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代江南艺文家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代江南艺文家族不仅卷起了一次次时代文学、艺术的风潮,也创造了辉煌的家族艺术、文学成就。本文以清代江南艺文家族为研究对象,在框定了若干基本概念后,系统梳理了清代江南艺文家族的发展概貌,考查出二百多个艺文家族,并分析清代江南艺文家族的时空分布特征,还原了有影响清代江南重要艺文家族,进而着重讨论了艺文家族文化内核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学、女性艺文创作及文献建设。同时,又以吴门贵潘与秀水钱氏为研究个案,对家族集群性艺文创作、家族家学传承及家族与社会互动等问题进行研究。
     绪论对本文所涉的“艺文”、“艺文家族”、“江南”等概念作了详细的界定,并简要介绍与本文相关的资料及研究现状,陈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正文主分上、下两篇:
     上篇为清代江南艺文家族概貌,共分三章。第一章,在细致回顾江南艺文家族历史流变的同时,对清代江南艺文家族的区域分布、生存周期与家族艺文内容作三维扫描统计,并集中考察江南艺文家族的地域分布及其时域流变的特征。第二章,通过世系图表与重要艺文族人的小传的形式还原出清代江南重要艺文家族的众生群像。并揭示这些艺文家族与时代艺文呼应与关联。第三章,分别从家学、女性艺文与家族文献这三个维度来深入研究艺文家族的艺文构成内核与发展资源。
     下篇为清代江南艺文家族个案研究,共分两章。第四章,以吴门贵潘艺文家族为研究对象,在勾勒出贵潘家族艺文的发展轮廓后,从集群创作的角度考察了潘氏诗学的发展演变历程、绘画创作以及书画鉴赏的主要成就。并以此来讨论他们家族艺文活动与苏州及江南地区艺文家族及艺文流派之间的互动。第五章,以秀水钱氏艺文家族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秀水钱氏家族艺文发展历程后,着重讨论其家族母教之于家族艺文发展的意义,并围绕其家学传承链条,详细讨论其诗歌与绘画的创作演变情况。钱氏的研究在展示其深厚的家族艺文氛围与艺文成就的同时,更关注其艺文家学对家族成员的深刻影响,研究的理路立足于家族内部的艺文传承与发展。
     在综合研究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论述了清代江南艺文家族在清代文化史上的地位,揭示了其对地域史、家族史、艺术史、文学史的意义。总而言之,清代江南艺文家族是江南士人群体的艺文性存在,是江南诗人、画家的才智集粹之所。
The Art-Literature clan of Jiangnan Region in Qing dynasty not only brought the tide of artistic and literature one time after another, but also created splendid achievement on clan art and literature.Based on the artistic-literature clan in Jiangnan of Qing dynas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fter framing some basic concepts, comb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istic-literature clan in Jiangnan of Qing dynasty systematicly, the paper have investigated more the 200 art-literature clans, and analysed their space-tim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restored some important clans with great influence.then discussed the three important parts about the core of the clans'literacy-clan study,women's arts-literature of produces and document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to make the "WUMen Guipan" and "Xiushui Qianshi" as the research cases, the paper have discussed some questions such as artistic creation of clan cluster, inheritance of clan study and social interaction.
     The introduction give the denfinite explanation about the concepts such as "art and literature","art and literature clan","Jiangnan".it also introduce the relevant material and research status,state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train of thought.
     The text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articles:
     The first part mainly discussed the arts and literature clan of Jiangnan region in Qing dynasty. There are three points:the first chapter meticulous review the history about the arts and literature clan of Jiangnan region, simultaneously, make 3d scanning statistics about regional distribution, survival cycles and artistic clans'works, and focused on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ime and regions changes. The second chapter, through the hereditary charts and the form of important clan beings to restore the picture of the important arts and literature clan of Jiangnan region in Qing dynasty.the third chapter,penetrate into the research of the artistic core and development resources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clan study,womens'works and clan documents.
     The second part mainly for the typical clan of arts and literature,divide two parts. the forth chapter, the arts and literature clan of "Wumen Guipan"as the research object,after delineate its development outline, inspect its main achievements about poetry evolution proces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ppreci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reation of a cluster, and discuss interaction between their clans'art activities and other artistic clans and artistic genre in suzhou and jiangnan region.the last chapter:as the research object, when have comb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s and literature clan of "Xiushui Qianshi",the paper focu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other-teach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lan, and around their inheritance chains, the paper make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creation of poetry and painting. the research show the clan's profound artistic atmosphere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art, to pay more attention about the clan study's deep influence to its members. the research based on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of the clan's internal connection.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cases, the thesis have discussed the status of the clans those were arts and literature clan of Jiangnan region in Qing dynasty in the history of the culture in Qing dynasty, and revealed the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region, clan, art and literature. Altogether, the arts and literature clan of Jiangnan region in Qing dynasty were the exist of the gentries'arts and literature in Jiangnan region and were the collective places where gathered the poets and painters' wisdom who lived in Jiangnan rejoin.
引文
①班固《典引》,萧统编《文选》卷四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页2158。
    ②李延寿《南史·隐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版。
    ③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诸子集成》本,国学整理社原辑,中华书局1945年版
    ④白居易《赋赋》,《白氏长庆集》卷三十八,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⑤夏征农主编《辞海》,第1455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①厉鹗著《玉台书史》卷四十四,道光十三年《昭代丛书》本。
    ②鲁迅《坟·科学史教篇》,《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页13。
    ①柳亚子原编、张明观等整理《汾湖诗钞》,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年9月第1版。
    ①何绍章修《光绪丹徒县志》卷三四(书画人物卷),光绪五年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丛书》。
    ②潘奕隽《三松堂文集》卷四第四十一页、第二十五页,嘉庆八年潘氏家刻本。
    ①包铭新《嘉兴郭氏家族的绘画传统及其历史意义》(《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郭建平《明清时期江南绘画家传谱系研究—家族、家学与中国古代绘画》(《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朱万章《一门风雅的居氏家族》(《珠水艺谭》花城出版社,2008版);兰秋阳《清代绘画世家及其家学考略》(《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6月)。
    ②江庆柏《明清江南望族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页136。
    ①赵佶《宣和书谱》卷十四,第二页,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0813册
    ②张怀瓘《书断》卷下引王愔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0812册
    ③赵佶《宣和书谱》卷十四,第五页,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0813册
    ④张怀瓘《书断》卷中,第十五页,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0812册
    ⑤赵佶《宣和书谱》卷十四,第四页,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0813册
    ⑥张怀瓘《书断》卷中,第一十三页,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0812册
    ⑦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第二页,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0812册
    ①张可礼《东晋艺文综合研究》165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刘煦《旧庸书》卷七十二,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本。
    ③窦泉《述书赋》卷下第三页,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2册。
    ①张怀瓘《书断》卷中第三十页,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2册。
    ②赵佶《宣和书潜》卷八第十页,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3册。
    ③窦泉《述书赋》卷下第五页,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2册。
    ④窦泉《述书赋》卷下,第七页,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2册。
    ①杨镰《元诗史》,第2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董其昌《容台别集》卷四,第三十五页,明崇祯三年董庭刻本
    ②戴表元《松雪斋集序》,赵孟頫《松雪斋集》卷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王世贞撰、罗仲鼎校注《艺苑厄言》卷六,齐鲁书社,1992年版。
    ①顾凝远《国朝画评》,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二十八,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10册。
    ②陈颀《同斋沈君墓志铭》,钱毅《吴都文粹续集》卷四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385册。
    ③吴宽《匏庵家藏集》卷七十,景印《文澜阁四库全书》1255册。
    ①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页340。
    ②文含《文氏族谱续集》,清抄本。
    ①俞剑华《中国绘画史》156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俞剑华《中国绘画史》156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丰草庵诗集》卷六《字释》序,转引自赵红娟著《明遗民董说研究》第1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①曹树基、李玉尚:《太平天国战争对浙江人口的影响》,《复旦学报》2000年第5期。
    ①沈秉成主修《竹溪沈氏家乘》,光绪十年(1889)沈氏家刻本。
    ②董挥民等著《浙江丝绸名商雄贾·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一页。
    ①钱仲联《梦苕庵诗话》第二六四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页340。
    ①刘承干《百一庐金石丛书序》,陈乃乾《百一庐金石丛书》卷首,1921年刊本。
    ①钱陈群《香树斋集》卷十七第十八页,乾隆刻本。
    ①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第一三五一页,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②《中华大典·文学典·明清文学分典·清文学部二·钱载》第五一三页,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①《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第10册第183页,齐鲁书社1996年版。
    ②徐世昌《晚晴簃诗汇》,中华书局1990版。
    ①戚嗣曾《衍石斋记事稿序》,钱仪吉《衍石斋记事稿》卷首,清道光四年本。
    ②钱泰吉《甘泉乡人稿》卷十六第六页,同治十一年刻本。
    ③钱泰吉《甘泉乡人稿》卷二十一第六页,同治十一年刻本。
    ④钱仪吉《衍石斋记事稿》卷十第五页,清道光四年本。
    ⑤潘中华《钱载年谱》,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第84页。
    ⑥潘中华《钱载年谱》,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第84页。
    ⑦潘中华《钱载年谱》,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第84页。
    ①吴仰贤《小匏庵诗话》卷十第十一页,续修四库本。
    ②《续修四库提要稿本·衍石斋记事稿》第10册第183页,齐鲁书社1996年版。
    1、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3、房玄龄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4、刘煦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5、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6、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
    7、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8、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
    9、雅尔哈善等修、习儒等纂《乾隆苏州府志》,乾隆十三年刻本
    10、宋如林等修、石韫玉纂《道光苏州府志》,道光四年刻本
    11、李铭皖等修、冯桂芬纂《同治苏州府志》,光绪九年江苏书局刻本
    12、李光祚修、顾诒禄等纂《乾隆长洲县志》,乾隆十八年刻本
    13、杨振藻修、钱陆灿等纂《康熙常熟县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14、王锦、杨继雄修、言如泗纂《乾隆常昭合志》,光绪二十四年重刻本
    15、郑钟祥、张赢修、庞鸿文纂《光绪常昭合志稿》,光绪三十年活字本
    16、董正位修、盛符升等纂《康熙昆山县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7、金吴兰等修、汪堃等纂《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光绪六年刻本
    18、曹允源等纂修《民国吴县志》,民国二十二年苏州文新公司排印本
    19、郭琇修、屈运龙纂《康熙吴江县志》,康熙二十三年刻本
    20、陈和志修、沈彤纂《乾隆震泽县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21、丁元正修、沈彤纂《乾隆吴江县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22、金福曾、熊其英等纂修《光绪吴江县续志》,光绪五年刻本
    23、王祖畲纂修《宣统太仓州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24、王祖畲纂修《民国镇洋县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25、陶熙纂辑《周庄镇志》,光绪八年元和陶氏仪一堂刻本
    26、钱止葊辑《道光吴门补乘》,道光十三年刻本
    27、陈威、俞时修、顾清纂《正德松江府志》,上海:上海书店,1990
    28、宋如林修、孙兴衍等纂《松江府志》,嘉庆二十二年刻本
    29、博润修、姚光发等纂《松江府续志》,光绪十年刻本
    30、杨开第、姚光发等修《华亭县志》,光绪五年刻本
    31、汪祖绶等修、熊其英等纂《青浦县志》,光绪五年刻本
    32、张仁静修、钱崇威等纂《青浦县续志》,民国二十三年刻本
    33、叶廷春修、俞樾等纂《上海县志》,同治十年刻本
    34、吴馨等修、姚文枏等纂《上海县续志》,1918年刻本
    35、崔廷镛修、黄厚本等纂《光绪金山县志》,光绪四年刻本
    36、谢庭薰修、陆锡熊纂《乾隆娄县志》,乾隆五十三年刻,民国重印本
    37、程其珏等修、张云望等纂《光绪娄县续志》,光绪五年刻本
    38、金福曾修、张文虎纂《光绪南汇县志》,光绪五年刻本
    39、赵昕修、苏渊纂《康熙嘉定县志》,上海:上海书店,1991
    40、曹炳麟纂修《民国崇明县志》,上海:上海书店,1991
    41、何三畏《云间志略》,《中国史学丛书三编》,台湾学生书局,1987
    42、张恺《正德常州府志续集》卷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3、于琨、陈玉璂纂修《常州府志》,光绪十二年活字本
    44、陈廷恩等修、李兆洛等纂《江阴县志》,清道光二十年刊本
    45、裴大中等修、秦湘业等纂《无锡金匮县志》,光绪七年刻本
    46、李先荣修、徐喈凤纂《宜兴县旧志》,嘉庆二年增补康熙刻本
    47、徐喈凤修《宜兴县旧志》,光绪八年重刻本
    48、阮升基《重刊宜兴县志》,光绪八年重刻嘉庆本
    49、张球修、汤成烈纂《武进阳湖合志》,光绪五年刻本
    50、冯煦纂《民国重修金坛县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51、何绍章等修、吕耀斗等纂《丹徒县志》,光绪五年刻本
    52、张玉藻、高觐昌纂修《续丹徒县志》,民国十九年刻本
    53、凌焯修、徐锡麟纂《丹阳县志》,光绪十一年鸣凤书院刻本
    54、胡为和、孙国钧纂修《丹阳县续志》,1927年刻本
    55、丁兆基、汪国凤纂修《金坛县志》,光绪十一年活字本
    56、李景峰修《嘉庆溧阳县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57、嵇曾筠主修《浙江通志》 嘉庆十七年刻本
    58、姜卿云纂修《浙江新志》 一九三六年杭州中正书局铅印本
    59、吴庆坻纂修《杭州府志》 一九二五年铅印本
    60、何琪纂修《唐棲志略稿》光绪七年《武林掌故丛编》二集本
    61、张道纂修《定乡小识》 光绪八年《武林掌故丛编》八集本
    62、蒋宏任纂修《硖川志略》 光绪二十年本
    63、高鹏年纂修《湖墅小志》 光绪二十二年石印本
    64、李圭、朱锡恩纂修《海宁州志稿》 一九二二年铅印本
    65、汪文炳纂修《富阳县志》 光绪二十八年尊经阁刊本
    66、张吉安纂修《余杭县志》 一九一九年铅印本
    67、许瑶光纂修《嘉兴府志》 光绪四年刊本
    68、杨谦、李富孙纂修《梅里志》 光绪三年刻本
    69、祝廷锡纂修《竹林八圩志》 一九三二年石印本
    70、王彬、徐用锡纂修《海盐县志》 光绪二年刻本
    71、彭润章、叶廉锷纂修《平湖县志》 光绪十二年刻本
    72、严辰等纂修《桐乡县志》 光绪八年立志书院刻本
    73、李堂纂修《湖州府志》 乾隆二十三年刻本
    74、周学璿纂修《乌程县志》 光绪五年刻本
    75、范来庚修《南浔镇志》 一九三六年南林丛刊本
    76、汪日桢纂修《南浔镇志》 同治二年刻本
    77、周庆云纂修《南浔志》 一九二二年刻本
    78、董世宁纂修《乌青镇志》 一九一八铅印本
    79、赵定邦、丁宝书纂修《长兴县志》 光绪十八年增补重校同治本
    80、周绍濂、徐养原纂修《德清县续志》 一九一二年石印本
    81、钱仪吉编《碑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93
    82、缪荃孙编《续碑集传》,《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5
    83、钱仲联编《广清碑集传》,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84、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长沙:岳麓书社,1996
    85、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86、张惟骧:《清代毗陵名人小传稿》,《清代传记丛刊》197册。台北:明文书局,1985
    87、纪昀《四库提要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
    88、潘世恩《潘氏科名草》,光绪三年松鳞庄重刻本。
    89、阎湘蕙、张椿龄《国朝鼎甲徵信录》,《清代传记丛刊》19册,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90、施淑仪辑《清代闺阁诗人征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六十三辑,文海出版社,1991年。
    91、宋廷玑纂修《长洲宋氏世谱》,清道光四年(1824)刻本。
    92、王季烈纂《莫厘王氏家谱》,民国刊本。
    93、缪新等纂修《缪氏宗谱》,1929年敦本堂活字本
    94、韩崇纂修《云东韩氏家谱》,清咸丰元年(1856)刻本
    95、徐景星纂修《昆山徐氏家谱》,1914年昆山堂家刻本
    96、冯大勋纂修、冯景元续修《冯氏世谱》,清光绪三十年(1907)续修清乾隆八年(1743)还读草堂抄本
    97、迮云龙纂修《迮氏家乘》,清道光十七年(1837)养余斋刻本
    98、庄鉴等修《毗陵庄氏族谱》,1934年铅印本。
    99、刘清卿辑、刘持原重修《武进西营刘氏家谱》,1929年铅印本。
    100、左元成撰《常州左氏宗谱》,清光绪十六年(1890)裕德堂木活字本
    101、安荣光纂修《膠山安黄氏宗谱》,1922年中和天全堂木活字本。
    102、狄凤言纂修《溧阳狄氏宗谱》,同治十三()年刻本。
    103、史邦直编《溧阳史氏宗谱》,1946铅印本。
    104、于廷扬撰《于氏宗谱》,清宣统三年(1911)福谦堂木活字本。
    105、凌氏合撰《凌氏宗谱》,清乾隆二十五年()稿本,嘉善图书馆藏。
    106、沈秉成主修《竹溪沈氏家乘》,光绪十年(1889)沈氏家刻本。
    107、施洛春、施煦春编《孝丰西圩重修施氏宗谱》,1923年耕读堂刻本。
    108、蒋述彭纂辑《硖石蒋氏支谱》,1929年铅印本。
    109、彭文杰修、彭钟岱纂《长洲彭氏宗谱》,民国十一年衣言庄刻本
    110、潘遵祈主修《大阜潘氏支谱》,咸丰四年刻本
    111、钱仪吉编《庐江钱氏年谱》, 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112、钱仪吉编、钱志澄增订《文端公年谱》,清光绪二十年刻本
    113、钱应溥《警石府君年谱》,清同冶三年刻本
    114、潘奕隽《三松自订年谱》,道光十年潘氏家刻本
    115、潘曾沂自订、潘仪凤续编《小浮山人年谱》,咸丰间刻本
    116、潘曾绶、潘祖荫等撰《潘绂庭年谱》,光绪九年吴县贵潘刻本
    117、潘祖年撰《潘祖荫年谱》,光绪十七年吴县贵潘刻本
    118、钱泰吉《清芬世守册》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119、江标撰《黄丕烈年谱》,王大隆补, 中华书局1988
    120、吴大澂《愙斋自订年谱》,民国22-23年(1933-1934)铅印本
    121、葛洪《抱朴子》,《诸子集成》本,国学整理社辑,北京:中华书局,1945
    122、陈继儒《妮古录》,《四库存目丛书》子部第118册
    123、王士禛《池北偶谈》,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24、王士禛《居易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0册
    125、王士禛《香祖笔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0册
    126、叶梦珠《阅世编》,北京:中华书局,2007
    127、钱泳《履园丛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
    128、顾震涛《吴门表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129、潘曾绶《兰陔书屋笔记》,同治刻本
    130、徐珂《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1、缪荃孙《云在龛随笔》,天津:天津古籍1996
    132、俞樾《春在堂随笔》,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133、萧统编《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34、沈德潜编《清诗别裁集》,湖南:岳麓书社,1998
    135、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36、柳亚子编《汾湖诗抄》,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137、徐世昌《晚晴移诗汇》,北京:中华书局1990
    138、彭祖贤辑的《长洲彭氏家集》,清同治年间刊
    139、恽珠《国朝闺秀正始集》卷1,道光十六年红香馆刻本。
    140、白居易《白氏长庆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141、苏轼《东坡全集》,景印《文澜阁四库全书》第1107-1108册
    142、董其昌《容台别集》,《四库禁煅书丛刊》第32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143、文征明《甫田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73册
    144、钱谦益《牧斋初学集》 ,《续修四库全书》第1389-139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45、王昶《春融堂集》,嘉庆十二年塾南书舍刻本
    146、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嘉庆十一年刻本
    147、潘奕隽《三松堂集》,嘉庆八年潘氏家刻本
    148、潘奕藻《听雨楼诗集》嘉庆年间潘氏刻本
    149、潘世恩《思补斋诗集》,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150、潘曾沂《功甫小集》,同治八年刻本
    151、潘曾沂《闭门集》,光绪五年刻本
    152、潘曾莹《小鸥波馆诗钞》,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153、潘遵祈《西圃集》,光绪二十三年刻本。
    154、潘希甫《花隐庵遗稿》,光绪九年(1883)刻本。
    155、潘遵璈《香隐庵词》,潘钟瑞《香禅精舍集》丛书本
    156、潘曾玮《玉淦词》,咸丰四年刻本。
    157、潘承谋《瘦叶集》,民国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
    158、钱琦《钱临江集》,万历三十二年钱蘥刻本。
    159、钱薇《承启堂稿》,明万历四十一年至四十二年钱氏刻本。
    160、钱瑞徵《忘忧草》,康熙刻本
    161、钱陈群《香树斋集》,清乾隆刻本
    162、钱载《箨石斋集》,清乾隆刻本
    163、钱仪吉《衍石记事稿》,清道光刻、咸丰四年蒋光焙增修、光绪六年钱彝甫印本
    164、钱仪吉《定庐集》,嘉兴钱氏民国刊本
    165、陈尔士《听松楼遗稿》,胡晓明主编《江南女性别集》,黄山书社出版社,2008
    166、钱泰吉《甘泉乡人稿》,《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519册,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5
    167、顾文彬《眉绿楼词》稿本,现藏苏州图书馆古籍部
    168、吴大根《澹人自怡草》,1944年梅景书屋自印本
    169、吴大澂《愙斋诗存》,1944年梅景书屋自印本
    170、吴湖帆《佞宋词痕》,上海书店2002年
    171、曹贞秀《写韵轩小稿》,收入《江南女性别集初编》,黄山书社2008
    172、袁枚辑《随园女弟子诗选》,宣统二年(1910年)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
    173、袁枚辑《袁氏三妹合稿》,宣统二年(1910年)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
    174、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175、袁枚《随园诗话》,上海:文明书局,1923年石印本
    176、王昶《蒲褐山房诗话》,济南:齐鲁书社,2009
    177、郭麐》灵芬馆诗话》,嘉庆二十一年孙均刻本
    178、吴仰贤《小匏庵诗话》,清光绪四年刻本
    179、沈宝善,《名媛诗话》,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7。
    180、杜文澜《憩园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版
    181、钱仲联《梦苕庵诗话》,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六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182、赵佶《宣和书谱》,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0813册,
    183、张怀瓘《书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0812册
    184、张彦远《法书要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0812册
    185、张庚《国朝画徵录》,上海:扫叶山房,民国11年(1922)石印本
    186、蒋宝龄《墨林今话》,上海:中华书局,1923年铅印本
    187、汤濑玉《玉台画史》,续修四库全书本
    188、厉鹗《玉台书史》,道光十三年《昭代丛书》本
    189、冯金伯《国朝画识》,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第71册,台湾明文书局。
    190、潘奕隽《三松堂书画记》,民国三十二年(1942)合众图书馆刊本
    191、潘世璜《须静斋云烟过眼录》,宣统三年潘氏家刻本
    192、潘曾莹《墨缘小录》,咸丰刻本
    193、潘曾莹《潘星斋山水册》,民国十八年二月商务印书馆刊行
    194、潘曾莹《小鸥波馆画寄》,光绪十四年(1888)金吴澜悦止斋活字本。
    195、潘承弼编《小欧波馆画集初编》,民國33年影印本
    196、钱泰吉编《嘉兴钱氏藏书画录》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197、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98、李放(纂辑)《皇清书史》,《辽海丛书》本
    199、陈文述《墨林新咏》,1915年西冷印社吴氏聚珍版
    200、徐沁《明画录》,续修四库全书本
    201、彭蕴灿《历代画史汇传》,见卢辅圣编《中国书画全书》第11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202、庞元济《虚斋名画录》,宣统已酉乌程庞氏自刊本
    203、葛金娘《爱日吟庐书画录》,宣统二年(1910)当湖葛氏刊本
    204、葛嗣澎《爱日吟庐书画续录》,民国二年(1913)刊本
    205、葛嗣澎《爱日吟庐书画别录》,民国二年(1913)刊本
    206、顾承《古泉略释》拓本原稿,现藏苏州图书馆古籍部
    207、冯铨《快雪堂法帖》拓本,现藏苏州大学图书馆古籍部
    208、冯金伯《墨香居画识》,续修四库本
    209、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上海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210、徐澂《娄东王氏画系表》,民国刊本
    211、潘承厚等辑《蘧盒遗墨》卷末,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
    212、倪禹功《嘉禾藏家集秀》清稿本,嘉兴图书馆古籍部藏
    213、郁重今编纂《历代印谱序跋汇编》,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2008
    214、钱仪吉《庐江钱氏艺文略》稿本,上海图书馆古籍部藏
    215、董宗善《董氏丛书》,嘉兴图书馆古籍部藏
    216、荣善昌(辑)《锡山荣氏绳武楼丛刊》,荣氏1933年铅印本
    217、潘景郑《陟冈楼丛刊》,民国32至34年(1943-1945)石印本
    218、清彭贤辑《长洲彭氏家集》,同治、光绪刻本
    219、潘钟瑞《香禅精舍集》,光绪中香禅精舍刻本
    220、蒋氏《游艺秘录》丛书,续修四库本
    1、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潘光旦《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3、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潘景郑《著砚楼读书记》,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6、张慧剑《明清江苏文人年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魏中林整理《钱仲联讲论清诗》,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8、杨镰《元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9、严迪昌《清诗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10、严迪昌《清词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11、朱则杰《清诗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12、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北京,中华书局,1963
    13、张舜徽《清人笔记条辨》,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14、谢正光、余汝丰《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5、谢正光《清初诗文与士人交游考》,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6、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7、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8、林达·约翰逊主编《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9、熊月之《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文化论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20、宗韵《明代宗族上行流动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1、范培松、金学智主编《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2、罗时进著《明清诗文研究的新视野》,台北: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4
    23、江庆柏著《明清苏南望族文化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4、吴仁安著《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5、蒋寅著《清代文学论稿》,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26、张学群等编著,《苏州名门望族》,扬州:广陵书社2006
    27、何明星著《著述与宗族—清人文集刻方式的社会学考察》,中华书局,2007
    28、沙先一著《清代吴中词派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9、朱丽霞著《清代松江府望族与文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0、洪永铿等著《海宁查氏家族文化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1、蔡金平著《明清之际汾湖叶氏文学世家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8
    32、凌郁之《苏州文化世家与清代文学》,济南:齐鲁书社,2008
    33、朱亚非《明清山东仁宦家族与家族文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34、郝丽霞《吴江沈氏文学世家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5、周扬波《从士族到绅族—唐以后吴兴沈氏宗族的变迁》,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6、钱霆主编《清芬世守—秀水钱氏纪念文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
    37、张宏生、张雁主编《古代女诗人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8、张宏生编《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39、曼素恩(美)著《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前后的中国妇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0、高彦颐(美)《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1、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2、鲍震培《清代女作家弹词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3、俞剑华主编《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44、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45、俞剑华《中国绘画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6、内藤湖南(日)《中国绘画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
    47、黄悖《中国书法史·元明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8、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9、张可礼《东晋艺文综合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0、俞剑华《国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1、童书业《童书业绘画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
    5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53、汤哲明《国画之江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4、李维琨《明代吴门画派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08
    55、《朵云》编辑部编《清初四王画派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56、汪涤《明中期苏州诗画关系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57、万青力《并非衰落的百年—十九世纪中国绘画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8、李铸晋《鹊华秋色—赵孟頫的生平与画艺》,北京,三联书店,2008
    59、蒋勲《美的沉思—中国艺术思想刍论》,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60、高居翰(美)《气势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北京:三联书店,2009
    61、赫俊红《丹青奇葩—晚明清初的女性绘画》,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62、张燕《中国古代艺术论著集注与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63、范景中、曹意强主编《美术史与观念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4、顾海音 佘彦焱《吴湖帆的艺术世界》,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65、李壵,《<玉台画史>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66、邢蕊杰《清代阳羡文化家族文学活动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
    67、陶大珉《过云楼顾氏家族书画鉴藏研究》,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
    68、严迪昌《文化世族与吴中文苑》,《文史知识》1990年第11期
    69、李真瑜《吴江沈氏文学世家作家与明清文坛之联系》,《文学遗产》1999年第1期
    70、李真瑜《文学世家:一种特殊的文学家群体》,《文艺研究》2003年第6期
    71、李真瑜《文学世家的文化意涵与中国特色——以明清吴江沈氏文学世家个案为例》(《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1期)、
    72、李真瑜《沈氏文学世家的家学传承及其文化指向——关于文学世家的家族文化特征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1期
    73、李真瑜《明清文学世家的基本特征》,《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
    74、罗时进《清代江南文学家族的特征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75、罗时进《关于文学家族学建构的思考》,《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
    76、罗时进《清代江南文化家族雅集与文学创作》,《文学遗产》2009年第4
    期
    77、罗时进《清代江南文化家族姻娅网络与文学创造力生成》
    78、罗时进《明清江南文化型社会的构成》,《浙师大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5期
    79、包铭新《嘉兴郭氏家族的绘画传统及其历史意义》,《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80、郭建平《明清时期江南绘画家传谱系研究—家族、家学与中国古代绘画》,(《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