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10)
气候变化(7)
碳循环(2)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10条,耗时:0.0440095 秒
1.近40年来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则普乡地区冰川与气候变化研究
作者:冀琴 ; 杨太保 ; 李霞
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冰川与生态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念青唐古拉山东段;;遥感;;冰川退缩;;气候变化
摘要:基于1970年冰川编目数据、1999年和2011年ETM 数据,利用决策树分类和目视解译方法提取了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则普乡地区则普冰川、则普北冰川和央别贡冰川边界,并结合丁青和波密站的气温、降水量资料分析研究区冰川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970-2011年冰川总体呈退缩状态,冰川面积共减少81.51km2,各冰川在1970-1999年退缩速率均大于1999-2011年,冰川退缩具有减缓趋势;温度升高是近40a来冰川退缩的主导因素,而1990-2001年降水增加是冰川减缓退缩的主要原因。冰川相对变化率随冰川规模增大而减小,即小规模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更为敏感。依据气象资料,对研究区未来十几年冰川变化情况作初步预测,认为研究区冰川将呈加速退缩趋势。
年:2015
出版单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黄河源区气候变化与GLDAS数据适用性评估
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辽宁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气温;;降水;;径流;;水循环
摘要:利用观测资料分析了1979—2010年黄河源区气温、降水量及流量变化;验证了全球陆面同化系统(GLDAS)数据在黄河源区的适用性并用其分析了水循环变化特征。结果表明,GLDAS气温数据能够指示源区近30年尤其是近10年来气温升高及空间上从西向东逐渐升高的分布规律。GLDAS降水数据也能够描述源区降水量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的空间分布特征。1979—2010年唐乃亥水文站年平均流量呈下降趋势,但在近10年年平均流量有所回升。GLDAS中的CLM模式描述出了源区"先降后升"的水循环变化规律。尽管近10年来径流系数有所回升,但是1979—2010年黄河源区径流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
年:2014
出版单位:地球科学进展
3.念青唐古拉山西段近40年冰川与气候变化研究
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冰川与生态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冰川退缩;;遥感;;气候变化;;念青唐古拉山西段
摘要:采用1976、1991、2000和2011年Landsat MSS/TM/ETM 影像,以计算机辅助分类和目视解译方法提取的念青唐古拉山西段冰川边界为对比依据,研究了近40a的冰川进退变化。结果表明:近40a念青唐古拉山西段冰川总体处于持续退缩状态,1976-2011年间冰川总面积减少193.9km2,且退缩速率呈现大-小-大的变化特征。研究时段内各坡向冰川退缩幅度不同,东南坡减少14.2%,西北坡减少23%;结合当雄、那曲、班戈和申扎气象站的数据认为,气温升高是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三个时段冰川退缩速率的差异主要是各时段升温幅度不同所致;分析了位于研究区东南坡和西北坡当雄、班戈气象站的数据表明,地理位置影响气候变化,同时影响冰川进退。
年:2014
出版单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4.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八盖乡地区近40年冰川与气候变化研究
作者:冀琴 ; 杨太保 ; 李霞
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冰川与生态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念青唐古拉山东段;;遥感;;冰川变化;;气候变化
摘要:基于1970年航空像片和1999年、2011年ETM 数据,利用决策树分类和目视解译方法提取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八盖乡地区关星冰川、麻果龙冰川、若果冰川、江普冰川和那龙冰川的冰川边界,研究了上述5条冰川近40a进退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70—2011年间,研究区5条冰川整体呈萎缩态势,冰川总面积减小了216.52km2,其中1970—1999年各条冰川退缩速率(面积和末端)均大于1999—2011年,冰川退缩具有减缓的趋势,分析研究区附近气象资料可知,降水增加是冰川减缓退缩的主要原因。近40a来研究区5条冰川面积退缩速率和冰川末端海拔呈反相关关系,冰川面积退缩速率随冰川末端海拔升高而降低,江普冰川的末端海拔最低,为3 179m,其退缩速率最大为1.75km2/a,关星冰川末端海拔最高,为4 276m,其退缩速率最小为0.38km2/a。依据丁青站温度和降水数据,对研究区未来十几年冰川变化情况作初步预测,认为研究区冰川将处于加速退缩状态。
年:2014
出版单位:水土保持研究
5.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区域差异研究——基于IPCC碳排放核算方法
作者:李霞
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区域差异;;影响因素;;节能减排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能源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各省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排放强度和人均排放量进行则算,并将其划分为二氧化碳低排放、中排放、高排放区域。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各省区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东部发达省区总排放量大、排放强度低、人均排放量高,而西部地区则呈现出相反的特征。文章在分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区域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产业结构、GDP、人口、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度以及能源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六个方面对典型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并做出对比分析,提出我国减排工作中应重视省区之间的差异,将各省区功能定位、减排成本、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指标纳入减排评价指标,建立技术与资金合作的联合减排机制等政策建议。
年:2013
出版单位: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6.贡嘎山近40年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冰川与生态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冰川变化;;气候响应;;季风海洋性冰川;;贡嘎山
摘要:以Landsat影像为依据,通过遥感图像计算机辅助分类和目视解译等方法提取了贡嘎山区1974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冰川边界,并分析贡嘎山区近40a来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1974—2010年贡嘎山区冰川面积减小了30.20km2,占1974年冰川面积的11.86%;冰川分布的平均海拔升高了44m。结合气象资料分析认为,升温是研究区近年来冰川加速退缩的主要原因,预计贡嘎山区冰川的退缩速率会进一步加快。
年:2013
出版单位:水土保持研究
7.河南省区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效应分析
作者:何源浩 ; 李霞 ; 李强
机构: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源;;碳汇;;碳赤字
摘要:采用2004~2008年河南省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相关数据,研究了河南省碳排放和碳吸收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年河南省碳排放量的走势以及区域性差异,并结合河南省碳总排放量和碳总吸收量的比较结果,得出相关结论和土地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年:2012
出版单位:安徽农业科学
8.1971~2009年阜康绿洲气候变化规律分析
作者:唐金 ; 李霞 ; 卢磊
机构: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气候;;小波分析;;突变特征;;滑动t检验;;阜康绿洲
摘要:根据阜康市气象站1971~2009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运用线性趋势估计、小波分析、距平与累积距平、滑动t检验等方法,对阜康绿洲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周期特征、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71~2009年,阜康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呈波动式上升;年平均气温以0.44℃/10a的线性倾向率上升,其相关系数为0.61,通过了0.01显著性检验。年降水量以14.04 mm/10a的倾向率增加,其相关系数为0.26,通过了0.10显著性检验。(2)气温序列存在7 a和18 a的准周期;降水序列存在5 a和18 a的准周期;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气温和降水经历了多个偏暖(多)期和偏冷(少)期,在未来几年可能会迎来一个偏暖期;降水在未来几年将由偏少期向偏多期转变。(3)气温和降水量累积距平曲线的变化趋势显示,绿洲气温和降水量分别存在1983、1997年突变年份;突变各时间段的变化趋势都通过了α=0.10的显著性检验,趋势性明显。
年:2011
出版单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9.气候变化:过去、现在和未来——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气候变化专题综述
作者:何庆成 ; 李霞
机构: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气候变化;;人类作用影响;;能源结构调整
摘要:本文综述了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气候变化"专题情况。论述了地质年代中气候变化的客观因素及人为作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反映出以人类与地球相互作用为中心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地质科学家们极其关注的主题。重点介绍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6个主要议题:气候变化的依据、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气候变化的预测预报、人类作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能源结构的调整、气候变暖对全球环境的影响。阐明了有关气候变化的两点思考: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快速减少和气候预测可行性的提高,并作了简要的讨论。
年:2009
出版单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0.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温带草原植被的影响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875北京,100875北京,100875北京,100875北京,100875北京,100875北京
关键词:气候变化;;温带草原;;陆地生态系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摘要:在月、季节、生长季和年4个时间尺度上,采用Krigging空间插值方法对1982—1999年的降水、气温数据插值生成栅格影像,将其与1982—1999年的NOAA/AVHRR NDVI影像进行相关分析.同时,综合分析了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降水、气温、区域潜在蒸散量、区域实际蒸散量的年际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降水是制约本区植被生长的根本原因,夏季降水量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最为显著,7—8月份的降水对下月植被的生长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得出中国北方温带草原植被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的空间分布图.
年:2006
出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按检索点细分(10)
作者(10)
按资源类型细分(10)
期刊论文(10)
按来源细分(10)
知网(10)
按年细分(10)
2015年(1)
2014年(3)
2013年(2)
2012年(1)
2011年(1)
2009年(1)
2006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