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历时角度看双数量词“双”“对”“副”的使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Use of Chinese Dual Quantifier “Shuang(双)” “Dui(对)” “Fu(副)” from a Diachronic Perspective
  • 作者:苏颖
  • 英文作者:SU Ying;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North China Univ. of Tech.;
  • 关键词: ; ; ; 范畴 ; 扩展
  • 英文关键词:"Shuang(双)";;"Dui(对)";;"Fu(副)";;category;;extension
  • 中文刊名: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机构: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 年:2019
  • 期:01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古汉语状语研究”(13CYY057)
  • 语种:中文;
  • 页:50-56
  • 页数:7
  • CN:11-2555/TF
  • ISSN:1001-5477
  • 分类号:H146
摘要
现代汉语"双""对""副"三个双数量词在表示离散性相同两项NP时多有交叠,这种交叠有其历史原因,包括三者语义基础的交叠、"对"的功能扩展等等。
        In modern Chinese,"Shuang( 双) ""Dui( 对) "and"Fu( 副) "are often overlapping in NP when the two are collocated in discreteness. There are historical reasons for these overlapping,including the overlapping of their semantic basis and the extended function of"Dui( 对) ",etc.
引文
[1]宗守云.试论“对”对表人NP的选择——兼谈“对”和“双”在对表人NP选择上的差异[J].汉语学习,2008(5):9-14.
    [2]吴福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名量词范畴的语法化程度∥沈家煊,等.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46-268.
    [3]宗守云.从范畴化过程看量词“副”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J].世界汉语教学,2007(4):21-32.
    [4]李计伟.量词“副”的义项分立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6):72-77.
    (1)宗守云.论双数量词对名词性成分的语义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79-83。提出“‘对’强调相对,‘双’强调相同,‘副’强调相配”,我们基本同意他的说法。
    (2)这一时期与“双”搭配的穿着类NP只有表示鞋的。
    (3)关于量词的范畴化,参见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68-71。
    (4)“佩饰”与“穿着”实际上属于一类,可称为“器官附着”。这里为展示“双”的范畴化过程(先穿着,后配饰),暂不将两类合并,下文列表则将二者统归于“器官附着”之下。
    (5)除了这两条主线外,与“对”组配的表人NP还有表示“主客相对”(如“好一对人客和主人”)、“君臣相对”(如“君臣一对女中豪”)等概念的,但用例很少。
    (6)仪仗队伍中,道路两侧相对的可能是人和动物,如例(6)“金甲引马”“骑军”,也可能是物件,如“伞盖”“灯”“牌”等。
    (7)“副”可以与NP组合后表示人的“外部情态”和“内部特质”,如“一副派头”“一副脾性”。这是“副”的主观化用法,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8)例(26)转引自李计伟.量词“副”的义项分立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6):72-77。在此之前,汉简用“两”修饰“鞋、袜、裤”,如“布袜一两”,参见杜鹃.量词“两”考辨[J].北方论丛,2005(3):59-62。例中“文履七量”的“量”实际也是“两”的借字。
    (9)例(27)转引自宗守云.论双数量词对名词性成分的语义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79-83,例(28)来自网络搜索。
    (10)表中所列NP是近代汉语以来乃至现代汉语中存在三者叠用现象的,由于仪仗类NP一直都只与“对”组配,因此不列入表中。
    (11)“筷子”独立成类。筷子必须两个个体同时出现,是成组成套的器物,凸显“两个”个体,适宜与“双”搭配,凸显成组成套,适宜与“副”搭配。在本文调查的语料中,“筷子”只与“双”搭配。
    (12)在唐代,与“对”组配的衣着不是鞋袜等,而是“衣”,共4例。“衣+数+对”凸显的是相同义而非相对义,与“对”在这一时期的功能(凸显相对义)不符。这是因为,它们或因处于对偶句中,与“双”对用,如“饮馔朝朝皆酒肉,衣裳对对是绫罗”;或为合平仄的要求,如“岁要衣三对,年支谷一囷”;或作为礼物出现,如“赐远公……僧衣数对”。而“对”与礼物组配,唐代还有1例,“遂赐……,美人一对”。
    (13)明清时期“副+相对义器物”的主体是“对联”。
    (14)虽然表1所体现的“双”“对”与动物类NP组配分别只有1例和2例,但我们在统计之外又抽样调查了《全宋词》,“对+动物”有明显增多,“双+动物”更是比比皆是。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