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朝鲜三一运动与中国五四运动之比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19年在朝鲜和中国的历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朝鲜爆发了三一运动而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三一运动是朝鲜史上一次大规模的自发性的反帝全民爱国运动,而以五四爱国运动为标志,中国人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斗序幕。
     本文试图通过对三一运动和五四运动背景、过程、性质及历史意义的描述,阐明两次运动在朝鲜和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通过两次运动影响的对比,分析两次运动在本国历史进程中以及在世界上所产生的作用及其不同结果,阐述中朝两国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斗争中相互支持,相互援助的史实。
     全文由绪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选题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突破问题等。
     本论部分共由三章组成:
     第二章主要论述三一运动和五四运动发生的国际背景、国内背景以及两次运动的展开过程。两次运动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等国际背景下发生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在国内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的爱国人士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两次运动的过程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所以本章对两次运动的发展过程是概括并对比地进行论述的。
     第三章主要论述三一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性质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朝鲜的三一运动和中国的五四运动,都是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伟大爱国运动,三一运动要求独立复国,带有不彻底的反封建性,相对而言五四运动则具有彻底的反封建性。三一运动和五四运动,树立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丰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从更广阔的范围看,这两个运动不仅对本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同样深刻而长远的影响,而且汇集成东亚民族运动的一次高潮。三一运动和五四运动标志着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中朝两国人民开始并肩作战、互相支持,东亚历史的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三一运动最终被日帝镇压而失败,而五四运动的直接目的——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罢免卖国贼——达到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次运动的结果是有区别的。
     第四章主要论述三一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相互关系。三一运动期间中国新闻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各新闻报纸较系统、全面、旗帜鲜明地说明了这场运动产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和意义,同时中国还在政治上给予朝鲜巨大的支持。这是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的支持和声援。同样,三一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发生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朝鲜志士也积极支持和参与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在两个月后中国发生的五四运动中,就有不少朝鲜志士直接参加了游行示威或以其它方式声援中国的反日爱国运动。相似的命运,一致的斗争目标,相互的支持,使中朝两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在共同的战斗中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友谊。
     第五章,结论。
1919 was a most important year both in China and Korea. In this yearKorea broke out San-Yi Movement and China broke out Wu-Si Movement. San-YiMovement was a large-scale, spontaneous and anti-imperialist revolt in Koreahistory, while in China Wu-Si Movement was the beginning of democraticrevolutionary.
     In this thesis, I try to illustrate the status of the two movements intheir own countries through describing the backgrounds, processes,characters and significances of them. And also I want to analyze the effectsand different results of the two movements in their own countries, explainthe history that China and Korea help each other and support each other inthe struggle of being against the Japanese imperialist.
     This thesis includes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main body andconclusion.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trend, purpose, significance, motive andmethods of this study.
     The main body has three chapters:
     Chapter Two mainly describes the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backgroundsand the processes of San-Yi Movement and Wu-Si Movement. Both of themovements that were patriotic and against the Japanese imperialist occurredunder the World War I and Russia October Revolutionary. The people who lovetheir countries started a dynamic movement in China and Korea under differentconditions in their own countries. There are a lot of similarities of theirprocesses, so I write them generally and contrastively in this chapter.
     Chapter Three mainly discusses the characters and effects of San-Yi andWu-Si movements. San-Yi Movement and Wu-Si Movement were great movementsof trying for the independent and liberate of nations. But San-Yi Movementrequired to go back to the former form of the country, so it had halfwayanti-feudal character which Wu-Si Movement was different form. San-YiMovement and Wu-Si Movement both erected a monument and had a profoundmeaning of history. And from the more expansive area, these two movementsnot only meant a lot to their own countries but was a climax of the movementsin North-east Asia. San-Yi Movement and Wu-Si Movement were the symbols of that the two countries strived side by side and supported each other to beagainst the Japanese imperialist. Since then this history of the North-eastAsia went into a new stage. San-Yi Movement was defeated at last while Wu-SiMovement's direct aim—refusing to sign in the contract and dismissing thequislings—was reached. From this sense the results of the two movementswere different.
     Chapter Fou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of San-Yi Movement andWu-Si Movement. During San-Yi Movement, the press of china paid so lot ofattention that all kinds of newspapers described the reasons, processes,results and meanings of this movement systemically, completely and brightly.In the meanwhile, China gave a political support to Korea. This was thesupport and aid that Chinese gave to Korean. Of course, Korean also offeredsupport and took part in the war of being against Japan. In Wu-Si Movementtwo months later, many Koran participated in parades or aided Chinese peoplefrom other ways. The similar density, the same target and the support fromeach other made the two nations unite together tightly and developed thefriendship between them in the revolts.
     Chapter Five is conclusion.
引文
[1] 葛振家.略论朝鲜三一运动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共同特征.朝鲜史通讯.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编.1980年.第2期:59页
    [2] 延边大学朝鲜问题研究所.朝鲜问题研究丛书.延边大学出版社,1984年:36页
    [3] 金光洙.朝鲜三一运动在中国的反响.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丛(二).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52页
    [4] 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编.朝鲜历史研究论丛2.延边大学出版社,1991年:172页
    [5] 杨昭全.朝鲜三一运动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186页
    [6] 同上
    [7] 杨昭全.朝鲜三一运动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188页
    [8] 斯大林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148-149页
    [9] 杨昭全.朝鲜三一运动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198页
    [10] 朴殷植.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下编.上海维新社,1920年:12页
    [11] 常丕军.五四运动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77页
    [12] 同上
    [13] 彭明.五四运动在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179页
    [14] 杨昭全.东北地区朝鲜人革命斗争资料汇编.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56页
    [15] 杨昭全.朝鲜三一运动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211页
    [16] 朴永锡.韩民族独立运动史研究.一潮阁,1982年:214页.转引自朝鲜三一运动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218页
    [17] 杨昭全.朝鲜三一运动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219页
    [18] 同上:347页
    [19]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文选.三联书店,1959年:41页
    [20] 许德衍.五四运动回忆录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78页
    [21]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35页
    [22]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178页
    [23]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178页
    [24] 公言报.1918年12月10日.五四运动在上海史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68年:174页
    [25] 申报.1918年12月2日.转引自五四运动在上海史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68年:174页
    [26]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1840-1949).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13页
    [27] 崔龙水.三一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比较研究—以中国历史资料为中心.韩国研究论丛(第七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62页
    [28] 杜春和.朝鲜三一运动及中朝友谊的发展.当代韩国.1994年:第1期
    [29] [韩]李炳宪.三一运动秘史.第66页.转引自朝鲜三一运动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231页
    [30] 程光炜.“五四运动”和“三一运动”中知识分子身份的现代转换.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59页
    [31] 崔龙水.三一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比较研究—以中田历史资料为中心.韩国研究论丛(第七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63页
    [32] 朴成寿.在三一运动中的暴力和非暴力.“三一”运动50周年纪念论集.东亚日报社,1969:355页
    [33] 彭树智.略论1919年朝鲜的三一运动.历史教学问题.1958年3月:43页
    [34] 李启烈.关于朝鲜史的若干问题历史研究.1958年3月:33页
    [35] 何肇发.亚洲各国现代史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100-101页
    [36] 姜龙范.朝鲜三一运动与中国先进分子.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丛(1).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195页
    [37] 杨昭全.论朝鲜三一运动的性质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编.朝鲜历史研究论丛(2).1991年:172页
    [38] 同上:178页
    [39] 安秉直.参加三一运动的社会阶层和其思想.历史学报.1969年第41辑:36页
    [40] 金日成.为祖国的统一、独立和民族化而斗争.转引自关内地区朝鲜人反日独立运动资料汇编.辽宁民族出版社,1987年:254页
    [41]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71页
    [42] 新朝鲜1958年3月:35页.转引自三一运动50周年纪念论集.东亚日报社,1969年:595-604页
    [43] 王云江,杨英法.试析朝鲜“三一”运动的性质.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55页
    [44] 成大庆.关于三一运动时期韩国劳动者的活动.历史学报.1969年第41辑:35页
    [45] 每周评论.转引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245页
    [46]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205页
    [47]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208页
    [48]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文选.三联书店,1959年:88页
    [49] 李正夫.三一独立运动及其伟大意义.朝鲜历史研究论丛(1).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年:235页
    [50] 杨昭全.东北地区朝鲜人革命斗争资料汇编.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146页
    [51] 杨昭全.朝鲜三一运动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303页
    [52] 同上
    [53] 慎镛厦.三一运动的民族史的意义和世界史的意义.三一运动和民族统一.东亚日报社,1989年:79页
    [54] 金日成纪念三一运动二十七周年.转引自韩臣独立运动研究.学苑出版社,1999年:83页
    [55] [韩]国史编纂委员会.韩国独立运动史.1994年:214页.转引自朝鲜三一运动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355页
    [56] [日]今中比吕志,冯玮译.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在日朝鲜人和“三一”独立运动.韩国独立运动血史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256页
    [57] 杨昭全.朝鲜三一运动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358页
    [58] 同上:359页
    [59] 孙科志.中国的韩国独立运动史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8期:37页
    [60] 杨昭全.三一运动.朝鲜现代史科选辑.商务印书馆,1997年:22页
    [61] 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光明日报.1999年4月26日
    [62] 杨昭全.中朝关系史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312页
    [63] 常丕军.五四运动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245页
    [64] 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光明日报.1999年4月26日
    [65] 同上
    [66] 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光明日报.1999年4月26日
    [67] 石源华.中园共产党与韩国独立运动关系纪事.图书出版高句丽,1997年:154页
    [68] 同上:156页
    [69] 李龙范.中国对于三一运动的反响.三一运动五十周年纪念论集.东亚日报社,537页
    [70] 姜龙范.朝鲜三一运动与中国先进分子.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丛(1).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195页
    [71] 小岛晋治.三一运动与五四运动的连关性.转引自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丛(1).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198页
    [72]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在上海史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68年: 120页
    [73] 金龟春,姜龙范.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丛(二).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56页
    [74] 韩国国家报勋处黑龙江省安重根研究会.韩国独立运动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265页
    [75] 金龟春,姜龙范.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丛(二).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57页
    [76] 晨报1919年3月4日:第3版.转引自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丛(二).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57页
    [77] 杨菁,杨树棵.“三一”运动的历史评价.韩国独立运动研究.学苑出版社,1999年:78页。
    [78] 晨报1919年2月15日:第3版.转引自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丛(二).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58页
    [79] 朴殷植.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下编.上海维新社,1920年:266页
    [80]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出版,1964年:628页
    [81] 民国日报.1918年8月11日12版.转引自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丛(二).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59页
    [82] 新青年.第3卷第1号:1-3页.转引自同上
    [83] [韩]张世胤,高敬洙译.评20世纪初中国报刊对韩国独立运动的观点.朝鲜韩国文化的历史与传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233页
    [84] 肖铮.韩国光复运动之鳞爪.中央日报.1953年8月25日.转引自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丛(二).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203页
    [85] 闵石麟.中韩外交史话.重庆东方出版社,1942年:26—27页
    [86] 杨昭全.中国境内韩国反日独立运动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314页
    [87] [韩]韩国青年第1卷第1号.转引自朝鲜三一运动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335页
    [88] 朴殷植.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下编.上海维新社,1920年:102页
    [89] 同上:108页
    [90] 杨昭全.朝鲜三一运动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336页
    [91] 朝鲜总督府内务局社会课.会社和工厂工人的调查1923年.转引自中国境内韩国反日独立运动史.1980年:254页
    [92] 姜龙范.朝鲜三一运动与中国先进分子.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丛(1).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200页
    [93]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发刊旨趣”.南开日刊1919年第35号.转引自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254页
    [94]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181页
    [95] 五四运动三十周年纪念专辑:162-163页.转引自朝鲜三一运动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368页
    [96] 上海字林西报1979年6月11日.转引自朝鲜三一运动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3年:368页
    [97] 同上
    [98] 上海字林西报1979年6月11日.转引自朝鲜三一运动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3年:368页
    [99] 张德旺.“五四”运动国际背景研究两题.求是学刊.1992年5期:58页
    [100]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在上海史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68年:78页
    [101] 新华日报1938年3月2日.转引自韩国研究论丛(第七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59页
    [102] 民国日报1949年3月17日.转引自同上
    [103] 张德旺.“五四”运动国际背景研究两题.求是学刊.1992年第5期:65页
    [104] 解放日报1943年3月1日.转引自韩国研究论丛(第七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59页
    [105] 石源华主编.韩国独立运动血史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68页
    [106] 每周评论1919年3月16日.转引自韩国研究论丛(第七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60页
    [107] 朴殷檀.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下编.上海维新社,1920年:16页
    [108] 金光耀.三一运动与五四运动之比较.韩圜独立运动血史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75页
    [109] 金光耀.三一运动与五四运动之比较.韩国独立运动血史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75页
    [110] 朴殷植.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下编.上海维新社.1920年;218页
    [111] 霍塞.被出卖的上海滩.商务印书馆,1962年:102页.转引自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下编.上海维新社.1920年:209页
    [112] 天津市博物馆编.秘籍录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226页
    [113] 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商务印书馆,1982年:286页.转引旨韩国独立运动血史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77页
    [114] [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朝鲜通史》下.朝鲜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238页
    [115] [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朝鲜通史》下.朝鲜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238页
    [116] 杨昭全.朝鲜三一运动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364页
    [117] 李钟贤.三一运动的历史教训.朝鲜史通讯.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编.1981年第3期:122页
    [118] 同上:123页
    [119] 唐玉良,高爱娣.工人运动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237页
    [1] [韩]朴殷植.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下).上海:上海维新社,1920
    [2] 闵石麟.中韩外交史话.重庆:重庆东方出版社,1942
    [3] 斯大林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版,1953
    [4] 何肇发.亚洲各国现代史讲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
    [5] [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朝鲜通史(下).朝鲜科学院出版社,1958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59
    [7] 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丛书.光辉的五四.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
    [8] 金正明.朝鲜独立运动.原书房,1966
    [9]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在上海史料选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8
    [10] 金承学.韩国独立史.独立文化社刊,1970
    [11] 张允侯.五四时期的社团1-4册.上海:三联书店,1979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爱国运动(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13] 彭明.五四运动在北京.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14] 许德衍.五四运动回忆录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15] 1980
    [16]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丛刊.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17]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18]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9] [韩]朴永锡.韩民族独立运动史研究.一潮阁,1982
    [20] 彭明.五四运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1] 延边大学朝鲜问题研究所.朝鲜问题研究丛书.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4
    [22] 张海鹏.简明中国近代史图集.北京:长城出版社,1984
    [23] 杨昭全.关内地区朝鲜人反日独立运动资料汇编.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7
    [24] 1987
    [25] 杨昭全.中朝关系史论文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
    [26] 盖军主编.中国工人运动史(1919-1949).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7] 苑书义.中国近现代史新编(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8] 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9] [韩]尹炳奭著.国外韩人社会与民族运动.一潮阁,1990
    [30] 韩国民族独立运动史研究会.韩民族独立运动史.特别市印刷工业协同组会,1990
    [31] 金成镐,金龟春,金光洙.朝鲜近代史研究.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
    [32] 杨昭全.东北地区朝鲜人革命斗争资料汇编.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
    [33] 杨昭全.朝鲜三一运动史稿.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34] [韩]国史编纂委员会.韩国独立运动史.1994
    [35] 韩国国家报勋处黑龙江省安重根研究会.韩国独立运动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36] [韩]金九.白凡逸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4
    [37] 石源华主编.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8] 石源华主编.韩国独立运动血史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9] 杨昭全.中国境内韩国反日独立运动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40] 石源华.中国共产党与韩国独立运动关系纪事.上海:图书出版高句丽,1997
    [41] 中国东北韩国独立运动史.1997
    [42] 朴真奭,姜孟山,高敬洙等.朝鲜简史.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
    [43] 姜龙范等.中朝日关系史.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
    [44] 唐玉良,高爱娣.工人运动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5] 常丕军.五四运动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6]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韩国研究论丛第七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7] 金龟春,姜龙范.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丛(2).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
    [48]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1840-194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9] 李喜所.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0] 马克锋.文化思潮与近代中国.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51] 东亚三国的近代史共同编写委员会.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05
    [1] 彭树智.略论1919年朝鲜的三一运动.历史教学问题,1958(3):42-48
    [2] 李元植.韩国三一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东西文化,1968,9:40-44
    [3] 朴成寿.在三一运动中的暴力和非暴力.“三一”运动50周年纪念论集.东亚日报社,1969:351-365
    [4] 金大商.三一运动和学生层.“三一”运动50周年纪念论集.东亚日报社,1969:301-311
    [5] 李丙焘.三一运动的民族史的意义.“三一”运动50周年纪念论集.东亚日报社,1969.595-604
    [6] 金泳镐.三一运动中出现的经济的民族主义.“三一”运动50周年纪念论集.东亚日报社,1969:641-658
    [7] 千宽宇.看成民众运动的三一运动.“三一”运动50周年纪念论集.东亚日报社,1969:659-666
    [8] 安秉直.参加三一运动的社会阶层和其思想.历史学报,1969,41:56-65
    [9] 成大庆.关于三一运动时期韩国劳动者的活动.历史学报,1969,41:66-73
    [10] 葛振家.略论朝鲜三一运动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共同特征.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编,朝鲜史通讯,1980,2:59-63
    [11] 李钟贤.三一运动的历史教训.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编,朝鲜史通讯,1981,3:120-126
    [12] 金光洙.浅谈三一运动的几个问题.朝鲜问题研究论丛,1983,1:165-166
    [13] 李正夫.三一独立运动及其伟大意义.朝鲜历史研究论丛(1),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226-242
    [14] 慎镛厦.三一运动的民族史的意义和世界史的意义.三一运动和民族统一,东亚日报社,1989:73-92
    [15] 赵东杰.三一运动的理念和思想.国民族主义的成立和独立运动史研究,知识产业社,1989.393-417
    [16] 李正恩.三一运动的地方扩散背景和性质.韩国独立运动史研究第5辑,独立纪念馆韩国独立运动史研究所,1991:295-340
    [17] 杨昭全.论朝鲜三一运动的性质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朝鲜历史研究论丛(2),1991:172-199
    [18] 金光洙.三一运动时期朝鲜西北人民斗争.朝鲜近代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273-293
    [19] 张德旺.五四运动国际背景研究问题.新华文摘,1993,5:86-95
    [20] 孙科志.中国的韩国独立运动史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8:36-38
    [21] 杜春和.朝鲜三一运动及中朝友谊的发展.当代韩国,1994,1:124-130
    [22] 姜龙范.朝鲜三一运动与中国先进分子.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丛(1),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195-209
    [23] 崔志鹰.朝鲜三一运动和我国五四运动的比较研究.史林,1995,4:204-216
    [24] 金光耀.三一运动与五四运动之比较.韩国独立运动血史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66-178
    [25] 朱政惠.撼天的怒吼,血写的痛史—评朴殷植《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韩国独立运动血史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343-359
    [26] [日]今中比吕志,[译]冯玮.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在日朝鲜人和“三一”独立运动.韩国独立运动血史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52-261
    [27] 杨昭全.三一运动.朝鲜现代史科选辑,商务印书馆,1997:1-44
    [28] 杨菁,杨树檩.“三一”运动的历史评价.韩国独立运动研究,学苑出版社,1999:73-87
    [29] 崔龙水.三一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比较研究—以中国历史资料为中心.韩国研究论丛(第七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9-166
    [30] 金光洙.朝鲜三一运动在中国的反响.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丛(2),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52-67
    [31] 王云江,杨英法.试析朝鲜“三一”运动的性质.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1:69-74
    [32] 程光炜.”五四运动”和”三一运动”中知识分子身份的现代转换.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2):58-63
    [33] [韩]张世胤,[译]高敬洙.评20世纪初中国报刊对韩国独立运动的观点.朝鲜韩国文化的历史与传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230-04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