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改造”话语与延安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主要考察“改造”话语与延安文学的互动关系。共产党要在延安社会推行政治文化并启蒙、动员民众参与战争,不得不重视文艺的功效,对文学和社会的改造成为战时社会的必然,由此政治家的“改造”话语成为延安时期的核心话语。本文力图全面地展示延安文学改造以及社会改造的总体面貌,考察文学如何配合政治文化的宣传和政治权力的凝聚,这将为如何重建更为合理的社会提供反思。本文的分析不仅局限于文学内部,而是在文史互证的基础上揭示出延安时期文学与社会转型的复杂性。
     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说明本论文的选题缘由以及该研究的学术意义,并对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和相关概念如延安文学、政治文化、统合性做出相关界定和阐述,最后在历时性梳理涉及延安文学“改造”方面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找到学术界需要深入挖掘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正文部分包括五章:简单来说,第一章确立“改造”话语;第二三四章则是改造的对象:个体、集体和民间;第五章为改造后的文学景观。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章主要探讨延安文学“改造”话语的确立过程,以共产党为代表的政治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在延安立足必须要对其本土文化进行改造和聚拢。战争需要知识分子的参与,而其中张闻天和毛泽东知识分子政策的不同,实质上反映出二者的权力竞争,对延安文学与延安社会进行改造所依据的是政治家的“改造”话语,文学家的“改造”话语式微。
     第二章着重考察在政治文化凝聚中现实的个体以及文本中个体形象的境遇,知识分子的心态发生转变,不洁者和俘虏成为战争的利用对象,儿童被赋予革命意识,农民在气质上有了很大改观,二流子成为革命的团结对象,女性走出家庭参与到军队中贡献力量,个体的价值被重新认定,个体被取消了独立性。
     第三章分析政治文化影响下的集体意识呈现,分别选取了家庭、文艺社团、作为复述的干部、本土派、道德派人物、文学传播媒介等几个点进行梳理,考察作为社会中间体力量它们如何摆脱松散状态,新型集体意识如何萌生的过程,并剖析它们被赋予何种新的集体形象。
     第四章剖析延安时期的民间文化形态,民间社会中的民间艺人被政治权力收编,成为政治文化的传播者,共产党利用民间传说来动员民众,以往的民间传说被置换为现在的民间革命故事,传播的是历史的体验与记忆,建立一种革命的信仰,在“民族形式”大讨论的背景下,民间的艺术形式被充分重视,秧歌剧、街头诗、朗诵诗等成为宣传鼓动的武器,民众在秧歌剧的全民狂欢节中增强了政治意识,民间日常生活的私人性被取消,民间的重要节日成为政治文化推行的契机。
     第五章阐述政治文化改造后的延安文学图示,首先是在与孙犁的比对中考察“赵树理方向”确立的个性追求和社会背景等原因,延安文学塑造的是以劳动英雄为主流的形象,而非萧军作品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随着权力的集中,形成毛泽东卡里斯马型领袖形象书写的浪潮,由于军民参战的广泛性,文学作品中出现军民同构的叙事模式。
     结论部分辩证看待延安时期共产党政治文化介入下的文学改造与社会改造,一方面它确实调动了民众参与战争的热情,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意义重大,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在改造的过程中知识分子的受害最大,我们要反思这种战时的文学观念,延安时期的改造运动为如何重建更为合理的社会提供了反思性经验,应当保持个人、社会和国家三者的独立性,维持三者的动态平衡。
     综上所述,“改造”是延安时期的核心话语,政治家通过对文学的改造以及文学参与对社会的改造传播了共产党政治文化,达到了政治功利性的目的。我们应当反思这种战时社会下的文学和社会发展模式,以理性主义代替功利主义才是常态社会发展的思想。
This paper mainly investigat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formation" discourse and literature in Yan'an. The Communist Party in Yan'an society implements political culture, enlighten and mobilize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war, we have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effect of literature, and transformation of literature and society has become inevitable in the war-time society; thus the politicians "transformation" discourse become the core word of the Yan'an period. In present dissertation aims to give an overall appearan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both Yan'an literature and society, and investigate how literature cooperate with the agglomerate enhancement of political power and propaganda of politics and culture, which will provide more reasonable reflection on how to rebuild a reasonable society. The analysis in this paper is not confined to literature itself, but reveals the complexity of Yan'an literatur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mutual confirmation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The present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part mainly explains the reasons of choosing this topic and the academic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and defines and explain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elated concepts, such as Yan'an literature, political culture, and integration. In the end, based on diachronic analysis research results on Yan'an literature "transformation",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finds the academic field where needs more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new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The main part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the establishment of "transformation" discourse; the chapters two to four is the object of the transformation, the individual, collective and folk;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literature landscape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The specific operation is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ransformation" discourse of Yan'an literature. As a foreign culture,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represent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intends to have a foothold in Yan'an, therefore the local culture must be reformed and gathered. The war needs the participation of intellectual, and the difference of intellectual policy between Zhang Wentian and Mao Zedong reflects their competition for power. Transformation of Yan'an literature and society is 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discourse of the politicians and writers'"transformation" discourse type.
     Chapter Two focuses on the agglomerate of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reality of the individual as well as individual image in the text circumstances of, the mentality of intellectual is changeed, the impure and the prisoners are exploited by war, the children are given revolutionary consciousness, peasant takes on a new look, the loafers became unity target of war, women go out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army, the value of the individual is reconsidered, and the individual independence is cancelled.
     The third chapter analyses the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ffected by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nfluence, which selects and sort out the family, and community, the cadre as narrator, the local school, the moral people, literary media and so on, and study how they, a social intermediate power, get rid of loose state, the growth process of the newfashioned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analyses how they are assigned new collective image.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form of folk culture in the period of Yan'an society, folk artists are incorporated by political power and become the disseminators of political culture, the Communist Party used folk legend to mobilize the people, the previous folklore was substituted for the present folk revolutionary story to communicate the experience and memory of history, and establishes a revolution religio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al form", folk art form is given full attention, Yangko opera, street poetry, poetry recitation becomes propaganda weapons, popular carnival strengthened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in the Yangko Opera, private folk daily life was cancelled, important festivals and folk become a good time for political culture promotion.
     The fifth chapter elaborates the icon of Yan'an literature after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the first is, in comparison with Sun Li, to study the pursuit of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Zhao Shuli Direction". What Yan'an literature created is labor hero as the mainstream image, rather than the individual hero image in Xiao Jun's works.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power, it appears a writing tide on Mao Zedong Charisma leader image. Due to extensive participation of soldiers and civilians, there appears the isomorphism in literary works.
     The conclusion dialectically talks about the literary 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reform which were interven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political culture in Yan'an period. On the one hand, it stimulates the enthusiasm of soldiers and civilia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war,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modern nation-state building. On the other hand, we also should see the intellectuals are the victim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and we need to rethink this wartime literature idea. Yan'an literature The transformation movement in the Yan'an period provides reflective experience on how to rebuild a more reasonable society, in which personal, social and national independence should be maintained on a dynamic balance of the three.
     To sum up,"transformation" is the core discourse in the Yan'an period. Through transformation of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politicians propagate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reach a political utilitarian purpose. We should reflect on the war literature under the lite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odel and replace utilitarianism with reason, which should be idea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normal social.
引文
①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北京大学中文系等:《文学运动史料选》(第5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684页。
    ① [匈]阿格尼丝·赫勒著,李瑞华译:《现代性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31页。
    ① 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唐小兵: 《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 刘增杰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① 艾克恩所划分的四个时期分别为开创时期(1935.10-1939.12)、发展时期(1940.1-1942.4)、新文艺方向确立时期(1942.5-1945.8)和迎接全国胜利时期(1945.8-1949.9)。详细情况可参见艾克恩主编的《延安文艺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
    ② 袁盛勇:《命名、起讫时间和延安文学的性质——从一个侧面论如何构建一部独立而合理的延安文学发展史》,《延安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③ 贺志强、杨立民主编:《延安文艺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④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课题研究由来已久,井冈山干部学院曾将其作为学院常设主干课之一,另外延安干部学院也曾广泛征集相关文献史料,并出版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一书,巩固了这一说法,“通过对党中央在延安13年光辉历程的全面勾勒和概括描述,彰显延安时期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总结党中央在延安13年领导中国革命的宝贵经验”,参阅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① [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① 著作成果如下,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李玮:《政治文化语境下的文体矫正——论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的审美演进》,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代表性论文如下,孟繁华:《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王洁:《建国后十七年文学与政治文化之关系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论文,2003年;张立群:《中国新诗与政治文化》,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论文,2006年;王国英:《权力·话语·政治文化——夏衍话语实践研究》,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论文,2008年;胡铁生:《政治文化与文学意识形态功能的意蕴交映——以文学意识形态功能在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为分析视角》,吉林大学政治学博士论文,2012年。
    ② [法]皮埃尔·罗桑瓦龙著,高振华译:《法兰西政治模式》,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7页注释2。
    ③ [法]皮埃尔·罗桑瓦龙著,高振华译:《法兰西政治模式》,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7页。
    ① 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佘丹清:《周立波新探》,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① 胡玉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一九四0年代的文学转型》,《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4期。
    ②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③ 文贵良:《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页。
    ① 吴道毅:《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新英雄传奇小说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② 傅宗洪:《延安时期民歌改造的诗学阐释》,《文学评论》,2011年第5期。
    ③ 在这部论著中作者提到,“延安的实验有个奇怪的特色,那就是它并非通常意义上求‘新’的实验,相反,它和‘旧’有不解之缘,主要成就体现在对旧形式的利用和改造上。”(参见李洁非、杨劫著《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版)另外,本书的观点早年收入杨匡汉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可结合阅读。
    ④ 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袁盛勇:《宿命的召唤——论延安文学意识形态化的形成》,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黄科安:《延安文学研究——建构新的意识形态与话语体系》,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
    ① 朱鸿召:《延安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② 高新民、张树军:《延安整风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页。
    ③ 张志清、孙立、白均堂:《延安整风前后》,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 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2期。灰娃:《我额头青枝绿叶:灰娃自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沈霞著,钟桂松整理:《延安四年(1942-1945)》,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艾克恩主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何方:《党史笔记》,香港:利文出版社,2008年版。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 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① 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66页。
    [法]让·雅克·卢梭著,庞珊珊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① 李景鹏:《权力政治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2页。
    ① [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25页。
    ② [美]白修德·贾安娜著,端纳译:《中国的惊雷》,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221页。
    ③ 张道藩:《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文艺先锋》,1942年9月1日第1卷第1期。
    ①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洋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② 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页。
    ③ 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05页。
    ① [法]弗朗索瓦·傅勒著,孟明译:《思考法国大革命》,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48页。
    ①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② 刘英:《在历史的激流中——刘英回忆录》,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119页。
    ① 洛甫:《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金紫光、何洛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19页。
    ①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② 毛泽东:《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1939年12月9日),《毛洋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页。
    ③ 毛泽东:《大量吸收知识分子》(1939年12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8-619页。
    ④ 毛泽东:《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8页。
    ①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5页。
    ② 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5页。
    ③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5页。
    ① 《延安对文化人工作的经验介绍》,(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二日党务广播),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编》,西安:西安出版社,1994年版,第324-327页。
    ① 金紫光、何洛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54页。
    ② 金紫光、何洛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22页。
    ③ 丁玲:《毛主席给我们的一封信》,《丁玲文集》(第五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1页。
    ④ 王海平、张军锋:《回想延安·1942》,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① 刘英:《在历史的激流中——刘英回忆录》,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116页。
    ② 刘英:《在历史的激流中——刘英回忆录》,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121页。
    ① 王明著,徐小英等译:《王明回忆录》,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② [法]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③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9页。
    ④ 周扬:《文学与生活漫谈》,《解放日报》,1941-7-17,第四版。
    ① 艾青:《了解作家 尊重作家》,《艾青全集》(第五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76页。
    ② 艾青:《了解作家 尊重作家》,《艾青全集》(第五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79页。
    ① 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2期。
    ②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页。
    ①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室:《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338页。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洋东早期文稿》编辑室:《毛洋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491页,注释1。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② 丁玲:《丁玲文集》(第五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
    ① 汪辉:《江辉自选集》序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② [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杨一之校:《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序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① 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9页。
    ②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①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教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② 丁玲:《丁玲文集》(第六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③ [法]皮埃尔·罗桑瓦龙著,高振华译:《法兰西政治模式》,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152页。
    ① 艾思奇:《谈延安文艺工作的立场、态度和任务》,金紫光、何洛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35页。
    ② 沙可夫:《晋察冀新文艺运动发展的道路——点滴经验教训的介绍》,金紫光、何洛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548页。
    ③ [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92-193页。
    ① 王德威:《序:小说中国》,《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页。
    ②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页。
    ①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② [美]费正清著,刘尊棋译: 《伟大的中国革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页。
    ③ 周立波:《周立波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00页。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② 朱德的“投降说”指的是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第三次会议(1942年5月23日下午)上的一番阐述,“我是一个从旧军人出身的人。我就是投降共产党的。我认为共产党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我到上海找党,没有解决参加党的问题,后来到德国,才入了党。我投降无产阶级,并不是想来党总司令,后来仗打多了,为无产阶级作事久了,大家看我干得还可以,才推我当总司令的。”他的讲话得到毛泽东的肯定。(参见何其芳:《记延安文艺座谈会》,艾克恩主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4页。)
    ① 张炯主编:《丁玲全集》(第七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② 张炯主编:《丁玲全集》(第七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③ 这是毛泽东用电报给正在前线的丁玲发的欢迎词,全词为:“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④ 张炯主编:《丁玲全集》(第七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⑤ 张炯主编:《丁玲全集》(第七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① 全党整风学习的22个文件,其中包括毛泽东的《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自由主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康生在干部会上作的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报告,康生的痛斥党八股的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决定》、《关于调查研究决定》、《关于延安干部学校决定》、《关于在职干部教育决定》,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联共党史结束语六条,斯大林论党的布尔塞维克化十二条,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陈云《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宣传指南手册,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延安讨论中央决定及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斯大林论领导与检查,列宁、斯大林论党的纪律与党的民主,斯大林论平均主义,季米特洛夫论干部政策与干部教育政策,等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延安文萃》(上),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29-30页注释)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①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②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8页。
    ③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2页。
    ④ [苏]彼得·弗拉基米洛夫著,吕文镜等译:《延安日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
    ① [苏]彼得·弗拉基米洛夫著,吕文镜等译:《延安日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页。
    ② 灰娃:《灰娃自述——我额头青枝绿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7页。
    ③ 凯丰:《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问题》,《解放日报》,1943-3-28,第四版。
    ④ 何其芳:《改造自己,改造艺术》,《解放日报》,1943-4-3,第四版。
    ① 何其芳:《改造自己,改造艺术》,《解放日报》,1943-4-3,第四版。
    ② 立波:《后悔与前瞻》,《解放日报》,1943-4-3,第四版。
    ③ 舒群:《必须改造自己》,《解放日报》,1943-3-31,第四版。
    ④ 陈学昭:《体验劳动的开始》,《解放日报》,1944-3-8,第四版。
    ① 《知识分子与工农的结合》,《解放日报》,1944-11-17,第四版。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
    ③ 曾克主编:《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68页。
    ① 曾克主编:《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79页。
    ② 艾思奇:《劳动就是整风》,《解放日报》,1944-2-19,第四版。
    ① 蔡翔:《地板:政治辩论和法令的“情理”化——劳动或者劳动乌托邦的叙述(之一)》,《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5期。
    ② 方习在1945年7月11日《解放日报》第四版著文《略论<纺车的力量>》,认为沈平“算不得是一个健康的新人物、新性格,灵魂深处的不健康气息,仍然渲染在沈平身上,情感和思想之间。但是他却当做一个光荣的突击手,有一个已经改造过了的新的人物表现着,这就不能不说是失败的。”同年8月28日的《解放日报》第四版发表韩书田的《我对<纺车的力量>的理解》一文,认为该小说作用明显,作者告诉读者“现在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正在受着革命之火的洗礼,在一天天的进步着,这是目前一个很重要的现实的反映。”
    ① 曾克主编:《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96页。
    ② 刘增杰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1页。
    ③ 曾克主编:《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99页。
    ④ 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88页。
    ⑤ 李陀:《丁玲不简单——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复杂角色》,《北京文学》,1998年第7期。
    ① 赵自评:《带露珠的心情》,严辰、田间主编:《延安文艺丛书·诗歌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421页。
    ①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曾克主编:《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上),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476页。
    ② 丁玲:《丁玲文集》(第三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8页。
    ③ 吴晓佳:《“被强暴的女性”:丁玲有关性别与革命的叙事和隐喻——再解读<我在霞村的时候>及<新的信念>》,《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④ 毛泽东:《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54页。
    ① [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87页。
    ② 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81页。
    ③ [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336页。
    ①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4页。
    ② [美]福尔曼著,朱进译:《中国解放区见闻》,重庆:重庆学术社,1946年版,第126页。
    ③ 黄炎培:《八十年来》,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40页。
    ④ 黄炎培:《八十年来》,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40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03页。
    ② [日]香川孝志、前田光繁著,蔡静译:《八路军中的日本兵》,北京:时事出版社,1985年版,第19页。
    ③ [日]香川孝志、前田光繁著,蔡静译:《八路军中的日本兵》,北京:时事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
    ① 该剧的剧情是:“主角岛田上等兵向中队长提出士兵们的正当要求,但未被中队长所接受,士兵们便开枪打死中队长,然后去投靠八路军。”毛泽东观看后对该剧评价很高。(详情参阅[日]香川孝志、前田光繁著,蔡静译:《八路军中的日本兵》,北京:时事出版社,1985年版,第69-72页。)
    ②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外记者团和美军观察组在延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1页。
    ③ 王心高:《旧军队士兵改造一例》,《解放日报》,1945-5-20,第四版。
    ① 对日俘的整风是这样的:“工农学校参照中国共产党的做法,首先也是学习文件,然后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开展整风运动。在这次整风运动中,我们相互谈自己的成长过程和在日本部队时的思想、行为以及当俘虏后的思想转变情况。结果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亲密感情,还揭发出好几个日本军部排到日本工农学校来的特务。”([日]香川孝志、前田光繁著,蔡静译:《八路军中的日本兵》,北京:时事出版社,1985年版,第56页。)
    ② 刘道生:《一个侵华日军女战俘的转变》,《文史精华》,1994年第1期。
    ③ 吕元礼:《政治文化:转型与整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④ 李景林:《四百天游击诗话》,《宁夏文艺》,1961年第7期,第6页。
    ⑤ 丁玲:《介绍一个俘虏学习队》,张炯主编:《丁玲全集》(第五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3页。
    ① 参见[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17-149页。
    ② 姜智芹:《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③ 姜智芹:《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④ 姜智芹:《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40页。
    ⑤ 丁玲:《<河内一郎>后记》,张炯主编:《丁玲全集》(第九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1页。
    ⑥ 丁玲:《我与戏剧》,《戏剧界》,1982年第4期。
    ① 丁玲:《重逢》,《丁玲文集》(第三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99页。
    ② 丁玲:《河内一郎》,《丁玲文集》(第三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46页。
    ① 刘御:《俘虏》,《新中华报》,1939-9-22,第四版。
    ① 周作人:《儿童的文学》,《新青年》,1920年12月第8卷第4号。
    ②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杨昌裕译:《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92页。
    ③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9页。
    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回忆延安》,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1页。
    ② 周献名:《延安保育院纪事》,《法律与生活》,1996年第6期,第33页。
    ③ 苗午时:《午安鲜为人知的“延安保小”》,《党史博采》,2004年第2期,第44页。
    ① 刘御:《我和儿童文学》,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版,第198页。
    ② 建惠:《毛泽东和洛杉矶托儿所》,《人民论坛》,1997年6月,第35页。
    ③ 建惠:《毛泽东和洛杉矶托儿所》,《人民论坛》,1997年6月,第35页。
    ④ 翟明战:《走进延安中央托儿所》,《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08年第5期。
    ① 即现在的“六一节”。
    ② 丁玲:《孩子们》,张炯主编:《丁玲全集》(第五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6-79页。
    ① 丁玲:《丁玲文集》(第三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2页。
    ② 曾克主编:《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72-182页。
    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延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延安文史资料》(第三辑),延安:内部资料,1986年版,第217页。
    ② 孙犁:《孙犁文集》(第三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页。
    ③ 孙犁:《孙犁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
    ④ 孙犁:《孙犁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页。
    ① 周而复:《小英雄》,《解放日报》,1944-7-31,第四版。
    ② [法]P.布尔迪约、[法]帕斯隆著,邢克超译:《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北京:商务印书
    ① [美]爱德华·希尔斯,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1-262页。
    ②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页。
    ①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②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2页。
    ① 李季:《老阴阳怒打“虫郎爷”》,曾克主编:《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87页。
    ② 吴伯箫:《化装》,曾克主编:《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77页。
    ① 金肇野:《赵文仓老头子》,《解放日报》,1945-3-15,第四版。
    ② 艾青:《俘虏》,《解放日报》,1944-10-22,第四版。
    ③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6页。
    ① [美]哈里森·福尔曼著,陶岱译:《北行漫记》,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
    ① 《改造二流子》,《解放日报》社论,1943-2-24,第一版。
    ② 萧三:《<刘生海转变><钟万财起家>及其他》,《解放日报》,1944-4-23,第四版。
    ① 赵树理:《对<金锁>问题的再探讨》,《文艺报》,1950年7月第2卷第8期。
    ② [美]杰克·贝尔登著,邱应觉等译:《中国震撼世界》,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117页。
    ③ 默涵:《从阿Q到福贵》,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页。
    ④ 赵文节:《肉体治疗和精神治疗——一个医生讲的故事》,《解放日报》,1945-2-27,第四版。
    ① 赵文节:《肉体治疗和梢神治疗——一个医生讲的故事》,《解放日报》,1945-2-27,第四版。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① 梁星亮:《毛泽东和他的时代》,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2页。
    ① 艾青:《艾青全集》(第一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页。
    ② 《解放日报》,1946-11-12,第四版。
    ③ 《解放日报》,1944-11-17,第四版。
    ④ 《解放日报》,1944-9-14,第四版。
    ①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239页。
    ② 李立:《记一位女战士马积莲》,《解放口报》,1944-9-14,第四版。
    ③ [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① 曾克:《女神枪手段凤英》,《解放日报》,1944-11-17,第四版。
    ② 曾克:《女神枪手段凤英》,《解放日报》,1944-11-17,第四版。
    ① 曾克主编:《延安文艺从书·小说卷》(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45页。
    ② 曾克主编:《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57页。
    ③ 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① 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91页。
    ② 吉洪诺夫:《女英雄莉良娜——保加利亚漫记之一》,《解放日报》,1946-7-5,第四版。
    ①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0页。
    ①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
    ②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90页。
    ③ [美]冈瑟·斯坦著,马飞海等译:《红色中国的挑战》,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35页。
    ④ 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页。
    ①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第648页。
    ② 毛泽东:《致秦邦宪》,《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8页。
    ③ [法]皮埃尔·罗桑瓦龙著,高振华译:《法兰西政治模式》,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30页。
    ④ [法]让·雅克·卢梭著,庞珊珊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① 曾克主编:《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477页。
    ② 曾克主编:《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478页。
    ① 潘之汀:《满子夫妇》,曾克主编:《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94页。
    ① 曾克主编:《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325页。
    ① 许怀中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38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9页。
    ③ 中共中央妇委:《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妇女运动的初步总结和今后妇女工作的意见》,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第768页。
    ①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人民日报》社论,1948-11-23。
    ① 耿传明、秦彬:《传统德性伦理的失语与重建——以京剧<四郎探母>的现代接受为例》,《东岳论丛》,2012年第6期。
    ① [法]皮埃尔·罗桑瓦龙著,高振华译:《法兰西政治模式》,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60-61页。
    ② 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③ 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又见《红色中华》,1936年11月30日。
    ① 李逸民:《李逸民回忆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9页。
    ② 王洋、田英宣:《梁斌传》,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③ 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356页。
    ④ 王洋、田英宣:《梁斌传》,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145页。
    ① [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99页。
    ② 沙可夫: 《鲁迅艺术学院创立一周年》,《鲁迅艺术学院周年纪念特辑》,《新中华报》,1939-5-10,第四版。
    ① 冯牧:《沿河边上的黄昏》,艾克恩主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8页。
    ② 于敏:《评<日出>的公演》,《新中华报》,1940-1-24,第四版。
    ① 张庚:《延安十年戏剧图集》序言,钟敬之:《延安十年戏剧图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页。
    ② 王培元: 《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页。
    ① 晋鲁豫行政公署:《关于旧戏班、旧艺人的改造及农村剧运的方向问题》,《晋鲁豫文学史料》,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② 郭国昌:《文艺社团的转型与延安文学制度的建立》,《文史哲》,2013年第1期。
    ①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曹雷雨等译:《狱中札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
    ②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曹雷雨等译:《狱中札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页。
    ③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2页。
    ④ 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页。
    ⑥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页。
    ⑦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① 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95页。
    ② 《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刘增杰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第409页。
    ③ 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① 周扬:《关于政策与艺术——<同志,你走错了路>序言》,《解放日报》,1945-6-2,第四版。
    ① 《新中华报》,1938-4-5,第四版。
    ① 葛洛:《卫生组长》《解放日报》,1945-5-12,第四版。
    ① 洪流:《乡长夫妇》,曾克主编:《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上),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327页。
    ② 吴杰明:《群众撤换村长》,1945-3-14第四版。
    ① 高朗亭:《培养地方干部与干部地方化》,《解放日报》,1946-1-25,第四版。
    ② 洛甫:《提高干部学习的质量——纪念五五学习节》,《共产党人》,1941年第17期。
    ①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张炯主编:《丁玲全集》(第二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②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④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2页。
    ① [德]卡尔·曼海姆著,黎鸣、李书崇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07页。
    ②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19页。
    ③ [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01页。
    ④ 朱鸿召:《延安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①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郭官义译:《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版,第264页。
    ① 陶东风、吕鹤颖:《雷锋:社会主义伦理符号的塑造及其变迁》,《学术月刊》,2010年第12期。
    ②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5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9页。
    ② 穆阿妮:《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发表始末》,《党史文汇》,2011年第4期。
    ③ 洪流:《哀悼》,严辰、田间主编:《延安文艺丛书·诗歌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14页。
    ① 艾青:《艾青全集》(第一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599-601页。
    ① 乔木:《谈道德》,《解放日报》,1946-5-4,第四版。
    ② 《论爱国》,《解放日报》,1946-3-2,第四版。
    ③ 《论爱国》,《解放日报》,1946-3-2,第四版。
    ① [美]杰伊·布莱克等著,张咏华译:《大众传播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④ 凯丰:《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问题》,《解放日报》,1943-3-28,第四版。
    ⑤ 凯丰:《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问题》,《解放日报》,1943-3-28,第四版。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① 宋金寿:《延安整风前后的<轻骑队>墙报》,《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3期,第37页。
    ② 宋金寿:《延安整风前后的<轻骑队>墙报》,《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3期,第41页。
    ③ [美]冈瑟·斯坦著,马飞海等译:《红色中国的挑战》,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
    ① 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文艺报》,1955年第19期。
    ② 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第367页。
    ③ 《致读者》,《解放日报》,1942-4-1,第一版。
    ① 周扬:《我们的态度》,1939的2月16日《文艺战线》创刊号,刘增杰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第494页。
    ② 本社:《文艺界的精神总动员——代革新号创刊词》,1939年5月25日《文艺突击》新1卷第1期,刘增杰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第489页。
    ③ 温济泽:《解放日报社的抢救运动》,朱鸿召:《众说纷纭话延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版,第198页。
    ① 孙正甲:《政治文化——心态·观念·价值及其演进》,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4页。
    ②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9-1941)》(第十二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第61页。
    ①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页。
    ②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页。
    ③ [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01页。
    ④ 高旭东:《五四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页。
    ① 万国庆:《凝眸黄土地——延安文学史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② 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17页。
    ③ 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
    ① 李伯钊:《敌后文艺运动概况》,金紫光、何洛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525页。
    ② 丁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张炯主编:《丁玲全集》(第七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③ 周扬:《谈文艺问题》, 《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05页。
    ④ 袁盛勇:《延安文人视域中的“民间艺人”——从一个侧面理解延安时期的“民间”》,《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① 林山:《改造说书》,《解放日报》,1945-8-5,第四版。
    ① 柯仲平:《论文艺上的中国民族形式》,《文艺战线》,1939年11月16日第一卷第五号。
    ① 艾青:《汪庭有和他的歌》,《解放日报》,1944-11-8,第四版。
    ② 林山: 《盲艺人韩起样——介绍一个民间诗人》,《华北文艺》1949年7月第6期。
    ① 艾青:《汪庭有和他的歌》,《解放日报》,1944-11-8,第四版。
    ② 丁玲:《民间艺人李卜》,《解放日报》,1944-10-30,第四版。
    ③ 林山:《盲艺人韩起祥——介绍一个民间诗人》,《华北文艺》,1949年7月第6期。
    ④ 韩起祥口述,白松年、高建群整理:《给毛主席说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延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延安文史资料》(第一辑),延安:内部资料,1986年版,第69页。
    ⑤ 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的当代意义》,《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
    ① 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8页。
    ② 陈思和:《鸡鸣风雨》,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35页。
    ③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0页。
    ① 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83页。
    ② 周福岩:《民间故事的伦理思想研究——以耿村故事文本为对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① 韦君宜:《龙——晋西北的民间传说》,《解放日报》,1941-7-8,第二版。
    ② [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313页。
    ① 林继富:《神圣的叙事——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互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② 耿传明、秦彬:《传统德性伦理的失语与重建——以京剧<四郎探母>的现代接受为例》,《东岳论丛》,2012年第6期。
    ① 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白毛女》,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221页。
    ② 张庚:《回忆<讲话>前后“鲁艺”的戏剧活动》,艾克恩主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4页。
    ③ 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0页。
    ①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王逢振、陈永国译:《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②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王逢振、陈永国译:《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③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④ 朱德:《三年来华北宣传战中的艺术工作》,金紫光、何洛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05页。
    ① 向林冰:《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徐迺翔编《文学的“民族形式”讨论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58页。
    ② 艾思奇:《旧形式运用的基本原则》,徐迺翔编《文学的“民族形式”讨论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1页。
    ③ [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④ 孙犁:《孙犁文集》(续编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80页。
    ① 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解放日报》,1944-3-21,第四版。
    ② 艾青:《秧歌剧的形式》,《解放日报》,1944-6-28,第四版。
    ③ 毛泽东:《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9页。
    ① 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解放日报》,1944-3-21,第四版。
    ② 钱中文主编,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③ 钱中文主编,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① 钱中文主编,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 钱中文主编,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③ 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解放门报》,1944-3-21,第四版。
    ① [美]冈瑟·斯坦著,马飞海等译:《红色中国的挑战》,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页。
    ② 李波:《黄土高坡闹秧歌》,艾克恩主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8页。
    ③ 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7页。
    ④ 艾青:《论新秧歌的创作和演出》,《新文艺论集》,上海:群益出版社,1951年版,第83页。
    ⑤ 王大化:《从<兄妹开荒>的演出谈起》,《解放日报》,1943-4-26,第四版。
    ①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② 朱鸿召:《延安日常社会中的历史(1937-1947)》,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
    ③ 艾青:《艾青全集》(第三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99页。
    ④ 艾青:《艾青全集》(第三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03页。
    ① 《男女武装起》,贾芝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民间文艺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47页。
    ② 朱德:《三年来华北宣传战中的艺术工作》,金紫光、何洛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04页。
    ③ 洛甫:《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金紫光、何洛主编:《延安文艺从书·文艺理论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19页。
    ④ 陆定一:《文化下乡——读古元的一幅木刻年画有感》,金紫光、何洛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71页。
    ① 向林冰:《民间形式的运用与民族形式的创造》,《中苏文化》,1940年4月1日第6卷第1期。
    ②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① [日]加藤节著,唐士其译:《政治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① 周立波:《牛》,曾克主编:《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7页。
    ①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页。
    ② [匈]阿格尼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① 周扬:《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9页。
    ② [美]爱德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6页。
    ③ [美]爱德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7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页。
    ① [法]皮埃尔·罗桑瓦龙著,高振华译:《法兰西政治模式》,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7页。
    ② [法]皮埃尔·罗桑瓦龙著,高振华译:《法兰西政治模式》,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15页。
    ① 毛泽东:《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三卷),1996年版,第118页。
    ② 谢芳春:《编印新年对联的经验》,《解放日报》,1946-1-23,第四版。
    ① 力群、王朝闻、古元等:《关于新的年画——利用神像格式问题》,《解放日报》,1945-4-12,第四版。
    ② 王朝闻:《年画的内容与形式》,贾芝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民间文艺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84页。
    ③ 一川:《关于年画》,《解放日报》,1944-1-17,第四版。
    ④ 黄炎培:《八十年来》,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30页。
    ⑤ 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181页。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② 艾青:《艾青全集》(第三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02页。
    ① [英]班威廉·克兰尔著,斐然等译:《新西行漫记》,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305页。
    ② 孙犁:《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一》,《解放日报》,1945-5-15,第四版。
    ① 赵树理:《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火花》,1959年3月。
    ② 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86-487页。
    ③ 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0页。
    ④ 赵树理:《也算经验》,工人出版社、山西大学合编:《赵树理文集》(第四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397页。
    ⑤ 赵树理:《与青年谈文学》,工人出版社、山西大学合编:《赵树理文集》(第四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736页。
    ⑥ 周扬:《关于政策与艺术——<同志,你走错了路>序言》,《解放日报》,1945-6-2,第四版。
    ⑦ 作者所指的“这一组党中央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改革政策的决定》以及这一决定的‘附件’”。(参见黄钢:《我是怎样写报告文学的》,艾克思主编: 《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64页。) 体现对时代政策的较好把握,“‘地主’形象正是立于政策规定下在小说中被不断‘塑造’着自己的乡村生活状态,从而也方便作者剥离农民和地主之间错综复杂的乡村伦常关系,进而实现‘外来’的革命政权对乡村的直接领导和改造。”(参见沈仲亮:《在小说修辞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从峻青<水落石出>看解放区小说“地主”形象的嬗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1期。)
    ② 周扬:《关于政策与艺术——<同志,你走错了路>序言》,《解放日报》,1945-6-2,第四版。
    ③ 艾青:《创作上的几个问题》, 《艾青全集》(第五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47页。
    ① [美]杰克·贝尔登著,邱应觉等译:《中国震撼世界》,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116-117页。
    ② [美]杰克·贝尔登著,邱应觉等译:《中国震撼世界》,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117页。
    ① 茅盾:《论赵树理的小说》,黄修已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73页。
    ② 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黄修已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74页。
    ③ 《解放日报》,1946-6-26,第四版。
    ④ 《解放日报》,1946-6-28,第四版。
    ⑤ 《解放口报》,1946-8-5,第四版。
    ⑥ 《陈毅同志谈新闻宣传工作》(1947年11月2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研究室、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解放区广播历史资料选编(1940-1949)》,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年版,第24页。
    ① 杨俊:《我所看到的赵树理》,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9-20页。
    ② 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189页。
    ③ 赵树理:《也算经验》,工人出版社、山西大学合编:《赵树理文集》(第四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398页。
    ④ 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页。
    ① 李普:《赵树理印象记》,黄修已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② 孙犁:《谈赵树理》,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258页。
    ③ 孙犁:《谈赵树理》,《孙犁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① 孙犁:《文学和生活的路》,《孙犁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页。
    ② 孙犁:《文学和生活的路》,《孙犁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页。
    ③ 孙犁:《文学和生活的路》,《孙犁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④ 孙犁:《孙犁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
    ⑤ 金梅编:《孙犁自叙》,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页。
    ⑥ 金梅编:《孙犁自叙》,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页。
    ① 孙犁:《文学和生活的路》,《孙犁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页。
    ② 社论:《建立新的劳动观念》,《解放日报》,1943-4-8,第一版。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2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78页。
    ② 周扬:《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16页。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① 叶天:《劳动人配劳动人》,《解放日报》,1946-9-6,第四版。
    ② 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208页。
    ③ 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213页。
    ① 毛泽东:《对英雄模范须勤加教育》,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三卷),1996年版,第246页。
    ① 刘白羽:《新的艺术,新的群众》,《群众》第9卷第18期,1944-9-30。
    ② 谭虎:《“四斤半”》,《解放日报》,1945-4-24,第四版。
    ① 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② 贺敬之词、张鲁曲:《种菜圣人黄立德歌》,《解放日报》,1943-3-7,第四版。
    ③ 谢觉哉:《谢觉哉日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54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② 萧军:《第三代》后记,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39页。
    ① [德]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支配社会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② [德]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支配社会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① [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② [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③ [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回忆延安》,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② [德]王安娜著,李良健、李希贤校译:《嫁给革命的中国》,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47页。
    ③ [美]白修德·贾安娜著,端纳译:《中国的惊雷》,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258页。
    ④ 毛泽东:《致何凯丰》,《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2页。
    ① 当时与王实味进行论战的文章包括:齐肃《读<野百合花>》,杨维哲《从<政治家·艺术家>说到文艺》,罗迈《动机与立场》,金灿然《读实味同志的<政治家·艺术家>后》,范文澜《论王实味同志的思想意识》,以及周文《从鲁迅的杂文到实味》,艾青《现实不容歪曲》,周扬《王实味的文艺观与我们的文艺观》等,它们从政治与文艺关系、政治立场、与鲁迅精神关系等角度逐步隔离王实味,让他处于众矢之的的位置,对其托派的政治界定酿成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
    ② 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0页。
    ③ 金城:《延安交际处回忆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第271页。
    ④ 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320页。
    ① 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9页。
    ② 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解放日报》,1944-4-8,第四版。
    ③ 柯仲平:《<刘志丹的故事>序言》,贾芝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民间文艺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04页。
    ④ 周扬:《一位不识字的劳动诗人——孙万福》,《解放日报》,1943-12-26,第四版。
    ① 周扬:《一位不识字的劳动诗人——孙万福》,《解放日报》,1943-12-26,第四版。
    ②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重印前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页。
    ③ 张炯主编:《丁玲全集》(第二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6页。
    ① 贾芝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民间文艺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84页。
    ① 曾克主编: 《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435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① 艾青:《毛泽东》,严辰、田间主编:《延安文艺丛书·诗歌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29页。
    ② 刘御:《喜雨》,严辰、田间主编:《延安文艺丛书·诗歌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55页。
    ① 蓝曼:《蓝曼诗选》,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② 贺敬之:《中国当代名诗人选集·贺敬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③ 贺敬之:《太阳在心头》,严辰、田间主编:《延安文艺丛书·诗歌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367-368页。
    ① 毛泽东:《切实执行十大政策》,《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1996年版,第69页。
    ① 《陕甘宁边区政府指示信——关于拥军工作指示》,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36-37页。
    ② 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① 崔璇:《周大娘》,《解放日报》,1945-3-22,第四版。
    ② 黄炎培:《八十年来》,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38页。
    ① [法]皮埃尔·罗桑瓦龙著,高振华译:《法兰西政治模式》,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1页。
    ②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3页。
    ③ 李逸民:《李逸民回忆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4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2页。
    ⑤ 张鼎丞:《新四军二年来的政治工作——为新四军成立两周年纪念而作》,《八路军军政杂志》,1940年2月25日第二卷第二期。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7页。
    ② 罗瑞卿:《抗日军队中的政治工作(节录)》,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四册),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
    ③ [美]西达·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3-314页。
    ④ 《总政治部、中央文委关于部队文艺工作的指示》,金紫光、何洛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96页。
    ① 萧向荣:《八路军与知识分子》,《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二卷第二期,1940年2月25日。
    ② 谢忠厚、张圣洁:《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宣教工作资料选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0页。
    ① 文音:《南泥湾:革命历史歌曲精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页。
    [1]《红色中华》
    [2]《新中华报》
    [3]《解放日报》
    [4]《八路军军政杂志》
    [5]《共产党人》
    [6]《群众》周刊
    [7]《解放》周刊
    [8]《中苏文化》
    [9]《文艺战线》
    [10]《文艺突击》
    [11]《中国文化》
    [1][匈]阿格尼丝·赫勒著,李瑞华译:《现代性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匈]阿格尼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3][美]阿尔蒙德、鲍威尔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政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4][法]皮埃尔·罗桑瓦龙著,高振华译:《法兰西政治模式》,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
    [5][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杨昌裕译:《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美]爱德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美]哈里森·福尔曼著,陶岱译:《北行漫记》,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8][美]杰克·贝尔登著,邱应觉等译:《中国震撼世界》,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9][德]马克斯·韦伯著,[德]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北凉: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10][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n][法]让·雅克·卢梭著,庞珊珊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12][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
    [13][美]白修德·贾安娜著,端纳译:《中国的惊雷》,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14][法]弗朗索瓦·傅勒著,孟明译:《思考法国大革命》,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1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苏]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国家与革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7][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18][法]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9][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20][美]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21][美]福尔曼著,朱进译:《中国解放区见闻》,重庆:重庆学术社,1946年版。
    [22][苏]彼得·弗拉基米洛夫著,吕文镜等译:《延安日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23][法]P.布尔迪约、[法]帕斯隆著,邢克超泽:《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4][日]加藤节著,唐士其译:《政治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著,王逢振、陈永国译:《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美]尼姆·韦尔斯(Wales, N.)著,马庆平、万高潮译:《红色中国内幕》,北京:华文出版社,1991年版。
    [27][德]卡尔·曼海姆著,黎鸣、李书崇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
    [28][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郭官义译:《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9][美]史沫特莱著,梅念译:《伟大的道路》,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
    [30][德]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支配社会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32][德]王安娜著,李良健、李希贤校译:《嫁给革命的中国》,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33][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曹雷雨等译:《狱中札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美]杰伊·布莱克等著,张咏华译:《大众传播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5][美]马克·赛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6][美]冈瑟·斯坦著,马飞海等译:《红色中国的挑战》,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37][美]海伦·福斯特·斯诺著,张士义、张香存译:《红都延安采访实录》,北京:中国 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38][匈]卢卡奇著,杜章智等译:《历史和阶级意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39][法]米涅著,北京编译社译:《法国革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40][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42][法]托克维尔著,冯棠译:《旧制度与大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43][英]乔治·鲁德著,何新译:《法国大革命中的群众》,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
    [44][瑞典]达格芬·嘉图著,杨建立等译:《走向革命——华北的战争、社会变革和中国共产党(1937-1945)》,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45][美]费正清主编,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6][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7][英]格雷厄姆·沃拉斯著,朱曾汶译:《政治中的人性》,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8][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9][美]鲁登·爱泼斯坦等著,齐文编选:《外国记者眼中的延安及解放区》,上海:历史资料供应社,1946年版。
    [50][美]汉娜·阿伦特著,陈周旺译:《论革命》,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51][美]汉娜·鄂兰著,林骧华译:《极权主义的起源》,台北:时报文化,1995年版。
    [52][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佟德志、刘训练译:《革命心理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9-1941)》,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
    [54]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5]陈赓:《陈赓日记》,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
    [56]方文:《奔向延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7]谢克:《延安十年》,上海:青年出版社,1946年版。
    [58]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9]宋建元:《丁玲评传》,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0]肖效钦等:《抗日战争文化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61]房成祥、黄兆安:《陕甘宁边区革命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2]朱鸿召:《众说纷纭话延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3]孙正甲:《政治文化——心态·观念·价值及其演进》,哈尔滨:北方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64]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5]金城:《延安交际处回忆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
    [66]陈学昭:《延安访问记》,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7]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北京:作家出版社,1984年版。
    [68]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69]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70]刘增杰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71]艾克恩主编:《延安文艺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72]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3]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4]文贵良:《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75]吴道毅:《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新英雄传奇小说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6]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77]黄科安:《延安文学研究——建构新的意识形态与话语体系》,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
    [78]朱鸿召:《延安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9]高新民、张树军:《延安整风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0]张志清、孙立、白均堂:《延安整风前后》,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81]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2]灰娃:《我额头青枝绿叶:灰娃自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83]沈霞著,钟桂松整理:《延安四年(1942-1945)》,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
    [84]何方:《党史笔记》,香港:利文出版社,2008年版。
    [85]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6]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7]姜智芹:《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8]刘御:《我和儿童文学》,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版。
    [89]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90]艾青:《新文学论集》,上海:群益出版社,1951年版。
    [91]李洁非、杨劫:《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版。
    [92]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学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3]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4]陈发永:《延安的阴影》,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版。
    [95]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96]刘英:《在历史的激流中——刘英回忆录》,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97]汪辉:《汪辉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99]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0]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1]吕元礼:《政治文化:转型与整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2]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3]梁星亮:《毛泽东和他的时代》,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4]艾克恩编纂:《延安文学运动纪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105]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版。
    [106]高旭东:《五四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7]万国庆:《凝眸黄土地——延安文学史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8]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外记者团和美军观察组在延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9]王海平、张军锋:《回想延安·1942》,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10]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1]陈思和:《鸡鸣风雨》,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112]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13]周福岩:《民间故事的伦理思想研究——以耿村故事文本为对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4]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5]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6]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17]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
    [118]钱中文主编,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9]黄炎培:《八十年来》,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
    [120]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12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2]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
    [123]龚育之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124]许怀中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福州:海峡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125]王敬主编:《延安<解放日报>史》,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126]杨守森:《二十世纪作家心态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27]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8]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编:《文学运 动史料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129]萧一平、郭德宏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全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0]冯崇义:《国魂,在国难中挣扎——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31]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2]何方著,邢小群录音整理:《从延安一路走来的反思——何方自述》,香港:明报出版社,2007年版。
    [133]冯作民编著:《西洋全史(十二):法国大革命》,台北:燕京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版。
    [134]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5]盛夏:《周扬与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36]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37]刘益涛:《十年纪事:1937-1947年毛泽东在延安》,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
    [138]齐世杰:《延安内幕》,重庆:华严出版社,1943年版。
    [139]杨兆麟、赵玉明:《人民大众的号角:延安(陕北)广播史话》,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6年版。
    [140]王洋、田英宣:《梁斌传》,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1]金梅编:《孙犁自叙》,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年版。
    [14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延安文萃》,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143]李逸民著,黄国平整理:《李逸民回忆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44]徐迺翔编:《文学的“民族形式”讨论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14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延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延安文史资料》,延安:内部资料,1986年版。
    [146]艾克恩主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47]刘增杰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48]贺志强、杨立民主编:《延安文艺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49]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编》,西安:西安出版社,1994年版。
    [150]丁玲:《丁玲文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51]艾青:《艾青全集》,石家庄:花山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15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室:《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153]黄修已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154]李华盛、胡光凡编:《周立波研究资料》,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55]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研究室、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解放区广播历史资料选编 (1940-1949)》,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年版。
    [156]谢觉哉:《谢觉哉日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57]萧军:《第三代》,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58]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59]谢忠厚、张圣洁:《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宣教工作资料选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60]蓝曼:《蓝曼诗选》,北京:解放军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6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62]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63]张炯主编:《丁玲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64]周立波:《周立波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65]贺敬之:《中国当代名诗人选集·贺敬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6]金紫光等主编:《延安文艺丛书》,长沙:湖南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6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68]孙犁:《孙犁文集》,天津:百花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9]孙犁:《孙犁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0]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1]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白毛女》,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
    [17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回忆延安》,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73]周扬:《周扬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74]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5]工人出版社、山西大学合编:《赵树理文集》,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
    [176]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
    [1]蔡翔:《地板:政治辩论和法令的“情理”化——劳动或者劳动乌托邦的叙述(之一)》,《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5期。
    [2]李陀:《丁玲不简单——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复杂角色》,《北京文学》,1998年第7期。
    [3]袁盛勇:《延安文人视域中的“民间艺人”——从一个侧面理解延安时期的“民间”》,《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4]郭国昌:《文艺社团的转型与延安文学制度的建立》,《文史哲》,2013年第1期。
    [5]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的当代意义》,《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
    [6]林继富:《神圣的叙事——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互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7]耿传明、秦彬:《传统德性伦理的失语与重建——以京剧<四郎探母>的现代接受为例》, 《东岳论丛》,2012年第6期。
    [8]陶东风、吕鹤颖:《雷锋:社会主义伦理符号的塑造及其变迁》,《学术月刊》,2010年第12期。
    [9]沈仲亮:《在小说修辞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从峻青<水落石出>看解放区小说“地主”形象的嬗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1期。
    [10]傅宗洪:《延安时期民歌改造的诗学阐释》,《文学评论》,2011年第5期。
    [11]柯仲平:《论文艺上的中国民族形式》,《文艺战线》,1939年11月16日第一卷第五号。
    [12]胡玉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一九四0年代的文学转型》,《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4期。
    [13]吴晓佳:《“被强暴的女性”:丁玲有关性别与革命的叙事和隐喻——再解读<我在霞村的时候>及<新的信念>》,《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4]余晓娟:《沦落与改造——解放区文学中“二流子”形象综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15]付道磊:《文人的理想与新中国梦——1936年至1942年延安的文化与文学剖析》,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16]江震龙:《从纷繁多元到一元整一——“中国解放区散文”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17]袁盛勇:《宿命的召唤——论延安文学意识形态化的形成》,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8]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9]毛巧晖:《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20]李建军:《现代中国“人民话语”考论——兼论延安文学一体化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21]胡玉伟:《“历史”的规约与文学的建构: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1942-1949)》,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22]孙红震:《解放区文学的革命伦理阐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23]冷嘉:《家庭、革命与伦理重建——以解放区文学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24]乔亮:《赵树理文学:轨迹与“方向”》,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