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乾女性词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雍正乾隆时期的女性词人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解读与对比分析,旨在展示此时期女性词坛的发展脉络与总体特征。同时,本文还从原始资料入手,深层考察了女性词与当时社会背景、文学思潮的关系。
     绪论中首先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接下来对清代女性词的研究现状做了梳理,意欲整理出一条清晰的研究脉络,为本文的研究做好铺垫,最后简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正文分为上编综论与下编作家论。上编综论主要是从整体上把握雍乾女性词的创作现状、创作特色、与周围社会环境的关系等等。其中第一章旨在从史的角度对此时期女性词做整体研究。首先介绍了雍乾时期女性词坛最显著的结社现象及其特点与成因,其次详细论述雍乾女性词与当时文学思潮的关系,以及两者的互动渗透。第二章旨在从女性自身及作品的角度对当时词坛的现象进行分析。首先结合女性的实际生活情况,对其生存状态与创作环境详细论述,其次解读了此时期女性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两种现象:“脂粉气”与“姊妹情谊”。第三章旨在探讨雍乾女性词创作的总体特征,这包括创作主体特征、题材特征以及艺术特征。其中重点阐述了雍乾女性词的题材新变特征及其意义。第四章旨在做雍乾女性词的比较研究,以对其独特的面貌进行更加明确的体认。这包括雍乾女性词与顺康女性词的比较、与女性诗的比较、与男性词的比较。
     下编作家论主要立足于作品解读,以对此时期成就突出,个人特色鲜明的女词人给予详细研究。第五章研究了此时期成就最高的女词人熊琏,首先论述生平与交游对其词作的影响,其次全面考量其《淡仙词钞》的意蕴与她对人生的超常思索,再次从艺术风格、词境、表现手法等角度对其词作艺术成就进行了分析总结。第六章论述了最具闺秀当行本色的女性词人李佩金,首先解读其作品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哀怨清绮的词情、阐述其作品与《红楼梦》的关系,其次将时人常与她相提并论的女词人杨芸与之作比较研究。第七章主要分析此时期最显著的女性社交团体随园女弟子的词作,其中选取孙云凤、孙云鹤、张玉珍、屈秉筠、汪玉轸为代表,结合其生平遭际,对她们的词作作全面细致的分析论述。第八章意在研究雍乾时期独树一帜的女性词人,她们的创作不同于当时词坛的整体风貌,有极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其中沈彩词在俏皮流丽之外,带有非常浓厚的书香气息;王贞仪词古典厚重,是其游历颇广,知识全面的文字流露;戴澈词荒寒意味颇浓,是其旅居边塞多年真实的生活体验。
This paper aims to show the development and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 poems in Yongzheng and Qianlong dynas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ext interpretation and comparison. Meanwhile, the paper also starts from the raw data, deeply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 poems and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word and the literary trends.
     The introduction defines the scope of this study firstly. Then we sorted out the research status of women poems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purpose of doing so is to sort out a clear research context, to pave the way for the study of this paper. Finally, the author briefly describes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innovation.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the review and the writer analysis. The review mainly analyzes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on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 female poems in this period from the grasp of the overall the situation.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first chapter is to studying the female po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most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phenomenon and its features and causes of female poems in Yongzheng and Qianlong period. Secondly, it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emale poems and overall literature in detail. The second chapter aims to analyze the phenomenon of female po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men themselves. Firstly, it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life of women, describing the survival condition and the creation environment of them. Secondly, it explains the two of the most common critical terms:"feminine" and "sisterhood" in female works in this period.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male poems creation in Yongzheng and Qianlong dynasty. This includes the creation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cre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which focuses on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significance mostly. The fourth chapter aims to do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female poems in this period. This includes the comparison of the female poems in Yongqian period and Shunkang period, the female ci poems and female poems, the female poems and male poems.
     The second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outstanding poetess through their works in this period. The fifth chapter introduces the highest achievements of poetess Xiong lian. First, it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the life and friendship on her poems. Next, It discusses the contents and artistic style of Xionglian's poems. The six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female poet Li Peijin.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main content of her works, the style of her poem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en it compares Yangyun to Li Peijin. The seventh chapter mainly analysis the most significant female social groups of Suiyuan women, which chooses Sun Yunfeng, Sun Yunhe, Zhang Yuzhen, Qu Bingyun, Wang Yuzhen as representative, combined with their life experience, mak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for their words. The eighth chapter aims at introducing the female poet who have very distinctiv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These poets include Shen Cai,Wang Zhenyi and Daiche.
引文
① 顺康年间则约有361位女性词人,传世2600余首词作。此统计依据赵宣竹《顺康女性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1页。
    ② 邓红梅著《女性词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0-301页。
    ① (清)郭磨著《灵芬馆词话》卷二,民国《词话丛编》本,第1页b。
    ② (清)陈廷焯著《白雨斋词话》卷五,清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第30页a。
    ③ (清)陈廷焯著《白雨斋词话》卷五,清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第27页b。
    ④ 王英志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407页。
    ① 王力坚《清代才媛文学之文化考察》,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2页。
    ① (韩)崔琇景《清后期女性的文学生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06页。
    ① 关于贺双卿的真伪,笔者更倾向于邓红梅先生的观点。具体可参见其《双卿真伪考论》(《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第128-138页),因此,本文虽然在绪论与附录都提到此人,但是不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① 此处统计数据底本依据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② 此处统计数据底本依据南京大学文学院《全清词》编纂研究室编《全清词·顺康卷》,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③ 胡明《关于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文学评论》1995年第3期,第100页。
    ④ 胡文楷编著《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① 谢国桢著《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页。
    ② 随园女弟子人数较多,具体名单可参见王英志《随园女弟子概论》,《江海学刊》1995年第6期,第159
    ① (韩)崔绣景《清后期女性的文学生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87页。
    ② 刘源《随园女弟子考论》,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96页。
    ③ 梁乙真著《清代妇女文学史》,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111页。
    ④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38页。
    ⑤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55页。
    ①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67页。
    ②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29页。
    ③ 王英志整理《手抄本<袁枚日记>(二)》,《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2期,第152-153页。
    ④ 王英志整理《手抄本<袁枚日记>(七)》,《古典文学知识》2010第1期,第157页。
    ⑤ (清)袁枚著《小仓山房集》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六,清乾隆刻增修本,第21页a。
    ⑥ (清)梁章钜著《退庵随笔》卷二十,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第13页b。
    ⑦ 王标著《城市知识分子的社会形态——袁枚及其交游网络的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41页。
    ⑧ “太史袁枚采入《随园诗话》,且特过豫访琼,琼以为非礼,竟不之见。”施淑仪辑《清代闺阁诗人征略》卷六“王琼”条,王英志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963页。
    ① (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始集》卷十六,清道光红香馆刻本,第1页。
    ② (清)江珠《<采香楼诗集>序》,(清)任兆麟编《吴中女士诗钞》,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第1页。
    ③ 石旻《香奁结社擅风流——清代清溪吟社的风貌》,《文史知识》2007年第3期,第117页。该文已详细列举其它成员名单,此处不再赘述。
    ④ (清)李媺著《琴好楼小制》卷一,(清)任兆麟辑《吴中女士诗钞》,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刻本,第2页a。
    ⑤ (清)戈载《<绣余续草>序》,(清)归懋仪著《绣余续草》,清道光三年(1823)刻本。
    ⑥ (韩)崔琇景《清后期女性的文学生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72页。
    ① (清)姚鼐著《惜抱轩诗文集》文集卷十三,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第18页a。
    ② 陈玉兰《任兆麟及其清思雅韵》,《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68页。
    ③ (清)江珠著《青黎阁词》,(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三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刊本,第1页b。
    ④ 具体可参见石曼《阻隔的一时双璧——关于《随园诗话》忽略清溪吟社之分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54页。
    ⑤ 任兆麟在为王琼所作《<爱兰诗钞>序》,称:“近又得三子,暨琼而四,将续十子编后,亦极一时之盛矣。三子者,一为汪玉轸,字宜秋,陈生昌言室;一为金逸,字仙仙,陈生基室;一为马素贞,字波仙,陆生尔燮室。皆余门弟子。”出自(清)任兆麟编《吴中女士诗钞之爱兰诗钞》,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第4页a-b。
    ① (清)阮元辑《两浙輶轩绿》卷四十,清嘉庆刻本,第9页b。
    ② (清)朱彝尊著《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三,清嘉庆扶荔山房刻本,第13页a。
    ③ 宋清秀《十七世纪江南才女文学交游网络及其意义》,《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104页。
    ④ 沈善宝《名媛诗话》有云:“己亥秋日,余与太清、屏山、云林、伯芳结‘秋红吟社’。”即该社成员除沈善宝之外,包括顾春(号太清)、许延礽(字云林)、项絸章(字屏山)、钱伯芳(字继芬)。详见于(清)沈善宝著《名媛诗话》卷八,清光绪鸿雪楼刻本,第23页a。
    ⑤ 王力坚《钱塘才媛沈善宝的随宦行迹与文学交游》,《浙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191页。
    ① (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始集》卷一,清道光十一年(1831)红香馆刊本,第3页b。
    ② (汉)毛亨撰《毛诗》卷十一,四部丛刊景宋本,第8页b。
    ③ (汉)班固撰《白虎通德论》卷第七,四部丛刊景元大德覆宋监本,第5页a。
    ① (南北朝)范晔著《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第七十四,百衲本景宋绍熙刻本,第10页a。
    ② 杜芳琴著《女性观念的衍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9页。
    ③ (清)汪启淑选辑《撷芳集》卷一,清乾隆50年(1785)古歙汪氏飞鸿堂刻本,第2页b。
    ④ 关于具体的德才之辩,可详见赵雪沛著《明末清初女词人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⑤ 冼玉清著《<广东女子艺文考>后序》,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第1页。
    ⑥ (清)萧穆《敬孚类稿》卷十三传,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第14页a。
    ① 南京大学文学院《全清词》编纂研究室编、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第四册,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38页。以下若无特殊说明,本文所选女性词均出自于该书。
    ② 同上,第2357页。
    ③ 同上,第2345页。
    ④ 同上,第2347页。
    ⑤ 同上,第2355页。
    ⑥ (清)赵棻《<滤月轩集>自序》,清同治刻本,第2页a。
    ⑦ (清)王贞仪著《德风亭初集》卷四,民国五年(1916)蒋氏(国榜)慎修书屋校印本,第11页a。
    ⑧ (清)吴藻著《花帘词》,(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五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本,第11页b。
    ① (美)高彦颐著《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② 张聆雨《清代女性著述出版途径考》,《古典文献研究》2012年第7期,第153页。
    ③ (唐)鱼玄机《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清)曹寅编《全唐诗》卷八百零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页b。
    ① (清)杨文荪《<餐花吟馆词钞>序》,(清)严骏生著《餐花吟馆词钞》,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刻本,第1页a。
    ② (清)谢章铤著《赌棋山庄词话》卷十一,清光绪十年(1884)刻赌棋山庄全集本,第3页a。
    ③ (清)厉鹗著《樊榭山房集》卷四文集,四部丛刊景清振绮堂本,第4页a。
    ④ (清)陶凫香《<红豆树馆词>序》,(清)吴锡麒撰《有正味斋集》骈体文卷八序六,清嘉庆十三年(1808)刻,第11页a。
    ⑤ (清)郭磨著《灵芬馆词话》卷一,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二册,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503页。
    ⑥ (清)李佳著《左庵词话》卷下,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四册,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152页。
    ⑦ (清)郭麐著《灵芬馆诗话》卷四,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刻本,第3页a。
    ⑧ (清)邹漪《<红蕉集>序》,清初精刊本。
    ⑨ (清)范端昂《<奁泐续补>自序》,清康熙刊本。
    ① 具体可参见赵宣竹《顺康女性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110页。
    ② (清)徐乃昌辑《闺秀词钞》卷十,清宣统元年(1909)小檀栾室刻本,第4页a。
    ③ (清)冯金伯辑《词苑萃编》卷八,清嘉庆刻本,第1页b-第2页a。
    ① (清)江顺诒著《词学集成》卷五,清光绪刻本,第9页b。
    ② (清)郭麐《<梅边笛谱>序》,(清)李堂著《梅边笛谱》,清道光刻本,第1页a。
    ③ 严迪昌著《清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30页。
    ① (清)王昶著《春融堂集》卷四十序,清嘉庆十二年塾南书舍刻本,第9页a。
    ② (清)王昶著《春融堂集》卷四十序,清嘉庆十二年塾南书舍刻本,第10页a。
    ③ 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798页。
    ④ (清)郭磨著《樗园销夏录》卷下,清嘉庆刻本,第21页b。
    ⑤ (清)郭麐著《灵芬馆诗话》卷十二,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刻二十三年(1818)增修本,第24页b。
    ⑥ (清)郭麐著《灵芬馆诗话》卷四,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刻二十三年(1818)增修本,第2页b。
    ⑦ (清)郭麐著《灵芬馆诗话》卷十二,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刻二十三年(1818)增修本,第2页b。
    ⑧ (清)郭麐著《樗园销夏录》卷下,清嘉庆刻本,第27页b。
    ⑨ (清)郭麐著《灵芬馆诗话》卷四,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刻二十三年(1818)增修本,第2页b—第3页a。
    ① (清)郭麐著《灵芬馆诗话》卷四,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刻二十三年(1818)增修本,第4页b。
    ② (清)郭磨《<梅边笛谱>序》,《灵芬馆集·灵芬馆杂著续编》卷二,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
    ③ (清)陈廷焯著《云韶集》卷二三,清抄本,第2页b。
    ④ 梁乙真著《清代妇女文学史》,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62页。
    ⑤ 关于妇女诗歌的经典化可参看(美)孙康宜著《文学经典的挑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⑥ (清)袁枚著、王英志校点《袁枚全集》第三集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70页。
    ① 施淑仪辑《清代闺阁诗人略》,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328页。
    ② (清)汪榖《<随园女弟子诗选>序》,(清)袁枚辑《随园女弟子诗选》,清嘉道年间坊刻巾箱本,第1页a。
    ③ (清)袁枚《袁简斋师书》,(清)骆绮兰辑《听秋轩赠言》,清嘉庆元年(1796)刻本,第5页-第10页。
    ④ (清)袁枚著、王英志校点《袁枚全集》第一集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847页。
    ⑤ (清)袁枚著、王英志校点《袁枚全集》第三册随园诗话补遗卷十,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808页。
    ① (清)袁枚著、王英志校点《袁枚全集》第二集小仓山房文集卷三十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87页。
    ② (清)蒋敦复著《随园轶事》,(清)袁枚著、王英志校点《袁枚全集》第八集附录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③ 参见王英志著《性灵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7-92页。
    ④ (清)袁枚著《随园诗话补遗》卷八,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89-590页。
    ⑤ 孔燕妮《袁枚诗歌理论与研究实践》,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56页。
    ⑥ (清)席佩兰著《长真阁集》卷二,民国九年(1920)扫叶山房石印本,第8页b。
    ⑦ (清)袁枚辑《随园女弟子诗选》卷二,清嘉庆道光年间坊刻巾箱本,第12页b。
    ① (清)张玉珍著《晚香居词》卷下,(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八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陵徐氏刻本,第10页b。
    ② (清)袁枚著《袁枚全集》第六集续同人集之闺秀类,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41页。
    ③ (清)席佩兰著《长真阁集》卷四,清光绪十七年(1891)强氏南皋草庐刻本,第1页a-第1页b。
    ④ (清)席佩兰著《长真阁集》卷四,清光绪十七年(1891)强氏南皋草庐刻本,第7页b—第8页a。
    ① (清)黄培芳著《香石诗话》卷二,清嘉庆十五年(1810)岭海楼刻,嘉庆十六年(1811)重校本,第11页b。
    ① 聂欣晗《清代闺秀论诗诗的性别文化启蒙》,《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117页。
    ② 雍乾时期女性创作主体以闺秀为主,所以本章不涉及娟妓的婚嫁问题。亦不包括童养媳、招赘等非常规方式的婚姻状态。
    ③ 郭蓁《论清代女诗人生成的文化环境》,《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第63页。
    ④ (清)王蕴章著《然脂余韵》卷二,民国本,第26页a-第26页b。
    ① (清)孙星衍《诰赠夫人亡妻王氏事状》,(清)王采薇著《长离阁集》,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第1页b。
    ② 关于钱父教导女儿一事,恽珠《国朝闺秀正始集》有云:“浣青诗法,多经口授。”详见(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始集》卷十一,清道光十一年(1831)红香馆刻本,第1页a。《江南女性别集》也曾引钱琦诗云:“尚书朝罢袖烟清,侍砚朝朝立小楹。笑取生花一管笔,传将娇女作门生。”详见胡晓明、彭国忠主编《江南女性别集初集》上,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228页。
    ③ (清)吴文浦著《南野堂笔记》卷十二,清嘉庆刻本,第10页b-第11页a。
    ④ (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始集》弁言,清道光十一年(1831)红香馆刊本,第1页a-第1页b。
    ⑤ (美)曼素恩著《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定宜庄、颜宜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⑥ 刘凤云《清代江浙地区“女子诗社”研究——以“蕉园诗社”为例》,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67页。
    ① (宋)李清照著、黄墨谷辑《重辑李清照集》,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12页。
    ②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312页。
    ③ 同上,第2814页。
    ④ 同上,第2814页。
    ⑤ (美)孙康宜著《文学经典的挑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页。
    ⑥ (美)曼素恩著《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定宜庄、颜宜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129页。
    ① 冼玉清著《广东女子艺文考》,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第2-3页。
    ② 胡文楷编著《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39页。
    ③ (清)李晚芳著《女学言行纂》,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本,第1页。
    ④ (清)沈善宝著《名媛诗话》,王英志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448页。
    ① (清)沈善宝著《名媛诗话》,王英志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450页。
    ② (清)邱心如著、江巨荣校点《笔生花》上,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22页。
    ③ (清)沈善宝著《名媛诗话》卷十一,清光绪鸿雪楼刻本,第4页b-第5页a。
    ④ (清)沈善宝著《名媛诗话》卷五,清光绪鸿雪楼刻本,第18页a。
    ⑤ (清)张晋礼辑《<棣华馆诗课>序》,清道光三十年(1850)刻本。
    ⑥ (明)叶绍袁《百日祭亡室沈安人文》,叶绍袁编《午梦堂集》上,贝叶山房张氏藏版,第147页。
    ⑦ (清)张纨英《<淡菊轩初稿>后序》,(清)张孟缇《淡菊轩初稿》,清道光二十年(1840)刻本,第1页a。
    ① (清)沈善宝著《名媛诗话》,王英志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412页。
    ② (清)沈德潜《<净绿轩续集>序》,胡晓明、彭国忠主编《江南女性别集初编》,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87页。
    ③ (明)叶绍袁《百日祭亡室沈安人文》,叶绍袁编《午梦堂集》上,贝叶山房张氏藏版,第147页。
    ④ 胡晓明、彭国忠主编《江南女性别集初编》上,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226页。
    ⑤ (清)任兆麟《<清溪诗稿>序》,任兆麟辑《吴中女士诗钞》,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第1页a。
    ⑥ (清)阮元辑《两浙輶轩绿》卷四十,清嘉庆刻本,第54页b。
    ⑦ (清)赵仁基《<绿梦轩遗词>跋》,(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五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陵徐氏刻本,第8页a。
    ⑧ 罗时进、孔燕妮《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特征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第159页。
    ① (清)沈善宝著《名媛诗话》续集下,清光绪鸿雪楼刻本,第1页b。
    ② (清)孙原湘撰《天真阁集》卷一诗一,清嘉庆五年(1801)刻增修本,第1页b。
    ③ (清)郭麐著《樗园销夏绿》卷下,清嘉庆刻本,第21页b。
    ④ (清)袁枚著、王英志校点《袁枚全集》第二集小仓山房文集卷三十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87页。
    ⑤ (清)沈善宝著《名媛诗话》,王英志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422-423页。
    ⑥ (清)袁枚著、王英志校点《袁枚全集》第三册随园诗话补遗卷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647页。
    ⑦ 孙康宜有《寡妇诗人的文学“声音”》一文对守寡女性的文学创作与生存状态做了详细的论述,可参见其《文学经典的挑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15-333页。
    ⑧ 周积明、宋德金著《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22-623页。
    ⑨ 王跃生《清代中期婚姻行为分析立足于17811791年的考察》,《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第55
    ① (清)任兆麟编《吴中女士诗钞之爱兰诗钞》,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第4页b。
    ② 胡文楷编《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39页。
    ① (清)沈善宝《名媛诗话》,王英志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451-452页。
    ② (清)沈善宝《名媛诗话》,王英志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452页。
    ③ (韩)崔琇景《清后期女性的文学生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06页。
    ① 周兴陆《女性批评与批评女性——清代闺秀的诗论》,《学术月刊》2011年第6期,第108页。
    ② 邓红梅《女性词综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第31页。
    ③ 陈东原著《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8-19页。
    ④ (清)梁章巨著《退庵随笔》卷十一,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第27页b。
    ⑤ (明)温璜撰《温氏母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页a。
    ① (明)吕坤《闺范图说》,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② (清)姚鼐著《惜抱轩诗文集》文集卷八,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第8页a-第8页b。
    ③ (清)顾若璞著《<卧月轩稿>自序》,光绪嘉惠堂丁氏刻本,第1页a。
    ④ 王英志主编《袁枚全集》第一集小仓山房诗集卷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65页。
    ⑤ (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始集》卷四,清道光十一年(1831)红香馆刊本,第19页a。
    ⑥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843页。
    ⑦ 施淑仪辑《清代闺阁诗人征略》卷六,中国书店1990年版,第13页a。
    ① 胡晓明、彭国忠主编《江南女性别集三编》,黄山书社2012年版,第336页。
    ② (清)邹弢撰《三借庐赘谭》卷一,清光绪申报馆丛书余集本,第21页b。
    ③ (清)邹弢撰《三借庐赘谭》卷六,清光绪申报馆丛书余集本,第21页a。
    ④ (清)何绍基纂《(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三百三十四,清光绪四年(1878)刻本,第3页a。
    ⑤ (清)钮琇撰《觚剩》卷三吴觚下,清康熙临野堂刻本,第18页a。
    ① (清)沈善宝著《名媛诗话》卷十一,清光绪鸿雪楼刻本,第4页a-第4页b。
    ② (清)褚人获撰《坚瓠集》二集卷一,清康熙刻本,第39页a。
    ③ (清)徐时栋撰《烟屿楼读书志》卷十六集,民国十七年(1928)本,第14页a。
    ④ (清)陆心源撰《皕宋楼藏书志》卷一百十九集部,清光绪万卷楼藏本,第15页b。
    ⑤ (明)袁黄撰《游艺塾文规》卷一,明万历三十年刻本,第21页b。
    ⑥ (清)孙宝瑄著《忘山庐日记》戊申年一卷,钞本。
    ① (清)冯金伯著《国朝画识》卷十七,清道光刻本,第12页a。
    ② (清)黄锡蕃撰《闽中书画录》卷十三女史宋元明国朝,民国三十二年(1943)合众图书馆丛书本,第4页b。
    ③ (清)梁绍壬撰《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三,清道光振绮堂刻本,第6页a。
    ④ (清)潘衍桐辑《两浙輶轩续录》卷五十四,清光绪刻本,第38页b。
    ⑤ (清)彭蕴璨撰《历代画史汇传》卷七十一,清道光刻本,第4页a。
    ⑥ (金)元好问著《元遗山诗集笺注》卷十一,清道光二年南浔瑞松堂蒋氏刻本,第8页b。
    ⑦ (清)吴仰贤著《小匏庵诗话》卷一,清光绪刻本,第12页b。
    ⑧ (清)蒋士铨撰《忠雅堂文集》卷五,清嘉庆刻本,第16页b。
    ⑨ (清)陈文述撰《颐道堂集》诗选卷十三古今体诗,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道光增修本,第18页a。
    ① (清)王嵩高《<清娱阁诗钞评>跋》,(清)戴燮元辑《京江鲍氏三女史诗钞合刻》,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第2页a。
    ② (清)宋长白撰《柳亭诗话》卷二十九,清康熙天茁园刻本,第3页a。
    ③ (清)黄图珌撰《看山阁集》闲笔卷三文学部,清乾隆刻本,第8页a。
    ④ 王英志《随园女弟子考评》,张宏生编《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99页。
    ⑤ 赵雪沛《从清中叶浙江女词人的创作看女性词特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60页。
    ① 万光治《古代女性的价值实现及其文学的悲剧意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78页。
    ② 万光治《古代女性的价值实现及其文学的悲剧意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78页。
    ③ (清)薛绍徽著、林怡点校《薛绍徽集》,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页。
    ④ 张娟《寻找女性主义文学的传统——论清代女性弹词小说的女性主义文学质素及其“经典化”历程》,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1页。
    ① (清)吴退庵辑《国朝杭郡诗辑》卷三十,清同治十三年(1874),第1页a。
    ② (韩)崔绣景《清后期的女性文学生活》,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42-43页。
    ③ 康正果著《风骚与艳情》,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49页。
    ④ 不过亦有学者认为这种说法的宽容含有“男权优越感”,如王力坚著《清代才媛文学之文化考察》,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30页。花宏艳也认为:“事实上,在这种奖掖与扶持的潜意识中,却隐藏着一种根深蒂固的男性中心的批评准则。”参见其《“脂粉气”问题与女性文学审美的近代转变》,《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48页。
    ① (清)王端淑辑《名媛诗纬初编》卷三,清康熙六年(1667)清音堂刻本,第15页b。
    ② 王蕴章著《燃脂余韵》,王英志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625页。
    ③ (清)沈善宝著《名媛诗话》,王英志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467页。
    ① (清)沈彩著《春雨楼稿》,胡晓明、彭国志主编《江南女性别集三编》,黄山书社2012年版,第81-82页。
    ② 吕碧城著、李保民笺注《吕碧城诗文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76页。
    ③ (清)刘熙载著、王气中笺注《艺概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97页。
    ① (清)沈善宝著《名媛诗话》,王英志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599页。
    ② (清)沈善宝著《名媛诗话》,王英志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605页。
    ③ (清)丁善仪著《双桂轩尺牍》,上海申报馆铅印本,第2页a-第3页a。
    ④ (清)王蕴章《然脂余韵》卷四,民国本,第3页a。
    ⑤南京大学文学院《全清词》编纂研究室编,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62页。
    ⑥ 同上,第8387页。
    ⑦ 同上,第8569页。
    ① 王力坚著《清代才媛文学之文化考察》,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229页。
    ② 王力坚著《清代才媛文学之文化考察》,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230页。
    ③ 邓红梅著《女性词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44页。
    ④ 邓红梅《女性词综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第30页。
    ⑤ 王萌著《禁锢的灵魂与挣扎的慧心——晚明至民国女性创作主体意识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⑥ 王萌著《禁锢的灵魂与挣扎的慧心——晚明至民国女性创作主体意识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⑦ 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7-139页。
    ① (清)吴藻著《花帘词》,(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五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第15页a。
    ② 参见孙康宜著《文学经典的挑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303页。
    ③ 邓红梅《女性词综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第33页。
    ④ 鲍震培《清代女作家弹词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9页。
    ① 聂欣晗《清代闺秀论诗诗的性别文化启蒙》,《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117页。
    ② (韩)崔琇景《清后期女性的文学生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05页。
    ① 邓红梅《女性词综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第30页。
    ② 邓红梅《女性词综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第30页。
    ③ 王书奴著《中国娼妓史》,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年版,第259页。
    ④ (清)龚自珍著《定庵全集》定庵文集古今体诗上卷破戒草,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万本书堂刻本,第11页b。
    ⑤ (清)珠泉居士撰《续板桥杂记》卷上雅游,(清)虫天子编《中国香艳全书》第四册,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7页。
    ⑥ 同上,卷下轶事,第2142页。
    ① (清)俞蛟撰《潮嘉风月记》,《丛书集成续编》第212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3页。
    ② 欧阳珍、吴怀民《妓女词人在清代的衰落》,《文学教育》2011年第8期,第100页。
    ③ (唐)孙棨《<北里志>序》,明嘉靖二十三年本。
    ④ (清)西溪山人辑《吴门画舫录》,(清)虫天子编《中国香艳全书》第四册,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1页。
    ⑤ (清)珠泉居士撰《续板桥杂记》,(清)虫天子编《中国香艳全书》第四册,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2页。
    ⑥ 参看单光鼐著《中国娟妓——过去和现在》,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
    ① 参看陶慕宁著《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14页。
    ② 胡文楷编著《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70页。
    ③ 同上,第594页。
    ④ 同上,第312页。
    ⑤ 同上,第257页。
    ⑥ 同上,第236页。
    ① 石旻《香奁结社擅风流——清代清溪吟社的风貌》,《文史知识》2007年第3期,第117页。
    ② (清)袁枚著《随园诗话》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85页。
    ① 南京大学文学院《全清词》编纂研究室编,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834页。
    ② (唐)李延寿撰、周国林等校点《南史》,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866页。
    ③ (清)曹寅编《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页a。
    ④ (金)元好问《遗山集》遗山先生文集卷第十,四部丛刊景明弘治本,第1页a。
    ① 南京大学文学院《全清词》编纂研究室编,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835页。
    ② 同上,第8547页。
    ③ 同上,第3516页。
    ④ 同上,第2053页。
    ① 石旻《清代妇女的文学空间》,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23页。
    ②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24页。
    ③ 同上,第8386页。
    ④ 同上,第8387页。
    ① (清)潘衍桐辑《两浙輶轩续绿》卷五十三,清光绪刻本,第2页b。
    ② 胡文楷编著《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76页。
    ③ 同上,第392页。
    ④ 同上,第697页。
    ⑤ 陶咏白、李湜《失落的历史——中国女性绘画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490页。
    ②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21页。
    ③ 关于渔夫隐逸闲适、远离尘嚣的形象分析可参考曹辛华《论唐宋渔父词的文化意蕴与词史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以及钟益兰《渔夫意象与传统隐逸文化》,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 (清)郭麐著《灵芬馆词话》卷八,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版,第7页。
    ②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72页。
    ③ (清)况周颐著《玉栖述雅》,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07页。
    ④ 此分类方法参看许伯卿《宋代咏物词的题材构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49-55页。
    ① (明)瞿佑著《归田诗话》,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1》,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32页。
    ② (宋)张炎著、夏承焘校注《词源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0页。
    ③ 转引自张璋编著《历代词话》,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第931页。
    ④ (清)谢章铤著《赌棋山庄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43页。
    ⑤ (清)钱孟钿著《浣青诗余》,(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八集,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本。
    ① 胡文楷编著《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62页。
    ②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344页。
    ③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314页。
    ④ (宋)陈元靓著《事林广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63页。
    ⑤ (清)顾贞立著《栖香阁词》卷下,(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三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版,第14页a。
    ⑥ 邓红梅著《女性词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9页。
    ⑦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655页。
    ⑧ (宋)周密辑《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页。
    ⑨ (清)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清)潘荣陛著《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86页。
    ① (清)张玉珍著《晚香居词》卷下,(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八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版,第2页a-b。
    ② (明)沈德符著《敝帚轩剩语》,陈诏著《红楼梦小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79页。
    ③ 周晓琳《中国古代文学思乡主题的文化内涵》,《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2期,第50页。
    ④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59页。
    ⑤ 王立《中国古代思乡文学主题的历时性检视》,《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57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653页。
    ② 同上,第8655页。
    ③ 同上,第8655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62页。
    ② 同上,第8569页。
    ③ 同上,第8387页。
    ④ 王力坚著《清代才媛文学之文化考察》,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229页。王先生并不同意此种观点。其因有三:一、她们能坦然面对友人及自己的婚配家庭问题。二、此为才女之间趣味相投的表现。三、女同性恋历来受到严厉限制。综上,他认为她们不会如此“激进”,并视这种现象为“故人雅谊”。
    ⑤ 邓红梅《女性词综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第30页。
    ⑥ 邓红梅著《女性词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44页。
    ⑦ (清)任兆麟辑《吴中女士诗钞》,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本。
    ⑧ 胡晓明,彭国忠主编《江南女性别集二编》下册,黄山书社2010年版,第839页。
    ⑨ 参见娄美华《吴中十子及<吴中女士诗钞>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7页。
    ⑩ (清)江珠著《青黎阁词》,(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三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
    ① 张宏生《日常化与女性词境的拓展——从高景芳说到清代女性词的空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80-86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835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113页。
    ② (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始集》卷十四,清道光十一年(1831)红香馆刻本,第18页b。
    ③ (明)钟惺《<名媛诗归>序》,明末刻本,第1页a-第2页b。
    ④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40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045-2046页。
    ② 同上,第1634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62页。
    ② 同上,第3259页。
    ③ 同上,第3264页。
    ④ (清)鲍之芬著《三秀斋词》,(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七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第4页b。
    ⑤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39页。
    ① (清)江珠著《青黎阁词》,(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三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刊本,第1页b。
    ②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385页。
    ③ 同上,第7224页。
    ④ (美)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① 具体可参见张宏生《清代妇女词的繁荣及其成就》,《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第124-125页。以及郭蓁《清代女诗人生成的文化环境》,《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第61-64页。
    ② (清)吴德旋撰《初月楼续闻见录》,《丛书集成三编》第76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546页。
    ③ 具体可参见赵宣竹《顺康女性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7-33页。
    ④ (清)徐灿著、程郁缀编著《徐灿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3年版,第191页。
    ①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曾经记载:“宛与草衣道人为女兄弟,道人屡规切之,宛不能从。道人皎洁如青莲花,亭亭出尘,而宛终堕落淤泥,为人所姗笑,不亦伤乎!”详见(清)钱谦益撰、钱陆灿编《列朝诗集小传》,明文书局1985年版,第814页。
    ② 具体可参见赵雪沛著《明末清初女性词人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114页。
    ③ 林葆恒辑、张璋整理《词综补遗》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2页。
    ④ (清)徐灿著、程郁缀编著《徐灿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3年版,第167页。
    ⑤ 林葆恒辑、张璋整理《词综补遗》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2页。
    ① 吴晶《蕉园诗社考论》,《浙江学刊》2010年第5期,第74页。
    ② 梁乙真著《清代妇女文学史》,中华书局1927年版,第23页。
    ③ (清)方芳佩著《在璞堂吟稿》,《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0辑第20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512页。
    ④ (清)佟景文《<鸿雪楼初集>序》,(清)沈善宝著《鸿雪楼诗选初集》卷首,清道光刻本,第1页。
    ⑤ (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始集》卷十六,清道光十一年(1831)红香馆刻本,第1页a。
    ① (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始集》卷十一,清道光十一年(1831)红香馆刻本,第3页a。
    ② (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始集》卷十七,清道光十一年(1831)红香馆刻本,第9页a-b。
    ③ (清)钱孟钿著《浣青诗》,(清)蔡殿齐辑《国朝闺阁诗钞》卷四,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第13页a。
    ④ (清)钱孟钿著《浣青诗余》,(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八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第2页b。
    ⑤ (清)孙云凤著《湘筠馆词》卷上,(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九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第3页a。
    ① (后蜀)欧阳炯《<花间集>序》,(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卷首。
    ② (宋)张炎著、夏承焘校注《词源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③ 聂欣晗《清代闺秀论诗诗的性别文化启蒙》,《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116页。
    ④ 缪钺著《诗词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6页。
    ① (清)孙云凤著《湘筠馆词》卷上,(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九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第1页a
    ②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519页。
    ③ (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始集》卷五,清道光十一年(1831)红香馆刻本,第1页b。
    ④ 王英志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第一册,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
    ⑤ (清)田同之著《西圃词说》,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50页。
    ① (清)归懋仪撰《绣余续草》卷一,清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第4页a。
    ② (清)杨芸著《琴清阁词》,(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一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陵徐氏刻本,第3页a。
    ③ (清)阮元辑《淮海英灵集》壬集卷一,清嘉庆三年(1798)小琅媛僊馆刻本,第4页a。
    ④ (清)徐乃昌辑《闺秀词钞》卷十一,清宣统元年(1909)小檀栾室刻本,第15页a-b。
    ① (清)沈纕著《翡翠楼集》,(清)任兆麟辑《吴中女士诗钞》,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第6页b-第7页a。
    ② 施淑仪辑《清代闺阁诗人略》卷七,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377页。
    ③ (清)沈善宝著《鸿雪楼词》,(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一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陵徐氏刻本,第7页b。
    ④ (清)陶贞怀著《天雨花》卷十五,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刊本,第2页b。
    ⑤ (清)朱彝尊《<陈纬云红盐词>序》有云:“词虽小技,昔之通儒巨公往往为之。盖有诗所难言者,委曲倚之于声,其辞愈微,而其旨益远。善言词者,假闺房儿女子之言,通之以《离骚》变雅之义,此尤不得志于时者所宜寄情焉耳。”见于(清)朱彝尊著《曝书亭集》卷第四十序,四部丛刊景清康熙本,第2页a。
    ⑥ (清)张惠言《<词选>序》有云:“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见于(清)张惠言著,《茗柯文编》二编卷上,清同治八年刻本,第26页a。
    ① (唐)温庭筠著,《金奁集》,清钞本,第4页b。
    ② (五代)赵崇祚辑《花间集》卷八,四部丛刊景明万历刊巾箱本,第2页b-第3页a。
    ③ (宋)欧阳修著《欧阳文忠公集》近体乐府卷第二,四部丛刊景元本,第3页a。
    ④ 具体男性作词给歌妓以佐酒聊欢的例子如《词苑丛谈》记载:“欧阳修永叔任河南推官,亲一妓,时钱文僖为西京留守,一日宴于后园,客集而欧与妓皆不至,移时方来。诘之,妓云:‘中暑,往凉堂睡觉,失金钗,犹未见。’钱日:‘乞得欧阳推官一词即偿汝。’永叔即席赋《临江仙》词云云。”详见于(清)徐釚撰《词苑丛谈》卷七,清海山仙馆丛书本,第21页b。
    ① 张静《性别视角下的文体特质——以词体美感问题为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32页。
    ② (唐)温庭筠著,《金奁集》,清钞本,第4页b-第5页a。
    ③ (宋)欧阳修著《欧阳文忠公集》近体乐府卷第一,四部丛刊景元本,第9页a。
    ④ 孙汝建著《性别与语言》,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⑤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99页。
    ① (清)陈廷焯著《白雨斋词话》卷一,清光绪二十年刻本,第3页b。
    ② (清)田同之著《<西圃词说>自序》,清乾隆刻本,卷首。
    ③ (清)张惠言辑《词选》卷一,清道光十年(1830)宛邻书屋刻本。第1页a。
    ④ 关于男子而作闺音的具体成因分析,可参考张晓梅著《男子作闺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男扮女装现象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⑤ (宋)辛弃疾著《稼轩长短句》卷五,元大德三年(1299)刊本,第7页a-b。
    ⑥ (唐)朱庆馀著《朱庆馀诗集》,四部丛刊续编景宋本,第33页a。
    ① (唐)张籍著《张司业诗集》卷一,四部丛刊景明本,第5页b。
    ② 陈晓兰著《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① 本文下编选取作家,本着质量与数量双优的原则,即女性作家的词作既要质量高,有个人特色;又要数量相对较多。例如熊琏存词166首,同时创作成就在此时期最高,因此被列入。与此相对应,若有以下几种情况则该词人不被收录:1、存词量较多,但创作成就平平。如戴珊存词109首,但总体质量偏低,所以不予论述。2、存词量较少的不予论述。如吴中十子之一李嫩仅存词1首、王采薇存词2首、吴琼仙存词5首等均不予论述。3、存诗量较大,存词量较少,且词作成就不突出,远远低于诗作成就者不予论述。如席佩兰(存词17首)、钱孟钿(存词32首)等。4、词人存疑者不予论述,如贺双卿。
    ① (韩)崔琇景《乾嘉之际女性作家的文学交游关系及其意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59页。
    ① 熊琏生卒年尚无定论,邓红梅《女性词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1页。认为其生于1758年,卒年不详。高峰《熊琏词的精神追求》,《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41页。则认为其生于1759年,卒年不详。目前,尚无更精确资料可供查证。
    ② 关于熊琏生平的详细情况可参看沈立东《中国历代女作家传》,中国妇女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页。以及(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始集》卷十三,清道光十一年(1831)红香馆刻本,第5页b。
    ③ (清)潘瑛、高岑辑《国朝诗萃初集》卷十,清嘉庆九年(1804)晋希堂刻本,第4页b。
    ④ 关于“非解事者”的含义,邓红梅认为是精神不健全之病,周思璋《东皋话旧》则直接认为是痴呆。
    ⑤ 郭松义著《中国妇女通史·清代卷》,杭州出版社2010年版,第245页。
    ⑥ (清)沈善宝著《名媛诗话》,王英志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507页。
    ⑦ (清)沈善宝著《名媛诗话》,王英志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578页。
    ① (清)曹星湖《<淡仙诗钞>序》,(清)熊琏著《淡仙诗钞》,清嘉庆二年(1797)刻本,卷首。
    ②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27页。
    ③ 同上,第2343页。
    ④ 同上,第2324页。
    ⑤ 同上,第2355页。
    ⑥ (清)袁枚著《小仓山房文集》卷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29页。
    ① (清)熊琏著《淡仙诗钞》卷二,清嘉庆二年(1797)刻本,第6页a。
    ②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27页。
    ③ 同上,第2351页。
    ④ 张瑜《清代女词人熊琏的悲剧心态和觉醒意识》,《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14页。
    ⑤ (清)黄洙《<淡仙诗钞>跋》,(清)熊琏著《淡仙诗钞》,清嘉庆二年(1797)刻本。
    ⑥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34页。
    ⑦ 同上,第2347页。
    ⑧ 同上,第2343页。
    ⑨ 同上,第2340-2341页。
    ① 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编著《江苏艺文志·通州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7页。
    ② 邓红梅著《女性词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13页。
    ③ (清)况周颐著《玉栖述雅》,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15页。
    ① (清)钱泳撰《清代史料笔记丛刊·履园丛话二十四卷》,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57页。
    ② (清)周曾锦著《卧庐词话》,严迪昌编著《近代词钞3》,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026页。
    ③ 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编著《江苏艺文志·通州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
    ④ (清)沈善宝撰《名媛诗话》卷二,清光绪鸿雪楼刻本,第24页a。
    ⑤ (清)黄洙《<淡仙诗钞>跋》,(清)熊琏著《淡仙诗钞》,清嘉庆二年(1797)刻本。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24页。
    ② 同上,第2345页。
    ③ 同上,第2333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47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40页。
    ② (清)况周颐著《玉栖述雅》,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15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41页。
    ② 同上,第2357页。
    ① 郑训佐《略论儒道两家的隐逸观》,《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52页。
    ②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31页。
    ③ 同上,第2357页。
    ④ 同上,第2342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38页。
    ② 同上,第2345页。
    ③ 同上,第2348页。
    ④ 同上,第2347页。
    ⑤ 同上,第2355页。
    ⑥ 鲍震培著《清代女作家弹词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⑦ (清)沈善宝著《鸿雪楼词》,(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一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陵徐氏刻本,第11页b。
    ⑧ 张宏生编《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31页。
    ⑨ 张宏生编《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41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37页。
    ② 同上,第2353页。
    ③ 同上,第2324-2325页。
    ④ 同上,第2352页。
    ① (清)熊琏著《淡仙诗钞》卷四,清嘉庆二年(1797)刻本,第5页b。
    ② 施淑仪辑《清代闺阁诗人略》,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358页。
    ③ (清)况周颐著《玉栖述雅》,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16页。
    ④ 参看邓红梅著《女性词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18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27页。
    ② 同上,第2324页。
    ③ 同上,第2325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33-2334页。
    ② 同上,第2332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33页。
    ② (宋)苏轼《东坡词》,明崇祯刻宋名家词本,第67页b。
    ③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25页。
    ④ 同上,第2328页。
    ⑤ 同上,第2336页。
    ⑥ 同上,第2356页。
    ① 此处及以下统计依据的底本均为(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陵徐氏刻本。
    ②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48-2349页。
    ③ (清)刘声木撰《苌楚斋五笔》卷八,《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48页。
    ④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24页。
    ⑤ 同上,第2325页。
    ⑥ 同上,第2333页。
    ⑦ 同上,第2341页。
    ① (清)钱泳《清代史料笔记丛刊·履园丛话二十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57页。
    ② (清)刘声木撰《苌楚斋五笔》卷八,《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48页。
    ③ 张璋等编纂《历代词话续编》上,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④ (清)刘声木撰《苌楚斋五笔》卷八,《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48页。
    ⑤ (清)王蕴章《然脂余韵》卷三,民国本,第22页a-b。
    ⑥ 沈立东《中国历代女作家传》,中国妇女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页。
    ① 关于这一点,详细论述可参看滕小艳《熊琏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与段继红《清代女诗人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② (清)况周颐著《玉栖述雅》,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16页。
    ③ 邓红梅著《女性词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23页。
    ① 李佩金生卒年不详。《全清词·雍乾卷》认其为生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前后;邓红梅《女性词史》则认为是1775年左右。据李佩金《生香馆词》称杨芸为二姊,杨芸《琴清阁词》称李佩金为四妹,仅知佩金幼于杨芸(1774-1830)。
    ② 参见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编著《江苏艺文志·苏州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87页。
    ③ (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始集》卷十八,清道光十一年(1831)红香馆刻本,第11页a。
    ④ 龙云等著《新纂云南通志99》,民国三十八年(1949)铅印本,第124页。
    ⑤ (清)法式善著《梧门诗话》,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⑥ (清)盛大士撰《溪山卧游录》卷三,于安澜编《画史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第37页。
    ⑦ (清)法式善著《梧门诗话》,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① (清)吴衡照著《莲子居词话》卷四,清嘉庆刻本,第19页a-第19页b。
    ②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87页。
    ③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89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77页。
    ② 同上,第8579页。
    ③ 同上,第8591页。
    ④ 同上,第8582页。
    ⑤ (唐)李商隐《李义山诗集》卷之六,四部丛刊景明嘉靖本,第19页a。
    ① 张珍怀选注《清代女词人选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111页。
    ② (清)谭献辑《清词一千首、箧中词》,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页。
    ③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69页。
    ④ 同上,第8573页。
    ⑤ 同上,第8577页。
    ⑥ 同上,第8584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80页。
    ② 邓红梅著《女性词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42页。
    ③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68页。
    ④ 同上,第8569页。
    ⑤ 同上,第8579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80页。
    ② 简修炜等著《六朝史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12页。
    ③ (清)潘荣陛著《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
    ④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73页。
    ① (清)法式善著《梧门诗话》,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页。
    ②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四,清道光振绮堂刻本,第15页b。
    ③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81页。
    ④ 王萌著《禁锢的灵魂与挣扎的慧心——晚明至民国女性创作主体意识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⑤ (清)龚自珍著《定庵全集》定盒别集怀人馆词选,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万本书堂刻本,第13页b。
    ⑥ (唐)李商隐著《李义山诗集》卷之六,四部丛刊景明嘉靖本,第18页b。
    ① 关于浙西词派的具体词论及发展演变,可参看刘桂华《论浙西词派词学思想的发展演变》,《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52-56页;刘深《浙西词派研究述略》,《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第131-134页。
    ② 邓红梅著《女性词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48页。
    ③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84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91-8592页。
    ② (宋)李清照《漱玉词》,明崇祯诗词杂俎本,第2页a。
    ③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72页。
    ④ 同上,第8573页。
    ⑤ 同上,第8578页。
    ⑥ 同上,第8599页。
    ① (清)顾春著《东海渔歌》卷一,民国癸丑年(1913)印本,第18页a-b。
    ② (清)曹雪芹著《红楼梦》第五十九回,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第4页a。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70页。
    ② (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始集》卷十九,清道光十一年(1831)红香馆刻本,第5页a。
    ③ (清)沈涛撰《匏庐诗话》卷下,清刻本,第24页a。
    ① (清)丁绍仪撰《听秋声馆词话》卷十一,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第7页a-b。
    ② (清)郭麐著《灵芬馆词话》卷二,民国词话丛编本,第1页b。
    ③ (清)杨芸著《琴清阁词》,(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一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陵徐氏刻本,第9页b。
    ④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77页。
    ⑤ 同上,第8568页。
    ⑥ 同上,第8583页。
    ①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84页。
    ② (清)杨芸著《琴清阁词》,(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一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陵徐氏刻本,第1页b。
    ③ (清)杨芸著《琴清阁词》,(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一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陵徐氏刻本,第2页b。
    ④ (清)杨芸著《琴清阁词》,(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一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陵徐氏刻本,第4页a。
    ⑤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71页。
    ① 张珍怀选注《清代女词人选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117页。
    ② (清)杨芸著《琴清阁词》,(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一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陵徐氏刻本,第11页a。
    ③ (清)郭麐《灵芬馆词话》卷二,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21页。
    ④ 碧云女史彭俪鸿《<琴清阁词>叙》,(清)徐乃昌《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一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① 据王英志考证,随园女弟子共四十余人。详见其《随园女弟子概论》,《江海学刊》1995年第6期。第159页。
    ② (清)袁枚著《随园诗话》卷二,清乾隆十四年(1749)刻本,第12页a。这则轶事叙述不尽相同,另有(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始集》卷十七,清道光十一年(1831)红香馆刻本,第6页b有云:“碧梧生有夙慧,年八岁,春岩出对云:‘关关雎鸠。’即应声曰:‘嗈嗈鸣雁。’大奇之。”
    ③ 其具体生平可参见朱彭寿编著《清代人物大事纪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第572页。
    ④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清乾隆十四年(1749)刻本,第12页a-b。
    ⑤ (清)袁枚著《小仓山房集》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四,清乾隆刻增修本,第25页a。
    ① (清)袁枚著《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第3页b。
    ② (清)袁枚辑《随园女弟子诗选》卷一,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坊刻巾箱本,第19页b。
    ③ (清)袁枚辑《随园女弟子诗选》卷一,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坊刻巾箱本,第20页a。
    ④ (清)沈善宝著《名媛诗话》卷四,清光绪鸿雪楼刻本,第10页a。
    ⑤ 施淑仪撰《清代闺阁诗人征略》,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326页。
    ⑥ (清)潘衍桐辑《两浙牺轩续录》卷五十三,清光绪刻本,第35页b。
    ⑦ (清)袁枚著《随园诗话补遗》,王英志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35页。
    ⑧ 此典故出于《论语·雍也》:“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详见(魏)何晏注《论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0-51页。
    ① 施淑仪撰《清代闺阁诗人征略》,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326页。
    ②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314页。以下若无特殊说明,本章所选孙云凤词均出自于此书。
    ③ 施淑仪撰《清代闺阁诗人征略》,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326页。
    ④ (清)王昶《春融堂集》卷五十四志铭,清嘉庆十二年(1807)塾南书舍刻本,第13页a。
    ⑤ (清)郭麐《<湘筠馆词>序》,(清)孙云凤著《湘筠馆词》,清嘉庆19年(1814)刻本,卷首。
    ① (清)郭麐《<湘筠馆词>序》,(清)孙云凤著《湘筠馆词》,清嘉庆十九年(1814)刻本。
    ② (清)孙颢元《<湘筠馆词>跋》,(清)孙云凤著《湘筠馆词》,清嘉庆十九年(1814)刻本。
    ① (清)郭著《灵芬馆词话》,《续修四库全书》第173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96页。
    ② (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四,清嘉庆刻本,第22页b。
    ③ (清)郭麐著《灵芬馆词话》,《续修四库全书》第173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96页。
    ① 孙云凤寄意杳微的写法在她词作中也有透露。其《西江月·自题词稿,兼寄仙品妹》词云:“别绪逗将吟绪,愁心翻作闲心。美人香草意偏深。说与旁人不省。一自雁行云散,几番月色花阴。何时一鼓海风琴。共对西窗烛影。”其中“美人香草意偏深”已经透露出她词作的别有深意。
    ② (清)袁枚辑《随园女弟子诗选》卷三,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坊刻巾箱本,第22页b。
    ③ (清)袁枚辑《随园女弟子诗选》卷三,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坊刻巾箱本,第23页a。
    ④ (清)沈善宝著《名媛诗话》卷四,清光绪鸿雪楼刻本,第10页b。
    ⑤ (清)袁枚《小仓山房集》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二,清乾隆刻增修本,第24页a。
    ① (清)潘衍桐辑《两浙輶轩续录》卷五十三,清光绪刻本,第37页b。
    ② (清)陈文述著《西泠闺咏》,王国平主编《西湖文献集成》第27册,杭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490页。此诗题目为《湘筠馆怀孙云鹤、云鸾、云鸿、云鹄、云鹇》,前有序云:与云凤皆春岩观察女。云鹤,字仙品;云鸾,字文翰;云鸿,字宾南;云鹇,字闲卿。并工诗、善画。一门之盛,足媲宋若华姊妹矣。
    ③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338页。若无特殊说明,以下所选孙云鹤词均出自于该书。
    ① (唐)杜甫著《杜工部集》卷九近体八十五首,续古逸丛书景宋本配毛氏汲古阁本,第20页b。
    ② 王昶著《春融堂集》卷二十八,清嘉庆十二年(1807)塾南书社刻,第20页a。
    ③ 梁乙真著《清代妇女文学史》,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102页。
    ① (清)孙云鹤《<听雨楼词>自序》,(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九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卷首。
    ② (清)沈善宝著《名媛诗话》卷四,清光绪鸿雪楼刻本,第10页b。
    ① 王英志著《性灵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5页。
    ① 张玉珍生平详细可参见:南京大学文学院《全清词》编纂研究室.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843页。
    ② 关于张玉珍守寡年龄,还有《全清词·雍乾卷》的31岁一说。
    ③ (清)归懋仪著《绣余续草》卷一,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刻本,第5页b。
    ④ (清)席佩兰著《长真阁集》卷五,民国九年(1920)扫叶山房石印本,第4页b。
    ⑤ (清)张玉珍《晚香居词》卷下,(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八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陵徐氏刻本,第5页b。
    ① (清)张玉珍《晚香居词》卷上,(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八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陵徐氏刻本,第10页b。
    ② (清)张玉珍《晚香居词》卷下,(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八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陵徐氏刻本,第7页a。
    ③ 可参见邓红梅著《女性词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60页。
    ④ 范贞仪,字芳筠,号一柏。如皋人。直侄女,贡生高纕妻。十九而字,九年而夫亡。著有《愁丛集》。详细可见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编著《江苏艺文志·南通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3页。
    ⑤ (清)徐乃昌辑《闺秀词钞》卷十一,清宣统元年(1909)小檀栾室刻本,第10页b。
    ⑥ 谭正璧《女性词话》,百新图书文具公司1958年版,第65页。
    ① (清)徐乃昌辑《闺秀词钞》卷十一,清宣统元年(1909)小檀栾室刻本,第15页a-b。
    ② (清)徐乃昌辑《闺秀词钞》卷十一,清宣统元年(1909)小檀栾室刻本,第17页a。
    ③ 参见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编著《江苏艺文志·苏州卷》第四分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190页。
    ④ (清)孙原湘撰《天真阁集》卷五十,《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页。
    ⑤ (清)席佩兰著《长真阁集》卷三,民国九年(1920)扫叶山房石印本,第7页a。
    ① 此处统计数据依据詹萍《随园女弟子之冠——席佩兰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49页。
    ② (清)席佩兰著《长真阁集》卷六,民国九年(1920)扫叶山房石印本,第12页b。
    ③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490页。
    ④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491页。
    ⑤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496页。
    ① 哈佛大学图书馆,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http://dbl.ihp.sinica.edu.tw/cbdbc/cbdbkm?@6-1494911909"107(?)11@@649241697
    ② 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编著《江苏艺文志·苏州卷》第三分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49页。
    ③ 梁乙真著《清代妇女文学史》,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93页。
    ④ 关于宜秋具体生平,可参见,王英志著《性灵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5页。
    ⑤ 王蕴章辑《然脂余韵》卷一,民国本,第2页a。
    ① (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始集》卷十四,清道光十一年(1831)红香馆刻本,第19页a。
    ② (清)王蕴章《然脂余韵》卷一,民国本,第2页b。
    ③ (清)严蘅撰《女世说》,上海聚珍倣宋印书局1921年印本,第9页b。
    ④ (清)郭麐撰《樗园销夏录》卷下,清嘉庆刻本,第21页b。
    ⑤ (清)袁枚著《随园诗话补遗》,王英志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36页。
    ⑥ (清)袁枚著《小仓山房文集》卷三十二,清乾隆刻增修本,第26页a。
    ⑦ 胡文楷编著《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39页。
    ① (清)袁枚辑《随园女弟子诗选》卷二,嘉道年间坊刻巾箱本,第17页。
    ② (清)袁枚辑《随园女弟子诗选》卷二,嘉道年间坊刻巾箱本,第12页。
    ③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113页。
    ④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113-5114页。
    ⑤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113页。
    ⑥ (宋)秦观《淮海长短句》卷中,明嘉靖小字本,第4页b。
    ⑦ (宋)辛弃疾《稼轩长短句》卷十,元大德三年(1299)刊本,第14页b。
    ⑧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113页。
    ① 谭正璧著《女性词话》,百新图书文具公司1958年版,第49页。
    ② 赵宣竹《顺康女性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第125页。
    ③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全清词》编纂委员会编《全清词·顺康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39页。
    ④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全清词》编纂委员会编《全清词·顺康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39页。
    ⑤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全清词》编纂委员会编《全清词·顺康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40页。
    ① (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始续集》卷三,清道光十六年(1836)红香馆刻本,第19页a。
    ② (清)潘衍桐辑《两浙輶轩续录》卷五十三,清光绪刻本,第47页b。
    ③ (清)沈彩《春雨楼稿》附录,民国十三年(1924)影印手稿本。
    ④ (清)沈彩《春雨楼稿》附录,民国十三年(1924)影印手稿本。
    ① 胡晓明、彭国志主编《江南女性别集三编》,黄山书社2012年版,第6页。
    ② 徐世昌辑《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八十五,民国退耕堂刻本,第58页b。
    ③ 徐世昌辑《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八十五,民国退耕堂刻本,第59页b。
    ④ 胡晓明、彭国志主编《江南女性别集三编》,黄山书社2012年版,第114页。有罗振常《<春雨楼集>序》,其云:“受宠于主君,见怜于大妇。”
    ⑤ (清)潘衍桐辑《两浙輶轩续录》卷五十三,清光绪刻本,第47页b。
    ⑥ (清)叶昌炽著《缘督庐日记抄》卷十六,民国上海蟫隐庐石印本,第30页a。
    ⑦ (清)叶昌炽著《缘督庐日记抄》卷十六,民国上海蟫隐庐石印本,第29页a。
    ⑧ 胡晓明、彭国志主编《江南女性别集三编》上册,黄山书社2012年版,第61页。
    ⑨ 胡晓明、彭国志主编《江南女性别集三编》,黄山书社2012年版,第6页。
    ① 罗振常《<春雨楼稿>序》,(清)沈彩著《春雨楼稿》,民国十三年(1924)影印手稿本,卷首。
    ② 胡晓明、彭国志主编《江南女性别集三编》,黄山书社2012年版,第115页。
    ③ (清)沈彩著《春雨楼稿》卷十四,民国十三年(1924)影印手稿本,第6页b。
    ④ (清)沈彩著《春雨楼集》卷十四,民国十三年(1924)影印手稿本,第4页a。
    ① 此话原文为:仲尼曰:“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具体可见于(晋)杜预《春秋左传正义》附释音春秋左传注疏卷第十八,清嘉庆二十年(1815)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本,第14页b。
    ② 罗振常《<春雨楼稿>序》,(清)沈彩著《春雨楼稿》,民国十三年(1924)影印手稿本,第1页a。
    ③ 胡晓明、彭国志主编《江南女性别集三编》,黄山书社2012年版,第32页。以下若无特殊说明,本文所选沈彩诗均出自于该书。
    ④ 汤百纯(17701796),字清芬,号石华,江苏江阴人。汤裕之女,陈诗观妻。著有《玉琴余韵》一卷。详见胡文楷编著《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39页。
    ① 蒋国榜《德风亭初集》小传,(清)王贞仪著《德风亭初集》,民国五年(1916)蒋氏(蒋国榜)慎修书屋校订本,第1页a。以及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编著《江苏艺文志·南京卷》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7页。都认为其为上元人。
    ② 朱绪曾《<德风亭初集>跋》,(清)王贞仪著《德风亭初集》,民国五年(1916)蒋氏(蒋国榜)慎修书屋校订本。
    ③ 雷瑨、雷城《闺秀词话》卷四,民国五年(1916)扫叶山房石印本,第6页b。以及(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适续集》卷九,清道光十六年(1836)红香馆刻本,第7页b。
    ④ 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编著《江苏艺文志·南京卷》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7页。
    ⑤ 蒋国榜《德风亭初集》小传,(清)王贞仪著《德风亭初集》,民国五年(1916)蒋氏(蒋国榜)慎修书屋校订本,第1页a。
    ⑥ (清)蓝鼎元《鹿洲初集》卷十,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3页a。
    ⑦ (清)王贞仪著《德风亭初集》卷五岁差日至辨疑,民国五年(1916)蒋氏(蒋国榜)慎修书屋校订本,第1页a。若无特殊说明,以下所选王贞仪文章均出自该书。
    ① (清)王贞仪著《德风亭初集》卷八敬书家大人《医方验钞》后,民国五年(1916)蒋氏(蒋国榜)慎修书屋校订本,第3页a。
    ② 岳蕾《王贞仪及其<德风亭集>》,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8页。
    ③ (清)萧穆撰《敬孚类稿》卷十三传,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第13页a-b。
    ④ 梁乙真著《清代妇女文学史》,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300页。
    ⑤ 蒋国榜《<德风亭初集>跋》,(清)王贞仪著《德风亭初集》,民国五年(1916)蒋氏(蒋国榜)慎修书屋校订本,卷末。
    ⑥ (清)萧穆撰《敬孚类稿》卷十三传,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第14页b。
    ① (清)王贞仪《<德风亭初集>自序》,民国五年(1916)蒋氏(蒋国榜)慎修书屋校订本,卷首第1页a。
    ② (清)王贞仪《<德风亭初集>自序》,民国五年(1916)蒋氏(蒋国榜)慎修书屋校订本,卷首第1页b。
    ① (清)王贞仪著《德风亭初集》卷四,民国五年(1916)蒋氏(蒋国榜)慎修书屋校订本,第10页b-第11页a。
    ① (清)王贞仪著《德风亭初集》卷四,民国五年(1916)蒋氏(蒋国榜)慎修书屋校订本,第6页a。
    ②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09页。以下若无特殊说明,本文所选王贞仪词均出自于该书。
    ③ (唐)李白《李太白集》卷三,宋刻本,第3页b。
    ④ (唐)曹邺《曹祠部集》卷二,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页b。
    ① (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始续集》卷六,清道光十六年(1836)红香馆刻本,第11页b。
    ② 候文正等编纂《雁门关志》卷八边塞名人,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三晋出版社2010年版,第336页。
    ③ 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224页。以下所选戴澈词均出自于此书。
    ① 严迪昌著《清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92页。
    ② 谭正璧著《中国女性文学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8页。
    ① 以下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简称国图、上海图书馆简称上图、南京图书馆简称南图,其它各学校图书馆均以学校名称代替。
    ② 备注多依胡文楷先生《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清)余怀撰,《板桥杂记》,清康熙刻本。
    2.(清)徐釚撰,《词苑丛谈》,清康熙刻本。
    3.(清)吴瑛著,《芳荪书屋存稿》,清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
    4.(清)徐映玉著,《南楼吟稿》,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刻本。
    5.(清)许在璞著,《小丁卯集》,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刻本。
    6.(清)蒋重光辑,《昭代词选》,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刻本。
    7.(清)陆昶辑,《历代名媛诗词》,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红树楼刊本。
    8.(清)庄焘著,《翦水山房诗钞》,清乾隆五十年(1785)刻本。
    9.(清)张芬著,《两面楼诗稿》,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
    10.(清)任兆麟辑,《吴中女士诗钞》,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
    11.(清)徐裕馨著,《兰蕴诗草》,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刻本。
    12.(清)葛秀英著,《淡香楼小草》,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
    13.(清)李斗撰,《扬州画舫录》,清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
    14.(清)汪启淑辑,《撷芳集》,清乾隆刻本。
    15.(清)许权著,《问花楼遗稿》,清乾隆刻本。
    16.(清)袁枚辑,《随园女弟子诗选》,清嘉庆元年(1796)刻本。
    17.(清)熊琏著,《淡仙词钞》,清嘉庆二年(1797)刻本。
    18.(清)胡慎容著,《红鹤山庄词》,清嘉庆三年(1798)刻本。
    19.(清)熊琏著,《淡仙诗话》,清嘉庆十一年(1806)刻本。
    20.(清)孙原湘著,《天真阁集》,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
    21.(清)陈文述著,《颐道堂集》,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道光增修本。
    22.(清)屈秉筠著,《韫玉楼集》,清嘉庆十六年(1811)刻本。
    23.(清)汪玉轸著,《宜秋小院诗抄》,清嘉庆十六年(1811)刻本。
    24.(清)孙云鹤著,《听雨楼词》,清嘉庆十九年(1814)刻本。
    25.(清)孙云凤著,《湘筠馆遗稿》,清嘉庆十九年(1814)刻本。
    26.(清)任兆麟著,《有竹居集》,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广州两广节署刻本。
    27.(清)李佩金著,《生香馆词》,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刻本。
    28.(清)王琼辑,《名媛同音集》,王昶选定,清嘉庆刻本。
    29.(清)孙星衍著,《孙渊如先生全集》,《四部丛刊》影印嘉庆刻本。
    30.(清)张介著,《环翠阁诗钞》,清嘉庆刻本。
    31.(清)王璊著,《印月楼诗词》,清道光十年(1830)刻本。
    32.(清)恽珠辑,《国朝闺秀正始集》,清道光十一年(1831)红香馆刻本。
    33.(清)吴琼仙著,《写韵楼诗集》,清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
    34.(清)戴澈著,《澈道人词存》,清道光十三年(1833)刻本。
    35.(清)恽珠选,完颜妙莲保、佛芸保编校,《国朝闺秀正始续集》,清道光十六年(1836)红香馆刻本。
    36.(清)汪韫玉著,《听月楼遗草》,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蔡氏螂嬛别馆刻本。
    37.(清)梁章钜撰,《闽川闺秀诗话》,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
    38.(清)蔡殿齐辑,《国朝闺阁诗抄》,清道光嫏嬛别馆刻本。
    39.(清)周佩荪著,《浣余集诗钞》,清咸丰十一年(1861)刻本。
    40.(清)黄燮清辑,《国朝词综续编》,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
    41.(清)捧花生撰,《秦淮画舫录》,清光绪四年(1878)刻本。
    42.(清)鲍之芬著,《三秀斋词钞》,清光绪四年(1878)刻本。
    43.(清)何慧生著,《梅神吟馆集》,清光绪四年(1878)刻本。
    44.(清)冒俊辑,《林下雅音集》,清光绪十年(1884)如不及斋刊本。
    45.(清)潘衍桐辑,《两浙輶轩续录》,清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
    46.(清)袁嘉著,《湘痕阁词》,清光绪十八年(1892)铅印本。
    47.(清)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刻本。
    48.(清)刘之莱著,《启秀轩诗钞》,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刻本。
    49.(清)陈作霖辑,《国朝金陵词钞》,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刊本。
    50.(清)徐乃昌辑,《闺秀词钞》,清宣统元年(1909)小檀栾室本。
    51.(清)薛绍徽辑,《国朝闺秀词综》,清宣统三年(1911)刊本。
    52.(清)毕沅撰,《灵岩山人诗集》,清刻本。
    53.(清)郭麐撰,《灵芬馆全集》,清刻本。
    54.(清)彭贞隐著,《铿尔词》,清刻本。
    55.(清)汪衡著,《红豆轩词》,清刻本。
    56.(清)王淑著,《竹韵楼琴趣》,清刻本。
    57.(清)王清霞著,《小嫏嬛室诗余》,清刻本。
    58.(清)曹锡淑著,《晚晴楼诗稿》,清抄本。
    59.(清)范贞仪著,《愁丛集》,《国朝女史诗合钞》,清秋声馆抄本。
    60.(清)王贞仪著,《德风亭初集》,民国五年(1916)蒋氏慎修书屋校订本。
    61.(清)许孟娴著,《似山楼遗稿》,民国八年(1919)娄东李士玛静补斋铅印 本。
    62.(清)沈彩著,《采香词》,民国十三年(1924)影印本。
    63.(清)李媞著,《犹得住楼诗词稿》,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64.(清)丁芸辑,《闽川闺秀诗话续编》,民国二十九年(1949)本。
    65.(清)单士釐辑,《清闺秀正始再续集初编》,民国归安钱氏排印本。
    66.谢无量著,《中国妇女文学史》,中华书局1916年版。
    67.梁乙真著,《清代妇女文学史》,中华书局1927年版。
    68.陶秋英著,《中国妇女与文学》,北新书局1933年版。
    69.陈东原著,《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70.王秀琴编,《历代名媛书简》,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
    71.王秀琴编,《历代名媛文苑简编》,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72.(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
    73.周骏富编,《清代传记资料丛刊》,明文书局1975年版。
    74.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版。
    75.郭绍虞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76.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版。
    77.小横香室主人编,《清朝野史大观》,上海书店1981年版。
    78.叶公绰编,《全清词钞》,中华书局1982年版。
    79.陶湘辑,《喜咏轩丛书》,广文书局1983年版。
    80.谭正璧著,《中国女性文学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81.徐珂编,《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版。
    82.《清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
    83.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84.康正果著,《风骚与艳情——中国古典诗词的女性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5.杜芳琴著,《女性观念的衍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6.李小江著,《女性审美意识探微》,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7.曹正文著,《女性文学与文学女性》,上海书店1991年版。
    88.罗伟国、胡平著,《古籍版本题记索引》,上海书店1991年版。
    89.虫天子编,《香艳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90.陶慕宁著,《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91.施蛰存编,《词籍序跋萃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92.袁行云著,《清人诗集叙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93.尤振中、尤以丁编著,《清词纪事会评》,黄山书社1995年版。
    94.南京师范大学主编,《江苏艺文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5.马积高著,《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96.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齐鲁书社1996年版。
    97.叶嘉莹著,《清词丛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98.梅家玲等著,《古典文学与性别研究》,里仁书局1997年版。
    99.王英志主编,《袁枚全集》,凤凰出版社1997年版。
    100.王英志著,《性灵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1.张宏生著,《清代词学的建构》,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02.陈顾远著,《中国婚姻史》,岳麓书社1998年版。
    103.王书奴著,《中国娼妓史》,岳麓书社1998年版。
    104.陈水云著,《清代前中期词学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5.严迪昌著,《清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06.冯尔康著,《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7.郭松义著,《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关系》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8.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9.邓红梅著,《女性词史》,上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0.钟慧玲著,《清代女诗人研究》,里仁书局2000年版。
    111.陶咏白、李湜著,《失落的历史:中国女性绘画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112.李灵年、杨忠主编,《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3.柯愈春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14.毛文芳著,《物·性别·观看:明末清初文化书写新探》台湾学生书局2001年版。
    115.张璋等编纂,《历代词话》,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
    116.黄嫣梨著,《清代四大女词人》,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
    117.孙康宜著,《文学经典的挑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18.张宏生编,《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19.张宏生、张雁编,《古代女诗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20.朱德慈著,《近代词人行年考》,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
    121.(美)伊沛霞著、胡志宏译,《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2.(美)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3.(美)曼素恩著,定宜庄、颜宜葳译,《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前后的中国妇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4.陈玉兰著,《清代嘉道时期江南寒士诗群与闺阁诗侣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5.尚小明编著,《清代士人游幕表》,中华书局2005年版。
    126.江庆柏编著,《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7.陈水云著,《明清词研究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8.王力坚著,《清代才媛文学之文化考察》,文津出版社2006年版。
    129.段继红著,《清代闺阁诗人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0.胡文楷著、张宏生等增订,《历代妇女著作考(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31.凌郁之著,《苏州文化世家与清代文学》,齐鲁书社2008年版。
    132.赵雪沛著,《明末清初女词人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3.李湜著,《明清闺阁绘画研究》,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版。
    134.胡晓明、彭国忠主编,《江南女性别集初编》,黄山书社2008年版。
    135.张珍怀选注,《清代女词人选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
    136.李汇群著,《闺阁与画舫/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江南文人和女性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7.方秀杰、伊维德编,《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明清妇女著述汇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8.郭松义著,《中国妇女通史·清代卷》,杭州出版社2010年版。
    139.(美)卢苇菁著、秦立彦译,《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40.齐文颖主编,《中华妇女文献纵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1.胡晓明、彭国忠主编,《江南女性别集二编》,黄山书社2010年版。
    142.王英志主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143.(清)黄秩模编、付琼校补,《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校补》,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144.胡晓明、彭国忠主编,《江南女性别集三编》,黄山书社2012年版。
    145.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全清词》编纂研究室编,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王萌,《禁锢的灵魂与挣扎的慧心——晚明至民初女性创作主体意识的萌发》,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2.鲍震培,《清代女作家弹词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3.吴晓红,《中国古代女性意识——从原始走向封建礼教》,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4.虞蓉,《中国古代妇女的文学批评》,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5.段继红,《清代女诗人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6.石旻,《清代妇女的文学空间》,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7.康维娜,《清代浙江闺秀文章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8.崔琇景,《清后期女性的文学生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9.赵宣竹,《顺康女性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1.高波,《清代女词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2.王瑜,《清代女性诗词成就论》,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3.张娟,《寻找女性主义文学的传统——论清代弹词小说的女性主义文学质素及其“经典化”历程》,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王郦玉,《美国汉学家对明晚期至清中叶妇女诗词创作的研究初探》,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李小满,《把卷立苍茫——清代女词人熊琏、吴藻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汪青云,《清代女性词人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7.岳蕾,《王贞仪及其德风亭集》,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8.王云平,《王贞仪<德风亭初集>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9.张逸临,《清代女性写作争议初探》,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0.詹萍,《随园女弟子之冠——席佩兰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1.赵文君,《论美国学者孙康宜之明清女性文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2.娄美华,《吴中十子及<吴中女士诗钞>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3.滕小艳,《熊琏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4.高新,《熊连词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5.刘源,《随园女弟子考论》,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6.张聆雨,《清代闺秀诗人才名的确立和传播》,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刘淑丽,《古代女性创作的忧患意识》,《大连大学学报》,1992第1期。
    2.钟慧玲,《清代女诗人的写作态度及其文学理论》,《东海中文学报》,1993年第3期。
    3.王英志,《大家之女与贫者之妇——随园女弟子钱孟钿与汪玉轸》,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4.张宏生,《清代妇女词的繁荣及其成就》,《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宋晓萍,《女性情谊:空缺或叙事抑制》,《文艺评论》,1996年第3期。
    5.衣若兰,《最近台湾地区明清妇女史研究学位论文评介》,《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998年第6期。
    6.王细芝,《论清代闺阁词人及其创作》,《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第1期。
    7.郭松义,《清代妇女的守节和再嫁》,《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8.陈玉兰,《任兆麟及其清思雅韵》,《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9.王英志,《是真名士自风流—论袁枚对女性的关爱》,《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0.沈金浩,《论袁枚的男女关系观及妇女观-兼谈两者与其文学活动、文学创作间的关系》,《深圳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1.纪玲妹,《论常州词派妇女词的艺术风格》,《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2.陈书录,《“德、才、色”主体意识的复苏与女性群体文学的兴盛——明代吴江叶氏家族女性文学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13.邓红梅,《女性词评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14.孙康宜,《性别理论与美国汉学的互动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增1期。
    15.郭延礼,《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文学遗产》,2002年第6期。
    16.万光治,《古代女性的价值实现及其文学的悲剧意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17.陈水云,《20世纪的清代女性词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1期。
    18.孙康宜,《明清文人的经典论和女性观》,《江西社会科学》,2004第2期
    19.何尊沛,《初论熊琏<淡仙词>》,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0.段继红,《清代吴地女学的兴盛与吴文化》,《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1.乔玉钰,《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明清才女的皈依佛道之风》,《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2期。
    22.叶嘉莹,《从性别与文化谈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上)》,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3.叶嘉莹,《从性别与文化谈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下)》,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4.王力坚,《从<名媛诗话>看家庭对清代才媛的影响》,《长江学术》2006年第3期。
    25.李国彤,《明清妇女著作中的责任意识与“不朽”观》,《燕京学报》新二十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26.王云平,《尝拟雄心盛丈夫——清代女作家王贞仪和她的诗词》,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7.程君,《清代闺秀诗人的“才”“德”之辩》,《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8.石曼,《香奁结社擅风流——清代清溪吟社的风貌》,《文史知识》,2007年第3期。
    29.石曼,《阻隔的一时双壁——关于<随园诗话>忽略清溪吟社之分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0.段继红、高剑华《清代才女结社拜师风气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1.魏爱莲,《十九世纪中国女性的文学关系网络》,《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2.张宏生,《日常化与女性词境的拓展——从高景芳说到清代女性词的空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33.郭蓁,《清代女诗人群的总体特征》,《齐鲁学刊》,2008年第5期。
    34.张宏生,石旻,《中国古代妇女文学研究的现代起点——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的价值和意义》,《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35.郭蓁,《论清代女诗人生成的文化环境》,《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36.李小满,《熊琏词论》,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37.刘咏聪,《清代女性课子书举要》,《东海中文学报》,2008年第20期。
    38.张瑜,《清代女词人熊琏的悲剧心态和觉醒意识》,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9.罗时进,陈燕妮,《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特征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40.韩丹丹,《乾嘉吴中女性诗群成因初探》,《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41.周雪根,《丰才啬遇福薄才现——简论清代吴江女诗人汪玉轸的诗歌》,《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6期。
    42.刘立杰、赵雪沛,《“有南唐北宋意理”的孙云凤词》,《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43.杜霖,《清代如皋女作家熊琏的诗歌创作》,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第4期
    44.赵雪沛,《从清中叶浙江女词人的创作看女性词特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45.陈薇、伏涛,《家族文化对乾嘉常州女性诗学的促进——以女青莲钱孟钿为例》,《唐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46.宋清秀,《十七世纪江南才女文学交游网络及其意义》,《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47.付优,《明清女性结社综论》,《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48.高峰,《熊连词的精神追求》,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49.高峰,《明清女性词人的易安情结》,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50.宋清秀,《秀——清代闺秀诗学的核心概念》,《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51.穆薇,《论清代中叶妇女诗话繁荣的特征及成因》,《齐鲁学刊》,2011年第6期。
    52.周兴陆,《女性批评与批评女性——清代闺秀的诗论》,《学术月刊》,2011年6月号。
    53.聂欣晗《清代闺秀论诗诗的性别文化启蒙》,《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54.朱平,《清代女诗人钱孟钿的诗歌创作》,《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55.张聆雨,《清代女性著述出版途径考》,《古典文献研究》,2012年7月。
    56.马秀娟,《论孙云凤的湘筠馆词》,《文艺生活》,2012年第8期。
    57.侯海荣,《试论江南才女沈彩思想的现代性》,《菏泽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58.何湘,《论清代江南女性诗的风云之气》,《苏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59.赵雪沛,陈珂珂,《清隽疏朗的孙云鹤词》,《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