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政治与生态启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生态危机的幽灵”愈来愈肆虐的今天,在“政治哲学”成为“第一哲学”的当下,本文试图对“政治哲学”术语作正本溯源式的重新理解,并以此作为分析框架,阐释生态学的政治学“转向”及公共领域的绿化现象;在哲学层面,本文从“自然”概念入手,分析“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两种思维模式的对抗与调和,反思启蒙理性的内在局限,提出并论证了“生态启蒙”的观点。作为一种新的政治意识形态的生态主义的“政治哲学”意蕴由此彰显。
     遵循政治哲学的始祖苏格拉底的提问方式和分析理路,欲理解“政治哲学”必先了解“什么是政治(的)?”以及“什么是哲学(的)?”,然后才能获得“政治哲学”术语的整全概念。本文认为,“政治”概念的核心要素在于其“公共”性,政治领域就是一个“公共的意见领域”;而以“爱智慧”为己任的“哲学”则是一个特别关注关于价值、规范和标准的“真理的领域”。政治的真谛不在于把“意见”整齐划一为“真理”,而在于各种“意见”的妥协调和及基于此的社会行动,此之谓政治的“中道温良”;哲学的要义则在于“探索智慧,寻求普遍性的整体知识”,每一位哲人似乎都会觉得自己的“意见”是最高的“真理”,此之谓哲学的“神圣癫狂”。同时,政治则需要哲学为其提供理性导引和德性保障,因为公共领域运作的规则需要时时检视;哲学也需要政治为其提供活动场域和现实支持,因为哲学应该从“云端”下降到“城邦”。此即政治与哲学复杂张力结构关系的一体两面,而“政治哲学”的原初涵义及本质内涵就是这一张力结构关系的理论表达,“关于生态主义的政治哲学反思”也由此展开。
     既然政治概念的核心要义在于其“公共”性,本文就从分析生态环境所具有的“公共物品”的两个经典特质入手,阐明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应该是一个政治问题,处理此类“公共物品”需要政治智慧与制度安排,而不能仅仅依靠“技术化”解决方案和“经济学”思维方式,原本只具有“科学经验主义特征”的生态学向政治学的“转向”由此出现;从发生学的角度讲,勃兴于1970年代的生态政治运动实为“绿色政治学”萌生和成型的渊薮,生态学的政治学“转向”过程在此展现,生态主义在世界政治的话语舞台上强势兴起;也正是在生态政治运动中,一举奠定了绿色政治诸原则:生态学原则、社会责任感、基层民主观和非暴力的行动方式;而“绿色政治四原则”的型塑某种意义上标志着生态学向政治学转向的“终结”。现实的公共领域已然“触目皆绿”,其中最靓丽的一抹绿色当属于绿党政治。与其他传统政党组织相比,在生态运动中孕育和产生的绿党起初充满了“非左非右”的绿色“异质性”,但在“通往权力的道路”上,绿党必须要遵循现代政党政治的游戏规则,其原来坚守的绿色政治诸原则在不断妥协,绿党逐渐“匀质化”。这也印证了“作为公共的意见领域”的政治的“中道温良”。
     从根本上讲,“公共领域的绿化”得益于一个关键性概念——自然——的介入,曾经一度被冷落的“自然”现已进入了政治的核心论域。“自然”观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的一个“元点”性质的问题,前工业文明时期充满灵性和“巫魅”色彩的自然观使人类敬畏自然;工业文明时期,借助科学技术利器为自然乃至社会的“祛魅”使人类征服自然;后工业文明时期的“复魅”自然观又试图使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达致和谐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理解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一条核心线索,也是当今生态主义各流派关注的核心议题。在政治和哲学复杂张力结构关系中,“人类中心主义”源远流长、根深蒂固,也曾经是主流的政治思维操作模式,在遭遇到“生态中心主义”的尖锐诘问和严重质疑后,“人类中心主义”逐渐生态化;而“生态中心主义”在理论上努力自洽的同时却显示了哲学上的某种“神圣癫狂”,在实践中显得有些乌托邦。这就需要二者之间从“对抗”走向某种“调和”:哲学地思考,政治地行动!
     归根结蒂,生态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依靠人,依靠人类思维方式的再次启蒙。本文接下来对启蒙运动以来人类理性的发展作了生态学的反思,反思了启蒙运动以来人对自然主体地位的确证及其自然生态后果。凭借“演绎”的理想,特别是凭借18世纪确证的“分析”精神,曾经在历史上解放人性的启蒙理性变得有些“自负”,一步步演化为工具理性及其现实中的典范形态:经济理性,并由此造成了一个满目疮痍的自然环境和一个价值迷失的人文环境。政治的启蒙将公共领域异化为一个官僚制的机械铁笼;哲学的启蒙把人异化为只擅长功利谋划和理性算计的人肉机器。克服启蒙理性“致命的自负”,期待一个绿色澄明的公共领域,人类就需要另一场启蒙:生态启蒙。正如经历了启蒙运动的人类理性得以复苏,并在此基础上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主义学说粉墨登场一样,生态启蒙也使得生态学逐渐获得了“主义”的话语身份资格,成为一种新的政治意识形态。在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等当今主流意识形态的比较中,本文最后阐明了生态主义是一种新的政治意识形态,为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注入了某些全新的要素。
With the context of the approaching of "the ghost of ecological crisis" and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becoming the first philosophy, this dissertation is designed to expound the political "turning" of ecology and virescence phenomena in public sphere, within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reunderstanding the term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Furthermore, starting with the concept of nature, the dissertation analyses the two thinking modes of "Anthropocentrism" and "Ecocentrism" on the philosophical level. It points out their conflicts and reconciliation, reflects the internal limitation of the enlightening reason, put forwards and demonstrates a viewpoint of ecological enlightenment. All in all, it makes clear a political philosophical meaning of ecology as a neo-political ideology.
     The investigation follows the Socrates'questioning and analyzing manner. In this way, to acquire the comprehensive concept of the term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we need to answer these two questions:what is the political, and what is the philosophical. This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it is the aspect of "the public" that is the center of 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and the political sphere is therefore the sphere of public opinions, while philosophy, with its task of loving wisdom,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sphere of truth, which involves values, norms and criteria. Politics' essence is to reconcile and compromise all kinds of opinions, instead of using one truth to overwhelm the others. This is called political Golden Mean and modesty. By contrast, the keystone of philosophy is to "explore wisdom and pursuit universal and integral knowledges". It seems that some philosophers tend to believe their opinions as the ultimate truth. This is called philosophical "holy insaneness". At the same time, politics needs philosophy to provide reasonable guide and safeguard of virtue to examine operational rules of public sphere, on the other hand, philosophy also needs politics to provide activity spot and kinds of supports from real life, for philosophy should be descendant from clouds to polis. This is the complicated tense between politics and philosophy, which is expressed theoretically in the originate and essential meaning of the term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 analyzing of "ecology as political philosophy" is therefore displayed from this way.
     Sinc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political sphere is its aspect of the public, this investigation begins with analyzing the two classical attributions of public goods which is shared b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t expounds that problem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at first political issues, so handling public goods of this kind demands policy measures, institution designs and public wisdom, not only relying on technological resolutions and economical thinking way. So we can say that the ecology with the feature of "technology and empiricism" is now developed to an kind of politics, and we should take a political thinking on ecological issues. Moreover, with a glance at its emergence, ecological political movements in1960s gave an impetus to the virescence of public sphere. And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green politics. Social movements as conflict politics presented political features. Conflicts, clashes and compromises among all kinds of opinions and actions were melted in public sphere. It is such the new social movements that founded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and theoretical principles of green politics that are observed so far, such as values of post-modernism, participation parts of neo-bourgeois, organizing framework of grass roots and non-violent action ways. In a sense, the shaping of these four principles indicates the ending of the political turning of ecology. Public spheres in reality have already been green all over, and the most highlighted colour of green belongs to "green party politics". Compared with other traditional parties, green party which is resulted from ecological movements are full of neutral green clours at the beginning, which means "no left and no right". However, on the path to power, green party should observe the playing rules of modern politics. It should make a compromise on its principles and baselines. This also proves that the political as the sphere of public opinions is featured with Golden Mean and modesty.
     In a fundamental sense, virescence of public sphere benefits from an introduction of a key concept of nature, which has stepped into central issue ranges of modern politics and shaped principles of green party. Thus, the conception of nature is an inevitable involved issue. Though in the stage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people can conquer nature with the tool of technology, they held nature in awe as a mystery and something like ghost before that stage. During the time of post-industrial civilization, people reargue a harmony stat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 is a key clue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ing course of human civilization history, and it is also a core issue concerned by schools of ecologism at present.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tense of the political and the philosophical,"Anthropocentrism" has dominated for a long time and ever a main political thinking way, but after suffering severe criticism and questioning by ecocentrism, it becomes more and more ecological. And ecocentrism comes to demonstrate itself theoretically, though at the same time it displays philosophically a kind of holy insaneness and practically a utopia. Therefore, we need to seek a balance between them, guiding them from conflict to reconciliation. That means "Philosophically think, but politically act!"
     In conclusion, the complete settlements of the problems of ecology environment should rely on people themselves and the second enlightening of human thinking ways. So this dissertation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ason from Enlightment in an ecological way. It reflects the establishment of human identity as an opponent part of nature, and its ecological effects. To pursuit the analytical ideal, especially the analytical spirits in18century, human reason has ever lost its enlightening feature and dropped in a trap of conceit. It comes to be an instrumental reason, which is typically portrayed as an economical reason and results in a deserted and value-confused environment. Obviously, if we only emphasize its political aspect of ecology, the public sphere will undoubtedly become a bureaucratic and mechanic iron cage; if we only emphasize its philosophical aspect, people will be aliened as a human machine that is only good at rational counting. Thus, to overcome the fatal conceit of human reason and to expect a green and clear public sphere, humankind needs another enlightenment:ecological enlightenment. This enlightenment can surely display the exact meaning of ecological political philosophy, which is becoming a new political ideology by acquiring an ideological identity among liberalism, conservatism, socialism and so on. By comparing the main ideologies mentioned above, this dissertation finally expounds that ecologism is a new kind of political ideology and can infuse our ideas and actions with some fresh essentials.
引文
1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2 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3 据统计,每年地球上消失的森林面积相当于奥地利和阿尔巴尼亚两国国土面积之和;物种灭绝加速,全球每小时就有2种物种灭绝;耕地沙漠化,全球每分钟有10公顷土地变为沙漠,有300万吨土壤流失;水资源短缺,占陆地面积60%的43个国家淡水紧缺;环境污染空前,全人类每天向大气排放1500万吨二氧化碳、每天产生2700万吨垃圾,每天有10万人死于环境污染导致的疾病之中;“空中杀手”酸雨频降,已遍布欧、美、亚乃至非洲局部农村,诸多生物失却了往日的生机;温室效应加剧,极地冰雪加速融化,海平面普遍上升,一些岛国正在消失中,沿海城市也面临被大海吞噬的危险。(以上统计分析可参见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列举了大量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关于环境破坏的颇为惊心也颇具说服力的史实和数字。亦可参看张跃铭:《文明的代价》,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4、6、30页.)
    4 其中如美国的“洛杉矶光化学事件”(1950年代初)、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事件”(1956)、富山县的“骨痛病事件”(1955-1972)、四日市的“哮喘事件”(1961)、爱知县的“米糠油事件”(1968)等大都是在这一时期发生的。(参见刘仁胜:《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央编译 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5 See James Gustave Speth, "Can the World Be Saved?", in Anthony B. Wolbarst, Environment in Peril, Washington:Smithsonia Institution Press,1991, pp.64-65.
    6 参见蔡建明、李树平:《现代地理科学》,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页。
    7 A.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75-176页。
    8 一般认为,人类目前面临五大世界性问题:人口、粮食、资源、能源和环境。在罗马俱乐部成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科学顾问、哲学家欧文·拉洛兹看来,生态环境问题既和其他几大问题密切相关,又居于这几大问题之首,是21世纪人类的最大敌人。(参见欧文·拉洛兹:《巨变》(前言),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9 转引自宁大同、王华东:《全球环境导论》,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585页。另可参见庄国泰: 《生存与环境——当代社会的绿色浪潮》,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11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12 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13 一般而言,自然与人类以及人类为了自身生存所创造的人为条件之间的不协调问题,被称之为“生态问题”,而由此所造成的局面则被冠以“生态危机”的称号。(参见A.H.帕夫连科:《“生态危机”:不是问题的问题》,载于《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4 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3页。
    15 D.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英文版序),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7页。
    16 Lynn White,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 Science,1967, (155).
    17 孙正甲:《生态政治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18 希腊人不像印度入或犹太人那样沉浸于宗教的世界,也不以一种神秘的方式来看待宇宙。他们牢牢地立足于思想的王国,在理性的光芒下认识世界。在伊迪丝·汉密尔顿看来,这种理性主义精神恰是古希腊文明区别于其他古老文明的显著标志。(参见伊迪丝·汉密尔顿:《希腊精神——西方文明的源泉》,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19 Leo Strauss, The City and Man,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4, p.1.
    20 参见赵汀阳:《每个人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21 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页。
    22 参见王岩:《西方政治哲学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23 参见朱士群:政治存在、政治价值和政治话语——试论作为公共哲学的政治哲学,载于《学术界》2000年第3期。
    24 施特劳斯等:《政治哲学史》(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25 参见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6页。
    26 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载于古尔德等编:《现代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1页。
    27 张桂林:《西方政治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28 参见罗予超:《作为部门哲学的政治哲学及其现实政治意义》,载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4期。
    29 参见刘晓:《政治哲学初探》,载于《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30 参见古尔德等编:《现代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4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对政治哲学的解释也循此思路:“中国政治学界一般是在政治学分支学科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上理解政治哲学的。认为政治哲学是研究社会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研究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是政治学与哲学这两大学科体系的中介环节。从哲学角度理解,它是哲学在政治领域的应用;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它是政治理论在哲学高度的抽象和概括。作为方法论,政治哲学有别于行为主义倡导的政治科学。它一方面从大量的事实现象中概括出一般的原则、原理,寻找政治一般发展规律:一方面从一定的原理、原则出发,演绎推理,描绘政治的发展趋势,力图为社会政治社会建立规范。”(《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512页。)
    3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政治哲学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者又大多具有哲学学科背景,因而这也是我国目前学界研究政治哲学的主要趋势。
    32 参见冈内尔:《政治理论:传统与阐释》,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页。
    33 施特劳斯等:《政治哲学史》(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34 See Otfried Hoffe, Political Justice, Cambridge:Polity,1995, p4.
    35 譬如当代政治哲学复兴的旗手罗尔斯就将自己的《正义论》主要看作—本道德哲学的著作,参见该书前言。
    36 参见甘阳“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古典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复兴”,载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导言,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7页。
    37 参见李景鹏:《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页。
    38 See Jhon Dunn, The Cunning of Unreason:Making Sense of Politics, New York:Basic Books,2000, p11.
    39 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页。
    40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12-113页。
    41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21-122页。
    42 参见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135页。
    43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16-117页。
    44 学界通常将马基雅维利视为西方近代政治学说的奠基人,理由主要是其将政治和道德作了彻底的分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只是相对分离了道德范畴)。但在马基雅维利那里,既没有直接阐释政治概念,也没有使用诸如自然权利、社会契约、国家主权等近现代政治理论常用术语:这些常用政治术语是在霍布斯那里首次得到了推理及应用,并且霍布斯以机械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个人权利为理论建构起点的方法论业已大大突破了古典政治概念的论证方式。在此意义上,霍布斯被誉为“现代人之父”,因而本文更倾向于将霍布斯视为近代政治概念的奠基人。
    45 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31-132页。
    46 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47 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34-535页。
    48 戴维·米勒等:《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49 韦伯:《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5页。
    50 韦伯:《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5页。
    51 在此意义上,施特劳斯干脆就把Politeia(政治)视为“制度”(regime)以和现代的政体形式联系起来。(参见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三联书店2003版,第137-139页。)
    52拉斯韦尔也认为,政治学就是研究权力的获得和运用的科学,“政治研究是对权势和权势人物的研究。”他干脆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参见该书第3页。)
    53 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70页。
    54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55 在语义上,“公众”和“公共”在现代英语中是同一个词"public"。因而可以说,公众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公共性在现代政治社会层面上的确立,而这个过程通常表现为政治民主化。(参见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181页.)
    56 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个体论》下卷,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57 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58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59 托马斯:《政治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60 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载于古尔德等编:《现代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1985版,第60页。
    61 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70页。
    62 参见施特劳斯等:《政治哲学史》(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63 施特劳斯等:《政治哲学史》(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64 参见Strauss, Socrates and Aristophane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6, p.4, p.314转引自甘阳:“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古典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复兴”,载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导言,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页。
    65 帕金森:《从开端到柏拉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3页。
    66 甘阳:“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古典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复兴”,载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导言,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1页。
    67 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68 Hannah Arend,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Social Research 57:1 (Spring,1990), p.78.
    69 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1页。
    70 在当今中外学界非常流行的一本政治学教科书中,安德鲁·海伍德(Andrew Heywood)将此总结为“作为妥协和共识”的政治,以区别于作为“武力和赤裸裸的权力”的政治,在此意义上,政治可以被看作一种“文明和教化的力量”。参见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006年版,第11-13页。
    71 Bernard Crick, In Defence of Politics, Harmondsworth and New York:Pengiun,1962, p.30.
    72 甘阳:“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古典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复兴”,载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导言,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3页。
    73 Hannah Arend,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Social Research 57:1 (Spring,1990), p.103。
    74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08页.
    75 施特劳斯等:《政治哲学史》(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7页。
    76 迈尔:《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77 迈尔:《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08页。
    78 本文认为,如果将这一问题放大化,这也是两千多年来西方主流哲学中存在的棘手问题:这个问题简单地讲就是普遍与特殊、本质与现象的相互调解的问题。如果再将这一问题落实到人的存在,那么,哲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或可表述为“人类应该如何生活?”
    79 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就是以政治的规范和价值观念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为契机的。罗尔斯认为,政治哲学就是为解决“能够确保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最合适的制度系统是什么——找到一个共享的基础”,而这样一种基础首先是一种观念,“一种适宜我们最确定之确信的政治正义观念。”(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在这一点上,诺齐克的具体观点虽有所不同,但基本态度与罗尔斯是一致的:“道德哲学为政治提供基础和界限。人们相互之间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的约束,也限制着人们通过一种国家机器可以做的事情,或者为建立这样一种机器可以做的事情。”(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80 参见甘阳:“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古典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复兴”,载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导言,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0-61页。
    81 施特劳斯在此重新发现了“一种被现代人遗忘的写作方式”。在施特劳斯看来,其实早在柏拉图和色诺芬那里,古典政治哲学家们就擅长一种特别的写作方式:在同一文本中使用两套不同的表述语言。一套是给写给普罗大众的、人人能值的“俗白教导”(the exoteric teaching);另一套是写给在哲学上训练有素的少数人的、在政治上有忌讳而不宜直言的“隐讳教导”(the esoteric teaching)。施特劳斯既深知政治和哲学的冲突,又试图以此为二者之间的调和找到一条现实出路。(Leo Struss, "On a Forgotten Kind of Wrighting", in What is Political Phylosophy,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9, pp.221-222.)
    82 施特劳斯等:《政治哲学史》(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7页。
    83 原文如下:“身分平等的逐渐发展,是事所必至,天意使然。这种发展具有的主要特征是:它是普遍和持久的,它每时每刻都能摆脱人力的阻挠,所有的事和所有的人都在帮助它前进。”(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页.)
    84 原文如下:“以为一个源远流长的社会运动能被一代人的努力所阻止,岂非愚蠢!认为已经推翻封建制度和打倒国王的民主会在资产者和有钱人面前退却,岂非异想!在民主已经成长得如此强大,而其敌对者已经变得如此软弱的今天,民主岂能止步不前!”(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页.)
    85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8页。
    86 具有黑色讽刺意味的是,既熟知生态环境危机又深黯政界分歧的蕾切尔·卡逊似乎早就预料到生态政治运动绝非一帆风顺。在卡逊看来,与环境污染相比,当时几乎没有人在讨论金钱与势力两大污染,而“优势……给了那些阻止修改法律的人。”她在当时就如先知般地断言:“杀虫剂问题会因为政治问题而永远存在,清除污染最重要的是澄清政治。”(参见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前言),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6页.)
    87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在《寂静的春天》的前言中写道:“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寂静的的春天》的出版应该恰当地被看成是现代环境保护的肇始。”(参见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前言),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88 参见周宪、许钧《终结者译丛序》,载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9 确切地说,“生态”与“环境”是意义有别的两个概念。“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因而环境是相对主体存在的客体;“生态”是指各生命群落在环境中互栖共生的平衡关系,因而“生态”不是纯粹客体,而是逻辑地包涵了生物、环境和关系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性概念。(参见黎祖交《替代“生态环境建设》、李志江《“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意义与社会应用》、王如松《生态环境内涵的回顾与思考》等,以上论文均载于《科技术语研究》2005年第2期.)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一般是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使用“生态环境”术语的,认为“生态环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影响生物生存与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
    90 See G. Hardin,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Dec.13,1968.
    81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48-49页。
    92 转引自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2页。
    93 目前中国遍地开花的各级开发区动辄被冠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名,如此形象而深刻地道明了主导各 级政府发展观的思维模式:依靠科学——确切一点说是技术——优先发展经济。
    94 参见A.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85页。
    95 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5页。
    96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12页。
    97 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5页。
    98 D.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3页。
    99 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86、74页。
    100 转引自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101 转引自J.B.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102 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
    103 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0页。
    104 莫里斯·戈兰:《科学与反科学》,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105 Andre Gorz, Division of Labour. Labour Process and Class-struggle in Modern Capitalism, London: Harvester,1978, p.57.
    106 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再版序言),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107 See Andre Gorz, Ecology as Politics, Boston:South End Press,1980, p.17.
    108 参见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8-129页。
    109 See Noman. Miller, Environmental Politics Interest Groups:The Media and the Making of Politics. Lewis Publishers,2002, p.65.
    110 参见A. Vincent, Modern Political Ideologies,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5, p209.
    111 一般认为,恩斯特·海克尔(E.Haeckel)是近代第一个在明确意义上使用“生态学”这一概念的人。(参见Anna. Bramwell, Ecology in 20th Century, p40.)
    112 参见Victoria Neufeldt, 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Macmillan,1995, p.429.
    113 参见E.P.奥德姆:《九十年代生态学的重大概念》,载于《世界科学》1993年第2期。
    114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57页。
    115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62-363页。
    116 参见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L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20-323页。
    117 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118 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页。
    119 寒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35页。
    120 当今西方学界,政治生态学与生态政治学概念之间的界线已经有些模糊化了。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在 2005年春季的课表中介绍道:“政治生态学通过研究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而将社会与生命物理过程融合起来。”科罗拉多大学的课程介绍干脆就是将二者几乎等同起来:“政治生态学可以被定义为广义的生态政治学:环境的政治学。”(参见李刚《生态政治学:历史、范式与学科定位》,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2期。)
    121 李刚:《生态政治学:历史、范式与学科定位》,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2期。
    122 1984年,卡普拉(F. Capra)和斯普雷纳克(C. Spretnak)合写了一本在当时尚不多见、目前仍广为流行的著作,书中对绿色政治学——特别是绿色运动和绿党政治——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客观的评价,书名就是:《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
    123 D. Della Porta and M. Diani, Social Movements:An Introduction, Malden, Mass.:Blackwell,1999, pp.13-14.
    124 See Friedelm. Neidhardt and Dieter. Rucht, The Analysis of Social Movements: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Some Perspective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D. Rucht, (ed.), Research on Social Movements:The State of the Art in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SA, Frankfurt/M and Boulder, CO:Campus and West view Press,1991, pp.421-464.
    125 参见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26 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127 查尔斯·蒂利:《社会运动,1768-2004》,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128 查尔斯·蒂利:《社会运动,1768-2004)),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129 See Sindey Tarrow, The New transnational Contention:Organization, Coalition, Mechanism,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panel on "social movement and transitional social movement", APSA annual meeting, August 31,2002.
    130 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131 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著:《全球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36页.
    132 查尔斯·蒂利:《社会运动,1768-2004》,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楷体字为原文所有——引者注)
    133 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134 See Alain Touraine, The Voice and the Eye:an Analysis of Social movement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p.29.
    135 See Charles Tilly, Social Movements and National Politics, in State Making and Social Movements, edited by Charles Bright and Susan Harding. Ann Arbor, MI: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4, pp.297-317.
    136 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37 查尔斯·蒂利:《社会运动,1768-2004》,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9页。
    138 关于“五月风暴”波及地区、典型事件及深远影响可详参见查尔斯·蒂利《社会运动,1768-2004》,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99页。
    139 周穗明:《‘新社会运动’的性质、特点与根源——西方左翼理论家论‘新社会运动’(一)》,载于《国 外理论动态》,1997年第15期。
    140 查尔斯·蒂利《社会运动,1768-2004》,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9页。
    141 转引自查尔斯·蒂利《社会运动,1768-2004》,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页。
    142 Alain Touraine, The May Movement, or Utopian Communism, Paris:Seuil,1968, p.279.
    143 查尔斯·蒂利《社会运动,1768-2004》,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144 一般认为,德国社会学家阿尔伯特·梅卢西(Albert Melucci)首创该术语,以区别于传统社会运动特别是工人运动。(See Albert Melucci, "The New Social Movements:A Theoretical Approach",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vol.19,1980, pp.199-226.)
    145 See Hank Johnston, Albert Melucci, New Social Movement, 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4, p.3.此外,关于新社会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国内较具代表性的著作可参见奚广庆、王谨:《西方新社会运动初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3-201页。
    146 Leste M. Salomon, "Rising of NPO", Foreign Affair,1994, (7-8), p.79.
    147 斯蒂芬·K·怀特:《政治理论与后现代主义》,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148 1972年于新西兰成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绿党组织的名称就是“新价值党”。
    149 R. E Goodin, Green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p.55.
    150 斯蒂芬·K·怀特:《政治理论与后现代主义》,辽宁教育出版杜2004年版,第15页。
    151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65页。
    152 郇庆治:《欧洲绿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页。
    153 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82页。
    154 如何怀宏在《正义论》的1988年版中文译本将civil disobedience译为“非暴力反抗”,后来才将其改译为“公民不服从”,在解读《正义论》的著作《公平的正义》中采用的是后者:顾肃教授也认为,可将civildisobedience译作“非暴力反抗”(参见顾肃《宪政原则与公民不服从的法理问题》,载于《浙江学刊》2007年第4期)。本文更倾向于将“公民不服从”理解为一种政治哲学理念,将“非暴力反抗”理解为一种政治行动方式。
    155 John Rawls, "The Justification of Civil Disobedience", Collected Paper, edited by Samuel Freema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p.181.
    156 以上“公民不服从”之经典案例可参阅何怀宏《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第16--38页、第39--60页。
    157 陈林、侯玉兰等:《激进,温和,还是僭越?当代欧洲左翼政治现象审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9页。
    158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159 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160 转引自诺曼·迈尔斯:《最终的安全:政治稳定的环境基础》,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16I Petra Kelly,Thinking Green,Berkeley,California:Press,1994,p.40.
    162 转引自刘然、胡良琼:《西方的绿党及其“新政治学原则’,》,载于《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4期。
    163 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60页。
    164 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66、68页。
    16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注释②。
    16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03页。
    16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注释①。
    16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9页。
    169 胡锦涛所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大表征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层面的和谐;最后一个表征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另外,当我们在祈愿一个美好的和谐社会时,我们也总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社会的关系”联系起来思考,所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分别指代早述两种关系;反之,当社会不和谐时,我们常常用“天灾”和“人祸”来表达相反的情感。
    170 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65页。
    171 参见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172 John S.Dryzek:《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73 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174 施特劳斯等:《政治哲学史》(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175 R. Duncan, Selected Writings ofMahatma Ghandi, Fontana,1972, p.65.
    176 G C. MacCallum, "Some Truths and Untruths about Civil Disobedience", in J. R. Pennock and J. P. Chapman ed., Political and Legal Obligations, Atherton,1972, pp.373-374.
    177 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85页。
    178 转引自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79、84页。
    179 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180 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181 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182 斐迪南·穆勒-罗密尔、托马斯·波古特克:《欧洲执政绿党》(前言),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183 参见佩特拉·凯利(Petra Kelly):《第四政党:通向生态、非暴力、社会公正和基层民主的反党政党》。转引自刘东国:《绿党政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184 科参见鲁道夫·范许伦:《绿党的意识形态与权力斗争》。转引自刘东国:《绿党政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185 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186 斐迪南·穆勒-罗密尔、托马斯·波古特克:《欧洲执政绿党》,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87 斐迪南·穆勒-罗密尔、托马斯·波古特克:《欧洲执政绿党》,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88 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189 E. Jene-Frankland and D. Schoonmaker, Between Protest and Power:The Green Party in Germany. 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2, p.106.
    190 刘东国:《绿党政治》,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191 Petra Kelly, Thinking Green, Berkeley, California:Parallax Press,1994, p.40.
    192 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63页。
    194 Petra Kelly, Thinking Green, Berkeley, California:Parallax Press,1994, p.42.
    193 转引自刘然、胡良琼:《西方的绿党及其“新政治学原则”》,载于《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4期。
    195 Petra Kelly, Thinking Green, Berkeley, California:Parallax Press,1994, p.42.
    196 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68页。
    197 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94页。
    198 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199 See European Greens, Common Statement of the European Greens for the Elections to the European,1989.
    200 刘东国:《绿党政治》,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201 弗朗索瓦·博雷拉:《今日法国政党》,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84页。
    202 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4页。
    203 Petra Kelly, Thinking Green, Berkeley, California:Parallax Press,1994, p.37.
    204 Robert E. Goodin, Green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p.141.
    205 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1页。
    206 Petra Kelly, Thinking Green, Berkeley, California:Parallax Press,1994, p.13.
    207 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72-73页。
    208 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209 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78页。
    210 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78页。
    211 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212 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213 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这方面的一个经典事件是:“1983年3月22日,一支27人的队伍,带着一个用橡皮做成的巨大地球仪和一个由于污染而死去的黑森林的树枝,象举行仪式似地步行穿过了西德首都的大街,这只队伍包括一个护士、个店员、一名前将军、……一名农业教授以及一个律师;陪同他们的是来自各种市民运动和其他国家的代表。……他们作为30多年来第一个当选的新党取得了席位;这些新议员坚持要坐在位于议院右侧的保守派(基督教民主党人)和位于议院左侧的自由主义者与左派(社会民主党人)之间。他们简单地称自己为绿党。”(参见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214 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215 斐迪南·穆勒-罗密尔、托马斯·波古特克:《欧洲执政绿党》(前言),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216 斐迪南·穆勒-罗密尔、托马斯·波古特克:《欧洲执政绿党》,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
    217 斐迪南·穆勒-罗密尔和托马斯·波古特克的《欧洲执政绿党》对有关欧洲主要执政绿党的执政经历(1995-2002)及其政策影响进行了开拓性探讨。该书对1995年起先后步入全国政治权力核心的芬兰、意大利、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绿党在第一个执政任期内管制绩效及政治得失进行了全面归纳和比较。书中分析指出,西欧的很多绿党已经失去了原教旨主义目标而转向政治实用主义,其中的经典范例就是德国绿党。(参见该书第1-16页。)
    218 这是罗纳德·英格利哈特(Ronald Inglehat)的用语,意指欧洲绿党成功地提出候选人并机智从地方起步,进而参与全国大选,正式进入制度政治的运作过程。(See Ronald Inglehat, The Silent Revolution:Changing Values and Political Styles among Western Public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亦可参见斐迪南·穆勒-罗密尔、托马斯·波古特克《欧洲执政绿党》(前言),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219 斐迪南·穆勒-罗密尔、托马斯·波古特克:《欧洲执政绿党》,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
    220 Thomas Poguntke, "New Politics and Party System:The Emergence of a New Type of Party", West European Politics,10/1(1987), pp.79-80.
    221 斐迪南·穆勒-罗密尔、托马斯·波古特克:《欧洲执政绿党》,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171页。
    222 郇庆治:《从抗议党到议会党:西欧绿党的新发展》,载于《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223 斐迪南·穆勒-罗密尔、托马斯·波古特克:《欧洲执政绿党》,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224 斐迪南·穆勒-罗密尔、托马斯·波古特克:《欧洲执政绿党》,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225 斐迪南·穆勒-罗密尔、托马斯·波古特克:《欧洲执政绿党》,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226 斐迪南·穆勒-罗密尔、托马斯·波古特克:《欧洲执政绿党》,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
    227 斐迪南·穆勒-罗密尔、托马斯·波古特克:《欧洲执政绿党》,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
    228 斐迪南·穆勒-罗密尔、托马斯·波古特克:《欧洲执政绿党》,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229 参见郇庆治:《欧洲执政绿党:政策与政治影响》,载于《欧洲研究》,2004年第4期。
    230 斐迪南·穆勒-罗密尔、托马斯·波古特克:《欧洲执政绿党》,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231 一般认为,第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全国性绿党是1972年成立的新西兰价值党;欧洲起步最早的绿色政党组织是成立十1973年2月的英国绿党(最初叫人民党,1975年改称生态党,1985年正式定名为绿党(UKGreen Party):而第一个进入全国议会的是瑞士绿党(1979年)。但迄今为止,德国绿党被普遍认为是现实政治生活中运作最为成功的绿色政治组织,它已牢牢占据了德国第四大政党之一的位置(另外三个是社民党、基民盟、自民党)。See Dick Richardson and Chris Rootes (ed.), The Green Challenge: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Parties in Europ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p.23. and Sara Parkin, Green Parties:An International Guide, London:Heretic Books Ltd.,1989, pp.111-47.译文世界里,大名鼎鼎的《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一书更是以德国绿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范本详尽介绍了绿色政治学的勃兴与全球政治的未来。
    232 斐迪南·穆勒-罗密尔、托马斯·波古特克:《欧洲执政绿党》,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122页。
    233 克里斯托弗·卢茨:《西方环境运动:地方、国家和全球向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234 Peter Finn, "Germany s Greens Losing Support:Power-sharing Has Brought Moderation", Washington Post, February 19,2002.
    235 有关德国绿党、瑞典绿党、奥地利绿党、比利时绿党、爱尔兰绿党、瑞士绿党、卢森堡绿党、芬兰绿党、意大利绿党、荷兰绿党、丹麦绿党、葡萄牙绿党、希腊绿党、法国绿党、英国绿党等在议会政治中的现实表现可参见郇庆治:《从抗议党到议会党:西欧绿党的新发展》,载于《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及郇庆治:《欧洲执政绿党:政策与政治影响》,载于《欧洲研究》,2004年第4期。
    236 刘东国:《绿党政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237 Herbert Kitschelt, The Logics of Party Formation:Ecological Politics in Belgium and Germany, 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9. pp.115-120.
    238 刘东国:《绿党政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239 刘东国:《绿党政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72-73页。
    240 Der Spiegel, June 14,1982, p.53.
    241 譬如德国绿党创始人之一佩特拉·凯莉。凯莉是一个女性主义者、和平主义者,史是一个生态(理想)主义者。作为德国绿党的创始人之一,凯莉的一生都在宣扬绿党——确切一点说,是绿党中的生态激进主义派别——的思想主张,用她自己的话讲:“我没有个人生活,我几乎是嫁给了绿党。”当纯粹的精神价值 遭遇到现实的政治实效时,悲剧便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在她一手创办的德国绿党最终抛弃生态原教旨主义的立场、转向政治合作主义时,凯莉心灰意冷,选择了死亡。作为一名纯粹绿色精神的殉道者,凯莉终其一生为“政治”和“哲学”的内在紧张作了悲剧式的注解。
    242 面对绿党的崛起和影响力的增强,欧洲传统政党纷纷进行改革,在传统的左右翼分野之外又增加了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增长与资源保持、提高生活质量等新观念以吸引选民。至1990年代,传统政党的指导思想都或多或少的吸收了绿党的某些思想成分,打出“绿色牌”以求获取政治资本,赢得公众支持。奥斯卡·拉封丹对此评论道:“每当一个争取选民的政党出现,其他大众性党派就会问自己,他们做错了什么,然后尽可能广泛地听取选民的意见,吸收新党派的某些计划。”(参见奥斯卡·拉封丹:《心在左边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页.)
    243 A. Naess, "The Shallow and The Deep, Long-Range Ecology Movement:A Summary", in Inquiry,1973, 16.pp.95-100.奈斯本人被誉为“深层生态学”的创始人,以下关于“浅层生态学”和“深层生态学”观念主张的表述均主要源于奈文的观点。
    244 Giddens, Beyond Left and Right,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4, p.200.
    245 See Herbert Kitschelt, The Logics of Party Formation:Ecological Politics in Belgium and Germany, 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9, pp.221-225; E. Jene-Frankland and Donald Schoonmaker, Between Protest and Power:The Green Party in Germany. Boulder:Westview Press,1992, p.134.
    246 刘东国:《绿党政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247 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55页。
    248 斐迪南·穆勒-罗密尔、托马斯·波古特克:《欧洲执政绿党》,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96页。
    249 参见郇庆治:《从抗议党到议会党:西欧绿党的新发展》,载于《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郇庆治:《欧洲执政绿党:政策与政治影响》,载于《欧洲研究》,2004年第4期。
    250 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68页。
    251 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252 参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5卷第4章中有关自然概念的六种阐释(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87-89页);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54页。
    253 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254 J. S. Mill, Three Essays on Religion:Nature, the Utility of Religion, Theism, New York:Greenwood Press, 1874,p.64.
    255 以追究“本质”(自然)的方式去理解存在者的存在,是古希腊人开启的西方哲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譬如亚里士多德据此划定了“自然物”与“制作物”的界限:“自然物”是“‘由于自然’而存在的,有动物各部分、植物,还有简单的物体(土、火、气、水)”(参见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3页。);与“自然物”相区别的是像床、桌子、衣服、房屋这样的“制作物”。它们的区别在于“根据”不同,自然物的“根据”是内在的“自然”(physis):而制作物的“根据”是外在的“技艺”(techne)。尽管“自然优于技艺;自然物高于制作物”是希腊人的基本教条,但由于“自然物”某种意义上是根据“制作物”而被划定出来的,因此,制作物在暗地里也发挥着某种支配性。可以说,自亚里上多德这里确定下来的、通过“制作物”而被开辟出来的“自然物”领域,终究不可避免地被理解成某种意义上的“制作物”。照此理解,近代大行其道的机械自然观其实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已经埋下了伏笔。从大的方面讲,这种思维方式为其后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和可能性,伊迪丝·汉密尔顿所谓“希腊精神”的标志性特征即在于此,某种意义上也可作为对“李约瑟之谜”的注解之一。
    25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黑体部分为原文所有——引者注)
    257 所谓文明,是与“野蛮”相对的一个概念,它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曾借鉴19世纪美国杰出的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摩尔根所提出的分期法,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时代——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258 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12页。
    25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672页。
    260 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26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82页。
    262 《尚书·泰誓》
    263 《中庸》
    264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265 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0页。
    266 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267 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268 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269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4-5页。
    270 See Andrew Dobson(ed.), The Politics of Nature:Exploration in Green Political Theor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p.191.
    271 转引自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和正在兴起的文化》,四川科技出版社1988年版,第39-40页。
    272 巴伯:《科学与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273 转引自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另可参见乔治·伽莫夫:《物理学发展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3页: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
    274 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275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4页。
    276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85页。
    277 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2页。
    278 哈耶克指出,“当我们打算强调我们是指现代狭义的科学时,我们用带有大写首字母的‘Science’来表示”(参见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279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6页。
    280 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5页。
    281 需要说明的是,在柯林武德看来,虽然古希腊“有机自然观”和近代“机械自然观”都承认自然的秩序是理智(性)的呈现。但不同的是,古希腊人所讲的理智(性)是自然本身的属性,而对于近代机械哲学而言,这个理智(性)却是自然之外的某种东西,是外在的神性创造者和自然统治者所赋予或加给自然的东西。这个区别恰是古希腊自然观和近代自然观之间一切主要差异的关键所在.(参见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282 吴国盛:《追思自然:从自然辩证法到自然哲学》,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102页。
    283 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6页。
    274 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和正在兴起的文化》,四川科技出版社,1988年版,第44页。
    285 寒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2页。
    28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3页。
    28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288 余谋昌:《文化新世纪》,中国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28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51页。
    290 A.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7页。
    291 伊·普里高津等:《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页。
    292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63页。
    293 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294 乔治·斯坦纳:《海德格尔》,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7页。
    295 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导言),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296 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2004)年版,第44页。
    297 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5页。
    298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87页。
    299 J.B.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300 J.B.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301 J.B.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302 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前言),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303 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
    304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305 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页。
    306 阿卡狄亚(Arcadia)原指古希腊的一个高原区,后被喻为田园牧歌式的具有浓郁自然风情淳朴风尚的地方。
    307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3页。
    308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0页。
    309 《亚里士多德选集—政治学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310 See Thomas Aquinas, Summa contra Gentiles, London:Burns and Oates,1924, Book 3, pt.2.
    311 See Lynn White,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 Science,1967, (155)
    312 See Lynn White,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 Science,1967, (155).
    313 本文认为,作为认识论和价值观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是近代哲学二元论的产物.笛卡尔在精神和物质之间进行的划分在西方思想史上“有着深刻影响”,它开始了人对世界的分离性认识,造成了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物质世界同人的精神世界相对立、无机界和有机界相对立、自然哲学同道德哲学相对立、自然科学同人文科学相对立等等。当主体与客体、精神(心灵)与物质(身体)被一分为二时,人们就很自然地要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精神如何把握物质?人类又是如何认识和把握自然?此即笛卡尔以后西方哲学的兴趣中心便由本体论转入认识论的根源所在。
    314 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315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79、91页。
    316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87页。
    317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88页。
    318 张汝伦:《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319 在笛卡儿看来,由于动物不会使用概念和语言,因而没有心灵,其量只是一架自动机。作为纯粹的物质,动物只具有物质的属性:广延、体积、重量、形状等,它们与无生命的客体并无区别。由此推论,动物感觉不到痛苦,当我们折磨动物时,它们并未真正感到痛苦,它们只是表现得像是在受苦。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动物当作机器来对待,更不用说植物了。
    320 转引自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68页。
    321 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93页。
    322 See Robyn Eckersley, Environmentalism and Political Theory:Toward an Ecocentric Approch,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2, p.70.
    323 余谋昌《惩罚中的醒悟——走向生态论理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5页。另可参见刘东国:《绿党政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324 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325 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7期。
    326 转引自鲁枢元:《自然与人文:生态批评学术资源库》,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949页。
    327 参见杨通进:《人类中心论与环境伦理学》,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该文对认识论即事实描述意义上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及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论作了全面细致的分析。)
    328 8转引自 W.H.默迪:《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载于《哲学译从》2000年第2期。
    329 Peter Singer, Animal Liberation, New York: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Press,1990, pp.7-8.
    330 P·辛格:《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载于《哲学译丛》,1994年第5期。
    331 边沁(Jeremy Bentham)是他那个时代少有的几个没有彻底将动物排除在道德考量之外的哲学家之一。他曾言道:“这样的一天或许会到来,其它的动物可以拥有它们从未拥有的被暴君掠去的权利。法国人已经发现黑色的皮肤不是一个人被抛弃的原因,或许有一天认识到腿的个数、皮肤的绒毛或骶骨的终端同样不是抛弃一个有感觉的生命的充分条件。……一个成年的马或狗要比一个初生的婴儿甚至几个月大的婴儿更理性也更可交流。……问题不在于它们能推理,也不在于它们能交谈,而是它们能忍受?”(Jeremy Bentham,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07, ch.17, sec.1, footnote to paragraph 4.)
    332 See Peter Singer, A nimal Liberation, New York: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Press,1990, pp.16-17.
    333 Tom Regan, The Case for Animal Right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p.243.
    335 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334 See Keneth Goodpaster, "On being Morally Considerabl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5(1978), pp.308-325.
    336 Albert Schweizter, Out of My Life and Thought, New York:Holt,1990, pp.130-131.
    337 Albert Schweizter, Out of My Life and Thought, New York:Holt,1990. p.130.
    338 See Paul Taylor, Respect for Natur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6, p.97-101.
    339 关于尊重自然的人类行为的四个责任原则,详见Paul Taylor, Respect for Nature, (ch.4),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6.
    340 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341 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页。
    342 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8页。
    343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页。
    344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页。
    345 从特洛伊(Trojan)战场归来的古希腊英雄奥德休斯仅仅出于对“行为不端”的怀疑,便可以一次性绞死12名女仆而不受道德谴责,因为奴隶当时只是主人可以任意处置的一种财富。
    346 Aldo Leopold, The River of Mother of God and other Essays,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1, pp.47-48.
    347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5页。
    348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349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3页。
    350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3页。
    351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3512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代中文版序),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353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4页。
    354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9页。
    355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页。
    356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5页。
    357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358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0页。
    359 转引自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360 概言之,“生态中心主义”是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勘的一种人与自然关系模式,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关系模式、特别是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人类妄图“主宰”或“统治”的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反思的结果。本文认为,广义上的“生态中心主义”包括“生物中心主义”(Biocentrism)与“生态中心主义”(Ecocentrism)两大派别的观点,前者如“动物权利论”、“动物解放论”、“敬畏生命论”、“大地伦理学”等,主张把人和其他非人存在物放在同等的价值位阶上,给予同等的道德关怀,其立场较为激进;后者如“自然价值观”及其他立场较为温和的派别,此中的生态中心不是排除了人的生态中心,而是包含了人类在内的生态整体中心主义,本文即主要在此意以上使用这一术语。
    361 Giddens, Beyond Left and Right,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4, pp.205-206.
    362 《海德格尔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791页。
    363 《海德格尔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08页。
    364 欧文·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页。
    365 参见雅克·莫诺:《偶然性和必然性》,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9页。
    366 在此,我们可以进一步为世间“主体(性)”做一个大致的排序:大自然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动物的主体性、植物的主体性……其中,大自然的主体性是绝对的、最高的主体性。我们还可以更细致地辨析,动物的主体性高于植物的主体性,高等动物的主体性高于低等动物的主体性等等。
    367 叶平:《生态伦理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368 参见刘福森:《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困境》,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369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370 参见W.F.弗兰克纳:《伦理学与环境》,载于《哲学译丛》1994年第6期:刘福森:《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困境》,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371 A. N. Whitehead, Process and Reality, Cambridge Press,1929, p.36, p.340.在本文看来,怀特海实为拓展价值论域的创始人,其有机哲学理论是当今系统哲学的前身,也是“广义价值”论学说最早的哲学基础之一。怀特海反对将物质客体看做是不变质量、不变质料在绝对定域的空间中运动的机械实体,而主张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作用、相互摄受(prehension)着的一种有机组织:有机体。正是摄受——通俗一点讲就是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事物实现了“自我保持、持续、重现”,依价值而组织起来成为复杂的有机体。系统(有机体)主体有自己的目标、主体方式和价值标准,这决定了它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中,在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中有自己的选择性。因而,系统的价值就是表述系统主体目标和达到目标的主体方式或主体选择性的范畴,怀特海由此拓展了价值概念。(参见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92-104页。)
    372 在波普尔看来,“价值同生命一起进入世界……即使没有意识,也存在客观的价值。……可见,存在两种价值:由生命创造的、由无意识的问题创造的价值;以及由人的心灵创造的价值……我认为,这就是价值在事实世界中的地位。”(参见卡尔·波普尔:《波普尔思想自述》,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274-275页。)
    373 See H. Rolston, "Are Values in Nature Subjective or Objective?"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R.Elliot and Arran Gare ed., Open University Press,1983, pp.142-144.
    374 F. Mathews, The Ecological Self, London:Routledge,1991, pp.118-119,177.
    375 獾尔姆斯·罗尔斯顿Ⅲ:《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0页。
    376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377 霍尔姆斯·罗尔斯Ⅲ:《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378 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38页。
    379 See Reiner Grundmann, Marxism and Ecology, Oxford:Clarendon,1991,p.11.
    380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381 See Charles Darwin, 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 London:John Murry,1882, pp.123-125.
    382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383 所谓“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提法主要源于美国植物学家墨迪的那篇著名论文的标题:《人类中心主义:一种现代版本》(W. H. Murdy, "Anthropoeentrism:A Modern Version", Science,187(1975), pp.1168-1175).本文认为,默文在批判地吸收生态整体主义伦理观基础上,对人类中心主义现代观念主张的展现较为全面和权威。以下文中所引关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均主要来自默文,该文的中文版本:(美)W.H.默迪:《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章建刚译,载于《哲学译丛》2000年第2期。其他“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可参见John Passmore, Man's Responsibility for Nature, NewYork:Seribner's,1974. and H.J..MeCloskey, Eeological Ethics and Politics, Totowa, NewJersey:Rowman and Littlefield,1983.
    384 W.H.默迪:《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载于《哲学译丛》2000年第2期。
    385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页。
    386 W.H.默迪:《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载于《哲学译丛》2000年第2期。
    387 Lynn White,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 Science,1967, (155).
    388 W.H.默迪:《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载于《哲学译从》2000年第2期。
    389 值得一提的是,沃里克·福克斯(Warwick Fox)也曾经对人类中心主义作了强与弱的区分:强人类中心主义含有“将非人类世界仅仅看成实现人类目的的手段”的意思;弱人类中心主义则含有“与人类中心相关”的意思。安德鲁·多布森对此的评价是:“强的含义意味着存在于对非人类世界工具性使用中的非正义和非公正的观念……弱含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生存状态下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特征。这不会损害生态学家的立论理由,相反,它能够使他们名正言顺地将人类纳入生态议程……”(参见安德鲁·多布森:《绿色政治思想》,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390 安德鲁·多布森:《绿色政治思想》,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391 关于“马克思生态思想发展进程的历史梳理”可参见拙文《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发展轨迹与理论视域》,载于《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392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主将施密特(Alfred Schmidt)曾指出:“把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从一开始同其他种种自然观区别开来的东西,是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质。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就是说,他把自然看成从最初起就是和人的活动相关联的存在。”(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页.)
    393 关于“马克思对‘自然观念’的独到见解及基于此的生态理论的逻辑架构”可参阅拙文《“自然”概念与马克思生态理论的逻辑结构》,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39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注释②。
    395 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页。
    396 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页。
    397 “新陈代谢”和“物质变换”在德语中是同一个词:"stoffwechsel", stoff表示“物质”,wechsel的意思是“变化”、“交换”。这样,合起来就是“物质变换”。本文认为,“新陈代谢”主要表示了stoffweschel的自然生态含义;“物质变换”则主要表示stoffweschel的社会经济含义。化学家希格瓦特(GC.Sigwart)、农业化学家李比希(J.V.LeiBig)等主要是在所谓“归还的规律”等自然生态意义上使该术语;马克思则“第一次”用它来表示商品的交换过程,从而赋予stoffwechsel一词以社会经济含义。该词的最新发展是由玛丽娜·费希尔·科瓦尔斯基和她的维也纳同事们在其著述中提出的“社会新陈代谢”的概念,用以分析当今工业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参见Marina Fischer Kowalski, "Society's Metabolism", in Michael Redclift and Graham Woodgate,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Noythampton MA:Edward Elgar,1997, pp.119-137.
    398 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399 林源:《马克思走进新世纪》,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33页。
    400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401 See Robyn Eckersley, Environmentalism and Political Theory:Toward an Ecocentric Approch,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2, pp55-59.
    40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2页。
    403 邓晓芒:《补上“实践唯物论”的缺环》,载于《学术月刊》1997年第3期。
    404 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7期。
    405 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页。
    406 参见杨通进:《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理念》,载于《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1期。
    407 纳什:《大自然的权利》,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408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409 霍尔巴赫声称,神明有一种把人肉当点心的嗜好,惟有“最野蛮、最残暴、最痛苦的献祭”才合乎他的胃口。(参见霍尔巴赫:《神圣的瘟疫》,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565、566页。)
    410 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页。
    411 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574页。
    412 See Alain Touraine, Critique of Modenity, Oxford:Blackwell Ltd.,1995, p.13.
    413 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414 达朗贝尔:《哲学原理》(第四卷),第3-6页。转引自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415 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416 M.蓝德曼:《哲学人类学》,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51页。
    417 M.蓝德曼:《哲学人类学》,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46页。
    418 关于文艺复兴时期“感性”人的宣言,彼特拉克(Petrarch)的表述堪称经典:“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份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参见彼特拉克:《秘密》,北京大学西语系编:《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11页。)
    419 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420 参见韩水法:《启蒙、理性和理性主义》,载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421 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
    422 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页。
    423 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424 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2页。
    425 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426 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427 百科全书派创始人狄德罗说过,《法国百科全书》的目的不仅是提供一定数量的知识,而且要改变一般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整个18世纪就是致力于确立、捍卫和强化科学求知欲、甚至“科学里比多”(libido sciendi)式的思维方式,前文达朗贝尔所言之“人们头脑里产生的一种强烈的亢奋”即有此意。
    428 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429 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8页。
    430 E·卡西尔:《国家的神话》,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04页。
    431 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82页。
    432 萨拜因曾高度评价格老秀斯在自然法学理论衍变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其中“诉诸理性”,运用“数学”思维方法重要性。萨拜因指出,格老秀斯“旨在为法律做的事情正是数学家在其领域中成功做的事情或伽利略为物理学做的事情。”(参见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83页.)
    433 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页。
    434 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6页。
    435 霍布斯:《论物体》,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61页。
    436 参见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6页。
    437 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页。按照诺齐克的看法,社会契约论与其说是在探讨国家的起源问题,倒不如说是在探究一种国家的建构原则。
    438 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页。
    439 在种种国家政体的建构模式中,孟德斯鸠极其睿智地选择了“混合政府”体制,而“混合”、“均衡”恰是古典共和精神的要义。(参见拙文《共和主义:从古典到现代的嬗变》,载于《江海学刊》2006年第4期。)
    440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著者原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441 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
    442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443 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444 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
    445 斯宾诺莎:《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30页。
    446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2页。
    447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页。
    448 拉美特利:《人是机器》,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2页。
    4498 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568-569页。
    450 转引自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451 转引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01页。
    452 丹皮尔·惠商:《科技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3页。
    453 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
    454 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2、61页。
    455 圣·伯弗:《孟德斯鸠》,转引自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4页。
    456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页。
    457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页。
    458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9页。
    459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56-257页。
    460 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1页。
    461 爱尔维修:《论教育》,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499页。
    462 拉美特利:《人是机器》,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4-65页。
    463 伏尔泰:《哲学通信》,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51页。
    464 M.舍勒:《知识的诸形式和社会》,Francke Verlag出版社1960年版,第122页脚注2。转引自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465 M.舍勒:《知识的诸形式和社会》,Francke Verlag出版社1960年版,第125页;第93-94、194页。转引自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101页。
    466 参见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42-43页。
    467 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468 有意思的是,曾任大法官的培根因接受诉讼人的贿赂而被判处罚金,并被监禁于伦敦塔中;出狱后,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科学研究中,并提出了训练思维的种种方法,指出“最清白和最有价值的征服”就是“征服自然分工作”。因而某种意义上,培根在控制人的方面失败了;却在控制自然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参见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62页;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41、44、45页。)
    469 培根:《新工具》,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六一十八世纪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7页。
    470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62页。
    471 E·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6页。
    472 参见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473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474 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45页。
    475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版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476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477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478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6页。
    479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480 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1页。
    481 默顿:《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46页。
    482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483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484 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12页。
    485 在韦伯看来,现代文明的全部成就和问题都来源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紧张和对立。在韦伯心目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并非绝对地天然对立,它们本应彼此互为前提地共存于同一事物之中,是同一事物属性的不同方面。一个具有真正自由人格的人,应该以价值理性为内在动力,以工具理性为行动准则,将信念与责任互补交融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具有真正的合理性。
    486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487 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488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489 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98-199页。
    490 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02页。
    491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492 Andre Gorz, Critique of Economic Reason, London:Verso,1989, p.109.
    493 Andre Gorz, Capitalism, Socialism, Ec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94, p.32.
    494 Andre Gorz, Ecology as Politics, Boston:South End Press,1980, p.5.
    495 Andre Gorz, Capitalism, Socialism, Ec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94, p39.
    496 Immanuel Kant, Grundisse, New York:Vintage,1973, pp.409-410.
    497 See Mark Sagott; The Economy of the Earth,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p.88.
    498 E.F.Schumacher, Small is Beautiful, New York:Harper & Row,1973, p.46.
    499 Andre Gorz, Critique of Economic Reason, London:Verso,1989, p.124.
    500 Andre Gorz:Ecology as Politics, Boston:South End Press,1980, p.15.
    501 J.B.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502 Andre Gorz, Ecology as Politics, Boston:South End Press,1980, pp.15-16.
    503 Andre Gorz, Capitalism, Socialism, Ec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94, p.33
    504 Andre Gorz, Capitalism, Socialism, Ec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94, p.32-33.
    505 参见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09页。
    506 Andr6 Gorz, Capitalism, Socialism, Ec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94, p.31.
    507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508 理查德·罗蒂:《哲学、文学和政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页。
    509 伏尔泰:《哲学词典》(上册),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页。
    510 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04页。
    511 参见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350页。
    512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02页。
    513 韦伯:《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8页。
    514 贝尔对此深有感触:“很清楚,在未来的社会里,不论人们如何下定义,科学家、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官员将在社会的政治生活中起主导作用。”(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1页。)
    515 比瑟姆:《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政治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5页。
    516 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34页。
    5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518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卷十),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838页。
    519 A. Dobson and P.Lucardie, The Politics of Nature, London:Routledge,1993, p.211.
    520 埃里希·弗洛姆:《为自己的人》,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5页。
    521 参见乌尔里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
    522 参见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547页。在罗素看来,“浪漫主义运动在初期跟哲学并不相干,不过很快就和哲学有了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卢梭“这运动中的头一个大人物”,“这运动自始便和政治是连在一起的。”(参见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13页.)
    523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7页。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所有社会契约论者笔下,卢梭所预设的“自然状态”是最完美的自然状态。
    524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0页。
    525 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551页。
    526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9-10页。
    527 利文斯顿:《现代基督教思想》上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7页。
    528 卡西尔:《卢梭、康德、歌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5页。
    529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25页。
    530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页。
    531 参见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页。
    532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48页.
    533 弗洛姆:《健全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1页。
    534 E.H.Wright, The Meaning of Rousseau, Londa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9,p.164.
    535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536 关于生态主义政治思潮的产生时间目前学界存在着一些争议,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种说法试图把生态学的情结追溯到人类刚刚诞生的时代,而且至少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或新石器时代。安德鲁·文森特认为,这种看法给人留下的一种深刻印象是前工业化时期或原始的民族绝对地尊敬大自然,不管他们是渔猎民族还是为了市场需求而生产的园艺家,他们所持的万物有灵论的观点,都会使他们更加关怀大自然;另一种说法是把生态学的观念的根源确定在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安德鲁·文森特批评这个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合理性和经验科学在生态运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再一种是学界比较流行的、也是本文将要着重阐述的观点,是把生态主义政治思潮的产生定位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参见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9页。)
    537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代中文版序),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538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前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539 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540 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3页。
    541 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54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黑体部分为原文所有——引者注)。
    543 参见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366-367贝。
    544 参见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545 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546 这是“公共选择理论之父”、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布坎南(James M. Buchanon)的用语。在一本名为Property as a Guarantor of Liberty(中译本:《财产与自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的小册子中,布坎南重申了西方社会自洛克时代以来的“财产权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人权思想并将之视为公民自由的必要保障。
    547 参见雅赛:《重申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53页。
    548 See William Ebenstein, Today's ISMS, New Jersey:Prentic-Hall, Inc.,1954, pp.145-146.
    549 这是诺齐克在其名著《《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的卷首之语与开宗明义之言。(参见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550 在William Ebenstein看来,将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视为“天赋人权”而非“国家对于个人的恩赐”,这在今天已成为常识,但在西方现代化的早期阶段,却蕴涵着某种颠覆性的革命力量。(See William Ebenstein, Today's ISMS, New Jersey:Prentic-Hall, Inc.,1954, p.147.)
    551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人权理论研究通常要追溯到1215年蜚声海内的《大宪章》(Magna Carta),甚至更远;然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之前,人权理论术语尚未制度化出现应在国家宪法和法律层面,因而本文更倾向于将现在我们所谈论的人权理论的出现时期定位于18世纪后期。
    552 参见大须贺明:《生存权论》(原版序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553 http://www.riel.whu.edu.cn/ruleshow.asp.
    554 参见《人类环境宣言》第7条。
    555 参见《人类环境宣言》第6条。
    556 参见《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序言》。
    557 参见《生物多样性公约·序言》。
    558 参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条、序言。
    559 马里旦:《人和国家》,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76页。
    560 L.Martell, Ecology and Society: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4, p.140.
    561 艾凯:《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2页。
    562 See D.Wells, "Resurrecting the dismal parson:Malthus, ecology, and political thought", in Political Studies, 1982,30(1).
    563 L.Martel 1, Ecology and Society: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4, p.140.
    564 J.Gray, Beyond the New Right:Markets, Government and the Common Evirronment, Routledge:London,1993, p.124.
    565 J.Gray, Beyond the New Right:Markets, Government and the Common Evirronment, Routledge:London,1993, p.125, p.124.
    566 Andrew Dobson, Green Political Thought (fourth edition),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2007, p.162.
    567 E.Burke,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 Harmondsworth:Penguim,1790/1982, p.119.
    568 See K.Kumar, Utpia and Anti-Utopia in Morden Times, Oxford:Blackwell,1987, p.100.
    569 T.Hayward, Political Theory and Ecological Values,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8, p.7.
    570 T.Hayward, Political Theory and Ecological Values,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8, p.118.
    571 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572 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573 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574 M..Ryle, Ecology and Socialism, Radius:London,1988,p.48.
    575 J.Porritt and D. Winner, The Coming of the Greens, Fontana:London,1988, p.256.
    576 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577 Andrew Dobson, Green Political Thought (fourth edition),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2007, p.148.
    578 Andrew Dobson, Green Political Thought (fourth edition),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2007, p.188.
    579 Andrew Dobson, Green Political Thought (fourth edition),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2007, p.158.
    580 A.Dobson and P.Lucardie, The Politics of Nature, London:Routledge,1993, p.230.
    581 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582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3页。
    583 T. Dovle and D. McEachem. Environment and Politic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ee.2001.d.47.
    584 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2页。
    585 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586 Giddens, The Third Way,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8, p.58.
    587 Giddens & Pierson, Conversations with Anthony Giddens, Polity Press,1998, p.207.
    588 Giddens, The Third Way,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8, p.60.
    589 哈丽特·贝切尔·斯托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对奴隶形象的描绘感动了美利坚民族的良知,林肯总统在南北战争期间接见斯托夫人时说过:“您就是起始整个伟大事件的小女人。”一个世纪后,美国一位参议员模仿当年林肯总统的语气对卡逊说:“你就是起始这一切的女士。”在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看来,卡逊的“呐喊更难能可贵”,因为斯托是把“人们熟知的、公众争论的焦点”写成了小说,卡逊则“警告了一个任何人都很难看见的危险”。(参见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前言),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590 参见周穗明《西方政党中的绿色时尚——绿党及其政治理念的新发展》,载于《当代世界》2001年第2期。
    591 需要说明的是,早期的绿色政治组织都不愿以传统的“政党”(Party)命名,而是使用了新的政治词汇,如“……之友”、“……联盟”、“……协会”、“绿色名单”等。这方面较著名的绿色组织有:美国的“地球之友”、法国的“土地之友社”、德国的“环境保护绿色名单”、英国的“人民”、瑞典的“环境保卫者”、意大利的“绿色名单联盟”、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荒野协会”、俄罗斯的“社会生态联盟”、乌克兰的“绿色世界”等。当然,还有中国的“自然之友”。即使在欧美各国绿党成立之初,名称上依然少见“政党”(Party)一词,如法国绿党的原名为"Les Verts",德国绿党的原名为"Die Grunen",英国绿党的原名为"The Greens",其原意仅仅是指“绿色”。
    592 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澳]安德鲁·文森特.袁久红等译.现代政治意识形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德]M.蓝德曼.阎嘉译.哲学人类学.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德]斐迪南·穆勒-罗密尔,[德]托马斯·波古特克.郇庆治译.欧洲执政绿党.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德]弗洛姆.郑谷苑译.健全的社会.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德]弗洛姆.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上海:三联书店,1988.
    [德]哈贝马斯.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德]海德格尔.孙周兴译.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德]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文韬、佩云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德]黑格尔.贺麟等译.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德]黑格尔.贺麟等译.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德]胡塞尔.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德]伽达默尔.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德]卡西尔.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德]卡西尔.顾伟铭等译.启蒙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德]卡西尔.范进等译.国家的神话.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德]卡西尔.刘东译.卢梭、康德、歌德.上海:三联书店,2002.
    [德]康德.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德]康德.韩水法译.实践理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德]罗伯特·米歇尔斯.任军锋等译.寡头统治铁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德]西奥多·阿道尔诺.渠京东、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德]马尔库塞.刘继译.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德]迈尔.朱雁冰等译.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德]韦伯.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上海:三联书店,1998.
    [德]沃尔夫.周昌忠等译.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德]伊迪丝·汉密尔顿.葛海滨译.希腊精神——西方文明的源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法]伏尔泰.高达观等译.哲学通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法]伏尔泰.王燕生译.哲学词典(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法]霍尔巴赫.神圣的瘟疫.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法]孔多塞.何兆武译.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8.
    [法]拉美特利.顾寿观译.人是机器.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法]卢梭.何兆武译.论科学与艺术.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法]卢梭.李常山译.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法]列维·斯特劳斯.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庄晨燕,邱寅晨译.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上海: 三联书店,2005.
    [古希腊)色诺芬.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形而上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荷兰]斯宾诺莎.贺麟译.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荷兰]斯宾诺莎.温锡增译.神学政治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加]泰勒.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加]威尔·金里卡.刘莘译.当代政治哲学(上、下).上海:三联书店,2004.
    [加]威廉·莱斯.岳长岭译.自然的控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美)阿尔·戈尔.陈嘉映译.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和人类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彭和平等编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郭丹妮译.沙乡年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巴伯.吴彼得编译.科学与宗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美]巴里·康芒纳.候文蕙译.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芭芭拉·沃德,[美]勒内·杜博斯.《国外公害丛书》编委会译.只有一个地球.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查尔斯·蒂利.胡位钧译.社会运动,1768—2004.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美]达尔.王沪宁译.现代政治分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大卫·雷·格里芬.王成兵译.后现代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美]大卫·雷·格里芬.马季方译.后现代科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美]戴斯·贾丁斯.林官明译.环境伦理学(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丹尼尔·贝尔.丁学良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美]丹尼尔·贝尔.张国清译.意识形态的终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美]丹尼尔·A·科尔曼.梅俊杰译.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美]福斯特.耿建新译.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美]福斯特.刘仁胜,肖峰译.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美]弗·卡普拉,[美]查·斯普雷纳克.石音译.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美]冈内尔.王小山译.政治理论:传统与阐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美]汉娜·阿伦特.竺乾威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刘耳,叶平译.哲学走向荒野.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美]卡洛琳·麦茜特.邱仁宗译.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美]蕾切尔·卡逊.吕瑞兰译.寂静的春天.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理查德·罗蒂.黄宗英等译.哲学、文学和政治.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美]米都斯等.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默顿.范岱年等译.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美]纳什.杨通进译.大自然的权利.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美]诺曼·迈尔斯.王正平,金辉译.最终的安全:政治稳定的环境基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美]诺齐克.邓正来译.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美]欧文·拉兹洛.钱兆华等译.系统哲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美]乔治·萨拜因.邓正来译.政治学说史(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美]乔治·伽莫夫.杨基芳,黄高年译.物理学发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美]施特劳斯等.冯克利译.政治哲学史(上、下).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美]施特劳斯.彭刚译.自然权利与历史.上海:三联书店,2003.
    [美]施特劳斯.申彤译.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美]斯蒂芬·K·怀特.孙曙光译.政治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美]唐纳德·沃斯特.侯文蕙译.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美]托克维尔.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美]托夫勒.黄明坚译.第三次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84.
    [美]西德尼·塔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美]希拉里·弗伦奇.李丹译.消失的边界—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美]熊彼特.绛枫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美]伊·普里高津.湛敏译.确定性的终结.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
    [美]伊斯顿.王浦劬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廖中白译.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美]詹姆斯.奥康纳.唐正东等译.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英]安德鲁·海伍德.张立鹏译.政治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英]安德鲁·多布森.郇庆治译.绿色政治思想.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英]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冯克利译.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英]布赖恩·巴克斯特.曾建平译.生态主义导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英]戴维·佩珀.刘颖译.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英]戴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主编.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英]怀特海.何钦译.科学与近代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英]霍布斯.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英]卡尔·波普尔.赵月瑟译.波普尔思想自述.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英]克里斯托弗·卢茨.徐凯译.西方环境运动:地方、国家和全球向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英]克莱夫·庞廷.王毅译.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英)利文斯顿.何光沪译.现代基督教思想(上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英]罗素.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上、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英]帕金森.韩东晖译.从开端到柏拉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英]托马斯.顾肃、刘雪梅译.政治哲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英]休谟.关文运译.人类理解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六—十八世纪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顾肃.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何怀宏.生态伦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何怀宏.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郇庆治.自然环境价值的发现.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郇庆治.欧洲绿党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刘仁胜.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李景鹏.权力政治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刘东国绿党政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孙正甲.生态政治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王岩.西方政治哲学导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吴国盛.追思自然:从自然辩证法到自然哲学.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奚广庆等.西方新社会运动初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徐友渔.《哥白尼式》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4.
    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叶平.生态伦理学.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
    余谋昌.文化新世纪.北京:中国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
    余谋昌.生态哲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张汝伦.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赵汀阳.每个人的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澳大利亚]约翰·S.德雷泽克(John S.Dryzek).王大林摘译.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德)乌尔里希·贝克.王武龙译.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3).
    [俄]帕夫连科.张晶摘译.“生态危机”:不是问题的问题.国外社会科学.2004(1).
    [美]W.F.弗兰克纳.杨通进摘译.伦理学与环境.哲学译丛.1994(6).
    [美)W.H.默迪.章建刚译.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译从.2000(2).
    邓晓芒.补上“实践唯物论”的缺环.学术月刊.1997(3).
    顾肃.宪政原则与公民不服从的法理问题.浙江学刊.2007(4).
    顾肃.重建中国公共哲学的反思与设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2)
    顾肃.试论当代政治哲学的学理基础.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韩水法.启蒙、理性和理性主义.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郇庆治.80年代中期以来的西欧新社会运动.欧洲.2001(6).
    郇庆治.从抗议党到议会党:西欧绿党的新发展.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2).
    郇庆治.欧洲执政绿党:政策与政治影响.欧洲研究.2004(4).
    李刚.生态政治学:历史、范式与学科定位.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2).
    刘福森.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困境.中国社会科学.1997(3)
    刘晓.政治哲学初探.政治学研究.2000(3).
    刘然,胡良琼.西方的绿党及其“新政治学原则”.政治学研究.1996(4).
    李瑞昌.“‘亚政治’与‘新社会运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汪辛砚.人类中心主义与当代生态环境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2).
    杨通进.人类中心论与环境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6).
    杨通进.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理念.道德与文明.2000(1).
    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7).
    周穗明.‘新社会运动’的性质、特点与根源——西方左翼理论家论‘新社会运动’(一).国外理论动态.1997(15).
    周穗明.新社会运动:世纪末的文化抗衡.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7(4).
    周穗明.西方政党中的绿色时尚——绿党及其政治理念的新发展.当代世界.2001(2).
    朱士群.政治存在、政治价值和政治话语—试论作为公共哲学的政治哲学.学术界.2000(3).
    Aquinas, Thomas. Summa contra Gentiles. Landon:Burns and Oates,1924.
    Cobb, J. B. Process Theology as Political Theology. Philadelphia:Westminster,1982.
    Crick, Bernard. In Defence of Politics. Harmondsworth and New York:Pengiun,1962.
    Darwin, Charles. 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 Landon:John Murry, 1882.
    Desjardins, Joseph. Environmental Ethics:Concepts, Policy, and Theory. California: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1999.
    Doyle, T. and McEachern, D. Environment and Politic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Dobson, A. and Lucardie, P. The Politics of Nature. London:Routledge,1993.
    Dunn, Jhon. The Cunning of Unreason:Making Sense of Politics. New York:Basic Books, 2000.
    Eckersley, Robyn. Environmentalism and Political Theory:Toward an Ecocentric Approch.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2.
    Elliot, R. and Gare, Arran ed.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Open University Press,1983.
    Frankland, E. Jene and Schoonmaker, D. Between Protest and Power:The Green Party in Germany. Boulder:Westview Press,1992.
    Giddens. Beyond Left and Right.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4.
    Giddens, The Third Way.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8.
    Giddens and Pierson, Conversations with Anthony Giddens. Polity Press,1998.
    Gorz, Andre. Critique of Economic Reason. London:Verso,1989.
    Gorz, Andr6. Capitalism, Socialism, Ec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94.
    Gorz, Andr6. Ecology as Politics. Boston:South End Press,1980.
    Goodin, R. E. Green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Gorz, Andr6. Ecology as Politics. Boston:South End Press,1980..
    Gorz, Andr6. Division of Labour:Labour Process and Class-struggle in Modern Capitalism. London:Harvester,1978.
    Grundmann, Reiner Marxism and Ecology. Oxford:Clarendon,1991.
    Hoffe, Otfried. Political Justice. Cambridge:Polity,1995.
    John, Rawls.Political Liberalism. New York:Columbia Press,1996.
    Johnston, Hank and Melucci, Albert. New Social Movement. 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4.
    Kant, Immanuel. Grundisse. New York:Vintage,1973.
    Kelly, Petra Thinking Green. Berkeley, California:Parallax Press,1994.
    Kitschelt, Herbert. The Logics of Party Formation:Ecological Politics in Belgium and Germany. 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9.
    Leopold, Aldo. The River of Mother of God and other Essays.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1.
    Mathews, F. The Ecological Self. Routledge:London,1991.
    Mayer, Margit and Ely, John. The German Greens:Parador between movement and Party.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8.
    MeCloskey, H.J. Eeological Ethics and Politics. Totowa, NewJersey:Rowman and Littlefield, 1983.
    Mill, J. S. Three Essays on Religion. New York,1874.
    Miller, Noman. Environmental Politics Interest Groups:The Media and the Making of Politics. Lewis Publishers,2002.
    Olen, Jeffrey and Barry, Vincent. Applying Ethics, Belmont. Californ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2.
    Phillips, A. Engendering Democracy.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
    Passmore, John. Man's Responsibility for Nature. NewYork:Seribner's,1974.
    Porritt, Jonathan. Green:The Politics of Ecology Explained. London:Blackwell,1984.
    Porta, D. Della and Diani. M. Social Movements:An Introduction. Malden, Mass. Blackwell, 1999.
    Rawls, John.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Regan, Tom. The Case for Animal Right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Rucht, Dieter. (ed.), Research on Social Movements:The State of the Art in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SA, Frankfurt/Mand Boulder. CO:Campus and West view Press,1991.
    Sassoon, Danald. One Hundred Years of Socialism:the West European Lef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I.B Tauris Publishers,1996.
    Sagoff, Mark. The Economy of the Earth. New York:Cambridge Univ. Press,1988.
    Schumacher, E.F. Small is Beautiful. New York:Harper & Row,1973.
    Schweizter, Albert. Out of My Life and Thought. New York:Holt,1990.
    Singer, Peter. Animal Liberation. New York: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Press,1990.
    Strauss, Leo. Socrates and Aristophane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6.
    Taylor, Paul. Respect for Natur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6.
    Touraine, Alain. The Voice and the Eye:An Analysis of Social movemen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Touraine Alain, The May Movement, or Utopian Communism. Paris:Seuil,1968.
    Touraine, Alain. Critique ofModenity. Oxford:Blackwell Ltd.,1995, p.13.
    Tilly, Charles. Social Movements and National Politics, in State Making and Social Movements. MI: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4.
    Tilly, Charles.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 Mass:Adiison Wesely,1978.
    Vincent, Andrew. Modern Political Ideologies.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5.
    Whitehead, A. N. Process and Reality. Cambridge Press,1929.
    Wolbarst, B. Anthony. Environment in Peril. Washington:Smithsonia Institution Press,1991.
    Wright, E.H. The Meaning of Rousseau. Londa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9.
    Westen, Joe. (ed.) Red and Green:A New Politics of the Environment. London:Pluto,1986.
    Arend, Hannah.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Social Research 57:1 (Spring,1990).
    Bedau, Hugo. "On Civil Disobedience."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58(October 1961).
    Cohen, Carl. "The Essence and Ethics of Civil Disobedience." Nation (March 16,1964).
    Finn, Peter. "Germany's Greens Losing Support:Power-sharing Has Brought Moderation", Washington Post, February 19,2002.
    Goodpaster, Keneth. "On being Morally Considerabl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5(1978)2.
    Hardin, 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Dec.13,1968.
    Naess, Arne. "The Shallow and The Deep, Long-Range Ecology Movement:A Summary." Inquiry, 1973.
    Salamon, Leste M. "Rising of NPO." Foreign Affair,1994, (7-8).
    Tarrow, Sindey. "The New transnational Contention:Organization, Coalition, Mechanism,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panel on social movement and transitional social movement", APSA annual meeting, August 31,2002.
    White, Lynn.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 Science,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