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流动与犯罪: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秩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流动是历代中国农民生存的策略选择之一。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我国的农民在无法生存的状况下,无不选择投奔他乡,以求生存。与古代和近代的农民流动不同,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的流动尽管有求取生存之意,但其目的更趋向于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流动是结构性流动(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流动)和区域性流动(贫困地区向富裕地区流动)的结合。相同的是,无论古代、近代还是转型期中国农民的流动,都给社会秩序带来一定的冲击,引发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历代的执政者无不对农民流动引发的社会问题采取积极对策,以减缓其所带来的社会不良反应。本论文正是从历代中国农民由于流动而造成的社会失稳的状况考虑出发,对转型期中国农民进城打工而引发的社会犯罪问题进行反思。
     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指导,把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对转型期中国农民从“流动”到“打工”,再到“犯罪”的过程作出实证性的考察与分析,最后对农民工犯罪问题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理措施。首先,本文运用史实和实证资料来论述和分析历代中国、尤其是20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流动的状况。其次,通过史实、实证资料的论述,以及调查所得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流动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状况,尤其是城乡二元户籍体制的存在,对农民流动有着巨大影响。这些都给笔者进一步研究农民工犯罪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证资料,在充分地占有资料和把握农民流动的动态基础上,笔者对农民犯罪的原因作了文化学解释,指出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贫乏所致,更重要的异质文化冲突,即犯罪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突造成的。第三,通过对郑州市农民工社会行为活动、思想价值层面的考察以及犯罪农民工的心理分析,概括了转型期中国农民工思想状况的总体特征,最后提出预防和治理的对策思路以及构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体系。
     本文的论述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时间连续性强,既有我国古代、近代人口流动的状况,又有20世纪建国初期到80年代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民随着政策变动的流动情况,还有改革开放后农民流动兴盛时的情况。二是覆盖面广。本文的实证调查既有我国的首都北京,又有处于我国南方的广州,还有处于中部的城市郑州。之所以把这三个地区确定为笔者调查研究的地点,是基于我国改革开放后农民的流动趋向性特点,即农民流动是中西部流向中东部、中部部分地区多流向首都北京。三是本文涉及的调查研究在不同层次展开,既有国家政府部门及其调研机构设计和实施的调查,又有国内学者进行的各类调查,还有笔者本人所进行的实证调查。四是资料覆盖面广,可利用性强。这其中既有经典理论作家关于农民流动的动力学理论研究资料,又有国外较有影响力的学者关于农民流动的动力学研究理论和研究模型,还有笔者本人关于农民流动的研究和调查资料。这也是本文之所以只用较少篇幅对中国农民流动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概括性描述,而把主要笔墨用在农民流动的动因、农民流动的背景、异地的文化冲突、农民工的思想状况、犯罪的预防与对策等问题之上的原因。
     根据研究思路,除导论外,论文共安排六个章节。首先,论文回顾了历代中国农民流动的状况与流动的背景,讨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的流动由限制到放开的政策过程,指出这种城乡壁垒的松动不仅促使了农民的流动,同时也为农民在流动中可能会引发的社会问题——犯罪,创造了条件。其次,在经典理论作家和国内外学者对农民流动动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中国转型期农民的流动是社会结构调整、社会改革、个人因素等综合作用推动的结果。第三,论文分析了农民流动进城后的犯罪既有历史遗留的制度性因素,同时更是不同环境下的文化冲突造成的,这种文化的冲突是农民进城后的流民意识与主文化的冲突。第四,论文提出对农民工犯罪的控制是减少农民流动、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构建农民工社会支持体系,同时,还必须构筑一定的预防和控制体系,以及加强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完整的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体系。
     本文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首先,本论文拟通过宏观与微观、区域与个人之间的活动考察,努力摸索出一种农民工犯罪的“行动——事件”研究方法。
     第二,本研究拟突破传统的犯罪“经济决定论”分析模式,建立一种以文化冲突为主导的农民工犯罪原因解释模式。
     第三,本研究拟以社会学、犯罪学、文化学等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以跨学科全景透视方法探讨农民工从农民到犯罪的演变机制和轨迹,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和对策,试图开拓出一个以多学科相融合的新的研究领域---文化法学或文化犯罪学。
Flows are ancient Chinese peasant,one of the survival strategy selection.Whether ancient or modern times,China's farmers can not survive in the conditions,select all went home in order to survive.With the ancient and the modern peasant flow is different from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flow of peasants to survive despite the strike,they nevertheless tend to be more aimed at the maximization of benefits,such flows are structural flow(the primary industry to the second,Three mobile industry) and regional flows(in poor areas to rich areas of the flow) combination.Are the same,whether ancient,modern or transition the flow of Chinese farmers,have all given social order must bring the impact and trigger social instability,disharmony,ancient ruler of the peasant movement of all the social problems that take a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mitigate their adverse effects brought about by society.It is from this paper,the ages because of the flow of Chinese peasant society caused by the situation of instability considerations,on the transition of Chinese farmers working in cities caused by the society to reflect on questions of crime.
     In this paper,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and methodology as the guide,the empirical research studies and norms combine Chinese peasant in transition from the "flow"to "wage",and "crime"to make the process of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the final ques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o targeted crime prevention and curative measures.First of all,this paper,the historical facts and empirical data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Chinese history,especially the 20th century in China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flow of peasant status.Secondly,through the historical facts on empirical data,as well as the survey shows that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with the peasant movement of national policy changes to show a different situation,especially the urban-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exist,the peasant movement of huge impact.The author gives a further study of these migrant workers to provide a very rich crime empirical data,in full possession of information and grasping the basic peasant on the dynamics of the flow,and the author of the causes of crime peasant culture study explained,pointing out that Chinese migrant workers in transition Crime not just on the poor caused by economic and,more importantly,heterogeneity of cultural conflict,namely,criminal sub-culture and mainstream culture conflict.Third,by migrant workers in Zhengzhou activity social behavior,thought the value of inspection as well as the level of crime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migrant workers,summed up the transition situation of Chinese migrant workers thought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d of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and deal with ideas as well as building a peasa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s strategy system.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 few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First,the time continuity of strong,both in ancient China,the situation of population movement in modern times,and the founding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o the 80's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China's peasant policy changes with the flow,but also reform and opening-up have flourished after the peasant movement of the circumstances. Second,wide coverage.In this paper,both th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China's capital Beijing,and Guangzhou in southern China,but also in the central city of Zhengzhou.The reason why these three areas identified as the author studies the location,are based on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of the peasant movement of the trend of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easant movement of the flow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parts of Beijing,the capital flows to many.In this paper,three are involved in investigations and studies carried out at different levels,both na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research agencies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investigatio,domestic scholars and the various investigations,as well as the author himself carried out by empirical investigation.Information are four wide-coverage can be used strong.This is one of the existing classical theory Writer about the flow of kinetic theory of peasant studies,and foreign scholars influential than about the movement of peasant kinetics theory and research models,as well as the author himself on the peasant movement of research and survey data.
     According to research ideas,with the exception of Introduction,the papers were arranged in six chapters.First of all,the paper reviewed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easant movement of the background flow conditions and to discuss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flow of Chinese farmers by restrictions to open up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pointing out that such a loosening of barriers not only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promote the mobility of farm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for farmers in the flow may be triggered by questions--society created the conditions of crime.Secondly,in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writers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peasant movement of motiv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ir own opinions,think Chinese peasant mobility in transition are restructuring society,social reform,the role of personal factors,such as an integrated results-driven.Third,the thesis analyzed the flow of migrant peasant crime after the historical legacy of institutional factors,but also are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and cultural conflict,the conflict in this culture are migrant peasant consciousness and displaced persons after the dominant culture conflict.
     Fourth,the thesis put forward on the control of migrant workers is to reduce crime Farmer flows,reform the urban-rural dual system,migrant workers to build social support system, meanwhile,it is also necessary to build a certain amount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peasant worker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job,build a comple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strategy system.
     This article seeks to innovate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of all,this paper proposed the adoption of macro-and micro-,regional and personal activities between the study and strive to find a crime of migrant workers "action-case" research methods.
     Secondly,this study intends to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riminal "economic determinism" analysis mode,set up a clash of cultures led migrant workers to explain the reasons for crime patterns.
     Third,this study is intended to sociology,criminology,cultural study such disciplines a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a combination of research approaches to interdisciplinary methods of panoramic perspective of migrant workers from the peasant to the crime and track the evolution of mechanisms,and proposed a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trying to develop a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of new areas of research--Cultural Study of Law or cultural crime.
引文
[1]查理·昆尼、约翰·威尔德曼:《新犯罪学》(中译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第63页。
    [1]王大中:《流动人口犯罪问题透视》,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江立华:《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犯罪与社会控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3]杨焕宁:《犯罪发生机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李锡海:《文化与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李锡海:《文化与犯罪的本质研究》,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黄淑瑶:《从社会支持网角度看流动人口犯罪》,载《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何宝平、高云鹏:《农民工犯罪心理的社会支持与主观感分析》,载《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第12期。
    [3]江立华:《中国流民史·古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黄平主编:《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王大中:《透视流动人口中的犯罪现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池子华:《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麻国安:《中国的流动人口与犯罪》,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1]郑杭生:《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2]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3][英]戴维·波普诺:《社会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7页。
    [1]《后汉书》·卷一五。来歙传注。
    [2]《汉书》 卷一,成帝纪注。
    [3]《清经世文编》,卷四一,荒政一。
    [4]陆德阳:《流民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5]曹文柱:《中国流民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6]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7]王山:《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台北,周知文化1994年版,第35页。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2]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1]王颉,樊平:《多维视角下的农民流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
    [1]厉以宁:《关于社会流动》,载冀党生、邵秦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态势与管理》,1995年版,第12页。
    [2]同上。
    [1]王颉、樊平等著:《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1]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八辑。
    [2]转引自冀党生,邵秦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态势与管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年版,第39页。
    [1][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八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32页。
    [2][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八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48页。
    [3][美]迈克尔·P·托达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迁移模式和城市失业问题》,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八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77页。
    [1]冀党生,邵秦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态势与管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2][美]迈克尔·P·托达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迁移模式和城市失业问题》,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八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77页。
    [3][美]伊斯特林:《发展中国家人口与经济变化》,商务印书馆1980年英文版,第394-39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13页。
    [2]转引自池子华:《中国古代流民综观》,《历史教学》1999年第2期,第10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2]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下八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3]转引自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9页。
    [4]《商君书·境内篇》。
    [1]《明孝宗实录》。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缩印本,第168页。
    [2]《元史·成宗纪三》。
    [1]转引自徐勇:《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2]张研等,《历史的疯狂:嗜血的年代》,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3-24页。
    [1]张养浩,《归田类稿》第12卷。
    [2]转引自池子华:《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1]转引自池子华:《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2]同上。
    [3]转引自徐勇:《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1]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1]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1]王海光:《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形成与沿革的宏观分析》,载《新华文摘》2003年第10期。
    [2]王海光:《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形成与沿革的宏观分析》,载《新华文摘》2003年第10期。
    [1]王海光:《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形成与沿革的宏观分析》,载《新华文摘》2003年第10期。
    [2]吴敬琏等:《新一届政府面对的经济问题:专家的思考与建议》,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年版,第286-287页。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总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总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3]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1年-2002年的数据。
    [4]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4年调查数据。
    [1]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4年调查数年据。
    [1]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2年调查数据。
    [2]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2年调查数据。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总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2]同上。
    [1]杨子慧、萧振禹:《流动人口与城市化》,载《人口与经济》,1996年第5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4页。
    [2]冀党生,邵秦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态势与管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8页。
    [4]冀党生,邵秦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态势与管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6页。
    [2]冀党生,邵秦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态势与管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20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93页。
    [5]《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84页。
    [1]冀党生,邵秦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态势与管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3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04页。
    [4]《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74页。
    [5]《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58页。
    [6]冀党生,邵秦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态势与管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4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52页。
    [1]《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7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96页。
    [3]辜胜阻:《马克思、思格斯人口迁移与流动理论及其实践意义》,载冀党生、邵秦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态势与管理》,中国人口中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4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1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41页。
    [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84页。
    [3]《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8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74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56页。
    [1]《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页。
    [2]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1]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2]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2]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76页。
    [2]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6页。
    [3]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1页。
    [4]邓大才:《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逻辑》,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1]转引自邓大才:《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逻辑》,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2]转引自邓大才:《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逻辑》,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3]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转引自邓大才:《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逻辑》,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1]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转引自邓大才:《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逻辑》,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2]同上。
    [1]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2]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1]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1]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2]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94-96页。
    [3]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4版,第20页。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25页。
    [1]此部分是与邓大才教授前往四川、河南两省农村调研返回后,由邓大才教授指导完成,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2]邓大才:《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逻缉》,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1]邓大才:《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逻缉》,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1]邓大才:《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逻辑》,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2]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行为与动机》,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
    [1]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载《月术月刊》2007年第3期。
    [1]邓大才:《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逻辑》,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1]广州市公安局某看守所案卷。
    [2]广州市公安局治安处内部资料。
    [1]http://www.agri.gov.cn/jjps/t20041220_287730.htm.
    [1][美]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页。
    [1]严景耀:《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2]转引自单勇《犯罪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2007年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3]转引自单勇《犯罪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2007年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4]转引自单勇《犯罪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2007年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1]许发民:《论犯罪的社会文化分析》,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李锡海:《文化与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3]吴宗宪:《西方犯罪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0页。
    [1][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美]索尔斯坦·塞林著,许章润、么志龙译:《犯罪:社会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2][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美]索尔斯坦·塞林著,许章润、么志龙译:《犯罪:社会与文化》,广西师范火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1][英]韦恩·莫里森著,刘仁文、吴宗宪、徐雨衡、周振杰译:《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60-262页
    [2]单勇:《犯罪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单勇:《犯罪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2][英]韦恩·莫里森著,刘仁文、吴宗宪、徐雨衡、周振杰译:《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273页,转引自单勇:《犯罪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3]许发民:《刑法的社会文化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1]严景耀:《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2]严景耀:《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3]许发民:《刑法的社会文化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页。
    [4]许发民:《刑法的社会文化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1]指未法定为犯罪,对社会有着严重危害性的行为。
    [2]李锡海:《文化与犯罪的概念研究》,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李锡海:《文化与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4]李锡海:《文化与犯罪的本质研究》,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5]李锡海:《文化与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1]李锡海:《文化与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2]李锡海:《文化与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124页。
    [3]单勇:《犯罪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单勇:《犯罪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总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总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1]单勇:《犯罪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2]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8-102页。
    [3]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总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4]转引自单勇:《犯罪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7-38页。转引自单勇《犯罪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2007年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2]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65页。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1]李强:《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载《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1]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载《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1]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载《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3]此表数据为笔者对郑州市1206名农民工访谈的调查数据。
    [5]此表数据为笔者对北京市农民工调查数据。
    [1]单勇:《犯罪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1]张勇濂:《郑州市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载《人大建设》2009年第2期。
    [1]《后汉书》·卷一五,来歙传注。
    [2]《汉书》卷一,成帝纪注。
    [3]《清经世文编》卷四一,荒政一。
    [4]陆德阳:《流民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5]曹文柱:《中国流民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6]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7]王山:《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台北,周知文化1994年版,第35页。
    [1]傅筑夫:《中华经济史论丛》(上),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191页。
    [1]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1页。
    [1][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第40-41页。
    [2][美]史蒂文·拉布:《美国犯罪预防的理论实践与评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页。
    [3]同上。
    [1][美]史蒂文·拉布:《美国犯罪预防的理论实践与评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
    [1]曹明贵:《农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载《农村经济》2006年第11期。
    [2]侯鸿翔、王媛、樊茂勇:《中国农村隐性失业问题研究》,载《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5期。
    [3]陈扬乐:《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及滞留经济代价研究》,载《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2期。
    [4]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页。
    [1]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13页。
    [1]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页。
    [2]同上。
    [1]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552页。
    [2]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页。
    [1]-《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问题》,http://snzg.net/shownews.asp?newsid=1988。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总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470页。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1]储槐植:《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页。
    [1]转引自陈小玉《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控制》,载《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TAP(TimeofArriveofpoliCe的缩写)警务的出台就是防止犯罪分子漏网,减少犯罪产生的重要举措。
    [3]王跃模:《流动人口犯罪侦控方略》,载《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报》2005年第4期。
    [4]同上。
    [1]吴理财:《从流动农民的视角来看公共产品的供给--皖、川、鄂三省问卷调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俞可平:《公民参与的几个理论问题》,《学习时报》第366期。
    [1]张勇濂:《郑州市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载《人大建设》2009年第2期。
    [1]张勇濂:《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原因分析及其治理》,载《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
    [1]吴理财:《从流动农民的视角来看公共产品的供给--皖、川、鄂三省问卷调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磨擦性互动》,载《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
    [2]同上。
    [1]张勇濂:《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原因分析及其治理》,载《中州学刊》,2008年第6期。
    [2]张勇濂:《郑州市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载《人大建设》2009年第2期。
    [1]本部分刊发在《理论观察》2008年第4期,《社会稳定下的犯罪:进城农民工犯罪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1期再次刊发,《利益剥夺与角色落差:青年农民工犯罪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作者即为本博士论文作者。
    [1]张勇濂:《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原因分析及其治理》,载《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
    [1]李强:《关于城市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载《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5期。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意见》,1999年12月。
    [1]《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载《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1]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1]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1]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页。
    [1]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1]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
    [2]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
    《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全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体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
    周永康:《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周永康同志2007年12月24日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周永康:《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周永康同志在中央党校政法系统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8年8月1日。
    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财政部等六部委:《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2003年9月9日。
    《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载《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意见》,199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缩印本。
    《商君书·境内篇》。
    《明孝宗实录》。
    《元史·成宗纪三》。
    张养浩,《归田类稿》第12卷。
    《后汉书》,卷一五,来歙传注。
    《汉书》,卷一,成帝纪注。
    《清经世文编》卷四一,荒政一。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
    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4版
    郑杭生:《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徐勇:《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杨焕宁:《犯罪发生机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严景耀:《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李锡海:《文化与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江立华:《中国流民史·古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池子华:《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黄平:《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陆学艺、王春光等:《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一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版。
    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李培林:《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景天魁:《社会学方法论与马克思》,人民出版社会1993年版。
    景天魁:《“小社会大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王长江:《党内民主制度的创新:一个基层党委班子“公推直选”的案例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曾长秋:《中国传统文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龙静云:《治化之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道德建设》,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梅萍:《以德治国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叶泽雄:《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王大中:《透视流动人口中的犯罪现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麻国安:《中国的流动人口与犯罪》,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胡联合:《转型与犯罪:中国转型期犯罪问题的实证研究》,中国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年版。
    陆德阳:《流民史》,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
    曹文柱:《中国流民史》,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王山:《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台北,周知文化1994年版。
    王颉,樊平:《多维视角下的农民流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冀党生,邵秦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态势与管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年版。
    张研等,《历史的疯狂:嗜血的年代》,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吴敬琏等:《新一届政府面对的经济问题:专家的思考与建议》,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3年版。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总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单勇:《犯罪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许发民:《刑法的社会文化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储槐植:《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傅筑夫:《中华经济史论丛》(上),三联书店1980年版。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郭星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犯罪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朱农:《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贺雪峰:《乡村治理与秩序:村治研究论集》,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版。
    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研究课题组:《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舒扬 彭澎著,《动态环境下的治安防范与控制-以广州为分析典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秦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铭铭、王斯福著:《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三联书店1997年版。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4年版。
    [美]裴宜理著,池子华、刘平译:《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柯兰君 李汉林:《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2001年版。
    李涛 李真著:《农民工流动在边缘》,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年版。
    池子华:《农民工与近代社会变迁》,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美]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
    [美]詹姆斯·C·斯柯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美]詹姆斯·C·斯柯特:《弱者的武器》,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德]洛伊宁格尔著,王山译:《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版。
    [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胡伟译:《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美]孔飞力著,陈兼译:《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美]马克·赛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
    [英]戴维·波普诺:《社会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八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渠敬东译:《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年版。
    [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美]索尔斯坦·塞林著,许章润、么志龙译:《犯罪:社会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迈克尔·P·托达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迁移模式和城市失业问题》,《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八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英]韦恩·莫里森著,刘仁文、吴宗宪、徐雨衡、周振杰译:《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美]史蒂文·拉布:《美国犯罪预防的理论实践与评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余双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个人品德建设的价值》,《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第9期。
    余双好:《充分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结构关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S1期。
    曾长秋:《城市农民工的困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中州学刊》2006年第2期。
    曾长秋:《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阶层的政治参与》,《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刘从德:《文化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前沿》2005年第23期。
    张耀灿:《论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
    余仰涛:《论“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余仰涛:《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学对象的方法论》,《江汉论坛》2005年第8期。
    郑杭生、李路路:《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王大中:《流动人口犯罪问题透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叶泽雄:《社会发展目标的合理建构及其当代意义》,《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江立华:《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犯罪与社会控制》,《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李锡海:《文化与犯罪的本质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黄淑瑶:《从社会支持网角度看流动人口犯罪》,《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何宝平、高云鹏:《农民工犯罪心理的社会支持与主观感分析》,《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第12期。
    王海光:《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形成与沿革的宏观分析》,《新华文摘》2003年第10期。
    杨子慧、萧振禹:《流动人口与城市化》,《人口与经济》,1996年第5期。
    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邓大才:《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逻辑--劳动力社会化的动机一行为分析柜架》,《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行为与动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
    许发民:《论犯罪的社会文化分析》,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李强:《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李强:《关于城市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5期。
    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曹明贵:《农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农村经济》2006年第11期。
    侯鸿翔:《中国农村隐性失业问题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5期。
    陈扬乐:《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及滞留经济代价研究》,《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2期。
    陈小玉:《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控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王跃模:《流动人口犯罪侦控方略》,载《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报》2005年第4期。
    吴理财:《从流动农民的视角来看公共产品的供给--皖、川、鄂三省问卷调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吴理财:《“贫困”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分析的贫困》,《经济评论》2001年第4期。
    俞可平:《公民参与的几个理论问题》,《学习时报》第366期。
    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磨擦性互动》,《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
    Sue Titus Red,Crime and Criminology,Boston,Mass.:McGrawHill,Portand,O R:Will,2003.
    Larry J.Siegel,Criminology:theories,patterns,and typologies,Belmont,CA: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2004.
    Clifford Geert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New York:Basic Book,1973).
    Zhou Tang,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Politics:Form the Perspectives of Macro-history and Micro-mechanism Analysi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Elster,Jon.1985,Making sense of Manx.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ng Tsou,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ost-Mao Reforms(Chicago:The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3).
    Robert Wuthnow,Communities of Discourse(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Kornhauser,William.1959,The Politics of Mass Society.New York:Free Press.
    Elster,Jon.1989,The Cement of Society:A Study Social Ord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one,Lawrence.1970,Causes of the English Revolution:1529-1642.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