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北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急剧加速时期,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解放了农民,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农民工现象及农民工问题成为当前学术界和政界共同关注的大问题。
     农民工的出现表面上看是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造成的,实际上还有更深层面的结构制约。长期以来的城乡户籍制度,隔断了城市间、城市和乡村间正常的人口迁移,妨碍着中国人口向城市的聚集,使得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一直偏低,且与工业化脱节,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的强大势能,由此形成了农民工问题。新世纪以来,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和贫富不均问题,我国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四化同步”的道路。在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中,有序推进转移农业人口市民化,成为当前社会转型期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以LZ市的实地研究为例,将农民工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放在面临世界现代性全球化的长波进程和本土社会急剧转型的特殊脉动这样一种二维视野中,考察农民工群体作为社会主体的一部分,他们“现代性的成长”过程和市民性的获得。农民工、国家、市场和市民在不断地互动中如何成长,参与城市公共生活获得自身市民权利的,培养自己的市民性。研究以社会运行学派的理论为基本主线,直面中国社会转型这一基本事实,用社会转型论分析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在社会互构论的理论框架下,探索国家、市场和个人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工个人、国家和市民等社会行动主体关系的互构共变关系,互构主体、互构时空和互构效应,探讨在“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下,农民工的“现代性成长”的逻辑。
     社会结构转型带来了农民工群体内部的分化与转型,个体化社会中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并存,但这两个群体种种差异的存在,使得农民工市民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能同时实现市民化。相比老一代农民工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和能力都很强。相比而言,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在受教育程度,对土地的依恋,外出打工的动机,对未来的预期等方面存在代际差异。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可能也需要通过代际之间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这种通过代际间实现的市民化,就是农民工的代际市民化。
     农民向市民的转化是现代化过程中一个特定阶段,是属于整体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是一个东西部差距过大、社会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在新型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国家的发展战略虽然向西转移,但东部地区的发展依然快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地域空间差别的存在,使得农民工市民化也不可能在全国同时实现。正是由于现代化过程具有一定的时序模式,所以,农民工市民化不可能在某一时段整体实现。和现代化具有时序模式一样,农民工市民化也将具有一定的差序特点,应该根据差异化程度的大小,因地制宜,优先考虑具备支付市民化财力的地区,或者说以某一个中心城市为原点,向周边进行市民化扩散,由近及远的实现市民化。这种不同时间段实现的市民化就是农民工的差序市民化。
     在当今世界社会和当代中国社会双重急剧转型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就是农民工、国家、市场等其他社会行动主体关系的互构共变关系,他们相互形塑着对方。在中国社会经历从旧式现代性向新型现代性转型的过程中,农民工个人也正在经历着从旧式现代性向新型现代性的转型过程。换言之,农民工市民化就是农民工的“现代性不断成长”过程。在农民工个人的“现代性不断成长”的累积过程中,农民工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日益增强,得到表达并逐渐内化于个人心理,市民性得以养成,农民工实现市民化。
Contemporary China is in a period of dramatically accelerated social transition. The opening-up reform, while liberating the peasants, has enhanced their consciousness of and enthusiasm towards production. However, the limitations caused by our urban-rural binary social structure and that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make the issue of migrant workers a big problem and common concern in academia and politics.
     The emerge of migrant workers on the surface seems to be contributed by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urban-rural binary opposition. It, however, can be linked with structure limits in a deeper sense. The long-term urban-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has prohibited the normal migration both between cities and between cities and rural areas, hindering a large population from gathering towards cities, which has led to the continuous lower level of our urbanization and its disassociation with industrialization. The lower urbanization level in turn resulted in the great potential of our surplus rural labor rushing into cities, hence the issue of migrant workers.
     Since the new century, in order to break away from the urban-rural binary structure, decrease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imbalance and reduc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wealth, our country has presented the "four approaches":promoting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tegrat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dhering to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onal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new urb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new urbanization, orderly transferring of the citizeniz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and a reality confronting us during our current social transition.
     This study mainly takes the field study of LZ as an example. A huge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are put in a two-dimensional vision where they are faced with a special pulsating wave process of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modernity and rapid transition of our local community.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rocess of migrant workers'"growth of modernity" and the obtaining of their consciousness of citizenship, as a part of the social body. It also examines how migrant workers, the state, market and the citizens grow in constant interaction, how they participate in cities' public life to get their rights as citizens and develop their own civility. In this study, the theory of social operation school is the main line. This research confronts the basic fact that China is under social transition,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realistic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with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ory, explores the mutual-construction and covariant relationship, the mutual-construction subject, the mutual-construction time and space, and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the social actors, i.e. individual migrant workers, the state, citizens, etc. in the process of migrant workers' citizenization with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social mutual-construction. This dissertation also explores the logics of migrant workers'"growth of modernity" under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social practice".
     This study assume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has contributed to the split and transformation inside the migrant-worker group, the co-existence of migrant workers of older and younger generations. However, the var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unable the citize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o be an overnight process. Neither can it be completed simultaneously. Compared with the older group, migrant workers of younger generation have stronger will and ability of citizenization. The older and younger generations have sequential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 level, the attachment to land, the motives of working away from home, the anticipation for their future, etc. In the forwarding process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it is very likely that migrant workers' citizenization needs to be accomplished with the co-efforts among sequences. This type of citizenization through sequences is thus referred to as the sequential citize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peasants to citizens is a particular phas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integral modernization. However, our country is a agriculture-dominated developing country, where lie some much-too-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parts,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has been extremely imbalanced. Though in the promotion process of new urbanization,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strategy has turned towards the west part, the development in the east part is still eminently more rapi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have prohibited the citize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from being simultaneously accomplished in the whole nation.
     Influenced by the time-and-sequence mode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migrant w orkers' citizenization is impossible to be wholly completed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R esembling modernization, migrant workers' citizenization will contain certain differentia1and sequential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it is reasonable to specify their citize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extent of their differences, considering priorly the regions capable of fin ancial support for the citize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Or, to put in another way, firstly a central city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their citizenization, and then grad ually from hither to thither it can be widely spread and completed. This type of citizeniza tion with different time periods is the differential and sequential citize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rapid dual transitions of both the contemporary world society a nd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the citize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s the mutual-construction co-variant relationship among migrant workers, the state, the market and al so other social actors. They shape each other. Along with the transition of Chinese societ y from the old modernity to the new modernity, individual migrant workers are also und ergoing the same transition. In other words, migrant workers' citizenization is the proces s of their'constant growth of modernity'. In this accumulative process of their individual' constant growth of modernity', their individual independence and autonomy gradually in crease, are expressed and also become embedded in their inner mind. Thus their civility are fostered and their citizenization accomplished.
引文
①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1981年及以前人口数据为户籍统计数;1982、1990、2000、2010年数据为当年人口普查数据推算数;其余年份数据为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总人口和按性别分人口中包括现役军人,按城乡分人口中现役军人计入城镇人口。参见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a=q&type=global&dbcode=hgnd&m=hgnd&dimension=zb&code=A030101 ®ion=000000&time=1949,1949.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20日)。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宪法。该法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公布。1975年1月17日失效。
    ③ 参见《政务院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1952年8月6日发布实施。
    ①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1958年1月9日。从时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所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草案的说明》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是依照我国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第十二项“保护国家利益,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的精神制定的。
    ② 城市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使得城市人口向农村有计划、有规模的迁移。
    ③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1981年及以前人口数据为户籍统计数;1982、1990、2000、2010年数据为当年人口普查数据推算数;其余年份数据为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总人口和按性别分人口中包括现役军人,按城乡分人口中现役军人计入城镇人口。参见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a=q&type=global&dbcode=hgnd&m=hgnd&dimension:=zb&code=A030102 ®ion=000000&time=1978,1978.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0页。
    ① 王道勇,《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现代性变迁——以失地农民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页。
    ② 韩俊,《农民工怎样才能市民化》,《协商论坛》2012年第11期第39页。
    ① 景天魁,《底线公平与社会保障的柔性调节》,《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6期。
    ② 郑杭生,《警惕“类发展”困境——社会学视野下我国社会稳定面临的新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3期。
    ③ 詹玲、亚森,《农民工市民化:城乡和谐的着力点》,《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4期。
    ①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89-590页。
    ③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1-332页。
    ④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十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90页。
    ⑤ 杨敏,《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6期。杨敏,《社会学的时代感、实践感和全球视野——郑杭生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兴起》,《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⑥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十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自序第9页。
    ① [英]亨利·伯恩斯坦著,汪淳玉译,叶敬忠译校,《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引言第3页。
    ② [英]亨利·伯恩斯坦著,汪淳玉译,叶敬忠译校,《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引言第4页。
    ① 刘精明,《现代化背景下中国农民的职业流动研究》,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92页。
    ② 刘荣,《试论西北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以兰州市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
    ① 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8页。
    ① 参见:http://www.lz.gansu.gov.cn/zjlz/lzgk/lzgk/2013年10月21日。
    ①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② 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③ 郭志仪、刘晋,《基于农民工“过渡性”特点的刘易斯拐点分析》,《西北人口》2011年第1期。
    ④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⑤ 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⑥ 豆小红,《“新质农民工”的市民化与制度性机会》,《青年研究》2006年第3期第1页。
    ⑦ 朱启臻,马腾宇,《不同类型农民工市民化诉求》,《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第4期。
    ①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② 唐斌,《“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8期。
    ③ 冯继康,《“三农”难题视域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红旗文稿》2008年第11期第27页。
    ④ 孔维军,《论农村流动人口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⑤ 李强,《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之变迁》,《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3期。
    ⑥ 甘满堂,《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的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⑦ 杨敏,《三元化利益格局下“身份-权利-待遇”体系的重建——走向包容、公平、共享的新型城市化》,《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1期。杨敏、王娟娟,《社会学理论视野中的中国城乡社会变迁——关于<三元化利益格局下“身份—权利—待遇”体系的重建>一文的访谈和思考》,《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4期。
    ⑧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⑨ 郭正林、周大鸣,《外出务工与农民工现代性的获得》,《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5期。
    ⑩ 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①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② 江立华,《农民工转型:市民化与新型农民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3-8第424期。
    ③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和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④ 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⑤ 黄平,《寻求生存——当代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⑥ 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⑦ 张健,《从“农民”走向“公民”:农民工符号的内涵及农民工问题的本质》,《社会科学辑刊》2008第2期第26页。
    ① 刘传江,《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人口研究》,2005年第4期第49页。
    ②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第110-119页。
    ③ 钟水映、李魁,《农民工“半市民化”与“后市民化”衔接机制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第64页。
    ④ 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和进程测度》,《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⑤ 参见陈丰,《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⑥ 胡宏伟、李冰水等,《差异与排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联动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⑦ 赵立新,《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人口学刊》2006年第4期。
    ⑧ 朱信凯,《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期第33页。
    ① 秦晖,《农民工进城影响社会稳定吗》,《农村工作通讯》2002年第10期第45页。
    ② 在此前的研究中,他认为还有第五种类型,即停留在描述和分析农民工适应城市的内容、障碍和对策层面上,但缺乏理论透视的力度。参见:符平,《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社会》2006年第2期。之后也有学者认为,在研究农民工城市适应和市民化向度上有基于现代性视角、农民工——城市社会互动视角、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视角和人口迁移的视角这四种视角,参见,江立华,《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民工的转型》,《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3期。
    ③ 符平、江立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局限与突破》,《调研世界》2007年第6期。
    ④ 田凯,《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调查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⑤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⑥ 江立华,《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与现代性》,《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⑦ 江立华,《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① 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② 刘荣,《试论西北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以兰州市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
    ③ 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
    ④ 刘传江,《中国农民市民化研究》,《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
    ⑤ 王兴周,张文宏,《城市性:农民工市民化的新方向》,《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2期。
    ⑥ 江立华,《农民工转型:市民化与新型农民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3-8第424期。
    ① 刘传江,徐建玲,《“民工潮”与“民工荒”——农民工劳动供给视角的经济学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5期第74页。
    ② 刘传江、徐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1期第7页。
    ③ 王桂新、陈冠春、魏星,《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考察——以上海市为例》,《人口与发展》2011年第2期。
    ④ 史乃新,《结构域制度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城市问题》2011年第11期。
    ⑤ 蔡昉,《“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新特征》,《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⑥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十二五”时期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第9期。
    ⑦ 黄闯,《非均衡性: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5期。
    ⑧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合作主义:城乡社区一体化中的政府、市场与农民的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2期。
    ⑨ 陈秉公,颜明权,《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公正》,《江汉论坛》2008年第5期。
    ① 冯继康,《“三农”难题视域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红旗文稿》2008年第11期第26页。
    ② 黄琨,《农村土地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与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第2期。
    ③ 马桂萍,王芳,《促进农民市民化的制度安排探析》,《辽宁师大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6期。
    ④ 徐增阳、古琴,《农民工市民化:政府责任与公共服务创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第7页。
    ⑤ 韩跃红、杨云宝,《“十二五”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基本路径》,《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2期。
    ⑥ 迟福林,《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学习月刊》2011年第4期上半月。
    ⑦ 迟福林,《让农民工成为历史》,《农村工作通讯》2010年第23期第41页。
    ⑧ 韩俊,《农民工怎样才能市民化》,《协商论坛》2012年第11期第40页。
    ⑨ 史乃新,《结构域制度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城市问题》2011年第11期。
    ⑩ 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1 刘爱玉,《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1期。
    ① 王道勇,《中国农民工的未来》,云南出版集团、云南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35页。
    ② 安中轩,《从城乡一体化看农民工市民化》,《天府新论》2004年第12期。
    ③ 邹农俭,《农民工如何市民化》,《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④ 谢建社,《农民工分层:中国城市化思考》,《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0期。
    ⑤ 王道勇,《中国农民工的未来》,云南出版集团、云南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42页。
    ⑥ 缪青,《从农民工到新市民:公民文化的视野和亟待开发的社会工程》,《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
    ⑦ 张志胜,《发展主义: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另一种诠释》,《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⑧ 张国胜,《基于社会成本考虑的农民工市民化:一个转轨中大国的视角和政策选择》,《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4期。张国胜、杨先明,《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研究》,《经济界》2008年第5期。
    ⑨ 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⑩ 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1-42页。
    11 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 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2-43页。
    ① 俞宪忠,《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一个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发展框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5期第87页。
    ② 李强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社会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24页。
    ③ 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④ 李培林,《城市化与我国新成长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⑤ 朱信凯,《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中国软科学》2005年笫1期第33页。
    ⑥ 俞宪忠,《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一个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发展框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5期第88页。
    ⑦ 这部分内容主要转引自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42页和 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参见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2-43页的内容。在此致谢。
    ① 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3-45页。
    ① 这部分内容主要转引自龚维斌的研究,在此致谢。参见龚维斌,《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农村社会变迁》,文物出版社,1998年。
    ② 参见龚维斌,《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农村社会变迁》,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4-6页。
    ③ 参见龚维斌,《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农村社会变迁》,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6页。
    ④ 参见龚维斌,《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农村社会变迁》,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1页。参见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56页。
    ⑤ 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第235页。
    ⑥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200-210页。
    ① 王章辉、黄柯可主编,《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② 王章辉、黄柯可主编《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③ 王章辉、黄柯可主编《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41-43页。
    ④ 黄国清、李华、苏力华、杨同华,《国外农民市民化的典型模式和经验》,《南方农村》2010年笫3期第24页。
    ⑤ 王章辉,《英国文化与现代化》,辽海出版社1999年第139页。
    ⑥ 王章辉、黄柯可主编《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⑦ 王家宝,《法国人口与社会》,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第71页。
    ⑧ 王章辉,黄柯可主编《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84页。
    ⑨ 王家宝,《法国人口与社会》,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第101页。
    ⑩ 王章辉,黄柯可主编《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43-179页。
    11 王章辉,黄柯可主编《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18-256页。
    ① 黄国清、李华、苏力华、杨同华,《国外农民市民化的典型模式和经验》,《南方农村》2010年第3期第26页。
    ② 列宁,《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527页。
    ③ [爱尔兰]瑞雪·墨菲著,黄涛、王静译,《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页。
    ① [爱尔兰]瑞雪·墨菲著,黄涛、王静译,《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笫21页。
    ② [爱尔兰]瑞雪·墨菲著,黄涛、王静译,《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6页。
    ③ [爱尔兰]瑞雪·墨菲著,黄涛、王静译,《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导言1。
    ④ [美]苏黛瑞著,王春光、单丽卿译,王春光校,《在中国城市争取公民权》,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⑤ 黄国清、李华、苏力华、杨同华,《国外农民市民化的典型模式和经验》,《南方农村》2010年第3期第26页。
    ① 池子华,《中国古代流民综观》,《历史教学》1999年第2期。
    ② 王家范,《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探索与争鸣》1994年第5期。
    ③ 张素薇,《现代农村流动人口与传统流民之间的差异——从发生条件上考察》,《学习月刊》2010年第5期下旬刊。
    ④ 池子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流民现象的发生》,《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5期。
    ① 王道勇,《中国农民工的未来》,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20页。
    ② 参见《政务院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一九五二年七月二十五日政务院第一百四十六次政务会议通过,一九五二年八月六日发布。
    ③ 王道勇,《中国农民工的未来》,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教育出版社2013年笫21页。
    ① 张雨林,《县属镇中的“农民工”——江苏省吴江县的调查》,《社会学通讯》1984年第1期。又见《社会学研究》编辑部编,《社会学纪程(1979-1985)》,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第263页。一般认为,“农民工”这一称谓随后逐渐被广泛使用。
    ② 陆学艺主编,苏国勋、李培林副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194页。
    ③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07-308页。
    ④ 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⑤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第44页。
    ⑥ 孙立平,《城乡之间的“新二元结构”与农民工流动》,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
    ①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编,《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4-25页。
    ② 参见国家统计局2013年5月27日发布《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30527_402899251.htm。
    ③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2月24日发布。其中年度农民工数量包括年内在本乡镇以外从业6个月以上的外出农民工和在本乡镇内从事非农产业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
    ① 参见国家统计局2013年5月27日发布《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② 参见国家统计局2013年5月27日发布《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① 陆学艺主编,苏国勋、李培林副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193页。
    ② 陆学艺主编,苏国勋、李培林副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194-195页。
    ③ 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
    ④ 朱启臻,马腾宇,《不同类型农民工市民化诉求》,《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第4期。
    ①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97页。
    ② 杨婷,《有个人群叫农民工》,《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10月27日。
    ③ 杨竹、陈鹏,《转型期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机及代际差异——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及中西部农民工的实证调查分析》,《农村经济》2009年第9期。
    ④ 朱启臻,马腾宇,《不同类型农民工市民化诉求》,《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第4期。
    ⑤ 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① MCB011访谈资料,2013年8月20日。跳弹(tan),被访者的方言,意思是折腾、想办法。
    ② 甘肃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2012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甘肃日报2013年4月1日。
    ① 参见国家统计局2013年5月27日发布《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① [美]R·E帕克、E·N伯吉斯、R·D麦肯齐著,宋俊岭、郑也夫译,《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07-108页。
    ② 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59页。
    ①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十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2-203页。
    ② 郑杭生、李强等著,《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笫310页。
    ③ 郑杭生、李强等著,《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11页。
    ① 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学30年(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②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深化(上卷)——“实践结构论”的提出与“理论自觉”的轨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6页。
    ① 王道勇,《中国农民工的未来》,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25-29页。
    ② 韩俊,《农民工新趋势》,《红旗文稿》2008年第9期。
    ① 郭郁彬,彭刚,《从农民到农民工:经济发展战略下的制度变迁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② 袁刚,《户籍的性质、历史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学习论坛》2008年第5期。
    ③ 陆益龙,《1949年后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
    ④ 李强、胡宝荣,《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1期第37页。
    ① 陆益龙,《1949年后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
    ② Cheng Tiejun & Mark Selden.The Origins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China's Hukou System. China Quarterly, 1994.
    ③ 李强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社会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13-414页。
    ① 韩俊,《农民工怎样才能市民化》,《协商论坛》2012年第11期第41页。
    ② 张英红,《二元户籍制:半个世纪的城乡冷战》,《城乡建设》2001年第7期。
    ③ 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① 韩俊,《农民工怎样才能市民化》,《协商论坛》2012年第11期第39页。
    ② 刘广栋、程久苗,《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2期。
    ① 陈少辉、李丽琴、郑小玲,《60年建构与改革:渐行渐近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5期。
    ② 李迎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现状与出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4期第76页。
    ③ 陈少辉、李丽琴、郑小玲,《60年建构与改革:渐行渐近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5期。
    ④ 王延中等,《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社会保障研究》2009第1期。
    ⑤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①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38页。
    ② 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③ 李培林,《城市化与我国新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注释1。李培林认为,日本和台湾、香港更多使用“都市化”。我国目前国家公布的正式文件,都统一使用“城镇化”。而我国学界发表的学术文章,则更多地使用“城市化”。其实,城市化和城镇化基本上属于同义语。政府文件之所以统一使用“城镇化”,大概是为了强调城市化也包括小城镇的发展。
    ④ 李强,《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6期注释1。李强认为,城市化和城镇化两个概念原来并没有本质区别,但是,由于我国经中央政府行政审批的城市仅有657个,而可以称为城
    镇的地方则有数万个,这样,在我国使用城镇化概念通常就涵括了所有的城市和城镇。所以,本文在涉及国际一般规律或其他国家的情况时多使用城市化概念,而在专讲中国情况时多使用城镇化概念。
    ⑤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38页。
    ⑥ 刘爱玉,《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载谢立中、郑相埴主编,《社会转型:中韩两国的考察》,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43页。
    ①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历年的统计年鉴。
    ② 李培林,《城市化与我国新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第39页。
    ③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④ 因为在统计中把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村户籍人口统计为城镇人口,所以导致城镇人口虚高。李培林,《城市化与我国新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第43页。
    ⑤ 在中国,“城市化道路”有特定的含义,主要是指以什么样的类型为主实现城市化。参见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42页。
    ⑥ 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瞭望周刊》,1984年第5期第24-26页。。
    ⑦ 秦尊文,《小城镇道路:中国城市化的妄想症》,《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12期第64-69页。
    ① 李培林,《城市化与我国新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笫5期第40页。
    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刘世锦等,《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第4-16页。
    ② 魏后凯等,《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第9期。
    ③ 易宪容,《“过客”定居可让中国GDP再翻番——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的市民化》,《人民论坛》2013年第2期上P26。
    ④ 刘敏,《山村社会——西北黄十高原地区社会发展动力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① 李路路,《向城市移民: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16页。
    ① 访谈资料ZDG-005,访谈时间:2013年9月6日下午。
    ② 访谈资料WG-011,访谈时间:2013年9月7日上午。
    ③ 访谈资料YNS-003,访谈时间:2013年9月6日中午。
    ①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角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8页。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页。
    ①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27页。
    ② 李汉林,《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96页。
    ③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指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具有农村户口并在外打工,从事非农职业的这部分群体。除此以外还有类似的称谓,譬如,王春光提出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概念;刘传江等人提出第二代农民工概念。邓大才的研究进行了细分,还区分为了第二代和第三代农民工。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这一群体称谓不同,但基本上是指这一群体。
    ④ 朱勋克、汪雁、刘蕾,《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述评与展望》,《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① 访谈资料:WNS-002,30岁。2013年9月16日下午。
    ② 访谈资料:WSJ-009,40岁。2013年9月7日中午。
    ③ 访谈资料:LDG-010,37岁。2013年9月18日中午。
    ① 访谈资料:ZLT-004。2013年9月13日上午。
    ② 访谈资料:BGT-005。2013年9月7日上午。
    ③ 访谈资料:YNS-003。2013年9月6日中午。
    ① 访谈资料:MCB-003。2013年8月30日下午。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7页。
    ① 访谈资料:DCS-001,2013年9月4日中午。
    ② 访谈资料:BGT-005。2013年9月7日上午。
    ③ 访谈资料:BGT-005。2013年9月7日上午。
    ① 访谈资料:WG-001。2013年9月4日上午。
    ② 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9页。
    ① 李路路,《向城市移民: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27页。
    ② 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① 访谈资料:MCB-003。2013年8月27日中午。
    ② 访谈资料:MCB-003。2013年8月27日中午。
    ③ 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
    ① [美]彼得·布劳著,王春光、谢圣赞译,《不平等与异质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94页。
    ② 访谈资料:WHN-002,2013年9月15日。
    ① 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161页。
    ② 访谈资料:BGT-003,2013年9月7日上午。
    ① WSJ是建筑集团公司的某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对农民工市民化这个问题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和他较短时间的访谈中,他谈到了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关系,政府字农民工市民化中该承担的责任,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先天不足等等问题。通过对他的访谈,感觉他很关注农民工市民化这一问题,而且很健谈。但由于他本人工作很忙,笔者曾多次预约他,让他就此问题能进行更深的访谈,都未果。
    ② 据报道,2013年5月1日起LZ市119万农业户口转变为居民户口;多年来,为LZ建设做出贡献的引进人才、外来务工人员都可以申办LZ居民户口。参见:http://www.gsgaw.gov.cn/jlhd/rdwd/1222699.shtml.
    ③ 参见:《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廿政办发(2013)102号,2013年6月9日。
    ④ 李强,胡宝荣,《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1期第42页。
    ① 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
    ② 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③ 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第65页。
    ④ 访谈资料:WSJ-001,2013年9月7日上午。⑤ 访谈资料:MCB-005,2013年8月26日中午。
    ① 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第70页。
    ② 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161页。
    ③ 江立华,《论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与现代性》,《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① 刘荣,《试论西北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以兰州市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
    ② 李培林,《城市化与我国新成长阶段——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①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51页。
    ②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82页。
    ③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81页。
    ④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82页。
    ⑤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十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84页。
    ⑥ 刘敏,《走向低代价开发:两北开发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应对》,《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2期第11-12页。
    ① 数据米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按区域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11年)统计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② 新华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十意见》,参见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4/13/content 4418618.htm
    ③ 国务院扶贫办,《实施两部大开发的基本情况》,2006年4月13日。
    ④ 蔡昉,《中国经济改革应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上海证券报,2013年7月2日。
    ⑤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笫111页。
    ① [德国]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闻译,《风险社会》,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55页。
    ② 鲍曼,《序二,个体地结合起来》,参见:[德]乌尔里希·贝克、伊丽莎白·贝克-格恩斯海姆著,李荣山、范旅、张惠强译,《个体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页。
    ③ [英]齐格蒙特·鲍曼著,范祥涛译,《序言:讲述生活和经历的故事》,参见《个体化社会》,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3页。
    ④ 阎云翔著,陆洋等译,《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327页。
    ⑤ 阎云翔著,陆洋等译,《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4页。
    ⑥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29页。
    ⑦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15页。
    ⑧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14页。
    ① 国发[2006]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6年1月31日发布。
    ②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1/07/c 12956290.htm
    ③ 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521/c70731-21563492.html
    ④ 具体来说,“在LZ市行政区划范围内有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满两年,拥有合法固定住所(所有权房屋),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对在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投资在300万元以上,按时缴纳税费的经营、兴办实业的业主,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经营场所所在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在城市四区行政区划范围内连续务工满10年,在红古区及三县行政区划范围内连续务工满5年,并有合法固定住所(使用权
    ① 访谈资料。WZG-001,2013年9月4日。这一位工地管理人员是我的中学同学。他原先在国企任职,国企后来改制,他自己就出来单十了,带领一班人,从事水暖电、空调等工程。几年下来,自己也挣了些钱。手头有几个相对固定的工人,但大部分是临时招的人。
    ② 访谈资料。WZG-001,2013年9月4日。
    ③ 康仁,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岁时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在甘肃建投七建从一个最基层的普工到抹灰班班长,再到劳务领包队长,一干就是30年。1990年10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先后荣获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甘肃省劳动模范,并多次荣获甘肃建投“劳动模范”,七建集团“先进个人”、“七建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而他所带领的抹灰班、劳务队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参见:http://www.gsjtw.cc/Videoworld/cwgz/20130225/215930.html。本来,我要专门访谈康仁有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看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联系到他,只好作罢。
    ④ 参见《甘肃法制报》,2013年3月8日。http://gsfzb.gansudaily.com.cn/system/2013/03/08/013742846.shtml
    ① 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62页。
    ② 实践结构论是社会运行学派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或理论视角,主要是指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变化有两个维度,即现代性全球化的长波进程以及本十社会转型的特殊脉动。在当今世界的每一项重大变化之中,都包含着这两个维度也即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参见,郑杭生,《中国社会研究与中国社会学派——以社会运行学派为例》,《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1期第10页。
    ③ 郑杭生、杨敏,《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若干新趋势——一种社会学分析的新视角》,参见,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深化(上卷)——“实践结构论”的提出与“理论自觉”的轨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5页。
    ④ 郑杭生,《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与现代》,《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第8页。
    ⑤ 郑杭生,《减缩代价与增促进步——社会学及其深层理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57页。
    ⑥ 刘敏,《走向低代价开发:西北开发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应对》,《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2期笫12页。
    ⑦ 李强,《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6期第1页。
    ① 郑杭生,《减缩代价与增促进步——社会学及其深层理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57页。
    ②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深化(上卷)——“实践结构论”的提出与“理论自觉”的轨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8页。
    ③ 郑杭生,《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与现代》,《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第8页。
    ④ 郑杭生、杨敏著,《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76页。
    ⑤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52页。
    ⑥ 郑杭生、杨敏著,《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48页。
    ① 甘满堂,《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
    ② 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③ 杨敏,《三元化利益格局下“身份-权利-待遇”体系的重建——走向包容、公平、共享的新型城市化》,《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1期。
    ④ 杨敏、王娟娟,《社会学理论视野中的中国城乡社会变迁——关于<三元化利益格局下“身份—权利—待遇”体系的重建>一文的访谈和思考》,《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4期。
    ⑤ 杨敏,《三元化利益格局下“身份-权利-待遇”体系的重建——走向包容、公平、共享的新型城市化》,《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1期。
    ⑥ 按照社会互构论的观点,互构主体是多元的,我们认为,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过中,国家与农民工、农民工与市民、本地农民工与外地农民工等等都构成了互构主体。
    ⑦ 郑杭生、杨敏著,《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49页。
    ① 访谈资料:WXD-001,2013年9月4日中午。
    ② 访谈资料:WG-011,2013年9月7日上午。
    ① 郑杭生、杨敏著,《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14页。
    ② 访谈资料:ZNS-003。2013年9月16日中午。
    ③ 访谈资料:LLS-001。2013年9月15日中午。
    ④ 访谈资料:MCB-005。2013年8月26日中午。
    ①参见:http://www.gs.xinhuanet.com/xinqu/2012-05/15/c_111952462.htm
    ①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深化(上卷)——“实践结构论”的提出与“理论自觉”的轨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0页。
    ② 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9页。
    ③ 郑杭生、杨敏,《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若新趋势——一种社会学分析的新视角》,参见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深化(上卷)——“实践结构论”的提出与“理论自觉”的轨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5页。
    ④ 李培林,《城市化与我国新成长阶段——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⑤ 郑杭生、杨敏,《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若新趋势——一种社会学分析的新视角》,参见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深化(上卷)——“实践结构论”的提出与“理论自觉”的轨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5页。
    ① Goodman,David S《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国家,省级以及地方的观点》,《中国季刊》2004年第178期,第317-334页。
    ① 刘敏,《社会发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47页。
    ③ Goodman,David S《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国家,省级以及地方的观点》,《中国季刊》2004年第178期,第317-334页。
    ④ 海格·霍彼得著,王超译,《西部大开发的兴起,思想形成,中央决策和地方所起的作用》,《中国季刊》2004年第178期,第335-357页。
    ⑤ Goodman,David S《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国家,省级以及地方的观点》,《中国季刊》2004年第178期,第317-334页。
    ⑥ 郑杭生、杨敏著,《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85页。
    ⑦ 郑杭生、杨敏,《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若新趋势——一种社会学分析的新视角》,参见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深化(上卷)——“实践结构论”的提出与“理论自觉”的轨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85页。
    ① 郑杭生、杨敏著,《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87页。
    ② [法]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③ 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8页。
    ④ 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8页。
    ① 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② 转引自,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6页。
    ①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82页。
    ② [美]罗伯特·海尔布罗纳等著,俞新天、邓新裕、周锦石钦译《现代化理论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53页。
    ③ [美]罗伯特·海尔布罗纳等著,俞新天、邓新裕、周锦石钦译《现代化理论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54页。
    ④ 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57页。
    ⑤ 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6页。
    ⑥ 参见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4页。
    ① 参见龚长宇,《社区教育: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对长沙市开展农民工教育的调查与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初美国学者杜威关于“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而后社区教育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现代国际教育的一种现象和趋势。此处社区教育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区域内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人人参与教育、人人接受教育”的社会大教育。
    ② 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9页。
    ③ 江立华,《农民工转型:市民化与新型农民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3-8第424期。
    ① 王兴周,张文宏,《城市性:农民工市民化的新方向》,《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2期。
    ① 李强,《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6期第7页。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① 孙立平,《现代化的时序模式》,参见孙立平著,《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 李强,《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6期第7页。
    ③ 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④ 郑杭生,《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与现代》,《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第8页。
    ①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90页。
    ②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十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97页。
    ③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28页。
    ④ 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12页。
    ⑤ 转引自郑杭生,《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与现代》,《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第8页。
    ① 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12页。
    ② [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托弗·皮尔森著,尹宏毅译,《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69页。
    ③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著,张志斌译,《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259页。
    ④ 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9页。
    [1][爱尔兰]瑞雪·墨菲著,黄涛、王静译,《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2][德]乌尔里希·贝克、伊丽莎白·贝克-格恩斯海姆著,李荣山、范譞、张惠强译,《个体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德国]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闻译,《风险社会》,译林出版社2003年。
    [4][法]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5][法]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6][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7][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著,张志斌译,《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
    [8][美]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9][美]刘易斯·科塞著,石人译,《社会学思想名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0][美]罗伯特·海尔布罗纳等著,俞新天、邓新裕、周锦石钦译《现代化理论研究》,华夏出版社1989年。
    [11][美]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
    [12][美]苏黛瑞著,王春光、单丽卿译,王春光校,《在中国城市争取公民权》,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13][美]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
    [14][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托弗·皮尔森著,尹宏毅译,《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01年。
    [15][英]亨利·伯恩斯坦著,汪淳玉译,叶敬忠译校,《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引言第3页。
    [16][英]齐格蒙特·鲍曼著,范祥涛译,《个体化社会》,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17]《社会学研究》编辑部编,《社会学纪程(1979-1985)》,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
    [18]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9]龚维斌,《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农村社会变迁》,文物出版社1998年。
    [20]黄平,《寻求生存——当代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21]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2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3]李强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社会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4]列宁,《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
    [25]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
    [26]刘敏,《山村社会——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社会发展动力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
    [27]刘敏,《社会发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28]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9]陆学艺主编,苏国勋、李培林副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
    [30]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1]王道勇,《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现代性变迁——以失地农民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32]王道勇,《中国农民工的未来》,云南出版集团、云南教育出版社2013年。
    [33]王家宝,《法国人口与社会》,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
    [34]王章辉,《英国文化与现代化》,辽海出版社1999年。
    [35]王章辉、黄柯可主编,《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36]阎云翔著,陆洋等译,《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37]郑杭生,《减缩代价与增促进步——社会学及其深层理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8]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深化(上卷)——“实践结构论”的提出与“理论自觉”的轨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39]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40]郑杭生、李强等著,《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41]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42]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3]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44]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学30年(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45]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
    [46]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编,《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年。
    [47]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角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48]Cheng Tie jun & Mark Selden. The Origins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China's Hukou System. China Quarterly,1994.
    [49]Goodman, David S,《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国家,省级以及地方的观点》,《中国季刊》2004年第178期。
    [50]安中轩,《从城乡一体化看农民工市民化》,《天府新论》2004年第12期。
    [51]蔡防,《“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新特征》,《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52]蔡防,《中国经济改革应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上海证券报,2013年7月2日。
    [53]陈秉公,颜明权,《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公正》,《江汉论坛》2008年第5期。
    [54]陈秉公,颜明权,《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与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社会公正的实现》《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3期。
    [55]陈丰,《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社会科学》2907年第2期。
    [56]陈丰,《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缺失与归位》,《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
    [57]陈刚、吕军,《关于我国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思考》,《医学与哲学》2005第8期。
    [58]陈少辉、李丽琴、郑小玲,《60年建构与改革:渐行渐近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5期。
    [59]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60]池子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流民现象的发生》《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5期。
    [61]池子华,《中国古代流民综观》,《历史教学》1999年第2期。
    [62]迟福林,《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学习月刊》2011年第4期上半月。
    [63]迟福林,《让农民工成为历史》,《农村工作通讯》2010年第23期。
    [64]豆小红,《“新质农民工”的市民化与制度性机会》,《青年研究》2006年第3期。
    [65]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瞭望周刊》,1984年第5期。
    [66]冯继康,《“三农”难题视域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红旗文稿》2008年第11期。
    [67]符平,《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社会》2006年第2期。
    [68]符平、江立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局限与突破》,《调研世界》2007年第6期。
    [69]甘满堂,《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
    [70]高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工会的职责作用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71]高钟,《“推力”、“拉力”之外更需“助力”——中国农民工市民化之历史蜕变途径浅探》,《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72]龚长宇,《社区教育: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对长沙市开展农民工教育的调查与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
    [73]郭郁彬,彭刚,《从农民到农民工:经济发展战略下的制度变迁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74]郭正林、周大鸣,《外出务工与农民工现代性的获得》,《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5期。
    [75]郭志仪、刘晋,《基于农民工“过渡性”特点的刘易斯拐点分析》,《西北人口》2011年第1期。
    [7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刘世锦等,《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77]海格·霍彼得著,王超译,《西部大开发的兴起,思想形成,中央决策和地方所起的作用》,《中国季刊》2004年第178期。
    [78]韩俊,《农民工新趋势》,《红旗文稿》2008年第9期。
    [79]韩俊,《农民工怎样才能市民化》,《协商论坛》2012年第11期。
    [80]韩跃红、杨云宝,《“十二五”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基本路径》,《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2期。
    [81]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十二五”时期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第9期。
    [82]胡宏伟、李冰水等,《差异与排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联动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83]胡杰成,《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一种社会互构论的视野》,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
    [8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
    [85]黄闯,《非均衡性: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5期。
    [86]黄国清、李华、苏力华、杨同华,《国外农民市民化的典型模式和经验》,《南方农村》2010年第3期。
    [87]黄琨,《农村土地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与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第2期。
    [88]黄锟,《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理论分析》,《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22期。黄丽云,《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价值观问题研究——以福建省为例》,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
    [89]黄祖辉、钱文荣、毛迎春,《进城农民在城镇生活的稳定性及市民化意愿》,《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2期。
    [90]江立华,《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91]江立华,《论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与现代性》,《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92]江立华,《农民工转型:市民化与新型农民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3-8第424期。
    [93]江立华,《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民工的转型》,《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3期。
    [94]景天魁,《底线公平与社会保障的柔性调节》,《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6期。
    [95]孔维军,《论农村流动人口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96]李景平,程燕子,汪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路径》,《西北人口》2012年第4期。
    [97]李培林,《城市化与我国新成长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98]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99]李强,《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之变迁》,《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3期。
    [100]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和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01]李强,《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6期。
    [102]李强,胡宝荣,《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1期。
    [103]李迎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现状与出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4期。
    [104]刘爱玉,《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1期。
    [105]刘传江,《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人口研究》,2005年第4期。
    [106]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
    [107]刘传江,徐建玲,《“民工潮”与“民工荒”——农民工劳动供给视角的经济学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5期。
    [108]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和进程测度》,《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109]刘传江、徐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1期。
    [110]刘广栋、程久苗,《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2期。
    [111]刘慧芳,冯继康,《“三农”难题视域下的农民工市民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
    [112]刘敏,《走向低代价开发:西北开发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应对》,《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2期。
    [113]刘荣,《试论西北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以兰州市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
    [114]陆益龙,《1949年后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
    [115]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16]马桂萍,王芳,《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安排探析》,《辽宁师大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6期。
    [117]缪青,《从农民工到新市民:公民文化的视野和亟待开发的社会工程》,《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
    [118]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6。
    [119]秦晖,《农民工进城影响社会稳定吗》,《农村工作通讯》2002年第10期。
    [120]秦尊文,《小城镇道路:中国城市化的妄想症》,《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12期。
    [121]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合作主义:城乡社区一体化中的政府、市场与农民的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2期。
    [122]史乃新,《结构域制度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城市问题》2011年第11期。
    [123]唐斌,《“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2年第8期。
    [124]田凯,《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调查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125]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126]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27]王道勇、郧彦辉,《农民市民化:内涵、进程与对策》,《攀登》2008年第6期。
    [128]王桂新、陈冠春、魏星,《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考察——以上海市为例》,《人口与发展》2011年第2期。
    [129]王慧博,《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融入风险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5期。
    [130]王家范,《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探索与争鸣》1994年第5期。
    [131]王兴周,张文宏,《城市性:农民工市民化的新方向》,《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2期。
    [132]王延中等,《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社会保障研究》2009第1期。
    [133]王竹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8。
    [134]魏后凯等《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第9期。
    [135]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136]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
    [137]文军,《农民市民化》,《开放时代》2009年第8期。
    [138]夏显力、张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北3省30个村339位新生代农民工为例》,《西北人口》,2011年第2期。
    [139]肖伟、阳慎初,《“80后”农民工消费观念变迁研究》,《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第第3期。
    [140]谢建社,《农民工分层:中国城市化思考》,《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0期。
    [141]徐增阳、古琴,《农民工市民化:政府责任与公共服务创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
    [142]颜明权,《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社会公正实现》,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
    [143]杨莉芸,《公民意识:农民工市民化的内在驱动力》,《求索》2012年第5期。
    [144]杨敏,《三元化利益格局下“身份-权利-待遇”体系的重建——走向包容、公平、共享 的新型城市化》,《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1期。
    [145]杨敏,《社会学的时代感、实践感和全球视野——郑杭生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兴起》,《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46]杨敏,《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6期。
    [147]杨敏、王娟娟,《社会学理论视野中的中国城乡社会变迁——关于<三元化利益格局下“身份—权利—待遇”体系的重建>一文的访谈和思考》,《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4期。
    [148]杨竹、陈鹏,《转型期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机及代际差异——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及中西部农民工的实证调查分析》,《农村经济》2009年第9期。
    [149]易宪容,《“过客”定居可让中国GDP再翻番——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的市民化》,《人民论坛》2013年第2期上。
    [150]俞宪忠,《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一个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发展框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5期。
    [151]袁刚,《户籍的性质、历史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学习论坛》2008年第5期。
    [152]詹玲、亚森,《农民工市民化:城乡和谐的着力点》,《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4期。
    [153]张国胜,《基于社会成本考虑的农民工市民化:一个转轨中大国的视角和政策选择》,《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4期。
    [154]张国胜、杨先明,《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研究》,《经济界》2008年第5期。
    [155]张健,《从“农民”走向“公民”:农民工符号的内涵及农民工问题的本质》,《社会科学辑刊》2008第2期。
    [156]张经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权益保障政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157]张素薇,《现代农村流动人口与传统流民之间的差异——从发生条件上考察》,《学习月刊》2010年第5期下旬刊。
    [158]张玮,《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在城市定居问题研究》,四川社科院硕士论文,2012.
    [159]张英红,《二元户籍制:半个世纪的城乡冷战》,《城乡建设》2001年第7期。
    [160]张雨林,《县属镇中的“农民工”——江苏省吴江县的调查》,《社会学通讯》1984年第1期。
    [161]张志胜,《发展主义: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另一种诠释》,《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62]张智勇,《农民工市民化的代际实现——基于农户兼业、农民工就业与农民工市民化比 较的视角》,《江汉论坛》2009第11期。
    [163]赵立新,《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人口学刊》2006年第4期。
    [164]郑杭生,《警惕“类发展”困境——社会学视野下我国社会稳定面临的新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3期。
    [165]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66]郑杭生,《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与现代》,《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
    [167]郑杭生,《中国社会研究与中国社会学派——以社会运行学派为例》,《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1期。
    [168]钟水映、李魁,《农民工“半市民化”与“后市民化”衔接机制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
    [169]周小刚,《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以江西为例》,南昌大学博士论文。2010。
    [170]周小刚、陈东有,《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理论阐释与政策选择:农民工市民化》,《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171]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172]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173]朱启臻,马腾宇,《不同类型农民工市民化诉求》,《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第4期。
    [174]朱信凯,《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期。
    [175]朱勋克、汪雁、刘蕾,《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述评与展望》,《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176]邹农俭,《农民工如何市民化》,《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17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4/13/content_4418618.htm
    [178]http://www.gsgaw.gov.cn/jlhd/rdwd/1222699.shtml.
    [179]http://www.lz.gansu.gov.cn/zjlz/lzgk/lzgk/.2013年10月21日。
    [180]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30527_402899251.htm
    [181]http://www.gs.xinhuanet.com/xinqu/2012-05/15/c_111952462.htm
    [182]http://www.gsjtw.cc/Videoworld/cwgz/20130225/215930.html
    [183]http://gsfzb.gansudaily.com.cn/system/2013/03/08/013742846.shtml
    [18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1/07/c_12956290.htm
    [18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521/c70731-21563492.html
    [186]甘肃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2012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甘肃日报2013年4月1日。
    [187]甘政办发[2013]102号文件,《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2013年6月9日。
    [188]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2月24日发布。
    [189]国家统计局2013年5月27日发布《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190]国务院扶贫办,《实施西部打开发的基本情况》,2006年4月13日。
    [191]新华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
    [192]杨婷,《有个人群叫农民工》,《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10月27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