: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historiography,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清季自强运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1988年,第70页。
    ③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170页。描绘这种美国中国学新趋势还有两位Ramon H.Myers and Thomas A.Metzger和Mary B.Rankin,但是与柯文的描述有差异。参见同书,第213页,注3; Paul A.Cohen,"Sinological Shadowboxing:Myers and Metzger on the State of Modern China Studies", Republican China, Volume IX, Numberl, October 1983.pp.5-10.
    ④ Paul A.Cohen, "Introduction to the 2010 Reissue:Further Reflections on the China-Centered Approach to Chinese History," i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0.pp.x-Lxv.
    ① (美)安德森著、王平译:《访问魏斐德教授》,朱政惠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第四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116页。
    ②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195页。关于孔飞力此书的研究可以参见龚咏梅:《孔飞力中国学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29-122页。
    ③ 就像中国的童学诚一样,余英时说:“《春秋》以下的史籍中均多少包含了某些历史思想。不过这些零零
    ①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201-202页。
    ② 邹羽采访:《我们这一代汉学家——魏斐德教授访谈录》,《史林》2008年第4期。
    ③ 柯文还说过:“‘中国中心观’方法主要核心品质就是,它的从业者经过艰苦的努力,用中国历史自己的术语来理解中国历史。”见前引文。
    ④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170页。
    ① (日)西村成雄著、徐培华译:《“中国中心观”倡导者柯文教授访谈录》,《近代中国》第6辑,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6年,第283-289页。
    ② 林同奇认为“作为实际写历史的史家,他(按:指的是柯文)朴素地假定有一个独立于史家个人意识之外的过去,而且认为尽量寻回这个过去是史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另一方面,柯文又支持关于历史真理的相对主义观点,认为这个过去最终是无法探知的。”他引用柯文的前言为证据,然后说:“古今中外不少史家都指出,不同时代将对历史作出不同的解释。但柯文把这一看法上升到哲学高度,并在书中反复阐述,使它成为该书中比中国中心观更加深刻的又一主旋律。”参见(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译者代序,第29-30页。林同奇有一点说的很正确,“古今中外不少史家”的共识,如卡尔((英)卡尔著、吴柱存译:《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7-8页。)克罗齐((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3页。)都有相关的论述和认识。但是笔者认为作为美国史学系统中的一个支脉中国学,在发展过程中,“西方中心论”造成的歪曲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纠正,“中国中心观”在认识中国问题上体现出的进步性,才是柯文这部书最主要的核心。而林同奇将不同时代的不同解释,说成“比中国中心观更加深刻的又一主旋律”,犯了“过分扩大的弊病”,如果真如林同奇所言,那么柯文此书影响力将会逊色不少。换句话说,林同奇虽然找到了一些柯文的哲学思想,但是这些哲学思想并不是柯文所属,同样也适合很多人,这一点连柯文自己都说“有一点在我看来似乎是明了的,即林的分析不仅仅适用于我的著作....依我之见,这篇文章的更大价值还在于它一般地说提供了某种对付‘标签的暴政’(the tyranny of labels)的榜样。”参见柯文:《史学研究的标签暴政》,《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年2月号。如此看来,柯文并没有满意林同奇对于自己著作的分析,因为其分析同样适合很多人,如“假定有一个独立于史家个人意识之外的过去,”这是很多历史学者都有的认识,并不属于柯文个人独有,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中心观”的作用并没有在林同奇的笔下得到很好的诠释。
    ③ 朱政惠:《美国中国学:学术史研究的富矿》,《中华读书报》2011年11月16日,版10.
    ④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170页。
    ① 王平采访:《世界的魏斐德:中国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访周锡瑞教授》,《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4期。
    ②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42页。
    ③ 汪熙:《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取向问题——外因、内因或内外因结合》,《历史研究》,1993年第5期。此点得到了柯文的赞同,他说:“我同意汪熙教授的观点,一方面注重历史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也重视外在因素。比如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有许多国家受到外在冲击,但不同的国家由于内在的情况不同,结果也不同。西方的冲击,对中国和日本都很重要,但两国受冲击后的情况不同。为什么?主要是因为两国的内在情况不一样。”参见(日)西村成雄著、徐培华译:《“中国中心观”倡导者柯文教授访谈录》《近代中国》第6辑,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6年,第28-289页。
    ④ (日)西村成雄著、徐培华译:《“中国中心观”倡导者柯文教授访谈录》,《近代中国》第6辑,上海社 科院出版社1996年,第283-289页。
    ① Paul A.Cohen,"Cultural China:Some Definitional Issue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43, No.3 (Jul.,1993),pp.557-563.
    ②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178页。
    ① 同上,第233页。
    ② 龚咏梅说柯文的“中国中心观”的隐含意思明显带有“中原中心观”、“汉民族中心观”,因为非汉民族被排除在“中国”之外。参见:龚咏梅:《孔飞力中国学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290页,注17.笔者经过分析柯文话语,赞同此说。
    ③ Paul A.Cohen, "Introduction to the 2010 Reissue:Further Reflections on the China-Centered Approach to Chinese History," i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ost.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0.pp.x-Lxv.
    ②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260-261页。
    ② (美)薛龙著、路克利译:《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第25页
    ① (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序言,第4页。以下简称柯文:《历史三调》。
    ② 周武等:《中国中心观的由来及其发展——柯文教授访谈录》,《史林》2002年第4期。
    ③ 朱政惠:《柯文教授的清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④ (日)西村成雄著、徐培华译:《“中国中心观”倡导者柯文教授访谈录》,《近代中国》第6辑,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6年,第283-289页。
    ⑤ 柯文:《历史三调》,序言,第5页。
    ⑥ 同上,第251页。
    ③ 周武等:《中国中心观的由来及其发展——柯文教授访谈录》,《史林》2002年第4期。
    ④ 柯文:《历史三调》,第255-256页。
    ① 柯文:《历史三调》,序言,第1页。
    ② (英)卡尔著、昊柱存译:《历史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4页。
    ③ 同上,第28、24页。
    ④ R.G.Collingwood, 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216转引张小忠著,张耕华指导:《历史、证据与想象——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163页。
    ① (英)G.R.埃尔顿著、刘耀辉译:《历史学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序言。
    ② 比如余英时就说过:“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说因人而异,可是照我个人的看法,照我涉猎到的十几年来讨论史学问题的书,”“我在这方面主要是看重职业史学家自己写的书,我不太看重哲学家对于史学的分析。哲学家对史学的分析,近二十年来,因为所谓分析哲学与英国的ordinary language这一派的影响,著作很多。大体上是对历史的语言进行精确的分析。同时也讨论到历史的通则或历史知识的性质等问题。这些问题我觉得还是哲学家的问题。”参见余英时:《史学、史家与时代——新亚书院研究所、新亚书院文学院联合举办中国文化讲座第二讲记录(1973年12月2日),氏著:《余英时文集》第一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6页。美国史家Greg Dening也说:“我真切地感受到历史哲学家不会说我的语言,我不能认同他们说的就是我所做的。”参见Greg Dening,"Enigma Variations on History in Three Keys:A Conversational Essay",History and Theory, Vol.39, No.2(May,2000),pp.210-217二人的说法几乎一样。可见此说,在历史学家占据一定的比重的。
    ③ 也被译为《历史学家的技艺》。
    ④ (法)马克.布洛赫著、张和声等译:《为历史学辩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4-15页。
    ① 同上,译者话,第2页。
    ② (英)詹京斯著、贾宝士蘅译:《历史的再思考》,台北:麦田出版社,1996年,第75页。
    ③ Keith Jenkins, On 'What is History?':From Carr and Elton to Rorty and White (London,1995),pp.2-3转引(英)艾文斯(Evans.R.J)著、张仲民等译:《捍卫历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导论,第2页。
    ① 杜维运:《后现代主义的吊诡》,氏著:《变动世界中的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4-78页。
    ② 张耕华:《叙事研究引出的新问题》,《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③ 陈启能:《“后现代状态”与历史学》,《东岳论丛》2004年第2期。
    ① 王晴佳:《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挑战?》,《新史学》10卷2期,1999年6月。
    ② 王笛:《新文化史、微观史和大众文化史——西方有关成果及其对中国史研究的影响》,《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1期。
    ③ Greg Dening,"Enigma Variations on History in Three Keys:A Conversational Essay", History and Theory, Vol.39, No.2 (May,2000), pp.210-217.
    ① 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导论,第1页。
    ② 柯文:《历史三调》,序言,第4页。
    ③ (美)柯文:《历史书写的无声之处:一位历史学家的自白——以<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的撰写为例》,《文史哲》2012年第3期。
    ① 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0页。
    ② 杨念群:《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
    ③ 杨念群:《“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开放时代》2003年第3期。
    ① (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2-13页。
    ② (英)卡尔著、吴存柱译:《历史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1页。
    ③ 林同奇:《现代史学与后现代史学之间或之外?——从<历史三调>谈柯文史学思想的定位问题》,《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年2月号。
    ① 柯文:《史学研究的标签暴政》,《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年2月号。
    ② Paul.A.Cohen, "Wang T'ao's Perspective on a Changing World,"in Albert Feuerwerker et al., eds., Approaches to Modern Chinese Histo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pp.133-134.
    ③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264页。原文参见Paul A.Cohen, China unbound:evolving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past, London:RoutledgeCurzon,2003, Introduction:China unbound, p.15.
    ④ (美)柯文:《历史书写的无声之处:一位历史学家的自白——以<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的撰写为例》,《文史哲》2012年第3期。
    ⑤ 林同奇:《现代史学与后现代史学之间或之外?——从<历史三调>谈柯文史学思想的定位问题》,《二十一
    ③ 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206页。
    ④ Paul A.Cohen,Review Works:"China and the Christian Impact:A Conflict of Cultures by Jacques Gernet;Janet Lioyd,"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47, No.2 (Dec.,1987), pp.674-683.
    ① 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0页。
    ② (美)卡尔.贝卡尔:《什么是历史事实?》,(英)汤因比等著、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77-293页。
    ③ James L.Hevia, Review Works:" History in Three Keys:The Boxer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by Paul A.Cohe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7, No.2 (May.1998), pp.484-486.
    ①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前言,第41页。
    ② (美)柯文:《历史书写的无声之处:一位历史学家的自白——以<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
    ② 柯文:《历史三调》,第11页。
    ③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212页。
    ④ 柯文:《历史三调》,第7页。
    ② Joseph W.Esherick, Review Works:" History in Three Keys:The Boxer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by Paul A.Cohen,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Vol.32, No.1 (Autumn.1998), pp.228.
    ③ Arif Dirlik, Review Works:" History in Three Keys:The Boxer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by Paul A.Cohen,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Vol.42, No.2 (1999),pp.297.
    ① 柯文:《历史三调》,序言,第1页。
    ② 如Paul A.Cohen, "Imagining the Red Lanterns," Berliner China-Hefte,12 (May 1997):83-97; Paul A.Cohen, "Boxer Uprising," in David Pong, editor in chief. Encyclopedia of Modern China (Farmington Hills, MI:Charles Scribner's Sons/Gale Cengage Learning,2009), pp.146-148等等。
    ③ 柯文:《历史三调》,第47页。
    ③ Paul A.Cohen, "Introduction to the 2010 Reissue:Further Reflections on the China-Centered Approach to Chinese History," i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0.pp.x-Lxv.
    (?)(美)柯文:《有争议的往事:作为历史与神话的义和团》,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编:《义何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第26页。
    ④ 柯文:《历史三调》,第181页。
    ① (美)柯文:《有争议的往事:作为历史与神话的义和团》,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编:《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第25页。
    ② 柯文:《历史三调》,第11-12页。
    ① 柯文:《以人类学观点看义和团》,《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998年2月号。
    ② (美)周锡瑞著、张俊义、王栋译:《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译本前言,第1-2页。
    ③ 资中筠:《老问题新视角》,《读书》1998年第1期。
    ① Joseph W.Esherick, Review works:History in Three Keys: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by Paul A. Cohen,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Vol.32, No.l (Autumn,1998),pp.227-228.
    ② Roger R.Thompson, Review works:History in Three Keys: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by Paul A. Cohen,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 Vol.20, No.1, (Mar.1998), pp.204-205.
    ③ R.G.Tiedemann," Boxers, Christians and the culture of violence in north china,"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25:4, PP.151,158-159.
    ④ James L.Hevia, Review works:History in Three Keys: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by Paul A. Cohe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7, No.2 (May,1998),p.485.
    ⑤ 黄克武、李仁渊:《柯文<历史中的三个基调:作为事件、经验与神话的义和团>》,《中国现代史书评选》26辑,台北:国史馆,2001年,第70页。
    ①柯文:《历史三调》,第75-76页。柯文此说,有的学者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影响的结果。其实柯文思维方式早在1963年第一本著作《中国与基督教》里就有所表现,如他说:“(美国)中国近代史的学生往往只注重西方冲击中国反应这个过程,而忽略其相反的过程。传教士来到中国面临挫折,并加以调整,使得自己变得不是那么纯粹......他们适时地调整自己以适应中国的环境。”参见China and Christianity.pp.264-265页。柯文看到了另外一种冲击反应过程。1974王韬研究,他说:“中国现实的某些方面,由于西方的入侵和连续不断的生存威胁而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它的另一些方面则由于它们并非仅是‘中国的’或无法归之于‘传统的’,在西方的撞击中就较少为人注意。在某种程度上,中国过去这些毫无引人注目的东西却置身于‘传统的’与‘现代的’、‘中国的’与‘西方的’这种规范描述的冲突之外,为19世纪中国的精神转变过程注入了一种新的复杂因素。”参见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第58页。1984年的《在中国发现历史》更是如此,三种模式的批判显示出柯文思维模式。由此看来,柯文反对对于过去只是一种“单一”的解释模式,他崇尚地多种途径来呈现过去,其实并不仅仅限于三种。
    ② (美)艾尔曼:《中国文化史的新方向:一些有待讨论的意见》,(美)艾尔曼著、赵刚译:《经学、政治与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代中文版序。
    ③ Sun Jinghao, "Crisis, challenge and choice:recent theoretical trends of anti-modernism and Western studies in Chinese history,"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Vol.4, No.2, December2010, pp.121-143.
    ① 王晴佳:《新史学讲演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4-66页。
    ② 张仲民:《新文化史与中国研究》,《复旦学报》2008年第1期。
    ③ 柯文:《以人类学观点看义和团》,《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998年2月号。
    ④ (美)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4页。提倡复线历史的代表人物是杜赞奇,他出版于1995年的《从民族国家解放历史》(中译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张仲民认为“杜赞奇‘拯救历史’不是为了取代过去的大写历史叙述,而是为了探讨再现过去历史的多种可能性,换言之,就是打破‘线性思维模式以及那些习以为常的认知和解释框架,并对其进行多元、深刻的反思,更好发挥历史研究的‘解蔽’与‘祛魅’功能。”参见张仲民:《解构中国民族历史叙述的尝试——读杜赞奇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一书》,《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而柯文的质疑,似乎与此不谋而合,因而可以取得很大的反响。
    ① 王晴佳:《中国文明有历史吗——中国史研究在西方的缘起、变化及新潮》,《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② Susan Naquin, Millenarian Rebellion in China:The Eight Trigrams Uprising of 1813, New Haven, 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6中文版,(美)韩书瑞著、陈仲丹译:《千年末世之乱:1813年八卦教起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①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193-194页。
    ② 周武:《用新史料讲新故事——韩书瑞教授访谈录》,《史林》2005年第6期。
    ③ 周武等:《中国中心观的由来及其发展——柯文教授访谈录》,《史林》2002年第4期。
    ④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229页。
    ① (美)柯文:《历史书写的无声之处:一位历史学者的自白——以<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的撰写为例》,《文史哲》2012年第3期。
    ② 韩书瑞的书主要处理是民间宗教,她因此也被视为中国民间宗教的权威学者。柯文在接受采访时候说“最新出版的书《历史三调》,那本书当然是跟传教士有关。但是我主要关怀的宗教方面的,不是基督教,而是中国的民间宗教…..我研究义和团时,第一次相当深入地研究中国的民间宗教。”参见周武等:《中国中心观的由来及其发展——柯文教授访谈录》,《史林》2002年第4期。韩书瑞用大量的口述资料来研究此问题,柯文受其影响,也非常重视口述资料的使用。
    ③ 周武等:《中国中心观的由来及其发展——柯文教授访谈录》,《史林》,2002年第4期。
    ④ Paul A.Cohen "Humanizing the Boxers," in Robert Bickers and R.G. Tiedemann, eds., The Boxers, China, and the World (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2007), p.195.
    ① Ibid, p.182.
    ② 柯文:《历史三调》,第145页。
    ① Andrew J.Nathan,"The Place of Values in Cross-Cultural Studies:The Example of Democracy and China", Paul A.Cohen and Merle Goldman edited:Ideas across Cultures:Essayson Chinese Thought in Honor of Benjamin I. Schwartz,Cambridge, Mass.: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pp.293-299.
    ② Ibid. Introduction.
    ③ 朱政惠编著:《史华慈学谱》,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209页。
    ④ 朱政惠:《史华慈的中国学研究》,《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1期。
    ⑤ 史华慈:《全球主义意识形态和比较文化研究》,《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999年2月号。
    ① 柯文:《以人类学观点看义和团》,《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998年2月号。
    ① 程钢:《跨越文化的思考——关于史华慈教授》,《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② Paul A.Cohen, Speaking to History:The Story of King Goujia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9以下简称Speaking to History.
    ③ 易兰:《兰克史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9页。
    ④ John R.Gillis:foreword, speaking to history, p.ⅹⅲ。
    ⑤ 有关人类学对于历史学的影响及其人类学的贡献,详细情况可参见Peter Burk, What Is Cultural History, Cambridge, U. K. Maiden, Mass.:Polity Press,2004,pp.33-43.
    ① 王晴佳:《新史学讲演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5页。
    ① 张仲民:《歧路彷徨:历史与文学之间》,《学术研究》2009年第3期。
    ② (美)魏斐德:《中国表层下的深层》,(美)魏斐德著、梁禾主编:《讲述中国历史》,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862页。
    ③ 张家顺:《论先秦两汉的历史故事》,《河南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④ 钱茂伟、王东:《民族精神的华章:史学与传统文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246-247页。
    ① 杜维运:《中国史学与世界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4页。
    ② Ralph C.Croizier, Koxing and Chinese Nationalism:History, Myth, and Hero,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③Ibid, preface.
    ① Paul A.Cohen, Review works:Koxing and Chinese Nationalism:History, Myth, and Hero by Ralph C.Croizier,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37, No.3 (May,1978), pp.504-505.
    ② 范瑞的书评名字直接点出了此书的特征——多面的民族英雄。参见范瑞:《多面的民族英雄》,《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10月号。
    ③ 中译本张啸虎等译:《楚国狂人屈原与中国政治神话》,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④ 黄东兰:《岳飞庙:创造公共记忆的“场”》,孙江主编:《事件、记忆、叙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⑤ 黄克武:《史可法与近代中国记忆与认同的变迁》,李国祁教授八秩寿庆论文集编辑小组编:《近代国家的变迁与国族认同》,台北:唐山出版社,2006年。
    ⑥ 孙慧敏的《书写忠烈:明末夏允彝、夏完淳父子殉节故事的形成与流传》,《台大历史学报》2000年第26期。
    ⑦ 关于“内生性知识”对于新文化史“故事”研究的超越,参见本章第三节。
    ⑧ 柯文的研究非常类似于Ralph C.Croizier的郑成功研究,也类似于自己的义和团研究“神话”部分。
    ① Paul A.Cohen, "The China Beat:Coming Distractions:Speaking to History" (interview), in The China Beat, Sept.26,2008:http://thechinabeat.blogspot.com/2008/09/coming-distractions-speaking-to-history.html,(9/23/2011 ).
    ② 张冠梓主编:《哈佛看中国》(文化与学术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1页。
    ③ Paul A.Cohen, "The China Beat:Coming Distractions:Speaking to History" (interview), in The China Beat, Sept.26,2008:http://thechinabeat.blogspot.com/2005/09/coming-distractions-speaking-to-history.html,(9/23/2011 ).
    ① Paul A.Cohen, "The China Beat:Coming Distractions:Speaking to History" (interview), in The China Beat, Sept.26,2008:http://thechinabeat.blogs pot.com/2008/09/coming-distractions-speaking-to-history.html,(9/23/2011 ).
    ② Paul A.Cohen, "Story and History:Chiang Kai-shek, Nationalist Policy, and the Saga of King Goujian," in "Re-assessing Chiang Kai-shek:An International Dialogue" conference (Ontario, Canada, August 2009).
    ③ Paul A.Cohen,"The Tenacity of Culture:Old Stories in the New China," in conference volume generated by Fairbank Center conference on the PRC at 60 (May 2009).
    ④ Speaking to History, preface. Pp.XIX-XX.
    ① Paul Cohen. "The Goujian Stor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manuscript),转引 Dong Wang, "On Paul Cohen's Speaking to History:The Story of King Goujian in Twentith-Century China," The Chinese History Review, Vol.14, Number2, Fall,2007, p.197.
    ② 张冠梓主编:《哈佛看中国》(文化与学术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2页。
    ③ Speaking to History, preface. Pp. Xix-xx.
    ① Paul A.Cohen,"The Tenacity of Culture:Old Stories in the New China," in conference volume generated by Fairbank Center conference on the PRC at 60 (May 2009).
    ② Speaking to History, pp.239-240.
    ② Haul A.Conen,"The tenacity of Culture:(?)a stories in the New China,"in conterence volume generatea oy Fairbank Center conference on the PRC at 60(May 2009).
    ③Jerome Bruner, Making Stories:Law, Literature, Lif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p,7,34-35.
    ① 王季思:《多写写这样的历史故事戏》,《剧本》1961年第Z1期。
    ② 柯文:《历史三调》,第245页。
    ③ Paul A. Cohen, "The China Beat:Coming Distractions:Speaking to History" (interview), in The China Beat, Sept.26,2008:http://thechinabeat.blogspot.com/2008/09/coming-distractions-speaking-to-history.html,(9/23/2011
    ① Paul A. Cohen, "Remembering and forgetting national humilia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in Paul A. Cohen,
    "China Unbound:Evolving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Past, London:RoutledgeCurzon,2003.pp.148-184.
    ② (美)王栋:《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国耻与民族历史叙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页。
    ③ 叶维丽著、周子平译:《为中国寻找现代之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1900-192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致中文版读者,第4页。
    ① 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74页。
    ② 此说为柯文早期提出的概念,后期被其以“内生性知识”概念替之。
    ③ 柯文:《勾践故事在20世纪中国:跨文化视角》,许纪霖、朱政惠编:《史华慈与中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第446、449-450页。
    ① Paul A. Cohen,"The Tenacity of Culture:Old Stories in the New China," in conference volume generated by Fairbank Center conference on the PRC at 60 (May 2009).
    ② 所谓深层面文化,指的是深入“骨髓”的文化。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是一种深层面文化,它已经融入了国人的日常行为之中,成为一种无需解释的自觉。
    ③ 杨天石根据蒋介石日记发现蒋氏“企图效法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他说:“在处理对日关系上,他时时以这一故事自励......经常提醒自己:当为最大之忍耐,要能受人之所不能受,忍人之所不能忍,非至最后之时,不与决裂......时常勉励自己,奋发努力,洗雪百年来的民族耻辱。”参见杨天石:《卢沟桥事变前蒋介石的对日谋略:以蒋氏日记为中心所做的考察》,《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① Speaking to History, p.85.
    ② 马洪文、宋学文:《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政策》,《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③ 范德伟、庄兴成:《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张学良的不抵抗》,《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
    ④ 杨天石:《卢沟桥事变前蒋介石的对日谋略:以蒋氏日记为中心所做的考察》,《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⑤ 柯文自己也对蒋介石与勾践故事作出了分析,与杨天石相比,更加地详细全面,参见Paul A. Cohen, "Story and History:Chiang Kai-shek, Nationalist Policy, and the Saga of King Goujian," in conference volume generated by "Re-assessing Chiang Kai-shek:An International Dialogue" conference (Ontario, Canada, August 2009).
    ⑥ Speaking to History, p.86.
    ① 柯文:《勾践故事在20世纪中国:跨文化视角》,许纪霖、朱政惠编:《史华慈与中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第430页。
    ② Speaking to History, pp.56-57.
    ③ Ibid, pp.81-82.
    ④ 柯文:《勾践故事在20世纪中国:跨文化视角》,许纪霖、朱政惠编:《史华慈与中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第445页
    ⑤ Speaking to History, p.60.不过“卧薪尝胆”是勾践故事最常用的。
    ① 质问为:“中国国民,富有雪耻心,所以听着越王卧薪尝胆报吴雪耻的故事,大家都眉飞色舞起来。但是中国近数十年来,割地,赔款,丧权,种种辱国的事,不知较越王当年所受耻辱,大了多少倍?我们做国民的,应该怎么样?”参见Speaking to History,p.58.图例。
    ② Ibid,pp.58.59.
    ③ lbid,pp.76-77.
    ① 《历史三调》,第205页。
    ② 柯文在《历史三调》后,除了编辑论文集China Unbound外,开始着手研究“国耻”(我们知道,“国耻”的研究和勾践故事有紧密的关系,前文已经介绍),他说:“这个现象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但没有一个中国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我的主要意思和兴趣是看当时的人是怎样根据自己的需要重塑过去,把‘过去’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这跟《历史三调》的第三部分的内容有密切的关联。”参见周武、李德英、戴东阳:《中国中心观的由来及其发展——柯文教授访谈录》,《史林》2002年第4期。
    ③ 笔者与柯文通信,柯文告诉笔者在此书中,他关注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集体生活中的中国人(其他国家也有此情况)在某些时刻(certain time),会频繁地求助于历史故事,而这些历史故事与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且没有被很好的理解。他还告诉笔者,目前他从更加广泛地视角探究这个问题,正在写一本题名暂定为THE POWER OF STORY AND POPULAR MEMORY:SIX COUNTRIES IN CRISIS的著作,六个国家分别为中国、英国、法国、塞尔维亚、巴勒斯坦/以色列、苏联。柯文新的研究明确地把故事的力量与人们的记忆作为标题,而这个故事并不是随意选出的,必须与历史环境匹配,才能获得了力量,进而影响人们的记忆和认知环境。
    ④ 柯文:《勾践故事在20世纪中国:跨文化视角》,许纪霖、朱政惠编:《史华慈与中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第444页。
    ① Paul A. Cohen, "Story and History:Chiang Kai-shek, Nationalist Policy, and the Saga of King Goujian," in conference volume generated by "Re-assessing Chiang Kai-shek:An International Dialogue" conference (Ontario, Canada, August 2009).
    ② Paul A. Cohen, "The China Beat:Coming Distractions:Speaking to History" (interview), in The China Beat, Sept.26,2008:http://thechinabeat.blogspot.com/2008/09/coming-distractions-speaking-to-history.html,(9/23/2011关于最后一点重要性,请参阅本章第三节。
    ① Paul A. Cohen,"The Tenacity of Culture:Old Stories in the New China," in conference volume generated by Fairbank Center conference on the PRC at 60 (May 2009).
    ② Paul A. Cohen, "The China Beat:Coming Distractions:Speaking to History" (interview), in The China Beat, Sept.26,2008:http://thechinabeat.blogspot.com/2008/09/coming-distractions-speaking-to-history.html,(9/23/2011
    ① Speaking to History,Foreword.
    ② 《理论与方法: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③ 周兵:《新文化史:历史学的“文化转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序言,第3页。
    ① 同上,第42-43页。
    ② (美)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近十五年西方历史学的新发展》,《文史哲》2005年第4期。
    ③ (美)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④ 杨豫等:《新文化史学的兴起——与剑桥大学彼得.伯克教授座谈侧记》,《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
    ⑤ 新文化史的史料范围空前发展,“从仪式、个人的口述史、小报、民间传说、戏剧、小说、绘画、流行歌曲到服饰,都可以成为史料。”参见(美)林.亨特著、姜进译:《新文化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总序,第8页。
    ⑥ 周兵:《新文化史:历史学的“文化转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6页。
    ① 李霞、杨豫:《走向开放的综合——新文化史学探析》,《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② 彼得.伯克说:“‘新文化史’或‘社会文化史’的兴起,它常被视为更广义的‘文化转向’的一部分。”又说:“社会文化史也常以‘历史人类学’著称,其实践者常受人类学家尤其是克里福德.吉尔茨的启发。像人类学家一样,历史人类学家研究日常生活,并试图找出隐藏于表面下的规则、常规、习俗和原则。”参见(英)彼得.伯克著、刘华译:《西方新社会文化史》,《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4期。可见,历史人类学等同于新文化史。
    ① 朱和双:《试论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② (美)乔伊斯.阿普尔比、林恩.亨特、玛格丽特.雅各布著、刘北成、薛绚译:《历史的真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87页。
    ③ 如棒球史资料,文学,体育,戏剧,甚至是《纽约时报》上的新闻等等。参见(美)柯文:《历史书写的无声之处:一位历史学者的自白——以<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的撰写为例》,《文史哲》2012年第3期。
    ①Speaking to History, p.85.
    ② Ibid,preface,p.vill.
    ③ Geremie R.Barme., Review works:Speaking to History:The Story of King Goujia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by Paul A.Cohe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71, N0.2, December2011, p.363.
    ④ Speaking to History, p.240.
    ⑤ Ibid, p.239.
    ⑥ “中国人习惯于用讲故事的方式,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这样做,人们容易记住。中国文盲一直很多,并且有很长时期的口述传统,要想让他人记住,必须将谈话的内容注入到故事当中去,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戏剧很发达的重要原因,它贯穿各个阶层,在帝国晚期,成为传播文化信息—项重要媒介。”另外,中国人很早就确立了“历史具有重复性”的观念,并发展成“经世致用”的史学意识。“从上层执政者到下层民众,在对历史的认识和记忆中获取的是关于过去与现在的相似性的思考”,可以看出,这些故事中说教式因素的传播是主要的。参见Speaking to History, pp.235-236;邓京力:《历史知识、历史记忆与民族创伤——对柯文Speaking to History:The Story of King Goujia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3期。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已经内化成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的现象。
    ⑦ Speaking to History, p.84.
    ④ Speaking to History, p.240.
    ⑤ Colin Mackerras, Review works:Speaking to History:The Story of King Goujia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by Paul A.Cohen, The China Reviews,Vol.9,No.2(Fall 2009), p.184.
    ① 在《历史三调》的第五章《谣言和谣言引起的恐慌》和孔飞力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有关于谣言直接造成社会动乱的相关例子。
    ② (美)林.亨特著、姜进译:《新文化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总序,第4页。
    ③ 与《史学理论研究》发表的访谈录相比,此处的分类更加细化,也更加明确。
    ④ (英)彼得.伯克著、刘华译:《西方新社会文化史》,《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4期。
    ⑤ 国内学者周丘的论文《精彩纷呈的新文化史》(《历史教学文化》,2007年第一期).《新文化史与历史学
    ①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233页。
    ② 新文化史对于隐喻的研究并非新鲜之事,如前文提到的Croizier. Ralph C的Koxinga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History, Myth and the Hero一书,就对郑成功的不同隐喻进行了探究。
    ③ Speaking to History, Preface, p.xx.
    ① 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第58页。
    ② (美)特里尔.E.劳兹著、齐克彬译:《中国研究的再创新:新人新貌——为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成立50周年学术会议而作》,朱政惠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7页。
    ① (美)柯文著、陶飞亚译:《20世纪晚期中西之间的知识交流》,《文史哲》1998年第4期。
    ② 周锡瑞认为“中国中心观’过分地强调了中国发展所有动力皆来自中国内部。”参见王平采访:《世界的魏斐德:中国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访周锡瑞教授》,《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4期;盖世德认为中国中心论过分地夸大中国历史的独立性。参见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228页。
    ③ (美)柯文著、陶飞亚译:《20世纪晚期中西之间的知识交流》,《文史哲》1998年第4期。
    ①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25m251页。
    ② 柯文的勾践研究很好地为我们展示关于这一点。
    ③ 柯文的勾践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想证明传统文化——历史故事,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国家到个人层面,无一例外。其写作初衷,正是为了反驳一部分西方人认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没有工业革命等大。此外,龚咏梅认为孔飞力的中国史观是:“中国近代以前的中国社会,虽然是衰落的,但却不是停滞不变的,社会和政治体制的形式从中国的内部产生;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不断积聚新的因素,不断从内部传统出发,迈向近代的过程。”参见龚咏梅:《孔飞力中国学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309页。与孔飞力相比,柯文的中国史观显然包含孔氏的观点,并且扩大了范围。
    ① 杨念群:《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
    ② 杜赞奇:《为什么历史是反理论的?》,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③ 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8页。抑或参考布莱兹尼(Lev.A.Berezniy)撰、鄢定嘉(Yen Ting-Chia)译:《后现代主义与历史事实问题——论西方汉学研究》,《汉学研究通讯》21:1(总81期)2001年2月。
    ①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201页。
    ② 林同奇:《现代史学与后现代史学之间或之外?——从<历史三调>谈柯文史学思想的定位问题》,《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年2月号。
    ③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227页。
    ④ 柯文:《史学研究的标签暴政》,《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年2号。
    ⑤ 王东:《中国当代史学的困境与误区》,《河北学刊》1996年第1期。
    ① 陈君静:《大洋彼岸的回声:美国中国史研究历史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45页。
    ② 吴以义认为柯文的王韬研究提示了“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性。”参见吴以义:《王韬研究所提示的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性——评忻平<王韬评传>和柯文<在传统和现代性之间>》,《新史学》十一卷二期,2000年6月。与对立理论相比,很明显柯文的研究加深了研究深度。
    ③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229页。
    ④ 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第58页。
    ① Paul A.Cohen, "Introduction to the 2010 Reissue:Further Reflections on the China-Centered Approach to Chinese History," i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0.pp.x-Lxv.
    ② 柯文.《以人类学观点看义和团》.《二十一世纪》1998年2月号,抑或参考Panl A Cohen "Humanizing
    ① 在《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向我们展示了局外者的弊端和局内者的益处,而在勾践研究中,又向我们展示了局外者的益处和局内者的弊端。
    ② 柯文:《王韬与晚清改革》,中文版序言,第2页。
    1、China and Christianity:The Missionary Movement and the Growth of Chinese Ant i foreign ism,1860-1870,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3.
    2、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Wang T'AO and Reform in Late Ch'ing China,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3、Reform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coedited with John E. Schrecker, Cambridge, Mass.: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4、Report on The Young American Political Leaders Delegation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New York:National Committee on United States-China Relations,1977. (2nd printing, January 1978).
    5、Discovering His 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 torical Wri ting On The Recen t Chinese Past,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
    6、Ideas Across Cultures:Essays on Chinese Thought in Honor of Benjamin I. Schwartz, coedited with Merle Goldman, Cambridge, Mass.: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7、Fairbank Remembered, cocompiled with Merle Goldman.Cambridge, Mass.:Fairbank Center for East Asian Researc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8、History in Three Keys: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7.
    9、China Unbound:Evolving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Past, London: RoutledgeCurzon,2003.
    10、 Speaking to History:The Story of King Goujia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9.
    1、Jerome Bruner, Making stories:Law, literature, lif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Ssu-yu Teng、John K. Fairbank, Research Guide for 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a documentary survey,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4.
    3、John K. Fairbank, 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n,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4、Richard Cohen, Writer's Mind Crafting Fiction,NTC Publishing Group,1995.
    5、David Lowenthal, 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 Cambridge University,1985.
    6、Michael Kammen, The Past Before Us:Contemporary historical wri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0.
    7、Sheldon Sacks, On Metaphor,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
    1、 "The Goujian Stor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载于《“史华慈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12月16-18日。
    2、"Biography of Hong Ren'gan", in May Holdsworth and Christopher Munn, eds., Dictionary of Hong Kong Biography,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Press).
    3、 "Biography of Wang Tao" (coauthored with Elizabeth Sinn), in May Holdsworth and Christopher Munn, eds., Dictionary of Hong Kong Biography,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4、"Ch'ing China:Confrontation with the West,1850-1900," in James Crowley, ed., Modern East Asia:Essays in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1970.
    5、"Discussion," in John Z. Bowers and Elizabeth F. Purcell, eds., Medicine and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Josiah Macy, Jr. Foundation,1974.
    6、Foreword to Sidney A. Forsythe, An American Missionary Community in China,1895-1905, Cambridge, Mass.: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1971.
    6、Foreword to Edward V. Gulick, Teaching in Wartime ChinaE:A Photo-Memoir, 1937-1939, 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95.
    7、"Introduction to the 2010 Reissue:Further Reflections on the China-Centered Approach to Chinese History," i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0.
    8、"Littoral and Hinterland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The'Christian' Reformers," in John K. Fairbank, ed., 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9、"Modern History" (coauthored with Merle Goldman), in Anne F. Thurston and Jason Parker, eds., Humanistic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China, New York: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1980.
    10、 "Reflections on a Watershed Date:The 1949 Divide in Chinese History, " in Jeffrey N. Wasserstrom, ed., Twentieth-Century China:NEW Approaches, London:Routledge,2002.
    11、 "Response to Introduction:Situational versus Systemic Factors in Societal Evolution," in Ramon Myers, ed., Two Societies in Opposition: the Pepublic of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Forty Years, Stanford:Hoover Institution Press,1990.
    12、"Sino-American Relations,1850-1900,"in the Historical Precedents for Our New Relations with China,Washington, D. C.:The Wilson Center, Occasional Paper No.7,1980.
    13、"Story and History:Chiang Kai-shek, Nationalist Policy, and the Saga of King Goujian,"in conference volume generated by "Re-assessing Chiang Kai-shek:An International Dialogue" conference (Ontario, Canada, August 2009);
    14、"Wang T' ao's Perspective on a Changing World, " in Albert Feuerwerker et al., eds., Bapproaches to Modern Chinese Histo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
    15、 "XI Europe Goes East, " in Arnold Toynbee, ed., Bhalf the World: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ina and Japan (London:Thames and Hudson,1973) (American ed.: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73;)
    16、 "Wang T'ao and Incipient Chinese Nationalism",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26, No,4(Aug.,1967), pp.559-574.
    17、 "Time, Culture, and Christian Eschatology:The Year 2000 in the west and the world",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04, No.5 (Dec., 1999), pp.1615-1628.
    18、"The Post-Mao Reform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47, No.3 (Aug.,1988), pp.518-540.
    19、"The Contested Past:The Boxers as History and Myth",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1, No.1(Feb.,1992), pp.82-113.
    20、"The Anti-Christian Tradition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20, No.2(Feb.,1961), pp.169-180.
    21、"Cultural China:Some Definitional Issue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43, No.3(Jul.,1993),pp.557-563.
    22、 "A Reply to Professor Wm. Theodore de Bary",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35, No.4(oct.,1985), pp.413-417.
    23、 "'State'Domination of the China Field:Reality or Fantasy?:A Reply to Robert Marks", Modern China, Vol.11, No.4(Oct.,1985), pp.510-518.
    24、"Obituary:Lloyd E. Eastman (1929-1993) ",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2, No.4(Nov.,1993), pp.1110-1112.
    25、 "Obituary:Memorial to Benjamin I. Schwartz (1916-1999) ", the China Quarterly, No.161 (Mar.,2000), pp,294-303.
    26、 "John King Fairbank (24 May 1907-14 September 1991) ",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Vol.137, No.2 (Jun.,1993), pp. 280-284.
    27、 "Imagining the Red Lanterns," Berliner China-Hefte,12 (May 1997): 83-97;
    28、"The Asymmetry in Intellectual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张启雄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与世界”论文选集》上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29、 "Self-strengthening in'China Centered'Perspective: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Historiography",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清季自强运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年。
    30、"Some Sources of Antimissionary Sentiment during the Late Ch'ing, "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2:1-19 (1962).
    31、"Epilogue:Thoughts in Response, " pp.204-208, in "Forum:Reflections on Paul A. "Cohen' s Contributions to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 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 14.2 (Fall 2007):179-211.
    32、 "China reaches a milestone-and relaxes:Some signs hint a letup", Boston Sunday Globe, July 31,1977.
    33、Review essay:Daniel H. Bays, ed., Christianity in China:From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5.1 (Spring 1998):1-16.
    34、"Remembering and Forgetting the Twenty-One Demands:A Case Study in Manipulation of National Memory," Measuring Historical Heat: Event,Performance, and Impact in China and the West, (November 2001).
    35、 "The Tenacity of Culture:Old Stories in the New China, " in conference volume generated by Fairbank Center conference on the PRC at 60 (May 2009);
    36、 "The China Beat:Coming Distractions:Speaking to History" (interview), in The China Beat, Sept.26, 2008:http://thechinabeat. blogspot. com/2008/09/coming-distractions-spe aking-to-history.html. (9/23/2011).
    37、"Introduction:Politics, Myth, and the Real Past, " Twentieth-Century China, Vol,26, No.2 (April 2001):1-15.
    38、 "Humanizing the Boxers, " in Robert Bickers and R. G. Tiedemann, eds., the Boxers, China, and the World (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2007), pp.179-97.
    39、 "Boxer Uprising," in David Pong, editor in chief, Encyclopedia of Modern China (Farmington Hills, MI:Charles Scribner's Sons/Gale Cengage Learning,2009), pp.146-148.
    40、 Foreword to Ye Weili (with Ma Xiaodong), Growing Up in the People's Republic: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Daughters of China's Revolution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41、 "Our Proper Concerns as Historians of China:A Reply to Michael Gasster, " The American Asian Review,6.1:1-24 (Spring 1988).
    42、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The Career of Madame Chiang Kai-shek," Wellesley 88.2 (Winter 2004):34-38.
    43、 "Sinological Shadowboxing:Myers and Metzger on the State of Modern China Studies in America," Republican China,9.1:5-10 (Oct.1983).
    1、 Arthur W. Hummel," What Chinese Historians are Doing in Their Own History",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34, No.4(Jun.,1929), pp.715-724.
    2、Philip C.C.Huang,"Theory and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Four Traps and a Question", Modern China, Vol.24, No.2, Symposium:Theory and Practic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Research. Raradigmatic Issues in Chinese Studies, Part Ⅴ (Apr.,1998), pp.183-208.
    3、Arif Dirlik, "Is There History after Eurocentrism?:Globalism, Postcolonialism, and the Disavowal of History", Cultural Critique, No.42(spring,1999), pp.1-34.
    4、John K.Fairbank,"Assignment for the 70'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74, No.3(Apr.,1957.).
    5、Ezra F.Vogel, "The First Forty Years of the Universities Service Centre Studies", The China Journal,No.53(Jan.,2005).
    6、Kenneth Ch'en, "Anti-Buddhist Propaganda During The Nan-ch'ao",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15, No.1/2(Jun.,1952).
    7、George E.Taylor," Special Report:The Joint Committee on Contempory China,1959-1969", Asian Studies Professional Review, Vol.1,No.1(Fall.1971).
    8、J.k.Fairbank," Patterns Behind The Tientsin Massacr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20,No.3/4(Dec.,1957).
    9、George E.Taylor,"Communist China:The Problem Before US", Asian Surver, (April, 1961).
    10、Philip Huang,"Theory and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Modern China, Vol.24,No.2(Apr.,1998).
    11、Joseph Esherick,"Harvard on China:The Apologetics of Imperialism",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December,1972),4(4).
    1、China Charts the World Hsu Chi Yu and His Geography of 1848 by Fred W. Drake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1975),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98, No.4 (Oct.-Dec.,1978), pp.535-536.
    2、To Change China:Western Advisers in China,1620-1960 by Jonathan Spence(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69),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39, No.2 (May,1970), pp.253-254.
    3、Robert A. Bickers, ed., Ritual and Diplomacy:The Macartney Mission to China 1792-1794 (London: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Wellsweep Press,1993),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Vol.38 No.1 (1995), pp.119-120.
    4、A Guide to the Archives and Records of Protestant Christian Missions from the British Isles to China 1796-1914 by L R. Marchant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Press,1966),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86, No.4 (Oct.-Dec.,1966), pp.426-427.
    5、A History of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Famine Relief Commission by Andrew James Natha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71, No.2 (Jan.,1966), pp.643-644.
    6、American Missionaries in China:Papers from Harvard Seminars.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Kwang-Ching Liu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72, No.3 (Apr., 1967), pp.1055-1056.
    7、Americans and Chinese:a historical essay and bibliography by Kwang-Ching Liu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3),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36, No,2 (Jun.,1964), p.208.
    8,Britain in china:Community, Culture and Colonialism 1900-1949 by Robert bicker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9),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9, No.2(May,2000), pp.401-403.
    9、China and the American Dream:A Moral Inquiry by Richard Madse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5),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01, No.3 (Jun.,1996), p.814.
    10、China and the West:Society and Culture,1815-1937 by Jerome Ch'e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9),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0, No.2 (Feb,1981), pp.339-341.
    11、China and the Christian Impact:A Conflict of Cultures by Jacques Gernet; Janet Lioy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47, No.2 (Dec.,1987), pp.674-683.
    12、Harriet T. Zurndorfer, china bibliography:A Research Guide to Reference Works about China Past and Present(Leiden:E. J. Brill, 1995),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Vol.40, No.1 (1997), pp.147-148.
    13、Chinese Democracy:The Self-Government Movement in Local, Provincial and National Politics,1905-1914 by John H. Fincher (St. Martin's Press,1981),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2, No.2 (Feb.1983), pp.386-387.
    14、China by Kenneth Scott Latourette(Prentice-Hall, Inc.,1964),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24, No.3 (May,1965), pp.492-494.
    15、Chinese sources of the Taiping rebellion,1850-1864 by J. C, Che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3),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33, No.2(May,1964), pp.225-226.
    16、Correspondance de pekin,1722-1759 by Antoine Gaubil S. J; Renee Simon (Librairie Droz.1970),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76, No.3 (Jun.,1971), p.818.
    17、Curious Land:Jesuit Accommod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Sinology by David E. Mungello (Franz Steiner Verlag Wiesbaden GmbH,1985),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37, No.4(Oct.,1987), pp.456-458.
    18、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by Evelyn Sakakida Rawski(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9),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39, No.2(Feb,1980), pp.331-333.
    19、Famine in China and the Missionary:Timothy Richard as Relief Administrator and Advocate of National Reform,1876-1884 by Paul Richard Boh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2),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42, No.2 (May,1973), pp.260-261.
    20、History and Belief:The Foundation of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by Robert Eric Frykenberg (William B. Eerdmans,1996),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03, No.2(Apr.,1998), pp.481-482.
    21、Hsi- lia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by Roger V. Des Forges(Yale University Press,1973),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33, No.3 (May,1974), pp.466-468.
    22、Koxinga and Chinese Nationalism:History, Myth and the Hero by Ralph C. Croizier (Harvard University,1977),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37, No.3 (May,1978), pp.504-505.
    23、L'Occident " Chretien " Vu par Les Chinois Vers la Fin du XIXe Siecle (1870-1890) by Andre Chih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62),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35, No,3(Sep.,1963), p.306.
    24、Missionary Journalist in China:Young J. Allen and His Magazines,1860-1883 by Adrian A. Bennett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83),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53, No.3 (Aug.,1984), p.412.
    25、Our Ordered Lives Confess:Three Nineteeth-Century American Missionaries in East Shantung by Irwin T.Hyatt. Jr(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the China Quarterly, No.74(Jun.,1978),pp.417-419.
    26、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y David Johns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2, No.3 (Jun.,1987), pp.723-724.
    27、Religion, Nationalism, and Chinese students:The Anti-Christian Movement of 1922-1927 by Ka-Che Yip (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1980), the China Quarterly, No.83(Sep.,1980), pp.582-583.
    28、Ritual and Diplomacy:The Macartney Mission to China 1792-1794 by Robert A. Bickers (Wellsweep Press,1993),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ety History of the Orient, Vol.38, No.1(1995), pp.119-120.
    29、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by Frank Dikqtter(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ety History of the Orient, Vol.37, No.1(1994), pp.89-91.
    30、The French Presence in Cochinchina and Cambodia:Rule and Response(1859-1905)by Milton E. Osborne(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9), Social Science and the Federal Government(Mar.,1971), pp.136-137.
    31、The Liberal Tradition in China by Wm. Theodore de Bar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35, No.3 (Jul.,1985), pp.305-310.
    32、The Long March:The Epic of Chinese Communism 'Survival by Dick Wilson (Viking Press,1972),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403,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ep.,1972), pp.178-179.
    33、The Mao Years,1949-1976. Written, produced, and directed by Sue Williams(Ambrica Productions in associations with WGBH Educational Foundation,1994),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4, No.1 (Feb,1995), pp.275-276.
    34、The Wobbling Pivot:China Since 1800 by Pamela Kyle Crossley(Chichester:Wiley-Blackwell,2010), the China Journal, No.65, pp.257-259.
    35、Throne and Mandarins,China's Search for a Policy During the Sino-French Controversy 1880-1885 by Lloyd Eastma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27, No.1 (Nov,1967), pp.130-131.
    36、The Foochow Missionaries,1847-1880 by Ellsworth C. Carls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35, No.2(Feb,1976), pp.316-317.
    37、Qian Mu and the World of Seven Mansions by Jerry Dennerline(Yale University Press,1988),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8, No.3 (Aug., 1989), pp.585-586.
    38、Sun Yat-Sen:Frustrated Patriot by C.Martin Wilbur(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6),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433, Ethnic Conflict in World Today(Sep.,1977), p.179.
    39、The Taiping Revolutionary Movement by Jen Yu-W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3),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413, Interest Groups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May,1974), pp.201-202.
    1、Chu Djang, World Affairs, Vol.127, No.1 (April, May, June 1964), pp.39-40.
    2、Edmund S. Wehrle, "Christianity and Imperialism in China", The Review of Politics, Vol.27, No.1(Jan.,1965), pp.135-138.
    3、J. C, Archives de sociologie des religions,11e Annee, No,22(Jun.-Dec., 1966), pp.182-183.
    4、J. S. Gregory,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33, No.3 (Aug.,1964), pp.354-355.
    5、Jean Monsterleet, Monuments Nipponica, Vol.19, No.3/4(1964), pp.509-510.
    6、Jerome Ch'en, Pacific Affairs, Vol.38, No.3/4(Autumn,1965-Winter, 1965-1966), pp.364-365.
    7、M. Searle Bate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23, No.4 (Aug.,1964), pp.609-610.
    8、K. S. Latourette,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36, No.2 (Jun. 1964), pp.214-215.
    9、Kenneth Scott Latourett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352, Urban Revival:Goals and Standards (Mar. 1964), p.211.
    10、Kenneth Scott Latourette, The Catholic Historical Review, Vol.50, No.2 (Jun.,1964), p.231.
    1、Earl Swisher,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70, No.1 (Oct.,1964), pp.167-168.
    12、Wang Erh-Ming,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Vol.28, No.1(1965), pp.184-185.
    1、C. A. Curwen,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Vol.39, No.3(1976), pp.683-684.
    2、Linda P. Shi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35, No.2 (Feb.,1976), pp.317-318.
    3、Raymond Dawson,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Vol.90, No.357 (Oct., 1975), pp.856-858.
    4、Soo Ming Wo,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27, No.2 (Jun.,1976), pp.280-281.
    5、W. S. Atwell, The China Quarterly, No.67 (Sep.,1976), pp.640-643.
    6、Y.T.Wong, Monumenta Serica, Vol.31 (1974-1975), pp.618-622.
    1、Arthur Rosenbaum,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37. No.1(Nov.,1977), pp.116-117.
    2、Stanley Specto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102, No.4 (Oct.-Dec., 1982), p.668.
    3、WJ.F.Jenner,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Vol.40,No. 3 (1977), pp.651-652.
    4、Dennis Duncanson,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No. 1 (1985), pp.131-132.
    2、Hoyt Cleveland Tillman, Philosophy East and rest,Vol.35,No.3(Jun. 1985),pp.325-326.
    3、Linda Pomerantz, The History Teacher, Vol. 19, No. 3 (May, 1986), pp. 474-475.
    4、Paul M. Evans, Pacific Affairs, Vol.58, No.1(spring, 1985), pp. 130-131.
    5. Robert Marks, "The State of the China Field:Or,the China Field and the State",Modern China, Vol.11,No.4(Oct.,1985), pp. 461-509.
    6、Michael Gasster, The American Asian Review, Vol.V,No.2(Sum.1987), pp.121-154.
    7、W. Allyn Rickett,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480,Religion in America Today (Jun., 1985), pp.180-181.
    8、A. Feuerwerker,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4,No.3(May,1985), pp.579-580.
    9、Harriet Zurndorfer,T' oung Pao,Second Series,Vol.74, Livr.1/3(1988), pp. 150-154.
    10、Hoyt Cleveland Tillman,Philosophy East and West,Vol.35,No.3(Jun., 1985), pp.325-326.
    11、Lloyd E. Eastman,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0, No. 1 (Feb., 1985), pp. 203-204.
    12、Robert J, " 'Paul A.Cohe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 Review Essay", Chinese Culture Quarterly 21 :1 民 75.03页 85-93.
    1、David D. Buck, "History in Three Keys:The Boxers as Event,Experience and Myth", China Review Inernational, Volume5, Number2, fall 1998, pp.396-399.
    2、R.G.Tiedemann,"Boxers, Christians and the culture of violence in north China",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25:4,150-160.
    3、Joseph W.Esherick,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Vol.32, No.1 (autumn,1998), pp.227-228.
    4、James L.Hevi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7, No.2 (May,1998), pp.484-486.
    5、Arif Dirlik,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Vol.42, No.2 (1999), pp.297-299.
    6、Roger R.Thompson,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 Vol.20, No.1 (Mar.,1998), pp.203-205.
    7、Jurgen Osterhammel, Historische Zeitschrift, Bd.267,H.3 (Dec.,1998), p.803.
    8、Greg Dening,"Enigma Variations on History in Three Keys:A Conversational Essay", History and Theory, Vol.39, No.2 (May,2000), pp.210-217.
    9、Charles A.Desnoyers, History, Fall 1997,26,1,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p.35.
    1、Pichamon Yeophantong, The China Journal, No.62 (Jun.,2009),pp.233-235.
    2、Wen-Hsin Ye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68, No.4 (Nov.,2009), pp.1247-1248.
    3、Geremie R.Barme, Harvard Jour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ume 71, Number2, December2011, pp.315-364.
    4、Colin Mackerras, The China Reviews, Vol.9, No.2 (Fall 2009), pp.183-185.
    5、Peter Zarrow, Book Reviews/JESHO52(2009),PP.615-618.
    1、Frederic Wakeman, Jr,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51, No.2 (May, 1992),pp.378-380.
    2、Frank Dikotter,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Third Series, Vol.2, No.1(Apr., 1992), pp.137-138.
    3、Peter Li,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Vol.76, No.2 (summer,1992), pp.239-240.
    4、F.M.Doeringer, The History Teacher, Vol.27, No.4(Aug.,1994),pp.494-495.
    1、Susan Naquin, Pacific Affairs, Vol.66, No.4 (Winter,1993-1994), pp.568-569.
    1、Frank Dikotter, The China Quarterly, No.178, China's Campaign to "Open Up the West":National, Provincial and Local Perspectives (Jun.,2004), pp.524-525.
    2、Prasenjit Duara, Pacific Affairs, Vol.77, No.4 (winter,2004/2005), pp.742-743.
    3、P.A.C, History and Theory, Vol.43, No.2 (May,2004), p.289.
    4、John Fitzgerald, The China Journal, No.52(Jul.,2004), pp.213-214.
    1、(美)柯文,雷颐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美)柯文,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3、柯保安,李荣泰等译:《美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回顾与前瞻》,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
    4、(美)保罗.柯文、默尔.戈德曼主编,朱政惠等译:《费正清的中国世界:同时代人的回忆》,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5、(美)柯文,杜继东译:《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1、陈君静:《大洋彼岸的回声:美国中国史研究历史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朱政惠编著:《史华慈学谱》,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
    3、朱政惠:《美国中国学史研究——海外中国学探索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4、朱政惠:《史之心旅——关于时代和史学的思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5、朱政惠编:《中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6、朱政惠编:《美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7、朱政惠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第一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8、朱政惠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9、朱政惠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第三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10、朱政惠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第四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11、(美)魏斐德著、孙卫国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明清史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12、魏斐德:《讲述中国历史》,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年。
    13、龚咏梅:《孔飞力的中国学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14、侯且岸:《当代美国的“显学”——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15、侯且岸:《当代中国的“显学”——中国现代史学理论与思想新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16、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0年。
    17、易兰:《兰克史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6年。
    18、(美)约瑟夫.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9、安平秋、(美)安乐哲:《北美汉学家辞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20、《清史译丛》(第2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1、韩铁:《福特基金会与美国中国学1950-197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2、张研、牛贯杰:《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3、(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国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24、(英)杰弗里.巴拉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5、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26、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27、杨念群:《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
    28、姚斌:《拳民形象在美国:义和团运动的跨国影响》,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
    29、(美)何天爵著、鞠方安译:《真正的中国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0、(英)约.罗伯茨著、蒋重跃等译:《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1、(美)哈罗德.伊罗生著、于殿利等译:《美国的中国形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2、(美)林.亨特编、姜进译:《新文化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33、李小兵、田宪生主编:《西方史学前沿研究评述》,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3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35、(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36、王晴佳:《新史学讲演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37、(德).狄德满著、崔华杰译:《华北的暴力和恐慌:义和团运动前夕基督教传播和社会冲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38、(美)格奥尔格.伊格尔斯、王晴佳等著、杨豫译:《全球史学史:从18世纪至当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9、(美)周锡瑞著、张俊生等译:《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40、(荷)安克施密特著、韩震译:《历史与转义:隐喻的兴衰》,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
    41、何平:《西方历史编撰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42、(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43、(英)霍布斯鲍姆著、马俊亚等译:《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44、(美)费正清著、黎鸣等译:《费正清自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45、(丹麦)克斯汀.海斯翠普著、贾士蘅译:《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46、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增订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47、孙越生、陈书梅主编:《美国中国学手册》(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48、张海惠主编:《北美中国学》,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49、林治平主编:《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台北:台湾宇宙光出版社,1981年。
    50、吕实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反基督教问题论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51、(美)柯娇艳著、刘文明译:《什么是全球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2、张正明:《年鉴学派史学范式研究》,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53、詹金斯(Keith Jenkins)著、贾士蘅译:《历史的再思考》,台北:麦田出版社,2006年。
    54、(美)泰勒.丹涅特著、姚曾廙译:《美国在东亚——十九世纪美国对中国、日本和朝鲜》,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55、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希腊到现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6、(美)马森著、杨德山译:《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1840-1876》,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7、(美)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58、陈启能主编:《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59、石之瑜:《社会科学知识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0、《中国学季刊》(试刊号),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61、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62、《“北美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6月24日-26。
    63、(美)格奥尔格.伊格尔斯、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64、(英)彼得.伯克著、刘永华译:《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5、(法)弗朗索瓦.多斯著、马胜利译:《碎片化的历史学——从<年鉴>到“新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66、(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第四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67、(美)费正清著、郭晓兵译:《中国的思想与制度》,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
    88、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增订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69、(美)詹姆斯.洛温著、马万利译:《老师的谎言》,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70、《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71、林治平:《基督教与中国近代化论文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
    72、(美)迈克尔.谢勒著、徐泽荣译:《二十世纪的美国与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
    73、吕实强:《中国官绅反教的原因(1860-187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年。
    74、何寅、许光华主编:《国外汉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75、(英)卡尔著、吴柱存译:《历史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76、(意)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7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78、(美)王国斌著、李伯重译:《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79、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80、罗志田:《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
    8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82、钱存训:《留美杂忆——六十年来美国生活的回顾》,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83、《许倬云谈话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84、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12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85、(美)埃尔斯:《费正清看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86、孙卫国:《明清时期中国史学对朝鲜的影响——兼论两国学术交流与海外汉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87、王沉森著、王晓冰译:《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
    88、(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89、陶文钊选编、林海等译:《费正清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90、(美)司徒雷登著、程宗家译:《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
    91、《国内外有关中国近现代史书目一览1949-1977》,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
    92、杜维运:《学术与世变》,台北:环宇出版社,1971年。
    93、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94、(美)芮玛丽著、房德邻等译:《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95、(美)芮沃寿著、常蕾译:《中国历史中的佛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96、陶飞亚、杨卫华:《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研究入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97、张仲礼著、李容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98、(唐)李延寿:《北史》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99、(唐)李延寿:《南史》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00、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101、黄忏华:《中国佛教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年。
    102、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宗教文化史》第六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103、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保守——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04、王韬著、陈恒、方银儿评注:《弢园文录外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105、(美)何伟亚著、刘天路等译:《英国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07、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108、徐国亮:《政府权威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9、元邦建编著:《香港史略》,香港:中流出版社,1988年。
    110、张海林:《王韬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ll、王立群:《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王韬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2、(美)史华慈著、叶美凤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113、章开沅:《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增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114、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115、(美)C.E.布莱克著、景跃进、张静译:《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6、李欧梵:《我的哈佛岁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117、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18、杨国强:《百年嬗变: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119、罗志田:《昨天的与世界的:从文化到人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0、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121、(美)杜赞奇著、王宪明等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122、(德)施耐德著、关山等译:《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23、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日记篇》第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
    124、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
    125、詹金斯(Keith Jenkins)著、贾士蘅译:《历史的再思考》,台北:麦田出版社,1996年。
    126、杜维明:《十年机缘待儒学:东亚价值再评价》,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7、王建华等译:《现代史学的挑战——美国历史协会主席演讲集1961-198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28、(英)杜希德著、黄宝华译:《唐代官修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129、(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30、仇华飞:《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131、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增订版,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132、王希、姚平主编:《在美国发现历史——留美历史学人反思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33、黄仁宇:《地北天南叙古今》,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134、(英)G.R.埃尔顿著、刘耀辉译:《历史学的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5、(法)马克.布洛克著、张和声等译:《为历史学辩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6、(英)艾文斯(Evans. R. J)著、张仲民等译:《捍卫历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7、(美)王栋著、王栋、龚志伟译:《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国耻与民族历史叙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8、杜维运:《变动世界中的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9、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140、(英)汤因比等著、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141、(美)艾尔曼著、赵刚译:《经学、政治与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派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2、张啸虎等译:《楚国狂人屈原与中国政治神话》,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143、孙江主编:《事件、记忆、叙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144、李国祈教授八秩寿庆论文集编辑小组编:《近代国家的变迁与国族认同》,台北:唐山出版社,2006年。
    145、叶维丽著、周子平译:《为中国寻找现代之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1900-192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146、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47、(美)乔伊斯.阿普尔比、林恩.亨特、玛格丽特.雅各布著、刘北成、薛绚译:《历史的真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148、蔡玉辉:《每下愈况:新文化史学与彼得.伯克研究》,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
    149、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50、(法)雅克.勒高夫等主编、姚蒙译:《新史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151、周兵:《新文化史:历史学的“文化转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152、(美)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3、钱茂伟、王东:《民族精神的华章:史学与传统文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154、杜维运:《中国史学与世界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155、杜维运:《中国通史》上,台北:三民书局,2001年。
    156、《余英时文集》第一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7、陈美延编:《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遍》,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158、(美)M.G.马森著、杨德山译:《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1840-1876)》,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59、(美)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60、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161、(英)伯曼著、何开松译:《宗教裁判所:异端之锤》,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162、徐昌治编:《圣朝破邪集》,香港:宣道出版社(加拿大),1996年。
    163、(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164、《余英时文集》第四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900年以前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及其影响》,(美)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2、Paul A. Cohen著,章殷宁译:《王韬对变动世界的体察》,李国祁等编著: 《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民族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
    3、《戴德生与李提摩太传教方式之比较》,林治平编著:《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论文集),台北: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1998年。
    4、《史学研究的标签暴政》,《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年2月号。
    5、《以人类学观点看义和团》,《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998年2月号。
    6、《<在中国发现历史>新序》,《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7、《有争议的往事:作为历史和神话的义和团》,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编:《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
    8、《义和团、基督徒和神——从宗教战争角度看1900年的义和团斗争》,《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9、《我的学术生涯》,《文史哲》1994年第2期。
    10、《我的老师费正清》,《文史哲》1994年第3期。
    11、《谈作为历史与神话的义和团》,《山东社会科学》(双月刊)1990年第6期。
    12、《怀念史华慈》,《世界汉学》2003年第1期。
    13、《美国研究清末民初中国历史的新动向》,蔡尚思等著:《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
    14、《理解过去的三条途径:作为事件、经验和神话的义和团》,《世界汉学》1998年第1期。
    15、《20世纪晚期中西之间的知识交流》,《文史哲》1998年第4期。
    16、《假如让我重写此书》,《读书杂志》1992年第8期。
    1、(日)西村成雄、徐培华:《“中国中心观”倡导者柯文教授访谈录》,《近代中国》(第六辑),1996年。
    2、周武、李德英、戴东阳:《中国中心观的由来及其发展——柯文教授访谈录》,《史林》2002年第4期。
    3、鲁勇、陈振声访译:《在变化中坚持特色——访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柯保安》, 《哈佛视点》,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4、《区域研究与中国文化》,张冠梓主编:《哈佛看中国——文化与学术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5、艾恺:《当前西方史学界研究中国地方史的趋势》,《历史研究》1983年第4期。
    6、张仲民:《一个思考:由柯文“中国中心观”谈起》,《人文杂志》,2003年第5期。
    7、陈君静著、朱政惠指导:《超越传统与现代性——论柯文的中国史观》,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
    8、陈君静:《论柯文的中国史观及其史学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3月。
    9、陈君静:《美国学界的“非西方中心”史观》,《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10、吴原元:《隔绝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1949-1972)》,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11、杨华著、朱政惠指导:《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论列文森的中国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12、杨念群:《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
    13、91、(日)西溩定生:《停滞社会论的形成及其意义》,《中国史研究动态》1982年第7期。
    14、沙培德(Peter Zarrow)、洪静宜译:《西方学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最新动向》,《汉学研究通讯》,2003年。
    15、《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16、王晴佳:《后殖民主义与中国历史学》,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17、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8、林满红,Papers on China,《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9期,台北:中央研究 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
    19、夏明方:《中国近代历史研究方法的新陈代谢》,《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2期。
    20、(美)R.王宾:《“民众时代”与西方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4期。
    21、乔新华:《五十年来美国对中国史研究的两次转向》,《河北学刊》2004年第7期。
    22、夏明方:《十八世纪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中国中心观”主导下的清史研究反思》,《史林》2006年第6期。
    23、顾钧:《美国汉学的历史分期与研究现状》,《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24、郝平:《美国当代中国研究四十年概述》,《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25、林甘泉:《从“欧洲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观”——对西方学者中国经济史研究新趋向的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
    26、罗志田:《发现在中国的历史: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点思考》,《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9月。
    27、马克垚:《困境与反思:“欧洲中心论”的破除与世界史的创立》,《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
    28、王晴佳:《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评述》,《历史研究》1993年第6期。
    29、王晴佳:《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挑战?》,《新史学》十卷二期,1999年6月。
    30、王晴佳:《中国文明有历史吗——中国史研究在西方的缘起、变化及新潮》,《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31、王希:《近30年美国史学的新变化——埃里克.方纳教授访谈录》,《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
    32、王学典:《语境、政治与历史:义和团运动评价50年》,《史学月刊》2001年第3期。
    33、魏思齐:《美国汉学研究的概况》,《汉学研究通讯》,2007年5月。
    34、夏明方:《十八世纪中国的“思想现代性”——“中国中心观”主导下的清史研究反思之二》,《清史研究》2007年8月。
    36、李爱勇:《新清史与“中华帝国”问题——又一次冲击与反应?》,《史学月刊》2012年第4期。
    37、陶文钊:《费正清与美国的中国学》,《历史研究》1999年第1期。
    38、索卅:《在堂吉诃德的贾胄之后》上,《读书》2005年第5期。
    39、周振鹤:《从北到南与自东徂西——中国文化地域差异的考察》,《复旦学报》1988年第6期。
    40、邬国义:《王韬卒年月日考实》,《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2期。
    41、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999年第4月号。
    42、段怀清:《对异邦文化的不同态度:理雅各与王韬》,《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年10月号。
    43、杨国强:《论“庚申之变”》,《史林》2007年第3期。
    44、陈嘉明:《“现代性”与“现代化”》,《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45、王震邦:《两岸史学与史家:罗志田访谈录》,《思想》第6期。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a4604e01012hlp.html.2013/3/31,08:47.
    46、陈方正:《论中国民族主义与世界意识》,《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993年10月号。
    47、沈松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兼论民族主义的两个问题》,《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第3期,2012年12月。
    48、金观涛:《百年来中国民族主义结构的演变》,《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993年2月号。
    49、桑兵:《“了解之同情”与陈寅恪的治史方法》,《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0期。
    50、崔玉军:《美国达慕思学院的中国研究》,《汉学研究通讯》29:3(总115期),2010年8月。
    51、张宝三:《访钱存训教授谈中国书籍史之研究及治学方法》,《汉学研究通讯》22:1(总85期),2003年2月。
    52、魏思齐(Zbigniew Wesolowski):《美国汉学研究的概况》,《汉学研究通讯》26:2(总102期),2007年5月。
    53、王瑞:《论美国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时期》,《理论月刊》2012年12期。
    54、汪荣祖:《卞僧慧纂,<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0期,2010年12月。
    55、沈大伟(David Shambauh):《美国的中国研究60年》,《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2日。
    56、汪荣祖:《汪荣祖谈西方汉学得失》,《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0年4月18日。
    57、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以费正清为例》,《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
    58、柯伟林:《中国的国际化:民国时代的对外关系》,《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997年12号。
    59、王东杰:《走向多元动态的思想史——王沉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
    60、朱政惠:《美国中国学:学术史研究的富矿》,《中华读书报》2011年11月16日。
    61、张仲民:《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述论》《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62、黄进兴:《“历史若文学”的再思考——海顿.怀特与历史语艺论》,《新史学》第14卷第3期,2003年9月。
    63、张耕华:《叙事研究引起的新问题》,《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64、陈启能:《“后现代状态”与历史学》,《东岳论丛》2004年第2期。
    65、王晴佳:《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挑战?》,《新史学》第10卷第2期,1999年6月。
    66、王笛:《新文化史、微观史和大众文化史——西方有关成果及其对中国史研究的影响》,《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1期。
    67、杨念群:《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
    68、张仲民:《新文化史与中国研究》,《复旦学报》2008年第1期。
    69、张仲民:《解构中国民族历史叙述的尝试——读杜赞奇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一书》,《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
    70、周武:《用新史料讲新故事——韩书瑞教授访谈录》,《史林》2005年第6期。
    71、程钢:《跨越文化的思考——关于史华慈教授》,《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72、徐柏青:《论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与演变》,《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73、张仲民:《歧路彷徨:历史与文学之间》,《学术研究》2009年第3期。
    74、张家顺:《论先秦两汉的历史故事》,《河南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75、范瑞:《多面的民族英雄》,《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10月号。
    76、孙慧敏:《书写忠烈:明末夏允彝、夏完淳父子殉节故事的形成与流传》,《台大历史学报》2000年第26期。
    77、王季思:《多写写这样的历史故事戏》,《剧本》1961年第Z1期。
    78、杨天石:《卢沟桥事变前蒋介石的对日策略:以蒋氏日记为中心所做的考察》,《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79、马洪文、宋学文:《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政策》,《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80、范德伟、庄兴成:《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张学良的不抵抗》,《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
    81、《理论与方法: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82、(美)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近十五年西方历史学的新发展》,《文史哲》2005年第4期。
    83、杨豫等:《新文化史学的兴起——与剑桥大学彼得.伯克教授座谈侧记》,《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
    84、李霞、杨豫:《走向开放的综合——新文化史学探析》,《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85、(英)彼得.伯克著、刘华译:《西方新社会文化史》,《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4期。
    86、朱和双:《试论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87、张仲民:《典范转移:新文化史的表达与实践》,《社会科学评论》2006年第4期。
    88、周兵:《田汝康与中国的新文化史研究》,《复旦学报》2012年第6期。
    89、徐达:《新文化史:一种历史研究范式的困惑与超越》,《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7期。
    90、王东:《中国当代史学的困境与误区》,《河北学刊》1996年第1期。
    1、雷颐:《超越传统与现代——柯文论王韬与中国晚清改革》,《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993年4月号。
    2、周绣环:《王韬的民族主义思想》,《国使馆学术集刊》第四期。
    3、吴以义:《王韬研究所提示的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性——评忻平<王韬评传>和柯文<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新史学》第十一卷二期,2000年6月。
    4、雷颐:《超越“传统”与“现代”——读柯文<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中国晚清改革>》,《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3期。
    1、张朋园:《柯著:美国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1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86年。
    2、哈里特.泽恩多弗:《评保罗.A.科恩的<探索中国的历史:美国论述中国近代的历史著作>》,《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十七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0年。
    3、梁家麟、王尔敏:《书评:在中国发现历史》,《汉学研究》,1984年。
    4、(日)並木赖寿、汪婉译:《P.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原载于长崎畅子、山内昌之编:《现代亚洲论名著》,中公新书,1992年。
    5、陈君静:《论柯文的“中国中心观”》,《史学月刊》2002年第3期。
    6、李学智:《冲击-回应模式与中国中心观——关于<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若干问题》,《史学月刊》2010年第7期。
    7、林同奇:《柯文新著<在中国发现历史>评介》,《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
    8、倪世雄、卢义民:《柯文著<探讨中国历史>简介》,《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5期。
    9、汪熙:《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去向问题——外因、内因或内外因结合》,《历史研究》1993年第5期。
    10、许纪霖:《从本土探寻历史》,《读书》1991年第11期。
    11、朱政惠:《柯文教授的清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11月。
    12、吴怀祺:《内因与外因:柯文“中国中心观”的解析》,朱政惠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第四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13、林同奇:《柯文的“中国中心观”——特点、思潮与内在张力》,林同奇:《人文寻求录》,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亦可见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黄克武、李仁渊:《柯文<历史中的三个基调:作为事件、经验与神话的义和团》,胡健国编:《中国现代史书评选辑》(二十六),台北:国史馆,2001年12月。
    2、林同奇:《现代史学与后现代史学之问或之外?——从<历史三调>谈柯文史学思想的定位问题》,《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年2月号。亦可见林同奇:《人文寻求录》,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3、资中筠:《老问题新视角》,《读书》1998年第1期。
    4、夏明方:《一部没有“近代”的中国近代史——从“柯文三调”看“中国中心观”的内在逻辑及其困境》,《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邓京力:《历史知识、历史记忆与民族创伤——读柯文Speaking to History: The Story of King Goujia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