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文化资本视阈下的《圣经》汉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这篇以“文化资本视阈下的《圣经》汉译研究”为题的论文,是本人自2002年起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以来所做研究的成果。其目的是力图沿着《圣经》汉译的历史轨迹探索社会、文化、宗教问题。对于《圣经》汉译,不同的学者对其已经做过立足于各自学术立场的开拓性研究,而且在当下依然吸引着许多研究者的眼球。毕竟,《圣经》汉译不是一个停滞不前的活动。自它存在以来,它就在不断地、持续地进行着,并且不断地被讨论着。
     毋庸置疑,继往开来的有关《圣经》汉译的探索,为后辈如我等提供了许多有洞见的思想素养及研究方法。作为一项历经了1300多年历史并且已经涌现出上百种《圣经》汉译本的社会活动,对它所承载的内涵,任何单一的研究都不可能宣称自己的研究是面面俱到的、终极性的。即使是从社会、文化的层面做边缘性的研究,研究者也必然首先要确定研究的视点。故此,本文在第三章中集中研究了《圣经》汉译的三个主要时期:唐朝的景教、明末清初的天主教和清末民初的新教。当然,本文的着眼点并非《圣经》汉译本身。本文关注的是《圣经》汉译进程中所涉及的事件与结果。之所以对这些事件与结果予以关注,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在基督宗教进入中华大地过程中所发生的变迁。
     显然,要研究《圣经》汉译所折射的社会、宗教、文化问题,单靠社会学知识是不够的,必然还得求助于语言学、文化研究、历史研究、翻译研究以及阐释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本文的研究依赖于以上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确,《圣经》汉译涉及的领域与范围很广,而本文的篇幅有限,因此又必须确定研究的切入点。事实上,在二十世纪学术普遍性地文化转向以来,社会学与翻译研究都对《圣经》汉译的文化问题予以相当程度的重视,其研究不仅促成对翻译的文化层面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对于翻译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也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本文认为,在基督宗教与中国固有的宗教之间相互认识、冲突并且融合的过程中,《圣经》汉译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同时认为,翻译不仅仅关涉语言转换,而且是意识形态斗争和教会之间竞争的场域。表面上中立的、学术的《圣经》汉译使得宗教的、意识形态的、甚至是政治的斗争活动处于隐秘的状态之中。因此,《圣经》汉译过程就是权力斗争过程。通过该斗争,教会的权威以及教徒的身份由此确立起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圣经》汉译已然成为宗教研究以及文化研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本文运用了“文化资本”这个重要的理论概念作为分析工具,并在第二章中对“文化资本”予以界定,为从社会学视角研究《圣经》汉译提供了分析性框架,并对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进行了符合本文研究的调适。
     对《圣经》汉译做这样的研究,实际上表明,本文对《圣经》汉译采取的是描述性的研究取向,涉及到对《圣经》汉译的过程、译本、功用等多方面的研究,从而使得它与历史、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进而对与《圣经》汉译相关的场域、语境以及研究范畴进行了修正性的界定,以符合社会学视角的研究需要。因此,本文在研究中不仅揭示了《圣经》汉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而且反映了译者如何为了在目的语中创造忠实于原文的译文而承受的文化与宗教压力。本文的在第四、五、六章中分别就以上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在第四章中,本文围绕基督宗教造物主的名号在《圣经》汉译进程中的嬗变,再现基督宗教教义在汉语世界中本土化和处境化的进程,探讨了基督宗教各派系如何运用《圣经》汉译这一特殊的社会炼金术机制,将对造物主汉语符号的独特表现作为自我维系的手段,并且分析了基督宗教造物主名号的嬗变所掩饰的社会、文化与宗教问题。本文在第五章中强调,任何宗教的传布都必然涉及宗教经典的权威建构,而权威的建构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符号的建构。以此为基础,本文指出:既要认识到历史中《圣经》汉译对于基督宗教权威建构所呈现的显性与隐性功效,充分发挥《圣经》汉译在先前斗争中获取的符号资本,尤其是传布基督宗教中的全部符号权力,又必须客观地承认那些铭刻于汉语世界固有传统文化中关于精神或物质世界的因素。最后,本文在第六章中通过研究《圣经》汉译场域的逻辑特征,分析了《圣经》汉译所呈现的三种文化资本形态:具体化文化资本形态、客观化文化资本形态和制度化文化资本形态,并且分析了基督宗教身份的建构问题。
     总体而言,本文认为《圣经》汉译是文化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它必然与权威、制度相关联,并且离不开权力的制约。本文的中心内容和分析路径可以概括如下:《圣经》汉译这样一个由特殊的社会现象所构成的场域,它在中国社会历史中是如何演进的?在它演进的过程中又在中国社会文化变迁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相对自主的《圣经》汉译场域如何使个体与群体陷于争夺有价值的资源的斗争?这些斗争如何通过文化资本的形式在不知不觉中再生产了宗教分层?《圣经》汉译作为文化资本如何由权力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所构成?它对于宗教权威以及教徒社会身份的建构性起什么作用?本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只是代表了个人的观点,这些问题将依然存在并将会有更多的争论。毕竟,翻译不仅是开启外来的窗户,它更是开放的通道。经由该通道,外来的文化必然会渗透本土文化、挑战本土文化、甚至颠覆本土文化。
This dissertation,the Chinese Bible and Cultural Capital,originates in my own work as a doctoral candidate in the field of sociology since September,2002.My project is to exploit social,cultural and religious issues by trac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ible in which so many people have worked before and are still working today,although from various standpoints,with the explicit aims of locating alternatives,of exploring that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history that is in constant motion and debate.
     Admittedly,there has been penetrative insight into the act of the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into the phenomenological aspect of this act whose historical narratives,as presented here,have spanned centuries and various Chinese Bible versions,but even though based on detailed research,they are necessarily selective in articulating key moments and controversies,and frankly polemical in studying the history to question the marginal position of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in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Nevertheless,I focus on three major periods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Nestorian Christianity(or Nestorianism) in Tang Dynasty,the Catholic covering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Qing Dynasty,and the Protestant since the 19~(th) century.From time to time,my research touches on event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of Chinese Bible outside its immediate concern,but it can do so only briefly,since they reflect social and cultural patterns that require to be explored in their own time and context.
     A project with its centrality to social,religious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 will inevitably come to rely on the help and support of, besides sociological theories,many other academic and intellectual disciplines such as linguistics,history studies,culture studies, religious studies as well as translation studies which have converged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as a central locus of inquiry, providing a fund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ies that the present work draws upon.It is true tha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ible is a vast subject,and that my dissertation is a relatively short book which of necessity has had to adopt a specific and therefore limited perspective. Actuall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phenomena has also been a leitmotif of both sociology and translationstudies,thanks to cultural tur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since late twentieth century:on the one hand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d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aspects of translation,and on the other hand a greater awareness of the role of translation in broad areas of human culture.
     Accordingly,this book argues that the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is paradoxically the means by which difference of the Christianity and local Chinese religions is perceived,preserved,projected and conflicted. Furthermore,this book also believes that translation is not simply a locus of languages transfer,but a site of resistance and church building as well.The apparently neutral,academic,and recondite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has been an arena of intense religious,ideological and even political activity.Thus,the process of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is a powerful process through which different churches with their own sense of authority and identity have been established.Not surprisingly,then,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studies is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religious studies as well as cultural studies,and it is instructive for an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capital",which turns out to be the important concept throughout my work on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Therefore,the purpose of the second chapter is to attempt such a definition and to outline a framework of cultural capital that can serve as a means for examining the sociological issues concerning the Chinese Bible.Though the term Cultural Capital originates from Pierre Bourdieu, the prestige French sociologist,I have used it in my own way,just to meet the need of my own research approach.
     To study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in this way is to engage in a descriptive studies of translation,which,when they attend to process, product,and function,set translation practices in time and,thus by extension,in politics,ideology,economic and culture.Such approaches naturally entail the revisionism shaping all fields,domains of inquiry, and discourses that pertain to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jus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sociological approach.They in turn reveal translators' strategies,the cultural and religious pressures exerted on translators as they recreate a realty constructed by a source text, 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in the receiving culture.This book touches on these issues respectively in three chapters.Chapter Fourexplores how the term of the Christianity' s Creator has experienced various symbolic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the Bible into Chinese,so as to reveal the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and contextualization of Christianity Doctrine.As it is,the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turns out a social alchemy which undermines social,cultural and religious issues,and the various symbolic transformations reflect the distinctness and standpoints of different churches.In Chapter Five,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spread of religion depends on the translation of its classics,to construct its authority,which is indispensable to symbolic performance that is integral part of religious spread.Based on this,the author seeks to show the explicit and implicit function of Chinese Bibl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Christianity authority. However,both the cultural capital and symbolic power retained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should be recognized.Chapter Six focuses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first of all,the logic features of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the three major forms of cultural capital——concrete, objectified and institutional forms of cultural capital,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ristianity identity.
     Conclusively,this book believes that the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is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cultural capital,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authority,institution as well as power.The main ideas and approached included in this book can be framed in the forms of a series of question as follows:a special field such as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how has it formed and developed? What role has it played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cultural development? How has it got the individuals engaged in competing for valuable resources? How does it imperceptibly contribute to the religious stratifications in China? How and in what degree is it influenced by power and ideology? How has it contribu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ristianity authority and identity? Obviously,what is expressed in this book only represents my personal opinions which will inevitably continue to be the subject of so many acrimonious debates,tanslation is not a window opened on another world. Rather,translation is a channel opened,through which foreign influences can penetrate the native culture,challenge it,and even contribute to subverting it.
引文
[1][美]道格拉斯·凯尔特,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2]Emile Durkheim.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London:Allen and Unwin,Dynes,Russell R.1915,P273
    [3]Emile Durkheim.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London:Allen and Unwin,Dynes,Russell R.1915,P466
    [4]参见[美]贝格尔.《神圣的帷幕》,高师宁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中译本“译者序”
    [1][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振华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4页
    [2][美]贝格尔.《神圣的帷幕》.高师宁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3、36页
    [1][美]贝格尔.《天使的传言》,高师宁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1]贾保罗.“中文圣经之修订——前途如何?”载《圣经汉译论文集》.贾保罗 编.香港:辅侨,1965年第151页
    [1]Paul de Man:The Resistance to Theory.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6
    [2][英]马礼逊夫人编.《马礼逊回忆录》.顾长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1页
    [3][英]马礼逊夫人编.《马礼逊回忆录》.顾长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5-136页
    [1][英]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和发展》.金泽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1页
    [1]周予同.《“经”、“经学”、“经学史”》.载《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49-661页
    [1]杨慧林、史晓丽.“汉语神学的处境化及其问题领域”.载罗明嘉、黄保罗主编《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19页
    [2]Willis Barnstone: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history,theory,Practice.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3,P43
    [3]陶理 主编.《基督教二千年》.香港:海天书楼,2001年第654页
    [4][英]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和发展》.金泽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0页
    [1]Berman:Pour une critique des traductions:John Bonne,Paris:Gallimard.1995
    [2]宝强、袁伟 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62页
    [3]该译本在英语中亦作King James Version或Bible。是由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于1611年颁行,是基督教《圣经》 的钦定英译本。
    [1]许宝强、袁伟 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04页
    [2][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32页
    [1]Georges.Mounin,les problemes theorique de la trduction,Paris,Gallimard,1963
    [1]谭载喜.《翻译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0页
    [2]理雅格.“《圣经》翻译工作的新发展”.摘载刘翼凌 编.译经论丛.巴贝里:福音文宣社.1979年第136-137页
    [1]C.H.Dodd:the Translation of the Bible:some Questions of Principle.The Bible Translator.1960:P4
    [2]Eugene.A.Nida:Intelligibility and Acceptability in Bible Translating.The Bible Translator:1988:P301
    [1]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 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1][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305页
    [2][德]斐迪南.膝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1][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145页
    [1][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2][德]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0页
    [1]李向平.《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参[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50页
    [1]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2]Thor Strandenaes.Princiople of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as Expressed in Five Selected Versions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Exemplified by Mt.5:1-12 and Col.1.Stockholm:Almqvist & Wiksell International,1987P10
    [1]关于文化资本,笔者将在第二章中详细探讨。在此只是做一简单的概述。
    [2]包亚明 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9-190页
    [1]包亚明 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37页
    [1][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32页
    [2][法]布迪厄.《实践感》.蒋梓桦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页
    [3][英]约翰·麦奎利.《谈论上帝》.安庆国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0页
    [1]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页
    [1]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2]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页
    [1]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2]卜长莉.“布迪厄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先驱性研究”.《学习与探索》.2004:(6)
    [1][法]布迪厄.“资本的形式”.载薛晓荣、曹荣湘 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页
    [2]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14页
    [3][法]布迪厄:“资本的形式”.载薛晓荣、曹荣湘 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页
    [4]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15页
    [1][法]布迪厄.“资本的形式”.载薛晓荣、曹荣湘 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页
    [2][法]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 译.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330页
    [3][法]布迪厄.“文化权力”.载薛晓荣、曹荣湘 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4]Piere Bourdieu.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P230
    [1][法]布迪厄.“资本的形式”.载薛晓荣、曹荣湘 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页
    [2]转引自薛晓荣、曹荣湘 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71-72页
    [1][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44-56页
    [1][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47页
    [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28页
    [1]郑也夫、李强 主编.《西方社会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21页
    [1]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1][法]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 译.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1页
    [2]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3]转引自苏国勋、刘小枫 主编.《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第4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340页
    [1][法]布迪厄.《实践感》.蒋梓桦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86页
    [2][法]布迪厄.《实践感》.蒋梓桦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86页
    [1][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36页
    [1]高宣扬.《不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8页
    [1]转引自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164页
    [2][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17页
    [3][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93页
    [1]转引自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s年第7页
    [1][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50页)
    [2][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7页
    [1][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7页
    [2][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5页
    [1]在布迪厄看来,阶级结构只能在经济领域中被形塑,而文化生产领域是相对独立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因而那些能把持文化生产机制、拥有文化资本的人不能构成一个阶级,只能是一个阶层,而文化资本的掌握至多是对这种基本阶级结构的调适。
    [2][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迫厄的社会学》.陶东风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59页
    [1]本文的“符号资本”与“象征资本”同义、“符号权力”与“象征权力”同义。
    [2][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9页
    [3]布迪厄的“符号权力”首先是基于这样的前提:“任何支配,如果不通过使人们误识作为支配基础的任意武断性,从而获得人们的认可,就不能维持自身。”符号权力就是这种达到“误识”、“认可”、“维持自身”作用的权力,它是以拥有符号资本为基础的。布迪厄指出:“符号权力,作为权力的一种从属形式,一经过美化的权力,也就是说,是其他种类权力被误识的、已经变形的和合法化了的形式。”
    [1]转引自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30页
    [2]Piere Bourdieu.In Other Words,Essay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M].Stan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80
    [3]Piere Bourdieu.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p66
    [1][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57页
    [2]转引自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74-175页
    [3]Piere Bourdieu.In Other Words,Essay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M].Stan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139
    [1]Piere Bourdieu The Logic of Practic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112-121
    [2]参见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1][美]罗德尼·斯达克.《宗教的未来》.高师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页
    [1][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6页
    [1][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9页
    [1][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87页
    [2]“符号资本”概念最早由布迪尔在对人类学分析时提出。它也构成为本课题的重要概念之一。笔者将在本文的第四章中将会做进一步的探讨。
    [1]布迪厄.《实践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33页
    [1]比如王治心就在其所著的《中国基督教史纲》中列举了目前流传的基督宗教在华传布的多种传说。但是他也认为,对于那些不能明确的传说,我们只能以传疑态度来对待。参见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5-30页。但是在谢和耐的《中国与基督教》(增补版)的“代重版序”中有一段话却是破耐人寻味的:“自从利玛窦于1605年在北京会见开封犹太举子艾田之后,入华耶稣士们便相信,中国自周代以来便存在着上帝子民和基督教信仰(有关开封犹太人的清康西熙碑中有‘教起天竺,周时始传于中国'的记载)。”见该书第15页
    [2]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1页
    [3]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3页
    [1]除特别注明其他出处的地方,本文所引用的景教碑文均来自翁绍军注释的《汉语景教文典诠释》(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5年版
    [2]除非特别注明,本文所引用的《圣经》中文全部取自中国基督教协会于1996年印发的《圣经》(启导本)
    [3]参见赵维本.《译经溯源——现代五大中文圣经翻译史》.香港:中国神学研究所,1993年第8页
    [1]朱谦之.《中国景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3页
    [1]朱谦之.《中国景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页
    [2]朱谦之.《中国景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9页
    [3]朱谦之.《中国景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2页
    [4]根据刘小枫的研究,现有的景教文献包含三个部分:一、汉语景教颂文和经文原始文本;二、后世士大夫基督徒之颂诠;三、近人的研究。
    [1]转引自朱谦之.《中国景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9页
    [1]罗竹风主编.《宗教社会学》.华东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73页
    [2]参见李向平.《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6-70页
    [1]参见李向平.《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9页
    [1]尤思德.《和合本与中文圣经翻译》.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2年第13页
    [1]林悟殊.《唐代景教再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99页
    [2]林治平 编著.《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论文集》.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第61-86页
    [1]朱谦之.《中国景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页
    [2]林治平 编著.《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论文集》.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第9-10页
    [1]陈义海.“唐代景教的传教模式和译经模式研究”.《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第89页
    [1]林治平 编著.《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论文集》.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第39-40页
    [2]朱谦之.《中国景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1页
    [3]林治平 编著.《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论文集》.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第42-43页
    [1]翁绍军.《汉语景教文典诠释》.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5年第3页
    [1]陈义海.“唐代景教的传教模式和译经模式研究”.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1]陈义海.“唐代景教的传教模式和译经模式研究”.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1]转引自翁绍军《汉语景教文典诠释》.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5年第36页
    [2]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8页
    [1]赵维本。《译经朔源——现代五大中文圣经翻译史》.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1993年第11页
    [1]姜义华 等主编.《中华文化读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98页
    [1]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79页
    [1]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页
    [2]王晓朝.《基督教与帝国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14页
    [3]方豪.《中西交通史》.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年第691页
    [1]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63页
    [2]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71页
    [1]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1]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2]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页
    [1]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8页
    [2]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第8页
    [3]转引自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第13页
    [1]林治平 编著.《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论文集》.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第321页
    [2]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第
    [1]海恩波.《道在神州——圣经在中国的翻译与流传》.蔡锦图 译.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0年第50页
    [1]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2页注释:
    [2]转引自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页
    [3]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页
    [1]Broomhall Marshall.The Bible in China.San Francisco,Reprinted by Chinese Materials Inc,1977,P50
    [2]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18,219页
    [3]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14页
    [1]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页
    [1]参见何兆武 等译.《利马窦中国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
    [2]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1]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0页
    [2]尤思德:《和合本与中文圣经》.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2年第14页
    [3]艾儒略.“天主降生言行纪略”.载徐宗泽.《明清间耶酥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1]转引自赵维本.《译经朔源——现代五大中文圣经翻译史》.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1993年第32页
    [2]官话(Mandarin)原指满清官吏的语言,后用于指称以北京方言为标准的中国普通用语。1910年改称为“国语”。1913年被正式规定为中国的国家语言。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改称为“普通话”。)渐渐地凸现其重要地位。因为,以口语为基础的官话为中文基础,既可以减少儒家经典用语的困惑,又可以使《圣经》的读者收益面得到最大化,同时还能使在华的各传教差会相互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和一致。
    [1]庄柔玉.《基督教圣经中文译本权威现象研究》.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0年第83页
    [1]参见颜炳罡.《心归何处》.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6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台湾蓝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第80页
    [1]海恩波.《道在神州——圣经在中国的翻译与流传》.蔡锦图 译.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0年第109页
    [1]尤恩德.《和合本与中文圣经翻译》.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2年第132,133页
    [2]海恩波.《道在神州——圣经在中国的翻译与流传》.蔡锦图 译.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0年第100页
    [3]赵维本.《译经朔源——现代五大中文圣经翻译史》.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1993年第15,16页
    [1]赵维本.《译经朔源——现代五大中文圣经翻译史》.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1993年第32
    [2]许牧世.《经与译经》.香港:香港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3页
    [1]尤思德.《和合本与中文圣经翻译》.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2年第361
    [2]参见赵维本.《译经朔源——现代五大中文圣经翻译史》.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1993年第37页
    [1]特贾斯维莉.尼南贾纳.“为翻译定位”.载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73页
    [2]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6页
    [1]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2]]赵维本.《译经朔源——现代五大中文圣经翻译史》.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1993年第15页
    [3]《圣谕》是以文言文写的劝勉性文章,由康熙于1670年刊行,再由雍正增添后再版。后来又翻译为官话,成为书面官话的典范。
    [4]尤思德.《和合本与中文圣经翻译》].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2年第22-23页
    [1]尤思德.《和合本与中文圣经翻译》.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2年第217页
    [2]尤思德.《和合本与中文圣经翻译》.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2年第219页
    [3]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标志了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开始。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了《圣经》翻译对欧洲现代文学的重要意义:“路德创新教,始以德闻译旧约新约,遂开德闻学之先。英法诸国亦复如是。”
    [1]转引赵维本.<译经朔源——现代五大中文圣经翻译史>.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1993年第45页
    [2]转引自尤思德.《和合本与中文圣经翻译》.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2年第334页
    [4]G.考夫曼.《God the problem》,Cambrudge: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72年第109页
    [1]G.考夫曼《God the problem》,Cambrudge: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72,P109
    [2]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04页
    [1]李枳昌 主编.《圣号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页
    [2]G.考夫曼《God the proble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72年第7页
    [1]苟志效、陈创生.从符号的观点看——种关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符号学阐释[M].第8页,
    [2][法]布迪厄:《实践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98,199页
    [5][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家堂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第68页。
    [4]基辛:《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中译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62页
    [1]吕大吉.《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91页
    [2]希克:An Interpretation of Religi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年第263页。
    [3]李枳昌 主编.《圣号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页
    [4]李枳昌 主编.《圣号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5页
    [5][法]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M].耿昇 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第175页
    [1]创世纪:1.1。除特别指出以外,本文所有有关《圣经》的译文均摘自1998年由中国基督教协会印发的《圣经》(启导本,第三版
    [2]《God' s Word》(The Holy Bible,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International Bible Society,1994.U.S.A.
    [1]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译,北京:大众文化出版社,1998年第362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73页。
    [1]高长江.《符号与神圣世界的建构》.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36页。
    [1]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0页。
    [2][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 等译 杨昌裕 校,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4页。
    [l][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5,72页。
    [2]高长江:《宗教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45页。
    [3][瑞士]费尔迪南·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57页。
    [4]高长江:《宗教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52页。
    [5][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63,92页。
    [1]高长江:《宗教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54页。
    [1][法]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耿舁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23页。
    [1]何光沪:《蒂利希选集》,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第1176页。
    [1]翁绍军.汉语景教文典诠释》.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5年第46页
    [2]朱谦之.《中国景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4页。
    [3]翁绍军.《汉语景教文典诠释》.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5年第46页。
    [1]翁绍军.《汉语景教文典诠释》.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5年第83页。
    [1]转引自李宽淑.《中国基督教史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08-109页。
    [2]李枳昌 主编.《圣号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1]罗光.《中西宗教哲学比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发行社,民国71年。
    [2]参见尤思德 著,《和合本与中文圣经翻译》,蔡锦图 译。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2年,第63页。
    [1]李枳昌 主编.《圣号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8页
    [1][美]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5页。
    [1]转引自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97页。
    [2]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1]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1][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家堂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91页。
    [1]林治平 编著.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论文集[C].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第4页。
    [2]转引自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9页。
    [1]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82页。
    [2]贝格尔.《神圣的帷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页。
    [3]转引自李向平.《信仰、革命与权利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3页。
    [4]李向平.《信仰、革命与权利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3页。
    [1]高长江.《宗教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58页。
    [2]李向平.《信仰、革命与权利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0页·
    [3]李向平.《信仰、革命与权利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1]李向平.《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李枳昌.《亚洲处境与圣经诠释》.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85页。
    [1]参见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2,211页。
    [2]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31页。
    [1]参见卢少华、徐万珉.《权力社会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9页。
    [2]转引自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35-236页.
    [3]参见卢少华、徐万珉.《权力社会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7页。
    [4]参见卢少华、徐万珉.《权力社会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9页。
    [1]托夫勒.《权力的转移》.吴迎春 等译,中共中央出版社,1991年。
    [2]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34页。
    [3]知识也需要载体。但主体要体现出有知识的时候,在当下社会就演变为文凭的泛滥。
    [1]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44页。
    [2]参见美]道格拉斯·凯尔特,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63页。
    [3]美]道格拉斯·凯尔特,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64页。
    [4]美]道格拉斯·凯尔特,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92页。
    [1]“话语理论”在后现代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话语理论把所有的社会现象都看成是依照一定的符码和规则建立起来的符号性建构物,因而适用指意模式和指意实践进行语言学分析。但是社会学旨趣的话语理论主张,意义不是简单地给予的,而是在大量的制度性场合中,通过大量的制度性实践被社会地建构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话语理论把话语看成是不同群体争夺霸权以及意义与意识形态产品的场所和斗争对象,是使用符号系统及其符码和话语来分析文化和社会。参见美]道格拉斯·凯尔特,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33-34页。
    [2]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页。
    [3][美]道格拉斯·凯尔特,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52页。
    [4][美]道格拉斯·凯尔特,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159页。
    [1]美]道格拉斯·凯尔特,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159页。
    [1]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的邀请》.李康、李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20页。
    [2]转引自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73-174页。
    [1]转引自[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04页。
    [2]转引自[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07页。
    [3]Piere Bourdieu.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年第170页。
    [1]Piere Bourdieu.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年170页。
    [2]Piere Bourdieu.Language and Symbohc Power[M].Cambridge:Potity Press,1991年第164页。
    [1]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0页。
    [1]吕大吉主编:《宗教学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1]参见孙亦平:《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5-170页.
    [1]贝格尔:《神圣的帷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3页。
    [2]贝格尔:《神圣的帷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2,54页。
    [1]贝格尔:《神圣的帷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页。
    [1]贝格尔:《神圣的帷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7,18页。
    [2]贝格尔:《神圣的帷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6页。
    [3]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86页
    [4]高长江.《宗教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56页
    [5]贝格尔:《神圣的帷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7页。
    [1]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82页。
    [2]罗明嘉、黄保罗主编.《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关于中国处境神学的中国-北欧会议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19页。
    [1]翁绍军:《汉语景教文典诠释》,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5年第9页。
    [1]高长江:《宗教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61页。
    [2]Piere Bourdieu.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年第237页。
    [3]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Piere Bourdieu.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年第170页。
    [2]Piere Bourdieu.In Other Words,Essay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M].Stan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年,第139页。
    [3][法]布迪厄:《实践感》.蒋梓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209页。
    [1]罗明嘉、黄保罗主编:《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关于中国处境神学的中国-北欧会议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21页。
    [2]曾庆豹:《后自由神学对多元主义宗教对话理论的批评性考察》,载罗秉祥、江丕盛编:《基督宗教思想与21世纪》,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27页。
    [3]Piere Bourdieu.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年第66页。
    [1]Piere Bourdieu,Sociology in Question,London:Sage,1993,P80.
    [2]Piere Bourdieu.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P170.
    [1]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4页。
    [2]布迪厄:文化权力.载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3]海恩波 著,蔡锦图译,《道在神州》,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0年,第271页。
    [1]包亚明 编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1页
    [2]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6页
    [1][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页
    [2]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4页
    [3]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5页
    [1]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注[1]
    [2]转引自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73页
    [1][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2]包亚明 编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9页
    [3]包亚明 编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0页
    [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6页
    [2]包亚明 编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5页
    [3]包亚明 编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8页
    [4]包亚明 编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51页
    [1]布迪厄的“身体”概念与福柯的“身体”概念有密切的关联。在福柯的社会理论中,他将身体纷扰的社会组织中的一个醒目的中心焦点凸现出来。他认为:“身体是事件被铭写的表面(语言对事件进行追记,思想对事件进行解散),是自我被拆解的处所(自我具备一种物质整体性幻觉),是一个永远在风化瓦解的器具。”关于“身体”这个概念的进一步了解,可以参阅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包亚明 编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2页
    [3]包亚明 编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5页
    [1]包亚明 编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5页
    [2]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32页
    [1]包亚明 编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6页
    [2]包亚明 编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6页
    [3]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04页
    [1]广义地讲,《圣经》汉译的客观化形式不仅包括了《圣经》汉译的译本,也包括用汉语语言呈现的有关《圣经》的其他一切资料。但在本文中,笔者所涉及的客观化文化资本形式主要还是指《圣经》译本。
    [2]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6页
    [3]包亚明 编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8页
    [4]包亚明编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8页
    [1][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1]薛晓荣、曹荣湘 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1]薛晓荣、曹荣湘 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1]参见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93-94页
    [2]英]约翰·麦奎利.《谈论上帝》.安庆国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2页
    [3]“合法性”译自英语“legtimacy”,也被译为“合理性”、“正当性”、等。韦伯在论证“权威”是曾提到“合法性”问题。他认为合法性是指任何统治服从关系中,那种促使一些人服从某种命令的动机。“行动,特别是在社会关系中发生的社会行动,会受到行动者对存在着的一种合法秩序的信念的支配。行动事实上受到这种信念支配的可能性称为这个秩序的正当性。”参见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65-185页。
    [4]薛晓荣、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1]参见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2页
    [2]参见[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58页
    [1]李向平.《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2页
    [2]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9页
    [1]贝格尔.《神圣的帷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7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63,93页
    [1]参见《词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5585页
    [2]陆学艺.《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175页
    [1]转引自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12页
    [1]薛晓荣、曹荣湘 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58页
    [1][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2页
    [1]高长江.《符号与神圣世界的建构》.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80页
    [2]参见Barth Fredrik,BARTH Fredrik,1995,”Les groupes ethniques et leurs frontieres”,in Philippe Poutignat,Jocelyne Streiff-Fenart,Theories de l'ethnicite,Paris,PUF1995
    [1]《约翰福音》3:8。2002年本人在香港道风山基督教丛林的小礼拜堂参观时,摘录一对联:“风随意思而吹,道与上帝同在。”
    [2]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增补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页
    [3]杨慧林.《圣言·圣人——神学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87页
    [1]李枳昌。《亚洲处境与圣经诠释》。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97页
    [2]高长江.《宗教的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41,247页
    [1]卜长莉:“布迪厄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先驱性研究”.《学习与探索》.2004
    [2]蔡锦图 编译.《圣经与近代中国》.香港:汉语圣经协会,2003年
    [3]陈村富 主编.《宗教与文化——早期基督教与教父哲学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4]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
    [5]陈义海.“唐代景教的传教模式和译经模式研究”.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6]方豪:《中西交通史》.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年
    [7]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台湾蓝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9]高长江.《符号与神圣世界的建构》.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高长江:《宗教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6页
    [12]苟志效、陈创生.《从符号的观点看——一种关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符号学阐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4]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5]何光沪:《蒂利希选集》.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
    [16]何兆武 等译:《利马窦中国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
    [17]胡景钟、张庆熊主编.《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8]黄时鉴 主编.《东西交流论谭》(第2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19]贾保罗主编.《圣经汉译论文集》.香港:辅侨,1965,13,参见赵维本《译经朔源——现代五大中文圣经翻译史》.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1993年
    [20]姜义华 主编.《中华文化读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1]雷雨田 主编.《近代来粤传教士评传》.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年
    [22]李宽淑.《中国基督教史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3]李向平、傅敬民编译.《宗教社会学经典快读》.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24]李向平.《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5]李枳昌主编.《圣号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6]李枳昌.《亚洲处境与圣经诠释》.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6年
    [27]理雅格:“《圣经》翻译工作的新发展”.载刘翼 凌编:译经论丛.巴贝里:福音文宣社.1979
    [28]梁工.《圣经解读》.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29]林悟殊.《唐代景教再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0]林治平 编著.《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论文集》.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31]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32]龙灵光.《新旧约全书的正确译法》.香港:为道文字布道社,1977年
    [33]卢龙光 等编著.《读经、研经、释经》.香港中文大学崇基神学组,2001
    [34]卢少华、徐万珉:《权力社会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35]陆学艺.《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
    [36]吕大吉主编:《宗教学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7]罗光.《中西宗教哲学比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发行社。民国71年
    [38]罗明嘉、黄保罗主编.《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关于中国处境神学的中国-北欧会议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39]罗竹风 主编.《宗教社会学》.上海:华东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
    [40]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41]任继愈.《中国道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4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43]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4]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第4卷).上海三联书店,2005
    [45]孙亦平 主编.《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46]陶理 主编.《基督教二千年》.香港:海天书楼,2001年
    [47]陶飞亚.《性别与历史:近代中国妇女与基督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8]王晓朝.《基督教与帝国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49]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8年
    [50]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2002年
    [51]翁绍军.《汉语景教文典诠释》.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5.
    [52]翁绍军.《神性与人性——上帝观的早期演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53]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54]徐宗泽.《明清间耶酥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55]许牧世.《经与译经》.香港:香港文艺出版社,1983年
    [56]薛晓荣、曹荣湘 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57]颜炳罡.《心归何处——儒家与基督教在近代中国》.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58]杨慧林.《圣言·人言——神学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59]姚新中.《儒教与基督教——仁与爱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60]尤思德 著.《和合本与中文圣经翻译》.蔡锦图 译。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2年,
    [61]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62]张国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63]张庆熊.《基督教神学范畴——历史的和文化比较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64]张西平、卓新平.《本色之探——20世纪中国基督教文化学术论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65]赵维本.《译经朔源——现代五大中文圣经翻译史》.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1993
    [66]郑也夫、李强主编.《西方社会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67]周予同.《“经”、“经学”、“经学史”》.载《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68]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69]朱谦之.《中国景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70]庄柔玉.《基督教圣经中文译本权威现象研究》.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0
    [71]卓新平 主编.《宗教比较与对话》(NO.2,3).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72][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73][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4][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1997年。
    [75][德]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6][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振华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77][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8][意]翁贝尔托.埃科.符号学与语言哲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79][法]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的邀请》.李康、李猛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80][法]布迪厄.《实践感》.蒋梓桦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
    [81][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 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2][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3][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84][法]罗兰·巴特.《符号学美学》.董学文 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85][法]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耿昇 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6][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家堂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87][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88][瑞]费尔迪南·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89][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90][美]R.M.基辛.《文化·社会·个人》.甘华鸣 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91][美]R.M·基辛.《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中译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92][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93][美]包尔丹.《宗教的七种理论》.陶飞亚 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94][美]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
    [95][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96][美]托夫勒:《权力的转移》,吴迎春 等译,中共中央出版社1991年
    [97][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98][美]罗德尼·斯达克.《宗教的未来》.高师宁 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99][美]贝格尔.《天使的传言》.高师宁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0][美]贝格尔.《神圣的帷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1][美]道格拉斯·凯尔特、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102][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范静晔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03][英]马礼逊夫人编.《马礼逊回忆录》.顾长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4][英]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译.北京:大众文化出版社,1998年
    [105][英]海恩波 著.蔡锦图 译.《道在神州》.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0
    [106][英]约翰·麦奎利.《谈论上帝》.安庆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0
    [107][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108][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 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09][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 等译 杨昌裕 校,商务印书馆,1985年
    [110][英]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和发展》.金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1页
    [111]希克:An Interpretation of Religi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112]Barth Fredrik,BARTH Fredrik."Les groupes ethniques et leurs frontieres",in Philippe Poufignat,Jocelyne Streiff-Fenart,Theories de l'ethnicite,Paris,PUF,1995
    [113]Berman:Pour une critique des traductions:John Bonne,Paris:Gallimard.1995
    [114]Bermard Ramm.Protestant Biblical Interpretation.Living Spring Publication,U.S.A.,1983
    [115]Broomhall Marshall.The Bible in China.San Francisco,Reprinted by Chinese Materials Inc,1977
    [116]C.H.Dodd:the Translation of the Bible:some Questions of Principle.The Bible Translator.1960
    [117]Emile Durkheim.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London:Allen and Unwin,Dynes,Russell R.1915
    [118]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19]Eugene.A.Nida:Intelligibility and Acceptability in Bible Translating.The Bible Translator:1988
    [120]Florian Coulmas.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21]G.考夫曼《God the proble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2
    [122]Georges.Mounin,les problemes theorique de la trduction,Paris,Gallimard,1963
    [123]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 of Laguge and Transla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24]Hilaire Belloc.On Translatio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1
    [125]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26]Maria Tymoczko.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版出版前言
    [127]Maria Tymoczko.Translation in Postcolonial Context.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4
    [128]Paul de Man:The Resistance to Theory.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6
    [129]Piere Bourdieu.In Other Words,Essay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M].Stan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130]Piere Bourdieu.In Other Words,Essay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M].Stan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131]Piere Bourdieu.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
    [132]Piere Bourdieu.Sociology in Question[M].London:Sage.1993.
    [133]Ralph Fasold.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34]Susan Bassnett & Andre Lefevere.The Translation Turn in Cultural Studies[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35]Thor Strandenaes.Princiople of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as Expressed in Five Selected Versions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Exemplified by Mt.5:1-12 and Col.1.Stockholm:Almqvist & Wiksell International,1987
    [136]Willis Barnstone: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history,theory,Practice.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