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法治保障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search on Rule of Law Guarantee of the Mainstreaming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 作者:孙佑海
  • 英文作者:SUN Youhaii;Tianjin University;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主流化 ; 法治保障
  • 中文刊名: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UPL
  • 机构:天津大学;天津大学法学院;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9-09-10
  • 出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 年:2019
  • 期:05
  • 语种:中文;
  • 页:39-50+207-208
  • 页数:14
  • CN:11-5607/D
  • ISSN:1674-0602
  • 分类号:D922.68
摘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措施之一。我国政府多年来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流于形式,甚至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边缘化"的问题,给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留下隐患。因此,必须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强化法治保障措施。要在法治实施的全过程,包括规则制定、行政执法、司法监督、全民守法以及积极参与国际法律合作等方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化,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Biodiversity i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Mainstreaming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s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in the world. Over the years, our government has actively promoted the mainstreaming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The mainstreaming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owever, in some places,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of "marginalizing"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leaving hidden dangers for futur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we must change the original way of work and strengthen the safeguard measures of the rule of law.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rule of law, including rule-making, law enforcement, judicial supervision, law-abiding by the whole people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legal cooperation, we should promote the mainstreaming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realiz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man and nature.
引文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www.gov.cn/zhuanti/19thcpc/baogao.htm。
    [2]2019年5月22日,李干杰在江西南昌举行的“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中表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粮食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基本要素。我国将持续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进程,深入实施“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启动新的《中国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制工作。https://news.sina.com.cn/c/2019-05-24/doc-ihvhiqay1151806.shtml。
    [3]蒋志刚、马克平、韩兴国:《保护生物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4]曹宗勇:《人类生存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生活前沿》,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5]谢国文、张文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6]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7]卜英浩、朱雪忠:《生物多样性与知识产权》,载《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年第4期,第58页。
    [8]张凤春、刘文慧、李俊生:《中国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现状与对策》,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年第2期,第13页。
    [9]国务院2010年12月21日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10]国务院于2016年9月30日发布的《关于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我国全面启动了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特别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容纳入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之中。文件提出要加快对珍稀濒危动植物栖息地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并对已经破坏的跨区域生态廊道进行恢复,确保其连通性和完整性,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带动生态空间整体修复,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提升。
    [11]生态环境部2014年12月25日发布的《加强生物遗传资源管理国家工作方案(2014-2020年)》。
    [1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2月7日发布的《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我国就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出的总体目标为:2017年年底前,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直辖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年底前,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国土生态空间得到优化和有效保护,生态功能保持稳定,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更加完善;到2030年,生态保护红线布局进一步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效实施,生态功能显著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1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9月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文件指出,到2020年,中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完成,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国家公园总体布局初步形成。到目前,中国已设立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别是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湖北神农架、福建武夷山、浙江钱江源、湖南南山、北京长城和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整合统一了原有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各种类型的保护地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区域,初步实现了“一个保护地、一块牌子、一个管理机构”。国家公园的建设管理取得了积极进展。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22条规定:“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依法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核发的狩猎证,并且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
    [15]于文轩:《生物多样性政策与立法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第21页。
    [16]秦天宝:《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1页。
    [17]韦贵红:《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18]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载《求是》 201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