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政党执政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政党变革史。任何政党的变革都是由客观环境变化和主观变革意识觉醒两个要素共同促成的。从资源科学的角度看,政党变革的过程是政党对能够为其实现政治目标提供有效支持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要素进行不间断地开发利用的过程,而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要素的总和就构成了政党的执政资源。政党组织的基本目标是掌握政权,其所拥有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资源利用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党的执政能力。面对剧烈变化的时代,政党如何做到最有效地开发利用执政资源,以此赢得长期执政?这是本项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
     本文是关于政党执政资源问题的初步研究。政党执政资源问题研究包含在政党执政理论研究之中,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政党执政规律、提升政党执政能力、服务于政党的执政实践。本研究借鉴资源科学、组织学和政治学的分析视角,运用理论分析、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结构功能分析和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政党执政资源问题做了综合性的研究。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之后的三章内容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政党执政资源的基本理论及开发利用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第四章内容中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开发利用展开个案研究,最后一部分是结束语。全文着力论证和阐述了如下重要观点:
     1、政党执政资源是指能够为政党实现政治目标提供有效支持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要素的总和。换言之,政党政治过程中政党可以利用的各种要素,即政党执政资源。政党执政资源的主体是政党组织,获取执政合法性是政党对执政资源开发利用的终极目的,之于执政党,能否善于开发利用执政资源,直接关系到其执政基础是否坚实,执政地位是否稳固,执政目标能否实现。
     2、政党本身的组织资源、历史资源以及意识形态资源,是政党执政资源的主体部分,其在政党执政资源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能动性的作用。拥有执政地位的标识是政党对国家权力资源的掌控。权力资源作为政党价值实现的媒介,在政党执政资源体系中居于关键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质。政党执政资源中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以及思想文化资源是以公民社会为载体的,其在政党执政资源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它既是政党自身资源和国家权力资源生成的土壤,也是政党组织资源和国家权力资源作用的对象。政党执政资源各内容重要并稀缺,攸关政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攸关政党政治的兴衰与成败,攸关民族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3、政党执政资源的开发使用,一方面是政党主体能量的释放,即政党自身的组织资源、意识形态资源以及历史资源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另一方面则是政党自身之外的各种资源,如权力资源、经济资源、制度资源、社会资源以及文化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政党开发利用各种资源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政党自身运转和政党执政的需要,其价值意义在于通过各种加工型资源的制度化培育和开发进而产出政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合法性资源既是政党的手段性资源也是政党的目标性资源。它作为一种存量资源,是政党执政资源体系中最为稀缺的资源。其存储的规模以及再生产的能力对政党执政至关重要。
     4、政党执政资源是一个由不同要素按规律组成的整体,具有系统性。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将政党执政资源分为不同的类型。从资源发挥的作用角度看,可将其分为基础性资源、运行性资源和保障性资源;从资源“开发链”角度看,可将其分为加工型资源、工具型资源及其资源产品;从资源再生限制角度看,可将其分为存量资源和流量资源;从资源存在形态的角度看,可将其分为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等等。在政党执政资源系统中,各种资源的重要性以及珍贵程度是不同的;而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关键资源或核心资源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会发生改变。政党执政资源是一个集政治性与科学性于一体的大概念。有效性和稀缺性的统一、绝对无限性和相对有限性的统一、阶级性和公共性的统一、多宜性与可塑性的统一、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统一,是其主要特征。
     5、政党的制度化程度与政党执政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成正相关。政党制度作为政党执政资源中的加工型资源,既是政党自身制度化水平的基本标识,也是政党开发利用资源的重要工具。政党自身的制度化水平直接关系到政党执政资源输入、加工与输出的制度化程度,从而决定着政党执政资源整个系统的运行科学化水平。制度化程度高的政党能够借助于制度本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地促进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从而为政党执政资源开发节省成本,减少交易费用。政党制度建设对于政党执政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
     6、政党组织作为一种典型的组织类别,它的发展变化是其与存在环境互动的结果。而这一互动过程恰恰是通过不同资源的相互转换而实现的。政党自身的变革,无论是自觉的还是“被迫”的,也无论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都是政党适应客观而又改造客观的结果,是一种复杂的不同资源间的交换互动过程。从根本上来讲,政党自身的任何变革,首先是基于客观的迫切需求;而政党组织的目标、功能以及活动方式的不断调整,恰恰开启了政党环境塑造的过程。政党与环境的这种交互变量之关系,形成了政党为“生存”而适应环境——环境变化引起政党自身变革——政党自身变革带来环境进一步优化这样一个完整的政治生态链条。对于政党执政资源系统而言,每一项环境变化就是政党自身变革的一次启动;而每一项新的政党执政资源产品的产出也都引导着客观环境朝着更加有利于政党的方向发展。期间,政党自身的变革同政党执政资源的建设是重合的,政党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其获得执政地位或保持执政权力是同步的。
     7、对国家权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切政党的目标指向和始终追求,但在执政条件下对权力资源的开发客观上有一个“度”的问题。权力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越权”使用,不仅会挤压其他资源的生存空间,还会造成权力本身因为垄断而失去生机活力;不仅会造成权力主体因权力的不断扩张而不堪重负,还会造成其他资源主体因生态恶化而丧失应有权利意识。由以国家权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向以公众权利资源开发保护为主的转变,是实现政党执政资源开发利用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8、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政党,对具体政党执政资源的依赖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既取决于政党的性质与政党的经历,还取决于国家的政治结构和运行模式。中国共产党在获取执政地位的起点与形式、巩固执政地位的基础与重点,以及执政过程中所遇到的情况和问题,与其他国家政党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它所拥有的执政资源以及其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方式和重点上有其特殊性。“建党在先”、“以党建国”的政党政治生成逻辑,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开发利用政党执政资源时具有了丰厚的历史基础及充分的合法性缘由:“党国同构、党政同构”的政治结构模式,使得中国共产党对权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内在的理论支撑和实现机制;庞大并牢固的组织网络,使得中国共产党既可以有效地整合政党组织资源,又可以独揽政党执政之权;“大一统”的思想文化传统,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资源在政党执政资源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发挥“统御”各方的作用;“权力本位”观念的根深蒂固,使中国共产党对权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更需要“慎重”而行;经济资源在执政初期相对短缺的基本情况,使得中国共产党将经济资源的开发及其绩效看成是贏得执政合法性的第一要义;而中国共产党拥有的大储量的组织资源以及成熟的组织资源开发利用经验,更为其他国家政党所望洋兴叹。这些情况,既在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开发利用执政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对其驾驭如此的执政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使其实现执政资源开发利用科学化、生态化这一目标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9、不同时代、不同制度以及不同文化背景,既会形成不同的政党执政资源,也会聚焦对政党执政资源关注的重点;而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既会造成某些政党执政资源的“不合时宜”,还会促使新的政党执政资源的生成发展。同时,政党执政资源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的不同,对其观察思考的理论与开发利用的工具也会不同。对此,能否从规律层面加以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既与政党建设能力有关,还与政党管理能力有关,更与政党执政能力有关。总之,政党执政资源建设问题,从微观到宏观、从当前到长远、从战略到策略,多层次、全方位地构了成对政党综合能力的检验。
The history of party development is just about the history of party transformation. Any transformation of party is caused by two factors: 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 transformation and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wakening. From resource science perspective, the process of party transformation is that the part continuously utilize and uses all sorts of immaterial and physical factors, which can provide effective supports for achieving political target of the party, while the sum of immaterial and physical resources constitutes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The basic object of party organization is mastering political power and the governing competence is mostly influenced by the quality, quantity and the level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With the dramatic changes of the times, how does the party make the most use of governing resources to get long governance? These are the main concerns of this study.
     The essay is the primary study about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which is included in the study of governing theory of the party. The purpose is to grasp the laws concerning party governance, to strengthen governing competence of the party, and to serve for the practice of the party. Depending on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science, organization science and politics, this study makes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bout the question of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us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historical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structure-function analysis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The essay is composed of six chapter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next three chapters provide a deep-seated discussion about the basic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and the proces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by the dynamic and static perspective,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ase study about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about the stud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se theorie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s and expounds on the following opinions:
     1.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refer to the sum of immaterial and physical factors, which can provide effective supports for achieving political targets of the party. It also means during the time that the party governs the country, all the useful factors for the party obtained from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can be concluded to the content of governing resources. The principal part of governing resources is the party organization, and the legitimacy is the essential aim of utilizing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The stability of governing basis, the soundness of governing status and the achievement of governing object depend on the utilization of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2. The organization resources, history resources and ideology resources are the primary parts of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which is the central status in the system of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The symbol of governing status is the master of power resources of the country and power resourc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s with no substitute. Economy resources, society resources and culture resources are gained from the civil society, which are the fundamental position among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They are not only the soils that shape the party resources and the state power resources, but also the objects that party organization resource and national power resource play the role about. All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which are significant for party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success of party politics, and for the future and destiny, are important and scarce.
     3. The process of using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contains two aspects. On one side, it is the course of energy release about the party, which can play the most role about organization resources, history resources and ideology resources of the party. On the other side, it is also the course of effective utilization and reasonable disposition of other resources that existed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s from the party, such as power resources, economy resources, system resources, society resources and culture resources. The basic intention of exploiting and utilizing resources is to satisfy the demand that the party governs the country and operate itself successfully. The value is the production of legitimacy resources through systematic 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ll sorts of resources. The legitimacy resources are implemental governing resources as well as intentional resources. They belong to the stock-limited resources because of their rarest character; therefore the scale and reproduction ability are important to the governance of the party. Every party not only needs the rational constructivism legitimacy but also the empiricism legitimacy, moreover, to be the state of reconstruction legitimacy. In conclusion, revolutionary change about the exploiting and utilizing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is the precondition of party politics development.
     4.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are a whole which is composed of different factor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typ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nda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can be divided into foundation resources, operation resources and security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cess consumption resources,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can be divided into processing resources, implement resources and resources prod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new,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can be divided into stock-limited resources and flow-limited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nt,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can be divided into economics resources, politics resources and culture resources. Rarity and importance differ in different resources in the system of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Furthermore, the crucial resource that is considered by the party is uncertain, for the reason the decision of the party depends on the different history condition. The concept about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is complicated, and it has scientific character and political character.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possess the nature of validity and scarcity, and have obvious nature of absolute renewable character and relative non-renewable character. Moreover, there are other characters about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like the nature of class character and public character.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are not only reusable, but also constructive. The last primary character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art and the whole.
     5.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gree of party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the capability of exploiting and utilizing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The party institutions in all areas considered as processing resources are not only the mark about the level of party institutionalization, but also the important implements that deal with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Then, the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governing resources system is related with the degree about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input, processing and output of governing resources, moreover, they are also crucial to scientific operation level, the whole process is based on the degree of party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order to save the cost for exploiting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and reduce the expenditure for using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the party that have high level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can effectively accelerate to formulate and establish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by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institution themselves, which can save the cost for exploiting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and reduce the expenditure for utilizing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Institutions construction is basic, total and strategic for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6. The party is a typical organization and its change is the result affected by the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process is worked by the exchange among the different resources. The party transformation itself, whether is caused by the party own, or is compelled by the environment change, and no matter is affected by the inner reason or the external reason, is the result that the party adapts itself to the environment and changes the environment. What's more, the process is complicated with the exchange among the different resources. Ultimately speaking, any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rty firstly meets the demand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then is just the beginning of environment change by the adjusting of target, function and action of the party. The exchange relation between the party and environment becomes an integrative political biology chain. The chain concludes three steps: the first step is that the party accommodates himself to environment for existing; the second step is that party transformation is affected by environment change, and the third step is that party transformation makes more optimization of environment. For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every change about environment is a startup of party transformation, and then every new outcome of the product of governing resources leads development to the direction that avails the party. During this time, the construction about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is mixed with the process about the party transformation. What's more, exploiting and utilizing governing resources of governing party have the same step with the process that party obtains governance status and strengthens governance capability.
     7. For all parties, the most important target is to master the power of the state, but there is a "degree" of exploiting power resources in governing condition. If the party does not abide by the principle, the operation of the party to the power resources not only damages the rights of other factors, but also affects the governance capability of the party due to monopoly for power. Abusing power for party not only conduces failure to construction of governing resources, but also brings on other factors losing the conception about the power resource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utilizing state power resources to utilizing public right resources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utilization of state power resources.
     8. The dependence on utilizing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for party differs in variable conditions, because it is not only decided by the party nature and party experience, but is decided by state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operative model.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parties with the manner that how to obtain the governing status, the aim that how to strengthen the governing capability, and the problem that meets during the governing times.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belonging to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ve the particularity on content and emphasis. It supplies lots of history resources and legitimacy fo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y the way the Communist Party exists in China, which the state was founded by the Party. The political system is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leader for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government in China gives the Party enough reasons and motility to exploit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not only effectively integrates the party organization resources, but also uses the governing power alone. The most important status is made by the special party system in China, as you know the system of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is one of the basic systems in China. Because there is the custo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at keeps Chinese nation unity, the ideology resources ar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s in governing resources for being a leader to other resources. For Chinese, political powers mean fortune and station in the society, so the power resources hugely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the party. With Chinese basic reality—the low level of social production, the CPC has to try his best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for obtaining the legitimacy. However, a great abundance of organization resources and a mature plan of exploiting the organization resources are the advantage to the CPC. All the condition provides the CPC with enough convenience to exploit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brings new demands to the CPC for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ing capabil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es the CPC rise to challenges for speeding up modernization of using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9. This is a strategic choice the CPC has to make in light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 systems and backgrounds. It concerns about appearance of new resources and resets new emphasis form of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The world today is undergoing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hanges, and contemporary China is going through a wide-ranging and deep-going transformation. The CPC can't avoid making mistakes when exploiting and using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and also can't escape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resources. At the same time, the different theories and methods that used in analyzing and using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differ from conditions that the governing resources exist. Therefore, how to use governing resources regularly is related with the capability of party development, party administration, and party governance. In conclu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governing resources of the party is comprehensive standards that test the party governance capability. This kind of test is from microscopic to macroscopic perspective, from strategic and concrete perspective, from the current to the long-term, multi-level and Omni-directional.
引文
[1][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5页。
    [2][美]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6页。
    [2]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1]唐君、辛易:《国外政党执政镜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
    [2]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3][美]乔·萨尔托里:《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页.
    [1]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2]林尚立:《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年第6期,第44页.
    [1]王长江、姜跃:《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6页。
    [2][美]杰弗里·菲佛,杰勒尔德·R·萨兰基克:《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3]荣敬本、高新军:《政党比较研究资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3页。
    [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4]荣敬本、高新军:《政党比较研究资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页。
    [1]齐卫平:《有效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党政论坛》,2002年第5期,第14页。
    [1][美]杰弗里·菲佛,杰勒尔德·R·萨兰基克:《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310页。
    [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1][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
    [1]徐志明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6页。
    [1][美]杰弗里·菲佛,杰勒尔德·R·萨兰基克:《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310页。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7页。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49页。
    [3]陈念平:《资源范式的伪证与重建》,《资源科学》,2001年第4期,第26-30页。
    [1]刘成武、黄利民:《资源科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2][美]杰弗里·菲佛,杰勒尔德·R·萨兰基克:《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3][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页。
    [4]王冠中:《资源政治学在中国:历史回顾与展望》,《探索》,2005年第5期,第46页。
    [5][美]丹尼斯·朗:《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
    [6][美]丹尼斯·朗:《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7]Amitai Etzioni,The Active Society,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8,PP.357-359
    [1][匈牙利]玛利亚·乔纳蒂:《自我耗竭式演进--政党.国家体制的模型与验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第26页.
    [2]转引自宗寒:《资源经济》,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3][美]丹尼斯·朗:《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4]王韶兴:《党的监督:理论·经验·思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1]李忠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新体系》。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页。
    [1]资料来源:美国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网站:http://www.rnc.org/
    [2]荣敬本、高新军:《政党比较研究资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0页。
    [3][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政党与政府--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与支持性政党关系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6页。
    [1][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6页。
    [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3]林勋健:《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舨,第425页。
    [1]转引自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2]封志明:《资源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1][德]弗兰茨·瓦尔特:《德国社会民主党:从无产阶级到新中间》,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116页。
    [1]http://www.chinanews.com.cn/gi/bm/news/2008/07-09/1307549.shtml
    [2]在王铮等人所著的《理论地理学纲要》中,提出了软资源与硬资源的分类,其中所谓的软资源是指主要在质上表现出稀缺性,而量上不可度量的软件型资源,如技术、市场、信息、区位等。刘成武、黄利民:《资源科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此软资源主要针对土地、矿产、劳动力和资本等硬资源而言。
    [3]转引自林尚立:《政党政治与现代化--日本的历史与现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8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27页.
    [2]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科学评论》,2007年第3期,第41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27页.
    [2]这种针对性并不排除存在着重叠的可能,只是一种有条件性的、相对的横断面的截取。
    [1][美]丹尼斯·朗:《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1]转引自封志明:《资源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页。
    [2]封志明:《资源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3]吴建:《论执政党合法性的有效资源》,《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第48页。
    [1][德]彼得·罗歇尔:《社会民主党还是一个劳工党吗--从“团结共同体”到“松散的无序团体”》周敬青:《中德政党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290页。
    [2]封志明;《资源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3]也就说明不存在资源规模上的担忧。
    [1][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9页.
    [2][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4页。
    [3]李露亮、李露钢:《制度经济学--原始积累及制度变迁问题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4]包括政党的生存权、发展权。
    [5]《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页。
    [6]张立平:《美国政党与选举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1]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2]沈远新:《国外执政党代表机制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4]臧乃康:《执政资源的聚合与再生简析》,《理论导刊》,2005年第10期,第22页。
    [1]严强、魏姝:《东亚公共行政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3页。
    [2][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政党与政府--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与支持性政党关系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页。
    [3]封志明:《资源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1]王庆兵:《发展中国家政党认同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2]王长江:《世界政党比较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页。
    [3]封志明:《资源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1][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96页。
    [2]李建中、黄福寿:《政党衰败根源析》,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页。
    [1]张小劲:《关于政党组织嬗变问题的研究:综述与评价》,《欧洲》,2002年第4期,第75页。
    [2]转引自马迎贤:《资源依赖理论的发展和贡献评析》,《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116页。
    [1]陈露:《西欧社会党的组织改革及政党现代化进程》,《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第17页。
    [1][美]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从经济角度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政策的探讨》,商务印书馆1989版,第12页。
    [2]转引自谭继军:《苏联解体前夕苏共基层党组织组织资源的丧失》,《俄罗斯研究》,2003第3期,第44页。
    [3]邓锁:《开放组织的权力与合法性--对资源依赖与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的比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52页.
    [1]徐锋:《当代西方政党组织形态变化述评》,《欧洲研究》,2006第4期。第107页。
    [2]徐锋:《当代西方政党组织形态变化述评》,《欧洲研究》,2006第4期,第105页。
    [3]邓锁:《开放组织的权力与合法性--对资源依赖与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的比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52页。
    [1][美]乔瓦尼·萨尔托里:《政党的类型、组织和功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3期,第66页。
    [2]张立平:《美国政党与选举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页。
    [3]张小劲:《关于政党组织嬗变问题的研究:综述与评价》,《欧洲》,2002年第4期,第70页。
    [1][美]杰弗里·菲佛,杰勒尔德·R·萨兰基克:《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209页。
    [1]王勇兵:《西方政党变革与转型理论初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6期,第104页。
    [2]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0页。
    [1]Robert Harmel,"Party Organization Change:Competing Explanations?"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New Europ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120.
    [2]王勇兵:《西方政党变革与转型理论初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6期,第107页。
    [1]本表格存参考哈莫尔所建立的表格基础上而形成。
    [2]原文来自Robert Harmel,Kenneth Janda,"An Integrated Theory of Party Goals and Party Change",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 6(3),1994,译文采用荣敬本、高新军:《政党比较研究资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8页。
    [1]孙鸿烈、封志明:《资源科学研究的现在与未来》,《资源科学》,1998年第1期,第5页。
    [1]荣敬本、高新军:《政党比较研究资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8页。
    [2]此三种趋势的分类来源于美国学者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1]转引自王启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党的执政资源建设--以系统分析为视角》,《理论探讨》,2007年第4期,第125页。
    [2][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4][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2页。
    [5][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1][联邦德国]克劳斯·冯·柏伊姆:《当代政治理论》1990年版,第144页。
    [2]这一点与资源依赖理论中的逻辑起点完全吻合。
    [3][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4][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2]唐君、辛易:《国外政党执政镜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3]王庆兵:《发展中国家政党认同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284页。
    [1][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2]李路曲:《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的转变与宪政建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第104页。
    [3][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4]卞谦:《资源与权力--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的实质及其合理配置》,《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3页。
    [1][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页。
    [2][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
    [1][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3页。
    [1]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2]该图表为作者绘制,根据黄炎斌的观点而来.黄炎斌:《关于制度的认识(下)》,《决策与信息》.2006年第10期,第43页。
    [1]崔巍:《制度经济学派的扬弃、理论再造与中国适用》,《东南学术》,2006年第3期,第89页。
    [2]桑玉成、刘百鸣:《公共政策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6页。
    [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4][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09页.
    [1][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史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94页。
    [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3]黄炎斌:《关于制度的认识(下)》,《决策与信息》,2006年第10期,第43页。
    [4]张立平:《美国政党与选举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页。
    [1]顾俊礼:《欧洲政党执政经验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2]黄炎斌:《关于制度的认识(下)》,《决策与信息》,2006年第10期,第44页.
    [1]潘楠:《西方福利国家的新制度经济分析》,《价格月刊》,2006年第5期,第31页。
    [2]汪全胜:《制度资源的优化配置探讨》,《生产力研究》,2004年12期,第12页。
    [1]林勋健:《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224页。
    [2]王俊杰,贺旭辉:《和谐社会的制度经济建构分析》,《学术交流》,2006年第7期,第70页。
    [3]张旭东:《从制度变革角度看近代英国的崛起》,《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2期,第18页。
    [1]张林:《诺思的制度经济思想评析》,《思想战线》,1999年第5期,第17页。
    [2][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45页。
    [1]王庆兵:《从历史制度主义路径看英、美两国政党认同的转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04年第4期,第84页。
    [2][美]吉布森等著:《组织学:行为、结构和过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3][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1][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3页。
    [2]英国《经济学人》以“空桶?”为题来形象地比喻政党的意识形态作用下降和党员数量的减少。“Empty Vessels”,The Economist,July 24 TH 1999,PP 53-55.
    [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4][美]安东尼·臭罗姆:《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6页。
    [5]Angelo Paneblanco,political parties:organization and power,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P7.
    [1]J.Sundberg,Finland:"national patties,Professionalized Organizations ",in R.S Katz and P.Mair(eds),How Parties Organize:Change and Adaptation in Party Organizations in Western Democracies,London:Sage,1994:P77-108.
    [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63页。
    [3]李路曲:《导致欧美政党权力结构变迁的因素及相关争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第3期,第57页。
    [4]张世鹏:《从德国看欧洲政党政治制度的危机与改革前景》,《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2期,第14页。
    [5]转引自罗云力:《西欧政党政治的危机与解析》,《欧洲研究》,2004年第5期,第121页。
    [1]孙敬亭:《德国民社党(左翼党)的困境与选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3期,第42页。
    [1]唐君、辛易:《国外政党执政镜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2]《兴衰之路--外国不同类型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3]王长江:《世界政党比较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160页。
    [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2]刘金东、李鹏:《英国工党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主要作法及其启示》,《求实》,2006年第8期,第34页。
    [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4][美]F.E.卡斯特、J.E.罗森茨维克:《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32页。
    [1][美]吉布森等:《组织学:行为、结构和过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2]林勋健:《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251页。
    [3][英]维尔:《美国政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6页。
    [1]英国工党“执政伙伴介绍(Introduction to Partnership in Power)”,见英国工党网:http://www.labour.org.uk
    [2][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1]秦德占:《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党党内民主实践评析》,《新视野》,2007年6月,第90页。
    [1]徐锋:《当代西方政党组织形态变化述评》,《欧洲研究》,2006年第4期,第105页。
    [2]R.D.Putnam,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N.Y.:Simon and Schuster,2000,p.45.
    [3]徐锋:《当代西方政党组织形态变化述评》,《欧洲研究》,2006年第4期,第104-105页。
    [4]林德山:《英国新工党的现代化改革简析》,《欧洲研究》,2006年第2期,第41页。
    [1]张凡:《巴西劳工党制度建设和组织发展述评》,《拉丁美洲研究》,2007年第5期,第34页。
    [2]朱德米:《挑选候选人:当代西方党内民主的核心》,《<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二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1]《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1页。
    [2][德]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3]转引自王长江:《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第43页。
    [4][法]让·布隆代尔《政党与政府--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与支持性政党关系探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1]迈尔、罗云力:《托马斯·迈尔教授访谈纪要》,《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3期,第126页。
    [2]张立平:《美国政党与选举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1]王长江:《世界政党比较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页。
    [2]引自林尚立:《政党政治与现代化--日本的历史与现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3页。
    [3]引自张伯玉:《日本政党制度政治生态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258页。
    [1][联邦德国]克劳斯·冯·柏伊姆:《当代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90页。
    [2][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3][美]乔瓦尼·萨尔托里:《政党的类型、组织与功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3期,第71页。
    [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1]王韶兴教授定义为“政党职能”。
    [2][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3]转引自郇庆治:《西方政党体制理论:一种比较观点》,《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第98页。
    [1]张小劲:《关于政党组织嬗变问题的研究:综述与评价》,《欧洲》,2002年第4期,第70页。
    [2]罗云力:《西欧政党政治的危机与解析》,《欧洲研究》,2004年第5期,第129页。
    [3][法]让·布隆代尔:《政党与政府--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与支持性政党关系探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4]费显政:《资源依赖学派之组织与环境关系理论评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453页。
    [1]张立平:《美国两党的执政经验及其借鉴意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第53页。
    [2]刘阳:《从政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原因》,《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第38页。
    [1][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2][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78页。
    [1][德]格兰·特尔博恩:《政权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政权》,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29页。
    [1][美]查尔斯·比尔得:《美国政府与政治》(上),商务出版社1987年版,第75页。
    [2]韩源认为意识形态的内部结构可以划分为价值理想、理论学说、政策主张三个层次,《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转型》,《党政论坛》,2005年8月号,第7页。
    [1]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意识形态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3期,第57页。
    [2]王长江:《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页。
    [3]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4]梁建新:《论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文化动力》,《求实》,2007年第6期,第76页。
    [1][俄]弗·多博林科夫:《全球化条件下的俄罗斯意识形态》,《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2期,第14页。
    [2][埃及]萨米尔·阿明:《美国的意识形态》,《天涯》,2004年第4期,第7页。
    [1]尹保云:《现代化于意识形态发展的模型》,《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4期,第63-69页。
    [2]高新民:《略论党的意识形态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引导方式》,《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3]Cabriel A·Almond.The American People and Foreign Policy.New York Praeger.1960.P138.
    [4]李艳:《战后美国两党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与共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152页。
    [5][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81页。
    [6][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8页。
    [1]戴焰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2]李路曲:《当代东亚政党政治的发展》,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1][德]托马斯·迈尔,郭业洲,陈林:《关于媒体社会中政党政治的对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第4期,第11页。
    [2]李沛武、范天森:《国外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困境与启示--基于政治合法性视角的分析》,《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6期,第4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2][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03页。
    [3][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53页。
    [1]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页。
    [2]汪立鑫:《意识形态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初步的框架》,《世界经济文汇》,2005年第4期,第37页。
    [1]罗云力:《西欧政党政治的危机与解析》,《欧洲研究》,2004年第5期,第121页。
    [2]戴焰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5页。
    [1]萧功秦:《民族主义与中国转型期的意识形态》,李世涛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40-441页。
    [1]张立平:《美国政党与选举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2]2002年被人民运动联盟所替代。
    [3]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6页。
    [1]王长江、姜跃:《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2页。
    [1]顾俊礼:《欧洲政党执政经验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2]汪宁:《普京的俄罗斯新思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3页。
    [3]李路曲:《当代东亚政党政治的发展》,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1]孙敬亭:《德国民社党(左翼党)的困境与选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3期,第41页。
    [2][德]弗兰茨·瓦尔特:《德国社会民主党:从无产阶级到新中间》,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1]吴冷西:《忆毛泽东》,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2]转引自黄苇町:《苏共忘党十年祭》,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3][俄]维·戈·阿法纳西耶夫:《[真理报]总编辑沉浮录》,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1][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页。
    [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33页。
    [3]转引自王冠中:《资源政治学在中国历史回顾与展望》,《探索》,2005年第5期,第46页。
    [4][美]丹尼斯·朗.:《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
    [5]虞崇胜,陈文新:《关于政治资源配置的理论思考》,《探索》,2006年第2期,第57页。
    [1]V.O.Key,Politics,Parties,and Pressure Groups.New York:Growell,1958;Karen O,Connor,Larry J.Sabato:American Government.Allyn & Bacon.1995 P445.
    [2][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政党与政府--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与支持性政党关系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3][美]弗兰克·古德诺著:《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1][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政党与政府--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与支持性政党关系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516页。
    [3]李景鹏:《试论政治权力的特征和结构》,《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4期,第12页。
    [1]赵晓呼:《政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页。
    [2]此外并不是绝对地真空状态,包括公民个人以及非政府组织都可以成为政治权力资源的主体,只不过是小主体而已。
    [3][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4-105页。
    [1]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2]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30页。
    [1][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419页。
    [2]林勋健:《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1]李路曲:《西欧政党与政府的关系、政党交易和政党的衰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6期,第53页。
    [1][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主编:《政党政府的性质--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2][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政党与政府--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与支持性政党关系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1][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政党与政府--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与支持性政党关系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2][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8页。
    [1]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1页。
    [2]赵万江、胡春生:《论政府干预的边界及越界治理》,《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92页。
    [3]陈文申:《试论国家在制度创新过程中的基本功能--‘诺斯悖论”的理论逻辑解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37页。
    [4][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71页。
    [1][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政党与政府--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与支持性政党关系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石仑山、马晓燕:《政党与现代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1]济资源的制度性要素本属于制度资源的内容,但由于政党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主张无论是在政党选举还是政党执政过程中都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所以,把它从制度资源内容中抽离出来,突显其经济色彩对政党获得选举胜利和稳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意义。
    [2]殷桐生:《德国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国际论坛》,2004年第3期,第59页。
    [1]冯岚、冯利:《美国政治选举中的金钱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8期,第273页。
    [2]姜跃:《政党多棱镜--国外政党建设专题研究》,台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304页。
    [3]姚桂梅:《非洲国家多党民主之经济影响评析》,《西亚非洲》,2007年第10期,第57页。
    [4]唐君、辛易:《国外政党执政镜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1]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2]冯秋婷:《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失去长期执政地位的教训》,《嘹望》,2004年第3期,第56页。
    [1]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2]转引自王庆兵:《发展中国家政党认同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页。
    [1]克·格林-彼德森、凯·范凯什伯亨 张文成编译:《从丹麦和荷兰社会民主党的转型看政党竞争与“第三条道路”》,《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4期,第119页。
    [2]顾俊礼:《欧洲政党执政经验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3]唐君、辛易:《国外政党执政镜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1]张富良:《欧洲社会党面临的挑战与回应--格兰贝格教授谈社会党的发展之路》,《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第80页。
    [2][德]托玛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走向21世纪的社会民主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1]程容宁:《西方国家的政党经费来源透视》,《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5期,第88页。
    [2]曹天禄:《日本政党政治中的政治资金》,《当代世界》,2002年第8期,第25页。
    [3]俞可平等著:《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页。
    [4]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4页。
    [1]董淑礼:《对美国社区中介组织政治功能的思考》,《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79页。
    [2]转引自吴新叶:《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理论的超越与现实的路径--以超越“国家--社会”范式的视角》,《学术论坛》,2006年第12期,第50页。
    [3]蒋学基叶等:《美国社区非政府组织的运行情况及其启示》,《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第61页。
    [4]Lloyd Rudolph & Susanne Rudolph.In Pursuit of Lakshmi: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Indian Stat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P255.
    [1]范丽珠:《全球化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01页。
    [2][美]刘易斯·A·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41页。
    [3]许耀桐:《基层自治:对杜区公共事务和文化生活的管理--日本冲绳县言壳谷村区自治会的考察与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第3页。
    [1]张文成:《关于我国执政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的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第102页。
    [2][美]J·L·费尔南多、A·W·赫斯顿:《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问的非政府组织》,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85页。
    [3][美]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
    [4][美]杰弗里·菲佛,杰勒尔德·R·萨兰基克:《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P52页。
    [1]建中:《非政府组织的另一副而孔》,《国家安全通讯》,2001年第12期,第12页。
    [2]吴新叶:《包容与沟通: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一个比较视角的检视与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第58页。
    [1]张立平:《美国政党与选举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2][美]朱莉·费希尔:《非政府组织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4-41页。
    [1]李路曲:《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的转变与宪政建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第105页。
    [2]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编译小组:《社会党国际重要文献选编》,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1]林勋健:《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页。
    [2]林勋健:《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366页。
    [1]文建:《美国政党如何利用新媒体》,《中国记者》,2006年第2期,第56页。
    [2]何军:《西方国家的政党与媒体关系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4期,第4期。
    [1]张雷,娄成武:《“政治博客”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100页。
    [2]苏钥机、李月莲:《新闻网站、公共空间与民主社会》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11886.html.2003-8-9
    [3]文建:《美国政党如何利用新媒体》,《中国记者》,2006年第2期,第56页。
    [1]罗云力:《西欧政党政治的危机与解析》,《欧洲研究》,2004年第5期,第126页。
    [2]杨玉立:《新媒体爆炸引发电视大变身》,《南风窗》,2007年7月1日版,总第337期,第86页。
    [3]《国家领袖的博客生活:布什不敢“博”小泉不谈中国》http://www.southcn.com/news/international/bolan/200604170650.html
    [4]吴新慧 黄绮芳:《巴西酝酿15年才开始落实电子投票》http://www.zaobao.com/special/singapore/ge2001/pages/ge180401c.html 2001-4-18.
    [1][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1页。
    [2]转引自李会欣:《大众传媒与美国政党政治》,《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第5期,第43页。
    [3]托马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走向21世纪的社会民主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
    [4]转引自罗云力:《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传媒党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第27页。
    [1]唐晓等:《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284页。
    [2][英]理查德·赫弗南:《媒体操纵:英国工党的政治信息交流策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2期,第24页。
    [1]林勋健:《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288页。
    [2][英]约翰·基恩:《媒体与民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
    [3]转引自何军:《西方国家的政党与媒体关系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4期,第5页。
    [1]转引自[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2]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世界政治与经济》,2002年第6期,第7页。
    [3][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1][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98页。
    [2]萧俊明:《文化与社会结构--文化概念解读之二(上)》,《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第20页。
    [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2][法]英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页。
    [1][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12-37页。
    [2][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3]转引自任军锋:《后工业·后物质·政党--以北欧五国政治文化变迁为中心》,《欧洲研究》,2003年第6期,第46页。
    [1][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7页。
    [2]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2]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页。
    [3]王晓德:《“软实力”与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扩张》,《历史教学》,2007年第10期,第6页。
    [1][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年版,第2页。
    [1][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443页。
    [1]转引自任军锋:《后工业·后物质·政党--以北欧五国政治文化变迁为中心》,《欧洲研究》,2003年第6期,第46页。
    [1][美]丹尼斯·朗:《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2][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0页。
    [3][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
    [1][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决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5页。
    [3][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4][德]哈贝马斯:《现代国家中的合法性问题》,《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5][美]丹尼斯·朗:《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页。
    [1][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2页。
    [1]张娟、习裕军:《政治合法性:源泉、功能与特征探析》,《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20页。
    [2]郭晓东:《多元价值反思中的西方合法性理论》,《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45页。
    [1][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
    [2][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3][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252页。
    [1]龚群:《罗尔斯政治哲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2页。
    [2]祝灵君:《一致与冲突--政党与群众关系再思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3]《南方周末》,2008年5月29日,B19版。
    [4]王庆兵:《发展中国家政党认同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1]顾俊礼:《欧中政党执政经验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233页。
    [1]转引自王庆兵:《发展中国家政党认同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2][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6页。
    [3][日]山口定:《政治体制》,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第217页。
    [1][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59页。
    [2][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90-191页。
    [3]杨鲁慧:《论当代东亚国家政治合法性转型》,《当代亚太》,2007年第11期,第17页。
    [4]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5页。
    [1][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和过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页。
    [1]林尚立:《党内民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2]这里面的经由法定程序进入国家制度体系只是说执政地位的获得不是选举竞争下政党对执政地位争夺的秩序规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当然也需要其代表党员通过法律程序进入和掌控国家权力机关。
    [3]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第15页。
    [1]张恒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辨析》,《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8页。
    [2]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第15页。
    [3]张恒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辨析》,《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16页。
    [1]林尚立:《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页。
    [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1页。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0页。
    [4]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7页。
    [1][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2]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1][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2]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1]郑永年:《中国共产党的转型和国家建设》,《社会科学研究参考资料》,2002年7期,第9页。
    [2]林尚立:《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3]吴健:《论执政党合法性的有效资源》,《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第50页。
    [1]http://www.gov.cn/irzg/2008-03/02/content 906822.htm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1]图标来源:成升魁:《资源科学几个问题探讨》,《资源科学》,1998年第2期,第7页。
    [1]转引自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案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8页。
    [2]《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24页。
    [1]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9页。
    [2][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156页。
    [3]施雪华,赵臻:《1949--1956年中国政治发展的表现、动因和隐患》,《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733页。
    [1]丁俊萍、宋俭:《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拓展》,《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43页。
    [2]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52页。
    [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05-406页。
    [2]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7-268页,第27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页。
    [2]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1]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21页。
    [2]景跃进:《政治空间的转换--制度变迁与技术操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3]转引自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1]李俊:《现代化变迁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变革的社会生态分析》,《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4期,第53-54页。
    [1]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150页。
    [2]施雪华、赵臻:《1949--1956年中国政治发展的表现、动因和隐患》,《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第5期,第732页。
    [1]朱乔森等:《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
    [2]转引自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案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3]封志明:《资源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2页。
    [1]《思想家:跨世纪的探索》,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2]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案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
    [1]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第15页。
    [2]李路路、李汉林:《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得》,《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90页。
    [3]孙立平、王汉生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第55页。
    [1]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157。
    [2]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案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页。
    [3][希腊]尼克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18页。
    [4]Franz Schurmann:Ideology & Organization in China,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 p.1.
    [1]李露亮、李露钢:《制度经济学--原始积累及制度变迁问题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2]转引自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1]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2]程竹汝:《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整合》,《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5期,第87页。
    [1][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9页。
    [2][美]莱斯利·理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3]《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0页。
    [4]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71页。
    [1]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案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2页。
    [2][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8页。
    [1]转引自马齐彬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2]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页。
    [3]陈红太:《当代政府体系》,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引论”第二节。
    [1]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第14页。
    [2]陈红太:《从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看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阶段特征》,《浙江学刊》,2003年第6期,第80页。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8页。
    [1]刘一臬:《社会动员形式的历史反视》,《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4期,第84页。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720页。
    [1]王长江:《关于执政理论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第13页。
    [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3]关海庭主编:《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7页。
    [4]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案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1]关海庭主编:《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8页。
    [1]袁剑:《经济增长的隐性航线》,《南风窗》,2008年第14期,第4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1]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65-第272页。
    [2]在目前的中国学术界,对民间组织的理解甚至比对公民社会的理解还更加混乱不清。无论是学者的文章还是政府的文件中,经常使用的关于公民社会组织的称呼有: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民间组织、公民团体、中介组织、
    [1]李惠斌、薛晓源:《中国调查报告--社会经济关系的新变化与执政党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2]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页。
    [1]孙炳耀等:《社会中间层》,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第100-112页。
    [2]中国非政府组织调查:另类和谐力量正在激活OB/L新华网,2005-06-06。
    [1]谭国雄:《世界政党对互联网的运用与启示》,《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1期,第40页。
    [1]《CNNIC:中国网民已达2.53亿 居世界第一》http://it.sohu.com/20080724/n258351793.shtm;
    [2]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6-77页。
    [1]张雷,娄成武:《“政治博客”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101页。
    [2]《焦点访谈:中国政府网展现透明政府》,新华网,2006年1月3日。
    [3]刘大秀:《党建网站的现状与未来--兼论信息网络化对执政党建设的挑战》,《理论学刊》,2001年第1期,第76页。
    [1]王沪宁:《革命后社会政治发展的比较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第78页。
    [1]徐湘林主编:《渐进政治改革中的政党、政府与社会》,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329页。
    [4]康晓光:《权力的转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2-112页。
    [1]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2]陈红太:《从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看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阶段特征》,《浙江学刊》,2003年第6期,第85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164页。
    [4]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5]参见中共十四大、十五大章程,第46条。
    [1]陈红太:《从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看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阶段特征》,《浙江学刊》,2003年第6期,第89页。
    [2]徐湘林:《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第18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1]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案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2]吴建国等:《当代意识形态风云录》,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1]林同奇:《人文寻求录:当代中美著名学者思想辨析》,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388页。
    [2]《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5页。
    [3]张娟、习裕军:《挑战与回应:意识形态危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重塑》,《理论导刊》,2006年第5期,第26页。
    [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04页。
    [1][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5页。
    [2]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02-18/26/273940.html.
    [3]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1]http://www.qlwb.com.cn/display.asp?id=322610
    [2]鄢烈山:《信任:人民最高的奖赏》,《南方周末》,2008年6月12日,E30版。
    [1]郭亚丁:《政党差异性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比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04页。
    [3]徐湘林主编:《渐进政治改革中的政党、政府与社会》,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1]高国舫:《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页。
    [2]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案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页。
    [1]高国舫:《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2]林尚立:《政党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与现实发展》,《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7页。
    [1]梅丽红:《从组织本位到党员本位--党员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党政论坛》,2006年2月号,第14页。
    [2]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湖北省黄冈市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建设情况调查》,《领导科学》,2007年23期,第7页。
    [1]http://www.infzm.com/content/15032
    [2]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1]袁剑:《经济增长的隐性航线》,《南风窗》,2008年第14期,第48页。
    [2][韩]咸台炅:《中国政党政府与市场》,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页。
    [3]林毅夫、李周等:《中国的奇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9页。
    [5]《2007年城乡收入差距拉大》http://finance.sina.com.cn/8/20080229/08284563344.shtml
    [6]上海、北京、深圳地区组成的“第一世界”,天津、广东等沿海地区构成的“第二世界”,相当于世界中下等收入水平的地区构成的“第三世界”,以及中西部贫困地区构成的“第四世界”。胡鞍钢主编:《中国战略构想》,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第2-4页。
    [1]《国家发改委:平均每县赤子约1亿 东西部差距拉大》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4/03/content_791944.htm
    [2]转引自《工人日报》,1996年7月17日
    [1]李路路:《社会变迁:风险与社会控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第13-14页。
    [2]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雪年版,第4页。
    [3]吴新叶:《包容与沟通: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一个比较视角的检视与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第55页。
    [1]张文成:《关于我国执政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的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第102页。
    [2]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19页。
    [3]朱晓明:《中国民间组织生存发展的法律环境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204-225页。
    [4][英]凯瑟琳·莫顿:《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及其对国内改革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2期,第186页。
    [1]李惠斌、薛晓源:《中国调查报告--社会经济关系的新变化与执政党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1]魏晨:《试论网络媒介权力的“吊诡”状态》,《新闻界》,2007年第6期,第62页。
    [2]被网友戏谑为”王十”,原因他在个人博客上指出,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普通员工捐款以10元为限。
    [1]陆敬筠等:《中国政府网站功能建设现状的实证分析》,《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10期,第83页。
    [2]周慧文:《各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功能定位的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知识》,2004年第5期,第77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
    [1][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47页。
    [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1]徐湘林主编:《渐进政治改革中的政党、政府与社会》,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2]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1]尹韵公:《从“互联网站”到“网络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网络学解读》,《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第2页。
    [1]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2]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9页。
    [3]林默彪:《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第134-135页。
    [4]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0页。
    [1]封志明:《资源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4页。
    [2]黄浦区委组织部:《属地管理企业党组织新情况新问题的实践与思考》,http://www.tgzzb.org.cn/2005011804.htm
    [1]王大鹏:《地方特殊利益的成长》,《南风窗》,2008年第14期,第45页。
    [1]王凡:《进一步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6期,第46页。
    [2]《整合有效资源 形成党建合力》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6217828
    [3]高国舫:《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11.htm
    [1][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2页。
    [2]冯小敏、唐(曰文)红:《优化党的组织资源》,《党政论坛》,2007年12月号,第11页。
    [3]有3名以上党员的楼组建立党小组,有3个以上党小组的楼群建立党支部,从而形成了居民区党总支--楼群党支部--楼组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
    [4]主要包括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话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个方面。
    [5]根据党员分布实际调整党组织设置,为5万多名异地就业、退体返乡、迁移居住的党员接转组织关系,保证每名党员都不脱离党组织。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湖北省黄冈市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建设情况调查》,《领导科学》,2007年23期,第5页。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6.htm
    [2]王邦佐等编:《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页。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6.htm
    [4]韩源:《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知识社会学考察》,《江汉论坛》,2006年第1期,第28页。
    [1]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595页。
    [1]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2]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1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5]《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3]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4]《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5]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7]《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8]《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
    [19]《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20][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年版。
    [23]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24]朱乔森等:《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25]马齐彬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2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27][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8][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9][美]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0]唐君、辛易:《国外政党执政镜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1]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2][美]乔·萨尔托里:《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33]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4]王长江、姜跃:《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5][美]杰弗里·菲佛,杰勒尔德·R·萨兰基克:《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36]荣敬本、高新军:《政党比较研究资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37][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38][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39]赵中源:《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0][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1][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2]徐志明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
    [43]刘成武、黄利民:《资源科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儿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45][美]丹尼斯·朗:《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匈牙利]玛利亚·乔纳蒂:《自我耗竭式演进--政党-国家体制的模型与验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47]宗寒:《资源经济》,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8]王韶兴:《党的监督:理论·经验·思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9]封志明:《资源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51]李露亮、李露钢:《制度经济学--原始积累及制度变迁问题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年版。
    [52]张立平:《美国政党与选举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3]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4]沈远新:《国外执政党代表机制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5]严强、魏姝:《东亚公共行政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6][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政党与政府--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与支持性政党关系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7]王庆兵:《发展中国家政党认同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58]王长江:《世界政党比较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59]李建中、黄福寿:《政党衰败根源析》,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60]荣敬本、高新军:《政党比较研究资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61][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62]林勋健:《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63]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
    [64][德]弗兰茨·瓦尔特:《德国社会民主党:从无产阶级到新中间》,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65]林尚立:《政党政治与现代化--日本的历史与现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6]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7][美]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从经济角度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政策的探讨》,商务印书馆,1989版。
    [68]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9][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70][联邦德国]克劳斯·冯·柏伊姆:《当代政治理论》,1990年版。
    [71][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72][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3]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4]桑玉成、刘百鸣:《公共政策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5][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76][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史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77]顾俊礼:《欧洲政党执政经验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78][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79][美]吉布森等著:《组织学:行为、结构和过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80]《兴衰之路--外国不同类型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当代世界出版,2002年版。
    [81][美]F.E.卡斯特、J.E.罗森茨维克:《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82][美]吉布森等:《组织学:行为、结构和过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83][英]维尔:《美国政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84][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5][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6]王长江:《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
    [87]张伯玉:《日本政党制度政治生态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88][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9][德]格兰·特尔博恩:《政权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政权》,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版。
    [90][美]查尔斯·比尔得:《美国政府与政治》(上),商务出版社,1987年版。
    [9]][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1994年版。
    [92][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93]戴焰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
    [94]李路曲:《当代东亚政党政治的发展》,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95]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6]汪宁:《普京的俄罗斯新思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7]吴冷西:《忆毛泽东》,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
    [98][俄]维·戈·阿法纳西耶夫:《[真理报]总编辑沉浮录》,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99][美]弗兰克·古德诺著:《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00]赵晓呼:《政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1]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2][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主编:《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3][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04]石仑山、马晓燕:《政党与现代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5]姜跃:《政党多棱镜--国外政党建设专题研究》,台海出版社,2003年版。
    [106][德]托玛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走向21世纪的社会民主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7]俞可平等着:《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08]范丽珠:《全球化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9][美]刘易斯·A·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10][美]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1][美]朱莉·费希尔:《非政府组织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12]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编译小组:《社会党国际重要文献选编》,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113]唐晓等:《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114][英]约翰·基恩:《媒体与民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15][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116][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117][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8]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9][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年版。
    [120][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21][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23]龚群:《罗尔斯政治哲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24]祝灵君:《一致与冲突--政党与群众关系再思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5][日]山口定:《政治体制》,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126][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和过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127]林尚立:《党内民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28]林尚立:《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129]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0]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1]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案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2]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33]景跃进:《政治空间的转换--制度变迁与技术操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4]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35]《思想家:跨世纪的探索》,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36][希腊]尼克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37]李露亮、李露钢:《制度经济学--原始积累及制度变迁问题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年版。
    [138][美]莱斯利·理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39]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40]陈红太:《当代政府体系》,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141]关海庭主编:《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2]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43]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44]李惠斌、薛晓源:《中国调查报告--社会经济关系的新变化与执政党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45]孙炳耀等:《社会中间层》,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
    [146]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7]徐湘林主编:《渐进政治改革中的政党、政府与社会》,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148]康晓光:《权力的转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9]吴建国等:《当代意识形态风云录》,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50]林同奇:《人文寻求录:当代中美著名学者思想辨析》,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51][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2]郭亚丁:《政党差异性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比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53]高国舫:《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154]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155][韩]咸台炅:《中国政党政府与市场》,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156]林毅夫、李周等:《中国的奇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7]胡鞍钢主编:《中国战略构想》,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8][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59]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德]沃纳·普芬尼希:《政党转型: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变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1期。
    [2]林尚立:《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年第6期。
    [3]胡小君:《合法性资源与党的执政资源体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6期。
    [4]赵中源:《论党的执政资源的特点及其体系结构》,《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5]刘宗洪:《执政党执政资源论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
    [6]乔耀章、姚尚建:《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节流与开源》,《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7]尹德慈:《执政党开发运用执政资源的行为选择》,《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8]中共无锡市委党校课题组:《论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整合能力》,《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9]齐卫平:《有效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党政论坛》,2002年第5期。
    [10]陈念平:《资源范式的伪证与重建》,《资源科学》,2001年第4期。
    [11]王冠中:《资源政治学在中国:历史回顾与展望》,《探索》,2005年第5期。
    [12]吴建:《论执政党合法性的有效资源》,《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13][德]彼得·罗歇尔:《社会民主党还是一个劳工党吗--从“团结共同体”到 “松散的无序团体”》,周敬青:《中德政党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14]臧乃康:《执政资源的聚合与再生简析》,《理论导刊》,2005年第10期。
    [15]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科学评论》,2007年第3期。
    [16]张小劲:《关于政党组织嬗变问题的研究:综述与评价》,《欧洲》,2002年第4期。
    [17]马迎贤:《资源依赖理论的发展和贡献评析》,《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8]陈露:《西欧社会党的组织改革及政党现代化进程》,《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
    [19]谭继军:《苏联解体前夕苏共基层党组织组织资源的丧失》,《俄罗斯研究》,2003第3期。
    [20]邓锁:《开放组织的权力与合法性--对资源依赖与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的比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21]徐锋:《当代西方政党组织形态变化述评》,《欧洲研究》,2006第4期。
    [22][美]乔瓦尼·萨尔托里:《政党的类型、组织和功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3期。
    [23]王勇兵:《西方政党变革与转型理论初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6期。
    [24]孙鸿烈、封志明:《资源科学研究的现在与未来》,《资源科学》,1998年第1期。
    [25]王启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党的执政资源建设--以系统分析为视角》,《理论探讨》,2007年第4期。
    [26]李路曲:《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的转变与宪政建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
    [27]卞谦:《资源与权力--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的实质及其合理配置》,《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8]崔巍:《制度经济学派的扬弃、理论再造与中国适用》,《东南学术》,2006年第3期。
    [29]黄炎斌:《关于制度的认识(下)》,《决策与信息》,2006年第10期。
    [30]潘楠:《西方福利国家的新制度经济分析》,《价格月刊》,2006年第5期。
    [31]汪全胜:《制度资源的优化配置探讨》,《生产力研究》,2004年12期。
    [32]王俊杰,贺旭辉:《和谐社会的制度经济建构分析》,《学术交流》,2006年第7期。
    [33]张旭东:《从制度变革角度看近代英国的崛起》,《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2期。
    [34]张林:《诺思的制度经济思想评析》,《思想战线》,1999年第5期。
    [35]王庆兵:《从历史制度主义路径看英、美两国政党认同的转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04年第4期。
    [36]李路曲:《导致欧美政党权力结构变迁的因素及相关争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第3期。
    [37]张世鹏:《从德国看欧洲政党政治制度的危机与改革前景》,《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2期。
    [38]罗云力:《西欧政党政治的危机与解析》,《欧洲研究》,2004年第5期。
    [39]孙敬亭:《德国民社党(左翼党)的困境与选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3期。
    [40]刘金东、李鹏:《英国工党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主要作法及其启示》,《求实》,2006年第8期。
    [41]秦德占:《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党党内民主实践评析》,《新视野》,2007年6月。
    [42]林德山:《英国新工党的现代化改革简析》,《欧洲研究》,2006年第2期。
    [43]张凡:《巴西劳工党制度建设和组织发展述评》,《拉丁美洲研究》,2007年第5期。
    [44]朱德米:《挑选候选人:当代西方党内民主的核心》,《〈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二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45]迈尔、罗云力:《托马斯·迈尔教授访谈纪要》,《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3期。
    [46]郇庆治:《西方政党体制理论:一种比较观点》,《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47]费显政:《资源依赖学派之组织与环境关系理论评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48]张立平:《美国两党的执政经验及其借鉴意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49]刘阳:《从政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原因》,《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
    [50]韩源:《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转型》,《党政论坛》,2005年8月号。
    [51]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意识形态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3期。
    [52]梁建新:《论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文化动力》,《求实》,2007年第6期。
    [53][俄]弗·多博林科夫:《全球化条件下的俄罗斯意识形态》,《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2期。
    [54][埃及]萨米尔·阿明:《美国的意识形态》,《天涯》,2004年第4期。
    [55]尹保云:《现代化于意识形态发展的模型》,《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4期。
    [56]高新民:《略论党的意识形态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引导方式》,《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57]李艳:《战后美国两党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与共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58][德]托马斯·迈尔,郭业洲,陈林:《关于媒体社会中政党政治的对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第4期。
    [59]李沛武、范天森:《国外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困境与启示--基于政治合法性视角的分析》,《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6期。
    [60]汪立鑫:《意识形态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初步的框架》,《世界经济文汇》,2005年第4期。
    [61]萧功秦:《民族主义与中国转型期的意识形态》,李世涛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62]虞崇胜,陈文新:《关于政治资源配置的理论思考》,《探索》,2006年第2期。
    [63]李景鹏:《试论政治权力的特征和结构》,《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4期。
    [64]李路曲:《西欧政党与政府的关系、政党交易和政党的衰落》,《马克思主义 与现实》,2006年第6期。
    [65]赵万江、胡春生:《论政府干预的边界及越界治理》,《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
    [66]陈文申:《试论国家在制度创新过程中的基本功能--“诺斯悖论”的理论逻辑解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67]殷桐生:《德国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国际论坛》,2004年第3期。
    [68]冯岚、冯利:《美国政治选举中的金钱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8期。
    [69]姚桂梅:《非洲国家多党民主之经济影响评析》,《西亚非洲》,2007年第10期。
    [70]冯秋婷:《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失去长期执政地位的教训》,《瞭望》,2004年第3期。
    [71]克·格林-彼德森、凯·范凯什伯亨 张文成编译:《从丹麦和荷兰社会民主党的转型看政党竞争与“第三条道路”》,《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4期。
    [72]张富良:《欧洲社会党面临的挑战与回应--格兰贝格教授谈社会党的发展之路》,《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73]程容宁:《西方国家的政党经费来源透视》,《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5期。
    [74]曹天禄:《日本政党政治中的政治资金》,《当代世界》,2002年第8期。
    [75]董淑礼:《对美国社区中介组织政治功能的思考》,《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76]吴新叶:《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理论的超越与现实的路径--以超越“国家--社会”范式的视角》,《学术论坛》,2006年第12期。
    [77]蒋学基叶等:《美国社区非政府组织的运行情况及其启示》,《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78]许耀桐:《基层自治:对社区公共事务和文化生活的管理--日本冲绳县言壳谷村区自治会的考察与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79]张文成:《关于我国执政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的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
    [80][美]J·L·费尔南多、A·W·赫斯顿:《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非政 府组织》,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1]建中:《非政府组织的另一副而孔》,《国家安全通讯》,2001年第12期。
    [82]吴新叶:《包容与沟通: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一个比较视角的检视与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83]文建:《美国政党如何利用新媒体》,《中国记者》,2006年第2期。
    [84]何军:《西方国家的政党与媒体关系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4期。
    [85]张雷,娄成武:《“政治博客”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86]杨玉立:《新媒体爆炸引发电视大变身》,《南风窗》,2007年7月1日版,总第337期。
    [87]陈志萱:《电子政务在法国:互联网触及方方面面》,《经济日报》,2002-06-04。
    [88]李会欣:《大众传媒与美国政党政治》,《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第5期。
    [89]罗云力:《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传媒党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90][英]理查德·赫弗南:《媒体操纵:英国工党的政治信息交流策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2期。
    [91]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世界政治与经济》,2002年第6期。
    [92]萧俊明:《文化与社会结构--文化概念解读之二(上)》,《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93]任军锋:《后工业·后物质·政党--以北欧五国政治文化变迁为中心》,《欧洲研究》,2003年第6期。
    [94]王晓德:《“软实力”与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扩张》,《历史教学》,2007年第10期。
    [95][德]哈贝马斯:《现代国家中的合法性问题》,《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96]张娟、习裕军:《政治合法性:源泉、功能与特征探析》,《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97]郭晓东:《多元价值反思中的西方合法性理论》,《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98]杨鲁慧:《论当代东亚国家政治合法性转型》,《当代亚太》,2007年第11期。
    [99]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100]张恒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辨析》,《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01]郑永年:《中国共产党的转型和国家建设》,《社会科学研究参考资料》,2002年7期。
    [102]吴健:《论执政党合法性的有效资源》,《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103]成升魁:《资源科学几个问题探讨》,《资源科学》,1998年第2期。
    [104]施雪华,赵臻:《1949--1956年中国政治发展的表现、动因和隐患》,《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05]丁俊萍、宋俭:《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拓展》,《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4期。
    [106]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07]李俊:《现代化变迁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变革的社会生态分析》,《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4期。
    [108]李路路、李汉林:《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得》,《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109]孙立平、王汉生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110]程竹汝:《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整合》,《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5期。
    [111]陈红太:《从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看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阶段特征》,《浙江学刊》,2003年第6期。
    [112]刘一臬:《社会动员形式的历史反视》,《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4期。
    [113]王长江:《关于执政理论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114]袁剑:《经济增长的隐性航线》,《南风窗》,2008年第14期。
    [115]谭国雄:《世界政党对互联网的运用与启示》,《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1期。
    [116]张雷,娄成武:《“政治博客”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17]刘大秀:《党建网站的现状与未来--兼论信息网络化对执政党建设的挑战》,《理论学刊》,2001年第1期。
    [118]王沪宁:《革命后社会政治发展的比较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119]徐湘林:《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
    [120]张娟、习裕军:《挑战与回应:意识形态危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重塑》,《理论导刊》,2006年第5期。
    [121]鄢烈山:《信任:人民最高的奖赏》,《南方周末》,2008年6月12日。
    [122]林尚立:《政党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与现实发展》,《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23]梅丽红:《从组织本位到党员本位--党员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党政论坛》,2006年2月号。
    [124]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湖北省黄冈市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建设情况调查》,《领导科学》,2007年23期。
    [125]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26]李路路:《社会变迁:风险与社会控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27]朱晓明:《中国民间组织生存发展的法律环境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28][英]凯瑟琳·莫顿:《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及其对国内改革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2期。
    [129]魏晨:《试论网络媒介权力的“吊诡”状态》,《新闻界》,2007年第6期。
    [130]陆敬筠等:《中国政府网站功能建设现状的实证分析》,《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10期。
    [131]周慧文:《各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功能定位的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知识》,2004年第5期。
    [132]尹韵公:《从“互联网站”到“网络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网络学解读》,《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
    [133]林默彪:《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
    [134]王大鹏:《地方特殊利益的成长》,《南风窗》,2008年第14期。
    [135]王凡:《进一步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6期。
    [136]冯小敏、唐(曰文)红:《优化党的组织资源》,《党政论坛》,2007年12月号。
    [137]韩源:《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知识社会学考察》,《江汉论坛》,2006年第1期。
    Amitai Etzioni,The Active Society,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8.
    Robert Harmel,Party Organization Change:Competing Explanations?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New Europ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Empty Vessels",The Economist,July 24~(TH),1999.
    Angelo Paneblanco,political parties:organization and pow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J.Sundberg,Finland,national parties,Professionalized Organizations,in R.S Katz and P.Mair(eds),How Parties Organize:Change and Adaptation in Party Organizations in Western Democracies,London:Sage,1994.
    R.D.Putnam,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N.Y.:Simon and Schuster,2000.
    Cabriel A·Almond,The American People and Foreign Policy.New York Praeger,1960.
    V.O.Key,Politics,Parties,and Pressure Groups.New York:Growell,1958.
    Karen O,Connor,Larry J.Sabato:,American Government.Allyn & Bacon,1995.
    Lloyd Rudolph & Susanne Rudolph.In Pursuit of Lakshmi: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Indian Stat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Franz Schurmann,Ideology & Organization in China,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
    http://www.rnc.org
    http://www.chinanews.com.cn/gj/bm/news/2008/07-09/1307549.shtml
    http://www.labour.org.uk
    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11886.html
    http//www.southcn.com/news/international/bolan/200604170650.html
    http://www.zaobao.com/special/singapore/ge2001/pages/ge180401c.html
    http://www.gov.cn/jrzg/2008-03/02/content_906822.htm
    http://cn.chinagate.com.cn/socity/2008-08/05/content_16140423.htm
    http://www.mca.gov.cn/policy/index.asp
    http://it.sohu.com/20080724/n258351793.shtm;
    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02-18/26/273940.html.
    http://www.qlwb.com.cn/display.asp?id=322610
    http://www.infzm.com/content/15032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80229/08284563344.s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4/03/content_791944.htm
    http://www.tgzzb.org.cn/2005011804.htm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6217828
    http://news.xinhua.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11.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