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学文化动态2015年第7期
详细信息   期数:2015年第7期(总第41期)    来源:综合研究室    发布日期:2015年7月20日

    


    

地学文化动态


    

2015年第7期(总第41期)


    

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联合主办


    

2015720


    

 


    


    



    


    

  杰青风采 


    

  ·汗水和智慧培育我成长……………………………………冯晓曦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李永飞


    

  ·勇于探索  争创一流………………………………………尹立河


    

  ·搏击深海  无悔青春………………………………………孙雁鸣


    

  ·脚踏实地  勇攀科学高峰…………………………………谢桂青


    

  ·十八年的坚守与担当………………………………………吴金生



    

    

杰青风采


    

编者按:


    

一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度重视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教育和使用,信任青年、关怀青年、磨砺青年,在全局营造了爱护青年、关心青年、支持青年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在能源资源、环境、灾害等地质调查中心工作领域,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青年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20157月,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青年”表彰大会召开,15位地质调查领域优秀青年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激励着大家。他们同首届中国地质调查局“十大杰出青年”一样,是4529名青年地质调查工作者中坚守理想信念、勤奋刻苦求知、矢志创新创业的杰出代表。他们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争做攻坚克难、敢于突破、关键时刻勇挑重担的先锋;争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的先锋。让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地质调查局的强大合力。


    

    本刊将分两辑刊载15位杰出青年的先进事迹,以资共勉。此为上辑。


    

 


    

 


    

 


    

 


    

 


    

 


    

 


    

 


    

汗水和智慧培育我成长


    

冯晓曦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近年来,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卓有成效地开展了铀矿调查,成功申报了“973项目”,作为项目的直接参与者,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充分运用智慧,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1996年,我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2010年,由黑龙江地勘六院调入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参加工作19年来,承担、参与国家、省部级地质项目19个,立项申请20多个,获得了多项荣誉。


    

近年来,砂岩型铀矿成为我工作的主旋律,也是我人生、事业的重要转折点。作为一名重要技术骨干,我有幸全程参与了“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工程”和“973项目”的申请和实施。


    

说起铀矿,早在2007年,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就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找矿方向。2012年,大营铀矿的重大突破,让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收获了一个重要信息:利用煤炭钻孔资料可有效地寻找铀矿。两年多来,我们研究分析了近两万个煤炭钻孔后,发现钻孔测井资料可直接反映深部的铀矿体,穿过铀矿体钻孔的自然伽玛值一般高出背景值23倍,我们逐步总结了一套利用煤炭资料快速寻找铀矿的技术思路。也正是这个思路,让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站在了铀矿调查队伍的前列。


    

开展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需要建立在以理论创新为支撑,铀矿成矿理论方面取得新认识的基础之上。只有形成统一的工作思路,运用统一的工作技术方法,才能有效地组织调查评价。我们通过理论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关于铀矿成矿理论的新认识,制定了铀矿工作细则,统一了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路线,力求打破行业壁垒,充分调动各行业的力量,发挥各行业的技术优势,有效利用各行业长期积累的盆地内各种钻探资料,高质量、高标准地开展铀矿调查评价工作。


    

我和项目组成员利用自身“公益性、基础性”区位优势,组织了多个行业的大批勘查单位,筛选了几万个煤田钻孔,圈定了大量目标区,新发现数十处矿产地或矿点,开辟了我国铀矿地质调查新局面,为我局“陆域能源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了进一步推动铀矿调查工作向纵深发展,2014年中期,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了“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工程”。7月下旬,领导安排我负责编写工程方案,并要求两个月完成方案初稿。接到任务后,我带领项目组几位同事分析了方案编制中的诸多困难:如何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足够多的煤炭钻孔资料,如何科学确定成熟子项目等,这一个个问题,犹如一座座看不见顶的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面对困难,我们没有低头,大家一致认为,不管结果怎样,都要勇往直前。我们以电话、人际介绍、媒体查询等方式先后组织了100多家勘查单位,向他们逐一说明项目的目的和要求。两个月的时间,各单位选送资料140多份,我们逐一严格审查,确定了100多个子项目。两个月下来,我没有休息一天,每天都要应对不同的单位,研究不同的工作区,每天都要忙到深夜。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和体力透支,我也曾想到过退缩,但铀矿工程的重大意义时刻警醒着我,让我一路坚持。最终,工程方案顺利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论证”,这是对我及项目组成员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现在,铀矿调查,我们正在路上。


    

为了更好、更深入地开展大规模调查工作,我们成功申报了“973项目”。这是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创新研究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也是创新研究与调查工作结合的成功典范,创新成果可直接指导铀矿调查,工程可为创新研究提供直接素材。为什么申报、如何申报“973项目”?我们确实经历了长时间的艰难选择。


    

申报“973项目”的动机来自于铀矿调查。我们发现许多铀矿体的存在形式与从国外引入的经典成矿理论差异较大。比如,很多人认为河流造就了铀矿,但种种迹象表明,湖泊也可能是成矿的主角。那么如何研究成矿理论问题?我们想到“973项目”这个科研平台。当然,“973项目”的要求很高,申报的成功率相当低。我和项目组成员的基本理论还不足,周围大多数人也都不看好。成功与否,我们心里没有一点底气。从哪开始?如何开始?如何凝练关键问题?这些都极大地考验着我们。


    

面对问题怎么办?只有迎难而上,我们边学习,边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充电。我和项目组每人分发了铀矿专业教材,购买了多套研究专著,收集了大量的学术文献。每人每天必读一篇文章,做好读书笔记,定期总结,半年下来,大家的理论储备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漫长而艰难的申报过程中,我带领项目组全力协助首席科学家金若时研究员,总结了“大盆地、大砂体、大规模的流体作用成大矿”的研究思路,奠定了“973项目”申报总体思路。与此同时,砂体三维可视化编图、富铀矿物微区原位测年、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运用,也可能是“973项目”获胜的因素之一。


    

还有一点,我们充分利用拥有的盆地资料优势,提出以大量煤炭、油气钻孔资料为基本素材,研究成矿理论问题。创新的研究手段开辟了盆地研究的新局面,这也许是成功申报的关键一环。


    

申报过程中,申报书的编写可以说是核心内容。在首席科学家指导下,我和项目组成员竭尽全力协助编写。申报书虽然只有3万字,但每一段章节、每一幅插图、每一个数字,都需要我们仔细斟酌。每一刻都在爬坡,每一步都要学习,每一天都要出新认识,编写过程难度难以想象。在编制成矿模式图时,我们前前后后历经近半年时间,关键修改时集体讨论,反复研讨绘制思路、图面内容,甚至彻底推翻。


    

申报书前后易稿十几次,研讨会也召开了几十次。申报工作历时两年多,团队通力协作,“5+2”和“白+黑”成为我们主要的工作方式。创新研究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更是考验团队的智慧。整个团队没有休息的日子,如果碰上出差,那就是最好的放松了。繁忙、劳累的工作让我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妻子总是抱怨“家就是饭店,就是你的旅馆”。每天晚饭后,儿子总会说“你又要去加班呀,也不给我检查作业!”几年来,实在是亏欠家人许多、许多。


    

现在,“973项目”已经启航。


    

我深深体会到:国家需求是最好的工作基石,科技创新是最佳的工作理念。无论铀矿调查,还是“973项目”,“创新”都贯穿于各个环节。正是创新的技术思路和组织形式,才使我们站在了国内砂岩型铀矿调查队伍的前列;也正是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才使我们收获了“973项目”。


    

汗水和智慧陪我一路走来,锻炼了我,培养了我。今后,我将以局党组的重大方略为导向,充分利用“铀矿调查工程”与“973项目”结合的平台,以“保二增三”为目标,以创建具有中国特点的砂岩型铀成矿新理论为方向,勤奋钻研、扎实工作,努力为我局能源计划的创新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李永飞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2006年,怀揣着对地质事业的美好憧憬,我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毕业,来到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随后参与松辽外围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在过去所从事的各项工作中,我始终认为,只有趁着年轻,立足本职岗位,惜时如金,努力学习,持之以恒,默默奉献,才能体现出青春的价值,才能无悔于青春、无悔于时代。


    

勤奋务实  扎实工作


    

20082013年,我作为“松辽外围油气调查”项目的副负责,负责石油地质填图、盆地构造分析、地质调查井部署等工作。


    

为查明松辽外围地区中下侏罗统以及上古生界烃源岩的分布特征,我和同事作为油气基础调查的“侦察兵”,踏遍了大兴安岭中南段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一片片滩。


    

每年的初春时节,城市的空气中弥散着春天的花香,亲朋好友团聚一起享受周末的惬意与阳光,父母陪伴着孩子在公园里享受快乐的孩提时光,而此时的我们,已离开了喧嚣的城市,离开了和蔼的亲人,离开了可亲的孩子,肩负着时代赋予我们青年地质人的崇高使命,踏上了油气调查的新征程,挺进了内蒙古高原。


    

高原的初春,草地上冬雪还未开化,正午的阳光始终穿不透那晶莹的冰壳,踩踏其上依然嘎嘎作响,迎面的烈风似如刀割、直钻肉骨……


    

由于地质工作的特点,我们几个年轻同事常常为了野外的工作赶进度、抢时间,从而错失了与爱人旅游的约定,错失了与孩子呱呱坠地时的首次相见,更错失了与病榻前父母的最后送别……


    

我们犹如地质的候鸟感受着时代与社会赋予的气候变化,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知难而上、迎难而进永远是我们当代青年地质人的社会责任,对此,我们无怨无悔。


    

我永远忘不了2013年,在突泉盆地开展油气化探工作遭遇洪水时的情景——


    

一大早,我就翻越河谷去工区采样,等我满负荷背着样品返回时,河谷中己满是湍急的洪水,洪水裹挟着岸边的杂草,翻滚着往下游冲荡,我顿时惊呆了,第一次见识了未下雨还能起洪水的天气,为了把化探样品安全、及时地送到野外基地,我背着样品,绕着洪水激荡的河谷边沿走了三四个小时才到达上游的河坝公路,晚上10点多返回野外基地时,才想起来整整一天滴水未进,感觉饥肠响如鼓。


    

令人欣慰的是,2014年“突参1井”部署的区域正是此次工作油气化探异常区,事实证明,我们所做的工作永远是值得骄傲的。


    

刻苦钻研  开拓创新


    

在过去的几年中,松辽外围油气项目以“新区、新层系、新领域”为目标,取得的成果逐渐引起油田企业的高度关注。


    

2014年度,沈阳地质调查中心通过地层对比与盆地类比分析,选定辽西地区金羊盆地作为新区,将盆地中发育的下侏罗统北票组作为新层系进行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金羊盆地作为辽西地区面积最大的中生代盆地,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辽河油田工作组就对该盆地开展了工作。但是迄今为止,从来没有实施过钻探工作,2008年,辽河油田退出了矿权区。


    

面对这样一个研究程度较低的盆地,如何保证少量的钻探工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且能为以后的工作部署提供依据,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担心钻探部署失误导致成果的落空,我更担心辜负领导与同行的一片期待……


    

面对这些困难,我没有退缩,在很短的时间内,我认真查阅了前人有关金羊盆地的资料,并与从事过金羊盆地研究的前辈交流,认真分析盆地中泥页岩的分布特征,最终确定在盆地西缘露头区部署调查井,先查明露头区泥页岩的生烃潜力。


    

20147月,正值辽西地区酷暑炎热的时候。


    

为了详细观察与编录所取岩心,不错过良好的烃源岩以及油气显示,我一直与钻井工人生活在一起,过着“帆布帐篷细铁丝,门板倒地铺褥子,大风一夜顶天睡,雷雨过后躲山洪”的生活。在第二口井施工近50米的时候,我发现钻机回水池中漂浮的黑色物质,及时与钻井工人沟通,对所取的岩心进行详细观察,在75米处岩心方解石孔洞周围发现了油斑现象,随后在多个井段的砂、泥岩中,都见有不同程度的油斑。现场气体解析实验证明,井下暗色泥页岩具有良好的含气潜力。同时,在该地区部署的另外两口浅井中也见到了油、气显示,以上事实证实,金羊盆地下侏罗统泥页岩的生烃潜力为下一步金羊盆地油气调查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项成果引起了中石油辽河油田的关注,该单位及时与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进行沟通,双方认为公益性油气队伍与油田企业需要充分协调,无缝对接,需要建立资料共享与开发、联合问题攻关、学术交流等合作机制,保证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成果较早服务于社会。


    

 


    

心得体会


    

在过去几年的野外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付出总有回报,苦尽总会甘来”的朴素哲理。


    

回想起一幕幕与同事度过的艰难日子,那些相互倾吐肝肠的时光,以及在新区、新层系发现油气显示的喜悦与兴奋,使我们真正体会到青年地质工作者的价值,那就是为社会需求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将一如既往地保持当代青年地质工作者恳于吃苦、敢打敢拼、忠诚奉献的精神状态,为《松辽盆地外围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程》在新区、新层系中取得油气新发现、新突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让青春在油气地质调查事业的奉献中闪光。


    

 


    

 


    

 


    

 


    

 


    

 


    

 


    

 


    

 


    

 


    

勇于探索  争创一流


    

尹力河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15年来,我扎根于鄂尔多斯盆地,将科学研究融入到地质调查工作中,在不断的探索中实践着争创一流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理想。


    

2000年,我从长安大学水文地质专业毕业后,到陕西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工作。那时,恰逢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了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这一重大项目,从此我就与鄂尔多斯盆地结缘,一干就是15年。我于2003年调入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单位非常重视对年青人的培养,在当时项目数量还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就组织35岁以下的年青人竟聘项目负责,刚到中心不久的我有幸成为第一批竟聘上岗的项目负责,随后单位又让我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都为我的成长搭建了平台、奠定了基础。


    

鄂尔多斯盆地资源极其丰富,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查明其水资源的分布,为国家级能源基地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是最大的国家需求。要解决这一重大需求,就要破解两个技术难题,第一个就是要查明地下水循环。地下水循环理论是由加拿大Toth教授提出的,是水文地质学的三大奠基性理论。但他提出的理论只能应用于定性的分析,要做到定量,必须获取到深孔分层的水位、水化学和年龄等数据。为此,我们申请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的技术项目,引进了国内第一套可对1000米的含水层进行分层取样的设备。为了尽快拿到数据,做出成果,我们在2004年的12月开始第1次野外试验,冬季的鄂尔多斯寒风刺骨、滴水成冰。在操作设备和采集水样时,井水浸湿了手套,很快就结成了冰碴子,手和手套冻在一起,摘都摘不下来。我的双手多处被不同程度冻伤,风一吹就锥心的疼。但看到我们长久期盼的、以前无法获取到的样品时,大家那种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依托这批数据,我和我的团队又经过努力探索,终于实现了大型盆地地下水循环机理的定量刻画。该理论的创始人Toth教授在与我们交流并实地考察鄂尔多斯盆地后,认为该盆地在地下水循环理论与应用方面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随着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水文地质工作者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的资源情况,还要搞清楚地下水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西北干旱区更是如此,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二个技术难题。正是由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对鄂尔多斯盆地的长期持续资助,使我们在这个领域的探索积累了大量一手数据。我们与荷兰开展的地下水与生态的国际合作项目,也为我们取得一流成果助了一臂之力。要研究地下水与植被生态的关系,就必须知道植物消耗了多少地下水。利用地下水昼夜波动计算植物耗水量是一种主流方法,目前在国际上有3种计算模型,选取何种模型才能获取准确的结果尚无定论,其难点就在于无法准确确定白天蒸腾发生时地下水的侧向补给量。从开始攻克这个难题到最后解决,历时3年多,我经常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有好几次同事叫我,叫我好几遍我才醒过神来。这中间一次次的设计新方案,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那时的苦闷与沮丧仍记忆犹新。在最后的攻关期,大家更是通宵达旦地工作,吃不好,睡不香。这期间我也曾不止一次想过,何必这么苦呢,图个啥啊,放弃算了。但想到要把鄂尔多斯盆地推向世界,使之像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一样成为国际知名的地下水盆地,就必须拿出一流的成果,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提出了广泛适用的基于地下水恢复速率的方法选取原则,并成功进行了应用。我作为第一作者将以上成果发表在地下水领域的国际著名期刊《水文学杂志》上,刚发表一年多,国际引用就有8次。因为生态水文学在世界上刚刚起步,我们和世界同步进行,有望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为了不断推进这个领域的发展,我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建立了国土资源部地下水与生态野外观测基地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下水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组建了研究团队,使之成为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水工环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经过我们十几年的努力,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的成果为国家能源基地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探采结合”解决了近60万人的生活饮水问题。研究成果获“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一等奖”,研究团队荣获“国家西部大开发有突出贡献集体”。


    

十几年来,我在野外调查和科学探索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但始终没有退缩,因为我坚信我们可以取得一流的成果。但在工作的过程中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有这样或是那样的困难,如果心中没有远大的志向,遇到困难就可能会躲避,可能会退缩。只有树立了以建设一流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已任的理想,才能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取得最后的胜利。


    

随着生态文明和“一带一路”的建设,西北地区的水工环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很多新问题,需要我们用创新的精神去探索。要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不断凝练科学问题,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我的经历表明,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我们的成果才能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才能在国际地学舞台占有一席之地!


    

 


    

 


    

 


    

搏击深海  无悔青春


    

孙雁鸣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我出生在广西桂林的一个小山区,从来没想到过这辈子会注定与大海结缘。18年的风浪洗礼,我的命运与大海紧密相连。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讲述“搏击深海,无悔青春”的海洋地质调查经历。


    

1997年大学毕业后,我满怀憧憬踏入海洋地质调查这个陌生的行业,这一干就是18年。从最基础的水手做起,历经各个岗位的锤炼,2008年起,先后担任“海洋四号”“海洋六号”船长。


    

在十多年的航海生涯里,我几乎走遍了中国所有的海洋国土,多次赴钓鱼岛、黄岩岛,南沙群岛等争议海域开展调查工作。


    

先后5次远赴太平洋参加远洋科学考察。参与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海洋区调、深水油气等国家重大地质调查项目。


    

20112013年,我作为船长,连续三年率“海洋六号”执行中国大洋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深海资源航次任务,海上作业600多天,安全航行超过10万千米,完成了数万平方千米海底资源的调查,取得了一批丰硕的科考成果:首次在太平洋海底发现稀土资源,成果入选2013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十大进展;为我国在西太平洋获取3000平方千米专属勘探合同区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圆满完成了为“蛟龙号”5000米、7000米级海试选址、警戒和护航等任务;实现了中国科学家首次对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地形地貌的精细测量。


    

业绩的背后,是海洋地质工作者鲜为人知的努力和艰辛!


    

海洋地质调查远离陆地,孤船奋战,航次时间长,不可预知的风险很多。敌对势力干扰破坏、恶劣天气海况、重要设备故障、人员伤病等因素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作为船长,我时刻都要准备好面对并努力消除这些风险,竭力保障船舶和人员安全,顺利地完成科考任务。


    

调查船在敏感海域作业时,经常受到周边国家的干扰甚至破坏。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南沙群岛作业时,遭到多艘越南武装船的野蛮干扰,他们有的在船头拦住我们的去路,有的在船尾试图破坏我们的调查设备。现场气氛紧张万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碰撞甚至人员伤亡。顶着巨大的压力,我们据理力争、沉着应对,与越南船周旋20多天,直到完成任务后才撤离工区。


    

调查船的吨位一般都比较小,在遭遇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时,如果船长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后果。在我担任船长期间,遭遇台风不下30次,每次我都能恪守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则,提前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指挥船舶安全避离。“蛟龙号”7000米海试期间,台风“古超”在工区东面生成,我判断台风将很快从正面袭击工区,于是力排众议,果断航行到500千米外的海域避让。离开不到一天,台风就携着狂风暴雨到达作业海区,如果晚走一天,后果将不堪设想。


    

调查船狭小的空间里集中了成千上万种机电设备,突发性设备故障时刻考验着我们的应急能力和水平。“海洋六号”首航大洋期间,一台关键设备突然“崩毁”。由于失去动力,价值上百万元的水下设备没有收回,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造成设备丢失,甚至危及到航行安全。情况紧急万分,我果断命令驾驶员启动主推进器稳住航向,不断调整速度,保持作业钢缆与螺旋桨的安全距离,调查部择机回收设备,经过2个多小时的奋战,设备安全收回,危机得以解除。


    

常年在海上工作的人都会有很多心酸的回忆。儿子出生第二天,我便匆忙出海,回来时他已经满月了。在孩子和妻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我却无法尽到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这让我至今仍心怀愧疚。2011年,我率领“海洋六号”首航大洋期间,岳母因车祸突然去世,面对妻子悲痛无助的哭泣,我却在遥远的太平洋上无能为力。尽管内心备受煎熬,但作为船长,我的职责使命告诉我,坚守岗位是我唯一的选择。


    

我们的努力付出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充分肯定,收获了很多荣誉和鼓励——在我担任船长期间,“海洋六号”先后获得“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20121月,我作为大洋科考队员代表,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的亲切接见;先后获得“广东省直机关十大优质服务青年岗位排头兵”“中国地质调查局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大洋科学考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平凡而又普通的海洋地质工作者,能有幸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浪潮中,让青春与国家使命紧密结合,为捍卫我国神圣的海洋主权、维护我国在国际公海的合法权益尽一份微薄之力,我倍感骄傲和自豪!


    

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对海洋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和我的队友们将继续发扬地质“三光荣”精神和“广海人”精神,紧密围绕“加快推进海洋地质调查,更加有力地支撑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为在国际公海寻找新的矿产资源、适时开展极地科学考察贡献我们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脚踏实地 勇攀科学高峰


    

谢桂青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瞄准矿床模型世界前沿,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努力实现紧缺矿产的找矿突破,一直是我努力工作的方向。


    

1975年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农村。1998年,从长春地质学院毕业,进入了地质行业。2003年,我从中科院地化所博士毕业后,进入资源所。2010年底,我到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2012年成为资源所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2003年以来,我承担了包括地质调查项目在内的10多项国家级项目。前人对成矿带和典型矿床的矿床模型研究较多,但对矿集区的成矿模型研究较少。在毛景文老师的指导下,我选择了大冶矿集区为对象,开展调查研究。大冶矿集区是我国矽卡岩型铁矿的理论发源地,研究和勘查程度高,在此地区理论创新和找矿突破的难度非常大。10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大冶地区矽卡岩型矿床的调查研究,跑遍了20多处大大小小老矿山。几年来,我已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是在井下度过的,特别是2008年的端年节,我们在鸡冠咀金矿地下470米深处开展剖面测量和采样,井下突然停电,漆黑的巷道让人恐惧,手电筒进水无法正常使用,我背着样品,与同伴摸黑走了近2千米,硬是从掌子面走出井道,当见到亮光时,那种重见天日的喜悦,只有经历了才能体会。这些经历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地质“三光荣”精神。


    

经过10余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构建了大冶矿集区的成矿模型,大大地拓宽了该区的找矿方向,指导了该区的深部找矿突破。依托这些成果,我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10多篇SCI论文,发展了矽卡岩矿床成矿理论,获得了地质学会“金锤奖”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奖”,项目成果还获得“国土资源科技成果一等奖”。


    

铜矿是我国紧缺矿产之一,斑岩型铜矿是我国主攻的找矿类型, 2003年以来,在中美矿产资源评价等项目的资助下,我开展了全球和我国斑岩铜矿的成矿规律研究。


    

秦岭是全球最大的钼矿成矿带,但铜矿找矿一直未取得重要突破,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此带形成不了斑岩铜矿。2009年,受西北有色局委托,资源所在南秦岭池沟到冷水沟一带开展铜矿类型和找矿潜力的调查研究。


    

众所周知,秦岭山高路险,野外工作困难重重。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我经常深入一线开展地质调查,少则十几天,多则一个多月,没有时间陪伴家人。记得2010年父亲胃癌手术后我接他到家里,他特希望我能多陪陪他。由于项目任务急,我经常加班加点和出差,实在张不开口对父亲讲,他看出了我的心思,总是对我说:“去吧,工作要紧。” 每每想到这些,我心里就隐隐作痛。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厘定了池沟为南秦岭首例斑岩铜矿床,与地勘队伍合作,实现了南秦岭铜矿找矿重要突破。项目成果已通过了有色协会的成果鉴定,在池沟和冷水沟找到了50万吨铜、30万吨钼和15吨金。以上项目成果获得了3项有色金属科学技术奖,从而将成矿理论直接应用于找矿突破。


    

作为一名“奔四”的青年地质工作者,除了工作,我感到亏欠父母、妻子和孩子的太多、太多。而家人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和动力。我想,既然选择了地质这个行业,注定了更多担当。当看到我的努力开花结果,为国家作出了一点贡献,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当前,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了“科技兴局、人才强局、依法治局”三大战略,以满足国家需求为目标的地质大调查已经全面展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年青人,我深感责任重大。目前,我正在参与编写15万矿床专题填图方案,将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总体要求,探索科研在矿产地质调查中改革试点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和技术路线,在地质大调查主战场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实践科研与地质调查工作的有机融合,助推找矿突破,为地质调查事业,作出我们这一代年青人应有的贡献。时代,感召着我继续前行;事业,激励着我勤奋耕耘。我将脚踏实地,勇攀科学高峰。


    

 



    

十八年的坚守与担当


    

吴金生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工艺所


    

从滚滚长江岸边的奉节新城,到破碎艰难的汶川地震断裂带,再到人烟稀少的川西北高原,勾画了我从事地质工作18年来的3段历程。


    

十年·六年·两年


    

    1997年我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之后就一直在成都工艺所工作。


    

第一段经历:十年,长江三峡奉节新县城的坚守


    

    1997年至2007年,正是长江三峡移民的攻坚时期,我主持了三峡库区奉节新县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大家都知道,三峡库区新城均依山而建,高陡边坡的稳定牵动着政府的心,牵动着每位移民的神经。我先后任项目主要成员、项目总负责人,十年如一日,通过我和我的团队10年的坚守,凭着技术优势和拼搏精神,先后主持完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33项,完成产值6000余万元,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稳定了民心,促进了移民。


    

    我们将地质工程理论应用到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中,率先采用先进的预应力格构生态锚固技术,解决了库区高边坡稳定、应急抢险救灾与城市环境问题,率先建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系统,为库区百万移民和三峡蓄水提供了技术支撑。成都工艺所被重庆市奉节县政府聘为地质灾害技术支撑单位。


    

    还记得在2001年那个暴雨季节,奉节新县城出现多处边坡垮塌,已搬迁的移民产生了恐惧感,还未搬迁的移民产生了较大的抵触情绪,移民搬迁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紧要关头,我和我的团队,或顶着烈日,或冒着大雨,日夜奔波,对十几处有滑动迹象的边坡采取了应急措施,稳住了边坡,也稳住了民心。同时我们建议政府对县城地质灾害进行监测预警,奉节县因此成为三峡库区第一个建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的县城。时任奉节县移民局局长孙开武说:“成都工艺所在奉节的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工作,消除了移民的担心,使县委、县政府更加放心,推动了奉节县的移民搬迁工作。”这是对成都工艺所极大的褒奖,也是对我和我的团队莫大的鼓励,更加坚定了我们服务民生的信心。


    

第二段经历:六年,地震科学钻探的攻坚


    

    20085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地质科技工作者,临危授命,又一次冲在最前沿,全身心投入到震后的科学钻探工作中。


    

    主持完成两项汶川震中及外围地应力监测钻探工程,分别在宝兴县、康定县、汶川映秀镇等地完成了地应力监测钻孔和试验,为汶川震后地应力监测提供了宝贵的实时数据。


    

    作为主要成员完成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与科学测井课题,汶川科钻是全世界回应大地震最快的科学钻探工程,项目实施的意义重大。我作为汶川地震科钻现场管理组组长,全身心投入到这一国家重点项目当中,这一干又是6年。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我们在龙门山断裂带完成了5口科学钻探井,为我国研究地震发震机理和监测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还记得2009年“7.17”特大泥石流发生时,正值凌晨4点钟,由于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导致山洪爆发,当时雷电交加,我突然闻到水中一股土腥味,根据多年地灾抢险经验,我预判泥石流会马上来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冒着生命危险,及时叫醒了现场驻守人员,当大家到达安全地带时,巨大的泥石流滚滚而来。我及时组织抢救现场物资与设备,负责疏通泥石流通道,为科学钻探工作尽早恢复开钻争取了时间。


    

    我在担任汶川科钻现场管理组组长期间,日夜坚守在科学钻探现场,连续6个春节都在现场度过,不能和家人团聚。我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钻探工程经验,组织现场施工与事故处理,编写了多项技术报告等,参与多项新技术的研究与试验,为汶川科钻顺利完钻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汶川科钻期间,我作为主要成员申请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各一项。


    

第三段经历:两年,高原综合钻探技术服务


    

汶川科钻完成后,我又来到了人烟稀少的川西北高原——就是当年红军过草地的若尔盖,主持“高原生态钻探技术示范”项目。该项目地处高原藏区,生态脆弱,环境恶劣,山高坡陡,天寒地冻。四川核工业地质局在此开展工作多年,由于地层复杂导致施工困难。


    

项目组以需求为导向,依托若尔盖铀矿整装勘查,集成创新套管钻进、定向钻进等多项先进的钻探技术,将地调与科研有机融合。面对高原反应和可能存在的铀辐射,我们不畏艰辛,迎难而上,利用自己掌握的复杂地层钻探技术,及时解决资源勘查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了一套适合若尔盖铀矿田等复杂地层钻探技术体系,保护了生态,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质量,为国家铀矿能源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融入·担当·坚守


    

    融入。满满地质情,拳拳报效心。我深深感到,只有将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人生目标,融入到国家的地质事业中,将个人的命运与地质调查这个大家庭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人生才会有意义、才会更出彩,工作才会有强劲的动力。


    

担当。地质工作是一项探索性、创新性极强的工作,迫切需要当代地质人继往开来、甘于奉献、勇于担当。


    

坚守。无论是钻探工程还是地灾防治,都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长期的科学探索和大量现场实践经验的积累。18年来,我每年的野外工作至少有280天以上。


    

长江三峡十年的坚守,使我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增长了才干;汶川地震科钻六年的攻坚,使我在钻探技术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高原生态两年的技术服务,使我磨练了意志,提升了水平。


    

十八年的坚守与担当,使我更加坚定地投身到地灾防治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重大需求上来。我决心将自己的技术特长贡献给崇高的地质事业,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祖国的山野大地,我无怨无悔!



    

《地学文化动态》征稿启事


    

《地学文化动态》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和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不定期刊物,本刊以推动地学文化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为主要宗旨,力图为社会各界进行地学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平台。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发挥好本刊作用,现面向国内专家、学者诚征稿件,敬请各位不吝赐稿。


    

内容要求:


    

本刊以地学文化理论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类文章为主,主要设有文化研究、文化人物、文化推介、徽志解读等栏目,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及同仁赐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并推荐到相关报社或期刊登载。来稿恕不退还。


    

联系方式:


    

1.通信地址:北京8324信箱《地学文化动态》编辑部,邮编:100083


    

2.电子邮箱:dxwh@cgl.org.cn


    

3.联系电话:010-66554913


    

4.联 系 人:崔熙琳


    

 


    

 


    

地学文化动态 DIXUE WENHUA DONGTAI


    

2015年第7期(总第41期)


    

 



    

    编:史                        联系电话:(010) 66554913


    

责任编辑:崔熙琳                  联 系 人:崔熙琳


    

    核:单昌昊                          真:(010) 66554908


    

    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     电子信箱:dxwh@cgl.org.cn


    

    编:100083                      单位主页:http://www.cgl.org.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