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控制与教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小学阶段是个体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抓住了这个关键,就等于“抓住”了一代人。为使小学品德教育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大多数国家开设了诸如公民课、道德课、社会课、思想品德课等专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试图让这些未来的公民尽早接受和内化权力集团认同的价值观,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最重要媒介就是小学思品教科书,它承载小学生养成一定公民德性所必需的信息,是官方认可的法定文本,也是官方控制小学生品德发展方向的重要工具。
     就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功能而言,主要是让学生接受主流价值观。本文将“控制”的主要意涵界定于此,即社会力量通过课程与教学等媒介,使学生接受和内化主流价值观,并养成相应行为习惯,进而实现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过程。基于这种基本界定,全文以此为基本线索,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与控制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集中探讨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内容如何体现社会控制;二是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形式如何体现社会控制。围绕这两大核心问题,本文所形成的基本架构是,在着重分析中国20世纪以来的小学思品教科书的控制意蕴的基础上,结合对国外的一些教科书的分析,探讨小学教科书的内容与形式的共性的控制色彩。本文认为,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内容和形式的控制性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既有正向的、也有非正向的,其中的非正向控制是官方所不希望的,然而却切切实实地存在;小学思品教科书是主流文化的载体,其核心内容是公民教育内容;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形式不完全是形式的,更是“工具”的,它重在使学生高效接受它所表现的价值观;小学思品教科书的生成受多种力量的制约,其中主要力量是政治力量与学术力量,而政治力量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根据相关分析框架,本文安排了四个章节,大致沿着历史考察——内容分析——形式分析的纵向序列,以“小学思品教科书如何体现社会控制”为主线,以“社会对小学教科书的控制”为辅线,推进小学思品教科书的控制性研究。
     第一章在考察教科书的研究现状以及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应有功能等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社会学等理论的有关观点,探讨小学思品教科书的研究路径,提出小学思品教科书的社会学研究的分析框架,认为小学思品教科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积极意义。
     第二章从历史分期的视角,考察中国小学思品教科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控制状况,考察维度主要包括社会对小学思品教科书的控制以及小学思品教科书的控制特性两方面,认为,不同时期的小学思品教科书在控制性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并在分期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美国以及日本的小学思品教科书发展情况,探讨小学思品教科书外在的社会控制因素。
     第三章从控制的方式以及程度等视角考察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内容,认为小学思品教科书的实存内容包括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其中包括一些冗余内容;具有正向控制功能的主要是其中的主流文化,而小学思品教科书的主流文化的核心则是公民教育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基本行为规范等,主流文化在小学思品教科书中处于中心地位;亚文化在小学思品教科书中大都处于边缘地位,将之边缘化本身就是一种巧妙的控制,再有,小学思品教科书中的亚文化很多是作为反思甚至是批判的对象而出现,因此也基本具有正向的教化作用;除了实际存在的显性内容以外,还有我们曾经忽视的空无内容,空无内容包括知识性、价值观性的、情感性的等多种形式,空无内容起着隐性的控制作用,尤其是某些被故意忽略的空无内容更是可能导致强迫性遗忘。
     第四章分析小学思品教科书的话语策略与呈现方式,认为小学思品教科书从修辞、呈现方式、“合法性”论证、活动设置、提供榜样等多方面达成一定的控制效果,这些策略基本采用“合心理”的理念,具有较好的“俘获力”。不过,除了较为积极的形式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话语形式——偏见,它往往会带来消极的控制效果,小学思品教科书中的偏见有很多方面,本文着重探讨城乡偏见。
Elementary schooling is the key period for individual's moralcharacter development. Seizing this period means seizing the generation.Many countries have offered special courses of moral character such ascitizen, morality, society, ideology and moral character, trying to makethe future citizens accept and convert into the view of value from powergroups'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 corresponding behavior habit as soonas possible.
     The most important media for the courses of moral character ofelementary school is its textbook, which carries the essential informationfor pupils to nurture certain civics dharma, and which is also the legal textof the government, and which is the crucial tool to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pupils' morality development.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morality textbook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is to have students accept the main trend of value. The meaning of socialcontrol definition in this thesis is that social control power make studentsaccept and convert into the main trend of value and gradually developcorresponding behavior habit by the media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etc, and then make students fellow social process of keeping its order.Based on above definition, social control is basic clue of the thesis,whichconcentrates on two core problems—what the content and the form ofthe morality textbook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reflect social control byanalysis of the concreted vers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relative research achievement in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andLinguistics etc.
     Centricity of the two core problems, the basic frame of the thesis,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social control implication of the moralitytextbook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and some foreign textbook, is to probeinto the same hue of social control of its content and form. So theconception of the thesis is that not only there are dominance and recessive social control in the morality textbook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but alsothere are forward and non-forward existed, which government doesn'twant. The carrier of the main trend of culture that the morality textbook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and its core content is about citizen education.The form of it emphasizes its value and makes students accept itefficiently. It is not full form but tools. There are many sort of power torestrict the birth of the morality textbook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hepolitic and academic power are the main power among of them, And theformer is of decisive.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analysis frame, this thesis has arrangedfour chapters, approximately along the historic inspection- contentanalysis-form analysis longitudinal sequence, takes the morality textbook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how manifest the society control as the masterline, and takes the society's control to the textbook of the elementaryschool as the auxiliary line, to advance the controllability research of themorality textbook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In chapter on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search route of the textbookof elementary school, puts forward to the analyzing framework of itssociology research. All are based on reviewing the research actuality oftextbook and the reasonable functions of the morality textbook of theelementary school, in terms of the related opinions of knowledgesociology and so on. The research on morality textbook of the elementaryschool is thought to be significant o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In chapter two,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ntrolling situation of themorality textbook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China'shistory. Its scope consists of two main aspects concerned with the controlfrom the society and the control specialty of the morality textbook of theelementary school. The paper thinks there are different characters for thecontrol of the morality textbook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at differentperiods. The paper comb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rality textbook ofAmerican and Japanese elementary school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social controlling factor of the morality textbook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In chapter three, the paper reviews the content of the moralitytextbook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from the angles of the style and extentof control. It thinks that the real content is made up of mainstream andsub-mainstream culture. And the redundant content is concluded asfollowings:
     The mainstream culture is mainly of positive control function. Whilethe core of mainstream of the morality textbook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lies in the content of citizen education. The content mainly involvespatriotism, basic behavior criterion, and the mainstream culture stands thecentral position of the morality textbook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Sub-culture stands the margin of the morality textbook of the elementaryschool. And it is a artful control. Furthermore, the sub-mainstream cultureof the morality textbook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is the result ofreflection and even the object of animadvert. So it is also of some positiveinstructional effect.
     In chapter four, the paper analyses the discourse strategy and presentmethod of the morality textbook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It has madesome controlling effect for the morality textbook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such as rhetoric, present method, validitydemonstration, activity setting, and example supply and so on. Thestrategy uses the idea of "accord with psychology" and has a good"capture power". Though; there is a dialogue formation worth payingattention to besides the active ones, which always brings negativecontrolling effect. There is much prejudice in the morality textbook of theelementary school.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ejudice of cities andrural areas.
引文
1. A. Graham Down, Preface, in Harriet Tyson-Bernstein, A Conspiracy of Good Intentions: American's Textbook Fiasco.[Washington, D.C.: The Council for Basic Education, 1988: 8.
    1 黄显华,霍秉坤.寻找课程论与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68.
    1 高峡.小学社会课研究与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5-97.
    1 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156.
    1 Michael W. Apple. Making Curriculum Problematic [J]. The Review of Education, 1996(2: 1):210.
    2 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2-193.
    1 Christine E. Sleeter &Carl A. Grant. Race, Class,Gender, and Disability in Current Textbook. In Apple &linder K. Christian—smith(ed.) The Politics of the textbook, of the textbook. Routledge, Chapmen and and the Hall.Inc.. 1991.78-110.
    1 欧用生.课程与教学[M].台北:文景出版社,1987:185.
    2 黄政杰.教育理想的追求[M].台北:心理出版社,1988:12-123.
    1 倪炎元.再现的政治:解读媒介对他者负面建构的策略[J].新文学研究,2004,12.
    1 周佩仪.教科书意识形态的批判路径[J].教育研究月刊,2003,2.
    2 保罗·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M].林同奇.中华书局,1989:51.
    1.叶启政.社会文化和知识分子[M].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4:115.
    1.杨爱程.略论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3.
    1 高峡.小学社会课研究与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4.
    1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36.
    1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49.
    1 钟启泉等.社会科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95.
    1 苗东升.系统科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74.
    2 [美]E.A.ROSS著,秦志勇等译.社会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1-52.
    3 穆怀中.社会控制概念和结构分析[J].社会学研究,1988,3.
    1 Surkes, S.. Hostile Stereotypes persist despite the peace process[J].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 11th April 1997:4.
    1 亚当库珀等.社会科学百科全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707.
    2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12.
    3 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50.
    1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杜,2000:1-3.
    2 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33.
    1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80.
    1 《说苑·指武》
    1 刘学林、王楠.《孝经》思想论评[J].陕西师大学报,1993,1.
    2 赵克尧.论汉代的以孝治天下[J].复旦学报,1992,3.
    3 赵克尧.论汉代的以孝治天下[J].复旦学报,1992,3.
    4 汉书·平帝纪.
    5 后汉书·儒林传序.
    1 吴康宁.社会变迁对教育变迁的影响:一种社会学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2.
    2 熊承涤.中国古代课程教材研究引论[J].课程教材教法,1985,3.
    1 吴兢.崇儒学[A].贞观政要[z].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241—245.
    1 熊承涤.中国古代课程教材研究引论[J].课程·教材·教法,1985,3.
    1 高谦民等.中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30-167.
    2 李朝晖.知识与控制:中国古代科学教育的社会学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115-116.
    1 孙宏安.中国古代科学教育史略[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94.
    1 张桂芳.中国传统道德控制方式及其现代意义[J].改革·发展·文明,2000,5.
    2 (德)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02.
    3 马克斯·布瓦索.信息空间、认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一种框架[M].北京:三联书店,1999:483.
    1 金铮.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4.
    2 傅维利,刘民.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81.
    3 李朝晖.知识与控制:中国古代科学教育的社会学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118-124.
    1 郑振铎.《中国儿童读物的分析》,《文学》第7卷第1号,1936年7月.
    2 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67.
    1 (德)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07.
    2 邓晓芒,易中人.黄与蓝的交响曲-中西美学比较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97.
    3 金生鋐.质疑建国以来的道德教育规训[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8.
    4 李朝晖在其博士论文里论述了该观点。
    1 洪成文.现代教育知识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235-236.
    1 熊承涤.中国古代课程教材研究引论[J].课程·教材·教法,1985,3.
    2 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97.
    1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43,原《光绪政要》卷二十六.
    1 张人凤.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套成功的教科书——商务版《最新教科书》[J].东方文化周刊,1997,18.
    2 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0.
    3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419.
    4 重订学堂章程折,载舒新城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97.
    1 吴康宁.社会变迁对教育变迁的影响:一种社会学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2.
    1 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5-51.
    2 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1.
    1 陆费逵.修身讲义·绪论[Z].北京:商务印书馆,1910(初版).
    2 李嘉毅.蒙学修身教科书[Z].文明书局,1903(初版).第四章第八节,36.
    3 虞和平.纪元善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07.
    4 虞和平.纪元善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15.
    1 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103.
    1 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185.
    2 何成刚,李美.清末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中的“太平天国运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3.
    1 吴康宁.社会变迁对教育变迁的影响:一种社会学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2.
    2 璩鑫丰、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597.
    1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690-691.
    1 汪家熔.陆费逵:教育“减负”第一人[N].中国图书商报,2001,4—5.
    2 教育部电各省颁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A]: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66—167.
    3 吴铁声.《解放前中华书局琐记》,收入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回忆中华书局》(上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7:72.
    4 商务印书馆新编共和国教科书说明[A],前引,陈学询.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422-423.
    1 韩文宁.清末民初教科书出版述论[J].江苏图书馆学报,2002,2.
    2 商务印书馆.编辑共和国小学教科书缘起[A].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637.
    1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 中华女子修身教科书[Z].中华书局,1914年8月.
    1 珍妮特·希伯莱·海登.妇女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31.
    2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97.
    3 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30-231.
    1 王建军.论中国教科书的近代化[J].教育研究,1996,4.
    2 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295.
    1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79.
    1 张耀杰.李慎之本人的“公民教育”[J].山西文学,2005,10.
    1 王建军.论中国教科书的近代化[J].教育研究,1996,4.
    2 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37-239.
    1 方钧编.《新式修身教科书》(初小用),第八册,第九课.中华书局,1919.
    2 李嘉谷编著.《蒙学修身教科书》,第20课.
    3 陆衣言、蒋镜芙编.《新小学教科书·社会课本》第四册,中华书局,1926年版,第三课“怎样对待邻居”.
    1 郑航.近代德育课程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26.
    1 党化教育的意义及其方案[J].教育杂志,第十八卷第八号.
    2 《教育杂志》第19卷第8号,1917年8月,“教育界消息”,第3页.
    1 魏冰心.前期小学三民主义课本[Z].世界书局,1930.
    2 赵侣青等编.小学公民课本[Z].中华书局,1933.
    1 丁尧清.学校社会课程的演变与分析[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81.
    1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190.
    2 陈元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40.
    1 董纯才.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00.
    2 董纯才.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35.
    3 董纯才.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44.
    1 刘松涛.对编辑七部小学国语课本的回顾[J].人民教育,1950,10:52-57.
    1 马精武编.新编高小社会课本[z].中华书局出版,1937.
    1 赵侣青等编,小学公民课本(高级第一册)(新课程标准使用)[z].中华书局,1934年.
    1 《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第三册[Z].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审定,1946年.
    1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印发:《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初稿》,1950年.
    2 杨尧.中国近现代中小学地理教育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95.
    1 丁尧清.学校社会课程的演变与分析[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210.
    1 高级小学政治课本[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1-2.
    2 M.阿普尔.L.克丽斯蒂安—史密斯主编,侯定凯译.教科书政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3.
    3 丁尧清.学校社会课程的演变与分析[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212.
    1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年)[S].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733.
    2 詹栋梁.教科书与意识形态.载中国台湾比较教育学会主编,各国教科书比较研究[M].台北:台湾书局,1989:1—37.
    1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A],见袁振国编.中国当代教育思潮1949-1998[C].上海:三联书店.1991:36.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A],见袁振国编.中国当代教育思潮1949-1998[C].上海:三联书店.1991:66.
    2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1971年8月13日)[A],见瞿葆奎主编,雷尧珠等选编.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39.
    1 上海市中小学教材编写组.毛泽东思想教育课(小学六年级用)[Z].1970年.
    1 刘铁芳.从规训到引导:试论传统道德教化过程的现代性转向[J].湖南师范火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6.
    1 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78.
    2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517.
    3 刘铁芳.从规训到引导:试论传统道德教化过程的现代性转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6.
    1 春泥护花—小学德育有关文件选编[S].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95-104.
    1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32-79.
    1 转引自郑富兴.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实践中的故事法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
    2 杜瑞军.规训的教育与人的自由[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4,3.
    1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邓小平文选》第2卷[C].人民出版社,1993:392.
    1 李政涛.在教育与规训之间[J].基础教育,2003,S1.
    2 代泽华.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J].理论与当代,2005,7.
    1 洪成文.现代教育知识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200-201.
    2 陈筠泉、刘奔主编.哲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08.
    3 《幼稚园小学课程标准》(1932年),中华书局,1933:43.
    1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思想政治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5.
    1 公民课本(高级第一册)[Z].上海:中华书局,1933:10.
    2 思想品德(第九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0-31.
    1 梁忠铭.日本道德教育理念的理论结构与儒家思想作用之分析[J].《教育资料集刊》,2002,25.
    1 赵亚夫.日本学校社会科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 赵亚夫.日本学校社会科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1 迈克尔·F·D·杨:课程作为社会构成知识的一种研究取向[M].厉以贤主编.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
    2 雷克斯·吉普森著,吴根明译.批判理论与教育[M].台湾: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88:63.
    3 M.阿普尔,L.克丽斯蒂安—史密斯主编,侯定凯译.教科书政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20.
    1 汪晖.死火重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259.
    2 钟启泉.课程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J].外国教育资料,1994,4.
    1 李亦民.《人生唯一之目的》,《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5年10月15日.
    1 M.阿普尔,L.克丽斯蒂安—史密斯主编,侯定凯译.教科书政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3
    2 泰勒,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1 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7.
    2 杨邦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A].张立文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3.
    3 严景耀.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2.
    4 郭湛,田建华.理解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
    5 Terry Eagleton,The Idea of Culture, Blackwell Publishers and Polity, 2000,Ⅰ-Ⅱ.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1 刘金龙.亚文化:特定的构成与现实的选择[J].齐鲁艺苑,2000,2.
    2 郭晓明.课程知识供应制度与个体精神自由[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4.
    3 Walter Feinberg. Liberlism and the Aim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Vol. 29, No.2, 1995:209^-210,205. (p205).
    4 吴永军.当代教育社会学研究趋向透视”[J].上海教育科研,1996,6.
    1 迈克尔·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l:155.
    2 迈克尔·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8.
    1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曹雷雨译.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7.
    2 孙彩平.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
    1 刘超.民族主义与中国历史书写[C].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2005:10.
    2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C].西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6.
    1 金生铉.规训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83.
    2 社会(第5册)[Z].台湾南一书局,2004:36.
    3 社会(第6册)[Z].台湾南一书局,2004:60.
    4 社会(第5册)[Z].台湾南一书局,2004:7.
    5 社会(第5册)[Z].台湾南一书局,2004:37.
    1 张意.文化与符号暴力-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3:239.
    2 M.阿普尔,L.克丽斯蒂安—史密斯主编,侯定凯译.教科书政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8.
    1 刘铁芳.生命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247.
    1 章国锋.话语·权力·真理[J],社会科学,2006,2.
    1 曾天山.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5,4.
    2 陈时见,朱利霞.一元与多元论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1 V.Dijk. Ideology and discourse 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M].http://www.hum.uva.nl/teun/ideo-dis2.htm.
    1 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48.
    2 王前龙.编辑国小“道德”教科书之课程决定分析[D].台湾国立大学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34.
    1 庄西真.学校课程和社会问题一关于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5.
    1 [英]罗斯(A.M.Rosie)著,钟义信等译.信息与通信理论[M].人民邮电出版社,1979:67.
    2 杨春时.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浅说[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164.
    1 钱冠连.语言冗余信息的容忍度[J].现代外语,1986,3.
    1 王丽.中学语文教学手记[J].北京文学,1997,11.
    1 高峡.小学社会课研究与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4.
    1 《中国历史》第一册:司母戊鼎是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吗?[W].http://edu.sina.com.cn/2000-10-31/14633.shtml.
    1 上海市中小学教材编写组.《毛泽东思想教育课》(六年级用)[Z].1970:13.
    1 思想品德教科书(第一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6.
    1 叶王蓓.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静态分析与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2.
    1 吴康宁.“课程内容”的社会学释义[J].教育评论,2000,5.
    1 E. W. Eisner. 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M]. New York. Macmillan. 1979. 97-101.
    1 何成刚.增强历史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以课标和教科书为中心—写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之前[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10.
    1 朱白薇,孟庆顺.香港公民教育与文化认同[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1 朱白薇,孟庆顺.香港公民教育与文化认同[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1 陈世芳.国小国语课本负向情绪的调整策略之内容分析——以三、四、五年级为例[D].台湾国立东华大学硕士论文,200l:18-22.
    1 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M].北京:中国火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57.
    1 社会(第六册)[Z].台北:台湾南一书局,2004:26.
    2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5.
    1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1.
    1 吴康宁.无条件的道德要求与有条件的道德行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内在紧张[J].教 育理论与实践,,2006,17.
    1 Slavin, R. 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4th).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4.
    2 Ennis, Robert H. A Logical Basis for Measur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pril 1989: 4—10.
    1 转引自刘孺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
    1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2.
    1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03-304.
    1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6.
    1 丛立新.公民教育与小学社会课[J].中国教育学刊,2002,2.
    1 张波.西方公民教育成型因素探悉及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24.
    1 Kerr, D. "Citizenship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A],In Lawton,D.,Cairns,J.& Gardner, R.(Eds) Education_for citizenship[C], Continuum,2000.200-227.
    1 张波.西方公民教育成型因素探悉及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4、5.
    2 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97.
    1 丛立新.公民教育与小学社会课[J].中国教育学刊,2002,2.
    1 NCSS(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ocial Studies: Expectations of Excellence,4 printed, 2001,p.5-6.
    2 高峡.社会科与公民素养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2,9.
    1 余维武.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对当前我国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的一种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05,Z1.
    2 蓝德顺.公民教育的内涵[M].台湾:复文图书出版社,1986:36.
    3 P J. Conover(1995), Citizen Identities and Conceptions of the self.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3(2).133-135.转引自万明钢,论公民教育[J],教育研究,2003,9.
    1 Houghton Mifflin Social Studies: Some People I know, Teacher's edition, Houghton Mifflin Co.,1997,p.30.转引自沈晓敏主编,社会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06.
    2 沈晓敏.从教科书看美日社会科教育的共同特点.兼论我国人文社会课程的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2,9.
    1 [美]萨维奇、阿姆斯特朗著,廖珊、罗静等译.小学社会课的有效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32.
    2 沈晓敏.日本小学社会科教科书述评—东京书籍版、大阪书籍版、光村图书版的比较[J].课程·教材·教法,2001,2.
    1 沈晓敏主编.社会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16-328.
    1 商丽浩.试论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以浙江版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1998,4.
    1 戴维.伊斯顿.儿童的早期政治社会化过程——对民主参政概念的接受[J].国外政治学,1985,2.
    2 李有庆,李从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学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5,2.
    3 丁尧清.学校社会课程的演变与分析[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4.
    1 S. Sonderling. Language as Ideology in South African Media Texts and Discursive Practice: a Need for Critical Language Awareness[J]. http://www.unisa.ac..za/dept/press/comca/242/sonde242.htm.
    1 [英]泰伦斯·霍克斯.隐喻[M].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1.
    2 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 Metaphors,We Live By[M].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 陈敏哲.隐喻的分类及其认知功能探索[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 束定芳.论隐喻的基本类型及句法和语义特征[J].外国语,2000,1.
    1 刘闽英.隐喻功能浅议[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 Lakoff, G.(1996) Moral Polities: How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Think.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 高水红.教科书的话语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22.
    4 王文戈.隐喻的文化功能[J].华中师范人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1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30-131.
    1 邓丽君,荣晶.批判语言学中的隐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
    2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4.
    1 Schiappa, E.(1989) The rhetoric of nukespeak, in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Vol. 56.
    1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16.
    1 董成如.转喻的认知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2 杨学民.转喻与小说“空白”——汪曾棋小说的一种现代语言学解读[J].小说评论,2004,3.
    3 张辉,孙明智.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3.
    4 董成如.转喻的认知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1 Lannacker, R. Grammer and Concepcurxliaruion[M].Berlin/New York: Moulton de Gruyter. 1999.
    1 郜积意.转喻:文学与政治[J].浙江学刊,1999,5.
    2 吴伯匡、徐迥千、杨干青.三民主义课本教授书(第二册)[Z].新国民图书社,1929年第6版,第十六课.
    1 刘次林.德目与道德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6,6.
    1 刘次林.德目与道德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6,6.
    1 黑尔.道德语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3.
    2 张志伟.康德的道德世界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47.
    1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97:157.
    2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未出版).2002.179.
    1 吴康宁.课程社会学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65-266.
    1 思想品德第十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45.
    2 思想品德第二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42.
    1 郭斐霞.“小主人公”的登场在《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意味着什么[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12.
    2 思想品德(小学三年级下册)[Z].第8课“做妈妈的小帮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47.
    3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80.
    4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
    1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4.
    1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38-241.
    2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
    3 胡伟.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J].政治学研究,1998:1.
    4 [英]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408.
    1 [美]普拉诺等.政治学分析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82.
    1 李景鹏.权力政治学[M].北京: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1999:33.
    2 徐迅.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1998:36.
    3 S·M·李普赛特.政治人-社会的政治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7.
    1 马宝成.政治合法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49.
    2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前引书[M].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493.
    1 杨学琼.教育政治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173.
    1 Murray Edelman, The Symbolic Uses of Politics(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5)p.115.
    1 普弗林思.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27.
    2 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9—10.
    3 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M].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09.
    1 廖炳惠.关键词2000[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84.
    2 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56.
    1 荃葛.从政治教育到公民教育——政治文明与人的发展刍议[J].理论与现代化,2003,1.
    2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0-235.
    1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57.
    2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6-77.
    3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9-210.
    1 鲁洁等.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8.
    2 鲁洁等.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64-70.
    1 李建华.道德情感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26.
    2 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下)[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1.
    3 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74-175.
    4 思想品德(第八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47-48.
    1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49.
    2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5—23.
    1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8.
    2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64.
    3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3.
    4 生活(一年级下)[Z].台湾:南一书局,2004:13.
    5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7.
    1 谢惠媛.多元社会中正确价值观的塑造—榜样教育的理性解读及当代构建[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3,3.
    1 戴锐.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J].教育研究,2000,8.
    1 丁锦宏.品格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36-237.
    1 李伯黍、岑国桢.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8.
    1 戴锐.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J].教育研究,2000,8.
    1 郑航.德育教材开发中的叙事素材[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
    1 Licknoa,T.Educating for character: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M].New York:Bantam,1991.
    2 [美]大卫·A·威尔逊著,吴玉军等译.美国中小学社会课教学策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62.
    3 [美]马丁·L·霍夫曼著,杨韶刚、万明译.移情与道德发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266—269.
    1 [美]马丁·L·霍夫曼著,杨韶刚、万明译.移情与道德发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274—277.
    1 思想品德(第六册)[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6.
    2 谷峪.日本小学现行《道德》教科书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03.
    1 谷峪.日本小学现行《道德》教科书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03.
    1 David W. Gooderham.What Rough Beast...?Narrative Relationships and Moral Education[J].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1997. Vol. 26 (1).
    2 郑航.德育教材开发中的叙事素材[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
    1 胡瑞香.童心未泯的护花使者—叶圣陶、冰心、丰子恺儿童文学叙事模式比照[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1 余秀兰.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城市偏向分析——以语文教科书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 [英]M·F·D扬.课程作为社会构成知识的一种研究取向[A].厉以贤.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集[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2:87.
    1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79.
    2 余秀兰.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城市偏向分析——以语文教科书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5.
    1.陈伯璋.潜在课程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年5月.
    2.陈伯璋.意识形态与教育[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印行,1988年10月.
    3.黄政杰.教育理念革新[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1年.
    4.黄政杰.教育理想的追求[M].台北:心理出版社,1988年.
    5.黄政杰.教材教法的问题与趋势[M].台北:师大书苑,1996年.
    6.黄政杰主编.多元文化课程[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7年5月.
    7.王文科.课程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7月.
    8.欧用生.课程与教学革新[M].台北:师大书店,1996年.
    9.中华台北比较教育学会主编.各国教科书比较研究[M].台北:台湾书局,1989年12月
    10.金一鸣.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石鸥.教学别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石鸥.教学病理学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金生鋐.德性与教化[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15.钟启泉主编.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16.钟启泉等主编.解读中国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17.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18.陆有铨.躁动的百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19.赵中建.教育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0.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2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
    2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
    23.孙彩平.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4.杨学琼.教育政治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
    25.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26.马宝成.政治合法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
    27.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28.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29.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30.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1.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2.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33.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34.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35.黄希庭主编.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36.张远山.寓言的密码[M].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
    37.李申申.人性:存在与超越的省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
    38.骆自强.传统文化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39.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
    40.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
    41.傅维利、刘民.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
    42.黄钊.中国道德文化[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3.陈学询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中、下)[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44.罗国杰、张岂之主编.东方伦理道德与青少年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2月.
    45.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6.白月桥.课程变革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47.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48.郭广银主编.伦理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2月.
    49.[美]杜威著,王承绪等译.道德教育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5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51.[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52.[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53.[澳]J·丹纳赫、T·斯奇拉托、J.韦伯著,刘瑾译.理解福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54.[英]理查德·迈尔文·黑尔.道德语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5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56.[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57.[美]斯皮罗著,徐俊等译.文化与人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
    58.[加]迈克·富兰著,中央教科所译.变革的力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59.[美]M.阿普尔,L.克丽斯蒂安—史密斯主编,侯定凯译.教科书政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60.[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曹雷雨译.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61.[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62.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4月.
    63.林成滔.字里乾坤[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10月.
    64.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月.
    65.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66.李幼蒸.理论符号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67.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02年.
    68.张意.文化与符号暴力-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69.刘铁芳.生命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247
    70.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一佳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71.倪梁康主编.面对事实本身一现象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
    7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73.丁钢主编.文化的传递与嬗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11月.
    74.浦卫忠.中国古代蒙学教育[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4月.
    75.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76.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77.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78.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79.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文明与文化[M].北京:求是出版社,1982年.
    80.汪霞.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81.戴茂堂、江畅.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82.林存阳、刘中建.中国之伦理精神[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83.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年.
    84.唐凯麟、曹刚.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85.胡发贵.儒家文化与爱国传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86.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87.汪晖.死火重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88.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89.王海明.公正·平等·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90.肖建彬.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91.罗炽、简定玉、李太平、陈会林.中国德育思想史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9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93.唐凯麟.伦理学纲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94.夏伟东.道德本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95.宋希仁.当代外国伦理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96.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97.李连科.哲学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98.商戈令.道德价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99.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
    100.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101.洪成文.现代教育知识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2.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大学教育系合编.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103.刘永富.论真假—兼论真善美的统一[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4.黄显华、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5.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6.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107.冯增俊.当代西方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108.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5年.
    109.王玄武.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0.高凌飘主编.基础教育教材评价:理论与工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1.范印哲.教材设计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12.曾天山.教材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113.周士林、李嘉瑶编著.教材建设浅论[M].北京: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86年.
    11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115.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116.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
    117.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课程教材研究15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118.刘美慧.多元文化取向的社会科教学研究[M].高雄:高雄复文图书社,1999年.
    119.[法]莫里斯·迪韦尔热著,杨祖功、王大东译.政治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120.[德]马丁·希伯著,陈维纲译.我与你[M].上海:生活·读书·求知三联书店,1986年.
    121.[英]麦克·F D·杨主编,谢维和等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2.[美]迈克尔·W·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3.[美]威廉 F.派纳等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124.[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125.[美]大卫·A·威尔逊著,吴玉军等译.美国中小学社会课教学策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126.[美]马丁·L·霍夫曼著,杨韶刚、万明译.移情与道德发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27.[美]丹尼斯·朗著,陆震纶、郑明哲译.权力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28.[英]丹尼斯·劳顿等著,张渭城等译.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129.[英]阿兰,谢里登著,尚志英等译.求真意志—密歇尔·福柯的心路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30.[美]约瑟夫·劳斯著,盛晓明译.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1.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132.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133.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134.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未出版).
    135.任丹凤.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2003届博士论文(未出版).
    136.刘超.民族主义与中国历史书写[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未出版),2005年.
    137.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未出版),2004 年.
    138.陈元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139.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140.高谦民等.中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1.甘剑梅.论教育学教材文本的性质与书写[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1.
    2.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1989,12.
    3.郭元祥.课程设计与学生生活的重建[J].课程研究,2000年,1.2.
    4.洪晓楠、郭丽丽.论女性主义对科学的批判、重建及其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4.
    5.韩雪.美国社会科课程内容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
    6.叶学良.不注重隐性课程的教育将是不成功的教育[J].教育研究,1990,8.
    7.傅建明.“隐性课程”概念辨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0,8.
    8.张德.论性别偏见[J].社会心理研究,1993,2.
    9.杨爱程.略论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3.
    10.石伟平.劳顿“文化分析”课程理论及其应用[J].外国教育资料,1995,5.
    11.南京师大“课程的社会学”研究课题组.课程的社会学研究简论[J].教育研究,1997,9.
    12.刘旭东.文化视野中课程的价值取向[J].教育评论,1997,6.
    13.鲁洁.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6,2.
    14.鲁洁.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15.路杰.现代社会的权威认同[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
    16.佐斌.小学语文内容的社会心理学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17.石鸥.试论教学话语与师生理解[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6.
    18.石鸥.科学教科书的意识形态[J].教育研究,2004,6.
    19.石鸥.课程改革:在实施中变异的原因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5,3.
    20.阿普尔著,马和民译.国家权力和法定知识的政治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2,2.
    21.曾天山.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7.
    22.江畅.论人类公认的价值理念[J].哲学原理,2001,5.
    23.周桂锢、贾海燕.从文科教材看传统文化在海峡两岸教育中的地位[J].教育评论,1993,6.
    24.于洪卿.论课程的文化内涵[J].教育评论,1997,1.
    25.朱志勇.我国内地和台湾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社会角色的呈现[J].比较教育研究,1998,5.
    26.丁钢.传统文化在人文课程设置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教育研究,1993,12.
    27.吴洪成.试析我国古代蒙养教材的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1997,3.
    28.鲁洁.试论文化选择与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1,1.
    29.吴钢.韩国道德及社会学科教科书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内容分析[J].外国教育资料,1994,4.
    30.章国锋.话语·权力·真理[J].社会科学,2006,2.
    31.郭元祥.论课程知识选择的主客体尺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 4.
    32.曾天山.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7.
    33.万明钢.美国多文化教育课程设计原则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1995,3.
    34.唐迅.21世纪的文化选择与课程的民族化和现代化[J].上海高教研究,1994,4.
    35.张岱年.传统伦理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J].光明日报,1998年1月17日.
    36.陈月茹、陈英敏.审视女性主义教材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5,5.
    37.靳玉乐、陈妙娥.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J].教育研究,2003,3.
    38.苏秋萍.论教学材料的真实性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1.
    39.陈时见,朱利霞.一元与多元论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40.史静寰.教材与教学: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及行为的重要媒介[J].妇女研究论丛,2002,2.
    41.王岳.国际教科书出版概观[J].中国出版,1998,8.
    42.吴康宁.“课程内容”的社会学释义[J].教育评论,2000,5.
    43.吴康宁.简论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功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0,11.
    44.吴永军.当代教育社会学研究趋向透视[J].上海教育科研,1996,6.
    45.吴康宁.社会变迁对教育变迁的影:一种社会学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2.
    46.庄西真.学校课程和社会问题—关于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5.
    47.朱韶晖.对<小学藏语文>教材图片中存在的性别问题的思考[J].青海民族研究,2003,9.
    48.钟启泉.“学校知识”与课程标准[J].教育研究,2000,11.
    49.高水红.教科书话语呈现的蒙太奇一作为一种整体性的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2.
    50.沈晓敏.关于新媒体时代教科书的性质与功能之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3.
    51.舒志定.文本的敞开性与教师权威的瓦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
    52.任丹凤.论教材的知识结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3,2.
    53.叶王蓓.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静态分析与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2.
    54.戴锐.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J].教育研究,2000:8.
    55.郑航.德育教材开发中的叙事素材[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
    56.周佩仪.教科书意识形态的批判路径[J].教育研究月刊,2003,2.
    57.韩文宁.清末民初教科书出版述论[J].江苏图书馆学报,2002,2.
    58.张人风.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套成功的教科书——商务版《最新教科书》[J].东方文化周刊,1997,18.
    59.金生鋐.质疑建国以来的道德教育规训[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8.
    60.张桂芳.中国传统道德控制方式及其现代意义[J].改革·发展·文明,2000:5.
    61.余秀兰.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城市偏向分析——以语文教科书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 Anyon, J.: Ideology and United States History Textbook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Vol. 49, No. 3. August, 1979.
    2. Apple. M. W.: 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6.
    3. Apple,M.W.: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the Nature of Conflict, Interchange,2:4,1972.
    4. National Curriculum Standards Reform for Kinder garten, Elementary School, Lower and Upper Secondary School and Schools for the visually Disabled, the Hearing paired and the therwise Disabled,http://www.mext.go.jp/english/news 11998107/980712. htm.. 200513/8.
    5. Laws, K. (1988). Textbooks: A Report on their Funding and Use in NSW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s, Sydney, School of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Studies, University of Sydney.
    6. Anderson,L.M.(1993).Auxiliary materials that accompany textbooks: Can they promote "Higher-Order" learning ? In Britton, B.K,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7. Atmbuster, B. B.(1986).schema theory and the design of content area textbook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1(4).
    8. Mckean, barbra.(2002).Artistic Representation in Three Fifth-Grade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v103 n2 Nov2002
    9. Ayalon, Aram.(2003). Why Is Rural Education Missing from Multiculture Education textbooks? Educational Forum, v68 n1 p24-31 Fall 2003(EJ677704)
    10. Wade, R. C.(1993). Content analysis of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A review often years of research.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21 (3).
    11. Moore, Tim. (2001). Knowledge and Agency: A Study of "Metaphenomenal Discourse" in Textbooks from Three Disciplin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v21 n4 p347-66 2001(EJ650605)
    12. Cognitive Levels of Questioning Demonstrated by New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What the Future Holds for Elementary Students. Risner, Gregory P.; Nicholson, Janice I.; Webb, Brenda, 2000 (ED448108)
    13. Mahao Chen. The content and nature of Taiwan's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2000.
    14. Barbara Mckean. Artistic Representations in Three Fifth-Grade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15. Jeffrey A. Gliner. (2002) .Problems with null hypothesis significance testing: What do the textbooks say?
    16. David C. King. (1985). Re-tooling the social studies textbook.Janis M. Harmon. (2000). A content analysis of vocabulary instruction in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for grades 4-8.
    17. Civics and moral education syllabus for primary school in Singapore. (2003).
    1.蔡元培等人主编,《最新修身教科书》(1-6册),商务印书馆出版,1902-1914年.
    2.沈颐等编,《女子修身教科书》(第2、3、4册),中华书局,1914-1927年.
    3. 《中华初等小学修身教科书》,中华书局,1912-1919年.
    4. 《中华高等小学修身教科书》,中华书局,1912年.
    5.《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初小、高小春季和秋季)商务印书馆,1912-1926年.
    6.方钧编,《新式修身教科书》(初小用)(1-8册),中华书局,1919年.
    7.李泽漳编,《新学制公民教科书》(高小用,1-4册),商务印书馆,1924年.
    8.朱子辰编撰,《新时代三民主义教科书》(1-8册,初小用),商务印书馆,1927-1932年.
    9.李杨编纂,《新时代三民主义教科书》(1-4册,高小用),商务印书馆,1927-1930年.
    10.赵景源等编著,《复兴公民教科书》(1-4册,高小用),商务印书馆,1933-1935年.
    11.俞焕斗等编辑,《高级小学公民课本》(1-4册),商务印书馆,1948年.
    12.蒋镜英编辑,《新中华社会课本》(包括公民、历史、地理、卫生各科,初小用),中华书局出版,1927-1932年.
    13.陆衣言、蒋镜芙编,《新小学教科书·社会课本》(1-4册),中华书局,1926年.
    14.魏冰心编著,《前期小学三民主义课本》(1-6册),世界书局,1930年.
    15.赵侣青等编,小学公民课本(1-8册),中华书局,1933年.
    16.王志成等人编辑,《复兴社会课本》(1-8册),商务印书馆出版,1935年.
    17.马精武编,新编高小社会课本(1-4册),中华书局出版,1937年.
    18.《新编高小公民课本》,中华书局,1940年.
    19.张腾霄编,华北新华书店出版,《国民政治课本》(全一册),1948年.
    20.《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第3、4、5、6、8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审定,1946年.
    21.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政治》(1-4册),高小用,1950年.
    22.上海市中小学教材编写组,毛泽东思想教育课(1-10册),1970年.
    23.山东省中小学教材编辑组,《政治》(1-4册),1970年.
    24.河南省中小学教材编辑组,《政治语文》,(1-10册),1970年.
    25.上海市中小学教科书编写组编,《政治》(1-10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1973年.
    26.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政治》(1-4册,高小用),1978年.
    27.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著,《思想品德》(1-12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2003年.
    28.《思想品德》(1-10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1987-1988年.
    29.鲁洁主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1-12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
    30.《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1-12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2003年.
    3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1-12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32.《生活》(1—4册),台湾南一书局,2004.
    33.《社会》(1—8册),台湾南一书局,2004.
    34.《Social studies》(1-6册),美国哈考特出版公司,1996年.
    35.《社会》(1-10册),台湾国立编译局,1996年.
    36.《Social studies》(1-6册),美国米福林出版公司,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