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学术网络、知识传播中的文学译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宏大叙事”影响下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一方面在编撰体例和内容上依附于中国现代文学史,另一方面没能接近历史的现场,忽略或遗忘了不少在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译介者群体,“学衡派”便是其中之一。
     “学衡派”的译介活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学人的追求和特色。本文以学术网络,知识传播为视角,从学人、学院和学术三个方面对现代文学社团中“学衡派”的译介活动进行研究。以《学衡》为研究的核心资料,辅之以《大公报·文学副刊》、《文哲学报》等“学衡派”其他系列刊物。避免宏大叙事,关注历史的细节,从译介者的日常学术交往和教学活动出发,考察译介行为的组织、安排和传播。
     全文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学术共同体与文学译介”,研究译介活动的发起和组织,从“共同体”的角度考察《学衡》中译介者群体的聚集与更迭,“学衡派”与其“社会圈子”之间,与美国新人文主义之间,就译介形成的学术网络。第二章“期刊译介与文学知识传播的互动”,主要以“学衡派”在东南大学、清华学校(后改为大学)等高校的西洋文学系(或外文系)所参与的课程设置、教学、教科书译介和学术演讲,研究其刊物与教学和学术活动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该派对西洋文学经典符号化的过程。第三章“学衡派”译介的学术性,讨论主要译介者的学术立场,在翻译中对“学术规范”的自觉,以及在实际翻译中表现出的学术性。最后总结了全文的要点,从“学衡派”传播西洋文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简要讨论了他们在历史中的两难境地。
"Grand Narrative" has exerted enormous influence upon the histories of modern Chinese translated literature, which on one hand imitated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s of the historie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especially before 1985), on the other hand neglected some significant groups who had participated earnestly i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Xue Heng School is a case in point.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Xue Heng School's translation activities, which demonstrates scholars' pursuit and characteristics to a great exten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cademic community, university, and academic research. The major materials employed here are the journals and newspapers of this school, namely, Critical Review, Literary Supplement of Ta-Kung-Pao and others. With a micro-view, this study focuses upon the translators' everyday life, like socializing, teaching and academic exchanges.
     It falls into three chapters. Chapter one, "Intellectual community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 discusses how Critical Review knitted the academic network with its translators, its "social circle" and the New Humanism in U.S. and in what way thes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were mobilized or organized. Chapter two, "Interactions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knowledge diffusion", concentrat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the western literature education in Southeast University and Tsing Hua University, to be concrete,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textbook compiling and academic lecturing. The symbolization of the canons of western literature is also examined in this chapter. The third chapter, Xue Heng School's academically-oriented translation, mainly explores the properties and reception of research-based translation. The conclusion analyzes briefly the gap between the ideal and the reality in Xue Heng School's translation.
引文
1 参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M].上海:中华书局,1929.(第八章:翻译文学)
    3 陈子展 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太平洋书店,1930.(第三章:诗界的流别及其共同倾向、第四章:古文的演变与新文体的发生[上])
    4 谭正璧.中国文学进化史[M].上海:光明书局,1929.(第十二章:“新时代的文学”:“小说杂志与翻译小说”和“翻译文学”)
    5 李一鸣.中国新文学史讲话[M].上海:世界书局,1932.(第八章:翻译整理及其他)
    6 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M].北京:杰成印书馆,1933.(第七章:翻译文学)
    7 杨荫深.中国文学史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第三十章:新文学运动的起来——“整理与翻译”)
    8 郭箴一.中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书店,1939.(第八章第三节:新文学运动期间的翻译文学)
    9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61—270.
    10 臧仲伦.中国翻译史话[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11 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总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2 该书第四章“新文学作家的翻译活动”入选的作家,和陈玉刚的翻译史稿相比,增加了周作人。
    13 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 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15 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又称元叙事(Meta narrative),由利奥塔(Lyotad)在《后现代状态》(La Condition Postmoderne)这本书提出,指统摄具体叙事并赋予知识合法性的某种超级叙事,如启蒙运动构筑的有关现代性的一整套关于科学、理性、自由等主题的宏大叙事,不仅确立了知识的规范,也确立了权力的体制。因此,也被称为“主宰叙事”(Master narrative)。参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M].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张庆熊、孔雪梅、黄伟,《合法性的危机和对″大叙事″的质疑--评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J].浙江社会科学.2001 (3),93—97.
    16 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67.
    17 宇文所安.盛唐诗·序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
    18 1898年译界的三件大事标志着中国20世纪翻译文学史拉开序幕。详参 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1—33.
    19 编著者并未专门解释1897年为近代翻译史起点的原因。
    20 本雅明.[法]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2:44.
    21 刘增人.现代文学期刊的景观与研究历史反顾[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 (6),158—172:161.
    22 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总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5.
    23 《学衡》创办于1922年1月,1927年停办一年,于1933年7月终刊。
    24 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国内学术界已有颇多研究,本文兹不赘述,可参 罗岗.历史中的学衡[J].二十一世纪.1995 (4),40—48.
    25 参阅:赵稀方.俄苏文学翻译与左翼文学资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 (2).左文.毕艳.论左联期刊的翻译作品[J].中国文学研究,2005 (2).顾钧.鲁迅的苏联文学理论翻译与左翼运动[J].扬州大学学报,2006 (5)..
    26 参阅:李德超.近代翻译文学史上不该遗忘的角落—鸳鸯蝴蝶派作家的翻译活动及其影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 (1).赵孝萱.“鸳鸯蝴蝶派”新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27 参阅:李春林.邓丽.1981-2005年鲁迅翻译研究述略[J].鲁迅研究月刊.2006 (5).李鹏.鲁迅、郁达夫翻译观比较论[J].鲁迅研究月刊,2004 (7).程翔章.郭沫若在″五四″前的翻译实践及其意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1 (1).杨迎平.施蛰存的翻译工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4(4).廖七一.胡适诗歌翻译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王友贵.翻译家周作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28 自创办之日起,《学衡》分别寄赠英国博物馆、牛津大学图书馆、剑桥大学汉学家Soothill教授、法国国家图书馆、巴黎大学东方学院汉学家Paul Pelliot(伯希和)教授、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等处。杂志创办第二年起每期杂志都有英文版《学衡》简章和该期刊物的英文目录,受到国外学界的关注。吴宓.吴宓自编年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41.
    29 李一鸣.中国新文学史讲话[M].上海:世界书局,1932:23.
    30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70—174.
    31 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2 张荫麟是《学衡》的重要译介者,他的《浮士德》译本曾在《大公报·文学副刊》上连载。分别是1932年4月4日、4月11日、4月18日;8月29日、9月12日;1933年3月27日、5月15日、5月29日。
    33 参 张存凯.马征.九十年代文化保守主义论争简述[J].理论导刊.2005 (12).
    34 沈卫威.回眸“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第一章“学衡派的人文景观”之七“白璧德·人文主义·《学衡》”)
    35 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二章“美国新人文主义与学衡派的兴起”)
    36 刘黎红.五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五章“输入与运用西学 第四节:新人文主义与学衡派”)
    37 沈松侨.学衡派与五四时期的反新文化运动[M].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4.(第四章“学衡派的文化成就与文化理想”)
    38 王晴佳.白璧德与“学衡派”——一个学术文化史的比较研究[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2 (37).
    39 葛桂录.他者的眼光——中英文学关系论稿[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50—162.
    40 葛桂录.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41 程正民.程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文学理论教材与教学的历史沿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2 刘淑玲.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43 朱寿桐.中国现代作家对哈佛的发现[J].中国比较文学[J].2003 (2).欧文·白璧德在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中的宿命角色[J].外国文学评论.2003 (2).
    44 武新军.现代性与古典传统——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45 陈希.被遮敲的另面景观--论学衡派与西方现代诗歌[J].中山大学学报,2003 (4).刘霁.操纵翻译的多重因素——罗塞蒂诗歌在学衡的译介[J].外语与翻译,2005 (2).
    46 段怀清.新人文主义:美国与中国——欧文·白璧德与《学衡》派[D].上海:复旦大学, 1994.
    47 蒋书丽.论吴宓中西融合的文化理想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8 霍纪超.接受与融合:吴宓与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关系考[D].重庆:四川外国语学院,2005.
    49 陈越.白璧德与吴宓:中西保守主义的个案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5.
    50 张萍萍.论《学衡》[D].济南:山东大学,2002.
    51 段俊晖.白璧德新人文主义与比较文学学科意义[D].四川外国语学院,2005.
    52 Hou, Chien Irving Babbitt in China Ph. D.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 1980.
    53 法国“年鉴学派”是西方传统史学向新史学转变过程中的典范。自1929年创立《年鉴》(Annales)杂志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在全世界史学领域掀起风暴。年鉴学派反思传统史学的弊端,主张书写“整体的历史”(total hostory)和“结构的历史”(structural history).主要的代表人有:布罗代尔(F.Braudel)(《腓力浦二世时期的地中海与地中海世界》)、勒高夫(J.Le Goff)(《中古时代教会的时间及商人的时间》)、拉杜里(E.Le Roy Ladufie)(《朗格杜克的农民》)等。参阅: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保罗·利科,[法]《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王建华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54 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119—120.
    55 同上:118—126.
    56 杜赞奇.[美] 文化、权力与国家[M].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3、4、16.
    57 参阅 程光炜.知识·权力·文学史——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观的再思考[J].文艺理论.2005 (5):75.
    58 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08—310.
    59 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9.
    60 谢天振教授曾在书评《台湾来的格理弗》中评论单德兴翻译的《格理弗游记》时,特别强调了单德兴提出的“文学的学术翻译”这一概念:“身为‘学术’翻译的译注本,与坊间一般以商业考量的译本有所区隔,因此除了如一般译本提供原文本的中文翻译之外,也必须纳入此文本的批评史及历代研究成果,品评此文本在中文世界传播的情形与意义,匡正以往的误解,以期熔翻译与研究于一炉…”参《文景》2005 (15):72.
    61 麦克·F·D·杨.[美] 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C].谢维和.朱旭东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62 “学衡派”中的柳诒征、张其昀等人后来创办的《国风》、《史地学报》等杂志,以史地学内容为主,本文只讨论其中与文学译介相关的部分。
    63 胡先骕.梅庵忆语[J].子曰丛刊.第四辑.1948年.
    64 高恒文.东南大学与“学衡派”[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65 陈思和.“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总序.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1 张灏.张灏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09.
    2 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社,2004:32.
    3 陈平原.文学的周边[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134.
    4 中国现代不少文学社团都和政治有密切关系,如政治态度最明确的文学研究会(重要成员茅盾早在1920年就加入共产主义小组),后期转向“左翼”的创造社,以及涉足政坛较多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团体新月社。而“学衡派”的成员主体一直是学人,虽然在杂志“文苑”栏目中出现过汪精卫的旧体诗,但这只是学衡的一小部分,且作者的政治身份并未对刊物的主旨和风格产生影响,学衡派始终和政治保持疏离的状态。
    5 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9.
    6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77.
    7 葛懋春.李兴芝.胡适的自传·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M].(下)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8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77.
    9 同上:214.
    10 欧阳哲生.胡适文集[M].第二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9.
    11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29.
    12 同上:229.
    13 《庸言》杂志,1913年梁启超主办。
    14 “弁言”[J].学衡.第一期.
    15 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2月18日.
    16 赵孝萱.“鸳鸯蝴蝶派”新论 [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106.
    17 耿济之.前夜·序.商务印书馆,1921.
    18 杨洪承.文学研究会历史形态的还原——现代中国文学社群文化形态的个案研究[A].见程光炜.文人集团与中国现当代文学[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3.
    19 成仿吾.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J].创造季刊.第一卷四期.1923年.
    20 鲁迅.热风[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21 欧阳哲生.胡适文集.[M].(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2 柳诒征曾为光绪秀才,他的门生认为他在南大所带动的风气可说是南菁书院求是学风的发扬光大”:此外《学衡》“文苑”栏稳定的旧体诗作者群体,如陈三立、黄节、林损都是老派文人。
    23 罗岗.历史中的学衡[J].二十一世纪.1995 (4).不过《学衡》前期的发行量与其后期相比是非常可观的,后期《学衡》逐渐由一个文化批评型刊物转变为学术刊物,在社会上的关注程度也日益缩小。据《吴宓日记》Ⅲ(第259—260页)记载,1926年11月,吴宓接中华书局来函,称《学衡》五年来销数平均只数百份,赔累不堪,故而停办云云。它的发行量与新文化运动者主办刊物的发行量相去甚远,郑振铎1925年4月25日致周作人的信中提到,《小说月报》当时印数为一万四千,并说“如欲鼓吹什么,倒是很好的地盘”;据不完全统计,文研会先后编印出版的《文学研究会丛书》六类,约二百五十余种,世间跨度二十余年。(参杨洪承.文学研究会历史形态的还原——现代中国文学社群文化形态的个案研究[A].见程光炜.文人集团与中国现当代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1)
    24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49.
    25 张其昀.张其昀先生文集[M].第9册台北:国史馆 中国文化大学 民国 77:4712.
    26 胡先骕.朴学之精神[J].国风.第八卷第一号.
    27 柳生.文艺:世界文学史[J].清华周刊.书报介绍副刊 第十一期.1924年5月.
    28 新闻[J].清华周刊.1925年5月29日.
    29 戴望舒《读〈仙河集〉》刊登在《璎珞》旬刊第二期(1926年3月27日)第三期(1926年4月7日)第四期(1926年4月17日)关于这段历史施蛰存在回忆中写道:“一九二五年春季,我们一时高兴,办了一个小刊物《缨珞》。这是一个三十二开十六页的旬刊,每期只用四分之一张报纸。我们三人的诗、散文、译文,都发表在这里。但是这个刊物的重点文章却是戴望舒的《读仙河集》和杜衡的《参情梦及其他》。东南大学有一位历史教授,刚从法国回来的李思纯,他在《学衡》上发表了一些法国诗的译文:《仙河集》。这些译文实在不高明,望舒写了这篇书评,指摘了许多错误。……我们这个刊物虽小,也没有多少人见到,但对李思纯和傅东华却很有冲击。听说傅东华看了杜衡的批评文章,非常恼火。李思纯从此不发表译诗。”(见陈子善,徐如麒.施蛰存七十年文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292)
    30 发刊要旨[J].文哲学报.第一期.
    31 发刊辞[J].国风.第一期.
    32 张其昀.六十自述:《中华五千年史》自序[J].传记文学.1985 (3).
    33 四川文献研究社.吴白屋先生遗书 (三) [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7.
    34 吴宓.论新文化运动[J].学衡.第四期.
    35 梅光迪.评今人提倡学术之方法[J].学衡.第二期.
    36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J].学衡.第一期.
    37 这十三个国家是:美、英、法、德、意、俄、挪威、西班牙、荷兰、古希腊、古罗马、 古印度、波斯。
    38 除完整翻译的作品外,从十八部著作中节选译出:Babbitt, Irving. Literature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Chapter 1) —— Democracy and Leadership (Preface, Chapter 5 ) Bailey, Cyril ed. The Legacy of Rome (7). Cox, Kenyon. Artist and Public(3) —— The Classic Point of View (1) Dante. Divine Comedie (Inferno) Gerould, Mrs. K. F. Modes and Morals(7) Grandgent, Charles Hall. Old and New: Sundry Papers —— Dante's Divina Commedia (Introduction) Hamilton, Clayton. The Theory of the Theatre (Chapter1、2.) Livingston, R. W. ed. The Legacy of Greece (1、2、3、9、11) More, P. E. The Demon of the Absolute (Preface) Reichwein, Adolf. China and Europe: Intellectual and Artistic Contact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ntroduction and summary of each Chapter) Richards & Owen. Literature of the World (Chapter 1、2、3) Russel, B. Sceptical Essays (Chapter6、8、17) Saint-Beuve. Causeries du Lundi. Sherman, S. P.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Preface) Valèry, Paul. Variétè
    39 惯习(Habims),也被译为习性,是拉丁词,原有生存方式或服饰的含义,后派生出“气质、性格、秉性”等义,布尔迪厄用它来表达个人在外部现实、教育经历和个人努力共同影响下形成的长期持久的生存、实践方式。他认为惯习不仅体现了社会、教育过程对个人的形塑,同时也是个人行为的发生机制。参 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0—61.
    40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48.1923年,西洋文学系又新聘一教员楼光来(字石庵 浙江嵊县人),楼君是吴宓在清华与哈佛的同学,亦师从白璧德。
    41 学衡杂志编者吴宓先生来函[J].清华周刊.第582期.1934年5月7日.
    42 吴宓 吴宓自编年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28
    43 张其昀.张其昀先生文集[M].第9册.台北:国史馆 中国文化大学 民国77:4712.
    44 张大为.胡德熙.胡德焜.胡先骕文存[M].(上卷)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513.
    45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23.
    46 同上:224.
    47 刘文翮.介绍文学评论之原理.文哲学报.第三期.表中所列皆为《学衡》中的译介统计,惟此篇书评关系甚大,所以也被加入。
    48 同上:250.
    49 吴宓 述.沃姆中国教育谈[J].学衡.第二十二期.
    50 吴宓.吴宓日记(Ⅲ) [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74.
    51 《学衡》译介者群体的“交游”考察:根据现有的史料可以考证出图中所列的四位。翻译家冯承钧在《学衡》和《大公报·文学副刊》中均发表译作,其中三十年代尤其在《文副》中参与的次数较多。根据现有资料还不能断定冯承钧和“学衡派”具体成员的往来。但是据学者邹振环论文,我们得知冯承钧在1926—1929年间曾在北大和北师大兼任教职,当时北平高校教师在不同学校兼课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有可能冯氏与清华的教师(特别是研究院国学门的教师)有学术上的交流和往来,从而在“学衡派”的刊物上多次发表文章。参阅 邹振环,“冯承钧及其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J].学术月刊,1996(4):50.
    52 四川文献研究社.吴白屋先生遗书(三) [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2.
    53 时萌.曾朴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42-44.
    54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53.
    55 柳曾符,柳佳.劬堂学记 [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355
    56 吴宓.吴宓诗集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1.
    57 《清华周刊》1925年的总编辑:贺麟 各栏目编辑中参加“翻译术”的有,言论:崔钟秀新闻:杨昌龄、李惟果、杨葆昌 国情述要:董承显 书报介绍:张荫麟 清华文艺:陈铨
    58 齐家莹.清华人文学科年谱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3.在“吴门三杰”中,张荫麟和贺麟受“学衡派”的影响最大,他们在四十年代创办的《思想与时代》可以看作学衡思想的延续。而陈铨虽然一度和吴宓走得很近,但在观点上并非完全认同老师。曾因《论循规蹈矩之益与纵性任情之害》这篇论文的译者识,二人产生分歧,1925年8月23日,吴日记中载:“学生陈铨,作文驳必论婚制。晚间招之来谈。清华新派之对宓攻诋,此其开端矣”。显然他是将陈列入到与他对抗的“新派”阵营。吴宓.吴宓日记(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60.
    59 《幸福女郎》是罗色蒂 Dante Rossetti的诗,并非史考德。张的译诗发表在 1928年5月14日《大公报·文学副刊》。
    60 贺麟.我所认识的荫麟 [A].见周忱.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188.
    61 谢文通.留学期间的张荫麟 [A].见周忱.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228.
    62 吴宓.吴宓诗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32.
    63 同上:233.
    64 吴宓.吴宓诗集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50.
    65 1929年,吴宓陷入与毛彦文女士的感情纠葛,婚姻出现危机,他决计与妻子陈心一离婚。9月2日他收到陈来函,信中谓“以杨葆昌译Byron’s“Childe Harold”Canto Ⅲ之第60首,甚能道出心一之情。而宓则答以该译诗之第94首,为能道出宓决然离婚之意。特写此二首,寄心一,留作纪念云”。(见 吴宓日记Ⅲ 1929年9月3日)
    66 吴宓.吴宓诗话[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33.
    67 清华周刊.第351期.1925年9月18日.
    68 同上.
    69 吴宓在《一七三四年班禅喇嘛告谕译释》(登《学衡》第43期)的篇首“编者识”写道:“原文载1925年4月5日之法文《北京政闻报》Politique de Pékin第十四期。今此篇即由该报中译出。经钢和泰男爵删改一二处,而译成中文后复得男爵审阅纠正,不胜感谢”。
    70 这部分仍属清华时期的《学衡》,但由于内容较多,且比较重要,故单独设一小节。
    71 吴宓.吴宓日记(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37.
    72 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68.
    73 关于索薪风潮,梁实秋在回忆中写道:“这时节北方还在所谓的“军阀”统治之下,北平的国立八校经常的在闹索薪风潮,教员的薪俸积欠经年,在请愿、坐索、呼吁之下每个月也只能领到三儿成薪水,一班人生活非常狼狈”。(梁实秋:《忆新月》)南迁的重要文人如鲁迅、沈从文、闻一多、饶孟侃、冯雪峰;此外,茅盾、蒋光慈、钱杏邨等从武汉来到上海;郭沫若、杨翰笙、李一氓等参加南昌起义之后同样抵达申城。
    74 这一时期学生为副刊撰稿,甚至协助办刊的现象颇为普遍,张奚若曾在《副刊殃》中不无讽刺地写道:“我为甚么这样的讨厌副刊呢!说来也很简单。第一,今日一般学生在学堂里不肯读书,不能读书,单靠这种副刊作他们的校外讲义和百科全书,而副刊里却连年累月除胡说乱写瞎抄外,空无一物。……第二,看副刊的是学生,做副刊的也是学生。拿副刊作教科书,固属荒时,藉副刊作出风头的场所,更属堕志。……第三,报纸原来是为社会上一班人看的,不单是为学生阶级看的。拿投好于学生的废纸,日日去讨厌那非学生的阅者,似乎有点不公道,似乎不是营业家所应取的手段”。参:韩石山 徐志摩全集[M].第二卷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150.
    75 吴宓.吴宓日记(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47.张季鸾(1888—1941)陕西榆林人,和吴宓皆曾在关学大师刘古愚先生门下求学,他早 年有民族主义倾向,支持学衡派维护传统文化之主张。
    76 同上
    77 吴宓.吴宓日记(Ⅳ).[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96.
    78 “本副刊之宗旨及体例”[N].大公报·文学副刊 1928年1月2日.
    79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201.
    80 朱乔森.朱自清全集(第四卷)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24.
    81 温源宁 一知半解及其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98.
    82 仿宋体字为《大公报·文学副刊》所用标题,与《学衡》中所载内容相同。
    83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78.
    84 戴闻达英译尚君书(The Book of Lord Shang)大公报·文学副刊.1929年7月1日
    85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211
    86 同上:219.
    87 学术界杂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原田淑人来北平演讲[N].《大公报·文学副刊》1930年3月31日.《文学副刊》1930年4月7日起连载《从考古学上观察中日文化之关系》
    88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36.
    89 吴宓.吴宓日记(Ⅳ).[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96.
    90 同上.
    91 同上:197.
    92 季羡林 清华园日记 [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9.
    93 同上:13.
    94 同上:103.
    95 同上:9.
    96 同上:77.
    97 戴维·斯沃茨[美] 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53.
    98 希尔斯.[美] 知识分子与当权者[M].傅铿 等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2004:16.
    99 黛安娜·克兰[美] 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M].刘珺珺 顾昕 王德禄 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2.
    100 互引分析(Co-citation analysis)是科学社会学中一个研究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利方法。参见黛安娜·克兰[美] 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M].刘珺珺 顾昕 王德禄 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01 在此之前,吴宓在日记中一直将其师称作“巴比陀”。“白璧德”的翻译得到一致认可后,在《西征杂诗》中,吴宓有“步武苏俄成党治,自持和璧赠伊谁”的感叹,表达对 白璧德在中国遭受冷遇的遗憾。(《西征杂诗》见《学衡》第59期)
    102 Xuezhao, Wu. The Birth of a Chinese Cultural Movement: Letters between Babbitt and Wu Mi.吴宓1923年7月6日致白璧德书。见美国人文学会网站 http://www.nhinet.orq/babbitt2.htm
    103 胡先骕.评《尝试集》 [J].学衡.第二期.
    104 柳曾符.柳佳.劬堂学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309—310.
    105 柳诒征.送吴雨僧之奉天序[J].学衡.第三十三期.
    106 景昌极.缺少灵魂的现前教育[J].国风月刊.第八卷第六期.
    107 吴宓.悼白璧德先生[N].大公报·文学副刊.1933年12月25日.文中指出:先生之中国弟子,以(一)梅光迪君从学最早且最久,受知亦最深。其后有(二)吴宓(三)汤用彤(四)张歆海(五)楼光来(六)林语堂(七)梁实秋(八)郭斌龢君等等,不及遍举……而要以(二)吴宓(八)郭斌龢君为最笃信师说,且致力宣扬者。门弟子以外,如(九)胡先骕君,尝译述先生之著作,又曾面谒先生,亲承教诲。如(十)吴芳吉(十一)缪钺君等,或没或存,皆读先生书,间接受先生之影响,其 名 更多不胜举云。
    108 黛安娜·克兰.[美] 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M].刘珺珺.顾昕.王德禄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2—13.
    109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41.
    110 黛安娜·克兰.[美] 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M].刘珺珺.顾昕.王德禄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3.
    111 学者指出《大公报》早期有着浓重激进倾向的民族主义,中后期倾向于英美政治文化模式的自由主义。1934年“星期论文”的创办,标志着留日的自由主义报人与留英美的自由主义学人握手言欢。参 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392.
    112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27.
    113 同上:236.
    114 吴宓.吴宓日记 (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19.
    115 同上:149.
    116 国闻通讯社1921年8月成立于上海,胡政之任社长。1924年增办,《国闻周报》。新记《大公报》成立后,该社和该报转为新记大公报的附属机构。
    117 吴宓.吴宓日记(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49.
    118 同上:15.
    119 杨成能(1877—?) 字橐吾,号新诚,江苏武进人。1918至沈阳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师。 一九二二年三月应邀到大连,主编《东北文化月报》。一九二七年七月回沈阳。
    120 杨成能发表在《学衡》中的文章有:《戒纵侈以救乱亡论》(第27期),《学识与技能》(第50期)、《欲救中国当速养成悃幅无华埋头执务之人才说》(第52期)。
    121 汪兆璠:字悉鍼,辽宁复县人,美国密西根大学教育学硕士。回国后任东北大学文法科学长,锦州交通大学校长。
    122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48—249.
    123 吴宓.吴宓日记(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84.
    124 同上:281.
    125 吴宓.吴宓日记(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66.
    126 转引自:张源.“人文主义”与宗教:依赖,还是取代?——试论白璧德的宗教观[J].国外文学.2006(2),42.原文出白:Babbitt.Democracy and Leadership.Boston and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24:161-163.
    127 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谈[J].胡先骕 译.学衡.第三期.
    128 详参:陈怀宇.白璧德之佛学及其对中国学者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 2005,(5).
    129 Hoeveler, The New Humanism: A Critique of Modern America, 1900-1940 [M].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Charlottesville, 1977: 23.
    130 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 第六卷[M].杨自伍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0.
    131 太虚(1890-1947),法名唯心,字太虚,原名吕沛林,浙江海宁人。
    132 释印顺.太虚法师年谱[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104.
    133 善达.论白璧德人文主义[J].佛化新青年 第一卷第七号
    134 从太虚法师的年谱来看,他与欧阳竟无及支那内学院来往不少,但葛兆光在“十年海潮音—一20年代中国佛教新运动的内在理路与外在走向”一文中认为二者面和心不和,太虚代表“适世派”,欧阳竟无代表“唯智派”。详参:葛兆光.葛兆光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68.
    135 陈永革.人间潮音:太虚大师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93.
    136 太虚.东洋文化与西洋文化[J].学衡 第三十二期
    137 吴宓 吴宓日记(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12.这些学生依次指:张歆海、汤用彤、楼光来、陈寅恪和吴宓。
    138 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谈[J].胡先骕 译.学衡 第三期
    139 罗岗.陈春艳.梅光迪文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228.
    140 如《吴宓日记》中所记载的:(1927年5月16日)奉到白璧德师寄赐其演说稿 Humanist and Specialist 小册。(1928年4月14日)又白璧德师寄赐 Forum杂志本年二月号一册。 中有师所撰The Critic &America 一文。另吴宓1923年7月6日致白璧德的信中感谢他寄来法国《星期杂志》中马西尔的文章;1924年7月4日的信中感谢白师寄给他们每人一本 Democracy and Leadership.详见论文:The Birth of a Chinese Cultural Movement:Letters between Babbitt and Wu Mi.
    141 杨扬.哈佛所见白璧德文档[N].文汇报 2006-09-26.目前关于吴宓与白璧德往来书信的研究最详尽的是吴学昭的英文论文:The Birth of a Chinese Cultural Movement:Letters between Babbitt and Wu Mi,见美国人文学会网站 http://www.nhinet.org/babbitt2.htm.论文附录收录的白璧德致吴宓的信,分别是1921年6月30日、1922年9月17日和1924年7月24日。吴宓致白璧德的11封信分别写于:1920年1月20日、1921年4月24日、1921年5月24日、1923年7月6日、1924年7月4日、1925年8月2日、1925年12月2日、1927年7月19日、1929年2月28日、1930年7月10日和1931年8月15日。另参:杨扬.哈佛所见吴宓致白璧德的英文书信.见99读书人论坛:http://bbs.99read.com/dispbbs.asp?boardid=18&id=63807
    142 The Birth of a Chinese Cultural Movement:Letters between Babbitt and Wu Mi.1922年9月17日白璧德致吴宓书。另汤用彤关于叔本华的研究始于在哈佛的一篇作业:Shopenhauer’s Philosophy of Genius,受到老师好评,详参:赵建永.汤用彤未刊稿的学术意义[J].哲学门.第一卷 第一期:191—209.
    143 同上.1924年7月24日白璧德致吴宓书。
    144 Manchester, Frederick & Odell Shepard ed. Irving Babbitt: Man and Teacher[C]. Greenwood Press, Publishers, New York 1969: 194.
    145 The Birth of a Chinese Cultural Movement:Letters between Babbitt and Wu Mi.1923年7月6日吴宓致白璧德书。
    146 白璧德.论卢梭与宗教[N]..闲 译.大公报·文学副刊.1931年9月7日、9月14日.
    147 基督之道[N].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5月14日.
    148 语言学新著[N].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4月9日.
    149 美国名家论文[N].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11月19日.
    150 文人三十自忏[N].大公报·文学副刊.1929年10月21日.另转载于《学衡》第七十三期.
    151 译者识[J].穆尔论现今美国之新文学.学衡.第六十三期.
    152 穆莱教授新著[N].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5月14日.
    153 美国文学批评[N].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12月17日.另转载于《学衡》第七十三期.
    154 美国文学新解[N].大公报·文学副刊.1929年4月1日.另转载于《学衡》第七十三期.
    155 道德引言[N].大公报·文学副刊.1929年11月4日.
    156 参 穆尔论现今美国之新文学[J].吴宓 译.学衡.第六十三期.
    157 美国文学新解[J].学衡.第七十三期.另孟孙在《目的地》一书中对美国文坛的发展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也将文学批评界分为三派,分别是:老派即古典派、中年派即浪漫派、少年派即审美派,认为少年派同情老派并在文艺上兼采二者之长。详见同期《学衡》杂志之附录三《文人三十之自忏》.
    158 The Birth of a Chinese Cultural Movement: Letters between Babbitt and Wu Mi. 1924年7月24日白璧德致吴宓书. 原文如下: I do not like the trend that appears at the end of this latter book towards dogmatic and revealed religion. Personally I am more in sympathy with the purely psychological method of dealing with the religious problem that appears in Buddha and his early disciples.
    159 基督之道[N].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5月14日.
    160 道德引言[N].大公报·文学副刊.1929年11月4日.
    161 参见《学衡》第73期所译之《薛尔曼评传》,作者指出,薛在1922年“竟谓‘今日美国文学最大希望在其流行普遍之悲观主义。’盖已忘却1917年已所著之《现代文学论》一书,即为攻击此悲观主义而谋划绝其根株者。何薛尔曼之前后判若两人也。”
    162 薛尔曼现代文学论序·编者识[J].浦江清 译.学衡 第57期.
    163 薛尔曼评传·译者识[J].吴宓 译.学衡 第73期.
    164 Hoeveler, The New Humanism: A Critique of Modern America, 1900-1940 [M].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Charlottesville, 1977: 24.
    165 Mott. A History of American MagazinesⅣ (1885-1905)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0: 519-520.
    166 参见《吴宓日记》Ⅳ:(1928年4月14日)又白璧德师寄赐Forum杂志本年二月号一册。中有师所撰The Critic &America一文。(1928年4月16日)上午在图书馆读 Forum杂志,本年一月号。中有Paul E.More先生所撰Modern Current in American Literature一文。
    167 Mott. A History of American MagazinesⅣ (1885-1905)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0: 440—441.
    168 这篇论文的译者是清华大学张露薇,吴宓的学生,也曾为《大公报·文学副刊》撰稿,该论文前的“译者识”写道:“白璧德氏为美国新人文主义之大师,于文艺批评界亦极负盛名。我国曾有著名学者吴宓及梁实秋诸先生绍介,其作品时译登《学衡》、《新月》诸杂志,乃得传诵一时。”
    169 穆尔曾在1909—1914年间任纽约《国民周报》(The Nation)的总编辑,薛尔曼遂常为
    1 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丛书序[A].见 高恒文.东南大学与学衡派[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18.
    3 同上:260.
    4 郭沫若.学生时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01—202.
    5 东南大学的前身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东大成立,南高的历史到1923年结束,和东大并存两年。
    6 胡先骕.朴学之精神[J].国风.第八卷第一期.
    7 张其昀.南高的学风.[A].见 张宏生.走近南大[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6.
    8 胡先骕.梅庵忆语[J].子曰丛刊.1948年 第四辑.
    9 耿云志.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25册[M].合肥:黄山书社,1994:160.
    10 无论在当时还是目前现代文学的研究都习惯称《学衡》为东南大学之《学衡》,从该杂志在文坛和学术界的关注程度,以及同人之间的凝聚力来看,东大时期的确是其辉煌期。但不得不承认东大校方裁并西洋文学系,一些校内派别对刘伯明的排挤等等人事纷争是令学衡社员先后负气离职,风流云散的主要原因,所以吴宓并不认同“东南大学的《学衡》”这一称呼,1934年5月7日《清华周刊》(第582期)有一则启事,题为“学衡杂志编者吴宓先生来函”,内容如下:“顷见清华周刊四十一卷六期“本刊二十周年纪念号导言”第三页,文中有“前东南大学的《学衡》”云云,实与事实不符。按查《学衡》杂志,乃私人团体之刊物,与东南大学始终无丝毫关系。此志乃民国九年冬,梅光迪君在南京发起,旋因东南大学之教授欲加入者颇不少,梅君恐此纯粹自由之刊物与学校公共团体牵混,而失其声光及意义。故迳主张停办。民国十六年冬重行发起,社员成属私人同志,散布全国,其中仅有三数人(在社员中为少数)任东南大学教职。然本志历来各期即已宣明,“与所任事之学校及隶属之团体毫无关系”。盖学衡社同人始终不愿被人误认与东南大学或任何学校为有关系也。读者试阅《学衡》各期内容,则见第二十期以后,几无一篇之作者为东南大学教员。而民国十三年七月(本志第三十期)总编辑吴宓北上,所有社员分散,且无一人留居南 京者。自是迄今,凡阅九载,《学衡》由三十期出至七十九期,总编辑吴宓长居北平,诸撰稿人无一在南京,而经费二千数百元悉由吴宓与三四社友暨社外人士(有名单久已公布)捐助,未尝借用东南大学一张纸一管笔一圆一角之经费,夫其实情如此。而社会人士每以学衡与东南大学连为一谈,实属未察,而乃学衡社友尤其总编辑吴宓所疾首痛心而亟欲自明者也。今敬求贵刊将此函登载,俾清华同学校友均可明悉此中真象。又附学衡社启事一纸,亦望赐登,以便世人得知《学衡》现状及负责为何人。”
    11 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C].刘健芝 等 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9:8—9.
    12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料.[M].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7—103.
    13 麦克·F·D·杨.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C].谢维和 朱旭东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14 同上.
    15 穆尔.论现今美国之新文学[J].吴宓 译.学衡.第六十三期.
    16 吴宓初至南高时,日记中载:“始知梅君与该校英文部长张士一君意见不合,甚为龃龉。张聘留美学生多人,授初步粗浅之英文,而给以巨薪。梅之文学课程,张虽不加干涉,然梅欲荐举某某,添聘文学教员,则张多方阻难,使不得成。”见 吴宓 吴宓日记(Ⅱ).[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26.另据吴宓回忆称,张所聘来教授及讲师“皆其私交甚好之朋友,不取其才学”,其中大部分都是政治、经济、工程等专业出身,不能谋得职位便来讲授英文,是故为学生所轻视。详参:吴宓.吴宓自编年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32—233.
    17 参 国立东南大学一览.民国十二年四月第二次印行.
    18 参 吴宓.吴宓日记(Ⅱ)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4、76.
    19 国立东南大学一览.民国十二年四月第二次印行.
    20 麦克·F·D·杨.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C].谢维和.朱旭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21 李良佑.张日升.刘犁.中国英语教学史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28—234.
    22 欧阳哲生.胡适文集[M].(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04—114.
    23 同上:104.
    24 吴宓.论今日文学创造之正法[J].学衡.第十五期.
    25 吴宓.评杨振声《玉君》[J].学衡.第三十九期.
    26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24.
    27 梁实秋.南游杂感[J].清华周刊.第280期.1923年5月4日.
    28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43.
    29 吴宓 吴宓日记(Ⅱ)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27.
    30 两系分立时学校让学生自主抉择,结果四分之三的学生选择西洋文学系,另英语系相形见绌.参.吴宓.吴宓自编年谱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38—239.
    31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61.
    32 在《空轩诗话》第二十四篇中,有段吴宓关于自己思想来源的自白:“世之誉宓毁宓者,恒指宓为儒教孔子之徒,以维持中国旧礼为职志;不知宓所资感发及奋斗之力量实来自西方。质言之,宓爱读《柏拉图语录》及《新约圣经》,宓看明(一)希腊哲学(2)基督教,为西洋文化之二大源泉,及西洋一切理想事业之原动力,而宓亲受教于白璧德及穆尔先生。亦可云,宓曾间接承西洋之道统,而吸收其中心精神。参 吴宓.吴宓诗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14—215.1932年4月11日,吴宓在清华大学纪念周作了题为“外国文学系课程编制大旨”,指出学生研习西洋文学的目的之一是:“创造中国之新文学,以西洋文学为源泉为圭臬。”参.齐家莹.清华人文学科年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17.
    33 陈钧.小说通议[J].文哲学报.第三期.(论文注:多取资于吴宓先生之演讲)
    34 吴宓 吴宓日记(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4.
    35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79—180.
    36 徐葆耕.会通派如是说——吴宓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76.
    37 陈钧.小说通议[J].文哲学报.第三期.
    38 吴宓.评歧路灯[N].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4月23日.
    39 其中有两次是“学衡派”友人之间的合译:吴宓与邵祖平合译R.Herrick的Counsel to Girls;吴芳吉和刘朴合译R.Burns的John Anderson,My Jo.另陈铨与吴芳吉皆译Burns之My Love is like a red,red rose.其余合译皆是“翻译术”一课的成果。
    40 与吴宓先生谈话记[J].清华周刊.第336期.1925年2月20日.
    41 新闻:翻译班[J].清华周刊.第349期.1925年5月29日.
    42 杂闻:翻译班进行计划[J].清华周刊.第352期.1925年9月25日.
    43 译者识.王孙哈鲁记游诗[J].学衡.第六十八期.
    44 M·阿普尔.L·克丽斯蒂安—史密斯.教科书政治学[M].候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45 吴宓.吴宓诗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5.
    46 参 刘绍瑾.文艺理论教材建设中西融通的最初尝试——重读刘永济《文学论》http://jpkc.jnu.edu.cn/wxgl/html/yanjiu/yanjiu.htm李昕揆.100本文学概论(1920—1940)http://ziyer.2008red.com/article.php?workid=28150&articleid=1644
    47 刘永济.文学论[M].长沙:湘鄂印刷公司,1922:1.
    48 吴宓.研究文学必读书籍[J].清华周刊·书报介绍副刊.第十六期.
    49 刘永济.文学论[M].上海:太平洋印刷公司,1922:1.
    50 程正民.程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文学理论教材与教学的历史沿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
    51 刘永济.文学论[M].上海:太平洋印刷公司,1922:138—140.
    52 西谛.关于文学原理的重要书籍介绍[J].小说月报 第十四卷.第一号.所介绍莫尔顿的著作为:《文学之近代研究》(The Modern Study of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Theory and Interpretation)和《世界文学论》(World Literature and its Place in General Culture).
    53 黛安娜·克兰.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M].刘珺珺.顾昕.王德禄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3.
    54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2.
    55 吴宓 吴宓日记(Ⅱ)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56.
    56 吴宓.梦中儿女·编者识[J].陈钧译.学衡.第九期.
    57 萨克雷.纽康氏家传.第三回[J].吴宓译.学衡.第三期.
    58 1920年代全国较有影响的文学史主要有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1919年商务印书馆),王维克的《法国文学史》(1924年泰东书局),张传普的《俄罗斯文学史大纲》(1926年 中华书局),谢六逸的《日本文学史》(1927年开明书店)等。
    59 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6.
    60 柳生.文艺:世界文学史[J].清华周刊.书报介绍副刊.第十一期.1924年5月.
    61 傅莹.外来文论的译介及其对中国文论的影响——从本间久雄的《新文学概论》译本谈起[J].暨南学报.2001,(6):86.
    62 同上.
    63 此函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胶片:16J3030.
    64 同上.信中对参考资料的其它请求兹录如下:“大英国文学史与夫希腊罗马欧洲诸国之文学史矣。夫此等书籍固不仅为西洋文学系同学之所必需,凡属文科同学及应具文科常识者皆宜阅读。再言文学创作大诗人若为荷马若韦吉尔若但丁若莎士比亚若歌德若弥儿敦若威至威若白郎宁若丁尼孙之全集无有也;大戏剧家若苏丰克里若莎士比亚若莫里哀若康里尔若易卜生若梅德林克之全集无有也;大散文家若孟甸若倍根若约翰生若蓝姆若斯提文孙之全集无有也;大小说家若斯各德若福禄若笛根斯特尔若大小仲马若嚣俄若沙克雷若莫泊桑若曹拉若讬尔斯泰若霍桑之全集无有也;大批评家若亚里士多德若歌德若圣钵夫若卡莱尔若爱谋生若安诺德若锐南若雷新若泰英之全集无有也。姑不求其全集其一二杰作且无有焉。仅耳食其名知其著作丰富有价值而已。若他们论其创作得失足资讨论者更未一祝也。其余近代作家若摩尔若白璧德若萧伯讷若威尔斯若哈第若泰戈尔若吉百龄若王尔德若罗兰若法朗士若哈浦门若显客微支若契诃夫若白兰底士之著作更不可得矣。夫如是而欲治西洋文学不亦难乎。”
    65 原信日期不明,但郭致梅的回函日期是 1922 10月26日.
    66 温彻斯特.文学评论之原理[M].景昌极.钱堃新译.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三年.
    67 刘文翮.介绍文学评论之原理.文哲学报.第三期.
    68 温彻斯特.文学评论之原理[M].景昌极.钱堃新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69 郁达夫.英文文艺批评书目举要[J].青年界.第三卷第四期.1933年6月5日.西谛.关于文学原理的重要书籍介绍[J].小说月报.第十四卷.第一号.西谛在介绍中云:“他以为文学的要素有四。一是情绪,二是想象,三是思想,四是形式……他以情绪为文学的最重要的特质,受他此论的影响的人极多。”
    70 温彻斯特.文学评论之原理[M].景昌极.钱堃新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36.
    71 周作人.艺术与生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48.
    72 二十年代出版的小说研究书籍或论文主要有:清华小说研究协会编《短篇小说作法》(1921)、瞿世英《小说的研究》(1922)、孙俍工《小说作法讲义》(1923)、陈钧《小说通议》(1923)、郁达夫《小说论》(1926)及茅盾的《小说研究ABC》(1928)。参 Jiayan,Yan.Review of Research on Chinese Fic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Social Science in China. Summer’95.
    73 哈米顿.小说法程[M].华林一 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1.
    74 同上:4.另见 陈钧.小说通议[J].文哲学报.第三期.
    75 王志雄.新旧姻缘[J].学衡.第三十六期.这是吴宓以王志雄为笔名所撰的自传性小说(未完成)。文中称此话出自三、四年前致刘永济的信中,从《学衡》本期出版时间可知该信发于1921或1920年.
    76 同上
    77 吴宓.诗学总论[J].学衡.第九期.
    78 已有不少学者注意到这个问题,见严家炎.Review of Research on Chinese Fic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Social Science in China.Summer’95.陈平原.重提两部早该遗忘的小说论[J].读书.1988 (4).
    79 欧阳哲生.胡适文集.[M].(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04—105.
    80 哈米顿.小说法程[M].华林一 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153.
    81 吴宓.研究文学必读书籍[J].清华周刊·书报介绍副刊.第十六期.
    82 齐家莹.清华人文学科年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据本书,吴宓所著的教材有《欧洲文学大纲》、《世界文学史大纲》、《文学与人生》,但并未说明何时在何校所著。
    83 吴宓.吴宓日记(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5.
    84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80.
    85 北京大学英文系的课程(1924—1925)“小说(一)”由陈西滢任教,Emma为其首选教材。参 李良佑.张日升.刘犁.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29.另见珰.对于本校第一年英文课本的商榷.《清华周刊》第501期.第34卷第8期.作者对学校多年以来不分专业之别,皆用Pride and Prejudice 作为英文教材提出异议。
    86 奕珊.论班纳德[N].大公报·文学副刊.1931年5月18日.
    87 吴宓.老妇谭·译序[N].国闻周报.第九卷第18期.另《老妇谭》的结局也许和吴宓的个人感情经历有某些相似之处,其忏情诗中有:“收场老妇谭遗事,听唱中郎最可哀”的感叹。见 吴宓.吴宓诗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91.
    88 《大公报·文学副刊》(1932年5月2日)刊载启事:英国奥斯登女士所著小说《骄傲与偏见》已由燕京大学杨缤女士译完全书。又班乃德所著小说《老妇谭》已由燕京大学王友竹君将次译完。二书并请吴宓教授校阅。嘱代宣布,藉免未知而重译。
    89 吴宓.吴宓日记(Ⅱ)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51—152.
    90 穆尔.论现今之新文学[J].吴宓译.学衡.第六十三期.
    91 《大公报·文学副刊》对刘易斯的专门译介有三次:多兹华.1929年6月10日、Main Street译本1931年8月10日、诺贝尔文学奖辛克莱1930年12月29日,此外,在刘易斯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该副刊“欧美文坛杂讯”栏目对其进行连续报道。
    92 多兹华(Dodsworth)[N].大公报·文学副刊.1929年6月10日.
    93 关于新人文主义者们所出版的语言教材如 C.H.Grandgent的From Latin to Italian Gilbert,Murray的哈佛演讲整理The Classic Tradition in Poetry等,此外还有零星的一些教材的译介如美国教授Jay B.Hubbell的The Enjoyment of Literature.
    94 叶公超.欧洲文学小史[N].大公报·文学副刊.1931年3月16日.翟孟生:美国人,威斯康星大学硕士。1925年始任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教授,先后授“西洋文学概要”、“西洋文学史”、“西洋文学史分期研究”等课程。1938年离校。
    95 闲.评伊人译《科学与诗》[N].大公报·文学副刊.1930年3月10日,1930年3月24日.瑞恰慈:英国人,“新批评”代表人之一。1929—1931在清华任教,授“文学批评”、“现代西洋文学”、“西洋小说”等课程。
    96 费鑑照.评《文学概论》[N].大公报·文学副刊.1931年8月24日.徐祖正.关于批评与翻译进一言[N].大公报·文学副刊.1931年11月9日,1931年12月7日,1932年2月15日.费鑑照.对于徐祖正先生“关于批评与翻译进一言”的答辩[N].大公报·文学副刊.1932年5月2日.
    97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2275.笔者按:这句话最先由日本人犬养毅所说,梁启超将其在中国发挥.
    98 吴宓.吴宓日记(Ⅱ)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06.
    99 The Birth of a Chinese Cultural Movement:Letters between Babbitt and Wu Mi.1925年8月2日,吴宓致白璧德函.
    100 吴宓.吴宓日记(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6.
    101 新孔学运动[N].大公报·文学副刊.1931年11月2日.
    102 吴雨僧 讲.希腊罗马之文化与中国[J].贺麟笔述.清华周刊.第364期.1925年12月18日.
    103 吴宓.吴宓日记(Ⅳ)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5.
    104 吴宓述.沃姆中国教育谈[J].学衡.第二十二期.
    105 秋.同学会新闻[J].清华周刊.第335期.
    106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J].学衡第一期.
    107 翟孟生.十三世纪之综合[N].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1月9日. 文友会是西人组织,会长是燕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博晨光(Lucius.O.Porter),书记是京师兼清华教授温源宁.
    108 瑞恰慈.论信仰[N].大公报·文学副刊.1930年6月23日.
    109 温源宁.北平演讲:现代诗人对于现代生活之态度[N].大公报·文学副刊.1930年5月12日.
    110 杨丙辰.大诗人-天才徐志摩和他的朋友们[N].大公报·文学副刊.1932年1月11日.
    111 翟孟生.文学与革命[N].水天同译.大公报·文学副刊.1929年8月19日,8月26日.台湾学者候健曾指出:“至《学衡》停刊为止,几乎不曾对革命文学稍加评论,这也是相当奇特的现象。”转引自沈松侨.学衡派与五四时期的反新文化运动[M].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4:149.学衡群体对革命与文学的关系的确讨论极少,《文学副刊》除了这篇演讲外,还有1930年2月17目的《革命诗选》(张荫麟译)中,有吴宓较长的“编者识”,他讨论了文学革命论和阶级论的根源与偏颇,指出革命的暂时性和文学的永恒性,以纠正文学革命论和阶级论的流弊。
    112 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45.
    113 梁实秋为了澄清人们对白璧德的误解,将《学衡》译介的白璧德的论文合集为《白璧德与人文主义》,1929年由新月书店出版.
    114 全文始终没有出现演讲者明确的立场和观点,演讲的结尾关于作家对于时代应有之态度,只提了不痛不痒的建议:“凡为著作家者,应对其所处之时代抱怀疑态度,且当谨慎从事,不可以自命‘现代的’作家为佳事。”
    115 朱国华.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J].文艺理论.2006 (6):56.
    116 志希.今日中国之小说界[J].新潮.第一卷第一号.
    117 傅斯年.译书感言[J].新潮.第一卷第三号.
    118 西谛.盲目的翻译家[J].文学旬刊.1921年第六号.
    119 雁冰.通信[J].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七号.
    120 周作人.通信[J].小说月报.第十二卷第二号.
    121 西谛.文学旬刊.第46期.
    122 胡适.胡适文集[M].(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92.
    123 参见 秦弓.“易卜生热”——五四时期翻译文学研究之二[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 (3),80—89.
    124 茅盾.谭谭《傀儡之家》[J].文学周报.第176期.
    125 茅盾.关于萧伯纳.原载《申报·自由谈》.转引自 倪平.萧伯纳与中国[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117.
    126 刘半农曾赠鲁迅于“托尼学说,魏晋文章”的联语,这里的托便指托尔斯泰。茅盾认为自己在创作时“更近于托尔斯泰”。详参 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5.
    127 同上:572.
    128 同上:433.原载于《东方杂志》1921年第十八卷第三号.
    129 温源宁.一知半解及其他[M].南星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98.
    130 罗岗.陈春艳.梅光迪文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177—178.梅光迪对待西洋文学经典的态度在1915年投奔白璧德门下后发生转变。在1914年7月1日致胡适的信中,他所表达的文学志向是这样的:“仿之古今文人,吾愿为王介甫、曾涤生,不愿为归熙甫、方望溪;吾愿为Tolstoy、George Bernard Shaw,不愿为Dickens、Stevenson。归、方及Dickens、Stevenson于社会上无甚功业,若王、曾与Tolstoy、George Bernard Shaw则真能以文字改造社会者也。观足下年来似有轻视文人之意,殊所不解。吾谓吾国革命,章太炎、汪精卫之功,实在孙、黄之上也。无Rousseau,Voltaire诸文士,又安有法兰西之革命!……近得极佳之《Tolstoy传》读之忘卷,拟于今夏中多读生存之伟人传记,如G.B.Shaw,Kropotkin等,拟一一读之。”参 梅光迪文录:150—152.
    131 吴宓.吴宓日记(Ⅱ)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48.
    132 转引自:沈松侨.学衡派与五四时期的反新文化运动[M].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4:142.原文出自:“Old and New in China”,The Chinese Students’Monthly,Vol.14,No.3.p199.
    133 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谈[J].胡先骕译.学衡.第三期.
    134 胡先骕.评《尝试集》[J].学衡.第二期.
    135 梅光迪.论今日吾国学术界之需要[J].学衡.第四期.
    136 Wu Mi.A Statement by the Critical Review[J].学衡.第十三期.这个英文版的宣言发表于1923年,主编吴宓所宣泄的不满其实很多并不符实。学衡派中后期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多来自1917—1920年左右的印象,而没有对其全面活动及发展进行切实的考察。如莎士比亚在1902年梁启超的《饮冰室诗话》就已经论及,后1916年林纾和陈家麟以文言合译莎氏五种戏剧,田汉的白话译本于1921—1922年间在《少年中国》连载。而但丁在鲁迅和郭沫若的文中都受到称赞,且1921年但丁忌辰600周年纪念,钱稻孙的《神曲一脔》刊于本年《小说月报》第12卷第9期。至于哲学,吴献书翻译的《柏拉图之理想国》1920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台湾学者候健指出“他们对新文学的攻击,大致停留于五四前期的阶段;其主要的批评对象,仍不外乎胡适、钱玄同等人的文学主张。”转引自 沈松侨.学衡派与五四时期的反新文化运动[M]. 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4:149.
    137 支那客谈欧洲事[N].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1月9日.
    138 妇女必读之书[N].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9月17日.萧伯纳之情书[N].大公报·文学副刊.1932年2月1日.
    139 戴维·斯沃茨.[美]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18.
    140 范存忠.谈谈我国大学里外国文学课程[J].国风.第二期.
    141 欧文·白璧德.[美]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M].张沛.张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5—66
    1 沈雁冰.文学者的新使命[J].文学周报.第190期.
    2 沈雁冰.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J].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
    3 沈雁冰.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A].见 赵家璧.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C].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146.
    4 金理.从兰社到《现代》——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及刘纳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8、166.
    5 参 咸立强.寻找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6 郁达夫.翻译说明就算答辩[A].郁达夫文论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398.原载《北新》半月刊.第二卷第八期.
    7 郁达夫.《达夫所译短篇集》自序[A].同上:615.
    8 同上.
    9 吴宓.弗列得力希雷格尔逝世百年纪念[J].学衡.第六十七期.
    10 同上.
    11 贺麟.黑格尔哲学讲演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642—643.
    12 转引自:王思隽.李肃东.贺麟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92.原文出自贺麟.文化与人生[M].1947:42.
    13 沙克雷.纽康氏家传·译者识[J].吴宓译.学衡.第八期.
    14 吴宓.评杨振声《玉君》 [J].学衡.第三十九期.
    15 吴宓.梦中儿女·编者识[J].陈钧译.学衡.第九期.
    16 吴宓.弗列得力希雷格尔逝世百年纪念[J].学衡.第六十七期.
    17 仙河集·编者识[J].学衡.第四十七期.
    18 四川文献研究社.吴白屋先生遗书[M].(三)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145.
    19 同上:147.
    20 郑振铎.新与旧.郑振铎文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377.原载《文学》第136期.1924年8月15日.
    21 吴宓.梦中儿女·编者识[J].陈钧译.学衡.第九期.
    22 陈子善.梁实秋文学回忆录[M].长沙:岳麓书社,1989:20.
    23 李长之.迎中国的文艺复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98.
    24 同上:99.
    25 吴宓.弗列得力希雷格尔逝世百年纪念[J].学衡.第六十七期.
    26 张荫麟.论中国文字之足用及中国无系统哲学之故·译者识[J].学衡.第六十九期.
    27 该题目为郜元宝所译,他以此为题的译文发表在《漓江》1998终刊号.
    28 张荫麟.论中国文字之足用及中国无系统哲学之故·编者识[J].学衡.第六十九期.
    29 吴宓.介绍《文学评论之原理》[J].学衡.第二十八期.
    30 吴宓.梦中儿女·编者识[J].陈钧译.学衡.第九期.翻译应遵循之五法:按本杂志于翻译之业异常慎重。力求精美,其特定之方法约有五端。一曰选材。所译者或文或诗,或哲理或小说,要必为泰西古今之名著,久已为世所推重者,甄取从严,决不滥收无足重轻之作。二曰校勘。凡译者必其于所译原作研究有素,精熟至极,毫无扦格含糊之处,更由编者悉心覆校,与原文对照,务求句句精确,字字无讹。庶不始贻误读者。三曰加注。凡原文之义理词句,以及所引史事故实等,有难解之处,则由译者(或编者)加以精确简短之注解,俾读者完全了悟,不留疑义。四曰修词。译文首贵明显,再求典雅,总以能达出原作之精神而使读者不觉其由翻译而来为的。五曰择体。文必译为文,诗必译为诗,小说戏曲等类推。
    31 吴宓.介绍《文学评论之原理》[J].学衡.第二十八期.
    32 张荫麟.论中国语言之足用及中国无系统哲学之故·译者识[J].学衡.第六十九期.
    33 吴宓.评《历史哲学概论》.郭斌佳译[N].大公报·文学副刊.1929年4月8日.
    34 君练.《千夜一夜》(即足本《天方夜谭》)[N].大公报·文学副刊.1930年8月11日.
    35 这三个译本分别是:柏拉图之理想国.(上、下)吴献书译.商务印书馆,民国九年一月.柏拉图对话集六种.张东荪.张师竹译.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二年三月.柏拉图五大对话集.郭斌龢.景昌极译.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五月.郭、景译本虽然单行本出版最晚,但其在《学衡》连载的时间最早。
    36 李长之.迎中国的文艺复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96.
    37 同上:98.
    38 同上
    39 《赣第德》在《晨报副刊》连载的日期为:1925年11/07、11/09、11/18、11/21、12/14、1926年08/09、08/11、08/14、08/18、08/21、09/13、12/09、12/11、12/13.
    40 徐志摩.赣第德·序[M].徐志摩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1.
    41 吴宓.福禄特尔记阮讷与柯兰事·编者识[J].学衡.第十八期.
    42 吴宓.坦白少年·编者识[J].学衡.第二十二期.
    43 如景昌极对所译柏拉图作品的原本交待:“爰依乔威德Beniamin Jowett之柏拉图语录英译本,The Dialogues of Plato,参以穆尔之别译(见Shelburne Essays卷六)”。向达、夏崇璞对所译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版本的说明:“亚里士多德氏对于道德专论,今世所尚存者有三。(一)为大伦理学Great Ethics有二卷。仅一撮要,乃为初学者所作。 (二)为尤德明伦理学Eudemian Ethics计七卷。(三)为尼可马克伦理学Nicomachean Ethics计十卷。均为程度高者说法。第二种为弟子尤德明所编。第三种为其弟子尼可马克记,兹所译者是也,据近人考证,较第二种为确实。”
    44 福禄特尔.坦白少年[J].陈钧译.学衡.第二十八期.
    45 同上:第二十八期.
    46 同上:第二十二期.
    47 参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8 吴宓.吴宓日记[M].(Ⅲ)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37.
    49 韦明铧.怀吴宓弟子——陈钧师[A].参 韦明铧.广陵绝唱[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72.
    50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45.
    51 陈钧.[法] 福禄特尔小说集·译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52 哈布瓦赫.[法] 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3.
    53 同上:89.
    54 《自编年谱》中不少回忆体现了谱主“选择性记忆”(selective memory)的策略,比如表达了对鲁迅批判《学衡》的赞同,对自己在东北伪满洲进行学术演讲的事实略去不说等。
    55 学衡杂志[N].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2月18日.
    56 转引自韦明铧.广陵绝唱[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73.原载1935年《出版周刊》128号.
    57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台湾的译本多改用徐译本的书名:方瑜、映萩根据英译本、日译本合译的《戆第德》(台湾志文出版社出版),孟祥森根据英译本译的《憨第德》(台海远景出版事业公司出版);大陆的译本多延用傅雷的书名:张家哲、张盈译的《老实人康迪德》(南宁:接力出版社,2001),余协斌、侯合余、梁海军译的《老实人》(海口,南方出版社,2003),曹德明 沈昉等译的《伏尔泰中短篇小说集·老实人》(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8 伏尔泰.[法] 赣第德[M].徐志摩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伏尔泰.[法] 赣第德[M].徐志摩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59 韦明铧.广陵绝唱[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74.
    60 吴宓.评杨振声《玉君》[J].学衡.第三十九期.
    61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M].唐德刚整理/翻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220.张沛在《新主义与老问题》一文中谈到白璧德与他所批判的“学究式”研究时,论述了 中国本土学术传统的类似经历:汉学与宋学、考据派与义理派之间的对立。参 张沛.文学与美国的大学·译者前言[M].张沛.张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
    62 欧文·白璧德.[美]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M].张沛.张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2.
    63 同上:69.
    64 陈钧.质考据莎氏比亚者[J].文哲学报.第四期.
    65 吴雨僧.希腊罗马之文化与中国[J].贺麟笔述.清华周刊.第364期.
    66 吴宓.文人之解剖:西班牙博士关于阿米儿之新论[N].大公报·文学副刊.1933年7月3日.
    1 余英时.现代学人与学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9.
    2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M].唐德刚整理/翻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291.
    大公报·文学副刊.
    东北文化月报.
    佛化新青年.
    国风.
    国闻周报.
    清华周刊.
    文学旬刊.
    文学周报.
    文哲学报.
    小说月报.
    新潮.
    新青年.
    学衡.
    璎珞.
    子曰丛刊.
    Hunt, Th. W. Review: Some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by C. T. Winchester Modern Language Notes. December, 1899.
    Iggers, Georg G. The Image of Ranke in American and German Historical Thought. History and Theory, Vol2, No. 1(1962).
    Jiayan, Yan. Review of Research on Chinese Fic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Summer'95.
    Ramsay, Robert L. Reviews: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Fiction, Revised and Enlarged by Clayton Hamilton. Modem Language Notes, 1918.
    陈怀宇.白璧德之佛学及其对中国学者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2005 (5).
    陈平原.重提两部早该遗忘的小说论[J].读书.1988 (4).
    陈思和.恢复文学史的原生态[J].南开学报.2005 (4),11-13.
    程光炜.知识·权力·文学史——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观的再思考[J].文艺理论.2005(5),74-79.
    段怀清 等.纪念欧文白璧德逝世70周年[J].跨文化对话.2003 (12),77-119.
    傅莹.外来文论的译介及其对中国文论的影响——从本间久雄的《新文学概论》译本谈起[J].暨南学报.2001 (6),84-90.
    傅莹.中国现代文学基本理论的发轫及检讨[N].文艺报.2001.04-03.
    韩德民.如何认识九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J].原道.1998 (5).
    李汝伦.似淡却浓《学衡》云烟[J].书屋.2004(11).
    李有成.白璧德与中国[J].中外文学.1991.(3)vol.20.48-71.
    刘涛.从古典的“义法”到现代的“结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 (2),173-193.
    刘勇强.一种小说观及小说史观的形成与影响——20世纪“以西例律我国小说”现象分析[J].文学遗产,2003 (3).
    刘增人.现代文学期刊的景观与研究历史反顾[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 (6),158-172.
    罗岗.历史中的学衡[J].二十一世纪.1995 (4),40-48.
    彭玉斌.文学制度·文学体制·文学机制[J].文艺理论.2006 (7).
    秦弓.“易卜生热”——五四时期翻译文学研究之二[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 (3),80-89.
    邱炯友.从学术出版看学术传播[J].评介:Development and Trend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于第十九次全国大专院校图书馆自动化研讨会,2003/09/19.
    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J].历史研究.1999 (3),24-41.
    桑兵.晚清民国的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J].中山大学学报.2004(6),90-98.
    沈卫威.郭斌龢的文化理念[J].江汉论坛.2006 (10),97-101.
    沈卫威.学分南北与东南学风——现代大学学术的南北差异[J].新国学研究.2006 (4),240-290.
    王宁.经典化、非经典化与经典的重构[J].南方文坛.2006 (5),30-34.
    王敦书.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在华之最初传播——吴宓题英文本《斯宾格勒之文化论》手迹读后[J].历史研究.2002(4),180-185.
    王晴佳.白璧德与“学衡派”——一个学术文化史的比较研究[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2 (37),41-91.
    王雨霖.吴宓在大连[J].万象.2006 (3),90-109.
    武新军.古典浪漫之争的东移——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古典主义诉求论纲[J].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 (2).
    谢天振.台湾来的格理弗[J].文景.2005 (15),68-73.
    杨扬.哈佛所见白璧德文档[N].文汇报.2006/09/26.
    乐黛云.世界文化语境中的《学衡》派[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 (3).
    张存凯.马征.九十年代文化保守主义论争简述[J].理论导刊.2005 (12).
    张贺敏.学衡派与吴宓研究70年[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 (3),92-100.
    张源.“人文主义”与宗教:依赖,还是取代?——试论白璧德的宗教观[J].国外文学.2006 (2),41-50.
    张其昀.六十自述:《中华五千年史》自序[J].传记文学.1985 (3).
    张庆熊.孔雪梅.黄伟.合法性的危机和对″大叙事″的质疑--评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J].浙江社会科学.2001 (3),93-97.
    张寿安.中国传统学术转型与近代知识建构:导言[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6 (52).
    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J].中国现代史.2005 (6),122-160.
    章清.传统:由“知识资源”到“学术资源”——简析20世纪中国文化传统的失落及其成因[J].中国社会科学.2000 (4),190-203.
    赵建永.汤用彤未刊稿的学术意义[J].哲学门.2000 (1),191-209.
    朱国华.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J].文艺理论.2006 (6),54-60.
    朱寿桐.中国现代作家对哈佛的发现[J].中国比较文学[J].2003 (2),116-125.
    朱寿桐.欧文·白璧德在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中的宿命角色[J].外国文学评论.2003 (2),117-125.
    邹振环.冯承钧及其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J].学术月刊.1996 (4),49-54.
    Bourdieu, Pierre.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Hermans, Theo. 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Hoeveler, J. David. The New Humanism: A Critique of Modern America, 1900-1940.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Charlottesville, 1977.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Levin, Harry. Irving Babbitt and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Harvard University November7, 1960.
    Mott, Frank Luther A History of American Magazin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0
    Pym, Anthony. 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Trilling, Lionel. Matthew Arnold. New York: Meridian Books, 1955.
    Winchester, C. T. Some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16.
    艾尔曼.[美] 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M].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保罗·利科.[法] 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M].王建华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本间久雄.新文学概论[M].章锡琛译.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五年.
    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陈平原.文学的周边[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陈思和.新文学传统与当代立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陈子善.徐如麒.施蛰存七十年文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程正民.程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文学理论教材与教学的历史沿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戴维·斯沃茨.[美] 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黛安娜·克兰.[美] 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M].刘珺珺.顾昕.王德禄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杜赞奇.[美] 文化、权力与国家[M].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高恒文.东南大学与“学衡派”[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葛桂录.他者的眼光——中英文学关系论稿[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葛兆光.葛兆光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哈布瓦赫.[法] 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哈米顿.[美] 小说法程[M].华林一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韩石山.徐志摩全集[M].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贺麟.黑格尔哲学讲演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华勒斯坦.[美] 学科·知识·权力[M].刘健芝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9.
    金理.从兰社到《现代》——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及刘纳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金圣华.桥畔译谈[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旷新年.现代文学与现代性[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朗松.[法] 方法、批评及文学史[M].昂利·拜尔编.徐继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M].北京:人民文学版.2006.
    李长之.迎中国的文艺复兴[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十五年.
    李洪岩.钱钟书与近代学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廖七一.胡适诗歌翻译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M].宋伟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2.
    刘黎红.五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刘淑玲.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刘永济.文学论[M].上海:太平洋印刷公司,1924.
    罗岗.陈春艳.梅光迪文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马修·阿诺德.[英].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M].韩敏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2.
    马宗霍.文学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缪钺.冰茧庵序跋辑存[M].成都:巴蜀书社,1989.
    倪平.萧伯纳与中国[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欧文·白璧德.[美] 白璧德与人文主义[M].胡先骕等 译.上海:新月书店,1929.
    欧文·白璧德.[美] 法国现代批评大师[M].孙宜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欧文·白璧德.[美] 卢梭与浪漫主义[M].孙宜学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欧文·白璧德.[美]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M].张沛.张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欧阳哲生.胡适文集.[M].(1)(2)(4)(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皮埃尔·布迪厄.[法] 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M].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浦汉明.浦江清文史杂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钱钟书.钱钟书英文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M].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沈松侨.“学衡派”与五四时期的反新文化运动[M].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4.
    沈卫威.回眸“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石曙萍.知识分子的岗位与追求[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时萌.曾朴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斯蒂文·托托西.文学研究的合法化[M].马瑞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四川文献研究社.吴白屋先生遗书[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
    瓦尔特·本雅明.[德]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M].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2.
    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韦明铧.广陵绝唱[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温彻斯特.[美] 文学评论之原理[M].景昌极.钱堃新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温源宁.一知半解及其他[M].南星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吴宓.文学与人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武新军.现代性与古典传统——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希尔斯.[美] 知识分子与当权者[M].傅铿 等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2004.
    成立强.寻找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徐葆耕.会通派如是说——吴宓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玄珠.小说研究ABC[M].上海:世界书局,1928.
    伊格尔斯.[美] 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M].何兆武译.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宇文所安.盛唐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余英时.现代学人与学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郁达夫.小说论[M].上海:光华书局,1931.
    郁达夫.郁达夫文论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
    约翰·费斯克.[美]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张大为.胡德熙.胡德焜.胡先骗文存[M].(上卷)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
    张灏.张灏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赵景深.小说原理[M].商务印书馆,1933.
    赵孝萱.“鸳鸯蝴蝶派”新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郑振铎.文学大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郑振铎.郑振铎文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周明之.[美]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M].雷颐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周作人.艺术与生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M].第九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朱乔森.朱自清全集[M].第四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89.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东南大学.国立东南大学一览.民国十二年.
    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葛桂录.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郭箴一.中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书店,1939.
    贾植芳.陈思和.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上、下)[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M].第六卷.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李良佑.张日升.刘犁.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李一鸣.中国新文学史讲话[M].上海:世界书局,1932.
    林德海.民国时期总书目:外国文学(1911~1949)[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M].(第一、二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沈卫威.吴宓与《学衡》[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谭正璧.中国文学进化史[M].上海:光明书局,1929年.
    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王瑶.新文学史稿[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4.
    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M].北京:杰成印书局,1933.
    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资料[M].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杨荫深.中国文学史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臧仲伦.中国翻译史话[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张宏生.走近南大[C].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赵绍玲.林德海.王润华.民国时期总书目:文学理论·世界文学·中国文学[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Manchester, Frederick & Odell Shepard ed. Irving Babbitt: Man and Teacher Greenwood Press, Publishers, New York 1969.
    陈永革.人间潮音:太虚大师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陈子善.梁实秋文学回忆录[M].长沙:岳麓书社,1989.
    耿云志.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M].(25) 合肥:黄山书社,1994.
    郭沫若.学生时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M].唐德刚整理/翻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
    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齐家莹.清华人文学科年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柳曾符.柳佳.劬堂学记[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释印顺.太虚法师年谱[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
    宋祖良.范进.会通集——贺麟生平与学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王守仁.候焕镠.雪林樵夫论中西——英语语言文学教育家范存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王思隽.李肃东.贺麟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吴宓.吴宓日记[M].(Ⅰ—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张弘.吴宓:理想的使者[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5.
    中国人民政协陕西省榆林市委员会.张季鸾先生纪念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中央大学校友文选编撰委员会.南雍骊珠:中央大学名师传略[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周忱.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C].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柏拉图.柏拉图五大对话集.郭斌龢.景昌极译.南京:国立编译馆,民国二十二年.
    伏尔泰.[法]赣第德.徐志摩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服尔德.[法]法国短篇小说集.第一册.刘半农译.北京:北新书局,1927.
    福禄特尔.[法]福禄特尔小说集.陈钧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吴宓.吴宓诗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吴宓.吴宓诗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吴宓.吴宓诗集.上海:中华书局,1935.
    Bassn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陈平原.山口守.[日]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C].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程光炜.文人集团与中国现当代文学[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程光炜.大众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程光炜.都市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李辉.书评面面观[C].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
    李继凯.刘瑞春.追忆吴宓[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李继凯.刘瑞春.解析吴宓[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M·阿普尔,L·克丽斯蒂安—史密斯.[美] 教科书政治学[C].候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麦克·F·D·杨.[美] 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c].谢维和.朱旭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毛迅.李怡.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c].成都:巴蜀书社,2005.
    美国《人文杂志社》.人文主义:全盘反思[C].宋念申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孙尚扬.郭兰芳.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C].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赵家璧.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C].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Hou, Chien Irving Babbitt in China Ph.D.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 1980.
    傅莹.中国20世纪上半叶文学概论的发轫与演变[D].广州:暨南大学,2002.
    何方昱.“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1948)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蒋书丽.论吴宓中西融合的文化理想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张宇.欧文·白璧德与学衡知识分子群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4.
    Nowotny, Stefan. Anti-Canonization: the Differential Knowledge of Institutional Critique. Translated by Aileen Derieg.2006-01. http://trans form.eipcp.net/transversal/0106/nowotny/en
    Xuezhao, Wu. The birth of a Chinese cultural movement: letters between Babbitt and Wu Mi. Humanitas 22-MAR-04. http://www.nhinet.orq/babbitt2.htm
    金圣华.认识翻译真面目——有关翻译本质的一些反思.香港中文大学:http://www.cuhk.edu.hk/iso/prof/jin/jin.htm
    李昕揆.100本《文学概论》(1920—1940).文献资料:http://ziyer.2008red.com/article.php?workid=28150&articleid=1644
    刘绍瑾.文艺理论教材建设中西融通的最初尝试——重读刘永济《文学论》.暨南大学文学概论精品课程:http://jpkc.jnu.edu.cn/wxg1/html/yaniiu/yanjiu.htm
    彭华.贺麟年谱新编.国学网站:http://www.guoxue.com/lwtj/content/penghua_hlnpxb.htm
    教育类档案胶片:16J303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