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组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首先,笔者把“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确定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理论界围绕“三农”问题的争论广泛而尖锐,许多直接针对农地制度。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有关土地归属和利用的种种制度安排和制度运行,便始终与社会发展、社稷兴衰、人民幸福息息相关。改革与完善农地制度对于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新中国的农地制度历经几十年的改革和变迁,已逐渐形成了一套既不同于以往,又不同于其它国家的特殊制度安排。集体所有、家庭均分承包、定期不定期调整、有限流转、用途管制、国家低价征用等一系列的配套组合,显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并一直成为理论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问题。众多学者对中国特色的农地制度安排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作了深入研究并展开激烈争论。
     第二,通过研究得出了用于分析研究“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的“产权组合的制度创新过程模式”。经济理论光有传统三大理论柱石—天赋要素、技术和偏好—还不够完善,第四大柱石必然是制度。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有了制度能得以更好的发挥功能,制度至关重要。笔者分析了作为社会发展推动力和必然趋势的分工与制度的关系,并由此引出产权权能随分工和社会、科技、以及人的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进而不断分解、拓展和重新组合的问题,笔者将这一过程称为“产权组合”,山此形成了不同于其它“制度创新过程模型”的“产权组合的制度创新过程模式”。分工作为导出产权权能拓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本章中作为铺垫和研究的中介做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但考虑到全文所阐述的重点和文章主旨,在分工引出其与产权、制度的关系,特别是通过分工和社会、科技、以及人的认识的发展而导出产权权能的拓展和重新组合的必然,并使其与制度变迁建立关系后,分工就不作为本文的重要研究内容了。
     第三,运用“产权组合的制度创新过程模式”对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进行研究。文章随后的内容都是围绕“产权组合的制度创新过程模式”思路来展开的。一是依据“产权组合”对新中国建国后历次土地制度变迁进行全新角度的分析和评述,对二十多年来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农地制度的一些典型创新进行分析和评述。勾画出了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基本脉络,从“产权组合”角度找出了一些制度变化的基本规律。二是对当前农村土地制度中三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从土地产权角度研究了国家和农民作为平等博弈主体的利益变动趋势、国家和农民利益曲线的含义和相互关系、国家和农民围绕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博弈;从土地流转角度研究了土地流转机理、流转方式、流转权力;从土地征用角度研究了土地征用—出让的产权关系,对其进行了寻租经济学解释,并提出了现行征地制度造成“工农剪刀差”后对待农民的第二次不公平。三是从内、外两方面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非均衡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四是分别从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创新的国家角度和农民角度思考,对农村土地问题进行研究。从国家角度来说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但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不可忽视,要重视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同时提出“诺斯悖论”在当前农地制度创新和发展中具有强效应,渐进式改革是当前农地制度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制度安排时滞在当前农地制度创新和发展中的客观影响。从农民角度来说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存在利益平衡、利益激励以及与国家目标的冲突问题,中庸思想、家庭观念与利他主义、家族意识、平均主义观念、集权主义等非正式制度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从农民角度来说农民土地产权意识在逐渐强化、农民土地经营权刚性在逐渐增强、农民土地制度创新变迁方式在逐渐清晰。五是作为后文的铺挚,对现有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的三种思路:土地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农户私有以及各种复合所有进行研究和评述,并得出如下结论:不能离开特定的人的行为假设来比较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方案的优劣,不能离开农村土地制度变革过程中的农民(农户)心态或对之有所忽视来研究土地制度同题,不能离开或忽视农地和农业生产的特点来研究土地制度特别是农村土地的产权主体问题,不能离开或忽视特定的历史背景来研究农村土地制度创新问题,不能忽视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对农地制度创新的影响。
     第四,得出中国农村土地“国家所有,农户占有”模式。该部分在前文运用“产权组合的制度创新过程模式”思路研究了我国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分析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后,认为决定经济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所有权本身,从农地所有权和占有权发展的趋势、乡(镇)和村委会已不能成为农民集体的代表、解决农民现实问题等方面研究了取消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可能性,最终得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模式,提出了以“一废二扩三限”为主要措施、以“所有权明确财产归属制度,占有权明确财产利用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国家所有,农户占有”二元结构理论框架,“废”就是取消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代之以土地的国家所有;“扩”就是扩大农民(农户)在农村土地使用方面的诸多(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处置)权利;“限”就是要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国家)的权利界限,形成“以所有、占有为内容的二元结构体系”。对所有权关系,按照传统的理论加以理解;对占有权关系,通过规制所有权人、占有利用人、一般非所有人三方的权利义务加以明确。从宏观、微观和产权组合角度探讨了推行“二元”制度模式所要遵循的原则,研究了推进农村土地“国家所有,农户占有”的具体措施和所需的配套改革,为全文划上了句号。
This paper explores questions arising from rural land policies in China, a country on the way toward becoming a major economy in the new era, and one beset by a host of pressing issues, among which agriculture, peasants and rural areas stand out. Much current debate in academia ascribes China' s agriculture-related problems to its rural land policies——institutions about land ownership and use that are recognized as having a direct hearing on people' s welfar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osperity or otherwise of anation. Therefore, reforming China' s rural land policies is of vital significance if the government is to modernize agriculture, increase peasants' income and maintain stability in rural areas. After decades of reforming and restructuring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in 1949, China now has a set of rural land polic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distinct from that of any other time and any other country, i.e., collective ownership,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regular and irregular reallocation, limited alienation and transference, controlled disposal and appropriation with moderate compensation. These charactiritics feature heavily in scholarly research as well as academic debate.
     A process model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property right portfolios is developed for examining China' s rural land policies. Institutional factors, it is argued, must be considered alongside resource endowments, technology and preferences, which are the three pillars of economic theories, since the combination of land, labor and capital can only be most productive within a well-designed policy framework. As the driving force and a natural consequen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division of labor and institutions are analyzed in parallel with a view to 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it is found that property right powers follow a course of continuous evolution, integration, disintegration, extension and reintegration along with human progress and social progress in terms of labor divi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a knowledge of this continuous process, which I shall term as "property right portfolio" in this project, a process model is built for demonstrating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property right portfolios, as distinct from other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models. A preliminary study is made of labor division as a major factor in the extension of property right powers. However, considering the focus and thesis of this project, division of labor ceases to be a major concern after having establishe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roperty right and institutions, and particularly, its connection with institutional changes in the course of property right evolution.
     Within the process model paradigm, a study is conducted of rural land policies adopted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Five paradigmatic aspects are recognized and discussed by way of subtopics. Firstly, in the light of property right portfolio, a general trend of China's rural land policy changes is outlined by describing and investigating from a new perspective each and every land policy change after 1949, highlighting, in particular, institutional breakthroughs since the initiation of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more than 20 years ago, and rules behind these changes identified. Secondly, an investigation is made of the three key issues regarding rural land policies: i. e., 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perty right, the dynamics of the competing interests of the state and the peasants as equal players, the implications of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est curves of the two parties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over land policy changes; b)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 transferenc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the right to transfer and the way transference is handled; and 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 acquisition, the property right relations exhibited in the acquisition---alienation process are studied and explained by rent-seeking, thereby pinpointing current land acquisition practices as the culprit for harming peasants' interest apart from creating the "price scissors" between farm produce and industrial products. Thirdly, the disequilibrium in current rural land policies is analyzed both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with a view to contributing to policy reforms and innovations. Fourthly, the implications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for the state and for the peasantry are discussed in a contrastive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ate, institutional change is a welcome option; yet for any change to be successful, past experiences and new situations must not be overlooked and equality and efficiency must be well balanced in devising any new policies. It is also argued that the North Paradox has a tenacious hold on rural land practices, so much so that reform can only be implemented in a gradual and piecemeal manner. In addition, time lag bears unfavorably on institutional reform. Peasantry-wise,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interest incentives and the overall objective of the government are at variance. Any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s bound to b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altruism, sectarianism, clanism, egalitarianism, totalitarianism, and other informal institutions inherent in rural communities. Moreover, peasants are increasingly assertive of their property rights, hence their right to derive income from their land, which suggests a clear direction for institutional change regarding rural land. Fifthly, as a preparation for subsequent discussions, the four possible approaches to institutional change, namely, state ownership, collective ownership, private ownership and mixed ownership, are examined wit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policy change initiatives cannot be evaluate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behavioral assumptions of the target population; investigations of rural land practices cannot be fruitful without taking into account peasants' attitude or the lack of it toward institutional change; problems concerning land policies, particularly property right holders cannot be studied with any success i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and and agriculture are overlooked; issues regarding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have to be studied in their historical context; and, lat but not least, informal institutions are an influence to be reckoned with in any research o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 model is proposed featuring state ownership and household tenure. Following a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a' s rural land policies and an analysis of the deficiencies of current practices, both of which are based on the process model, it is proposed that ownership itself is not determinant of economic behavior, hence collective ownership can be abolished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al tendency of rural land ownership and tenure, the township and/or village council's incapacity to represent peasants as a whole, as well as the possible benefits such an abolition will bring to peasants. In conclusion, a dualist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featuring "state ownership, household tenure" is established for guiding rural l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Such a framework delineates the respective rights of the holder and owner of land, with the former holding the tenure and the latter the title. For this model to succeed, collective ownership of land ought to be abolished and replaced by state ownership, tenants' right of use (such as tenure, management, derivation of income, transference and disposal) should be expanded, and, accordingly, the rights of the title holder (the state) has to be clearly defined. Ownership thus is understood in the conventional sense, and tenure delineated with respect to th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owner, the user and non-owners. Additionally, rules governing the two-tier policy are discussed from the macro, micro as well as the property-portfolio perspective. The dissertation concludes with concrete measures and supplementary reforms suggested for the paradigm.
引文
[1] 2003年城镇人口比例占40.53%,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的起始阶段.
    [2] 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对2003年以来的投资迅速增长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并展开了激烈的论.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看法还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分歧.
    [3]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笔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及以前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绘制.
    [4]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笔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及以前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绘制.
    [5] 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6]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A]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7.
    [7]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
    [8] 中央电视台在1998年4月17日至19日连续3天在“焦点访谈”节目中介绍了我国农村一些地方在土地承包与利用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及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其后,在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媒体上有关土地方面的报道越来越频繁,有关问题也越来越尖锐.
    [9]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笔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及以前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绘制.
    [10]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笔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及以前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绘制.
    [11]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笔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及以前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绘制.
    [12]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笔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及以前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绘制.
    [13]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笔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及以前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14] 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和供给[A] .见: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22.
    [15] 杨小凯.贸易理论和产权理论的重新思考及产权经济学[A] .见: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1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10-137.
    [1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集)[M] 的有关内容.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17]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4—5篇)的有关内容.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8] 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2版)(下卷)[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1348-1351.
    [19] 罗伯特·M·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
    [20] 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2版)(下卷)[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1337-1338.
    [21] 邹薇,庄子银.分工、交易与经济增长[A] .见:段文斌.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前沿专题[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292-293.
    [22] 罗必良.产权制度对农业增长的决定性作用:理论与实证分析[A] .见: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农民组织·农业制度·农村发展[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73.
    [23] 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和供给[A] .见: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23.
    [24] 邹薇,庄子银.分工、交易与经济增长[A] .见:段文斌.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前沿专题[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292-293.
    [25] 道格拉斯·C·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 .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1.
    [26] 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
    [27] 就农村土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而言,土地因其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而使农业产出对农业用地的增加、减少变化极其敏感。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问题研究》课题组利用我国1952—1990年的统计测算,大体上农业用地面积增加1%,农业产出增加0.3574%,由于农业用地面积增加,使我国农业增长指数每年上升0.17个百分点,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达4.5%。(张新民.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研究(农业篇)[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9-16.)
    [28]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D] .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1998:
    [29]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95.
    [30] 沈滨,柳建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与农业绩效[J] .生产力研究,2003,(1):6-8.
    [31]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D] .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1998:
    [32] 诚然,农业增长并不唯一取决于农村土地制度,其它因素,如:自然条件、人口因素、科技水平、贸易条件、就业情况、二、三产业发展状况等等,都会影响农业增长的水平和速度。本文是在诸多重要影响因素中重点分析、研究和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和作用.
    [33] 陈风华.中国土地市场[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0-31.
    [34] 吕来明.走向市场的土地——地产法新论[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27.
    [35] 梅因,沈景一译.古代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44.
    [36] 刘树桥.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检讨与重构[J] .政法学刊,2004,(6):34-36.
    [37] 杨紫恒.经济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32.
    [38] 张燕宇.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08.
    [39] 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J] .经济研究,1992,(6):30-35.
    [40] 孔泾源.中国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J] .经济研究,1992,(7):70.
    [41]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75-378.
    [42] 马杰.制度变迁与社会变迁[J] .经济学动态,1996,(9):22-24.
    [43] 汪丁丁.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J] .经济研究,1992,(5):28-32.
    [44] 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20.
    [45] D·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5-226.
    [46] D·C·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A] .见: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
    [47] T·W·舒尔茨.制度与人的价值的不断提高[A] .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53.
    [48] 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A] .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29.
    [49] Daniel·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A] .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50-53.
    [50]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隐蔽的帝国主义、掠夺性的国家与自治[A] .见: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45.
    [51] 在有关文献中,常把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称为正式约束(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约束(非正式制度安排)。从制度(规则)是约束人们行为这一特点来考虑,两者之间是可以通用的。正是规则(正式约束formal constraints)是人们有意识的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则,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及由这一系列规则构成了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非正式规则(非正式约束informal constraints)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并构成世代相传渐进演化的文化的一部分,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镇、意识形态等。
    [52] D·C·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A] .见: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
    [53] D·C·诺斯认为,制度环境指一系列用于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fundamen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D·C·诺斯.制度变迁理论:概念与原因[A] .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70.)
    [54] 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M]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90.
    [55] Irving Fisher.Elementary principles of economics.New York:Macmillan,1923:27.
    [56] 菲吕博顿和配杰威齐.产权与经济理论[A] .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04.
    [57] David Me Walker.牛津法律大辞典[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729.
    [58] 转引自刘伟,李风圣.产权通论[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10-11.他认为产权包括“所有权,即排除他人对所有物的控制权:使用权,既区别于管理和收益权的对所有物的享用和收益权;管理权,即决定怎样和由谁来使用所有权利;分享剩余收益和承担负债的权利,即来自于对所有物的使用或管理产生的收益和成本分享和分摊的权利;对资本的权利,即对所有物的转让、使用、改造和毁坏的权利;安全的权利,即免于被剥夺的权利;转让权,即所有物遗赠他人或下一代的权利;重新获得的权利,即重新获得业已失去的资产的可能和既定保障;其他权利,包括不对其他权利和义务的履行加以约束的权利、禁止有害于使用权的权利。”
    [59] 转引自刘伟,李风圣.产权通论[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10-12.
    [60] 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16.
    [61] Alchian, A.A. and Allen, W.R.,1997. Exchange and production,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Second Edition, Wadswortn Publishing Company, Belmont, California.
    [62] 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A] .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97-98.
    [63] 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1104.
    [64] 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2.
    [65] 孔径源.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过程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1993,(2):67-74.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J]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夏季卷,总第8期.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世纪变革[M]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6] 柴强.各国(地区)土地制度与政策[M] .北京:北京经济出版社,1993.赖泽源等.比较农地制度[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姚洋.自由、公正和制度变迁[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67] 农地调整的频次体现了农地产权的稳定性和农地的个人化程度。
    [68] 中国农地制度课题组编著.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林善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效率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9] 蔡继明.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构想[J] .经济学家,1992,(1):75-80.骆友生,张红宇.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的农地制度创新[J] .经济研究,1995,(1):71-82.
    [70] 毛科军.中国农村产权制度研究[M] .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丁关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的探讨[J] .中国农村经济,1999,(7):23-30.
    [71] 张红宇,陈良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迟福林.走向21世纪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世纪变革[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72] 蔡继明.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构想[J] .经济学家,1992,(1):75-80.
    [73] 杨勋.国有私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J] .中国农村经济,1989,(5):25-31.沈琼.我对中国农地制度变革的主张[EB/OL] .:中国改革论坛,2004年2月4日.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刘书楷.构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思路[J] .经济研究,1989,(9):57-63.贾生华.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整体配套改革[J] .经济研究,1996,(12):57-62.
    [74] 陈泉生.论土地征用之补偿[J] .法律科学,1994,(5):56-61.傅运林,朱仁友.浅议土地征用制度中改革中的几个问题[J] .国土经济,2001,(5):27-29.
    [75] 罗夫永.对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探讨[J] .宁夏大学学报,2006,(3):89-91.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3.
    [2] 邹薇,庄子银.分工、交易与经济增长[A].见:段文斌.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前沿专题[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293-294.
    [3] 许多经济学家试图把这个看似简单的理论模式表达成数学公式,比如希克斯在《价格与资本》中的表达式为:g=k·p/w-1。其中k表示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比例,并暗示地表述了与劳动相应的资本投入;w为给定工资率:p代表由分工的扩大带来的生产率提高。这样的公式实际上以劳动生产率替代了分工,充其最只粗略地传到了分工的产出效应,而抽象掉了分工的制度内涵和相应的制度效益。
    [4] 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95-96.
    [5] 巴泽尔.产权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16.
    [6] 巴泽尔.产权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3
    [7] 不仅如此,分工的深化还不断产生出节省交易成本的市场组织创新。交易是有成本的,而分工的深化为解决交易成本问题提供了持续的机制。(1)分工一经完全确立,交易就日渐频繁和常规化,这使得人们可以接受某种公允的物品作为流通中介,局部范围的交易活动就可以此为基础组织起来。(2)随着冶炼和金属加工的专业化和交易范围的扩大,金银适合于充当货币的自然属性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从而不同区域的货币逐渐统一,进而交易规则、度量衡与货币单位也日益统一。(3)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交易规模更加扩大,需求在地域上集中化,允许有一部分人愿意暂时买进和贮存商品,然后再转售出去,这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一步。(4)商人们建立起的或紧或松的组织,使得仅仅地域意义上的市场成为制度意义上的市场:并且商人集团会对政府施加影响,要求制定保护财产和契约的法律制度,从而交易得到明确,交易制度也达到较为完善的形态。(见邹薇,庄子银.分工、交易与经济增长[A].见:段文斌.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前沿专题[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297.)
    [8]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30.
    [9] 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详文集[M].上 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204.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8.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2.
    [12] 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98.
    [13]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5-36.
    [14] L·E·戴维斯,D·C·诺斯.制度创新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A].见:财产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97.
    [15] 国外经济学讲座(第三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33.
    [16] 后制度经济学家们都很看重制度的演进特征,但他们大多数却认为引起制度变迁的基本原因在于技术的变化或“技术的能动性”。
    [17] 罗纳德·高斯是这样提出问题的:“在一个有专业分工的交换经济中为什么会出现企业”?他的答案也很简单:“建立企业之所以有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运用价格机制需要费用”。这里,企业是作为一种可以节约“市场成本”的价格机制替代物出现的。它的实质是将原来的市场关系内化于并制度化于企业,以减少交易成本。至丁企业的规模,则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组织费用的追加同公开市场上交易成本的相等。在这一点上,企业再扩大就不如去进行市场交易了(参见高斯“企业的性质”一文)。如果将企业看作是典型的制度之集合,那么从企业的起源和演进中便很自然地可以了解制度本身的起源与发展了。路易斯·普特曼曾将高斯的论述视为现代企业理论的最早的、影响也最大的经典论文之一,可能恰如其分,但从时间上看,高斯在1937年关心的问题,凡勃伦早在33年前就已经注意到了。在《企业论》(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一书中。后者特别谈到了企业“合并”问题,并提出“合并”所节约的,在多数情况下“是企业管理方面、竞争方面、以及产品和劳务的销售方面的成本,而不是生产的主要成本。……通过合并,可以去掉那些不必要的交易,那些独立商号方面无益于工业的规划设计。合并计划的发起人最显著的机会就在这里”(第25-26页)。由于“企业的原则,是财产的原则和金钱的原则”(第37页),因此可以想象合并的规模以金钱的计算而定(Thorstein Veblen,“The Theory ofBusiness Enterprise”,1904)。
    [18] 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08.
    [19] 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
    [2] 孙科.孙科文集(第二卷)[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748.
    [3] 谢迪斌.20世纪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演变特征与启示[J].学术研究,2005,(5):28-35.
    [4] 吕建春.解放后我国农地制度的历次变革及其影响[J].乡镇经济,2004,(10):12-15.
    [5] 成涛林.我国农地制度的演变及私有化改革探析[EB/OL].经济学家(www.jjxj.com.cn),2003-12-15.
    [6] 曹泽华.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完善农村土地制度[J].求是,2005,(3):86-88.
    [7] 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文件(简称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
    [8]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101.
    [9] 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三中全会于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高度评价农村改革2 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创造的丰富经验,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全会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必须长期坚持。
    [10]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章第三节第二十条(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11]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章第五节(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12]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章第五节(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13] 吕建春.解放后我国农地制度的历次变革及其影响[J].乡镇经济,2004,(10):12-15.
    [14] 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5] 侯东民.中国今后耕地减少趋势展望[J].人与经济,1995,(3).
    [16] 由于我国传统赋役历来就有“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的弊病,而在专制王朝费用刚性增长的条件下,财政安排只能“量出制入”而不能“量入为出”。为克服胡征乱派之弊、减少税收中途流失和官吏层层贪污中饱,并税—除费—简化税则,就成为主流的改革思路。仅在明清两代,便搞过“征一法”、“一串铃”、“一条鞭”、“地丁合一”等等。其宗旨都是要求把从朝廷到基层的明暗正杂诸税(赋、役)“悉并为一条”,“一切总征之”。并同时下令不得再征他费,往往还给农民发放“易知由单”(法定税目表),允许农民照单纳税并拒纳所列税目以外的杂派。一般说来,上述改革大都可以在短期内使“向来丛弊为之一清”。然而它的中长期效果却无例外地与初衷相反。原因很简单:原来税种繁多时虽有官吏易于上下其手之弊,但这些税种包括了能够“巧立”的一切“名目”,也使后来者难以再出新花样。如今并而为一,诸名目尽失,恰好为后人新立名目创造了条件。时间稍移,人们“忘了”今天的“正税”已包含了以前的杂派,一旦“杂用”不足,便会重出加派。黄宗羲精辟地把它总结为“积累莫返之害”。
    [17]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41.
    [18] 刘永湘.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论[D].
    [19] 宋红松.中国农地使用制度研究一农地承包制的变迁与创新[A].见:蔡耀忠.中国房地产法研究(第三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27.
    [20] 参见农业部合作经济指导司资料.
    [21] 毛育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92.
    [22] 贵州省委、省政府为了与湄潭县进行对比,取得更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确定该省金沙县为对比试点县.
    [23] 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世纪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173—219.
    [24] 1993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开垦荒地、营造林地、治沙改土等从事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并且,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根据中央的政策精神,1993年全国各地区先后开始了第二轮土地承包,落实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
    [25] 毛育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93.
    [26] “四荒”是指荒山、荒坡、荒滩、荒沟,各地因非耕地资源的类别不一,也可将荒沙、荒水等包括在内,叫五荒、六荒,亦指非耕地以外的农地资源。
    [27] 张红宇将来自于农户选择的农地使用制度归并于需求诱致性制度安排,如均田承包、“四荒”使用权拍卖等,而将来自于政府或社区选择的农地使用制度归并于强制性制度安排,如两田制、规模经营。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5.
    [28] 农业部编.中回农业发展报告(1995年)[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
    [29] 迟福林.走向21世纪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61.
    [30] 王琢.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南海创新土地产权制度的试验[J].中国农村经济,1994,(5):16-21.
    [31] 金永思.农用地流转机制建立的难点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农村经济,1997,(9):24—26.
    [32] 这里的政策先导性指关于农地使用制度是政策先于法律.
    [33] 党国英几乎对每一种土地制度安排都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两田制”主要增长乡村干部对农民的控制能力,“四荒”使用权拍卖潜在着两极分化的隐患,规模经营则有退回到集体化道路的危险。党国英.论农村集体产权[EB/OL].新浪(http://finance.sina.com.cn),2004-08-20.
    [34] 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5.
    [1] 宋振湖,黄征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分析[J].中国发展观察,2005,(3):17-19.
    [2] 刘旭,陈柏福.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经济学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5,(3):20-22.
    [3]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章第十五条(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丁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4]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章第六十二条(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5]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章第六十一条(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6] 刘树桥.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检讨与重构[J].政法学刊,2004,(6):34-36.
    [7] 姚华.对我国农村产权制度的思考[J].黑河学刊,2005,(4):27-29.
    [8] 徐汉明.农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缺陷分析[J].江汉论坛,2005,(1):54-55.
    [9] 罗夫永.对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探讨[J].宁夏大学学报,2006,(3):89-91.
    [10] 许方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泫律缺陷及完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5):16-18.
    [11] 曹泽华.依法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思考[J].中国土地,2004.(9):35-37.
    [12] 主要根据邓大才(2000)有关研究整理(见:黄贤金,方鹏.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形成机理、运行方式及制度规范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4,(9):47-53.)。
    [13] 罗夫永指出,若不从制度上明确征地价格的形成机制,那么农民有可能在补偿、安置等过程中产生“工农剪刀差”后的二次不平等。罗夫永.对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征用中三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86-90.
    [14]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十条(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15]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一章第二条(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1998年8月 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16] 刘红.我国土地征用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17]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章第四十七条(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18] 侯懿.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与农民的社会保障[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32.
    [19] 由于两种土地产权在市场上无歧视现象,所以实质上形成的是一个市场,但为了便于后面的对比分析,这里将两者分开。
    [20] 典型的买方垄断市场不具有强制性,买方的低定价行为不能改变供给者的供给曲线,而本文所分析的集体土地市场,由于强制性的存在,使得集体土地供给者的供给曲线发生移动。为了区别于原来的定义,这里称之为“强制性买方垄断市场”。
    [21] 实质上,在“制度壁垒”条件下,所有用地者的需求都转向了国有土地,但是为了分析方便,这里指的转移的需求是直接对原国有土地的需求,而剩下的那部分需求是指对通过国家征地获得的原集体土地的需求。
    [22] 必定在国有土地市场上达成交易的原因是,这部分上地是由需求者先向政府表达用地愿望,然后才由政府去进行征地,所以这部分土地最终是必定成交的。
    [23] 江怡,郑善文.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及其转型[J].江汉论坛,2004,(7):21-24.
    [24] 有学者指出:建国以来,让农民付出了6000-8000亿元的代价的话,那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最少使农民蒙受了2万亿元的损失。为什么有的城市敢于出台一个又一个宏伟的发展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排除在资金上有打农民土地算盘的想法在内。”(高凡.新圈地运动中的失地农民[N].经济观报,2003-03-17.)
    [25] 罗夫永.对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征用中三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
    [1] 张曙光.论制度均衡与制度变迁.经济研究[J],1992,(6):30-36.
    [2] 张曙光.论制度均衡与制度,变迁.经济研究[J],1992,(6):30-36.
    [3] 李贤利.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非均衡性分析[EB/OL].经济学家(www.jjxj.com.cn),2005-04-05.
    [4] 罗夫永.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征用的三个问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86-90.
    [5] 李兆清.国家重策出击“三农”农业税赋拟5年降至2.4%[N].财经时报电子版,BUSINESS.SOHU.COM,2004年2月14日.
    [6]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A].见:科斯.阿尔钦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汗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396-397.
    [7] 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A].见:科斯,阿尔钦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336.
    [8]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20-228.
    [9] 冯继康,何芳.中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现实反思与制度创新[J].齐鲁学刊,2000,(6):79-83.
    [1] 刘旭,陈柏福.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经济学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 2005(3):20-22.
    [2] 赵峰,余艳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地产权制度的持续创新[EB/OL].经济学家(www.jjxj.com.cn),2003-06-02.
    [3] 龚双红.关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1):66-68.
    [4] 王环.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农业经济问题,2005,(7):53-56.
    [5] 冯继康,何芳.中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现实反思与制度创新[J].齐鲁学刊,2000,(6):79-83.
    [6] 陈志安,冯继康.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49—93.
    [7] 韩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轨迹与改革思路[J].乡镇经济,2002,(2):5-7.
    [8] 赵阳.中国农地制度的产权特征[J].改革,2004,(4):61-66.
    [9] 同上.
    [10] 同上.
    [11] 同上.
    [12] 同上.
    [13] 同上.
    [14] 孙寒冰,李世平.对当前农地制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4):17-20.
    [15] 管清友.制度悖论、无组织状态和政治危机—再论农村土地“流转”的政治经济学[J].上海经济研究,2005,(2):26-34.
    [16] 陶云燕,赵万一.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J].思想战线,2004,(4):24-27.
    [17] 李贤利.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非均衡性分析[EB/OL].经济学家(www.jjxj.com.cn),2005-04-05.
    [1] 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是历史形成的50年代,为了积累工业化建设资金,农产品价格规定得低一些,工业品价格定得高一些,通过不等价交换把农业创造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工业部门。据有关专家计算,从1950-1994年的45年时间内,国家通过工农业剪刀差大约取得20100亿元收人,加上同期的农业税收人2733亿元,减去国家向农业投入的5346亿元,国家共提取农业剩余净额17487亿元。刘文勇.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原因与政策调整[J].农业经济问题,2004,(3):56-58.
    [2] 在15~16世纪的西班牙,由于羊主团交付的税金是统治者三大收入来源之一。为了换取羊主团的税收收入,统治者制订了一系列对羊主团有利但却不于土地所有权发展的法令和制度,如1501年的土地租借法允许羊主到任何地方放牧羊群,并允许羊主永远按最初规定的租金支付。如果羊群放牧不为土地主人失知道,则可以不交租金。这种羊主团对土地使用的特权,使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得不到保障,因而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极大地受到了损害,经济的停滞不可避免。这个例子说明,为了社会产出的最大化,就必须要废除羊主团的特权,建立一种保护土地所有权的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但是建立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将在短期内“危及”到统治者的利益,于是羊主团的特权迟迟得不到废除。
    [3] 诺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3.
    [4] Schultz, T. W., 1978, Distortions of Agricultural Incentives, Bloomingtong: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10.
    [5]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70-71.
    [6]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参阅了戴向波的《非正式制度对农地制度变迁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网站)和钱忠好教授的文章《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与农地制度创新》(《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一期)。
    [7] 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J].社会学研究,1999,(4):28-32.
    [8] 笔者对这些概念采取了“述而不作”的态度。就是说,许多重要的问题是永久性的,已经由前人的概念描过了。没有必要再创造新的概念,所需的应是原有概念的加细和深化。
    [9] 王沪宁.中国村落家族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73.
    [10] 张继焦.非正式制度、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1999,(1):200-207.
    [11] 罗能生.非正式制度安排与中国的经济改革[J].学习与探索,1998,(1):35-40.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2-81页.
    [13] 顾焕章.论面向21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十大关系[J].中国农业经济,1997,(7):.
    [14] 法里德.扎科里亚.文化决定命运—李光耀访谈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210.
    [15] 车裕斌,张安录.中国农地产权利益集团博弈行为的绩效分析[J].江汉论坛,2004,(6):29-32.
    [16] 赵阳.中国农地制度的产权特征[J].改革,2004,(4):61-66.
    [17] 吕建春.解放后我国农地制度的历次变革及其影响[J].乡镇经济,2004,(10):12-15.
    [18] 罗夫永.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2006,(2):20-24.
    [1]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参阅了钱忠好.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创新的理论探索[A].见: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39-252.;文贯中《中国现行土地制度的弊病及其对策》《科技导报》1988年第4期:顾作义《现行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农村研究》1988年第5期;罗海平《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目标—私有化》《农业经济同题》1988年第11期等。
    [2]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参阅了钱忠好教授和下列作者的文章:陈彬文《坚持农村土地公有制浅议》《农村经济》1990年第3期:杨学成、杨木言《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现实现途径》《山东经济》1990年第6期;林叶《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北方论丛》1992年第3期:李文斌《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土地制度》《财贸经济》1994年第11期:郑风田《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产权残缺与新型农地制度构想》《管理世界》1995年第4期:孙白铎《试论农地制度改革》《经济体制改革》1996年第3期。
    [3] 焦必方.战后日本农村经济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146.
    [4] 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全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章第三节第二十条(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5] 温家宝.2005年3月14日答中外记者问[EB/OL].人民网,2005-3-14.
    [6] 这一部分内窖主要参阅了钱忠好教授和下列作者的文章:杨勋《国有私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第5期;张黛华《农业生态型转变及其体制改革》《改革月报》1996年第12期。
    [7]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参阅了钱忠好教授和下列作者的文章:卢嘉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内容与配套措施》《中国农村经济》1990年第4期;杨学成、杨木言《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现实途径》《山东经济》1990年第6期:李文斌《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土地制度》《财贸经济》1994年第11期。
    [8]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参阅了钱忠好教授和下列作者的文章:陈彬文《坚持农村土地公有制浅议》《农村经济》1990年第3期:叶向阳、吕志强等《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研究》《中国法学》1993年第6期。
    [9]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参阅了钱忠好教授和下列作者的文章:林叶《论租地农场制》《河北学刊》1990年第5期:孙自铎《试论农地制度改革》《经济体制改革》1996年第3期。
    [10]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参阅了钱忠好教授和下列作者的文章:卢嘉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内容与配套措施》中国经济问题》1990年第4期,冯继康等《建立国家与农民双重所有的土地产权关系》《农经理论研究》1991年第3期;樊建川等《对“劳动农民个体共有制”的设想》《探索》1993年第3期:丁建中等《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经济科学》1994年第3期;刘毅力《确认农地增值所有权的建议》《经济改革》1996年第5期.
    [11] 钱忠好.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创新的理论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5):20-26.
    [12] 钱忠好.三论农村土地的复合所有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57-60.
    [13] 李永民.农村改革的深层障碍与土地产权构建[J].中国农村经济,1989,(6):43-49.
    [14] 鄂玉江.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模式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1993,(4):22-25.
    [15]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参阅了钱忠好教授和下列作者的文章:李永民、李世灵《农村改革的深层障碍与土地产权构建》《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第6期;余陶生《试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6期:孙自铎《试论农地制度改革》《经济体制改革》1996年第3期。
    [1] 王泽鉴.民法物权(2):用益物权-占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9.
    [2] 刘树桥.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检讨与重构[J].政法学刊,2004,(6):34-36.
    [3] 刘树桥.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检讨与重构[J].政法学刊,2004,(6):34-36.
    [4] R·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56-59.
    [5] 陈昕.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45-147.
    [6] 张五常.经济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78-179.
    [7] 张卫东.关于中国农地的转让性及其利用的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01-202.
    [8] 余鹏翼,李善民.中国发达地区农地使用权流转性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6):18-21.
    [9] 同上.
    [10] 同上.
    [11] 同上.
    [12] 同上.
    [13] 同上.
    [14] 同上.
    [15] 江怡,郑善文.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及其转型[J].江汉论坛,2004,(7):21-24.
    [16] 金丽馥,周德军.剖析中国农村土地制度[J].宏观经济管理,2001,(6):39-41.
    [17]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章第六十三条(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丁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18] 王环.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农业经济问题,2005,(7):53-56.
    [19] 杜伟,刘永湘.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17.
    [20] 杨遂.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J].农村经济,2005,(6):42-43.
    [21] Anthony. B · Atkinson, Joseph E · Stiglitz. Lectures on Public Economics.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New York, 1980.
    [1] 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3] 巴泽尔.产权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
    [4] 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2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5] 布坎南.经济学家应该做什么[M].成都:两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
    [6] 迟福林.走向21世纪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7] 陈道.经济大辞典·农业经济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8] 陈风华.中国土地市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9] 陈昕.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0] 陈志安,冯继康.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11] D·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2] D·C·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A].见: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3] Daniel·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A].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4] Dayid Me Walker.牛津法律大辞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15] 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和供给[A].见: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北京:商务印·15馆,1992.
    [16] 戴维斯,诺斯.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A].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7] 道格拉斯·C·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
    [18] 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A].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9]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0] 法里德.扎科里亚.文化决定命运—李光耀访谈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21] 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2] 菲吕博顿和配杰威齐.产权与经济理论[A].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3] 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24] 国外经济学讲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5] 何包钢.可能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解说休谟政治哲学的一个原理[A].见: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识三联出版社,199.
    [26] 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7] 焦必方.战后日本农村经济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8]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9] 林岗,张宇.产权分析的两种范式[A].见:段文斌.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前沿专题[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0] 林增杰,严星.土地管理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31]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2]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A].见:科斯,阿尔钦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33] 刘书楷.土地经济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
    [34] 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5] 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问题的应用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6] 刘伟,李风圣.产权通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37] 罗伯特·M·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8] 罗必良.产权制度对农业增长的决定性作用:理论与实证分析[A].见: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农民组织·农业制度·农村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9]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40] 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1]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2] 马克伟.土地大辞典(M).吉林:长春出版社,1991.
    [43]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4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6]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4-5篇)的有关内容.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7]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8] 毛育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9] N·W·希尼尔.政治经济学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50] 农业部编.中回农业发展报告(1995年)[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
    [51] 诺曼·尼科尔森.制度分析与发展的现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2] 诺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53]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54]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55] 钱忠好.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创新的理论探索[A].见: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6] R·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A].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7] 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
    [58] R·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59] 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0] 孙科.孙科文集(第二卷)[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
    [61] 宋红松.中国农地使用制度研究—农地承包制的变迁与创新[A].见:蔡耀忠.中国房地产法研究(第三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62] T·W·舒尔茨.制度与人的价值的不断提高[A].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3] 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A].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4] 王万茂等.土地资源管理学(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65] 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世纪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6] 王利明.物权法专题研究[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88.
    [67] 王沪宁.中国村落家族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8] 王泽鉴.民法物权(2):用益物权-占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69] 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0]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隐蔽的帝国主义、掠夺性的国家与自治[A].见: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71] 乌达钦.土地规划理论问题[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0.
    [72] 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7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74] 杨小凯.贸易理论和产权理论的重新思考及产权经济学[A].见: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1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75] 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76] 伊利.土地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7] 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8] 张新民.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研究(农业篇)[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79] 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80] 邹薇,庄子银.分工、交易与经济增长[A].见:段文斌.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前沿专题[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81] 周诚.土地经济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82] 周诚.土地经济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
    [83] 张五常.经济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4] 张卫东.关于中国农地的转让性及其利用的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85] 布坎南.宪政经济学[J].经济学动态,1992,(4).
    [86] 曹泽华.依法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思考[J].中国土地,2004,(9).
    [87] 曹泽华.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完善农村土地制度[J].求是,2005,(3).
    [88] 车裕斌,张安录.中国农地产权利益集团博弈行为的绩效分析[J].江汉论坛,2004,(6).
    [89] 陈彬文.坚持农村土地公有制浅议[J].农村经济,1990,(3);
    [90] 陈彬文.坚持农村土地公有制浅议[J].农村经济,1990,(3);
    [91] 陈彬文.坚持农村土地公有制浅议[J].农村经济,1990,(3);
    [92] 杜伟,刘永湘.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93] 丁建中.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J].经济科学,1994,(3).
    [94] 鄂玉江.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模式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1993,(4).
    [95] 樊纲.有关交易成本的几个问题[J].经济学动态,1992,(5).
    [96] 樊建川.对“劳动农民个体共有制”的设想[J].探索,1993,(3).
    [97] 冯继康,何芳.中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现实反思与制度创新[J].齐鲁学刊,2000,(6).
    [98] 冯继康.建立国家与农民双重所有的土地产权关系[J].农经理论研究,1991,(3).
    [99] 高尚全.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新型的产权制度[J].经济研究,1991,(3).
    [100] 龚双红.关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1).
    [101] 顾作义.现行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J].农村研究,1988,(5).
    [102] 顾焕章.论面向21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十大关系[J].中国农业经济,1997,(7).
    [103] 管清友.制度悖论、无组织状态和政治危机—再论农村土地“流转”的政治经济学[J].上海经济研究,2005,(2).
    [104] 韩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轨迹与改革思路[J].乡镇经济,2002,(2).
    [105] 华生,张学军,罗小朋.中国改革十年:回顾、反思和前景[J].经济研究,1988,(12).
    [106] 侯东民.中国今后耕地减少趋势展望[J].人与经济,1995,(3).
    [107] 侯懿.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与农民的社会保障[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108] 金永思.农用地流转机制建立的难点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农村经济,1997,(9).
    [109] 金丽馥,周德军.剖析中国农村土地制度[J].宏观经济管理,2001,(6).
    [110] 江怡,郑善文.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及其转型[J].江汉论坛,2004,(7).
    [111] 江怡,郑善文.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及其转型[J].江汉论坛,2004,(7).
    [112] 孔泾源.中国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J].经济研究,1992,(7).
    [113] 刘书楷.论当前我国土地价值与价格研究涉及的基础理论概念问题[J].不动产纵横,1997,(2).
    [114] 刘树桥.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检讨与重构[J].政法学刊,2004,(6).
    [115] 刘旭,陈柏福.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士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经济学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5(3).
    [116] 刘毅力.确认农地增值所有权的建议[J].经济改革,1996,(5).
    [117] 刘文勇.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原因与政策调整[J].农业经济问题,2004,(3).
    [118] 刘树桥.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检讨与重构[J].政法学刊,2004,(6).
    [119] 卢嘉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内容与配套措施[J].中国农村经济,1990,(4).
    [120] 卢嘉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内容与配套措施[J].中国经济问题,1990,(4).
    [121] 罗夫永.对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探讨[J].宁夏大学学报,2006,(3).
    [122] 罗夫永.对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征用中三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
    [123] 罗夫永.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2006,(2).
    [124] 罗海平.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目标—私有化[J].农业经济问题,1988,(11).
    [125] 罗能生.非正式制度安排与中国的经济改革[J].学习与探索,1998,(1).
    [126] 吕建春.解放后我国农地制度的历次变革及其影响[J].乡镇经济,2004,(10).
    [127] 李文斌.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土地制度[J].财贸经济,1994,(11).
    [128] 李文斌.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土地制度[J].财贸经济,1994,(11).
    [129] 李永民.农村改革的深层障碍与土地产权构建[J].中国农村经济,1989,(6).
    [130] 林叶.论租地农场制[J].河北学刊,1990,(5).
    [131] 林叶.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经营方式的变革[J].北方论丛,1992,(3);.
    [132] 连玉新,张方刚.关于土地国有私有思路评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3).
    [133] 马杰.制度变迁与社会变迁[J].经济学动态,1996,(9).
    [134] 钱忠好.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与农地制度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1999,(1).
    [135] 钱忠好.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创新的理论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5).
    [136] 钱忠好.三论农村土地的复合所有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
    [137] 宋振湖,黄征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分析[J].中国发展观察,2005,(3).
    [138] 孙寒冰,李世平.对当前农地制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4).
    [139] 孙自铎.试论农地制度改革[J].经济体制改革,1996,(3).
    [140] 孙自铎.试论农地制度改革[J].经济体制改革,1996,(3).
    [141] 孙自铎.试论农地制度改革[J].经济体制改革,1996,(3).
    [142] 沈滨,柳建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与农业绩效[J].生产力研究,2003,(1).
    [143] 陶云燕,赵万一.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J].思想战线,2004,(4).
    [144] 王琢.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南海创新土地产权制度的试验[J].中国农村经济,1994,(5).
    [145] 王环.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农业经济问题,2005,(7).
    [146] 汪丁丁.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J].经济研究,1992,(5).
    [147] 谢迪斌.20世纪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演变特征与启示[J].学术研究,2005,(5).
    [148] 徐汉明.农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缺陷分析[J].江汉论坛,2005,(1).
    [149] 许方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缺陷及完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5).
    [150]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151] 姚华.对我国农村产权制度的思考[J].黑河学刊,2005,(4).
    [152] 杨遂.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J].农村经济,2005,(6).
    [153] 杨学成,杨木言.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现实现途径[J].山东经济,1990,(6).
    [154] 杨勋.国有私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1989,(5).
    [155] 杨学成,杨木言.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现实途径[J].山东经济,1990,(6).
    [156] 余鹏翼,李善民.中国发达地区农地使用权流转性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6).
    [157] 余陶生.试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6).
    [158] 叶向阳,吕志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研究[J].中国法学,1993,(6).
    [159] 赵阳.中国农地制度的产权特征[J].改革,2004,(4).
    [160] 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1992,(6).
    [161] 张曙光.论制度均衡与制度变迁.经济研究[J],1992,(6):30-36.
    [162] 张继焦.非正式制度、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1999,(1).
    [163] 张黛华.农业生态型转变及其体制改革[J].改革月报,1996,(12).
    [164] 郑风田.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产权残缺与新型农地制度构想[J].管理世界,1995,(4).
    [165] 周诚.制度经济学读书札记[J].不动产纵横[J].1997,(3).
    [166] 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J].社会学研究,1999,(4).
    [167] 财经时报电子版,BUSINESS.SOHU.COM,2004年2月14日.
    [168] 成涛林.我国农地制度的演变及私有化改革探析[EB/OL].经济学家(www.jjxj.com.cn),2003-12-15.
    [169] 党国英.论农村集体产权[EB/OL].新浪(http://finance.sina.com.cn),2004-08-20.
    [170] 戴向波.非正式制度对农地制度变迁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网站).
    [171] 李贤利.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非均衡性分析[EB/OL].经济学家(www.jjxj.com.cn),2005-04-05.
    [172] 温家宝.2005年3月14日答中外记者问[EB/OL].人民网,2005-3-14.
    [173] 赵峰,余艳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地产权制度的持续创新[EB/OL].经济学家(www.jjxj.com.cn),2003-06-02.
    [174] 蓝虹.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经济学分析[D].
    [175] 刘永湘.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论[D].
    [176]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D].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1998:
    [177] 高凡.新圈地运动中的失地农民[N].经济观报,2003-03-17.
    [178] 高凡.新圈地运动中的失地农民[N].经济观报,2003-03-17.)
    [179] 李兆清.国家重策出击“三农”农业税赋拟5年降至2.4%[N].
    [180] 《广东经济年鉴》(1995年)
    [181] 《浙江经济年鉴》(1995年).
    [1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1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1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186] 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文件(简称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
    [187] 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三中全会于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88] 1993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1997年8月27日,为了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两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
    [1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19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1999年7月8日起施行)第十四条规定
    [191] Irving Fisher. Elementary principle sofeconomics. NewYork: Macmillan, 1923.
    [192] Alchian, A.A. andAllen, W.R.,1997. Exchangeandproduction, coordination, andcontrol. Second Edition, Wadswortn Publishing Company, Belmont, California.
    [193] Schultz, T. W., 1978, DistortionsofAgriculturalIncentives, Bloomingtong: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4] Anthony. B·Atkinson, JosephE.Stiglitz. Lectureson Public Economics. McGraw-HillBook Company, NewYork,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