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诗六义”学术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六诗”的概念源于先秦,“六义”的概念出现在西汉,一般认为“六诗”就是“六义”。“诗六义”的称呼一直延续至今,其间,对“诗六义”的研究从没有中断过,且争鸣不断。本文通过文献学的方法,对“诗六义”学术史进行研究,揭示各个阶段对“诗六义”的研究状况,理清其学术发展的脉络。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绪论部分:简述20世纪以来,“诗六义”研究的状况,确定本文研究的对象、范围、重点,说明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先秦至西汉:“诗六义”萌芽。主要探究先秦至西汉对风、雅、颂、赋、比、兴的研究。先秦典籍提供丰富的“诗六义”资料,像《周易》、《诗经》、《周礼》、《仪礼》、《左传》、《论语》、《孔子诗论》、《孟子》、《荀子》、《庄子》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先贤们,如孔子、荀子等对这些概念的认识,尽管他们论及的概念是粗浅的,但对“诗六义”的理解也是有帮助的,同时对先秦“诗六义”的概念的解读对汉代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西汉在先秦研究“六诗”的基础上,提出“六义”的概念,且出现两个重要的研究“诗六义”的作品,一是《诗大序》,二是《毛传》。《诗大序》首次对风、雅、颂作具体的解释,“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比附政教十分明显,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毛传》直接标明兴,虽没有对兴作具体的解释,但毕竟有首创之功。
     第二章东汉至唐:“诗六义”研究的发展。东汉“诗六义”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完整地解读了“诗六义”的概念。其突出的代表是郑玄。他继《诗大序》之踵,又提出赋、比、兴的概念,比附政教十分明显,不仅如此,他还提出“正变美刺”的观点,因为他比较完整地阐述“诗六义”的概念,对当时,乃至后世对“诗六义”的理解产生深远的影响。另外还有郑众、王逸、刘熙等经学家对“诗六义”的解释,也不容忽视。魏晋至隋唐代对“诗六义”进行解读,主要有孔颖达、成伯玛。孔颖达明确提出“三体三用”之说,尽管没有脱掉郑玄比附政教的特征,但明确将“诗六义”分为两部分,是对郑玄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其影响也是深远的。当然还提出比、兴皆用美刺善恶的观点,是对郑玄比、兴概念的纠正。成伯玛主要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诗,提出“三体三情”之说,由“三体三用”演变为“三体三情”,并非只是名称的改变,反映成伯玛对“诗六义”的理解略有创新。对兴的理解注重文学性,说兴有“叹咏尽韵”等效果,这有继承魏晋文论家的观点。
     第三章宋:“诗六义”研究的高潮。宋代是辨经疑古的时代,对汉代《诗经》学重新反思。在“诗六义”研究上,突出的特点是突破汉唐的观点,研究的著作众多,观点不断创新。有继续以政教比附“诗六义”,例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辙等。程颐提出诗兼六义的观点,认为“诗六义”都是写法。其云曰风者,谓风动之也:曰赋者,谓赋陈其事也;曰比者,直比之;曰兴者,因物而兴起;日雅者,正言其事;曰颂者,称颂德美,吕祖谦、吕乔年、李樗、林之奇等都坚持该观点。朱熹提出三经三维说,即风者,民俗歌谣之诗;雅者,正乐之歌也;颂者,宗庙之乐歌也;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比者,以彼者比此物也。其也将“诗六义”分两个部分,与孔颖达相同,但实质已发生变化,以声歌释风、雅、颂,从文学的角度解释赋、比、兴,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郑樵、程大昌等也认同该观点。王质认为“诗六义”就是六种诗体。严粲、章如愚等主张以语言风格释风、雅、颂。这些都丰富了“诗六义”的理论。
     第四章元、明:“诗六义”的缓慢发展。首先是对朱子“诗六义”的继承、补充。一方面对朱子“诗六义”的传承,如梁寅、刘瑾、梁益、朱公迁、许谦、胡一桂、李公凯、刘贞等,都宗于朱熹《诗集传》,在“诗六义”的解释上没有实质性突破。另一方面是对朱熹《诗集传》的补充、阐释。如刘玉汝云认为比、兴之别还在于比是以彼物状此物,兴却能以此事兴此事。姚舜牧云:“尝读三经三纬之说,窃有疑焉。”其对朱熹的标注发出质疑,但对朱熹“诗六义”的定义并无异议。以上诸家有墨守朱熹“诗六义”的观点,也有对其观点进行进一步完善、充实。元、明二代虽以朱熹的《诗集传》的传播占据主要位置,但也有一些经学家宗于汉学。如何楷、朱谋(?)、杨慎等都认为“诗六义”与政教有关。“诗六义”也有新的论断。李先芳认为风、雅、颂的区别不是音调的不同,也不是辞气、内容不同,而是来源不同,出处不同。郝敬云:“凡诗未有离兴者。兴者,诗之情。情动于中,发于言为赋。赋者,事之辞。辞不欲显,托于物为比。比者,意之象。”朱朝瑛认为“古者作诗有赋有比、兴,而用诗亦有赋有比、兴”。用诗亦有赋有比、兴的观点,这些是对“诗六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第五章清及近代:“诗六义”研究的总结与剖析。清代学者站着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既有对汉学的反思,也有对宋学的反思。对汉代“诗六义”的总结,如对风、雅、颂比附政教,陈启源认为风、雅、颂主于《大序》。方苞云:“风言上之教化动于民者;雅,正也,正乐之歌也;颂者,容也,美盛德之形容”。对以声歌释风、雅、颂的总结,惠周惕认为“风、雅、颂以音别也”。顾镇、毛奇龄、黄中松等坚持该观点。对以语言风格释风、雅、颂的总结,方玉润认为风、雅、颂之别,风体的特点是“轻扬和婉,微讽谲谏”,雅体“整肃而显明,昌大而畅达”,颂体是“其词则简,其义味则隽永而不尽”。这些观点是对“诗六义”的总结。有的对“诗六义”的新探究,惠周惕提出兴兼比、赋的观点”。焦循认为“比当如《春秋》“决事比”之比,比犹例也,歌诗必类。”戴震提出“比通赋与兴”的观点等。这些观点是对“诗六义”的创新。
     第六章“诗六义”思考。“诗六义”应该为六种诗体,一是“诗六义”所教的对象为瞽朦,二是教瞽矇在不同的场合运用“六诗”,三是“六诗”的顺序为风、赋、比、兴、雅、颂,四赋、比、兴为方法论是不合理的,先秦古籍也没有关于赋、比、兴手法的论述。那么“诗六义”为六种诗体应该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至于为什么没有赋、比、兴三种诗体,郑玄的解释是乎有一定的道理,即合于风、雅、颂之中,无复择别。
The concept "Liushi" stemmed from the Pre-Qin Dynasty,"Liuyi" appeared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n generally, the "Liushi" is the "Liuyi". Then about name of "Shiliuyi" continues to this day, meanwhile,"Shiliuyi" research has been continued, and the disputes continued. This article through literature methods, studies "Shiliuyi" academic history, reveals its generation, development.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Introduction:"Shiliuyi" research status since twentieth Century, determine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thesis, scope, focus,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Pre-Qin Dynasty:"Shiliuyi" budding, which main researches Pre-Qin classics of Feng, Ya, Song, Fu, Bi, Xing. The Pre-Qin books provides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on "Shiliuyi", such as "Zhouyi","Zuozhuan","Yili","Lunyu","poem research of ConFucius","Mencius","Xunzi","Zhuangzi","Guiguzi","Shijing", from which we can see the ancient sages like ConFucius, Xunzi and so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se concepts, although their discussion on the concept is shallow, but is also helpful to "Shijing" understanding, while these explanation the "Shijing" is far-reaching influence to Han Dynasty's. The scholars of The Western Han in the study of "Shijing"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e-Qin,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Liuyi", and appeared two important works of research "Liuyi", one is "Shidaxu", two is "Maozhuang"."Shidaxu" for the first time makes the Feng, Ya, Song specific explanation,"a country's thing is a man, that is the feng; all things, shaped the Quartet of the feng, that is Ya......Song, beautiful tact described, with its success to the gods." Explanation of Feng, Ya, Song which point to political is the very obvious, and influence is far-reaching." Maozhuang" directly identify Xing, although not makes specific explanation for Xing, but after all, had creative work.
     The second chapter:"The Eastern Han to Tang Dynasty "Shiliuyi" research development. The Eastern Han Dynasty,"Shiliuyi" study was further developed; complet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hiliuyi" concept. Zheng Xuan. Following "Shidaxu" views, proposed the Fu, Bi, Xing concept, which point to political is the very obvious, not only that, he also put forward "ZhengBian, beauty thorn" viewpoint. Because of his complete explanation of "Shiliuyi" concept, at that time, and even later on "Shiliuyi" understanding produces far-reaching effect, In addition to Zheng Zhong, Wang Yi, Liu Xi and others scribes "Shiliuyi" explanation, not allow to ignore. From Wei and Jin Dynasties to Sui and Tang Dynasties "Shiliuyi" explanation mainly is Kong Yingda and ChengBoyu, Kong Yingda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three body three use", despite the absence of take off the Zheng Xuan analogy with features, but explicitly "Shiliuyi"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It farther deepens Zheng Xuan theory. its influence is far-reaching. Of course he rose that Bi and Xing have good and evil views. Cheng Boyu mainly according to their own understandings of poetry put forward "three qings three uses views. Three bodies three uses evolutes three qings three uses", not just the name change.it reflects on "Shiliuyi" understanding innovation of Cheng Boyu slightly. To promote understanding of Xing pays attention to literature, a "sigh as rhyme chant" and other effects, it has inherited Wei Jin essay theory perspective.
     The third chapter:Song "ShiLiuyi" the climax of the research. The Song doubted the ancient times to the Han Dynasty;"Shijing" learns to rethink. Its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i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many research works continuously contend. Some people continue to explain "Shiliuyi" by political, such as Ou Yangxiu, Wang Anshi. Cheng Yi presented that the poem has "Liuyi" perspective. Cheng Yi said:"the Fend is blowing; Fu is straightly saying, Bi is Bi yu; Xing is arisen by body, Ya is saying, Song is raise beauty, Lv Zuqian, Lv Qiaonian, LiChu, Lin Zhiqi believed the perspective, Zhu Xi is presented Sanjing Sanwei viewpoint, namely feng is poem of area sang. Ya are peon of Dynasty. Song is peon of temple. The "Shiliuyi"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nd Kong Yingda is the same, but the essence has changed from a literary point of view. He explains "Shiliuyi" by literature. The "ShiLiuyi" research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At the same time, he explained Feng Ya Song by sang which is next to fact. Zheng Qiao, Cheng Dachang believed the perspective. Wang Zhi believed that "Shiliuyi" is the six verses. Yanchan, Zhang Ruyu argued for the language style, elegance, releasing Feng, Ya, Song. These enriched "ShiLiuyi".
     The fourth Chapter Yuan, Ming:"ShiLiuyi" slowed development. The first is to Zhu Xi "Shiliuyi" inheritance, supplement. On the one hand, Zhu Xi's "Shiliuyi" inheritance, such as Liang Yin, Liu Jin, Liang Yi, Zhu Gongqian, Hu Gongqian, Yi Gui, Li Gongkai, Liu Zhen all steamed from "Shijizhuan", their studies were no breakthrough in "Shiliuyi".On the other hand was on the Zhu Xi "Shijizhuan" supplement, interpretation. Such as, Liu Yuru says:bi lies to one shape another, Xing to one shapeing one. Yao Shunming said:"I read three jings three west and doubt." he sends out the question to Zhu Xi label, but to Zhu Xi "Shiliuyi" definition of no objection. Above all there was to Zhu Xi "Shiliuyi" point of view, also have its perspective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enrichment or correct the views of Zhu Xi. Yuan, Ming two dynasties, spreading Zhu Xi's "Shiliuyi" occupy the main position,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scribes which were Han tendency. He Kai, Zhu Mouwei, Yang Shen thinked "Shiliuyi" related politic. There were new developments on "Shiliuyi". Li Xianfang thinked Feng, Ya, Song distinction is not a different tone, not rhetoric, different content, but the sources of different origin. Hao Jing said:"no poetry from no Xing; Xing, poetry Emotion in action; In the words of Fu, Fu, thing words; Bi, appearance of meaning." So in the poem, Fu Xing Bi is in unity. Zhu Zhaoying believed that "ancient poetry are endowed with the Fu, Bi, Xing, and use the poem also endowed with the Fu, Bi, and Xing ".Using poetry is also endowed with the view of "Shiliuyi" of understanding deepen.
     The fifth chapter:the Qing Dynasty "Shiliuyi" research summary. The scholars of Qing Dynasty stoo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have Han learning reflection, but also for Song learning introspection. On the "Shiliuyi" inheritance, Chen Qiyuan think that the Feng, Ya, Song line the "Shidaxu", Fang Bao said:"fend enlightening to people; Ya being also beautiful Song described to the priest". Some people explain, Feng, Ya, Song by acoustic Song. Hui Zhouti thinks "the difference of Feng, Ya, Song is in audio, and others people shuh as Gu zhen, Huang ZhongSong, Mao Qiling have same view. Some people explain, Feng, Ya, Song by language style. Hui Zhouti thinks, Feng jian Bi, Fu, Jiao Xun thinks Bi as "spring and autumn "no matter Bi", Bi Jude cases also, poetry will class. It represents the statements of a school." Dai Zhen puts forward "Bi with Fu and Xing" perspective. These explanations were conclusions about "Shiliuyi".
     The sixth chapter "Shiliuyi" thinks. Frist, the "Shiliuyi" is being taught to Gu Meng, second, it is the blind who use "Liushi" over different occasions, third "Liushi" in the order is the Feng,,Fu, Bi, Xing, Ya, Song. Fourth Fu, Bi, Xing, as methodology is unreasonable, Pre-Qin Dynasty nor on Fu, than, Hing technique discussion. So "Shiliuyi" as the six verses should be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As to why no Fu, Bi, and Xing three verses, Zheng Xuan's explanation is that there is some truth, namely the Feng, Ya, Song join in Feng Ya Song, no longer choose not.
引文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②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96页。
    ③ 谈文良:《试论先秦“雅”的标准》,《扬州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第66-75页。
    ① 萧华荣:《先秦兴的滥筋—<诗兴论>之一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第16-22页。
    ② 蒋力余:《先秦比、兴鸟瞰》,《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51-56页。
    ③ 刘怀荣:《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8页。
    ④ 夏传才:《<毛诗大序>——先秦至汉代儒家诗论的总结》,《山西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第29-36页。
    ⑤ 经建灿:《试论前人论比、兴》,《丽水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第24-30页。
    ⑥ 徐正英:《先秦至唐代比、兴说述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50-53页。
    ① 李健:《比、兴思维研究——对中国古代一种艺术思维方式的美学考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08页。
    ② 王妍:《经学以前的<诗经>》,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247页。
    ③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39页。
    ④ 徐正英:《先秦至唐代比、兴说述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50-53页。
    ⑤ 刘操南:《诗经探索》,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⑥ 霍松林:《中国诗论史》,合肥:黄山书社,2007年,第449-450页。
    ⑦ 徐中原:《浅论先秦至唐比、兴之嬗变》,《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44-48页。
    ⑧ 徐正英:《先秦至唐代比、兴说述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50-53页。
    ⑨ 李建国:《论孔颖达对<诗经>创作艺术的理论总结》,《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第4期,第32-37页。
    ① 徐中原:《浅论先秦至唐比、兴之嬗变》,《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44-48页。
    ② 金凌霞:《成伯玛<毛诗指说>研究》(硕士论文),河北大学,2007年6月,第17页。
    ③ 胡韫玉:《诗六义说》,《国学月刊》,第2期,1926年,第10-13页。
    ④ 李开金:《试论朱熹的比、兴说》,《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5期,第30-34页。
    ⑤ 陈丽虹:《赋、比、兴的现代阐释》,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⑥ 刘操南:《诗经探索》,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⑦ 李冬梅:《苏辙<诗集传>新探》(硕士论文),四川大学,2003年4月,第55-58页。
    ⑧ 商意盈:《欧阳修<诗本义>研究》(硕士论文),浙江大学,2010年5月,第31-32页。
    ① 陈丽虹:《赋、比、兴的现代阐释》,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② 崔志博:《元代<诗经>学研究》(硕士论文),河北大学,2007年6月,第25页。
    ③ 曹继华:《元代<诗经>学发覆》,《文艺评论》,2011年,第2期,第50-53页。
    ④ 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述评》,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61页。
    ⑤ 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论明代“《诗经》学”的历史贡献》,《文学遗产》,2001年,第2期,第96-104页。
    ⑥ 陈丽虹:《赋、比、兴的现代阐释》,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⑦ 庞飞:《王夫之“兴”的美学意义》(硕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4月,第7-8页。
    ⑧ 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02页。
    ⑨ 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1页。
    ① 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述评》,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79页。
    ② 丁放:《<乐府补题>主旨考辨——兼论“比、兴寄托”说词论在清代以来的演变》,《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第531-538页。
    ③ 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78-88页。
    ④ 郭绍虞:《“六义”说考辨》,《中华文史论丛》,第7辑,1978年,第207-238页。
    ⑤ 周策纵:《古巫医与“六诗”考——中国浪漫文学探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20页。
    ⑥ 陈元胜:《论“六诗”与钟嵘<诗品>“三义”说》,《中州学刊》,1993年,第1期,第72-78页。
    ⑦ 郑志强:《<诗经>“六诗”新考》,《中州学刊》,2006年,第6期,第169-174页。
    ① 叶桂桐:《“六诗”之次第、演变及其美学特征》,《东岳论丛》,2007年,第2期,第108-115页。
    ② 叶桂桐:《“六诗”之次第、演变及其美学特征》,《东岳论丛》,2007年,第2期,第108-115页。
    ③ 李会玲:《<毛诗序>“六义”说的历史还原性阐释——实用主义的创作论》,《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第86-90页。
    ④ 彭声洪:《诗六义辨说》,《华中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第108-118页。
    ⑤ 王力坚:《<诗经>赋、比、兴原论》,《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第148-157页。
    ⑥ 袁长江:《说<风><雅><颂>》,《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第16-21页。
    ⑦ 王小盾:《诗六义原始》,《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47-48页。
    ① 滕福海:《“六诗”本义新探》,《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75-81页。
    ② 刘媛媛:《浅论毛诗派对诗学“六义”的重新整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第85-87页。
    ③ 顾颉刚:《风、雅、颂之别》,《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47-253页。
    ④ 袁长江:《说<风><雅><颂>》,《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第16-21页。
    ⑤ 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710页。
    ⑥ 周延良:《<诗经>“颂”诗名义考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52-57页。
    ⑦ 陈文新:《从风、雅、颂及其流变看诗乐关系的三个层面》,《学术研究》,2004年,第11期,第31-35页。
    ⑧ 何定生,《关于诗经通论》,见顾颉刚编:《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705页。
    ⑨ 周英雄:《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第22页。
    ⑩ 佘斯大:《关于六义中“赋”的概念》,《华中师院学报》,1984年,第4期,第81-85页。
    ① 王齐洲:《象征主义—中国文学的传统方法》,《文学评论》,1988年,第1期,第132-142页。
    ② 王靖献著、谢谦译:《钟与鼓——<诗经>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8-121页。
    ③ 王磊:《从赋、比、兴看原始诗性思维结构》,《洛阳大学学报》,2006年,第21卷,第1期,第71-72页。
    ④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第118页。
    ⑤ 白川静:《兴的研究》,见何乃英译《中国古代民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9页。
    ⑥ 陈世骤:《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的特质》,见叶维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批评选集》,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第9-48页。
    ⑦ 格拉耐著、张铭远译:《中国古代的祭礼和歌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50页。
    ⑧ 赵沛霖:《兴的源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76页。
    ⑨ 王念恩:《赋、比、兴新论》,《古典文学》第十一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90年,第1-65页。
    ⑩ 刘瑾华:《<诗经>“周颂”考论》(博士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4月。
    11 李冬梅:《宋代<诗经>学专题研究》(博士论文),四川大学,2007年4月。
    ① 班固著、应劭注:《汉书》,第22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045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③ 严粲:《诗缉》,第1卷,明味经堂刻本,第6页,出版年不详。
    ④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97页。
    ⑤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96页。
    ① 王应麟:《困学纪闻》,第8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077页。
    ② 班固著、应劭注:《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20页。
    ③ 王云五:《隋书·经籍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3页。
    ④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272页。
    ⑤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601页。
    ① 司马迁:《史记》,第84卷,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82页。
    ② 司马迁:《史记》,第117卷,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73页。
    ③ 孔安国注、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75页。
    ④ 何晏集解、刑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525页。
    ⑤ 何晏集解、刑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482页。
    ① 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006-2008页。
    ② 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006页。
    ③ 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0页。
    ① 王齐洲:《孔子、子夏诗论比较——兼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之命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48--54页。
    ② 孔子:《孔子诗论》,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7-129页。
    ③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529页。
    ① 孔子:《孔子诗论》,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7-129页。
    ② 孔子:《孔子诗论》,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40页。
    ③ 孔子:《孔子诗论》,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47页。
    ④ 王充:《潜夫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26页。
    ① 孔子:《孔子诗论》,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48-149页。
    ②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487页。
    ③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487页。
    ④ 高华平:《论语集解较释》,沈阳:辽海出版社,2007年,第111页。
    ⑤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06页。
    ⑥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525页。
    ⑦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525页。
    ⑧ 朱熹:《四书集注》,上海:世界书局,1937年,第121页。
    ① 郑玄注、贾公彦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545页。
    ① 王齐洲:《游夏文学发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51-59页。
    ② 范晔著、陈芳注:《后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500页。
    ③ 范晔著、陈芳注:《后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708页。
    ④ 郑玄注、贾公彦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540页。
    ⑤ 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845页。
    ⑥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32页。
    ⑦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① 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9页。
    ② 滕福海:《“六诗”本义新探》,《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75-81页。
    ③ 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81页。
    ① 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77页。
    ② 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55页。
    ③ 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97页。
    ① 郑玄注、贾公彦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543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69页。
    ③ 范哗著、陈芳注:《后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575页。
    ④ 姚际恒:《古今伪书考》,见《知不足斋丛书》,第23卷,上海:上海古书流通处影印,1921年,第5页。
    ⑤ 陈栎:《定宇集》,第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20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62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② 顾易生、蒋凡合:《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00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272页。
    ④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96页。
    ⑤ 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开明书店,1947年,第81页。
    ① 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述评》,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63页。
    ② 徐中玉主编:《古典诗学理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1页。
    ① 胡朴安:《诗经学》,见《万有书库》,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31页。
    ② 范晔:《后汉书·儒林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569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69页。
    ④ 丁晏校、陆机著:《毛诗草木鸟兽上兽虫鱼疏》,第70页,出版年不详。
    ⑤ 王洲明:《<毛传>与<毛序>的同异比较并论及<毛序>的作者》,《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5期,第20-26页。
    ⑥ 王应麟:《困学纪闻》,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223页。
    ⑦ 刘勰:《文心雕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27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3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20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25页。
    ④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52页。
    ⑤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66页。
    ⑥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66页。
    ⑦ 周丙华:《<毛传>标“兴”本义新探》,《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3期,第36-40页。
    ① 霍松林:《中国诗学史》,合肥:黄山书社,2007年,第86-88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0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0页。
    ④ 洪湛侯:《诗经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6页。
    ① 郑玄注、贾公彦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545页
    ② 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846页。
    ① 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798页。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540页。
    ③ 韦昭注:《国语》,见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第165-166页。
    ④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272页。
    ⑤ 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77页。
    ① 孔子:《孔子诗论》,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31-139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①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96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63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63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69页。
    ② 虞世南:《北堂书钞》,第95卷,1988年,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第5-6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2页。
    ④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⑤ 刘煦:《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页。
    ⑥ 魏徵:《隋书经籍志》,第32卷,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906页。
    ⑦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63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④ 高华平:《论语集解校释》,沈阳;辽海出版社,2007年,第347页。
    ⑤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21页。
    ① 王齐洲:《王逸和<楚辞章句>》,《文学遗产》,1995年,第2期,第23-30页。
    ② 王逸章句、洪兴祖补注:《楚辞四种》,上海:世界书局,1945年,第2页。
    ③ 刘勰:《文心雕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7页。
    ④ 王逸章句、洪兴祖补注:《楚辞四种》,上海:世界书局,1945年,第76页。
    ① 王逸章句、洪兴祖补注:《楚辞四种》,上海:世界书局,1945年,第141页。
    ② 王逸章句、洪兴祖补注:《楚辞四种》,上海:世界书局,1945年,第72页。
    ③ 王逸章句、洪兴祖补注:《楚辞四种》,上海:世界书局,1945年,第48页。
    ④ 王逸章句、洪兴祖补注:《楚辞四种》,上海:世界书局,1945年,第48页。
    ① 王逸章句、洪兴祖补注:《楚辞四种》,上海:世界书局,1945年,第27页。
    ② 王逸章句、洪兴祖补注:《楚辞四种》,上海:世界书局,1945年,第2页。
    ③ 宦荣卿:《<释名>的作者及成书年代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5期,第78-82页。
    ④ 毕沅:《释名疏证·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页。
    ⑤ 刘熙:《释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3页。
    ⑥ 刘熙:《释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99-100页。
    ⑦ 刘熙:《释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53页。
    ⑧ 王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4年,第307页。
    ① 朱一新:《朱侍御答康有为第三书》,苏舆编《翼教丛编》,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第25页。
    ② 王先谦:《三家诗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96页。
    ④ 王先谦:《三家诗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7页。
    ⑤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96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3页。
    ② 董运庭:《从“六诗”到“六义”》,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第40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④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2页。
    ⑤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2页。
    ⑥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2页。
    ⑦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2页。
    ① 朱自清:《诗言志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2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2页。
    ④ 鲁洪生:《汉儒对赋、比、兴的认识》,《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第54-60页。
    ⑤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① 徐中玉:《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修订版)》,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② 跃进:《“六义”与诗教——读《毛诗序》臆札》,杭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第24-27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62页。
    ④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30页。
    ⑤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30页。
    ⑥ 章如愚:《群书考索》,《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3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78页。
    ① 刘熙:《释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99页。
    ② 王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4年,第307页。
    ③ 王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4年,第307页。
    ④ 刘熙:《释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53页。
    ⑤ 苏源熙:《中国美学问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30页。
    ⑥ 魏源:《诗比兴笺序》,见陈沆《诗比兴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页。
    ①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6页。
    ② 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45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④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4页。
    ④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2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2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2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05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81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845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②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96页。
    ③ 彭声洪:《诗六义辩说》,《华中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第108-117页。
    ① 杨万里:《诚斋集》,第95卷,上海涵芬楼,1922年,第5页。
    ② 胡念贻:《论赋、比、兴》,《文学评论丛刊》,1978年,第1期,第66页。
    ③ 彭声洪:《诗六义辩说》,《华中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第108-117页。
    ④ 脱脱:《宋史》,第438卷,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724页。
    ⑤ 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隋唐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6页。
    ⑥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1页。
    ① 成伯玙:《毛诗指说》,《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1996年,第202页。
    ② 成伯玙:《毛诗指说》,《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1996年,第202页。
    ① 成伯玙:《毛诗指说》,《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1996年,第201页。
    ② 成伯玙:《毛诗指说》,《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1996年,第202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④ 何文焯:《历代诗话·诗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页。
    ⑤ 成伯玛:《毛诗指说》,《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1996年,第204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2页。
    ② 成伯玛:《毛诗指说》,《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1996年,第201页。
    ③ 顾镇:《虞东诗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81页。
    ① 谢保成、赵俊:《中国隋唐五代思想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122页。
    ②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96页。
    ③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④ 虞世南:《北堂书钞》,第95卷,1988年,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第5-6页。
    ⑤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⑥ 成伯玛:《毛诗指说》,《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第202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2页。
    ① 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页。
    ② 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20页。
    ③ 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页。
    ① 王安石:《诗义钩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11页。
    ② 程颢、程颐:《二程遗书》,第2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69页。
    ③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见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第12页。
    ④ 吕乔年:《丽泽论说集录》,第3卷,见胡宗楙《续金华丛书》,永康胡氏梦选楼,1924年,第2页。
    ⑤ 郑樵:《诗辨妄》,见顾颉刚辑本,上海:檏社出版,1933年,第28页。
    ⑥ 郑樵:《诗辨妄》,见顾颉刚辑本,上海:檏社出版,1933年,第65页。
    ⑦ 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页。
    ⑧ 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4页。
    ⑨ 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页。
    ⑩ 王质:《诗总闻》,《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23页。
    11 章如愚:《群书考索》,第7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43-244页。
    ① 戴埴:《鼠璞》,《四明丛书》,约园刊本,第28页,出版年不详。
    ② 苏辙:《诗集传》,第9卷,宋淳熙七年苏诩筠州公府库刻本,第389页。
    ③ 范处义:《诗补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77页。
    ④ 严粲:《诗缉》,第1卷,明味经堂刻本,第10页,出版年不详。
    ⑤ 郑樵:《诗辨妄》,见顾颉刚辑本,上海:檏社出版,1933年,第91-92页。
    ⑥ 程大昌:《考古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4-15页。
    ①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70页。
    ②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8页。
    ③ 欧阳修:《诗本义》,第14卷,上海:上海涵芬楼景印,第6-7页,四部丛刊本。
    ④ 欧阳修:《诗本义》,第14卷,上海:上海涵芬楼景印,第8-9页,四部丛刊本。
    ⑤ 欧阳修:《诗本义》,第13卷,上海:上海涵芬楼景印,第3页,四部丛刊本。
    ① 欧阳修:《诗本义》,第14卷,上海:上海涵芬楼景印,第11页,四部丛刊本。
    ② 欧阳修:《诗本义》,第3卷,上海:上海涵芬楼景印,第5页,四部丛刊本。
    ③ 欧阳修:《诗本义》,第2卷,上海:上海涵芬楼景印,第3页,四部丛刊本。
    ④ 欧阳修:《诗本义》,第3卷,上海:上海涵芬楼景印,第5页,四部丛刊本。
    ⑤ 欧阳修:《诗本义》,第1卷,上海:上海涵芬楼景印,第1页,四部丛刊本。
    ⑥ 欧阳修:《诗本义》,第2卷,上海:上海涵芬楼景印,第1页,四部丛刊本。
    ⑦ 欧阳修:《诗本义》,第2卷,上海:上海涵芬楼景印,第3页,四部丛刊本。
    ⑧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612页。
    ①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8页。
    ②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70页。
    ③ 脱脱:《宋史》,第327卷,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0550页。
    ④ 王安石:《诗义钩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7页。
    ① 王安石:《诗义钩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11页。
    ② 王安石:《诗义钩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页。
    ③ 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2007年,第517页。
    ④ 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2007年,第517页。
    ① 王安石:《诗义钩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8页。
    ② 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2007年,第259页。
    ③ 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2007年,第265页。
    ④ 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2007年,第315页。
    ⑤ 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2007年,第338页。
    ⑥ 张进:《论苏轼的<诗>学观点》,《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第8-12页。
    ⑦ 王应麟:《困学纪闻》,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094页。
    ①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6页。
    ② 苏辙:《诗集传》,第19卷,宋淳熙七年苏诩筠州公府库刻本,第561页。
    ① 苏辙:《诗集传》,第19卷,宋淳熙七年苏诩筠州公府库刻本,第562页。
    ② 脱脱:《宋史》,第390卷,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1953页。
    ① 脱脱:《宋史》,第379卷,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1694页。
    ② 朱杰人、严佐之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637页。
    ③ 张纲:《经筵诗讲义》,见《华阳集》,第24卷,1935年,第6页。
    ④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2页。
    ⑤ 张纲:《经筵诗讲义》,《华阳集》,第24卷,1935年,第1页。
    ① 无名氏:《靖康要录》,《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第90页。
    ②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2页。
    ③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2页。
    ④ 林岊:《毛诗讲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4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33页。
    ① 林岊:《毛诗讲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4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33-234页。
    ② 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2007年,第259页。
    ① 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2007年,第259页。
    ② 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2007年,第259页。
    ③ 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2007年,第259页。
    ① 王柏著、顾颉刚点校:《诗疑》,第2卷,上海:模社出版,1929年,第38-39页。
    ① 王柏著、顾颉刚点校:《诗疑》,第2卷,上海:樸社出版,1929年,第41-42页。
    ② 王柏著、顾颉刚点校:《诗疑》,第2卷,上海:樸社出版,1929年,第23页。
    ① 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95页。
    ② 程颢、程颐:《二程遗书》,第2卷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90-91页。
    ③ 程颢、程颐:《二程遗书》,第2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69页。
    ①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经说》,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046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69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94页。
    ② 刘勰:《文心雕龙》,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第602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④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88页。
    ⑤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01页。
    ⑥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01页。
    ⑦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01页。
    ⑧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01页。
    ① 程颢、程颐:《二程遗书》,第2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69页。
    ② 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85-386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88页。
    ② 程颐:《河南程氏经说》,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056-1057页。
    ① 程颐:《河南程氏经说》,第3卷,同治求我斋本,第2页,出版年不详。
    ② 朱熹:《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66页。
    ③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97页。
    ④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96页。
    ① 黄中慎:《尊序?反序?——<毛诗李黄集解>的解<诗>立场》,《台大文史哲学报》,第76期,2012年5月,第1-27页。
    ② 郝玉麟:《福建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2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41页。
    ① 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2007年,第259页。
    ②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66页。
    ③ 林之奇:《拙斋文集》,第8卷,《上王参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24-425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20页。
    ② 林之奇:《拙斋文集》,第8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24-425页。
    ① 唐仲友:《悦斋文钞补》,《续金华丛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59页。
    ② 黄宗羲:《宋元学案》,第60卷,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48页。
    ③ 唐仲友:《帝王经世图谱》,第6卷,《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第194-195页。
    ④ 唐仲友:《帝王经世图谱》,第6卷,《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第193页。
    ① 黄宗羲:《宋元学案》,第60卷,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46页。
    ② 宋傅藻:《东坡纪年录》,四部丛刊本。出版年不详。
    ③ 《诗论》一文,《栾城集》、《苏东坡全集》皆有收录,历来对其作者有不同说法,吕祖谦、李樗、严虞惇等认为是苏轼,此采用李、严之说。
    ① 苏轼:《东坡文集》,见《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5页。
    ②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皇清集解》,第8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页。
    ③ 戴复古:见《宋诗钞》,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618页。
    ① 严粲:《诗缉》,明味经堂刻本,第10-11页,出版年不详。
    ②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3页。
    ③ 严粲:《诗缉》,明味经堂刻本,第1卷,第6页,出版年不详。
    ④ 严粲:《诗缉》,明味经堂刻本,第12卷,第15页,出版年不详。
    ⑤ 严粲:《诗缉》,明味经堂刻本,第13卷,第16页,出版年不详。
    ①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78页。
    ② 严粲:《诗缉》,第23卷,明味经堂刻本,第16页,出版年不详。
    ③ 程大昌:《考古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4页。
    ① 程大昌:《考古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2-13页。
    ② 程大昌:《考古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2页。
    ③ 程大昌:《考古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2页。
    ④ 程大昌:《诗论》,《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① 程大昌:《考古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1-12页。
    ② 程大昌:《考古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1页。
    ③ 程大昌:《考古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2页。
    ④ 程大昌:《考古编》,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1-22页。
    ① 高亨:《诗经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4页。
    ② 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12页。
    ③ 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卷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9页。
    ①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见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第2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第38页。
    ② 彭声洪:《诗六义辨说》,《华中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第108-118页。
    ③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④ 彭声洪:《诗六义辨说》,《华中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第108-118页。
    ⑤ 王质:《诗总闻》,《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23页。
    ① 王质:《诗总闻》,《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1页。
    ② 王质:《诗总闻》,《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23页。
    ① 王质:《诗总闻》,《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155页。
    ② 章如愚:《群书考索·别集》,第7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38册,1983年,第743-744页。
    ③ 章如愚:《群书考索·别集》,第7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38册,1983年,第744页。
    ① 章如愚:《群书考索·别集》,第7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38册,1983年,第744-745页。
    ① 章如愚:《群书考索·别集》,第7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38册,1983年,第755页。
    ② 严粲:《诗缉》,第1卷,明味经堂刻本,第10页,出版年不详。
    ③ 严粲:《诗缉》,第1卷,明味经堂刻本,第11页,出版年不详。
    ① 严粲:《诗缉》,第1卷,明味经堂刻本,第11页,出版年不详。
    ② 严粲:《诗缉》,第1卷,明味经堂刻本,第11页,出版年不详。
    ③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571页。
    ① 郑樵:《诗辨妄》,见顾颉刚辑本,上海:樸社出版,1933年,第64页。
    ② 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36页。
    ③ 郑樵:《诗辨妄》,见顾颉刚辑本,上海:模社出版,1933年,第28页。
    ④ 郑樵:《诗辨妄》,见顾颉刚辑本,上海:模社出版,1933年,第85页。
    ① 惠周惕:《诗说》,《皇清经解》本,第290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页。
    ② 顾颉刚:《风、雅、颂之别》,《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47页。
    ③ 郑樵:《六经奥论》,第3卷,《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2007年,第543页。
    ① 郑樵:《诗辨妄》,见顾颉刚辑本,上海:樸社出版,1933年,第84-85页。
    ② 郑樵:《诗辨妄》,见顾颉刚辑本,上海:樸社出版,1933年,第13页。
    ③ 郑樵:《诗辨妄》,见顾颉刚辑本,上海:模社出版,1933年,第4页。
    ① 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980页。
    ② 郑樵:《诗辨妄》,见顾颉刚辑本,上海:模社出版,1933年,第76页。
    ③ 郑樵:《通志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45页。
    ④ 郑樵:《诗辨妄》,见顾颉刚辑本,上海:模社出版,1933年,第65-66页。
    ① 朱德润:见《经义考》,北京: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7年,第24页。
    ②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第451页。
    ③ 郑樵:《通志·乐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883页。
    ④ 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第261页。
    ① 段昌武:《段氏毛诗集解》,第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7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51页。
    ① 苏辙:《诗集传》,第9卷,宋淳熙七年苏诩筠州公府库刻本,第389页。
    ② 苏辙:《诗集传》,第9卷,宋淳熙七年苏诩筠州公府库刻本,第535页。
    ③ 郝敬:《毛诗原解》,第17卷,明万历郝千秋郝千石刻九部经解本,第1页。
    ④ 郝敬:《毛诗原解》,第27卷,明万历郝千秋郝千石刻九部经解本,第9页。
    ① 范处义:《诗补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7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页。
    ② 扬之水:《诗经别裁》,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页。
    ③ 范处义:《诗补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7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77页。
    ④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01页。
    ①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0页。
    ② 皮锡瑞:《经学历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第204页。
    ③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70页。
    ④ 朱熹:《仪礼经传通解》,第9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1册,1983年,第13-14页。
    ① 王应麟:《小学绀珠》,第4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48册,1983年,第457页。
    ②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66-2067页。
    ③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67页。
    ④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67页。
    ⑤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68页。
    ⑥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68页。
    ⑦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117页。
    ⑧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61页。
    ⑨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117页。
    ⑩ 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9页。
    11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117页。
    ① 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23页。
    ② 朱熹:《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页。
    ③ 朱熹:《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页。
    ④ 阮元:《揅经室集·释颂》,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9页。
    ⑤ 张西堂:《诗经六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113页。
    ⑥ 王灼:《碧鸡漫志》,第1卷,《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1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第5页。
    ⑦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66页。
    ⑧ 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页。
    ⑨ 鲁洪生:《诗经学概论》,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第67-76页。
    ⑩ 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页。
    11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96页。
    ①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97页。
    ② 朱熹:《仪礼经传通解》,第9卷,《四库全书》本,第13-14页。
    ③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68页。
    ④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69页。
    ⑤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69页。
    ⑥ 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页。
    ⑦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124页。
    ① 朱熹:《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②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69页。
    ③ 季本:《诗说解颐》,第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页。
    ④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69页。
    ⑤ 钟嵘:《诗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页。
    ⑥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69页。
    ⑦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70-2071页。
    ①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124页。
    ② 陈文新:《从风、雅、颂及其流变看诗乐关系的三个层面》,《学术研究》,2004年,第11期,第131-135页。
    ③ 顾颉刚:《风、雅、颂之别》,《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53页。
    ④ 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页。
    ① 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页。
    ③ 朱熹:《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④ 王柏著、顾颉刚点校:《诗疑》,第2卷,上海:模社出版,1929年,第38-39页。
    ⑤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页。
    ⑥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页。
    ⑦ 鲁洪生:《从赋、比、兴产生的时代背景看其本义》,《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第213-223页。
    ⑧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6卷,《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617页。
    ⑨ 毛先舒:《诗辩坻》,第1卷,《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3页。
    ① 苏辙:《诗集传》,第3卷,宋淳熙七年苏诩筠州公府库刻本,第5-6页。
    ①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83页。
    ② 戴埴:《鼠璞》,《四明丛书》,约园刊本,第26页,出版年不详。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24页。
    ④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28页。
    ⑤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36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65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70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68页。
    ④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73页。
    ⑤ 戴埴:《鼠璞》,《四明丛书》,约园刊本,第27-28页,出版年不详。
    ① 戴埴:《鼠璞》,《四明丛书》,约园刊本,第28页,出版年不详。
    ② 郑樵:《诗辨妄》,见顾颉刚辑本,上海:模社出版,1933年,第91-92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40页。
    ④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47页。
    ⑤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31页。
    ⑥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32页。
    ⑦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65页。
    ⑧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68页。
    ① 程大昌:《诗论四》,《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页。
    ② 程大昌:《考古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4-15页。
    ① 郑樵:《诗辨妄》,见顾颉刚辑本,上海:樸社出版,1933年,第64页。
    ② 程大昌:《考古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4页。
    ③ 郑樵:《诗辨妄》,见顾颉刚辑本,上海:模社出版,1933年,第64页。
    ④ 苏轼:《诗论》,见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5-56页。
    ⑤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70页。
    ① 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4页。
    ② 章如愚:《群书考索》,第7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38册,1983年,第743-744页。
    ③ 严粲:《诗缉》,第1卷,明味经堂刻本,第10页,出版年不详。
    ④ 王质:《诗总闻》,《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23页。
    ⑤ 王安石:《诗义钩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11页。
    ⑥ 苏辙:《诗集传》,第19卷,宋淳熙七年苏诩筠州公府库刻本,第561页。
    ① 程颐、程颢:《二程遗书》,第2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90-91页。
    ②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612页。
    ③ 见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第2卷,《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2007年,第265页。
    ④ 见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第9卷,《通志堂经解》本,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2007年,第315页。
    ① 王袆:《王文忠公集》,第11卷,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330页。
    ② 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先秦——元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页。
    ①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6页。
    ② 张廷玉等:《明史·儒林传》,第282卷,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221页。
    ③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7页。
    ④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北京书局,1965年,第25页。
    ⑤ 何景明:见《文木山房诗说笺证》,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第60页
    ⑥ 顾炎武:《日知录》,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13页。
    ⑦ 刘毓庆、贾培俊:《历代诗经著述考(明代)》,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页。
    ① 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341页。
    ② 刘晓燕:《<诗传旁通>研究》(硕士论文),2011年4月,第9页。
    ③ 李修生:《全元文》,南京:风凰出版社,1998年,第3550页。
    ④ 宋濂:《元史》第190卷,《列传》,第77卷,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345页。
    ⑤ 梁益:《诗传旁通》,《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6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95页。
    ⑥ 刘瑾:《律吕成书》,《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页。
    ⑦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4页。
    ① 戴维:《诗经研究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11页。
    ② 刘瑾:《诗传通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6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68页。
    ③ 刘瑾:《诗传通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6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69页。
    ④ 刘瑾:《诗传通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6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69页。
    ⑤ 梁寅:《诗演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页。
    ① 梁寅:《诗演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页。
    ② 梁寅:《诗演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8页。
    ③ 梁寅:《诗演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页。
    ④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3页。
    ⑤ 玉汝:《诗缵绪》,《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7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78页。
    ⑥ 刘玉汝:《诗缵绪》,《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7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78页。
    ① 刘玉汝:《诗缵绪》,《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7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72页。
    ② 刘玉汝:《诗缵绪》,《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7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83页。
    ③ 陈惠美:《明人孟子著述存佚考》,《东海大学图书馆讯》,台中:东海大学,2008年,第27-28页。
    ① 姚舜牧:《重订诗经疑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0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80页。
    ②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7页。
    ③ 姚舜牧:《重订诗经疑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0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81页。
    ① 吴澄:《吴文正集》,第16卷,见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31页。
    ① 吴澄:《吴文正集》,第1卷,见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② 朱彝尊:《经义考》,第11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30页。
    ③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16卷,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7页。
    ④ 朱倬:《诗经疑问》,北京:北京图书馆,2004年,第2页。
    ⑤ 朱倬:《诗经疑问》,北京:北京图书馆,2004年,第2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52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96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20页。
    ④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84页。
    ⑤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54页。
    ⑥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66-2067页。
    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4卷,第1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年,第330页。
    ⑧ 朱载堉:《乐律全书》,第60卷,见王五云《万有文库》,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7页。
    ① 朱载靖:《乐律全书》,第60卷,见王五云《万有文库》,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5-6页。
    ① 邹漪:《启祯野乘》,第7卷,见周骏富《明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35年,第3页。
    ② 顾起元:《说略》,第12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6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68-569页。
    ① 胡应麟:《诗薮外编》,第6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231页。
    ② 傅若金:《欧阳斯立诗序》,见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004年,第271页。
    ② 傅若金:《诗法正论》,见蔡镇楚编《中国诗话珍本丛书》,第3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227-229页。
    ① 傅若金:《书程子廉诸人诗后》,见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004年,第305页。
    ②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页。
    ③ 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8-9页。
    ① 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0页。
    ② 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3页。
    ① 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3页。
    ② 朱谋玮:《诗故》,《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81页。
    ③ 朱谋玮:《诗故》,《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83页。
    ① 朱谋玮:《诗故》,《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64页。
    ② 朱谋玮:《诗故》,《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06页。
    ③ 朱谋玮:《诗故》,《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54页。
    ④ 朱谋玮:《诗故》,《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84页。
    ① 朱谋玮:《诗故》,《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50页。
    ② 赵之谦等:《江西通志》,第70卷,台北:京华书局,1967年,第330页。
    ③ 王守仁:《三阳明全集》,第6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14页。
    ① 黄宗羲:《明儒学案》,第13卷,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72页。
    ② 季本:《诗说解颐》,《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7页。
    ③ 季本:《诗说解颐》,《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9页。
    ④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915页。
    ①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6页。
    ② 沈德潜:《明诗别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42页。
    ③ 杨慎:《升庵经说》,第1册,《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80页。
    ① 杨慎:《升庵经说》,第1册,《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79页。
    ② 杨慎:《升庵经说》,第1册,《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79页。
    ① 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596页。
    ② 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9页。
    ③ 李先芳:《读诗私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12页。
    ① 李先芳:《读诗私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7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11页。
    ② 曹学佺:《诗经剖疑》,《续修四库全书》本,第6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① 曹学佺:《诗经剖疑》,《续修四库全书》本,第6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② 曹学佺:《诗经剖疑》,《续修四库全书》本,第6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85页。
    ③ 曹学佺:《诗经剖疑》,《续修四库全书》本,第6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4页。
    ① 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29页。
    ② 沈佳:《明儒言行录续编》,第2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30页。
    ③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8页。
    ①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8-409页。
    ①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14页。
    ②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11-412页。
    ③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12页。
    ①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05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12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07页。
    ④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10页。
    ⑤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96页。
    ⑥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18页。
    ⑦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20页。
    ⑧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21页。
    ⑨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11页。
    ①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18页。
    ②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12-413页。
    ③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13页。
    ①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16-417页。
    ①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9-410页。
    ②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8页。
    ③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6卷,《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26页。
    ①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8页。
    ② 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89页。
    ①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8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10页。
    ③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8页。
    ④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8页。
    ⑤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8页。
    ①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8页。
    ② 郑玄注、贾公彦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626页。
    ③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8页。
    ④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8页。
    ⑤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8页。
    ①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8页。
    ②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8页。
    ③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8页。
    ④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8页。
    ⑤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8页。
    ① 章潢:《图书编》,第1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8页。
    ② 王安石:《诗义钩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7页。
    ③ 引蒋述卓:《宋代文艺理论集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658页。
    ④ 刘勰注,王利器校证:《文心雕龙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27页。
    ⑤ 刘勰注、王利器校证:《文心雕龙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27页。
    ① 转引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3页。
    ② 王逸注、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页。
    ③ 黄宗羲:《明儒学案》,第5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14页。
    ① 郝敬:《毛诗原解》,明万历郝千秋郝千石刻九部经解本,第13页。
    ② 黄焯:《诗说》,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4页。
    ③ 郝敬:《毛诗原解》,明万历郝千秋郝千石刻九部经解本,第13页。
    ④ 郝敬:《毛诗原解》,明万历郝千秋郝千石刻九部经解本,第12页。
    ① 郝敬:《毛诗原解》,明万历郝千秋郝千石刻九部经解本,第11-12页。
    ② 郝敬:《毛诗原解》,明万历郝千秋郝千石刻九部经解本,第3页。
    ③ 郝敬:《毛诗原解》,明万历郝千秋郝千石刻九部经解本,第14页。
    ① 郝敬:《毛诗原解》,明万历郝千秋郝千石刻九部经解本,第13页。
    ② 郝敬:《毛诗原解》,明万历郝千秋郝千石刻九部经解本,第13页。
    ① 黄焯:《诗说》,武汉:长江文艺社出版,1981年,第14页。
    ②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8页。
    ③ 朱朝瑛:《读诗略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41页。
    ④ 朱朝瑛:《读诗略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44页。
    ⑤ 朱朝瑛:《读诗略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84页。
    ① 朱朝瑛:《读诗略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54页。
    ②卫湜:《礼记集说》,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508页。
    ③ 朱朝瑛:《读诗略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50页。
    ④ 朱朝瑛:《读诗略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49页。
    ⑤ 朱朝瑛:《读诗略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49页。
    ① 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722页。
    ② 朱朝瑛:《读诗略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42页。
    ① 朱朝瑛:《读诗略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42页。
    ② 王妍:《经学以前的<诗经>》,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133页。
    ③ 王丽珍、张利民:《<左传>用诗的赋、比、兴》,《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105-108页。
    ④ 韦昭注:《国语》,见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第38-40页。
    ① 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020页。
    ②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83页。
    ③ 高华平:《论语集解较释》,沈阳:辽海出版社,2007年,第111页。
    ④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06页。
    ⑤ 张震泽:《<诗经>赋、比、兴本义新探》,《文学遗产》,1983年,第3期。
    ① 滕福海:《“六诗”本义新探》,《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75-81页。
    ② 章必功:《六诗探故》,《先秦两汉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10-28页。
    ③ 朱尊彝:《经义考》,北京: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7年,第255页。
    ④ 梁益:《诗传旁通》,《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6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95页。
    ⑤ 刘瑾:《诗传通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6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69页。
    ⑥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8页。
    ⑦ 梁寅:《诗演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页。
    ⑧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8页。
    ① 季本:《诗说解颐》,《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页。
    ② 刘玉汝:《诗缵绪》,《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7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83页。
    ③ 朱载堉:《乐律全书》,第60卷,见王五云《万有文库》,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7页。
    ④ 姚舜牧:《重订诗经疑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0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80页。
    ⑤ 李先芳:《读诗私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12页。
    ⑥ 郝敬:《毛诗原解》,明万历郝千秋郝千石刻九部经解本,第3页。
    ⑦ 朱朝瑛:《读诗略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41页。
    ⑧ 许学夷:《诗源辨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① 钱穆:《国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883页。
    ②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③ 吴雁南:《清代经学史通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5页。
    ④ 康熙:《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第1集,第19卷,《文津阁四库全·清史资料汇刊》,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80页。
    ⑤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0页。
    ⑥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3册,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170页。
    ① 毛奇龄:《毛诗稽古篇序》,《愚庵小集》,第7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29页。
    ②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0页。
    ③ 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49页。
    ④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125页。
    ① 钱澄之:《田间诗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4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03页。
    ②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02页。
    ③ 毛奇龄:《西河集》,第4卷,《万有书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51页。
    ④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皇清集解》本,第67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4页。
    ⑤ 惠周惕:《诗说》,《皇清经解》本,290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页。
    ⑥ 杨名时:《诗经剳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6页。
    ⑦ 方苞:《周官集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1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86页。
    ⑧ 黄中松:《诗疑辨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80页。
    ⑨ 顾镇:《虞东学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79页。
    ⑩汪师韩:《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第439页。
    11 范家相:《诗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03页。
    12 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9-60页。
    13 王夫之:《姜斋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3-34页。
    14 严虞淳:《读诗质疑卷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7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88-89页。
    15 顾镇:《虞东学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80页。
    16 戴震:《戴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94-195页。
    17 焦循:《毛诗补疏》,《皇清经解》本,115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2页。
    18 毛奇龄:《诗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21页。
    19 姜炳璋:《诗序补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80-181页。
    20 崔述:《读风偶识》,道光四年石屏陈履和校刊本,第3页。
    ① 赵嘉稷:《毛诗稽古编序》,见《毛诗稽古编》,《皇清集解》,第8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页。
    ②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0页。
    ③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皇清集解》,第8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5页。
    ① 胡朴安:《诗经学》,见王云五《万有书库》,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321页。
    ②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皇清集解》,第67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4页。
    ③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皇清集解》,第8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页。
    ①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皇清集解》,第8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页。
    ②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皇清集解》,第8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页。
    ③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皇清集解》,第8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页。
    ①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138页。
    ① 严虞淳:《读诗质疑卷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7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88-89页。
    ② 王兆符:《望溪文集序》,见方苞《望溪文集》,上海:中华书局,1912年,第1页。
    ① 方苞:《周官集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1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86页。
    ② 方苞:《朱子诗义补正》,《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30页。
    ③ 方苞:《朱子诗义补正》,《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04页。
    ④ 方苞:《朱子诗义补正》,《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08页。
    ① 文德翼:《求是堂文集》,第4卷,《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500册,1994年,第273页,。
    ② 胡承珙:《毛诗后笺》,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第325-326页。
    ① 胡承珙:《毛诗后笺》,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第672-673页。
    ② 陈沆:《诗比兴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5页。
    ① 陈沆:《诗比兴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4页。
    ② 陈沆:《诗比兴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59页。
    ③ 陈沆:《诗比兴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01页。
    ④ 魏源:《诗比兴笺序》,见陈沆《诗比兴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页。
    ① 迮鹤寿:《齐诗翼氏学》,《续修四库全书》本,第7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0页。
    ① 迮鹤寿:《齐诗翼氏学》,《续修四库全书》本,第7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0页。
    ② 马瑞辰著、陈金生点校:《毛诗传笺通释例言》,见《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页。
    ① 马瑞辰著、陈金生点校:《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5-16页。
    ① 陈奂:《诗毛氏传疏叙录》,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第2页。
    ② 汪喜孙:《孤儿编》,第3卷,见杨晋龙主编《汪奔孙著作集》本,台湾“中研院”文哲所,2003年,第680页。
    ③ 陈奂:《诗毛氏传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第3页。
    ④ 陈奂:《诗毛氏传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第10页。
    ① 陈奂:《诗毛氏传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第29页。
    ② 陈奂:《诗毛氏传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第20页。
    ③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81页。
    ④ 陈奂:《诗毛氏传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第13页。
    ⑤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8页。
    ① 史革新:《晚清学术文化新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页。
    ② 魏源:《诗古微》,《魏源全集》,第1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71页。
    ① 魏源:《诗古微》,《魏源全集》,第1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71-172页。
    ② 魏源:《诗古微》,《魏源全集》,第1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72页。
    ③ 魏源:《诗古微》,《魏源全集》,第1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73页。
    ①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第60页。
    ②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02页。
    ① 王质:《诗总闻》,《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1页。
    ② 阮元:《毛西河检讨全集序》,见《揅经室二集》,第7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43页。
    ① 毛奇龄:《西河集》,第4卷,见王云五《万有书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51-52页。
    ① 毛奇龄:《西河集》,第4卷,见王云五《万有书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52页。
    ② 郑玄注、贾公彦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544页。
    ③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9页。
    ① 黄中松:《诗疑辨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80-281页。
    ① 黄中松:《诗疑辨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14-215页。
    ② 顾镇:《虞东学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73页。
    ③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5页。
    ④ 顾镇:《虞东学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79页。
    ① 顾镇:《虞东学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80页。
    ① 朱鹤龄:《与吴汉搓书》,见《愚庵小集》,第10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3页。
    ②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0页。
    ③ 朱鹤龄:《愚庵小集》,第1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3页。
    ④ 吕陶:《净德集》,第18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200页。
    ① 洪湛侯:《诗经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24页。
    ② 崔述:《读风偶识》,道光四年石屏陈履和校刊本,第11页。
    ③ 崔述:《读风偶识》,道光四年石屏陈履和校刊本,第3页。
    ④ 崔述:《读风偶识》,道光四年石屏陈履和校刊本,第3页。
    ① 崔述:《读风偶识》,道光四年石屏陈履和校刊本,第3页。
    ② 崔述:《读风偶识》,道光四年石屏陈履和校刊本,第16页。
    ③ 赵尔巽、柯劭态等:《阮元列传》,《清史稿》,第364卷,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1424页。
    ① 阮元:《揅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8-19页。
    ② 汪绂:《参读礼志疑》,下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56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29-656页。
    ③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读法》,《饮冰室书话》,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
    ④ 陈子展:《诗经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066页。
    ①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1页。
    ② 皮锡瑞著、潘斌选编:《皮锡瑞儒学论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6页。
    ① 皮锡瑞:《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51页。
    ② 皮瑞锡:《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51页。
    ③ 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15页。
    ① 章炳麟:《国学讲演录》,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85-86页。
    ② 章炳麟:《国学讲演录》,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86页。
    ③ 章炳麟:《检论》,第2卷,杭州:浙江图书馆,1919年,第391页。
    ④ 章炳麟:《六诗说》,见《章太炎全集》,第3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92页。
    ① 章炳麟:《六诗说》,见《章太炎全集》,第3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92页。
    ② 洪湛侯:《诗经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60页。
    ③ 王夫之:《诗广传》,见《续修四库全书》本,第6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19页。
    ④ 王夫之:《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1页。
    ⑤ 王夫之:《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04页。
    ① 王夫之:《姜斋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27页。
    ② 王夫之:《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01页。
    ③ 王夫之:《古诗评选》,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01页。
    ① 王夫之:《姜斋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5页。
    ② 王夫之:《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8页。
    ③ 王夫之:《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① 王夫之:《姜斋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3-34页。
    ② 王夫之:《古诗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84页。
    ③ 王夫之:《古诗评选》,第2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90页。
    ④ 王夫之:《古诗评选》,第2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90页。
    ① 王夫之:《姜斋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页。
    ② 顾镇:《虞东学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80页。
    ① 顾镇:《虞东学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80页。
    ② 魏源:见陈沆《诗比兴笺·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页。
    ③ 顾镇:《虞东学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80页。
    ① 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页。
    ② 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8-9页。
    ③ 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页。
    ④ 顾颉刚:《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页。
    ① 赵尔巽、柯劭态等:《清史稿·列传》,第268卷,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330页。
    ② 沈德潜:《国裁集朝诗别》,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99页。
    ③ 惠周惕:《诗说》,《皇清经解》本,290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4页。
    ① 惠周惕:《诗说》,《皇清经解》本,290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页。
    ② 陈奂:《诗毛氏传疏》,第11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68页。
    ③ 陈奂:《诗毛氏传疏》,第18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38页。
    ① 惠士奇:《礼说》,第7卷,《皇清经解》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2页。
    ② 见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671-1672页。
    ③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第796页。
    ④ 何休注、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241页。
    ⑤ 王冰注:《黄帝内经索问》,《中国医学大成续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20页。
    ⑥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1-272页。
    ① 班固著、应劭注:《汉书·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121页。
    ② 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9页。
    ③ 崔为:《黄帝内经·索问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④ 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9页。
    ⑤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96页。
    ⑥ 王冰注:《黄帝内经索问》,《中国医学大成续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24页。
    ⑦ 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9页。
    ⑧ 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750页。
    ⑨ 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7-8页。
    ① 王冰注:《黄帝内经索问》,《中国医学大成续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24页。
    ① 戴震:《诗比义述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94-195页。
    ② 焦循:《毛诗补疏》,《皇清经解》本,第115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页。
    ① 焦循:《毛诗补疏》,《皇清经解》本,第115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页。
    ② 焦循:《毛诗补疏》,《皇清经解》本,第115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2页。
    ① 班固著、应劭注:《汉书》,第22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69页。
    ②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70页。
    ③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70页。
    ④ 焦循:《毛诗补疏》,《皇清经解》本,第115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页。
    ①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280页。
    ②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页。
    ③ 刘勰注、王利器校证:《文心雕龙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27页。
    ④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5-26页。
    ⑤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页。
    ①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4-15页。
    ②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页。
    ①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53页。
    ②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53-154页。
    ③ 季本:《诗说解颐》,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页。
    ④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69-170页。
    ⑤ 朱熹:《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915页。
    ⑥ 陈淳:《北溪大全集》,第42卷,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经部第80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00页。
    ⑦ 郝敬:《毛诗原解》,明万历郝千秋郝千石刻九部经解本,第13页。
    ①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页。
    ②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页。
    ③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页。
    ④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9-20页。
    ⑤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4-45页。
    ①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105页。
    ② 陈埴:《木锺集》,第6卷,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0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01页。
    ③ 朱熹:《朱文公文集·别集》,《四部丛刊初编》缩本,第226-235册,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明刊本,第1915页。
    ④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2页。
    ⑤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8页。
    ⑥ 顾颉刚:《诗经通论序》,见《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96页。
    ①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4页。
    ② 姜炳璋:《诗序补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80-181页。
    ① 朱熹:《朱子语类》,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68页。
    ① 魏源:《诗古微》,《魏源全集》,第1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5页。
    ② 魏源:《诗古微》,《魏源全集》,第1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4页。
    ③ 惠周惕:《诗说》,《皇清经解》本,290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页。
    ① 惠周惕:《诗说》,《皇清经解》本,290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页。
    ①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72页。
    ②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10页。
    ③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14页。
    ① 惠周惕:《诗说》,《皇清经解》本,第290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页。
    ①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9-10页。
    ②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5页。
    ① 崔述:《读风偶识》,道光四年石屏陈履和校刊本,第16页。
    ② 崔述:《读风偶识》,道光四年石屏陈履和校刊本,第16页。
    ① 顾镇:《虞东学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80-381页。
    ② 奇龄:《诗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21页。
    ① 毛奇龄:《诗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21页。
    ②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2页。
    ③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72页。
    ①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22页。
    ② 范家相:《诗渖》,第1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03页。
    ①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皇清集解》,第8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页。
    ②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皇清集解》,第8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页。
    ③ 严虞淳:《读诗质疑》,第6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7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88-89页。
    ④ 方苞:《周官集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1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86页。
    ⑤ 胡承珙:《毛诗后笺》,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第325-326页。
    ⑥ 魏源:《诗比兴笺序》,见陈沆《诗比兴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页。
    ⑦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02页。
    ⑧ 惠周惕:《诗说》,《皇清经解》本,第290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页。
    ⑨ 毛奇龄:《西河集》,第4卷,《万有书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51页。
    ⑩ 黄中松:《诗疑辨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80页。
    11 顾镇:《虞东学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79页。
    12 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9-60页。
    ① 阮元:《揅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8-19页。
    ② 王夫之:《姜斋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3-34页。
    ③ 顾镇:《虞东学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9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80页。
    ④ 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页
    ⑤ 惠周惕:《诗说》,《皇清经解》本,第290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页。
    ⑥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页。
    ⑦ 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页。
    ⑧ 焦循:《毛诗补疏》,《皇清经解》本,第115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页。
    ⑨ 焦循:《毛诗补疏》,《皇清经解》本,第115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2页。
    ⑩ 戴震:《诗比义述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94-195页。
    ① 程颢、程颐:《二程遗书》,第2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69页。
    ② 王小盾:《诗六义原始》,《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47-48页。
    ①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95-796页。
    ② 章必功:《“六诗”探故》,见《先秦两汉文学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第10-29页。
    ③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87页。
    ④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94页。
    ⑤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97页。
    ①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96页。
    ② 郑玄注、贾公彦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527页。
    ③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中华书局,1979年,第797页。
    ④ 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846页。
    ⑤ 萧华荣:《中国诗学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8页。
    ①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90-791页。
    郑玄注、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
    成伯玛:《毛诗指说》,《通志堂经解》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2007年。
    欧阳修:《诗本义》,上海涵芬楼景印,四部丛刊本。
    王安石:《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
    程颐:《河南程氏经说》,同治求我斋本,出版年未详。
    苏辙:《诗集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张纲:《经筵诗讲义》,《华阳集》,四部丛刊三编,1936年。
    郑樵:《六经奥论》,《通志堂经解》本,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
    郑樵:《诗辨妄》,见顾颉刚辑本,模社出版,1933年。
    程大昌:《考古编》,中华书局,2008年。
    程大昌:《诗论》,《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
    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朱熹:《诗序辨说》,商务印书馆,1936年。
    王质:《诗总闻》,沔阳庐氏慎始基斋印行,1923年。
    周孚:《非诗辨妄》,商务印书馆,1936年。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81年。
    段昌武:《昌武段氏诗义指南》,商务印书馆,1936年。
    林岊:《毛诗讲义》,台湾商务印书馆,1935年。
    王应麟:《诗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
    王应麟:《诗地理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
    王柏:《诗疑》,商务印书馆,1936年。
    严粲:《诗缉》,明味经堂刻本,出版年未详。
    袁燮:《絮斋毛诗经筵讲义》,商务印书馆,1936年。
    梁益:《诗传旁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刘瑾:《诗传通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梁寅:《诗演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朱倬:《诗经疑问》,北京图书馆,2004年。
    刘玉汝:《诗缵绪》,商务印书馆,1935年。
    曹学佺:《诗经剖疑》,《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朱谋(?):《诗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郝敬:《毛诗原解》,明万历郝千秋郝千石刻九部经解本。
    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姚舜牧:《重订诗经疑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朱朝瑛:《读诗略记》,商务印书馆,1935年。
    李先芳:《读诗私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贺贻孙:《诗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季本:《诗说解颐》,《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杨名时:《诗经剳记》,中华书局,1963年。
    钱澄之:《田间诗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皇清集解》本,1861年。
    毛奇龄:《诗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黄中松:《诗疑辨证》,商务印书馆,1935年。
    姚际恒:《诗经通论》,中华书局,1958年。
    严虞淳:《读诗质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惠周惕:《诗说》,商务印书馆,1939年。
    方苞:《朱子诗义补正》,《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顾镇:《虞东学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毛先舒:《诗辩坻》,《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姜炳璋:《诗序补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戴震:《毛郑诗考证》,黄山书社,1997年。
    戴震:《果溪诗经补注》,中华书局,1991年。
    崔述:《读风偶识》,石屏陈履和校刊本,道光四年。
    范家相:《诗渖》,商务印书馆,1939年。
    焦循:《毛诗补疏》,《皇清经解》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861年。
    迮鹤寿:《齐诗翼氏学》,《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胡承珙:《毛诗后笺》,黄山书社,1999年。
    马瑞辰著、陈金生点校:《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
    陈沆:《诗比兴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陈奂:《诗毛氏传疏》,商务印书馆,1933年。
    陆机著、丁晏校:《毛诗草木鸟兽上兽虫鱼疏》,出版年未详。
    皮锡瑞:《经学历史》,商务印书馆,1929年。
    皮锡瑞:《经学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虚受堂刊本,1915年。
    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
    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
    郑玄注、贾公彦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
    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1981年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
    李光坡:《周礼述注》,《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方苞:《周官集注》,杭希堂,1743年。
    汪绂:《参读礼志疑》,《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卫湜:《礼记集说》,凤凰出版社,2010年。
    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正义:《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
    何休解诂、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
    杜预注、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
    范宁注、杨士勋疏:《春秋谷梁传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
    朱载堉:《乐律全书》,王五云《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31年。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
    赵岐注、孙爽疏:《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
    唐玄宗注、邢昺疏:《孝经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
    刘熙:《释名》,商务印书馆,1939年。
    郭璞注、邢昺疏:《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2009年。
    范晔著、陈芳注:《后汉书》,中华书局,2009年。
    魏徵:《隋书》,商务印书馆,1935年。
    郑樵:《通志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
    宋濂:《元史》,中华书局,2000年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2008年。
    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赵尔巽、柯劭忞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1978年。
    孔子:《孔子诗论》,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荀子:《荀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王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4年。
    王充:《潜夫论》,中华书局,1985年。
    程颢、程颐:《二程全书》,中华书局,1920年。
    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唐仲友:《帝王经世图谱》,《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
    唐顺之:《荆川稗编》,《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戴埴:《鼠璞》,《四明丛书》,约园刊本,1938年。
    王应麟:《困学纪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王应麟:《小学绀珠》,《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
    章如愚:《群书考索》,江苏广陵书社,2008年。
    朱熹:《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
    顾起元:《说略》,《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何景明:见《文木山房诗说笺证》,齐鲁书社,2002年。
    章潢:《图书编》,江苏广陵书社,2011年。
    姚际恒:《古今伪书考》,《知不足斋丛书》,上海古书流通处影印,1921年。
    全祖望:《经史问答》,广东学海堂,1829年。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读法》,《饮冰室书话》,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
    钟嵘:《诗品》,中华书局,1998年。
    杨万里:《诚斋集》,中华书局,1989年。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
    吕陶:《净德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
    苏轼:《东坡文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中华书局,1986年。
    王逸章句、洪兴祖补注:《楚辞四种》,世界书局,1945年。
    林之奇:《拙斋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戴复古:《戴复古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吕乔年:《丽泽论说集录》,《续金华丛书》本,永康胡氏梦选楼,1924年。
    魏庆之:《诗人玉屑》,中华书局,2007年。
    陈栎:《定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傅若金:《诗法正论》,《中国诗话珍本丛书》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吴澄:《吴文正集》,李修生主编《全元文》,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许学夷:《诗源辨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杨慎:《升庵经说》,《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
    顾炎武:《日知录》,商务印书馆,1929年。
    王夫之:《古诗评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王夫之:《姜斋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王夫之:《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96年。
    毛奇龄:《愚庵小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毛奇龄:《西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朱鹤龄:《愚庵小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汪师韩:《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
    阮元:《揅经室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
    永瑢、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
    魏源:《魏源全集》,岳麓书社,2004年。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
    章炳麟:《国学讲演录》,岳麓书社,2010年。
    章炳麟:《检论》,浙江图书馆,1919年。
    白川静(日):《兴的研究》,何乃英译《中国古代民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崔海峰:《王夫之诗学范畴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陈文忠:《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陈丽虹:《赋、比、兴的现代阐释》,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
    程俊英:《诗经漫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戴维:《诗经研究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述评》,中华书局,2003年。
    傅斯年:《诗经讲义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高华平:《论语集解校释》,辽海出版社,2007年。
    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胡朴安:《诗经学》,《万有书库》,商务印书馆,1930年。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黄振民:《诗经研究》,正中书局,1982年。
    黄焯:《毛诗郑笺平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
    霍松林:《中国诗学史》,黄山书社,2007年。
    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比、兴》,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蒋善国:《三百篇演论》,商务印书馆1931年。
    贾岛:《二南密旨·兴论》,《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鲁洪生:《诗经学概论》,辽海出版社,1998年。
    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先秦——元代)》,中华书局,2002年。
    刘毓庆、贾培俊:《历代诗经著述考(明代)》,中华书局,2008年。
    刘操南:《诗经探索》,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刘冬颖:《诗经“变风变雅”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李泽厚:《美的历程·赋、比、兴原则》,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李健:《比、兴思维研究——对中国古代一种艺术思维方式的美学考察》,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冬梅:《苏辙<诗集传>新探》,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廖群:《诗经与中国文化香港》,东方红书社,1997年。
    黎锦熙:《修辞学比、兴篇》,商务印书馆,1935年。
    裴普贤:《诗经研读指导》,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
    彭锋:《诗可以兴》,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饶芃子:《中西比较文艺学·兴论与表现论诸范畴之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苏源熙:《中国美学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79年。
    谭德兴:《宋代诗经学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
    王文生:《论情境·赋、比、兴、融——中国抒情文学情境结构方法的总结》,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王靖献著、谢谦译:《钟与鼓——<诗经>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灼:《碧鸡漫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
    王妍:《经学以前的<诗经>》,东方出版社,2007年。
    吴闿生:《诗义会通》,中华书局,1959年。
    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年。
    夏传才:《诗经语言艺术》,语文出版社,1985年。
    萧华荣:《中国诗学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徐中玉、萧华荣:《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徐复观:《释诗的比、兴——重新奠定中国诗的欣赏基础》,台湾学生书局,1974年。
    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中华书局,1982年。
    扬之水:《诗经别裁》,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
    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叶维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选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9年。
    姚小鸥:《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袁济喜:《兴:艺术生命的激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
    袁宝泉、陈智贤:《诗经探微》,花城出版社,1987年。
    余培林:《诗经正话》,三民书局,1993年。
    赵沛霖:《兴的源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朱自清:《诗言志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朱子赤:《诗经关键问题异议的求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张寿林:《论诗六稿》,文化学社,1929年。
    张伯伟:《钟嵘诗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张启成:《诗经风、雅、颂研究》,学苑出版社,2003年。
    张西堂:《诗经六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
    周英雄:《赋、比、兴的语言结构——兼论早期乐府诗以鸟起兴之象征意义》,《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
    周延良:《诗经学案与儒家伦理思想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年。
    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
    邹其昌:《朱熹诗经诊释学美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
    章炳麟:《六诗说》,《国粹学报》,1909年,第52期。
    刘师培:《<诗经>“风”字解》,《国粹学报》,1909年,第28期。
    章炳麟:《大雅小雅》,《国粹学报》,5册1-3号,1910年1-3月。
    胡朴安:《诗六义说》,《国学月刊》,1卷2期,1926年11月。
    王树枂:《尔雅说诗》,《实学》,第5、6期,1926年8月。
    梁启超:《释四诗名义》,《小说月报》,17卷号外,《中国文学研究》,1927年6月。
    钟敬文:《谈谈兴诗》,《文学周报》,5卷8期,1927年9月25日。
    马其昶:《诗毛氏学》,《民彝》,1卷11、12期,1928年3月。
    王晴漪:《什么是赋、比、兴》,《新晨报副刊》,1928年10月4日
    章炳麟:《六诗说后》,《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6集61期,1928年12月。
    张寿林:《释“四诗”(南、风、雅、颂)》,《华北日报副刊》,1929年3月。
    何定生:《关于诗的起兴》,《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9集97期,1929年9月。
    唐文治:《<诗经>大义自序》,《国学论衡》,1933年,第2期。
    王闿运:《湘绮楼毛诗评点》,《船山学报》,1936年,第11-13期。
    苏维岳:《三家诗“作”“赋”二字通用考》,《制言》半月刊,23期,1936年8月。
    靳极苍:《“诗序”“六义”“四始”及四诗之总检讨》,《新东方》,1卷5期,1940年6月。
    朱东润:《读诗四论》,图书月刊,1942年2月。
    罗倬汉:《诗乐论序例》,《读书通讯》,第73期,1943年9月。
    傅庚生:《赋、比、兴闲诂》,《东方杂志》,41卷6期,1945年3月。
    朱自清:《<诗言志辨>自序》,《国文月刊》,36期,1945年6月。
    张长弓:《诗题四辨》,《东方杂志》,42卷8号,1946年4月15日。
    朱自清:《赋、比、兴说》,《清华学报》,12卷3期,1956年5月。
    沈祖菜:《关于清代词论家的比、兴说》,《文学研究》,1957年,第2期。
    孙作云:《说“雅”》,《文史哲》,1957年,第1期。
    刘持生:《风雅颂分类的时代意义》,《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年,第2期。
    金沙江:《关于<诗经>中的“兴”及其所起作用问题的讨论》,《光明日报》,1961年11月。
    董鸿毅:《释“雅”》,《文汇报》,1961年9月30日。
    袁晖:《论“兴”》,《合肥师院学报》,1962年,第1期。
    吴文辉:《“兴观群怨”解》,《学术研究》,1962年,第6期。
    段熙仲:《谈谈赋、比、兴》,《雨花》,1962年,第8期。
    李炳勋:《<文心雕龙>六义”说辨析——与马白同志商榷》,《文学评论》,1962年,第1期。
    寇效信:《论“风骨”兼与廖仲安、刘国盈二同志商榷》,1962年,第6期。
    宋欣、程迅:《学习古代诗歌札记之——古代比、兴说与形象思维论》,《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1期。
    程俊英:《<诗经>的比、兴》,《文学评论》丛刊,1978年,第1期。
    王运熙:《谈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文艺论丛》,1978年,第4期。
    张亚兴:《浅谈<诗经>的赋、比、兴》,《语文函授》,1978年,第1期。
    王季思:《再说比、兴》,《学术研究》,1978年,第1期。
    郭绍虞:《“六义”说考辨》,《中华文史论丛》,第7辑,1978年7月。
    胡念贻:《论赋、比、兴》,《文学评论》,1978年,第1期。
    梅运生:《试谈古代文论中的赋、比、兴问题》,《安徽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
    杨磊:《略谈<诗经>中的比、兴、赋》,《昆明师院学报》,1978年,第3期。
    文铨:《关于“比”、“兴”的一点浅见》,《文学评论》,1978年,第3期。
    房聚棉:《诗人比、兴,婉而成章——读<文心雕龙·比、兴篇>》,《辽宁第一师范学院学报》,1978年,第2期。
    周伟民:《说“兴”》,《华中师院学报》,1978年,第4期。
    吴枝培:《赋、比、兴诠证》,《南京大学学报》,1978年,第2期。
    陈定玉:《赋、比、兴与<诗经>的比、兴艺术》,《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3期。
    郭绍虞、王文生:《论比、兴》,《文学评论》,1978年,第4期。
    郑宣沐:《论“兴”》,《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2期。
    李有明:《关于赋、比、兴的一点看法——兼与李琼仙同志商榷》,《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
    骆玉明、贺圣遂:《赋与诗歌的形象思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6期。
    张迎胜:《比、兴与赋的结合及转化——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琐记》,《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
    郭绍虞:《文论札记三则(六艺说与六诗说,兴与兴寄,比、兴)》,《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5期。
    程俊英:《略谈<诗经>兴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周示行:《诗经兴义新探举例》,《衡阳地区哲学社会科学》,1980年12月。
    蹇长春:《白居易诗论的美学意义》,《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
    马白:《评刘勰的“六义”说》,《学术月刊》,1980年,第8期。
    李开金:《试论朱熹的比、兴说》,《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5期。
    常光明:《“赋、比、兴”今释》,《齐鲁学刊》,1981年,第6期。
    胡念贻:《关于<风>、<雅>、<颂>的问题》,《先秦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
    周示行:《风、雅比、兴零笺》,《衡阳师专学报》,1981年,第2期。
    罗星明:《谈<诗经>中的赋、比、兴》,《承德师专学报》,1981年,第1期。
    汤国铣:《谈<诗经>中“兴”的表现手法》,《贵阳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
    李湘:《<诗经>中的“比”法》,《中州学刊》,1981年,第1期。
    王庆璠:《谈谈赋在表现方法上的应用》,《江淮论坛》,1981年,第2期。
    常光明:《“赋、比、兴”今释》,《齐鲁学刊》,1981年,第6期。
    陈蒲清、吴康:《赋兴——意象——意象叠加》,《教与学》,1981年,第3期。
    傅义:《论<诗经>的赋》,《宜春师专学报》,1981年,第3期。
    金明凯:《兴的异说》,《文史知识》,1981年,第5期。
    王从仁:《“比、兴”的缘起和演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5辑,1981年,第5期。
    李文炳:《对<诗经>颂的几点看法》,《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
    王健:《<诗经>中的“兴”与人和自然的对应》,《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
    朱自清:《关于兴诗的意见》,《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陈富权:《赋、比、兴源流浅探》,《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张国风:《比、兴别解》,《学术研究》,1982年,第5期。
    李湘:《“兴”义辨源》,《中州学刊》,1982年,第2期。
    刘靖安:《谈诗歌创作中的赋、比、兴手法》,《安阳师专学报》,1982年,第2期。
    谈文良:《试论先秦“雅”的标准》,《扬州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
    陈新璋:《古代诗词比、兴手法的运用与评论》,《华南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
    蔡守湘:《试论屈原对“比、兴”的发展》,《江汉论坛》,1982年,第9期。
    李燃:《美在独创“花儿”“比兴”谈》,《青海湖》,1982年,第11期。
    卢良彦:《<诗经>的赋、比、兴及其对后世诗歌的影响》,《台州师专学报》,1982年1期。
    曾俊伟:《“意象”说源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张志月:《赋、比、兴本义说——兼论赋体的发展》,《齐齐哈尔师范学报》,1983年,第2期。
    魏炯若:《关于<毛诗序>下》,《四川师院学报》,1983年,第1期。
    彭声洪:《诗六义辨说》,《华中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蒲友俊:《赋、比、兴与自然美》,《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
    周尚荣:《论“比”的逻辑功能》,《西北师院学报》,1983年,第1期。
    夏传才《<毛诗大序>论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曹文安:《<诗经>“赋”、“比”、“兴”略论》,《宜昌师专学报》,1983年,第1期。
    蒲友俊:《赋、比、兴与自然美》,《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
    曹菁:《赋、比、兴三体辨异常》,《德师专学报》,1983年,第2期。
    张志岳:《赋、比、兴本义说(兼论赋体的发展)》,《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黄素芬:《试论<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
    佘斯大:《关于“六义”中“赋”的概念》,《华中师院学报》,1984年,第4期。
    曹明纲:《论赋与诗六义之“赋”的关系》,《江海学刊》,1984年,第5期。
    张震泽:《<诗经>赋、比、兴本义新探》,《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第1期。
    李文球:《赋法的特征及其受贬抑的原因》,《通化师院学报》,1984年,第2期。
    章必功:《“六诗”探故》,《文史》,第22辑,1984年6月。
    王远杰:《“风、雅、颂”得名解》,《湘潭师专学报》,1984年,第2期。
    胡念贻:《论赋、比、兴》,《关于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1984年6月。
    谷云义:《季札风、雅、颂评论析义》,《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
    傅刚:《赋的来源及其流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
    刘国培:《关于赋、比、兴的再探讨》,《昆明师专学报》,1984年,第1期。
    张毅:《比兴、神思、妙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对艺术思维的认识》,《南开学报》,1984年,第2期。
    郭外岑:《比、兴概念形成和刘姗的“比、兴”论:兼评王元化同志“拟容取心”说》,《西北师院学报》,1984年,第3期。
    靳极苍:《关于诗词比、兴问题:谨向以松同志和光明日报“编者按”同志商榷》,《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张步云:《试谈李杜诗的比、兴格》,《上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赵沛霖:《虚拟动物兴象的起源与祥瑞观念》,《福建论坛》,1984年,第2期。
    范垂长:《论<诗经>的比、兴艺术》,《锦州师院学报》,1984年,第2期。
    李湘:《<诗经>赋、比、兴本义辨——与张震泽同志商榷》,《中州学刊》,1985年,第4期。
    杨开达:《方玉润在<诗经>研究》,上的贡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 年,第1期。
    赵沛霖:《兴:宗教观念内容向艺术形式的积淀》,《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5期。
    (日)坂田新著、邵毅平译:《<文心雕龙·比、兴篇>疏》,《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2期。
    朱德才:《宋词的抒情和比、兴》,《文史哲》,1985年,第3期。
    赵佳聪:《中国古代戏剧的“比、兴”(象征)手法初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6期。
    石文英:《宋代学风变古中的<诗经>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赵盛德:《刘勰继承和发展了赋、比、兴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王振:《说宣王朝“二雅”》,《杭州师院学报》,1986年,第4期。
    赵盛德:《从<文心雕龙>的“六义”说看刘勰的审美原则》,《广西师院学报》,1986年,第3期。
    李湘:《从“赋、比、兴”看<诗经>创作的虚实结构法则》,《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5期。
    李湘:《“赋”“比”“兴”起源于<周易>》,《东岳论丛》,1986年,第4期。
    张廷杰:《略论稼轩词的比、兴寄托》,《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沈玉成:《<诗经>中的比、兴》,《文史知识》,1986年,第5期。
    王筱芸:《论诗经两种比、兴的产生和相互作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徐宗文:《试论古诗之流——赋》,《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周刚:《春秋赋诗与赋、比、兴本义》,《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
    程亚林:《比、兴妙悟之辨——周济“出入说”新探》,《学术月刊》,1986年,第11期。
    赵沛霖:《六十余年比、兴研究述评》,《贵州社会科学》,1986年,第12期。
    谢谦:《朱熹“淫诗”之说平议》,《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蔡印明:《“比、兴”说发微》,《齐鲁学刊》,1987年,第4期。
    鲁洪生:《汉儒对赋、比、兴的认识》,《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湛兆麟:《略论赋、比、兴观念的演进和发展》,《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887年,第4期。
    叶嘉莹:《“比、兴”之说与“诗可以兴”》,《光明日报》,1987年,第9期。
    石明辉:《论毛泽东诗词的形象思维》,《扬州师院学报》,1987年,第1期。
    鲁洪生:《赋、比、兴理论的成熟》,《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5期。
    朱桦:《“赋、比、兴”与艺术审美的有机性》,《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4期。
    李湘:《<诗经>与后世文体之赋间的源流关系》,《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赵沛霖:《兴的分类、本义和起源研究述评》,《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5期。
    汤化:《“六诗”本义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蒋长栋:《“风”名源于乐器考》,《学术研究》,1989年,第1期。
    蔡守湘:《试评古人的比、兴说》,《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经建灿:《试论前人论比、兴》,《丽水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
    李生龙:《近十年的赋体源流研究综述》,《中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2期。
    奚柳芳:《六诗古义解》,《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2期。
    蔡守湘:《比、兴新探》,《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万光治:《赋体名称的来源》,《文史杂志》,1989年,第2期。
    詹福瑞:《诗人比、兴拟容取心——<文心雕龙>“比、兴”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梁宗华:《朱熹<诗集传>对<诗经>研究的贡献》,《东岳论丛》,1990年,第3期。
    梅运生:《常州派“比、兴”说词纵析》,《安徽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孙敏强:《从“比、兴”到“兴象”:汉唐诗学形象理论发展轨述试绎》,《温州师院学报》,1991年,第4期。
    朱旗:《论比、兴的创造心理和审美效应》,《文史哲》,1991年,第1期。
    鲁洪生:《赋、比、兴本义的转变》,《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廖晓华:《陈廷悼的“寄托”、“比兴”说》,《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孙元璋:《从楚辞的比、兴到汉赋的铺陈:简述汉赋审美特征的源流》,《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曹凤:《“兴”与“隐喻”——中西诗学比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5期。
    郑军健:《略谈<诗经>比、兴中的隐喻思维系统》,《广西师院学报》,1991年,第4期。
    张宝三:《<诗经>诠释传统中之“风雅正变”说研究》,《台大文史哲学报》,第52期,1991年6月。
    孙伯涵:《“郑声淫”与孔子说“诗”》,《齐鲁学刊》,1992年,第5期。
    王季思:《略谈比、兴与形象思维》,《文学遗产》,1993年,第2期。
    杨开达:《郑樵与<诗经>》,《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6期。
    于传勤:《我国古代文论中的形象思维理论》,《齐鲁学刊》,1993年,第5期。
    陈元胜:《论“六诗”与钟嵘<诗品>“三义”说》,《中州学刊》,1993年,第1期。
    鲁洪生、徐祝林:《关于<诗经>的分类》,《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鲁洪生:《从赋、比、兴产生的时代背景看其本义》,《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梁道礼:《论毛诗派对比、兴的重新整合》,《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廖美云:《由汉至唐以来“比、兴”观之探索——兼谈白居易讽谕诗论》,《台中商专学报》,文 史社科篇卷,第25期,1993年6月。
    颜昆阳:《<文心雕龙>“比、兴”观念析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论集》,台北:文史哲,1994年)。
    刘淮南:《“比、兴”也是创作方法》,《晋阳学刊》,1994年,第5期。
    萧华荣:《汉代“兴喻”说》,《齐鲁学刊》,1994年,第4期。
    萧华荣:《兴:中国诗学思想的核心——<诗“兴”论>导言》,《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4期。
    萧华荣:《先秦“兴”的滥觞》,《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
    甘佩钦:《正确评价赋在<诗经>中的作用》,《兰州商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刘昆庸:《兴义源流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魏秀燕:《谈<诗经>中的赋、比、兴》,《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4年,第1期。
    赵敏俐:《说“赋”》,《绥化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陈开勇:《杜甫的艺术追求“情感与表达”对比、兴自然意象与悲剧自然意象的考察》,《河池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赵建新:《李梦阳诗论述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5期。
    白承锡:《试析刘勰论赋的几个观点》,《江淮论坛》,1995年,第6期。
    袁长江:《说“风”“雅”“颂”》,《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5年,第1期。
    黄霖:《赋、比、兴论》,《复旦学报》,1995年,第6期。
    刘士林:《“赋、比、兴”新探》,《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刘士林:《论中国诗歌的本源》,《文史哲》,1995年,第5期。
    廖群:《<诗经>比、兴中性意象的文化探源》,《文史哲》,1995年,第3期。
    萧华荣:《六朝“兴感”说》,《齐鲁学刊》,1995年,第5期。
    张福德:《铺陈简说》,《北方论丛》,1995年,第2期。
    王贵生:《<诗经>比、兴意象的生成机制及其文化内蕴》,《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蒋力余:《先秦比、兴鸟瞰》,《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刘怀荣:《赋、比、兴的儿组相关概念》,《贵州文史丛刊》,1996年,第1期。
    蒋力余:《先秦比、兴鸟瞰》,《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张启成:《论<商颂>为商诗》,《贵州文史丛刊》,1996年,第5期。
    王宇根:《“比、兴”与中国诗学意义的动态生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陈桐生:《(离骚>比、兴形态早于<诗经>》,《文艺研究》,1996年,第6期。
    姚奠中:《雅颂新考》,《文艺研究》,1996年,第5期。
    刘则鸣:《刘勰“心物交融说”寻源兼论“比、兴”》,《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赵逵夫:《论<诗经>的编集与<雅>诗的分为“小”“大”两部分》,《河北师院学报》,1996年,第1期。
    蒋长栋:《试论杜甫的“比、兴体制”》,《求索》,1997年,第1期。
    刘晟:《<文心雕龙.比、兴>“拟容取心”说解惑》,《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叶桂桐:《“中介物象”与赋、比、兴》,《齐鲁学刊》,1997年,第1期。
    任晓勇:《春秋“赋诗”及其它.》,《淮北煤师院学报》,1997年,第1期。
    刘丽文:《<周礼>“六诗”本义探》,《北方论丛》,1998年,第6期。
    王力坚:《<诗经>赋、比、兴原论》,《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
    张进:《论“赋、比、兴”的语言结构和修辞系统》,《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跃进:《“六义”与诗教——读<毛诗序>臆札》,《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李蹊:《<诗经>中赋的再评价》,《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1期。
    李会玲:《<毛诗序>“六义”说的历史还原性阐释——实用主义的创作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年,第2期。
    傅勇林:《以少总多·尚象精神·诗性智慧——关于“比、兴”说的一个理论评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王先霈:《兴论新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张进:《论“赋、比、兴”的语言结构和修辞系统》,《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鲁洪生:《关于朱熹赋、比、兴理论的几点考辨》,《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8月。
    冯浩菲:《“六诗”、“六义”说述评》,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
    邓新华:《论先秦接受者意识的觉醒与接受理论的早熟》,《中州学刊》,1999年,第1期。
    晓义:《古今学者论述“比”“兴”的几种观点》,《社会科学动态》,1999年,第2期。
    常森:《论<诗经>汉宋之学的异同》,《文史哲》,1999年,第4期。
    白灵阶:《论刘勰的比、兴观》,《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张承凤:《极风、雅之变尽比、兴之体——评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与创作》,《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4期。
    周春林:《谈谈象征及其美学功能》,《修辞学习》,2000年,第3期。
    檀作文:《汉宋诗经学的异同》,《齐鲁学刊》,2001年,第1期。
    朱渊清:《六诗考》,《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董运庭:《“六义”探赜》,《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胡元坎:《<诗>“兴”与六朝后诗歌“兴”之比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董运庭:《从“六诗”到“六义”》,《重庆师院学报》,2001年,第4期。
    丁放:《<乐府补题>主旨考辨——兼论“比、兴寄托”说词论在清代以来的演变》,《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范晓民:《先秦至六朝比、兴说述略》,《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莫砺锋:《从经学走向文学——朱熹“淫诗”说的实质》,《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邓新华:《论常州词派“比、兴寄托”的说词方式》,《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论明代“《诗经》学”的历史贡献》,《文学遗产》,2001年,第2期。
    王晓敏:《原始混沌孕育的“雾中之花”——<诗经>隐语意象及比、兴手法的文化探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张节末:《比兴、物感与刹那直观——先秦至唐诗思方式的演变》,《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4期。
    徐枫;叶抒:《论周济对词学兴寄论的新阐释》,《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黄志浩:《论常州词派的比、兴理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袁济喜:《论“兴”的审美意义》,《文学遗产》,2002年,第2期。
    王延洽:《论辞赋的铺陈方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滕福海:《“六诗”本义新探》,《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向熹:《读朱熹<诗集传>》,《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徐正英:《先秦至唐代比、兴说述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何石妹:《<诗经>中飞鸟的比、兴意蕴》,《河北学刊》,2003年,第2期。
    徐正英:《先秦至唐代比、兴说述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李健:《比、兴思维与意境的创造》,《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杨青芝:《论<诗经>比、兴物象的农耕特征》,《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徐文茂:《“兴”之原始》,《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3期。
    刘怀荣:《汉代以来比、兴艺术思维的发展演变》,《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陈文新:《从风、雅、颂及其流变看诗乐关系的三个层面》,(中国文学与音乐关系研究学术研讨会),2004年11期。
    张远山:《从赋、比、兴到整体象征》,《学术论衡》,2004年,第7期。
    郁阮:《中国美学——情景交融之途》,《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张强:《<诗>“二南”考论》,《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2期。
    周延良:《<诗经>“颂”诗名义考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庞飞:《“兴”与王夫之的诗学观》,《船山学刊》,2004年,第2期。
    西口智也文、李寅生译:《郝敬的赋、比、兴论》,《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年,第2期。
    王晋隆、李伟权、杨光:《“赋”“比”“兴”在诗歌创造中的历史演进》,《沈阳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李建国:《论孔颖达对<诗经>创作艺术的理论总结》,《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第4期。
    刘媛媛:《浅论毛诗派对诗学“六义”的重新整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葛晓音:《屈赋、比、兴的性质及其作用的转化——兼论“雅”与“骚”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木斋:《论王维诗“有画意象“与苏轼“比喻意象”的嬗变》,《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孙立:《“六诗”之制与“兴诗”》,《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张承凤:《古代诗歌比、兴传统的建立及对诗歌的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雷恩海:《赋之再发现暨元白的理论贡献》,《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邵建:《比兴、象征与意象》,《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郑志强:《<诗经>“六诗”新考》,《中州学刊》,2006年,第6期。
    张节末《中国诗学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以中古诗歌运动中比、兴的历史命运为例》,《文艺研究》,2006年,第6期。
    赵志成:《关于“赋”的名称》,《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傅道彬:《“兴”的艺术源起与“诗可以兴”的思想路径》,《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徐中原:《浅论先秦至唐比、兴之嬗变》,《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李江峰:《唐五代诗格南北宗理论探析——以王昌龄《诗格》和贾岛《二南密旨》为中心》,《长江学术》,2007年,第5期。
    王长华、易卫华:《孔颖达“诗”学观论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朱杰人、戴从喜:《程俊英的学术思想渊源与<诗经>研究》,《文学遗产》,2007年,第1期。
    孙绿江:《赋、比、兴的发生与心理辨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叶桂桐:《“六诗”之次第、演变及其美学特征》,《东岳论丛》,2007年,第2期。
    张仲裁:《比、兴阐释述论:从《诗》之六义到词学纲领》,《小说评论》,2008年,第1期。
    徐振贵:《评刘怀荣<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3 期。
    王龙:《朱熹<诗集传>赋、比、兴标诗探微》,《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李铁荣:《<诗经>教学设想》,《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刘怀荣:《20世纪以来赋、比、兴研究述评》,《文学遗产》,2008年,第3期。
    赵险峰;崔志博:《元代<诗经>学的特征及历史地位》,《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
    陈佳莉:《从格式塔理论看比、兴思维》,《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白晓东、李璐:《语言与文字之华:“隐喻”·“比兴”》,《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张仲裁:《比、兴阐释述论——从“诗”之六义到词学纲领》,《小说评论》,2008年,第2期。
    普惠:《宏斯“三义”以兴诗学——读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袁长江:《<毛诗序>“六义”解——善阁读“诗“记”》,《衡水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祝秀权:《<诗经>三“颂”性质考论》,《北方论丛》,2009年,第1期。
    祝秀权:《盛世君王的“成功”颂歌——从所颂对象考论<诗经>三<颂>的主旨》,《浙江学刊》,2009年,第1期。
    杨金花:《试论朱熹的比、兴观》,《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
    鲁洪生:《汉赋源于《周礼》“六诗”之赋考》,《文学遗产》,2009年,第6期。
    蔡庸礼:《“诗六义”排列顺序之探因》,《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乔东义:《论孔颖达对儒家诗学的演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从思维模式与认知范型看<诗经>比、兴的本质),2010年,第2期。
    张艳萍:《从思维模式与认知范型看<诗经>比、兴的本质》,《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6期。
    陈曙雯:《<七十家赋钞>与张惠言的比、兴视野》,《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刘生良:《风、雅、颂分类依据之我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王秀臣:《“礼仪”与“兴象”——兼论“比”“兴”差异》,《文学评论》,2011年,第4期。
    杨满仁:《“比、兴”辨略》,《文艺评论》,2011年,第4期。
    曹继华:《元代<诗经>学发覆》,《文艺评论》,2011年,第2期。
    陈元胜:《汉赋源于<诗>赋体之辨考》,《学术研究》2011年,第5期。
    惠嘉、户晓辉:《论“兴”义的演变及其思维特点》,《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
    李春云:《方玉润<诗经原始>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10月。
    庞飞:《王夫之“兴”的美学意义》,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4月。
    李红军:《中国诗学比、兴论及其与形象思维论的碰撞》,山东大学,2002年4月。
    陆银湘:《<诗经>“颂”诗的研究》,暨南大学,2002年4月。
    李冬梅:《苏辙<诗集传>新探》,四川大学,2003年4月。
    刘东影:《“变风变雅”考论》,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4月。
    张国安:《先秦乐政与乐教研究》,扬州大学,2004年6月。
    包丽虹:《朱熹<诗集传>文献学研究》,浙江大学,2004年5月。
    张柳明:《周代礼乐文化与<诗经·大雅>颂美诗》,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4月。
    许连军:《皎然《诗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4月。
    李瑾华:《<诗经>“周颂”考论》,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4月。
    何海燕:《清代《诗经》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5月。
    程贞玫:《“比、兴”探索》,福建大学,2005年6月。
    张志香:《论“风”“雅”“颂”的文学性及其特点》,延边大学,2005年5月。
    索祖翠:《王昌龄的诗论及其创作实践》,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4月。
    贾海生:《周初礼乐文明实证<诗经>周颂——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6月。
    金凌霞:《成伯玛<毛诗指说>研究》,河北大学,2007年6月。
    张洁:《诗经新义研究》,山西大学,2007年4月。
    聂双:《<诗经>鲁颂研究》,暨南大学,2007年5月。
    崔志博:《元代<诗经>学研究》,河北大学,2007年6月。
    吕君丽:《试论谢榛对严羽诗论的继承和开拓》,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5月。
    陈英姿:《<诗经>比、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5月。
    李梅梅:《从文化到文学:<诗经>“兴”原始义解读》,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云国霞:《元代诗学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4月。
    李冬梅:《宋代<诗经>学专题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4月。
    张立兵:《论<毛诗正义>的学术成就》,扬州大学,2007年5月。
    王应宪:《清代吴派学术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郭素红:《明代经学的发展》,山东大学,2008年6月。
    郝永:《朱熹<诗经>解释学研究》,浙江大学,2008年12月。
    邵晓岚:《<文心雕龙>所受<诗经>影响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4月。
    胡远远:《<二十四诗品>论诗方法研究》,新疆大学,2008年6月。
    刘波:《<诗经>商颂——创作年代考述》,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5月。
    马亚芳:《李东阳文学理论研究》,厦门大学,2009年5月。
    郭平安:《李梦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5月。
    李梦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经>解读》,华中师范学院,2010年4月。
    刘春红:《论殷璠的“兴象”说》,河南大学,2010年5月。
    张玉婷:《中国古典美学“兴”范畴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6月。
    张雨:《比、兴与当代诗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3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