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中国检察理念的创新与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任何制度的背后都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理念作为依据和支撑。理念应该是贯彻在具体的制度和实践之中,并作为其基石而事先存在。检察理念及其创新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中央集权到民主政治,从义务本位法律文化到权利本位法律文化,从单一社会结构到利益多元结构的转变,检察理念和检察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人民民主专政下的检察理念主要包括阶级专政、弱化监督、打击犯罪和实质正义,是压制型理念。随着社会转型和权利本位理论的兴起,检察理念主要创新与发展为公平正义、强化监督、保障人权和服务大局,是自治型理念。检察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是检察理念创新与发展的直接体现。检察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具有一定的限度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创新与发展要考虑力度、速度和社会承受力。外在影响因素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利益集团和社会舆论,内在影响因素是检察人员的知识和检察权的具体运用。因此,需要从创新与发展的主体、形式和内容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当代中国检察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检察理念与社会一同处于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并向回应型理念发展。检察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永无止境。
It is necessary that some specific ideas must exit as a cause and support behind the institutions. These particular ideas should have implemented in concrete institutions and practices, and be a foundation stone. The idea should be built up and expressed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stitutions, furthermore, be verified by practices. According with the judicial ideas is the bases of the judicial system and judicial practices,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are the cornerstone of the procuratorial systems and procuratorial practices.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society call and drive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law, and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law respons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society simultaneously. Therefore, the progress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society determine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And then,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push the chinese society ahead, get the China legal construction forward, make the enterpri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dvanced and promote the total developments of human being.
     As procuratorial ideas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xercising of procuratorial power and operation of procuratorial systems yet has not attracted enough and systematical concern in theoretical circles. For this reason, the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as its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relevant procuratorial systems and procuratorial works,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observe, taking Marxist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its methodology principles of legal research and applying the value analysis and positive analysis to solute the problem, the transformation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and the procuratorial systems from the period of the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to that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article also reveals the reason and effect , regular patterns and lessons ,history and present conditions , and introspects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 of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There are seven parts in the dissertation.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e problems to be studied and its significance are put forward in the first place, then reviews its studies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and analyzes the important concep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and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 at last the studies approach and methods and analysis frame are briefly discussed.
     In the first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articl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s of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Law is the reactor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s.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al structur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which is the groundworks of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After that, the writer from the interior angle makes a survey of the changes of the procuratorate guidelines and the variations of the procuratorate political function and procuratorate judicial functio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s determine not only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but also the changes of procuratorate guidelines and procuratorate functions.
     This paper inspects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and procuratorial practices which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and the thought of legal supervision of Lenin. The writer sums up the main procuratorial ideas as follows: class struggle, attenuating supervision, cracking down on criminal and substantial justice, which result from planned economy, centralism politics, duty culture and single structure of society. Based on the theory program of the Berkeley School, which showed in the on Law and Society in Transition: Toward Responsive Law by P.Nonet and P.Selznick,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are the repressive idea.
     The significant changes of law are follows and decided by social changes. According with this point, the third part of the paper explores the transformations in china. The great changes are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from centralism politics to democratic politics, from duty law culture to right law culture, and from single structure of society to diversified structure of society. Based on these changes, the paradigm of legal research is also change. The Right-Orientation Paradigm substitutes for Class Struggle Paradigm.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made obvious changes, which include fairness and justice,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safeguarding human rights and service general situations.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act the procuratorial institutions, which showed in procuratorial systems and procuratorial works. The system of people’s supervisor, investigate and fix the responsibility for liability for wrong of enforcing a law of procuratorial personnel, the institution of audio-video fixation in interrogating a suspected offender of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checking up detain beyond law limitation.In the short conclusion of this part ,the author compares these ideas with the repressive idea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and considers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in the new age to be the antonomous idea.
     However,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are limited and influenced by various elements. For this reason, in the chapter 4, the author firstly studies the liminations and problems in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It should combine the pace of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with the extent that the society could stand harmoniously and go forward steadly. After that, the writer goes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nd forces by which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are affected ,especially the considerations of political correctness, the pressure of interest group and the attitude of public opinion. The author sums up these factors and forces as the exterior reasons. The interior reasons that had effect on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are the knowledge that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and the procuratorial personnel had and the practices that exercising of the procuratorial power.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paper makes explorations of how to standardize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in contemporary China. Because of the problems and factors by which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influenced, it must normalize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in three aspects. Firstly, the subject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should be 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which through the“supreme”demonstrate its authority and 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ion. Moreover, 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should be lea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econdly, the forms of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are the procuratorial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and procuratorial judicial document and typical procuratorial cases. Lastly, the contents of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ought to integrate the local knowledge based on own national conditions with global reconstruction of law.
     In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author makes a brief summary and expresses his reasonable expectation for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should go along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ontinue their march forward from the autonomous idea to the responsive idea that emphasize substantive justice ;legal rules subject to principle and policy;legal reasoning has special purpose ;judicial power mix organically with politics power.There is no end to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The exploration has some theoretical meaning and practical value. First, the power is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legal theory. It has some theoretical meanings for chinese legal research ,which studied and introspected the changes and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and tried put this basic problem consciousness into the legal researches in china at present. The dissertation also has practical value. The writ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under the frame of the judicial reform, which connected with the judicial practical.
     In author’s opinion, this dissertation has several novelties in these aspects as follows. First, the visual angle of the research is new. The traditional studies more often focus on people’s procuratorate’s status as a judicative organ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legal supervision. In fact, its role is the agency of political decision and law making organ from a more broad dimension. Consequently, the author’s view of research is new and special, of which the other’s lost sight. Second, the writer makes systematical and dynamical researches of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Concerning on the research in domestic, there is no studies of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alone and systematically, still less uncovered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s dynamically. Therefore, the essay surveys, which linked to social progresses and judicial reform,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independently and throught. It discovers the law and other social phenomena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act on each other. The changes can be felt from law spirit, principle, sense, norm and institution. This could be seen to bring forth new ideas in the dissertation. Third, Based on the theory program of the Berkeley School, the writer makes use of the three types and stages of the legal development which showed in the on Law and Society in Transition: Toward Responsive Law by P.Nonet and P.Selznick to analysis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procuratorial ideas in contemporary china. Last ,the writ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and proposes proper suggestions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procuratorial ideas.
引文
①范愉:《现代司法理念漫谈》,[EB/OL].http://www.jus.cn/showarticle.asp?article id=229.
    ②张文显主编:《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方法和前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①季卫东:《社会变革的法律模式》,[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代译序第2页。
    ②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122页。
    ①姚建宗:《法理学——一般法律科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1页。
    ②顾培东:《也论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国法学》2009第1期,第7-8页。得出这样的结论或者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因为在文中写到:作者长期以来“博弈在市场经济与法律实践的交汇点上,从事着以法律知识为工具,以经济效益为主要功利的律师业务。”作者还“曾有过政法机关工作的经历,受到过主流意识形态的较多教育与熏陶,对体制内的实际运作机理有一定了解,对实践性功利目标有明确的偏好,……甚至对社会管理中迫于情景的某些非理性行为亦有较大程度的容忍。”因此,决定了其“在学术立场上可能务实、但势必保守的取向。”参见顾培东:《也论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国法学》2009第1期,第6-7页。
    ①孙谦:《主编卷首语》,孙谦主编:《检察论从》(第8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版,第1页。
    ②光绪32年(公元1906年)底颁布的《大理院审判编制法》,规定各级审判厅附设检察局,各检察局置检察长一人,负责刑事案件的公诉、监督审判和监事判决执行。参见王桂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43页。
    ③人民检察制度的确立是在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参见孙谦:《人民检察的光辉历程》,《人民检察》2008年第11期,第2页。但是,苏维埃的检察制度中,没有单独设立检察机构,而是采用“配置制”,将检察人员附设于审判机构内。参见王桂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50-51页。
    ④何怀宏:《观念的力量》,《读书》2008年第1期,第114页。
    ①具体研究请参见刘方:《检察制度史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甄贞:《法律监督原论》,法律出版社年2007版;孙谦:《中国检察制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张培田,张华:《近现代中国审判检察制度的演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③郭道晖:《“中国法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现代化》,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和法社会学论丛》(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①参见韩大元:《中国检察制度宪法研究基础》,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②参见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理念》,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③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6页。
    ④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8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张文显:《部门法哲学引论——属性和方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9页。
    ③H.L.A.Hart,The Concept of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1,preface,p.1.
    ④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4页。
    ⑤理念(eidos,idea)来自动词“看”(ide),指有形事物的“显相”、“形状”等,柏拉图将其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理念”的译法强调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中的存在。主张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是柏拉图学说的一个鲜明特点。参见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⑥[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63-264页。
    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73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5页。
    ②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③郑永流主编:《法哲学和法社会学论丛》(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④[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56页。
    ⑤[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59页。
    ⑥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316页。
    ⑦[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5页。
    ⑧[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79页。
    ①[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94页。
    ②张恒山:《略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学家》2006年第5期,第25页。
    ③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2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版,第285页。
    ④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80页。
    ⑤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1页。
    ⑥姚建宗:《法律与发展研究导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页。
    ①[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修订版),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0页。
    ②Kant,The Philosophy of Law(trans.by W.Hastie),Edinburgh:T.&T Clark,1887,Prefator Explanations.转引自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增补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2页。
    ③[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57页。
    ①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增补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页。
    ②[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页。
    ③吕世伦:《法理念探索》,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序第1-2页。
    ④史尚宽:《法律之理念与经验主义之综合》,载刁荣华主编:《中国法律思想论集》,台湾汉林出版社1984年版,第259,262页。
    ⑤蔡道通:《论中国法治化的司法理念基础》,《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第35页。
    ①甄贞:《21世纪中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②甄贞:《21世纪中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③刘立宪,张智辉:《检察机关职权研究》,载孙谦,刘立宪:《检察论从》(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1版,第88页。
    ④石少侠:《检察权要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版,第113页。
    ⑤甄贞:《21世纪中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⑥吕世伦:《法理念探索》,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序第2页。
    ①李步云:《“五个主义”的摒弃与中国法学的未来》,《现代法学》2009年第5期,第6页。
    ②甄贞:《21世纪中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页。
    ③[德]G·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哲学简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童世骏,郁振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④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年2002版,第12-13页。
    ①本报评论员:《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新理念》,《检察日报》2009年5月6日第1版。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③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年2002版,第14页。
    ④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年2002版,第15页。
    ⑤张文显,黄文艺:《理论创新是法学的第一要务——十六大与法学理论创新》,《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第9页。
    
    ①甄贞:《检察改革: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借鉴外国经验》,《检察日报》2009年4月13日第3版。
    ②张耕:《加强检察理论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检察制度》,《检察日报》2008年8月29日第1版。
    ③顾培东:《也论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国法学》2009第1期,第12页。
    1 ①张文显:《部门法哲学引论——属性和方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10页。
    ①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5页。
    ②江平:《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思考》,《中国法学》1993第1期,第7页。
    ③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①关于单位和个人的关系问题,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有过精辟的分析研究:单位,差不多可以说是中国人生存的依据。单位不仅是饭碗,是面子,是人情,而且还可以说是“父母”、是“家庭”,甚至是“摇篮”,是“襁褓”。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单位是极其重要的,至少是曾经重要的。参见易中天:《闲话中国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版,第142-150页。
    ②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年1995版,第365页。
    ②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5-296页。
    ③姚建宗:《法律与发展研究导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7页。
    ④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2页。
    ①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272页。
    ①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21页。
    ②[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新国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导论第3页。
    ③[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出发》,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页。
    ④《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参见《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533页。
    ⑤在中国,将法律文化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和问题进行研究的,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刘作翔教授的《法律文化论》中。参见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2页。
    ⑥张文显:《法律文化的释义》,载《法学研究》1992年第5期,第10页。
    ⑦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64页。
    ①诗经·小雅·北山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52页。
    ④瞿同祖:《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年版,第300页。
    ⑤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53页。
    ⑥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转引自吴永明:《理念、制度与实践:中国司法现代化变革研究(1912-1928)》,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⑦谢佑平,万毅:《论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第132页。
    ①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年2001版,第296页。
    ②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63页。
    ③黄文艺:《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166页。
    ④如1998年,中国某地发生一起惨案。一罪犯因邻里琐事纠纷用刀砍死邻居砍伤邻居女儿各一人。受害人家属不知如何处理,只是认为,对付凶暴的办法就是凶暴。其他乡民补充到:“这一点都不过分。砍了活该。再自然不过了。”参见霍存福:《复仇报复刑报应说—中国人法律观念的文化解说》,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64页。
    ②[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2页。
    ③M.B.Hooker,Legal Pluralism;An Introduction to Colonial and Neo-colonial Laws,Oxford:Clarendon Press,1975,p.6.
    ④李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35页。
    ⑤李培林,李强,孙立平:《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3,61页。
    ①信春鹰:《中国的法律制度及其改革》,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版,第367页。
    ③基尼系数以越接近零,表示收入分配越平等;以越接近1,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等。一般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收入分配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收入分配合理状态,0.4以上则属于收入差距过大,如果达到0.6,贫富差距极大,则可能发生社会动乱。
    ④参见李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39页。
    ①任仲平:《历史的契机等待我们把握——写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7日第1版。
    ②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235页。
    ③[英]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潘蛟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07页。
    ⑤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06页。
    
    ①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15-516页。
    ②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59页。
    ③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717页。
    ①郭云忠:《<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话语变迁》,《政法论坛》2009年第3期,第69页。
    ②甄贞:《21世纪中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③有学者根据诉讼性质的不同,将检察职能划分为刑事检察职能、民事检察职能和行政检察职能。参见甄贞:《21世纪中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
    ④参见胡伟:《司法政治》,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152页。
    ⑤[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版,第155页。
    ⑥胡伟:《司法政治》,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34页。
    ①郭云忠:《<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话语变迁》,《政法论坛》2009年第3期,第50页。
    ②[匈]博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黄树文,石佳音,廖立文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112页。
    
    ①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63页。
    ②周永坤:《法律工具主义及其对司法的影响》,《学习论坛》2006年第7期,第75页。
    ①[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②孙莉:《德治及其传统之于中国法治进境》,《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第69页。
    
    ①胡伟:《司法政治》,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236页。
    ②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①[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6页。
    ②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版,第192-193页。
    
    ①《胡乔木同志谈党史工作》,《光明日报》1994年4月4日第1版。
    ②[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16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17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1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78页。
    
    ①“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就是法制。”董必武:《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519页。
    ②王桂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190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5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0,1475页。
    
    ①王桂五:《王桂五论检察》,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②王桂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195页。
    ③《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6页。
    ④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375页。
    ⑤王桂五:《王桂五论检察》,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0页。
    
    ①《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5页。
    ②王桂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213页。
    ③《彭真文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2页。
    ④孙谦:《中国检察制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3页。
    ⑤孙谦:《人民检察的光辉历程》,《人民检察》2008年第11期,第2页。
    ①《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训令??第二号——关于检察苏维埃政府机关和地方武装中的阶级异己分子及贪污腐化动摇消极分子问题》,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204页。
    ②《雷经天在陕甘宁边区司法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313页。
    ③参见《关于目前司法工作的几个问题》(一九五0年七月二十七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兼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主任陈绍禹在第一届全国司法会议上的报告),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497页。
    ④参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加强人民司法工作的指示》,《中央政法公报》1950年第18期,转引自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04页。
    ⑤参见《人民检察任务及工作报告大纲》(1950年8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署李六如副检察长在第一届全国司法会议上的报告),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05页。
    ⑥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李六如《关于<最高人民检察署暂行组织条例>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署组织条例>的说明》,参见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396页。
    ①孙谦:《人民检察的光辉历程》,《人民检察》2008年第11期,第5页。
    ②孙谦:《中国检察制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③1957年12月9日,张鼎丞检察长《在全国省、市、自治区检察长会议上的报告》,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59页。
    ④《适应形势,统一认识,加强团结扎扎实实地做好检察工作——张鼎丞检察长在第六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674页。
    ⑤《关于一九六六年工作的几点设想》,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717页。
    ①石京学:《1978,掀开当代检察新的一页》,《检察日报》2008年1月4日第3版。
    ②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1979年6月25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③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1983年6月7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④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易辰1988年4月1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⑤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复之1990年3月29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①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复之1991年4月3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②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复之1993年3月22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③叶传星:《法学的阶级话语论析》,《法律科学》2006年第1期,第5页。
    ④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页。
    ⑤《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⑥《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8,360页。
    ⑦参见王桂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240-241页。
    ①《人民检察任务及工作报告大纲》(1950年8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署李六如副检察长在第一届全国司法会议上的报告),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07-508页。
    ②《关于过去检察工作的总结和今后检察工作方针任务的报告》(1954年3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高克林在第二届全国检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13-514页。
    ③《张鼎丞检察长在全国省、市、自治区检察长会议上的报告》(1957年12月9日),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64页。
    ④《坚决贯彻党对检察机关的绝对领导——张鼎丞同志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发言》,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73页。
    ①《检察工作一九五八年总结和一九五九年任务》,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629页。
    ②孙谦:《中国检察制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③王桂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205页。
    ④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一厅和法纪检察厅厅长江文的回忆。参见秦树业,高红海,龙平川:《江文:一个人的历史画卷》,《人民检察》2009年第14期,第37页。
    ⑤王桂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70页。
    ①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②梁治平:《新波斯人信札——变化中的法观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
    ③顾昂然:《立法札记——关于我国部分法律制定情况的介绍(1982——2004年)》,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66页。
    ①左卫民:《刑事程序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11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6页。
    ③《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加强人民司法工作的指示》,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04.页。
    ④《关于过去检察工作的总结和今后检察工作方针任务的报告》(1954年3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高克林在第二届全国检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13页。
    ⑤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在1957年7月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一九五六年以来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46,549页。
    ⑥《关于一九五六年以来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1957年7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张鼎丞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报告),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49页。
    ⑦《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工作给各级检察院的指示》,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83页。
    ①《一九五八年以来检察工作的基本总结》,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658-659页。
    ②《一九五八年以来检察工作的基本总结》,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658-659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366页。
    ④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在1957年7月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一九五六年以来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52页。
    ⑤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在1957年7月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一九五六年以来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51页。
    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在1957年7月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一九五六年以来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51页。
    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1959年4月24日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发言,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662页。
    ⑧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1964年12月26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①《检察机关今后的任务》(1958年8月15日),载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99页。
    ②《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4页。
    ③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④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1983年6月7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⑤吕世伦:《法理念探索》,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⑥左卫民:《刑事程序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6页。
    ①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4页。
    ②左卫民:《刑事程序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③[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85页。
    ④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⑤参见[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9-58页。
    ①季卫东:《社会变革的法律模式》,[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代译序第3-4页。
    ①任仲平:《历史的契机等待我们把握——写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7日第1版。
    ②[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出发》,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4页。
    ③《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4-155页。
    ④李楯:《法律、司法制度与法律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②《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4页。
    ③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8页。
    ④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8-379页。另参见张光博,张文显:《以权利和义务为基本范畴重构法学理论》,《求是》1989年第10期;张文显:《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是法的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3期;郑成良:《权利本位论》,《中国法学》1999年第1期。
    ⑤参见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110页。
    ⑥参见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6-366页。
    ⑦[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陈守一:《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0-61页。
    ②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页。
    ③易中天:《闲话中国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174页。
    ④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⑤张文显:《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459页。
    ①姚健宗:《法理学——一般法律科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5页。
    ②[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56页。
    ③[美]布赖恩·H·比克斯:《牛津法律理论词典》,邱昭继,马德华,刘叶深,冉杰,鲁强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71,115页。
    ④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①[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8页。
    ③[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④徐显明:《公平正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法学家》2006年第5期,第17页。
    ⑤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注释[5]。
    ⑥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⑦肖玮:《加强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检察日报》2003年3月17日第1,2版。
    ⑧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首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三十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在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方面实现新突破。参见《检察日报》2008年11月9日第1版。
    
    ①甄贞:《检察改革: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借鉴外国经验》,《检察日报》2009年4月13日第3版。
    ②[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③[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94页。
    ④正义女神的背面铭刻有:“为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
    ①徐显明:《司法改革二十题》,《法学》1999年第9期,第4页。
    ②季卫东:《法律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③《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58页。
    ④孙谦:《中国检察制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0-81页。
    ⑤周永康:《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检察日报》2008年7月9日第1版。
    ①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复之1993年3月22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②贾春旺在2003年3月16日当选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后回答记者提问。参见《检察日报》2003年3月17日第1版。
    ③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2004年3月10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④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2005年3月9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⑤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首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三十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在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方面实现新突破。参见《检察日报》2008年11月9日第1版。
    ①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易辰1988年4月1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②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思卿1998年3月10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①孙谦:《中国检察制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8页。
    ②肖玮,韩兵:《加强内部监督,提高法律监督公信力——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综述》,《检察日报》2009年7月4日第1版。
    ①2007年3月14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结束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访问时强调检察人员违法违纪,坚决予以查处。参见《检察日报》2007年3月15日第1版。
    ②参见《检察日报》2007年4月27日第1,2版。
    ③孙谦:《中国检察制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245页。
    ④张文显:《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法学》2009年第6期,第8页。
    ⑤秦树业,高红海,龙平川:《江文:一个人的历史画卷》,《人民检察》2009年第14期,第37页。
    ①石京学:《1978,掀开当代检察新的一页》,《检察日报》2008年1月4日第3版。
    ②石京学:《1978,掀开当代检察新的一页》,《检察日报》2008年1月4日第3版。
    ③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1983年6月7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④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⑤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
    ①孙谦:《中国检察制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255页。
    ②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复之1993年3月22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③樊崇义:《迈向理性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④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1983年6月7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⑤江苏省启东市在押人员看病有医保。2004年5月,江苏省启东市人民检察院驻所检察室会同该市看守所,与市中医院就在押人员看病问题达成了“医保”协议。协议约定。医院方除定期到看守所为在押人员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外,还要为前去治病的在押人员创造医疗条件,并配合看管部门做好安全保卫工作。至2007年6月,已有63名在押人员接受治疗。看守所为其中的26人支付了10万余元的治疗费用。参见《江苏启东:在押人员看病有“医保”》,《检察日报》2007年6月16日第2版。
    ⑥[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5页。
    ①刘仁文:《以人为本与刑事法治》,《检察日报》2006年6月14日第3版。
    ②宫立新,王春艳:《确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检察日报》2007年6月21日第3版。作者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文章中披露了该市相关的数据: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2005年受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177起,被害人获得赔偿69件,赔偿率为38.9%;2006年分别为183件,80件和43.7%。文章认为:(由于大量被害人无法从罪犯那里获得赔偿)使那些因犯罪而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严重身心损害的被害人及其扶养和赡养的家庭成员产生心里上的巨大失衡,被害人由此就案件事实、性质、情结的认定提出诸多超出法律的要求,甚至纠缠上访、围阻司法部门、党政机关,严重干扰了案件正常的审查起诉和审判,影响了社会安定。被害人及其亲属过激的言行、失衡的心里来源于法律规定的缺失,实质上是对公平正义的诉求。
    ③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页。
    ①朱景文:《服务大局与“法学家的幻想”》,《法学家》2006年第5期,第30页。
    ②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7页。
    ③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页。原文第二句可能有印刷错误,本文是根据其要表达的意思整理。
    ④“近一时期的检察工作应立足于以下方面:一是立足检察职能,自觉服务于省委‘富民强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陈云龙:《检察工作要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检察日报》2007年12月11日第3版。
    ①本报评论员:《更加注重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检察日报》2010年3月26日第1版。
    ②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检察院围绕“保民安、保民利、化民怨、解民忧、顺民意”全面开展检察工作,坚持开拓创新、敢为人先,把执法为民理念融入所办的每一起案件中,取得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张少康:《少数民族地区检察工作这样开拓创新》,《检察日报》2010年3月26日第9版。
    ③付子堂,常安:《民生法治论》,《中国法学》2009年第6期,第35,36页。
    ④胡锦涛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强调: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扎扎实实开创我国政法工作新局面。参见《人民日报》2007年12月26日第1版。
    ⑤[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⑥[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①朱景文:《服务大局与“法学家的幻想”》,《法学家》2006年第5期,第31页。
    ②张文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导言》,《法学家》2006年第5期,第11-12页。
    ③张文显:《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进程》,《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3期,第4页。
    ①卞建林:《人民才是法律监督的源头活水》,《检察日报》2003年12月22日第3版。
    ②姚建宗:《法律与发展研究导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3-405,411页。
    ③[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77页。
    ④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5页。
    ⑤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监督员监督“五种情形”的实施规则(试行)》。
    ⑥具体分类角度和类别,参见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6,287页。
    ①韩大元:《中国检察制度宪法基础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378页。
    ②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6页。
    ③文盛堂:《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理论依据与立法探析》,载《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工作会议暨第6届年会论文集》671页。
    ④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7页。
    ①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页。
    ②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7页。
    ③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思卿1998年3月10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④《陕西省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错案责任追究条例》第八条和第九条规定:判决、裁定被二审改判、撤销的,逮捕(或不逮捕)决定、批准(或不批准)逮捕决定被撤销的,公诉案件的被告人经人民法院判无罪的,均属于错案。曾献文:《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同样面临科学发展》,《检察日报》2009年1月21日第3版。
    ⑤在美国的刑事错案中,大约有52.3%属于目击证人的错误辨识,11%涉及告密者与线人的伪证,8%涉及被告人的虚假供述,1.6%的涉及检察官与警官的不当行为,还有32%涉及律师的辩护失职。参见刘品新:《错案对司法改革的另重意义》,《检察日报》2006年11月15日第3版。
    ①李建明:《刑事错案的深层次原因——以检察环节为中心的分析》,《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第44页。
    ②晏向华:《防止错案:有多少刑诉制度需要检讨》,《检察日报》2006年11月2日第3版。
    ③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在“完善证据制度预防刑事错案”研讨会上强调:研究完善刑事证据制度。参见《检察日报》2009年8月6日第1版。
    ④汪建成:《冲突与平衡——刑事程序理论的新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⑤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
    ①韩大元:《中国检察制度宪法基础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375页。
    ②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2006年3月11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③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2005年3月9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④[美]戈尔丁:《法律哲学》,齐海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09页。
    ⑤有学者提出“隐性超期羁押”概念。“隐性超期羁押”是指有关机关和办案人员,采取规避法律规定或编造理由的方法取得延长羁押法律手续的超期羁押,主要表现为无期羁押,如对于特别重大复杂案件的请示汇报;借期羁押,如上下级检察机关移送管辖互借期限;延期羁押,如对不符合延押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滥用刑诉法第一百二十六条和一百二十七条羁押。参见岳岭:《隐性超期羁押的法律规制研究》,《河北法学》2007年第10期,第185页。
    ①裴智勇,白龙:《法律监督护公平》,《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0日第7版。
    ②疑罪的概念最早出于唐律疏义。疏义曰:“疑罪,谓事有疑似,处断难明。”注云:疑,谓虚实之证等,是非之理均;或事涉疑似,旁无证见;或旁有闻证,事非疑似之类。”对于疑罪,规定“诸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参见唐律疏义(卷第三十)。陈兴良将疑罪区分为刑事诉讼法上的疑罪和刑法上的疑罪。前者是指证据不足的疑罪,后者是指定性的疑罪。参见陈兴良:《刑事疑案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③尚书·周书·吕刑
    ④《世界人权宣言》第九条规定:任何被逮捕的人,在被逮捕时应被告知逮捕他的理由,并应被迅速告知对他提出的任何指控。任何因刑事指控被逮捕或拘禁的人,应被迅速带至审判官或其他经法律授权行使司法权力的官员,并有权在合理的时间内受审判或被释放。
    ①[意]奈尔肯:《比较刑事司法论》,张明楷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254页。
    ②孙谦:《中国检察制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255页。
    ③汪建成:《冲突与平衡——刑事程序理论的新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④韩大元:《中国检察制度宪法基础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227页。
    ⑤孙谦:《理念、制度与改革》,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⑥徐显明:《司法改革二十题》,《法学》1999年第9期,第4页。
    ⑦[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9页。
    ⑧郑成良:《法律之内的正义一个关于司法公正的法律实证主义解读》,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119页。
    ①[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②[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59页。
    ③有关自治型法的详细分析请参见[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9-80页。
    ④[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5页。
    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②岳礼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中国刑事司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页。
    ③岳礼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中国刑事司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序言第1页。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讯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①这一点在学术界还有争议。参见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214页;易延友:《沉默的自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257页。
    ②孙长永:《沉默权与中国刑事诉讼》,《现代法学》2000年第2期,第23页。
    ③何家弘:《沉默权制度且慢建立》,《法制日报》1999年9月9日第7版。
    ①刘立宪,张智辉:《司法改革热点问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7-248页。.
    ②参见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9-222页。
    ③1988年,英国政府对北爱尔兰的一系列恐怖主义暴力案件作出反应,以沉默权严重阻碍犯罪调查为由,通过了适用于北爱尔兰地区的《刑事证据法令》,对沉默权做了重要限制。龙宗智:《英国对沉默权制度的改革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法学》2000年第2期第27页。
    ④转引自龙宗智:《英国对沉默权制度的改革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法学》2000年第2期,第29页。
    ⑤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90页。
    ⑥“证据开示、沉默权、辩诉交易三项制度就像三个孪生姐妹,互相支撑。”载汪建成:《冲突与平衡——刑事程序理论的新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7页。
    ②[匈]博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黄树文,石佳音,廖立文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104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59-60页。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传唤、据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十二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①2009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指出,中国在执法、司法的各个环节,依法保障人身权利,严禁刑讯逼供行为。但是,各大网站论坛中的留言普遍表现出担心:犯罪分子多是亡命之徒,打他还不招呢,对他仁慈,破案就更难了。
    ②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页。
    ③[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05页。
    ①甄贞:《21世纪中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84页。
    ②黑龙江牡丹江铁路运输检察院在2002年4月起诉的被告人孟广虎故意伤害案中,在国内首次适用了辩诉交易制度。学者对此提出了批评。“辩诉交易制度违反了法院统一定罪量刑的原则。……辩诉交易在我国目前没有法律依据。因此,除非修改有关的法律原则和规定,否则辩诉交易制度的移植就是一项违法的法律移植行为。”黄文艺:《全球结构与法律发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138页。
    ③许身健:《借鉴西方法律制度要睁大眼睛》,《检察日报》2006年9月6日第3版。
    ④[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6页。
    ⑤宋冰:《程序:正义与现代化——外国法学家在华演讲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页。
    ⑥樊崇义:《关于诉讼法再修改中的认识问题》,《检察日报》2009年5月18日第3版。
    ①杜宴林:《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法治——方法论的检讨与重整》,《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6期,第37页。
    ②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③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分析工具》,《中国法学》2002年第5期,第44页。
    ④Oliver Wendell Holmes,The Path of the Law,10 Harvard Law Review 1897,p.459.
    ①2009年4月28日,为了严防“躲猫猫”,云南省启动专项检查。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田海指出:要认真吸取“躲猫猫”事件的深刻教训,进一步解决看守所监管活动的突出问题,规范执法行为,切实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参见《检察日报》2009年4月29日第1版。
    ②吴永明:《理念、制度与实践:中国司法现代化变革研究(1912-1928)》,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③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晏锋译,何鹏校,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④吴永明:《理念、制度与实践:中国司法现代化变革研究(1912-1928)》,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
    ⑤张晋藩:《中国司法制度史》,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554页。
    ⑥具体包括:对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管活动进行监督,直接立案侦查虐待被监管人罪、私放在押人员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和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案件,对监外执行的罪犯和劳教人员又犯罪案件审查批捕、起诉等工作。参见孙谦:《中国检察制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①曹春蕾,姜志芳:《山东文登:在押人员人手一张“检察官约见卡”》,参见《人民日报》2009年5月13日第2版。
    ②《江苏淮安办案彰显人性化入所前嫌犯可与单位领导谈交接》,参见《检察日报》2007年5月11日第2版。
    ③《山东临沐“亲情会面”彰显人性化执法》,参见《检察日报》2008年8月23日第2版。
    ④《高检院工作报告词解?数据说明》,参见《检察日报》2010年3月12日第4版。
    ①《江苏镇江开发区:创新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赔偿预付金”抚平被害人忧伤》,《检察日报》2009年6月2日第2版。
    ②《四川彭州刑事和解,引入人民调解员》,《检察日报》2009年8月24日第7版。
    ①《广西贵港挂职检察官重点抓稳定》,《检察日报》2009年6月2日第2版。
    ②原文是“当法院主动请缨,为政府的一时中心工作保架护航时,法院就已不再是法院而变成镖局了;当法院院长大谈特谈法制宣传工作时,法院院长就已不再是院长而变成司法局长了;当法官在工作日内走出法院,扫街植树,理发修车,给旅客送开水,帮农民搞麦收时,法官就是在亵渎自身的神圣。”徐显明:《司法改革二十题》,《法学》1999年第9期,第5页。
    ③左为民:《十字路口的中国司法改革:反思与前瞻》,《现代法学》2008年第6期,第68页。
    ④[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9页。
    ⑤赵震江:《法律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页。
    ①顾昂然:《立法札记——关于我国部分法律制定情况的介绍(1982——2004年)》,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63页。
    ②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195页。
    ③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513-514页。
    ④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教育活动。参见《检察日报》2003年6月3日第1版。
    
    ①《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摘编》,参见《人民日报》2007年9月26日第12版。
    ②朱立恒:《犯罪观的演变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检察日报》2009年2月2日第3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82页。
    ①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②张宛丽:《近期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研究综述》,《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第173页。
    ③分别是: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失业和待业者阶层。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④李寿棋:《利益集团与美国政治》,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⑤张千帆:《中国宪政文化与制度构建的反思》,《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6期,第23页。
    ①卢乐云:《新律师法催生职务犯罪侦查新理念》,《检察日报》2007年12月28日第3版。
    ②卢乐云:《新律师法催生职务犯罪侦查新理念》,《检察日报》2007年12月28日第3版。
    ③[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④[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页。
    ⑤[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36页。
    
    ①吴官正:《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求是》2006年第18期,第3页。
    ②[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页。
    ③张理海:《社会评价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
    ④《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页。
    ⑤张千帆:《中国宪政文化与制度构建的反思》,《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6期,第33页。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06页。
    ②[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③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④[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69页。
    ①郭立新:《检察官的职业特点》,《检察日报》2004年3月2日第3版。
    ②顾昂然:《立法札记——关于我国部分法律制定情况的介绍(1982—2004年)》,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76页。
    ③杨春福:《保障公民权利——中国法治化进程的价值取向》,《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第174页。
    ④慕槐:《对法官施加影响》,《法学研究》1994年第3期,第72页。
    ⑤[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64页。
    ①[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4-25页。
    ②谢晖:《司法技巧与人文关怀》,《检察日报》2009年2月19日第3版。
    ③王新环:《民众对司法的期许与诉求》,《检察日报》2008年10月31日第3版。
    ④[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化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⑤[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45页。
    ①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1983年6月7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②2007年实施该项制度后,上海市检察机关对提请逮捕的1132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的783人进行评估,86人被依法不批准逮捕,教育挽救了一批未成年人。参见《检察日报》2007年8月20日第2版。
    ③张建升:《非羁押风险评估不应只惠及未成年人》,参见《检察日报》2007年8月21日第3版。
    ④张家贞:《涉众型经济犯罪如何维护被害人权益》,参见《检察日报》2008年6月9日第3版。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⑥《刑诉法上一句话做出一篇大文章深圳南山:“征求被害人意见书”制度获专家肯定》,参见《检察日报》2007年3月10日第3版。
    ⑦《江苏宜兴:创新工作机制民行办案提速》,参见《检察日报》2008年1月2日第3版。
    ①这是借用宪法学者张千帆对最高人民法院的描述。原文是“最高人民法院是中枢环节或大脑,它不仅通过诉讼程序来监督各级人民法院的具体审判工作,不仅通过司法解释和规则制定为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提供法律依据,而且要形成指导整个审判活动的司法政策,并筹划整个司法制度的发展方向。”张千帆:《宪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07页。
    ①胡锦涛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强调: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扎扎实实开创我国政法工作新局面。参见《人民日报》2007年12月26日第1版。
    ②孙谦:《中国检察制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0-51页。
    ③[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④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8页。
    ①[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64页。
    ②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答记者问。参见《检察日报》2007年7月9日第1版。
    ①一是改革和完善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制度,切实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权;二是完善检察机关接受监督和内部制约的制度,保障检察权的正确行使;三是创新检察工作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四是完善检察机关组织体系:五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六是改革和完善检察机关经费保障体制。
    ②[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7页。
    ③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195页。
    ①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62页。
    ②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65页。
    ③杜宴林:《法律的人文主义解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④杜宴林:《法律的人文主义解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第四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的,无论属于何方,必须受法律追究。
    ⑥公丕祥:《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⑦甄贞:《检察改革: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借鉴外国经验》,《检察日报》2009年4月13日第3版。
    ①《法律要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朱苏力谈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法治的几个理念》,《检察日报》2009年3月20日第5版。
    ②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99页。
    ③公丕祥:《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④参见公丕祥:《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序言第3页。
    ①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周本顺在全国检察长座谈会暨全国检察教育培训工作会议政治轮训时强调: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须在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参见《检察日报》2009年7月18日第1版。
    ②本报评论员:《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新理念》,《检察日报》2009年5月6日第1版。
    ①何怀宏:《观念的力量》,《读书》2008年第1期,第111页。
    ②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页。
    ③季卫东:《社会变革的法律模式》,[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代译序第4页。
    ④季卫东:《社会变革的法律模式》,[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代译序第4页。
    ⑤[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⑥季卫东:《社会变革的法律模式》,[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代译序第6页。
    ①[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②[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62-63页。
    ③强世功:《法律的现代性剧场——哈特与富勒的论战》,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附录2第160,165页。
    ④[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
    ⑤季卫东:《社会变革的法律模式》,[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代译序第5页。
    
    ①[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13页。
    ②[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卷首语。
    [1]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3]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4]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方法和前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7]邓正来.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8]邓正来.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增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9]姚建宗.美国法律与发展研究运动述评[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0]姚建宗.法理学——一般法律科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11]姚建宗.法律与发展研究导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12]姚建宗.法治的生态环境[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13]黄文艺.全球结构与法律发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4]黄文艺.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研究[M].北京: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15]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16]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7]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8]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9]孙国华.法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0]吕世伦.西方法律思潮源流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21]吕世伦.法理念探索[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2]吕世伦.当代西方理论法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3]洪浩.检察权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4]金明焕.比较检察制度概论[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
    [25]王桂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26]刘立宪,谢鹏程.海外司法改革的走向[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
    [27]龙宗智.检察制度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8]孙谦.检察:理念、制度与改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9]孙谦.中国检察制度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0]孙谦.司法改革报告——检察改革·检察理论与实践专家对话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1]孙谦.司法改革报告——有关国家司法改革的理念与经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2]林钰雄.检察官论[M].台北:台北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
    [33]岳礼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中国刑事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4]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理念[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5]何家弘.检察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36]张寿民.俄罗斯法律发展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7]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8]韩大元.中国检察制度宪法基础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
    [39]徐显明.人权研究(第一卷至第五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40]张保生.法律推理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41]陈金钊.法律解释的哲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42]信春鹰.中国的法律制度及其改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3]张晋藩.中国司法制度史[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44]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45]霍存福.复仇、报复刑、报应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6]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47]彭真.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
    [48]彭真.论新时期的政法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49]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50]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1]董必武.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
    [52]张有渔.中国法学四十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3]陈守一.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4]江华.江华司法文集[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89.
    [55]李光灿,吕世伦.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56]石少侠.检察权要论[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57]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58]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59]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3.
    [60]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61]蓝金普.七十年法律要览[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62]吴磊.中国司法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63]蔡定剑.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64]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65]强世功.法律的现代性剧场——富勒与哈特的论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66]张千帆.宪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67]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68]马新福.法社会学原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69]胡夏冰.司法权:性质与构成的分析[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70]季卫东.法制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71]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2]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73]齐延平.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74]董皞.司法解释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75]陈兴良.刑事司法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
    [76]梁治平.新波斯人信札——变化中的法观念[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77]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M].上海:三联书店,1995.
    [78]梁治平.法辨[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79]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80]左卫民.在权利话语与权力技术之间:中国司法的新思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81]杜宴林.法律的人文主义解释[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82]张卫平.琐话司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3]贺卫方.运送正义的方式[M].上海:三联书店,2002.
    [84]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85]舒国滢.在法律的边缘[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86]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7]张志铭.法理思考的印迹[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88]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89]吴永明.理念、制度与实践——中国司法现代化变革研究(1912-1928)[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90]孙国华,朱景文.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1]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92]公丕祥.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93]郑成良.法律之内的正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94]张理海.社会评价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95]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96]谢晖.象牙塔上放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97]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98]赵震江.法律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9]闵钐.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
    [100]王磊.宪法的司法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01]樊崇义.迈向理性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102]甄贞.21世纪中国检察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10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977.
    [10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0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06]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7]郑永流主编.法哲学和法社会学论丛(一)[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08]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2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09]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增补本)[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10]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1]易中天.闲话中国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112]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13]刘作翔.法理学视野中的司法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4]李楯.法律、司法制度与法律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15]程荣斌.检察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16]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17]汪建成.冲突与平衡——刑事程序理论的新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8]刘立宪,张智辉.司法改革热点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119]宋冰.程序、正义与现代化——外国法学家在华演讲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20]宋方青.法理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121]顾昂然.立法札记——关于我国部分法律制定情况的介绍(1982——2004年)[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22]刘星.法学作业寻找与回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9]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1][英]凯尔森.共产主义的法律理论[M].王名扬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12][英]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3][英]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4][美]庞德.法理学(第一卷)[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15][美]庞德.法律史解释[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16][美]庞德.法律与道德[M].陈林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7][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信春鹰,吴玉章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18][美]德沃金.法律帝国[M].李常青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9][美]罗伊德.法律的理念[M].张茂柏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20][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1][德]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2][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修订版)[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3][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M].夏勇,张志铭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24][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5][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吴玉章,周汉化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26][英]阿蒂亚.法律与现代社会[M].范阅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7][爱尔兰]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M].王笑红译,汪庆华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8][英]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M].李桂林等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9][英]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M].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0][美]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1][匈]博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M].黄树文,石佳音,廖立文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9.
    [32][荷]泰克.欧盟成员国检察机关的任务和权力[M].吕清,马鹏飞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
    [33][法]斯特法尼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M].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34][法]尚邦.法国诉讼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陈春龙,王海燕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
    [35][美]雅各比.美国检察官研究[M].周叶谦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
    [36][英]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M].陈一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7][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38][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9][英]边沁.政府片论[M].沈叔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0][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1][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4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43][意]奈尔肯.比较刑事司法论[M].张明楷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4][美]戈尔丁.法律哲学[M].齐海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45][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6][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7][美]比克斯.牛津法律理论词典[M].陈昭继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48][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出发[M].李琼英,林欣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49][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梁向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50][英]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潘蛟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51][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5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53][德]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张乃根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54][美]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贺卫方,高鸿钧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5][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
    [56][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M].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7][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侯键,范亚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8][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59][英]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M].潘大松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60][日]小岛武司等.司法制度的历史与未来[M].汪祖兴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61][日]谷口安平.程序正义与诉讼[M].王亚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62][法]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漆竹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63][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申政武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64][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65][英]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M].刘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66][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沈宗美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67][美]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罗荣渠主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6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9][英]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张文显.继承·移植·改革:法律发展的必由之路[J].社会科学战线,1995(2).
    [2]张文显.法治宣言与法学文献——十七大报告的法学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6).
    [3]张文显.部门法哲学引论——属性和方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
    [4]张文显,黄文艺.理论创新是法学的第一要务——十六大与法学理论创新[J].中国法学,2003(2).
    [5]张文显.权利本位之语意和意义分析[J].中国法学,1990(4).
    [6]张文显.法律文化的释义[J].法学研究,1992(5).
    [7]张光博,张文显.以权利和义务为基本范畴重构我国法学理论体系[J].求是,1989(10).
    [8]张文显.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是法的发展规律[J].社会科学战线,1990(3).
    [9]张文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导言[J].法学家,2006(5).
    [10]张文显.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进程[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3).
    [11]张文显.加强法治,促进和谐——论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1).
    [12]徐显明.公平正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J].法学家,2006(5).
    [13]徐显明.司法改革二十题[J].法学,1999(9).
    [14]徐显明,齐延平.中国人权制度建设的五大主题[J].文史哲,2002(4).
    [15]石少侠.论司法改革中的检察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5).
    [16]石少侠.论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定位于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3).
    [17]石少侠.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一元论——对检察权权能的法律监督权解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5).
    [18]张智辉.法律监督机关的设置与改革[A].信春鹰等.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C].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1999.
    [19]孙谦.人民检察的光辉历程[J].人民检察,2008(11).
    [20]孙谦.中国的检察改革[J].法学研究,2003(6).
    [21]孙莉.德治及其传统之于中国法治进境[J].中国法学,2009(6).
    [22]公丕祥.20世纪中国的三次法律革命[J].中外法学,1999(3).
    [23]公丕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司法改革[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1).
    [24]何怀宏.观念的力量[J],读书,2008(1).
    [25]刘立宪,张智辉.检察机关职权研究[A].孙谦.检察论从(2)[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
    [26]郝为民,彭林泉.法治视野中的检察权[A].孙谦:检察论从(7)[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
    [27]郝明金.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介入性”司法[J].法学论坛,2007(1).
    [28]郭道晖.“中国法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现代化[A].郑永流主编.法哲学和法社会学论丛(一)[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29]郑永流.法哲学是什么?[A].郑永流主编:法哲学和法社会学论丛(一)[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30]崔卓兰,卢护锋.和谐社会与中国法制建设[J].当代法学,2006(5).
    [31]张恒山.略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J].法学家,2006(5).
    [32]史尚宽.法律之理念与经验主义之综合[A],刁荣华.中国法律思想论集[C].台北:台湾汉林出版社,1984.
    [33]蔡道通.论中国法治化的司法理念基础[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34]李步云.“五个主义”的摒弃与中国法学的未来[J].现代法学,2009(5).
    [35]沈宗灵.论法律移植与比较法学[J].外国法评译,1995(1).
    [36]姚建宗.权利思维的另一面[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6).
    [37]黄文艺.对中国法学的反思的再反思[J].现代法学,2007(3).
    [38]黄文艺.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发展道路——十七大报告的法学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6).
    [39]黄文艺.1952——1953年司法改革运动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4(4).
    [40]李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J].北京社会科学,2008(5).
    [41]李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J].江苏社会科学,2004(6).
    [42]郭云忠.《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话语变迁[J].政法论坛,2009(3).
    [43]周永坤.法律工具主义及其对司法的影响[J].学习论坛,,2006(7).
    [44]周永坤.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论研讨会综述[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2).
    [45]叶传星.法学的阶级话语论析[J].法律科学,2006(1).
    [46]秦树业,高红海,龙平川.江文:一个人的历史画卷[J].人民检察,2009(14).
    [47]杜宴林.论中国法治现代化的现实关切与终极关怀[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4).
    [48]杜宴林.人文主义:现代法精神的革命性变革[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1).
    [49]宋显忠.通过法律的权利保障[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5).
    [50]韩红兴.世界检察制度产生和发展的理论评析[J].政治与法律,2006(1).
    [51]郑成良.论法律形式合理性的十个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6).
    [52]郑成良.法治公信力与司法公信力[J].法学研究,2007(4).
    [53]郑成良.权利本位论[J].中国法学,1999(1). [54龙宗智.论检察权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改革[J].法学,1999(10).
    [55]龙宗智.英国对沉默权制度的改革以及给我们的启示[J].法学,2000(2).
    [56]龙宗智.转型期的法治与司法政策[J].法商研究,2007(2).
    [57]李建明.刑事错案的深层次原因——以检察环节为中心的分析[J].中国法学,2007(3).
    [58]王振川.坚定不移地实行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J].人民检察,2007(8).
    [59]岳岭.隐性超期羁押的法律规制研究[J].河北法学,2007(10).
    [60]孙长永.沉默权与中国刑事诉讼[J].现代法学,2000(2).
    [61]汪建成,孙远.关于“零口供”规则的思考[J].人民检察,2001(5).
    [62]汪建成,孙远.论司法的权威与权威的司法[J].法学评论,2001(4).
    [63]宛丽.近期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研究综述[J].中国社会科学,1990(5).
    [64]张千帆.中国宪政文化与制度构建的反思[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6).
    [65]吴官正.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J].求是,2006(18).
    [66]葛洪义.司法权的“中国”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1).
    [67]慕槐.对法官施加影响[J].法学研究,1994(3).
    [68]杨春福.法官应该是司法能动主义者——从李慧娟事件说起[J].现代法学,2009(6).
    [69]杨春福.保障公民权利——中国法治化进程的价值取向[J].中国法学,2002(6).
    [70]但伟.正确认识人民监督员制度、切实推进检察改革[J].人民检察,2004(5).
    [71]信春鹰.罗纳德·德沃金与美国当代法理学[J].法学研究,1998(6).
    [72]庞凌.司法如何介入政治[J].法学,2002(11).
    [73]庞凌.法院的公共政策功能分析[J].当代法学,2003(10).
    [74]肖扬.关于司法公正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法律适用,2004(11).
    [75]肖扬.中国司法:挑战与改革[J].人民司法,2005(1).
    [76]郑杭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与中国社会学的坚实进展——以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04(5).
    [77]郑杭生,李路路.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2).
    [78]郑杭生.中国社会大转型[J].中国软科学,2005(1).
    [79]文正邦.公平与效率: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矛盾[J].政治与法律,2008(1). [80顾培东.也论中国法学向何处去[J].中国法学,2008(1).
    [81]顾培东.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J].法学研究,2000(3).
    [82]左卫民,吴卫军.人民监督员:理念与制度的深化和发展[J].人民检察,2005(2).
    [83]宋鱼水.论法官的选择——谈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体会[J].法学家,2008(3).
    [84]陈瑞华.司法权的性质——以刑事司法为范例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0(5).
    [85]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5).
    [86]徐璐,刘万洪.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立法者——从1980-2004年人大常委会公报看立法理念的发展变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6).
    [87]李林.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立法发展[J].法治论丛,2002(6). [88陈兴良.我国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的反思[J].法学,1992(7).
    [89]陈卫东.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研究,2002(2).
    [90]谢佑平,万毅.论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J].中国法学,2006(5).
    [91]周道鸾.论司法解释及其规范化[J].中国法学,1994(1).
    [92]武树臣.中国法律样式的反思与重构[J].学习与探索,1994(5).
    [93]游伟.我国刑事判例初论[J].法学,1994(2).
    [94]张翔.两种宪法案件:从合宪性解释看宪法对司法的可能影响[J].中国法学,2008(3).
    [95]苏力.中国司法中的政党[A].苏力.法律和社会科学(第一卷) [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96]孙立.“政治正确”与部门利益_——一种泛政治化现象的分析[J].中国改革,2008(8).
    [97]杨光斌,李月军.中国政治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及其治理[J].学海,2008(2).
    [98]王人博,朱健.“舆论审判”还是“媒体审判”?——理念辨析与解决之道[J].阴山学刊,2007(2).
    [99]陈兴良.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考察:以刘涌案和佘祥林案为标本[J].浙江社会科学,2006(6).
    [100]张榕.司法克制下的司法能动[J].现代法学,2008(2).
    [101]苏力.司法解释、公共政策和最高法院——从最高法院有关“奸淫幼女”的司法解释切入[J].法学,2003(8).
    [102]付子堂,常安.民生法治论[J].中国法学,2009(6).
    [103]付子堂,谢宝红.司法解释中的社会公平问题——以“同命不同价”现象为例[A].徐显明.法治与社会公平[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104]桑本谦.法律解释的困境[J].法学研究,2004(5).
    [105]胡玉鸿.公序良俗与司法活动[J].政法论坛,2002(4).
    [106]江平.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思考[J].中国法学,1993(1).
    [107]刘作翔,徐景和.案例指导制度的理论基础[J].法学研究,2006(3).
    [108]王英津.论程序政治——对我国民主道路的新探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3).
    [109]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二十世纪民法回顾[J].中外法学,1997(2).
    [110]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3(1).
    [111]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112]张文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司法改革理论——从孙万胜博士《司法权的法理维》一书谈[EB/OL].http://www.legaltheory.com.cn/info.asp?id=9003.
    [113]郑成良.论程序公正的价值优先性[EB/OL].http://www.legaltheory. com.cn/info.asp?id=9066.
    [114]张志铭.中国司法改革的若干思考——对学者角色和作用的反思[EB/OL].http://www.legaltheory.com.cn/info.asp?id=9574.
    [115]范愉.司法改革的现状与问题[EB/OL].http://www.legaltheory. com.cn/info.asp?id=8751.
    [116]徐显明,谢晖.程序公平:司法公正的逻辑起点[EB/OL].http://www. legaltheory.com.cn/info.asp?id=231.
    [117]范愉.司法理念漫谈[EB/OL].http://www.legaltheory. com.cn/info.asp?id=9066.
    [1]安翠荣.论理念意义的衍生——柏拉图与黑格尔理念论之比较[D].厦门:厦门大学法学院,2007.
    [1]Ronald Dworkin.Law’s Empire[M].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2]Stephen Holmes and Cass r.Sunstein.The Cost of Rights[M]. W.W.Norton& Company,2000.
    [3]H.L.A.Hart.The Concept of law[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1.
    [4]John Finnis.Natural Law and Natural Rights[M]. Oxford:Clarendon Press,1980.
    [5]Alvin Y.So.Soci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Modernization,Dependency and World-system Theories,Sage Publications[M].The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Publishers,1990.
    [6]Henry Campell Black.Black’s Law Dictionary[M].West Publishing Company,1979.
    [7]M.B.Hooker.Legal Pluralism:An Introduction to Colonial and Neo-colonial Laws,Oxford:Clarendon Press,1975.
    [8]Oliver Wendell Holmes .The Path of the Law[J].10 Harvard Law Review 18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