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城市化对农地质量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因此,在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将不可避免的伴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变迁,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而土地问题则无疑是其中非常敏感而关键且波及效应十分强烈的一个问题,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农业用地向非农用地的转化,同时还涉及到对农业用地进行高效利用和保护问题,涉及到生存的安全和可持续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起飞阶段,工业化水平的快速递增和城市化规模的急剧扩张,土地资源及其环境正面临着巨大压力,导致农地质量出现肥力下降和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也是时有报道。而农地质量的退化必将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农产品贸易和生态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进而可能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十一五”时期,我国仍将保持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0%-1.3%的增速,到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48%-50%,2020年将达到55%-60%左右。可见,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快速发展趋势。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增长速度大体上能够保持年均8%~8.5%,到2010年人均GDP为1700~2000美元,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20年人均GDP可以达到3200美元,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工业化开始向深度加工化阶段转换,工业将保持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预计2010年以后会进入基本稳定时期。因此在如此高速经济增长和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农地质量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业化、城市化对农地质量影响研究,主要是回答工业化、城市化影响下农地质量如何变化以及为什么这样变化两个问题。农地质量如何变化是研究基础,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分析农地质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找出农地质量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导致这种变化的机理。因此,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回顾了国内外研究动态之后,就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对农地质量变化影响机理的分析框架,并对这个框架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这个分析框架不仅从理论上揭示了工业化、城市化对农地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作用途径,而且为后面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分析视角、范围和逻辑结构。
     接下来,本研究选择江阴、锡山作为典型研究区域,以80年代初和2000年为研究时点,从宏观上分析研究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影响下的农地质量时间、空间演变规律及特征。这章主要是回答工业化、城市化影响下的农地质量如何变化的问题。
     在对工业化、城市化对农地质量影响机理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区域农地质量时空变化趋势分析之后,本研究应用80年代初和2000年研究区域61个镇的混合截面数据,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来实证的研究工业化、城市化对农地质量变化的影响方向以及影响程度。这是对工业化、城市化影响下农地质量变化影响机理的实证检验。
     通过以上研究,本研究得到以上主要研究结论:
     (1)从近期来看,研究区域农地质量并没有严重退化,但从长期来看,农地质量潜在退化不容忽视;从空间变化上来看,农地质量的空间变化格局体现出人为作用的影响,且越靠近中心城市影响越强烈。
     (2)就本质而言,工业化、城市化对农地质量的影响,是由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化和农地非农化而引起人们土地利用行为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作用的,是一个多层次、各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业产值比例、非农就业比例和农地非农化是农地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影响方向及程度来看,工业产值比例增加对土壤酸化产生极大的影响;非农就业比例增加对农地质量变化有明显的负面效应;农地非农化对农地质量退化具有潜在威胁。
     基于上述的研究结果,文章为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改善和提高农地质量以及社会经济政策调整提供一些启示,主要包括: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减少农地污染压力;集约利用建设用地,走城市土地高效利用之路,缓解非农占用压力;保障农民土地产权,完善农地流转制度,促进农户增加农业投入;依托公共财政,建立耕地保护经济激励机制,激发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加大科技投入,应用先进技术,建立和完善农地质量变化动态监测系统等。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s the only way to realize modernization in a country or region, and is the inevitable phenomenon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lso. Therefore, its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will unavoidable result in a series of society and economy problems with the changes of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land problem is one of the most sensitive and sharp problem, undoubtedly, which not only relates to the farmland conversion, farmland use and farmland protection, but also relates to ecologic safe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wadays, our country is being in the fast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land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faced heave pressure, with the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increase progressively and urbanization scale expansionism rapidly. The soil fertility dropping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worsening is reported from time to time also. However, the degeneration of farmland quality must bring serious influence for food safety, the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ecological safety, and then will maybe the restriction factor of society and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ince 1980's,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have entered a high speed development stage, and its speed have been close to the average level of developing country. The urbanization of our country possibility will complete the fast development stage in 30~40 years, and urbanization ration will reach 70%. Accordingly, in future the urbanization ratio will be about 1 times of annual growth ratio of 1978~1998's. Therefore, the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farmland quality is so important.and significa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ast economy growth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fact, the study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farmland, mainly resolve two problems which one is how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fluence the change of farming land quality and why the quality is changes on the way. How to change of farm land quality is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however, the farther reasons and mechanism of its changes are more important. Therefore, after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literatur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research content, theoretical concepts, basic theory are introduced briefly, then, the study fotmded the analyzing framework of the mechanism of farmland quality change under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analyzed the frame thoroughly. This analysis frame not only revealed the factors and way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fluencing on farmland quality, but also,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choice of analytical angle, scope and logical structure of next positive studies.
     Then, the paper taking Jiangyin City and Xishan City. as research sample, and analyze the change rules and characters of farmland that is affected by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with the data of beginning of 1980's and 2000. The chapter is mainly reply how to change of farmland quality by the effected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fter analyzing the affecting mechanism and tendency of farmland quality, the paper take the time and panel data of 61 of Jiangyin and Xishan counties to construct econometrical models, and demonstration the affecting ways and degree of farmland quality changes under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ffected. This chapter is the answer of why the farmland quality change.
     Main conclusions are put forward as follows:
     (1) Farmland quality of study regions have not degenerate seriously under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the short time, however, some soil quality factors degeneration do not allow to overlook as soil available fertility and pH in the long time; the change of soil quality with spatial show that the change of farmland quality is effected by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more near the central city, the more degenerate.
     (2) For essenc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ffecting on farmland quality are due to the changes of land use behaviors and environment change that are influenced by changes of industry structure, employment structure and farming land conversion, and are the synthesize result that multi-level, multi-factor affected.
     (3) We can learn that the proportion of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non-agriculture employment and farming land conversion are the majo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hanges of farmland quality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the influence ways and degree, the proportion growth of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influencing on soil acidification is remarkable; the proportion increase of non-agriculture employment has negative affecting on change of farmland quality; the farm land conversion has potential threat to farmland degradation.
     In the end,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of the studies,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the farmland quality improving in the future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cluding: adjust and optimiz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enterprises, so can reduce pollution emissio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nstructive land use, so can slow down the pressure of construction occupying on farm land; normalize and perfect farm land transformation system, so can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peasant household's putting in the farmland; rely on the public finance, establish economic encourage mechanism of farmland protection, arouse enthusiasm of the farmer household to protect the land;increa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apply the advanced techniqu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 the farming inspection system of farmland quality change, and so on.
引文
1 王昉:“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24~27
    2 Doran, J W. Soil health and global sustainability: Translating scince into Practice. Agriculmre ,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 2002, 88:119~127;曹志洪:“解译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确保土壤资源持续利用”,《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年,21(3):28~32;张桃林、潘剑君、赵其国:“土壤质量研究进展与方向”,《土壤》,1999年,第1期:1~7
    1 陈杰、陈晶中、檀满枝:“城市化对周边土壤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12(2):70~74
    2 林玉锁、李波、张孝飞:“我国土壤环境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环境保护,2004年,1第10期,39~42
    3 郑风田、赵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2期,16~20
    4 新华网·江苏频道,2004—4—24
    5 Scherr, Sara J. Soil degradation: A Threat to Developing~Country Food Security by 2020? Food, Agri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Discussion Paper 27 (Feb., 1999). IFPRI, Washington, DC.
    1 赵其国、周建民、董元华:“江苏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与管理体系的研究与试验示范”,《土壤》,2001年,第6期,281~285
    2 王芬:“我们国际贸易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环境保护》,2004年,(4):55~59
    1 Doran, J W. Soil health and global sustainability: Translating scince into Practice. Agriculture, 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 2002, 88: 119~127
    2 中国2003年环境状况公报
    3 王一鸣:“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人民网2006年4月27日
    4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30%到70%是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化率超过70%时将进入到平稳发展阶段。
    1 史培军、宫鹏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2 张一平、何云玲等:“中国不同地区城市化对室内外气温影响的比较研究”,《地理科学》,2003,23(1)
    3 周建康、黄红虎等:“城市化对南京市区域降水量变化的影响”,《长江科学院院报》,2003年,20(4)
    4 周海丽、史培军、徐小黎:“深圳城市化过程与水环境质量变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39(2):273~279
    5 姜爱林,祝国勇:“论城市水土流失形成特点及防治对策”,《城市》,2000年,第3期,29~32
    1 赵杰、秦明周、郑纯辉:“城乡结合部土壤质量及其动态研究—以开封为例”,《资源科学》,2001年,23(3):42~46
    2 秦明周,陈云增:“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广州市为例”,《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年,22(2):119~122
    3 David. J.: Threatened and Endangered Species on U. s. Department of Defense Lands in the Arid West, USA Arid Land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16: 259~276, 2002
    4 M. Timm Hoffman, Simon Todd. A national review of land degradation in South Africa: The influence od Biophysica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Journal of Southern African Studies. 2000. 26(4): 743-759
    5 Ben Boer, Lan Hannam. Legal aspects of sustainable soils: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Reciel. 2003, 12(2): 149-163
    6 吴新民、李恋卿等:“南京市不同功能城区土壤中重金属Cu、Zn、Pb和CA的污染特征”,《环境科学》,2003年,24(3):105~111
    1 卢瑛、龚子同、张甘霖:“南京城市土壤Pb的含量及其化学形态”,《环境科学学报》,2002年,22(2):156~160
    2 房世波、潘剑君等:“南京市郊蔬菜第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土壤与环境》,2002年,11(4):339—342
    3 廖金凤:“城市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生态科学》,2001年,20(1):91~95
    4 Charles W. Schmidt. New problems caused by city expend.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998, 106(6): 114~121
    5 陈佑启、唐华俊:“我国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软科学》,1998年,第9期
    6 诸培新、曲福田:“土地持续利用中的农户决策行为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3期,32~40
    7 康云海:“农户产业化中的农户行为分析”,《农业技术经济》,1998年,第1期,6~11
    1 张启明:“农户行为分析与农业宏观调控政策”,《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6期,35~38
    2 Lin, J. Y., 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 34~51
    3 谭淑豪、谭仲春、黄贤金:“农户行为与土壤退化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土壤》,2004年,36(2):141~144
    4 Li, Guo, Scott Rozelle, and Loren Brandt. Tenure. Land right and Farmer Investment Incentives in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8, 19: 63~71
    5 朱民、尉安宁、刘守英:“家庭责任制下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投资”,《经济研究》,1997年,第10期,62~69
    6 时旭辉:“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2期,58~60
    7 曲福田等:《经济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1 孙会首、黄贤金、钟太洋等:“区域农业市场化发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江西省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13(6):573~578
    2 M. Lipton. Limits of price policy for agriculture: Which way for the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World Ban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55
    3 S. Barrett. Optimal soil conversation and reform of agricultural pricing polic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irnics. 1991, 167~187
    4 曲福田等:《经济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5 谭淑豪、谭仲春、黄贤金:“农户行为与土壤退化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土壤》,2004年,36(2):141~144
    6 曲福田等:《经济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同时参见,谭淑豪、谭仲春、黄贤金:“农户行为与土壤退化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土壤》,2004年,36(2):141~144
    1 潭淑豪、曲福田、黄贤金:“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同类型农户土地利用差异及土地保护政策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24(2):110~144
    2 屈艳芳、郭敏:“农户投资行为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17~27
    1 马鸿运等:《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95页
    2 屈艳芳、郭敏:“农户投资行为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17~27
    3 俞海博士论文,《农地制度及改革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第103页
    4 俞海博士论文,《农地制度及改革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第105页
    1 Doran, J W. Soil health and global sustainability: Translating scince into Practice. Agriculture, 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 2002, 88: 119~127
    2 陈杰、陈晶中、檀满枝:“城市化对周边土壤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
    3 Shrotriya G. C. Fertilizer promotion in fruit and vegetable crops[J]. Fertiliser Marketing News, FAI, 2000, 31(8)
    4 谭淑豪、谭仲春、黄贤金:“农户行为与土壤退化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土壤》,2004年,36(2):141~144
    5 江永红、宇振荣、马永良:“秸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土壤通报》,2001年,.32(5):209~213
    1 王建革、陆建飞:“华北平原土壤肥力的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农村生态环境》,1998年,14(3):12~16
    2 孙波、张桃林、赵其国:“我国东南丘陵山区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土壤学报》1995年,.32(4):.362~369
    3 王鹏,黄贤金,张兆干等:“江西红壤区农业产业政策改革的农户行为响应与水土保持效果分析——以江西省上饶县村庄及农户调查为例”,《地理科学》,2004年,24(3):326~332
    4 王鹏,田亚平,张兆干等:“湘南红壤丘陵区农户经济行为对土地退化的影响——以祁东县紫云村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11(4):370~375
    5 张国印,孙世友,张志鹏等:“施肥耕作等农业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河北农业科学》,2000年,4(3):16~22
    6 郭胜利,周印东,张文菊等:“长期施用化肥对粮食生产和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土壤保持研究》,2003年,10(1):16~22
    7 Lothar, S, K Wamstorff, Dorfet, H, et al. The influence of fertilization and rotation on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plant yield in the long term Eternal Rye trial Halle (Saale), Germany.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Science, 2000, 163(6): 639-648
    8 Berzsenyi, Z, Gyorffy, B, Lap, D Q. Effect of crop rotation and fertilization on maize and wheat yields and yield stability in a long term experiment. Journal of Agronomy, 2000, 13(2-3): 225-244
    1 基要生产函数是指,基要生产函数是指在整个经济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联系效应”很大的生产函数,并“最好是用交通运输、动力工业、机械工业、钢铁工业诸部门来说明”,这种生产函数的变化能够引起其他生产函数的变化。(参见,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1卷,湖南出版社,1991年,190~192页)
    2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转引自周维富:《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论》(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1卷,湖南出版社,1991年,195页
    4 撒克:《工业化与经济发展》,(英文版),1985年,17页
    5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861页
    1 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年,78~92页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定义,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的直辖市、市和镇。可见,镇属于城市的范畴。计算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一般以城市和建制镇的常住人口为基数。国际上划分城市人口的统计界限标准,一般以2000到2500人为起点,这与中国的镇相似,因此,本研究中城市化和城镇化的用法相同。
    3 周维富:《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论》(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1 陈志刚:《农地产权结构与农业绩效——对转型期中国的实证研究》(博士论文),2005年,南京农业大学
    1 曹志洪:“解译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确保土壤资源持续利用”,《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年,21(3):28~32;刘更另:“农业和农业的持续发展”,《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年,21(2):15~18
    2 Parr, J. F., R. Papendick, and S. Homick, et al: Soil Quality_the Key to a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griculture, 1992, 7(1): 2~3
    3 Arshad, M. A and G. M. Coen. Characterization of Soil Quality: Physical and Chemical Criteria. America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griculture, 1992, 7(1): 25~31
    1 Doran, J. W. and T. B. Parkin. Defining Soil Quality for a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Inc, Madison, Wisconsin, USA. 1994. 3~21
    2 金碚:《中国工业化经济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88页
    1 海伦.休斯、戴维.沃尔:《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18页
    2 李皮茨:《帝国主义或世界末日之兽》(Alain Lipietz,Imperialism or Beast of the Acocalypse.Cepremap),1984
    3 斯大林根据这种方法把工业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70%以上作为工业化的实现标准
    4 周维富:《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论》(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第4页
    1 李贤沛:《产业经济学导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239页
    1 国家统计局采用的统计口径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口径(按行政建制),城镇人口指市辖区内和县辖镇的全部人口;第二种口径(按常住人口划分)城镇人口指设区的市的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人口以及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第三种口径是按照国家统计局1999年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计算的。1952~1980年的数据为第一口径的数据,1982~1999年的数据为第二种口径的数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是第三种口径的数据。从实际情况来看,第一种口径的数据口径最窄,第二种口径次之,第三种口径范围最宽,因此,在采用第三种口径的200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一年内就增加6952万人,这其中除了城镇人口自然增加和城镇人口机械增加外,主要还是由于统计口径的改变所致。
    2 周维富:《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论》(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第7页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城市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41~42页
    1 曾珍香:《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2 郑振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6年
    1 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从概念到行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Ⅲ~Ⅳ
    2 曲福田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1 曲福田:《资源经济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2 张凤荣:“可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中国土地》,1998年,第4期
    1 谢经荣,林培:“论土地持续利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年,6(4):13~17
    2 转引自,张凤荣:“可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中国土地》,1998年,第4期
    1 Smyth A J, Dumanski J. 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World Soil Resources Report, 1993
    1 蒋满元:“城市化与经济结构演变互动机制的逻辑模型及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第12期
    2 从广义上讲,产业结构就已经包含了就业结构。但是,作为人力资源的配置结构,它本身仍具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在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因此,在本研究中,产业结构单指产值结构,将就业结构单独研究。
    1 付晓东:《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132页
    2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47页
    1 孔翔斌、张凤荣、李玉兰等:“区域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变化互动关系研究”,《资源科学》,2005年,27(2):59~64
    2 韩俊:《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0页
    3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1页
    1 刘玲玲、周天勇:“对城市规模理论的再认识”,《经济经纬》,2006年,第1期,112页
    2 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1 工业化率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城市化率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 吴宏洛、王来法:“城市化与就业结构偏差的相关性分析”,《东南学术》,2004年,第1期
    2 邹农俭:《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8页
    1 石晓平:《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1 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2 姜爱林:“对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19(2):1~11
    1 安旭东:“试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的内涵开发和资源利用”,《城市研究》,2000年,第1期
    1 李元:《中国土地资源(第1卷)》,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年,129页
    2 李元:《中国土地资源(第1卷)》,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年,129页
    1 安旭东、高中贵、彭补拙:“农村城市化影响下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初探——以长三角洲地区为例”,《人文地理》,2002年,17(1):60~64
    2 陈江龙:“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农地非农化问题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89页
    3 对边际土地的表述,因专业背景差异,其强调的重点不同。经济学家强调土地的生产能力,生态学家更关注土地的生态脆弱性,而大部分学者则将边际土地等同于土地质量相对较差的土地。本研究采用经济学家的定义,即边际土地是指那些对所考虑的用途,即作为耕地,是边际的或次边际的土地,又叫边际外土地或者外部边际土地。
    1 李元:《中国土地资源(第1卷)》,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年,175页
    1 刘江:《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北京: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
    1 陈志刚,王青:“转型期中国耕地非农化与土地退化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15(5):43~46
    2 冀炜,南佐纲:“中国土地环境面临的问题与保护对策”,《水土保持研究》,1994年,1(5):101~104
    3 Hong Yang, Xiubin Li. Cultivated Land and Food Supply in China[J]. Land Use Policy, 2000, 17(2): 73~88
    4 牛银栓:“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祸根”,《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1年,14(1):54~57
    1 陈志刚,王青:“转型期中国耕地非农化与土地退化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15(5):43~46
    1 曲福田等:《经济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2 于淑萍:“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31(1):16~17
    3 严金明、钟金发、池国仁:《土地整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
    1 陈江龙、曲幅田、刘吉军:“农业综合开发与耕地保护”,《生态经济》,2000年,第9期,32~34
    1 农村土地法律上为集体所有,农户拥有的只是一定时期的承包使用权,且农地自由流转中普遍存在集体干预
    2 Lin, J. Y., 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 34~51
    3 史清华:《农户经济活动及行为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1 胡荣华(2000)研究表明,兼业化程度与户均耕地有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47);而与户均人口有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45),(参见,胡荣华:“农户兼业行为研究—以南京市为例的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7期)
    2 龚启盛,刘守英:“农民对土地产权的意愿及其对新政策的反应”,《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2期
    1 曲福田等:《经济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2 Lin, J. Y., 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 34~51
    3 姚洋:“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6期
    1 刘巽浩:《中国耕作制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年,第130页
    2 王宏广等:《中国耕作制度70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1 全国明,章家恩,严会超等:“免耕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21(9):266~278
    2 刘巽浩:《中国耕作制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年,第223页
    3 全国明,章家恩,严会超等:“免耕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21(9):266~278
    4 黄锦法,俞慧明,陆建贤等:“稻田免耕直播对土壤肥力性状与水稻生长的影响”,《浙江农业科学》,1997年,11(6):226~228
    5 施彩仙:“免耕与翻耕直播对土壤特性与水稻生长的影响”,《土壤肥料》,1999年,第5期
    6 张强,秦涛,张红艳等:“玉米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玉米科学》,2006年,14(2):168~169
    1 汤永红,宇振荣,马永良:“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土壤通报》,2001年,32(5):209~213
    2 杨显云:“稻草覆盖免耕直播油菜对地力与产量的影响”,《土壤肥料》,2001年,第6期,38~41
    1 谭淑豪,李力,徐挨辉等:“经济改革背景下的区域土地退化研究——以江西省耕地退化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01年,15(3):31~34
    2 王宏广等:《中国耕作制度70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第127页
    3 米长虹,黄士忠,王继军等:“农药对农田土壤的污染及防治技术”,《农业环境与发展》,2000年,1(24):23~25
    1 Anikwe MAN, Nwobodo KCA. Long term effect of municipal waste disposal on soil properties and productivity of sites used for urban agriculture in Abakaliki, Nigeria. Bioresouree Technology, 2002, 83: 241~250
    2 廖金凤:“城市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生态科学》,2001年,20(1,2):92~95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5年
    2 孙峻:“城市化进程及其环境影响”,《资源与人居环境》,2004年,第5期
    3 廖金凤:“城市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生态科学》,2001年,20(1,2):92~95
    1 无锡市原辖无锡县、江阴市和宜兴市,1995年6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无锡县改设锡山市,原属无锡县的胡棣镇划入市区郊区内,硕放镇划入新区内,梅村镇7个村、新安镇7个村一并划入新区;2000年12月,撤消锡山市,设立无锡市锡山区和惠山区(锡山区14个镇,惠山区16个镇,还有一部分划入滨湖区)。本研究涉及到1980年和2000年的躲避分析,为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本研究以1995年行政区划调整前的范围为研究对象,对1995年以后涉及到的相关镇级单位的数据做适当的归并处理。为叙述的便利,本研究省去“原”,直接用锡山市指代这一研究区域。
    2 为叙述的便利,直接用锡山市指代原锡山市。
    3 无锡县土地志编撰委员会:《无锡县土地志》,1997年
    1 http://www.jiangyin.gov.cn/jiangYinGov/chinese/introduce/introduce.aspx?categoryNum=0101&SingleInfo=True
    1 笔者这里只是借用城市地理学中的名称来命名,是为了表述的方便及形象,与当地行政区划上的主城区、缓冲区、边缘区范围不尽一致。
    2 江阴市分区结果如下:主城区,距离江阴市中心大约10公里的范围内,主要包括澄江、要塞、云亭、山观等10个镇;缓冲区,距离江阴市中心大约10到18公里的范围内,主要包括长寿、华士、陆桥、祝塘等lO个镇;边缘区,距离江阴市中心18公里以外的区域,主要包括新桥、顾山、河塘、长泾等7个镇。锡山市分区结果如下:主城区,距离无锡市中心大约9公里范围内,主要包括东亭、钱桥、西漳等7个镇;缓冲区,距离无锡市中心大约9到18公里的范围内,主要包括堰桥、长安、八士等18个镇;边缘区,距离无锡市中心大于18公里的范围,主要包括荡口、鸿声、后宅等10个镇。
    3 张华、张甘霖:“土壤质量指标和和评价方法”,《土壤》,2001年,第6期,326~333
    4 张桃林、潘建君、赵其国:“土壤质量研究进展与方向”,《土壤》,1999年,31(1):1~7
    1 Kuzyakov Y, Domandski G. Carbon input by plants into the soil, Review. J Plant. Nutr. Soil Sci., 16.: 421~431
    2 徐淇、杨林章、董元华等:《中国稻田生态系统》,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
    3 黄丽芬、庄恒扬、刘世平等:“长期少免耕对稻麦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2(1):48~52
    1 徐淇、杨林章、董元华等:《中国稻田生态系统》,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
    2 刘付程:《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特性的时空变异及其驱动因子分析》(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03年
    1 刘付程:《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特性的时空变异及其驱动因子分析》(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03年
    2 关于背景值的概念,到目前还不甚统一,笔者这里主要采用夏增录等,在《土壤元素背景值及其研究方法》一书中的定义,即“土壤元素背景值”是指土壤中化学物质的正常含量水平,由于在全部样本点中有95%以上是采自水稻土,因此,以水稻土背景值作为参照;背景值参见,夏增录、李森照、李廷芳等:《土壤元素背景值及其研究方法》,北京:气象出版社,1987年
    1 刘付程:《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特性的时空变异及其驱动因子分析》(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03年
    2 夏家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详解》,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
    3 Cd为0.30mg/kg、Cr为250mg/kg、Cu为50mg/kg、Pb为250mg/kg、Zn为200mg/kg。
    1 单因子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分级标准主要参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纲要(试行),1994年
    1.[美]A·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8年
    2.[美]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
    3. Andrew M Marton. Urbanization in China's Lower YangZi Delta, Transac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Repositioning of Locality[J]. East Asian Institute Contemporary China Series 1998. (10): 1-42
    4. Anikwe MAN, Nwobodo KCA. Long term effect of municipal waste disposal on soil properties and productivity of sites used for urban agriculture in Abakaliki, Nigeria.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2, 83: 241~250
    5. Arshad, M. A and G. M. Coen. Characterization of Soil Quality: Physical and Chemical Criteria. America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griculture, 1992, 7(1): 25-31
    6. Benites, J. R., Tschirley, J. B. Report of the Workshop on Land Quality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FAO, Rome, Italy, 1996.
    7. Bindraban P. S., Stoorvogel D. M., Jasen D. M., et al. Land quality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proposed method for yield gap and soil nutrient balance. Agriculture Ecosystems &Environment, 2000, 81: 103-112
    8. Blum W. E. H, Soil Degradation caused by Industri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M].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blems of Antropogenic Soil Formation, Moscow, 1997.
    9. Doran, J W. Soil health and global sustainability: Translating scince into Practice. Agriculture, 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 2002, 88: 119-127
    10. Doran, J W and Timmothy B. P. Defining and Assessing Soil Quality[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Special Publication no.35, 1994
    11. Doran, J. W. and T. B. Parkin. Defining Soil Quality for a Sustainable nvironment.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Inc, Madison, Wisconsin, USA. 1994. 3-21
    12. Dumanski J, Pieri C. Land quality indicators: research plan. Agricultur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0, 81(2): 93-102
    13. Dumanski J., Gameda Samuel, Pieri Christian. Indicators of land quality and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Environmentally and Soci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eries: Rural development. 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 C., U.S.A, 1998
    14. Garlynd, M. J., et al. Defining Soil Qualityfor a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Inc, Madison, Wisconsin, USA. 159-168
    15. Harris, R. F. and D. F. Bezdicek. Defining Soil Quality for a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Inc, Madison, Wisconsin, USA. 23-35
    16. Karlen D. L, N. S. Eash, and P. W. Unger. Soil and Crop Management Effects on Soil Quality Indicators. America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griculture, 1992, 7(1): 5-11
    17. Kirkby M. J., Bissonais Y. Le., Coulthard T. J., McMahon M. 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quality indicators for soil degradation by water erosion.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Environment, 2000, 81: 125-135
    18. Kuzyakov Y, Domandski GCarbon input by plants into the soil, Review. J Plant. Nutr. Soil Sci., 16.: 421-431
    19. Larson W E, Pierce F J. The dynamics of soil quality as a measure of sustainable management[A]. In: Defining Soil Quality for a Sustainable Envir0nment[C]. Soil Science of America, Inc, Madison, Wisconsin, U S A, 1994. 37-52
    20. Li, Guo., Scott. Rozelle, and Loren Brandt. 1998. Tenure, land right, and farmer investment incentives in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1998): 63-71
    21. Lin, J. Y., 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 34-51
    22. Parr, J. F., R. Papendick, and S. Homick, et al. Soil Quality-the Key to a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Altemative Agriculture, 1992, 7(1): 2-3
    23. Pieri C, Dumanski J, Hamblin A, and Young A. Land quality indicators. 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 315. World Bank, Washington, D. C. 1995
    24. Richard H. Jackson. Land use in America[M]. Edward Arnold, London, 1981: 119-130
    25. Scherr, Sam J. Soil degradation: A Threat to Developing-Country Food Security by 2020? Food, Agri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Discussion Paper 27(Feb., 1999). IFPRI, Washington, DC.
    26. Shrotriya G. C. Fertilizer promotion in fruit and vegetable erops[J]. Fertiliser Marketing News, FAI, 2000, 31(8)
    27. Smil Vaclav. China's Environment Crisis: An Inquiry into the Limit of National Development[M]. New York: M. E. Sharp. 1993
    28. Smyth A J, Dumanski J. 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World Soil Resources Report, 1993
    29. Strok, Nigel E and Paul Eggleton. Invertbrates as Determinants and Indicators of Soil Quality. America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griculture, 1992, 7(1): 38-47
    30.安晓云、戴广忠:“农村生活方式演进滞缓与需求制约”,《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5期
    31.安旭东、高中贵、彭补拙:“农村城市化影响下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初探——以长三角洲地区为例”,《人文地理》,2002年,17(1):60~64
    32.安旭东:“试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的内涵开发和资源利用”,《城市研究》,2000年,第1期
    33.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制度障碍”,《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
    34.曹利军、王东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理与方法研究”,《环境科学学报》,1998年,18(5):526—532
    35.曹志洪:“解译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确保土壤资源持续利用”,《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年,23(3):28-32
    36.陈江龙:“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农地非农化问题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89页
    37.陈杰、陈晶中、檀满枝:“城市化对周边土壤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12(2):70-74
    38.陈杰、檀满枝、陈晶中等:“严重威胁可持续发展的土壤退化问题”,《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17(5):720-728
    39.陈立双:“浅析农户的农业投资行为”,《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3(3):189-191
    40.陈易、王兴平、刘荣增:“苏南地区城市化进程回顾与展望”,《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6期,63-65
    41.陈佑启、唐华俊:“我国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软科学》,1998年,第9期,93-96
    42.陈志刚,王青:“转型期中国耕地非农化与土地退化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15(5):43~46
    43.陈志刚、曲福田:《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对转型期中国农地制度多样化创新的解释》,《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1期
    44.陈志刚:《农地产权结构与农业绩效——对转型期中国的实证研究》(博士论文),2005年,南京农业大学
    45.仇志军、姜达、陆荣荣等:“基于核探针研究的大气气溶胶单颗粒指纹数据库的研制”,《环境科学学报》,2001年,21(6):660-663
    46.方鹏、黄贤金、陈志刚等:“区域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的农户行为响应与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以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市、扬州市村庄及农户调查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03年,18(3):319-325
    47.房世波、潘剑君等:“南京市郊蔬菜第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土壤与环境》, 2002年,11(4):339—342
    48.付晓东:《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132页
    49.龚启盛,刘守英:“农民对土地产权的意愿及其对新政策的反应”,《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2期
    50.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51.郭旭东、邱扬、连钢等:“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22(5):479-489
    5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3年
    53.海伦.休斯、戴维.沃尔:《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18页
    54.韩俊:《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0页
    55.何凌云、黄季焜:《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性与肥料使用—广东省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5期
    56.赫维人、潘玉君:《新人文地理学》,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2年
    57.胡荣华:“农户兼业行为研究—以南京市为例的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7期
    58.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从概念到行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Ⅲ-Ⅳ
    59.黄锦法,俞慧明,陆建贤等:“稻田免耕直播对土壤肥力性状与水稻生长的影响”,《浙江农业科学》,1997年,11(6):226~228
    60.黄丽芬、庄恒扬、刘世平等:“长期少免耕对稻麦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2(1):48-52
    61.冀炜,南佐纲:“中国土地环境面临的问题与保护对策”,《水土保持研究》,1994年,1(5):101~104
    62.江激宇、叶依广、周建春:“农地可持续利用激励约束机制”,《中国土地科学》,2003年,17(5):19-23
    63.江永红、宇振荣、马永良:“秸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土壤通报》,2001年,32(5):209-213
    64.姜爱林、祝国勇:“论城市水土流失形成特点及防治对策”,《城市》,2000年,第3期,29-32
    65.蒋柏藩、顾益初等:“黄淮海平原肥料战略研究”,《黄淮海平原土壤肥料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66.蒋满元:“城市化与经济结构演变互动机制的逻辑模型及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 第12期
    67.金碚:《中国工业化经济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88页
    68.阚文杰、吴启堂:“一个定量综合评价土壤肥力的方法初探”,《土壤通报》,1994年,25(6):245-247
    69.康云海:“农户产业化中的农户行为分析”,《农业技术经济》,1998年,第1期,6-11
    70.李皮茨:《帝国主义或世界末日之兽》(Alain Lipietz,Imperialism or Beast of the Acocalypse.Cepremap),1984年
    71.李贤沛:《产业经济学导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239页
    72.李新举、张志国、赵美兰等:“免耕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土壤通报》,2000年,31(6):267-269
    73.李映:“浅析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74.李元:《中国土地资源(第1卷)》,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年
    75.廖金凤:“城市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生态科学》,2001年,20(1):91-95
    76.林玉锁、李波、张孝飞:“我国土壤环境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环境保护》,2004年,第10期,39-42
    77.刘承芳、张林秀、樊胜根:“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影响因素研究—对江苏省六个县市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4期,34-42
    78.刘付程:《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特性的时空变异及其驱动因子分析》(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03年
    79.刘更另:“农业和农业的持续发展”,《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年,21(2):15-18
    80.刘江:《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北京: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
    81.刘玲玲、周天勇:“对城市规模理论的再认识”,《经济经纬》,2006年,第1期,112页
    82.刘巽浩:《中国耕作制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年
    83.卢瑛、龚子同、张甘霖:“南京城市土壤Pb的含量及其化学形态”,《环境科学学报》,2002年,22(2):156—160
    84.卢瑛、龚子同、张甘霖:“南京城市土壤的特性及其分类的初步研究”,《土壤》,2001年,33(1):47-51
    85.罗马俱乐部,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86.马鸿运等:《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95页
    87.孟庆松、韩文秀:“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天津大学学报》,2000年,33(4):444—446
    88.米长虹,黄士忠,王继军等:“农药对农田土壤的污染及防治技术”,《农业环境与发展》,2000年,1(24):23~25
    89.牛银栓:“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祸根”,《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1年,14(1):54~57
    90.钱金平:“土地生态系统定量评价初探”,《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14(2):54-56
    91.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年,78-92
    92.秦明周、陈云增:“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广州市为例”,《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年,22(2):119-122
    93.秦明周:“红壤丘陵区农业土地利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评价”,《山地学报》,1999年,18(1):71-75
    94.曲福田:《资源经济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95.曲福田等:《经济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96.屈艳芳、郭敏:“农户投资行为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17-27
    97.全国明,章家恩,严会超等:“免耕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21(9):266~278
    98.芮明杰:《社会主义工业化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246-252
    99.撒克:《工业化与经济发展》(英文版),1985年,17页
    100.施彩仙:“免耕与翻耕直播对土壤特性与水稻生长的影响”,《土壤肥料》,1999年,第5期
    101.石晓平:《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102.时旭辉:“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2):58-60
    103.史培军、宫鹏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104.史清华:《农户经济活动及行为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105.史清华:《农户经济活动及行为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106.孙波、张桃林、赵其国:“我国东南丘陵山区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土壤学报》,1995年,32(4):362-369
    107.孙波、赵其国:“红壤退化中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18(2):118-128
    108.孙会首、黄贤金、钟太洋等:“区域农业市场化发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江西省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13(6):573-578
    109.孙峻:“城市化进程及其环境影响”,《资源与人居环境》,2004年,第5期
    110.谭淑豪、谭仲春、黄贤金:“农户行为与土壤退化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土壤》,2004年,36(2):141-144
    111.潭淑豪、曲福田、黄贤金:“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同类型农户土地利用差异及土地保护政策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24(2):110-144
    112.汤永红,宇振荣,马永良:“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土壤通报》,2001年,32(5):209~213
    113.王叻:“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24-27
    114.王芬:“我们国际贸易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环境保护》,2004年,第4期,55-59
    115.王宏广等:《中国耕作制度70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116.王建革、陆建飞:“华北平原土壤肥力的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农村生态环境》,1998年,14(3)12-16
    117.王鹏、黄贤金、张兆干等:“江西红壤区农业产业政策改革的农户行为响应与水土保持效果分析—以江西省上饶县村庄及农户调查为例”,《地理科学》,2004年,24(3):326-332
    118.王鹏、田亚平、张兆干等:“湘南红壤丘陵区农户经济行为对土地退化的分析 —以祁东县紫云村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11(4):370-375
    119.文玫:“中国工业和城市的地理分布:工业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性研究”(载于,陈甬军:《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0.邬震、黄贤金、章波等:“江西红壤区农户水土保持行为机理—以兴国县为例”,《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4年,40(3):370-377
    121.无锡县土地志编撰委员会:《无锡县土地志》,1997年
    122.吴宏洛、王来法:“城市化与就业结构偏差的相关性分析”,《东南学术》,2004年,第1期
    123.吴新民、李恋卿等:“南京市不同功能城区土壤中重金属Cu、Zn、Pb和Cd的污染特征”,《环境科学》,2003年,24(3):105—111
    124.吴秀敏等:《城市化进程中西部地区农户的迁移意愿分析—对成都市农户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4期
    125.夏家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详解》,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
    126.夏增录、李森照、李廷芳等:《土壤元素背景值及其研究方法》,北京:气象出版社,1987年
    127.谢经荣、林培:“论土地持续利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年,6(4):13-17
    128.徐萍:《城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29.徐淇、杨林章、董元华等:《中国稻田生态系统》,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
    130.阎文圣、肖焰恒:“中国农业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诱导”,《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3期,27-31
    131.杨桂山、王德健等:《太湖流域—经济发展·水环境·水灾害》,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66页
    132.杨显云:“稻草覆盖免耕直播油菜对地力与产量的影响”,《土壤肥料》,2001年,第6期,38~41
    133.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1页
    134.姚洋:《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6期
    135.叶剑平、罗伊·普罗斯特曼、徐孝白等:“中国农村土地农户30年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管理世界》,2000年,第2期,163-172
    136.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47页
    137.于淑萍:“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31(1):16~17
    138.俞海、黄季煜:“土壤肥力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资源科学》,2003年,25(2):63-72
    139.张凤荣:“可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中国土地》,1998年,第4期
    140.张甘霖、龚子同:“城市土壤与环境保护”,《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第37期
    141.张甘霖、朱永官、傅伯杰:“城市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生态学报》,2003年,23(3):539-546
    142.张建武:‘广州乡镇企业发展与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环境与发展》,1998年,第1期,30-33
    143.张露、濮励杰、周峰:“土地质量及其度量初步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4年,40(3):378-388
    144.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1卷)》,湖南:湖南出版社,1990年
    145.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
    146.张启明:“农户行为分析与农业宏观调控政策“,《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6期,35-38
    147.张强,秦涛,张红艳等:“玉米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玉米科学》,2006年,14(2):168~169
    148.张桃林、潘建君、赵其国:“土壤质量研究进展与方向”,《土壤》,1999年,31(1):1-7
    149.张晓平:“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农户行为分析”,《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29(4):61-64
    150.张一平、何云玲等:“中国不同地区城市化对室内外气温影响的比较研究”,《地理科学》,2003年,第23卷,第1期
    151.赵杰、秦明周、郑纯辉:“城乡结合部土壤质量及其动态研究—以开封为例”,《资源科学》,2001年,23(3):42-46
    152.赵其国、孙波、张桃林:“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Ⅰ土壤质量的定义及评价方法”,《土壤》,1997年,29(3):113-120
    153.赵其国、周建民、董元华:“江苏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与管理体系的研究与试验示范”,《土壤》,2001年,第6期:281-285
    154.郑风田、赵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2期,16-20
    15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城市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年,41-42页
    156.钟太洋、黄贤金:“农地产权制度安排与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响应”,《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年,2(3):49-53
    157.周海丽、史培军、徐小黎:“深圳城市化过程与水环境质量变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39(2):273—279
    158.周建康、黄红虎等:“城市化对南京市区域降水量变化的影响”,《长江科学院院报》,2003年,20(4)
    159.周维富:《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论》(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60.朱民、尉安宁、刘守英:“家庭责任制下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投资”,《经济研究》,1997年,第10期,62-69
    161.诸培新、曲福田:“农户经济行土地投入类型及土地持续利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9年,20(5):44-47
    162.诸培新、曲福田:“土地持续利用中的农户决策行为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3期,32-40
    163.邹农俭:《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8页
    164.左伟、周慧珍、王桥:“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概念框架研究”,《土壤》,2003年,第1期: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