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2)
碳循环(2)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2条,耗时:小于0.01 秒
1.基于Divisia分解法的江苏沿海地区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机构: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关键词: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分解研究
摘要: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随着江苏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的增长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碳排放呈增长趋势。为了研究影响江苏沿海地区碳排放的因素,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建立江苏省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2000~2008年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对江苏省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对江苏省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的贡献值和贡献率均呈指数增长趋势,能源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改善对人均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比较有限,经济发展是造成江苏省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为江苏沿海地区控制和减少碳排放提供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年:2011
出版单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相关性研究
机构: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环保部环境发展中心;
关键词:经济发展;;碳排放;;相关性研究;;排放因子;;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拟合优度
摘要:与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因素相比,经济发展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以江苏省沿海地区能源消费情况为基础,研究得出地区碳排放、人均碳排放,并且1999-2008年该地区碳排放量与人均碳排放量的增加趋势一致。选取人均GDP来代表经济增长数据,人均CO2排放代表碳排放数据,借助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来分析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和演变态势。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均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拟合模型中参数α0为0.245 7,α1为3.658 14e-5,α2为1.318 32e-8,α3为-3.298 09e-13,所以根据模型设定判断得出:1999-2008年间江苏省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量和人均GDP并不符合标准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关系,而是表现为三次方曲线模型。同时,依据人均碳排放量的变化特征,将江苏省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分为两个阶段:1999-2006年,人均碳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增长持续增加;2006-2008年人均碳排放量随经济增加趋势变缓。
年:2011
出版单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
按检索点细分(2)
作者(2)
按资源类型细分(2)
期刊论文(2)
按来源细分(2)
知网(2)
按年细分(2)
2011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