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9)
气候变化(5)
碳循环(4)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9条,耗时:0.0479815 秒
1.中国实施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的资金需求研究
机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国家自主贡献;;气候资金需求;;减缓;;适应
摘要:充足、稳定的资金投入是中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实现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本研究以自主开发的自下而上系统优化模型PECE为基础,耦合适应模块,扩展和构建了自下而上的气候资金需求综合评估方法学框架,从低碳能源、节能、森林碳汇、基础设施、农业、水资源、海岸带和相关海域、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人体健康等领域出发,系统评估了中国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的减缓和适应资金需求,并结合对现有气候资金投入的评估,识别了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的潜在资金缺口,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2016—2030年,中国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的总资金需求规模将达56万亿元左右,年均约3. 7万亿元,相当于2016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 3%。其中,平均每年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分别约占57%和43%,分别达2. 1和1. 6万亿元。且随着减缓气候变化力度的提高和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的增加,年均应对气候变化资金需求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将从目前"十三五"的年均约2. 9万亿元,上升到"十四五"的约3. 8万亿元和"十五五"的约4. 5万亿元。与现有资金投入规模比,中国每年将面临约1. 4万亿元的资金缺口,提高气候资金投入和撬动气候投融资的需求非常迫切,既要不断扩大气候投融资规模,也要进一步调整气候投融资结构,加大对非水可再生能源、建筑和交通部门节能、智能电网和储能、可持续基础设施、防灾减灾等领域的投入,强化气候投融资工作和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年:2019
出版单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的实施、更新与衔接
机构:国家气候战略中心;
摘要: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2018年新年贺词中特别提到:"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信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承诺,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作为对各方期待的回应,习主席再次肯定地表明了"中国的立场和态度",再次展现了中国百分之百实践气候承诺的决心和信心。
年:2018
出版单位:中国发展观察
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柴麒敏 ; 傅莎
机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摘要:2017年12月19日,备受全球期待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宣布启动。碳排放权交易是一种新型、现代、基于市场、国际化的生态治理手段,2017年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出的重要决定。目前经过广泛试点和实践,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能力,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如何更好地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理论和全球气候治理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辨析基本概念和方法,先易后难、稳妥推进、放眼长远,做好全国碳市场启
年:2018
出版单位:中国发展观察
4.2℃和1.5℃目标下全球碳预算及排放路径
作者:崔学勤 ; 王克 ; 傅莎 ; 邹骥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2℃和1.5℃目标;;全球碳预算;;排放路径;;公平分配方案
摘要:利用截止目前最新的全球情景研究结果,对《巴黎协定》提出的2℃和1.5℃目标下全球碳预算的区间进行分析,并比较了碳预算约束下不同排放路径对关键时间点的减排要求、实现排放峰值及碳中和的时间要求和对负排放技术的需求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2℃目标,1.5℃目标下全球剩余碳预算将缩减一半以上,2020年以后需要立刻快速减排,且到21世纪末更依赖于负排放技术的应用;延迟近期(2030年以前)的减排行动,将会使得2030年以后的碳排放空间被压缩,中长期的减排要求提高,2030~2050年间年均减排率增加约1.2%,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提前近20a,给未来的低碳转型带来更大困难;全球碳预算可以通过不同的公平分配方案分配到各国,其地区分布与公平分配方案的选择密切相关.排放量分配方案对美欧较为有利,而减排量分配方案对中印较为有利.
年:2017
出版单位:中国环境科学
5.中国重点部门和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及政策研究
机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碳排放总量;;部门;;行业;;“十三五”规划
摘要: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从"十二五"时期的碳强度目标为主正在逐渐过渡到"十三五"碳强度、总量并举的时期,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碳排放正在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十三五"规划中已经提及推动优先开发区、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碳排放率先达峰,《巴黎协定》的生效和国家自主贡献的实施也要求2020年后建立碳排放峰值和总量管理制度。本文基于自下而上的部门和行业综合评估模型(SIAM),对中国"十二五"时期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和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管理绩效进行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对重点部门和行业实施总量控制的目标及政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大重点部门的碳排放总和在2014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峰值,但从对"十三五"期间的预测看,这一峰值是阶段性、不稳定的。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体趋于稳定,直接排放已开始下降;建筑部门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仍将持续增长,但伴随着终端电气化程度的提高,直接排放也呈现平缓趋势;交通部门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仍将持续且快速增长。四大重点行业的碳排放总和也在2014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峰值,且从对"十三五"期间的预测看,排放总量趋于稳定甚至下降。电力行业的发电量和碳排放增长的势头有所恢复,但总体与"十二五"期间的高点持平;随着需求下行和去产能的任务要求,钢铁和建材行业的能耗和碳排放出现缓慢下降,化工行业的能耗和碳排放有望出现峰值并缓慢下降。
年:2017
出版单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6.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主要结论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程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晓华 ; 高云 ; 祁悦 ; 傅莎
机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国气象局;
关键词:IPCC;;评估报告;;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不确定性;;决策过程
摘要:IPCC评估报告对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有重要影响,目前正在陆续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已明确作为气候变化新协议谈判的重要信息来源,对讨论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机制的影响不容忽视。最先发布的第一工作组评估报告基于新的科学观测事实、更为完善的归因分析和气候系统模式模拟结果,进一步确认了气候变暖的事实,发现了人类活动与全球温升之间因果关系的新证据,以及温室气体累积排放与温升响应之间的定量联系。本文通过分析其中一些关键结论可能的政策含义,探讨了这些关键结论对目前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进程和新协议等相关问题的可能影响,探讨了科学信息在气候变化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更为科学地理解和利用这些重要结论。
年:2014
出版单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7.减缓气候变化社会经济评价研究的最新进展——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的评述
作者:邹骥 ; 滕飞 ; 傅莎
机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减缓气候变化;;社会经济评价;;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
摘要: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是在世界经济、能源、温室气体排放、技术、全球气候治理等战略格局经历着深刻调整,新一轮国际气候谈判正在进行期间完成的。本文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的主线思路论争,减缓气候变化社会经济评价的概念体系构建,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趋势与动因,实现2℃温升控制目标的转型路径,支持路径转型的体制与政策选择和减缓气候变化知识体系与方法学发展等方面,对该报告进行了评述,并从中国低碳发展战略方向与政策取向、未来如何正确解读与应用该报告的科学信息和结论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年:2014
出版单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8.中国未来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到底有多大?
机构:国家气候战略中心;
摘要:在气候变化影响日益加剧的全球背景下,如何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原则下科学合理分配不同国家的碳排放空间已成为全球减缓气候变化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一国碳排放空间的大小不仅同全球可排放的空间有关,也与碳排放空间的分配原则有关。由于碳排放量与地表增温之间的关系仍有不确定性,本文在提出以人年均二氧化碳排放均等作为分配各国的碳排放空间的原则基础上,分别在2℃温升目标情景下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和在
年:2014
出版单位:世界环境
9.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性
作者:傅莎 ; 沈海滨
机构: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国际合作部;
摘要:目前,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已有大量科学证据,国际社会也基本就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性达成共识,但也仍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厘清对气候变化科学性及其不确定性的认知,有利于进一步取得科学共识,坚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低碳发展道路的方向。本文将试图从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和归因、气候变化问题的影响和风险、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等方面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性进行浅析。
年:2014
出版单位:世界环境
1
按检索点细分(9)
作者(9)
按资源类型细分(9)
期刊论文(9)
按来源细分(9)
知网(9)
按年细分(9)
2019年(1)
2018年(2)
2017年(2)
2014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