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辽塔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所关注的对象是辽代佛塔(以砖石结构塔为主体)。辽代佛教建筑遗存在中国宗教美术古迹中数量相对多,进行研究的大多为建筑史学者,但美术史领域内对展开的讨论较少。笔者通过对内蒙古、辽宁、河北等地部分辽代砖塔遗迹的实地考察,以及文献材料和研究成果的梳理,试图从整体上对中国境内的辽代砖塔的佛塔塑像、瘗埋制度、信仰等问题展开讨论。
     论文分为四章,导论是对辽塔的现状和研究史进行概述和梳理,并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第一章涉及问题较多。第一方面,辽塔的大量出现是在辽圣宗即位之后,并且在兴宗、道宗时期,塔型趋于定式,这可以被看做是辽塔典型样式的繁荣时期。第二方面,从辽代佛事的推进找到辽代政治与佛事建筑营造的关系,从而提出有别于建筑史、更为贴近美术史研究的问题线索。第三方面,讨论辽塔塔型和图像、信仰之间的关系。第四方面,辽代通过对中原政权的军事行动,完成了领地扩张、人口扩充、技术学习等汉文化的快速学习和积累。第五方面,辽人对大量前代的佛教建筑、遗迹进行了修缮,接续了前代的佛教建筑、塑像传统。在此选重要几例进行分析。第二章专题讨论辽代的过去七佛信仰。从过去七佛在辽代的几种表现形式入手,找到过去七佛所依据的译经文本,找出七佛和陀罗尼经咒的密切关系,以及在具体的佛事活动中体现出来“护国”、“护法”的思想。第三章分三大部分,第一节讨论辽塔外部图像所涉及的信仰问题。第二节讨论辽塔的瘗埋制度,包括《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无垢净光陀罗尼经咒》对安葬舍利的影响。塔和墓葬有着诸多密切的联系。第四章,讨论辽塔“影”与“镇”两个功能。论文的结语部分,对全文所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pagodas of the Liao dynasty (Pagodas built with bricks and stones). The Liao Dynasty's Buddhist architectural remains relatively more in the Chinese religion art sites, while, mostly architectural scholars study them. I found there are fewer discussions in the research of art history. I've observed pagodas in the Inner Mongolia, Liaoning, Hebei or other provinces of the Liao dynasty. Combing the documents and researches, I try to discuss issues on the pagoda statues, burial system, religion and other related problems on the pagodas of the Liao Dynasty.
     My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summari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search history of the Liao pagodas, and put forward my problems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The first chapter which involves many problems. First on the one hand, a great number of Liao pagodas appeared after emperor Sanzong of Liao acceded to the throne. During the emperor Xingzong and Taozong's period, the Liao pagoda type turned into a mature pattern. It can be look on as the Liao pagodas'typical style of the boom. Second, from the Liao Dynasty's Buddhist ceremony advance, we can bui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and Buddhist architectures of the Liao Dynast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This perspective is closer to the art history research. The third aspect, discuss the Liao pagoda type and im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ith. The fourth aspect, the Liao dynasty regime completed the territory expansion, population expansion, technological and Chinese culture learning and accumulation quite fast because of their military actions. Fifth, people of the Liao Dynasty repaired many remains of Buddhist architecture of former dynasties, which involves sculptures and architectures. I selected several important cases for analysis. Chapter3and4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Chapter2topics the seven ancient Buddha belief. According to the patterns of seven ancient Buddha and the translation of the Buddhist sutras during the Liao dynasty, we figure out that the seven ancient Buddha seven Buddha and the Dharani have close relations, and the thought of "blessing the nation" represented in specific Buddhist activities. The third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the the images of Liao pagodas outside, involved in belief problems. Secondly, The Liao pagodas'burial system is to be discussed, in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Usbisa Vijaya Dharani and the Rasmi Vimala Visuddha Prabha Dharani on the Sarira burying. There are lots of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agodas and tombs. The forth section, to discuss the Liao pagodas'"cover" and "to suppress the evil" two functions. My thesis'last chapter, conclusion, is to summarize all discussed problems.
引文
1《中国宗教美术史》,金维诺、罗世平著,江曲美术出版社,1995年
    2《辽墓壁画研究——以庆东陵、库伦辽墓和宣化辽墓壁画为中心》,张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博士论文,2004年。
    3《宣化辽墓——墓葬艺术与辽代社会》,李清泉着,文物出版社,2008年3月。此书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改动出版,为2003年中山大学博十学位论文。
    4《辽代墓葬艺术中的捺钵文化研究》,乌吉,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博上论文,2006年。
    5本文对于日本学者及20世纪学者研究的慨述,参考(辽塔的调查及相关研究概述),陈术石、佟强,《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年第二期,总第26期。
    6《满蒙古迹考·第三十章·辽代之塔与其信仰》,鸟居龙藏着,陈念本译,商务印书馆,1933年。
    7《东蒙古现存的金刚界曼荼罗砖塔》,发表于《中央美术》,昭和八年(1935),同载于《辽文化探源》,昭和十二年(1937)
    8《川国建筑史>,伊东忠太原着,陈清泉译补,1925年,上海书店。
    9《契丹佛教文化史考》,神尾弌春,日本,(满洲文化协会,1937年)。
    10《支那的佛塔》,村田治郎,日本,东京富山房,昭和十五年(1940)。
    11《满洲的佛塔》,村田治郎,日本.《满洲建筑办会杂志)11-10,昭和六年(1931)
    12《辽代佛塔概说》,村田治郎,日本,《建筑学会论文集》25号,昭和十三年(1942)
    13《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14梁思成《蓟县观音寺白塔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3卷2期,1932年。
    15《梁思成全集·第一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16《梁思成全集·第十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17《梁思成全集·第八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18《刘敦桢文集·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
    19《应县木塔》,陈明达,文物出版社,1965年。
    20项春松,《辽代历史与考古》,内蒙古出版社,1996年。
    21张驭寰着,《中国塔》,2000年12月,山西人民出版社。
    22张驭寰着,《中国佛塔史》,2006年9月,科学出版社。
    3《文物春秋》,2003年第六期。
    24《古建筑传统技术),2000年第三期。
    25张晓东《辽代砖塔建筑型制初步研究》,吉林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11年12月完成,导师冯恩学教授。
    26罗哲文,《中国名塔大观》,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27王光,《锦西古塔寻踪》,学苑出版社,2006年。
    28郭黛姮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29《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三辑》,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
    30《考古》,1980年第二期。
    31《古建园林技术》,1985年第二期。
    32《考古学报》,1989年第一期。
    33《内蒙古巴林右旗庆州白塔发现辽代佛教文物》,德新、张汉君、韩仁信,《文物》,1994年第12期。
    34《文物》,2006年第四期,总第599期。
    35《法音》,2008年第三期,总第283期。
    36《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一期。
    37《中国古代建筑·蓟县独乐寺》,文物出版社,杨新编着,2007年10月。
    38《朝阳北塔:考古发掘与维修工程报告》,文物出版社,作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北塔博物馆,2007年8月。
    39《河北辽塔设计艺术研究》,苏州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硕十学位论文。作者杨瑞,设计艺术史及理论研究方向.导师张朋…教授,完成日期2007年3月。
    40《辽塔浮雕装饰艺术研究》,苏州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论文。作者刘蕴忠,设计艺术史及理论研究方向,导师张明川教授,完成日期2008年3月。
    41《契丹艺术史》,李晓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
    42《礼仪中的美术(上下)》,巫鸿,三联出版社,2005年。
    43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44王略,《通向佛国之路——论辽塔身纹饰的标准式样》,北京大学硕十论文,2009年11月完成,导师李松教授。
    45金允美Kim.Youn-mi),其博十论文以Eternal ritual in an innnite cosmos:The ChaoyangNorth Pagoda (1043--1044)(在无限字宙中的内部仪式:朝阳北塔<1043-1044>》)为题,以个案的形式研究了朝阳北塔内部空间的构成程序。该论文2010年完成,由于授权问题,改论文仅得到提要部分。
    40《辽史·本纪第十·圣宗》,第107页,元脱脱等着,中华书局,1974年。
    47《辽史·本纪第五·世宗》,第63页,元脱脱等着,中华书局.1974年
    48《辽史简编》,杨树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
    49见附表:辽世系表。取自《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傅海波、崔瑞德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
    50今内蒙古巴林生旗南的波岁城。
    51《辽史·地理志》,第438页。元脱脱等着,中华书局,1974年
    52《辽史·地理志》,第456页。元脱脱等着,中华书局,1974年。
    53《辽史·地理志》,第457页。元脱脱等着,中华书局,1974年。
    54《辽史·地理志》,第457页。元脱脱等着,中华书局,1974年。
    55《辽史·地理志》,第457页。元脱脱等着,中华书局,1974年。
    56《辽史·地理志》,第457页。元脱脱等着,中华书局,1974年。
    57粱思成《中国建筑史》,第322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
    58张晓东,《辽代砖塔建筑型制初步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12月完成.导师冯恩学教授。
    59该新闻见于“中国考古网”,2012年11月29日,作者:董新林、陈永志、汪盈、肖淮雁、岳够明、马东旗、http://www.kgzg.cn/thread-91568-1-1.html。
    60《佛说造塔功德经》,(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词罗唐言日照译,《大正修大藏经》第十六册。
    51见《契丹国志·卷一》,叶隆礼,《文津阁四库全书》,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62《辽史·本纪第三·太宗上》,中华书局,1974年。
    63《辽史·地埋志·四十》,中华书局,1974年。
    64耶律阿保机916年宣布建国.国号为契丹,耶律德光于947年,改为“大辽”:983年改为“契丹”,1066年改回“大辽”但实际上辽政权的年号问题相当复杂,对宋和对本国的称呼不同,此问题有学者专论,与本文关系不大,在此不予以赘述。
    65《辽史·本纪第四·太宗下》,中华书局,1974年。
    66《佛说造塔功德经》,(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唐言日照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六册。
    67《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唐)罽宾国三藏沙门般若奉诏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九册。
    68《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唐)天竺三藏弥陀山奉诏康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九册。
    69《摩诃僧祇律·卷第三十三》.(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岁共法显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二册。
    70《佛说无量寿经·卷下》,(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详.(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二册。
    71《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七册。
    72《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阙译人名附东晋录,《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六册。
    73《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奉制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六册,
    74《撰集百缘经·卷第一》(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册,
    75粱思成《蓟县观音寺白塔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3卷2期,1932年。
    76拆塔工程中的考古工作由原天津市文物管理处考古队负贵.参加人员韩嘉谷、纪烈敏、张俊生等。张一玲、邸明等负责摄影。拆塔工作历经月余,从3月16日开始至4月25日结束,
    77《佛说八大灵塔名号经》,(宋)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三十二册。
    78梁思成《蓟县观音寺白塔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3卷2期,1932年。
    79《榆林窟回鹘画像及之回鹘萧氏对辽朝佛教艺术的影响》,葛雾莲 [美]着,杨富学译,<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1期。
    1《金史·韩企先传》,中华书局,1975年。
    81《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第三章·回鹘文化对契丹的影响》,杨富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
    82《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唐)慧立,彦惊着,孙毓堂,谢方点校,中华书局,2000年。
    83梁思成《蓟县观音寺白塔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3卷2期,1932年。
    84梁思成,《蓟县观音寺白塔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3卷2期,1932年。
    85《朝阳北塔:考古发掘与维修工程报告》.文物出版社.作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北塔博物馆,2007年8月。
    86《耶律洪基在锦州肇建大广济寺塔考略》,李树基,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87该文收入《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
    88《中国地方志集成·乾隆大同府志》,凤凰出版社,2005年。
    89《武经总要前集·卷一六下·蕃界有名山川》条记:“平地松林,东至幽州四十里,西南至幽州千七百里”,<中国古代版画丛刊》(一),郑振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90此碑现存下华严寺薄伽教藏内。
    91此碑现存善化寺三门内。
    1《义县万佛堂石窟·少林文化研究从书》,刘建华,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93关于奉国寺的历史沿革,文献记载很少,只能根据一些碑刻来推论。根据元大德七年的《大无国大宁路义州重修大奉国寺碑》来看,是在焦十赞的主持下,在统和九年开始修建的。1961年奉国寺的住持普纯讲,光绪八年重修正殿时,有一丈长的“八门尺”从东南角的梁架上坠落,上面写着“辽开泰九年正月十四日起工”。《义县奉国寺大雄殿调查报告》,杜仙洲,1961年2月。
    94元代之后的几次补塑或者重妆都依次发生在明嘉靖十三到十五年(1534-1536),明万历二十七年到三十一年(1599-1603),康熙四十三年到四十五年(1704-1706)。殿内嘉靖十五年《补修奉国寺圣像记》碑、万历三十一年《重修义州奉国寺禅寺碑记》碑以及康熙四十五年《大清国重修义州大奉国寺碑记》碑。
    95关于辽圣宗耶律隆绪为释迦牟尼佛转世的说法,《中国传统建筑经典从书·义县奉国寺》,建筑文化考察组,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该书列举了本文所述的三种七佛功能的推测。《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三辑》,《辽代书国寺中院布局探析》,赵兵兵,王剑有论述。认为七佛为圣宗前五帝和东丹王李赞华(耶律倍)七人的暗指。因为宜州为李赞华的头下军州,因此圣宗在此营造伽蓝,应当是为了纪念其祖父。
    96《北魏石窟和禅》,刘慧达,考古学报,1978年03期:观过去七佛像.其功能如下二经,其一<观佛三昧海经·念七佛品》所言,“佛告阿难,若有众生观想心成,次当复观,过去七佛像,毗婆尸佛偏担右肩,出金色臂摩仃者顶,告言:‘法子!汝行观佛三昧,得念佛心故,我来证汝’尔时毗婆尸佛慰行人己,即时化作大宝莲华,如须弥山,佛在华上结荚坐,为于行者说念佛念法。佛告阿难,尔时行者见毗婆尸心欢喜故,我与六佛现其人前如是诸佛各入普现色身三昧现其前,令其行者,得欢喜。”其二,《治禅病秘要法》经文“复当谛观毗婆尸佛眉间白毫,尸弃佛眉间白亳,提舍佛间白毫,拘楼弥佛眉间白毫,迎那舍牟尼佛眉间白毫.迦叶佛眉间白毫,释迦牟尼佛岿间白毫,见七佛眉间白毫如颇梨色七佛眉间白毫分明。”据说坐禅的人念七佛名,还可以医治禅病,使不能得定的人入定。
    97《大隋河东郡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之碑》,《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二六,第172页
    98周叔伽.苏晋仁,《法苑珠林校注·兴福篇》,中华书局.2003年。
    99此处用“图像”一词,是因为颁发全国寺观之内的不仅仅是皇帝的塑像,还有皇帝的写真画像。
    100雷闻在《郊庙之外》一书中列表统计出唐玄宗图像分布表。他主要依据的是南宋王象之的《与地纪胜》,兼以其它材料佐证。
    101《大同华严寺·上寺》,文物出版社,2008年,
    102《长阿含经·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册:
    103《长阿含经·第一分·大本经·第一卷》,《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册。
    10收在《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一册。略称《七佛八菩萨所说神咒经)、《七佛所说神咒经》。
    05《释门正统·卷八》,《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七十五册。
    06《辽燕京禅宗传播史迹考》,黄春和,佛学研究,1999。
    07见《大宋僧史略》,宋,赞宁撰。《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四册。
    08收在《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册,《长阿含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四册。
    109《契丹国志·太祖本纪》,叶隆礼,《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110《契丹国志·兴宗本纪》,叶隆礼,《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111《辽史·萧孝穆传》,元脱脱等编,中华书局,1974年。
    112此段关于韩家的事迹引自《独乐寺观音阁与蓟州玉田韩家》.宿白,《文物》.1985年07期。
    113《苏魏公文集·卷十三》,苏颂着,王同策、管成学、须中其等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
    114《宋史·苏颂传》,克脱脱等撰,中华书局,19777年。
    11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十五》,李焘,《文津阁四库全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116《公是集·王开府行状》,宋,刘敞,《文津阁四库全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117《国老谈苑·卷二》,宋,王君玉,《文津阁车库全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118《栾城集·北使还论北边事札子五道》,宋,苏辙,嘉靖20刊,京都大学藏本。
    119《契丹国志·圣宗本纪》,叶隆礼,《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120《宋史·苏颂传》,脱脱等撰,中华书局,1977年。
    121陈述,《辽金史论集·第五辑》,文津出版社,1991年,
    122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郊万部华严经塔(通称白塔,距离目前呼和浩特机场很近,因此呼和浩特机场也叫白塔机场)第一层内原嵌有石碑九块,解放前被窃走三块,现存的六块缺碑首及年款等铭文,依据碑铭中所见地名、姓名及官职,可知是金代重修该塔时所镌刻的。《呼和浩特市万部华严经塔的金代碑铭》,李逸友,《考古》,1979年第四期。
    123《大方广佛华严经海印道场十重行愿常偏礼忏仪卷》,唐兰山云岩慈思寺护法国师一行沙门慧觉依经录,宋苍山载光寺沙门普瑞补注,明钦褒忠义忠荩四川布政佛弟子木增订正,鸡山寂光寺沙门读彻参阅。
    124《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疏义,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125《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五。
    126《佛说守护大千国十经卷).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九册。
    127《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10卷),唐,般若共牟尼室利译,大正藏,第十九册。
    128《辽史·圣宗七》,元脱脱等着,中华书局,1974年。
    129《辽史·圣宗七》,元脱脱等着,中华书局,19774年。
    130《辽史·圣宗七》,元脱脱等着,中华书局,1974年。
    131《云冈石窟造像题材浅析》,王雁卿,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卷。2006年,文物出版社。
    132《辽宁义县志》,根据民国赵兴德修,王鹤龄纂,民国十九年铅印本影印,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4年月台一版。
    33以上关于云冈石窟七佛造型题材的分析,均见于论文:《云冈石窟七佛造像题材浅析》,作者为王雁卿。该文章发布于《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卷》,文物出版社,2006年。
    34陈术石,《从阜新塔营子塔看辽代懿州萧氏家族的早期密宗信仰》,《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三辑》,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编,辽宁教育出版社。
    135姜怀英、杨玉柱、于庚寅,《辽中京塔的年代及其结构》,《古建园林技术》,1985年第二期。
    136塔正南面的两行蒙文是“大清咸丰甲寅年修”(1845年)。八大灵塔的名称自塔正南面的东南角起,依次为:、净饭王宫生处塔、菩提树下成佛塔、鹿野苑中法轮塔,给孤独园论议塔、曲女城边说法塔、耆阁崛山般若塔、庵罗林卫维摩塔、娑罗林中圆寂塔。八大菩萨的名称自塔正南面的东南角起,依次为:观世音菩萨、慈航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妙吉祥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
    137《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卷·第二》,(宋)契丹国师中天竺摩竭陀国三藏法师慈贤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册。
    138《佛说造塔功德经》(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译,《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十六册。
    139《释氏要览·立塔》,(宋)钱塘月轮山居讲经论赐紫沙门释道诚述,《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四册。
    140《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五》.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八册。
    141《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遗教品》,大唐南海波凌国沙门若那跋陀罗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二册。
    142对塔层数和形制的叙述,参见《北京天宁寺塔三题).王世仁,北京文博,1996年第二期。
    143《圆觉经》原名《大方广圆修多罗了义经》,现有《圆觉经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144关于天宁寺塔的信仰与图像,援引自《北京天宁寺塔题》,王世仁,北京文博,1996年第二期。 145佟强认为此塔建于辽玉平九年(1029年).为柳城人梁氏所建。向南所编《辽代石刻文编》录有张嗣初撰于天庆六年的《灵感寺释迦佛舍利塔碑铭并序》,见《辽代石刻文编》第66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但有学者认为此塔就是朝阳南塔416定光佛和释迦佛舍利塔,建于辽重熙十五年(1046年)。南塔之前有铁塔一座,系契丹重熙十五年所铸,葬释迦、定光佛舍利。其塔不知始于何代,后人于其地基刨得一窟,下见地宫一所,高七尺零,广六尺五寸,八面均平,有碑八块,砌于围墙之内,字迹清晰者两块,其文大意如下,第一,重熙十五年丙戌岁十一月丁丑朔十六日壬辰起手铸,次年四月己巳朔八日壬子时,葬释迦舍利记。第二,为了保佑各方,在造塔后,修建了殿宇廊堂,并有捐赠一千缗。并有各种施舍四百千,获得释迦佛舍利一千三百余颗,再选定四月八日年时依照如法安葬。以上引文见于《塔子沟纪略·艺文志》,《辽海丛书》,第二卷,辽沈书社,1984年。根据向南所编《辽代石刻文编》的《释迦佛舍利塔记》,知道,此塔因为要扩建殿宇和堂廊,迁建别处了。
    147定光佛舍利塔,于辽统和二年(984年)建,2004年于辽宁省朝阳市新华路与慕容街南口的交叉处发现了一座辽代塔基地宫.详情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朝阳新华路辽代石宫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11期,
    148佟强《浅谈朝阳城内的七座辽代砖塔》,《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二辑》,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编,辽宁教育出版社。
    149营州即今朝阳。公元583年,隋灭北北齐高宝宁,在北齐营州治所龙城置营州总管府,辖建德郡和龙城县:大业(605-618)初年,废营州总管府置辽曲郡。仁寿二年,营州官民僧俗得到隋文帝颁赐的佛祖舍利并且建塔安葬,史实有据。《法苑珠林》记载.营州立舍利塔的时候.出现过异常感应.三放白光,剖开古右,做成舍利函。
    50《不空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唐),《大正新修大正藏》第三十二卷。
    151李逸友,《辽耶律琮墓石刻及神道碑铭》,《东北考古与历史》1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
    152朱子方,《辽<耶律琮墓石刻及神道碑>碑文校正与阐释》,《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第二期。
    153吕建福,《中国密教史》,48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54《都提点重修塔事》题记,5行,楷书,上半部高37厘米,刻字尚存,下半部底边57厘米,每行约20字,剥蚀无存。所记录都是主持修塔人中职位最高的廷命官,可惜只剩下部分官职,姓名剥蚀无存。
    5《妙法莲华经·卷第一·序品第一》,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九册。
    156《大智度论·卷十九》,《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五册。
    157《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二册,
    158《大乘义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十四册。
    159《大乘起信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三十二册。
    160《大般涅槃经后分》,《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二册。
    161《宋高僧传·卷十九》,赞宁着,中华书局.1987年。
    162《宋高僧传·卷十六》.赞宁着,中华书局,1987年。
    163《河北定县出土北魏石函》,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考古》,1966年第五期。
    164《西安东郊隋舍利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一期。
    165《陕西长安和耀县发现的波斯萨珊朝银币》,朱捷元、秦波,《考古》,1974年第二期。
    166《蓝田出十盝顶舍利石函》,樊维岳,《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二期。
    167《甘肃省泾川县出土的唐代舍利白函》,甘肃省文物工作队,《文物》,1966年第三期。
    168本节文字参考徐苹芳的《中国舍利塔基考述》,该文章载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四期。
    169《法门寺发掘考古报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法门寺博物馆、宝鸡市文物局、扶风县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2004年四月。
    170《苏州虎丘塔出土文物》,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文物出版社,1958年七月。
    171《河北定县发现两座宋塔基》,定县博物馆,《文物》.1972年第八期。
    172《密县北宋塔基中的三彩琉璃塔和其他文物》,金戈,《文物》,1972年第十期。
    173《苏州瑞光塔发现一批五代、北宋文物》,苏州市文管会、苏州博物馆,《文物》,1979年第十一期。(苏州瑞光塔再次发现北宋文物》,陈玉寅,《文物》,1986年第九期。
    174《浙江瑞安北宋慧光塔出土文物》,浙江省博物馆,《文物》,1973年第一期。
    175《金华万佛塔出土文物》,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出版社,1958年3月。
    176《浙江宁波天封塔地宫发掘报告》,林十民,《文物》,1991年第六期。
    177《温州市北宋白象塔清理报告》,温州市文物处、温州市博物馆,《文物》,1987年第五期。
    178《朝阳北塔:考古发掘与维修工程报告》.文物出版社,作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北塔博物馆,2007年8月。
    179《顺义县辽净光舍利塔基清理报告》,北京市文物工作队,《文物》,1964年第八期。
    180《内蒙古宁城县武官营子发现的辽代石函》,郑绍宗,《考古》,1964年十一期:
    181《农安万金塔基出土文物》,刘振华,《文物》,1973年第八期。
    182《北京市房山县北郑村辽塔清理记》,齐心、刘精义,《考古》,1980年02期。
    183《苏州虎丘塔出土文物》,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文物出版社,1958年七月。
    184《河北定县发现两座宋塔基》,定县博物馆,《文物》,1972年第八期。
    185《苏州瑞光塔发现一批五代、北宋文物》,苏州市文管会、苏州博物馆,《文物》.1979年第十一期。(苏州瑞光塔再次发现北宋文物》,陈玉寅,《文物》,1986年第九期。
    186《江苏太仓发现宋木雕像》,韩益之,《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六期。
    187《温州市北宋白象塔清理报告》,温州市文物处、温州市博物馆.《文物》,1987年第五期。
    188《浙江宁波天封塔地宫发掘报告》,林十民,《文物》,1991年第六期。
    189《浙江碧湖宋塔出土文物》,金志超,《文物》,1963年第三期。
    190《上海市松江县兴教寺塔地宫发掘简报》,上海博物馆,《考古》,1983年12期。
    191《温州市北宋白象塔清理报告》,温州市文物处、温州市博物馆,《文物》,1987年第五期。
    192《a苏州虎丘塔出土文物》.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文物出版社,1958年七月:
    193《苏州瑞光塔发现一批五代、北宋文物》,苏州市文管会、苏州博物馆,《文物》,1979年第十一期。<苏州瑞光塔再次发现北宋文物》,陈玉寅,《文物),1986年第九期。
    194《从宣化辽墓的星图论二十八宿和黄道十二宫》,夏鼐,《考古学报》,1976年第二期。
    195《浙江瑞安北宋慧光塔出土文物》,浙江省博物馆,《文物》,1973年第一期
    196《郴县旧市发现宋代经卷》,张中一,《文物》,1959年第1期。
    197《浙江碧湖宋塔出土文物》,金志超,《文物》,1963年第三期。
    198《山东省莘县宋塔出土北宋佛经》,霍巍,《文物》,1982年第十二期。
    199《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内发现辽代珍贵文物》,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等,《文物》,1982年第六期。《应县木塔辽代秘藏》,山西省文物局、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出版社,1991年七月。
    200易晴《河南登封黑山沟北宋砖雕壁画墓图像构成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7年5月,导师罗世平教授。
    ①上海图书馆资料室编《上海碑刻资料选辑·松江唐经幢记》,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202《旧唐书·杜鸿渐传》,后晋文昫,中华书局,1975年。
    03《续湘山野录》,宋,文莹,《文津阁四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04德新、张汉君、韩仁信《内蒙古巴林右旗庆州白塔发现辽代佛教文物》,《文物》,1994年第12期.碑铭见附录一。
    205《辽史·本纪》,第212页。元脱脱等着,中华书局,]974年。
    206《辽史·列传》,第1202页。元脱脱等着,中华书局,1974年。
    207《辽史·本记》,第237-238页。元脱脱等着,中华书局,1974年
    208《辽史·本纪》,第248页。元脱脱等着,中华书局,1974年。
    26“《辽史·本纪》,第105页。元脱脱等着,中华书局,1974年。
    1《辽庆州白塔佛教文物安置规矩与建起考》,邱瑞中,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211《从考古、石刻资料看契丹的佛教),古松崇志(日),姚义田译,《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
    212《佛说盂兰盆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六册
    213《史记·郑世家十二》,中华书局,1982年。
    214《耶律洪基在锦州肇建大广济寺塔考略》,李树基.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216《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唐)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别行翻译不入正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一册。
    217《北方毗沙门天王随护法真言》,《唐)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别行翻译不入正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一册。
    218《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唐)特进试鸿舻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册。
    219《毗沙门仪轨》,《唐)大兴善寺三藏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一册,
    220《礼舍利塔仪式》,(明)粤东鼎湖山沙门释弘赞在犙编,《(?)新纂续藏经》,第七十四册。
    221《禅林僧宝传·卷七》,(宋)明白庵居沙门惠洪撰,((?)新篡续藏经》第七十九册。
    222《水浒传》(套装上下册),(明)施耐庵,罗贯中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223《西游记》(套装上下册),(明)吴承恩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224《封神演义》.(明)许仲琳着,华夏出版社,2008年。
    221《栾城集》,宋,苏辙,嘉靖20刊,京都大学藏本。
    226《方志研究》,1993年第二期。
    227《老北京的传说》,马燕晖编着,华夏出版社,2007年,
    228《长阿含经·卷十二》,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册。
    229《长阿含经·卷十九·第四分世记经龙鸟品第五》,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册。
    230《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五》,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册。
    231《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文津阁四库全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232《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唐)开府仪同三司特进武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八册。
    233《一切如来正法秘密箧印心陀罗尼经》,(宋)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三藏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奉诏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九册。
    234《辽史·卷二十七·天柞皇帝纪》,元脱脱等着,中华书局,1974年。
    235《中国五至千世纪的寺院经济》,(法)谢和耐,耿异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36《辽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会影响》,刘浦江,《佛学研究》,1996年。
    23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二》,大中祥符二年十一月癸酉。《文津阁四库全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238《栗城集·卷四十二·北使还论北边事札子),宋,苏辙,嘉靖20刊,京都大学藏本。
    239《全辽文·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序》,P266,陈述,中华书局,1982年。
    240《宜州大书国寺续装两洞贤圣题名记》,(金)《民国义县志·艺文志·卷六》,民国赵兴德修,王鹤龄纂,民国十九年铅印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
    241《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文章收录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6年,
    242《礼仪中的美术·下·巫鸿教授访谈录》,巫鸿,三联出版社,2005年。
    《梁思成全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应县木塔》,陈明达,文物出版社,1965年。
    《辽代历史与考古》,项春松,内蒙古出版社,1996年。
    《刘敦桢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
    《契丹艺术史》,李晓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
    《礼仪中的美术(上下)》,巫鸿,三联出版社,2005年。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赖德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6年。
    《辽史》,[元]脱脱等着,中华书局,1974年。
    《全辽文》,陈述辑校,中华书局,1982年。
    《辽代石刻文编》,向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郊庙之外——隋唐的宗教与国家祭祀》,雷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中国塔》,张驭寰着,2000年12月,山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佛塔史》,张驭寰着,2006年9月,科学出版社。
    《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上、下)》,2007年4月第一版,文物出版社。
    《朝阳北塔——考古发掘与维修工程报告》,2007年8月第一版,文物出版社。
    《辽代金银器》,朱天舒编着,1998年第一版,文物出版社。
    《朝阳佛教史》,朝阳佛教史课题组,2008年10月出版,社科文献出版社。
    《中国美术全集·建筑美术篇4宗教建筑》,孙大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三辑》,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
    《宣化辽墓——墓葬艺术与辽代社会》,李清泉着,文物出版社,2008年3月。
    《中国宗教美术史》,金维诺、罗世平着,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年。
    《辽代社会史研究》,张国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契丹社会经济史稿》,陈述,三联出版社,1963年。
    《安岳大足佛雕》,胡文和,文物出版社,2008年。
    《灭罪与度亡——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之研究》,刘淑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9月。
    《中国古代建筑·蓟县独乐寺》,文物出版社,杨新编着,2007年10月。
    《宋元明考古》,文物出版社,秦大树,2004年10月。
    《白沙宋墓》,文物出版社,宿白,2007年6月。
    《古代壁画墓》,文物出版社,罗世平、廖旸,2005年7月。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文物出版社,2007年11月。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傅海波、崔瑞德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
    《满蒙古迹考》,鸟居龙藏着,陈念本译,商务印书馆,1933年。
    《中国建筑史》,伊东忠太原着,陈清泉译补,1925年,上海书店。
    《辽宁义县志》,根据民国赵兴德修,王鹤龄纂,民国十九年铅印本影印,成文出版社有限公
    司印行,1974年,月台一版。
    《文津阁四库全书》,商务印书馆,2005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中国名塔大观》,罗哲文,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锦西古塔寻踪》,王光,学苑出版社,2006年。
    《中国古代建筑史》,郭黛姮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中国古代建筑·蓟县独乐寺》,文物出版社,杨新编着,2007年10月。
    《朝阳北塔:考古发掘与维修工程报告》,文物出版社,作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北塔博物馆,2007年8月。
    《辽史简编》,杨树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第322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
    《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
    《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第三章·回鹘文化对契丹的影响》,杨富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唐)慧立,彦惊着,孙毓堂,谢方点校,中华书局,2000年
    《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
    《中国地方志集》,凤凰出版社,2005年。
    (、武经总要前集》,《中国古代版画丛刊》(一),郑振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义县万佛堂石窟·少林文化研究丛书》,刘建华,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法苑珠林校注·兴福篇》,周叔伽,苏晋仁,中华书局,2003年。
    《大同华严寺·上寺》,文物出版社,2008年。
    《苏魏公文集》,苏颂着,王同策、管成学、颜中其等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十五》,李焘,《文津阁四库全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公是集》,宋,刘敞,《文津阁四库全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国老谈苑》,宋,王君玉,《文津阁四库全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渑水燕谈录》,宋,王辟之,《文津阁四库全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契丹国志》,叶隆礼,《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宋史》,脱脱等撰,中华书局,1977年。
    《辽金史论集·第五辑》,陈述,文津出版社,1991年。
    《甘肃佛教石窟考古论集》,魏文斌、吴荭,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丝路佛教的图像与禅法》,赖鹏举,圆光佛学研究所出版,2002年。
    《历代名画记·卷五·叙历代能画人名》,唐,张彦远。于安澜《画史丛书》本。《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辽耶律琮墓石刻及神道碑铭》,《东北考古与历史》1辑,李逸友,文物出版社,1982年。
    《中国密教史》,吕建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宋高僧传》,赞宁著,中华书局,1987年。
    《法门寺发掘考古报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法门寺博物馆、宝鸡市文物局、扶风县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2004年四月。《苏州虎丘塔出土文物》,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文物出版社,1958年七月。
    《金华万佛塔出土文物》,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出版社,1958年3月。
    《苏州虎丘塔出土文物》,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文物出版社,1958年七月。
    《应县木塔辽代秘藏》,山西省文物局、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出版社,1991年七月。
    《上海碑刻资料选辑·松江唐经幢记》上海图书馆资料室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旧唐书》,后晋刘昫,中华书局,1975年。
    《续湘山野录》,宋,文莹,《文津阁四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水浒传》(套装上下册),(明)施耐庵,罗贯中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西游记》(套装上下册),(明)吴承恩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封神演义》,(明)许仲琳着,华夏出版社,2008年。
    《老北京的传说》,马燕晖编着,华夏出版社,2007年。
    《全唐诗》,《文津阁四库全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中国五至千世纪的寺院经济》,(法)谢和耐,耿异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续资治通鉴长编》,《文津阁四库全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资料室藏。
    《栾城集》,宋,苏辙,嘉靖20刊,京都大学藏本。
    《全辽文》,陈述,中华书局,1982年。
    《民国义县志·艺文志·卷六》,民国赵兴德修,王鹤龄纂,民国十九年铅印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
    《佛说造塔功德经》,(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唐言日照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六册。
    《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唐)罽宾国三藏沙门般若奉诏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九册。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唐)天竺三藏弥陀山奉诏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九册。
    《摩诃僧祇律》,(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二册。
    《佛说无量寿经》,(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二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七册。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阙译人名附东晋录,《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六册。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唐)于闻三藏提云般若奉制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六册。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册。
    《佛说八大灵塔名号经》,(宋)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三十二册。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唐)慧立,彦惊着,孙毓堂,谢方点校,中华书局,2000年
    《七佛八菩萨所说神咒经》、《七佛所说神咒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一册。
    《释门正统·卷八》,《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七十五册。
    《大方广佛华严经海印道场十重行愿常偏礼忏仪卷》,唐兰山云岩慈恩寺护法国师一行沙门慧
    觉依经录,宋苍山载光寺沙门普瑞补注,明钦褒忠义忠荩四川布政佛弟子木增订正,鸡山寂光寺沙门读彻参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疏义,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五。
    《佛说守护大千国土经卷》,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九册。
    《比丘尼传》,收于《大正新修大正藏》,第五十册。
    《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卷·第二》,(宋)契丹国师中天竺摩竭陀国三藏法师慈贤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册。
    《佛说造塔功德经》(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译,《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十六册。
    《释氏要览》,(宋)钱塘月轮山居讲经论赐紫沙门释道诚述,《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四册。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八册。
    《不空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唐),《大正新修大正藏》第三十二卷。
    《妙法莲华经》,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九册。
    《大智度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五册。
    《大般涅槃经后分》,《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二册。
    《大乘义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十四册。
    《大乘起信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三十二册。
    《大般涅槃经后分》,《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二册。
    《佛说盂兰盆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六册。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唐)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别行翻译
    不入正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一册。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唐)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别行翻译
    不入正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一册。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唐)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一册。
    《毗沙门仪轨》,(唐)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一册。
    《礼舍利塔仪式》,(明)粤东鼎湖山沙门释弘赞在犙编,《(?)新纂续藏经》,第七十四册。
    《禅林僧宝传》,(宋)明白庵居沙门惠洪撰,《(?)新纂续藏经》第七十九册。
    《长阿含经》,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册。
    《增壹阿含经》,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册。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10卷),唐,般若共牟尼室利译,大正藏,第十九册。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唐)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八册。
    《一切如来正法秘密箧印心陀罗尼经》,(宋)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三藏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奉诏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九册。
    鸟居龙藏,《东蒙古现存的金刚界曼荼罗砖塔》,发表于《中央美术》,昭和八年(1935),同载于《辽文化探源》,昭和十二年(1937)。
    神尾弌春,《契丹佛教文化史考》,日本,(满洲文化协会,1937年)。
    常盘大定、关野贞,《支那佛教史迹》,日本,东京佛教史迹研究会,大正十四年。
    常盘大定、关野贞,《支那文化史迹》,日本,法藏馆,昭和十五年(1940)。
    关野贞、竹岛卓一,《辽金时代佛教建筑极其佛像》,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昭和十年(1935)。
    村田治郎,《支那的佛塔》,日本,东京富山房,昭和十五年(1940)。
    村田治郎,《满洲的佛塔》,日本,《满洲建筑协会杂志》11-10,昭和六年(1931)。
    村田治郎,《辽代佛塔概说》,日本,《建筑学会论文集》25号,昭和十三年(1942)。
    村田治郎,《应县佛宫寺的大木塔》,日本,《建筑学会论文集》,昭和十六年(1941)。
    村田治郎,《锦州大广济寺和佛塔》,日本,《满洲建筑协会杂志》,昭和八年(1933)。
    村田治郎,《义县嘉福寺的佛塔》,日本,《满洲建筑协会杂志》,昭和八年(1933)。
    村田治郎,《河北省涿县云居寺塔和智度寺塔》,日本,《建筑协会论文集》,昭和十四年(1939)。
    村田治郎,《通州的佛塔》,日本,《满洲建筑协会杂志》,昭和十四年(1939)。
    前田俊雄,《满洲的古塔和古城》,日本,满洲事情案内所刊,伪满康德十年(1943)。
    冢本善隆,《石经山云居寺与石刻藏经》,日本,《东方学报》,(京都)副刊,昭和十年(1935)。
    田村造实,《契丹佛教社会史考察》,日本,《大谷学报》,第18卷1号,昭和十二年(1937)。
    园田一龟,《满洲金石志稿》,日本,《考古学杂志》,昭和十一年(1936)。
    梁思成,《蓟县观音寺白塔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3卷2期,1932年。
    王春波《山西灵丘觉山寺辽代砖塔》,《文物》,1996年2期。
    宿白《独乐寺观音阁与蓟州玉田韩家》,《文物》,1985年07期。
    文展(宿白)《记新剥出的蓟县观音阁壁画》,《文物》,1972年第六期
    吴玉贵《内蒙古赤峰宝山辽壁画墓“颂经图”略考》,《文物》1999年2期。
    吴玉贵《内蒙古赤峰宝山辽墓壁画“寄锦图”考》,《文物》2001年3期。
    罗世平《内蒙古宝山辽墓壁画与唐画的对读》,《文物天地》2003年第3期。
    葛雾莲[美]着,杨富学译《榆林窟回鹘画像及回鹘萧氏对辽朝佛教艺术的影响》,《昭乌达蒙
    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1期。
    张鹏《辽墓壁画研究——以庆东陵、库伦辽墓和宣化辽墓壁画为中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博士论文2004年。
    古松崇志[日]《从考古、石刻资料看契丹的佛教》,姚义田译,《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陈术石《从阜新塔营子塔看辽代懿州萧氏家族的早期密宗信仰》,《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三辑》,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编,辽宁教育出版社。
    王冬冬《略论密宗对辽塔佛教艺术的影响——以辽宁朝阳北塔为例》,《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三辑》,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编,辽宁教育出版社。
    佟强《浅谈朝阳城内的七座辽代砖塔》,《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三辑》,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编,辽宁教育出版社。
    余辉《唐宋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绘画机构及其成就》,《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年第04期。
    陈明光《菩萨装施降魔印佛造像的流变——兼谈密教大日如来尊像的演变》,《敦煌研究》,2004年5期。
    金申《谈辽代佛像的一种样式》,《美术研究》,1991年第二期。
    乌力吉,《辽代墓葬艺术中的捺钵文化研究》,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博士论文,2006年。
    乌力吉《契丹与蒙古族美术史研究现状分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四期。
    齐心刘精义《北京市房山县北郑村辽塔清理记》,《考古》,1980年02期。
    内蒙古文物考古所,赤峰市博物馆,宁城县博物馆《辽中京半截塔台基覆土及地宫发掘简报》,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5年02期。
    邱瑞中《辽庆州白塔佛教文物安置规矩与建塔缘起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易晴《河南登封黑山沟北宋砖雕壁画墓图像构成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7年5月,导师罗世平教授。
    德新、张汉君、韩仁信《内蒙古巴林右旗庆州白塔发现辽代佛教文物》,《文物》,1994年第12期。
    张晓东《辽代砖塔建筑型制初步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12月完成,导师冯恩学教授。
    王略,《通向佛国之路——论辽塔塔身纹饰的标准式样》,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11月完成,导师李松教授。
    金允美(Kim, Youn-mi)[韩],《在无限宇宙中的内部仪式:朝阳北塔(1043-1044)》(Eternal ritual in an infinite cosmos:The Chaoyang North Pagoda (1043-1044))哈佛大学美术史系博士生,导师汪悦进教授,2010年完成。
    罗熠,《<契丹藏>与<开宝藏>之差异》,《文物》,1993年第8期。
    罗熠,《再谈<契丹藏>的雕印年代》, 《文物》,1988年第8期。
    罗熠,《有关<契丹藏>的几个问题》,《文物》1992年第11期。
    阎文儒,傅振伦,郑恩淮,《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发现的<契丹藏>和辽代刻经》,《文物》,1982年第6期。
    杨泓,《法门寺塔基发掘与中国古代舍利瘗埋制度》,《文物》,1988年10期。
    杜仙洲,《义县奉国寺大雄殿调查报告》,《文物》,1961年2月。
    杨瑞,《河北辽塔设计艺术研究》,苏州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论文。设计艺术史及理论研究方向,导师张朋川教授,完成日期2007年3月。
    刘蕴忠,《辽塔浮雕装饰艺术研究》,苏州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论文。设计艺术史及理论
    研究方向,导师张朋川教授,完成日期2008年3月。
    陈术石、佟强,《辽塔的调查及相关研究概述》,《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年第二期,总第26期。
    张晓东,《辽代砖塔建筑型制初步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12月完成,导师冯恩学教授。
    梁思成《蓟县观音寺白塔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3卷2期,1932年。
    李树基,《耶律洪基在锦州肇建大广济寺塔考略》,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黄春和,《辽燕京禅宗传播史迹考》,佛学研究,1999。
    宿白,《独乐寺观音阁与蓟州玉田韩家》,《文物》,1985年07期。
    王雁卿,《云冈石窟造像题材浅析》,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卷。2006年,文物出版社。
    赵莉,《克孜尔石窟降服六师外道壁画考析》,《敦煌研究》,1995年第一期。
    姜怀英、杨玉柱、于庚寅,《辽中京塔的年代及其结构》,《古建园林技术》,1985年第二期。
    佟强,《浅谈朝阳城内的七座辽代砖塔》,《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三辑》,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编,辽宁教育出版社。
    李逸友,《辽耶律琮墓石刻及神道碑铭》,《东北考古与历史》1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
    朱子方,《辽<耶律琮墓石刻及神道碑>碑文校正与阐释》,《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第二期。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出土北魏石函》,《考古》,1966年第五期。
    《西安东郊隋舍利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一期。
    朱捷元、秦波,《陕西长安和耀县发现的波斯萨珊朝银币》,《考古》,1974年第二期。
    樊维岳,《蓝田出土盝顶舍利石函》,《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二期。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泾川县出土的唐代舍利石函》,《文物》,1966年第三期。
    定县博物馆,《河北定县发现两座宋塔基》,《文物》,1972年第八期。
    金戈,《密县北宋塔基中的三彩琉璃塔和其他文物》,《文物》,1972年第十期。
    苏州市文管会、苏州博物馆,《苏州瑞光塔发现一批五代、北宋文物》,《文物》,1979年第十一期。
    陈玉寅,《苏州瑞光塔再次发现北宋文物》,《文物》,1986年第九期。
    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瑞安北宋慧光塔出土文物》,《文物》,1973年第一期。
    林士民,《浙江宁波天封塔地宫发掘报告》,《文物》,1991年第六期。
    温州市文物处、温州市博物馆,《温州市北宋白象塔清理报告》,《文物》,1987年第五期。
    北京市文物工作队,《顺义县辽净光舍利塔基清理报告》,《文物》,1964年第八期。
    郑绍宗,《内蒙古宁城县武官营子发现的辽代石函》,《考古》,1964年十一期。
    刘振华,《农安万金塔基出土文物》,《文物》,1973年第八期。
    定县博物馆,《河北定县发现两座宋塔基》,《文物》,1972年第八期。
    韩益之,《江苏太仓发现宋木雕像》,《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六期。
    温州市文物处、温州市博物馆,《温州市北宋白象塔清理报告》,《文物》,1987年第五期。
    金志超,《浙江碧湖宋塔出土文物》,《文物》,1963年第三期。
    上海博物馆,《上海市松江县兴教寺塔地宫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12期。
    夏鼐,《从宣化辽墓的星图论二十八宿和黄道十二宫》,《考古学报》,1976年第二期。
    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瑞安北宋慧光塔出土文物》,《文物》,1973年第一期。
    张中一,《郴县旧市发现宋代经卷》,《文物》,1959年第十期。
    霍巍,《山东省莘县宋塔出土北宋佛经》,《文物》,1982年第十二期。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内发现辽代珍贵文物》,《文物》,1982年第六期。
    古松崇志(日),姚义田译,《从考古、石刻资料看契丹的佛教》,《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
    刘浦江,《辽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会影响》,《佛学研究》,1996年。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文章收录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6年。
    王世仁,《北京天宁寺塔三题》,北京文博,1996年第二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