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文化生产论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框架,依据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从考察人类社会的文化生产历史出发,以史论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人类文化生产的基本构成、结构特征、历史形态及其演变规律,初步构建了一个生产方式视角下阐释人类文化生产历史发展和演进的理论体系。本文重点考察了文化生产如何再生产与特定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形态;分析概括了以交换为目的的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即文化生产的生产性转变)的历史条件和基础;尤其是以马克思对资本生产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的研究为依据,考察资本生产方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其运动、发展和演进如何从物质生产领域逐步扩展到文化生产领域,进而使生产性文化生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体,并将资本生产推向其历史终点,为文化超越资本创造条件的过程。
     文化的现代定义是一个总体性概念。但是,文化生产通常只是指通过现代产业形式组织开展的生产性文化生产。文化生产这一相对狭窄的定义,使其无法被用来统摄整体性的人类文化生产活动。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通过对文化概念建构历史的梳理和分析,对文化生产进行了重新定义,即将文化生产视作人类生产方式的两大基本形式之一。本文尝试提出了关于人类文化生产的历史分期,区分了文化生产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并对人类文化生产从非生产性向生产性转变的历史条件和基础,做了概括和描述。
     本文认为,文化的非物质本质决定了文化生产所创造、传播和实现的价值是一个客观化过程。这一过程受到时空条件的制约,从而使文化生产的经济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本文认为,公共文化具有全民参与、共享、非营利的性质,人类社会的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公共性,因而,公共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本质上是一种非生产性文化生产形态。生产性文化生产——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融合发展在产业层面的具体表现。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文化产业以独特的形态演变和运行方式与其他产业发生广泛而复杂的联系,极大地影响着一国的社会文化和国民经济。
     本文认为,城市经济与文化生产有着天然地密切联系。城市经济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在城市经济结构中规模和比重的不断扩大。文化产业的生命周期不同于一般制造业,它总是能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实现自我的更新发展,是城市社会的象征形态,对于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着空间重组的作用,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认为,创意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当代资本生产条件下,即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和社会生产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这一规律作用下,生产性文化生产融合科技研发和文化创意的必然趋势。资本生产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是一个历史范畴。马克思预言了随着资本生产的扩张,资本主义社会的非物质(文化)生产必然要转变为生产性非物质(文化)生产。当代资本生产的虚拟化表明,资本生产已经扩张到了人类生产的最后疆域——文化生产领域;而生产性文化生产成为社会生产主体,则预示了资本生产作为历史范畴的生产方式开始走向其历史终点。在这一阶段,马克思提出的资本极限命题,即资本内在的固有矛盾和弊端已经暴露无遗。文化具有共享和超越的本质,生产性文化生产成为社会生产主体,同时为生产性文化生产向非生产性回归以及人的全面解放创造了条件,并为人类文化最终超越资本奠定了基础。
This dissertation composes an initial theoretical system of interpreti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human cultural production from a viewpoint of the mode of production. Based on a research framework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 as well as the Marxist theory of mental production, the author starts from examining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production in human society,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basic composition, structural features, historical phases and its law of evolution by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This dissertation lays its emphasis on examining how cultural production re-produces the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the morphology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t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foundations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e., the productiv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production) with exchange as its aim. More important is that it examines, based on Marx's studies on the capital production as a mode of production in a special period of history, the process of the mode of capital production in human history, and its movement,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expands from material production into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further makes productive production of culture the major body of social production, pushes capital production to its historical end, to create conditions for culture surpassing capital.
     The modern definition of culture is a comprehensive one. But cultural production usually refers to productive production of culture engaged in the organization of modern industrial form. The comparatively narrow definition of cultural production could not be applied to the whole activity of human cultural production.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the position of Marxist theory of mental production, and re-establishes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al production through sorting and analyzing the history of connotation-forming of culture, i.e., acknowledges that cultural production is one of the two basic forms of the mode of production for human being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the historical division of human production of culture, distinguishes productive nature from non-productive nature in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summarizes and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 and foundation of human cultural production transformed from non-productive to productive nature.
     The author maintains that it is the non-material nature of culture that determines an objective process in which cultural production creates, communicates and realizes its value. This process is restricted by time and space, so that the economical value of cultural production is indefinite and unstable. The common culture has the nature of national attendance, pervasive sharing and being non-profitable. The culture of human society has its common nature ever since it was born, therefore,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mmon culture is essentially the morphology of non-productive production of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production of culture, i.e., cultural industry, is the concrete expression of contemporary social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its merging and developing on the stratum of industry. Promoted by new technology, cultural industry with its unique evolution of morphology and forms of operation establishes extensive an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with the other industries, and greatly influences social culture and national economy for a countr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urban economy is inherently and closely related to cultural production. In its process of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urban economy will be chiefly expressed as the cultural industry is continuously extending its scope and ratio in urban economical structure. The life-span of cultural industry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other ordinary industries. It always realizes its self-promotion and self-development supported by new technology, and becomes a symbolic morphology for urban society.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urban economy and functions to re-organizes the space for a continuous development in urban economy.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y an inevitable trend in which productive production of culture is combined wit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 & D and cultural creativ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urrent capital production, i.e., by the function of the law in which the organic composition of capital is ever-raising while the average rate of profit of social production is ever-descending. Capital production is, as a mode of production, a historical category. Marx predicates that, with the expansion of capital production, the non-material (cultural) production in capitalist society is inevitably transformed into productive non-material (cultural) production. The cyber nature of contemporary capital product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capital production has been expanding into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the last territory of human production. But that the productive production of culture becomes the subject of social production predicates that the capital production as historical category of mode of production begins the way to its historical end. In this phase, the proposition of capital limit, which means the innate contradiction and flaws of capital, put forward by Marx, is exposed thoroughly. Culture has its nature of common-sharing and transcending, so that the productive production of culture becomes the subject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creates the condition for productive production of culture to return to non-productive p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total emancipation of human being) 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human culture of its ultimate transcending over capital.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分册,第44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分册,第296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1]参见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参见本雅明《作者即生产者》(1934)载弗兰契娜、哈里森编《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中译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3]The Production of Space,Henri Lefebvre,Blackwell,1991.
    [4]参见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伊尼斯《传播与帝国》(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参见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资本的形式》(Pierre Bnourdieu“The Form of Capital”,in J.G Richarson ed.Handbook of Theory for the Eduction.)
    [6]有关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的研究和评论文献很多,中文文献有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孙绍谊博士的评论:乔治·拉伯与伯明翰学派研究,载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参见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译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8]参见鮣德里亚:《象征死亡与交换》(中译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生产之镜》(中译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5年版。
    [9]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在美国,文化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克兰、佐京等。霍尔和尼兹所著《文化:社会学的视野》一书,在综述了大量文献后,对“文化生产”这一概念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作了提示,即“文化生产的视角采用工作和组织社会学的方法,把文化作为一咱在群体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参见霍尔和尼兹所著《文化:社会学的视野》(中译本)第449-454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有关都市文化研究,由包亚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都市与文化》译丛,已经译介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对了解这一领域的前沿状况极有价值。
    [3]参见霍金斯(Howkins)(2001),The Creative Economy:Howpeople make from ideas.Allen Lane,The Penguin Press.
    [4]参见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中译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博伊索特《知识资产--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参见苑捷“当代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概述”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
    [1]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第1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安娜·波勒:《艺术社会学中的方法论两难》载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第217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参见阿伦·斯科特《文化经济:地理分布与创造性领域》载薜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第17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2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7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2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2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分册,第443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在总的精神生产范畴中,除艺术生产外,还可以列出宗教生产、道德生产、科学生产等具体概念。
    [2]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参见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481-482页;2001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哲学大辞典》持三种基本形式说,参见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哲学大辞典》(下)卷第1294页“生产”条目。而俞吾金等学者持四种形式说,参见俞吾金《重新解读马克思》。
    [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2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菲得普·巴比格:《文化:历史的投影》第1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参见菲得普·巴比格:《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参见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注:由于马克思晚年把主要精力集中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性物质生产的本质和规律研究,尽管他计划要系统研究人类的全部生产活动,特别是系统研究与物质生产相对应的人类精神活动.,但马克思没有完成这一计划。参见《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及马克思阅读摩尔根《古代社会》所作的大量摘要和评论,《马克思传》的作者,麦克莱伦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5]事实上,社会学的学科构建也是与人类学相关的,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学在理论的系统化过程中,分化为两个主要学科: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而社会人类学即社会学。
    [1]参见霍克海姆和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参见李醒民:《论文化的固有特征和研究进路》载《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7期(A)。
    [3]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第52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参见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第7页,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分册,第296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例如文学发展呈现为从早期人类社会的口传文学到书面文学的演变。
    [1]引自A.R.拉德克里夫-布朗《安达曼岛人》第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98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3]参见塞缪尔·阿明:古代世界体系与近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新史学》第二辑,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
    [4]例如,在近代之前的各个君主社会中,君权神授是一种不容置疑的普遍观念。围绕这种观念,各个主要王朝都有自己的始祖神话。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9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3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参见塞缪尔·阿明:古代世界体系与近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新史学》第二辑,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303页,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304页,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分册,第142-31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分册,第142-31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复旦大学的陈其人教授认为,马克思把服务劳动归入非生产性劳动是受到了当时社会生产条件的束缚。参见《陈其人文集--经济学争鸣与拾遗卷》第8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注:实际上,亚当·斯密并没有说服务不能创造价值,只是说服务劳动做了就完了,很少会留下什么痕迹或价值,确切的意思是说,没有物质载体的服务不能储存或转移价值,服务过程与价值实现过程一同开始、一同结束。
    [1]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写到:“伦敦的各家书报印刷厂由于让成年和未成年的工人从事过度劳动而博得了‘屠宰场'的美名”。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0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亨利希·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第50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第4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参见弗兰克《白银资本》第468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参见李伯庚《欧洲文化史》中译本(下),第297-338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参见吴汉东《财产的非物质化革命与革命的非物质财产法》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3]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第163-172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9-220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7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21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71-27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参见本文第三章。
    [2]参见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第29-4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参见辛格等主编《技术史》第Ⅲ卷,第483页,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注:20世纪50年代,英国发生了所谓两种文化的争论。参见斯诺.C.P《两种文化》(中译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1]参见《皮尔斯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卡西尔:《人论》第4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3]参见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参见赵毅蘅编《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参见《皮尔斯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参见赵毅衡《符号学的一个世纪》,赵毅衡编《符号学文学论文集》(代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参见格雷马斯《论意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46页。
    [5]参见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6]转引自赵毅衡:《符号学的一个世纪》,赵毅衡编《符号学文学论文集》(代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赵毅衡:《符号学的一个世纪》赵毅衡编《符号学文学论文集》(代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法]安娜·埃诺《符号学简史》百花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3]参见席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页。
    [4]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林顿:《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6]帕森斯:“论社会的各个分支及相互关系”,载苏国勋、刘小枫主编《20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第2卷,第3-17页,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参见作田启一:《价值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席美尔:《货币哲学》第6页,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参见:本文第一章: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文化生产。
    [2]注:在小说创作的例子中,作家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其社会存在的形态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相关行业构成一种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当然,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这种表现为文化生产外部结构的模式是不同的。例如,古罗马时期的作家不是与出版商、书商和文学评论家构成一个文学生产共同体,他们更多地是依赖于贵族阶层的供养才能从事文学创作。
    [1]注:另一种区分方法是将生产力区分为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手段三大要素。
    [2]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第340页,江苏人已出版社2005年版。
    [1]参见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第50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例如,在考古活动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对不少考古发现,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材料,人们必须像破解密码一样来释读新发现材料的文化内涵
    [2]赵毅衡:“符号学的一个世纪”,赵毅衡编《符号学文学论文集》(代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参见席美尔:《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2]参见 Pierre Bourdieu:"Forms of Capital",John Richardson edited: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6)
    [1]参见比尔·马丁、伊万·瑟伦伊:《超越文化资本:迈向符号支配理论》载苏国勋、刘小枫编《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Ⅳ卷,上海三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注:按照符号学的原理,文化作为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关系是一种“任意”关系,参见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参见席美尔:《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1]参见作田启一:《价值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参见席美尔:《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5页
    [2]在原始部落社会中,文化生产以一种群体参与的巫术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的基本特点是以巫术活动过程来呈现文化。参见莫斯、于贝尔:《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程恩冨主编《文化经济学通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页。
    [2]注:这里所说的价值更多地是指文化作为非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
    [1]参见:[瑞典]斯万·欧维·汉森《知识社会的不确定性》载《国际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2]20世纪20年代,冨兰克·H·奈特首次提出了“不确定性”假说,他认为,所有的生产决策都是在有限知识的背景下做出的,而对其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概率统计是不可能的,这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总是存在不确定性。企业家通过识别不确定性中蕴含的机会,并以资源整合的方式来把握机会、从而获取利润。奈特认为,不确定性是利润来源的基础。但是,奈特的生产经营不确定性假说,并不是对文化生产活动的经济学阐释,而主要是说明所有生产活动中经营管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基本特点。参见《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1]甚至文化生产者自己也不一定意识到。
    [2]这里所说的文化生产的前两个历史阶段是指原始社会的文化生产和前资本主义的文化生产。参见本文第一章。
    [3]换句话说,这种形式的劳动不产生利润。参见亚当·斯密:《国冨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4]注:只要是对资本有利,非物质劳动过程也可以成为生产性劳动。文化生产形式的历史演变,即十九世纪后期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验证了马克思的历史洞见。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四卷)
    [1]注:例如,中国古代的瓷器生产中包含了艺术装饰和生产工艺,两者被整合进整个生产过程中,但成品瓷器并不被看成是艺术品,而是日常生活用品。这是古代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合二为一的典型例子。在以物质为本的财富观时代,这种合二为一的生产方式,是瓷器作为物质产品而不是作为文化产品来定价的。
    [2]注:文化传播本身是文化生产的一种形式,它或者是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或者本身就是生产的目的。
    [3]注:资本利用生产技术为资本生产服务,在物质生产和文化生产中都是一样的。随着资本生产的发展,资本内在地要求生产趋于垄断。而资本垄断的手段从最初的资本到生产规模、再到技术。
    [4]参见波斯曼:《技术垄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参见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参见Solow,R,M.A Contr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 1956,70(February).
    Arrow,K,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k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9,1962(June).
    Romer,P,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4,No.5,1986..
    [7]注:即以泰勒的文化观为依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1页,人民出版社1974版。
    [2]亚当·斯密《国冨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分册152-167页,人民出版社1975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分册,第442页,人民出版社1975版。
    [5]程恩富、周肇光、陶友之:《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经典作家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98页。
    [1]参见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编《28位专家学者谈劳动价值论再认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6页。
    [2]参见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205-226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参见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注,博伊索特提出的知识资产的IC空间模型,非常典型地说明了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主要关注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的过程。而这种研究正如斯彭德在他为博伊索特的书所作的序言中所言,实际上,博伊索特的知识价值模型聪明地回避了非物质劳动价值衡量的复杂问题,即知识得以产生的个人创造性问题。参见博伊索特《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参见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编《28位专家学者谈劳动价值论再认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1]注:这种观点并不新鲜,国内外都有持这一观点的人。参见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编《28位专家学者谈劳动价值论再认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2]注:转型问题在当今世界经济中表现的十分复杂,要准确把握马克思的原意,还必须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形态的新变化来理解。参见朱仲棣《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奈特把生产中引进的非物质生产要素及其对生产的影响,抽象归纳为不确定性和风险,并认为这是利润产生的基础。参见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显然,这一观点只是抓住了非物质生产要素及其在生产中发生作用的表象,并没有真正揭示其价值形成的奥秘。
    [1]哈特、奈格里:“帝国与后社会主义政治”载罗岗主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38页。
    [2]如最新的经济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
    [3]注:资本生产运动在马克思身后的新变化及其表现形式,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不拟展开。
    [4]参见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205-226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注:何炼成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中有关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价值的三种表述作了分析比较,他认为,在第一种含义上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在第二种含义上,则是相对具体的概念,因而与平均价值和市场价值相对应。参见何炼成《价值学说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事实上,马克思在论述资本生产的国际化时还提出了“国际价值”概念。
    [1]拉扎拉托:《非物质劳动》载知识分子论丛第4辑《帝国、都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拉扎拉托:《非物质劳动》载知识分子论丛第4辑《帝国、都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拉扎拉托:《非物质劳动》载知识分子论丛第4辑《帝国、都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注: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有关资本对于劳动是否存在“实质吸纳”有着很大争论。参见张历君《普遍智能与生命政治》(载知识分子论丛第4辑《帝国、都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中的相关讨论。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必须将其放在资本生产方式的层面上来观察,即把握当代资本生产发展演进所呈现的转型特点及其整体特征。
    [1]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第81-83页,三联书店1998年版。
    [2]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第81-83页,三联书店1998年版。
    [1]参见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第26-27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参见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33-60页,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3]参见曼海姆《知识阶层的历史角色》,载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知识学建构》第428页,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注:维柯使用了“诗性”这一概念,而这一概念的内涵与我们今天理解的文化一词大致相同。参见《新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文化发展战略大讨论,在这次涉及上海文化发展方方面面情况的全面讨论中,几乎没人使用“公共文化”这一概念,唯一例外是,上海图书馆原馆长顾廷龙先生发表“加快上海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些看法”。参见《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第7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参见《新法规月刊》1997年第11期第45-47页。
    [3]参见《新法规月刊》1997年第11期第45-47页。
    [1]参见:叶辛、蒯大申主編《城市文化研究新视点》第69-79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2]参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3]参见:《上海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4]参见《党的十五大报告》。
    [1]注:《颂》之用于王公大夫的祭祀仪式自不必说,而《风》作为地方民歌,实际上也是许多地方性节庆仪式的组成部分。法国学者葛兰言对《诗经》与各种地方性、或季节性节庆的关系作了描述。参见[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和歌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论语·阳货》。
    [3]参见杨伯峻《浅谈〈诗经〉》载《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参见傅道彬:《乡人、乡乐与“诗可以群”的理论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希腊文公民一词的原意:分享神物。参见库朗热《古代城邦》第18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库朗热:《古代城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页,2006年版。
    [4]参见莎雷丝《古罗马人的阅读》第13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注:这里所指的“历史”是指人类文明形成以后的历史,从现有的人类文明历史看,进入文明阶段的各民族古代社会都已形成了阶级社会。
    [1]参见赵世瑜《中国传统社庙会中的狂欢精神》载《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2]《左传》庄公二十年记载国君去齐国“观社”;《论语》中也记载有孔子着朝服观看“乡人傩”。
    [3]参见赵世瑜《中国传统社庙会中的狂欢精神》载《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4]参见高有鹏《中国庙会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参见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第1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汉书》。
    [7]参见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第1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公演”一词是指原来专为宫廷演出的戏剧和音乐会转而面向社会大众公开演出,参见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43页,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2]例如,18世纪晚期,哥廷根图书馆由于每年得到政府的财政拨款和汉诺威公使冯·明希豪森的个人资助,作为公共图书馆其藏书在德国所有图书馆中位列第三。参见:玛丽娜·弗拉斯-斯帕达、尼克·贾宁主编《历史上的书籍和科学》219页,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参见陈鸣《西方文化管理概论》第295-299页,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参见安娜·克兰《文化生产》第146-163页,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5]广告的核心作用是为商品提供差异性,以吸引消费者从众多同类商品中发现和选择这种商品。事实上,现代公益赞助活动活动大都是以广告运作的方式进行的,从而成为现代广告业经营活动的基本模式。参见丹·席勒《信息拜物教》第22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参见[挪]艾德等著《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高丙中认为,“中国现代的文化历程,从个人与作集体意识的文化的表述,就是普通人从共同体文化的普通承担者被贬低为特殊的‘民'、‘民间',再转变为正常的成员(即文化上的公民)的历程。这个历程的完成,就是中国在成为正常的民族国家的历程”。参见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第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民间文化作为公共文化的重要形态,在现代性语境中如何发展并成为现代公民社会的文化构成,已经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人类学界对此己展开讨论。相关议题非本文讨论重点,这里不拟展开。
    [3]参见陈鸣:《西方文化管理概论》第291-293页,书海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参见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先秦文献中已有不少关于此类活动的记载,而唐宋以来文人的野史笔记中也有这类活动大量描写,如张岱《陶庵梦忆》、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祁彪佳《远山堂曲品》、李斗《扬州画舫录》等。
    [3]参见高有鹏《中国庙会文化》第14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参见莫斯《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第2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郭于化:“仪式--社会生活及其变迁的文化人类学视角”,载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第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参见莫斯《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第64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参见邓迪斯《民俗解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参见高有鹏《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6]参见郭于华“仪式--社会生产及其变迁的文化人类学视角”载《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参见格尔茨《文化的解释》(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72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关于民俗文化在村落生活中建构社会空间的讨论,可参见刘铁梁《村落的庙会传统及其调整》《仪式与社会变迁》第255至30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参见布迪厄《社会空间与象征权力》载苏国勋、刘小枫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第三卷《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第289至308页,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参见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第11至2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1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有关文化生产这一概念的形成及内涵变化,可参见本文第一章: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文化生产。
    [4]参见萨缪尔森:《纯公共消费理论》,《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第36期(1954年11月号),第387-389页。
    [1]阿多诺、霍克海姆:《启蒙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
    [1]参见苑洁《当代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概述》,载林拓等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4月版。
    [1]参见苑洁《当代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概述》
    [2]同上
    [3]参见党的十六报告。
    [1]F·马克卢普(F.Macchlup):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参见杨公朴、夏大慰主编《产业经济学教程》第8、9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在有关不同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和产业分类统计方法研究方面,费希尔、克拉克、库兹涅茨的研究,对现代三次产业分类方法的形成生产了决定性的影响。
    [3]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中译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
    [1]参见宋玉华等《美国新经济研究》第71页,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参见缪其浩:《内容,一个大产业》文汇报2000年1月15日,
    [1]参见赵子忠《内容产业论》第14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参见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第22页,胡泳、范海燕译,1996年版。
    [3]参见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第238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参见坎宁安“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的涵义”,载林拓等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第3页,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参见坎宁安“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的涵义”。
    [3]霍金斯(Howkins)(2001),The Creative Economy:Howpeople make from ideas.Allen Lane,The Penguin Press.
    [4]参见坎宁安“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的涵义”。
    [5]2004年12月,中国创意产业论坛在上海举行,围绕创意产业的发展,论坛发表了一批论文.
    [1]参见荣跃明《超越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本质和特征》,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五期。
    [2]参见伊尼斯《帝国与传播》第13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1989:The forms of capitaL In A.H.Halsey,H.Lauder,P.Brown,& A.
    [2]参见薛晓源、曹荣湘“文化资本、文化产品与文化制度--布迪厄这后的文化资本理论”,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
    [3]戴维·思罗斯比“什么是文化资本?”,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
    [1]参见张乃根、陆飞《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TRIPS协议是指WTO最后文本中包括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WTO的前身GATT中所包含的有关知识产权的内容有限,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由制度业为主全面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后,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尤其是贸易出品中涉及知识产权的内容占有很大比例。因此,1990年,WTO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极力主张将“服务贸易”、“投资保护”和“知识产权”等议题纳入谈判范围,经过与发展中国家长达数年的艰苦谈判,最终把TRIPS协议纳入了WTO整体框架。参见陈洁、赵倩《WTO与知识产权法律实务》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第226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
    [3]参见理查德·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序论。
    [1]参见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参见周良霄、顾菊英《元史》第50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谷登堡,(1400?-1462?)本名约翰·根弗雷希·祖尔·拉顿,美因兹人,因发明欧洲拼音文字的活字铸模技术而著名。西方人认为他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实际上,活字印刷术始于11世纪的中国,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历时约300年。谷登堡把活字印刷术运用于欧洲的拼音文字,极大地提高了书籍制作出版的效率,对当时的知识传播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因而被称为“谷登堡革命”。参见巴比耶《书籍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和伊尼斯《帝国与传播》。
    [1]参见本杰明《摄影小史》,载罗岗、顾争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001年,纳斯达克指数暴跌,缘起网络泡沫的破灭。网络技术对传统媒介的整合和提升作用导致大量投资对这一新兴产业领域的涌入,以致于造成媒体过剩。媒体过剩目前在中国也同样存在,但情况略有不同,中国媒体在网络技术的应用方面几乎与世界同步,当媒体传播技术能力提高后。其内容生产仍然受制于垄断,而没有相应提高。
    [1]参见荣跃明《超越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本质和特征》,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五期
    [1]参见张爱民“论二战以来纽约市经济结构与地位变化的基本趋向”载王旭、黄柯可主编《城市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参见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1]参见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第2、3页。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的产业形态变化突破了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方法的理论框架,尤其是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已经无法很好解释和说明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化产业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尽管马克卢普和波拉特等提出将知识产业、信息产业作为独立的大类产业从三次产业分类中分离出来,成为第四产业,但这一分类方法仍然沿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的基本框架,主要从生产的物质投入和产品的形态角度对产业进行分类,因而在理论上仍无法圆满地解释和说明现实中的产业运行状况。因而,周振华提出了新的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这一新方法根据信息化进程中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将三次产业依次分为物质产业、位置产业和内容产业。(参见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参见刘易斯,W,A:《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参见阿尔多诺和霍克尔海姆:《启蒙的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注: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戴德撰写《美国大萧条》一书,描述分析这次漫延全球的经济危机。此书中译本2009年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参见胡霁荣: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与中国电影观念的确立,载《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7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参见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中译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2]参见丁季华等编著:《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第153页,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参见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第6页,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4]参见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中译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1]参见[德]雷德候:《万物》(中译本)三联书店2005年版。
    [2]参见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参见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参见达恩顿:《启蒙运动的生意》(中译本)三联书店2005年版。
    [1]参见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参见胡霁荣: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与中国电影观念的确立,载《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7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参见方世忠主编:《新视界--国际演艺业文化运营研究报告》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1]参见佐京《城市文化》(中译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参见佐京《城市文化》(中译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参见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译本)中华书局2000年版。
    [2]林达·约翰逊主编:《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Fredmann,John.1986."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17:69,84.
    [4]沙森:《全球城市》(中译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1]《2008上海文化年鉴》上海文化年鉴编辑部2008年版。
    [1]参见郭羿承“国际艺术授权及其发展趋势”载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文化蓝皮书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参见[加]查尔斯·兰德利“伦敦:文化创意城市”载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3]参见[澳]斯图亚特·坎宁安“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的涵义”载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参见陈学明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第344-345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引自[澳]斯图亚特·坎宁安“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的涵义”载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3]参见[澳]斯图亚特·坎宁安“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的涵义”载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同上。
    [2]引自[美]阿伦·斯科特“文化产业:地理分布与创意领域”载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3]参见韩宇:“美国中西部城市的衰落及其对策”,载王旭、黄柯可主编《城市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引自张爱民:“论二战以来纽约市经济结构与地痊变化的基本趋向”,载王旭、黄柯可主编《城市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同上。
    [1]引自[澳]斯图亚特·坎宁安“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的涵义”载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同上。
    [3]参见[澳]斯图亚特·坎宁安“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的涵义”载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参见[澳]斯图亚特·坎宁安“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的涵义”载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参见金芳:“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载吕政主编《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
    [2]参见[澳]斯图亚特·坎宁安“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的涵义”载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3]参见金芳:“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载吕政主编《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
    [1]鲁品越:“产业结构变迁和世界秩序重建”,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2]参见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中译本)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3]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译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4]哈特、奈格里:《帝国》(中译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全集46卷(上)第392页至393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全集46卷(上)第394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成保良:“论政治经济学划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依据”,载张彤玉、邱海平主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第7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版。
    [1]参见麦克莱伦《马克思传》(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参见王东:《马克思学新奠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分册,第44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张彤玉、邱海平主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第7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版。
    [3]注: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又称“T模式”,其形成比较复杂,苏联早期的俄共理论家根据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认为资本主义达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后将进入全面危机阶段,进而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20世纪60年代,美共理论家鲁默也提出了同样的命题,并根据美国的现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做了概括;马尔库塞在《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一书中重提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参见瑞金斯:“马克思与T模式: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如何失败”载《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06年卷)第3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Robinson,William,I.(2005)"Global Capitalism:The New Transnationalism and the Folly of Conventional Thinking".Science & Society,Jul;69,3.P317.
    [1]{意}拉扎拉托:“非物质劳动”载罗岗主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第135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注:非物质劳动也并非都是创造性劳动。
    [3]参见张晓晶:《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注:沙森《全球城市》描述了纽约、伦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在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变动中服务经济的形 成,以及与世界各地生产的联系。参见沙森《全球城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版。
    [1]参见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尼葛洛庞帝把互联网络环境下的生产劳动划分为原子加工和比特加工,这种划分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制造经济与服务经济在劳动形式上的本质区别,参见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3]米切尔在论述互联网的社会变革意义时,形象地使用了这一比喻。参见米切尔《伊托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参见[美]斯蒂德曼、斯威齐等人所著《价值问题的论争》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73页至174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1]参见朱仲棣《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第58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参见朱仲棣《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第127-159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参见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经济学”《开放导报》2008年第6期。
    [4]注:根据刘骏民对美国1950年代以来由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部分创造的全部GDP中,实体经济创造的GDP占比从1950年的61.78%下降到2007年的33.99%,而虚拟经济创造的GDP占比已经从1950年的11.37%上升到2007年的20.67%。参见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经济学”《开放导报》2008年第6期。
    [5]注:所谓“价值化积累”是指以价值表现的广义的储蓄,包括股票、债券、地道等虚拟资产形式财富的积聚和增长,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直接建立在物质财富积累基础上的资本积累形式。参见刘晓欣:“虚拟经济研究的若干问题”载《开放导报》2008年第12期。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38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1]参见张宇:“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载张彤玉、邱海平主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第597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注:按照布迪厄有关“文化资本”的论述,人力资本是文化资本的表现形态。参见布迪厄《资本的形式》。
    [3]注:随着“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以教育和培训具有特殊生产技能劳动者的行业,即教育培训业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高利润的新兴产业。我们在MBA教育、跨国企业的人员培训和企业自办大学中可以看到这一景象。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50页-467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有关虚拟经济的基本特征可参见成思危:“虚拟经济和金融危机”载《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第1期,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经济学”载《开放导报》2008年第6期,刘晓欣:“虚拟经济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载《开放导报》2008年第12期。
    [3]注:例如,2007年,李柏和斯特拉西《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一书出版时,国际市场上石油期货价格每桶还只有68美元,不久就开始大涨,到2008年初,国际市场上石油期货价格史无前例地首次突破100美元,并在稍后的几个月中达到了历史新高:每桶148美元。此书的核心议题是石油作为人类生产不可或缺的能源,本身是不可再生的,随着中印作为生产大国能源需求不断上升,石油枯竭之日即将到来,并导致经济崩溃(参见[美]斯蒂芬·李柏、格伦·斯特拉西《即将到来的经济崩溃》东方出版社2008年1月版)。事实上,本书的思想观点并不新鲜,四十多年前梅多斯等人所著的《增长的极限》已经预言了资源枯竭将 使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灾难前景。而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对于石油的需求增长并无大的变化,但是,国际期货市场中的投机资金却利用这一话题大肆炒作,推高石油以及其他资源类大宗初级产品期货价格。很难说,这本书的出版与资源类期货价格变动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巧合。
    [1]参见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2]参见波斯曼:《技术垄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注:生产性文化生产活动是指以追逐剩余价值为目的的文化生产,它在形态上表现为社会化的生产组织,以大规模复制和传播为主要特征,参见本文第一章:“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文化生产”相关内容。
    [1]参见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
    [2]如在发达国家不断爆发的各种金融丑闻和欺诈,而代表资本利益的美国政府更是利用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通过资本市场、汇率、期货和衍生产品等一系列金融手段,明目张胆和公开地巧取豪夺其他国家的财富。
    [3]注:这种限制主要表现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社会生产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9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参见布迪厄《资本的形式》。
    [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为追逐剩余价值而不断趋于扩大生产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刻的描述;席美尔在论述货币的本质时,从其交换价值出发,分析了它是如何侵入文化领域的。但是,席美尔并没有真正搞清楚货币为什么可以侵入文化领域,而只是描述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发展现象。参见席美尔:《货币哲学》。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6页至927页,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2]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这一段论述中“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的中文翻译容易引起歧义,使人可能曲解为“自由王国”中的物质生产活动仍然是人类的主要生产活动。邵腾对此作了辨析,并比较了《资本论》不同语种的译文,他认为,马克思的原意是:自由王国是存在于“特有的”物质生产领域之外的另一个领域,自由王国超越和扬弃了这种物质生产。参见邵腾《资本的历史极限与社会主义》第390页至398页,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394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博伊索特的信息Ⅰ空间模型试图要说明这个问题。参见博伊索特:《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29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25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皮尔斯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陈其人文集--经济学争鸣与拾遗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
    A.R.拉德克里夫-布朗《安达曼岛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C.P斯诺《两种文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
    阿多诺、霍克海姆:《启蒙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
    艾德等著《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安娜·埃诺《符号学简史》百花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安娜·克兰《文化生产》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巴比耶《书籍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包亚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都市与文化》译丛,
    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波斯曼:《技术垄断》北京大学2007年版
    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参见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陈洁、赵倩《WTO与知识产权法律实务》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鸣:《西方文化管理概论》,书海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程恩冨主編《文化经济学通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程恩富、周肇光、陶友之:《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经典作家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达恩顿:《启蒙运动的生意》(中译本)三联书店2005年版。
    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丹·席勒《信息拜物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邓迪斯《民俗解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丁季华等編著《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和歌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方世忠主編《新视界--国际演艺业文化运营研究报告》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菲得普·巴比格:《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译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冯天瑜《上古神话纵横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弗兰克《白银资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冨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高有鹏《中国庙会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格尔茨《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格雷马斯《论意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郭于华主編《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何炼成《价值学说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亨利希·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霍尔和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库朗热《古代城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雷德候:《万物》(中译本)三联书店2005年版。
    李伯庚《欧洲文化史》(中译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林达·约翰逊主編:《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林顿:《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林顿:《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罗岗、顾争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中译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
    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黄建波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玛丽娜·弗拉斯-斯帕达、尼克·贾宁主编《历史上的书籍和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麦克莱伦《马克思传》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米切尔《伊托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莫斯、于贝尔:《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
    沙森:《全球城市》(中译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沙逊《全球城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莎雷丝《古罗马人的阅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施坚雅主編:《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译本)中华书局2000年版。
    斯蒂德曼、斯威齐等著《价值问题的论争》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宋玉华等《美国新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宋玉华等《美国新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王东:《马克思学新奠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维柯《新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席美尔:《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席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辛格等主编《技术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杨公朴、夏大慰主编《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叶辛、蒯大申主編《城市文化研究新视点》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俞吾金《重新解读马克思》
    张乃根、陆飞《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晓晶:《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张彤玉、邱海平主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赵毅蘅編《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赵子忠《内容产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編《28位专家学者谈劳动价值论再认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周良霄、顾菊英《元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朱仲棣《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佐京《城市文化》(中译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作田启一:《价值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鲫德里亚:《生产之镜》(中译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5年版。
    鲫德里亚:《象征死亡与交换》(中译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诗经》
    《左传》
    《论语》
    《汉书》
    《东京梦华录》、
    《梦梁录》
    《清明上河图》
    《武林旧事》
    张岱《陶庵梦忆》
    沈德符《万历野获編》
    祁彪佳《远山堂曲品》
    李斗《扬州画舫录》
    [澳]斯图亚特·坎宁安:“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的涵义”载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加]查尔斯·兰德利:“伦敦:文化创意城市”,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美]阿伦·斯科特:“文化产业:地理分布与创意领域”,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瑞典]斯万·欧维·汉森:“知识社会的不确定性”,《国际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意]拉扎拉托:“非物质劳动”,罗岗主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阿伦·斯科特:“文化经济:地理分布与创造性领域”,薜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安娜·波勒:“艺术社会学中的方法论两难”,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本杰明:摄影小史,罗岗、顾争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本杰明:作者即生产者(1934),弗兰西斯、哈里森编《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比尔·马丁、伊万·瑟伦伊:超越文化资本:迈向符号支配理论,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布迪厄:社会空间与象征权力,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成保良:“论政治经济学划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依据”,张彤玉、邱海平主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版。
    戴维·思罗斯比:“什么是文化资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
    傅道彬:“乡人、乡乐与“诗可以群”的理论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郭羿承:“国际艺术授权及其发展趋势”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文化蓝皮书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韩宇:“美国中西部城市的衰落及其对策”,王旭、黄柯可主编《城市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
    胡霁荣:“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与中国电影观念的确立”,《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7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金芳:“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吕政主编《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李醒民:“论文化的固有特征和研究进路”,《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7期A
    刘铁梁:“村落的庙会传统及其调整”《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鲁品越:“产业结构变迁和世界秩序重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曼海姆:“知识阶层的历史角色”,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知识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缪其浩:“内容,一个大产业”,文汇报2000年1月15日,
    帕森斯:“论社会的各个分支及相互关系”,苏国勋、刘小枫主编《20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第2卷,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瑞金斯:“马克思与T模式: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如何失败”,《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06年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萨缪尔森:“纯公共消费理论”,《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第36期(1954年11月号)
    塞缪尔·阿明:“古代世界体系与近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新史学》第二辑,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
    吴汉东:“财产的非物质化革命与革命的非物质财产法”,《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薛晓源、曹荣湘:“文化资本、文化产品与文化制度--布迪厄这后的文化资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
    杨伯峻:“浅谈《诗经》”,《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苑捷:“当代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概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
    张爱民:“论二战以来纽约市经济结构与地位变化的基本趋向”,王旭、黄柯可主编《城市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张历君:“普遍智能与生命政治”,罗岗主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宇:“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张彤玉、邱海平主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赵世瑜“中国传统社庙会中的狂欢精神”,《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赵毅衡:“符号学的一个世纪”,赵毅蘅编《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Arrow,K,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kf Leam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9,1962(June).
    F.Macchlup: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redmann,John.1986."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17:69-84.
    Howkins(2001),The Creative Economy:How people make from ideas.Allen Lane,The enguin Press.
    Pierre Bnourdieu "The Form of Capital"(1989),in J.G Richarson ed.Handbook of Theory for the Eduction.)
    Romer,P,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4,No.5,1986..
    Solow,R,M.A Contrbution to f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1956,70(February)。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