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及目标模式探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的国有企业是我国公有制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中坚支柱,不仅覆盖范围广阔,而且对国家和经济的影响深度也远远超过了其它国家。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迅速建立起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等弊端也日益暴露了出来。改革开放后,我国历经了放权让利、承包制等等方式来希望搞活国有企业,但这些办法都没有找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方向,直到我国有了新的理论创新,决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才开始步入正轨并逐步发展壮大。但同时,国有企业改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显露出了其众多问题,既有传统体制的历史束缚,又有新时期的新问题。历史的选择决定了今天的选择,因此,结合特定历史背景和生产力发展的背景来研究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以及由此得出的教训和经验必定将对此后国企改革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详细考察了在计划经济体制和转轨时期中我国国有企业各个层面上的制度安排,通过对历史的考察来对发展中的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分析和思考,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对国有企业与我国独特的经济增长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模式进行了总结。
Since the year of 1978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up of China, it has been 30 years for the reform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f we count in the decade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larg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untry, then it will be 60 year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began to get rid of the bondage of the old system and developed fast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this development pushes the whole economy soaring in an unexpected speed, which was called‘china’s miracle’. Therefore,‘china mode’is employed to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route of china’s economy.‘In front of the mirror appearance is adjusted, in front of history knowledge is gained’, thereby, research of the past offers reference to the future. Especially at this crucial period of 30 years of the reform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research of this category presents its significance. With this purpose, this thesis makes a clear outline and deep research of various aspect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hope of possible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form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reform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alls into three parts: the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s,the reform of corpora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nd the reform of the mechanism of asset management. During the time of planned economy the property rights are relatively clear and it belongs completely to the government. Under this kind of constitution of property right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development greatly depend on the govern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government’s macro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largely depend on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owever, enterprises under this kind of mechanism own no initiative and no impulse to pursue any interest. All the content they can express is nothing but simple productive index, which do not possess the factors of a typical enterprise, and it also perform the double function both socially and politically. That is the key reason why the scholars at that time claimed that China had no enterprises in real sense. When the shortcoming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nd obvious and dragging the speed of national economy, reform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survival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or the moment excluding some enterprises concerning important and key areas are controlled by the government, most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transformed into shareholding companies and modern corporate system is primarily established. For the next step continuing to regulate and perfect the relevant systems of property rights and reform some of the monopoly enterprise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reform of corpora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since the government manages the enterprises in a way of administration, the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corporate management must be simply administrative. The directors of the enterprises are appoin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y act as the agents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enterprises, who possesses absolute power in them. And all the ways to stimulate and regulate the directors are the administrative orders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worker’s union and the worker’s congress hold a higher position in the enterprises, but their influence are not prominent. The party committee always acts in two different ways: one is weak regulation on the director, and the other is work separately with the director. In a word, the corpora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under planned economy is basically a failure. The corpora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depends of on the reform of the property right. When the modern corporate is establish through the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 modern corpora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can be accordingly established. However,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new organization is not able to realize the effect that is expected, that lies in the bondage of the old system and ideas. Therefore the in-depth reform of the corpora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in the frame of market economy and makes it work will still be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futu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mechanism of asset management, the natural absence of owner of the state-owned assets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of kinds of problems of state-asset. Under the frame of planned economy the loss of state-owned assets mainly embodies on the aspect of productive loss because of the forms of ideology, but during the transferring period, the loss mainly embodies on the unproductive aspect and cases of the legal absence of state-owned assets are increasing. The whole management situation is chaos. For the time being with the carrying out of the Law on State-owned asse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e-owned Assets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 Council (SASAC), the management of sate-owned assets is gradually improved, however, the strength is not enough and the public is raising doubt about the identity of the SASAC. Therefore, to continue the research of new mode of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the state-owned assets and strengthen the supply and regulation of the concerned laws should be given stress to in the future.
     In the last chapter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the changes of the corporate system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increasing mode of China’s economy, and analyzes the experiences of the changes of the corporate system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reason why the way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is called“China Mode”is its presentation of special existence of government’s macro regulations under the system of market economy,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reason why it is called‘’Beijing Consensus”and“China Mode”by the western scholars. The failure of market fundamentalism represented by“Washington Consensus”and the after-thought of the new liberalism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give prominence to our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basic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is kind of mode is the resul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by analyzing our own situation. When the absolute economy is substituted by both plan and market, the mainstay function of ou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played to their fullest. To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role the stage-owned enterprises in promoting ou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mploying the government macro regulation will still be a mode that must be follow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China’s socialistic economy.
     Firstly, the combination of governmen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market economy is inevitable in our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experience kinds of conflicts and coordination under this market economy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This process of conflicts and coordination forms the ways of changes of the syste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econdly the initiation of the reform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mainly the changes of passive administrative orders, mainly through the carrying out of orders of the government. However the nature of market economy is to finish the induced institutional change with the micro entity as the leading party. China’s institutional change is moving towards this direction. Third,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present knowledge storage determines that China’s reform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can only“wade across the stream by feeling the way”. In some sense without proper and effective knowledge accumulation there will be no institutional changes and innovations. Therefore, institutional changes will be an accumulation of experiences during practice and this process will be conducted gradually.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nstitution is the result of artificial design and natural evolution, and China’s reform will largely depend on artificial design, which has its inevit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natural evolution during this process usually leads to som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form, so the enterprises should shorten the cognitive time-delay, strengthen the prior design, the process supervision and the correction thereafter.
引文
1科斯、诺斯、克劳德·梅纳尔德:《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2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6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3页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三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年版第347页
    5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68页
    6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8-141页
    7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92页
    8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等:《经济理论和方法史》[M].北京:人大出版社, 2001年版第361页
    9参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译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0参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译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页、第226页
    11参T·W·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12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年版第28页
    13 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28页
    14拉斯·沃因:《罗纳德·H·科斯和新微观经济学》载科斯等《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57页
    15 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55页
    16诺斯:《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载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97页
    17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84页
    18詹姆斯?A?道,史迪夫?H?汉科等编著:《发展经济学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72-273页
    19参见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经济研究》,[J]. 1998年第1期
    20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2页
    21参戴维·保罗:《技术选择、创新和经济增长》(Paul David, Technical Choice,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M].伦敦1975年
    22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中译本,第127页
    23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中译本,第120-125页
    24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126-144页
    25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涨与社会僵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52页
    26 BAUMOL W AND R WILLIG. Fixed Costs,Sunk Costs,Entry Barriers and Sustainability of Monopoly[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1,96(3):405-431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页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0-631页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8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1页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0页
    3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2页
    33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2年版第41页
    3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1-1062页
    35《毛泽东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1998年版第51页
    36《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362页
    37《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2页
    38《论十大关系》《毛泽东著作宣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27页
    39刘国光,董志凯:《新中国50年所有制结构的变迁》[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5-6期
    40《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5页
    41中央党校教务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一)》[C].北京1998年版,第150页
    4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27页
    4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44配杰威齐:《马克思、产权学派和社会演变过程》载《卡尔·马克思经济学》(第4卷)[M]. 伦敦:赫尔姆出版社第240页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9页
    
    4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2页
    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0页
    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3页
    
    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9页
    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3页
    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421页
    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1页
    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93-494页
    54 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04页
    55 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97、166页
    56哈罗德·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85页
    57阿曼·阿尔奇安:《产权经济学》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9-71页
    58 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
    59 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页
    60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一种关于比较体制的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31页
    61 A·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载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9页
    62道格拉斯·C·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63《论十大关系》《毛泽东著作宣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第727页
    64参见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8-150页
    6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58页
    66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86年版第437页
    67《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J].《四川政报》1987年第1期
    6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页
    69《全民所有制小型工业企业租赁经营暂行条例》[J].《四川政报》1988年第7期
    70《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的内容的建议》[J].《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99年第2期
    7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的内容的建议》[J].《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99年第2期
    7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103页
    73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供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94年版第4页
    74参张文魁、袁东明:《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国有企业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7页
    75《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关于深化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J].《四川政报》1997年第16期
    76《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于《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3页
    77参《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载《十四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9年版第458-461页
    78《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1年第2期
    79《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载《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23页
    80《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3年第3期
    8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载周永学主编:《深刻理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问题》[M].北京:《党政周刊》编辑部2003年版第3页
    84《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选)》[J].《新东方》2007年第12期
    85参余翔.:《国有企业之路:俄罗斯》[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4页
    87参余翔.:《国有企业之路:俄罗斯》[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199页;马建堂,刘海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182页
    88参杨开峰.:《国有企业之路:法国》[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174页
    89参陈宝明.:《国有企业之路:英国》[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64页、229-258页
    91参昌忠泽:《国有企业之路:日本》[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66页91-118页
    92参潘华实:《日本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J].《当代亚太》,1999年第3期
    93参纪硕鸣:《“郎旋风”刮起国企产权改革反思浪潮》[J].《建材发展导向》,2004年第5期
    
    94转引自李维安:《公司治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95哈特:《公司治理一一理论与启示》[J]《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6期
    96 Michael Jensen and William Meckling:Theory of Firm: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3) 1976 305-360
    97 Fama and Jesen: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6)1983 301-325
    98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5页
    99张维迎:《西方企业理论的演进与最新进展》[J].《经济研究》1994年第11期70-81页
    100李维安:《中国公司治理原则与国际比较》[J].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 2001年版第211-219页
    101万建华:《利益相关者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102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6年版第64页
    103《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520-521页
    10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七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341页
    10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1-303页
    107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编:《中国企业领导制度的历史文献》[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6年版第241—242页
    108参《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3/04/content_2494612.htm
    109《中国共产党章程》[N].《人民日报》,1969年4月29日第4版
    110《国务院发出关于按照五个改革管理体制文件组织试点的通知》[J].《财务与会计》,1979年第10期
    11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0页
    1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颁发<国营工厂厂长工作暂行条例>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2年第2期
    113《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J].《瞭望》,1984年第45期
    1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11《5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8年第11期
    116《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J].《中国改革》,1987年第2期
    1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页
    11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第1-4页
    119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辅导讲座》[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4页
    120参见刘长琨:《外派监事会: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的改革与创新》[J].《董事会》20008年第9期
    121《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1999年第20期
    1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M].北京:法律社,1999年版第23页
    123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学习辅导讲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124参见中国法律信息网:http://law.law-star.com/txtcac/chl/192/chl192s004.htm
    125《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3年10月22日第1版
    126《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5年第15期
    127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05年第7期
    128《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登)》[J].《四川改革》,2007年第10期
    129《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2年第22期
    130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课题组:《国企高层经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的调查》[J].《经济管理》,1999年第10期
    131中国社科院《四川省国有企业高层经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研究》课题组:《改善国企高层经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议》[J].《开放潮》,1999年第10期
    132中央财经小组办公室:《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学习辅导讲座》[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5页
    133王元,李兆熙:《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制衡关系──<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课题报告之二》《工厂管理》, 1999年第7期
    135《关于印发<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的通知》[J].《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6年第10期
    136邓晓霞:《国企高管薪酬管理亟待规范》[N].《人民日报》,2007年7月24日第9版
    138《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3年第19期
    139郑小波.我国国企资产总额近35万亿[N].《证券时报》,2008年9月10日,第2版
    140许小年:《国有企业本来就不应该赚钱》[J].《法人杂志》,2007年第11期第52页
    141高明华:《国企红利要让全民受益》[N].《新京报》,2006年12月7日第B02版
    142田子莘:《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及其主要争论》[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42期
    143以上数据均转引自陈正云:《中国国资流失状况调查-国有资产流失犯罪及其法律惩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第25页
    144参曹雪松:《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与国有出资者到位》[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第11期
    145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146魏刚:《陈久霖症结:形同虚设的防火墙》[M].《中国投资》2005年第3期
    147《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第403页。
    148中国经济年鉴编委会:《1981年中国经济年鉴(简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第74页
    149参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6年版第221-224页
    150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6年版第221页
    151参马建堂、刘海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35页
    152《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J].《实事求是》,1978年第4期
    153张颢瀚等:《从经营国有企业到管理国有资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154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86年版第437页
    155《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3年第11期
    156王珏:《国有企业改革新探》[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6年版第113页
    157《关于加强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试行办法》[J].《财会通讯(综合版)》,1991年第5期
    158中央党委教务部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页
    160《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9年第34期
    16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0年第35期
    162参见何诚颖:《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3期第17-18页;张颢瀚等:《从经营国有企业到管理国有资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271页
    16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理论学习》,2002年第11期
    164李荣融:《五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年第2期。
    165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6)》[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166本小节主要参考了周绍朋等:《新世纪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2-316页;张颢瀚等:《从经营国有企业到管理国有资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263页;马建堂、刘海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137页;王勤:《新加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简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2年第9期
    167胡世霞:《我国证券市场信用危机及应对策略》[J].《理论月刊》,2009年第1期第89页
    168马光远:《国资委可以干干净净做“出资人”了》[N].《新京报》,2008年10月30日第A02版
    169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8年第7期
    171《关于中央企业建立和完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工作的通知》[J].《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报》,2004年第7期
    172朱林兴:《国有企业外部董事“花瓶”问题》[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6卷第5期
    173刘长琨:《外派监事会: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的改革与创新》[J].《董事会》,2008年第9期
    174《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学习月刊》,1997年第10期
    175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的通知》[J].《江西政报》,2006年第23期
    176兰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177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M].美国剑桥市: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178中央党校教务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一)》[C].北京1998年版,第150页
    179张银杰:《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180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373页
    18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18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184 Joshua Cooper Ramo. The Beijing Consensus ,[J]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 May 2004 page3
    186数据来源: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2/10/content_10792649.htm
    187数据来源:金融界网站http://finance1.jrj.com.cn/news/2008-01-24/000003221527.html
    188数据来源:中国青年网http://www.youth.cn/lhbd/200903/t20090316_877282.htm
    189数据来源: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http://www.sasac.gov.cn/n1180/n4175042/n6009770/index.html
    190李荣融:《深化改革激发了国有企业的内在活力》[J].《人民论坛》,2008年第7期
    191郑小波.:《我国国企资产总额近35万亿》[N].《证券时报》,2008年9月10日,第2版
    192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 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_data.jsp?searchword=%BE%CD%D2%B5&channelid=9401&record=2
    193《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1999年9月27日第1版
    194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84页
    195张文魁,袁东明:《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国有企业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8页
    196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页
    197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198张颢瀚等:《从经营国有企业到管理国有资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199刘东勋:《中国渐进式制度改革的微观动力机制——一个渐进式制度变迁的供求模型》[J]. 《当代财经》,2005第1期总第242期
    200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70页
    201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31页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二、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二、三、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4] 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 D·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人民出版社,1988.
    [8] D·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 D·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 M·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1]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2]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13]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4]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5]诺斯,R·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6]张德霖.产权、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监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17]谢世荣.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制度创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18]林毅夫等.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M].山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9]张颢瀚,张明之,王维.从经营国有企业到管理国有资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0]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2]国资委研究室.探索与研究——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3]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6):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4]江金权.“中国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解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5]周绍朋等.新世纪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6]张银杰.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7]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6.
    [28]顾宝炎.国外国有企业的管理和改革[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29]陈维.制度的成本约束功能—对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分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30]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31]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2]世界银行. 90年代的改革和计划的作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33]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4]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5]林毅夫.中国的奇迹[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6]董辅礽.国有企业:你的路在何方:50位经济学家论国有企业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37]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38]罗兰.转型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9]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0]杨国民.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41]余翔.国有企业之路:俄罗斯[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42]杨开峰.国有企业之路:法国[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43]李东红.国有企业之路:东欧[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44]陈宝明.国有企业之路:英国[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45]董有德.国有企业之路:美国[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46]秦海.制度、演化与路径依赖:制度分析综合的理论尝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7]郑海航.中国企业理论五十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8]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9]张文魁,袁东明.中国经济改革30年(国有企业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50]王天义.国有企业制度模式比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51]马建堂,刘海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52]卢家丰.国有企业资产重组[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53]刘中桥.中西方国有企业发展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4]盛洪.寻求改革的稳定形式[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5]刘国良.国有资产大趋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6]林毅夫.论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7]李松森.国有资产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8]吕炜.转轨的实践模式与理论范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9]诺思,张五常.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0]李云峰.公司控制权依存状态及其治理机制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61]陈国恒.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2]吴越.公司治理:国企所有权与治理目标[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63]梁毅刚、茹长云、王敬宜.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失效原因的层次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1).
    [64]陈天祥.论中国制度变迁的方式[J].中山大学学报,2001(3).
    [65]樊纲.渐进与激进变革的若干理论问题[J].经济学动态,1994(9).
    [66]林毅夫,李周.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1997(03).
    [67]张维迎.从公司治理结构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出路[J].社会科学战线,1997(2) .
    [68]张维迎.从现代企业理论看国有企业改革[J].价格与市场,1995(2) .
    [69]李光林.股权多元化的国有企业产权界定研究[J].国有资产管理,2005(2).
    [70]曹燕平.国有企业制度中的产权残缺与代理失效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
    [71]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J].经济研究,2000(3).
    [72]徐丽萍.论国有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现象[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
    [73]熊云飚.人力资本产权与国有企业制度改革[J].经济问题探索, 2003(7).
    [74]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6(9).
    [75]龚敏.关于国有公司制企业治理结构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9(11).
    [76]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1).
    [77]沈鲸.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07(1).
    [78]胡建渊.诺斯与马克思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79]王小映.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J].中国农村观察,2001(4)
    [80]汤吉军.国有企业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的内生型分析:基于沉淀成本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07(4).
    [81]安洪,任志江.从两次大规模分权角度来重新认识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版),2008(2).
    [82]潘华实.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与产权结构的重构[J].特区经济,2008(4).
    [83]潘华实.日本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J].当代亚太,1999(3).
    [84]吴金群.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变迁及其政治根源(1978~2008)[J].江海学刊, 2008(3).
    [85]杨天宇,刘雯.对现行“国资委”模式缺陷的理论思考[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86]王贵秀.“党的一元化领导”探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7).
    [87]杨立春.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江苏商论,2008(9).
    [88]范晓婷,孙婵媛.西方国有资产管理经验及借鉴[J].黑龙江对外商贸, 2003(7)
    [89]李泉.国有资产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08(9).
    [90]王德文.“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展望[J].开放导报,2007(3).
    [91]黄颖.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改革实践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8(14).
    [92]延丽.要正确处理改制企业“新老三会关系”[J].工会论坛,2008(5).
    [93]王勤.新加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简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2(9).
    [94]刘国光,董志凯.新中国50年所有制结构的变迁[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5-6)
    [95]陈海平.试析斯大林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错误理解[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96]熊志军.国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须积极稳妥推进[J].上海国资,2007(9).
    [97]吴易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J].中国社会科学,1995(1).
    [98]钱津.论我国国有控股公司的组建与发展[J].经济研究,1996(6)
    [1] Douglass C North.“Institutions, Ideolog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Cato Journal, Vol. 11, No. 3 ( Winter 1992).
    [2] Douglass C North. Institu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M].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erss,1990 .
    [3] Nelson, Richard and Sidney Winter.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4] Hayek, Friedrich A.The Meaning of Competition, In 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M].Chicago:Univ.Chicago press,1948.
    [5] Hardin, R“.Institutional knowledge and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M] working paper, New York University.1996.
    [6] Coase.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
    [7] Williamson.The Logic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J].Journal of Law Economic and Organization IV,1988.65~93.
    [8] H.Demsetz.The Theory of the Firm Revised[J].Journal of Law,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4,1998.141~162.
    [9] Fama and M .C .Jensen.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6 (6),1983.
    [10] Hart, O.The Market Mechanism as an Incentive Scheme[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0,Fall,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