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4)
气候变化(3)
碳循环(1)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4条,耗时:0.0400082 秒
1.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安全防灾规划设计
作者:张润
机构: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关键词:气候变化;;城市安全;;防灾规划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当下城市安全防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安全防灾规划设计的改善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城市的有效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年:2019
出版单位:消防界(电子版)
2.基于SWAT模型的乌鲁木齐河上游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机构: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新疆大学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SWAT水文模型;;乌鲁木齐河上游;;径流模拟;;土地利用;;气候变化
摘要:选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定量分析了乌鲁木齐河流域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采用情景分析方法设置3类情景,对变化环境下的流域径流进行了预测。以R~2、NSE和PBIAS等3个参数评价了模拟的拟合度,不确定性。结果表明:1)在模型校准期和验证期R~2分别为0.89和0.75,NSE分别为0.84和0.74,PBIAS在18%—23%范围内,说明SWAT模型在乌鲁木齐河上游径流模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综合型情景模拟分析得出,研究区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强度大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强度。土地利用和气候共同引起流域年均径流量减少1.41 m~3/s,土地利用变化引起年均径流量减少0.04 m~3/s,气候变化引起年均径流量减少1.37 m~3/s;3)极端土地利用情景模拟分析得出,草地情景的年均径流增加0.1 m~3/s,林地情景的年均径流量减少0.58 m~3/s;4)气候变化情景模拟分析得出,流域径流量与降水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变化呈负相关关系。降水量增加10%和20%时,年均径流量增加3.05 m~3/s和4.02 m~3/s。当降水量减少10%和20%时,年均径流量减少0.93 m~3/s和2.25 m~3/s。气温升高1℃和2℃时,年均径流量减少2.71 m~3/s和3.02 m~3/s。在气候变化环境下,需要重视降水和气温的预测,应通过优化土地结构来减缓气候变化的水文效应。
年:2018
出版单位:生态学报
3.呼图壁河径流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机构: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大学教育部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
关键词:径流;;Mann-Kendall检验;;相关性分析;;突变点检验;;呼图壁河
摘要:为了研究呼图壁河径流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对石门水文站和呼图壁县气象局1978~2011年日径流、降水、温度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Mann-Kendall法对年天然径流进行了突变趋势检验,并将变点前后的径流量与流域气温、降水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1)年径流量在1987年发生突变,变点前呈下降趋势,变点后呈上升趋势,其中1998~2004年上升显著。(2)变点后径流量年际变幅增大、枯水年变少;径流量年内变化不均匀、变幅大。(3)温度、降水与径流量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58以上,且温度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更大,这说明高山冰雪融水是呼图壁河的主要补给方式,随着高山区冰雪储量的减少,呼图壁河的生态安全将会受到很大威胁。
年:2015
出版单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4.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效应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验证
机构: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土地经济学;;建设用地扩张;;库兹涅茨曲线;;碳排放;;无锡市
摘要:论文基于无锡市1996—2008年的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数据,分析了无锡市13 a间建设用地扩张及碳排放特征,并构建了建设用地比例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对无锡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效应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尝试验证库兹涅茨曲线在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存在性。结果表明:①建设用地总量在1996—2008年间迅速增长,绝对增长量44 032.97 hm2,且除了农村居民点逐渐下降以外,其余地类均呈逐年增长态势,无锡市1996—2008年间的碳排放基本上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绝对增长量1 936.38×104 t;②建设用地总量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随着建设用地扩张至拐点后,碳排放强度则逐渐下降,且拐点位于建设用地比例1.91%附近,但是目前仅仅刚开始出现拐点的迹象,表明目前无锡市建设用地扩张还未完全达到集约及精明增长的标准,建设用地扩张对碳排放而言仍然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但是可以预见,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的提高,碳排放强度会逐渐进入下降的阶段;③城市用地与碳排放强度之间为三次曲线关系,建制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分别为正相关和负相关线性关系,其他建设用地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则存在一种不明显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建设用地地类组成的不同会导致不同形态的库兹涅茨曲线,由于城市用地和建制镇用地对碳排放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其比例的提高亦会促使库兹涅茨曲线更加陡峭,并延缓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到来。
年:2012
出版单位:自然资源学报
1
按检索点细分(4)
作者(4)
按资源类型细分(4)
期刊论文(4)
按来源细分(4)
知网(4)
按年细分(4)
2019年(1)
2018年(1)
2015年(1)
2012年(1)