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举两面旗帜 抢抓发展机遇 为地学发展和地质找矿突破助力
日期:2011年12月11日    责任者:顾晓华

——在庆祝中国地质图书馆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顾晓华

2011 年 12 月 11 日

 

尊敬徐绍史部长、汪民副部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同志们:

今天是中国地质图书馆成立 95 周年的华诞。首先我代表中国地质图书馆全体职工向出席今天会议的徐部长、汪部长以及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图书馆 95 周年的发展做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馆内外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1916 年,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地质图书馆应运而生,成为当时中国最早的科技专业图书机构。从初创时的筚路蓝缕,到建国后的日渐壮大,再到新世纪的跨越发展,地质图书馆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而又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其创办、发展、完善和壮大始终与中国地质事业紧密相连,它为发展中国地质事业,繁荣地球科学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 95 年的发展,地质图书馆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地学文献机构,全国地勘行业和国家知识创新工程重要的基础设施,社会公众科学文化殿堂,正在努力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一流的文献中心和情报中心迈进。

一、历史回顾

95 年前,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中国近代地质科学的先驱们创立了北京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图书室(中国地质图书馆前身)。从此,掀开了中国地质事业及中国科学文化事业新的篇章。 1921 年由社会各界捐资(其中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捐赠 1000 元),德国雷虎公司承建的地质图书馆新楼在北京西城兵马司 9 号落成,从此图书馆有了独立的馆舍,它也是现存罕见的中国近代自然科学的标志性建筑。地质图书馆 “以直接关系地质学诸门类”为收藏范围,以“购置、交换、赠寄”三种途径收集图书,在丁文江、翁文灏等地质前辈们的努力下,获得了国内外大量宝贵地质文献,馆藏日渐丰厚,一个闻名于中国科学界的地学专业图书馆和地质文献中心逐渐形成,影响愈大,声名渐隆。初创时期的地质图书馆不仅直接推动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而且是地质调查所吸引和凝聚一流地质人才的一块招牌。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创始人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等都曾在此潜心研究。

抗战八年里,图书馆四迁馆址,先后在南京、长沙、重庆设馆。地质先驱们发扬了吃苦耐劳、踏实肯干、顽强拼搏、自强不屈的作风,克服重重困难,一直保证借阅服务,为战时的中国地质事业提供积极的资料支持。馆藏大量地学文献资源不但得以保存,还不断地进行充实,为国家地质事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地质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中,收藏了地质学发源时期国外学者的著作以及国外重要地学期刊,如庞培勒 (Rapheal Pumpelly) 所著《中国蒙古及日本之地质研究》、李希霍芬 (Richthofen , V.F.) 所著《中国》、维里士 (Willis Bailey) 所著《中国研究》、葛利普 (Amadeus William Grabau) 所著《中国北部奥陶纪动物化石》以及《美国科学杂志》《地质学杂志》等珍贵书刊;收藏了中国地质学发源时期许多的珍贵著作,如章鸿钊所著《石雅》、翁文灏所著《中国矿产志》及《中国某些地质构造对地震的影响》,李四光所著《火成侵入法的新研究法》及叶良辅所著《北京西山地质志》等。截至 1948 年底,地质调查所南京图书馆已与世界上 52 个国家的 1069 个科研单位建立了书刊交换关系,藏书量超过 7 万册,赢得了东亚最大的地质图书馆的美誉。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地质图书馆不仅是藏书所在地,也是中国近代地质学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的中心。许多科研团体和科研机构在这里诞生,许多重要学术会议在这里举行。地质调查所陆续编辑出版的《地质汇报》、《地质专报》、《中国古生物志》、《地震专报》等学术期刊,皆由地质图书馆征订、发行和交换。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业工程学会成立大会先后在地质图书馆举行,成为中国地质学史上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等机构也都是在这里诞生的。地质图书馆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地质科学的发祥地,成为中国采集和收藏国际地学文献最有影响力的机构,成为中国早期地质科技成果与文化向世界传播的窗口。

新中国成立后,地质图书馆日渐壮大,经过 20 世纪 50 年代的南、北两馆合并,特别是 1956 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建立全国地质图书馆,以及 1957 年 9 月国务院全体会议第 57 次会议确定全国地质图书馆为全国性中心图书馆之后,图书馆经历了建国以后的第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1958 年,地质部全国地质图书馆在阜城门外甘家口东侧落成, 1960 年图书馆划归地质科学院领导,一直延续到 1987 年中国地质资料图书情报中心成立。 50 年代开始,图书馆围绕组织管理和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地质图书分类标准》、图书编码规则、著录格式的编制和实行,促进了我国地学文献标准化的发展,文献资源管理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地质图书馆在动荡中显示出一个老馆的传统和根基,积极克服社会动荡、业界工作停滞对图书馆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一直在固守本分地工作,保持了整个机构的基本稳定,馆藏完好无损,坚持为读者服务的宗旨,终于迎来稳步发展的时机。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工作在艰难中前行,在业务工作上取得了很多成绩,增设了中文期刊阅览室、外文期刊阅览室,编制了《汉语主题词表》,创刊了《国外科技资料目录 - 地质学》;还积极配合行业需求,编制出版了馆藏目录以及铜、铁、铀、金、锰、钾盐等一系列金属、非金属专题文献目录。许多工作在今天看来都是具有开创性的,这些成果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工作全面恢复并快速发展,在业务机构配置、文献资源建设合理布局、图书馆工作现代化信息化、国际交流和信息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经历了建国以后的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最大的变革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服务工作中的全面应用,使图书馆服务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 80 年代成功引进开发了外文文献检索系统和中文地质文献数据库;创刊了《中国地质文摘》(中、英文版),实现了《中国地质文摘》(中文版)与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的刊、库合一。 90 年代“全国地质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投入运行,科技查新工作启动,国际交换业务逐步恢复快速发展;走出国门参与学术交流,国际合作成果突出,全国地质图书馆跃升为世界知名地学图书馆和地学文献信息机构。按照原地质矿产部的决定,这一时期,地质图书馆还承担了地质矿产部系统图书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的重要职责,为推动地矿行业图书馆业务工作规范化,实现资源共享和统一利用,培养图书馆专业人才起到了铺路作用。 1996 年,为迎接 30 届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一座大型的现代图书馆大楼在北京学院路 29 号落成,成为图书馆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进入新的世纪,地质图书馆十分重视学科本身包括文献资源在内的馆藏积累,重视地学文献信息系统建设,围绕工作模式的转变和创新,基本建立了纸本与电子资源并重的文献资源联合保障体系,与现代计算机网络环境相适应的地学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化图书馆的重大转型。目前,地质图书馆拥有自近代地质学启蒙时期起至今近 200 年的国内外地学文献 70 万册,世界各国地质图件 1 万余套,近 30 个大型文献数据库,已经形成中外文期刊、会议、学位论文、标准规范、文献检索类数据库的全面覆盖和较完善的数字资源结构,数据库总数近 30 个,容量超过 10T ,可利用文献量超过 3000 万条。地质图书馆是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在国际上已与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300 个地学机构建立了文献交换及互借业务联系,在国内外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 95 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图书馆人勇立潮头,学术成果不断涌现。 20 世纪 30 年代,地质调查所图书馆的文献积累和地质学者的需求催生了新中国第一部地质文献题录的面试,开创了中国题录领域的先锋。地质图书馆编制的《地质图书分类标准》(地质图书馆分类法)、《地质学汉语叙词表》,现已经成为国内应用最广的地学文献分类技术规范;编辑出版的《中国地质文摘》(中、英文版)、《国外科技资料目录 - 地质学》、《地质学汉语叙词表》在各类评比中屡获殊荣,其中《中国地质文摘》曾连续五届获全国科技文献检索期刊评比一等奖;研发的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使图书管理及服务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

我们不能忘记,建馆之初,以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中国近代地质科学的先驱们,以敢为天下先的远见卓识和现身地质事业的崇高理想,为图书馆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不能忘记,新中国成立后,图书馆广大干部职工,伴着新中国成长的步伐,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抢抓地质事业、文化事业发展机遇,不断开创图书馆事业新局面,使我馆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建馆之初,在国家百废待兴,工作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艰苦的条件下,老同志们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发扬地质 “三光荣”精神,传承“有馆尤贵有书,有书尤贵有用”的优良馆训,数十年如一日,恪尽职责,不怕困难,埋头苦干,爱岗敬业,求实创新,支撑起地质图书馆这座知识宝库,也形成了贯穿百年的地质图书馆精神,为我们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不能忘记,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地质矿产部门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在方方面面给予图书馆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帮助图书馆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始终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断发展壮大;我们不能忘记,历届馆领导,以远见的卓识,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大胆开拓,锐意改革,团结带领干部职工使图书馆迈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

二、当前工作

近年来特别是 2010 年以来,地质图书馆积极应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需求,抢抓机遇,谋划发展,以富有成效的举措大力推进工作全面提速。特别是积极向部、局领导和相关业务司局、部室以及相关兄弟单位汇报、沟通,努力争取各类项目,项目资金量实现了翻番。其中 2010 年新争取到地质调查专项、危机矿山专项和横向单位的项目 1100 余万元, 2011 年新增项目经费 1698 万元, 2012 年项目经费总额预计将突破 2400 万元。建设“一流数字专业图书馆”有了坚实的条件保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新的成效。

(一)多措并举,建实建强国家地学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我馆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文献收藏体系和特色,按照“中文与外文并重、纸质与电子并重、采购与自建并重、主导与共建并重“的工作思路,在优先保障国家地质调查重要领域、地学研究热点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文献收藏的同时,不断拓展文献的收藏范围和采访渠道,有效保障了文献信息服务与文献情报工作的开展。

目前,地质图书馆通过各种渠道投入的文献建设资金已经超过 1200 万元 / 年。每年采购的纸本文献量达到 5000 种 /82000 册以上,在实现地质科学各领域全覆盖的同时,继续向土地、海洋、石油等地球科学领域拓展,基本达到了“中文求全、外文求精”的采访目标;目前拥有中文现刊 579 种,外文现刊 560 种,其中外文地学期刊的收藏成为馆藏重要特色,有很多权威学术期刊从创刊号就开始收藏,也比较完整系统地入藏了一些检索性刊物,并随着出版物载体的变化,及时更新订阅光盘版及网络版文献。自建电子资源主要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 Apabi 数字资源平台、数目数据库、青藏高原地质文献数据(中、英文)和网页信息资源数据库等,其中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总数据量达 36 万余条,为目前国内包含地质专业种类最全、覆盖范围最大、数据量最多的地质文献数据库。以 Apabi 数字资源平台为平台建立的馆藏地学文献资源全文数据库已有近 6.0 万册图书在网上发布,是我国目前地学文献量最大的电子资源平台;通过专项资金、项目经费、联合采购等不同渠道,近年来先后增购了 informine 、 CSCD 、《 Metalbulletin 》数据库、中国稀土网数据库等专题型数据库,外购电子资源量不断增加,为相关单位开展文献情报研究和计量评价工作提供了重要工具。目前我馆拥有外购电子资源数据库 22 个,特别是 CNKI 、 VIP 、 Apabi 全文电子图书、超星全文电子图书的引进,有效弥补了馆藏纸质非地学书刊的不足。对引进数据库资源与本馆资源进行了整合,不同平台数据库之间实现了跨库检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我馆还集成 73 种地学相关学科开放获取资源,初步建成了网络资源数据库,成为我馆馆藏资源的重要补充。近期,我馆制定了文献捐赠管理办法,通过广泛宣传,有效调动了社会各界的捐赠热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地质图书馆以构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重点,建实建强地学文献中心。目前已有 23 家局属单位进入联机联合编目系统, 2011 年中心联机联合编目数据库正式投入运行,这项工作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地调局系统地学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集群化、信息化和社会化,也锻炼和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文献服务队伍。 2011 年,地质图书馆先后与西安地调中心、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北京地勘局,海南地质局、新疆地质行业六局 ( 院 ) 等单位签订了合作共建共享协议,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在文献资源采集、管理和使用、移动服务试验、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业务合作,共建共享体系向广度拓展,向深度延伸。共建共享协议的签订和实施,搭建了新的载体,拓展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空间。随着地学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不断完善,我馆的地学信息资源服务保障能力将不断增强。

(二)不断拓展和深化服务内涵,构建文献信息服务体系

中国地质图书馆始终把立足行业、面向全国、辐射社会,为地质事业发展和地学文化事业繁荣提供服务作为自己的办馆宗旨,千方百计,全心全意地为读者和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近年来特别是 2010 年以来,图书馆积极稳固传统服务模式,拓展创新服务渠道,文献信息服务逐步“由纸上走向网上,由被动走向主动,由馆内走向馆外,由单一走向丰富,由国内走向国外”,基本满足了地勘行业快速发展的信息需求,全面融入地质工作主流程。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读者和用户的一致认可。

一是传统到馆服务不断加强。调整组织结构,构建了全新的文献服务部门。改造了图书馆大楼,面貌焕然一新,到馆服务环境进一步改善。开辟了读者书吧,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品书的温馨服务场所。为国土资源部、地调局机关开展上门办证服务;减免馆藏文献资源收费标准。部、局所属单位实现全部免费复印。通过一系列措施,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得到加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二是网络服务环境得到优化。完成网络出口带宽升级工作,由原来的 45M 扩展到 50M ,网络服务环境迅速便捷。仅 2010 年读者网站页面点击次数达 210 万,电子资源下载量达到 150 万篇;升级完善了 vpn 服务系统, 2010-2011 年共向部、局直属单位、地勘行业、地调院、以及地质类高校等发放了 vpn 用户近 3000 个,目前图书馆拥有的 vpn 用户已经超过 5000 个,是两年前的 1.6 倍。依托 vp 服务 n 系统,只要具备上网条件,读者就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下载我馆的各类文献资源。

三是知识服务和特色服务迅速发展。 2011 年初新建了咨询服务室,组建了专兼职学科馆员服务队伍,为每个科研院(所)配备 2-3 名学科馆员,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上门服务,在科研院(所)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信息沟通与服务的桥梁。通过网络、电话、电子邮件、参考咨询、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开展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的长期跟踪服务,显著提升了读者和用户的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编辑印刷了《中国地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宣传册》,为读者用户获取图书馆资源提供帮助;近期制定了服务国土资源部 47 个整装勘查区的服务方案,目前完成 47 个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努力为 358 地质找矿战略行动填助力作支撑。

作为国土资源部科技查新的挂牌站点,地质图书馆拥有地球科学领域最权威的专业数据库,形成的查新报告能充分满足国家级、省部级科研立项、成果验收和申报奖励的需要。近年来,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和加大宣传力度,科技查新数量快速增长、质量逐步提高,在国内地学科技查新领域树立了良好服务形象,已经成果国土资源领域最近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科技查新机构。 2010-2011 年共完成各类科技查新 132 例,学科结构基本覆盖地球科学及土地科学各个学科领域,服务单位的覆盖范围由部、局直属单位向全国地勘行业和社会单位延伸,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目前中国地质图书馆已经建立了一个能利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为读者和用户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具有文献借阅、文献供应、文献检索、参考咨询、成果查新、情报研究和信息咨询等多种功能的文献情报服务体系。

(三)强化文献情报研究,建设科技决策与支撑服务体系

地质图书馆的地学文献情报研究始于 2003 年,先后承担了“全球地质矿产资料整理与编译”、“国外典型成矿区带基础地质问题研究”等地学情报专题研究工作,为今后的地学文献情报研究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工作基础。

近年来,地质图书馆紧紧围绕地学发展和地质找矿突破的迫切需要,加强了地学情报研究的工作部署和推进力度,新建了文献情报室,以便更好地为部、局和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我国地质科研人员及时掌握、了解国际地球科学学科发展动向,进行科技创新提供帮助。图书馆的情报研究工作以部、局服务为中心,一手抓国外动态情报研究,一手抓国内日常情报研究,经过一年多实践探索,现已基本形成了以文献情报室牵头,其他业务部门辅助,以纵横向项目为抓手,馆长课题参与的多元化情报工作框架,基本形成了以基础地质、矿产资源、水工环、地质技术方法和文献计量评价为主要研究领域,情报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先后为地学科研生产、科技决策提供了不少有材料、有数据、有分析、有建议的研究报告。

2010-2011 年,受发展中心、环境监测院、资源所、实物中心、信息中心、航遥中心、危矿办等单位的委托,我馆承担了《三稀资源情报研究》、《全球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国外典型成矿区带基础地质问题研究》、《国内外航空物探应用现状趋势》、《国外矿产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法规研究》、《全球矿业信息与分析》、《国外铀矿勘查重大进展案例》、《世界海洋矿产资源文献调研分析》等 20 余项情报研究工作, 2011 年情报项目资金量接近千万元; 2010 年 4 月创办了《国外地学动态》,围绕国家地质工作战略需求、地质调查重点领域和地学科技创新前沿广泛收集、整理和转化,及时为地勘行业 500 家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情报服务。 2011 年共编印了《国外斑岩铜矿研究新动向》、《主要非洲国家地质矿产资料研究》、《国外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计划与进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国外地学信息》五本专辑,知识服务迈上了新的台阶。

(四)以地球科学文化建设为抓手,建设公共文化传播体系

地质图书馆是一座通贯古今,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宝库。文化是我馆创新与发展的不竭动力。 1925 年翁文灏提出的“有馆尤贵有书,有书尤贵有物”的办馆宗旨传承至今,现已被视为图书馆馆训。新中国成立后,老一代图书馆人将传承图书馆馆训与弘扬地质“三光荣”精神相有机融合,精炼出具有独特内涵的图书馆文化,树立了良好馆风。图书馆历届领导班子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依托馆藏丰富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和传播渠道优势,努力为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服务。

我馆以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为平台,积极推动地球科学文化的研究、交流与传播。先后开发了地震知识专题、地球科学文化、地质灾害科普专题、火山科普知识专题、全球变化科学大讲堂五个科普网页, 2011 年新增了 4.22 地球日、 5.12 防灾减灾日等两个科普专栏。初步建成了地学科普画廊,科普常设展室,地学科普阅览室,科普展厅;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展览活动。举办了“青藏高原之谜”、“奇妙的石头”、“南极地质地理基本特点”、“科学家精神”等若干场科普讲座,以及“世界地球日”、“ 2011 年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从我做起”、“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科普展览。积极开展与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中国宝玉石协会、中国观赏石协会、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等文化单位的信息交流与业务协作。近期受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委托,图书馆开展了地质文化、地质文化产业的研究工作,为地质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近期,我馆相继推出了“爱馆、敬业、包容、专业、奉献”的图书馆精神,“以人文本、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设计了新的馆徽,启用了新的“ LOGO ”标志,彰显了地质图书馆智慧、开放、发展、交流的文化理念;创建了读着书吧;成立了羽毛球、篮球、乒乓球、合唱、书法、舞蹈等专业文化团队,改建了图书馆健身活动室;编写了地质图书馆舘史;建馆 95 年之际,我馆联合地调局总工室、地调局机关党委、西安地调中心与新疆地勘局、煤田地质局、西藏地调院等单位联合开展基层党组织开展“ 4+10 ”齐创联争活动,丰富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内涵。过加强文化建设,逐渐形成了人心思变、人心思进、奋发图强、干创事业的浓厚氛围。

尊敬的各位嘉宾!在图书馆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借助建馆 95 周年的喜庆时刻,我馆特此隆重推出一批研究成果与大家见面,它们是国地质图书馆舘史、中国地质图书馆情报研究专辑、地学文献移动平台、纪念中国地质图书馆建馆 95 周年文集、馆藏珍本文献目录。这些成果是我馆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服务地学发展和地质找矿突破的重要举措,是全馆职工集体智慧的结晶,今后我们还要紧密围绕地勘行业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需求,推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和文献信息产品,全面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展望未来

95 年的巨大变化和勤奋实践,既为今后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倍加珍惜,发扬光大。 95 年的辉煌成就来之不易, 95 年的经验教训来之不易。

建馆 95 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建设的主要的经验和体会是:必须始终不断坚持解放思想,努力消除影响发展的思想障碍;必须牢牢抓住科学发展这一要务不放松,努力构建图书馆事业发展新机制;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和知识创新,引领工作突破;必须围绕核心业务建设一流馆员队伍,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和思想政治建设,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站在 95 年的历史高点,深入探索地质行业的知识体系、服务体系、图书情报理论和技术,谋划地质行业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是历史赋予地质图书馆的神圣使命。去年以来,图书馆领导班子高举两面旗帜,立足“建设一流专业数字图书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全方位实地调研走访了全国的地勘行业、图书馆行业 41 家单位,在汲取图书馆 95 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在建设什么样的图书馆,怎样建设图书馆这个课题上进行了上上下子的反复讨论,形成了广泛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馆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描绘了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蓝图,为今后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目标

满足社会经济和地质学发展需要,以建设国际先进专业图书馆为一个中心,以建实做强国家地质行业总书库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为两条主线,做好为部局决策、科学研究、社会公众三个服务,做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科技与决策支撑、地球科学文化传播四项任务,完善五项保障措施,不断提升地学文献服务水平和能力,全面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决策、地学科技发展和社会公众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即实现图书馆“ 12345 ”发展目标,使中国地质图书馆成为国家地学文献中心,公众获取地学知识与文化的窗口,地质工作成就及地学成果向社会输送的桥梁,国家社会信息化网络的重要枢纽,民众终身受教育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基地,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二)重点工作

1. 夯实地学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从地学文献资源采集、特色数据库建设、资源共建共享、知识组织标准规范研究四个方面入手,重点加强境外地质信息资源采集、地质调查知识库、地学文献全文数据库、引文数据库、地学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知识组织规范研究,使文献资源建设有切入点、有重点、有落脚点,使文献资源切实服务国家地质工作和地质科技创新。

到 2020 年,国家地质行业总书库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基于学科发展和地质工作需求馆藏体系、共建共享体系进一步完善,馆藏文献内容和种类更加丰富,年增馆藏 12000 册,可服务信息资源增加 5TB ;地学文献信息化建设基本到位,馆藏文献数字化率超过 90 %,自主建设的专题数据库可以满足专业化需求,文献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2. 完善地学文献信息服务体系

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优化到馆服务、强化信息服务、开展移动数字地质图书馆服务和学科化服务,全面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重点做好地球科学门户网站、开发高效搜索引擎、研究知识管理与服务的技术与理论、完善移动数字地质图书馆、开发开放存取平台、学科服务等工作。

­ 到 2020 年,面向部局决策、地质科技和社会公众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服务范围拓展到地质行业和社会公众。传统文献服务质量稳步提高,服务环境进一步改善,科普工作进一步深入,到馆读者数量和文献流通量保持稳定;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大,全年门户网站访问人数达 60 万人次,页面浏览数达 350 万;文献下载量达到 180 万篇次,形成对国土资源管理层、地质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有效的信息服务和科技支撑。

3. 建设地学科技与决策支撑体系

围绕国家地质工作需求和地质调查重点领域,开展地球科学学科情报研究、文献计量与科技评价,及时捕捉、追踪、梳理和研究地学前沿和重点研究领域相关课题和热点问题,为推动地学科技创新、地质调查重点工作和重要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撑,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和相关部门科技管理与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到 2020 年,面向科技与决策支持的知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情报研究有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对地质科技创新的贡献明显增加;基本形成服务国土资源管理与决策的工作方法与工作思路,在 1 - 3 个领域对国土资源管理与决策工作形成支撑。

4. 打造地学文化公共传播体系

围绕地球科学文化资源利用、地球科学文化普及与传播、文化产业战略等领域开展理论研究,形成较为完善的地球科学文化理论体系;系统调查和集成地质工作中的地学文化资源,加强各类地球科学文化资源的知识内涵挖掘和产品转化,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通过出版科普作品、举办科普展览、学术论坛等方式,搭建地球科学文化交流平台,全面提高社会公众的地球文化素养。到 2020 年,基本形成地球科学文化研究和知识传播的工作平台和工作机制,地球科学文化理论成果对国土资源行业开始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一系列地球科学文化产品、地质科普产品,并对地质科技工作者、社会公众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总结回顾建馆 95 年的成就和工作经验,是为了更好的面向未来实现图书馆事业跨越式发展。组织的重托,职工的信任,是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实现 “358” 宏伟目标,是国土资源系统今年的重点工作和 “ 十二五 ” 主要目标之一。未来 10~15 年,将是地质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高举这两面旗帜,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已经成为国土资源系统、地质勘查行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图书馆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要清醒认识。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坚持确定的发展思路、发展定位和发展举措,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顺利实现“世界先进、国内一流文献中心和情报中心”的发展目标。

同志们,回顾历史,风雨兼程,一路辉煌;展望未来,充满信心,前景广阔。让我们在国土资源部、地调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兄弟单位和同行们的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地质找矿新机制和 “358” 宏伟目标两面旗帜,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建设一流的文献中心和情报中心而努力奋斗,创造中国地质图书馆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