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秦汉社会流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借助社会学理论,将社会成员总体分为民众和官员两个阶层,粗浅分析社会等级的划分、法律规定、政权更迭、国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等方面对社会流动的制约,重点分析秦汉时代由民到官的主流渠道——接受教育,辅助渠道——婚姻以及官员层内部的升迁和黜免因素。并结合刘邦布衣集团成员社会流动前后身份的变化,更为微观地认识秦汉时代的社会流动。
     等级制度历史悠久,连绵不绝,不同朝代内容和规定各有发展增损。秦汉时期官民界限依旧鲜明,并有各种表现形式和规定。与四民阶层相较,官员拥有法律规定的免赋役特权和犯罪先请权。在政治权力的享有,经济财富的占有,纳妾数量的多少上都优于民。免官后,其自身的心理优势和在民间的影响力依旧存在。
     政权的交替,国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影响到各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动。为新政权建立出生入死者的前途、宗室地位的沉浮无一不受到政权更迭和政策变动的影响。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皇帝意志的改变会对不同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皇帝可以根据自己意愿,主宰任何阶层的富与贵、贫与贱。这是认识秦汉社会流动的基点和出发点。
     学习和接受教育对于职业的获得、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社会地位、声望的提高意义重大。李斯是战国、秦时期“士”阶层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也证明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和塑造不可低估。两汉的官学和私学空前发展,选官用人制度的变化,教育与选官制度紧密结合,激励更多人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经学的学习和研究,为成为“治人”的“劳心者”和政治权力的掌握者孜孜以求。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有条件接受教育,受教育的起点不同,终点各异,接受教育的人并非都有机会进入仕途。
     婚姻是人们提高社会政治地位,改善经济文化生活处境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婚姻,是女性改变命运的方式,尤其是嫁入帝王之家,光耀门楣,举族富贵,甚至影响国家政治,外戚的荣辱集中体现中国古代社会浓厚的家族观念。汉代妇女再嫁相对自由,已经出嫁的妇女,可以再次依托婚姻改善处境。婚姻同样是男性图谋发展的橄榄枝,迎娶政治背景雄厚的富家女子,完成鱼跃龙门的华丽蜕变。即便自古被视为羞耻的公主私夫和因容貌获得皇帝宠爱的男性,如董贤之流也会权倾一时,从而成为男性实现社会流动的一种手段。以婚姻为手段,过分讲究“门当户对”,对于社会流动的形成和整个社会的运转是非常不利的;并且助长了攀结权贵、皇室的社会风气;民间女子努力跻身皇室贵族之间,严重影响了平民百姓的婚姻,比例严重失调。当然也不乏西汉卓文君与“家徒四壁立”的司马相如私奔以及东汉宋弘拒绝“尚主”之举,作为忠贞不渝的爱情佳话自古流传。
     此外,秦汉时期两性,还有其他社会流动途径。就女性而言,从事歌伎的年轻女子,被人收养并训练唱歌跳舞送入皇宫,如宣帝母亲王翁须;或凭借博学高才,如深受汉和帝及后宫嫔妃尊重的班昭;女医生与高门望族间的来往,如淳于衍,本人和家人都有可能跻身上层社会;成为帝王的乳母也是抬高身价的方式。就男性而言,可以通过常规途径,因军功入仕,因通法入仕、因才俊入仕等等;也有极端的选择,如成为刑余之人的宦官,获得左右朝政的机会。
     在国家选官制度和官吏流转升迁政策下,官员的流动呈现出频繁和普遍的特点。文章以官员阶层的流动为切入点,对秦汉时期官员升迁途径和黜免的原因进行分析。行政经验丰富、转仕各地的官员对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对外关系都会产生深远影响。以刘邦布衣集团的社会流动作为群体考察,以深入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认识。
     文章选取由民到官这一角度考察秦汉社会流动,不仅在于个人为官后,本人和家族地位的攀升,更是从社会流动角度解读官本位和“政治权力在古代社会居于特殊位置和作用”①这一传统命题的探索和尝试,官本位已经作为价值评判标准存在于秦汉人的思想意识中。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古代社会,官本位作为一种行政体制,一种体系,构建了位于金字塔顶端的皇帝和顶端之下拥有不同行政权力和待遇的各级官员。作为一种意识,一种价值追求,官本位并未随着时间流逝淡出人们的思想,反而有愈发强化之势。做官、升官依旧是人生最高的价值追求,是人生价值大小的评判标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官职意味着权力,意味着尊严和敬畏,意味着封妻荫子,光宗耀祖,意味着出人头地,意味着拥有民所不具备的种种特权。能否官居高位,成为衡量个人社会地位的主要标志,不管其合理与否,却为跋涉中的民指明了方向,通过不同方式趋之若鹜。
The relevant circumstances of social mobility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were partlyrecorded and reflected in the literature, bamboo and wood inscriptions during that period. Bymeans of sociological theory, this paper generally analyses legal provision of social classparti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restricted by the national policy formulation and adjustment afterdividing the members of society into officials and civilians.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majorand minor approaches to becoming official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including education,marriage, chances of promotion and removal.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social mobility in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from a micro-perspective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the socialstatus changes of Liu Bang Commoner Group.
     Social hierarchy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t developed in different dynasty. During the Qinand Han Dynasties, there were still distinct boundaries with various presentations andregulations between officials and civilians. Officials possessed the privilege that they wereexempt from taxes and corvee. The emperor instead of laws decided whether a convictedofficial would be punished or not. Compared with scholar, farmer, artisan and merchant,officials had more political rights, more wealth and more wives and concubines than civilians.Even when an official was removed from the position, he still held the mental superiority andinfluence among the civilians.
     Regime alternation, formul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national policies had effects onthe changes of social status of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It was especially the case for theimperial clan and those who sacrificed a lo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regime. Theadjustment of national policies as well as emperor’s wills had great impact on the changes ofsocial status of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Any class’ being rich and noble or not was subject tothe emperor’s own will. This is the staring point to know the social mobility of Qin and HanDynast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helped significantly to obtain a job, increase the income andpromote social status and reputation. Li Si was the role model of scholar class who changedhis destiny via knowledge and also proved that environment played a major role in a person’sdestiny. Official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had enormously developed in Han Dynasty dueto the change that education is combined with the system of appointed officials. All this encouraged more people to study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o struggle to be the master ofpolitical power. However, not all of them could obtain education and not all of them could getinto official career.
     Marriage was the main approach by which people could promote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status and improve the cultural and economical environment. It was also the approach forwomen to change their destiny. Especially when a woman was married to the royal family, itwould bring glories to the whole family and clan and even influence the national politics.Honor and disgrace of emperor’s relatives in-law intensively embodied the rich senses offamily at ancient society in china. The women in Han dynasty were relatively free toremarry which enabled the married women to change their destiny again. Men could havemarvelou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step into the upper class by marrying themselves to thewomen from rich families with solid political background. The illicit lovers of princess andhandsome men favored by emperor, such as Dong Xian, were regarded as a shame, but theyhad great power in the imperial government. The marriage of being well-matched in socialstatus did harm to social mobility and normal social operation, and it also encouraged thesocial climate of associating with royal nobles and families. The marriage situation amongcivilians was severely affected because the female civilians tried hard to get close to the royalfamilies and nobles. However, we still have the well-known loyal love legends. For example,Song Hong refused to marry the princess Hu yang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thetalented Zhuo Wenjun from rich family eloped with Sima Xiangru who was as poor as achurch mouse in the Westerv Han Dynasty.
     In addition, there were other approaches to social mobility for man and women in the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young women as singsong girls were adopted, trained to besinger and dancer and then sent to imperial palace, such as Wang Wengxu, Emperor Xuan’smother. Some women were appreciated by the emperor and imperial concubines because oftheir great talents and rich knowledge, such as Banzhao”. The female doctors and theirfamilies could step into the upper class by getting along with rich and noble families, such asChun Yuyan. It also worked to be the wet nurses of emperor. Men could enter official careersvia military exploits, rich knowledge of laws and superb talent. The eunuch who had beencastrated sometimes dominated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power of an imperial government.
     Owing to the system of official appointment and mobility, officials were extensively andfrequently on the move.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al mobility of official class inQin and Han dynast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pproaches to promotion of officials and reasonsfor removal of officials. The experienced administrative officials transferred all over the country had made a profound impact on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ethnic relations andexternal relations. We can thoroughly understand all these features by deep research on socialmobility of Liu Bang Commoner Group.
     As a result of the stimulation from national policies and hierarchy, every class werecontinuously struggling to be free from household register restriction, to pursue richness andnobility, and to transfer upward to high class due to the survival principle of drawing onadvantaged and avoiding disadvantages. The official classes were especially transferringupward and downward much more frequently because of various reasons, subject to nationalpolicies of social mobility.
     Chinese people have been consistently making great efforts to change their destiniesthroughout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approaches to and results ofsocial mobility varied a lot duo to all kinds of restrictions. We can well analyze andunderstand the human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at time from micro-perspectivesby means of the research on various individuals’ and social groups’ destinies which were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major and minor approaches to becoming officials andthe promotion and removal inside the official class.
引文
①刘泽华:《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2页。
    ①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第324页。
    ②(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2页。
    ③王夫之《读通鉴论》卷末《叙论四·因时宜而论得失》,《船山全书》第十册,岳麓书社,1988年,第1180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33,534页。
    ①潘光旦、费孝通《科举与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清华大学)第4卷第1期,1947年。
    ②吴景超《西汉的阶级制度》,《清华大学学报》1935年第3期。
    ①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
    23页。
    ②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第139页。
    ③龚书铎主编《中国社会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7页。
    ④王保顶《汉代士人阶层的演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游士文化传统及其终结》,《江海学刊》2001年第1期,《由扶汉到附莽西汉后期士人政治取向的转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等。
    ①吴娜《汉代的地方吏治略论》,《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②陈玉霞《两汉时期冀州的官吏研究》,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③冯乐辉《两汉徐州地方官吏统计与考察》,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④闫秀霞《两汉蜀郡太守考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⑤潘保宇《两汉颍川太守考》,《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①《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①费正清《美国和中国》(第四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①克莱伯《当代社会理论》,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6年版,332页。
    ①刘泽华等著《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97页。
    ②冯尔康《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3页。
    ①《史记》卷68《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230页。
    ②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71页。
    ③《汉书》卷5《景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第149页。
    ④《后汉书》卷10《皇后纪》,中华书局,1965年,第413页。
    ①《汉书》卷1下《高帝纪下》,第64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101-103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206,208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130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206,208,201页。
    ⑥刘志远等《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83页。
    ①《后汉书》卷49《王符传》,第1635页。
    ②《后汉书》卷84《列女传》,第2782页。
    ③《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第2481页。
    ④《汉书》卷49《爰盎传》,第2271页。
    ⑤《汉书》卷18《外戚恩泽侯表》,第711页。
    ⑥《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第2434页。
    ⑦《后汉书》卷73《公孙瓒列传》,第2357页。
    ⑧《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52,262页。
    ①如马非百《秦集史》上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王保顶《汉代士人阶层的演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游士文化传统及其终结》,《江海学刊》2001年第1期,郑宗贤《西汉游侠的活动特色及其社会关系》,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郭建静《秦汉时期士与游侠的演变及关系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②《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512页。原文是““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贤也”;瞿同祖著《汉代社会结构》中译注(180页)认为“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贤也”才符合汉代长吏任命的常例。
    ③《汉书》卷86《何武传》,第3483页。
    ④《汉书》卷86《何武传》,第3484页。
    ①《后汉书》卷15《邓晨列传》,第582页。
    ②《后汉书》卷23《窦融列传》,第795页。
    ③《后汉书》卷25《鲁恭列传》,第873页。
    ④《后汉书》卷31《羊续列传》,第1109页。
    ⑤《后汉书》卷58《盖勋列传》,第1879页。
    ⑥《后汉书》卷73《公孙瓒列传》,第2357页。
    ⑦《后汉书》卷77《酷吏列传》,第2492页。
    ⑧《后汉书》卷43《朱晖列传》,第1457页。
    ⑨《后汉书》卷46《郭躬列传》,第1543页。
    ⑩《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第2208页。
    11《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第2209页。
    12《后汉书》卷77《酷吏列传》,第2498页。
    13《后汉书》卷66《王允列传》,第2172页。
    ①葛承雍《中国古代等级社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16页。
    ②《汉书》卷19《百官公卿表》,第722页。
    ③《汉书》卷19《百官公卿表》,第722页。
    ④《汉书》卷19《百官公卿表》,第724页。
    ⑤《汉书》卷19《百官公卿表》,第725页。
    ⑥《汉书》卷10《成帝纪》,第329页。
    ⑦《汉书》卷11《哀帝纪》,第339页。
    ⑧《汉书》卷11《哀帝纪》,第344页。
    ⑨《汉书》卷83《朱博传》,第3405页。
    ⑩《汉书》卷84《翟方进传》,第3414页。
    11《汉书》卷86《王嘉传》,第3501页。
    ①《汉书》卷78《萧望之传》,第3280,3281页。
    ②《汉书》卷42《申屠嘉传》,第2101页。
    ③《史记》卷107《魏其武安侯列传》,第2844页。
    ④《汉书》卷11《哀帝纪》,第337页。
    ⑤《汉书》卷82《史丹传》,第3379页。
    ⑥《史记》卷120《汲郑列传》,第3113页。
    ⑦《汉书》卷46《石奋传》,第2194,2200页。
    ⑧《汉书》卷59《张汤传》,第2657页。
    ⑨《后汉书》卷35《张纯列传》,第1193,1195页。
    ⑩《后汉书》卷35《张纯列传》,第1198,1200页。
    11《汉书》卷60《杜周传》,第2667,2678页。
    ①《后汉书》卷37《桓荣列传》,第1252,1253,1256页。
    ②张兆凯《任子制新探》,《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③《后汉书》卷5《孝安帝纪》,第232页。
    ④《后汉书》卷9《孝献帝纪》,第367页。
    ⑤《后汉书》卷43《朱穆列传》,第1472,1473页。
    ⑥《汉书》卷8《宣帝纪》,第274页。
    ⑦《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第35页。
    ⑧瞿同祖著,邱立波译《汉代社会结构》,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6页。
    ⑨《汉书》卷19《百官公卿表》,第727页。
    ⑩《汉书》卷72《贡禹传》,第3073页。
    11《汉书》卷58《公孙弘传》第2620页。
    ①《汉书》卷81《张禹传》,第3349页。
    ②《汉书》卷60《杜周传》,第2661页。
    ③《汉书》卷66《杨敞传》,第2890页。
    ④《汉书》卷81《张禹传》,第3349页。
    ⑤《后汉书》卷82上《方术列传上》,第2720页。
    ⑥《后汉书》卷56《种暠列传》,第1826页。
    ⑦《汉书》卷68《霍光传》,第2931页。
    ⑧《后汉书》卷18《吴汉列传》,第683页。
    ⑨《汉书》卷39《萧何传》,第2012页。
    ⑩《汉书》卷59《张汤传》,第2652页。
    11《后汉书》卷61《左雄列传》,第2017页。
    12《汉书》卷5《景帝纪》,第149页。
    ①《汉书》卷52《窦婴传》,第2377页。
    ②《汉书》卷64《朱买臣传》,第2794页。
    ③《汉书》卷50《汲黯传》,第2320页。
    ④《史记》卷69《苏秦列传》,第2262页。
    ⑤《汉书》卷57《司马相如传》,第2581页。
    ⑥《汉书》卷50《郑当时传》,第2325页。
    ①《汉书》卷52《田蚡传》,第2379页。
    ②《汉书》卷52《田蚡传》,第2381页。
    ③《汉书》卷52《灌夫传》,第2384页。
    ④《汉书》卷64《主父偃传》,第2803页。
    ⑤《汉书》卷64《主父偃传》,第2804页。
    ⑥《汉书》卷52《韩安国传》,第2395页。
    ⑦《汉书》卷78《萧望之传》,第3291页。
    ①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第131页。
    ②《汉书》卷10《成帝纪》,第325页。
    ①《汉书》卷81《匡衡传》,第3346页。
    ①格尔哈斯·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3页。
    ②《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21、22页。
    ③陈恢忠:《论社会分层的功能及社会冲突》,《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①《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45页。
    ②《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60页。
    ③《史记》卷55《留侯世家》,第2036页。
    ④《汉书》卷45《伍被传》,第2171页。
    ⑤《汉书》卷45《伍被传》,第2172页。
    ①《史记》卷30《平准书》,第1714页。
    ①《汉书》卷14《诸侯王表》,第394页。
    ②《汉书》卷14《诸侯王表》,第395页。
    ③《汉书》卷14《诸侯王表》,第395页。
    ④《汉书》卷38《高五王传》,第2002页。
    ⑤《汉书》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528,529页。
    ①《后汉书》卷39《刘般列传》,第1303页。
    ②《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28页。
    ③《后汉书》卷1上《光武帝纪上》,第1,2,3页。
    ④《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下》,第50页。
    ①《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下》,第52页。
    ②《三国志》卷59《吴志.孙奋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1373页。
    ③《后汉书》卷10上《皇后纪上》,第410页。
    ①《汉书》卷60《杜周传》,第2659页。
    ②《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上》,第742页。
    ③《汉书》卷93《佞幸传》,3722,3723页。
    ④《史记》卷58《梁孝王世家》,第2083页。
    ⑤《汉书》卷97上《外戚传上》,第3948页。
    ⑥《汉书》卷54《苏建传》,第2467页。
    ⑦《汉书》卷93《佞幸传》,第3739页。
    ①《汉书》卷88《儒林传》,第3593,3594页。
    ②俞启定、施克灿:《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先秦秦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页。
    ①俞启定、施克灿:《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先秦秦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78页。
    ②《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285,3286页。
    ①《史记》卷75《孟尝君列传》,第2353,2354页。
    ①《史记》卷85《吕不韦列传》,第2510页。
    ②《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23页。
    ③《史记》卷70《张仪列传》,第2284页。
    ①《史记》卷87《李斯列传》,第2539,2540页。
    ②《史记》卷87《李斯列传》,第2540,2541页。
    ①《史记》卷87《李斯列传》,第2546,2547页。
    ①《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55页。
    ②《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16,3117页。
    ③《史记》卷99《叔孙通列传》,第2724页。
    ④《史记》卷97《郦食其列传》,第2692页。
    ⑤《史记》卷23《礼书》,第1160页。
    ①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0《学校一》,中华书局,1986年,第381,384页,
    ②《后汉书》卷32《樊宏列传》,第1126页。
    ③《后汉书》卷62《陈寔列传》,第2065页。
    ④《后汉书》卷68《郭符徐列传》,第2229页。
    ⑤《后汉书》卷81《独行传》,第2676,2678页。
    ⑥《汉书》卷58《兒宽传》,第2628页。
    ①《汉书》卷64《终军传》,第2814页。
    ②《汉书》卷78《萧望之传》,第3271页。
    ③《后汉书》卷48《杨终列传》,第1597页。
    ④《汉书》卷81《匡衡传》,第3331页。
    ⑤《汉书》卷84《翟方进传》,第3411页。
    ⑥《汉书》卷76《王章传》,第3238页。
    ⑦《汉书》卷58《兒宽传》,第2628页。
    ⑧《后汉书》卷37《桓荣列传》,第1249页。
    ⑨《后汉书》卷64《吴祐列传》,第2100页。
    ⑩《后汉书》卷49《王充列传》第1629页。
    11《汉书》卷68《霍光传》,第2954页。
    12《后汉书》志第八《祭祀中》,第3179,3180页。
    ①刘太祥《汉代游学之风》,《中国史研究》,1998年4期。
    ②俞启定、施克灿著《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3页。
    ①《汉书》卷39《曹参传》,第2017,2018页。
    ②《汉书》卷37《田叔传》,第1981页。
    ③《汉书》卷49《晁错传》,第2276页。
    ④《汉书》卷73《韦贤传》,第3107页。
    ⑤《汉书》卷75《夏侯始昌传》,第3154页。
    ⑥《汉书》卷71《薛广德传》,第3046页。
    ⑦《汉书》卷71《疏广传》,第3039页。
    ⑧《汉书》卷81《孔光传》,第3353页。
    ⑨《汉书》卷84《翟方进传》,第3411页。
    ⑩《后汉书》卷26《伏湛列传》,第893页。
    11《后汉书》卷81《独行传》,第2671页。
    12《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上》,第2550页。
    13《后汉书》卷81《独行列传》,第2674页。
    14《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上》,第2551页。
    15《后汉书》卷37《桓荣列传》,第1249页。
    ①《后汉书》卷80《文苑列传》,第2610页。
    ②《后汉书》卷25《卓茂列传》,第872页。
    ③《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下》,第2578页。
    ④《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下》,第2571页。
    ⑤《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上》,第2557页。
    ⑥《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上》,第2553页。
    ⑦《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下》,第2580页。
    ⑧《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下》,第2588页,
    ⑨《后汉书》卷35《郑玄列传》,第1207,1208页。
    ①《汉书》卷6《武帝纪》,第171,172页。
    ②《汉书》卷9《元帝纪》,第283页。
    ③《后汉书》卷3《章帝纪》,第137页。
    ④《汉书》卷89《循吏传》,第3626页。
    ①《汉书》卷88《儒林传》,第3594页。
    ②《汉书》卷88《儒林传》,第3596页
    ③《汉书》卷86《何武传》,第3481页。
    ④《汉书》卷84《翟方进传》,第3411页。
    ①《汉书》卷86《师丹传》,第3503页。
    ②《汉书》卷71《平当传》,第3048页。
    ③《汉书》卷72《鲍宣传》,第3090页。
    ①《汉书》卷75《夏侯胜传》,第3159页。
    ②《汉书》卷73《韦玄传》,第3107页。
    ③《史记》卷99《叔孙通列传》,第2722页。
    ①《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20页。
    ②《后汉书》卷44《邓张徐张胡列传》论,第1512页。
    ③《后汉书》卷37《桓荣列传》,第1251页。
    ④邢义田《汉代画像中的“射爵射侯图”》,载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所集刊》,第71本第1份,又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5期。
    ①《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上》,第2549,2550页。
    ②《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上》,第2551页。
    ③《汉书》卷81《孔光传》,第3364页。
    ④《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下》,第2577页.
    ⑤《汉书》卷81《匡衡传》,第3331页。
    ⑥《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上》,第2554页。
    ⑦《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288页。
    ⑧《汉书》卷75《夏侯胜传》,第3155页。
    ⑨《汉书》卷78《萧望之传》,第3271页。
    ⑩《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下》,第2575页。
    ①《后汉书》卷45《张酺列传》,第1528页。
    ②《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08页。
    ③《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上》,第2555页。
    ④《后汉书》卷37《桓荣列传》,第1264页。
    ⑤《后汉书》卷54《杨震列传》,第1759页。
    ⑥《汉书》卷75《夏侯胜传》,第3155页。
    ⑦《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04页。
    ①《后汉书》卷37《桓荣列传》,第1253页。
    ②《后汉书》卷54《杨震列传》,第1781页。
    ③《汉书》卷71《于定国传》,第3042页。
    ④《后汉书》卷82上《方术列传上》,第2710页。
    ⑤《汉书》卷72《龚舍传》,第3084页。
    ⑥《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下》,第2580页。
    ⑦《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下》,第2573页。
    ⑧《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上》,第2554页。
    ⑨《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第2208页。
    ⑩《后汉书》卷35《郑玄列传》,第1209页。
    11《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下》,第2570页。
    ①《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495页。
    ②《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第2583页。
    ③《汉书》卷64《朱买臣传》,第2791页。
    ④《汉书》卷58《兒宽传》,第2628页。
    ⑤《汉书》卷75《夏侯胜传》,第3157页。
    ⑥《三国志》卷54《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1275页。
    ⑦《汉书》卷51《路温舒传》,第2367页。
    ⑧《后汉书》卷35《曹褒列传》,第1201,1202页。
    ⑨《后汉书》卷27《承宫列传》,第944页。
    ⑩《后汉书》卷49《王充列传》,第1629页。
    11《后汉书》卷80《文苑列》第2635,2639,2640页。
    ①《后汉书》卷64《吴祐列传》,第2099页。
    ②《后汉书》卷64《吴祐列传》,第2100页。
    ③《后汉书》卷53《申屠蟠列传》,第1751页。
    ④《三国志》卷11《魏志.邴原传》,第350,351页。
    ⑤《后汉书》卷36《张楷列传》,第1243页。
    ⑥《后汉书》卷35《郑玄列传》,第1207页。
    ⑦《后汉书》卷53《徐稺列传》,第1746页。
    ⑧《汉书》卷64《严助传》,第2775页。
    ⑨《汉书》卷81《匡衡传》,第3331页。
    ⑩《后汉书》卷53《申屠蟠列传》,第1751页。
    11《汉书》卷78《萧望之传》,第3271,3289,3291页。
    12《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525页。
    13《汉书》卷73《韦玄传》,第3107页。
    ①《汉书》卷71《于当传》,第3048页。
    ②《三国志》卷11《魏书.邴原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350,351页。
    ③《后汉书》卷37《桓荣列传》,第1249页。
    ④《后汉书》卷37《桓荣列传》,第1252页。
    ⑤《后汉书》卷37《桓荣列传》,第1253页。
    ⑥《后汉书》卷37《桓荣列传》,第1261页。
    ⑦《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第2460,2463页。
    ⑧《后汉书》卷16《邓禹列传》,第599页。
    ⑨《汉书》卷64《主父偃传》,第2798页。
    ⑩《汉书》卷58《公孙弘传》,第2613页。
    11《汉书》卷74《丙吉传》,第3145页。
    12《后汉书》卷75《眭弘列传》,第3153页。
    ①《后汉书》卷84《列女传》,第2795页。
    ②《后汉书》卷84《列女传》,第2793页。
    ③《汉书》卷77《孙宝传》,第3257页。
    ④《后汉书》卷82上《方术传上》,第2708页。
    ⑤《后汉书》卷79下《儒林传下》,第2570页。
    ⑥《汉书》卷84《翟方进传》,第3411页。
    ⑦《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下》,第2581页。
    ⑧《后汉书》卷63《李固列传》,第2073页。
    ⑨《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下》,第2572页。
    ⑩《后汉书》卷81下《独行列传下》,第2688页。
    11《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下》,第2571页。
    ①郝建平《论教育与两汉社会的整合》,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②《汉书》卷78《萧望之传》,第3271页。
    ③《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下》,第2570页。
    ④《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上》,第2564页。
    ⑤《后汉书》卷68《符融列传》,第2231页。
    ①《后汉书》卷54《杨震列传》注引谢承书,第1761页。
    ②《后汉书》卷68《郭太列传》,第2225页。
    ③《后汉书》卷68《郭太列传》,第2232页。
    ④《后汉书》卷70《孔融列传》,第2261页。
    ⑤《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第2481页。
    ⑥《后汉书》卷25《鲁恭列传》,第873页。
    ⑦《史记》卷99《叔孙通列传》,第2724页。
    ⑧《后汉书》卷37《桓荣列传》,第1253页。
    ①《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10页。
    ②《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下》,第2580页。
    ③《汉书》卷81《孔光传》,第3346页。
    ④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47页。
    ①《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495页。
    ②《后汉书》卷60上《马融列传》,第1972页。
    ③《后汉书》卷35《郑玄列传》,第1207页。
    ④《后汉书》卷36《贾逵列传》,第1239页。
    ⑤《汉书》卷67《云敞传》,第2927页。
    ⑥《后汉书》卷43《乐恢列传》,第1477页。
    ⑦《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序》,第2189页。
    ①《后汉书》卷73《公孙瓒列传》,第2358页。
    ②《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上》,第2552页。
    ③《后汉书》卷63《李固列传》,第2087页。
    ④《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上》,第3556页。
    ⑤《后汉书》卷77《酷吏列传》,第2495页。
    ⑥《后汉书》卷29《郅恽列传》,第1033页。
    ⑦《后汉书》卷54《杨震列传》,第1786页。
    ①《后汉书》卷68《郭太列传》第2225,2226页。
    ②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页。
    ③宋燕鹏《籍贯与流动:北朝文士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0页。
    ④《后汉书》卷36《张霸列传》,第1241页。
    ⑤《后汉书》卷36《张霸列传》,第1243页。
    ⑥《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上》,第2564页。
    ⑦《后汉书》卷30《郎顗列传》,第1053页。
    ⑧《后汉书》卷27《承宫列传》,第944页。
    ⑨《后汉书》卷37《桓荣列传》,第1249页。
    ⑩《汉书》卷88《儒林传赞》,第3620页。
    ①《汉书》卷81《匡张孔马传赞》,第3366页。
    ②《后汉书》卷32《樊宏列传》,第1126页。
    ③《后汉书》卷81《独行列传》,第2678,2679页。
    ①《后汉书》卷62《荀淑列传》,第2052页。
    ①《汉书》卷22《礼乐志》,第1028页。
    ②《汉书》卷88《儒林传》,第3593页。
    ③《后汉书》卷40《班彪列传》,第1360,1362页。
    ④陈鹏《中国婚姻史稿》,中华书局,1990年,第1,3页。
    ⑤陈鹏《中国婚姻史稿》,中华书局,1990年,第9页。
    ①陈顾远《中国婚姻史》,上海书店1984年,第6页。
    ②陈顾远《中国婚姻史》,上海书店1984年,第7页。
    ③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6页。
    ④顾鉴塘、顾鸣塘《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1页。
    ①《汉书》卷77《郑崇传》,第3254页。
    ②《汉书》卷48《贾谊传》,第3244页。
    ③《后汉书》卷90《乌桓列传》,第2979页。
    ④《后汉书》卷17《贾复列传》,第665页。
    ⑤《后汉书》卷90《乌桓列传》,第2979页。
    ⑥《汉书》卷28《地理志》,第1668页。
    ①《汉书》卷28《地理志》,第1657页。
    ②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257,258页。
    ③《史记》卷86《刺客列传》,第2531页。
    ④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上册第7页,《太平御览》卷231并引,周天游据之互校增补。
    ①《史记》卷78《春申君列传》,第2396页。
    ②《汉书》卷66《杨恽传》,第2896页。
    ③《史记》卷107《魏其武安侯列传》,第2840页。
    ④《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第2414页。
    ⑤《汉书》卷45《江充传》,第2175页。
    ⑥《汉书》卷97《外戚传上》,第3951页。
    ⑦《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62页。
    ⑧《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63页。
    ①《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44页。
    ②关于汉代的婚姻形式,彭卫《汉代婚姻形态》三秦出版社,1988年,第212-213页引经据典专门陈说。
    ③《后汉书》卷10《皇后纪》,第397页。
    ④《汉书》卷40《张良传》,第2026页。
    ⑤《汉书》卷72《贡禹传》,第3070页。
    ⑥《后汉书》卷11《刘玄列传》,第470页。
    ⑦《后汉书》卷10《皇后纪》,第4455页。
    ⑧《续汉书》志28《百官志五》注引胡广语,第3627页。
    ⑨《史记》卷96《张丞相列传》,第2682页。
    ⑩《汉书》卷52《田蚡传》,第2380页。
    ①《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10页。
    ②《汉书》卷27《五行志》,第1329页。
    ③《汉书》卷72《贡禹传》,第3071,3072页。
    ④《后汉书》卷57《刘瑜列传》,第1855页。
    ①彭卫《汉代婚姻形态》,三秦出版社,1988年,第22页。
    ②《汉书》卷48《贾谊传》,第2254页。
    ③《汉书》卷97《外戚传》,第3935页。
    ④《后汉书》卷10上《皇后纪上》,第399页。
    ①《汉书》卷97《外戚传》,第4009页。
    ②《后汉书》卷10下《皇后纪下》,第455页。
    ③《后汉书》卷10上《皇后纪上》,第413页。
    ④《后汉书》卷16《邓禹列传》,第616页。
    ⑤《后汉书》卷23《窦融列传》,第813、814页。
    ⑥《汉书》卷98《元后传》,第4018页。
    ①彭卫《论汉代婚姻关系的构成》,《学术月刊》,1985年第10期。
    ②《后汉书》卷10下《皇后纪下》,第449页。
    ③《汉书》卷97上《外戚传上》,第3968页。
    ④《汉书》卷14《诸侯王表》,第406,409,418页。
    ⑤《汉书》卷15《王子侯表》,第427-435页。
    ⑥《汉书》卷18《外戚恩泽侯表》,第679-685页。
    ①《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60页。
    ②《后汉书》卷34《梁统列传》,第1185,1186,1187页。
    ③《后汉书》卷10上《皇后纪上》,第400,401页。
    ④《汉书》卷97上《外戚传上》,第3937页。
    ⑤《汉书》卷52《窦婴传》,第2376页。
    ⑥《汉书》卷52《窦婴传》,第2376页。
    ①《汉书》卷52《田蚡传》,第2380页。
    ②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劄记》卷二《武帝三大将皆由女宠》,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1页。
    ③《史记》卷49《外戚世家》,第1983页。
    ④《汉书》卷18《外戚恩泽侯表》,第678页。
    ⑤《汉书》卷97上《外戚传上》,第3950页。
    ⑥《汉书》卷68《霍光传》,第2932页。
    ⑦《汉书》卷66《田千秋传》,第2886页。
    ⑧《汉书》卷68《霍光传》,第2932页。
    ①《汉书》卷98《元后传》,第4026页。
    ②《汉书》卷98《元后传》班彪语,第4035页。
    ③《后汉书》卷10下《皇后纪下》,第449页。
    ④《后汉书》卷69《何进列传》,第2246页。
    ⑤《汉书》卷18《外戚恩泽侯表》,第696页。
    ⑥《汉书》卷18《外戚恩泽侯表》,第697页。
    ⑦《汉书》卷18《外戚恩泽侯表》,第698页。
    ⑧《汉书》卷18《外戚恩泽侯表》,第700页。
    ⑨《汉书》卷18《外戚恩泽侯表》,第710页。
    ⑩《汉书》卷82《王商传》,第3382页。
    11《后汉书》卷23《窦融列传》,第807,808,811页。
    ①《汉书》卷97下《外戚传下》,第4011页。
    ②《汉书》卷68《霍光传》,第2953页。
    ③《汉书》卷97上《外戚传上》,第3940页。
    ④《汉书》卷68《霍光传》,第2956页。
    ⑤《汉书》卷97下《外戚传下》,第4004页。
    ⑥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劄记校证》卷3《两汉外戚之祸》,中华书局,1984年,第67页。
    ⑦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3《两汉外戚之祸》,中华书局,1984年,第67页。
    ①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3《两汉外戚之祸》,中华书局,1984年,第67,68页。
    ②《后汉书》卷10上《皇后纪上》,第401页。
    ③《后汉书》卷34《梁统列传》,第1182,1185页。
    ①《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60页。
    ②《后汉书》卷33《朱浮列传》,第1143页。
    ③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3《两汉外戚之祸》,中华书局,1984年,第67,68页。
    ④《后汉书》卷10《皇后纪》,第401页。
    ⑤《后汉书》卷63《李固列传》,第2075页。
    ⑥《后汉书》卷54《杨震列传》,第1761页。
    ①彭卫《汉代婚姻形态》,三秦出版社,1988年,第28,29页。
    ②《汉书》卷97《外戚传》,第4004页
    ③《汉书》卷55《卫青传》,第2490页。
    ④《史记》卷49《外戚世家》,第1969页。
    ⑤《汉书》卷97《外戚传》,第3940页。
    ①《史记》卷96《张丞相列传》正义引桓谭《新论》,第2679页。
    ②彭卫《汉代婚姻形态》,三秦出版社,1988年,第27页。
    ③《汉书》卷97《外戚传》,第3938-3939页
    ④《汉书》卷97《外戚传》,第3940页。
    ⑤《后汉书》卷10上《皇后纪上》,第415,416页。
    ⑥《汉书》卷97《外戚传》,第3948页。
    ⑦《后汉书》卷62《钟皓列传》,第2064页。
    ⑧《汉书》卷38《高五王传》,第1990页。
    ①《汉书》卷52《田蚡传》,第2379页。
    ②《汉书》卷47《文王三传》,第3216页。
    ③《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第2421页。
    ④彭卫《汉代婚姻形态》,296-297页,注释14。
    ⑤《汉书》卷93《佞幸传》,第3738页。
    ⑥《后汉书》卷14《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561页。
    ①《三国志》卷46《吴书.孙破虏讨逆传》,第1104页。
    ②《三国志》卷8《魏书.张绣传》,第262页。
    ③《后汉书》卷70《荀彧列传》,第2281页。
    ④《三国志》卷14《魏书.刘放传》及注引《孙姿别传》,第459页。
    ⑤《后汉书》卷62《钟皓列传》,第2064页。
    ⑥《后汉书》卷10《皇后纪》,第402页。
    ⑦《后汉书》卷64《赵岐列传》,第2121页。
    ⑧《汉书》卷76《赵广汉传》,第3200页。
    ①《后汉书》卷84《列女传》,第2800页。
    ②《汉书》卷97《外戚传》,第3946页。
    ③《汉书》卷97上《外戚传》,第3948页。
    ④《汉书》卷32《张耳传》,第1829页。
    ①《汉书》卷64《朱买臣传》,第2791页。
    ②《汉书》卷81《孔光传》,第3353页。
    ①《史记》卷89《张耳陈馀列传》,第2571页。
    ②《史记》卷89《张耳陈馀列传》,第2571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928,930页。
    ①《后汉书》卷84《列女传》,第2781页。
    ②《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27页。
    ③《三国志》卷32《蜀书.先主传》注引《三辅决录注》,第886页。
    ④《后汉书》卷73《公孙瓒列传》,第2357页。
    ⑤《三国志》卷24《魏书.高柔传》注引《陈留耆旧传》,第682,683页。
    ⑥《后汉书》卷68《郭太列传》,第2230页。
    ①《汉书》卷60《杜周传》,第2668页。
    ②《汉书》卷81《匡衡传》,第3342页。
    ③《汉书》卷65《东方朔传》,第2853页。
    ④《汉书》卷65《东方朔传》,第2855页。
    ⑤《汉书》卷65《东方朔传》,第2856,2857页。
    ⑥《汉书》卷65《东方朔传》,第2856页。
    ①《汉书》卷68《霍光传》,第2934页。
    ②《汉书》卷67《胡建传》,第2911页。
    ③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4页。
    ④《汉书》卷93《佞幸列传》,第3721页。
    ⑤《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第2418页。
    ⑥《汉书》卷68《霍光传》,第2950页。
    ⑦《后汉书》卷49《仲长统列传》,第1648页。
    ⑧《汉书》卷93《佞幸传》,第3733页。
    ①《后汉书》卷26《宋弘列传》,第905页
    ②《汉书》卷57《司马相如传》,第2530页。
    ①《汉书》卷57《司马相如传》,第2531页。
    ①《汉书》卷97上《外戚传上》,第3949页。
    ②《史记》卷85《吕不韦列传》,第2508页。
    ③《汉书》卷97上《外戚传上》,第3949,3950页。
    ④《汉书》卷97上《外戚传上》,第3963,3964页。
    ⑤《汉书》卷97下《外戚传下》,第3989页。
    ①《后汉书》卷87《列女传》,第2785页。
    ②《汉书》卷97上《外戚传上》,第3966页。
    ③《汉书》卷88《酷吏传》,第3653页。
    ④《后汉书》卷46《陈宠列传》,第1558页。
    ⑤《后汉书》卷61《左雄列传》,第2021页。
    ⑥《后汉书》卷66《陈蕃列传》,第2169页。
    ⑦《后汉书》卷54《杨震列传》,第1761页。
    ⑧《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14页。
    ①《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18页。
    ②《后汉书》卷66《陈蕃列传》,第2169页。
    ③《汉书》卷65《东方朔传》,第2583页。
    ④《汉书》卷58《公孙弘卜式兒宽传赞》,第2633页。
    ①《汉书》卷62《司马迁传》,第2732-2736页。
    ②《汉书》卷41《樊哙传》,第2072,2073页。
    ③《汉书》卷49《袁盎传》,第2270页。
    ④《汉书》卷18《外戚恩泽侯表》,第683页。
    ⑤《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08页。
    ⑥《史记》卷9《吕太后本纪》,第405页。
    ⑦《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08页。
    ⑧《汉书》卷93《佞幸传》,第3726页。
    ⑨《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第1657页。
    ①《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25页。
    ②《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09。
    ③《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34页。
    ④《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35页。
    ⑤《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19页。
    ⑥《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21页。
    ⑦《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18页。
    ⑧《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19页。
    ⑨《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09,2510页。
    ①《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21,2522页。
    ②《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28,2531页。
    ①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2,13页。
    ①《汉书》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528页。
    ②《汉书》卷4《文帝纪》,第116页。
    ③《汉书》卷6《武帝纪》,第197页。
    ④《汉书》卷76《赵广汉传》,第3199页。
    ⑤《汉书》卷78《萧望之传》,第3291页。
    ⑥《汉书》卷6《武帝纪》,第160页。
    ①严耕望《秦汉郎吏制度考》,《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②《汉书》卷51《枚乘传》,第2365页。
    ③《后汉书》卷53《徐稺传》,第1764,1765,1766页。
    ①《汉书》卷58《公孙弘卜式兒宽传赞》,第2633页。
    ①《汉书》卷75《李寻传》,第3190页。
    ②《汉书》卷11《哀帝纪》注引应劭《汉仪注》,第337页。
    ③《汉书》卷12《平帝纪》,第349页。
    ④《汉书》卷76《尹翁归传》,第3208页。
    ⑤《汉书》卷76《张敞传》,第3221页。
    ⑥《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32页。
    ①《后汉书》卷61《左雄列传》,第2017页。
    ②《后汉书》卷60《蔡邕列传》,第1990,1991页。
    ①《汉书》卷72《贡禹传》,第3077页。
    ②《汉书》卷11《哀帝纪》,第336页。
    ③《后汉书》卷7《桓帝纪》,第288页。
    ④《汉书》卷30《艺文志》,第1720,1721页。
    ⑤《汉书》卷6《武帝纪》,第196页。
    ⑥《汉书》卷6《武帝纪》,第199页。
    ⑦《汉书》卷83《薛宣传》,第3391页。
    ⑧《汉书》卷8《宣帝纪》,第253页。
    ⑨《汉书》卷48《贾谊传》,第2221页。
    ⑩《汉书》卷66《郑弘传》,第2902,2903页。
    11《汉书》卷58《兒宽传》,第2630页。
    ①《汉书》卷76《王尊传》,第3238页。
    ②《汉书》卷85《谷永传》,第3465页。
    ③《汉书》卷71《彭宣传》,第3052页。
    ④《汉书》卷76《尹翁归传》,第3207页。
    ⑤《汉书》卷71《疏广传》,第3039页。
    ⑥《汉书》卷83《朱博传》,第3405页。
    ⑦《汉书》卷90《酷吏列传》,第3663页。
    ①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8-68页。
    ②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下),齐鲁书社,1984年,第304-352页。
    ③(日)纸屋正和《前汉时期县长吏任用形态的变迁》,东晋次《后汉的选举和地方社会》,《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05-535,572-601页。
    ④《汉书》卷88《儒林传》,第3592页。
    ⑤《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20页。
    ⑥《汉书》卷81《匡张孔马传赞》,第3366页。
    ①《汉书》卷88《儒林传》,第3597页。
    ②《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04页。
    ③《汉书》卷84《翟方进传》,第3441页。
    ④《汉书》卷74《丙吉传》,第3145页。
    ⑤《汉书》卷75《夏侯胜传》,第3159页。
    ⑥李泉《试论西汉中高级官吏籍贯分布》,《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
    ⑦《后汉书》卷54《杨震列传》,第1790页。
    ⑧《后汉书》卷37《桓荣列传》,第1261页。
    ⑨《史记》卷68《商君列传》,第2230页。
    ⑩《汉书》卷41《郦商传》,第2074页。
    ①《汉书》卷42《周昌传》,第2094页。
    ②《史记》卷96《张丞相列传》,第2681页。
    ③《汉书》卷88《儒林传》,第3592页。
    ④《汉书》卷23《刑法志》,第1097页。
    ⑤《汉书》卷88《儒林传》,第3596页。
    ⑥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1502刘攽《送焦千之序》,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
    69册第162页。
    ⑦《汉书》卷46《石奋传》,第2193页。
    ⑧《汉书》卷46《周仁传》,第2203页。
    ⑨《汉书》卷74《丙吉传》,第3142页。
    ⑩邹水杰、岳庆平《西汉县令长初探》,《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1李解民《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研究》,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54页。
    ①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00页。
    ②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157页。
    ③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286页。
    ④《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53页。
    ⑤《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324页。
    ⑥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111页。
    ⑦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573页。
    ⑧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559页。《中国简牍集成》第八册第37页注释:全名为自占署功劳墨将名籍,自报功劳的文书。
    ⑨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257页。
    ⑩《汉书》卷1《高祖本纪》,第39页。
    11《汉书》卷43《陆贾传》,第2112页。
    12《汉书》卷45《江充传》,第2177。
    ①《汉书》卷70《常惠传》,第3003页。
    ②《汉书》卷61《张骞传》,第2689页。
    ③《汉书》卷70《傅介子传》,第3001页。
    ④《汉书》卷78《萧望之传》,第3291页。
    ⑤《汉书》卷50《汲黯传》,第2316页。
    ⑥《汉书》卷71《平当传》,第3050页。
    ⑦《汉书》83《朱博传》,第3399,3403,3404,3405页。
    ⑧《汉书》卷90《酷吏传》,第3651页。
    ⑨《汉书》83《朱博传》,第3406页。
    ⑩《汉书》卷75《京房传》,第3161页。
    ①《汉书》卷48《贾谊传》,第2221页。
    ②《汉书》卷58《卜式传》,第2626页。
    ③《汉书》卷60《杜周传》,第2666页。
    ④《汉书》卷74《魏相传》,第3133页。
    ⑤《汉书》卷76《赵广汉传》第3199页。
    ⑥《汉书》卷66《郑弘传》,第2903页。
    ⑦《汉书》卷89《循吏传》,第3642页。
    ⑧《汉书》卷66《杨敞传》,第2890页。
    ⑨《汉书》卷43《叔孙通传》,第2128页。
    ⑩《汉书》卷59《张汤传》,第2647页。
    ①《汉书》卷66《田千秋传》,第2884页。
    ②《汉书》卷66《田千秋传》,第2884页。
    ③《后汉书》卷77《酷吏列传》,第2491页。
    ④《后汉书》卷37《桓荣列传》,第1250页。
    ⑤《汉书》卷93《佞幸传》,第3730页。
    ⑥《汉书》卷18《外戚恩泽侯表》,第690页。
    ⑦《汉书》卷50《郑当时传》,第2324页。
    ⑧《汉书》卷68《金日磾传》,第2963页。
    ①《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12页。
    ②《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13页。
    ③《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第2519页。
    ④《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下》,第2582页。
    ⑤《后汉书》卷80上《文苑列传上》,第2595页。
    ⑥《后汉书》卷82下《方术列传下》,第2739页。
    ⑦《汉书》卷46《石奋传》,第2197页。
    ⑧《汉书》卷83《朱博传》,第3407页。
    ⑨《汉书》卷66《陈万年传》,第2901页。
    ⑩《汉书》卷50《张冯汲郑传赞》,第2326页。
    11《汉书》卷78《萧望之传》,第3303页。
    12《后汉书》卷79《儒林列传》,第2579页。
    13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575页。
    14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586页。
    ①李解民《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研究》,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54页。
    ②《汉书》卷34《韩信传》,第1862页。
    ③《汉书》卷68《金日磾传》,第2960页。
    ④《后汉书》卷47《班梁列传》,第1593页。
    ⑤《汉书》卷45《江充传》,第2176页。
    ⑥《汉书》卷45《江充传》,第2178页。
    ⑦《汉书》卷82《王商传》,第3370,3371页。
    ⑧《后汉书》卷17《贾复列传》,第664页。
    ⑨《后汉书》卷35《郑玄列传》,第1211页。
    ⑩《后汉书》卷44《徐防列传》,第1500页。
    ①《汉书》卷54《李广传》,第2446页。
    ②《汉书》卷84《翟方进传》,第3411页。
    ③《汉书》卷34《英布传》,第1881页。
    ④《后汉书》卷47《班超列传》,第1571页。
    ⑤《汉书》卷41《樊郦滕灌傅靳传赞》,第2089页。
    ⑥《汉书》卷43《郦陆朱刘叔孙传赞》,第2131页。
    ⑦《汉书》卷49《爰盎传》,第2303页。
    ⑧《汉书》卷54《李广传》,第2439页。
    ①《汉书》卷58《公孙弘卜式兒宽传赞》,第2633页。
    ②《汉书》卷88《循吏传》,第3636页。
    ③《后汉书》卷22《马武列传》,第785页。
    ④《汉书》卷68《霍光传》,第2933,2934页。
    ⑤张晋藩、王超《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11页。
    ①《汉书》卷59《张汤传》,第2654页。
    ②《汉书》卷59《张汤传》,第2657页。
    ③《后汉书》卷15《李通列传》,第576页。
    ④《汉书》卷55《卫青传》,第2490页。
    ⑤《汉书》卷97《外戚传》,第3948页。
    ⑥《后汉书》卷10上《皇后纪上》,第403页。
    ⑦《后汉书》卷34《梁统列传》,第1170页。
    ⑧《后汉书》卷16《邓寇列传》,第619页
    ①《后汉书》卷15《来歙列传》,第585页。
    ②《后汉书》卷15《来歙列传》,第590,593页。
    ③《汉书》卷25《郊祀志》,第1224页。
    ④《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25页。
    ⑤《汉书》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562页。
    ⑥《后汉书》卷47《班超列传》,第1586页。
    ⑦《汉书》卷60《杜周传》,第2683页。
    ①《后汉书》卷81《独行列传》,第2676页。
    ②《后汉书》卷38《杨琁列传》,第1287页。
    ③《汉书》卷72《王吉传》,第3064页。
    ④《后汉书》卷62《荀淑列传》,第2053页。
    ⑤《汉书》卷77《盖宽饶传》,第3243页。
    ⑥《汉书》卷86《何武传》,第3484页。
    ⑦《汉书》卷89《循吏传》,第3631页。
    ①《汉书》卷69《辛庆忌传》,第2996页。
    ②《汉书》卷78《萧望之传》,第3273页。
    ③《汉书》卷69《辛庆忌传》,第2996页。
    ④《汉书》卷83《朱博传》,第3403页。
    ⑤《汉书》卷90《酷吏传》,第3665页。
    ⑥《汉书》卷5《景帝纪》,第140页。
    ⑦《汉书》卷49《晁错传》,第2273页。
    ⑧《汉书》卷57《司马相如传》,第2589页。
    ⑨《汉书》卷76《王尊传》,第3233,3234,3236页。
    ⑩《汉书》卷77《孙宝传》,第3258页。
    11《汉书》卷17《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661页。
    12《汉书》卷76《赵广汉传》,第3205页。
    13《汉书》卷77《孙宝传》,第3258-3259页。
    ①蒋云飞:《〈二年律令〉与汉初官吏控制法》,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59页。
    ②《汉书》卷76《王尊传》,第3238页。
    ③《汉书》卷17《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655页。
    ④《汉书》卷17《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645页。
    ⑤《汉书》卷17《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646页。
    ⑥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⑦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41页。
    ①《汉书》卷90《酷吏传》,第3675页。
    ②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376页。
    ③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479页。
    ④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514页。
    ⑤《居延新简》,第130页。
    ⑥《居延新简》,第456页。《中国简牍集成》第十二册第5页注释:软弱不任吏职,或软弱不任职,官吏考核语。软弱指无为官的能力和条件,包括身体健康状况。
    ⑦《汉书》卷49《袁盎传》,第2271页。
    ⑧《汉书》卷50《汲黯传》,第2316页。
    ⑨《汉书》卷58《卜式传》,第2628页。
    ⑩《汉书》卷50《郑当时传》,第2324。
    ①《汉书》卷77《盖宽饶传》,第3243页。
    ②《后汉书》卷27《承宫列传》,第945页。
    ③《汉书》卷88《循吏传》,第3639页。
    ④《后汉书》卷41《第五伦列传》,第1402页。
    ⑤《后汉书》卷79《儒林列传》,第2579页。
    ⑥《后汉书》卷70《孔融列传》,第2264页。
    ①《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525页。
    ②《汉书》卷73《韦贤传》,第3107页。
    ③《汉书》卷71《疏广传》,第3039,3040页。
    ④《汉书》卷71《薛广德传》,第3048页。
    ⑤《汉书》卷12《平帝纪》,第349页。
    ⑥《汉书》卷71《薛广德传》,第3048页。
    ⑦《汉书》卷2《惠帝纪》,第85,86页。
    ⑧《汉书》卷90《酷吏传》,第3653页。
    ⑨《汉书》卷90《酷吏传》,第3650页。
    ①《汉书》卷90《酷吏传》,第3653页。
    ②《三国志》卷52《吴书.步骘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1236页。
    ③《汉书》卷46《石奋》,第2196页。
    ④《汉书》卷31《项籍传》,第1799页。
    ⑤《汉书》卷31《项籍传》,第1824页。
    ⑥《汉书》卷31《项籍传》,第1825页。
    ①《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30页。
    ②《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32页。
    ③《汉书》卷36《楚元王传》,第1948页。
    ①《后汉书》卷56《陈球列传》,第1834页。
    ②《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525页。
    ③《汉书》卷88《儒林传》,第3608页。
    ④《后汉书》卷60《马融传》,第1972页。
    ①《汉书》卷87《扬雄传》,第3585页。
    ②《汉书》卷81《孔光传》,第3353页。
    ③《汉书》卷67《朱云传》,第2916页。
    ④《后汉书》卷29《郅恽列传》,第1032页。
    ⑤《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上》,第2552页。
    ⑥《后汉书》卷26《韦彪列传》,第917页。
    ⑦《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第2191页。
    ⑧《后汉书》卷64《吴祐列传》,第2102页。
    ⑨《后汉书》卷64《延笃列传》,第2104页。
    ⑩《汉书》卷66《杨敞传》,第2895,2896页。
    11《汉书》卷76《王章传》,第3139页。
    ①《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58页。
    ②《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78,3279页。
    ③《汉书》卷24《食货志》,第1132页。
    ④《汉书》卷91《货殖传》,第3690页。
    ①《汉书》卷91《货殖传》,第3694页。
    ②《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第2420页。
    ③《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29页。
    ④《汉书》卷86《何武传》,第3482页。
    ⑤《汉书》卷24《食货志》,第1183页。
    ⑥《汉书》卷91《货殖传》,第3692页。
    ⑦《汉书》卷24《食货志》,第1183页。
    ⑧《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第2页。
    ⑨《后汉书》卷32《樊宏列传》,第1119页。
    ⑩《后汉书》卷15《李通列传》,第573页。
    11《后汉书》卷18《吴汉列传》,第675页。
    ①《汉书》卷52《灌夫传》,第2384页。
    ②《汉书》卷86《何武传》,第3481,3482页。
    ③《汉书》卷83《薛宣传》,第3394页。
    ④《汉书》卷83《薛宣传》,第3397页。
    ⑤《汉书》卷59《张汤传》,第2647,2648,2657页。
    ⑥《后汉书》卷54《杨震列传》,第1790页。
    ①《后汉书》卷48《翟酺列传》,第1602页。
    ②《后汉书》卷10下《皇后纪下》,第446页。
    ③《后汉书》卷10下《皇后纪下》,第437页。
    ④《后汉书》卷32《樊宏列传》,第1121页。
    ⑤《后汉书》卷32《阴识列传》,第1131页。
    ①王子今《秦汉时期的人口流动与文化交融》,《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3期。
    ②《汉书》卷61《张骞传》,第2689,2693,2695页。
    ①《后汉书》卷46《班超列传》),第1571页。
    ②《汉书》卷81《孔光传》,第3364页。
    ③《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下》,第2577页。
    ④《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上》,第2556页。
    ⑤《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上》,第2557页。
    ⑥《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上》,第2560页。
    ①[晋]袁宏撰,周天游校注《后汉纪校注》卷6《光武帝纪》,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46页。
    ②《后汉纪校注》卷6《光武帝纪》,第147页。
    ③《后汉书》卷31《郭伋传》,第1092页。
    ④《后汉书》卷19《耿弇列传》,第724页。
    ⑤侯二朋:《东汉人物地域分布研究》,兰州大学,2007硕士论文。
    ①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0页。
    ①王学典《在创造历史中研究历史》,《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2](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3](汉)荀悦、(东晋)袁宏著,张烈点校:《两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
    [4](南朝)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5](梁)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6](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
    [7](晋)袁宏撰,周天游校注:《后汉纪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8](唐)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
    [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10](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
    [11](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
    [12](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
    [13]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14](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劄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
    [15](清)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册),岳麓书社,1988年。
    [16]曾枣庄,刘琳:《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1]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2]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3]葛剑雄等:《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4]陆德阳:《流民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5]曹文柱:《中国流民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6]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7]池子华:《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8]毛礼锐等:《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
    [9]张惠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俞启定,施克灿:《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11]陈顾远:《中国婚姻史》,上海书店,1984年。
    [12]史凤仪:《中国古代婚姻与家庭》,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13]彭卫:《汉代婚姻形态》,三秦出版社,1988年,
    [14]陈鹏:《中国婚姻史稿》,中华书局,1990年。
    [15]顾鉴塘,顾鸣塘:《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16]董家遵:《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17]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8]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
    [19]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20]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齐鲁书社,1984年。
    [21]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
    [2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3]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24]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25]刘泽华:《士人与社会》(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26]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三联书店,1996年。
    [27]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8]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解释》,三联书店,1998年。
    [29]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0]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31]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32]扬子慧,张庆五:《中国历代的人口与户籍》,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
    [33]宋昌斌:《中国户籍制度史稿》,三秦出版社,1991年。
    [34]宋昌斌:《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史稿》,三秦出版社,1991年。
    [35]邢铁:《户等制度史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36]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
    [37]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
    [38]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1983年。
    [39]刘志远等:《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年。
    [40]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
    [41]林剑鸣等:《秦汉社会文明》,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
    [42]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43]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44]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
    [45]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
    [46]张晋藩、王超:《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
    [47]黄今言:《秦汉赋役制度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
    [48]刘泽华等:《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49]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50]葛承雍:《中国古代等级社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51]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年。
    [52]冯尔康:《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53]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
    [54]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55]龚书铎主编:《中国社会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56]葛志毅,张惟明:《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57]熊铁基:《秦汉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58]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59]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
    [60]于振波:《秦汉法律与社会》,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61]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
    [62]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63]杨师群:《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64]张弘:《战国秦汉时期商人和商业资本研究》,齐鲁书社,2003年。
    [65]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66]瞿同祖著,邱立波译《汉代社会结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67]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68]宋燕鹏《籍贯与流动:北朝文士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
    [6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
    [70]格尔哈斯·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71](法)克洛德.泰洛特《父贵子荣---社会地位和家庭出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72]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
    [73]陈婴婴:《职业结构与流动》,东方出版社,1994年。
    [74](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75]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76](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精英的兴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77]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78]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
    [2]高敏:《云梦秦简初探》(增订本),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3]《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
    [4]林剑鸣:《简牍概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5](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5年。
    [6]谢桂华等:《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7]李均明、何双全编:《散见简牍合辑》,文物出版社,1990年。
    [8]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室,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
    [9]孙家洲主编:《额济纳汉简释文校本》,文物出版社,2007年。
    [10]《中国简牍集成》(二十册),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
    [11]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2]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吴景超:《西汉的阶级制度》,《清华大学学报》,1935年第3期。
    [2]潘光旦,费孝通:《科举与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清华大学)第4卷第1期,1947年。
    [3]方湖生:《我国历史上气候环境变迁与人口流动》,《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92年第4期。
    [4]王跃生:《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职业与人口流动的影响》,《中州学刊》,1992年第2期。
    [5]王家范:《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探索与争鸣》,1994年第5期。
    [6]赖华明:《论秦汉移民及其特点》,《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7]王子今:《秦汉时期的人口流动与文化交融》,《重庆师院学报》,1999年第3期。
    [8]王德忠:《金朝社会人口流动及其评价》,《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
    [9]庞慧:《论秦汉移民政策》,《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0]张占先:《中国古代人口流动原因探析》,《宿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11]李汉龙:《春秋时期人口流动迁徙问题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2]齐秀生:《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述略》,《齐鲁学刊》,2006年第2期。
    [13]米迎梅:《试论战国时代的人口流动》,《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4]陈红:《试论清朝前期东北地区人口流动及其影响》,《科教文汇》,2008年第1期。
    [15]赵常兴,安鲁:《秦汉时期北人南迁及其经济效应分析》,《北方论丛》,2008年第3期。
    [16]王江:《不同历史条件下中美两国农村人口流动之比较》,《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7]董春林,赵双叶:《从明代人口流动看城池修筑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武汉科技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8]池子华:《中国古代流民综观》,《历史教学》,1999年第2期。
    [19]钟水映:《中国历史上的流民与今日流动人口的比较分析》,《经济评论》,2000年第1期。
    [20]张鹤泉:《东汉时代的私学》,《史学集刊》,1993年第1期。
    [21]张涛:《经学与汉代教育》,《历史教学》,1997年第2期。
    [22]张荣芳:《论汉代太学的学风》,《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23]刘太祥:《汉代游学之风》,《中国史研究》,1998年4期。
    [24]孙峰,肖世民:《汉代私学考》,《西安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25]李辉:《试论汉代私学教育的作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26]肖世民:《论汉代学校教育》,《唐都学刊》,2002年第2期。
    [27]周慧:《明代的科举与社会流动——以苏州地区为核心的一个地域考察》,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28]郝建平:《论教育与两汉社会的整合》,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29]董文军:《古代汉中教育史论略》,《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0]刘长江:《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管理体制运作述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7期。
    [31]高慧斌:《汉代太学管理体制管窥》,《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32]刘变丽:《两汉的私学教育及影响》,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33]左春波:《汉代私学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4]鲁伟:《汉代太学生探讨》,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5]彭卫:《论汉代婚姻关系的构成》,《学术月刊》,1985年第10期。
    [36]彭卫:《汉代婚姻关系中妇女地位考察》,《求索》,1988年第3期。
    [37]赵喜顺:《试论婚姻的社会流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6期。
    [38]方诗铭:《战国秦汉时期“赵女”与“邯郸倡”及其在政治上的表现》,《史林》,1995年第1期。
    [39]王子今,孙中家:《战国秦汉时期的女军》,《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6期。
    [40]李贞德:《汉唐之间的女性医疗照顾者》,《台大历史学报》,1999第23期。
    [41]崔锐:《从经济活动看秦汉女性的经济地位》,《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42]李天石:《从张家山汉简与唐律的比较看汉唐奴婢的异同》,《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2期。
    [43]邢义田:《汉代画像中的“射爵射侯图”》,载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所集刊》,第71本第1份,又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5期。
    [44]徐海晶:《从汉代画像石(砖)看汉代女子的经济活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45]李杰:《从汉代女性社会地位看刘兰芝的悲剧命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年第2期。
    [46]岳岭:《汉代妇女政策研究》,《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6期。
    [47]高一萍,方原:《秦汉时期公主婚姻初探》,《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48]彭卫:《汉代女性的工作》,《史学月刊》,2009年第7期。
    [49]李彤:《礼教形成中的汉代妇女生活》,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50]顾丽华:《两汉妇女生活情态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51]朱文镇,黄平芳:《东晋南朝隐士隐居地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影响》,《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52]李晓茜,徐永昕:《典故中的中国古代隐士文化》,《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年第11期。
    [53]霍建波:《古代统治者对待隐士的双重标准》,《河北学刊》,2007年第4期。
    [54]李大龙:《西汉派往西域的使者述论》,《民族研究》,1990年第6期。
    [55]张士尊:《西汉时期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变迁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问题探讨之二》,《鞍山师专学报》,1987年第2期。
    [56]李泉:《试论西汉中高级官吏籍贯分布》,《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
    [57]马亮宽:《汉代士人与社会结构》,《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58]张兆凯:《任子制新探》,《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59]沈友:《略论汉代任官交流制度》,《学术交流》,1998年第6期。
    [60]李解民:《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研究》,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
    [61]邹水杰,岳庆平:《西汉县令长初探》,《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62]吴娜:《汉代的地方吏治略论》,《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63]陈玉霞:《两汉时期冀州的官吏研究》,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64]冯乐辉:《两汉徐州地方官吏统计与考察》,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65]闫秀霞:《两汉蜀郡太守考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66]潘保宇:《两汉颍川太守考》,《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67]蒋云飞:《〈二年律令〉与汉初官吏控制法》,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68]邹锦良,李坚:《跨越“鸿沟”:西汉官员迁转途径探论》,《北方论丛》,2008年第3期。
    [69]邹锦良,戴春芳:《西汉官员迁转条件探论》,《求索》,2008年第4期。
    [70]贾雪枫:《汉使身份考》,《文史杂志》,2002年第6期。
    [71]黎虎:《汉代外交使节的选拔》,《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72]崔丽芳:《西汉使匈奴、西域使者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152
    [73]唐赞功:《汉初“布衣将相”浅论》,《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1期。
    [74]吉书时:《西汉功臣贵族的兴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75]唐赞功:《一代功臣侯的荣辱兴衰——对“高祖功臣侯者”的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76]曹家齐:《刘邦布衣集团与西汉政权的建立》,《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1996年第1期。
    [77]夏增民:《刘邦及其功臣集团关系论析》,《南都学坛》1998年第1期。
    [78]刘绪贻《西汉早期中国社会的重新分层》,《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79]江立华:《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及其特点》,《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80]欧阳凤莲:《<商君书>户籍管理思想与秦国户籍管理制度》,《古代文明》,2009年第2期。
    [81]侯二朋:《东汉人物地域分布研究》,兰州大学,2007硕士论文。
    [82]禹平:《汉代儒生的社会活动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83]郭建静:《秦汉时期士与游侠的演变及关系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84]李洪波:《西汉社会垂直流动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85]李建勇《社会流动的实证研究》,《社会学探索》,1988年第5期。
    [86]刘祖云:《论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及其社会意义》,《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第2期。
    [87]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从理论到现实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88]陈恢忠:《论社会分层的功能及社会冲突》,《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89]周作宇:《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90]李强:《社会分层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1期。
    [91]顾欣炜,于专宗:《教育与中国社会的阶层流动》,《兰州学刊》,2004年第5期。
    [92]王学典:《在创造历史中研究历史》,《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93]孙铁刚:《秦汉时代士和侠的式微》,《台大历史学报》,1975第2期。
    [94]韩复智:《东汉的选举》,《台大历史学报》,1977年第4期。
    [95](日)增渊龙夫:《汉代民间秩序的构成和任侠习俗》,《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第三卷上古秦汉卷,中华书局,1993年。
    [96](日)纸屋正和:《前汉时期县长吏任用形态的变迁》,《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97](日)东晋茨:《后汉的选举与地方社会》,同上。
    [98](日)永田英正:《居延汉简所见候官试论》,《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上古秦汉卷,中华书局,199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