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文化大革命”史研究30年述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化大革命”因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过程复杂多变、影响宽泛深远而受到海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30年间,不少专家、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艰辛地爬梳,取得了若干成果。在当前的时代和学术背景下,较为系统、全面地从史学史角度对现有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不仅是进一步研究、争鸣的重要基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可以统一思想,教育广大的党员、干部、群众,深刻地理解新时期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把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篇综述性文章,本文首先是对30年来,“文革”史研究的相关文献、著作、文章进行较为全面的搜集、分类整理,编制“文革”史研究书目索引;然后,对这些主要成果按史学史基本架构的要求进行较为系统的分类述评,以便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其发展脉络,了解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文章采取纵向分阶段梳理和横向分专题分析相结合的框架结构。第一章将30年的“文革”研究分为酝酿与艰难起步、第一个研究高峰、在“平静”中持续发展三个时期,分别对各个时期的主要成果进行了归类介绍和简要评述,并结合不同时期的史学背景和时代特征,总结归纳了各个时期的特点。籍此,既可以基本了解“文革”研究的发展脉络,也可以比较清楚地把握各个时期的研究特点、不足和趋势。本章还对每个时期中比较重要的专题、个案研究,如“文革”时期大字报、教育革命、革命委员会、“三支两军”、新的史学方法等等进行了比较系统地分类述评,从中可以较深入地把握某些专题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主要是对“文革”起源问题分初步开展、学术正常化、深入探讨三个阶段进行述评。从中,我们既可以及时总结30年来,史学界在“文革”起源宏观分析、微观探索等方面取得的若干成果,还可以较清楚地发现存在的若干不足,从而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更深入探讨。
     第三章则涉及到学界对“文革”的概念、性质、分期及经验教训总结等问题的研究情况。这些问题都是“文革”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可以深化对“文革”内涵、外延等问题更加客观、准确的理解,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提升整个“文革”史研究的学术层次。
     第四章考察了学术界对“文革”时期群众组织、群众运动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从一个更微观但更为复杂的社会层面、从下层群众组织与群众运动的角度对“文革”诸要素的深入探究,是当前整个史学发展中社会史、区域史研究取向的一种反映。系统总结史学界在这一领域研究中的成果、经验、不足与发展趋向,推动“文革”朝着微观史、区域史、社会史方向发展,是当前提高“文革”史整体研究水平,解决核心档案史料严重不足等局限的主要手段,因而具有较强的学术前瞻意义。
     由于各章节后都有虽简短但相对独立、有针对性的小结,结语部分没有过多的展开,仅仅强调了“文革”史研究的复杂性、多样性特点及文章存在的主要不足和需要补充、完善之处。
     我们应当坚信:虽然当前“文革”史研究受到若干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存在着史料来源,研究理念、方法,学术交流与对话等多方面的困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有志于这一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长期而艰难的努力,“文革”史研究必定会不断取得进步。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has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n connection with a wide range of long duration, complicated process and profound impacts. Since the late-1970s, during 30 years,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carried on a great deal of difficult studies in this field, and have made certain progresses. Under current era and academic background, we should re-organize,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achievements systematicaly and comprehensively from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t has not only very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 to make further studies, but also can unify our thinking and educate the broad masses of Party members, the cadre and the populace. Then, we will deeply understood Party's lines,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in new time, will correctly grasp the basic issue that is“what is socialism and how to build socialism,”thus will further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constructing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In this sense, the research has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s a summary, this thesis firstly comprehensively collects and classifiably reorganizes relevant literature, books, and articles on the history of“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in 30 years, and then establish bibliographic index about this history researches. Next, it carries out systematically classification and commentary on these main achievement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historiography’s basic framework, in order to grasp the train of its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understand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writing process, the thesis adopts this kind of analysis framework with a combination of vertical sub-phases and horizontal special subjects. The first chapter has divided 30 years’researches of“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into three periods, which is stage of making a difficult start, stage of the first study peak, and stage of sustained development in“tranquil”. It carries out classification introduction and brief narration separately on each period’s main achievement, and summarizes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releva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ime features. Based on these, we can not only get a basic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train of researches development on“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but also can grasp each period’s research characteristic, insufficiency and the tendency quite clearly. Furthermore, this chapter makes quite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of review on each stage’s important topics and case studies, such as big-character poster in“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educational revolution, the Revolutionary Committee,“three supports-two military affairs”, new historical methods, and so on. From these studies, we may thoroughly grasp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some special subjects.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carries on the commentary about origin issue of“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including three stages: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academic normalization, and thorough discussion. From these studies, we may promptly summarize historians’certain achievements about macroscopic analysis and microscopic exploration on origin of“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for 30 years, and we may also quiet clearly find out some existing insufficiencies which are helpful to thorough discussion on this issue.
     The third chapter involves scholars’research situations on summary of“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such as the concept, the nature, the stages, the experience, and so on. All these questions are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the history research. To explore these issues thoroughly, it may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n connotation, extension and other issues of“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and make it more objectively and accurately. Then, it will expand our research vision and promote the entire academic level of study about it.
     The fourth chapter inspects the academic circle’s researches on the mass organization and mass movement during“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These studies involve more microscopic but more complex social levels. From thorough exploration on the lower mass organizations and mass movements in terms of“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we find that it is a reflection of study orientation which is about social history and regional history in the entir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esently. It has a strong forward-looking academic significance to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 the academic circle’s researches achievement, experiences, insufficiencie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is area, and promote development of“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towards direction of microscopic history, regional history, and social history. This is the major means to improve the whole research level and overcome limitations such as a serious shortage of core files and historical data.
     The paper has made brief but relatively independent, target-oriented sum-up after every chapter, so the conclusion part doesn’t do excessive expansions. It merely emphasizes research’s complex, diversified characteristics on history of“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oints out this paper’s main insufficiencies, the supplement and improvement need.
     We should firmly believe that in the history research on“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although there are also some restrictions from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there are also various difficulties including historical data’s sources,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academic exchanges and dialogue and so on, the studies will certainly make unceasingly progress with the lapse of time and scholars’long-term and difficult endeavors.
引文
①《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9页。
    ②还有一种观点是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基准分为两个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这种观点。
    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418-419,479
    ①刘国新:《“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现状与评述》,《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6期,第63-77页。
    ②张均兵、方增泉、沈传宝:《“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综述》,《北京党史研究》1997年第2期,第25-28页。
    ③王海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大革命”研究的新进展》,《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年第6期,第8-15页。
    ④王海光:《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郭德宏主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新进展》,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第194-230页。
    ⑤魏旭斌:《大陆史学界“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综述》,《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54-58页。
    ⑥李月军、赵永红:《“文化大革命”研究之现状》,《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107-111页;《宁波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第58-62页。
     ①张化、苏采青主编:《回首“文革”——中国十年“文革”分析与反思》,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
    ①学者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或1949年10月至今的中共党史的阶段划分目前还有较大争议,较为流行的观点是分为四个阶段,即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10月——1956年8月)、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1956年9月——1966年4月)、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年5月——1976年10月)、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6年11月至今)。无论如何划分,“文革”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也是相对较为独立的一部分。
    ②魏旭斌:《大陆史学界“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综述》,《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54页。
    ①以上所引参考陈述:《真理标准讨论与中共党史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8年第2期,第38、39页。
    ①杨亲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1994年第5期,第60页。
    ②这些著作、文章包括粟裕著:《激流归大海:回忆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有关张志新、罗瑞卿、彭德怀、贺龙、陈毅、陶铸等的纪念性专著、文章等。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1980年2月29日通过。
    ④这些著作主要包括:《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人民出版社1980年;《回忆少奇同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刘爱琴著:《女儿的怀念——回忆父亲刘少奇》,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怀念刘少奇同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怀念刘少奇同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另有相关论文10余篇。
    ⑤这类文章较多,据不完全统计,自1978年底至1981年初,共有相关主题文章近50篇。其中关于党内斗争、倾向错误的研究文章有郑德荣:《党内斗争历史经验初探》,《吉林师大学报》1980年第1期;雷云:《“左”倾顽症的根源和条件》,《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石仲泉:《周恩来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批判》,《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2期。反对封建主义的研究文章主要有李银河、林春:《试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反封建残余的斗争》,《历史研究》1979年第9期;汪津潮:《必须彻底铲除封建残余》,《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Z1期;黎澍:《消灭封建残余影响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事件》,《历史研究》1979年第1期。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以及个人崇拜等方面的研究文章主要有:《改革党的领导体制的一个重大问题》,《理论动态》1980年第250期;《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理论动态》1980年第197期;《健全党的政治生活是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前提》,《理论动态》1980年第194期;《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理论动态》1980年第236期;《人民日报》特邀评论员:《神化个人的深刻教训》,《新华文摘》1980年第9期;《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理论动态》1980年第230期;《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理论动态》1980年第212期;恽逸群:《略谈“个人崇拜”》,《新华文摘》1980年第11期;李学昆、张侃航:《党内个人崇拜历史考察》,《党史研究》1981年第2期等。
    ①李洪林:《打破党史禁区》,《历史研究》1979年第1期;戴逸:《关于历史研究中阶级斗争理论问题的几点看法》,《社会科学研究》1979年第2期;杨燕杰:《研究党史必須忠于史实》,《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高歌红:《“口述”文章值得提倡》,《新闻战线》1979年第5期;姚伯茂:《不许用政治讨伐代替学术争论》,《学术月刊》1979年第9期;《当前党史中的几个问题》,《社会主义研究》1980年第2期。
    ②王若水:《关于“异化”的概念》,《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1979年第1期;《用异化的观点反思“文革”》,《新闻战线》1980年第8期。
    ③严家其等编写:《四五运动纪实》,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童怀周编:《丙辰清明见闻录》,工人出版社1979年版;《丙辰清明纪事》,人民日报出版社1980等。
    ④中央党校党史研究室编:《文革期间重要事件拨正:选自1976年10月至1979年6月的报刊》,中央党校党史研究室1979年。
    ⑤中共北京市委党校资料室编:《康生言论选编(内部)1-8》,安徽省社会科学研究所情报资料室翻印1980年。
    ①卢锋:《史学的危机与危机的史学》,《人民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②胡守为、桑兵、林亚杰:《历史学与现实的关系》,载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编:《回顾与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94页。
    ③《中国史学会将讨论开创历史学新局面问题》,《光明日报》1983年1月26日。
    ④本刊评论员:《努力开创历史研究的新局面》,《历史研究》1983年第1期。
    ⑤邓力群:《一个呼吁,一个请求》,《历史教学》1983年第5期。
    ①《历史的审判》编辑组编:《历史的审判》,群众出版社1981年;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林彪、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纪实》,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
    ②图们、肖思科:《震惊世界的77天: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受审纪实》,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特别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受审实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王文正口述、沈国凡采写:《共和国大审判: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亲历记》,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1985年、1991年修订。
    ②石仲泉:《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有益读本—介绍《<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新视野》1986年第1期,第7页。
    ③金春明、谭宗级等编著:《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十讲》,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档案局《关于“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档案材料处理问题的报告》1982.11.05;厅(档)发[1982] 43号;国办发[1982] 73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档案局等单位联合调查组《关于“文化大革命”和“两案”审理中形成的档案材料处理问题的报告》1983.06.04;中办发[1983] 43号。
    ②《档案学通讯》1981年第1期开辟专栏发表系列文章探讨“文革”档案的整理与保存;其他较重要的还有叶三久:《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档案划分全宗问题的看法》,《档案学通讯》1981年第1期;郭咸灌:《对县革命委员会全宗划分的看法》,《浙江档案》1982年第11期;张朴信:《抓紧收集文化大革命中群众组织的档案,为整党服务》,《浙江档案》1983年第11期;叶翠兰:《从十四卷‘文革’材料利用情况看丰富馆藏的重要性》,《档案时空》1985年第5期。
    ③《上访通讯》编辑室编:《春风化雨集》,群众出版社1981年。
    ①董楚青:《忆我的爸爸董必武》,花城出版社1982年;马纯古等著:《回忆杨之华》,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上中下)》,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仲侃:《康生评传》,《红旗出版社》1984年;北大历史系:《吴晗纪念文集》,北京出版社1984年;《王稼祥正传》编写组:《回忆王稼祥》,人民出版社1985年;《董必武传略》编写组:《董必武传略》,法律出版社1985年;《回忆张闻天》,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元帅外交家》,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5年;军博编:《贺龙元帅丰碑永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军博编:《彭德怀元帅丰碑永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胡传章、哈经雄:《董必武传记》,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②聂荣臻:《所谓“二月逆流”》,《光明日报》1984年12月1日;陈再道:《武汉“七二〇”事件始末》,《中国老年》1984年第2期。
    ③《文化部出版局关于揭露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文学读物应切实注意社会效果的通知》1985年1月31日;[85]出版字第56号。
    ④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论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①作者这一时期的文章较多,大部分可以参见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论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此处仅略举几例。
    ②金春明:《略沦党的九大后的整党》,《“文化大革命”论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0-167页。
    ③金春明《上海“一月革命”的前前后后》,《党史通讯》1983年第18期,《“文化大革命”论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6-113页。《“一月夺权”有关问题明辨》,《理论内参》1985年第3期,第16-19页。
    ④金春明:《四五运动述评》,《“文化大革命”论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18-238页。
    ⑤王克对此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四五运动的导火索不是“三二八”事件,而是早4天的南京医学院学生去雨花台悼念周恩来的“三二四”事件。“三二八”事件是在“三二四”事件的影响下进行的。(王克:《对(四五运动>述评一文的商榷意见》,《党史研究》1985年第2期)
    ⑥王年一:《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时对形势的估计》,《党史研究资料》1982年第4期;《试论“文化大革命”的准备》,《党史通讯》1983年第18期;《“文化大革命”第一阶段述评》,《党史研究资料》1984年第10期;《“文化大革命”发动症结》,《党史研究》1985年第1期等。
    ⑦朱元石:《“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教训》,《红旗》1981年第11期,第43-48页。
    ⑧李成瑞:《“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情况分析》,张化主编:《回首“文革”(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第383-399页。《十年内乱期间我国经济情况分析—兼论这一期间统计数字的可靠性》,《经济研究》1984年第1期。
    ①谭宗级:《评<五?一六通知>》,《党史通讯》1983年第8期;引自张化等主编:《回首“文革”(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第619-634页。
    ②贺源:《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评述》,《党史研究》1982年第6期;引自张化等主编:《回首“文革”(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第679-698页。
    ③于南:《周总理处理“九一三”林彪叛逃事件的一些情况》,《党史研究》1981年第3期;邵华泽:《正确分析和认识“文化大革命”》,《红旗》1981年第17期;席宣:《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述评》,《党史资料通讯》,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郭维仪、秦化顺:《对“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环境和条件的探讨》,《甘肃理论学刊》1982年第1期;郭万录:《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是历史唯心主义》,《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刘志建:《历史的合力是“文化大革命”持续十年的根本原因》,《探索》1985年第2期等。
    ①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中、下册)》(1988年内部资料);同年出版,王年一选编:《“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国防大学出版社版1988年。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朱德年谱》,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①周明主编:《历史在这里沉思:1966—1976年纪实》,华夏出版社1986年;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
    ②余习广主编:《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化大革命”上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③子西等编:《非正常死亡(十年浩劫中的受难者),北京师院出版社1986年;黄峥著:《在历史的档案里》,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程超、魏皓奔主编:《浙江文革纪事》,浙江方志编辑部1989年。
    ④怀恩:《周总理生平大事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怀念周恩来》,人民出版社1986年;《不尽的思念》,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南新宙:《周恩来一生》,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方钜成、姜桂侬:《周恩来传略》,人民出版社1986年;《西方人看周恩来》,中国和平出版社1989年;裴坚章主编:《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胡加模编著:《九大元帅珍闻佚事》,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军博编:《朱德元帅丰碑永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范硕等编辑:《萦思录怀念叶剑英》,人民出版社1987年;军科院编写组:《叶剑英传略》,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薛冶生编:《叶剑英光辉的一生》,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军博编:《陈毅元帅丰碑永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铁竹伟:《陈毅元帅在“文化大革命”中》,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6年;《贺龙年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王春才著:《彭德怀在三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呙玉临著:《陈少敏传》,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林青山:《康生外传》,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
    ⑤林青山:《风云十年与邓小平》,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黄谣、李志坚、杨国庆:《罗帅最后15年》,人民出版社1987年;泥土等著:《赵丹·江青·文革》,龙门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7年;《乒乓启示录——庄则栋在“文革”中》,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
    ①该书有不同的版本,(美)郑念著,程乃珊、潘佐君译:《上海生死劫》,浙江文艺出版社,中国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美)姚念媛:《上海滩的沉浮(上、下册)》,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
    ②陈再道著:《浩劫中的一幕:武汉七二事件亲历记》,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
    ③《缅怀刘少奇》,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
    ①叶永烈:《张春桥浮沉史》、《王洪文兴衰录》,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1989年;《姚文元传》、《陈伯达传》、《江青传》,作家出版社1993年。这套系列作品有不同的版本,常见的就有时代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3家出版社不同时期的出版物。
    ②董保存著:《杨余傅事件真相》,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③赵峻防著:《中国:1967年纪事“二月逆流”》,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法律咨询编辑部编:《十年奇冤录》,群众出版社1986年;李晓明编:《颤动:写在“文革”结束后的第十年》,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陈识金著:《将军卷进漩涡—“四人帮”上海余党覆灭记》,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黑雁男著:《十年动乱:文化大革命纪实文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湘霖编著:《中国现代冤狱纪实》,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徐广顺著:《残酷的夜幕文革暗杀集团纪实》,大连出版社1989年;邱小龙编:《中国大悲剧的人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昌隆编:《元戎蒙难记》,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
    ①《中央宣传部关于慎重对待专门叙述“文革”历史的专著和文章的通知》,1986年11月l8日;宣电[86]17号。《国家出版局转发中央宣传部关于慎重对待专门叙述“文革”历史的专著和文章的通知》,1986年12月05日[1986]出版字第1047号。《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出版"文化大革命"图书问题的若干规定》,1988年12月10日;中宣发文[1988]31号,[1988]新出联字第8号。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出版"文化大革命"图书问题的若干规定》1988年12月10日;中宣发文[1988]31号,[1988]新出联字第8号。
    ③高皋、严家其著:《“文化大革命”十年史:1966-1979》,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④王年一:《评“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回首“文革”》,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第571页。
    ①高皋、严家其著:《“文化大革命”十年史:1966-1979》,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前言第3页。
    ②王年一:《评“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张化主编:《回首“文革”(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第571页。
    ③王年一:《评“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张化主编:《回首“文革”(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第577、585、592页。
    ④王年一著:《大动乱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996年、2004年修订。
    
    ①谭宗级、郑谦著:《十年后的评说:“文化大革命”史论集》,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
    ②萧延中编:《晚年毛泽东》,春秋出版社1989年。
    ①柳随年编:《“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1966-1976》,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②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3)》,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年。
    ③巴金:《随想录》,三联出版社1987年。
    ④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训练部:《探索我国建设道路中的战略失误与“文化大革命”》(1987内部资料)
    ①金春明著:《“文革”时期怪事怪语》,求实出版社1989年。
    ②李可、郝生章著:《“文化大革命”中的人民解放军》,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
    ③(美)戴维著、南生译:《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周恩来与邓小平》,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美)张大卫著,王宏周等译:《中流砥柱各有千秋——周恩来与邓小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罗斯·特里尔著,张宁等译:《江青正传》,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内部发行);洛厄尔·迪特默著:《刘少奇》,华夏出版社1989年。
    ④(美)阿妮达?陈著、史继平译:《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年;威廉·A·约瑟夫著:《极左思潮与中国1958—1981》,东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⑤(美)莫里斯?迈斯纳著、杜蒲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上、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⑥(美)莫里斯?迈斯纳著、杜蒲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上、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89页。
    ①(美)莫里斯?迈斯纳著、杜蒲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上、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17页。
    ②金春明:《另一个角度的考察》,(美)莫里斯?迈斯纳著、杜蒲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上、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中文本序,第1页。
    ③(英)麦克法夸尔著:《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卷)人民内部矛盾,1956-1957》、《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二卷)大跃进,1958-1960》,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著,魏海生等译:《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卷)人民内部矛盾:1956~1957》、《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二卷)大跃进:1958~1960》,求实出版社1989、1990年;
    ④(英)麦克法夸尔著:《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卷)人民内部矛盾,1956-1957》,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导言第3页。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人民出版社1965年。
    ②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3卷本),人民出版社1956年。
    ③有关这一文献的详细评述参见:李晓航:《“文革”时期群众组织编印的<毛泽东思想万岁>考略》,《党史研究资料》2002年第4期。
    ④廖盖隆:(英)麦克法夸尔著:《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卷)人民内部矛盾, 1956-1957》,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序第2页。
    ①涉及到“文革”起源、经验教训的文章将在后面有关章节中出现,此处不再列举。
    ②陈雪薇:《经济建设的停滞、倒退及其历史教训》,引自谭宗级、郑谦:《十年后的评说——“文化大革命”史论集》,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156-209页。
    ③苏彩青:《“文革”初期经济战线的严重斗争——1966年工交座谈会评述》,谭宗级、郑谦:《十年后的评说》,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39-56页。
    ④这类探讨“文革”时期经济体制和经济情况的文章还包括崔捷、孙怀阳:《关于研究“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史的几个问题》,载《怎样研究社会主义时期党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马泉山:《“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工业管理体制》,《中国工业经济》1986年第3期;马泉山:《“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工业管理体制》,《中国工业经济》1986年第3期;闫鸣:《“文革”时期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特征》,《中国计划学会通讯》1986年第4期;阎放鸣:《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及完成》,《党史研究》1986年第6期;叶奕尧:《文化大革命给上海经济带来的损失和教训》,《中国经济问题》1987年第1期;张静如、陈明显、周鸿、郭政平:《中国社会停滞和徘徊的二十年》,《浙江学刊》1989年第2期等。
    ⑤主要是指(1)有关四五运动的评述文章;(2)“文革”档案等资料的整理、保存与管理;(3)“文革”研究方法探讨等。
    ①刘泽华:《当代史学研究的一个侧面》,《天津日报》1988年11月;路宁:《“文化大革命”时期群众变态心理剖析》,《社会争鸣》1989年第2期;景怀斌、朱霁青、廖雅琪:《发生的心理学分析“文化大革命”》,《社会科学家》1989年第4期。
    ②王禄林:《五.七指示初探》,《党史研究》1987年第2期;又见于张化主编:《回首“文革”(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第161-172页。
    ③王年一:《对上海“一月革命”的几点看法》,《党史通讯》1986年第2期;又见于张化主编:《回首“文革”(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第799-812页。
    ④苏采青:《“文化大革命”史事辨误三则——林彪的“一号命令”与疏散中央领导人以及下放干部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5期,第77-79页。
    ⑤其他这类文章还包括:沉扬:《论1966年》,《青年论坛》1986年第5期;范硕:《评〈“二月逆流”纪实〉的真实性》,《文艺争鸣》1986年第6期;苗长青:《1975年邓小平领导全面整顿的历史背景考察》,《理论探讨》1989年第2期;景蔚:《“知识分子劳动化”口号的偏颇之处》,《工人日报》,1986年11月10日等等。
    ①这些方面后面章节均有专题介绍,此处不再单列书目。
    ②较重要的文章有,杨瑰珍:《试析毛泽东与刘少奇分歧的由来》,《毛泽东思想研究》1989年第3期;张平:《周恩来中外文化交流思想初探》,《暨南大学》1989年第1期;马济彤:《刘少奇《天津讲话》的历史功绩》,《毛泽东思想研究》1988年第6期,《北京日报》,1988年11月21日;唐固:《八年来刘少奇研究概述》,《淮北煤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胡绩伟:《“刘少奇路线”异想》,《求是》1989年第2期;金春明:《从彭德怀批语陈伯达所想到的》,《理念内参》1986年第6期;于光远:《从“林彪是谁”想到的》,《解放日报》1986年9月3日;苗长青:《林彪之道个人崇拜新探》,《理论学刊(济南)》1988年第2期;徐行:《外国学者论林彪》,《党史纵横》1989年第3期。
    ③任东来:《一个了不起的铺路架桥者—杨生茂教授对中国美国史学科建设的贡献》,《史学月刊》2005年第8期。
    
    ①广西文革大事年表编写小组编:《广西文革大事年表》,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②苏东海方孔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风云实录》,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陈东林、杜蒲主编《内乱与抗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穆欣著:《办<光明日报>十年自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
    ①于光远著:《文革中的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
    ②耿飚著:《耿飚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曾生著:《曾生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黄克诚著:《黄克诚自述》,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编:《“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1997年修订。
    ④安建设编著:《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
    ①华林编:《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华龄出版社1990年;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回忆朱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我们的周总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范硕著:《叶剑英在1976》,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权延赤:《陶铸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师东兵著:《最初的抗争彭真在“文化大革命”前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程敏:《党内大奸》,团结出版社1993年;史林编:《陨落的星辰走下政坛的"文革"红人》,朝华出版社1993年;周国全、郭德宏著:《动乱中的陈伯达》,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戴嘉枋著:《走向毁灭“文革”文化部长于会泳沉浮录》,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年;图们、祝东力著:《康生与“内人党”冤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叶永烈著:《文革名人风云录》,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②金石开编著:《历史的代价:“文革”死亡档案》,中国大地出版社1993年。
    ③本书编写组:《新疆冤狱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温绍贤著:《文革风暴》,金叶出版公司1992年;刘烊著:《特监轶事》,人民中国出版社1992年;晓地主编:《“文革”之谜》,朝华出版社1993年;刘兴华著:《疯狂岁月:“文革”酷刑实录》,朝华出版社1993年;地久、致武编著:《血与火的教训:“文革”著名武斗惨案纪实》,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年;图们、孔弟著:《共和国最大冤案》,法律出版社1993年;赵丰主编:《“忠”字下的阴影》,朝华出版社1993年;夏潮、杨凤城:《龙年之变中国1976年纪实》,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图们、肖思科:《震惊世界的77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戴嘉枋著:《样板戏的风风雨雨》,知识出版社1995年;秦晓鹰著:《历史的错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④温乐群、郝瑞庭主编:《“文化大革命”中的名人之升》,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⑤张鸣、乐群主编:《“文化大革命”中的名人之思》,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4年。
    ⑥司任主编:《“文化大革命”风云人物访谈录》,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①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前言第4页。
    ②唐少杰:《<“文化大革命”史稿>刍议》,《开放时代》1998年第6期,108页。
    ③唐少杰:《<“文化大革命”史稿>刍议》,《开放时代》1998年第6期,109页。文章对《史稿》还有更多论述,此处不再引用。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党的文献》编辑部:《中共党史风云录》,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⑤胡绳主编、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①(美)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编,俞金戈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②(美)伯恩斯坦著,李枫等译:《上山下乡》,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③本部分文章后面章节将有重点介绍,此处不再单列书目,下同。
    ④这类文章主要有安建设:《周恩来提出批判极左思潮的历史契机》,《党的文献》1990年第2期;安建设:《周恩来批判极左思潮的历史贡献》,《党史研究与教学》1991年第2期;吴志鸿:《周恩来在“文革”中的政治谋略探微》,《唯实》1992年第5期;张素华、边彦军、吴晓梅:《金冲及谈毛泽东与周恩来》,《瞭望》1993年42期;陈立旭:《浅谈周恩来1972年的整顿》,《党史文苑》1994年第6期;安建设:《“九·一三”后周恩来领导的批判极左思潮的斗争》,《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宋一平:《略论1973年邓小平复出的原因》,《党史博采》1995年第6期;晓晨:《杨尚昆谈彭德怀和林彪》,《福建党史月刊》1992年第3期;江泽民:《在陈毅同志九十诞辰纪念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1年8月26日。
    ⑤西琳:《论梁晓声的知青三部曲》,《沈阳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汪丽亚:《“样板戏”现象探微》,《文
     ①张志明:《“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中央党校1995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宋永毅主编:《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2002年。
    ②宋永毅主编:《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2002年,总序言。
    ③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力平主编:《周恩来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刘崇文主编:《刘少奇年谱:一八九八——一九六九》,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金冲及主编:《刘少奇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③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
    ④徐晓主编:《民间书信:中国民间思想实录1966-1977》,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
    ①李松晨、唐合俭、杜述胜:《“文革”档案(1966—1976)(上、下卷)》,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
    ②中央档案馆:《共和国五十年珍贵档案》、《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珍贵档案》,中国档案馆出版社1999年、2001年。
    ③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安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安阳县文史资料第十二辑“文革”专辑》(2006内部资料);刘建基、赵承亮辑录:《记述刘格平、袁振等在山西“1·12”、太原“1·28”夺权中镇压迫害干部史料》(1998内部资料);陆文光编:《文革资料选》,(2006自费出版)等。
    ④高文谦著:《晚年周恩来》,明镜出版社出版2003年。
    ①刘武生著:《周恩来的晚年岁月》,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周恩来的晚年岁月>出版》,《人民日报》2006年1月8日第8版。
    ③刘武生、徐晓红编:《评说晚年周恩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
    ④邸延生著:《历史的真知:“文革”前夜的毛泽东》,新华出版社2006年。
    ①黄峥编著:《刘少奇的最后的岁月(1966-196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版。此类著作还包括沈丹英:《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第二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师东兵:《汪东兴传》,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师东兵:《短暂的春秋》,红旗出版社出版1997年;汪东兴著:《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张佐良:《周恩来的最后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杨明伟著:《走出困境——周恩来在1960-1965》,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吴庆彤:《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增订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李连庆著:《大外交家周恩来(第六部)》,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陈扬勇著:《苦撑危局——周恩来在196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重庆出版社2006年;陈扬勇著:《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重庆出版社2006年;图们、祝东力著:《刘少奇蒙难始末》,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黄峥著:《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徐彬编著:《风雨福禄居刘少奇在“文革”中的抗争》,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邓榕著:《邓小平文革岁月》,外文出版社2002年;程中原,夏杏珍著:《历史转折的前奏:邓小平在一九七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范硕著:《叶剑英“文革”风云录》,中华文化出版社2001年;范硕著:《叶剑英在非常时期1966-1976》,华文出版社2006年;杜易著:《大雪压青松“文革”中的陈毅》,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沈国凡著:《一九六五年后的彭德怀》,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林青山著:《康生传一个阴谋家的发迹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李小龙著:《野火春风文化大革命中的李英儒》,昆仑出版社1999年;陆钦仪主编:《缅怀宋硕同志“文化大革命”第一张大字报的受害者》,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朱元石等访谈整理:《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
    ③刘冰著:《风雨岁月:清华大学“文化大革命”忆实》,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①萧克、李锐、龚育之等著:《我亲历过的政治运动》,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权延赤著:《杨成武见证文革》,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沈如槐:《清華大學文革紀事一個紅衛兵領袖的自述》,時代藝術出版社2004年;聶元梓著:《聶元梓回忆录:文革“五大领袖”》,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陈丕显著:《陈丕显回忆录:在“一月风暴”的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者永平主编:《那个年代中的我们》,远方出版社1998年。
    ③徐友渔编:《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
    ④蒋元明主编:《往事:1966写真》,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董保存主编:《往事:1976写真》,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蒋元明:《往事:1967——1969写真》,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①邓瑞全:《名士自白》,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司马东去著:《浩劫上海滩:一个中央工作组成员的耳闻目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徐友渔著:《蓦然回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方建文、张鸣主编:《百年名人自述》,线装书局2000年;武光编著:《不是梦:对“文革”年代的回忆》2000年;遇罗文著:《我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吴庆彤著:《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季羡林著:《牛棚杂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王文正口述、沈国凡采写:《共和国大审判: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亲历记》,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林春芬主编:《无华岁月:我们的1966-1976》,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②丁龙嘉、听雨著:《康生与“赵健民冤案”》,人民出版社1999年、2006年再版。
    ③廖盖隆:《赵健民冤案的教训──<康生与赵健民冤案>序》,《炎黄春秋》1999年第8期,第39-42页。
    ④纪希晨著:《史无前例的年代:一位人民日报老记者的笔记》,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
    ①郑惠、张化:《一部简明而有深度的史书——<“文化大革命”简史>评价》,张化、苏采青主编:《回首“文革”(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第597页。
    ②席宣、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3版,第3页。
    
    ①张化、苏采青主编:《回首“文革”:中国十年“文革”分析与反思》,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
    ②周全华著:《“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①郑谦著:《被“革命”的教育:“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②程晋宽著:《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1966-1976)》,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③罗平汉著:《墙上春秋:大字报的兴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①罗平汉著:《“文革”前夜的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②李庆刚:《一部填补历史记忆的新著-评罗平汉教授的<“文革”前夜的中国>》,《北京文史》2008年第4期,第63页。
    ③魏宏运主编:《国史纪事本末(第五卷)“文化大革命”时期》,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李作民等著:《中国20世纪全史(第9卷)动乱年代(1966-1976)》,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②金春明著:《金春明自选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徐友渔著:《直面历史:老三届反思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④张志明著:《走出迷谷——1967-1979年中国政体变革的历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
    ①(美)埃德加·斯诺著、贺和风译:《漫长的革命》,东方出版社2005年。
    ②(日)竹内实著,程麻译:《竹内实文集(第六卷)文化大革命观察》,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
    ③本部分的简要评述参考了各种图书网站上的内容简介。
    ①罗平汉著:《墙上春秋:大字报的兴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②印红标:《“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出笼记》,《百年潮》1999年第7期,第40页。
    ③穆欣:《“全国第一张大字报”出笼经过》,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著:《中共党史资料》总第75辑,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
    ①北大党史校史研究室党史组:《康生、曹轶欧与“第一张大字报”》,《百年潮》2001年第9期。此文章此后又以不同的署名在不同刊物上发表,如“何洛、孟金”的署名使用3次,先后见于《北京大学校友通讯》2001年第11期、《北京日报》2002年8月12日、《中共党史资料》第83辑(2002年9月)。“北京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研究员王效挺、黄文一”的署名见《世纪》(上海)2003年第1期。
    ②印红标:《曹轶欧与“第一张大字报”关系再考订》,《文史精华》2004年第1期。
    ③李旭:《“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诞生的台前幕后》,《党史博览》2004年第7期。
    ④彭珮云:《也谈“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出笼经过》,《百年潮》2006年第2期。
    ⑤罗平汉:《反右派运动中的大字报》,《文史精华》2001年8期,第25页。
    ⑥罗平汉:《大字报的兴衰》,《档案》2004年第1期,第36页。
    ⑦牧惠:《大字报的兴衰》,《文化广角》2002年第4期。
    ①牧惠:《大字报的兴衰》,《文化广角》2002年第4期,第20页。
    ②邱建立:《试述“文化大革命”中的大字报》,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③邱建立:《试述“文化大革命”中的大字报》,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引言第1页。
    ④铁民:《王藕第一个贴了反林彪的大字报》,《炎黄春秋》1997年11期;林泉:《北京第一个公开贴出林彪大字报的人》,《武汉文史资料》1999年1期;秦九凤:《周恩来办公室门上的大字报》,党史博览1999年5期;阎长贵:《一张反对陶铸大字报的出笼经过》,《党史博览》2003年第1期
    ①相关研究情况可参见,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前言第1页。
    ②郑谦:《一个关于平等的虚幻神话——“文化大革命”中的招生改革》,《纵横》1999年第6期;涤生:《“文革”中的停课、复课与招生》,《党史纵横》2005年第9期。
    ③陈的非:《“文革”期间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姜东平:《文革时期的“特殊”教育》,《文史精华》2005年第4期。
    ⑤田林:《“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贵州教育事业(1966——1976)》,《贵州教育》1999年第5期。其它还包括侯怀银:《论“文革”对中国教育学科体系的破坏及其教训》,《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孙少平:《十年“文革”时期学校德育的实践特征及其异化》,《现代教育论丛》1998年第6期;余焕椿:《一份内参推翻“两个估计”——与〈教育战线推翻“四人帮”两个估计前后〉商榷》,《炎黄春秋》2004年第8期;张汉林:《近距离观察“文革”——学生采访家长活动小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第3期;吉伟青:《教育战线推翻“四人帮”两个估计前后》,《炎黄春秋》2003年第5期;李刚:《毛泽东和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等。
    ⑥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中共中央党校1997年博士学位论文。两年后该论文修改后出版,周全华著:《“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对于这三部专著的内容前文已有介绍,此处从略。
    ⑦陈的非:《“文革”期间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⑧王照兰:《论“文革”时期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河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杨凤城:《评“文化大革命”前的两次教育革命》,《中共党史研究》1999年第2期。
    ②王海燕:《“大跃进”运动以来的“教育革命”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③陈矩弘:《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教育革命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舒云:《短命的“上海人民公社”》,《党史博览》2004年第1期;广艳辉:《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革命委员会》,《党史纵横》2004年第2期;陈立旭:《“文化大革命”中的“三结合”》,《党史文苑(纪实版)》2005年第3期;阎长贵:《上海人民公社名称使用和废止的内情》,《百年潮》2005年第8期;李本亮:《毛泽东在“文革”中对“革命委员会”定名的缘由》,江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②王爱菊:《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始末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王爱菊:《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始末》,《福建党史月刊》2005年第1期;王爱菊:《福建省革命委员会述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①王爱菊:《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始末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第52页。
    ①中共中央军委办事组:《关于轮换“三支”“两军”干部的报告》1968年8月29日。转引自黎彦:《“三支两军”的功过评价》,《军事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第20页。
    ②李可、郝生章著:《“文化大革命”中的人民解放军》,中共党史出版社1989年版。
    ③赵国勤:《试析“三支两军”的实践活动及其客观作用》,《党史通讯》1987年第10期;黎彦:《“三支两军”的功过评价》,《军事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
    ④赵国勤:《关于“三支两军”主客观作用及事物属性辨析》,《长白学刊》1994年第5期。
    ⑤赵国勤:《关于“三支两军”主客观作用及事物属性辨析》,《长白学刊》1994年第5期,第79页。
    ①邓礼峰:《“三支两军”述论》,《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6期;肖季文:《“文革”中的“三支两军”》,《文史精华》2003年第5期;了空:《支左”的由来》,《世纪桥》2004年第1期,《党史纵横》2005年第1期;李旭:《从“支左”到“三支两军”》,《党史博览》2004年12期;雨亭、赵金文:《“文革”中军队“三支两军”的来龙去脉》,《党史博采》2004年第5期;杨德山:《试析“三支两军”兴起的原因》,《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6期;刘炳峰:《中国人民解放军“三支两军”的前前后后》,《党史纵览》2006年第1期;吴必富:《人民解放军在“文革”中的“三支两军”》,《报刊荟萃》2006年第3期;刘随清:《“三支两军”的初衷及其两重性》,《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5期。
    ②郑小娟:《福建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二六事件—关于军队介入文革的作用与意义之个案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③张东明:《“三支两军”述论》,人民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①张东明:《“三支两军”述论》,人民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第33、35页。
    ②赵建群:《当代史学与跨学科研究》,《江海学刊》1998年第6期。
    ③马敏:《积极探索科研创新的实现途径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光明日报》2006年1月16日。
    ①张静如、侯且岸:《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纲》,《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
    ②张静如:《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
    ③张静如:《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
    ④田居俭、刘志强、徐凯峰:《中共党史研究应重视研究社会史》,《北京党史研究》1997年第2期,第46-50页。
    ⑤张静如王炳林《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回顾与思考》,《北京党史》1999年第2期,第9-10页。
    ⑥丁卫平:《系统科学方法与中共党史研究》,《长白学刊》1989年第1期;陈日增:《系统方法在党史研究中的应用试探》,《福建党史月刊》1990年第9期;汤立双:《关于系统理论与中共党史研究的断想》,《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年第5期。
    ⑦侯且岸:《中共党史学的历史文化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①转引自卢耸岗主编:《党史研究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5- 36页
    ②郭德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新进展》,《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年第2期,第16页。
    ③唐靖:《政治文化研究在“文革”史研究中的意义与方法》,《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18页。
    ④唐靖:《政治文化研究在“文革”史研究中的意义与方法》,《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19页。
    ①佟新、沈旭:《文革研究对认识中国社会的意义—一种国家与社会的视角》,《开放时代》2007年第2期。
    ②王宇英:《口述史方法对“文革”史研究的意义》,《晋阳学刊》,2006年第2期。王宇英:《浅议“文革”史研究中文献法与口述法的综合运用》,《史学集刊》,2006年第5期。
    ③王宇英:《口述史方法对“文革”史研究的意义》,《晋阳学刊》2006年第2期,第125页。
    
    ①王宇英:《口述史方法对“文革”史研究的意义》,《晋阳学刊》2006年第2期,第125页。
    ②王宇英:《口述史方法对“文革”史研究的意义》,《晋阳学刊》2006年第2期,第121-126页。
    ③王宇英:《浅议“文革”史研究中文献法与口述法的综合运用》,《史学集刊》2006年第5期,第79页。
    ④苏新有:《论“文化大革命”口述历史的学科建设》,《殷都学刊》2007年第2期。
    ①刘悦笛:《“文革”研究的第三种思路》,《粤海风》2008年第4期,第11-13页。
    ②耿化敏:《“文革”时期妇联组织演变的历史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5期;《“文革”时期妇联组织危机与成因初探》,《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第5期。
    ③耿化敏:《“文革”时期妇联组织危机与成因初探》,《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第5期,第48页。
    ①金一虹:《“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社会学研究》2006年1期。
    ②金一虹:《“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社会学研究》2006年1期,第169页。
    ③景怀斌、朱霁青、廖雅琪:《发生的心理学分析“文化大革命”》,《社会科学家》1989年04期,第34-40页。
    ①杨玲:《政治运动中领袖和大众的心理分析—以“文化大革命”为例》,山西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黄岭峻,徐浩然撰写的《集体行动的易感性与自主性—关于“文革”运动扩大化的政治心理学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61页。
    ③马英民:《“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众主流意识探析》,《党的文献》2003年第6期,第75-81页。
    ①李月军:《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社会化》,《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125-130页。
    ②赵德金:《“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的魅力合法性研究》,《菏泽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75-77、84页。
    ③翟亚柳:《对党史研究资料量化研究的一种尝试—以引文分析方法分析<中共党史研究>中“文革”史研究论文资料利用情况》,《世纪桥》2003年第4期,第48-50页。
    ④王元周:《从文革小报看文化大革命的校园起源--一以文革前高校历史系中存在的矛盾为中心》,《全国党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文化大革命”前高校历史系的青老教师矛盾分析-兼论“文化大革命”的社会根源》,《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1期。
    ①刘影:《“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赤脚医生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第201页。
    ②萧延中主编:《从奠基者到“红太阳”》,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
    ①徐友渔:《西方学者对中国“文革”的研究》,《直面历史——老三届反思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239-267页。
    ②侯且岸著:《当代美国的“显学”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③侯且岸著:《当代美国的“显学”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页
    ④王朝晖:《美国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研究(1966—1969)》,东北师大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美国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早期研究(1966—1968)》,《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67-73页。
    ⑤(日)天儿慧著、韩凤琴译:《日本学者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研究述评》,《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5期,第73-75页。
    ①(日)古厩忠夫著、韩凤琴译:《日本对“文化大革命”的研究与日本的“文化大革命”》,《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3期,第81-84页。
    ②(日)古厩忠夫著:《世界中的日中关系》,日本法律文化社1996年。
    ③成龙:《一个值得深入反思的历史课题—国外毛泽东与“文化大革命”研究评析》,《攀登》2006年第6期,第138-141页。
    ④李长山:《德国的中国文化大革命研究》,《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3期,第38-41页。
    ①任严政:《我国理论界关于“文化大革命”起因的探讨》,《工人日报》1986年11月21日;贾廷余:《关于“文化大革命”发生原因的探讨综述》,《理论前沿》1989年56期。
    ②金春明:《“文革”起因众说纷纭》,《党史文汇》1995年第3期,第2-7页。
    ③余绪鹏:《“文革”起因研究综述》,《广东党史》2005年第5期,第31-34页。
    ④吴超:《“文化大革命”起源研究述评》,《北京党史》2008年第3期,第34-40页。
     ①吴超:《“文化大革命”起源研究述评》,《北京党史》2008年第3期,第3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291-310页。
    ②冯静,赵先明:《邓小平论“文化大革命”爆发原因研究》,《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2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33页。
    ①参见:《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
    ②该文章的详细介绍请参考第一章有关内容。
    ③刘志建:《历史合力是“文化大革命”持续十年的根本原因》,《探索》1985年第2期,第45-49页。
    ④刘志建:《历史合力是“文化大革命”持续十年的根本原因》,《探索》1985年第2期,第46页。
    
    ①刘志建:《历史合力是“文化大革命”持续十年的根本原因》,《探索》1985年第2期,第46页。
    ②王年一:《“文化大革命”发动的症结》,《党史研究》1985年第1期,第48-50页。
    ③王年一:《“文化大革命”发动的症结》,《党史研究》1985年第1期,第49页。
    ④王年一:《“文化大革命”发动的症结》,《党史研究》1985年第1期,第48-50页。
    ①张天义:《“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辽宁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第103-106页。
    ①韩能跃:《毛泽东晚年悲剧形成初探——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邢台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第18-23页。
    ②李南熏:《旧经济体制模式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经济原因》,《理论内参》1986年第2期,第10-13页。
    ③郑建明:《试论“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兼与金春明同志商榷》,《宜春师专学报》1989年第4期,第10-14页。
    ①郑谦:《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看领导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党史通讯》1986年第10期,第4-13页。
    ②谭凝:《试谈毛泽东对当代国际共运形势的判断和“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88年第3期,第18-23页。
    ③宋银桂:《中苏交恶与“文化大革命”》,《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6期,第68页。
    ①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前言第4页。
    ②席宣:《关于“文化大革命”起因的探讨》,《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5期,第51页。
    ③主要是指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席宣、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1版、2005年2版、2006年3版。
    ①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418、419页。
    ②王年一:《“文化大革命”的由来》,《争鸣》1989年第1期,第56-57页。
    ③柳建辉、郑雅茹:《执政党建设的失误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理论学刊》1989年第4期,第62-64页。
    ①杜蒲:《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文革”的发动》,《毛泽东思想论坛》1993年第1期,第28页。
    ②廖雅琪、朱霁青、景怀斌:《“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心理学分析》,《社会科学家》1989年第4期,第34-40页。
    ③廖雅琪、朱霁青、景怀斌:《“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心理学分析》,《社会科学家》1989年第4期,第40页。
    ①高鉴国、李芹:《“文革”时期的社会心理》,《青年思想家》1991年第2期,第64-66页。
    ②高鉴国、李芹:《“文革”时期的社会心理》,《青年思想家》1991年第2期,第67-68页
    ③王毅:《“文化大革命”与巫术文化》,《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3期,第69-78页。
    ④王毅:《“文化大革命”与巫术文化》,《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3期,第69页。
    ⑤王旸:《对文化大革命起因的思考》,《张家口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第62-68页。
    
    ①参见:佳佳:《<对“文革“的历史反思讨论会>综述》,《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第127-128页。
    ②张化:《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史研究综述》,《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5期,第67-68页。
    ③余伯流:《“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争鸣》1989年第1期,第50页。
    ①余伯流:《“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争鸣》1989年第1期,第50-52页。
    ②金春明:《“文革”起因众说纷纭》,《党史文汇》1995年第3期,第2-7页。
    ③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英)罗德里格·麦克法夸尔著“《文化大革命的起源》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美)莫里斯·迈斯纳著,杜蒲译:《毛泽东的中国和后毛泽东的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等;论文如(加)朱丽娅·邝:《文革前的学校结构、分歧与文革的发动》,《青年研究》1994年11期。本文将有专节介绍,此处从略。
    ①林蕴晖:《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误区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中共党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47-53页。
    ②陈东林:《毛泽东的新“阶级斗争”论断与“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特点》,《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6期,第72-78页。
    ①高正礼:《正确认识毛、刘关系与“文革”的发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年第2期,第12-16页。
    ②连儒来:《毛泽东的理想世界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62-65页。
    ③权宗田:《试论毛泽东的“反修防修”思想》,《丹东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第59-62页。
    ①王永章:《浅析发动“文革”的深层根源》,《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7-12页。
    ②虞文清王炳:《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动机的形成——兼评中苏论战的消极影响》,《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4期,第99-103页。
    ③王青山:《毛泽东的晚年忧患和文化大革命》,《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101-104页。
    ④谷正:《“文化大革命”的起源探析》,《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年第4期,第57-59页。
    ⑤刘丽丽、杜兵:《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始诱因》,《赤峰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13-14页。
    ①冯静,赵先明:《邓小平论“文化大革命”爆发原因研究》,《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29-132页;林蕴晖:《陈云谈“文化大革命”未能避免的原因》,《党史纵横》2006年第10期,第18-21页。
    ②李振霞:《60年代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批判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新东方》2001年第2期,第48-55页。
    ③张明军:《试论“文革”爆发的思想文化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72-77页。
    ①祁广森:《计划经济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体制原因》,《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5期,第18-19页。
    ②李安增:《“文化大革命”成因的法制因素探析》,《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6期,第31-36页。
    ③王利:《谈执政党建设的失误与“文化大革命”的动因》,《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第59-62页。
    ①郭艳、陈兴玛:《大跃进中的政治变迁与文化大革命的起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04-108页。
    ②高永昌:《从人民公社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经济根源初探》,《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年第5期,第29-32页。
    ③杨玉玲:《党内经济建设上的分歧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77-82页。
    ①崔肇新:《试析“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国际诱因》,《党史博采》1996年11期,第12-16页。
    ②张化、沈汉:《六十年代中期的国际环境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1期,第42-47页。
    ③牛大勇:《冷战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社会科学论坛》2000年第5期,第29-37页。
    
    ①刘兴先:《中苏论战与“文化大革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第15-18页。
    ②周敬青:中苏论战与“文化大革命”的起因》,《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第78-82页。
    ③虞文清:《中苏论战与“文化大革命”理论的形成》,《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180-183页。
    ④虞文清:《中苏论战与“文化大革命”气候的形成》,《同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9-14页。
    ①邢和明:《“文化大革命”成因中苏联因素论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31页。
    ②王元周:《从文革小报看文化大革命的校园起源--一以文革前高校历史系中存在的矛盾为中心》,《全国党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王元周:《“文化大革命”前高校历史系的青老教师矛盾分析-兼论“文化大革命”的社会根源》,《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53-62页。
    ③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85-434页。
    ①李月军、侯尤玲:《政治文化对"文革"的支撑与推延作用及其有限性》,《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38页。
    ②李月军:《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社会化》,《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125页。
    ③邓淑霞:《“文化大革命”成因的政治文化因素探析》,《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第58-59页。
    ①李超海:《从“文革”期间社会的结构及功能看“文革”的成因》,《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第56-58页。
    ②王毅:《义和团运动蒙昧性的文化探源——兼论对“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8期,第70-78页。
    ①张明军:《1966年我国的政治体制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第5期,第41-45页;《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②张明军:《试论“文革”爆发的思想文化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第72-77页;又见《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年第5期。
    ③张明军:《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政治信息传输和交换体制与发动“文革”动机的形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年第4期,第23-28页。
    ①张明军:《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宪法运行制约机制与“文革”的爆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2期,第9-12页。
    ②金春明:《再论“文化大革命”起因》,《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62-73页。
    ①余绪鹏:《“文革”起因研究综述》,《广东党史》2005年第5期,第31-34页。
    ②吴超:《“文化大革命”起源研究述评》,《北京党史》2008年第3期,第34-40页。
    ③徐友渔:《西方学者对中国“文革”的研究》,《直面历史—老三届反思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239-267页。
    ④徐友渔:《西方学者对中国“文革”的研究》,《直面历史—老三届反思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245-246页。
    ⑤王朝晖:《美国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研究(1966—1969)》,东北师大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⑥李长山:《德国的中国文化大革命研究》,《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3期,第38-41页。
    ①成龙:《一个值得深入反思的历史课题—国外毛泽东与“文化大革命”研究评析》,《攀登》2006年第6期,第139-140页。
    ②王海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大革命”研究的新进展》,《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年第6期,第8-15页。
    ①参见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
    ②杨凤城、张永英:《评建国到“文革”前的“文化革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28-37页。
    ③王承就、范碧鸿:《试论“文革”前我党的“文化革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11期,第141页。
    ④张京华:《从列宁到毛泽东—无产阶级文化革命概念述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1期,第28-35页。
    
    ①张英:《浅议戊戌时期的文化“革命”》,《学术交流》1999年第5期,第130-132页。
    ②谭献民:《旧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终结的历史启迪》,《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46页。
    ①周艳玲、麻海山:《中国文化革命的深层结构》,《内蒙古师大学报》, 2001年第2期。
    ②朱学勤:《从文化革命到“文化革命”》,《凤凰卫视,大红鹰·世纪大讲堂》2004年1月8日讲演稿,引自:http://news.ifeng.com/phoenixtv/76569994053287936/20041230/478215_2.shtml。
    ③陈心想:《两个文化革命之间的关系——与朱学勤先生商榷》,《博览群书》2004年第10期,第33-37页。
    
    ①陈心想:《两个文化革命之间的关系——与朱学勤先生商榷》,《博览群书》2004年第10期,第37页。
    ②李国宏:《列宁文化革命概念辨析》,《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6期,第125页。
    ③孙建娥:《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与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④王承就、范碧鸿:《试论“文革”前我党的“文化革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11期,第141页。
    ①张京华:《从列宁到毛泽东—无产阶级文化革命概念述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1期,第28-35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9页。
    ③杨凤城、张永英:《评建国到“文革”前的“文化革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29页。
    ④王承就、范碧鸿:《试论“文革”前我党的“文化革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11期,第143页。
    ①杨凤城、张永英:《评建国到“文革”前的“文化革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33页。
    ②张京华:《从列宁到毛泽东—无产阶级文化革命概念述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1期,第33页。
    ①杨凤城、张永英:《评建国到“文革”前的“文化革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35、36页。
    ②《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1966年8月8日通过。
    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1966年8月8日通过。
    ②这一说法见于毛泽东的多处讲话和党的文献中,较早的如毛泽东1967年1月8日《对中央文革小组就<文汇报>、<解放日报>夺权事件的谈话》中提出“这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这是一场大革命。”;又如1968年4月发表的语录《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实质的一段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实质上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革命人民群众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斗争的继续,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继续。”有学者将这一时期的定性认识简称为“反资反修说”。
    ③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上层权力斗争说”并不为多数学者支持,但“文化大革命”的初衷之一是反官僚主义,反干部特权,乃至反腐败。许多学者都有这样的认同,有的还认为“文化大革命”在这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参见:韩西林:《反官僚主义与“文化大革命”》,http://www.tecn.cn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05页。
    ①金春明:《为什么说“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文化大革命”论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44-263页。
    ②韩泰华主编:《中国共产党若干历史问题写真(下卷)》,中国言实出版社1998年,第1263-126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33页。
    ④胡耀邦:《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前进》,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2-13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9页。
    ①刘国新:《“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现状与评述》,《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6期,第71页。
    ②刘国新:《“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现状与评述》,《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6期,第72、73页。
    ③郑惠:《对“文化大革命”几个问题的认识(上) ,《中共党史研究》1995年第1期,第37页。
    ④张荣生:《珍惜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历史—论更加公正客观地看待党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的失误》,《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5期,第15-22页。
    ⑤主要的争鸣文章包括,贺华泉:《“十年浩劫”的提法不妥吗》,《北京日报》2002年12月16日;赖诗逸:《不应该用“十年失误”来代替“十年浩劫”》,《广东党史》2003年第5期;邵燕祥:《十年浩劫,还是“十年失误”—读<当代中国史研究>的一篇文章》,《新观察》2003年第1期等。
    
    ①韩西林:《反官僚主义与“文化大革命”》,http://www.tecn.cn。
    ②金春明:《“两个文革说”与“文化大革命”的定性研究》,《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62页。
    ③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前言第2页。
    
    ①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前言第3页。
    ②高鉴国、李芹:《“文革”时期的社会心理》,《青年思想家》1991年第2期,第64页。
    ③高鉴国、李芹:《“文革”时期的社会心理》,《青年思想家》1991年第2期,第70页。
    ①印红标:《“文化大革命”中的社会性矛盾》,《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2期,第77-82页。
    ②刘济生:《“文化大革命”的形态应是“社会运动”》,《北京党史研究》1997年第5期,第31-33页。
    ③陈东林:《毛泽东的新“阶级斗争”论断与“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特点》,《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6期,第72页。
    
    ①杨百揆:《“文化革命”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青年》1986年第10期,第4页。
    ②徐友渔:《“2006·北京·文化大革命研讨会”简报》,http://www.tecn.cn。
    ③金春明:《“两个文革说”与“文化大革命”的定性研究》,《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61页。
    ①徐友渔:《“2006·北京·文化大革命研讨会”简报》,http://www.tecn.cn。
    ②金春明:《“两个文革说”与“文化大革命”的定性研究》,《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03页。
    ④胡绳:《必须科学分析和研究历史经验》,《真理的追求》1990年第4期。引自http://www.cass.net.cn/zhuanti/changzheng70。
    ⑤胡绳:《必须科学分析和研究历史经验》,《真理的追求》1990年第4期。引自http://www.cass.net.cn/zhuanti/changzheng70
    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
    ①张化:《“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的斗争历程研究综述》,《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第4期,第69页。
    ②张化:《“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的斗争历程研究综述》,《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第4期,第71-75页。
    ①有一种观点认为:应从1965年1月中共中央下达执行的《二十三条》为起点。理由是:①《二十三条》直截了当地指出了“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表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已基本形成并见诸行动;②在政治上,革命的对象已经具体而明确地提出来;③在运动形式上也是采取“文革”式的。正如邓小平所说:“文化大革命实际上从1965年就开始了。”参见,翟作君、朱敏彦:《关于“文化大革命”研究的综述》,《党史研究与教学》1988年第6期,第73页。
    ②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9页。
    
    ①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0页。
    ②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1页。
    ③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前言第3页。
     ①高尚斌:《关于“文化大革命”阶段划分的浅见》,《党史研究与教学》1994年第6期,第64页。
    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
    ①唐昌兴《“文化大革命”结束标志与时限之我见》,《党史通讯》1987年第10期,第26―29页。
    ②唐昌兴:《“文化大革命”结束标志与时限之我见》,《党史通讯》1987年第10期,第27页。
    ③唐昌兴:《“文化大革命”结束标志与时限之我见》,《党史通讯》1987年第10期,第29页。
    ④范香保、杨亚佳:《粉碎“四人帮”后的头两年是“文化大革命”的继续吗—与唐昌兴同志商榷》,《领导之友》1988年第2期,第29页。
    ⑤范香保、杨亚佳:《粉碎“四人帮”后的头两年是“文化大革命”的继续吗—与唐昌兴同志商榷》,《领导之友》1988年第2期,第31页。
    ①阎洪贵:《也谈“文化大革命”结末的标志与下限》,《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68-70页。
    ②李文:《也谈“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与时限问题一一与唐昌兴同志商榷》,《理论导刊》1989年第3期,第28-30页。
    ③李文:《也谈“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与时限问题一一与唐昌兴同志商榷》,《理论导刊》1989年第3期,第29页。
    ①尹俊忠、李兴革:《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下限问题》,《河南党史研究》1990年第3期,第51、52页。
    ②林修敏《也谈“文化大革命”的下限问题――与尹俊忠、李兴革同志商榷》,《河南党史研究》1990年第5期,第41、42页。
    ①持这种观点的多依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所提到的:“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使我们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②高继民提出:“徘徊时期”既不是新时期的开始,也不是“文革”的继续,而是建国以来我国又一重大历史“过渡时期”,即从“文革”时期向新时期的过渡。(高继民:《粉碎“四人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两年定性之我见》,《党史文苑》2004年12期,第4―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48-149页。
    
    ①王若水:《谈谈异化问题》,《新闻战线》1980年第8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0-41页。
    ③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①胡绳:《在实践中发展毛泽东哲学思想》,《哲学研究》1984年第2期。
    ②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叶剑英选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22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05-306页
    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
    ①邱文生、史源:《试析党内“左”倾错误的社会心理背景》,《福建党史月刊》1990年第2期,第18页。
    ②邱文生、史源:《试析党内“左”倾错误的社会心理背景》,《福建党史月刊》1990年第2期,第18页。
    ③邱文生、史源:《试析党内“左”倾错误的社会心理背景》,《福建党史月刊》1990年第2期,第21页。
    ④邱文生、史源:《试析党内“左”倾错误的社会心理背景》,《福建党史月刊》1990年第2期,第22页。
    ⑤胡乔木:《中国为什么犯20年的“左”倾错误》,《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4期,第1-4页。
    
    ①谭宗级:《“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由来和形成》,《党史研究》1987年第2期,第51-57页。
    ②席宣:《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党史通讯》1983年第1期,第14-18页。
    ①强连红:《“文化大革命”的理性思考》,《克山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第33-37页。
    ②黄宗润:《在闹剧和悲剧的背后(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反思》,《福州党校学报》1994年第1期,第46页。
    ③黄宗润:《在闹剧和悲剧的背后(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反思》,《福州党校学报》1994年第1期,第47-48页。
    ④黄宗润:《在闹剧和悲剧的背后(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反思》,《福州党校学报》1994年第1期,第49-52页。
    ⑤黄宗润:《在闹剧和悲剧的背后(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反思》,《福州党校学报》1994年第1期,第32-36页。
    ①汪新:《毛泽东对“个人崇拜”态度的两重性及其教训》,《毛泽东思想研究》1991年第4期,第113-116页。
    ②柳建辉:《不能把“文化大革命”产生的原因归结于封建主义》,《革命春秋》1990年第4期,第40页。
    ③柳建辉:《不能把“文化大革命”产生的原因归结于封建主义》,《革命春秋》1990年第4期,第40-42页
    ④肖树祥:《“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不能归结于封建主义的影响》,《毛泽东思想研究》1992年第3期,第152页。
    ①谭宗级:《“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必须否定》,《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十讲》,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第40-55页。
    ②金春明:《“文化大革命”为什么必须彻底否定》,《理论月刊》,1984年第10期,第37-4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33页。
    ④郑谦:《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看领导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党史通讯》1986年第10期,第4-13页。
    ①金春明:《从“文化大革命”看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动态》1986年第680期,第1页。
    ②金春明:《从“文化大革命”看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动态》1986年第680期,第12页。
    ①杨百揆:《“文化革命”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青年》1986年第10期,第3-4页。
    ②胡德茂:《“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体制的特征》,《党史纵览》2001年第1期,第22页。
    ③胡德茂:《“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体制的特征》,《党史纵览》2001年第1期,第20-22页。
    ④翟强:《从政治体制角度反思文革》,《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第3期,第10-12页。
    ⑤刘鸣晨:《关于防止“文化大革命”悲剧重演的再思考》,《广西师院学报》1996年3期,第24-29页。
    ⑥关海庭:《“文化大革命”与当代中国改革模式的选择》,《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第58-71页。
    ①李南熏:《旧的经济体制模式是“文革”发生的经济根源》,《理论内参》1986年第2期,第10-12页。
    ②《通向“文化大革命”之路——关于“文革”产生的文化背景的一场对话》,《世界经济导报》1986年9月22日。
    ③蔡昉、都阳:《“文化大革命”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破坏》,《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3期,第795-797页。
    ①蔡昉、都阳:《“文化大革命”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破坏》,《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3期,第798-806页。
    ②刘忠,刘国忠:《“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及其对后现代文化的影响》,《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6期,第92-96页。
    ③柳建辉:《从新中国建设史角度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党史研究与教学》1998年第5期,第36-38页。
    ④于恩书、王春红:《吸取“文革”破坏党建教训认真加强党的建设》,《世纪桥》1998年第3期,第27-29页。
    ①吴鹏森:《论“文化大革命”的潜在历史影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431-435页。
    ②朱元石:《“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教训》,《红旗》杂志1981年第16期,第46-48页。
    ③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的主要经验教训》,《“文化大革命“论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64页。
    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的主要经验教训》,《“文化大革命“论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64-286页
    ①席宣:《“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教训》,《红旗》杂志1991年第22期,第46-47页。
    ②余伯流:《“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争鸣》1989年第1期,第47-54页。
    ③高飞乐:《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政治实践和理论的历史反思》,《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年第4期,第29-34页。
    ④佳佳:《<对“文革”的历史反思>讨论会综述》,《社会科学研究(成都)》1986年第5期,第126-129页。
    ①《“文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北京党史》1996年第3期,第47-48页。
    ②《“文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北京党史》1996年第3期,第48-49页。
    ③郭晓燕:《“文化大革命”历史教训学术座谈会综述》,《理论前沿》2006年第17期;有关文章见《北京党史》2006年第4期。
    ①徐友渔:《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国红卫兵》,《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9-10期,第89页。
    ①外国学者论红卫兵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1989年第4期;韦祖松:《关于“红卫兵运动”的研究概述》,《理论前沿》1991年第25期;方奕:《红卫兵运动的研究综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江沛:《十年来国内红卫兵运动研究综述》,《青年思想家》1993年第1期;王盛辉:《近期国内红卫兵运动研究综述与评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3期;徐友渔:《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国红卫兵》,《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Z3期;董国强:《大陆学界红卫兵运动研究述评》,《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五十期(2006年5月30日),引自:http://www.cuhk.edu.hk/ics/21c/。
    ②宋永毅主编:《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出版2002年。
    ③有关红卫兵报刊的介绍性文章主要有:古阳木:《红卫兵小报兴亡录》,《炎黄春秋》1994年第3期;马越:《红卫兵话语的文化表征》,《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6期;贺吉元:《“文革”初期的红卫兵报纸》,《文史博览》2005年第7期;胡松涛:《话说红卫兵刊物》,《书屋》2007年11期。
    ①陈焕仁著:《红卫兵日记》,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张新蚕著:《红色少女日记:1966-1971:一个女红卫兵的心灵轨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③刘涛主编:《大串连》,知识出版社1993年。
    ④李辉编:《红卫兵秘录》,团结出版社1993年。
    ⑤李辉编著:《残缺的窗栏板:历史中的红卫兵》,海天出版社1998年。
    ①金宇澄主编:《飘泊在红海洋:我的大串联》,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6年。
    ②这些著作主要有:米鹤都:《红卫兵这一代》,香港三联书店1993年;徐景贤著:《十年一梦》,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聂元梓著:《聂元梓回忆录:文革“五大领袖”》,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鲁礼安著:《仰天长啸:一个单监十一年的红卫兵狱中吁天录》,香港中文大学2005年;周孜仁著:《红卫兵小报主编自述:中国文革四十年祭》,美国溪流出版社2006年。
    ③柳建辉:《关于“红卫兵”组织兴起过程中几则史实的补证》,《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第95-99页。
    ①王勇忠:《毛泽东1966年检阅红卫兵人数考》,《党史文汇》2007年第11期,第54-56页。
    ②霞飞:《毛泽东对红卫兵态度的变化(上、中、下)》,《党史纵横》2004年第2期,第20-23页;第3期,第12-14页;第4期,第18-19页。
    ③江沛:《首都红卫兵五大领袖沉浮录》,《党史博览》1994年第3期,第30-35页。
    ④霞飞:《红卫兵五大领袖浮沉录之一、二、三、四、五》,《党史博采》2008年第1期,第29-36页;第2期,第21-29页;第3期,第23-28页;第4期,第32-35页;第48-53页。
    ⑤此类文章还包括:江旻:《红卫兵运动始末》,《党史文汇》1994年11期;迟砾:《红卫兵运动始末》,《文史精华》1998年第7期;安建设:《“红卫兵运动”中的周恩来》,《党史博览》1999年8期;李晓航:《首都五一六红卫兵团始末》,《炎黄春秋》2003年第10期;霞飞:《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党史天地》2004年第4期;王锐:《当年红卫兵冲击国防部》,《党史天地》2005年第1期;张辉灿口述叶介甫整理:《我所亲历毛主席八次接见红卫兵》,《党史博采》2006年第2期;章立凡:《四十年前的红八月》,《文史精华》2006年第7期;金大陆:《外地红卫兵驻沪联络站的建立和撤销》,《史林》2007年第4期;胡学常:《南开大学红卫兵与“六十一人案”》,《百年潮》2008年第2期;刘晋:《红卫兵运动兴起亲历记》,《炎黄春秋》2008年第5期。
    ①(美)阿妮达.陈著、史继平译:《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年;陈佩华著:《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和经历》,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②江沛著:《红卫兵狂飙》,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6页。
    
    ①徐友渔:《形形色色的造反——红卫兵精神素质的形成及演变》,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唐少杰:《一叶知秋——清华大学“百日大武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如徐友渔将红卫兵视为所有投入运动的青年学生的统称。徐友渔:《红卫兵行为动因的调查和分析》,《直面历史——老三届反思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41页;叶青认为:“红卫兵”是指”文革’初积极投身社会政治活动的青少年学生。叶青:《“文革”时期福建红卫兵“破四旧”运动述略》《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4期,第34页。又如陈伟认为:红卫兵是指“文革”初期参与社会政治生动的初高中生。陈伟:《“红卫兵”社会化道路探析》,《青年研究》1995年第9期,第11页。
    ②史晓平、史晓久:《论红卫兵》,《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8期,第68页。
    ③具体可参考徐友渔:《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国红卫兵》,《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9-10期。
    ④印红标:〈红卫兵运动的两大潮流〉,《二十一世纪》1992年10月号,转引自:董国强:《大陆学界红卫兵运动研究述评》,《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五十期( 2006年5月30日) http://www.cuhk.edu.hk/ics/21c/。
    ⑤印红标:《红卫兵运动的主要流派》,《青年研究》1997年第4期,第29-36页。
    ①徐友渔:《“文革”中红卫兵的派别斗争》,《直面历史——老三届反思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212-213页。
    ②徐友渔:《“文革”中红卫兵的派别斗争》,《直面历史——老三届反思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219-234页。
    ①陈益南:《全面认识文革中的“红卫兵”》,引自:http://www.gongfa.com/wengehongweibingchenyn.htm。
    ②史晓平、史晓久:《论红卫兵》,《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8期,第71-73页。
    ③范明强:《“红卫兵”政治思潮的成因及其特点》,《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55-59页。
    ④王盛辉:《近期国内红卫兵运动研究综述与评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3期,第84页。
    ⑤卜伟华:《“文化大革命”中北京“天派”、“地派”的一些特点》,《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69-73页。
    ⑥卜伟华:《“文化大革命”中北京的“四三派”和“四四派”》,《中共党史资料》2008年第2期,第191-197页。
    
    ①唐少杰:《红卫兵领袖与“三十六条权经”》,《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6期,第74-79页。
    ②张立湘:《试论红卫兵组织的“病态型结构”及瓦解》,《青运史研究》1986年第3期,第22-25页。
    ③王盛辉:《近期国内红卫兵运动研究综述与评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3期,第85页。
    ①叶青:《“文革”时期红卫兵组织之特征——以福建红卫兵组织为个案的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114-119页。
    ②史晓平、史晓久:《论红卫兵》,《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8期,第70-71页。
    ③裴赞芬:《红卫兵组织的特征评析》,《北京党史》2000年3期,第19-21页。
    ④赵杰:《试论红卫兵组织的“病态型结构”及瓦解》,《青运史研究》1986年第2期。
    ①高世屹:《“文革”时期“红卫兵”的心态》,《青年思想家》1991年第2期,第73页。
    ②江沛:《红卫兵心态探微》《青年思想家》1995年4期,第53-57页。
    ③刘青峰:《民族主义和超越意识的复苏——略论“红卫兵”的精神素质》,《当代青年研究》1989年第1期,第7-11页。
    ④杨雄:《从激进主义到民主主义——试论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动机及其误区》,《青年研究》1991年7期。
    ⑤凌巍:《从激进主义到民主主义——试论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动机及其误区》,《青年研究》1991年7期。
    ⑥李玉琦:《1966-1967大串连群生诸态》,《中国青年研究》1994年第4期,第35-38页。
    ⑦徐友渔:《红卫兵行为动因的调查和分析》,《直面历史——老三届反思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39页。
    ①徐友渔:《红卫兵行为动因的调查和分析》,《直面历史——老三届反思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39-212页。
    ②范明强:《“红卫兵”政治思潮的成因及其特点》,《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55-59页。
    ③李月君:《从边缘到中心—论红卫兵的政治社会化》,《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15-20页。
    ④阚和庆:《理性的迷失:红卫兵的行为和心态》,《党史博览》2002年第6期,第30-34页。
    ⑤张克永:《红卫兵文化初探》,《党史纵览》1997年第2期,第15-18页。
    ⑥陈伟:《“红卫兵”社会化道路探析》,《青年研究》1995年第9期,第11-12页。
    ①王盛辉:《近期国内红卫兵运动研究综述与评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3期,第86页。
    ②详情参见徐友渔:《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国红卫兵》,《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Z3期,第89-90页。
    ③印红标:《红卫兵运动的主要流派》,《青年研究》1997年第4期,第29页。
    ④范明强、魏纹:《对红卫兵运动性质的几点认识》,《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年第6期,第29-32页。
    ⑤曾长秋:《“红卫兵运动”评析》,《党史天地》1996年第5期,第28-29页。
    ①唐少杰:《从清华大学“文革”个案谈红卫兵运动的失败、情结及评价问题》(上),《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9-10期,第85页。
    ②王盛辉:《近期国内红卫兵运动研究综述与评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3期,第80页。
    ③高皋、严家其:《“文化人革命”十年史》,天津出版社1986年9月版,第40页
    ④陆建华:《红卫兵:一项社会结构的分析》,《当代青年研究》1988年第7、8期,第6-10页,7-8、24页。
    ⑤陆建华:《红卫兵:一项社会结构的分析》,《当代青年研究》1988年第8期,第7页。
    ①何为:《红卫兵运动的源流》,《当代青年研究》1989年第3期,第1-8页。
    ②宫力:《红卫兵运动兴起的原因》,《党史研究资料》1989年第7期,第27-29页。李亚平:《红卫兵运动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88年第5期)也从“左”倾理论和个人崇拜角度进行了分析。万邦儒、李华松:《红卫兵的起因及其教训》(《中国青年研究》1989年第2期)、高飞:《红卫兵运动兴起的一个原因》(《台州师专学报》1990年第1期)有基本相似观点。
    ③(加)朱丽娅·邝著刘松茂译:《服从与信念:青年学生投身“文革”的动因》,《中国青年研究》1994年第4期,第38-39页。
    ④卜伟华:《红卫兵运动与“文革”前的学校教育》,《中国青年研究》1994年第1期,第31-32页。
    ⑤唐少杰:《历史的反思论“红卫兵情结”》,《中国青年研究》1999年第5期,第47-49页。
    ①范明强:《试论红卫兵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41-43页。
    ②范明强:《“红卫兵”政治思潮的成因及其特点》,《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55-59页。
    ③徐友渔:《红卫兵行为动因的调查和分析》,《直面历史——老三届反思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39-212。
    ④李宏敏:《浅析“红卫兵运动”兴起的原因》,《赤峰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25-26页。
    ⑤肖奇:《文革中红卫兵追随毛泽东的心理历史渊源》,《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第1期,第8-11页。
    ①王盛辉:《近期国内红卫兵运动研究综述与评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3期,第81-82页。
    ②郭晓明:《影响红卫兵政治心理塑造的政治环境因素》,《兰州学刊》2006年第9期,第122-124页。
    ③范明强:《红卫兵“脱离毛泽东轨道”现象释疑》,《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27-31页。
    ④详情参见徐友渔:《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国红卫兵》,《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Z3期,第90-92页。
    ⑤张占斌:《试论红卫兵组织的“病态结构”及瓦解》,《青运史研究》1986年第2期。
    ①朱世雄:《试论红卫兵组织的“病态结构”及瓦解》,《青运史研究》1986年第2期。
    ②范明强:《红卫兵运动的历史反思》,《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3期,第59-61页。
    ③叶青:《“文革”时期红卫兵组织之特征——以福建红卫兵组织为个案的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119页。
    ④谷丽娟:《黑龙江的红卫兵运动》,《黑龙江党史》1990年第2期。
    ①唐少杰:《从清华大学“文革”个案谈红卫兵运动的失败、情结及评价问题》(上),《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11-12期,第85-91页。
    ②唐少杰:《从清华大学“文革”个案谈红卫兵运动的失败、情结及评价问题》(上),《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9-10期,第85-87页。
    ③对此,前文已有详细介绍,此处从略。
    ①叶青:《“文革”时期福建红卫兵“破四旧”运动述略》《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4期,第34-42页。
    ②金大陆:《上海接待外省市红卫兵的五个阶段》,《青年研究》2005年第9期,第42-49页;《上海接待外省市红卫兵的三个特征》,《青年研究》2005年12期,第32-38页;《外地红卫兵驻沪联络站的建立和撤销》,《史林》2007年第4期;《上海红卫兵外出大串联一上海红卫兵大串联研究之三、四》,《青年研究》2008年第2期,第40-49页、4期,第26-35页。
    ③郭斯佳:《20世纪60年代中、法学生运动比较研究》,华中师大2006年硕士论文。邬思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综述》,上海《党史文汇》1996年第9期,第31-32页;徐春夏:《90年代国内关于“知青运动”研究综述》,《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第117-118页。专门讨论分期问题的文章还包括:方奕:《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分期》,《中国青年研究》1995年第4期;柳建辉:《也谈中国知青史的历史分期》,《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1期。
    ①刘小萌:《西方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青年研究》1994年第3期)有专文介绍这方面的情况,本文不再赘述。
    ②(美)伯恩斯坦(Bernstein,Thomas P.)著,李枫等译:《上山下乡》,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页。
    ③刘小萌:《西方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青年研究》1994年第3期,第29页。
    ④刘小萌:《西方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青年研究》1994年第3期;刘小萌:《中国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青年研究》1994年第5期;邬思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综述》,上海《党史文汇》1996年第9期;徐春夏:《90年代国内关于“知青运动”研究综述》,《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张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中几个问题的争鸣》,《世纪桥》2000年第2期;张曙:《“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邱新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当代中国研究》2003年第4期,引自:http://www.hxzq.net/Essay/1683.xml?id=1683,并参考《当代中国研究》(1994-2006年合订本)电子版。
    ①刘小萌等著:《中国知青事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②顾洪章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2版。
    ③吴洵、妮娜等编:《中国知青总纪实(上、下卷)》,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
    ④邱新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当代中国研究》2003年第4期,引自:http://www.hxzq.net/Essay/1683.xml?id=1683,并参考《当代中国研究》(1994-2006年合订本)电子版。
    ⑤一般来讲,口述材料、回忆录、纪实文学都不是学术研究成果,但在诸如红卫兵运动、知青运动等方面的此类著述往往穿插着作者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论证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判断,甚至有些著作或文章学术价值比较突出。因此,不少学者主张这类著述也应该列入该领域学术研究成果之中。
    ①史卫民主编:《知青日记选编》、《知青书信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②王江主编:《劫后辉煌:在磨难中崛起的知青老三届,共和国第三代人》,光明日报社出版社1995年。
    ③金大陆编:《苦难与风流“老三届”人的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王增如,李向东著:《中国1968上山下乡》,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
    ⑤刘小萌:《中国知青口述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⑥该书得到学界的好评,评论文章主要有:沈传亮:《在历史和现实之间——评<中国知青口述史>,《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3期,第95-96页;胡鸿保:《文野互补——读<中国知青口述史>》,《社会学家茶座》2004年第7期,第135-138页;胡鸿保:《真情激荡、文野互补——读<中国知青口述史>》,《有感吉首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172-174页。
    ⑦武正国编:《好儿女志在四方北京、天津上山下乡青年在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肖复兴:《啊,老三届》,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白描:《苍凉青春》,工人出版社1988年;安知:《知青沉浮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郭小东:《中国知青部落》,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石肖岩主编:《北大荒风云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草原启示录编委会:《草原启示录》,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年;何世平:《蹉跎与崛起——五十五位知青的人生道路》,成都出版社1992年;杨智云等编:《知青档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纪实1962-1979》,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回首黄土地:北京知青延安插队纪实》;沈阳出版社1992年;红土热血编辑组:《红土热血:云南支边生活实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余夫编:《悲怆青春:中国知青泪》,团结出版社1993年;晓剑:《中国知青在海外》;作家出版社1993年;刘中陆主编:《青春方程式:五十个北京女知青的自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鸿林编著:《魂断梦醒中国知青上山下乡风云纪实》,宁波出版社1996年;姜昆等主编:《中国知青回忆录1968-1979》,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董宏猷主编:《我们曾经年轻武汉知青回忆录》,武汉出版社1996年;张凯著:《又说“老三届”》,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沈殿忠撰:《思想沉浮录一位知青尘封30年的日记(1968.9-1975.11)》,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王鸣剑编著:《上山下乡一场决定3000万中国人命运的运动之谜》,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信群主编:《广阔天地备忘录(上下册)无悔年华:百名知青话当年》,沈阳出版社1998年;王大闻主编:《客树回望成故乡北大荒知青30年后的回忆与思考》,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年;丁晓禾编著:《涅盘老三届新话》、《尘劫知青诗话》,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岳定海著:《苏家山知青岁月实录》,伊犁人民出版社1998年;谢春池主编:《告诉后代厦门老三届知青人生纪实》,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姚勇著:《上海知青在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年;王子冀著:《守望记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杨智主编:《风雨青春》,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鄢家骏编著:《知青文化》,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王忠林主编:《难忘的岁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老剑著:《老插记事》新华出版社2006年;刘文青著:《访问青春》,华龄出版社2006年。
    ①这类著作主要有:开全主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料选辑(12)支边知识青年专辑》,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邢野主编:《内蒙古知识青年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王亚平主编:《贵阳知青图志》,方志出版社2004年;《黑龙江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知识青年在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董平主编:《知青岁月录腾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专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延边文史资料第(13辑)难忘的岁月:上海儿女在延边》,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中共聊城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聊城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资料选》,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宋涛:《难忘的岁月杭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侧记》,杭州出版社2008年。
    ②这类文章主要有:刘文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知青运动》,《四川统一战线》1998年12期;刘文杰:《周恩来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刘文杰:《知青政策大调整纪实》,《党史天地》1998年第9期;金大陆:《中国“老三届”研究之兴起》,《中国青年研究》1998年第2期。
    ①郑洸主编:《中国青年运动六十年(1919-1979)》,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
    ②火木:《光荣与梦想—中国知青二十五年史》,成都出版社1992年。
    ③杜鸿林著:《风潮荡落1955-1979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史》,海天出版社1993年。
    ④参见刘小萌:《中国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青年研究》1994年第5期,第44-45页。
    ⑤刘文杰:《激扬与磋跎—下乡运知识青年上山动》,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⑥何岗、史卫民著:《漠南情一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写真》,法律出版社1994年。
    
    ①史卫民、何岚著:《知青备忘录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生产建设兵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②顾洪章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
    ①张化:《回首往事话知青—<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评介》,《人民日报》1997年11月4日第9版。
    ②定宜庄著:《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刘小萌著:《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③金大陆著:《世运与命运——关于老三届人的生存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①崔武年、阎淮:《谈谈“老三届”》,《青年研究》1986年第4期,第1-4页。
    ②史镜:《赴内蒙古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历史与现状调查》,《社会学研究》1986年第6期,第36-43页。
    ①以上论断参考了邱新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当代中国研究》2003年第4期,引自:http://www.hxzq.net/Essay/1683.xml?id=1683,并参考《当代中国研究》(1994-2006年合订本)电子版。
    ②张化:《试论“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十年后的评说一“文化大革命”史论集》,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第141-156页;此文亦载于《党史资料通讯》1987年第4期,第9-16页。
    ③娄亚莉:《对上山下乡的再认识》,《湖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柳建辉:《试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国青年研究》1990年第4期;黄金平:《“文革”期间我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述评》,《当代青年研究》1991年第4期;柳建辉:《一代青年永难忘却的岁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述评》,《青年理论家》1992年第1期;杜鸿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及其历史命运》,《理论与现代化》,年第6期,第34-36页;《走出磋跎一关于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反思》,《青年研究学刊》1992年第1期。
    ④柳建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兴起原因初探》,《中国青年研究》1991年第4期,第30-33页。
    ①王一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劳动就业》,《青年研究》1991年11期,第36-41、49页。
    ②刘小萌:《西方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青年研究》1994年第3期,第29-32页;刘小萌:《中国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青年研究》1994年第5期,第41-46页。
    ③邬思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综述》,上海《党史文汇》1996年第9期,第31-33页。
    ④关海庭:《“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述论》,《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5期,第68-74页。
    ⑤杨久梅:《上山下乡运动评析》,《党史纵览》1998年第4期,第17-19页。
    ⑥王江:《旧题新论中国知青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青年研究》1999年第6期,第45-49页。
    ①方奕:《知青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中国青年研究》1995年第2期,32-35页;李玉琦:《“知青与社会转型”研讨会综述》,《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6期;刘小平:《安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述评》,《安徽史学》1995年第3期;罗国建:《广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上、中、下)》,《创业者》1999年第1、2、3期,第40-42页、24-25页、40-43页;姚勇:《浅析上海知识青年推动新疆文明进程的历史作用》,《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第35-38页。
    ②潘一:《知识青年大返城风潮动因探寻》,《青年研究》1994年第3期,第26-28页。
    ③吴林根:《毛泽东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析》,《毛泽东思想论坛》1995年第1期,第53-55页。
    ④刘小萌:《“老三届”学生上山下乡的缘起》,《文史精华》1998年第9期,第25-30页。
    ①米鹤都:《析上山下乡运动的起源》,《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第93-97页。
    ②杨久梅:《对上山下乡运动复杂成因的系统论说》,《世纪桥》1999年第2期,第32-34页。
    ③刘小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婚姻问题》,《青年研究》1994年第8期,第37-43页。
    ④常京凤:《生命历程:“文革”对“老三届”学业和家庭的影响》,《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1期,第34-37页;常京凤:《生命历程:“文革”对“老三届”婚姻的影响》,《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3期,第9-11页。
    
    ①彭希哲:《从“知青一代”的职业流动看社会变迁》,《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1期,第76-83页。
    ②王立仁:《从文化角度看“知青运动”》,《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Z1期,第58-59页。
    ③张泽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考察与思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第40-44页。
    ④郭天和:《上山下乡新评说》,《探索与争鸣》1999年第3期,第43页。
    ①郭天和:《上山下乡新评说》,《探索与争鸣》1999年第3期,第43-44页。
    ②金一虹:《知青运动与文化冲撞》,《学海》1998年第5期,第70-74页。
    ③徐友渔:《知青经历和下乡运动——个体经验与集体意识的对话》,《北京文学》1998年第6期,第29-32页;王彬彬:《“知青”的话语霸权》,《文艺报》1998年6月4日;王彬彬:《一个乡下人对“知青”的记忆》,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140107。网络上还流传着其它一部分这类文章,如《有关知青文学话语质疑的思为知青文学一辩》,http://www.studa.net/dangdai/051230/1138415.html等。
    ④徐友渔:《知青经历和下乡运动——个体经验与集体意识的对话》,《北京文学》1998年第6期,第29页。
    ①王彬彬:《“知青”的话语霸权》,《文艺报》1998年6月4日。
    ②刘小萌:《“血统论”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青年研究》1995年第2期,第33-37页;刘小萌:《“文革”中在血统论重压下的知青》,《炎黄春秋》1997年11期,第50-54页。
    ③吴丽萍:《家庭出身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中国青年研究》1997年第5期,第34-35页。
    
    ①刘晓萌:《为什么要研究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中国青年研究》1998年第5期。第28-29页。
    ②王江:《关于“老三届”人研究的方法论》,《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4期,第13-15页
    ③李玉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研究需要深化》,《中国青年研究》1998年第5期,第31-32页。
    ④朱学勤在《思想史上的失踪者》,《读书》1995年第5期,第55-63页。
    ⑤印红标:《不要遗忘知青的思想探索》,《中国青年研究》1998年第5期,第27-28页。
    ①仅2006年发表的知青主题文章近60篇之多,但多数属于纪实性作品,如黄禹康:《改变知青命运的一封信》,《档案天地》2006年第1期;霞飞:《知青运动回眸》,《党史天地》2006年第4期;许人俊:《知青返城浪潮起落纪实》,《中国改革》2006年第3期等;或是知青文学作品的评述,如李建国:《“后知青文学”的多元叙事状态》,《理论学刊》2006年第4期;易娟:《论王安忆小说对“文革记忆”、“知青生活”的别样处理》,《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等,本文对此类文章不再涉及。
    ②刘小萌:《女知青——当代性别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知青:南加州中国知青协会会刊》,第5期(2003年1月),第7-10页;本文转引自:http://www.bingtuan.com/mybbs1/viewthread.php?tid=22713。
    ③张曙:《试论“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几度起伏的经济因素》,《世纪桥》2001年第1期,第12-13页。此类文章还有高广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原因探析》,《党史文苑(学术版)》2006年第4期,第10-11页,从教育、经济、政治等反面分析了知青上山下乡的原因,文章并无太多新意。
    ①孙怀安:《“文革“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扩大化原因的多维视角》,《辽宁行政学院》2006年第10期,第221-222页。
    ②欧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回顾与思考》,《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第61-62页。
    ③汪明敏《六十年代城市人口上山下乡的回顾》,《武汉文史资料》2000年第3期,第39-42页。
    ④刘文杰:《知青运动性质与动机的历史考察》,《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2期,第57-61页。
    ⑤周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农村青年进城入厂比较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第96-98页。
    ①潘鸣啸:《上山下乡运动再评价》,《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第154-181页。
    ②唐龙潜:《毛泽东和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引自:http://www.huai18.com/houbei/hb_china/200787/0787114727528227E42D4EH6I46.html。
    ③印红标:《知青思潮——上山下乡运动期间知识青年对中国社会政治问题的探索》,《知青:南加州中国知青协会会刊》,第4期( 2002年1月), 16 - 20页。转引自:http://www.zqzx.info/leterature/qikan/qk4/yhb.htm。
    ④倪乐雄:《知青——东方的十字军》,《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2期,第21-24页。
    ①于云瀚:《上山下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学术研究》2000年第9期,第78-83页。
    ②陈秋兰:《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4期,第43-46页。
    ③刘小萌:《当代研究个案——知青中的女性》,载《历史、史学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又见刘小萌:《女知青——当代性别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知青:南加州中国知青协会会刊》,第5期(2003年1月),第7-10页;本文转引自:http://www.bingtuan.com/mybbs1/viewthread.php?tid=22713。
    ①刘小萌:《关于知青口述史》,《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19-23页。
    ②李巧宁:《女知青与农民婚姻的历史考察》,《学术论坛》2003年第6期,第119-122页。
    ③李巧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心态探析》,《求索》2004年第1期,第236-238页。
    ④何青:《简论知青文化中的原生态文化——“老三届”问题研究系列(之一)》,《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4-8页。
    ⑤陈红艳:《知青“上山下乡”中的文化势差分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20-122页。
    ⑥王汉生:《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社会》2006年第3期,第46-68页。
    ①吴艳红:《日常仪式化行为:以知青为例的研究》,《社会》2005年第6期,第167-185页。
    ②吴艳红:《日常仪式化行为的形成:从雷锋日记到知青日记》,《社会》2007年第1期,第98-119页。
    ③李珺平:《放弃“知青情结”走向澄明境界——中国文化消极沉积层的当代个案分析》,《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4期,第68-73页。
    ④张曙:《不对称的社会实验——论“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高广景:《“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①高广景:《“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②阮学旺:《“文革”时期“老五届”大学生的心理谊变之探究》,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③胡文超:《毛泽东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思想根源探析》,河南大学2007硕士学位论文。
    ④陈文:《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高潮阶段研究(1968—1973)》,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参见方奕:《座谈综述:知青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中国青年研究》1995年第2期,第32-35页。
    ②《我看“老三届”笔会》,《中国青年研究》1995年第3、4、6期):李永辉:《制造浪漫:老三届人的几个误区》1995年第3期,第17-19页;张卫民:《叩问良心:走出代与代的纠缠》1995年第3期,第20-21页;彭泗清:《“老三届”的代际意识:从“大我崇拜”到“小我崇拜”》1995年第4期,第4-7页;张祥平:《在第二代与第四代之间“》1995年第6期,第20-30页;王小波:《以平常心看“老三届”》1995年第6期,第26-27页;杨帆:《第五种分化:代际分化》1995年第6期,第27-28页。
    ①李玉琦:《“知青与社会转型”研讨会综述》,《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6期,第34-35页。
    ②《追寻“六八年人”笔会》,《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2期。包括徐友渔:《一群思想者的风貌和踪迹》,第5-6页;雷颐:《难忘的1968年》,第6-7页;王东成:《人生的‘诺曼底:“民间思想村落”咏叹调》,第8-9页;印红标:《坚冰下的潜流:文革中的知识青年思潮》,第10-11页;张卫民:《和“六八年人”对话》,第12-13页。
    ③李玉琦、方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0周年专辑笔会:让历史在此聚焦》,《中国青年研究》1998年第5期,第27-32页。主要包括,印红标:《不要遗忘知青的思想探索》,第27-28页;刘小萌:《为什么要研究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第28-29页;定宜庄:《关于<中国知青史>的初澜》,第30页;雷颐:《直面历史》,第31页;李玉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研究需要深化》,第32页。
    ①具体内容参见:http://www.zhiqingshanghai.com/bbs/showtopic-1940.aspx。
    ②(美)阿妮达·陈:《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和经历》,天津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年。
    ③(法)米歇尔·波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海南纪实》1989年第4期;《“改造一代人”战略的兴亡:上山下乡运动(二十周年)的分析与总结》,《争鸣》1989年第1-2期,第54-66、76-79页。
    ④(美)伯恩斯坦著,李枫等译:《上山下乡》,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⑤李向前、李丹慧:《理想与现实-外国学者论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刘小萌:《西方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青年研究》1994年第3期,第29-32页。
    ②潘鸣啸:《上山下乡运动再评价》,《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第154-181页。
    ③潘鸣啸:《上山下乡运动再研究:引起争议的几个问题》,原载《文化大革命:历史真相和集体记忆》,香港,田园书屋2007年。引自:http://www.hxzq.net/Essay/2439.xml?id=2439。
    ④邱新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当代中国研究》2003年第4期,引自:http://www.hxzq.net/Essay/1683.xml?id=1683,并参考《当代中国研究》(1994-2006年合订本)电子版。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档案局《关于“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档案材料处理问题的报告》1982.11.05;厅(档)发[1982] 43号;国办发[1982] 73号。
    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档案局等单位联合调查组《关于“文化大革命”和“两案”审理中形成的档案材料处理问题的报告》1983.06.04;中办发[1983] 43号。
    ③如张朴信:《抓紧收集文化大革命中群众组织的档案,为整党服务》,《浙江档案》1983年11期;曹庆丰:《“文革”群众组织档案的作用》,《档案时空》1986年第6期等等。还有不少关于整个“文革”档案保存、整理、利用的探讨性文章,书目见第一章有关内容,此处不再列举。
    
    ①青海省档案馆:《文化大革命群众组织》,http://www.qhda.gov.cn/readnews.asp?newsid=191。
    ②宋永毅主编:《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出版2002年。
    ③金大陆:《上海文革研究的史料准备》,《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164-170页。
    ①李逊著:《大崩淡—上海工人造反兴亡史》,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6年;陈王显著:《陈王显回忆录—在“一月革命”的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司马东去:《浩劫上海滩-一个中央工作组成员的耳闻目赌》,新华出版社1999年;刘回年著:《重人事件亲历》,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组织史资料1920.8一1987.10》,《上海市政权系统、地方军事系统、统一战线系统、群众团体系统组织史资料1949.5一1987.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内部)。
    ①源清:《“文革”时期武汉地区有影响的群众组织》,《湖北文史》2006年第1期,第134-144页。
    ②徐海亮编著:《东湖风云录——武汉文革的群众记忆》,香港银河出版社2005年。
    ③徐海亮编著:《东湖风云录——武汉文革的群众记忆》,香港银河出版社2005年,自序。
    ④叶长青:《文革中的群众组织之概况(湖南长沙篇)》,引自:http://www.360doc.com/showWeb/0/46/482728.aspx。该文章经后由陈益南修订,叶长青、陈益南:《文革中湖南的群众组织之概况——文革史研究之六》,引自: 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3148。
    ⑤《文革中枣庄市主要群众造反组织的兴起与衰落》,引自:http://www.zzdsw.com/showNews.asp?NewsID=559。
    ⑥(美)王绍光:《理性与疯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①李逊著:《大崩淡—上海工人造反兴亡史》,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6年。
    ②金大陆:《上海文革研究的史料准备》,《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166页。
    ③叶青:《“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
    ①汪征鲁:《厚积薄发独具视角——<“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读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148页。
    ②唐少杰:〈《文化大革命“史稿”》刍议〉,《开放时代》1998年第6期,第110页。
    ①唐少杰:〈《文化大革命“史稿”》刍议〉,《开放时代》1998年第6期,第110-110页。
    ②唐少杰:《从清华大学两派看“文化大革命”中群众组织的对立和分歧》,《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③唐少杰:《从清华大学两派看“文化大革命”中群众组织的对立和分歧》,《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68页。
    ④唐少杰:《“文化大革命”初期群众组织取向的个案评析》,《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1期,第63-68页。
    
    ①耿化敏:《“文革”时期妇联组织演变的历史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5期,第76-84页。
    ②耿化敏:《“文革”时期妇联组织危机与成因初探》,《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第5期,第43-50页。
    ①陈东林:《“文革”群众组织报刊研究》,《档案与北京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引自:http://www.iccs.cn/detail_cg.aspx?sid=36。
    ②郭若平:《“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小报”文献及其研究价值》,《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第5期,第9-13页。
    ③金大陆:《上海文革运动中的群众报刊》,《史林》2005年第6期,第101-112页。
    ①金大陆:《上海文革运动中的群众报刊》,《史林》2005年第6期,第110页。
    ②何蜀:《论造反派》,宋永毅主编:《文化大革命:历史真相和集体记忆》,香港田园出版社2007年,第456-491页。
    ①萧喜东:《文革中的领导与群众:话语、冲突和集体行动》,引自:http://geming.20m.com/wenge/yanjiu/yanjiu.htm。
    ②柳建辉:《对群众性政治运动的反思》,《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3期,第12-14页。
    ③印红标:《“文化大革命”中的社会性矛盾》,《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2期,第77-82页。
    ①印红标:《“文化大革命”中的社会性矛盾》,《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2期,第81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2版.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985,1991修订.
    [4]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中,下册)[M].北京:(1988内部资料).
    [5]王年一选编.“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版,1988.
    [6]广西文革大事年表编写小组编.广西文革大事年表[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7]中央党校党史研究室编.文革期间重要事件拨正:选自1976.10月至1979.6月的报刊[M].北京:中央党校党史研究室,1979.
    [8]中共北京市委党校资料室编.康生言论选编(内部)1-8[M].合肥:安徽省社会科学研究所情报资料室翻印,1980.
    [9]余习广主编.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化大革命”上书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10]顾洪章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11]徐晓主编.民间书信:中国民间思想实录1966-1977[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1]火木.光荣与梦想—中国知青二十五年史[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2]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3]王增如,李向东著.中国1968上山下乡[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
    [4]史卫民,何岚著.知青备忘录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生产建设兵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5]叶青.“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6]刘小萌著.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刘小萌等著.中国知青事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8]刘武生,徐晓红编.评说晚年周恩来[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9]张化、苏采青主编.回首“文革”:中国十年“文革”分析与反思[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10]李可,郝生章著.“文化大革命”中的人民解放军[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9.
    [11]李向前,李丹慧.理想与现实—外国学者论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12]李逊著.大崩淡—上海工人造反兴亡史[M].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6.
    [13]邸延生著.历史的真知:“文革”前夜的毛泽东[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14]陈东林,杜蒲主编.内乱与抗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15]周全华著.“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16]周明主编.历史在这里沉思:1966—1976.纪实[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6,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
    [17]定宜庄著.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8]罗平汉著.“文革”前夜的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9]罗平汉著.墙上春秋:大字报的兴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20]郑谦著.被“革命”的教育:“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21]金大陆著.世运与命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2]金大陆编.苦难与风流“老三届”人的道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3]金春明,谭宗级等编著.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十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
    [24]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25]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论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6]金春明著.“文革”时期怪事怪语[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27]金春明著.金春明自选文集[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8]柳随年编.“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1966-1976[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29]胡绳主编,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30]唐少杰.一叶知秋——清华大学“百日大武斗”[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
    [31]席宣,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简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2005,2006.
    [32]徐友渔.形形色色的造反——红卫兵精神素质的形成及演变[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9.
    [33]徐友渔著.直面历史:老三届反思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34]高皋,严家其著.“文化大革命”十年史:1966-1979[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35]萧延中主编.从奠基者到“红太阳”[C].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
    [36]萧延中编.晚年毛泽东[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37]程晋宽著.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1966-1976)[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38]谭宗级,郑谦著.十年后的评说:“文化大革命”史论集[C].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39]穆欣著.办<光明日报>十年自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1](日)竹内实著,程麻译.竹内实文集(第六卷)文化大革命观察》[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2](英)麦克法夸尔著,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翻译组译.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卷)人民内部矛盾,1956-1957,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二卷)大跃进,1958-1960[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3](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著,魏海生等译.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卷)人民内部矛盾:1956~1957,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二卷)大跃进:1958~1960[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1990.
    [4](美)王绍光.理性与疯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M].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
    [5](美)伯恩斯坦(Bernstein,Thomas P.)著,李枫等译.上山下乡[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6](美)张大卫著,王宏周,村淑英等译.中流砥柱各有千秋——周恩来与邓小平[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
    [7] (美)阿妮达·陈著,史继平译.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M].天津: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
    [8](美)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编,俞金戈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9](美)罗斯·特里尔著,张宁,秋同等译.江青正传[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
    [10](美)洛厄尔·迪特默著.刘少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1](美)郑念著,程乃珊,潘佐君译.上海生死劫[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
    [12](美)姚念媛.上海滩的沉浮(上,下册)[M].沈阳: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13](美)埃德加·斯诺著,贺和风译.漫长的革命[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14](美)莫里斯·迈斯纳著,杜蒲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上,下)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15](美)戴维著,南生译.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周恩来与邓小平[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
    [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编.“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997修订.
    [2]史卫民主编.知青日记选编,知青书信选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刘武生著.周恩来的晚年岁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安建设编著.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5]张新蚕著.红色少女日记:1966-1971[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陈焕仁著.红卫兵日记[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6.
    [7]金冲及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传:1949~197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8]高文谦著.晚年周恩来[M].美国:明镜出版社出版,2003.
    [9]于光远著.文革中的我[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10]王江主编.劫后辉煌:在磨难中崛起的知青老三届,共和国第三代人[M].北京:光明日报社出版社,1995.
    [11]司任主编.“文化大革命”风云人物访谈录[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12]朱元石等访谈整理.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经历[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13]纪希晨著.史无前例的年代:一位人民日报老记者的笔记[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14]刘冰著.风雨岁月:清华大学“文化大革命”忆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5]沈如槐.清華大學文革紀事一個紅衛兵領袖的自述[M].香港:時代藝術出版社,2004.
    [16]陈丕显著.陈丕显回忆录:在“一月风暴”的中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7]陈再道著.浩劫中的一幕:武汉七二○事件亲历记[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
    [18]者永平主编.那个年代中的我们[M].呼尔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 .
    [19]徐友渔编.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20]徐海亮编著.东湖风云录——武汉文革的群众记忆[M].香港:香港银河出版社,2005.
    [21]耿飚著.耿飚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
    [22]萧克,李锐,龚育之等著.我亲历过的政治运动[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3]黄克诚著.黄克诚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4]曾生著.曾生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
    [25]聶元梓著.聶元梓回忆录:文革“五大领袖”[M].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
    [26]《上访通讯》编辑室编.春风化雨集[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1.。
    [27]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28]权延赤著.杨成武见证文革[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29]吴洵,妮娜等编.中国知青总纪实(上,下卷)[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30]温乐群,郝瑞庭主编.“文化大革命中”的名人之升[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31]董保存主编.往事:1976写真[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
    [32]董保存著.杨余傅事件真相[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
    [33]蒋元明主编.往事:1966写真[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
    [34]蒋元明.往事:1967—1969写真[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
    [1](日)天儿慧著,韩凤琴译.日本学者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研究述评[J].中共党史研究,1988(5).
    [2] (日)古厩忠夫著,韩凤琴译.日本对“文化大革命”的研究与日本的“文化大革命”[J].中共党史研究,1998(3).
    [3] (法)米歇尔·波恩.“改造一代人”战略的兴亡:上山下乡运动(二十周年)的分析与总结[J].争鸣,1989(1,2).
    [4] (法)米歇尔·波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国1968-1988[J].海南纪实,1989(4).
    [5]卜伟华.“文化大革命”中北京“天派”、“地派”的一些特点[J].中共党史研究,2000(3).
    [6]卜伟华.“文化大革命”中北京的“四三派”和“四四派”[J].中共党史资料,2008(2).
    [7]卜伟华.红卫兵运动与“文革”前的学校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1994(1).
    [8]万邦儒,李华松.红卫兵的起因及其教训[J].中国青年研究,1989(2).
    [9]马英民.“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众主流意识探析[J].党的文献,2003(6).
    [10]尹俊忠,李兴革.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下限问题[J].河南党史研究,1990(3).
    [11]方奕.座谈综述:知青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青年研究,1995(2).
    [12]王元周“文化大革命”前高校历史系的青老教师矛盾分析-兼论“文化大革命”的社会根源[J].中共党史研究,2006(1).
    [13]王宇英.口述史方法对“文革”史研究的意义[J].晋阳学刊,2006(2).
    [14]王宇英.浅议“文革”史研究中文献法与口述法的综合运用[J].史学集刊,2006(5).
    [15]王年一.“文化大革命”发动的症结[J].党史研究,1985(1).
    [16]王年一.“文化大革命”第一阶段述评[J].党史研究资料,1984(10).
    [17]王年一.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时对形势的估计[J].党史研究资料,1982(4).
    [18]王年一.对上海“一月革命”的几点看法[J].党史通讯,1986(2).
    [19]王年一.试论“文化大革命”的准备[J].党史通讯,1983(18).
    [20]王年一“文化大革命”的由来[J].争鸣,1989(1).
    [21]王海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大革命”研究的新进展[J].党史研究与教学[J],2002(6).
    [22]王爱菊.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始末[J].福建党史月刊,2005(1).
    [23]王爱菊.福建省革命委员会述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4]王盛辉.近国内红卫兵运动研究综述与评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3).
    [25]王毅.“文化大革命”与巫术文化[J].社会学研究,1993(3).
    [26]王毅.义和团运动蒙昧性的文化探源——兼论对“文化大革命”的影响[J].社会科学论坛,2003(8).
    [27]叶青.“文革”时期红卫兵组织之特征——以福建红卫兵组织为个案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4).
    [28]叶青.“文革”时期福建红卫兵“破四旧”运动述略[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4).
    [29]石仲泉.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有益读本—介绍《<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J].新视野,1986(1).
    [30]关海庭.“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述论[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5).
    [31]关海庭.对“文化大革命”中“三结合”的述评[J].中共党史研究.1992(5).
    [32]关海庭.革命委员会始末[J].中共党史研究,1991(6).
    [33]刘小萌.“血统论”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J].青年研究,1995(2).
    [34]刘小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婚姻问题[J].青年研究,1994(8).
    [35]刘小萌.中国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J].青年研究,1994(5).
    [36]刘小萌.关于知青口述史[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3).
    [37]刘小萌.西方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J].青年研究,1994(3).
    [38]刘志建.历史合力是“文化大革命”持续十年的根本原因[J].探索,1985(2).
    [39]刘国新.“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现状与评述[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6).
    [40]刘忠,刘国忠.“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及其对后现代文化的影响[J].甘肃理论学刊,2006(6).
    [41]刘青峰.民族主义和超越意识的复苏——略论“红卫兵”的精神素质[J].当代青年研究,1989(1).
    [42]刘济生.“文化大革命”的形态应是“社会运动”[J].北京党史研究,1997(5).
    [43]刘悦笛.“文革”研究的第三种思路[J].粤海风,2008(4).
    [44]印红标.“文化大革命”中的社会性矛盾[J].中共党史研究,1997(2).
    [45]印红标.不要遗忘知青的思想探索[J].中国青年研究,1998(5).
    [46]印红标.红卫兵运动的主要流派[J].青年研究,1997(4).
    [47]安建设.深刻认识和反思“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J].北京党史,1996年(3).
    [48]成龙.一个值得深入反思的历史课题—国外毛泽东与“文化大革命”研究评析[J].攀登,2006(6).
    [49]朱元石.“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教训[J].红旗,1981(11).
    [50]朱学勤.思想史上的失踪者[J].读书,1995(5).
    [51]江沛.红卫兵心态探微[J].青年思想家,1995年(4).
    [52]邬思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综述[J].党史文汇,1996(9).
    [53]余伯流.“文化大革命”的反思[J].争鸣,1989(1).
    [54]余绪鹏.“文革”起因研究综述[J].广东党史,2005(5).
    [55]佟新、沈旭.文革研究对认识中国社会的意义—一种国家与社会的视角[J].开放时代,2007(2).
    [56]吴超.“文化大革命”起源研究述评[J].北京党史,2008(3).
    [57]张化.“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的斗争历程研究综述[J].中共党史研究,1994(4).
    [58]张化.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史研究综述[J].中共党史研究,1988(5).
    [59]张均兵,方增泉,沈传宝.“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综述[J].北京党史研究,1997(2).
    [60]张明军.1966年我国的政治体制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5).
    [61]张明军.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政治信息传输和交换体制与发动“文革”动机的形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4).
    [62]张静如.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J].历史研究,1991(5).
    [63]张曙.“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2).
    [64]我看“老三届”笔会[J].中国青年研究,1995(3,4,6).
    [65]李文.也谈“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与时限问题一一与唐昌兴同志商榷[J].理论导刊,1989(3).
    [66]李月军,赵永红.“文化大革命”研究之现状[J].许昌学院学报,2003(3).
    [67]李月君.从边缘到中心—论红卫兵的政治社会化[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1).
    [68]李长山.德国的中国文化大革命研究[J].国外理论动态,2007(3).
    [69]李巧宁.女知青与农民婚姻的历史考察[J].学术论坛,2003(6).
    [70]李巧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心态探析[J].求索,2004(1).
    [71]李玉琦,方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0周年专辑笔会:让历史在此聚焦[J].中国青年研究,1998(5).
    [72]李玉琦.“知青与社会转型”研讨会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1996(6).
    [73]李成瑞.十年内乱期间我国经济情况分析—兼论这一期间统计数字的可靠性[J].经济研究,1984(1).
    [74]李南熏.旧经济体制模式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经济原因[J].理论内参,1986(2).
    [75]杨凤城,张永英.评建国到“文革”前的“文化革命”[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3).
    [76]杨凤城.评“文化大革命”前的两次教育革命[J].中共党史研究,1999(2).
    [77]杨百揆.“文化革命”与政治体制改革[J].中国青年,1986(10).
    [78]肖树祥.“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不能归结于封建主义的影响[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2(3).
    [79]苏新有.论“文化大革命”口述历史的学科建设[J].殷都学刊,2007(2).
    [80]邱新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J].当代中国研究,2003(4).
    [81]陆建华.红卫兵:一项社会结构的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1988(7-8).
    [82]陈心想.两个文化革命之间的关系——与朱学勤先生商榷[J].博览群书,2004(10).
    [83]佳佳.<对“文革”的历史反思>讨论会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1986(5).
    [84]林修敏.也谈“文化大革命”的下限问题――与尹俊忠、李兴革同志商榷[J].河南党史研究,1990(5).
    [85]林蕴晖.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误区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J].中共党史研究,1996(3).
    [86]罗平汉.大字报的兴衰[J].档案,2004(1).
    [87]罗平汉.反右派运动中的大字报[J].文史精华,2001(8).
    [88]范明强,魏纹.对红卫兵运动性质的几点认识[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6).
    [89]范明强.“红卫兵”政治思潮的成因及其特点[J].河南大学学报,2001(3).
    [90]郑惠.对“文化大革命”几个问题的认识(上) [J].中共党史研究,1995(1).
    [91]郑谦.一个关于平等的虚幻神话——“文化大革命”中的招生改革[J].纵横,1999(6).
    [92]郑谦.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看领导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J].党史通讯,1986(10).
    [93]金一虹.“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J].社会学研究,2006(1).
    [94]金大陆.上海文革研究的史料准备[J].社会科学,2007(5).
    [95]金春明.“文化大革命”为什么必须彻底否定[J].理论月刊,1984(10).
    [96]金春明.“文革”起因众说纷纭[J].党史文汇,1995(3).
    [97]金春明.“两个文革说”与“文化大革命”的定性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1998(2).
    [98]金春明.从“文化大革命”看政治体制改革[J].理论动态,1986(680).
    [99]金春明.再论“文化大革命”起因[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1).
    [100]宫力.红卫兵运动兴起的原因[J].党史研究资料,1989(7).
    [101]柳建辉,郑雅茹.执政党建设的失误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J].理论学刊,1989(4).
    [102]柳建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兴起原因初探[J].中国青年研究,1991(4).
    [103]柳建辉.一代青年永难忘却的岁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述评[J].青年理论家,1992(1).
    [104]柳建辉.不能把“文化大革命”产生的原因归结于封建主义[J].革命春秋,1990(4).
    [105]柳建辉.从新中国建设史角度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8(5).
    [106]柳建辉.对群众性政治运动的反思[J].中国青年研究,1996(3).
    [107]柳建辉.关于“红卫兵”组织兴起过程中几则史实的补证[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4).
    [108]柳建辉.试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J].中国青年研究,1990(4).
    [109]赵国勤.关于“三支两军”主客观作用及事物属性辨析[J].长白学刊,1994(5).
    [110]赵国勤.试析“三支两军”的实践活动及其客观作用[J].党史通讯,1987(10).
    [111]赵杰.试论红卫兵组织的“病态型结构”及瓦解[J].青运史研究,1986(2).
    [112]追寻“六八年人”笔会[J].中国青年研究,1996(2).
    [113]唐少杰.“文化大革命”初期群众组织取向的个案评析[J].中共党史研究,2000(1).
    [114]唐少杰.<文化大革命“史稿”>刍议[J].开放时代,1998(6).
    [115]唐少杰.从清华大学“文革”个案谈红卫兵运动的失败、情结及评价问题(上)[J].社会科学论坛,1999(11-12).
    [116]唐少杰.从清华大学两派看“文化大革命”中群众组织的对立和分歧[J].中共党史研究,1998(2).
    [117]唐少杰.历史的反思论“红卫兵情结”[J].中国青年研究,1999(5).
    [118]唐昌兴.“文化大革命”结束标志与时限之我见[J].党史通讯,1987(10).
    [119]唐靖.政治文化研究在“文革”史研究中的意义与方法[J].宜宾学院学报,2006(4).
    [120]席宣.“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教训[J].红旗杂志,1991(22).
    [121]席宣.关于“文化大革命”起因的探讨[J].中共党史研究,1988(5).
    [122]席宣.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J].党史通讯,1983(1).
    [123]徐友渔.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国红卫兵[J].社会科学论坛,1999(9-10).
    [124]徐春夏.90年代国内关于“知青运动”研究综述[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4).
    [125]耿化敏.“文革”时期妇联组织危机与成因初探[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5).
    [126]耿化敏.“文革”时期妇联组织演变的历史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5).
    [127]贾廷余.关于“文化大革命”发生原因的探讨综述[J].理论前沿,1989(56).
    [128]郭若平.“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小报”文献及其研究价值[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5).
    [129]郭晓燕.“文化大革命”历史教训学术座谈会综述[J].理论前沿,2006(17).
    [130]郭德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新进展[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2).
    [131]高永昌.从人民公社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经济根源初探[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5).
    [132]高尚斌.关于“文化大革命”阶段划分的浅见[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4(6).
    [133]高鉴国,李芹.“文革”时期的社会心理[J].青年思想家,1991(2).
    [134]崔武年,阎淮.谈谈“老三届”[J].青年研究,1986(4).
    [135]常京凤.生命历程:“文革”对“老三届”学业和家庭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1996(1).
    [136]常京凤.生命历程:“文革”对“老三届”婚姻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1996(3).
    [137]阎洪贵.也谈“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与下限[J].中共党史研究,1988(3).
    [138]黄宗润.在闹剧和悲剧的背后(上、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反思[J].福州党校学报,1994(1).
    [139]黄岭峻,徐浩然.集体行动的易感性与自主性—关于“文革”运动扩大化的政治心理学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40]黄金平.“文革”期间我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述评[J].当代青年研究.1991(4).
    [141]景怀斌,朱霁青,廖雅琪.发生的心理学分析“文化大革命”[J].社会科学家,1989(4).
    [142]源清.“文革”时期武汉地区有影响的群众组织[J].湖北文史,2006(1).
    [143]路宁.“文化大革命”时期群众变态心理剖析[J].社会争鸣,1989(2).
    [144]廖雅琪,朱霁青,景怀斌.“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心理学分析[J].社会科学家,1989(4).
    [145]翟亚柳.对党史研究资料量化研究的一种尝试—以引文分析方法分析<中共党史研究>中“文革”史研究论文资料利用情况[J].世纪桥,2003(4).
    [146]蔡昉,都阳.“文化大革命”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破坏[J].经济学(季刊),2003(3).
    [147]谭宗级.评<五?一六通知>[J].党史通讯,1983(8).
    [148]黎彦.“三支两军”的功过评价[J].军事历史研究,1992(1).
    [149]魏旭斌.大陆史学界“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综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马敏:积极探索科研创新的实现途径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N].光明日报,2006-1-16.
    [2]王彬彬.“知青”的话语霸权[N].文艺报,1998-6-4.
    [3]任严政.我国理论界关于“文化大革命”起因的探讨[N].工人日报,1986-11-21.
    [5]张化.回首往事话知青—<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评介[N].人民日报,1997-11-4.
    [6]聂荣臻.所谓“二月逆流”[N].光明日报,1984-12-1.
    [1]王海燕.“大跃进”运动以来的“教育革命”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D]:[硕士论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2]王爱菊.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始末研究[D]:[硕士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2.
    [3]王朝晖.美国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研究(1966—1969)[D]:[博士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4]王照兰.论“文革”时期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硕士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05.
    [5]刘影.“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赤脚医生研究[D]:[硕士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6]孙建娥.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与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D]:[博士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7]阮学旺.“文革”时期“老五届”大学生的心理谊变之探究[D]:[硕士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8]张东明.“三支两军”述论[D]:[硕士论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
    [9]张志明.“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D]:[博士论文].北京:中共中央党校,1995.
    [10]张曙.不对称的社会实验——论“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D]:[博士论文].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1.
    [11]杨玲.政治运动中领袖和大众的心理分析—以“文化大革命”为例[D]:[硕士论文].太原:山西大学,2006.
    [12]邱建立.试述“文化大革命”中的大字报[D]:[硕士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01.
    [13]陈文.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高潮阶段研究(1968—1973)[D]:[硕士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14]陈的非.“文革”期间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D]:[博士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15]陈矩弘.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教育革命研究[D]:[硕士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4.
    [16]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D]:[博士论文].北京:中共中央党校,1997.
    [17]郑小娟.福建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二六事件—关于军队介入文革的作用与意义之个案研究[D]:[硕士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2.
    [18]胡文超.毛泽东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思想根源探析[D]:[硕士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07.
    [19]郭斯佳,20世纪60年代中、法学生运动比较研究[D]:[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20]高广景.“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D]:[硕士论文].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7.
    [1]文革中枣庄市主要群众造反组织的兴起与衰落[J/OL].http://www.zzdsw.com/showNews.asp?NewsID=559.
    [2]王彬彬.一个乡下人对“知青”的记忆[J/OL].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140107.
    [3]叶长青.文革中的群众组织之概况(湖南长沙篇)[J/OL].http://www.360doc.com/showWeb/0/46/482728.aspx.
    [4]刘小萌.女知青——当代性别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J/OL].http://www.bingtuan.com/mybbs1/viewthread.php?tid=22713.
    [5]印红标.知青思潮——上山下乡运动期间知识青.对中国社会政治问题的探索[J/OL].http://www.zqzx.info/leterature/qikan/qk4/yhb.htm.
    [6]朱学勤.从文化革命到“文化革命”. [J/OL].http://news.ifeng.com/phoenixtv/76569994053287936/20041230/478215_2.shtml.
    [7]宋永毅主编.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盘[M/CD].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出版,2002.
    [8]邱新睦.“知识青.上山下乡”研究综述[J/OL].http://www.hxzq.net/Essay/1683.xml?id=1683.
    [9]陈东林.“文革”群众组织报刊研究[J/OL].http://www.iccs.cn/detail_cg.aspx?sid=36.
    [10]陈益南.全面认识文革中的“红卫兵”[J/OL].http://www.gongfa.com/wengehongweibingchenyn.htm.
    [11]青海省档案馆.文化大革命群众组织[J/OL].http://www.qhda.gov.cn/readnews.asp?newsid=191。
    [12]唐龙潜.毛泽东和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J/OL].http://www.huai18.com/houbei/hb_china/200787/0787114727528227E42D4EH6I46.html.
    [13]徐友渔.“2006·北京·文化大革命研讨会”简报[J/OL].http://www.tecn.cn.
    [14]萧喜东.文革中的领导与群众:话语、冲突和集体行动[J/OL].http://geming.20m.com/wenge/yanjiu/yanjiu.htm.
    [15]韩西林.反官僚主义与“文化大革命”[J/OL].http://www.tecn.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