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汉族士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辽朝是以契丹族为统治民族、汉人占据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政权,汉族士人则是汉人中具备较高文化涵养者,大体包括儒士和僧士两大部分,又以儒士为主。本文在总结、吸收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历史学、统计学、二重证据法等研究方法,对辽代汉族士人的来源与入仕途径,汉族士人在不同时期与辽代政治的关系,汉族士人对辽代经济、文化发展所起的贡献,以及汉族士人在辽代军事、外交领域所起的作用等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辽国内的汉士来源主要有两种,一部分是辽朝通过战争、并地等方式移迁入辽的中原外来汉士,而主要部分则是辽朝通过官学教育和私学教育培养产生的“土生”汉士。辽朝廷给汉士提供了多种入仕途径,其中荫补和科举是汉士入仕的两大主流途径,荫补主要给汉族世宦高官子弟提供了更多的入仕机会,而科举则主要为中下层平民汉人子弟广辟了入仕之途。一批批汉士通过入仕为官,对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外交等各个方面施加影响,这其中,汉士在文化、经济领域的贡献最大,在政治方面的贡献次之,在与宋外交中贡献又次之,而在军事领域贡献最小。
     总体看来,汉士群体对辽政权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抗拒到合作的历程,汉族士人在辽代的政治地位也经历了从低到高的变化,二者存在一个对应关系,而契丹统治者对待汉人(汉士)的政策调整也在其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f our predecessor,this paper made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Han nationality intellectuals of Liao Dynasty. Full-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the preface,body composed by six chapters and conclusion. Now we generalized the contents and main points of this paper as followed in the sequence of writing.
     In the preface,we mainly discussed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academic value,analyzed the meaning of "intellectuals",and reviewed the former research on this issue in both synthetic study and special study. In this foundation we pointed out the question needed to be solved and the method on how to do the research.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inspected the two sources of the Han nationality intellectuals in the Liao Dynasty: First,moved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second, educated by the Liao Government,that is mechanical growth and natural growth,if described with the demographic-specific term. The growth of the Han nationality intellectuals of Liao Dynasty is mainly due to the second way.
     Chapter II is mainly on the three means of the Han nationality intellectuals in Liao Dynasty how to enter political stratum. Some Han nationality intellectuals directly awarded Official position by Khitan Emperors,and others become officials by Yinbu or by imperial examination. Section II,the Hereditary system of the Liao Dynasty,is the focus of this chapter. There’re two different kinds of hereditary in Liao Dynasty, normal and postwar. Its objects included immediate family members and other collateral relatives. The eighth,ninth-rank officials or higher than them in the Liao Dynasty hold the right to make his sons become the officials, that was wider than the Song and Jin Dynasty.But the right was limmted ,such as, the ninth-rank officials can assure his four sons to enter the political arena, of course, the higher of rank, the more of the number, that was more too in the Liao Dynasty. The majority of the officials from hereditary in the Liao Dynasty can depend on their own abilities to enter the middle or high-level political circles,and they were more promising than the Song and Jin Dynasty. Although hereditary system of the Liao Dynasty made the northern cultural lag behind in a way, it had great significance, such as, it made the Han and Khitan noble unite together ,that consolidated the rule of the Liao Dynasty. Section III of this chapter discussed the object to take part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their political future of. The officials came from imperial examination were more respected than came from Yinbu.
     Chapter III studied mainly how the Han nationality intellectuals palyed their roles on the Liao Dynasty politics in three different periods. In the early period, the Han nationality intellectuals told Liao Taizu to refused to“be replaced", created rules and systems,and build many cities for. In the mid period, the Han officials led by Han Derang played a important role in national affairs, and presided ove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By the efforts both Khitan and Han officials,the Liao Dynasty become stronger and stronger. In the latter period, The vast majority of Han officials tried to save Liao regime by sentencing, capturing robbers,fighting against vicious and relieving the victims. But some Han nationality intellectuals represented by Ma Zhi and Li Chuwen accelerated the demise of the Liao Dynasty.
     Chapter IV focused primarily on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Han officials to the Liao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outh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the of the Liao Dynasty were constituted mainly by the Hufang in the Shumiyuan, five Jisi and three Qianbosi.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se economic agencies were Han people. They encouraged farmers to land,collected taxes,in charge of salt,mineral and trade,moreover,they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financial expenditure. All those provided a material guarantee for the Liao national institutions.
     Chapter V examine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Han nationality intellectuals to the culture of Liao Dynasty. They had led the direction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representing the highest level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Liao Dynasty. They had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Confucian education , literature, history,and Buddhist areas and so on. Section I discussed the Han nationality intellectuals had played an important effect in communicating Confucian culture by managing education, to be professor and other means. Section II discussed the literary achievements of the Han nationality intellectuals who was the main force in the literary world in the Liao Dynasty, such as in drafting the order of the Emperors, writing poetry,prose,epitaphs, and so on. Section III discusse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Han nationality intellectuals in the history. There were two writing history institutions in the Liao Dynasty, the Qiju Institute and National Historical Institute. The great majority of the Historian are Chinese persons. They writed a lot of history books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ment of History. The fourth section discussed their achievements in the Buddhist. Based on studying how the Han Buddhist became eminent monks, we discussed the Han Chinese Buddhis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iao Buddhist culture by lecturing Buddhist classic propagandas, printing Khitan Tibet, continuing to carve on stones in Fangshan, and writing Buddhist books.
     Chapter VI examined the contribution of Han nationality intellectuals to military and foreign affairs. Overall,they played a limited role in the military field, and did well only in a certain battlefield or special family. In dealing with affairs between the Liao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the Han nationality intellectuals still played an more important role.
     The last is the conclusion. After summarizing the whole article, we can concluded that Khitan rulers were respect for Han nationality intellectuals. In psychological, the Han nationality intellectuals of Liao Dynasty had a process from resistance to cooperation, correspondingly, their political status had also gone through changes from low to high.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olitical status of the Han nationality intellectuals, real cohabitation in the Khitan and the Han persons. A large number of the Han nationality intellectuals were loyal to the Liao regime an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political,economic, cultural,military,foreign affairs in the Liao Dynasty.
引文
1《论语注疏》卷4《里仁第四》,[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2471页。
    2参见杨树森、王承礼:《辽朝的历史作用初论》,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2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12页;陈述:《契丹政治史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5页。
    1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一篇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0页。
    2徐仲舒:《士王皇三字之探源》,《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本第4分(1934年),第442页。
    3王国维:《观堂集林》卷6《释牡》,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页。
    4杨树达:《释士》,《积微居小学述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2页。
    5钱穆:《中国历史精神》,《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9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56页。
    6钱穆:《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99页。
    7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之引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8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66页。
    1 [美]包弼德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2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3萧启庆:《元代多族士人圈的形成初探》,《元朝史新论》,(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206页。
    1钱穆先生关于中国古代士人的研究言论,散见于《中国历史精神》(《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9卷,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中国文化精神》(《钱宾四先生全集》第38卷,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民族与文化》(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国史新论》等著作中,其中《国史新论》一书中收录《中国知识分子》、《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再论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三篇文章,是关于中国古代士人研究的力作(见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35―216页)。
    1钱穆:《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99页。
    2分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初版、2003年再版;《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中国知识分子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论士衡史》,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余英时文集》第4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分见毕宝魁:《中国历代士人生活掠影》,沈阳出版社2003年版;孙立群:《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分见王继如:《古代士人处世之道》,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葛荃:《立命与忠诚——士人政治精神的典型分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张毅:《潇洒与敬畏——中国士人的处世心态》,岳麓书社1995年版;张仲谋:《兼济与独善——古代士大夫处世心理剖析》,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5王玲:《北京通史》第3卷《辽代卷》,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第78―85页、第153―170页。
    6齐心:《图说北京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167页。
    1方彪:《北京士大夫》,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146页。
    2佟洵:《北京地方史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罗继祖:《辽汉臣世系表》,重载杨家骆:《辽史汇编》第4卷第35号,台北:鼎文书局1973年版,第2―4页。
    4孟广耀:《儒家文化——辽皇朝之魂》,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版。
    5政协巴林左旗委员会编:《大辽韩知古家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郑毅:《辽朝汉族官僚地主状况初探》,《四平师院学报》1983年第1期,第57―61页。
    7如阎玉启:《辽朝的汉族官吏与士人》,《史学评林》,1982年1―2期。冯小琴:《辽代政权中的汉族官僚集团》,《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第6期,第109―111页。
    1孟古托力:《辽代汉族儒士群体的形成及历史地位辨析》,《学习与探索》1991年第4期,第131―137页。此文也收入孟广耀:《儒家文化——辽皇朝之魂》,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版,第80―95页。
    2分见唐统天:《辽代仕进补议》,《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3期,第84―89页;张志勇:《辽朝选任官吏的方式考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184―187页;关树东:《辽朝的选官制度与社会结构》,张希清、田浩等主编:《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8―461页。
    3如朱子方、黄凤岐:《辽朝科举制度述略》(载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3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12页)、都兴智:《有关辽代科举的几个问题》(《北方文物》1991年第2期,第56―60页)、黄震云:《论辽代科举》(载黄震云:《辽代文史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182页)等。
    4 [日]高井康典行著,程尼娜译:《辽朝科举与辟召》,《史学集刊》2009年第1期,第83―91页。
    5张希清:《辽宋科举制度比较研究》,张希清、田浩等主编:《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6杨若薇:《辽朝科举制度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1989年第2期,第33—38页。
    7 [日]松田光次:《辽朝科举制度考》,《龙谷史坛》第77号,1979年11月,第25―47页。此文承蒙高福顺先生帮助翻译成汉文,在此深深致谢。
    8 [韩]金渭显:《契丹教育与科举制度考》,《明知大论文集》第17辑,1986年,第15―43页。此文由玄花同学帮助翻译成汉语,在此表示由衷的谢意。
    9魏洪祯:《契丹之兴国灭国与汉人》,《学思》第3卷第2期,1943年1月,第7―13页。
    10刘士儒:《汉官治辽简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第58―63页。
    1分见苗泼:《辽代汉官研究》,《松州学刊》1994年第3期;冯小琴:《辽代政权中的汉族官僚集团》,《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第6期,第109―111页;刘春玲:《论汉人官僚集团在辽政权中的作用》,《阴山学刊》2002年第2期,第65―67页。
    2张国庆:《论辽代前期辽帝对汉族官员的利用与限制》,《黑河学刊》1989年第3期,第64―71页。
    3姚从吾:《从宋人所记燕云十六州沦入契丹后的实况看辽宋关系》,《姚从吾先生全集》(五),正中书局1981年版,第135―152页。
    4王明荪:《略论辽代的汉人集团》,《宋辽金史论文稿》,明文书局1981年版,第61―126页。
    5萧启庆:《汉人世家与边族政权——以辽朝燕京五大家族为中心》,(台湾)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宋史研究集》第27辑,1997年,第481―542页。
    6罗继祖:《辽承天后与韩德让》,《吉林大学学报》1962年第3期,第81―88页。
    7李锡厚:《试论辽代玉田韩氏家族的历史地位》,《宋辽金史论丛》第1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葛华廷先生与罗继祖、李锡厚二人观点相反,认为萧、韩是一种长期“私通”关系(见葛华廷:《浅说辽代名相韩德让——兼就韩德让与萧绰的关系与李锡厚先生商榷》,《北方文物》2005年第2期,第80―94页)。
    8李锡厚:《辽朝汉族地主与契丹权贵的封建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3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第293―328页。
    9王玉亭:《从辽代韩知古家族墓志看韩氏家族契丹化的问题》,《北方文物》2008年第1期,第59―64页;《辽代韩德昌及其子嗣职官述略——兼论玉田韩第五代权势问题》,《北方文物》2009年第3期,第71―75页。
    1葛华廷:《浅说辽代名相韩德让》,《北方文物》2005年第2期,第80―94页;房广顺:《辽代汉官制度的演变——兼评韩德让》,《辽宁大学学报》1984年第7期,第49―52页。
    2孟广耀:《儒家文化——辽皇朝之魂》,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版。
    3武玉环:《辽代儒学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5期,第14―18页。
    4分见高福顺:《辽代上京地区官学教育发展探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2期,第87―96页;《辽朝文教政策之影响》,《史学月刊》2007年第11期,第125―128页;《尊孔崇儒、华夷同风——辽朝文教政策的确立及其特点》,《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5期,第224―228页。
    5吴梅:《辽金元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6分见陈述:《全辽文》,中华书局1982年版;蒋祖怡、张涤云:《全辽诗话》,岳麓书社1992年版;阎凤梧:《全辽金文》,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全辽金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7张晶:《辽金元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8黄震云:《辽代文史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有关《龙龛手镜》的研究成果可参见吕文瑞:《<龙龛手镜>研究综述》,《汉字文化》2007年第2期,第43―48页。
    10朱子方:《辽朝史官考》,《史学史研究》1990年第4期,第62―66页;朱子方:《辽朝的历史学家及其史学思想》,《辽海文物学刊》1995年第1期,第116―124页。
    1分见吴怀祺:《辽代史学和辽代社会》,《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4期,第41―51页;吴凤霞:《辽金元史学研究》第二章第二节“辽朝的史官与官府修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陈述:《辽朝教育史论证》,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页。
    3朱子方:《关于辽代鲜演大师的几个问题》,《辽海文物学刊》1987年第1期,第51―59页;朱子方、王承礼:《辽代佛教的主要宗派、学僧及其著述》,《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6年1期,第1―7页;朱子方:《辽代佛教的主要宗派和学僧》,《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1期,第122―129页。
    4张国庆:《略论辽代上层僧侣之特色》,《松辽学刊》1993年第3期,第57―64页。
    5转引自张畅耕、毕素娟:《论辽朝大藏经的雕印》,《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第9期,1986年,第69页。
    6吕徵:《契丹大藏经略考》,《吕徵佛学论著选集》第3卷,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432―1438页。
    7张畅耕、毕素娟:《论辽朝大藏经的雕印》,《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第9期,1986年9月,第74―76页。
    8分见罗炤:《再谈〈契丹藏〉的雕印年代》,《文物》1988年第8期,第75―83页;李富华:《关于〈辽藏〉的研究》,载于杨曾文、方广錩编:《佛教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490―496页。
    9分见任杰:《通理大师对房山刻经事业的重大贡献》,《法音》1988年第3期,第26―30页;黄春和:《辽<大安山莲花峪延福寺观音堂记>通理实行补考》,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编:《北京辽金文物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197页。
    1《辽史》卷102《张琳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1页。
    1关于辽代人口数量问题,研究结论从230万到1300多万,相差四至五倍。详见武玉环:《辽代人口考述》,《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6期,第218页;王孝俊:《辽代人口问题研究综述》,《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130―134页。
    2学界对汉人在辽国总人口所占比例进行过详细考证的主要有魏特夫、冯家昇以及孟古托力三位先生。魏特夫、冯家昇先生推测,辽国380万口中,契丹人为75万口,汉人最低估计为240万((见[美]魏特夫、冯家昇:《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纽约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49年版,第58页),则汉人人数占辽国总人口的63.2%;孟古托力先生认为,辽朝人口在天庆四年(1114)前后达到鼎盛,总数约为840万口,其中契丹人、汉人分别约为150万口、330万口,比重分别占人口总数的18%、39%(孟古托力:《辽朝人口蠡测》,《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5期,第116―119页)。另外,项春松先生认为,辽境内共有二十多个民族,其中契丹族与奚族占总人口的12―15%,汉族占65―70%(项春松:《辽代历史与考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29页),但未见其具体考证过程。笔者赞成魏特夫、冯家昇先生的观点,即汉人在辽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为60%左右。
    3 [唐]房玄龄注:《管子》卷9《霸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87页。
    4《辽史》卷1《太祖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页。
    5墓志转引自张力、韩国祥:《辽<耿崇美墓志>考·附》,马宝杰主编:《辽宁省博物馆馆刊》第1辑,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
    6《辽史》卷1《太祖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页。
    1《辽史》卷34《兵卫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96页。
    2《辽史》卷2《太祖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页。张崇,薛欧两史有传,作“张希崇”,此去“希”字,盖袭《辽实录》旧文,避天祚嫌名也(见罗继祖:《辽史校勘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8页)。
    3《新五代史》卷47《张希崇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28页。
    4《旧五代史》卷88《张希崇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147页。
    5《旧五代史》卷98《刘晞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17页。
    6《李内贞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3页。
    7《旧五代史》卷98《赵德钧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10页。
    8《辽史》卷76《赵延寿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47页。
    9《旧五代史》卷98《张砺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13页。
    10《辽史》卷4《太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9页。
    11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卷29《显武将军吴君阡表》,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07页。
    12《杨瀛神道碑》,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13《金史》卷105《任熊祥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10页。
    14《契丹国志》卷3《太宗嗣圣皇帝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9页。
    15《辽史》卷4《太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页。
    16《辽史》卷4《太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页。
    17《辽史》卷103《李澣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0页。
    1《辽史》卷14《圣宗纪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5页。
    2《冯从顺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170页。据此墓志,“冯从顺”与“康保裔”一起被擒。而据《辽史·圣宗纪五》:统和十七年冬十月癸酉,辽师次瀛州,“与宋军战,擒其将康昭裔、宋顺,获兵仗、器甲无算”(《辽史》卷14《圣宗纪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4页),纪与墓志两相对照,可见此瀛洲战中,擒获的康昭裔即为康保裔,宋顺应该为冯从顺,“康保裔改康昭裔,避太祖契丹名”(见陈述:《辽史避讳表》,中国辽金史学会编:《辽金史论集》第4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92页)。又据《辽史·圣宗纪五》载:统和十九年六月,“以所俘宋将康昭裔为昭顺军节度使”(《辽史》卷14《圣宗纪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6页),可见两年前瀛洲之战中被擒获的宋将康昭裔成为“辽官”一员。很显然,康昭裔是“变节投敌”。但在《宋史》中,康保裔却因“阵亡”而赫然位列《忠义传》榜首(见《宋史》卷446《忠义一·康保裔》,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150页)。
    3《辽史》卷81《王继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84页。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0,仁宗庆历三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365页。
    5《辽史》卷82《武白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4页。关于武白,《宋史》无载,但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9记载: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正月癸酉,“赠国子博士武白为光禄少卿。白受命知相州,道遇寇死焉。仍录其子,给俸终丧。”(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9,中华书局1995年版,真宗景德二年,第1313页)。此武白即被辽所俘之武白也。由此可知,武白应该是在1004年“澶渊战争”时被俘入辽。
    6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2,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页。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3,仁宗庆历元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169页。赵志忠又名赵至忠,原名赵英。
    8《李知顺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9《资治通鉴》卷269《后梁纪四》,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8808页。
    10 [宋]李攸:《宋朝事实》卷20《经略幽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13页。
    11《王敦裕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78页。
    12《辽史》卷1《太祖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页。此卷又记载:神册元年夏四月,“晋幽州节度使卢国用来降,以为幽州兵马留后。”此神册元年、二年分别来投契丹的卢国用、卢文进实际为一人,此二事为一事重出。按《资治通鉴》所载,卢文进投辽的时间,应为神册二年为是(见《资治通鉴》卷269《后梁纪四》,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8812页)。
    1《张建立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据此墓志,张建立于辽太宗天显五年(931年)十月卒,享年47岁,则生于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正值唐末。
    2《张正嵩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3《许从贇暨妻康氏墓志》,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9页。
    4《辽史》卷1《太祖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页。《辽史》此处记载守奇为兄,应误。《资治通鉴》卷266《后梁纪一》、《旧五代史》卷133《王保义传》、《新五代史》卷28《赵凤传》等都记载守奇为守光弟。
    5详见《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二》,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806页。
    6《辽史》卷2《太祖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页。
    7《刘祜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本,第484页。
    8《辽史》卷9《景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1页。
    9《辽史》卷12《圣宗纪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4页。
    10《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6页。
    11《辽史》卷3《太宗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0页。
    12《辽史》卷74《韩延徽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1页。
    13《契丹国志》卷16《韩延徽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60页。
    14据《资治通鉴》卷269载:乾化元年(911年)“守光攻易定,王处直求救于晋,故晋王遣周德威伐之,其遣延徽结契丹盖在此时。”(见《资治通鉴》卷269《后梁纪四》,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8810页)。
    1《契丹国志》卷16《韩延徽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60页。
    2《辽史》卷4《世宗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6页。
    3 [元]苏天爵编:《元文类》卷60《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872页。据此神道碑,姚文献公即姚枢,为姚汉英十代孙。
    4《新五代史》卷8《晋纪第八·高祖》,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2页。
    5《新五代史》卷9《晋纪第九·出帝》,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页。
    6《辽史》卷4《太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9页。
    7《辽史》卷4《太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4页。
    8《旧五代史》卷126《冯道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657页。
    9《新五代史》卷70《东汉世家·刘旻》,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64页。
    10《全辽文》卷4《请还北汉使者上书》,中华书局1982年,第82页。
    11《新五代史》卷70《东汉世家·刘旻》,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68页。
    12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106《彭城郡王继文传》,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15页。
    13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105《北汉二·英武帝本纪》,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00页。
    1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太祖开宝三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41页。
    1《资治通鉴》卷280《后晋纪一》,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9147页。
    2《辽史》卷4《太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4、45页。
    3《金史》卷78《刘彦宗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69页。
    4《金史》卷75《左企弓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23页。
    1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卷39《寄中书耶律公书》,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04页。
    2《辽史》卷4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8页。
    3据《辽史·百官志》载:“上京国子监,太祖置”;“中京别有国子监,与朝官同”(分见《辽史》卷47《百官志三》,第788页;《辽史》卷48《百官志四》,第807页)。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则辽朝有上京国子学和中京国子学。厉鹗在《辽史拾遗》卷15《地理志五·西京道》云:“西京大同府。元魏宫垣占城之北面,双阙尚在。清宁八年,建华岩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国子监补。梳裹楼补。”并且,厉鹗又在下文引《山西通志》所云:“云中在辽金为陪京,学即辽国子监,宏敞静深冠他所”(以上均见《辽史拾遗》卷15《地理志五》,《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01页),可见厉鹗是同意《山西通志》所云,辽朝西京大同府也曾署置过国子监。但正如高福顺先生所考证,西京国子监的署置,“以国子监的职能观之,似乎超出了常理”(见高福顺:《辽朝西京地区官学教育发展探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
    6期)。故在新史料未发现之前,笔者对西京国子监的存在与否暂时存疑。
    4《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53、1154页。
    1《金史》卷51《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31页。
    2《辽史》卷48《百官志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07页。
    3《辽史》卷48《百官志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07页。
    4《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66页。
    5《金史》卷51《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31页。
    6《辽史》卷13《圣宗纪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7页。
    7《辽史》卷12《圣宗纪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3页。
    8《辽史·室昉传》载室昉于“会同初,登进士第”(见《辽史》卷79《室昉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1页),可见辽朝于辽太宗会同年间便在南京地区始开贡举,至圣宗统和六年,南京行科举取士已有三十余年历史。
    1《辽史》卷48《百官志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11页。
    2 [清]厉鹗撰:《辽史拾遗》卷16《补选举志》,《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33页。
    3高福顺:《辽朝文教政策之影响》,《史学月刊》2007年第11期,第125―128页。
    4《契丹国志》卷22《四京本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17页。
    5《辽史》卷105《大公鼎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60页。
    6 [清]黄彭年等撰修:《畿辅通志》卷114《经政二十一·学校一》,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4519页。
    7 [清]黄彭年等撰修:《畿辅通志》卷114《经政二十一·学校一》,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4491页。
    8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卷144《京畿附编》引《玉田县志》,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5页。
    9《三河县重修文宣王庙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78―579页。
    10《张思忠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5页。
    11《辽史》卷25《道宗纪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8页。
    1《韩瑜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2《李翊为考妣建陀罗尼经幢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
    3《王敦裕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79页。
    4墓志引文转引自任秀侠《辽郑颉墓志考》附录《郑颉墓志铭》,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编:《北京辽金文物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页。
    5《马直温妻张馆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33―634页。
    6天庆元年《为先内翰侍郎太夫人特建经幢记》题记有:“长孙乡贡进士、内供奉班祗侯梅”(见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17页),此“梅”即马直温子马梅。
    1《鲜于氏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84页。
    2《辽史》卷107《邢简妻陈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71页。
    3 [清]厉鹗:《辽史拾遗》卷21《邢简氏陈氏传》,《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406页。
    4《辽史》卷79《室昉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1页。
    5《李继成暨妻马氏墓志》,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6《张绩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315页。
    7 [清]厉鹗撰《辽史拾遗》卷20《邢抱朴传》,《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90页。
    1《辽史》卷80《邢抱朴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8页。
    2《辽史》卷72《义宗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09―1211页。
    3《辽史》卷96《耶律良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98页。
    4《辽史》卷96《耶律良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98页。
    5《辽史》卷103《文学传上·萧韩家奴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5页。
    6《辽史》卷104《文学下·王鼎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3页。
    7高福顺:《辽朝“进士”称谓考辨》,《史学集刊》2009年第1期,第92页。
    8《马直温妻张馆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34页。
    9《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7页;《辽史》卷105《王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64页。
    1这5名非汉族进士为:契丹人耶律蒲鲁、耶律大石,白霫人郑恪,渤海人大公鼎、杨朴。在111位籍贯明确的汉族进士当中,除南京、西京两地之外,中京、东京、上京三地区的汉族进士分别为13、4、2人。详情请参考本文附录《辽代进士题名录》。
    2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3,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8页。
    1《孟子》卷6上《滕文公章句下》,[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2711页。
    2 [元]张养浩:《归田类稿》卷6《处世庵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19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31页。
    3可参见张志勇:《辽朝选任官吏的方式考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184―187页;关树东:《辽朝的选官制度与社会结构》,张希清、田浩等主编:《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8―461页。
    4关于辽廷赏赐汉士官职,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即针对从中原移迁入辽的“第一代”汉族儒士的直接授官;第二种,针对僧侣士人的恩遇赏官。笔者在绪论里已经说明,本文重点研究儒士,对僧士则主要研究其对佛教文化的贡献。故本节并不讨论赏赐僧官类型。
    5《耿延毅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9页。
    6《资治通鉴》卷281《后晋纪二》,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9170页。参见姚从吾:《辽金元时期通事考》,《姚从吾先生全集》(五),正中书局1981年版,第13―32页。
    7《辽史》卷76《张砺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52页。
    
    1《辽史》卷12《圣宗纪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4页。
    2《辽史》卷12《圣宗纪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页。
    3《辽史》卷74《韩延徽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1页。
    4《辽史》卷76《张砺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52页。
    5《辽史》卷76《赵思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50页。
    6《王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页。
    7《李内贞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3页。
    8《辽史》卷85《高勋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17页。
    9《张正嵩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1《陈万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6页。
    2“豪州”,《辽史》卷37《地理志一》为“濠州”。阎万章和刘浦江先生都认为当以“豪州”为准(见阎万章:《辽〈陈万墓志铭〉考证》,中国辽金史学会编:《辽金史论集》第5辑,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第43―44页;刘浦江:《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州》,《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90页)。“豪州”应先为“豪军”,后升为“豪州”(见阎万章前揭文)。
    3阎万章:《辽〈陈万墓志铭〉考证》,中国辽金史学会编:《辽金史论集》第5辑,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4《辽史》卷37《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48页。
    5《辽史》卷103《李澣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0页。
    6《旧五代史》卷98《赵德钧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10页。
    7《旧五代史》卷98《赵延寿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11页。
    8《金史》卷78《刘筈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71页。
    9《王师儒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7页。
    1《王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133页。
    2唐统天:《辽代仕进补议》,《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3期,第84―89页。
    3《辽史》卷13《圣宗纪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页。
    4《辽史》卷16《圣宗纪七》,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6页。
    5《孟初墓志铭》,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6《刘承遂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页。
    7《耿延毅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9―160页。
    8《刘慈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本,第588页。
    9周峰:《辽代<李继成暨妻马氏墓志铭>考释》,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编:《北京辽金文物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第230页。
    10《吴前鉴墓志》,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11详见《契丹国志》卷10《天祚皇帝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页。
    12《王士方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本,第531页。
    13《宋会要辑稿》职官8之3,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版,第2559页。北宋为管理低等武官诠选,设三班院,即:供奉官、殿直、承旨。后三班院所辖扩大为自东头供奉官以下八阶,或称三班使臣。辽朝也有类似于宋朝三班院的设置(参见王曾瑜:《辽朝官员的实职和虚衔初探》,《文史》第34辑,1992年,第176页)。而关于“三班院”设置,具体可参阅[宋]孙逢吉:《职官分纪》卷44,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92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28页。
    14《刘慈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本,第589页。
    15唐统天:《辽金时代的小底官》,《辽金及契丹女真史研究》1987年第2期,第12―17页。
    1《辽史》卷24《道宗纪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1页。
    2《辽史》卷116《国语解》,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40页。
    3《辽史》卷32《营卫志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6页。
    4《金史》卷5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14页。
    5《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39―1275页。
    6《宋史》卷159《选举志五》,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727页。
    7《金史》卷52《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59页。
    8宋代官员的荫补范围后来放宽,“文臣正七品、武臣从七品以上,有大礼恩补资格;文武臣僚正八品以上,皆有致仕荫补资格;从九品以上死于王事者,皆可荫补子孙”(参见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4页)。
    9《辽史》卷105《萧文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61页。
    10前辈们研究辽代荫补,往往引《契丹国志》卷23《试士科制》之“若夫任子之命,不论文武并奏,荫亦有员数”史料作为辽代存在“荫补”的确凿证据之一,但此史料是否可信还需斟酌。刘浦江先生考证认为《契丹国志》是一部书贾托名的伪书(见刘浦江:《关于<契丹国志>的若干问题》,《辽金史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1页)。又据都兴智先生考察,《契丹国志》“试士科制条”前部分关于科举部分乃作者“节略和窜改”而成,是“把金朝科举事记成辽制。”(见都兴智:《有关辽代科举的几个问题》,《辽金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但都兴智先生的“正本清源”并未涉及段末有关“任子”句。实际上,上述《契丹国志》之“任子”史料是对《大金国志·除授》、《金史·选举志二》有关荫补内容的简化和概括。换而言之,《契丹国志》之“任子”更应该为金代的荫补事。况且,在同一段史料里,前段既为“金事”,段末也应该顺理成章地为“金事”才是。总之,本文对于《契丹国志》这条“任子”史料质疑,不予引用。
    11游彪:《宋代荫补制度研究·自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11页。
    1 [元]佚名撰,李之亮校点:《宋史全文》卷27上《宋孝宗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1页。另可参见游彪:《宋代荫补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4―99页。
    2《宋史》卷168《职官志八》,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015―4016页。
    3《金史》卷52《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60页。
    4《邓中举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88页。
    5《张岐墓志》,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65页。据墓志载,张岐薨于天会四年(1126年),享年68岁,则可推知张岐生于辽道宗清宁五年(1059年),故张岐墓志虽撰于金代,但其兄弟入仕应为辽事。
    6《王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页。
    7关于王说、耿延毅所任户部使,向南、杨若薇认为是“行宫户部使”,关树东也持此说(分见向南、杨若薇:《辽代经济机构试探》,《文史》第17辑,第119页;关树东:《辽朝州县制度中的“道”“路”问题探研》,《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第136页)。笔者认为耿延毅、王说二人所任户部使应为东京户部使。关于辽代财赋机构以及五京计司的品阶情况均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
    8《旧唐书》卷43《职官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22页。
    9《金史》卷5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11页。
    1《耿延毅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9―160页。
    2《赵匡禹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3唐统天:《辽代汉官的散阶制》,《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第3期,第67―71页。
    4都兴智:《辽代勋爵制度及公主命妇封号等问题研究》,《辽金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5《赵为幹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页。
    6《刘慈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本,第588―589页。
    7《韩资道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34―335页。
    8《宋会要辑稿》职官8之3,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版,第2559页。
    9参见张希清:《论宋代恩荫之滥》,邓广铭、漆侠主编:《中日宋史研讨会中方论文选编》,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28页。
    10《通直郎边公墓志铭》,曾枣庄主编:《全宋文》卷2209,第101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229页。
    11 [宋]孙逢吉:《职官分纪》卷39,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92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33页。
    12《杜宗象墓志铭》,曾枣庄主编:《全宋文》卷3345,第156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13《宋会要辑稿》职官8之3,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版,第2559页。
    1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卷31《故规措使陈君墓志铭》,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59页。
    2《金史》卷54《选举志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97页。
    3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卷28《费县令郭明府墓碑》,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01页。
    4《金史》卷5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15页。
    5《金史》卷5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14页。
    6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卷28《潞州录事毛君墓表》,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05页。
    7《韩橁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4页。
    1《金史》卷78《韩企先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77页。
    2《韩资道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34页。
    3《金史》卷125《韩昉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14页。
    4《辽史》卷86《刘慎行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23页。
    5吴璋,“五世祖昊,咸雍十年刘霄榜登科”(见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卷29《显武将军吴君阡表》,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07页)。
    6《金史》卷78《刘彦宗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69页。
    7《金史》卷78《刘筈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71页。
    8《金史》卷78《刘萼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70页。
    9《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5,仁宗庆历二年三月己巳条,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020页。
    10《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7,仁宗庆历二年九月乙丑条,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294―3295页。
    11《契丹国志》卷18《刘六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7页。
    12厉鹗:《辽史拾遗》卷20《赵思温传》引王恽《秋涧集·题辽太师赵思温族系后》,《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89页。
    13《赵匡禹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00页。
    14《赵为幹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9页。
    15《金史》卷91《赵兴祥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26页。此本传记载思温为兴祥六世祖,兴祥父名谨,错。思温应为兴祥八世祖,兴祥父名公瑾。
    1《丁文逳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39页。
    2《金史》卷51《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29页。
    3有关辽代科举研究现状可参见高福顺先生博士论文:《辽代科举制度研究》之《导论·研究现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中国知网博士论文数据库),2008年6月,第3―9页。
    4 [北宋]田况:《儒林公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03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04页。另据《辽史》卷79《室昉传》云:室昉乃“会同初”进士及第。
    1《辽史》卷20《兴宗纪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1页。
    2《辽史》卷27《天祚帝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22页。
    1《辽史》卷96《姚景行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02页。
    2李锡厚:《辽代诸宫卫各色人户的身分》,《北京师院学报》1985年第4期,第22―28页。
    3《辽史》卷96《姚景行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03页。
    4《辽史》卷110《张孝杰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86页。
    5《秦晋国妃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41―342页。
    1《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7页。
    2《金史》卷5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12页。
    3《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80页。
    4《孟有孚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0―471页。
    5墓志引文转引自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新城县北场村时立爱和时丰墓发掘记》,《考古》1962年第12期,第647―648页。
    6《金史》卷78《时立爱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75页。
    7《梁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19―522页。
    8李锡厚:《辽代诸宫卫各色人户的身分》,《北京师院学报》1985年第4期,第22―28页。
    9《金史》卷58《康公弼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25页。
    1《金史》卷58《百官志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38页。
    2《辽史》卷15《圣宗纪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2页;《契丹国志》卷18《耶律隆运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5页。
    3《辽史》卷105《马人望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62页。
    4《金史》卷125《文艺上·韩昉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14页。
    5参见王玉亭:《辽代韩德昌及其子嗣职官述略——兼论玉田韩第五代权势问题》,《北方文物》2009年第3期,第71―75页。
    6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2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本,第485―486页。
    1《敖汉旗羊山1―3号辽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第1期,第1―38页。
    2《秦德昌墓志》,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7页。
    3参见都兴智、田立坤:《辽秦德昌墓志考》,《辽海文物学刊》1995年第2期,第62页。
    4《秦德昌墓志》,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7页。
    5《金史》卷105《程宷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07页。
    1《论语注疏》卷13《子路第十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2507页。
    2李桂芝:《辽朝进士杂考》,《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2期,第216页。关于辽朝科考次数和所录取人数,由于前贤统计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异,略举几例:高福顺先生认为,辽朝在统和六年以后放进士次数为54次,有具体数字记载的进士人数为2329人(见高福顺:《辽代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编:《第六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上,第87页,2010年3月)。朱子方先生认为辽朝共试进士53次,共放进士2211人(见朱子方:《辽代进士题名录》,《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第4期,第25页);康学伟先生认为,辽代进士科今可考者有55科,取中进士2500以上(见《中国历代状元录》,沈阳出版社1993年版,第92页);刘海峰先生认为,辽代共计开进士科56科,录取新科进士2479人(见《中国科举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232页)。
    3如第一章第二节所述,据笔者统计,目前辽代进士中确知姓名者205人,非汉族进士仅5人,5位非汉族进士中,除了耶律蒲鲁是在兴宗时期擅自参加科考,其他4人都是辽代晚期、末期时才进士及第。
    4辽代汉士科举及第者也有极少数人不仕,如冯唐卿,《辽史拾遗》引郭造卿《碣石丛谭》曰:“蓟镇三屯城东北二十五里为芹菜山,辽进士冯唐卿于山前结庐,种芹自给,故名”(见[清]厉鹗撰《辽史拾遗》卷14《地理志四》,《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92页)。可见冯唐卿并未出仕,而是结庐而居。又如郎思孝,进士及第,先“更历郡县”,后厌世出家为僧(见[金]王寂著,张博泉注释:《辽东行部志注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页)。又如吴昊,及第后“仕未达而殁”(见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卷29《显武将军吴君阡表》,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07页)。
    5分见《王安裔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87页;《杜悆墓志》,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6《辽史》卷105《马人望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62页;《金史》卷75《曹勇义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25页。
    1《辽史》卷17《圣宗纪八》,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8页。也有学者认为辽代“进士及第者最初多半被任为军事判官”(见[日]高井康典行著,程尼娜译:《辽朝科举与辟召》,《史学集刊》2009年第1期,第89页)。笔者认为,高井先生所列举的一些初授官职实际上并非真为“初授”,如王泽,“开泰七年登进士第,释褐,授秘书省校书郎,次除营州军事判官”(见《王泽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页);张绩于太平末岁登第后,“解褐,授将仕郎、守秘书省著作佐郎。重熙初,覃加文林郎、武骑尉。二年夏,改授涿州军事判官、试大理评事”(见《张绩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页);贾师训“登第,授秘省著作佐郎,调恩州军事判官”(见《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80页);又如,王鼎,“清宁五年,擢进士第。调易州观察判官”(《辽史》卷104《王鼎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3页)。这些都是以秘书省著作佐郎迁转军事判官的例子。而且,秘书省校书郎、著作佐郎即便为文官虚衔,那也是其初授官职,况且,此职是有实职的(详见下文)。
    2孟广耀:《儒家文化——辽皇朝之魂》,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3《李继成暨妻马氏墓志》,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1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卷29《显武将军吴君阡表》,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07页。
    2《王师儒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5页。
    3《辽史》卷45《百官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16页。关于“诸行宫都部署院”是否存在,有学者持否定态度,认为此机构“纯属子虚乌有”(见杨若薇:《契丹王朝政治军事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7页)。但正如武玉环先生所考证,诸行宫都部署院是真实存在的,它乃斡鲁朵的最高管理机构,总管诸斡鲁朵的军事、民政、行政等事宜(见武玉环:《辽代斡鲁朵探析》,《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第51―62页)。
    4 [宋]余靖:《武溪集》卷18《契丹官仪》,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08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5页。辽代共有十二宫,余靖出使契丹乃为辽兴宗时期,所以当时尚无道宗的太和宫和天祚帝的永昌宫,故他所记为十宫院名目。
    5《旧唐书》卷42《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95页。
    6《新唐书》卷47《百官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01页。
    7据统计,辽朝史馆修撰大多以散官、文职虚衔官兼任,他们的品阶按唐制推测,多为四品至六品,则官属中等。详见本文第五章第三节“汉士与辽代史学”。
    
    1《常遵化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2《王敦裕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79页。
    3《梁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22页。
    4《王泽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页。
    1《金史》卷51《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29页。
    1《宋史》卷314《范仲淹传·论赞》,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95页。
    2关于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的年代,很早以来就众说纷纭,主要有公元888年说、907年说、916年说与922年说四种观点,其中以907年说与916年说尤为普遍。孟广耀先生认为,“公元907年正月是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的时间标志”(见孟广耀:《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年代考论》,《内蒙古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第46―56页)。近现代学者多取916年说,本文也支持这种观点。
    3《张正嵩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4《辽史》卷63《世表》,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56页。出:“这是由于将古契丹曾有过的部族大人轮流为联盟首领的习俗,当作辽太祖即位前的事实”,属倒置年代的结果(见张去非:《关于契丹汗位的承袭制度》,《历史教学》1964年第3期,第31―32页)。任爱君先生认为,迭剌部夷离堇有三年任期的规定,而契丹可汗无三年任期规定(见任爱君:《契丹“盐池宴”、“诸弟之乱”与夷离堇任期问题》(载《史学集刊》2007年第6期,第61―69页))。笔者根据《辽史》、《旧五代史》等记载,支持契丹首领三年任期说。
    1《旧五代史》卷137《契丹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828页。
    2《资治通鉴》卷266《后梁纪一》“考异”引,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8677页。
    3《辽史》卷1《太祖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页。
    4何天明:《辽代政权机构史稿》,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另,孟广耀、任爱君两位先生观点与何先生略同。孟先生认为,大迭烈府夷离堇为统帅契丹各部军马的大官,仅在可汗之下(见孟广耀:《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年代考论》,《内蒙古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第46―53页)。任先生认为大迭烈府夷离堇为统领八部在内所有契丹诸部的最高军事首长称号(见任爱君:《契丹“盐池宴”、“诸弟之乱”与夷离堇任期问题》,《史学集刊》2007年第6期,第61―69页)。
    5《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86页。
    6《辽史》卷71《后妃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98页。
    7《姚坤使辽》,赵永春:《奉使辽金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8《资治通鉴》卷266《后梁纪一》“考异”引,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8677页。
    9《资治通鉴》卷266《后梁纪一》“考异”引,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8677页。
    1关于李克用与阿保机盟结兄弟之年,史书记载有歧异,主要有天祐二年与天祐四年两说,应以天祐二年(905年)为是。详见陈述:《阿保机与李克用盟结兄弟之年及其背盟相攻之推测》,《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本第1分(1936年),第79―82页。
    2《资治通鉴》卷266《后梁纪一》“考异”引赵志忠《虏庭杂纪》,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8677页。
    3《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一·契丹》,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86页。
    4《资治通鉴》卷266《后梁纪一》“考异”引赵志忠《虏庭杂纪》,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8677页。
    5金毓黼:《宋辽金史》,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21页。
    6《辽史》卷112《耶律辖底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98页。
    7《辽史》卷73《耶律易鲁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21页。
    8关于“诸弟之乱”的爆发原因,各位学者仁者见仁。陈述先生在其《契丹政治史稿》里写到:“剌葛以皇弟之亲,为甚么屡起谋反,而诸弟又党附之,……此中必有缘故。……剌葛能具天子旗鼓,又有诸弟肯党附,显然不是单纯的叛逆。就是作为叛逆说,也必有他一定的号召理由或旧俗允许的借口,即剌葛为更代的新汗。由另一面说,剌葛等人的活动,又可看作是复辟反复辟或革新和保守之争。”(见陈述:《契丹政治史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8页)。杨树森先生与陈述先生观点类似,即认为此应属于“旧势力”和“新势力”的斗争,由于“新势力”的“不肯代”,“旧势力”就“举起原始民主选举的旗帜”而生“叛逆(=革命)(见杨树森:《辽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24页)。此外,舒焚、王民信、任爱君等前辈学者也各有高见,此不一一赘举。笔者虽然不赞成陈述和杨树森两位先生把阿保机视作进步的新势力、而把剌葛等反对党就视为保守的旧势力这种绝对的划分,但二位先生把“诸弟之乱”的原因跟阿保机的“不受代”联系起来考虑乃为灼见。蔡美彪先生也认为,阿保机对叛乱诸弟宽宥策略,不是因其“仁厚”,“而是再一次说明所谓诸弟之乱,是有着支持他们的强大社会势力,并且有传统的旧制度作为他们举行叛乱的根据”(蔡美彪:《契丹的部落组织和国家的产生》,历史研究编辑部编:《辽金史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
    1所谓“盐池宴”的提法,乃肖爱民先生首先提出(见肖爱民:《耶律阿保机“盐池宴”考辩》,《北方文物》2003年第4期,第53页)。而关于盐池伏兵杀八部大人之说,一些学者持否定态度。如舒焚先生认为这显然是出于“不够确切的传闻”(见舒焚:《辽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5页);华山、费国庆认为此说“实属子虚(或者是中国方面的误传,甚至是恶意的造谣)”(见华山、费国庆:《阿保机建国前契丹社会初探》,历史研究编辑部编:《辽金史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页)。蔡美彪先生认为是“汉人不详其事,而又敷衍传奇,遂多傅会”的结果(见蔡美彪:《契丹的部落组织和国家的产生》,历史研究编辑部编:《辽金史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8页)。岛田正郎先生认为是“经过了传说的润色加工而形成的”(岛田正郎:《大契丹国——辽代社会史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5页)。但也有很多学者肯定它的存在,如白寿彝先生(见白寿彝总主编、陈振主编《中国通史》第7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第1243页)、武玉环先生(见武玉环:《辽制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等。肖爱民和任爱君两位先生也上肯定“盐池宴”的存在,但二人观点迥异,详见下文。
    2《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86―887页。
    3任爱君:《契丹“盐池宴”、“诸弟之乱”与夷离堇任期问题》,《史学集刊》2007年第6期,第61―69页。但肖爱民先生认为,此“盐池宴”当发生于901年以前当阿保机为挞马狘沙里时。“盐池宴”所杀的诸部大人并非是遥辇氏八部大人,而是大、小二黄室韦部的大人。肖爱民:《耶律阿保机“盐池宴”考辩》,《北方文物》2003年第4期,第53―57页。笔者支持任爱君先生的观点。
    4《辽史》卷59《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4页。
    1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3《东晋成帝》,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26页。
    2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4《东晋安帝》,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59页。
    3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8《五代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51―2352页。
    4《张正嵩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5《辽史》卷61《刑法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6页。
    6《辽史》卷74《韩延徽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2页。
    7《辽史》卷59《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6页。
    8《辽史》卷74《韩知古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3页。
    9《韩匡嗣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本,第81页。
    10《韩瑜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11《辽史》卷79《室昉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1页。
    
    1《辽史》卷74《韩延徽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1―1232页。
    2《辽史》卷61《刑法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7页。
    3《辽史》卷74《康默记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0页。
    4《辽史》卷45《百官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85页。
    5《辽史》卷4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73页。
    6《辽史》卷4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72页。
    7《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94页。
    8《辽史》卷76《张砺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52页。
    1《旧五代史》卷98《张砺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14页。
    2《资治通鉴》卷286《后汉纪一》,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9335页。
    3《辽史》卷76《张砺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52页。
    4《辽史》卷4《太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9页。
    5《辽史》卷4《太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页。
    6《辽史》卷59《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3页。
    7《辽史》卷32《营卫志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7页。
    8《辽史》卷2《太祖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页。
    9项春松:《辽代历史与考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1《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86页。
    2关于“汉城”,《新五代史》、《资治通鉴》、《契丹国志》、《辽史》等史书等认为“汉城”是一个专有名辞,就是一个城的名称,位置是炭山东南滦河岸上,那里富有盐铁之利,即是后魏的滑盐县(分别见《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一》、《资治通鉴》卷266《后梁纪一》、《契丹国志》卷23《族姓原始》、《辽史》卷60《食货志下》)。日本学者箭内亘博士在其文《辽代的汉城与炭山》一文中认为,“汉城”当即独石口北37里处之“石头城子”,亦即今河北省北部,毗邻内蒙古的沽源一代,土人呼为“齐龙巴尔哈孙”的古城(见[日]箭内亘:《辽代之汉城与炭山》,《蒙古史研究》,商务印书馆1933年再版,第76页。原载于《东洋学报》11卷3号,1921年)。姚从吾先生指出上述“汉城专有名辞说”是错误的,他认为汉城是由“汉人聚居的城寨”而得名。除了炭山旁的汉城,或为西汉的滑盐县故地,有因地得名的可能以外,当时的汉城,应是一个类名,应解作是“汉人居住的城”(见姚从吾:《说阿保机时代的汉城》,《东北史论丛》(上),正中书局,1976年,第193―216页)。白光先生也承认辽代有许多汉城,并对辽初建于“炭山东南滦河上,有盐铁之利”的汉城所在地进行了考证,认为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的后城地古城和莫盖赫哨城址就是辽初阿保机所建的汉城(见白光:《辽初汉城考略》,《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2008年第1期,第15―19页)。
    3《辽史》卷74《韩延徽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1页。
    4郝维彬:《辽代龙化州调查记》,《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第1期,第64―67页。也有学者认为龙化州在内蒙赤峰市八仙筒一带(见杨树森:《辽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页)。
    5《辽史》卷37《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47页。
    6姚从吾:《说阿保机时代的汉城》,《东北史论丛》(上),正中书局1976年版,第193―216页。据笔者对《辽史·地理志》重新统计,上京、东京、中京三道内,用全部汉人或用部分汉人居民建置的州县实际共有51处,其中上京道18处,东京道19处,中京道14处。
    7《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86页。
    8《旧五代史》卷137《契丹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829页。
    1《辽史》卷1《太祖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页。《辽史》卷3《太宗纪上》载:会同元年(938年),在取得燕云十六州地后,太宗“诏以皇都为上京,府曰临潢”。
    2《辽史》卷74《康默记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0页。
    3《辽史》卷74《韩延徽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2页。
    4《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6页。
    5《辽史》卷37《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40―441页。又据《辽史》卷1《太祖纪上》,太祖八年(914年)冬十月甲子朔,“建开皇殿于明王楼基。”可见开皇殿初建于太祖八年,太宗时改建或扩建。
    6 [法]闵宣化等著、冯承钧译:《东蒙古辽代旧城探考记》,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5页。
    7详见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辽上京城址勘查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1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510―536页。
    1张郁:《辽上京城址勘查琐议》,《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2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526页。
    2张郁:《辽上京城址勘查琐议》,《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2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526页。
    3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86页。
    4《辽史》卷39《地理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81―482页。又如《辽史·圣宗纪五》记载:统和二十年十二月,“奚王府五帐六节度献七金山土河川地,赐金币”(见《辽史》卷14《圣宗纪五》,第158页),应以纪为是。
    5《辽史》卷14《圣宗纪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3页。
    6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等:《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第77―78页。
    7《王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页。
    8《辽史》卷39《地理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86页。
    9罗继祖:《辽史校勘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24页。
    10《韩橁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页。
    1《刘承嗣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2《辽史》卷72“传论”,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14页。
    3详见《辽史》卷6《穆宗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9―80页。
    4如应历二年(952年)宣政殿学士李澣参与国舅政事令萧眉古得的南奔(《辽史》卷6《穆宗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0页)。又如应历十年(960年)十月宋王喜隐叛乱时,韩匡嗣也牵涉其中,时匡嗣“为太祖庙详稳。宋王喜隐谋叛,辞引匡嗣,上置不问。”(见《辽史》卷74《韩匡嗣传》,第1234页)。据此本传所言,穆宗似乎并未追究韩匡嗣的责任,但事实上韩匡嗣遭遇了免官的惩罚,此即《韩匡嗣墓志铭》所称“虽道无适莫而运有穷通。三年不鸣,久栖于散地”(《韩匡嗣墓志铭》,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本,第82页)。
    5《辽史》卷7《穆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7页。
    6李桂芝:《辽景宗即位考实》,《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第159―165页。关于穆宗的被弑,传统观点多认为是奴隶起义。如杨树森《辽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4页)、舒焚《辽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9页)等都是这个观点。笔者赞同李桂芝先生的观点。
    1《辽史》卷85《高勋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17页。
    2《辽史》卷8《景宗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9页。
    3《辽史》卷85《高勋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17页。
    4《辽史》卷8《景宗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9页。
    5《辽史》卷8《景宗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9页。
    6《辽史》卷74《韩匡嗣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4页。
    7《辽史》卷79《耶律贤适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2页。
    1《辽史》卷74《韩匡嗣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4页。
    2《韩匡嗣墓志铭》,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本,第82页。
    3《韩匡嗣妻秦国太夫人墓志铭》,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本,第112页。
    4《辽史》卷9《景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5页。
    5《辽史》卷10《圣宗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7页。
    1《辽史》卷114《逆臣传论》,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17页。
    2《辽史》卷71《睿智皇后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02页。
    3《契丹国志》卷18《耶律隆运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5页。
    4《契丹国志》卷18《耶律隆运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5页。
    5《辽史》卷82《耶律隆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0页。
    6《契丹国志》卷7《圣宗天辅皇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2页。
    1《辽史》卷9《景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4页。
    2《辽史》卷82《耶律隆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0页。
    3《辽史》卷82《耶律隆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0页。
    4关于辽圣宗统和年间的改革,改革涉及政治(吏制)、经济(赋税)、法制等多个方面,学界已多有论述,详见武玉环:《论辽圣宗的改革》,《史学集刊》1987年第2期,第26―29页;陶玉坤:《试论辽承天太后》,《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第25―31页;张志勇:《论辽圣宗时期的法制改革》,《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650―654页。
    5此节只论述韩德让的前四项功绩,而把他促成澶渊之盟之功放入第六章“汉族士人与辽代军事外交”中考察。
    6《辽史》卷10《圣宗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2页。
    7《辽史》卷82《耶律隆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0页。
    8《辽史》卷82《耶律隆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0页。
    1《辽史》卷13《圣宗纪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页。
    2《辽史》卷80《邢抱朴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9页。
    3《辽史》卷81《萧合卓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86页。
    4《辽史》卷94《耶律世良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85页。
    5《辽史》卷81《萧合卓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86页。
    6《辽史》卷83《耶律乌不吕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04页。
    7《辽史》卷82“传论”,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6页。
    8《辽史》卷82《耶律隆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0页。
    9《辽史》卷11《圣宗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4页。
    10《辽史》卷82《耶律隆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0页。
    11《辽史》卷12《圣宗纪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5页。
    12《辽史》卷13《圣宗纪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9页。
    1《辽史》卷11《圣宗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6页。
    2《辽史》卷12《圣宗纪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3页。
    3《辽史》卷59《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5页。
    4罗继祖:《辽承天后与韩德让》,《吉林大学学报》1962年第3期,第86页。
    5《契丹国志》卷18《耶律隆运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5页。
    6《契丹国志》卷7《圣宗天辅皇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2页。
    7《契丹国志》卷18《耶律隆运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6页。
    8韩德让与萧后的确存在特殊关系,尽管辽人对此有所隐讳,但在宋人记载中却屡见不鲜。对于萧后与韩德让的关系,学术界基本存在“改嫁说”和“私通说”两种观点(详情见本文“绪论”)。
    9《契丹国志》卷18《耶律隆运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5页。
    10《辽史》卷79《室昉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1页。
    11《辽史》卷79《郭袭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4页。
    12详见《张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页。
    13《辽史》卷80《张俭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8页。
    14《辽史》卷79“传论”,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5页。
    1据《辽史·景宗纪》载:景宗保宁八年(976年)十二月戊午“诏南京复礼部贡院”(《辽史》卷8《景宗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6页)。可见辽廷设有礼部贡院。
    2《旧五代史》卷98《刘晞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17页。
    3《辽史》卷15《圣宗纪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2页。
    4《辽史》卷14《圣宗纪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8页。
    5《辽史》卷15《圣宗纪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1页。
    6《辽史》卷17《圣宗纪八》,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1页。周腊生认为圣宗太平七年开科存在问题,即:“圣宗太平七年(1027年)一科亦仅交代以杨又玄、邢祥知贡举,而未提放进士之事。”(见《辽金元状元奇谈·辽金元状元谱》,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但笔者认为,尽管这次开科时间也许真有问题,但杨又玄和邢祥曾主持过贡举之事实应该确凿。
    1《辽史》卷14《圣宗纪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4页。
    2《王泽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页。
    3《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7页。
    4郑颉墓志并未明确记载郑颉为哪年及第,据考证可知他为重熙十五年及第(详见下文)。
    5《郑颉墓志》,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9页。
    6《辽史》卷19《兴宗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0页。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2“仁宗庆历四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707页。
    8《契丹国志》卷19《汉官除授职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86页。
    1 [宋]陆游撰:《老学庵笔记》卷7,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92页。
    2《辽史》卷19《兴宗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3页。
    3《辽史》卷105《王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64页。
    4《郑颉墓志》,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9页。
    5《悟空大德发塔铭》,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11页。
    6贾敬颜:《王寂<辽东行部志>疏证稿》,《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65页。
    
    1《辽史》卷86《杜防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25页。
    2《辽史》卷86《刘六符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23页。
    3《辽史》卷97《杨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0页。
    4《辽史》卷20《兴宗纪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8页。
    5《辽史》卷20《兴宗纪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2页。
    6《辽史》卷17《圣宗纪八》,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3页。
    7《梁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20页。
    8《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80页。
    1《辽史》卷24《道宗纪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8页。
    2《邓中举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88~489页。
    3《辽史》卷25《道宗纪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9页。
    4《孟初墓志铭》,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5《杜悆墓志铭》,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177页。
    6《赵励墓志铭》,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1《辽史》卷17《圣宗纪八》,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7页。
    2 [清]厉鹗:《辽史拾遗》卷12《天祚皇帝纪三》引王宗沐《宋元通鉴》,《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41页。
    1《辽史》卷105《能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9页。
    2《辽史》卷82《耶律隆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0页。
    3《辽史》卷98《耶律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5页。这段记载实前后有矛盾之处:李仲禧本为南院枢密使,此为南面最高官,耶律乙辛既“荐仲禧可任”,应该是升职,为何反而降职出任节度使?而据《贾师训墓志》记载:贾师训“奉诏充高丽人使接伴,道出乾陵。故中书令李公仲禧,以当路权宠,构谪是镇。时其家亲旧,过门皆缩颈不敢视。公往复候谒献遗,一无所顾忌,李公默器之”(见《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8页)。“乾陵”即景宗之陵,“圣宗统和三年置”,在东京道乾州广德军,也即仲禧所任节度使之地。而墓志中的“权宠”即耶律乙辛。可见李仲禧实际是因为并未与乙辛同流合污,才被乙辛贬谪出镇,而本传误把构谪当作荐举也。
    4《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8页。
    1《辽史》卷4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7页。
    2《邓中举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89页。
    3分见《梁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21页;《辽史》卷98《耶律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5页。
    4《孟有孚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1页。
    5分见《辽史》卷89《杨佶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52页;卷97《赵徽传》,第1410页。
    6《辽史》卷98《耶律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5页
    7《王泽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页。
    8《张绩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314页。
    9《辽史》卷98《刘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6―1417页。
    10《辽史》卷48《百官志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21页
    11《邓中举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89页。
    12《宁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07页。
    1《金史》卷75《左企弓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23页。
    2《辽史》卷4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0页。
    3《辽史》卷61《刑法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9页。
    4《辽史》卷98《耶律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5页。
    5《梁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20页。
    6《刘祜墓志》,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36页。
    7《张衍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91页。
    8《金史》卷75《左企弓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23页。
    9《辽史》卷61《刑法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40页。
    10《辽史》卷61《刑法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40页。
    11《辽史》卷13《圣宗纪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8页;卷61《刑法志上》,第939页;卷80《邢抱朴传》,第1279页。
    12《辽史》卷18《兴宗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9页;卷91《耶律仆里笃传》,第1365页。
    13《辽史》卷96《姚景行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03页。
    1《梁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21页。墓志载“(大安)十年,起复兴中尹”。根据墓志上下文,知“十年”应为“四年”之误。
    2《辽史》卷97《窦景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09页。
    3《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7页。
    4《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7页。
    5《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8页。
    6《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8页。
    7《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8页。
    1《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80页。
    2《辽史》卷103《萧韩家奴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8页。
    3《陈万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4《常遵化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5《沙门谛纯等为亡师造塔幢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48页。
    6《辽史》卷28《天祚帝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36页。
    7《契丹国志》卷18“论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4页。
    8《刘祜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本,第485页。
    9《辽史》卷95《耶律适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91页。
    10《辽史》卷105《马人望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62页。
    1《宁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07页。
    2《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9页。
    3《金史》卷75《康公弼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25页。
    4《韩橁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6页。
    5《耶律宗福墓志》,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版,第141―142页。
    6《刘日泳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7《邓中举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88―489页。
    8《辽史》卷98《刘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7页。
    1《金史》卷96《王贲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31页。
    2《王士方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31页。
    3《梁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21页。
    4《耶律仁先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53页。
    5《辽史》卷96《姚景行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03页。
    6《辽史》卷97《杨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0页。
    7《契丹国志》卷19《马保忠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80页。
    8《辽史》卷98《耶律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5页。
    9《辽史》卷105《马人望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62页。
    10《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7、479页。
    1参见孟古托力:《辽道宗中后期自然灾害述论》,《北方文物》2001年第4期,71―80页。
    2《辽史》卷60《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1页。
    3《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9页。
    4《王师儒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6―647页。据《王师儒墓志》,“公任枢密副使时,适知燕民歉乏,力奏赈之。”而王师儒曾两次担任枢密副使,一为大安八年,一为寿昌初。此次“燕民歉乏”应发生在寿昌三年,即《辽史·道宗纪六》云:寿昌三年二月丙辰朔,“南京水,遣使振之”(见《辽史》卷26《道宗纪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9页)。
    1《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9页。
    2关于五京计司、钱帛司等其他财赋机构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辽代南面财赋机构考”。
    3《辽史》卷25《道宗纪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5页。
    4《辽史》卷105《王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65页。
    5《辽史》卷98《耶律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5页。
    6《辽史》卷104《耶律孟简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7页。
    7参见《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21页。
    8《三河县重修文宣王庙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78页。
    9《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7―478页。
    10《辽史》卷98《刘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7页。
    11《金史》卷78《时立爱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75页。
    12墓志引自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新城县北场村时立爱和时丰墓发掘记》,《考古》1962年第12期。
    13《刘祜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页。
    14《辽史》卷25《道宗纪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页。
    1《张世卿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55页。
    2《重修范阳白带山云居寺碑》,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3《辽史》卷25《道宗纪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5页。
    4《崇昱大师坟塔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82页。
    5《忏悔正慧大师遗行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59页。
    6《宗教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3页。
    7《特建葬舍利幢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50―351页。
    8《宝胜寺前监寺大德遗行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03页。
    9《妙行大师行状碑》,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87页。
    10《宝胜寺前监寺大德遗行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04页。
    1《三朝北盟会编》卷21《政宣上帙二十一》引范仲熊《北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影印版,第155页。
    2《宋史》卷472《奸臣传二·赵良嗣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733―13734页。《宋史》、《三朝北盟会编》、与《续资治通鉴》三书均认为政和元年童贯使辽时,燕人马植即献策联金灭辽复燕。但据赵永春老师考证,童贯政和元年使辽时,马植只是向童贯献了“复燕”之策,并未同童贯一起归宋,而是继续留在辽朝,直到政和五年(1115年)才来投宋,并在原来向童贯献取燕之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献了联金取燕之策(见赵永春:《北宋联金复燕之议始于何时》,载《金宋关系史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9―55页)。
    3《三朝北盟会编》卷1《政宣上帙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影印版,第1页。
    4《宋史》卷21《徽宗纪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99页。
    5 [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卷1《太祖武元皇帝上》,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页。
    6《三朝北盟会编》卷8《政宣上帙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影印版,第56页。
    7《燕云奉使录》,赵永春:《奉使辽金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4页。
    1《辽史》卷30《天祚帝纪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53页。
    2《辽史》卷29《天祚帝纪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43页。
    3《辽史》卷29《天祚帝纪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44页。
    4《三朝北盟会编》卷8《政宣上帙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影印版,第56页。
    5《辽史》卷102《李处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1页。
    6《三朝北盟会编》卷9《政宣上帙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影印版,第60页。
    7《三朝北盟会编》卷9《政宣上帙九》引《北征纪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影印版,第60页。
    8《辽史》卷102《李处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1页。
    1《三朝北盟会编》卷9《政宣上帙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影印版,第60页。
    2《辽史》卷102《李处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0页。
    3《宋史》卷472《奸臣传二·赵良嗣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735页。
    4《金史》卷133《耶律余睹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847页。
    5《金史》卷2《太祖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页。
    6《金史》卷78《刘彦宗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69页。
    7《金史》卷78《韩企先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77页。
    8以上分见《金史》卷75“论曰”、《左企弓传》、《虞仲文传》、《曹勇义传》、《康公弼传》,卷78《时立爱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27、1723、1724、1725、1725、1776页。
    1其中为辽殉国者有崔公义、邢颖、韩庆民、孟初等4人。降金者有张崇、张应古、刘宏、杨询卿、罗子韦、郭企忠、张琳、左企弓、虞仲文、康公弼、曹勇义、刘彦宗、刘萼、刘筈、时立爱、赵元、孟浩、韩企先、杜师回、田颢、张成、张通古、韩昉等23人;附宋者有赵良嗣、张觉、李石(安弼)、高党、赵励、史愿,以及附宋失败的李处温、李奭父子也包括在内。史料来源为《辽史》卷28《天祚纪二》、《辽史》本传、《金史》本传,以及一些墓志等,不再一一标明。
    2《辽史》卷27《天祚帝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28页。
    3《孟初墓志铭》,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4据《金史》载,“太祖驻跸燕京城南,企弓等奉表降,太祖俾复旧职,皆受金牌。企弓守太傅、中书令,仲文枢密使、侍中、秦国公,勇义以旧官守司空,公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副使权知院事、签中书省、封陈国公。”见《金史》卷75《左企弓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24页。
    5《金史》卷75《卢彦伦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16页。
    6《金史》卷78《时立爱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76页。
    7《金史》卷78《韩企先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78页。
    1《辽史》卷46《百官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30页。
    2《辽史》卷59《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3页。
    3《辽史》卷74《韩延徽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1页。
    4《辽史》卷59《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4页。
    5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二节。
    1 [宋]王钦若等编纂:《册府元龟》卷70《帝王部·务农》,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746页。
    2《耶律遂正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版,第142页。
    3《韩橁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6页。
    4《王泽妻李氏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240页。
    5《造经题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28页。
    6《梁援妻张氏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66页。
    1《辽史》卷17《圣宗纪八》,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1页。
    1《辽史》卷74《韩德枢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2页。
    2《王裕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3页。
    3《常遵化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4《赵匡禹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00页。
    5《耶律隆祐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版,第133页。耶律隆祐的汉名为韩德凝。
    6《辽史》卷46《百官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48页。
    7《辽史》卷59《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5页。
    8《辽史》卷60《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3页。
    1《辽史》卷4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72页。
    2关于辽代的尚书省是否是实权机构,学界存在两大分歧:岛田正郎、杨树森、何天明等学者都认为辽代的尚书省是独立存在的机构或实权机构(分见岛田正郎:《辽朝鞠狱官考》,孙进己:《契丹史论著汇编》(上),辽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1988年,第1164―1165页;杨树森:《辽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2页;何天明:《辽代南面官探讨》,《内蒙古师大学报》1991年第2期,第91―97页。)而以唐统天、王曾瑜、李锡厚、吴凤霞、王滔韬等更多学者则认为尚书省并不是独立机构,它已经并入南枢密院,由南枢密院的“五房”代替了尚书省的六部(分见唐统天:《辽代尚书省研究》,《北方文物》1989年第1期,第64―70页;王曾瑜:《辽朝官员的实职和虚衔初探》,《文史》第34辑,1992年,第171―172页;李锡厚:《辽史》第三章《辽中期的政治制度·南面官》,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吴凤霞:《辽代省制体系问题浅析》,《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1期,第103―105页;王韬韬:《辽朝南面朝官体制研究》,《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第37―38页。)另外,关树东、周峰等学者也都承认南枢密院的“五房”代替了尚书省的六部,此不赘举。
    3《辽史》卷4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71页。
    4《辽史》卷47《百官志三》“南面朝官·汉人枢密院”条,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73页。
    5《三朝北盟会编》卷21《政宣上帙二十一》引《亡辽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影印版,第152页。
    6《三朝北盟会编》卷208《炎兴下帙一百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影印版,第1499页。
    7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巻43,绍兴元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89页。
    8《杜悆墓志铭》,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1《辽史》卷19《兴宗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9页。
    2《韩瑜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3页。
    3《北京房山石经造经题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29页。
    4《辽史》卷110《耶律孝杰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86页。
    5参见唐统天:《辽代尚书省研究》,《北方文物》1989年第1期,第64―70页;王曾瑜先生也认为:辽朝确无三省六部体制,尚书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六部尚书、侍郎、郎中和员外郎等全属虚衔(见王曾瑜:《辽朝官员的实职和虚衔初探》,《文史》第34辑,1992年,第171―172页)。
    6《辽史》卷80《邢抱朴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8页。
    7《道宗宣懿皇后哀册》,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16页。另外,《辽史》中或石刻资料中多见有理财职责在身的“户部使”或“东京户部使”,他们是东京户部使司的官员,并不是尚书省户部所属官职。
    8《杜悆墓志铭》,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9《杜悆墓志铭》,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10《宁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07页。
    11关于辽代州县系统的行政体制,绝大多数学者接受《辽史·地理志》的概念,认为辽代州县系统的行政区划,是以五京为中心,分全国为五道,京道下辖府州县。但也有少数学者否认辽代五京道的存在,张修桂、赖青寿先生认为,所谓的五京道实际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非辽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见张修桂、赖青寿:《〈辽史·地理志〉平议》,《历史地理》第15辑,1999年,第317-347页);而关树东先生也认为,辽代并不存在“五道制”,“事实上,辽朝州县行政区划基本因袭唐末五代制度,实行府、节镇州(道)——(防御使、观察使、刺史)州——县三级制度”(见关树东:《辽朝州县制度中的“道”“路”问题探研》,《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第129-143页)。
    1《辽史》卷48《百官志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02―803页。
    2余靖:《武溪集》卷18《契丹官仪》,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08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4页。五京诸使司,即五京计司的实际职掌详见下文。
    3《辽史》卷59《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1页。
    4《三朝北盟会编》卷21《政宣上帙二十一》引《亡辽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影印版,第152页。
    5《契丹国志》卷22《州县载记》载,五京五处:“燕京三司西京转运中京度支上京盐铁东京户部钱铁司”。东京户部钱铁司即东京户部司。
    6向南、杨若薇:《辽代经济机构试探》,《文史》第17辑,1983年,第108―109页。
    7《辽史》卷74《韩延徽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1页。
    1李军:《五代三司使考述》,《人文杂志》2003年第5期,第126页。
    2《宋史》卷161《职官志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807页。
    3《宋史》卷160《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768页。
    4 [宋]余靖:《武溪集》卷18《契丹官仪》,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08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4―175页。也有学者认为五京计司是辽朝中央最高经济管理部门(参见田广林、周锦章:《契丹货币经济史》,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
    5《辽史》卷48《百官志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23页。
    6《辽史》卷15《圣宗纪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5页。
    7冯家昇:《辽史源流考》,《辽史证误三种》,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4―57页。
    1《辽史》卷48《百官志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22页。
    2《辽史》卷60《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0页。
    3分见《金史》卷49《食货志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93、1095、1096页。
    4 [清]李慎儒:《辽史地理志考》,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第6册,开明书店辑印版1936年版,第8129页。
    5《杜悆墓志铭》,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6《金史》卷133《张觉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844页。
    7《辽史》卷11《圣宗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0页。
    8分见《辽史》卷20《兴宗纪三》、卷60《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6页、第930页。
    9《三朝北盟会编》卷21《政宣上帙二十一》引《亡辽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影印版,第152页。
    10《契丹国志》载:钱帛司三处,长春路、辽西路、平州(见《契丹国志》卷22《州县载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08页)。
    11《辽史》卷59《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3页。
    12关于辽代的财赋机构,前辈学者多有研究,其中有两种代表性观点:其一,三套系统说。这种观点认为辽朝州县理财机构由五京诸使司、三路钱帛司以及转运司三套机构共同构成,向南、杨若薇以及台湾学者王民信都持此说(分见王民信:《辽朝的理财机构——五京诸司使及南面财赋官》,《书目季刊》第10卷第2期,
    2《杜悆墓志铭》,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3《宁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07页。
    4《辽史》卷48《百官志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22页。“点检”应为“提点”之误。
    1《宋史》卷162《职官志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809页。
    1《梁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21页。
    2《辽史》卷102《张琳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1页。
    3《契丹国志》卷19《张琳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81页。
    4分见向南、杨若薇:《辽代经济机构试探》,《文史》第17辑,第105―121页;关树东:《辽朝州县制度中的“道”“路”问题探研》,《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第129―143页。
    1《辽史》卷86《刘景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22页。
    2《辽史》卷80《邢抱朴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8页。
    3《辽史》卷80《萧朴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80页。
    4《辽史》卷103《萧韩家奴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5页。
    5《耶律羽之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本,第5页。
    1《辽史·天祚帝纪二》载:天庆十年六月乙酉,“以北府宰相萧乙薛为上京留守、知盐铁内省两司、东北统军司事”(见《辽史》卷28《天祚帝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39页),可见萧乙薛是一人兼多职,并不是说上京留守同时监管盐铁司、内省司等部门。这从反面证明了,如果留守不同时兼计司职务,就不能领计司事,可见留守司与计司是并不统属的。《辽史·兴宗纪三》载:重熙二十年,“命东京留守司总领户部、内省事”(见《辽史》卷20《兴宗纪三》,第243页),诏令只涉及东京,且似乎并未执行,因为,查重熙二十年之后所有东京留守的执政情况,都未涉及到东京留守领户部之事,东京地区的赋税、救灾等仍由户部使负责,如道宗时,刘伸为“户部使,岁入羡余钱三十万缗”;王棠为东京户部使,“大康二年,辽东饥,民多死,请赈恤,从之”(分见《辽史》卷98《刘伸传》,第1416页;《辽史》卷105《王棠传》,第1465页)。
    2《辽史》卷105《杨遵勖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64页。
    3《辽史》卷59《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3页。
    1《邓中举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89页。
    2《辽史》卷59《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6页。
    3参见武玉环:《辽代的赋役制度》,《北方文物》2003年第1期,第64―69页。
    4《辽史》卷59《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6页。
    5嵇训杰:《辽朝经济举隅》,《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3期,第94页。罗继祖先生认为燕云十六州并入以后,辽国整个领域内,农业经济已跃居首位。见罗继祖:《辽代的经济状况及其赋税制度简述》,《历史教学》1962年第10期,第2―7页。
    6《辽史》卷59《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6页。
    7《金史》卷75《康公弼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25页。
    8《许从贇暨妻康氏墓志》,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9页。
    9《张琪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页。
    10《新唐书》卷49《百官志四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09页。
    1《张思忠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6页。
    2《李继成暨妻马氏墓志》,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3《张思忠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6页。
    4《金史》卷5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3页。
    5吉成名:《辽代食盐产地研究》,《盐业史研究》2006年4期,第27―31页。关于辽代食盐产地,《辽史》卷60《食货志下》记载有8处。笔者基本同意吉成名的考证,但香河县并非食盐产地,而只是在此设立榷盐院而已。另外关于盐池所在地,学者有不同看法,分歧主要集中于炭山盐池所在地(详见郭正忠:《契丹盐业及盐务管理》,《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5期,第185―189页)。
    6《辽史》卷60《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0页。
    7《旧五代史》卷113《周书四·太祖纪四》,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497页。
    8《宋史》卷271《张藏英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290―9291页。
    1 [清]张金吾:《金文最》卷69《创建宝坻县碑》,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01页。
    2《辽史》卷60《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0页。
    3《辽史》卷40《地理志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95页。
    4 [清]张金吾:《金文最》卷69《创建宝坻县碑》,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02页。
    5《李继成暨妻马氏墓志》,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6《茹雄文墓志》,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4页。
    7《景州陈宫山观鸡寺碑铭》,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52页。
    8《赵为幹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页。
    1据《创建宝坻县碑》记载:金大定十一年,析香河而创置宝坻县,“新仓镇榷盐处其西,其东则永济务,有永盐之号”(见[清]张金吾:《金文最》卷69《创建宝坻县碑》,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03页)。
    2《三朝北盟会编》卷14《政宣上帙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影印版,第101页。
    3《辽史》卷17《圣宗纪八》,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3页。
    4《辽史》卷59《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6页。
    5《孟有孚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0页。
    6《梁援妻张氏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66页。
    7《辽史》卷40《地理志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00―501页。
    8《刘祜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本,第485页。
    9《王泽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页。
    10《辽史》卷11《圣宗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页。
    11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6《征榷考三》,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版,第159页下。
    12《辽史》卷110《张孝杰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87页。
    1《辽史》卷60《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0页。
    2《丁文逳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0页。
    3《宝峰寺尊胜陀罗尼幢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0页。
    4《辽史》卷116《国语解》,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39页。
    5郑绍宗:《辽代矿冶发展简论》,《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第60页。
    6《辽史》卷17《圣宗纪八》,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1―202页。
    7《辽史》卷60《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0页。
    1《李内贞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2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藏墓志拓片》,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3《师哲为父造幢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38页。
    4《新五代史》卷70《东汉世家·刘旻》,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68页。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14页。
    6《辽史》卷60《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1页。
    7如兴宗、天祚帝都禁止商贾之家应进士举(见《辽史》卷20《兴宗纪三》、《辽史》卷27《天祚帝纪一》)。保大二年(1102年),天祚帝列耶律淳罪状之一就是“以屠沽商贾,为翌戴之臣”(《全辽文》卷3《闻耶律淳卒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6页),可见辽代商人地位是比较低微的。
    8《辽史》卷1《太祖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页。
    9参见唐统天:《契丹治下的商业》,《北方文物》1991年第2期,第50―55页。
    10《辽史》卷60《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9页。
    1《辽史》卷10《圣宗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1页。
    2《辽史》卷11《圣宗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5页。
    3《辽史》卷60《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9页。
    4《王悦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13页。
    5《宋匡世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页。
    6《金史》卷5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16页。
    7《宋史》卷186《食货志下八》,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541页。
    1《刘宇杰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2《王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页。
    3《董庠妻张氏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09页。
    4《王邻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5《张绩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页。
    6《史洵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51页。
    7《李继成及其马氏墓志铭》,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8《宋史》卷186《食货下八》,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562页。
    1《宋史》卷277《索湘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421页。
    2《宋史》卷186《食货志下八》,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562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0,真宗景德二年(1005),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334页。
    4《常遵化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5据《金史·食货志四》记载:“金榷酤因辽、宋旧制,天会三年始命榷官以周岁为满”(《金史》卷49《食货志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05页),可见金代的榷酤制度承袭于辽、宋,则辽对酒实行专卖无疑。《辽史·韩制心传》载:开泰中韩制心为上京留守,时“酒禁方严,有捕获私酝者,一饮而尽,笑而不诘”;《辽史·食货志上》也载:兴宗“禁诸职官不得擅造酒糜谷,有婚祭者,有司给文字始听”(分见《辽史》卷82《韩制心传》、《辽史》卷59《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2页、925页)。说明辽代至少在圣、道宗时期是禁止私酿的。
    6王家琦:《辽赋税考》,孙进己:《契丹史论著汇编》(上),辽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1988年,第1287页。
    7《辽史》卷37《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41页。
    8《宋史》卷165《职官志五》,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905页。
    9《金史》卷5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19页。
    10《贾师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7页。
    1《李内贞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2《丁文逳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0页。
    3《王敦裕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79页。
    4《杜悆墓志铭》,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页。
    5《金史》卷56《百官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73页。
    6《张绩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页。
    7《丁文逳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0页。
    8《白川州陀罗尼经幢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页。
    9《显州北赵太保寨白山院舍利塔石函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90页。
    10《刘日泳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页。
    11《张衍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91页。
    12《丁文逳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39页
    13《史洵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52页。
    14《罗汉院八大灵塔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34页。
    15《宋会要辑稿》蕃夷1之3 ,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版,第7684―7685页。
    1《辽史》卷59《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6页。
    2《丁文逳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0页。
    3《辽史》卷23《道宗纪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6页。
    4《辽史》卷86《牛温舒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25页。
    5《辽史》卷98《刘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6页。
    6《刘祜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页。
    7《辽史》卷105《马人望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63页。
    1《辽史》卷98《耶律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5页。山西路都转运司与西京都转运使是同一官司的不同称呼。
    2《赵匡禹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00页。
    3《金史》卷5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0页。
    4《王守谦墓志》,《郑颉墓志》,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5辽代有训工程作的专门人员,据《刘宇杰墓志》记载,统和十一年,刘宇杰授为“监显州中作。一意任贤,式契休明之代;百工居肆,雅协经济之能。爰旌干蛊之勋,即降出纶之命。”(见《刘宇杰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中作,《辽史·百官志》不载,据《金史》卷
    57《百官志三》“诸转运泉谷等职”条下有“作院”,“使一员,副使一员,掌监造军器,兼管徒囚、判院事。都监一员,掌收支之事。”辽代的中作跟金代作院职能应相近。中作内部有官员掌管收支,但其钱款来源应都属于永丰库。
    6 [宋]晁以道:《景迂生集》卷2《朔问下》,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11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9页。按,辽道宗崩于寿昌七年(1101)年,而晁以道写次文时此时道宗尚在位,则文中云“自澶渊之盟到今九十有八年”误。另外,说永丰库所储中国百年之金币,道宗“未尝轻用一毫”则过于夸张了,实际辽代到道宗末期财政危机已经很深。
    7《韩资道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34页。
    8《宋史》卷165《职官志五》,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908页。
    9《金史》卷56《百官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73页。
    1《辽史》卷17《圣宗纪八》,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4页。
    1《辽史》卷103《文学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5页。
    2《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88页。《五代会要》卷29也载:“契丹本无文记,唯刻木为信,汉人陷番者,以隶书之半,就加增减,撰为胡书”(见王溥:《五代会要》,《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49页)。
    3吴梅:《辽金元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页。
    4《辽史》卷72《义宗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09页。
    5《辽史》卷4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8页。
    1《辽史》卷48《百官志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07页。
    2《辽史》卷21《道宗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8页。
    3《辽史》卷4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8页。
    4《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65页。
    5《契丹国志》卷18《刘六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7页。
    6《石佛山造像题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92页。有学者考证,此题记中彰(章)武军节度指刘慎行,贡物使(三司使)指慎行子刘六符(见项春松:《赤峰市郊石佛山发现辽大康七年石刻》,《考古》,1986年第7期,第625―627页),如此,则刘尧为刘六符子。
    1 [清]黄彭年等撰修:《畿辅通志》卷114《经政二十一·学校一》,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4519页。
    2《三河县重修文宣王庙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78―579页。
    3《辽史》卷4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8页。
    4《辽史》卷48《百官志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11页。
    5《辽史》卷82《武白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4页。
    6详见第一章第一节。
    7《辽史》卷12《圣宗纪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4页。此句中华书局本断句为“宋进士十七人挈家来归,命有司考其中第者,补国学官……。”笔者认为应断为“宋进士十七人挈家来归,命有司考,其中第者补国学官……”。即宋进士来投的17人辽廷并不是直接录用,而是经过考试,考试合格者者方授官。
    1《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63页。
    2《易州兴国寺太子诞圣邑碑》,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87页。
    3《宋匡世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页。
    4《张琪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页。
    5《新唐书》49《百官志四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11页。
    6《张琪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页。
    7《辽史》卷86《刘景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22页。
    8《王泽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1页。
    9《辽史》卷75《突吕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40页。
    10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3,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8页。
    1《辽史》卷79《室昉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1页。
    2《圣宗皇帝哀册》,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4页。
    3《张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7页。
    4《辽史》卷103《文学传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5页。
    5《辽史》卷24《道宗纪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1页。
    6《辽史》卷25《道宗纪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页。
    7《梁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21页。
    8分见《辽史》卷4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91页;《辽史》卷10《圣宗纪一》,第115页;《韩资道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34页;《辽史》卷21《道宗纪一》,第253页。
    9分见《辽史》卷4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91页;《辽史》卷16《圣宗纪七》,第187页。
    10分见《辽史》卷97《窦景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09页;卷98《刘伸传》,第1416页。
    11《张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7页。
    12《张正嵩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1《辽史》卷72《义宗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09页。
    2 [清]厉鹗:《辽史拾遗》卷19《义宗倍传》引《尧山堂外紀》,《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83页。
    3《辽史》卷72《义宗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09页。
    4《辽史》卷4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95页。
    5《宋史》卷264《宋琪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121页。
    6《辽史》卷96《姚景行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03页。
    7《王师儒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6页。据《辽史·道宗纪四》记载:大康六年三月,“封孙延禧为梁王”;九年十一月,“进封梁王延禧为燕国王”(分见《辽史》卷24《道宗纪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4、289页)。可见至大康九年时耶律延禧已为燕国王,而非王师儒所称的梁王。而且墓志记载王师儒为耶律延禧的伴读是在大康九年,此误。按纪载,应在大康十年。
    8《辽史》卷24《道宗纪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9页。
    
    1《王师儒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7页。
    2 [宋]苏辙:《龙川略志》卷4《契丹来议和亲》,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宋仁宗庆历四年,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635页。
    4《契丹国志》卷8《兴宗文成皇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9页。
    5《辽史》卷17《圣宗纪八》,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1页。
    6赵维江:《北方地域文化与辽金元文学》,《文史哲》2005年第1期,第91―96页。
    1《辽史》卷45《百官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95页;卷47《百官志三》,第781页。
    2参见岛田正郎:《辽朝林牙、翰林考》,孙进己:《契丹史论著汇编》(上),辽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1988年,第1126―1138页。
    3《辽史》卷88《萧恒德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42页。
    4《辽史》卷92《萧夺剌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67页。
    5《辽史》卷96《耶律敌烈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02页。
    6据《辽史》卷75《耶律突吕不传》记载:突吕不,“幼聪敏嗜学。事太祖见器重。及制契丹大字,突吕不赞成为多。未几,为文班林牙,领国子博士、知制诰。”契丹大字创制于神册五年(920年),即《辽史》卷
    2《太祖纪下》所载:神册五年春正月乙丑,“始制契丹大字”。
    7《辽史》卷4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1页。
    8《辽史》卷116《国语解》,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37页。
    9朱子方:《辽朝史官考》,《史学史研究》1990年第4期,第62―66页。
    10《辽史》卷113《萧韩家奴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9页;卷19《兴宗纪二》,第230页。
    11《辽史》卷82《磨鲁古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5页。
    12《辽史》卷88《萧恒德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42页。
    1《辽史》卷52《礼志五·嘉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60页。
    1《辽史》卷12《圣宗纪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3页。
    2《旧五代史》卷98《张砺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13页。
    3《辽史》卷104《王鼎传》、《辽史》卷22《道宗纪二》。两位王鼎,参见陈述:《全辽文》附录二《作者索引及事迹考》,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98页。
    4《辽史》卷30《天祚帝纪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55页。
    5《旧唐书》卷139《陆贽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17页。
    1杨果:《辽代翰林院与翰林学士》,《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1期,第139―141页。
    2《辽史》卷76《赵延寿》,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48页。
    3《宋史》卷262《李涛传附李澣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062―9063页。
    4《辽史》卷103《李澣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0―1451页。
    5《辽史》卷79《室昉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1页。
    6《辽史》卷86《刘景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22页。
    1《辽史》卷80《马得臣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9页。
    2《辽史》卷89《杨佶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53页。
    3《辽史》卷104《王鼎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3页。
    4《孟初墓志铭》,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5《重修独乐寺观音阁碑》,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6《辽史》卷15《圣宗纪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9页。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5,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957页。
    8《辽史》卷79《室昉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2页。
    9《辽史》卷15《圣宗纪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0页。
    10《王师儒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6页。
    11《契丹国志》卷18《刘六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7页。
    12《契丹国志》卷20《关南誓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91―192页。
    13参见李桂芝:《辽朝进士杂考》,《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2期,第216页。
    14《张匡正墓志》,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4页。
    1魏源:《古微堂外集》,《魏源全集》第12册,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216页。
    2《辽史》卷105《王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64页。
    3《梁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20页。
    4《张匡正墓志》,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4页。
    5见《辽史·文学传》的7人为萧韩家奴、李澣、王鼎、耶律昭、刘辉、耶律孟简、耶律谷欲(见《辽史》卷103、104《文学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5―1465页)。
    6胡传志:《北方民族政权与辽金文学》,《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第20页。
    7分见胡淑慧:《略论辽代文学及文化制度》,《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72―77页;曾肖:《辽代文化与政治述论》,《东疆学刊》2005年第1期,第51页;胡淑慧:《试论辽代文学》,《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年第3期,第12―14页。另外,张晶先生也有类似的观点:“客观地说,最能展示辽诗成就与风貌的,不是汉人的诗,而是契丹诗人的创作”(见张晶:《辽金元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1周春:《辽诗话·自序》,转引自蒋祖怡、张涤云整理:《全辽诗话》,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3页。
    2黄虞稷等:《辽金元艺文志·辽艺文志》,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1―76页。
    3李家祺:《各家<补辽艺文志>研究》,杨家骆主编:《辽史汇编》第5卷第52号,鼎文书局1973年版,第1―5页。
    4朱子方:《新补〈辽史·艺文志〉稿》,穆鸿利、黄凤岐主编:《辽金史论集》第7辑,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35页。
    5《辽史》卷103《李澣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1页。
    6《宋史》卷262《李涛传·附传李澣》,李涛为李澣兄,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062―9063页。
    7 [宋]陶岳:《五代史补》卷3《李瀚作钱镠碑》,《丛书集成续编》本,第274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82页。
    8欧阳修编《新五代史》时,改“李澣”为“李瀚”,“这不是一种误笔,而是一种故意,以抵其失节进退??另,《五代史补》也沿用“李瀚”之称。详见黄震云:《辽代文史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146页。
    1《辽史》卷89《杨佶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53页。
    2《吕恭墓志》,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88页。吕恭生逢辽末,并未仕辽,后分别仕宋、仕金,但其成长是在辽代,故其诗文成就也应算入辽代。
    3《悟空大德发塔铭》,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11页。
    4 [金]王寂著,张博泉注释:《辽东行部志注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页。
    5《全辽文》卷5《龙龛手鉴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3―104页。
    6《全辽文》卷6《续一切经音义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2―143页。
    7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卷4,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8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卷36《双溪集序》,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60页。
    9黄震云:《辽代文史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5―124页。
    10《辽史》卷76《赵延寿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47页。
    11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200《赵延寿》,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508页。
    1《全辽文》卷4《失题》,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9页。
    2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200《赵延寿》,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508页。
    3《玉石观音唱和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04页。
    4《辽史》卷10《圣宗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7页。
    5《契丹国志》卷7《圣宗天辅皇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04页。
    6《辽史》卷86《刘六符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23页。
    7《辽史》卷17《圣宗纪八》,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8页。
    8《辽史》卷89《杨皙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51页。
    9《辽史》卷81《陈昭衮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86页。
    1《辽史》卷18《兴宗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8页。
    2《郑颉墓志》,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9页。
    3《辽史》卷18《兴宗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7页。
    4《郑颉墓志》,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9页。
    5《辽史》卷86《杜防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26页。
    6 [金]王寂著,张博泉注释:《辽东行部志注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页。
    7《辽史》卷96《耶律良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98页。
    8《辽史》卷21《道宗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3页。
    9《辽史》卷22《道宗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5页。
    10《辽史》卷22《道宗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0页。
    1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4,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6页。
    2《辽史》卷110《张孝杰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86页。
    3《孟初墓志铭》,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4《王师儒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7页。
    5《辽史》卷105《王鼎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3页。
    6《梦溪笔谈》载:“契丹书禁甚严,传入中国者法皆死。”(见沈括:《梦溪笔谈》,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127页)。
    7《辽史》卷22《道宗纪二》记载,清宁十年,“禁民私刊印文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4页。
    8蒋祖怡、张涤云:《全辽诗话·前言》,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2页。
    9张国庆、于航:《辽代丧葬礼俗:生者为亡者镌志刻幢——以辽代石刻为史料》,《东北史地》2009年第1期,第18―25页。
    1景爱、孙文政:《辽代石刻概述》,《北方文物》2008年第1期,第27―33页。按辽制,除帝、后外,其他人墓志不允许使用“哀册”,但在辽代末期却出现了1个“特例”:1997年于峰市巴林右旗辽庆陵陪葬墓中出土乾统十年《羲和仁寿皇太叔祖哀册》,册文首题为“羲和仁寿皇太叔祖哀册文”。此哀册主人即和鲁斡,乃兴宗二子、道宗同母弟。见盖之庸:《近年庆陵出土辽代墓志补证》,《内蒙古文物考古》2002年第1期,第97―106页。
    2辽陵出土的帝、后哀册,基本均有契丹、汉两种文字,但契丹文哀册与汉文哀册的作者并不一定为同一人。如契丹文《道宗皇帝哀册》与《道宗宣懿皇后哀册》都是契丹人耶律固所撰(见阎万章:《契丹文辽道宗皇帝、皇后哀册和<故耶律氏铭石>的撰写人初探》,《辽宁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第60―63页)。
    3《圣宗皇帝哀册》,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3页。
    4《兴宗仁懿皇后哀册》,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
    5《道宗皇帝哀册》,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13页。
    6《道宗宣懿皇后哀册》,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16页。
    7《辽史》卷80《张俭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7页。
    8《张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70页。
    9《辽史》卷110《张孝杰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86页。
    1《辽史》卷98《耶律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5页。
    2《辽史》卷102《张琳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2页。
    3《辽史》卷21《道宗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3页。
    4《辽史》卷96《姚景行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03页。
    5《辽史》卷89《杨皙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51页;《辽史》卷97《杨绩传》,第1410页。
    6《圣宗仁德皇后哀册》,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页。
    1墓志对景宗驾崩、统和改元、乾亨年号的干支、辽景宗和韩匡嗣的死亡年份等问题的记载出现了一些失误,错误原因不详。参见刘凤翥、金永田:《辽代韩匡嗣与其家人三墓志铭考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2000年新第9期,第215―236页。
    2《秦晋国妃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42页。
    3墓志引文见袁海波、李宇峰:《辽代汉文〈永清公主墓志〉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5期,第71―76页。
    1《马直温妻张馆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34―636页。
    2《为先师志延造陀罗尼经幢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81页。
    3宣立品:《辽代“文僧”志延》,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编:《北京辽金文物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4《柳溪玄心寺洙公壁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39―540页。
    5《范阳丰山章庆禅院实录》,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44―545页。
    6朱子方、王承礼:《辽代佛教的主要宗派、学僧及其著述》,《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6年第1期,第1―7页。
    7《刘继文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1页。
    8《义丰县卧如院碑记》、《易州兴国寺太子诞圣邑碑》、《云居寺供塔灯邑碑》,分见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95―396、486―487、614―615页。
    9 [清]叶昌炽:《语石》卷1,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1《新唐书》卷47《百官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05、1209页。
    2《辽史》卷4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76页。
    3贾敬颜:《路振<乘轺录>疏证稿》,《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1页。
    4见朱子方:《辽朝史官考》,《史学史研究》1990年第4期,第62―66页。
    1《辽史》卷103《萧韩家奴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9页。
    2《宋史》卷161《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780页。
    3《辽史》卷32《营卫志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5页。
    4《新唐书》卷47《百官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05页。
    5《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45页。
    6杨树森:《辽代史学述略》,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3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189页。
    7金毓黼:《中国史学史》第5章《汉以后之史官》,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8据《辽史·耶律鲁不古传》载:“初,太祖制契丹国字,鲁不古以赞成功,授林牙,监修国史”(《辽史》
    1《旧唐书》卷43《职官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53页。
    1唐朝三百年各个时期监修国史的员额并不完全相同:太宗贞观时期实行的是一相监修制,终太宗之世,只有房玄龄一人担任监修国史;而从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及玄宗开元前期,基本上是多相监修制,即同时间往往有数位宰相担任监修国史;自玄宗开元后期起以迄唐亡,再次实行一相监修制(见岳纯之:《唐代监修国史制度考》,《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1期,第27―31页)。
    2《梁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19页。
    3《辽史》卷26《道宗纪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3页。
    4 [宋]王溥:《五代会要》卷18《修史官》,《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33页。
    5《旧唐书》卷43《职官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53页。
    
    1《王师儒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6页。
    2 [宋]王钦若等编纂:《册府元龟》卷554《国史部·总序》,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6337页。
    3《辽史》卷4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1页。
    4《辽史》卷8《景宗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5页。
    5朱子方:《辽朝史官考》,《史学史研究》1990年第4期,第62―66页。
    6参见吴怀祺:《辽代史学和辽代社会》,《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4期,第41―51页。
    1《辽史》卷1《太祖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页。
    2《辽史》卷4《太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9页。
    3《旧五代史》卷89《赵莹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170页。
    4《旧五代史》卷89《刘昫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173页。
    5《辽史》卷47《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72页。
    6《辽史》卷15《圣宗纪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0页。
    7《辽史》卷79《室昉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2页。另,《辽史》卷13《圣宗纪四》载室昉进《实录》发生于统和九年(991年)春正月。
    8日历,据《文献通考》记载,宋制,“起居注铨次其事,排以日月,谓之日历”(见《文献通考》卷51《职官考五·史官》,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版,第467页)。
    1《辽史》卷80《邢抱朴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8页。
    2《辽史》卷80《马得臣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9页。
    3《契丹国志》卷7《圣宗天辅皇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1页。
    4《辽史》卷80《马得臣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9页。
    5 [宋]范镇:《东斋记事》卷5,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3页。赵至忠,或为赵志忠。《虏廷杂记》,或为《虏庭杂纪》、《虏廷杂纪》。
    6《宋会要辑稿》兵17之1,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版,第7038页。
    7 [宋]赵希弁:《郡斋读书后志》卷1《伪史类》,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67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82页。
    8李锡厚:《<虏廷杂记>与契丹史学》,《史学史研究》1984年第4期,第58―59页。
    9《辽史》卷21《道宗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4页。
    10《梁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21页。
    11《辽史》卷24《道宗纪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0页。
    1《造经题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
    2《辽史》卷97《窦景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09页。
    3关于《七帝实录》的修撰人,杨树森先生认为是耶律孟简(见杨树森:《辽代史学述略》,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3辑,第193―194页)。
    4《辽史》卷98《耶律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6页。
    5《辽史》卷98《耶律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6页。李俨本传谓道宗未崩之前,已经修成《皇朝实录》;但《辽史·天祚帝纪一》又载,乾统三年(1103年)十一月,“召监修国史耶律俨纂太祖诸帝《实录》”(《辽史》卷27《天祚帝纪一》,第320页),此《实录》即《皇朝实录》,乃乾统三年才下诏开始修撰。从《王师儒墓志》可知,王师儒在道宗驾崩前夕任判史馆事,并参与了李俨《皇朝实录》的审阅刊定(详见下文),因此,关于《皇朝实录》的修撰时间应以《李俨传》记载为准。
    6冯家昇:《辽史源流考》,《辽史证误三种》,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0页。
    7《辽史》卷98“论赞”,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7页。
    8《王师儒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7页。
    9《辽史》卷26《道宗纪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3页。
    10《王师儒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7页。
    11《六聘山天开寺忏悔上人坟塔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13页。
    12《法均大师遗行碑铭》,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37页。
    13《辽史》卷104《王鼎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4页。
    1姚从吾:《辽道宗宣懿皇后十香词冤狱的文化分析》,《姚从吾先生全集》(五),正中书局1981年版,第95页。
    2《王泽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页。
    3《王师儒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7页。
    4《耿知新墓志铭》,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5页。
    5《鲜演大师墓碑》,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68页。
    6《辽史》卷2《太祖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页。
    7《辽史》卷63《世表》,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49页。
    1《全辽文》卷1《赐圆空国师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5页。
    2赵永春:《辽人自称“北朝”考论》,《史学集刊》2008年第5期,第19―27页。
    3《辽史》卷86《刘六符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23页。
    4《契丹国志》卷18《刘六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7页。
    5《辽史》卷104《刘辉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5页。
    6《辽史》卷104《刘辉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5页。
    7参见程尼娜:《辽金王朝与中华多元一体的关系》,《史学集刊》2006年第1期,第15―16页。
    8除了本文论及的三次修实录(圣宗时期室昉与邢抱朴修《统和实录》20卷、道宗大安元年梁颖、窦景庸等进《七帝实录》,道宗末年李俨进《皇朝实录》70卷)外,还有一次修实录是在辽兴宗重熙年间,诏萧韩家奴与耶律庶成“录遥辇可汗至重熙以来事迹,集为二十卷”(见《辽史》卷103《萧韩家奴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0页)。
    1《全辽文》卷9《安次县祠垡里寺院内起建堂殿并内藏埤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3页。
    2《全辽文》卷10《涿州云居寺供塔灯邑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8页。
    3李家祺:《辽朝寺庙分布研究》,《中国佛教史论集》5辑,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第120页。
    4见刘浦江:《辽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会影响》,《佛学研究》第5辑, 1996年,第234页。
    5妙行大师见《妙行大师行状碑》(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84页);“契丹长老”见《澄湛等为师善弘建陀罗尼幢记》(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4页)。
    6《辽史》卷1《太祖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页。
    7陈述:《辽朝教育史论证》,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页。
    8《大安山莲花峪延福寺观音堂记碑》,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1《澄湛等为师善弘建陀罗尼幢记》,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4页。
    2《慈悲庵慈智大德幢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93页。
    3《宝胜寺僧玄照坟塔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61页。
    4《上方感化寺故监寺澄方遗行碑》,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21页。
    5转引自吕振奎:《<吕舟大师铭文>补释》,《阜新辽金史研究》第3辑,1997年,第189―193页。
    6《广济寺佛殿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7页。
    7《全辽文》卷9《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引文》,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9页。
    8《兴中府安德州创建灵岩寺碑》,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92页。
    9《慈悲庵慈智大德幢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93页。
    10《涿州超化寺诵法华经沙门法慈修建实录》,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11郎思孝:《大藏教诸佛菩萨名号集》,《房山云居寺石经》图版63,文物出版社1978年。
    12《易州马头山善兴寺花严座主塔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78页。
    13《六聘山天开寺忏悔上人坟塔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13页。
    14《柳溪玄心寺洙公壁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39页。
    1《鲜演大师墓碑》,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67页。
    2 [金]王寂著,张博泉注释:《辽东行部志注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页。
    3《全辽文》卷9《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9页。
    4《全辽文》卷9《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引文》,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8页。
    5《耶律宗允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21页。
    6慈怡主编:《佛光大词典》,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3078页。
    7《感化寺智辛禅师塔记》、《沙门志果等为亡师造塔幢记》,分见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303页。
    8《宝胜寺前监寺大德遗行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03页。
    9《志莹坟塔记》、《云居寺辩正大德石塔记》,分见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85、570页。
    1《澄湛等为师善弘建陀罗尼幢记》,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4页。
    2《鲜演大师墓碑》,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67页。
    3《忏悔正慧大师遗行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58页。
    4《沙门积祥等为先师造经幢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3页。
    5唐代试经度僧制度可参考明杰:《唐代佛教度僧制度探讨》,《佛学研究》2003年,第179―192页;白文固:《唐宋试经剃度制度探究》,《史学月刊》2005年第8期,第31―36页。
    6 [清]张金吾:《金文最》卷68《兴中府尹银青改建三学寺及供给道粮千人邑碑》,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95―996页。碑文引号内的内容为笔者自加。
    1 [清]和坤等修:《热河志》卷81《寺庙五》,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版,第2873页。
    2《辽史》卷68《游幸表》,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70页。
    3《辽史》卷39《地理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82页。
    4《木叶山顺孝寺碑》,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7页。
    5《法均大师遗行碑铭》,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38页。
    6《为故坛主传菩萨戒大师特建法幢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7《易州太宁山净觉寺碑铭》,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04页。
    8《中京诸寺沙门施财题名碑》,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09页。
    9《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0,仁宗至和二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363页。
    10《辽史》卷68《游幸表》,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64页。
    1《纯慧大师塔幢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2 [金]王寂著,张博泉注释:《辽东行部志注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页。
    3《妙行大师行状碑》,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4 [金]王寂著,张博泉注释:《辽东行部志注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19页。
    5《全辽文》卷9《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引文》,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8页。
    6 [宋]苏辙:《栾城集》卷42《北使还论北边事札子五道》,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40页。
    7《全辽文》卷8《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8页。
    8《全辽文》卷9《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引文》,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3页。
    9《辽史》卷68《游幸表》,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73页。
    10《法均大师遗行碑铭》,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38页。
    11《鲜演大师墓碑》,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67页。
    1《鲜演大师墓碑》,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68页。
    2《忏悔正慧大师遗行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59页。
    3史树青:《应县佛宫寺木塔发现的辽代俗文学写本》,《文物》1982年第6期,第34―39页。
    4《沙门守恩为自身建塔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20页。
    5《金山演教院千人邑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34页。
    6《沙门志果等为亡师造塔幢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页。
    7《金山演教院千人邑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34页。
    8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等:《房山石经题记汇编》第四部分《诸经题记(辽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342页。
    9《沙门即空造陀罗尼经幢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57页。
    10《造经题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35页。
    11《宝胜寺前监寺大德遗行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03页。
    12《沙门积祥等为先师造经幢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3页。
    13《崇昱大师坟塔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82页。
    14《六聘山天开寺忏悔上人坟塔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13页。
    15《全辽文》卷6《续一切经音义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3页。
    16《金山演教院千人邑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34页。
    1《大安山莲花峪延福寺观音堂记碑》,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2《忏悔正慧大师遗行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59页。
    3《法均大师遗行碑铭》,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38页。
    4《法均大师遗行碑铭》,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38页。
    5《大安山莲花峪延福寺观音堂记碑》,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6《清河公女坟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01页。
    7《韩师训墓志》,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80页。
    8《刘承遂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页。
    9慈怡主编:《佛光大词典》,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3727页。
    10史树青:《应县佛宫寺木塔发现的辽代俗文学写本》,《文物》1982年第6期,第34―39页。
    1陈述:《辽代教育史论证》,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54页。
    2分见张畅耕等:《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内发现辽代珍贵文物》,《文物》1982年第6期,第1―8页;陈国莹:《丰润天宫寺塔保护工程及发现的重要辽代文物》,《文物春秋》1989年创刊号。
    3李富华:《关于〈辽藏〉的研究》,杨曾文、方广錩编:《佛教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490―496页。关于《辽藏》的版本,研究者一般只注意到一个版本,即579帙的卷装大字本,罗炤先生最先提出《辽藏》至少存在卷装大字本和小字册装本两个版本(见罗炤:《有关契丹藏的几个问题》(见《文物》,1992年第11期,第52―56页)。
    4毕素娟:《辽代名僧诠明著作在敦煌藏经洞出现及有关问题——敦煌写经卷子P2159经背1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18、19期合刊,1992年7月,第133―138页。
    1张畅耕、毕素娟:《论辽朝大藏经的雕印》,《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第9期,1986年9月,第74―76页。
    2李富华:《关于〈辽藏〉的研究》,杨曾文、方广錩编:《佛教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512页。诠明的佛学著作详见下文“著述佛经”。
    3陈述、朱子方:《辽会要》卷8《崇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401页。
    4觉苑:《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1,见陈述、朱子方:《辽会要》卷8《崇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400页。
    5《阳台山清水院藏经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32页。
    6吕澂:《契丹大藏经略考》,《现代佛学》1卷5期,1951年。
    7李富华:《关于〈辽藏〉的研究》,杨曾文、方广錩编:《佛教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485页。关于丰润县天宫寺塔发现的辽代刻经中是否含有《辽藏》,以陈国莹、罗炤、李富华为首的大多数学者都持肯定态度(见各自前揭文),但朱子方先生认为:不能肯定这批辽刻经卷中有《契丹藏》(见朱子方:《〈丰润天宫寺塔保护工程及发现的重要辽代文物〉一文读后记》,《文物春秋》1991年第2期,第47页)。
    1题记引自郑绍宗:《丰润天宫寺发现的辽代刻经》,《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531页。又据罗炤先生研究,天宫寺发现的《辽藏》中,《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1册扉页内所粘半叶题记(即文中所引题记),实乃《一切佛菩萨名集》第1册尾叶所缺的半叶题记(见罗炤:《有关契丹藏的几个问题》,《文物》1992年第11期,第53―54页)。笔者根据郑绍宗先生所述,把此题记视为《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题记。
    2题记引自郑绍宗:《丰润天宫寺发现的辽代刻经》,《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532页。
    3分见山西省文物局等:《应县木塔辽代秘藏》黑白图版41、42,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306页上、312页右。
    4分见山西省文物局等:《应县木塔辽代秘藏》黑白图版41、42,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306页左下、312页左上。
    5齐心、王玲:《辽燕京佛教及其相关文化考论》,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北京文物与考古》(二),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第115页。
    1 [元]孛兰肹等著,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卷1《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大都路》,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27页。
    2详见本章第一节之“撰写志文”段。
    3张畅耕、毕素娟:《论辽朝大藏经的雕印》,《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第9期,1986年9月,第74―76页。
    4山西省文物局等:《应县木塔辽代秘藏》黑白图版57,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451页。
    5陈述、朱子方:《辽会要》卷8《崇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401页。
    6山西省文物局等:《应县木塔辽代秘藏》黑白图版40,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282、288页。
    1山西省文物局等:《应县木塔辽代秘藏》黑白图版21,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页。
    2山西省文物局等:《应县木塔辽代秘藏》黑白图版18,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页。
    3山西省文物局等:《应县木塔辽代秘藏》黑白图版44,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354页。
    4山西省文物局等:《应县木塔辽代秘藏》黑白图版45,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374页。
    5毕素娟:《辽代的雕版印刷品》,《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第27期,1997年,第66页。
    6《兴中府安德州创建灵岩寺碑》,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93页。
    7《金山演教院千人邑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33页。
    
    1《新赎大藏经建立香幢记》,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3页。
    2毕素娟:《辽代的雕版印刷品》,《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第27期,1997年,第64页。
    3《重修范阳白带山云居寺碑》,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1《涿州白带山云居寺东峰续镌成四大部经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286页。
    1《云居寺续秘藏石经塔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70―671页。
    2韩绍芳取出石经验名对数应有遗漏,“据他所举的几部经来看,似乎只开了第一、二洞和第七、八洞;三、四、九洞并没有打开,因此这三个洞内的唐刻石经就被遗漏了”(见林元白:《房山云居寺塔和石经》,《文物》1961年第4、5期合刊,第67页)。
    3见《辽史》卷47《百官志三》:“枢密都承旨。圣宗开泰九年见枢密都承旨韩绍芳”。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74页。
    4《辽史》卷16《圣宗纪七》:太平四年(1024年)八月丙辰,“以韩绍芳为枢密直学士”(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3页);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3:仁宗天圣三年(1025)春正月戊子,“契丹遣宣徽南院使朔方节度使萧从顺、枢密直学士给事中韩绍芳来贺长宁节”(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374页)。
    5《辽史》卷74《韩绍芳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3页。
    6《辽史》卷18《兴宗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1页。
    7《辽史》卷74《韩绍芳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3页。
    8 [宋]余靖:《武溪集》卷18《契丹官仪》,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08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5页。
    1《全辽文》卷9《齐毂等造经题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8页。
    2《大安山莲花峪延福寺观音堂记碑》,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3《崇昱大师坟塔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82页。
    1大安九年,通理大师开始自筹资金刻经。而从辽圣宗太平七年(1027)开始刻经到道宗大安八年(1092),都是由政府赐钱刻经,前后经历了65年,当然,中间也有过中断。
    2黄炳章:《房山云居寺石经》,中国佛教协会出版:《房山石经之研究》,1987年,第95页。
    3任杰:《房山石经<大智度论>整理记》,中国佛教协会出版:《房山石经之研究》,1987年,第50页。
    4《全辽文》卷10《陈国别胥造经题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99页。
    5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等:《房山石经与<契丹藏>》,《法音》1981年第3期,第10―15页。
    6《造经题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24―747页。
    1《造经题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24―747页。
    2《石经山韩绍勋题记》,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页。
    3《辽史》卷74《韩绍勋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2页。
    1朱子方:《辽代佛学著译考》,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2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77页。
    2《全辽文》卷9《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并供佛利生仪后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7页。
    3《全辽文》卷8《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序》(陈觉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5页。
    4《全辽文》卷9《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序》(道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6页。
    5《全辽文》卷9《显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并供佛利生仪后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7页。
    6《全辽文》卷8《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序》(陈觉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5页。又如《燕京永安寺释迦舍利塔碑记》载:“大辽寿昌二年三月十五日,显密圆通法师道之所造也。”
    7陈述、朱子方:《辽会要》卷17《艺文·子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827页。
    8《全辽文》卷9《显密二教颂》、《密教深胜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7页。
    9陈述:《全辽文》卷6《续一切经音义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3页。
    10毕素娟:《辽代名僧诠明著作在敦煌藏经洞出现及有关问题――敦煌写经卷子P2159经背1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18、19期合刊,1992年7月,第136页。
    1毕素娟:《辽代名僧诠明著作在敦煌藏经洞出现及有关问题——敦煌写经卷子P2159经背1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18、19期合刊,1992年7月,第138页。
    2张畅耕、毕素娟:《论辽朝大藏经的雕印》《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第9期,1986年9月,第87页。
    3分见朱子方:《辽代佛学著译考》,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2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182―184页; [日]野上俊静著、金申译:《辽代高僧思孝——房山石经介绍之一》,《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9年第1期,第55―58页。
    4陈述、朱子方:《辽会要》卷17《艺文·子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830、828页。
    5见中国佛教协会编辑:《房山云居寺石经》图版63,文物出版社1978年。
    1毕素娟:《辽代名僧诠明著作在敦煌藏经洞出现及有关问题——敦煌写经卷子P2159经背1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18、19期合刊,1992年7月,第138页。
    2张畅耕、毕素娟:《论辽朝大藏经的雕印》《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第9期,1986年9月,第87页。
    3分见朱子方:《辽代佛学著译考》,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2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182―184页; [日]野上俊静著、金申译:《辽代高僧思孝——房山石经介绍之一》,《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9年第1期,第55―58页。
    4陈述、朱子方:《辽会要》卷17《艺文·子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830、828页。
    5见中国佛教协会编辑:《房山云居寺石经》图版63,文物出版社1978年。
    1中国佛教协会编辑:《房山云居寺石经》图版63,文物出版社1978年。
    2《全辽文》卷2《释摩诃衍论通玄钞引文》,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8页。
    3《全辽文》卷9《释摩诃衍论赞玄疏引文》,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3页。
    4陈述、朱子方:《辽会要》卷17《艺文志·子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831页。
    5山西省文物局等:《应县木塔辽代秘藏》黑白图版50,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426页。
    6《全辽文》卷9《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引文》,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8―269页。
    1陈述、朱子方:《辽会要》卷17《艺文志·子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833页。
    2《重修古塔碑记残文》,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00页。
    3陈述、朱子方:《辽会要》卷17《艺文志·子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833页。
    4《阳台山清水院藏经记》,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32页。
    5陈述、朱子方:《辽会要》卷17《艺文志·子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833页。
    1刘霂即耶律霂,咸雍七年赐国姓,大康五年授予北院枢密使(分见《辽史》卷22《道宗纪二》、卷24《道宗纪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1页、283页)。
    2《文献通考》卷326《四裔考三·渤海》,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版,第2568页。
    3《辽史》卷2《太祖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页。
    4《辽史》卷74《康默记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0页。
    5《辽史》卷75《王郁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41页。
    6《辽史》卷76《赵思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50页。
    1《陈万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2参见朴今海:《试述中世纪高丽与辽、宋之间的关系——以公元10世纪末―12世纪初为中心》,《延边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第62―65页。
    3《辽史》卷13《圣宗纪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3页。
    4《辽史》卷16《圣宗纪七》,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7页。
    5《辽史》卷82《耶律隆运传》载:韩德让“从伐高丽还,得末疾,帝与后临视医药。薨,年七十一。”而《辽史》卷15《圣宗纪六》记载:统和二十八年八月,圣宗“自将伐高丽,遣使报宋。”二十九年三月己卯,“大丞相晋国王耶律隆运薨”。可见韩德让伐高丽是在统和二十八年,是年他已经70高龄。
    6《韩橁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5页。
    7《辽史》卷15《圣宗纪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页。
    8《辽史》卷16《圣宗纪七》,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3页。
    9《李知顺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8页。
    10《赵匡禹墓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00页。据墓志记载:“是时东韩作梗,不遵王命。公乃荐膺明诏,俾遂徂征。鞠旅陈师,始严于开托;解纷排难,终致于清平。”可见赵匡禹参与了征高丽,但未明载征高丽的时间。而赵匡禹东征后遂“改授麓州刺史”,然后又迁“临海军节度使事”,“考未三载,……以开泰八年岁次己未九月戊午朔十日薨于建州之私第。”则赵匡禹最有可能参加了开泰四年的战争。
    1《辽史》卷4《太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3页。
    2《辽史》卷76《赵延寿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48页。
    3《辽史》卷4《太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4页;卷76《赵延寿传》,第1248页。
    4《辽史》卷76《赵延寿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48页。
    5《资治通鉴》卷286《后汉纪一》,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9330―9332页。
    1《旧五代史》卷95《沈贇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267页。
    2《文献通考》卷345《四裔考二十二·契丹上》,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版,第2704页。
    3《辽史》卷76《赵延寿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48页。
    4《资治通鉴》卷285《后晋纪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9318―9319页。
    5《辽史》卷82《耶律隆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89页。
    6《辽史》卷9《景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2页。
    7《辽史》卷74《康默记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0页。
    8《辽史》卷9《景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2页。
    9《辽史》卷83《耶律休哥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9页
    1《辽史》卷82《耶律隆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89页。
    2《辽史》卷83《耶律休哥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9页。
    3《辽史》卷9《景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2页。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太平兴国四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63页。
    5《辽史》卷74《韩匡嗣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4页。
    6《辽史》卷9《景宗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2页。韩匡嗣遭受遥授、降封的惩责,而《韩匡嗣墓志》的作者马得臣却撰之为“授晋昌军节度使,加尚父、京兆尹,进封秦王。”(《韩匡嗣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版,第82页),为尊者讳也。
    7《辽史》卷82《耶律虎古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5页。
    8《韩匡嗣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版,第81页。
    9《辽史》卷82《耶律隆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0页。
    10《辽史》卷11《圣宗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2页。
    11《辽史》卷82《韩德威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1页。
    1《韩瑜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韩瑜墓志》并未明载韩瑜参与了哪次对宋战争,据学者考证,韩瑜参与的正是统和四年战争(见王民信:《辽史韩知古传即其世系证补》,《契丹史论丛》,(台北)学海出版社,1973年版,第126页)。
    2《契丹国志》卷7《圣宗天辅皇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
    3《宋会要辑稿》兵14《兵捷段》,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版,第6998―6999页。
    4《宋史》卷253《折御卿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862―8863页。
    5《宋史》卷5《太宗纪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6页
    6《辽史》卷82《耶律隆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0页。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8,真宗景德元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299页。
    8《辽史》卷74《韩延徽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1页。
    9《辽史》卷1《太祖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页。
    1据王珽先生统计,辽朝担任西南面招讨使者35人,其中汉人仅3人,其他32人基本都为契丹人(见王珽:《辽的西南面经营及其与西夏的关系》,《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6期,1982年12月,第84-85页)。
    2参见《辽史》卷70《属国表》,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27、1130、1133、1137页。
    3《韩匡嗣墓志》和其妻《秦国太夫人萧氏墓志》都谓韩匡嗣卒于乾亨五年。但《韩德威墓志》、《耶律隆祐墓志》都载韩匡嗣卒于乾亨四年(分见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版,第120、133页),《辽史·景宗纪下》也载韩匡嗣卒年为乾亨四年(《辽史》卷9《景宗纪下》,第108页)。笔者采用《辽史》等记载。
    4《韩匡嗣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版,第82页。
    5《韩德威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版,第120页。
    1《辽史》卷10《圣宗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9页。
    2据《辽史·圣宗纪一》载:统和元年四月,“复诏赐西南路招讨使大汉剑,不用命者得专杀”;而此时西南路招讨使就是韩德威。而且《辽史·韩德威传》也载:“统和初,党项寇边,一战却之。赐剑许便宜行事”(分见《辽史》卷10《圣宗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0、1291页)。赐剑之事吻合,大汉即韩德威。另外,在契丹小字《韩敌烈墓志》中对韩德威的字也有记载,乌拉熙春先生把其契丹字译为“普你”,契丹名译为“飒韩”(见乌拉熙春:《辽代韩知古家族考——纪念金启孮先生逝世一周年》,2005年10月《立命馆文学》591号,第4页)。刘凤翥先生把韩德威的契丹名译为“富乐宁·德韩”(见刘凤翥、唐彩兰等:《辽代萧乌卢本等三人的墓志铭考释》附录三《契丹小字耶律迪烈墓志铭》,《文史》2004年第2辑,第110页)。“富乐宁”和“普你”相近,“飒韩”与“德韩”相近。据此本纪,则“飒韩”或“德韩”应为“大汉”。又《韩德威墓志》称德威字“可畏”,此应为其汉字。足见韩德威名字之繁琐,既有汉名(德威)、汉字(可畏),又有契丹名(普你)、契丹字(大汉)。
    3《辽史》卷10《圣宗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0―111页。
    4《辽史》卷13《圣宗纪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9页。据《韩德威墓志》记载,韩德威“以丙申岁孟冬既望之翌日,薨于天德部内之公署,春秋五十五。”丙申岁即统和十四年(996年)。如韩德威已于统和十四年去世,则统和十五年又何来伐党项之事?不知孰对孰错,暂以《辽史》为准。
    5《辽史》卷46《百官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48页。
    6 [宋]余靖:《武溪集》卷18《契丹官仪》,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08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4页。
    7西南面招讨司,辖有军州6座:即丰州(天德军)、云内州(开远军)、宁边州(镇西军)、东胜州(武兴军)、河清军与金肃州(见《辽史》卷41《地理志五》。此志中另有天德军条,乃是重复记载,应删去。见李逸友:《<辽史>丰州天德军条证误》,《内蒙古文物考古》1995年Z1期,第37―40页);另有12部族:乙室、涅剌、迭剌迭达、品达鲁虢、乌古涅剌五部,以及涅剌越兀部、斡突盌乌古部、梅古悉部、颉的部、匿讫唐古部、南唐古部、鹤剌唐古部七部。据学者考证,西南面招讨司治所在为丰州(见何天明:《辽代政权机构史稿》,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
    8如韩德威任西南面招讨使时,曾领突吕不、迭剌二糺军。见《辽史》卷82《韩德威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1页。
    9《辽史》卷82《韩德威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1页。
    10《韩德威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版,第120页。
    1《辽史》卷82《韩德威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1页。
    2《辽史》卷11《圣宗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9―127页。
    3《辽史》卷82《韩德威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1页。
    4《韩德威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版,第121页。
    5武玉环:《论辽与西夏的关系》,《东北史地》,2008年第4期,第61―65页。
    6李华瑞:《宋夏关系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1页。
    7《辽史》卷74《韩德凝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5页。
    8《耶律隆祐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版,第132页。
    1《辽史》卷20《兴宗纪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0页。
    2《耶律宗福墓志》,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版,第142页。
    3《辽史》卷82《韩滌鲁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1页。
    4《耶律宗福墓志》,向南、张国庆:《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版,第142页。又见《辽史》卷82《韩滌鲁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1页。
    1《韩匡嗣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版,第81页。
    2《韩德威墓志》,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版,第119页。
    3《韩橁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4页。
    4关于“澶渊之盟”的研究论文颇多且已有专门论文集出版,即张希清、田浩等主编:《澶渊之盟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此书围绕澶渊之盟的背景、性质,盟约对宋辽双方的影响,以及“澶渊之盟”的经验教训等议题作出了一些新的论述。此书后附录有《澶渊之盟研究论著目录》(1926―2006),可作参考。
    1参见王瑞来:《超越:一个“贰臣”的贡献——索隐历史尘埃中的细节》,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1907-2007)》,中华书局2008年版。
    2《宋史》卷279《王继忠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471页。
    3《辽史》卷86《王继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84页。有学者对王继忠“被擒”提出了几点质疑,怀疑王继忠的被擒是有意而为之,是带着求和使命有意“被擒”(见蒋复璁:《宋辽澶渊之盟的研究》,《宋史新探》,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版,第126―134页)。
    4《辽史》卷81《王继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84页。
    5《宋史》卷279《王继忠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471―9472页。
    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7,真宗景德元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268―1269页。
    7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7载,真宗云:“若屈己安民,特遣使命,遗之货财,斯可也。所虑者,关南之地曾属彼方,以是为辞,则必须绝议,朕当治兵誓众,躬行讨击耳”(《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7,真宗景德元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269页)。
    1《宋史》卷7《真宗纪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6页。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8,真宗景德元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291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8,真宗景德元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296页。
    4《宋史》卷279《王继忠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472页。
    5《宋史》卷279《王继忠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472页。
    6《辽史》卷82《王继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85页。
    7《宋史》卷279《王继忠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472页。曾巩《隆平集·王继忠传》略同。
    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8,真宗景德元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287页。
    9 [宋]苏辙:《龙川别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1―72页。
    10《契丹国志》卷18《耶律隆运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5页。
    11《辽史》卷82《耶律隆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0页。
    1《辽史》卷14《圣宗纪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0页。
    2《续资治通鉴长编》73,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650页。
    3聂崇岐:《宋史丛考》(下),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34-375页。
    1《乘轺录》,赵永春:《奉使辽金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页。
    2《神宗皇帝即位使辽语录》,赵永春:《奉使辽金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59、64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5,神宗熙宁八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498页。
    4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1,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0页。
    5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3,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8页。
    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4,景德三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433页。
    7《乘轺录》,赵永春:《奉使辽金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页。
    8《许亢宗行程录》,贾敬颜:《五代宋金元人访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第252页。
    9《辽史》卷12《圣宗纪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5页。
    1《王师儒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6页。
    2 [宋]苏辙:《栾城后集》卷12《颍滨遗老传上》,《栾城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95页。
    3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2《名臣》,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页。
    4《韩橁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4页。
    5《梁援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20页。
    6《王师儒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6页。
    7《邓中举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89页。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8,真宗景德元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290页。
    2《宋史》卷290《曹利用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706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8,真宗景德元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290页。
    4参见赵继颜:《北宋仁宗时的宋夏陕西之战》,《齐鲁学刊》1980年第4期,第34-39页。
    5《辽史》卷93《萧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74页;卷80《张俭传》,第1278页。
    6《辽史》卷19《兴宗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7页。
    7 [宋]陆游撰:《老学庵笔记》卷7,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91-92页。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5,仁宗庆历二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230页。
    2《宋史》卷313《富弼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250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7,仁宗庆历二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294页。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7,仁宗庆历二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294页。
    5《辽史》卷86《刘六符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23页。
    6 [宋]陆游撰:《老学庵笔记》卷7,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92页。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7,仁宗庆历二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294页。
    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8,至和四年二月,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316页。
    1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嘉祐二年正月,“诏以《河东地界图》示契丹人使。初,萧扈等来贺正,乃言武阳寨、天池庙侵北界土田。二府按:代州阳武寨旧以六蕃岭为界,康定中,北界人户聂再友、苏直等南侵岭二十余里,本州岛岛累移文朔州,朝廷以南北和好,务存大体,正(止)令代州别立石峰为界,比年又过石峰之南,寻又开堑以为限。”(见《宋会要辑稿》蕃夷2之18,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版,第7701页),可见在康定年间,辽宋双方便已有地界纠纷。
    2 [宋]晁以道:《景迂生集》卷2《朔问下》,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11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9―40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1,神宗元丰元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7120页。
    4正如陶玉坤先生所说,应把辽宋作为两个平等的国家来看待,辽要求重新划河东边界也并不是挑衅行为,而应从双方关系的更深层次上来把握,辽宋双方在禁地地带出现争端的原因有三:第一,辽宋双方都不严格遵守禁耕原则;第二,禁地地带辽宋边界模糊;第三,辽国对王安石变法的抵制。见陶玉坤:《辽宋天池之争》,《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9―10页。陶晋生先生也认为,1074年宋辽边界交涉是“基于理性的外交交涉”,而并非辽人的无理挑衅(见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8页)。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1,神宗熙宁七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121页。
    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1,神宗熙宁七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132页。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2。神宗熙宁七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176―6177页。
    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8,神宗熙宁七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287页。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2,神宗熙宁八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377页。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1,神宗熙宁八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362页。
    3详见李之勤:《熙宁年间宋辽河东边界交涉研究――王安石弃地数百里说质疑》,《山西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第21页。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1,神宗熙宁八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362页。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5,神宗熙宁八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499―6500页。
    6《宋史》卷331《沈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655页。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5,神宗熙宁八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498―6513页。
    8《宋史》卷331《沈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655页。
    9《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1,神宗熙宁八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368页。
    1关于黄嵬山地区,《入国别录》记载:益戒及馆伴梁颖皆言黄嵬大山自来系北朝地土。臣括答云:“不委北朝有何文字照证?”颖云:“南朝有何照证?”臣括答云:“南朝收得北朝照证甚多,亦有十年前照证,亦有今年照证,亦有州县照证,亦有圣旨照证。且说最先北朝重熙十一年,北朝差教练使王守源、副巡检张永、句印官曹文秀,南朝差阳武寨都监翟殿直、崞县令教练使吴岊同行定夺,以黄嵬大山脚下为界,自后顺义军累有公牒,皆称黄嵬大山脚下为界,岂不分白!”,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5,神宗熙宁八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499页。
    2关于天池地区,《入国别录》也载:“天池地分,旧以近北大横岭为界,因北界人杜再荣侵耕过冷泉河,后来定夺,只于天池庙近北别立界至,已了当多年,别无可理会,并有两朝文字并北朝顺义军公文过来,称天池庙地属南朝宁化军,照验甚是分白”。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5,神宗熙宁八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512页。
    3《辽史》卷92《萧韩家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70页。
    4李范文主编:《西夏通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249页。
    5《辽史》卷24《道宗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6页。
    6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15,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3页。
    7武玉环:《论辽与西夏的关系》,《东北史地》,2008年第4期,第61―65页。
    8据《辽史·圣宗纪四》记载:统和八年十二月癸卯,“李继迁下宋麟、鄜等州,遣使来告,……庚戌,遣使封李继迁为夏国王”(《辽史》卷13《圣宗纪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0页)。又《韩橁墓志》记载,“朔方分阃,河右称藩。九重曲降于玺书,一介载驰于册命。以公持节封李继迁为夏国王”(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页)。可见统和八年的封册使为韩橁。
    9据《辽史·圣宗纪五》载:统和二十一年五月,“西平王李继迁薨,其子德昭遣使来告。”六月,“赠继迁尚书令,遣西上阁门使丁振吊慰”(见《辽史》卷14《圣宗纪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8页)。
    10据《辽史·圣宗纪七》记载:太平二年九月,“遣堂后官张克恭充贺夏国王李德昭生日使”(《辽史》卷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29,神宗元丰五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7923页。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8,仁宗康定元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029页。
    3 [清]戴锡章编撰,罗矛昆校点:《西夏纪》卷7,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2页。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9,仁宗康定元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059页。
    5《辽史》卷86《杜防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25页。
    6《辽史》卷19《兴宗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8页。
    7《辽史》卷19《兴宗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8页。
    1《辽史》卷26《道宗纪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1页。
    2《辽史》卷98《耶律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5页。
    3《宋史》卷468《童贯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659页。
    4《辽史》卷27《天祚帝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21页。
    5《宋史》卷20《徽宗纪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74页。
    6《辽史》卷27《天祚帝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22页。
    7《辽史》卷27《天祚帝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22页。
    8《辽史》卷27《天祚帝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22页。
    9《辽史》卷86《牛温舒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25页。
    10《辽史》卷100《萧得里底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28页。
    
    1《新五代史》卷33《沈斌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2页。
    2《旧五代史》卷95《吴栾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267页。
    3 [清]王夫之著、舒士彦点校:《宋论》卷2《太宗》,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6页。
    4《旧五代史》卷89《刘昫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171―1173页。
    5《旧五代史》卷88《张希崇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148页。
    6《辽史》卷76《张砺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52页。
    7《辽史》卷76《韩延徽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1页。
    8《辽史》卷103《李澣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1页。
    1《辽史》卷14《圣宗纪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0页。
    2《辽史》卷22《道宗纪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9页。
    3孟广耀:《儒家文化——辽皇朝之魂》,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版,第111页。
    4 [宋]田况:《儒林公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03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01页。
    5贾敬颜:《路振<乘轺录>疏证稿》,《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2―53页。
    6参见刘浦江:《试论辽朝的民族政策》,《辽金史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42页。
    7《辽史》卷76《张砺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52页。
    8《资治通鉴》卷288《后汉纪三》,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9389页。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仁宗庆历四年,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641页。
    2《圣宗皇帝哀册》,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4页。
    3 [清]王夫之著、舒士彦点校:《宋论》卷2《太宗》,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6页。
    4《三朝北盟会编》卷8《政宣上帙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影印版,第53页。
    5《金史》卷75《卢彦伦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15页。
    6 [清]王夫之著、舒士彦点校:《宋论》卷2《太宗》,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6页。
    7《三朝北盟会编》卷8《政宣上帙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影印版,第55页。
    8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28《金元俱有汉人南人之名》,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30页。
    9 [清]王夫之著、舒士彦点校:《宋论》卷2《太宗》,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6页。
    10《三朝北盟会编》卷8《政宣上帙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影印版,第56页。
    1《契丹国志》卷16“传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65页。
    1《辽史》卷97《杨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0页。
    2据《辽史·道宗纪四》载:大安元年六月,“以王绩为南府宰相”;大安二年九月辛巳,“召南府宰相议国政”(分见《辽史》卷24《道宗纪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0、292页),则议国政者的南府宰相即王绩。
    3《辽史》卷106《卓行传·序》,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67页。
    
    1《契丹国志》卷9《道宗天福皇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5页。
    2《金史》卷125《文学传上·序》,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13页。
    3《张俭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页。
    4《耶律仁先墓志》,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53页。
    5《辽史》卷96《姚景行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03页。
    1武玉环:《辽制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2《辽史》卷102《张琳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1页。
    [1]北京市文物局.北京辽金史迹图志[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2]孛兰肹等.元一统志[M].赵万里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966.
    [3]陈述.全辽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陈述,朱子方.辽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5]晁以道.景迂生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6]戴锡章.西夏纪[M].罗矛昆校点.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7]范镇.东斋记事[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房玄龄注.管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9]冯家昇.辽史证误三种[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0]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G].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2007.
    [11]和坤等.热河志[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12]黄彭年.畿辅通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13]贾敬颜.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4]李昉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5]李慎儒.辽史地理志考[M]∥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
    [1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7]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8]李攸.宋朝事实[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9]厉鹗.辽史拾遗[M]∥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20]刘祁.归潜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1]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2]陆游.老学庵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3]罗继祖.辽史校勘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24]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5]倪灿.补辽金元艺文志[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26]欧阳修,刘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7]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8]欧阳修.归田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9]庞元英.文昌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8.
    [30]蒋祖怡,张涤云.全辽诗话[M].长沙:岳麓书社,1992.
    [31]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2]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3]苏辙.栾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4]苏辙.龙川略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5]苏辙.龙川别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6]苏天爵.元文类[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
    [37]孙逢吉.职官分纪[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8]陶岳.五代史补[M]∥丛书集成续编:第27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
    [39]田况.儒林公议[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0]脱脱等.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1]脱脱等.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2]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3]王溥.五代会要[M]∥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44]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5]王夫之.宋论[M].舒士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
    [46]王寂.辽东行部志注释[M].张博泉注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47]王辟之.渑水燕谈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8]王钦若等.册府元龟[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49]吴任臣.十国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0]魏泰.东轩笔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1]向南.辽代石刻文编[G].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52]向南,张国庆,李宇峰.辽代石刻文续编[G].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
    [53]许慎.说文解字[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4]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5]徐松辑.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56]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57]阎凤梧.全辽金文(上、中、下)[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
    [58]阎凤梧等.全辽金诗(上、中、下)[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59]姚奠中.元好问全集(增订本)[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60]杨复吉.辽史拾遗补[M]∥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61]杨家骆.辽金元艺文志[M].台北:世界书局,1976.
    [62]叶隆礼.契丹国志[M].贾敬颜、林荣贵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3]佚名,李之亮校点.宋史全文[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64]宇文懋昭.大金国志[M].崔文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65]余靖.武溪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66]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67]曾枣庄.全宋文[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68]张亮采.补辽史交聘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69]张金吾.金文最[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0]张养浩.归田类稿[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1]赵希弁.郡斋读书后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2]赵永春.奉使辽金行程录[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1]爱新觉罗乌拉熙春.辽金史与契丹、女真文[M].日本京都:东亚历史文化研究会2004年.
    [2]爱宕松男.契丹古代史研究[M].邢复礼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3]白寿彝.中国通史·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第11、12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M].刘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5]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北京辽金文物研究[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6]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等.房山石经题记汇编[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7]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藏墓志拓片[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
    [8]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
    [9]陈述.契丹政治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11]程妮娜.金代政治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12]程方平.辽金元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13]慈怡.佛光大词典[M].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
    [14]岛田正郎.大契丹国:辽代社会史研究[M].何天明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15]都兴智.辽金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6]冯继钦,孟古托力等.契丹文化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17]傅海波,崔瑞德.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M].史卫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8]傅乐焕.辽史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9]葛荃.立命与忠诚——士人政治精神的典型分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0]何天明.辽代政权机构史稿[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
    [21]黄震云.辽代文史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2]金毓黼.中国史学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3]金毓黼.宋辽金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24]李桂芝.辽金简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25]李锡厚.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6]李锡厚.临潢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27]李范文.西夏通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28]历史研究编辑部.辽金史论文集[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29]林荣贵.辽朝经营和开发北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0]刘浦江.二十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31]刘浦江.辽金史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32]孟广耀.北部边疆民族史研究(上、下)[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3]孟广耀.儒家文化——辽皇朝之魂[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
    [34]闵宣化等.东蒙古辽代旧城探考记(外二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5]聂崇岐.宋史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6]漆侠,乔幼梅.辽夏金经济史[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
    [37]钱穆.国史新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8]钱穆.中国历史精神[M]∥钱宾四先生全集[G]:第29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
    [39]山西省文物局等.应县木塔辽代秘藏[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40]舒焚.辽史稿[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41]宋德金.辽金论稿[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42]孙进己等.契丹史论著汇编(上、下)[G].沈阳: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8.
    [43]孙立群.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
    [44]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5]田广林,周锦章.契丹货币经济史[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1.
    [46]王民信.契丹史论丛[M].台北:明文书局,1981.
    [47]王明荪.辽金元史论文稿[M].永和:槐下书肆/花木兰文化工作坊联合出版,2005.
    [48]王明荪.元代的士人与政治[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
    [49]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0]魏特夫,冯家昇.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M].纽约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49.
    [51]武玉环.辽制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52]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宋辽金卷)[M].合肥:黄山书社,2002.
    [53]吴梅.辽金元文学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54]吴松弟.中国人口史·辽宋金元时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55]项春松.辽代历史与考古[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56]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7]杨若薇.契丹王朝政治军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8]杨树藩.辽金中央政治制度[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
    [59]杨树森.辽史简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60]姚从吾.东北史论丛(上、下)[M].台北:正中书局,1959.
    [61]野上俊静等.中国佛教通史[M].郑钦仁等译.台北:牧童出版社,1977.
    [62]伊葆力.辽金文物撷英[M].(美)加州洛杉矶市:逍遥出版社,2005.
    [63]游彪.宋代荫补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5]张国庆.辽代社会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6]张晶.辽金元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67]张希清,田浩等.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8]张希清等.澶渊之盟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9]张正明.契丹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0]政协巴林左旗委员会.大辽韩知古家族[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71]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房山石经题记汇编[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72]中国佛教协会.房山云居寺石经[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73]赵永春.辽宋金元史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1]爱新觉罗乌拉熙春.辽代韩氏家族考——纪念金启孮先生逝世一周年[J],立命馆文学,591号(2005.10):1-21.
    [2]安介生.“山西”源流新探——兼考辽金时期山西路[J].晋阳学刊,1997(2):96-100.
    [3]毕素娟.辽代名僧诠明著作在敦煌藏经洞出现及有关问题——敦煌写经卷子P2159经背1研究[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18、19期合刊,1992:133-138.
    [4]陈述.辽金两朝在祖国历史上的地位——代前言[G]∥辽金史论集第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
    [5]陈述.辽朝教育史论证[G]∥辽金史论集:第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40-158.
    [6]程尼娜.辽金王朝与中华多元一体的关系[J].史学集刊,2006(1):15-17.
    [7]岛田正郎.辽朝林牙、翰林考[G]∥孙进己.契丹史论著汇编(上),沈阳:辽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1988年:1160-1171.
    [8]岛田正郎.辽朝鞠狱官考[G]∥孙进己.契丹史论著汇编(上),沈阳:辽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1988年:1164-1165.
    [9]都兴智.有关辽代科举的几个问题[J].北方文物,1991(2):56-60.
    [10]高福顺.辽代上京地区官学教育发展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2):87-96.
    [11]高福顺.辽朝西京地区官学教育发展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6):84-90.
    [12]高福顺.辽朝南京地区官学教育发展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8(1):122-125.
    [13]高福顺.辽朝文教政策之影响[J].史学月刊,2007(11):125-128.
    [14]高福顺:尊孔崇儒、华夷同风——辽朝文教政策的确立及其特点[J].学习与探索,2008(5):224-228.
    [15]高福顺.辽代科举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1-223.
    [16]高福顺.辽朝“进士”称谓考辨[J].史学集刊,2009(1):92-95.
    [17]高井康典行.辽朝科举与辟召[J].程尼娜译.史学集刊,2009(1):83-91.
    [18]关树东.辽朝的选官制度与社会结构[M]∥张希清,田浩等.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38-461.
    [19]关树东.辽朝州县制度中的“道”“路”问题探研[J].中国史研究,2003(2):129-143.
    [20]郭正忠.契丹盐业及盐务管理[J].社会科学战线,1993(5):185-189.
    [21]韩道诚.契丹佛教发展考[G]∥中国佛教史论集(五)“宋辽金元篇”(下).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45-84.
    [22]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新城县北场村时立爱和时丰墓发掘记[J].考古,1962(12):646-650.
    [23]何天明.辽代翰林院探讨[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1(2):42-48.
    [24]胡传志.北方民族政权与辽金文学[J].民族文学研究,2003(1):18-25.
    [25]胡淑慧.略论辽代文学及文化制度[J].浙江大学学报,2005(3):72-77.
    [26]胡淑慧.试论辽代文学[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3):12-14.
    [27]吉成名.辽代食盐产地研究[J].盐业史研究,2006(4):27-31.
    [28]嵇训杰.辽朝经济举隅[J].中国史研究,1980(3):92-103.
    [29]箭内亘.辽代之汉城与炭山[G].陈捷、陈清泉译.蒙古史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66-79.
    [30]金渭显.契丹的府州县学考[G]∥中国民族史研究:第4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1-70.
    [31]金渭显.契丹教育与科举制度考[G]∥明知大论文集:第17辑,1986年:15-43.
    [32]李富华.关于〈辽藏〉的研究[G]∥杨曾文,方广錩.佛教与历史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481-513.
    [33]李桂芝.辽景宗即位考实[J].学习与探索,2006(6):158-165.
    [34]李桂芝.辽朝进士杂考[J].学习与探索,2009(2):216-221.
    [35]李家祺.各家〈补辽艺文志〉研究[G]∥杨家骆.辽史汇编:第5册第52号.台北:鼎文书局,1973:1-5.
    [36]李家祺.辽朝佛教研究[G]∥中国佛教史论集(五)“宋辽金元篇”(下).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85-102.
    [37]李家祺.辽朝寺庙分布研究[G]∥中国佛教史论集(五)“宋辽金元篇”(下).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103-120.
    [38]李军.五代三司使考述[J].人文杂志,2003(5):126-132。
    [39]李锡厚.试论辽代玉田韩氏家族的历史地位[G]∥宋辽金史论丛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91:251-266.
    [40]李锡厚.辽代诸宫卫各色人户的身分[J].北京师院学报,1985(4):22-27.
    [41]李锡厚.〈虏廷杂记〉与契丹史学[J].史学史研究,1984(4):58-62.
    [42]李逸友.〈辽史〉丰州天德军条证误[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5(Z1):37-40.
    [43]李之勤.熙宁年间宋辽河东边界交涉研究—王安石弃地数百里说质疑[J].山西大学学报,1980(1):18-24.
    [44]刘凤翥、金永田.辽代韩匡嗣与其家人三墓志铭考释[J].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2000(新9):215-236.
    [45]刘凤翥、唐彩兰等.辽代萧乌卢本等三人的墓志铭考释[J].文史.2004(2):99-118.
    [46]刘浦江.辽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会影响[G].佛学研究.第5辑,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6年:231-238.
    [47]吕徵.契丹大藏经略考[G]∥吕徵佛学论著选集.第3卷,济南:齐鲁书社,1991:1432―1438.
    [48]吕振奎.〈吕舟大师铭文〉补释[G].阜新辽金史研究,3:189-193.
    [49]吕文瑞.〈龙龛手镜〉研究综述[J].汉字文化,2007(2):43-48.
    [50]罗继祖.辽汉臣世系表[G]∥杨家骆.辽史汇编:第4卷第35号.台北:鼎文书局,1973:1-22.
    [51]罗继祖.辽承天后与韩德让[J].吉林大学学报,1962(3):81―88.
    [52]罗继祖.辽代经济状况及其赋税制度简述[J].历史教学,1962(10):2-7.
    [53]罗炤.〈契丹藏〉的雕印年代[G].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第5期(1983):15-17.
    [54]罗炤.再谈〈契丹藏〉的雕印年代[J].文物,1988(8):75-83.
    [55]罗炤.有关〈契丹藏〉的几个问题[J].文物,1992(11):51-57.
    [56]毛利英介(Miyawakijunko).1074―1076年契丹(辽)宋间地界交涉的原因——以契丹方面为中心[J].陶玉坤译.蒙古学信息,2004(4):25-39.
    [57]苗泼.论辽袭唐制[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哲社版),1988(2):41-50.
    [58]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辽上京城址勘查报告[G]∥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1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510-536.
    [59]朴今海.试述中世纪高丽与辽、宋之间的关系——以公元10世纪末―12世纪初为中心[J].延边大学学报,1998(4):62-65.
    [60]齐心,王玲.辽燕京佛教及其相关文化考论[G]∥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北京文物与考古(二).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104-121.
    [61]任爱君.契丹辽朝前期(907~982)契丹历史面貌解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5:1-202.
    [62]任爱君.契丹“盐池宴”、“诸弟之乱”与夷离堇任期问题[J].史学集刊,2007(6):61-69.
    [63]史树青.应县佛宫寺木塔发现的辽代俗文学写本[J].文物,1982(6):34-39.
    [64]松田光次.辽朝科举制度考[J].龙谷史坛,第77号(1979.11):25-47.
    [65]唐统天.辽金时代的小底官[J].辽金及契丹女真史研究,1987(2):12-17.
    [66]唐统天.辽代汉官的散阶制[J].社会科学辑刊,1988(3):67-71.
    [67]唐统天.辽代仕进补议[J].社会科学辑刊,1990(3):84-89.
    [68]唐统天.辽代鞫狱机构[G]∥辽金史论集第4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42-62.
    [69]唐统天.辽代尚书省研究[J].北方文物,1989(1):64-70.
    [70]唐统天.契丹治下的商业[J].北方文物,1991(2):50-55.
    [71]陶玉坤.辽宋天池之争[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1):7-11.
    [72]王家琦.辽赋税考[G]∥孙进己.契丹史论著汇编(上).沈阳:辽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1988:1271-1298.
    [73]王明荪.略论辽代的汉人集团[G]∥宋辽金史论文稿,台北:明文书局,1981年:63-126.
    [74]王滔韬.辽朝南面宰相制度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2(4):100-106.
    [75]王滔韬.辽朝南面朝官体制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3):37-46.
    [76]王玉亭.从辽代韩知古家族墓志看韩氏家族契丹化的问题[J].北方文物,2008(1):59―64.
    [77]王玉亭.辽代韩德昌及其子嗣职官述略——兼论玉田韩第五代权势问题[J].北方文物,2009(3):71-75.
    [78]王曾瑜.辽朝官员的实职和虚衔初探[J].文史:第34辑:159-186.
    [79]魏洪祯.契丹之兴国灭国与汉人[J].学思,3卷2期(1943.1):7-13.
    [80]吴怀祺.辽代史学和辽代社会[J].史学史研究,1995(4):41-51.
    [81]武玉环.论辽圣宗的改革[J].史学集刊,1987(2):26-29.
    [82]武玉环.辽代儒学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5):14-18.
    [83]武玉环.辽代斡鲁朵探析[J].历史研究,2000(2):51-62.
    [84]武玉环.辽代的赋役制度[J].北方文物,2003(1):64-69.
    [85]武玉环.论辽与西夏的关系[J].东北史地,2008(4):61-65.
    [86]武玉环.辽代的移民、治理与民族融合[J]∥张希清、田浩等.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08-437.
    [87]武玉环.辽代人口考述[J].学习与探索,2009(6):218-225.
    [88]王民信.辽朝的理财机构——五京诸司使及南面财赋官[J]∥书目季刊第10卷第2期,台北:中国书目季刊社,1976:91-102.
    [89]王珽.辽的西南面经营及其与西夏的关系[G].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6期(1982.12):83-90.
    [90]王孝俊.辽代人口问题研究综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6):130-134.
    [91]王孝俊.辽代人口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7:1-197.
    [92]肖爱民.耶律阿保机“盐池宴”考辩[J].北方文物,2003(4):53-57.
    [93]向南,杨若薇.辽代经济机构试探[J].文史:第17辑:105-121.
    [94]萧启庆.汉人世家与边族政权——以辽朝燕京五大家族为中心[G]∥(台湾)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宋史研究集:第27辑,1997:481―542.
    [95]阎文儒,傅振伦,郑恩准.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发现的〈契丹藏〉和辽代刻经[J].文物,1982(6):9-19.
    [96]杨果.辽代翰林院与翰林学士[J].学习与探索,2000(1):139-142.
    [97]杨若薇.辽朝科举制度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1989(2):33-38.
    [98]杨树森,王承礼.辽朝的历史作用初论[G]∥辽金史论集:第2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1-12.
    [99]杨树森.辽代史学述略[G]∥辽金史论集:第3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187-202.
    [100]杨富学,邓浩.略论辽朝的西疆经略[J].社会科学辑刊,1984(4):107-111.
    [101]姚从吾.辽金元时期通事考[G]∥姚从吾先生全集》(五),正中书局:1981年:13―32.
    [102]姚从吾.辽道宗宣鼓皇后十香词冤狱的文化分析[G]∥姚从吾先生全集(五).台北:正中书局,1981:81-134.
    [103]姚从吾.从宋人所记燕云十六州沦入契丹后的实况看辽宋关系[G]∥姚从吾先生全集(五).台北:正中书局,1981:135-142.
    [104]野上俊静.辽金的佛教[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1(1):79-83.
    [105]野上俊静.辽代高僧思孝——房山石经介绍之一[J].金申译.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9(1):55-58.
    [106]袁海波,李宇峰.辽代汉文〈永清公主墓志〉考释[J].中国历史文物,2004(5):71-76.
    [107]张畅耕,毕素娟.论辽朝大藏经的雕印[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第9期(1986):69-96.
    [108]张国庆.论辽代前期辽帝对汉族官员的利用与限制[J].黑河学刊,1989(3):64-71.
    [109]张国庆.略论辽代上层僧侣之特色[J].松辽学刊,1993(3):57-64.
    [110]张希清.辽宋科举制度比较研究[M]∥张希清,田浩等.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5-113.
    [111]张希清.论宋代恩荫之滥[M]∥邓广铭、漆侠.中日宋史研讨会中方论文选编.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213-231.
    [112]张郁.辽上京城址勘查琐议[G]∥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2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525-530.
    [113]张志勇.辽朝选任官吏的方式考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2):184-187.
    [114]周峰.辽代〈李继成暨妻马氏墓志〉考释[G].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编.北京辽金文物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230-232.
    [115]朱子方.辽朝史官考[J].史学史研究,1990(4):62-66.
    [116]朱子方.辽朝的历史学家及其史学思想[J].辽海文物学刊,1995(1):116-124.
    [117]朱子方,王承礼.辽代佛教的主要宗派、学僧及其著述[J].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6(1):1-7.
    [118]朱子方.关于辽代鲜演大师的几个问题[J].辽海文物学刊,1987(1):51-59.
    [119]朱子方.辽代佛教的主要宗派和学僧[J].世界宗教研究,1990(1):122-129.
    [120]朱子方.辽代进士题名录[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4):24-34.
    [121]朱子方.新补〈辽史·艺文志〉稿[G]∥辽金史论集:第7辑.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16-35.
    [122]朱子方.契丹族建立辽朝及其开发建设我国北部边疆的历史作用[J].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7(1):5-9.
    [123]赵继颜.北宋仁宗时的宋夏陕西之战[J].齐鲁学刊,1980(4):34-39.
    [124]赵永春.辽人自称“北朝”考论[J].史学集刊,2008(5):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