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金融经营体制发展趋势探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在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下,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这种趋势并结合我国当前银行改革的实际,揭示了我国实施混业经营与实现银行改革目标的互动关系,并阐述了金融经营体制向混业经营体制转变的观点。
    一、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一)明确界定了金融混业经营体制和分业经营体制的概念,并对混业经营类型作了划分。不同于其他人的概念划分,笔者将混业经营细分为四种类型,从核算层次来看有广义混业、不完全混业、完全混业和综合型混业,它们之间混业程度的深浅及风险程度的大小不同。但是,不同混业类型的风险大小并不是绝对的,混业并不是风险的代名词。
    (二)在对混业经营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历史视角和横向视角相结合的二维角度对国际金融业金融经营体制的演变作了回顾和纵览,揭示了国际金融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原因。既从历史趋势分析了混业经营取代分业经营的总的发展方向,又从不同国家的实际分析了混业经营发展变化的不同特征。国际金融业并购浪潮迭起,银行业向综合化、网络化发展。历史地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阶段性反映了金融经营体制的发展变化。是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造就了金融业的这种发展变化。横向看,各国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过程有不同的特点。部分国家表现为由原来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向混业经营体制的回归,如美国;部分国家在原来的混业经营框架内有了新内涵,如德国;而另外一些国家则由原来金融压制状态下的分业经营体制向鼓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混业经营体制转变,如一些发展中国家。
    (三)混业经营成为金融业发展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的。本文从微观、宏观和监管约束三个层次详细论述了金融混业的环境条件,构筑了一个混业经营的理论环境体系。微观环境包括金融机构的产权明晰和内控机制的完善,宏观环境包括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法
    
    2
    治完善和有效的外部监管等。尤其重要的是政府部门实施的金融监
    管,它是金融经营体制选择的最重要约束条件。笔者创新性地将金融
    监管理论归纳为经济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三类。金
    融监管向功能型监管和审慎监管过渡,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提出了更高要求。不管是从发达国家还是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来
    看,放松管制的条件都是监管有效。但这并不是说要阻止放松管制的
    趋势,而是要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尽快完善金融监管。实行混业经营
    还要考虑对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及由此带来的监管问题,混业经营
    并不一定会使金融脆弱性增强,反而使金融业的内在稳定性提高。
    (四)分析了国际金融业金融经营体制的演变之后,再来分析我
    国的情况。我国当前的国有银行改革面临困境。我国银行改革的现状
    是治理结构存在难题,内在成长机制没有形成,分业经营体制对银行
    经营绩效存在不利影响,金融监管有效性不足等。对于银行改革有多
    种观点,主要有产权论和产权无关论及资产结构论等观点。产权论认
    为国有银行的国有性质是造成问题的根源,所以需要分散产权、上市,
    以分散的产权结构对银行的经营机制形成约束,从而完善治理结构。
    产权无关论认为银行的问题不在于产权制度而在于经营管理机制,重
    点是让专业化的经营人员来经营银行,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而资产
    结构论则认为当前的改革应该从银行的资产结构方面寻找突破口,改
    变国有银行的所有制偏好,改善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贷款结构。政府的
    选择是进行产权改革,并且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国有银行的上市近在
    眼前。以上这些关于银行改革的观点都有其中肯之处,但是对于国有
    商业银行改革这样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很难说哪种方法
    就是绝对有效和绝对正确的,影响银行改革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还需要资本市场发展的支撑、切实消除政府对银行的影响,减轻财政
    政策对银行的压力、同步进行利率改革,实施混业经营等。必须各方
    面协调配合、共同实施改革才能实现银行改革的目标。
    (五)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混业经营需要一定的条件,
    但是这些条件并不是绝对的,而我国国有银行改革是个长期性问题。
    治理结构完善具有相对性,实施混业经营与实现银行改革的目标是一
    
    3
    种互动关系。由于现代商业银行以综合化经营为特征,所以银行改革
    本身暗含了向混业经营体制的变革。考察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体制,
    分业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构建混业经营的微观基础,分业具有难以消除
    的缺陷,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而且我
    国实务界已经存在各种形式的低层次的混业经营,但在现有法律框架
    下难以有更深入发展。因此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进一
    步,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从两个角度对我国的金融混业将选
    择的模式进行了阐述。一是混业的边界,不同银行情况不同,银行业
    务与不同金融业务的结合应有区别,所以,混业边界有所不同。二是
    我国的混业经营体制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的
    发展过程,遵循“三段”式的发展模式。
    二、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逻辑结构:我国的国有银行改革多年,现在处在一个很关
    键的时期,对于国有银行的改革方向,存在很多争议,有产权论,产
    权无关
Nowaday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s are in the direction ofchanging divided operation financial system to mixed operation financialsystem (or called universal banking system). However, Chinese financialsystem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which is a severely divided financialsystem. Reforming state-owned big four commercial banks (or called BigFour) is still in predicament.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commercial banks needs to reform divided operation financial system.Changing divided operation financial system to universal banking systemis helpful to reform the Big Four.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discussesthe question from several aspects.
     Firstly, the author defines what a universal banking system actual is.There are two types of financial system, divided operation financialsystem and mixed operation financial system (or called universal bankingsystem). And universal banking system involves four types according toaccounting, which have different risk levels, the depth of mixed operation,and supervision conditions etc.
     Secondly, the autho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financial systems. Liberalization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y institutions hasbeen drivi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s to explore as many types ofbusinesses as they can, so universal banking emerged. In a historic visualangle, the change from divided operation to mixed operation is due tofinancial innovations and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Mergers andacquisitions (M&A) in financial fields are like a rising wind and scuddingclouds since 1990s. So many new big financial diversified servicesgroups come out. Their assets are large and keep increasing. They canoffer so many types of financial services, even any financial services, sothey are called universal banks. In comparative visual angle, different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hanges. For example, the change of financialsystem of U.S.A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Germany.
     Thirdly, universal banking system needs certain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s. Macro and micro conditions are fundamental elements.That means financial intermediary institutions such as banks should beoperated with perfect corporate governance, inside control mechanism,market competition mechanism and perfect legal system, and theimportant condition is effective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Does a country have an efficient supervision system? Yes for mixedoperation, and no for divided. This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universalbanking system. Besides, mixed operation will not lead to financialfragility. On the contrary, it will improve the inherent financial stability.
     Fourthly, as far as China is concerned, reform of state-owned banks isin predicament. There are several divided supervision authorities and theyexecute different functions respectively in light of different financialbusinesses. This supervision system is against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financial systems. There is so much difficult in reforming the Big Four.The Big Four have poor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ir developmentshighly rely on government, and government relies on banks to supporteconomy development, which is abnormal phenomenon. The Big Fourcan’t form perfect corporate governance because of interference fromgovernment. They can’t form motive power for development too. How toreform the Big Four then? There are three viewpoints. The first one isabout property rights reform, which believes that equity owned by stateentirely is the root of problems that the Big Four are confronting. Sochanging the Big Four’s capital structure is needed, and the next step ofreform is to divide property rights and list. The second one is aboutnon-property rights reform, which believes that operating mechanism ismore important than property rights reform. So bank reform should focuson operating mechanism’s rebuilding rather than capital structuretransformation. The third perspective holds that changing asset structureis easy than changing capital structure, and the reform cost of the formeris lower than the latter. But there should be other r
引文
1. Allen, Franklin :《 Comparing financial systems 》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99
    2. Aristotle; Metaphysics [C],982b24-27;杨适等著:《中西人论及其比较》[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3. Bain, A.D. :《 economics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 Oxford, UK ;Cambridge, USA :Blackwell,1992
    4. Canals, Jordi :《 Universal banking 》, Oxford [England] ;New York :Clarendon Press,1997
    5. Dale, Richard: 《International Banking Deregulation》, Oxford, UK ;Cambridge, Mass., USA :Blackwell,1992
    6. De Rosa, Luigi:《International Banking And Financial Systems》,Burlington, VT :Ashgate,2003
    7. Kaufman, George G.:《Bank problems: a global perspective》,Stanford, Conn.,JAI Press, 1999
    8. [美]Frederic S. Mishkin:《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经济学: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培生教育出版集团,2002
    9. [德]格尔哈德·帕普克:《知识、自由与秩序:哈耶克思想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0.[德]汉斯·乌里希·德瑞克:《全能银行:未来的银行类型》,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11.[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2
    12.[荷]尼尔斯·赫米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理论与经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3.[美]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 1964
    
    14.[美]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 联书店 1990
    15.[美]罗伯特·莫顿,兹维·博迪:《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2
    16.[美]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译,上海人民/三联出 版社,1991
    17.[美]萨缪尔森:《经济学》中文版,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18.[美]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9.[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 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
    20.[匈]亚诺什·科尔内:《短缺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21.[英]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海三联书店,1997
    2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 1974
    2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人员编著;王忠等译:《金融部门改革次 序:国别经验与问题》,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24.《辞海》P4735,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5.蔡浩仪:《金融经营与监管体制的变迁》,人民银行博士研究生论 文,2001
    26.曹凤岐:《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与国际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7.陈飞帆:《对分业监管下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研究》,深圳大学硕 士研究生论文,2001
    28.陈宇宁:《论西方发达国家混业金融制度与我国的选择》,厦门大 学博硕士论文 2001
    29.迟福林:《世纪之交:中国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外文出版社, 1999
    30.迟为国:《中国商业银行体制构造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31.褚伟等:《社会主义市场金融制度发展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7
    32.戴相龙:《强化中国金融体系:问题与经验 第 7 期》,国际清算银 行和中国人民银行研讨会,国际清算银行货币与经济部,1999
    
    33.狄卫平,叶翔:《改革与开放中的中国金融业》,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34.段永宽:《加入 WTO 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金融创新 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5.范恒森:《金融制度学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6.方贤明:《制度变迁与金融结构调整》,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37.冯大麟:《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战略》,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
    38.傅殷才,颜鹏飞:《自由经营还是国家干预:西方两大经济思潮概 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39.葛兆强:《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导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40.郭菊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中国金融出 版社,2001
    41.郭世邦:《转型时期国有商业银行制度风险研究》,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社,1999
    42.韩雷:《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43.何自云:《商业银行的边界:经济功能与制度成本》,中国金融出 版社,2003
    44.胡炳志:《中国金融制度重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
    45.胡平西:《金融改革发展热点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46.江春:《产权制度与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市场的产权问题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47.江其务:《制度变迁与金融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48.焦瑾璞:《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49.孔祥毅:《百年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协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50.李洁:《银行制度创新与全能银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51.李小牧:《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90 年代的理论与实践》,中国金 融出版社,2001
    
    52.李越:《金融市场秩序》,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53.李忠平,《中国金融国际化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54.刘朝明等:《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5.刘国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3
    56.刘诗白:《产权新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
    57.楼继伟:《中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58.马涛:《货币经济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59.茅于轼:《道德 经济 制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60.彭志坚:《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61.秦凤鸣,徐冬:《金触大震——全球金融角逐与金融制度变迁》,济南出版社,1999
    62.任杰,梁凌:《中国政府与私人经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63.商季光:《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综论》,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64.邵东亚:《金融业的分与合:全球演进与中国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5.沈伟基:《货币金融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66.施锡铨:《博弈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67.石俊志:《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68.王华光:《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构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69.王建清:《银行重组论》,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1
    70.王洛林等:《金融结构与金融危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71.王松奇:《金融学(第二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72.王治:《全能银行发展趋势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硕士论文,2002
    73.吴竞择:《金融外部性与金融制度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74.吴先满:《中国金融发展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 年
    75.谢伏瞻:《金融监管与金融改革》,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76.姚遂,李健:《货币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77.叶辅靖:《全能银行比较研究:兼论混业与分业经营》,中国金融 出版社,2001
    
    78.殷乃平:《中国金融体制简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9.俞天一:《中国金融运行机制转换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80.曾康霖:《金融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81.张杰:《中国金融成长的经济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82.张杰:《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83.张立洲:《走向混业经营之路》,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84.张念等,《保险投资》,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85.张艳:《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途径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86.赵效民,何德旭:《中国市场金融体制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87.周正庆:《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当前金融改革热点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88.朱纯福:《当代中国银行体制改革思想》,人民出版社,2001
    1. Adam Rombel, 《The World's Best Internet Banks 2004》, Globe Finance, 2004,12
    2. George Hanc:《The Future of Banking in America》,FDIC BANKING REVIEW 13 2004, VOLUME 16, NO. 1
    3. Sisk, Michael: 《 Ignoring The Hype, Internet Visionary Concentrated On Integrating Web Banking Into Retail》,U.S. Banker, Oct2004, Vol. 114 Issue 10, p48, 1/2p
    4. Stijn Claessens and Luc Laeven:《What Drives Bank Competition?》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113, August 2003
    5. 陈 建:《“大爆炸”——日本金融改革及其实施前景》,世界经济1998 年 8 期
    6. 陈 鹭:《国际银行业并购态势及对中国银行业并购的构想》,探求 2005 年 1 期
    7. 陈涤非:《论我国银行业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投资研究 2002 年 5 期
    
    8. 陈忠阳:《风险的国际协议与国际协议的风险——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国际金融研究 2004 年 8 期
    9. 陈忠阳:《中国是拒绝还是接受新资本协议》,金融时报 2004 年7 月 20 日
    10.邓兰松,边绪宝:《德国全能银行的发展、变革与启示》,济南金融 2004 年 5 期
    11.董金玲:《金融脆弱性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金融与经济 2004年 6 期
    12.樊 纲:《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经济研究 2000 年 1 期
    13.范 国 英 :《 分 业 还 是 混 业 --- 美 国 的 金 融 制 度 变 迁 》 http://www.ifpc.org.cn/yjgj/hyqs/hyqs3.htm
    14.冯炳英:《从分业到混业:过渡时期金融监督制度的创新》,改革与战略 2004 年 3 期
    15.高云球:《市场经济的方法论原则》,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 9 月
    16.韩泽县,任有泉:《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制约因素分析》,体制改革 2004 年 5 期
    17.胡国栋:《当前各国证券监管的变革——兼论对我国的启示》,学说连线 www.xslx.com 2001 年 10 月 08 日
    18.胡维波:《金融监管的理论综述》, 当代财经 2004 年 3 期
    19.花 旗 银 行 企 业 文 化 对 中 国 金 融 业 的 启 示 http://www.zaobao.com/special/newspapers/2001/11/jrzb121101.html
    20.黄存明,《金融监管理念与实践探讨》,济南金融 2002 年 4 月
    21.黄 金 老 : 《 国 际 银 行 并 购 的 成 本 收 益 分 析 》 , http://www.e-works.net.cn/zzcz/z88.htm
    22.黄磊:《外资银行抢滩银保市场》,证券时报 2005 年 03 月 11 日
    23.简兵,《论信用衍生工具的监管》,济南金融 2004 年 6 期
    24.姜世明:《掘金中间业务》,农村金融研究 2004 年 11 期
    25.姜彦福,杨军:《银行治理结构内涵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投 资研究 2003 年 6 期
    
    26.凯恩斯主义 http://www.finance-cn.com/mjmz/jjxll/zqsc4.htm
    27.康锐:《中央金融监营制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财经科学 2003 年 3 期
    28.郎 咸 平 :《 国 企 改 革 新 模 式 - 青 啤 的 职 业 经 理 人 制 度 》 http://finance.sina.com.cn/companyresearch/20040908/1206100850 7.shtml
    29.李前胜:《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和改革取向》,金融论坛 2003 年 10 期
    30.李文沁,李 波:《简析美国金融混业经营后的交叉行销》,河北 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年 9 月
    31.李元旭:《资产专用性与纵向一体化》,经济科学 2000 年第 5 期
    32.凌曼文:《WTO 三年 中国网上银行元年》,中国计算机报 2005.01.21,转引自国研网
    33.刘海虹,郑 渝:《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缺陷及改进》,财贸经 济 2002 年 10 期
    34.罗永波:《功能性金融监管是金融改革的必然选择》,中国经济时 报 2002 年 7 月 13 日
    35.钱颖一:《政府与法治》,原载《比较》杂志 2003
    36.秦国楼,《金融综合经营与分业经营的比较分析与实证研究》,金 融研究 2003 年 9 期
    37.任志安,杨正军:《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探讨》,投资 研究 2004 年 10 期
    38.邵波,董贤圣:《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及监管体系重 构》,《当代经济研究》2004 年 6 期
    39.沈红芳:《经济全球化与东南亚经济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 年 3 期
    40.时旭辉:《超产权论及其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启示》,南方 金融 2004 年 9 期
    41.宋家生:《新体制下金融监管有效性分析》,武汉金融 2000 年 4 期
    
    42.宋永明,邓智毅:《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历史回顾与现状 剖析》,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年 6 期
    43.汤凌霄:《英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湖南社 会科学 2003 年 2 期
    44.田应奎:《现代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难题》,求索 1999 年 6 期
    45.吴清:《放松金融管制及其对金融业的影响》,货币金融评论 2002 年 5 期
    46.王 蕴:《对哈耶克自由秩序的解读》,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2003 年 3 期
    47.王国刚:中国金融:《走出“分业经营”的体制误区》,当代财经 2004 年 1 期
    48.王柯敬,杜惠芬:《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目标选择》,经济理论与经 济管理 2004 年 10 期
    49.王庆高,甘建华:《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看中国银行业的分业经 营模式》,菏泽师专学报 2003 年 1 期
    50.卫容之:《银行并购频频玄机耐人寻味》,国际金融报 2004 年 12 月 13 日 第 4 版
    51.许莉:《建立符合谨慎性会计原则的贷款呆帐准备金制度》,上海 会计 2001 年 5 期
    52.阳小华,徐波:《是分业还是混业的争议——中国金融业经营模 式研究综述》,学术论坛 2003 年 4 期
    53.杨培新:《我国金融体制的三次大变革》,上海经济研究 1994 年 3 期。
    54.杨绍政:《银行业为什么受到严格的监管》,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 院学报 2004 年 1 期
    55.杨志民,杜凡:《市场竞争与竞争主体独立》,市场研究 2004 年 10 月
    56.轶名:《银证混业流行模式》,上海证券报 2002 年 12 月 9 日第 16 版
    
    57.殷孟波,贺国生:《银行为什么愿意向大企业贷款》,经济学家 2003 年 4 期
    58.余佳祥,潘鹏飞:《从范围经济角度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 制度的选择》,求实 2003 年 6 期
    59.余熳宁:《日本金融经营体制的变迁及其启示》,经济管理 2001 年 10 期
    60.曾婧:《中国银行业的二十五年改革——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 特区经济 2004 年 7 期
    61.张 艳:《制度变迁与美国金融制度演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 报 2002 年 6 期
    62.张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谜团》,经济研究 2003 年 1 期
    63.张艳:《制度变迁与美国金融制度演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2 年 6 期
    64.张永辉,赵晓峰:《德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3 第 6 期
    65.赵鹏:《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次序》,上海金融 2000 年 2 期
    66.周小亮:《凯恩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危机成因的理论差异与启 示》,当代财经 2000 年 4 期
    67.朱启松:《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3 年 6 期
    68.邹新:《国际银行业走势分析》 http://www.chinamoney.com.cn/content/zongheng/jiaodian/200404/ 51790P9A049540.htm
    69.周光宇,孙大智:《德国银行业的发展及其启示》,天津商学院学 报 2004 年 4 期
    70.左志刚:《跨国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与监管》,上海保险 2003 年 12 期
    
    1. 相关银行的年报(Annual Report, Financial Report),如 Citigroup, HSBC, Deutsche-Bank, Standard Chartered, 中国银行年报,中 国工商银行年报等。
    2. www.fdic.org
    3. www.imf.org
    4. www.bis.org
    5. www.forbues.com
    6. www.worldbank.org
    7.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 http://www.pbc.gov.cn/diaochatongji/tongjishuju/gofile.asp?file=2 004S0.htm
    8. 中国统计年鉴 2004 及以前年份数据等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